乌鲁木齐市国际化城市建设情况汇报

时间:2019-05-14 05:2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乌鲁木齐市国际化城市建设情况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乌鲁木齐市国际化城市建设情况汇报》。

第一篇:乌鲁木齐市国际化城市建设情况汇报

乌鲁木齐市国际化城市建设情况汇报

乌鲁木齐市作为中国西部一颗璀璨的新星,是方圆700平方公里范围内最大的城市,向西辐射中西亚及中东地区,人文相通,区域经济中心地位已经形成;向东作为祖国西出桥头堡,连接祖国内地与中西亚、中东和欧洲,战略性地位日益突出。目前,乌鲁木齐市正在依托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文化辐射、区域影响力等方面积极推进城市国际化建设进程。

“十二五”以来,我市按照“稳中求进、进中求变、变中求快”的要求,围绕在全疆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西部中心城市、面向中西亚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多民族和谐宜居城市、天山绿洲生态园林城市和区域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的城市发展定位,通过提升乌鲁木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

一、强化规划指导十二五城市国际化发展

(一)明确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

在深入贯彻领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重大举措的基础上,我市确定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城市现代化和乌昌经济一体化“四大战略”,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着力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在全疆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把乌鲁木齐建成西部中心城市、面向中西亚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多民族和谐宜居城市、天山绿洲生态园林城市和区域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奠定坚实基础。这一总体指导思想符合中央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要求,表达了全市各族人民对未来生活美好愿景的新期盼,也符合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实际,对于我市今后五年各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二)充分对接建立发展指标体系

在充分对接国家和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立足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实际的基础上,确定“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体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突破、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实现新突破、城市建设管理实现新突破、民生改善实现新突破、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五个方面共计5大类25项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1项、预期性指标14项。主要指标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到2015年达到35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达到42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2%;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均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目标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我市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设置都与国家和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目标进行了协调和衔接,同时,各区(县)、开发区也都提出了各自的发展目标。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

为了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我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主要包括“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天山绿洲生态园林城市”、“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提升首府文化软实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等9个方面。提出了破除制约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活力,促进国有资本加速向涉及民生的公共服务保障领域集聚;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土地和重大项目在投融资中的作用,做大做强现有投融资平台,培育新的投融资平台;健全中小企

业信用担保机构。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民营资本投向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建立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向专业化、高科技化和集群化方向快速发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预算管理,增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完善价格管理机制,着力解决与民生关系密切的价格问题等政策方向,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符合国家和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

(四)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和项目建设

依据“十二五”规划及32个重点专项规划,专门整理规划内投资项目,对规划内项目进行分类推进。目前我市筛选整理“十二五”时期重大投资项目409项,预计总投资4293亿元。为加快“十二五”规划项目的实施,我市把项目按照建设周期分解年度投资项目任务,充实项目库,并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的推动一批储备项目的前期工作。同时,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大气污染治理、棚户区改造、新区建设、轨道交通、绕城高速、区域电网改造、政法维稳基础设施七大项目积极开展工作,一大批已相继开工建设。其中2011年仅大气污染治理投资就达到了39亿元,棚户区改造已完成1.5万套,七大片区的开发建设已全面启动,轨道交通、绕城高速前期工作正加紧进行。2011年我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5亿元,增长27%。

(五)积极推进经济战略性调整

按照“优化一产、强化二产、提升三产”的产业发展方向,注重提升产业自身发展能力,增强产业联动、带动作用,突出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发展。围绕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积极通过大企业、大项目带动,支持石油化工、钢铁、煤化工等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努力提升机械装备制造、轻纺、食品加工、新型建材、家具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促进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加快形成区域性产业优势。围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发展

先机,在全疆率先形成产业规模和区域竞争优势。按照建设面向中西亚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的要求,把服务业大发展作为推进城市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提升首府中心城市地位的战略重点,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扩大就业消费的重要抓手。按照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创新发展的原则,抓住我市列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契机,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做大做强旅游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提升园区经济发展,加快优势特色产业的集聚。突出中心城市发展农业的特色,重点发展以中心城市的消费需求为导向的保障城市供给的现代都市农业。

二、落实十二五规划目标,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

为全面客观评价我市“十二五”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落实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提出对策,确保“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按照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2013年5月全市启动了乌鲁木齐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期评估工作。同时,开展国际化城市建设的各项研究,评价我市国际化建设中的问题和发展差距。

(一)宏观经济运行平稳

2012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达到2002亿元,“十二五”前两年年均增长16.3%,高于“十一五”时期3.8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受内外部不利因素影响较多,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1.56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呈现明显回落态势。财政收入继续保持稳步增长,2012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17.74亿元,“十二五”前两年年均增长26.81%,略高于“十一五”时期0.22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02%,虽然呈现逐月回升态势,但受经济总体回落影响形势不容乐观。“十二五”两年半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56.95亿元,年均增长30%,较“十一五”时期提高了12.22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1.87亿元,年均增长18.83%,较“十一五”时期提高0.24个百分点。

(二)产业发展动力明显增强

“十二五”以来,我市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

主要方向,现已形成了工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格局。2012年,第一、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分别为5.6%、13.15%和19.1%;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分别较2010年下降0.24个百分点和3.4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较2010年上升3.73个百分点,达到57.38%。“十二五”前两年,全市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累计完成投资698.58亿元和937.71亿元,相当于“十一五”时期五年投资的40.58%和38.74%。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仅2012年就实施了15项亿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及一批循环经济项目,建成了一批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甘泉堡工业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制定服务业发展规划及实施意见、实施方案,修编了物流业发展规划,启动了商业网点规划,加快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规划建设“五大物流园”,其中乌拉泊国际物流基地一期已基本完工,预计今年9月将对外营业;铁路国际物流园依托铁路枢纽,已基本形成了物流企业集聚发展书面;其他三个物流园的园区规划年内将正式启动。

(三)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十二五”以来,我市累计实施市级重点建设(支持)项目550项,完成投资1194.55亿元。装备制造业成为工业投资热点,三一西北重工2600台工程机械制造基地、陕汽年产5万辆重型卡车产业基地一期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上海大众一期年产5万辆A级乘用轿车项目开工建设;煤化工、石油化工、新材料类项目有序推进,八钢年产240万吨煤焦化项目、板带项目,中泰化学年产24万吨聚氯乙烯、年产2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新疆众和高纯铝及其深加工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已建成投产,兖矿60万吨醇氨联产项目进入全面试车阶段,伊泰煤基多联产、神华活性炭等项目已开工建设;新疆软件园主体完工,信息产业的重点示范项目天山云基地建设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正式启动、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已进入运营商建设阶段。“十二五”以来,实施了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市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重点实施了“田”字路工程,实现城市内环

全线高架;实施了会展大道二期、北京路北延、西虹路高架、北京路北延、城北主干道等30余条道路新建、改扩建项目,轨道交通1号线已开工建设;完成了红雁池、西山水厂扩建,新建加气站30余座,大西沟水库、供排水管网三期建设有序推进,建成“500”水库一期工程,完成河东、七道湾等中水处理回用、大浦沟综合处理场防渗工程,电力线网入地改造等工程。

(四)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围绕行政审批、民主决策、投资管理、公共财政和政务公开等行政体制改革重点,加大改革力度,加快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完成了新一轮市、区(县)政府和乡镇机构改革,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得到强化。实施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头屯河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新市区“区政合一”。组建了市区两级融资和土地房屋征收机构,形成了土地合理收储和良性注入平台机制。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积极落实行政管理权限下放。价格改革不断深化。注重重要公用事业价格研究、倾听民意,提高价格决策科学决策能力,完成了天然气价格、出租车起步价、停车场收费等价格调整,城乡电价统一步伐加快。继续加大了外经贸领域的扶持力度,每年投入1000万元扶持资金,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工作得到加强,利用外资水平再上新台阶。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仅2012年就签订经济技术合作内外联项目及对外贸易合同120个,签约总额1147亿元,对外贸易扩大到158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友好城市增加至8个,外商投资企业已进驻生物、信息、环保、风能发电、铝制品、服务业开发等领域,2012年实际引进区外到位资金366亿元,增长37.45%。

(五)“宜居城市”建设全面推进

深入实施城市“南控北扩、东延西进”发展战略,城市空间不断拓展,2012年比2010年新增建成区面积25.4平方公里。“十二五”前两年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500多亿元,新建和改建城市主干道30余条,打通丁字路、断头路95条,改造背街小巷600条,改造交通节点14处、新增桥梁10座,新增城市道路108公里,新增城市道路面积220万平方米、人均增加0.27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化覆盖面积6881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37%,较2010年增加2.2个百分点;新增供水管道109公里,日供水能力新增5万立方米;新增排水管道130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1.3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场集中处理率提高20.74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124.45万吨,较2010年增加33.24万吨。加强棚改项目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项目市政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十二五”前两年累计投入88.57亿元,实施了青峰路片区四期、六道湾煤矿片区等棚户区改造项目,新建房屋2.57万套;新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9009套、廉租房10120套、经济适用房4259套。建成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1、2、3、5号线,日载客量55万人次;新增出租车2000辆,更新公交车468辆,整合优化11家公交企业28条线路;新建5座机械化立体停车库和53个停车场。加强粮食、肉品及蔬菜储备,建成2个大型蔬菜配送中心和423个社区蔬菜副食品直销点。新(扩)建121个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和10个日间照料中心,完成116个无物业管理小区综合整治、51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和更新改造了284个小区的老旧供热管网,解决了963个无物业小区管理服务薄弱问题,改善了棚户区改造项目道路、给水、排水等市政配套设施工程,保证了棚户区改造居民按时回迁入住。加强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力度,强化了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中心城区实现了24小时清扫保洁。

(六)大气污染治理取得历史性突破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深入推进各项节能减排工作,引导全社会建立大节能、大减排的理念,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出台“八个一律”措施,把改变能源结构作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理举措,以背水一战、不留后路的决心和勇气,筹资121亿元(其中政府投资72亿元)对中心城区所有燃煤供热设施进行“煤改气”。共拆除大型燃煤锅炉431台,新(改)建燃气锅炉房242座,安装燃气锅炉710台1.29万蒸吨,铺设燃气输配管网246公里,改造后天然气供暖比重达76%,改造规模和建设速度创造了全国清洁能源改造的新典范。同步拆并改造分散燃煤锅炉19501台,新增热电联产面积1440万平方米,改造既有建筑节能面积549.5万平方米。全面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分类管理,新建13个空气自

动监测站。实施周边电厂脱硝工程,完成47家污染企业搬迁转产和30家大气污染物超标排放单位限期治理。“十二五”前两年累计较2010年减排二氧化硫6.5万吨、氮氧化物1.12万吨。2012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6%,创空气质量监测历史最好成绩,冬季首府再现蓝天白雪。

(七)城市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

“十二五”以来,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组织典型事迹报告会和“千人宣讲团”下基层宣讲1120余场次,开展了促进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人物的评选和宣传工作,在全社会形成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了“做首府文明市民,迎亚欧博览盛会”主题活动。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市文化美术馆、规划展示馆、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厅和大剧院“六馆”。新(扩)建社区文化活动场所121个,为社区(村)各族群众放映公益电影17223场次,开展惠民演出300余场次。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解决了农牧区24万人收看数字电视问题。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首届“红山文艺奖”评选活动,一批优秀剧目获全国奖项。开展了首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大力推进机关文化建设,形成78家单位机关文化品牌,举办“机关大讲堂”等各类活动5600场次,带动了全社会文明程度提升。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全面启动乌鲁木齐文化产业园规划建设,7坊街荣获中国创意产业最佳园区。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举办科普惠民、惠农宣讲4000余场,惠及群众40万人次。

(八)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

“十二五”以来,我市全面启动了教育强区(县)工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逐步完善。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3所、59所幼儿园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完成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等95个项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改(扩)建4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政策全面

落实,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5‰。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深入推进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竞技体育成果丰硕。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十二五”前两年新增城镇人员就业17.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3.5%以内。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9.55万人,新建2个人力资源市场和50个“一站式”就业服务大厅。“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2009年以前登记毕业生全部实现就业。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截止2012年城镇职工“五项保险”参保412万人次,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7.9%,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4.6%。企业离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增加到每月1936元,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达到每月1140元,公益性岗位人员每月增加社保补贴和生活补助361元。低保对象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2012年3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十二五”前两年累计发放低保金1.89亿元,各类专项救助金1.16亿元。

三、城市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以来,《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实施成效是明显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世界经济正在深度调整,国内外发展环境十分复杂,反映在乌鲁木齐困难就更多,也为完成“十二五”后两年的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增长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十二五”以来,我市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整体质量不高。虽然工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但是工业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基础资源性产业,竞争力不强。传统服务业仍是第三产业增长的主要来源,批发零售、交通运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仍然较高,金融、信息、咨询、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比重较小,总体水平偏低。农业季节性特征依然突出,设施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产品深加工不足。财政收入虽然高速增长,但是新增税源不足,难以支撑长期快速增长。

二是统筹发展任务依然繁重。“十二五”期间,市人民政府高度关注协调发展和统筹发展问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

活条件,增加社会公共产品供给,但统筹城乡发展任务依然十分繁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虽然这几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12%左右的增速,但城乡居民收入仍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当前教育、卫生、计生、文化等社会事业领域的公共服务供给仍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农牧区“就学难”、“就医难”现象仍然突出,城乡之间社会事业发展不均衡现象依然存在,新建工业区和新建城区的社会事业配套相对滞后,社会事业领域的体制改革和创新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三是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保护任务艰巨。随着我市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大,水、土地、矿产等战略性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多年形成的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已影响了首府的可持续发展。据自治区统计局、发改委、经信委公布的全疆地州市单位GDP能耗公报显示,我市2011年单位GDP能耗1.87吨标准煤,位居全疆14个地州第8位,但是较2010年上升了2.9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上升了8.31%,单位GDP电耗上升了4.53%。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形势依然严峻。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世界经济正在深度调整,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国内经济增长、就业、企业效益、财政收入和金融安全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伴随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就业、节能减排等问题进一步显现,全面完成“十二五”发展目标和任务任重道远。

四、关于推进城市国际化的主要措施

为进一步推进城市国际化进程,确保完成“十二五”时期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紧紧抓住中央支持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历史机遇,以“保增长、保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围绕解决“十二五”以来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保增长和调结构更好地结合起来,把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确保首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十二五”后两年

着力在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加大投资力度

一是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围绕中央支持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要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园区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基层医疗卫生设施、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的投资力度,不断打牢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同时,要抓紧做好轻轨交通、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城镇给水排水设施、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能源结构调整、重点水库、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公检法司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前期工作,尽可能多地争取国家、自治区对我市的资金支持。二是坚定不移地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支持、吸引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入驻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充分利用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基础,加大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力度,培育配套产业,培养专业人才。鼓励和扶持汽车、工程机械、太阳能装备、风电装备产业发展。积极调整和引导资源型工业,适度控制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冶金产业。继续发展多晶硅、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电子铝铂等新材料工业。继续扩大达坂城、乌鲁木齐县等大型风电基地建设规模,重点支持达坂城风电场项目建设。三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做好乌鲁木齐县、米东区、达坂城区村镇水、电、路、标准化居民点和县乡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社会事业投入,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新建改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努力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加大农业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和设施农业发展项目。加大乡村街道整治力度,重点推进乡(镇)村改水、改厕、改灶、改造住房和垃圾、污水、污染物处理等,改善乡村面貌。

(二)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构建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乌鲁木齐铁路枢纽通道建设,继续完善路网建设,打造方便快捷、高效安全的区域交通和对外交通体系,以适应并支撑首府乃至全疆经济社会发展。一是铁路方面。重点做好乌鲁木齐铁路枢纽建设服务,支持铁路部门尽快完成乌鲁木齐站既有兰新线改建,兰新第二双线引入乌鲁木齐枢纽工程,芨芨槽子—乌西站货运绕城外线,乌鲁木齐货运(物流)中心,三坪集装箱中心站,整合枢纽货运系统布局。加快建设乌鲁木齐高铁新客站,进一步提升乌鲁木齐铁路总枢纽地位。二是航空方面。充分国际机场优势,积极培育发展空港物流,建设国际空港物流园。三是公路方面。加快推进区域公路交通网络建设,改建国道216线,新建苏州路西延、新医路西延与乌奎高速路互通立交工程,加快“乌昌石”城市群交通网络规划,打造城市群“一小时”交通网。四是继续拓展和完善城市路网骨架。加快乌鲁木齐绕城高速工程和东二环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继续加大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交通节点改扩建工程,努力实现“三环十二射”路网结构规划目标,显著改善城区交通拥堵状况。

(三)统筹城乡发展

充分发挥城市优势,通过城市的快速发展带动农村发展,逐步形成城市反哺农村、城乡统筹发展的格局。要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城乡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打破城乡界限、消除城乡分割。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建设布局合理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力争2015年乡镇到建制村100%路面实现黑色化,100%行政村通公路,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均设置标准化客运站场。二是要加快调整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增加贴息额度,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民及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贷款。从科技推广、教育培训、市场信息、检疫检验、乡村道路、农村能源和电网、农产品仓储和流通等多方面扶持农业生产。三是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经费。尽快建立健全低标准、广覆盖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增加对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建设的资金投入,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尽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四)着力改善环境质量

一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

谐统一。以大气污染治理为重点,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力争2015年全面完成市区内集中供热、电厂、水泥厂的在线监测工作。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煤制气产业,进一步提高城市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巩固煤改气成果,继续扩大清洁能源供热覆盖面;加大既有电厂搬迁力度,完成城市周边水泥行业窑炉改造和熟料生产外迁。加强建筑施工及道路运输环境管理,实施更加严格的车辆排放管理,有效控制粉尘和车辆尾气污染。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使排污企业在稳定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在重点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加速削减冶金、电力、建材和化工等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到2015年,工业污染源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在目前基础上削减15%以上。二是提高水污染治理那能力,完善生活饮用水源水环境质量报告制度,加强城市饮用水源保护,重点加强乌鲁木齐河、柴窝堡湖及水磨河污染源治理。加快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和处理系统,注重回收处理废旧电池,集中安全处置医疗废物。重点建设垃圾转运站、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等项目。加强对建筑施工、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督管理。采取设置隔音板、设计降噪路面等措施,控制交通重负荷路段噪声污染。强化对电磁辐射源、放射性污染源及光污染的有效监控防治。三是继续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管理,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加强准噶尔盆地南缘、南山风景区、燕尔窝风景区天然林和三北五期防护林保护,加大湿地保护与恢复力度。加强城市园林绿化改造和公园、绿化广场、绿岛、街心花园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加强水源保护区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维护水生态平衡,创建节水型城市。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加大对城市周边沙坑及六道湾煤矿的综合治理力度,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的建设管理。

(五)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从维护各族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出发,重视困

难群体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公共安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一是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中小企业。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完善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帮助弱势群体和特殊困难群体就业。二是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依法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努力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农村社会救助水平。三是积极发展教育、卫生事业。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快教育资源布局调整,尽快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努力培养一批适应我市经济发展需要的产业技能人才。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强化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预防控制,加大县、乡(镇)、村公共卫生及医疗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全面推进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力争2015年实现具有参保需求的农民参合率100%。四是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快文化体育事业体制改革。加强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西新工程”进程,打造一批具有民族特色浓郁、深受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抓好区(县)、乡(镇)体育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竞技体育。五是保障公共安全。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力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关注公共环境安全,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质量建设和治理,加强监督管理,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六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建立完善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加强乡、村(居)基层组织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加强执法队伍管理,强化以青少年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七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进一

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增强各民族凝聚力。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坚决打击“三股势力”分裂破坏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良好社会秩序。

(六)加强国际化城市建设研究

国际化大都市,就是指具有超群的政治、经济、科技实力,并且和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交流关系,有着全球性影响的国际性都市。具有区域中心、移民之城、会展之城、服务之城、创业与人居之城、传媒之城、文明之城等特征。目前,“世界十大国际大都市”有纽约、伦敦、东京、巴黎、香港、芝加哥、洛杉矶、新加坡、悉尼、首尔。中国国际大都市主要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目前天津、重庆、南京、西安、武汉、成都等城市也相继提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设想。

乌鲁木齐市建设国际大都市研究,是通过对照国际通用的国际型城市评价标准,分析乌鲁木齐建设国际大都市的现行阶段,深入研究分析乌鲁木齐市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外部环境、内部构建条件,从经济发展、生活水平与社会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反映国际开放交流程度等方面确定构建国际大都市的指标体系,勾画构建国际大都市的路径,提出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战略任务、战略举措和政策建议。目前此项研究工作正在进行。

乌鲁木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三年八月十二日

第二篇:某县城市建设汇报材料

xx县城市建设情况汇报材料2008年6月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县近年来的城市建设情况及下步工作打算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向各位领导作一汇报,不足、不妥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一、城市建设基本情况

(一)旧城改造情况

1.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我县县城已建成面积达到7.67平方公里,城镇化

率达28.6%,现有市政道路10公里,老城区形成了三纵三横的道路体系,并启动了高滩新区和坝尾槽新区道路建设约15公里。新建高滩供水工程项目,完成87公里供水管道安装,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县城已建成20.1公里雨、污分流管道;建成10公里供气管道;城市绿化覆盖面积767公顷,园林绿地面积570公顷,绿化履盖率达32%。开通了县城公交营运路线两条,长16公里,共有10辆公交车和40辆出租汽车营运。城市环卫清扫保洁面积10万平方米,建成年处理垃圾220万吨垃圾处理场1座。

2.城市建设成绩斐然。我县相继完成了火车站道路建设及绿化美化、团结路转盘建设、十字街绿化工程建设、人民路街心花园建设;修建了长约3公里的沙南路、沙西路、沙中路、沙北路的沥青砼路面;完成了1.2公里长的人民路改造和美化亮化工作;完成了1.8公里长工农路和1.2公里长临江中路、振兴北路路面沥青砼改造工程;完成了0.758公里的临江东路改造设计工作;完成了长约1.8公里的坝尾槽迎宾大道建设一、二期工程,坝尾槽新区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完成了沙坪东路中段400米沥青砼路面的改造工程;完成了370米育才路建设;完成了350米田坝新街街道建设;完成了田坝新街42幢、坝尾槽迎宾小区14幢、盐丰小区24幢、田坝新街42幢、育才路16幢、沙坪7幢拆迁安置房的建设共103幢;106幢高滩拆迁安置房已全面进入建设阶段。

3.房产开发形势喜人。按照“成熟一片,开发一片,统一规划,组团开发”的思路,2003年以来,我县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共投资5.1亿余元,开发建设规模达46.26万平方米。先后引进了加拿大艾尔国际有限公司,投资12亿余元对高滩片区1.96平方公里的土地进行整体开发;引资1800万元开发了沙坪东路连接线商住楼1.8万平方米;引资3600万元开发了天福园小区4.8万平方米;引资1300万元开发了金穗园小区2.2万平方米;引资5000万元开发了金沙时代商住楼3.8万平方米;引资2.1亿元开发了吉祥紫荆豪园商住楼小区17.87万平方米;引资2500万元开发了金航苑小区2万平方米;引资440万元开发了通盛食品公司二期商住楼0.65万平方米。

在建的项目有:金江银座商住楼2.73万平方米计划投资4500万元;滨江花园商住楼0.73万平方米,计划投资808万元;财富广场2.24万平方米,计划投资4000万元;枫叶.金城天街商住楼6.06万平方米,计划投资8800万元;港口指挥中心即金港国际,建筑面积4.25万平方米,计划投资6500万元;水富金江明珠商贸城,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计划投资3000万元;雅俊天地,建筑面积1.1万平米。计划投资1100万元。

(二)新区开发建设情况

1.高滩新区开发建设情况:拆迁安置房共106栋,截至2008年5月22日,已动工修建94栋,已施工至1—5层的有23栋,已施工至6、7层的有19栋,已施工至斜屋面的有37栋,已基本完工的有14栋,尚未施工的有12栋(主要是长沙路延线才拆迁完毕,正在做相关工作)。小区配套设施建设已完成规划设计,能确保安置小区建设完成后两个月内实施完毕;总长12.765公里的市政道路总投资约3个亿,分三期建设完成,现已完成投资约1.2个亿,完成土石方挖方约230余万立方米,填方约50万立方米,道路路基工程已基本结束,道路骨架初步形成,计划2008年底全部完工;为配合水麻线通车完成了水麻路联络线重庆路h6线840米沥青砼路面工程,目前正在开展人行道、路灯工程,下步将设置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市政管网已敷设完成约3000米,要在道路硬化之前完成整个高滩片区的市政综合管网的敷设工作,该工程总投资约1000余万元,现正抓紧完成二级泵站到看守所供水管的敷设,管道长约1.5公里;上海路滑坡治理工程已完成边坡削减,现正在挖抗滑桩基坑,投资1400万元,计划今年6月底完工;大连路滑坡治理工程已出施工图,按照安排目前已将施工图移交给县国土局,主要由县国土局负责治理;高滩无负压供水工程已开工建设,因云天化水厂同时给高滩片区和云富片区供水,供水能力不足,现正在作供水方案调整,一级泵站灌式无负压设备调整为箱式无负压设备,该设备自带240立方米调节水箱,2008年6月5日县监察局组织询价,定价为184.8万元,原设备95.8万元,需补差价89万元左右;行政办公区规划设计方案已通过评审,现已启动场平工程,高

滩行政办公区由于原设计挡护工程量过大约7.2万m3,挖方39.6万m3,填方37.2万m3,总投资3714.5万元。现设计院对原设计进行优化,公安局、电信局、药监局、档案局、民政局用地标高进行调整。调整后,挖方42.2万m3,填方27.3万m3,挡土墙2.5万m3,总投资约2165.2万元,减少投资约1500万元,市政广场以南含市

政广场由重庆场平公司开展场平施工,市政广场以北由万泰集团一施工处施工,两家单位挖填总量约30多万立方米,场平工程工期2个月,计划7月底全部完工,16家行政单位正抓紧进行办公大楼方案设计。

2.枫叶国际批发市场项目开发项目进展情况:水富枫叶国际批发市场位于水富县高滩新区开发中心,占地面积392.35亩,总投资12亿元。枫叶国际批发市场在建设初期就与加拿大艾尔国际进行深度战略合作,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规划设计。拟建六大批发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药品和药材交易市场、数码及电器批发市场、茶叶及咖啡批发市场、国际贸易中心、建材及家装批发市场。第一期枫叶.金城天街主要用途为小商品批发市场,用地面积18247.35平方米,建筑面积73301.81平方米,建筑结构为全框架。该工程于2007年6月动工,计划2008年8月底主体断水,2008年底交付使用,总投资8800万元。第二期工程国际商贸城用途为药品、药材批发市场,初设方案已经县政府及主管部门批准,总建筑面积189367平方米,总投资约1.6亿元,施工图设计即将结束,计划于2008年6月1日动工修建。第三期国际商贸城用途数码、电器批发市场,相关部门正组织进行方案设计评审,总建筑面积333074平方米,总投资2.8亿元,计划2009年动工。整个开发工程计划在三年内全部完成。

3.坝尾槽新区建设:一是坝尾槽迎宾道拆迁安置房小区安置房共14栋,其中已建好13栋,1栋(第10栋)未安排。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工作已完成70%。二是坝尾槽南片区移民安置尚未启动,共建14栋,过渡费期限到2008年8月底。三是公务员小区规划设计方案已通过评审,公务员小区规划在坝尾槽片区北面,毗邻西部大峡谷温泉。小区规划用地面积77.8亩,总建筑面积76320平方米,楼高均为6层,容积率1.47,建筑密度26.75%,绿地率57.33%,居住户数636户,按3.2人/户计算,居住人数2035人。根据人大持证视察意见,准备对规划方案进行调整,尽量避免大挖大填,保护生态。

(三)拆迁安置情况

近年来,我县的城市房屋拆迁项目涉及1802户29.07万平方米。分别为:2004年6月沙坪新区拆迁,涉及216户3.4万平方米,划地安置在沙坪北路、沙坪中路及沙坪南路,共安置45栋约8万平方米,现已全部迁进新房;2005年4月高滩重庆路连接线拆迁,涉及78户1.7万平方米,划地安置在高滩新区上海路东侧,共安置14栋约2.4万平方米;现正在建设中,预计6月底陆续迁进新房;2005年8月团结路老商品房拆迁,涉及35户0.24万平方米,全部实行货币安置;2005年8月田坝新街公安小区建设拆迁涉及12户0.08万平方米,实行划地安置在田坝新街,现已迁进新居;2005年9月县信用联社及田坝分社拆迁涉及21户0.4万平方米,实行货币安置;2005年10月金航苑小区建设拆迁涉及55户0.2万平方米,实行货币安置和产权调换安置;2005年11月田坝新街拆迁,涉及239户4.5万平方米,就地划地安置在田坝新街,共安置44栋约8万平方米,现已全部迁进新房;2005年12月大峡谷还建拆迁涉及30户0.31万平方米,实行划地安置在坝尾槽,现已全部迁进新居;2006年1月盐丰小区拆迁涉及138户2.1万平方米,实行划地安置在盐丰小区,现部分已迁进新居,尚有1幢安置房正在建设中;2006年1月剪刀湾弃渣场拆迁,涉35户0.7万平方米,在沙坪新区插花划地安置,共安置7栋约1.2万平方米,现已全部迁进新房;2006年2月坝尾槽迎宾路拆迁,涉及26户0.42万平方米,划地安置在坝尾槽新区,共安置6栋约1万平方米,现已全部迁进新房;2006年4月春晖广场规划片区拆迁,涉及86户1.3万平方米,全部实行货币安置;2006年5月高滩“高管用地”拆迁,涉及27户0.45万平方米,划地安置在高滩新区上海路东侧,共安置5栋约1万平方米,现安置房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6月底陆续迁进新房;2006年6月云天化中学教育小区拆迁,涉及162户2.8万平方米,机关实行货币安置,居民划地安置在育才路,共安置16栋约2.5万平方米,现已全部迁进新房;2006年8月高滩大面拆迁,涉及283户4.53万平方米,划地安置在高滩新区上海路东侧,共安置45栋,现安置房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6月底陆续迁进新房;2007年8月坝尾槽南片区拆迁,涉及65户1.48万平方米,划地安置在坝尾槽新区,共安置14栋约2.5万平方米,现还未启动安置建房工作;2007年8月县建行金江银座建设拆迁涉及20户0.24万平方米,实行产权调换安置,该大楼正在建设中;2007年9月高滩新区第二期拆迁,涉及192户3.05万平方米,划地安置在高滩新区上海路东侧,共安置33栋约5.6万平方米,现安置房正在建设中,且大部分主体已经完工,预计5月底6月初将陆续迁进新房;2007年12月人民东路财富广场建设拆迁涉及2户0.11万平方米,实行货币安置;2008年4月底对高滩长沙路范围进行拆迁,涉及40户近0.78万平方米,划地安置在高滩新区安置点,共6栋,正在组织建房;2008年5月店电力公司大楼建设拆迁涉及40户0.28万平方米,其中37户实行产权调换,3户实行货币安置,现电力公司大楼即将启动建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多、战线长、投资大、任务重,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工作任务重、头绪多、工程矛盾需要协调的工作难度大。有房屋拆迁安置、个案处理、信访、清欠民工工资、违章建筑拆除、征地拆迁、“三通一平”、杆线迁移、管网填埋、障碍物清理、施工安全、备案手续的落实、群众工作、规划设计、图纸修改、方案审查等等,工作内容多,涉及面广,有的协调比较难,时间长。

(二)工程建设资金需求量大,垫支太多。施工合同签订后,要按照合同约定和施工进度,及时拨付工程款,由于资金需求量大,有时不能及时拨付到位。

1.高滩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约4000万元。由开发商垫支,只拨付了少量资金。高滩二期市政道路路基工程已基本完成,总投资约8000万元,现全部由重庆场平公司和万泰集团一施工处垫资;

2.箱式无负压设备需补差价口89万元,行政办公区主水管敷设资金也未落实;

3.剪刀湾场平现已基本结束,场平施工费用40万元需划拨给施工单位;

4.高滩安置房一期基础投资2342万元,尚欠施工单位920万元,二期基础投资约1200万元,尚差施工单位500多万元;

5.沙坪片区过铁路排污沟已建设完工,工程预算价为56.349万元;

6.今年列入十大民心工程的各安置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陆续动工,进展顺利,约需资金200余万元;

7.近两年已完成的规划设计、地勘工作经费600余万元,政府由于资金困难一直无钱支付,我局为了推进工作把其它资金都垫出去了,包括原邮政局还建费、保证金等。

8.盐丰小区24幢安置房,坝尾槽迎宾小区13幢安置房“三通一平”费、供水、供电设施费、超深基础等都是我局垫支。

(三)拆迁安置房建设管理矛盾突出,老百姓建房资金缺口大。

(四)建设局工作任务重,技术人员少,每人承担的工作多,难以应付,有畏难情绪。

(五)高滩属坡地,地质情况复杂、高差大,道路、场平工程启动后,滑坡多,建设成本高。

(六)一中边坡沿上海路、重庆路和昆明路布置高滩拆迁安置房门面和楼坝煤化工拆迁安置房。现上海路段边坡由于地震等原因,已存在岩层滑移裂缝。我局正组织施工单位抓紧重庆路段边坡治理和修改上海路段边坡设计。如果上海路边坡能够治理,并提高相应安全等级,一中边坡附近的安置房则继续修建。如果边坡挡护工程安全等级不能达到一级,建议安置房取消,另行选址。

上述问题的存在,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设工程项目的整体推进,希望及时研究解决。

三、下步工作

(一)对旧城实施改造,提升城市形象

1.团结路口国土局、综合执法大队片区:2008年4月县人大代表持证视察城市建设时提出,通过近年来的建设,团结路高楼林立、装修漂亮、街道宽广、绿树成荫,已具备都市城市的特点,成为水富人的骄傲。但局部区域脏乱差的状况仍然存在,有损水富形象。特别是团结路口现执法大队、国土局等局部区域,房屋陈旧破烂,布局凌乱,很不协调,应重点改造。下步将考虑一是局部调整规划,尽快把综合执法大队、国土局与原公安局一带破旧房屋拆除,土地予以收储,将该地段建设成精美时尚的购物、休闲、娱乐中心,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地下停车场规模,以弥补金江银座高楼城市景观和车位不足等问题。二是在振兴北路西侧应超前考虑与金沙江施工大桥的连接方案,预留土地,待条件成熟后实施。

2.团结路尾端改造:随着向家坝电站施工区征地拆迁工作的开展,团结路尾端的永丰15队和16队大部分破旧房屋被拆迁。现团结路尾端群众居住环境较差,市政设施不配套,加之该片区从1996年就已冻结申请办理个人建房手续。现已委托设计院对该片区进行规划,规划范围西至施工区10#路,北至云天化生活区围墙,东至18米街,南至2#公路。主要分为三大功能,一是商业开发,在团结路两侧,用地约60亩。二是办公和金融用地,分布在18米街西街,向家坝政府用地9亩,信用社用地9亩。三是安置用地主要布置在育才路以西,用地面积67亩,安置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我局已完成初步方案,可供开发用地60亩。方案批准后可分期实施。

3.临江路片区改造(主要指县一中、县一小、检院、法院位置):该片区主要结合县一中、县一小、县检院和法院迁建,对一中、县一小、检院、法院用地进行整体规划,结合县小、县一中、检院、法院的搬迁工作分期实施,打造临江路城市景观,树立水富滨江城市形象。该地块用地28亩。在现卫生局办公楼处预留2亩用地作为县医院发展用地,从石龙巷处打通人民路和临江路之间的通道,道路宽16米。

4.启动县小搬迁:与沙坪城中村改造相结合,县小规划在现沙坪镇小处。小学迁建方案已通过审查,抓紧施工图设计和启动该片区的征地拆迁工作。

(二)启动坝尾槽湖滨小区建设前期工作:2008年4月县人大代表持证视察城市建设时提出湖滨小区(公务员小区)规划住户636户过小,要提高规划入住人数,保留坝尾槽现有绿化,依山就势修建。重新找一家单位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

(三)加速推进高滩行政办公区建设:即将启动高滩行政办公区场平工程施工,总投资约2000多万元,预计今年7月底完成场平工程,现高滩行政办公区只有工会和工商局做好了规划设计方案。请县委、政府督促其他各建房单位尽快联系设计院搞好前期规划方案设计工作。

(四)强力推进拆迁工作。千方百计完成今年的固定资金投资任务,对港口、移动公司、发改局、开元宾馆、电力公司、吊唁厅、信用社营业点还建工程、家声医院、牛角加油站还建、云富派出所和环保局办公楼建设等项目的拆迁工作加快推进,早日动工建设。加速推进采取依法拆迁,对个别不配合的单位和个人,坚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是,近年来城市拆迁强制执行案件多,有时精力顾不过来,使一些工作推进较慢。

四、请求解决的问题

(一)请求解决高滩二期道路和安置点建设资金,按已签订的合同和工程完成情况,应解决道路资金4000万元,拆迁安置点基础和场平费1700万元。

(二)供水工程资金总投资600余万元,已拨200万元,需要解决400万元。

(三)县政府已批准我局和交通局合署建设办公楼,原设计为5层,两家单位各一半,考虑建设局城建档案、房产档案室、建筑工程检测中心用房需要,经与交通局协商,多加高两层一家一半作为档案室和检测中心试验室,预计修建2500平方米左右,请求解决100万元办公楼修建资金。

(四)已建好迎宾小区和盐丰小区属移民安置点拆迁,是由向家坝镇牵头拆迁的,没有任何经费,为了安置点建设,我局已垫支“三通一平”费、排污排水工程、水电安装费、基础超深费等200余万元。

(五)公安小区拆迁安置费200万元。

(六)请给予特殊政策,在应届毕业生中选拔2—3名工程技术人员。

(七)由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原建设部更名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增加了管理职能,涉及到乡镇住房和建设管理,因此建议在乡镇增设建设所机构,人员编制2—3人,增强乡镇住房和建设管理力度。

(八)由于县建设局工作任务重,需接待和协调的事务、项目多,经费支出大,机构运转困难,请求将我局预算内和预算外收费的50%返还给我局作为工作经费。

(九)请求解决行政办公区地勘等项目地质勘察、规划设计费603.75万元。

第三篇:深圳市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行动纲要

深圳市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行动纲要

信息提供日期:2011-05-12 信息来源:深圳人民政府办公厅

为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以及《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所确定的目标任务,以国际化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水平,推进法治社会和城市文明建设,特制定本行动纲要。

一、深圳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是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时代城市竞争的战略举措。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时期,核心城市间的竞争成为国家竞争的重要体现。从全球来看,许多都会城市都在制定未来30—50年的发展战略。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正处于国际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以加快国际化城市建设为契机,在更高起点上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二)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是深圳经济特区引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必然选择。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国家为深圳确立了建设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的战略目标,深圳要围绕科学发展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始终坚持“四个先行先试”:对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先行先试;对符合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符合我国未来发展方向,需要试点探索的制度设计先行先试;对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全国具有重大示范带头作用的体制创新先行先试;对国家加强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的重要事项先行先试。继续发挥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作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引领未来,争取将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进而引领新一轮改革开放,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探索新路。

(三)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是建设科学发展新特区的有效途径。加快建设国际化城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破“土地有限、资源短缺、人口不堪重负、环境承载力严重透支”等制约因素,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以转型发展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创新发展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以和谐发展建设民生幸福城市、以协调发展加快经济特区一体化进程、以低碳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深圳质量”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水平。

二、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的目标

根据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战略目标,深圳要以国际的视野和战略的思维,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城市发展质量,逐步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较高城市生态环境和社会管理水平的和谐城市、鲜明的城市特征又兼容多元文化的开放城市、健全创新体系和要素集聚的创新城市。在未来十年,努力把深圳建设成为东南亚地区的明星城市,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到2050年,深圳与香港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共同发展,形成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比肩的国际化城市群。

第一阶段(2011—2020年):以香港、新加坡、首尔等城市为目标,大力发展创新金融、高新技术、国际物流、文化创意等优势产业。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功能成熟完备,自主创新能力国际领先,高效低耗的现代产业更加完善,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形成。以经济国际化带动城市国际化,城市建设质量和人居环境良好,城市治理和公共文明水平较高。国际往来频繁,要素流动水平较高,成为东南亚地区的明星城市,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

第二阶段(2021—2050年):以纽约、伦敦等先进的国际化城市为目标,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深圳与香港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携手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之

一、跨国公司总部集聚地、世界文化、创意、时尚的重要来源地和导引地。深港两地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城市功能互补、城市管理等重要方面开展广领域、深层次、高水平的紧密合作,进而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共同发展成为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比肩的国际化城市群。在这个阶段,将深圳建设为具有超群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城市,成为生产要素的国际配置中心、经营决策的国际管理中心、知识技术的国际创新中心、信息资源的国际交流中心、生态多元的国际宜居中心,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全方位与国际接轨,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

三、深圳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加快发展的原则。深圳在国际化建设进程中,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重视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扩大深圳经济腹地和影响力;加快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水平,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坚持质量优先的原则。“深圳质量”是“深圳速度”量变基础上的跃升,是“效益深圳”内涵和外延的扩展。要牢固树立崇尚质量、追求卓越的思维与理念,把速度、效益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坚持质量优先,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使经济更有效益、民生更为幸福、文化更具品位、城市更富魅力、生态更加美好,实现科学快速发展。

(三)坚持突出改革创新的原则。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标志性特征。要把改革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生命线和法宝,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在发展中坚持改革;以更大的勇气推动改革,通过改革来增强城市新的发展动力;以创新的思维推动改革、以创新的举措破解难题、以创新的环境增创优势,不断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突出以创新为特色的软环境建设,将深圳建设成为引领潮流的标杆城市。

(四)坚持体现中国特色的原则。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必须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必须体现中国文化特质和民族精神。要持续提升城市整体素质,融会浓厚民族文化品格,实现高水平的发展,体现独特的城市气质、城市精神。

(五)坚持增强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包容性的原则。要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将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加以吸收和利用,营造多元文化竞相发展和相互交融的良好环境,提升城市的国际化素质和文明程度。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培养归属感和家园意识,让市民平等分享城市资源和服务。

(六)坚持逐步推进的原则。先进的国际化城市无不是通过几十年、上百年的发展演进才逐步建成的。深圳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坚持不懈,循序渐进;科学规划,重点突破;突出特色,全面发展。

四、深圳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行动计划

根据国际化城市建设第一阶段目标,从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大局出发,通过学习借鉴国际化城市的成功经验,提高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建设质量、环境文明水平、城市创新能力、社会文明程度和公共治理水平,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和城市发展质量,提出近期实施的19项行动计划。

(一)提升城市综合经济实力。

行动计划1.提高城市的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参加单位:市科工贸信委、文体旅游局、金融办)

(1)建设世界知名品牌之城。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高端化、集约化、创新型的发展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构建高效低耗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创国际品牌、走国际化道路。

(2)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把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创新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专业服务、会展旅游和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培育发展全国性要素市场和大型专业市场,建设全国金融中心和全球性物流枢纽城市。立足高端,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优化服务外包结构,加快建设国家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和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3)打造世界高科技制造业基地。积极吸引国内外先进产业资源,不断提高深圳制造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支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先进制造企业,开展跨国界、跨区域、跨行业并购重组,提升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4)大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把握全球科技发展趋势,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积极推动新兴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互联网、新能源、生物、新材料、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拓宽虚拟空间发展领域,力争将深圳建成虚拟经济的国际性基地。

(5)构建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支持企业与国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共建创新合作体系。鼓励跨国公司来深设立研发中心,支持企业建立境外研发机构,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全面实施专利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弘扬多元创新文化,努力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自主创新环境。

行动计划2.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牵头单位:市科工贸信委,参加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保障局、文体旅游局、外办、金融办)

(6)全面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总部基地。加大战略性招商力度,积极吸引国际知名大企业、金融机构落户深圳。建立健全符合国际惯例的经济运行规则和机制,积极营造与国际接轨的商务环境。着力引进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项目,增强吸引国际机构、资本、信息、人才、技术的能力,把深圳打造成为集聚国际要素资源的战略要地。重点引进外国企业集团、金融机构总部和区域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营运中心。

(7)支持本土企业实现国际化发展。着力培育一批本土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引进一批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国际总部。培育参与全球竞争的国家队,努力打造中国企业国际总部基地。

(8)拓展海外机构的功能。拓展深圳驻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四个办事处的功能,使之成为集对外联络、招商、推介、引才于一体,在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机构。

行动计划3.建设国际一流的旅游度假胜地(牵头单位:市文体旅游局、规划国土委,参加单位:市科工贸信委、港澳办)

(9)积极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一是推进深港澳旅游业一体化发展,建立区域协作网络,打造国际旅游资讯平台,举办各类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盛事和推介活动。二是规划建设一批高端旅游项目,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力度。以大鹏半岛的开发为契机,实施高端旅游开发,建设国际一流的旅游度假胜地。在城市更新进程中,规划建设一批集商贸、休闲、购物、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设施,打造舒适的国际化购物环境。

(二)提高区域合作水平。

行动计划4.全面深化深港澳交流与合作(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港澳办,参加单位:市科工贸信委、规划国土委、交通运输委、人居环境委、人力资源保障局、文体旅游局、金融办、口岸办、前海管理局、科协)

(10)加快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为载体,加快深港合作体制机制创新,重点发展金融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以及科技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业。到2020年,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

(11)进一步加强深港金融合作。推动两地证券交易所合作,促进资本市场融合。支持香港银行经营人民币离岸业务,探索设立金融合资机构,加强金融基建合作,吸引更多的香港金融机构落户深圳。共建资本市场学院,为深港两地培养金融高端人才。

(12)加快推进“深港创新圈”建设。推进深港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充分利用香港通往国际的便利条件,发挥深圳连接内地广大腹地的优势,建立完善统一的深港科技资源信息库和公共信息平台,联手打造世界级的创新中心。支持两地科技园区和中介组织等方面的合作,努力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和创新链。

(13)推动深港跨界基础建设和要素流动便利化。深港共同规划建设城际交通及跨界基础设施,加快落马洲河套地区、莲塘/香园围口岸、深港西部快运轨道线、广深港客运专线等口岸和跨界重大项目的规划建设。加大电子口岸建设力度,积极稳妥地推动深港两地资金、货物、信息和人员往来更加便利,推进深港两地产业发展的深度合作。

(14)加快推进深港两地空港业务合作。加强深港两地空港业务合作,争取在航空客运、货运的分工协作上达成更多共识,实现香港国际机场与深圳机场更加紧密合作。

(15)加强与香港、澳门相关机构的合作。利用香港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和海外资源,开展深港国际联合投资、贸易、文化、旅游促进活动。借助澳门在葡语系国家的影响力和资源,联合推进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16)组织公务员赴港澳学习、考察、交流、培训。定期组织市、区两级公务员赴港澳,通过培训、考察等多种形式开展交流,学习港澳在政府机构运作、公共事务管理、公务员素质提升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行动计划5.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科工贸信委,参加单位:市规划国土委、交通运输委、外办、台办、金融办)

(17)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建设水平。充分利用珠三角地区和泛珠地区合作的优势资源,加强与粤东、粤西北地区及周边省份合作。扩大深圳经济发展腹地,提高外溢型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加快推进深莞惠一体化,积极推动有利于区域合作的交通体系和城际产业合作示范区建设。抓住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实施的机遇,加强与台湾经贸合作。

(18)加强与新兴市场的合作。通过促进对外经贸合作,提高城市的国际影响力。一是推进深圳—东盟经济合作。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契机,利用零关税协议,支持深圳企业进入东盟市场,不断扩大深圳在东盟地区的经济文化影响力;积极参与区域分工,探索以中国(深圳)—越南(海防)经济贸易合作区项目合作模式向周边国家延伸。二是加强与印度的经济合作,把“金砖国家”之一的印度作为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市场。三是加强与非洲的经济合作。针对非洲资源丰富、合作领域宽广等优势,加强与非洲国家经济技术战略合作的力度。四是加强与南美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利用南美地区的市场资源,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与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相结合,拓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空间。

(三)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和生态文明水平。

行动计划6.大力提升城市规划和管理水平(牵头单位:市规划国土委,参加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科工贸信委、交通运输委、人居环境委、水务局、城管局、法制办、宝安区政府、龙岗区政府、光明新区管委会、坪山新区管委会、前海管理局)

(19)逐步推进一体化建设。以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为契机,优化区域布局,提升功能定位,推进特区法规政策、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逐步消除城市发展的二元结构。以特区、深莞惠、泛珠三角三个层次一体化梯度推进,加快建设与完善交通、能源、水资源和信息等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形成具有国际辐射力的陆港、海港、空港和信息港,提升现代化城市功能。

(20)加快新型功能区开发。着力于城市功能的整合与完善,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开发新型功能区,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区域增长极,形成科学发展的示范新区。加快推进光明、坪山新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新型功能区开发建设,以新的发展理念和制度设计,吸引新的产业项目和要素资源,打造推进国际化建设的新载体。

行动计划7.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牵头单位:市人居环境委,参加单位:市规划国土委、交通运输委、卫生人口计生委、公安局、文体旅游局、住房建设局、水务局、城管局、外办)

(21)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坚持低碳发展,推动节能减排,改善能源利用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污染防治机制。加强水环境、大气环境综合治理,提高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与利用水平。完善生态环境政策法规体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环保实绩考核和环保执法。建设国际水准公共交通系统,提升城市综合环境质量,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2)提升环境承载力。转变发展观念,通过一系列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工程来提升环境容量,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大的环境承载力,打造滨海特色的生态文明示范市。

(23)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人居环境。创新现代城市管理模式,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建设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宁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建设优良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条件和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要,吸引更多有影响的外籍人士来深居留,营造良好的生态宜居和人才宜聚环境。

(24)营造和建设环境特色。加强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加大对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保护力度。建设具有较强的标志性和功能性特征的建筑和设施,如深圳礼宾府和深圳国际会议中心等。

(四)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现代文明水平。

行动计划8.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牵头单位:市委政研室,参加单位:市编办、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保障局、监察局、法制办)

(25)坚持体制机制的持续创新。通过持续的制度创新,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突出以打造和经营城市品牌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文明建设,强调公共管理模式的持续创新,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法治型、服务型政府,体现“创新、高效、人性化”为主要特征的创新型国际化城市特色,从而实现制度文明、管理文明、环境文明。

行动计划9.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牵头单位:市法制办、监察局,参加单位:市人力资源保障局、科工贸信委、编办)

(26)营造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法治环境。根据WTO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努力形成与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相符合、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的现代法规制度体系,基本实现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法治化。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确保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高深圳法治城市建设水平。

(27)提高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的国际化运作水平。开展政府运作和行政执法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由政府主导和全社会推动的优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的国际化运作水平。

行动计划10.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牵头单位:市委政法委,参加单位:市公安局、民政局、外办)

(28)创新涉外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建立适合国际化建设需要的国际会议管理、外国人在华管理、外国非政府组织在深活动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机制,加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涉外环境体系。

(29)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推动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素质提升与国际化城市建设良性互动。规范发展社会组织,形成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加快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

(30)切实提高社会治安的管控能力。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全面构建“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管防控打建结合、网上网下结合”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有效预防、减少违法犯罪活动。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构建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

行动计划11.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牵头单位:市民政局,参加单位:市卫生人口计生委、交通运输委、教育局、文体旅游局、人力资源保障局)

(31)促进社会民生发展。研究先进的国际化城市成功经验,借鉴其完善的民生保障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力实施教育强市战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加快卫生、文体及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体系,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加强基层社会建设,以社区服务为重点,构建为民服务网络。

行动计划12.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参加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科工贸信委、教育局、外办、科协)

(32)引进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全面推进“孔雀计划”,广聚创新人才资源,大力引进、培养、储备各类高端创新型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积极发展各类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博士后流动站、留学生创业园和深圳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引进中心等创新创业基地,构筑创新创业平台。充分发挥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的吸纳作用,做大做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和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四个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深圳创业。

(33)拓宽海外培训渠道。加强与外国驻华使领馆合作,继续做好新加坡、以色列培训合作项目,不断寻求新载体、新资源,推进公务员海外培训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与国际著名大学合作培养人才,实施打造国际青年领袖计划,培养一批有国际视野的青年创业家。

行动计划13.加强国际语言环境建设(牵头单位:市外办,参加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规划国土委、交通运输委、教育局、公安局、监察局、民政局、人力资源保障局、文体旅游局、城管局、各区政府、团市委、市属新闻单位)

(34)深入开展“深圳市民讲外语”活动。在政府机关、学校、社区、服务行业、窗口单位稳步推进,改善城市的国际语言环境。构筑多层次、多样化的活动网络,与行业需求对接,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符合国际标准的英语水平测试平台。编发适用于机关干部、服务行业和普通市民的学外语实用手册,通过培训、媒体传播等渠道开展普及教育。

(35)开展城市英语标识和外语咨询体系建设。建立英语标识相关标准,开展公共场所英语标识专项整治工作,促进外语标识的规范化,建立行之有效的城市外语咨询与公共服务体系。

(36)广泛开展涉外文明礼仪普及教育活动。编发简便易行的涉外文明礼仪手册,通过电视、报纸、讲座和专项活动等形式在全市开展涉外文明礼仪普及教育,提高市民的国际化素养。

行动计划14.加强公共文明建设(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参加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居环境委、交通运输委、教育局、公安局、监察局、民政局、人力资源保障局、文体旅游局、城管局、各区政府、团市委、市属新闻单位)

(37)提升公共文明水平。建设以整洁优美、遵守秩序、礼让他人、友善祥和、关爱互助为核心的公共文明。实施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和日常生活秩序优化行动,引导市民养成文明举止,共同维护公共秩序。组织志愿者开展以“文明出行”、“文明行为”、“文明服务”、“文明社区”义工劝导服务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文明行动。促进人际交往,实施市民崇礼明仪行动和睦邻友善行动。培育道德风尚,弘扬慈善文化,增强市民感恩奉献的社会责任意识。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丰富城市人文精神。

(38)提高涉外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建设以深圳新闻网主页简版为主要内容的中文繁体、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主要国际语言板块。以深圳新闻网、大运网、深圳日报(英文)为基础,扩大在深外国人信息获取渠道,增强便利性,提高我市公共服务的国际化水平。

(五)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行动计划15.积极扩大国际交往(牵头单位:市外办,参加单位:市科工贸信委、友协)

(39)利用国家外交资源提升深圳的国际交流合作层次。充分利用国家高层互访、官方外交、友好往来等渠道,从国家外交层面来提高深圳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40)利用我驻外使领馆、外国驻华使领馆渠道扩大对外合作。为“走出去”、“引进来”服务,为扩大深圳国际知名度服务,提升深圳与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水平。

(41)提高参与国际事务的水平。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外国地方政府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深圳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申请加入“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UCLG),积极争取国际组织分支机构落户深圳。加强同对我友好、合作潜力大、互补性强的外国城市交往,争取每年新增一定数量的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成立深圳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会,利用海内外理事的资源和渠道优势,推动与外国官方和民间的友好往来不断深入。

(42)做好高层出访和接待来访工作,拓展合作渠道。利用安排我市领导出访机会,广泛接触外国地方政府部门和工商企业界,为实质性合作奠定基础。收集整理重要外宾团组来访信息,跟进重要会谈成果、合作协议、合作意向。

行动计划16.加强文化、体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牵头单位:市文体旅游局)

(43)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性的文化交流活动,宣传和展示中国文化和深圳特色。策划举办和利用国际音乐节、国际舞蹈节、国际旅游节等载体,展示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成果。开展经常性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提高深圳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44)提升“设计之都”发展水平。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主导建立供全球创意城市交流互动的数字平台。加快推动建设创意产业园和设计基地,形成集研发、设计、展示、培训、交流、服务、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核心区域,力争把深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设计研发创新中心、孵化培育中心、人才培训中心、技术交流中心和设计成果转化中心。发动民间力量举办各类创意成果展、设计展活动,提高深圳设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

(45)申办国际顶级体育赛事。加强与国外城市及港澳地区的体育交流,策划合作举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赛事,利用国际赛事提高深圳的国际知名度。全力办好大运会,以大运会为契机,提高深圳的影响力。大力办好“世界杯”高尔夫球赛,把“中国杯”帆船赛、F1摩托艇赛等赛事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品牌赛事,与港澳地区和友好城市共同举办民间体育赛事。

行动计划17.加强教育、科技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牵头单位:市教育局,参加单位:市科协、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46)大力加强教育国际化建设。一是提升基础教育的国际化水平。积极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加快国际学校建设,支持与海外学校建立友好学校。注重引进和培养具有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引进先进的高中教育国际课程,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拓宽留学和升学渠道,培养具有扎实的知识能力基础、人文底蕴和责任感的公民。二是推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国际化。积极引进境外知名大学,鼓励外国机构、中外企业设立来深留学奖学金,吸引国外人员到深圳高等院校留学,鼓励优秀留学生毕业后留深工作。将深圳大学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创新创业型国内名校。以创办南方科技大学为契机,推进与国际一流高校合作办学,将其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47)推动科技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申请成立中国科协“海智计划”深圳基地,在更大范围内与海外主要科技团体建立联系,实现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需求与海外智力资源的有效对接。在深圳新科技馆专设国际新技术体验馆,使之成为成果交流转移产业化的常设平台。

行动计划18.打造国际会展之都(牵头单位:市科工贸信委,参加单位:市文体旅游局、人力资源保障局、外办、贸促会)

(48)举办“深圳市长国际顾问咨询会议”。根据城市发展的阶段性重点确定会议主题,邀请市长国际顾问为深圳发展进言献策,吸收有助于实现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思维。充分论证、科学借鉴世界先进城市的运作经验,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实力、文明程度和公共治理水平。

(49)继续办好“高交会”、“文博会”、“国际人才交流会”等大型国际展会。不断提高展会的国际化程度,逐步扩大“高交会”、“文博会”的国际影响力。根据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特点,分阶段将“高交会”、“文博会”海外分会场扩大到南美、北美、非洲等地。利用“高交会”平台,举办国际科技创新论坛,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扩大“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的影响力,将其打造成国际人才和智力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行动计划19.大力推广城市形象(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外办,参加单位:市文体旅游局、友协、市属新闻单位)

(50)制订并实施面向全球的城市形象宣传计划。通过政府传播、媒体传播和活动传播等途径,开展城市营销,树立深圳城市品牌形象。聘请国际专业机构,对城市形象推广做出高水平、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整体策划。充分利用重要载体、重大事件和名人效应来推广城市形象,利用世界级企业品牌进行城市营销,突出深圳城市特质。加强同国际传媒的联系与合作,利用国际主流媒体的影响力,提升深圳国际知名度。

(51)积极开展公共外交。促进官方和民间对外交流,策划组织“深圳宣传周”等活动。通过举办各种针对性培训,开展公共外交知识普及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国际化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涉及面广,需要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组织协调,不断提高执行力。为统筹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工作,成立深圳市国际化城市建设推进委员会(以下简称“推进委员会”),推进委员会主要负责人由市主要领导担任,办公室设在市外办。国际化城市建设各项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白皮书,各牵头单位和参加单位应将国际化城市建设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和具体推进措施纳入计划,由推进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并制定该项工作的具体考核办法。国际化城市建设工作的考核纳入各相关单位的考核计划。

(二)经费保障。

根据国际化城市建设的具体工作项目,由市财政在预算中作出专项经费预算,保证国际化城市建设的实际需要。

(三)宣传引导。

加大对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报道力度。在深圳主要媒体开设专栏、开办专题节目,广泛、深入地介绍先进的国际化城市发展状况和成功经验。充分利用传媒的社会影响力,吸引全社会的关注,激发市民参与国际化城市建设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此项工作由推进委员会办公室与市委宣传部、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等单位,于2011年6月30日以前制定具体的宣传方案,报推进委员会审议后实施。

(四)加强调研。

集结和凝聚学术队伍,开展深度调研。就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阶段性任务和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有深度的国际国内调研,对先进的国际化城市逐一进行剖析,进行有价值的比较研究,推进我市国际化城市建设进程。

编制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组织专业机构和专家力量,依据科学性、动态性、开放性、可操作性、特色性原则,参考现有国际化城市不同阶段的发展经验,综合分析确定深圳基本建成国际化城市的各项标准值,编制独立的综合性指标体系,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国际化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和科学评价。推进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相关科研单位制定科学可行的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于2011年年底前报推进委员会审议。

(五)激励机制。

继续做好“荣誉市民”授荣工作的同时,设立国际化城市建设分类奖项,表彰对深圳的国际化建设有突出贡献的外籍人士和深圳市民。由推进委员会办公室拟定具体方案,报推进委员会审议。

第四篇:近三年来城市建设情况专题汇报

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宜居城市—近三年来城市建设情况专题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领导:

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历年来对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分二个部分向大家汇报近三年来**城市建设情况,不到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县

建设局是县人民政府主要职能部门,赋有城镇规划、城镇建设、城镇管理等方面的职能,内设11个科室,下辖6个单位,归口管理单位1个。职工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76%,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占职工总数68%。

近年来,我局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建设工作全局,以建设服务型机关为载体,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抓手,积极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开创了城镇建设工作的新局面。县城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大,新的商业中心逐渐形成,以开发区和新城区为核心的道路框架快速拉开,城市环境不断提升,住房保障事业健康发展,一批居住新区正如雨后春笋,奠定了“一城四区”的城市格局,一个新城市的雏形已经形成。我局先后被省建设厅表彰为“全省住房保障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建设工程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村镇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拆迁工作先进单位”及多项南京市先进称号,并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南京市城市建设立功竞赛先进单位”。

到目前为止,县城建成区面积18.6平方公里,占近期(2010年)城区规划面积23.31平方公里的79.8%,县城框架面积3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约12.2万人;经遥感技术鉴定核实的园林绿地面积为734.4公顷,绿地率39.53%,绿化覆盖率41.03%,人均公园绿地9.95平方米;县城人均道路面积27.5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9平方米;城市路灯亮化率98%。

二、关于近三年全县建设工作情况

近三年来,我局按照“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发展要求,围绕融入南京主城、融入苏南板块的目标定位,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县城扩容,加快中心镇建设,加快人口聚集,始终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科学规划,引领新一轮城镇建设

近年来我县组织编制了县域规划、城镇总体规划、**新城总体规划以及各项专项规划等一批规划,从宏观调控、微观建设实施上提供了城镇建设发展的科学依据。

1、加大总体规划编制的力度。首先,编制完成了**县县域规划、**县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作为南京都市圈中的重要生态示范区,南京郊区观光、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同时也是南京市重要的产业制造业基地,南京外向型经济新的聚集区。其次,在**县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下发展的实际以及城市性质的重大变更,修编完成了《南京**新城总体规划》,并通过市政府批准实施,总体规划坚持以制造业发展带动城市化,发展方向为南延北拓东扩,引山引水引绿。空间布局结构以周边五大风景区为城区生态背景,以秦淮河、珍珠路、中山路作为三条功能轴,有机联系城区四个综合片区,构筑座山拥水、紧凑发展的“一城三轴四区” 总体布局结构。从而进一步确定了县城作为南京市域南部新城,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以秦淮之源风光旅游为特色的新兴城市。

2、加大控规的编制力度。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完成了城南片区运动休闲旅游配套区概念性规划、城北片区总体规划、城西片区旧城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南新区城市设计、城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县城绿地系统规划、自来水管网规划、县城污水管网规划、**县区域供水规划、**县燃气专项规划、城市电力系统专项规划、县城道路交通专项规划、新城区15.4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等专项规划。同时完成了城东、城南片区路网规划,新城区公共服务中心规划等一批专项规划。

3、加快镇村规划的编制。完成了全县镇村布局规划及白马、石湫、东屏等3个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完成了南京傅家边30平方公里现代农业园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完成了开发区北扩总体规划、县经济开发区西扩片区规划、镇工业集中区规划以及第一批53个村庄建设规划。

4、规划的规范性和公开性得到进一步加强。首先是成立了规划方案评审小组,由建设、发改、环保、消防、交通、国土、市容、水务等多个部门组成,主要是对县城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会审,特别是涉及公众利益的绿化广场等重大项目聘请市级专家会审,充分利用各方面力量提高规划水平。其次,成立了县规划委员会和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主要是对重大规划方案进行把关。第三,建立了规划管理数字处理系统,实现了规划工作网上审批。同时在规划审批上,实行了批前、批后规划公示制度,提高项目的可操作性,这项工作我们是与南京市同步实施的,在原五郊县中最先开展的,因此也受到了市局的好评。此外,对全县重大项目涉及的选址、方案设计在确定前,都要在政府、建设局等网站进行公示、咨询,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力争使规划设计科学性、合理性达到最大化。三年间规划公示131项。

(二)不断夯实城镇基础,着力增强城市功能

1、拉开路网框架,城镇面积规模迅速增长。

近三年来,我们以路网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大投入,同时,创新思路缓解资金难题,采取bt等多种方式进行融资,共新建和拓宽改造城市道路46.6公里,城镇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断提高。城区道路迅速拉开,主城区共新建和拓宽改造城区市政道路22条,总长26.3公里,主要包括:“两纵两横两改造”项目、中山路、中山路东延、珍珠南路、青年东路、龙山东路、花园东路、交通西路、常溧路、城南生活路、新建巷、城北干道、幸福路、健康路、城北生活路、花园西路、城东干道等。与此同时,市政道路建设标准不断提升,在设计中充分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特别是道路交岔口均一次性设计了渠化路段、交通站亭,完全符合国内最新的城市道路标准,确保了新城区的道路建成后在未来通行中的适用性、安全性。

2、公用事业建设稳步实施,城市综合杆管线管理和协调能力进一步加强。结合旧城改造和广场建设,新建了一批停车场及其它公共设施。对杆管线建设和改造要求做到合理规划、程序规范、综合下地、同步实施,完成老城区中山路、秦淮路、幸福路、城东干道、常溧路、珍珠南路、金蛙路、秦淮路、中山东路、中大街、大西门路、龙山路东延、毓秀路、长安门前、分龙岗路等15条城区道路、共计18.9公里的弱电管线综合下地改造。

3、积极推进新城区社会事业项目。作为08年全县“十大建设工程”之一的新城区体育公园项目,07年10月底我局就启动了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土地情况摸底调查以及方案设计、资金测算等多方面,确定了我县体育公园方案设计采用邀标形式,并制定了详细的体育中心设计任务书,体育公园建设采用一次性规划到位,分期实施建设的步骤,规划面积277亩,一期先建设体育场以及河道整治、景观建设和设施配套,二期完成馆的建设。目前的进度情况是,体育场桩基砼浇筑结束,主体工程招标结束并已经进场施工,预计明年初封顶;体育馆设计和地质勘探结束,目前正在进行招投标,计划年前开工建设;游泳馆计划明年建设。

另外有5家行政事业单位列入进驻新城计划,总用地面积约200亩,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目前,县医院新址扩建项目、广电大楼均已封顶,戴家社区服务大楼已开工建设。移动大楼、烟草大楼等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即将开工。

(三)城市环境逐年提升,城市面貌明显改善

围绕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和全面达小康目标,大力实施了县城环境整治和景观改造,进一步提升了县城形象,高标准、低投入完成一批环境景观工程建设,三年间,城区新增绿化面积251.5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化面积达107万平方米。06年重点实施了城北交叉口、北门广场、城东加油站、明珠桥、宝塔桥、二里桥等12处的绿化工程建设。07年又完成了常溧路景观工程、城北干道景观工程,全面完成了珍珠南路南延、青年路东延、龙山路东延、花园东路、秦淮路、金蛙路等道路两侧绿化。08年,新建体育公园景观工程,目前河道进场施工,桥梁招标结束、景观工程施工图设计已经完成,招标正在进行。完成了新城区5条续建道路绿化工程,无想山入口景观工程,十二车队周边景观改造工程,交通西路改造工程,中山河内侧沿岸三期绿化景观改造,南门广场西苑公园等改造工程,中山路景观改造工程,新县中、浪塘口、南门口转盘改造等。以上所有这些工程,特别是在老城区新建了珍珠广场,仅用4个多月时间完成了中山路的改造,整治护城河、中山河2.8公里,使中山河内侧景观贯通等,不仅提升了县城中心区的城市景观,而且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娱乐空间,成了市民休闲、享受夜生活的好去处。使得老城区道路景观耳目一新,也为今后老城区道路改造提供了样板,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园林绿化和景观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到目前为止,所谓形象工程的大广场我们一个没建,但我们的广场绿地布局较为合理,基本做到居民出行500米有一处2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同时紧贴居民的生活,加上功能多样,所以我们广场绿地的人气特别旺。在南京市老五县中,我们广场、绿地的投入也是最经济的,这也得到了省建设厅专家的高度赞扬。

自从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目标以来,全县上下形成共识,全民参与,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所有硬性指标已全部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今年7月省专家组调研以后,创建热潮更加高涨,针对专家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我认真整改,逐条落实,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提高。目前的创建工作已进入倒计时阶段。通过9月25日省市相关专家的初验,特别是今年10月9日,市委朱书记在**视察时,对**城市建设给予的高度评价,给我们对创建成功报有更大的希望。

(四)高度关注民生热点,大力实施“惠民工程”

1、城区路灯亮化事业得到快速发展。2005年7月1日,城区路灯管理由县供电公司转交我局路灯管理所负责管理,当时,城区共有路灯1397盏,总长41公里。转交后,经过3年多时间的建设,目前,路灯总长达到87.8公里,县城新路灯的比率已由05年移交时的33%上升到目前的93%,城市路灯亮化率达98%。目前,路灯建设在快速覆盖城区路网基本要求的同时,正向两个方面延伸,一是向老旧小区、支路支巷延伸,二是向城市的景观亮化延伸。各位老领导晚上也许已经看到护城河通济街段亮化,这是我们的一点尝试。

2、大力推进“三化”便民工程。针对背街小巷“路不平、灯不明、排水不畅、垃圾遍地”的实际问题,我们深入城区几十条背街小巷实地视察,逐一认真调研,从2005年开始实施城区支路支巷灰黑化改造,至今已连续实施了4年,我局共改造支路支巷47条,总长度达18公里,资金总投入1000多万元,目前除了少数地方的矛盾复杂难协调、或短时间内要拆迁改造外,基本完成了城区范围内的支路支巷改造工作。在此基础上,今年计划改造10条,总里程约3.5公里。目前已完成6条,总长2公里。背街小巷改造工程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使得老城区暂时改造不到的居民区生话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受到了市民的交口称赞。

3、实施学校畅通工程。针对县城城区学校上学和放学人流集中,出入不畅,师生的安全及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影响的实际,为切实解决城区学校出入口安全畅通问题,我们结合城市建设目标任务,启动了城区学校出入口“畅通工程”,重点改造学校的交通和环境,保障学校安全畅通。对城区新县中、县第一初级中学、三小、二小、二初中等几所学校校门口环境秩序进行整治,出入畅通工程结合城南生活路、珍珠广场护城河等景观工程的建设同步改造完成,从而使城区主要学校的出入口畅通问题得以基本解决。学校畅通工程不仅方便了师生出行,还提升了城区学校的整体形象,社会效益有口皆碑。

4、加大公厕改造和建设力度。从2003年起,我局把公厕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列入议事日程,制定了近几年公厕规划建设及改造方案,并逐年实施。经最新统计,目前,县城老城区城西干道、中山河、金蛙路围合范围6.5平方公里内现有公厕36座,08年正在建设的公厕3座,即将开工的有1座,每平方公里6座,已超过每平方公里3座的创卫目标要求。为充分满足群众的需求,我局将按更高的规范要求配置城市公厕,即城市干道上每500米范围内不少于1座公厕,集中商业区或商业街每平方公里4-10座且每300米布点1座的要求,规划近期内还将建设14座,总计54座,规划布点每平方公里约9座公厕。另外,今年我们还将结合老小区综合整治,对县城旧公厕,特别是旱厕进行改造翻修,目前小西门等公厕已经在进行之中。

(五)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建立,房地产事业健康发展

1、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工程建设。近年来,尽管大多数人都有了宽敞明亮的住房,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仍有不少群众住房状况急需改善。为缓解这一热点和难点问题,我们积极探索,创新思路,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在实行基本住房供应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启动了以经济适用住房(拆迁安置房)和廉租房为主的住房保障工程,在全市郊县中率先建设廉租房,并在今年开始实施廉租房租金补贴。3年间,共建设廉租房6000平方米,完成和正在建设经济适用住房(拆迁安置房)20万平方米,并启动了低保住房困难家庭享受租赁补贴,从而大大缓解了部分特困群众的住房难。

2、稳妥推进房地产业发展。为加快房地产业发展,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发展的政策,促进了**房地产的健康快速发展,到目前有5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其中:国家一级开发资质企业1家,二级开发资质企业13家,三级开发资质企业34家,房地产对全县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显著增强,近三年来,城区房地产新开工面积175.92万平方米(含休闲度假项目),竣工面积约88.58万平方米,销售面积90.85万平方米,年销售率73.96%,入住率达80%。新近建成的住宅小区环境优美,管理有序。商品房的开发,与相关部门一道严格执行综合验收制度,这在南京市老五郊县中,只有**一直在做,从而保护了购房人的权益,商品房投诉率在南京老五县中是最低的。同时,积极开展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整治查处投诉较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建立和完善了房地产市场管理长效机制,出台了《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管理的规定》,规范了商品房预(销)售行为,凡是县内开发企业开发住宅符合销售条件的,必须公开和公平对外进行销售。建立和完善信用档案制度,将开发企业不良信息全部记录存档,并在网上公布。这些措施较好地稳定了房价和房地产经营秩序。

3、积极推进老居民小区改造出新。我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居民小区共有6个,普遍存在脏乱差现象,尤其是绿化上不仅建设不到位,而且管理更没有到位。结合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县城工作,我县于06年就启动了对老居民小区的改造工作,当年完成了财贸新村、园村、绿村等小区的道路出入口改造,全部重新摊铺沥青,进行路面出新。07年全面改造了县前新村、工业新村等5个老小区及地段,重点是屋面出新和道路改造。08年,为了推进“两个创建”工作,启动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老小区改造工程。在完成工业新村小区、中山路沿线3个片区等老小区出新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区域环境,提升居民生活条件,结合09年城建奋斗目标,确定城区庆丰小区绿村、安居苑园村、金蛙新村、财贸新村、工业新村、县前新村、大西门、小西门等8个片区为今年改造出新的重点,总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所有小区改造将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为切实加强对出新工作的领导,我局专门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住宅小区出新工作领导小组,各小区采取分管领导分工负责制,任务层层分解,领导小组各成员每周通报工程进度,8个片区的整治及环境提升作为当前全局工作的重点和中心,和全县“创卫”、“创园”工作同步推进,同时保证工程质量,出新成果要得到老百姓的充分认可。目前,安居苑园村、庆丰小区绿村、财贸新村、小西门等4个小区率先开工,并进展顺利,其中安居苑园村改造工程已提前完成,其余4个片区整治也即将开工,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

(六)做大做强城投平台,加快城南新区建设

2007年,**县城镇投资有限公司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城投公司的指示精神,围绕城市建设工作的重点,启动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拉开新城框架,提升新城投资环境和土地增值空间。经过短短一年多时间,改变了以往局部、小规模和分散操作的运作模式,扩大经营城市范围,充分挖掘城市和社会资本资源,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通过竞拍摘牌的184亩土地,扣除拆迁、杆管线建设等成本外,预计政府净受益为5000万元。但是07年通过二级市场转让一半土地后,政府实际净受益达8000万元。通过融资,公司积极参与新城区建设,为新城建设项目的推进作出了重要贡献。07年我们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新城区192户农户进行拆迁,建成农民拆迁安置房一期2.8万平方米。08年,我们根据新城规划要求,在县领导的支持下,启动了新城区总面积为2800多亩的开发建设工作,对永阳镇6个自然村共314户农(居)民房屋的拆迁,总人口2600多人,拆迁总面积约80000平方米左右,这是**县历史以来房屋拆迁规模最大、拆迁房屋面积最多,涉及拆迁人口最多的一次。目前,城南二期工程 70000平方米拆迁安置房建设已开工建设,目前正进行主体施工。在新城拆迁中,我们积极调整拆迁安置方式,采取“两前一后”重大调整,即完成土地手续在前,安置房建设在前,房屋拆迁在后,进一步突出“人性化”拆迁,确保了拆迁工作中的稳定。

(七)强化工业集中区的核心地位,小城镇建设步入理性健康发展轨道

近年来,全县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各镇依据自身的优势注重特色,加大以工业集中区为核心的小城镇建设,园区经济迅猛发展,产业集聚进一步提升,三年间,全县小城镇建设总投入2.6亿元。06年我县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推进“三个集中”建设,实施了村庄综合整治工程,对村庄环境卫生,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美化、亮化以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进行建设和完善,通过实施村庄整治工程,已使5万农民从中受益,群众生产生活环节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新农村建设成效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和市委、市政府的肯定。今年,我局积极开展村庄整治工作,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有序推进的村庄整治原则,启动了40个村庄的综合整治。

(八)强化服务提升标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严格岗位责任制,对投资审批手续确保畅通无阻;所有的行政审批项目进县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的同时,继续规范好规划服务大厅和房产服务大厅。与此同时,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推进权力公开透明和廉洁高效运行。建立建设局与投资业主联系卡制度,以强化快捷高效的行政审批服务。继续对全县所有工业类项目实行零规费,对所有的工业园区项目(开发区)的审批都做到了随到随办,并定期回访,所有项目的审批,实行分管局长把关,保证为全县各方面提供最便捷周到的服务。针对国家不断推出的宏观调控政策,及时研究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配合相关部门确保成熟项目能成功落地,合法推进。不断夯实职能部门的基础工作。数字化地形图从无到有,目前11000数字化地形图达280平方公里,已经全部覆盖了县城、各镇工业园区和集镇以及各大风景区,为全县所有建设项目落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与此同时,做好城建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准确的城建档案服务,目前我县城建档案馆已晋升为省一级城建档案馆。

(九)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建设工程专项资金监管水平

一是提高工作人员水平,提升工作效率。我们每年都选派几名专业技术人员到市房产局、市规划局跟班学习,跟班学习的同志通过传、帮、带,并在相关的岗位上轮岗实习,能尽快掌握相关的业务知识和工作流程,提高了业务能力,也提高了我县建设工作的整体水平。同时,我们继续同人事部门一道做好紧缺专业的大学生招聘工作,加强管理,力保建设系统的中介机构资质不丢,如图审、评估、设计等。二是强化廉政教育,筑牢道德防线。把思想教育放在建设工程监管工作首位,贯彻于各项工作的始终。三是制定廉政制度,突出工程监管。推行监理制度,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格执行报建制度、质量监督制度、施工许可制度、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和工程质量安全责任终身制,从制度上来保证工程质量;加强资金管理。实行资金支付的分级负责制,即建设资金须根据合同、监理及审计的结果,由相关科室拿出方案,再报分管领导审批。针对建设系统工程款多,数目大,时间跨度长的特点,对同一实施的所有建设工程项目,根据工程量审核完成的结果及年底资金能筹集到的数量,不论工程大小,同一、统一比例公开公示后支付。与此同时,严把财务审计关,制定了严格的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办法,既控制总额,又审核明细,对不合理、手续不完备的开支,一律不予支付;所有建设工程完工后当年必须决算,否则一律不予支付;没有监理工程师的审核签字,建设单位不支付工程款。四是实行阳光政务。如严格实行规划公示制,对拆迁政策一律做到“五公开”;隐蔽工程验收须有两人以上签字才能生效;5000元以上的工程变更必须由副局长签字;在招投标方面,按照规定对1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全部进县招标市场,实行公开招投标,并实行最低价中标。对10万元以下的市政工程项目,邀请纪检、监察、财政等单位参与,公开实行最低报价制,所有项目均签订廉政合同,每年全县报建工程应招标工程招标率100%。

总体上看,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我县较好地体现了经济与社会、产业与布局之间的协调关系,形成了“一城四区”的城区发展格局,为城镇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城区面貌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城镇化水平在苏南仍然较低,建设资金普遍不足,土地利用得不到保障,城镇拆迁矛盾突出,土地使用强度不高等等,对下阶段城镇发展会产生一定影响。这些问题,有待在今后的布局调整中认真加以解决。

各位领导,我县建设工作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社会方方面面鼎力支持,更离不开在座各位老领导、老同志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我代表全县建设系统的所有干部职工对你们的厚爱表示真诚的谢意!同时,在这里,我也恳请大家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关心、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建设工作,为**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多作贡献!

第五篇:城市建设战役综合汇报材料

城市建设战役综合汇报材料

“MsoNormal” style=““ align=“center”>城市建设战役综合汇报材料

“MsoNormal” style=““ align=“center”>城市建设战役指挥部

“MsoNormal” style=““ align=“center”> “MsoNormal” style=““>根据市城市建设战役部署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区委、区政府研究制定了**区城市建设战役实施方案。经过前阶段的努力,市里下达的十二项工作任务都己完成或超额完成序时进度,战役实施以来,累计完成投资1245.61万元,占计划总投资1800万元的69.2%,市城市建设战役有关项目我区主要从四个方面推进:

“MsoNormal” style=““>

一、基本情况

“MsoNormal” style=““>1.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一是着手清理市区广告招牌。按照市里统一的户外广告设置要求,对整治范围内的户外广告进行核查、登记造册,并进行统一拆除。目前己全面拆除了辖区主干道两侧不规范设置的户外广告牌、信息牌810多,其中大型广告牌80余块,新市路、江滨路、**街的广告招牌的清理工作基本完成,其中新市路沿线店招基本达到“一店一招”的管理标准;**街、江滨路的违规户外广告己基本完成拆除工作;二是积极开展一河两岸景观改造。根据市城投公司的规划设计方案和实施方案,完成辖区内入户动员、防盗网和违章构筑物清理拆除等前期工作,确保交付改造。目前,该项工作的首批试点外墙粉刷和屋顶平改坡已完成,进入扫尾阶段;西江滨路路段市恒源供水有限公司水泵房、第一医院分院办公楼和三化招待所均已完成脚手架的搭建,正进行工程施工,工业中路13幢、6幢部分楼层脚手架的搭建工作;

三是强制拆除市区重要地段违章建筑。按照市城乡规划局制定的拆违方案,完成辖区内主干道以及南高速公路入**周边等重要地段违章建筑拆除工作。目前,我区在完成主干道违章建筑摸排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强拆违建物25处、面积达1330多平方米,其中本月组织强拆**花园6幢、高速**互通口等违建物7外,面积约526平方米,市区主干道两侧较为明显的违筑物己基本完成拆除;四是广泛清理小广告,整治脏乱差。重点抓好辖区主次干道及市场周边店外占道、流动摊点、乱挂乱晒等各类市容违章行为,通过全面清理,进一步提升市容管理标准和质量,确保辖区内市容市貌有明显改善。在逐步完善小广告清理市场化运作机制的基础上,对市区十六条主次干道的小广告进行拉网式的清理,现己基本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同时辖区主次干道所有信息发布栏己清理完成。此外,整治主次干道店外店、店外摊、流动摊达203处,实施暂扣处罚22

家。

“MsoNormal” style=““>2.着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一是市区街巷道路铺装项目。对尚未硬化的背街小巷道路进行铺装硬化,把无障碍设施建设一同纳入改造,落实好盲人**,建好缘石坡,建设后道路铺装率将达到100%,整个街巷更加整洁、美观,功能将更齐全,进一步提升我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目前,市区街巷道路铺装己着手开始实施,其中复康、富文、富岗、阳巷、**等5条支路铺装己进行动工改造;二是江滨路及西江滨路改造项目。认真做好辖区范围内沿路征迁工作,确保交付市城投改造。现己完成兄弟物流、春隆物流的搬迁工作,城南村仓库的搬迁协议己于近日签订,并同步实施拆迁,基本可交付市城投实施改造;西江滨路改造工程由于市里至今尚未对具体任务做详细说明,导致该项目至今仍处于停滞状态。

“pa-2” style=““>3.着力推进**片区宜居综合体建设。加快推进**大桥建设、大坂造地项目开挖工作,同时做好南三龙铁路**南站和区政府大楼建设等工作,目前己着手开展**焦溪坂黄土峡地块收储前期准备工作,并结合“南三龙”快速铁路**南站**广场建设,策划引进大型商贸项目,拟将**片区建成集行政服务、大型商务中心、商住小区、医疗服务、学区为一体的宜居综合体。当前重点要推进三个项目建设:一是区行政服务办公大楼项目。现己完成地质勘探、设计方案征集工作,正进行设计方案评选、方案修改;二是**大桥项目。现己完成桥面道路交通标志及标线画线工作,进行成桥荷载试验,景观工程正在施工;三是大坂造地项目。土地开发项目已完成土方挖填128万立方米,占工程总量的75%。

“MsoNormal” style=““ align=“left”>4.着力完善市区文明施工和推进市区主干道、景区旅游标识牌建设。完善市区文明施工管理,按照市建设局出台的《管理意见》,认真做

好辖区工地的具体实施工作。目前该项工作己按照市建设局明建筑〔2010〕111号《**市建设局关于加强市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文明施工管理的通知》要求,加大在建工地文明施工管理,并对全区在建工程组织开展质量安全检查;市区主干道、景区旅游标识和大型户外广告重新规整,加快完成格氏栲等主要景区停车场和景区公厕的提升改造,确保11月份前顺利完工。格氏栲公厕改造己投入使用。十八寨景区停车场的土地平整工作己完成,公厕项目正进行主体施工;市区主干道旅游标识牌设置由市旅游局统一制作,我区己配合市旅游局,完成高速公路出口处旅游整体宣传牌的项目选址和批办手续。

“MsoNormal” style=““>

二、工作措施、经验做法

“MsoNormal” style=““>市里作出“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决策部署后,我区立即成立了“城市建设战役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抽调相关部门的骨干力量,集中办公。建立项目挂包责任制,责任领导由各部门主要领导担任。积极推行“三天一会商、一旬一督查、每月一点评”制度,有关窗口服务单位改柜台接文、分口办件为直接为业主、项目代办、导办和联审联办,推进工作落实。对工作失责的责任单位、有关领导将严格执行问责制。下面,我简单介绍五个项目的措施、经验做法:

“MsoNormal” style=““ align=“left”>一河两岸景观改造:通过入户宣传,发放市政府文件和市城投告知书,让住户充分掌握市政府文件关于城市建设的精神,支持、配合立面改造工程,积极做好违章构筑物的强制拆除工作,确保立面改造的序时进度顺利推进。对于思想有抵触的住户,我区组织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多次入户走访,耐心细致做好说服动员,详细讲解立面改造的方案、效果和费用,让其消除思想顾虑。

“MsoNormal” style=““>市区广告、小广

告清理:预先设计出四套整齐划

一、规范美观的落地信息发布栏设置方案,提交中介信息业主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并由大家共同确定最后设置方案。这一堵疏结合的做法,不但解决了中介信息发布难的问题,有效缓解乱张贴小广告清理的压力,而且也赢得了多数中介业主对我区户外广告清理整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MsoNormal” style=““>市区重要地段违章建筑拆除:在违法建筑物的强制拆除工作中,多次与所在街道、社区、公安等部门取得联系,进行联合执法,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执法现场进行监督。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积极邀请媒体记者参与,营造良好的强拆氛围。“MsoNormal” style=““ align=“left”>完善市区文明施工管理:健全建设工地常态管理机制,建立文明施工管理网络。要求全区八个在建工地确定专人负责文明施工管理,做好日常自查、自检工作,建立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档案,严格奖惩

制度,实行层层负责,一级抓一级,使文明施工安全生产落在实处;强化监督检查机制,按照市建设局文件要求,对在全区各建筑工地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采取定期巡查与开展质量安全大检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督促整改;督促施工单位组织施工人员参加有关技能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操作规程的学习培训,努力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增强安全生产的自觉意识。

“MsoNormal” style=““>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MsoNormal” style=““>1.加快推进市区广告招牌清理。加快实施工业路、富兴路全段的户外广告清理规整、一元路户外广告及店招示范一条街的设置工作,以及户外广告信息发布栏的设置工作。

“MsoNormal” style=““>2.全面完成市区重要地段违章建筑拆除。组织力量对市区主干道沿街两侧明显违章搭盖进行最后清理,力争11月份全面完成该项任

务。

“MsoNormal” style=““>3.继续做好一河两岸景观改造。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一河两岸景观改造工程按序时进度顺利推进。“MsoNormal” style=““>4.加快建设**片区宜居综合体。按照市委、市政府“南拓、北扩、西进”的城市发展战略,加快协调市里启动**片区规划调整工作,重点推进**大桥照明及景观工程建设,完善内业资料整理,做好大桥交工验收等准备工作,以及区政府大楼的设计方案审核,同时协调市里启动**焦溪坂黄土峡地块的土地收储,努力加快建设**片区宜居综合体。

“MsoNormal” style=““> “MsoNormal” style=““>

下载乌鲁木齐市国际化城市建设情况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乌鲁木齐市国际化城市建设情况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城市建设工作的汇报

    关于城市建设工作的汇报一、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城市是现代经济活动和现代工业的载体,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源泉,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主要途径,也是衡量......

    卫生系统数字城市建设汇报材料

    凉州区卫生局数字城市建设汇报材料加快推进数字城市建设是为了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和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改善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是现代城市管理......

    长三角城市建设考察汇报材料(推荐五篇)

    长三角城市建设考察汇报材料为进一步贯彻“大讨论大实践大学习”活动,更好的完成20xx 年各项工作目标,经上级领导批准,我有幸和规划、园林、环卫、住房保障、城市综合执法等相......

    近三年来城市建设情况专题汇报(精选5篇)

    近三年来城市建设情况专题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领导: 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历年来对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分二个部分向......

    近三年来城市建设情况专题汇报[合集5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领导: 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历年来对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分二个部分向大家汇报近三年来**城市建设情况,......

    乌鲁木齐市第十六小学经验方法汇报5篇

    乌鲁木齐市第十六小学“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 主题教育中好经验好做法的汇报材料 自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以来,我校在局领导小组的指......

    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范文)

    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 办公厅文件 乌政办〔2006〕199号 关于印发乌鲁木齐市畜禽定点屠宰厂(场)设置方案的通知 乌鲁木齐县、各区人民政府,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

    深入开展城市建设“天山杯”活动汇报

    深入开展城市建设“天山杯”竞赛活动 扎实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县城市建设“天山杯”竞赛活动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在这金秋时节,我们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