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征收机构报告(5篇)

时间:2019-05-14 05:45: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襄阳市征收机构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襄阳市征收机构报告》。

第一篇:襄阳市征收机构报告

襄州区贯彻施行《国有土地上 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情况的汇报

为了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国务院制定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并于2011年1月21日正式公布实施,《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四条: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房屋征收部门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市、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和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互相配合,保障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条是关于管理体制的规定,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房屋征收与补偿的主体是市、县级人民政府,改变了以前由建设单位组织拆迁的做法,二是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由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房屋征收部门(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组织实施,三是市、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互相配合,保障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顺利进行。

房屋征收是政府行为,本条例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一个房屋征收部门(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房屋征收组织实施工作,房屋征收部门(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设置可以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市、县级人民政府设立专门的房屋征收部门,二是在现有的部门(房地产管理部门)中,确定一个部门作为房屋征收管理部门。

房屋征收部门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中称之为“拆迁管理部门”,按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规定,襄州区房管局下设有房屋拆迁管理科,是行政法规授权的单位,职责管理范围是审查、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做好房屋拆迁的公告宣传、解释工作;做好管理事务公开,接受监督;通知有关部门暂停办理相关事项;处理和预防有关房屋拆迁纠纷;监督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的使用;拆迁档案管理;查处违反房屋拆迁管理法规的行为;制定或协助政府制定有关的规定、标准等。

新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房屋征收部门的职责主要有:拟定征收补偿方案,并报市、县级人民政府(第十条);组织对征收范围内房屋的权属、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并公布调查结果(第十五条);书面通知有关部门暂停办理房屋征收范围内的新建、扩建、改建房屋和改变房屋用途等相关手续(第十六条);委托房屋征收实施单位承担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具体工作,并对委托实施的房屋征收与补偿行为负责监督(第五条);与被征收人签订补偿协议(第二十五条)等。

房屋征收办公室是负责本区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政府部门管理机构,主要负责本区房屋征收计划的拟定和上报工作;依法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并公告;组织实施本区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对委托实施的房屋征收与补偿行为进行指导和监督;房屋征收补偿资金和安置、周转房源的监管;负责对房屋征收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因此房屋征收部门应当是行政或事业编制的全额拨款单位。

“拆迁管理部门” 和“房屋征收部门”在新旧条例中的职责大同小异,鉴于我国对房地产实行属地化管理原则,襄州区房管局在近几年的拆迁工作中积累了许多管理经验,并且有现有的工作管理人员,为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在襄州区能够顺利执行,为了襄州区经济平稳、快速、有序的发展,襄州区房屋征收部门可设立在襄州区房产管理局比较适宜,湖北的洪湖、荆州等地已率先在房管部门设立了房屋征收办公室。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五条规定房屋征收部门可以委托房屋征收实施单位,承担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具体工作,房屋征收实施单位不得以赢利为目的。房屋征收部门对房屋征收实施单位在委托范围内实施的范围征收与补偿行为负责监督,并对其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本条是关于房屋征收实施单位的规定,是针对房屋征收补偿工作实际情况制定的,目的是在于保障房屋征收补偿工作按时完成。房屋征收实施单位应当是“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能是营利性组织,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对被征收人的房屋实施征收,具有强制性。承担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实施单位的应当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所需工作经费应当由政府财政予以保障,设立房屋征收实施单位(房屋征收事务中心),承担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具体各项工作,具体工作包括:房屋征收事务中心主要负责测绘、评估、房屋拆除、法律服务等专业化服务;组织被征收人选择评估机构;对征收范围内房屋、人口户籍等情况进行调查登记;房屋征收补

助、奖励办法和征收补偿方案的拟定、宣传和解释工作;房屋征收现场的管理;征收补偿金和安置、周转房源的分配管理;与被征收人协商并签订补偿协议;向区房屋征收办提出对未达成补偿协议的被征收人做出补偿决定的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后被征收人的补偿安置;建立房屋征收分户补偿档案等工作。协助进行调查、登记,协助编制征收补偿方案,协助进行房屋征收与补偿政策的宣传、解释,就补偿的的具体问题与被征收人协商,协助组织征求意见、听证、论证、公示以及组织对被征收人的房屋拆除等。

房屋征收工作时一项政策性、群众性很强的工作,从事征收的工作人员如果对有关政策法规生疏、征收业务不熟悉,或者责任心不强,容易造成失误或损失。一方面,房屋征收实施单位从事房屋征收业务的人员,应经过房屋征收部门的专业培训和考核,能熟悉掌握与征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及其它业务知识。另一方面,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加强对房屋征收实施单位的指导、监督和检查,促使其掌握政策、熟悉业务、接受群众监督、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行为、减少矛盾纠纷,保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房屋征收部门应与房屋征收实施单位签订委托合同,明确委托权限和范围以及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加强对委托单位的监督。

建议或办法襄州区人民政府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设在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管局,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管局下设房屋征收事务中心,房屋征收与管理办公室为行政或事业编制的全额拨款单位,房屋征收事务中心的性质为事业单位。

第二篇:2010襄阳市人大报告

关于襄阳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1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襄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2010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抢抓经济整体回暖的有利时机,大力实施‚双千双百工程‛,加快扩张经济规模,努力转变发展方式,支撑因素持续向好,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呈现‚高开高走‛态势。具体情况如下:

(一)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8.2%,外贸出口总额增长68.2%,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1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6%以内,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达到91%,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1.9%,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91%和22.3%。除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外,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计划目标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见附表1)。

(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1、经济发展速度持续较快。宏观经济高位运行,地区生产总值连续四个季度稳定保持15%以上的增幅,分别达到15.9%、15.8%、15.3%和16.2%,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38.3亿元,增幅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34.7亿元、798.2亿元和505.4亿元,分别增长5.3%、20.9%和14.6%。工业经济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55家,净增249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81.37亿元,增长26.3%,增幅高于全省2.7个百分点,总量和增幅分别名列全省第三和第二位;汽车、纺织、食品、医药化工、建材冶金、信息产业等支柱产业产值增幅都在36%以上,最快的建材冶金产业增长95.1%;工业品产销率达到97.7%,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农村经济平稳发展,粮食连续7年丰收增产,粮食总产达到91.88亿斤,增产5.24亿斤,增长6%;畜牧水产养殖业发展步伐加快,生猪、牛、羊、家禽出栏(出笼)分别达到555.49万头、48.72万头、136.13万只和7995.18

万只,分别增长2.3%、14.9%、15.6%和10.2%;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69.92万吨、22.59万吨和17.37万吨,分别增长6.7%、11.3%和7.1%。开发区经济快速发展。全市开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0亿元,增长41.2%;完成税收总额71.8亿元,增长38.3%;完成投资414.92亿元,增长41.3%。12家县域开发区中,老河口、宜城、枣阳、樊城4个开发区率先实现‚百亿级园区‛目标。湖北襄阳汽车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使我市成为全省除武汉外唯一拥有两家国牌开发区的城市。旅游业快速发展,景区建设积极推进,宣传促销力度加大,接待能力提高,知名度提升,客源地增多,全年接待游客1397.4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5.91亿元,分别增长40.7%和40.9%。

2、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工业运行效益良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49.61亿元,增长62.4%;实现利润118.41亿元,增长92.3%;实现税金70.24亿元,增长31.9%。财政收入大幅提升,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1.01亿元,增长37.8%,增幅高于全省13.7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14.6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37.71亿元,增长40.1%,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73.9%,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持续增收,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33元,增长11.6%,其中市区人均可支配收入14756元,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365元,增长17%,连续五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节能减排取得进展,初步测算全市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1.9%,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22.3%,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1.91%;一批污水处理设施相继开工和投入使用,汉江水质全面改善,关闭小造纸、小水泥、粘土砖以及淘汰落后产能等取得新进展,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3、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继续增强。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5.32亿元,增长45.3%,增幅高于全省13.7个百分点,一个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突破600亿元、700亿元和800亿元大关,超额完成跨越式发展规划提出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两年翻番‛的奋斗目标。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2.99亿元,增长44.8%,投资额和增幅均列全省第三位。第一产业投资较快增长,完成投资18.69亿元,增长17.6%;第二、三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分别完成投资434.19亿元和300.1亿元,增长41.9%和66.9%。施工项目稳步增加,达到2769个,增长30.2%;资金到位情况良好,民间投资进一步加快。城乡消费持续旺盛,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1.24亿元,增长28.2%,增幅高于全省9.2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城乡市场共同繁荣,分别实现零售额508.86亿元和62.37亿元,增长28.3%和26.9%。外贸出口加快发展,全市出口5.54亿美元,增长68.2%;利用外资从10月份以来

扭转下降态势,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26亿美元,增长30%。鄂西圈建设取得成效,襄阳市鄂西圈‚一总三案‛规划获省鄂西圈办批复,全面完成环‚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生态景观工程一期工程,将古隆中、卧龙温泉、黄家湾等景区进行资源整合,打捆策划古隆中景区配套建设项目,并争取省鄂西圈专项资金1000万元;引进旅游市场主体所实施的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均取得新进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全年新增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1家国家级、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建2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级、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分别达到2家和20家,按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4家,24家企业列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重点培育,我市被批准为‚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

4、经济发展要素支撑持续有力。信贷投入有力度,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1294.12亿元,比年初增加239.86亿元,增长23%;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688.25亿元,比年初增加163.68亿元,增长32.8%,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增幅。直接融资取得新突破,元月份,回天、台基两家企业先后成功发行股票,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交易,分别募集资金5.7亿元和5.8亿元;8月份,际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成功上市,募集资金在我市直接投资12.96亿元;骆驼集团申请材料已得到中国证监会正式受理,博亚机械等

12家企业已进入上市辅导程序;6月份,我市首支企业债券——10襄投债成功发行,募集资金10亿元,填补了我市运用企业债券融资工具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空白。社会用电较快增长,全社会用电量97.41亿千瓦时,增长19.4%;其中工业用电量72.47亿千瓦时,增长20.6%。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全市133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20亿元,增长45%,其中汉江崔家营航电枢纽等51个项目竣工投产,发挥效益;建立和完善了分级分类的项目库,收集整理‚十二五‛重点项目3239个,总投资1.9万亿元;一大批能源、交通、农业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招商引资取得积极成果,全市新注册项目486个,合同投资总额749.59亿元;新开工项目540个,投资总额760亿元。招商引资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由2009年的29.7%提高到2010年的35%。

5、经济发展促进了民生改善。就业形势稳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9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6%以内。社会保障得到加强,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含居民医保)、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83.7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2%;368万农民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全市10个县(市)区城镇居民和新农合统筹地区全面推行门诊统筹,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均有较大提高。社会救

助扎实开展,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对象15.8万人,五保供养2.5万人;城市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低保对象15.2万人,保障水平有较大提高。优先发展教育取得积极进展,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分别达到100%、9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高考上线率90.1%,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65万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朝着均等化稳步推进。文化事业不断繁荣,体育事业不断发展。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8‰。

6、经济社会发展保证了‚十一五‛规划圆满收官。2010年同2005年相比,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从601.5亿元增加到1538.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0407元增加到26024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161.91亿元增加到681.37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从18.4亿元增加到51.0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56.62亿元增加到835.3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41.21亿元增加到571.24亿元,外贸出口从1.44亿美元增加到5.54亿美元,直接利用外资从0.36亿美元增加到2.72亿美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191元增加到6365元,主要指标均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见附表1)。经过5年的奋斗,全市综合实力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总之,201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骄人成绩,使得‚十一五‛成为我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也是社会事业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还是社会保障和民生改善成效最大的时期之一,更是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为‚十二五‛取得‚开门红‛和顺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还不够大,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只占全省的9.73%,离15%的基本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城市的聚集力、带动力和辐射力还不够强。二是调结构、转方式的任务还比较艰巨,农产品精深加工不够,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支柱,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节能减排压力较大。三是经济发展动力还不足,招商引资缺乏影响大、带动力强的龙头项目,投资项目偏少,尤其是缺少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四是一些民生问题解决还不够,社会保障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三、201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措施建议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全市经济形势作出了全面的、科学的、准确的判断,认为机遇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可以争取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确定今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中

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省委工作会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扩总量、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增强副中心城市综合实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建议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1%以上;外贸出口总额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各类约束性目标以省下达任务为准。

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抓住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切实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千方百计扩张投资规模。投资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主导力量。我市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内生型经济形态,决定了加大投资仍是我市当

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变、惠民生的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效的手段,必须牢牢抓住投资这个‚牛鼻子‛,努力做到‚三个不减‛,即争取中央投资的份额不减,策划推进重点项目的力度不减,保持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不减。必须花大气力、千方百计完成今年的投资目标,增强发展的动力。一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今年全市确定了166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计划投资416.3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3个(见附表2)。要改进完善重点项目建设协调机制,对重点项目进行动态管理,开展投资完成情况考核,强化用地和金融服务,实行重大项目‚四大家‛领导包保责任制,加大重点项目调度力度,确保项目开工建设和顺利实施,完成投资计划。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投资。要积极地、主动地与国家、省主管部门联系沟通,瞄准国家投资重点,踩准申报节点,超前谋划,提前策划,组织好项目和投资计划的编制、申报等工作,对已申报的项目,继续搞好跟踪汇报,争取更多的项目挤进中央和省专项和计划,做到争取投资不掉队、项目不断档、资金占比不减少。三是认真组织实施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新建、续建中央省投资项目实施步伐,尽早竣工,形成拉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加强项目稽察,积极配合国家省做好扩内需新增投资项目全面落实的监督检查,对市本级政府投资开展经常性稽察,开展工程建筑领域突出问题治理,确保政府投资专

款专用,不断提高使用效益。四是加强重大项目策划和项目库建设。围绕省‚两圈一带‛、‚一主两副‛战略和决策的实施,策划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和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汉江流域中下游综合开发,策划汉江梯级渠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堤防河道综合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等一批重大项目;发挥襄阳新兴产业比较优势,策划一批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项目;结合国家、省市‚十二五‛规划的实施,策划一批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农田水利、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中小流域治理、社会发展和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项目。抓紧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加大项目策划深度,争取尽可能多的项目达到能够申报的程度,充实我市项目库,为招商引资、争取中央省投资提供充足的项目源,真正做到实施一批,建成一批,储备一批,策划一批。五是努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转变招商观念,改变策略,提升档次,瞄准世界500强、国内100强、行业前20强以及国内知名企业、上市公司,主动与央企对接,引进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基地型、总部型的好项目、大项目;发挥我市新兴产业比较优势和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等国牌优势,引进位居产业核心地位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开展‚飞地招商‛,争取沿海发达地区在我市建立整条产业链的‚飞地经济区‛;建立健全招商项目评审机制,积极引导项目向开发区和园区聚集,鼓励

中小项目向建成的工业地产或标准厂房集中,提高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六是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发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网的作用,探索完善多样化的抵押担保方式,巩固推广农村信贷创新产品和创新服务,协调和引导更多的银行信贷资金向重点项目、中小企业和‚三农‛倾斜。鼓励民间投资参与公益事业和新兴服务业。

(二)超常规发展新型工业。大力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加快推进工业企业信息化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着力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做大做强汽车及零部件、纺织、食品、医药化工、能源、建材冶金、信息等支柱产业。做强军民结合产业,抓紧研究编制军民结合产业化基地建设总体规划,把襄阳打造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军民结合产业化基地。着力培育产业集群,重点抓好汽车、农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等产业集群的培育,不断提高产业集群的实力和水平。组织实施企业成长工程,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工程,加快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尽快成长。加大列入国家老工业基地城市规划争取力度,积极谋划和实施一批工业发展项目,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重点推进A08轻型客车、3611汽车零部件制造、江山军民结合工业园专用车等105个亿元以上先进制造业项目。积极推

进开发区建设,充分发挥高新区、经开区双‚国牌‛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快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为企业入驻和发展创造条件;推动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托管,拓展发展空间;抓紧编制开发区产业规划,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突出发展特色;支持市县开发区(园区)继续实施‚满园‛工程,提高全市招商引资整体成效;积极引导和督导开发区开展环境评价工作;重点推进深圳工业园(襄阳)、航空航天工业园、光彩(高新)工业园、中国光彩事业襄阳工业园、保康磷化工业园、东湖高新工业园、襄轴集团工业园、同济堂产业园、中航集团航空产业基地等园区项目建设。抓好工业经济运行调节,加强生产要素的协调调度,搞好供需衔接,强化需求管理,提升应急调度能力,努力破解资金、土地等瓶颈制约,确保煤电油气运、重要物资和原材料供应。

(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实施‚一百三千‛工程(即百亿斤粮食、千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千万头家畜、千亿元林产业),做精做优做强现代农业,加快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发展的步伐。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发展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精心打造农产品品牌。加强粮棉油、特色农产品、蔬菜等基地和畜牧水产大县建设,积极推进粮食增产工程核心县(市)区项目和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大力推进畜牧养殖标准化和水产健康养殖。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小流域治理、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安全饮水、农村公路、农网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夯实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

(四)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和中介服务业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提升以旅游休闲、商贸流通、社区服务等为主的生活性服务业,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功能性载体、特色街区和现代市场群建设。大力推进鄂西圈建设,带动旅游休闲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推进古隆中—鱼梁洲景区、岘山森林公园、普陀堰生态园、凤凰山水温泉度假村、黄家湾景区、南漳古山寨和保康九路寨开发等旅游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交通优势,构建制造业物流、商贸物流、口岸物流、城市配送物流和农村物流相结合的现代物流体系,推动发展多式联运和转运、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第三方物流等新型业态。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大力发展电子配送、网上交易等新型消费业态,积极拓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家庭劳动社会化等服务型消费,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努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积极开展‚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活动,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重点推进襄阳大型农产品交易中心、光彩国际物流

产业园、四季青农贸城、中百集团物流配送中心及中百仓储襄阳区域总部项目、余家湖港煤炭物流园区等项目建设。

(五)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及时跟踪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材料受理后的进展情况,加大对上市后备企业的服务力度,积极推进新兴联、博亚、华中药业、襄大农牧、长源东谷、大力工控、万州电器等重点企业的改制和上市指导工作,帮助重点企业解决推进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好协调服务。加快中小企业集合债和二期襄投企业债发行进度。加快高新区企业进入‚新三板‛步伐。突破性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搭建土地流转平台,加快土地流转速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选择一批重点乡镇,开展城市化建设的制度创新,增强中心城镇的发展活力和辐射带动力;积极开展鄂北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继续巩固和提高医保扩面成果,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大力培育外贸增长点,扩大外贸出口。抓好机电、化工、纺织品、农产品等出口基地建设,扶持一批具有出口潜力的企业,培育壮大外贸出口经营主体,发展自主品牌产

品,不断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拓展我市经济发展空间。全力提升利用外资水平,鼓励外商向汽车、高科技、新能源、医药化工、环保、农业产业化等大项目投资,吸引外商参与金融、物流等领域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成功率。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和利用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争取城市交通项目早日通过世行评估、引丹灌区贷款建设小水电项目早日签约。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进一步加快口岸建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六)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充分利用我市现有的新兴产业基础,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等新兴产业,占领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促进襄阳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按照布局科学合理、产业相对集聚的原则,大力推进航空航天工业园、高新区医药产业园、新能源汽车工业园、襄城伺服技术产业园等一批新兴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湖北制药扩能改造、天津金耀襄阳制剂生产基地、襄阳国际光子技术创新园、珠江数控、高迪数码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建立健全新兴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银行贷款、风险投资投向新兴产业,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二是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建立以技术中心为主要方式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独立或联合高校建立工程技术实验

室、博士后工作站;加快企业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推动襄阳轴承检测中心、动力电池检测中心、纺织检测中心等公共技术中心建设步伐;继续加强产学研合作,支持和引导更多的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探索构建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三是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对各县市区进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落实奖惩措施,加大问责力度;加快推进实施燃煤锅炉改造、电机节能、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大力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全面推广节能空调、节能汽车、节能电机,继续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继续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严格执行高能耗企业节能目标考核,重点用能单位执行能耗限额标准及差别电价制度;继续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加快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进行改造提升。重点抓好襄阳轴承智能电机及控制节能、华中药业电机系统节能改造等22个在建节能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一批减排工程和项目。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推动谷城再生资源园区、宜城大雁循环经济园区、谷城循环经济试点县等循环经济示范区和试点县建设;加快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积极推进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置和综合利用。重点抓好东风康明斯万台发动机再制造、金洋废铅酸电池低温连续熔炼等7个循环经济项目建设。五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

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加强清洁发展机制(CDM)合作能力建设,筹划和争取一批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加大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维护,推进‚两型‛社会建设。重点抓好太平店污水处理厂、恩菲垃圾发电等9个在建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鱼梁洲污泥处置工程、襄城截污干管项目等6个拟建污水垃圾处理项目,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治理、荒山造林等工程。

(七)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城乡就业服务体系,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加强学前教育,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支持普通高中优质化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进一步加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完善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集中财力支持一批县级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扶持村卫生室发展,加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建立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支持新博物馆、农家书屋、社区流动图书站和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程建设。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

险制度,积极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完善社会救助和灾害应急救助体系,解决好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八)加快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抓住省委省政府支持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的政策机遇,进一步优化城乡布局、提升服务功能、增强综合实力,加速城乡融合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形成以城带乡、城乡共荣的新局面。一是打造‚一主两副、一个花园‛的现代城市框架。‚一主‛,即襄阳中心城区,科学谋划中心城区空间布局和功能品位,积极支持宜城、南漳融入主城区,建立快速交通通道与中心城区连为一体,着力构建‚一江两河两山、一洲四城‛(汉江,唐白河、小清河,岘山、鹿门山;鱼梁洲,襄城、樊城、襄州、东津)的中心城区发展新格局。进一步配套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增强城市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休闲等服务功能,逐步把襄阳建成经济繁荣、产业发达,功能完善、服务配套,环境优美、生活舒适,宜业宜居、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现代化特大城市。‚两副‛:支持枣阳市城区加快发展,支持老河口市城区和谷城县城关镇相向组团发展,逐步建成襄阳的两个副中心城市,成为引领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发展的区域性有影响的中等城市。‚一花园‛:支持保康县城关镇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建成襄阳的生

态花园城市。二是加快发展特色城镇和小城市。大力鼓励发展经济强镇、旅游名镇、商贸重镇等特色城镇,鼓励吴店镇、兴隆镇、小河镇、仙人渡镇、孟楼镇、武安镇、马桥镇、石花镇、双沟镇、卧龙镇、尹集乡、太平店镇发展成为小城市,发挥其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和带动区域城镇化进程。创新推进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向城镇转移;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帮助进城落户的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成为有职业的新市民。三是提升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加强村镇和农村社区规划和建设,引导农民向新的生活居住模式转变。对城郊村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的延伸和引入城市社区管理模式,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对中心村和经济发达村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居住配套服务功能,吸引人口聚集,逐步建成农村新型社区。加快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积极推进襄南新农村示范区、鄂北岗地新农村示范区、石花新农村示范区建设,‚三条线‛(汉江沿线、铁路沿线和国道、省道沿线)新农村建设,以‚口子镇‛、乡镇政府所在集镇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内外环线,麻竹高速(宜城至保康段)、保宜高速(襄阳段)、老宜高速(老河口至谷城段)、谷城至竹溪高速(襄阳段)、以及207、316国道和305省道改线等重大交通项目;配合做好高铁项目征地拆迁服务工作;积极建设一批城

区森林生态、防汛排涝、汉江水资源整治、城区交通、供水及天然气、城市保护与维护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今年是‚十二五‛的起始之年,开好局、起好步,实现‚十二五‛的开门红,对于实现‚十二五‛时期‚全市GDP在‘四年翻番’的基础上再翻一番‛的目标至关重要。因此,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扣主题主线,努力开拓创新,勤勤恳恳工作,扎扎实实创业,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推动襄阳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襄阳市优秀教师

评选襄阳市优秀教师材料

襄阳市樊城区牛首中心小学

张玲

(一)基本情况

张玲,女,汉族,现年34岁。湖北襄阳人,大专学历,小学一级教师,1998年9月参加工作,是樊城区牛首中心小学一名普通的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小学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勤奋努力,成绩卓著,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在教学中,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在教中研,研中改,努力把课改中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中,形成了“趣、实、活、新”的教学风格,曾多次受到学校及上级表彰。

自参教以来,发表的论文《以人为本

树立教育民主思想》荣获国家级一等奖;《新课程下学生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发挥积极主动性》荣获省级一等奖;《使用电教手段

优化课堂教学》荣获市级二等奖;《让电教为课堂插上翅膀》荣获市级叁等奖;

2002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分别被评为“区级优秀教师”。

2009年被评为 “区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以及镇级“十佳师德标兵”。2010年被评为区级“优秀班主任”以及在“国培计划――‘知行中国’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项目中,被评为“优秀指导管理教师”;

2011年在教育部“国培计划湖北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以及镇级“十佳教学能手”。

2011年和2012年被评为区级“学生、家长眼中的好老师”;镇级“十佳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二)事迹材料

无悔青春

与爱同行

樊城区牛首中心小学

张玲

“青春是美丽的。但一个人的青春可以平庸无奇,也可以放出美丽的火花;可以因虚度而懊悔,也可以用结结实实的步子,走到辉煌壮丽的成年。”这就是 1 我——一名普通教师的格言。正是在这条格言的指引下,我一路走来,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写满了勤奋、谦逊、严谨、求实„„

我知道选择了教师,就等于选择了奉献。记得在2010年的五月份我和樊城区的另外四位老师,代表襄阳市以辅导教师的身份奔赴北京参加了“2010年知行中国班主任培训”,六月我带领着100名班主任开始了远程培训,历时半年,我和全体学员通过努力学习,圆满的完成了学习任务。由于工作出色,成绩显著我在“国培计划――‘知行中国’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项目中,被评为“优秀指导管理教师”。出于领导对我的信任,就在2011年的二月底,我再次接到了樊城区继教中心的通知,派我前往武汉又以辅导教师的身份参加了“国培计划——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的培训。学习归来,我带领着樊城区90名心理健康班的学员老师们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远程培训。就这一个月的培训成绩而言,效果显著,每名教师受益颇多,特别是学习结束,我班的学员都顺利完成了各项培训任务,并且每位老师的成绩都是满分。又一次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并在教育部“国培计划湖北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可在取得这些成绩的背后,我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汗水啊——在培训的日子里,为了不影响教学,晚上我坐在电脑前辅导老师们学习,编辑班级简报,发帖跟帖,改作业······每晚工作到十二点多甚至凌晨。白天还要强打起精神给孩子们上课,辅导差生······班级的工作一点儿也没落下。

作为一名寄宿制小学的班主任,为了孩子们,我支起了小锅小灶,吃住在学校,可自己的儿子却一直由他爷爷奶奶带着。我知道,对于儿子我是一位不称职的母亲,但对于教育事业的付出我无怨无悔。就在今年春节过后,我有幸踏上了樊城课改的列车。但更有幸的是在这次课改中能够有机会在六所课改试点学校之一的“二十中小学部”挂职学习。把每次学习的新的课改理念带回到我校,和我校的老师们一起分享,并带头讲示范课,研讨课,以此达到共同进步。课改半年来,对于我来说,每次学习都有很大的促进,让我深深的感受到课改的魅力所在——课堂真正成了孩子们学习的乐园。从而让我更加坚定要把我的热血洒在课改这条路上,把我的青春奉献给我所钟爱的教育事业。

现在,我在课堂上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动态信息交 2 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新教材真正体现了这次课改的精神,学习过程与后果并重,同学们成为学习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因此课堂上出现了轰轰烈烈的教学场景,课前,我们忙于收集资料,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我认为课改让学生们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们学得主动了,大胆了。就连原来从不发言的吕绮同学,现在也爱展示了。孩子们变成了学习的主人,变得主动而灵活,大家都抢着发言。学习由苦变乐,师生互动,学生间的互动变成了课堂上的主旋律。记得我在上《尊严》一文时。这一堂课赢得了许多听课老师的赞叹。我们查找了大量的资料,了解石油大王哈默,孩子们踊跃发言,还表演了哈默给镇长捶背的样子和哈默与镇长的对话。孩子们还讲了几个关于尊严的小故事。他们精彩的小故事和发言把这堂课推向高潮。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课改的力量!课改主要体现在:创设情景、生成问题、合作探究、产生新疑。它让同学们对学习更有兴趣,发言更积极。没有了“满堂灌”、“填鸭子”的教学方式,同学们在课堂上大显风采,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学习热情高涨,使学习成为充满乐趣的事。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课堂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同学们学习过程不仅要用脑子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孩子们才能无拘无束的置身于其中,尝试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课堂才能焕发无限的生命力,同学们思维活跃,热情高涨,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

作为课改背景下的一名新教师,我不仅用新的课程理念去打造高效课堂,还善于解决学生的问题,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在班上经常有一些调皮捣蛋,喜欢恶作剧的孩子。他们没有朋友,我行我素。那天,我刚进教室就被一群学生围住,状告李保进的恶劣行为:每次吃完饭后便胁迫李嘉欣同学为他洗饭钵;龚傲怡书包里装的三瓶牛奶被李保进用脚跌破了,牛奶流了一书包;万先锋的脸也被他抓破了………..上课铃声响起,我示意让孩子们停止控诉,便进入了授课环节,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我的做法很不满意。授课完毕,我本想让李保进到讲台前来狠狠地批评一顿,可是这样一来,他就会成为全班的焦点,既影响了全班孩子的学习,又伤害了他的自尊心。毕竟,他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于是,我悄悄走近他,压低 3 声音让他出来。

在教室外的走廊上,我们开始了面对面的交流。经过了上课的缓冲,我已经变得心态平和了,尽量用温柔的声音询问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他很配合,详实以告,然后带着不以为然的表情瞪着我。我在内心告诫自己“冲动是魔鬼”,千万别上当,依然一团和气地问他;“你是不是觉得这样做很了不起?”他迟疑地看着我,不作声。“告诉老师,当你做这些事时是怎么想的?”“什么都没想就做了。”他回答道。“好,那你再告诉老师,在咱们班上你有没有好朋友?”他低头想了一会儿吞吞吐吐地说:“我有一个最好的朋友。”“能不能告诉老师他是谁呢?”“王永久。”“你确定吗?老师把王永久叫出来求证一下好吗?”“行!”

为了不打击李保进仅存的那点自信,我悄悄地在王永久的耳边问他最要好的朋友是谁?王永久也向我接连说了三四个好朋友的名字,可就是没有李保进。我让王永久回教室,期间我认真地观察了李保进的表情,发现他的眼神充满了期待。

我不忍看他那失望的眼神,不想把结果告诉他。可是,我又觉得不能放弃良好的教育机会:正是因为他也需要友情的滋润,所以应在给他打击的同时,帮他解决如何才能交到朋友的问题。

我硬着心肠说出了令他失望的结果,告诉他王永久的好朋友倒是有三四个,可就是没有他。此时,他的眼神变得黯淡了,自言自语地说:“他就坐在我的身后,我可一直把他当作我最好的朋友呀。”“那你想过没有,为什么他没把你当朋友?你以为做的这些事大家会喜欢吗?”“不喜欢。”接着,我又不失良机地说道:“这就是同学们不喜欢你的原因。李保进,一个人没有朋友,就像生活里没有阳光。不过没关系,老师可以看出你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孩子,老师相信你,并愿意做你的第一个朋友。”他抬头看着我,眼里竟然充满了泪花。我分明感受了他和我的心越来越贴近了。

此后,李保进一改往日的形象,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和同学们也能够和睦相处了。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勤奋好学,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团结友爱的好学生了。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可能因为家庭,社会,学校中的不和谐音符的影响,造就了他们在性格上,习惯上的小缺陷,为人师者 4 如果能多一分耐心,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爱心,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就一定能把那些徘徊在边缘的问题学生引领到正确的人生轨迹中,让他们走的从容、稳健、快乐!

我自豪,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我有机会奉献自己的知识和才华,为她付出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在教育这片沃土上默默耕耘,是我无悔的选择。我将会用自己的一双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教育事业的蓝天!

第四篇:襄阳市市区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襄阳市人民政府令

第29号

《襄阳市市区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已经2013年5月13日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5月23日起施行。

市长 别必雄 2013年5月23日

襄阳市市区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襄阳市市区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和使用,确保市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维护,治理水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湖北省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暂行办法》(省政府令第313号)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市区范围内(含襄州区,下同)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

第三条 市建委负责本市市区城市污水处理费申报、征收和使用的日常管理工作,市排水设施收费监理处按照市建委的要求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工作。

市物价局依照管理权限,负责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的制定及监督管理工作。

市财政局负责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审核、拨付、监督管理及绩效考核工作。

市环保局负责污水处理厂排放水质的监测工作。

市审计局负责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的审计监督工作。

市水利局负责组织实施水资源取水许可、水资源有偿使用等制度,协助代征单位进行自备水源的单位和个人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工作。

第四条 在本市市区范围内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城市排水管网排放污水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城市污水处理费。

—1—

本办法所称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是指收集、接纳、处理、输送城市污水的设施的总称。包括接纳、输送城市污水的管网、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装置和处置污泥的相关设施及专门用于污水处理的专用河道、水库、湖泊等。

城市排水管网是指汇集和排放城市污水、雨水的管道、沟(河)渠、泵站等设施所形成的网络系统。

第五条 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由市物价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城市排水管网的成本、利润、税金以及单位、个人的承受能力制定,按照城市供水价格管理权限审批。

当征收的城市污水处理费不能满足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维护时,可以申请调整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

第六条 城市污水处理费按照用水量按月计征。使用城市公共供水的,其用水量按照水表显示的量值计算。使用自备水源、已安装水表的,其用水量按照水表显示的量值计算;未安装水表的,其用水量按照取水设施每日运转24小时的最大流量计算。建筑施工等临时抽排城市地下水排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城市排水管网的,按照规定纳入计征范围。

第七条 使用城市公共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其城市污水处理费由市建委委托城市公共供水企业在收取水费时一并代征,市排水设施收费监理处对代征情况实施监督。城市公共供水企业代征的城市污水处理费应当单独核算,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财政票据。

使用自备水源的单位和个人,其城市污水处理费由市排水设施收费监理处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财政票据征收。

市水利局对申请自备水源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严格审核,从严控制,报经市政府同意后方可批准;同时,应将审批情况及时向市建委进行通报。

第八条 城市污水处理费不得免缴。确有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的,可向市建委申请缓缴,同时报市财政局备案,缓缴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第九条 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实行计划管理,市建委应会同市财政局于每年2月底以前下达当年征收计划。

城市公共供水企业代征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征收计划,由市建委会同市财政局,根据城市公共供水企业每年的实际售水量合理确定,报市政府审定后下达。城市公共供水企业应与其实际售水量同比例足额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

—2—

市排水设施收费监理处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征收计划,由市建委会同市财政局,根据自备水源每年实际用水量合理确定,报市政府审定后下达。市排水设施收费监理处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和规定,足额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

第十条 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按实际征收总额4%的比例支付代征手续费,用于代征单位代征城市污水处理费发生的有关费用。

市建委会同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物价局等有关部门,对上一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审核,根据征收计划完成情况对代征单位予以奖惩。具体奖惩办法由市建委会同相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一条 征收的城市污水处理费纳入市级财政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全额缴入市级财政专户,专项用于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运行、维护,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市建委应在本部门官方网站或相关新闻媒体上,定期公布污水处理费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二条 市财政局会同市环保局、市建委和市物价局,根据市环保局和市排水设施收费监理处提供的水质排放监测报告和污水处理量,以及市物价局核定的污水处理运营费用,按规定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企业支付城市污水处理费用。

第十三条 经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处理的污水,未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的,不得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企业拨付污水处理服务费,并由环保部门依法处理。

第十四条 城市污水处理费用不足以维护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的,经市建委会同市财政局提出审核意见,报市政府批准后,由市财政给予适当补贴。

第十五条 不缴纳城市污水处理费的,代征单位应及时将拒缴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单位和个人名单及相关材料提交市建委,由市建委按照《湖北省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六条 擅自改变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的,由市物价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有关规定依法查处。

第十七条 各相关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一)截留、挤占、挪用城市污水处理费的;

(二)擅自批准减缴、免缴、缓缴城市污水处理费的;

(三)对违法行为不依法处理的;

(四)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市建委负责解释。市建委应会同相关部门根据本办法规定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各县(市)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3年5月23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本办法施行过程中,国家和省出台新规定的,按照新规定执行。

—4—

第五篇:襄阳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在中国共产党襄阳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范锐平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襄阳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襄阳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四个襄阳”,为早日建成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而奋斗。

科学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是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理念。建设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是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内在要求。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任务,是激励全市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奋斗目标。

建设新襄阳,实现新跨越,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是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勇立时代潮头,担当历史使命,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谱写襄阳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

一、襄阳发展的历史新起点新使命

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襄阳未来发展方向、扮演角色、竞争位置的战略定义和长远谋划,贯穿了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执政理念和发展追求。我们必须立足现实基础,把握时代方位,坚定不移地向着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目标奋进。

(一)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一系列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克难奋进,顽强拼搏,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相继迈上1000亿元、1500亿元台阶,五年年均增长15%以上。财政实力快速壮大,地方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6%和32%以上。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00多亿元,是前五年的4.5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积极成效,支柱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成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了新突破,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粮食连续八年增产。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县域经济连续三年大幅进位,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阳光新政”工程建设持续深入,医药卫生、文化、投融资、财税、城市管理等体制改革扎实有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农村综合改革等有序推进。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央企对接战略合作、“厅市共建”合作不断深化,外经、外贸和外资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对外交流领域、交往层次进一步扩大和提升。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竞争实力显著提升。五年累计投资近400亿元,建设了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市区建成区面积扩大20多平方公里,城市空间进一步拓展。以 “八项集中整治”为重点的“城管革命”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容环境明显改善。高新区跨入千亿级开发区行列,新成立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了湖北深圳工业园、航空航天工业园、余家湖工业园,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吸纳聚集要素功能明显增强。成为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新能源汽车)示范基地、国家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金融服务、资本市场、科技创新、人才支撑等要素平台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为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配置资源搭建了平台。

社会建设扎实推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人口和环境保护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老龄事业、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取得突破,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有效,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五年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15%以上,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3万人,解决了177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解决了14万贫困人口的温饱和脱贫问题,27万城镇住房困难群众得到住房保障救助,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低保标准、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优抚对象待遇、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标准等大幅提高。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民主法制显著进步。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和“三万”活动扎实有效,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三制”模式得到中央和省委的充分肯定,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制度在全国推广,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打开了新局面。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明显。人大、政协创造性开展工作,在推动襄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扎实推进。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和壮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为加快发展、促进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发挥各自职能,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建功立业。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巩固。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等称号。过去五年成绩的取得,铭刻着历届班子打下的基础,书写着全市人民的创新创造,饱含着党员干部的奋发作为,凝结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代表中共襄阳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全市人民,向广大党员干部,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军部队官兵,向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为襄阳建设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面向新的目标,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突出表现在:综合实力和城市功能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作用不相适应,做大经济规模,提升城市 功能,推动跨越发展,任务紧迫而艰巨;粗放的发展方式与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新形势不相适应,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任务紧迫而艰巨;管理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与经济一体化、社会深刻转型的新环境不相适应,改革经济工作领导方式,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任务紧迫而艰巨;人才规模和结构与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新需求不相适应,大规模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强化人才支撑体系建设,任务紧迫而艰巨;党员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和能力素质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科学发展的新要求不相适应,深入解放思想,切实转变作风,增强发展本领,真心服务群众,任务紧迫而艰巨。我们务必正视这些问题,增强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不为传统模式所缚,不为惯性思维所困,不为已有经验所累,切实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破除制约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突出问题,把各项工作抓得更紧、做得更实、办得更好。

(二)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时代方位

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是把新襄阳推向新高度、新境界的历史使命。襄阳自古以来多次成为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性中心,280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镌刻着先辈们创造过的辉煌,启迪和激励着后一代人生生不息地劳动和创造。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的襄阳人不懈奋斗,不断把襄阳的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抓住国家“三线”建设机遇,到七十年代以“现代化的觉悟”引进大批人才,从八十年代服务东风建设襄阳基地、推进 “军转民”,到九十年代实施“小城镇、大战略”,襄阳从一个传统农业地区逐步向新兴工业城市转变,奠定了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基础。2003年以来,“一主两副”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襄阳掀开了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新篇章。襄樊更名为襄阳,唤起了襄阳儿女传承历史、开创未来的自觉、自信与自豪,标志着一个新襄阳的开端。精心谋划“四个襄阳”建设,展现了襄阳发展的美好愿景,点燃了全市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激情。当前的襄阳,正处在宏观环境机遇凸显、内生动能加速释放、综合实力蓄势突破、城市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前人创造的基础上,实现襄阳新的振兴与崛起,铸就和创造襄阳新的辉煌,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这代人身上。

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是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担当构建“战略支点”重任的政治责任。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是中央对湖北发展的要求,是全省共同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崇高使命。“一主两副”襄阳办公会议的召开,中央和省委对襄阳领导体制的重大调整,建设“四个襄阳”战略定位的提出,省委、省政府在襄阳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强化了襄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赋予了更大责任、寄予了更高期望。我们必须牢记中央和省委的重托,拉升发展标杆,对标一流城市,在全国省域副中心城市中找位置,突破自我、超越旧我,立志跨越、率先跨越,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更高竞争层面配置资源的必然选择。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以加快转型升级为重点的新一轮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城市群迅速崛起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主体形态,大都市区、大都市圈成为当代城市竞争的基本空间单元,以单个城市平面扩张为主的城市化阶段已经过去,依靠资源高消耗维持经济高增长、凭借要素低成本占用实现低层次扩张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新的区域发展格局中找坐标,对接中部城市群、中原经济区、西部大开发,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聚集资源、人才和市场,推动跨越发展,奋力打造中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三)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

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跨越发展作为中心任务,把富民强市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开放引领、创新驱动、内涵增长、和谐繁荣,全面增强省域副中心城市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为湖北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任务是:努力建设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金融、商贸、物流等多中心聚集体,把襄阳发展成为更加开放、更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高层次、高能级经济体,成为主导区域发展方向、创造区域发展示范、引领区域时代风尚、带动区域共同发展的核心引擎、龙头城市和魅力都会,走出一条符合时代特征、区域特点、襄阳特色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发展之路。

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是长期战略任务。今后五年,要以建设“四个襄阳”为基本路径,全力推动奋斗目标实现。

——产业形成强力支撑,打造区域经济中心。形成区域经济中心的产业规模、辐射功能、结构优势和综合竞争力,经济总量达到全省六分之一左右,跨越发展走在全省前列,综合经济实力进入中部城市“第一方阵”。

——城市功能形成比较优势,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大都市城镇体系基本建立,城乡一体化走在区域前列。城市功能配置形成优势,建设品质大幅提升,特色魅力充分彰显,能量层级全面提高,区域龙头地位凸显,城市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百强。

——文化软实力彰显襄阳特色,打造中国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源得到充分保护和利用,地域文化禀赋充分挖掘、开发和彰显,文化创造力、影响力明显增强。城市精神塑造富有成效,全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成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文化旅游名城。

——“两型”社会建设形成示范,打造绿色生态家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更加完善,人民享有更多的公共服务,群众权益切实保障。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幸福感普遍增强。我们坚信,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和奋力拼搏,一个经济繁荣富强、社会安定和谐、文化特色浓郁、生态环境优美、人民幸福安康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必将在中部地区崛起中脱颖而出!

二、全面增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综合实力

建设“四个襄阳”已鲜明地写在襄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旗帜上。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按照总体布局要求,壮大产业实力,提升城市功能,彰显文化特色,推动转型发展,把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推向新高度。

(一)坚持做大总量与提升层次互促共进,增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产业支撑力

坚持“产业第一”理念,实施工业领先、服务业跨越、现代农业建设三大战略,加快构建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始终坚持工业领先发展,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进“一个龙头、六大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力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突破400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突破2000亿元,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化工等产业向千亿级迈进,奋力实现万亿工业强市的目标。大力实施企业成长工程,集中力量培育一批产销过百亿的骨干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一批优质上市企业,创造产品市场的“襄阳制造”和资本市场的“襄阳板块”。深化与央企战略合作,扩大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充分发挥大型骨干企业的战略支撑作用,加强和改进招商引资工作,推行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和境外招商,全力在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上实现突破,在引进高端产业、新兴产业和龙头企业上下功夫,力争有一大批投资过百亿、产出过百亿、带动力强的大项目落户襄阳。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支持和扶持企业建立国家和省级技术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产业基地,鼓励建立技术联盟、产业联盟、标准联盟,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把襄阳建设成为中国汽车新城、中国新能源之都、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全力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优先发展以现代物流、信息、金融和中介服务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提升以文化、旅游、商贸、社区服务为主的生活性服务业,突破性发展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服务业。优化服务业发展布局,推动高端服务业向汉江沿岸和中央商务区聚集,大型生产性服务业向近郊布局,生活性服务业在区域均衡分布。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大型都市商圈和大型综合物流园区,规划建设辐射带动力强的金融服务集聚区,引进和建设一批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中国移动湖北创新与发展基地“四个中心”建设,打造“数字襄阳”、“智慧城市”、“襄阳云谷”。努力把襄阳建设成为区域性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

大力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三化同步”、“两增同步”,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加强国土整理和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坚持用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路抓农业,以“一百三千”工程为抓手,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构建产加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大龙头企业引进和扶持力度,促进奥星粮油、襄大农牧、襄阳正大、湖北梅园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优,成为销售收入过百亿的大龙头。打造粮食、油料、畜禽、纺织、林特等5个过500亿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形成大龙头、大品牌、大产业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格局。把襄阳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水利示范区、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中部地区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及区域性农产品物流贸易基地。

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区建设水平,打造产业集约集聚发展的优势平台。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城市新的功能区来建设,增强配套服务功能,提升投资吸引力、项目承载力和产业竞争力。围绕壮大和凸显园区主导产业,进一步明确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产业定位,推进同业聚集,实现优势互补、协作发展。充分发挥两张“国牌”的龙头作用,加快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国家创新型特色示范园区和中部领先的科技新城,把经开区建设成为优势产业、新兴产业聚集发展的重要平台,使两个开发区尽快步入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推进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各类工业园区扩容提质,支持保康发展“飞地经济”,办好余家湖保康工业园,打造一批千亿级开发区、百亿级工业园区。

建设“产业襄阳”,县域经济要挑重担、扛大梁。要全力支持各县(市)区发展大工业、做强大产业,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五年内,力争有5个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有5个县(市)区进入全省20强,3 个进入全省10强,2个进入中部百强,1个进入全国百强。

(二)坚持完善城镇体系与提升城市功能互促共进,增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 坚持用国际先进理念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城市,全面增强城市承载功能、产业功能、服务功能、辐射功能,打造充满活力的开放之城、功能先进的现代之城、古韵新风的特色之城、山水秀美的生态之城、人民满意的宜居之城。

加快构建组群发展、差异发展、梯次发展的大都市城镇体系。围绕更新提升主城区,建设现代新城区,做大做强中等城市,发展特色小城镇,建设农村新型社区,高起点实施全域规划,确保城乡规划全覆盖。按照主城区近期200平方公里、200万人口,远期300—500平方公里、300—500万人口的规模要求,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襄阳大都市概念规划和东津新城等六个新区规划。五年内,主城区新增80平方公里城市新区,各县(市)新增不少于20平方公里产业新区。推进老河口、谷城组群发展为河谷新城,把枣阳、河谷新城建设成为襄阳大都市的两个副中心,推进宜城、南漳与主城区一体化发展,把保康建成都市襄阳“后花园”和绿色襄阳示范区。把主城区周边具备条件的小城镇建成卫星城,建设一批特色中心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通过全域规划建设,对内形成中心城市、卫星城市、特色镇、新型社区“四位一体”的大都市城镇体系;对外与周边城市联合互动,形成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差异化发展的城市群。

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承载有力的中心城区发展新格局。按照新城东进、旧城更新、一心四城、组群发展的战略,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功能分区。鱼梁洲以汉水文化为主题,建成具有鲜明水生态特色的国际性旅游目的地。襄城重点发展以文化旅游业为形态的现代服务业,建成国内外知名的文化产业聚集地和旅游目的地。樊城重点发展以商务和高端商业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建成辐射带动力强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襄州重点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建成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和农产品生产、深加工产业基地。高新区、经开区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建成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现代制造业中心。加快推进东津新城开发,五年内50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格局基本形成,把东津新城规划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化水准、现代城市功能、承担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新中心。五年内,实现中心城区20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全覆盖。

加快构建以人为本、特色鲜明、富有品质的城市形态。实施城市生态建设工程,规划建设以鱼梁洲生态片区为“绿心”,襄城余家湖湿地公园、襄南岘山森林公园、樊西月亮湾湿地公园、襄北连山湖公园、东津综合公园等六大生态片区,规划建设以汉江为纽带,唐白河、小清河、南渠、大李沟相贯通的五条生态廊道,引水入城,修复山体,构建城市生态功能体系,打造“亲山近水”的城市景观,形成“田园城市”的整体风貌。实施主城区建设品质提升行动,高起点改造旧城、开发新区,建设一批城市标志性工程、一批功能完善的城市综合体、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主题街区。精心设计建设主题社区、主题公园、主题广场,高标准建设便民利民设施。通过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充分展示襄阳山的秀美、水的灵动、洲的浪漫、文的厚重和城的大气。

加快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一体发展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与全国大通道直通直达、区域城际间方便快捷、区域内城乡交通一体、城区内交通通畅的综合交通运输网。重点推进“十大交通工程”建设,实施中心城区环线建设工程,规划建设沿江慢行环线,规划预留中心城区轨道环线,加快建设内环快速干线,构筑外环高速合围线。实施骨干路网建设工程,加快汉江三桥、五桥和唐白河大桥建设,规划建设过江隧道,完善主城区干、支路网,形成“一心四城”互通对接快速通道。实施中心城区交通畅通工程,高标准规划建设立交桥、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开辟公交快速专线,全面优化城市交通环境,力争达到国家“畅通工程”一等管理水平。实施高速公路主骨架建设工程,全面建成5条过境高速公路,实现县县通高速。实施公路干线提等升级工程,推进国省道绕城改线等一批干线公路建设。实施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工程,加快市、县、乡三级客货运站场体系建设。实施现代物流基地建设工程,建设襄阳综合物流信息中心,建设一批专业物流园区。实施铁路运输功能提升工程,加快推进襄阳火车东站建设,利用北煤南运重载铁路开工建设,布局煤炭集疏运系统,建设路口能源基地。积极参与争取规划建设郑渝高铁、西武高铁、襄武城际轨道交通,推动武汉至襄阳动车公交化运营。实施机场改扩建工程,把襄阳机场建设成为一类航空口岸和区域性支线枢纽机场。实施汉江航运体系建设工程,规划建设襄阳新港,加快推进新集、雅口航运枢纽建设,打造汉江中游航运中心和区域性水陆联运枢纽。

(三)坚持传承历史文化与文化创新发展互促共进,增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

牢固树立“文化立市”理念,用硬措施提升软实力,把襄阳建成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区,建成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性文化中心和国际性旅游城市。

大力弘扬时代精神,增强先进文化引导力。充分挖掘襄阳历史文化中蕴含的艰苦创业、崇文重教、开放包容、重商亲商等主流价值,塑造新时期的襄阳精神和发展文化。紧紧围绕“四个襄阳”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宣传时代先锋和道德模范,大力推动先进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提振全市人民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精神状态,筑牢共同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思想基础。

充分彰显城市特色,扩大历史文化影响力。坚持保护与利用、改造与复兴并重,推动襄阳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步入“以保护促利用、以利用促保护”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荆楚文化之源、三国文化之乡、汉水文化核心区的优势,注重历史遗存的文化形态与现代经营业态有机融合,对历史文化古迹、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全面保护、活态保护。对襄阳古城文化、古隆中文化、汉水文化等,进行充分挖掘和开发,擦亮襄阳文化名片,延续城市历史根脉,扩大城市影响力,彰显襄阳历史文化名城魅力。

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增强公共文化辐射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建设“农家书屋”、“流动图书站”、“科普活动站”等,推动公共文化和科技服务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延伸、向公众开放。实施标志性文化场馆建设工程,建设博物馆、图书馆、城市规划馆、群艺馆、大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打造具有襄阳气派的标志性文化建筑群。实施文化人才培育工程,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培育本土文化名人,造就一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名家和领军人物。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推出一批体现襄阳特色的文艺作品,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精品力作。放大节会品牌效应,力争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办成有较大影响的国际性节会。

突破性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升区域文化竞争力。加快推进襄阳古城、古隆中、岘山、鱼梁洲、鹿门山、保康九路寨、南漳古山寨、谷城大薤山、枣阳白水寺等文化旅游区建设。大力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引进一批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规划建设三国文化主题欢乐城、米芾创意文化产业园、汽车文化创意产业园,加快建设唐城、汉城等文化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创意设计、现代传媒、动漫游戏、演艺娱乐、出版印刷等文化产业。以高新区汽车产业园为载体,以汽车试验、品牌展示、制造流程等为元素,大力发展现代工业旅游。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积极发展文化要素市场,激发和释放文化创造活力,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

(四)坚持改革创新与扩大开放互促共进,增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示范带动力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在改革创新上先行先试,在扩大开放上抢前争先,努力创造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襄阳模式”,把襄阳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开放高地。

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坚定不移地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建立与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发展需要优化机构设置,推行大部门体制,精简行政层级,整合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行政审批流程再造,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增加服务项目,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与发达城市无差异的体制机制。改革经济工作领导方式,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成立专业管理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以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为导向,推动优质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秀企业家聚集。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多种融资方式,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主体的投融资体系,不断增强资本要素配置能力。大力推进公共服务领域改革,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新机制,引入市场主体,提高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给效率,增强多层次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大力推进农村领域改革,鼓励金融资本、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开发,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稳步推进“迁村腾地”,盘活农村资源。

坚持向创新要资源,增创区域竞争新优势。要在区域竞争中赢得发展先机,在更大范围内聚集发展资源,必须深入解放思想,推进重点领域的创新。要创新发展理念,用新的思路、新的机制、新的模式,推进城市新区开发、旧城更新、产业园区建设、产业链整合,破解土地、资金、人才等瓶颈制约,力争创造出具有襄阳特色的创新发展举措。要创新发展方式,把先行先试作为创造发展机遇的重要途径,以“绿色襄阳”为灵魂,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等领域的探索创新,以示范带动的影响力,增强吸纳聚集资源的能力。要创新发展环境,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健全创新体系,完善创新机制,活跃创新文化,强化“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鼓励企业创新,支持人才创造,让规则、制度和程序服务于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创新创业的需要,使襄阳成为吸纳聚集资源的洼地、创新创业发展的福地。

坚持向开放要空间,增创合作发展新优势。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个地方的开放程度越高,发展的空间就越大,配置资源的能力就越强。要以敢开放、真开放、先开放、全开放的胸怀和气魄,广纳天下人才为襄阳所用,广聚天下资源为襄阳发展。全面构筑大开放战略空间,制定对外开放战略规划,明确对外开放的目标和路径,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主动参与国际国内合作。要有重点地选择经济互补性强、产业关联度高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友好城市,加强对重点国家和地区产业和企业发展走向的研究,提高合作机率。全面提升“引进来”的水平,策划建设一批国际产业集聚区,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来襄阳发展,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实现引资、引智新突破。全面加快“走出去”的步伐,鼓励优势企业到市外、境外投资,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全面提升对外开放形象,加快对外开放窗口和功能设施建设,加强襄阳城市品牌策划和推广,营造更加浓厚的开放氛围,以大开放的崭新形象提升襄阳人气,增强襄阳气场,扩大襄阳影响力。

三、努力建设宜居宜业的幸福城市

襄阳,是590万襄阳人民的共有家园,是一切有志于在襄阳投资创业者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同心协力,把襄阳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幸福城市。

(一)建立完善普惠、可及、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救助体系,让市民日子越过越好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从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条件,不断提高市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群众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扩大城镇学校容量规模,提高农村学校设施装备标准,五年内加固、扩建、新建校舍150万平方米以上。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实施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工程,五年内新建幼儿园100所,改扩建幼儿园150所以上。调整优化普通高中布局结构,增加优质高中资源总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改扩建特殊教育学校5所、新建3所,积极筹建襄阳特殊教育中学,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大力支持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办成国家骨干职业技术学院,组建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襄阳技师学院为龙头的职教联盟,为建设产业襄阳提供技能人才支撑。大力支持襄樊学院创建一类综合性大学,形成与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相适应的高等教育规模和实力。

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让群众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分期分批对乡镇卫生院、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村级卫生室进行改造,完善功能,确保五年内基层卫生机构全部达标。加强惠民医院建设,坚持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让群众看病方便、治病便宜。规划建设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妇女儿童保健中心、中医药医疗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疾病防治中心等重大项目,不断提高襄阳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让群众享受更好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加快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五年内完成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7万套(户)以上,实现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等,住房都有保障。建设“隆中人才公寓”,确保引进人才都有良好的住房保障。加大农村居民危房改建力度,五年内完成5万户危房改建任务。

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险体系,让群众享有更完善的社会保障。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做到社会保险政策城乡全覆盖,实现城乡居民愿保尽保目标。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公共财政补助机制,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大病救助标准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让特殊人群享受更多的社会关爱。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医疗、教育、就业、法律等专项救助力度。通过政府投入、社会募捐等形式,五年内新建800个以上农村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站,组建万人“爱心妈妈”队伍,照顾、培养好农村留守儿童,解除外出务工群众的后顾之忧。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建设一批老年公寓。建立完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衔接机制,完善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为重点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进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减贫事业,加强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扶持。加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工作力度,有效衔接扶贫开发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每年帮助3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对南漳、保康、谷城三个山区县中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特困户,分期分批实行扶贫搬迁。

加大公共投入,为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加快建设“引丹入襄”城市备用水源等城镇居民饮水安全工程,五年内再解决13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加快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实现中心镇通达中心村、农村新型社区、产业化基地。增加城市公交线路,延长运营里程,方便市民出行需求。启动市区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全面实施亮化、硬化、美化工程。建设街边街心公园、休闲娱乐设施、人物雕塑、景观小品等高品质、有文化内涵的环境提升工程,让市民有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

(二)创新社会管理,均衡公共服务,建设安全、法治、和谐的城市

坚持科学、人本、法治原则,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支持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管理。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切实解决好群众关注、涉及民生的重大问题。完善县乡村三级联动矛盾调解组织网络,健全完善区域性、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建立以法治为主渠道,社会关爱、人文关怀等多方面支持的化解矛盾机制,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建立一整套有效的群体性事件处置机制。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积极利用和依法管理互联网。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推进人口均衡发展。

重视基层,夯实基础,提升城乡社区环境水平和服务功能。推进城镇社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重点从便民服务、医疗卫生、文化体育、老年教育、环境维护和社会治安的设施条件等方面加大投入,使城市社区环境设施大改善,服务功能大提升,民主管理水平大提高。加大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力度,在整合公共资源、提升服务功能上探索试验,推动农村居民均等化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提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水平。

努力建设最具安全感城市,让广大市民安居乐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增强社会治安保障能力,提升公共安全水平。始终保持扫黑除恶高压态势,坚决铲除黑恶势力,及时清除社会毒瘤,让投资者有信心,企业家安心,人民群众舒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设公共安全信息化平台,健全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和应急保障能力。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健全应急工作体系,增强技术支撑能力,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保证食品药品安全。大力开展国防教育,推进国防动员建设,支持驻军部队建设,进一步做好军事设施保护、转业干部安置、随军家属就业等工作。切实做好人防工作,加大城市人防工程建设力度。

(三)促进就业,支持创业,提高市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增加市民工资性收入。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培育壮大襄阳职教资源优势,注重农村劳动力的二次转移和素质提升,广泛开展就业培训,保证新增劳动力全部接受岗前技能培训,全市在岗就业人员五年间普遍接受一次双技能培训。力争每年新增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进一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千方百计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确保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相同步。

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加市民经营性收入。以争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为契机,大力推动全民创业。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创办各类合作社,在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分享利润、增收致富。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建立创业扶持专项资金,扩大小额贷款担保资金规模。坚持政府支持引导,市场主体开发,规划建设和改造一批能够低成本进入、适宜创业需要的特色创业场所,方便群众创业。建设孵化园、产业加速器等创业基地,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技术服务和创业信息共享等平台,提高创业成功率。五年内净增2万户以上微型、中小型企业,净增5万户以上个体工商户。

(四)深入推进 “五城”联创工作,努力建好市民的幸福家园

大力提高市民素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区、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市民等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深入开展“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活动,不断提升窗口行业服务形象。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深入开展“富在农家、学在农家、美在农家、乐在农家”创建活动,培育农村文明风尚。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和科普宣传活动,增强市民法制意识、公民意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大力推进市容市貌提档升级,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健全完善政府组织、社区负责、市民参与、共创共建的工作体制和机制,深入推进“城管革命”,大力实施以广告治理、占道清理、建筑整饰为主要内容的景观综合整治。大力推动城市景观亮化工程。加大对垃圾、污水处理和城市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贸市场、小餐饮店及“五小行业”改造力度,加大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力度,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搞好传染病防治,严格控制各类传染病。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争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做好“一江五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保护水环境,确保城镇污水达标排放,确保汉江干流水体质量稳定保持在地表水Ⅱ类标准。加大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加强道路扬尘、建筑扬尘及噪声噪音污染治理。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控制和治理地表水体及土地面源污染。

努力改善人居环境,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加快构建“一城两带三区五廊”为主的生态系统,抓好城镇绿地规划修编及山体、水体保护工作。抓好群众性植树造林活动,推进社会绿化进程。加大城市绿化隔离带、城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力度,构建以文化名园、主题公园、街区游园等为支撑的城市园林体系,提高森林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形成市民出门能见绿、就近能进园、清水常相伴的生态化生活环境。让襄阳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空气更清新,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环境下生产生活。

四、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推动襄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大力弘扬“精进、开放、创新、务实”的精神,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同心协力共谋发展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切实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坚定不移的从政追求,外化为坚定执着的实际行动。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提高用前瞻的眼光、世界的眼光、群众的眼光、创新的眼光谋划工作、推动发展的本领。大力加强市委班子特别是以市委常委会为核心的领导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完善“一个核心、三个党组”的领导体制、决策程序和执行机制,构建分工协作、责任明确、程序严密、民主科学的制度体系。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努力建设政治坚定、团结合作、奋发有为、勇担重任的坚强领导集体。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作风建设,把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作为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保证调查研究经常化、制度化。建立重大决策协商和征求意见制度,健全重大事项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听证制度,坚持一切工作以人民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标准做决策、出政策。坚持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走访、大接访活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关心群众疾苦,化解群众疑虑,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执行力建设,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民本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执行意识,不图一时之功,不贪一时之名,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事,多做利群众、惠民生的事,切实把中央的方针政策落实好,把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执行好。

(二)加强“三支团队”建设,激发活力推进发展

努力建设勇于担当、开放包容的干部团队。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牢固树立重视基层、鼓励干事、注重廉洁的用人导向。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开选拔、公推差选、竞争上岗等办法,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完善差额选拔干部制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高度重视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大力实施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双千计划”,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形成梯次接续、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建设新格局。大力实施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抓好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办好各类干部培训主体班,组织开展干部境外培训。有计划地推进干部轮岗交流,组织优秀年轻干部“上挂下派”,到基层一线、发展一线和信访维稳一线经受锻炼、砥砺品质、增长才干。大力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特别是对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干部的监督管理。不断完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健全鼓励干事、干净做事的激励约束机制。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以“隆中人才支持计划”为抓手,大规模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让各类人才在襄阳大显身手、大展宏图,加快形成襄阳人才新优势,构建襄阳人才新高地。努力建设合作共赢、奋发图强的企业家团队。要遵循企业家成长规律,积极探索创新企业家培养、提升、激励的新机制、新路子,大力营造最适宜企业家创业的环境,创办企业家俱乐部、企业家论坛,为各类企业家干事创业、施展才华搭建广阔舞台,不仅让他们生财聚财、成就事业,更要让他们受到尊重、获得荣誉,创造多大价值就给予多大奖励,做出多大贡献就给予多高荣誉,形成尊崇企业家的社会氛围,使更多的优秀企业家竞相涌现。引导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努力建设遵规守法、爱我襄阳的市民团队。以促进城市文明进步为核心,以树立良好精神风貌和道德风尚为重点,实施全民素质提升计划,全面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民主法制、文明礼仪、身心健康等素质,鼓励广大市民争做知书达理的襄阳人、诚实守信的襄阳人、开放包容的襄阳人、守规创业的襄阳人。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础促进发展

按照“五个基本”建设要求,坚持强基固本,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改进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和活动方式,有效整合城乡党建资源,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深化基层党建“三级联创”活动,健全和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抓好基层党建带团建、带工建、带妇建工作。全面推行基层党组织“巡访问事”制度。大力推广农村基层党建“三三制”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完善便民服务体系和为民办事机制。按照“三有一化”目标,完善“网格化管理、便捷化服务”机制,推进社区党建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融合。全面推行“双责双诺双评”制度,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覆盖面。统筹抓好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各个领域的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选优配强乡镇(办事处)、农村(社区)领导班子。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进“三万”活动。扩大基层党内民主,切实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让党的基层组织充满生机与活力。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和教育工作,加强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凝聚党员力量,发挥党员作用。广大基层干部长期工作在一线,矛盾多,压力大,各级党组织要多体谅、多支持,真诚关心,真心爱护,真切关怀,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转变作风保障发展

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积极探索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预防腐败的新途径、新方法,最大程度地降低党员干部廉政风险和腐败机率。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树立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良好形象。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扎实开展治庸问责工作,集中整治“庸懒散软”。党员干部要自觉增强服务市场主体、服务人民群众的意识,敬畏法纪、慎用权力、善待百姓。深入推进“阳光新政”工程建设,简化程序,方便群众,大力推行网上审批、电子监察、公开评议,努力把襄阳建设成为全国行政审批项目最少、流程最优、服务最好的城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进一步改进会风、文风,提倡开短会、发短文、讲短话,进一步规范、归并各类检查考核评比,减轻基层负担,减少各种应酬。大力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凡是不涉密的事项一律向社会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资源在阳光下配置、资产在阳光下交易。动真格解决就学、医疗、创业、征迁、环境保护和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让想干事、能干事、干净干事的干部安心专心地干事创业,为改革创新的干部撑腰壮胆。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对违法违纪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以党风廉政建设明显成效取信于民,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五)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凝心聚力推动发展

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必须高度凝聚全社会的力量。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深化政务公开,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对台和侨务政策,促进全市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的团结和谐,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发展基层民主,进一步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工作,促进司法公正,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营造安定有序、公平正义、和谐共荣、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

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是全市人民共建共享的事业,必须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要大力弘扬亲民为民的作风,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主人,把工作能力的增长、领导本领的提高深深扎根于服务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之中。要主动走近群众、融入群众,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在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中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凝万众之心,聚全民之力,共同推动新襄阳的振兴与跨越。

同志们,宏伟的目标召唤着我们,历史的目光注视着我们,人民的期待鞭策着我们,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勇担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共创幸福生活,开辟美好未来!

下载襄阳市征收机构报告(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襄阳市征收机构报告(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襄阳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年政府工作报告 次会议上 2011年3月29日在襄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代市长 别必雄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与《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襄阳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2013修订)

    【发布单位】湖北省 【发布文号】襄阳市人民政府令2013年第30号 【发布日期】2013-08-20 【生效日期】2013-08-20 【失效日期】2018-08-19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

    襄阳市2017、2018中考作文题

    襄阳市2017-2018中考语文作文试题 飞天神鹰 整理 2017年襄阳市中考语文作文题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现代生活,密码与我们紧紧相随。微信、QQ登录,电脑开机、自......

    襄阳市巾帼志愿者工作调研报告

    襄阳市巾帼志愿者工作调研报告 2010年市妇联作为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协调部门之一,着力把握“党政所急、社会所求、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结合点,以促进发展为首要任务,以维护妇......

    襄阳市市区菜市场管理办法(精选合集)

    襄阳市人民政府令 第26号 《襄阳市市区菜市场管理办法》已经2012年10月8日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11月3日起施行。 市 长 别必雄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三日......

    襄阳市2011年度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总结

    襄阳市2011年度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总结 去冬今春,襄阳市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创新投资、建管机制,狠抓宣传发动,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市开工各类水利工程880......

    襄阳市司法局2010年度党建工作总结

    襄阳市司法局2010年度党建工作总结 作者:马永武 2010年度,市司法局党组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党建工作......

    襄阳市党员干部八条禁令

    襄阳市党员干部八条禁令为切实加强我市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打造最优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推进“四个襄阳”建设,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及有关规定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