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与德国职业教育合作办学

时间:2019-05-14 05:47: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与德国职业教育合作办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与德国职业教育合作办学》。

第一篇: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与德国职业教育合作办学

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应用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办学

情况汇报

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于1973年创建,1985年1月东风高级技工学校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在国内率先引入德国双元制一级(技术工人)培训模式,成功地为东风汽车公司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工人。于1990年引进了德国职业教育的二级培训,即车间主任、工段长等中层一线管理人员的培训,为东风汽车公司输送了众多优秀的中层一线管理人员。2002年,引进了德国双元制大学BA(德国双元制大学英文Berufsakademie的简称)模式,即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模式。2004年在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的支持下,学校又将“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在中国西部职业学校进行推广,并为多所职业学校建立了各种专业的实训车间。2006年,学校根据国家教育部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理念,面向德资企业用人的需要,引入了德国手工业行会IHK取证项目。

在与德国23年的合作办学中,学校本着“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原则,不仅传承了双元制的精髓,而且将它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使其得到发展,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与德方23年的联合办学,学校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办学绩效,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主要经验

1、争取各级领导及企业的大力支持

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在与德国合作办学的初期,得到了国家教育部和劳动部的全方位的大力支持。东风汽车公司历任领导黄正夏、李文

华、陈清泰、孙宏俊、马跃、苗圩、张旭东等领导亲自参与合作协议的协商和签署,使中德合作项目得以延续至今。在教学设施上给予了学校极大的投入,特别是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把公司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高级技能专家调入学校任教,并派到北京大学学习语言后再送到德国学习“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正是有这样的师资队伍,才使得“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在我校得到较好的应用和推广。

2、依托东风汽车公司,创建东风职教品牌

“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培养目标非常明确——由学校和企业培养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的技术工人。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不仅需要企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而且还需要企业参与对学生的培养。理论教学主要由职业学校承担,技能培训主要由企业承担。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大约一半的时间要到企业去接受技能培训。学生直接在企业的生产现场接受培训,零距离的认识企业,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通过企业的培训和考核,使他们也不断地改掉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惯而逐步成为合格的企业员工。在此过程中,他们不仅学会了操作专业技能,而且还能掌握很多学校无法学到的社会知识和技能。如安全知识、环保知识、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等。东风汽车公司各工厂都在培养学生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学校也紧紧围绕企业的需求实施教学,具体来说就是学校不断与企业共同制定、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企业把自己未来的设备技术升级和产品的技术升级都考虑到对未来几年的人才培养中去,而不会造成教育教学计划过时或盲目无限提高知识和技能教学要求,使教学能充分满足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

根据不断变化的需求及时快速调整专业的设置,是东风高级技工学校一贯做法,被外界认为是我校贴近市场办学的制胜法宝。专业设置既要“新”也要“精”才能突出办学特色,增强办学活力。建校以来,东风高级技工学校一直以机械加工行业所需的车、钳、电、钣等工种为重点专业。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学校在巩固传统专业、改造老专业的同时,对市场需求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新开辟了数控技术应用、汽车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工业营销等新专业,使学校现有专业达到20余个,专业设置具备一定的前瞻性。

2004年,在对市场进行准确的把握和分析后,学校开始大力扶持精品专业建设。数控技术应用和汽车技术应用两个专业被确定为学校的拳头专业,学校创造条件对这两个专业的建设在人员、设备、场地等方面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和投入。尤其是近两年来,学校派教师到华中科技大学、西门子公司、法兰克公司等知名高校和公司学习,同时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到德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制造业发达的国家进修,使数控技术应用和汽车维修技术两个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始终处在同行的前列。同时,学校聘请全国劳动模范、东风汽车公司有经验的高级技师和专家做学校的兼职教师,使本专业的产学结合和实践技能培训优势更为突出,学生解决现生产问题和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从2004年开始,我们又把德国双元制培训模式和法国的汽车企业培训体系、日本汽车企业现场培训方法、欧盟的自下而上的培训方式应用于员工培训,并为企业培训在职技能员工10000多人次,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通过20多年的合作,有国家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湖北省教育

和劳动部门的支持、东风汽车公司各级部门的支持,在中国职业教育领域创出了“东风”品牌。

3、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双元制模式的课程安排的核心就是打破课程门类界限,把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技能培训课混合起来,按照职业岗位群的特点将以上课程分为专业理论、专业计算、专业制图和实习培训四门课程。强调理论教学为技能培训服务、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这样做大大缩短了学生把知识转化成能力的时间。

以专业理论为主线展开教学。这种课程的设置始终突出专业特点,知识上删繁就简,以够用为度。每个知识点都把在实际中的应用放在首要位置。这样做减少了很多理论的推导,使学生学习有的放矢,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双元制模式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不是把某个知识点一次讲完,而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步加深教学内容,逐步提高教学要求。

双元制模式把教学课程分成四门后,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课程安排的学科制。在合作办学之初学校教师要转变传统职业教学观念也是应用推广双元制模式的关键,学校通过把本校教师派出去,德国专家请进来,双管齐下,统一认识,转变职业教育观念,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使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在我校每个教职员工的思想中扎根发芽。

4、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精干高效的教师队伍

在合作办学中,关键是打造一支强势的教师队伍。而建设一支高素质

的师资队伍,人才又是合作办学中关键中的关键。目前,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在东风高级技工学校的发展中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学校专职教师120余人,其中70多人具有中高级教师职称,60余人在德国、日本、俄罗斯接受过培训,7名教师参与过欧共体PMU项目培训与教学,10余名教师和管理人员被录入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驻华协调中心人才库,2人被团中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授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4人被授予湖北省优秀教师、“金牌教师”称号,校长沈炳生被授予“金牌校长”称号,7人被授予东风汽车公司“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夺得东风汽车公司技能大赛多工种状元。教师们的大量教学论文在部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多项研究课题在湖北省劳动厅获奖。1994年以来,在湖北省劳动厅先后组织的7次授课竞赛、2次技能竞赛中,东风高级技校的老师表现不凡,6次取得团体 工段长等中层一线管理人员的培训,为东风汽车公司输送了众多优秀的中层一线管理人员。

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2001年3月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全国职教师资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

2002年,我校又将“双元制”合作推上了一个新台阶———引进应用德国双元制大学BA(德国双元制大学英文Berufsakademie的简称)模式,即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在德国七十年代后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002年9月,由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牵头,德国斯图加特BA负责指导,在东风公司高级技工学校开办了中国 LUK集团组成,主要生产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直线导轨,全球员工共有约54000人,180多家工厂和办事处,是绝大多数汽车制造商所认可的长期合作伙伴。2006年该公司又从学校挑选了近40名学生。学生在企业的优秀表现为学校赢得了市场,也为自己提供了机会。2005年6月,德国舍弗勒公司选送了我校05届工模具专业应届毕业生共5人公费到德国总部学习深造一年,圆了技校生也能公费出国的梦想。学校先后已有3批毕业生近70人被用人单位公费派送德国、日本学习深造。东风高级技工学校现已成为鄂西北地区技校生能够公费出国深造的唯一一所高级技工学校。

2006年,学校根据国家教育部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理念,面向德资企业用人的需要,引入了德国手工业行会IHK取证项目。

2007年——2008年,我校应用“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为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培训来自全国各地汽车技术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两个专业223名骨干教师,受到学员的一致好评。

二、在中德合作办学中存在问题

1、德方对合作项目的支持力度在调整

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办学已经有23年。合作之初,汉斯·赛德尔基金会无论在教学模式上还是在教学设备、师资培养上都无偿的给予了非常大的援助。目前,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的项目合作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把重点向西部转移,对我校的支持力度也在递减式调整,学校也正在努力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更多的扶持。

2、年轻教师的培养成长周期较长

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经过35年的创业,如今,学校已经发展成 为能全面培养初、中、高级技术工人、现场技术员、基层生产管理干部、职业学校实习教师、专业教师和管理干部的综合培训基地,但是随着一批又一批有着“双元制”职业培训经验教师的退休,年轻教师的培养成长周期较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发展步伐的加速。

3、企业合资后对学校的支持力度在调整

东风汽车公司的生产经营重点已经转移到乘用车上,而公司的乘用车目前已经分别与法国、日本等国家的企业进行了合资,东风汽车公司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的汽车公司,企业合资后对学校的支持力度在调整,这也对我校的合作办学产生了一定影响。

4、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无法全部保持

随着中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几年间,学校的学生规模由建校之初的100余人上升到现今的1万多人;生源由原来限招东风公司内部子女慢慢扩展到来自河北、河南、四川、山东、黑龙江、广东、辽宁等十余个省份;招收层次由只培养中专学历的中级工到现今涵盖了中专、大专和本科等多个层次。发展空间也由原来单一的十堰校区迅速拓展到广州、武汉、襄樊等3个分校区。

学校在教学设施、师资、后勤等各方面都已经无法原封不动的保持“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目前,只有进行分层次,部分班级和专业实施“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

三、对中德合作办学的建议

1、注意学习职业教育模式的精髓

在学习德国职业教育模式的精髓,并应用这些精髓指导我们的教学改

革,使我国的职业教育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双元制精髓值得我们学习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培养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得当

2)学校的教学目标始终围绕企业的需求来制定 3)学校和企业共同关注培养对象 4)课程安排合理

5)教学内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2、国家应在政策上给予学校支持

近几年,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在资金、教学场地和教学设施投入支持力度非常大,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隶属东风汽车公司,相对于其他学校,国家给予我校的重视还不够多,我们希望国家应在政策上给予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更多的支持。

3、国家应在政策上给予企业支持

职业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场所。职业学校必须始终要服务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否则,职业教育存在的意义会大大削弱。学校培养技术工人,企业是最终用户。事实证明,中国的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的参与,我们希望国家应在政策上(如税收)给予企业支持,以提高企业参与对学生的培养的积极性。

4、国家牵头在合作成果上进行推广

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与德国在职业教育上合作20多年,在中国本土实际应用中,从学校领导班子到每个任课教师都有很多值得与同行值得交流的心得和体会,同时也非常愿意把与兄弟学校共享,也希望国家部

委牵头在合作成果上进行推广。

四、中德合作办学本土化的注意事项

1、充分尊重德方专家的意见

2、充分发挥德方专家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

3、创造符合德方专家生活习惯的条件

4、加强沟通,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

湖北省教育厅职成教处 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

2008.10.8

第二篇:与高级技工学校合作办学仪式上的讲话

在**经济技术开发区

与市高级技工学校联合办学协议签约暨

开发区职业教育中心揭牌仪式上的讲话

(2011年11月2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市高级技工学校联合办学协议签约暨**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教育中心”揭牌仪式。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对区校联合办学和职业教育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领导、来宾和同志们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实践表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一刻也离不开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和技能型人才的有力支撑。当代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正加速推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造传统产业,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特别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迫切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当前,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各省各城市以及一些先进开发区,现在都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了具体扶持政策,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和改革-1-

措施,努力使职业教育质量、规模、结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发挥更大作用。

**开发区是我市临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建设的新区,近年来,我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一批骨干企业茁壮成长,临港产业发展迅猛,对产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特别是今年以来,新一届党工委、管委会围绕“坚持一个主题、打造三个亮点、突破一条主线,进而打造国家级一流开发区”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在中部巩固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实施“东海工、西保税、南古镇、北商住”四大区域规划战略性调整,以大项目、大企业、大集团为龙头,加快构建制浆造纸及印刷包装、汽车及发动机零部件、粮油食品加工、海洋装备制造和临港物流业“4+1”蓝色产业体系,我区已经进入大开放、大开发、大投入、大发展的新时期。这既为加快建设国家级一流开发区创造了重大机遇,也为大规模培育产业技能人才、大力度推进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更为加快失地失海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和技能人才、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带来了重大契机。初步估算,今后3-5年,我区将创造2万个的就业岗位,其中各类技能人才需求量将超过1.2万名。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育技能人才,需要我们多种形式开展面向全社会的办学方式。**市高级技工学校作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有着一流的教育资源和丰富的办学经验,并即将升格为**技师学院,并且贵校与我区多年来保持着较深的合作友情;**开发区产业优势明显,发展潜力无限,同时农民正加速向市民转化,劳动力资源丰富;加上党工委、管委会一直高度重视民生保障体系建设,支持教育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这些都是我们开展区校战略合作的坚实基础,随着合作办学各项措施的实施,职教中心的成功运营,我们将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动发展的生动局面。

办好职业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区校合作各项措施,保障职教中心健康运营,健全订单式、定向式就业培训机制,真正让学生既学到本领,又保证就业,满足企业需求。开发区人社局要做好职业技能培训的规划,配合做好课程设置、就业指导服务等工作。**街道、**街道要抓好所辖村居适龄劳动力的宣传发动、组织报名等工作。教育局要做好中学毕业生报考技工学校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中学生进校学习技能。经发局和各产业园区要推动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校企联姻,优先安排实训基地,优先招用市技工学校毕业生。通过深化合作和各方努力,切实提高我区劳动力文化素质、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实现高质量、有序转移就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进而形成支持参与开发建设、加快打造国家级一流开发区的强大合力!

谢谢大家!

第三篇:桐城海峡高级技工学校办学章程

桐城海峡高级技工学校办学章程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及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以实现学校办学宗旨为目标,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推进学校依法治校,提高学校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现代化水平,特制定本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学校名称为桐城海峡高级技工学校,学校位于桐城经济开发区。

第二条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是桐城海峡高级技工学校主管机关,行使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权,并予以政策扶持、业务指导,协助学校开展工作。

第三条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培训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坚持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促进劳动者就业。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宗旨,大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拓宽办学思路,强化学生管理,树立“先成人后成才”的现代办学理念,创建重基础强技能的职教特色。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和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校风为

“文明求实、奋进创新”;教风为“严格认真、言传身教”;学风为“勤奋刻苦、学以致用”。

第二章 办学机构

第四条

办学规模:在校生2000—3000人,中、短期培训800—1000人。

第五条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技校、中专、职高)具备相同或相近专业中级工职业资格的毕业生、高中毕业生、企业在职职工和社会青年。

第六条

办学层次:在校生毕业时,均颁发学历证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可对口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可由学校推荐就业;面向社会广泛开展中、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成绩合格者,发给职业技能培训结业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结业学员可自谋职业或学校推荐就业。

第七条 办学形式:学校实行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坚持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服务需要的中、高级技工,同时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师资培训,并承担职业技能鉴定和就业服务等任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

第三章 学校资产、来源、投资数额

第八条 安徽省海峡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投入7500万元,用于学校的教学场地及教学设施建设,按既定的五年发展规划,有序、有效推行发展。资金来源:国家补助、学费收取结余部分,银行贷款。

第四章 学校机构

第九条 学校内设六个二级机构。其机构名称及职责范围如下:

教学管理部:是学校教学、培训的组织实施机构。其职责:负责制定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学培训,对教师水平进行评估,组织评教、评学及教研活动,对教育、培训质量负主要责任。

后勤保障部:是学校的教学保障和住校生活保障的服务管理机构。其职责:承办校长指定的学校基本建设管理工作,负责学校固定资产及教学设备的登记和日常管理,负责学校的环境卫生和学生食堂的饮食卫生安全工作。

行政人事部:是学校行政事务工作的经办机构。其职责:负责来人接待、外出联系和学校日常行政工作。

市场部:是学校招生就业工作的负责机构。其职责:负责学校招生推荐学生就业工作。

学生管理部:是学校学生管理、校内安全保障的实施机构。其职责:负责学生安全、学生档案管理工作。

财务部:是学校财务收支管理机构。其职责:在校长的领导下,负责全校教育经费、预算外经费、学校基金、专项基金及其他代管经费的收支,核算和管理工作。

第十条 议事规则:学校重大决策机构是校长办公会议。经常性工作一般由二级机构研究后报校长同意即可实施。学校建立例会制度,校本部及二级机构一般每周例会一次,总结、研究、布置工作。

第五章 学校法定代表人

第十一条 学校法定代表人应当品行良好,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十二条

校长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行使下列职责:

1、执行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指示,依法履行校长职责;

2、组织基金,实施发展规划,拟定工作计划、财务预算和学校规章制度;

3、聘任和解聘学校工作人员,实施奖惩;

4、组织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活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5、负责学校日常管理工作;

6、主管部门授予的其他工作。

第六章 终止办学的条件

第十三条 学校因资金枯竭,无法维持正常的教学运转,在妥善安排好在校生的前提下,经请示主管部门同意,可终止办学。

第十四条 学校因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或教学管理不善出现重大失误,由主管机关决定停止办学。

第七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本章程报经主管机关批准后学校方可实施。第十六条 本章程制定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如有调整或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章程应作即时修改并报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备案。

桐城海峡技工学校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十日

第四篇:德国职业教育体验与分享

德国职业教育体验与分享

即来之则体之,凡来者当有自己的体验与收获,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学习吧。我人也总想将自身在德国短暂的职业教育体会与大家分享,可事实上我们的体验和领悟是非常有限的,冰山一角而已。就F+U我已是第7,前辈的体验与分享已是甚深,可既然来了,总也得说说吧,说得不一定好,但也算诚意了。为此东拼西凑点,可也力求使其理论、内容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并结合在这里学习全过程特点,在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与大家共享。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做法和经验

1、高度重视职业教育

德国的职业教育发达,早有所闻。过去,我们接触过一些德国的机械设备,一致认为结构合理,加工精密,外观讲究,性能优异,知道这是他们重视职业培训、员工持证上岗,人人关心质量的结果。这次我们接触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产品,使我们加深了这一认识,比如他们生产的小刀,品种有单开的多开的,功能有一种或多种的;眼镜的镜片、相机镜头、放大镜、显微镜、玻璃器皿乃至各种水晶工艺品,型式各异,档次有高有低,而质量都是上乘的。而我国产品虽然使用了同等数量的原材料和类似的加工工艺,但产品的售价,却往往要比他们低数倍甚至几十倍,产品往往只能在地摊或普通商店销售,他们的产品却能在专卖商店里大显威风。造成这种明显的差异的原因,除了两国科技发达的程度不同之外,主要在于员工素质的差别,他们是十分重视职业培训和对用户负责的教育。

由此类推,德国的奔驰汽车、西门子电器以及与我省合作、合资的雪年公司、林德公司、京纳公司的产品质量之所以驰名世界的秘诀也在于此。这次实地参观之后,我们时农民也要持证上岗这个原理,确实加深了认识,原来,他们的农民使用的主要农具,早已不是锄头、钉耙,而是各种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耕作、施肥、除虫、灌溉、采收也已采用一整套科学的办法,多数不是靠一般的手工操作了;各种养殖业、种植业也按照先进的种养方式来完成了。凡此种种,确实都需要有不论在观念上、生产操作上、加工成品上都要由训练有素的、懂得科学知识的、会实际操作应用的人来实现,而未经培训的人确实难以胜任。在德国,不论担任那一种工作,完成那一种任务,“资格”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种“资格”,绝大多数是靠职业教育来实现的。普通教育、基础知识教育固然重要,但他们更重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成人教育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的“资格”,决不是单纯的一种学历文凭或证书,除一般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要懂得操作应用,有动手能力。因此,在德国不论是第一、还是第二、第三产业,各行各业都强调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教育,而且他们也确实尝到了强调、重视职业教育的甜头。难怪他们把职业教育比喻为“经济腾飞的翅膀”、“经济发展的柱石”,甚至是“民族存亡的基础”。

2、用法律来保证职业教育的实施贯彻

我们重点考察了德国关于职业教育的法治情况。据了解,两德统一后,仍实行原西德的教育制度。德国对教育的管理、监督、组织实施,主要采用立法的形式来保证。他们坚持依法治教,颁布了许多职教法规,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互相衔接、便于操作的法律体系,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德国于1969年颁布了《职业教育法》,它包括时职前和职后培训(继续培训和转业培训);对培训企业和受培训者的关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培训机构与人员资格的规定;对实施培训条例的监督和考试;对职业教育的组织管理和职业教育研究的规定等。

《职业教育法》对德国的职业教育起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之后该国又相继出台了与《职业教育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诸如《企业基本法》、《培训员资格条例》、《青年劳动保护法》、《职业教育促进法》、《手工业余例》、《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等。此外,各部门、行业、地方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条例或实施办法,如由科教部、经济部等共同制定了《培训条例》,各州和有关行业也颁发了一些实施条例。因此,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学校名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长短、办学条件、经费来源、教师资格、教师进修、考试办法、管理制度等等,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同时还设立了一套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在内的职业教育实施监督系统。使职业教育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依法治教,违法必究的法律体系,以法律形式完善了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运行,促进了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学校和办学单位有充分的自主权,政府一般不干预办学过程。对学校和办学单位做不了,做不好的工作,政府出面协调解决,贯彻了服务的宗旨。

3、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的教育体系十分完备,大体上可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进修教育四大类。而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升学就业的主要渠道;他们的学制一般是孩子三岁进幼儿园,六岁入小学,小学学制是四年,小学后实行第一次分流,多数学生一开始升入中学,就初步确定了今后就业升学的基本方向,目的性比较明确,初中(五年制或六年制)毕业后的第二次分流,•是根据不同职业的要求和学生及家长的意愿而定;•较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包括企业及其它各类职业教育机构的培训),必须以接受过较低层次的职前教育(培训)为基础,并应有一定的职业实践经验;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既可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长期从事相应的职业,也可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方法可以多种多样,时间也可以灵活安排;职业教育的各个层次以及它们与普通教育之间,•可以交叉和相互沟通,形成了“H”型的结构网络,(两竖代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一横表示相互沟通);职业教育是每个职工的终身教育,即培训----就业----再培训----再就业;劳动就业部门既管理就业、失业救助,又管理培训工作;各行业协会、各同业公会、各州政府、各企业为实施《职业教育法》各司其职,中央政府实行宏观管理和协调组织工作。

“双元制”(也称双轨制)是德国实行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也是推行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关键。“双元制”是同时在两个地点,有两个施教主体,也就是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中进行教学而得名的。学员一般每周在企业里接受3--4天的实践教育,在职业学校里接受1--2天的理论教育。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以专业理论来辅导和提高学员在企业中的实践培训成果,加深和补充普通教育的任务。

大约60%是专业课程。•40%是普通教育课程。从以上模式可以看出,企业的技能培训是“双元制”的主体,职业学校的教育是服务于企业培训的。“双元制”的作用是给学生以从事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是打基础性质的。将来他们无论从事那一个层次的职业,都必须以经过“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为必要条件。

“双元制”是由政府对职业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学校、行业主管部门和生产单位组织实施的三重负责制。•据悉,德国约有75%以上的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企业中的培训机构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同时进入各类相应的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知识。这种相互交叉、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为职业教育的实施和完成提供了保证,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利于培养出既懂理论又有动手能力的生产和管理人员。

德国的教育体系,既使绝大部分学龄儿童及青少年能接受到至少一项职业教育训练,直接掌握一门技术,被企业雇用,同时又能提供有忠于继续深造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这种教育体系的特点是纵向可以逐步发展、横向彼此联系沟通。

4、企业培训

在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中,企业培训起着主导的作用,职业学校只起着配合和服务的作用。而他们的企业培训,则又分为企业内培训和跨企业培训。据有关资料介绍,企业内培训可分为五大类,一是工业教学车间培训,这是企业内培训中质量最高的培训,多数在主要或大型企业中进行,其主要特征是培训与生产过程分离。二是非系统的工业培训,主要在中小型企业中进行。其主要特征是培训与生产过程联系密切,大都在生产车间中进行。三是传统的手工艺培训,其主要特征是培训与生产过程联系最密切,教学全在生产现场进行。四是办公室和服务业的系统培训,通常由大企业或行政机关负责,其主要特征是把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或行政机关的实践培训联系起来;增加与实践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教学比重。五是办公室和服务业的非系统培训,主要在中小型企业和办公室进行,其主要特征是通过实地操作来学习。

跨企业培训是由若干个企业联合起来进行培训,也有一些地方当局参加的,一些职业学校的教学车间也用于跨企业的培训。跨企业培训在各职业领域中的分布很广,而且占有一定的比重。

在具体的培训方式上,各企业都结合自身的实际作出选择,决定采用何种方式。

5、强调教学质量

德国强调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下列四个方面。一是制订周密的教学(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二是强调学用结合,注意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三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四是让学员德、智、体会面发展,五是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学生在企业的职业技术培训,由企业作为义务来完成,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要签订合同,其内容包括时间安排,培训方法,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企业要保证培训质量,并付给学生一定的生活费用,学生也要遵守制度和认真学习,合同由行会或同业公会监督执行,要实现以上要求,各个企业事先都要制订一套详细的教学计划成长学大纲,并按计划严格执行。尽管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同,但它们都是培养各种技术人才成生产工人的,而不是理论工作者或科研人员。技术人才和生产工人都要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生产活动,因此必须具备实际的动手能力,在学用结合上下功夫。

德国对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十分重视,建立了一套比较严格的制度。比如对教师的学历和资历;专职与位职的结合:教师本身的培训与进修:品德和技能的示范作用:严格的考核制度等方面,都作了精心的规定。与此同时,也十分注意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据介绍,进门难,要求严,待遇高是他们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主要特点。通过激烈的竞争。他们的职教师资大都具有良好的品质,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能,快捷的效率。德国职业学校理论课教师最低学历为大学本科(有的学校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占50%)。至少有两年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经过两次国家考试合格,到学校任教还需两年试用期:每周在课堂校课25小时左右,•知识更新时间不少于4小时;两年试用合格后,政府终身雇用,享受公务员待遇,免交社会保险,年收入为5--10万欧。

二、德国的职业教育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1、相对于学校制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得到了确切保证。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虽然我国目前也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

2、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下,由于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使得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这时我国多年难以解决的对口录用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同我国现行的偏重系统理论传授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相比,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受企业的欢迎。以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标准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应当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4、由于跨企业培训中心具有其它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前东德地区被来越多地用来作为培训机构不足的补救措施。对于我国而言,众多的中小企业难单独举办职业教育中心,因此,组织企业联合举办或者由行业主办跨企业培训心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

以上内容是在参考他人先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理而成,仅作分享!

第五篇:德国职业教育与中国职业教育特点比较

德国职业教育与中国职业教育特点

比较

要:德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有“单元制”和“双元制”两种体制,前者如同我国的师傅带徒弟,是不经过职业学校学习而直接工作的体制,由于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理论知识缺乏、失去深造机会等,几乎被淘汰。因此,德国现在基本上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将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德国的职业教育进行对比,可以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德国职业教育实行最为广泛的是“双元制”。以机械专业为例,理论教学与实习培训是两个部门分开管理的。学生在学校主要是学习理论课程,进行简单的实践操作,主管部门是教育部。而实习操作是由培训机构掌管,主管部门是工商会,考试也是由工商会统一组织,因此两个部门没有太多的关联,只是管理上的“双元”。

学生一周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每周三天在培训机构学习技术技能,两天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在同一所学校学习理论的学生,不一定在同一个培训机构中学习技能。因为学习技能是由几个人组成的小组,而小组里的学生又来自不同的学校。因此,一个班的学生有可能被分到10个培训机构中实习培训。并且其中三天技能学习和两天理论学习是穿插进行的,不同的人学习理论和培训的时间是不相同的,并非统一学习理论后再统一培训。这是学习上的“双元”。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教学制度,但为什么德国的职业教育世界闻名,而我国的职业教育整体比较落后呢?让我们对比分析一下,优劣就一目了然了。

我国的职业教育最早是技校教育,采取的是前苏联模式,后来经过调整,有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即中技(中职)学制三年,在学校既学习理论知识,又进行实习培训,既有自己的理论教学教室,又有自己的实习培训场所,一般是半学期实习,半学期学习理论。到三年级的最后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到企业、公司进行顶岗实习。这一制度与德国的制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学生能整体而系统地上好理论课。在我国理论课是统一教学,不像德国,学生三天在培训机构实习培训,两天在学校上课,感觉比较凌乱,而且每天上课和实习的学生是不固定的。因此,德国的教师不能采用我国的教学方式,只能采取学生问、教师辅导的方法。

其次,可以节省时间、减少费用。在德国,由于学校没有实习机构,学生到实习机构实习时,路途遥远的学生要开一个多小时的车。而我国的学生可以在自己学校里实习,去实习如同到教室一样方便。德国的学生不但“伤财劳民”,而且长时间开车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我国的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经过多年的考察、实践,推出了“一体化,双证书”培养模式,专门为职业教育培养师资。培养出来的职校教师不但精通理论,而且能传授技能,教学与实习可以“一气呵成”,打破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传统教育模式,消除了理论教师不会带实习、实习师傅讲不透理论的弊端,避免了学生的重复学习。

但是,德国严谨的教学方式具有优越性。到过德国的人一开始都会有一种感觉,德国人太古板,做什么事情都要按照一定的规定程序或方法。如果不按其方法去做,他们会不高兴。经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其实不然,那是一种严谨的作风。笔者有过亲身体验,在学习电阻整排焊接的时候,教师的方法是在电路板上装一个电阻,用夹钳夹住,然后焊接,如此重复。当笔者焊接了几个后,觉得用夹钳一个一个地夹住、松开,再夹住、再松开,很费时间,于是将电阻整排安装到位,一次性用夹钳夹住,再依次焊接。教师发现后非常高兴地夸奖了我。所以说,德国人严谨,但并不古板。他们强调学习的过程一定要按部就班,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对待,这不是古板,而是在保证最佳工作方式的基础上,再寻求更好的工作方法。德国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方法也具有优越性,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入学。在德国,职校学生从入学前考核开始就是严格的,学生申报学校的时候有面视一关,一般有5位面视考官,由教师、老板、工商会成员组成。面视最短时间30分钟,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观察学生是否对专业感兴趣,感兴趣才录取,对于没有兴趣或兴趣迷茫的学生则给予指点,引导其寻找合适的专业。在我国,没有教师或机构对学生进行入学前的兴趣指导和面视,只有缴费与体检,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德国的做法。那样,就会减少许多由于学生不喜欢专业或兴趣不足而转专业或放弃学业的尴尬局面。

二是处理犯错误学生的方法。在学校中,学生犯了错误,即使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学校也不能开除学生。例如发现学生吸毒,只能与医生配合共同进行教育。德国人的理念是要教育学生走出困境,如果年轻人失去了学校,就等于失去了一切。而在我国,不要说吸毒,就是作弊也是要被开除的,理由是为了学校的名誉,为了引以为戒、杀一儆百„„,很少会为犯错误的学生着想。开除了学生,只会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育”似乎只是标语。

三是思想教育。在德国,从不强迫学生去做什么,只是告诉学生在一个集体或一个行业中应该怎样去做,怎样对待别人,自己做完一件事情,或说完一句话,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处世能力。这种“待人如待己”的处世思想使德国人很和气、很友善。在这方面我国欠缺的很多很多,在物欲横流的当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美德消失了。我国是文明古国,传统美德的教育必须加强,不能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口号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真正落实在行动中。

四是教学方式。在德国,学生上课先自学,然后再讨论,最后得出观点,或请教师进行讲解,或向教师求助。这样的上课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学生都具有很好的口才和表现力。而我国的学生上课最多用的是耳朵,语言表达则缺乏锻炼。当然,教学方式是由国情决定的,国外是小班课,一般每班在25人以下,而我国是大班课,每班少的有四五十人,多的有七八十人。怎样在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基础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深入探讨。

五是鼓励式教育方法。在德国,采取的是鼓励式教学方法,尽可能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给他们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例如,在一次高中生毕业典礼上,一个学生做了一个光碟,在学校的大屏幕上放映,最后还要拍卖自己的作品。大家笑过之后,有家长用25欧元买走了他的作品,这就是一种实质性的鼓励。德国人知道参天大树是在富于个性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

六是“包容式”毕业。德国的职校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对于那些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学生,培训机构会将其安排在机构里再学习工作半年,并且付学生全额工资,目的是避免学生刚毕业就失业的情况,也为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提供了最大的保障。我国也用分配或推荐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就业机会,但是没有任何一所学校能做得像德国这样完善。

此外,德国的技能关卡远比我国严格。在德国,每年职校毕业生都要通过工商会的考试,通过者才能领取技能上岗证上岗工作,如同我国的中职生毕业要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一样。但是,德国的考试把关非常严格,每个考生要通过理论与实操考试,一般理论考试需要2个小时,实操则由专业而定,例如机电专业,一般考试需要6~13个小时,并且有5个监考教师监考,不存在作弊现象。因此,通过考试的学生都能真正达到技术要求,是合格的毕业生,毕业生的最大愿望就是能一次性地通过毕业考试。而我国现在可谓证书漫天飞,只有初级水平的技术工人却有技师证书,很难想象我国技术证书的含金量是多少。特别是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三年才能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竟然能在一个月之内培养出中级工,半个月之内能培养出高级工。不说是天方夜谭,也足以让人惊诧莫名。

通过以上对比,我国职业教育的硬件尚可,差就差在软条件上,主要是缺乏严格的管理、科学的引导、严谨的责任心。要想振兴我国的职业教育,首先就得把好技能考核这一关。要学习德国职业教育严谨的办学与考核方法,不断更新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使我国的职业教育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下载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与德国职业教育合作办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与德国职业教育合作办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东西部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的思考

    关于东西部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的思考 摘要:我国东西部职业学校合作办学自开展以来,虽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在实践中仍存在政策不到位,管理不力,经费短缺以及学......

    福建中华高级技工学校办学模式和专业介绍

    福建中华高级技工学校专业简介 【数控加工 】办学层次:中职、高级工+大专、技师+本科 专业优势:机械领域最先进的加工技术、设备精良,人才需求旺盛,是省内最早开办该专业的院校......

    福建中华高级技工学校办学模式和专业介绍

    福建中华高级技工学校专业简介 【数控加工 】办学层次:中职、高级工+大专、技师+本科 专业优势:机械领域最先进的加工技术、设备精良,人才需求旺盛,是省内最早开办该专业的院校......

    中国职业教育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对比

    中国职业教育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对比 摘要:德国双元制大学(DualeHochschule,简称DH)在2009年3月1日之前叫做职业学院(Berufsaskasademie,简称BA),德国并未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这......

    德国职业教育与中国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与中国职业教育的比较 云南省玉溪工业财贸学校 赖靖怡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并将其与我国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相比较,......

    产教合作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产教合作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会长金辉我省中等职业教育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立中等专业学校算起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高等职业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创......

    科技园区与四川化工高级技工学校签署合作协议[5篇材料]

    科技园区与四川化工高级技工学校签署合作协议 6月17日,为期两天的四川化工高级技工学校校企合作委员会年落下帷幕。会上,学校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学校与企业对接融合的发展情况。......

    德国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合集5篇)

    《德国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国内)培训班》 个人总结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秦振友 为期七天的《德国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国内)培训班》结束了。回想七天来的学习,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