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团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

时间:2019-05-14 06:38: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牧团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牧团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

第一篇:农牧团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

近些年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已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因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竞争力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解决诸多矛盾与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思路。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构建和谐社会又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一、农牧团场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现状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分析

第一,近年来,师、农牧团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少数民族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土地承包费用自理政策推行后,也影响大部分少数民族职工承包土地的积极性,进行五户联保,不肯承担风险,从而导致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大部分从事畜牧业生产。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又受到资源不足和饲草不足等双重矛盾的制约,直接影响少数民族职工的收入,造成民汉职工差距逐年拉大的现象。

第二,土壤条件差,尤其受到水资源缺乏的制约,职工收入较低,仍有部分少数民族职工处于贫困的边缘。

第三,受传统不良观念和文化思想的制约,市场意识淡薄,应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职工文化素质和市场意识的培养,提高少数民族职工的整体素质。

第四,观念守旧,管理粗放,生产水平低,接受新技术缓慢,在职工中形成种植什么作物都一样,农业种植上的产出少,效益低,连年挂帐,造成职工种地积极性不高。第五,在农业方面,虽然有着许多富有特色的潜在优质农、林、牧、副、渔产品,但是农业生产规模较小,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这种零星分散的生产模式无法和多样化的大市场需求相适应,无法形成一种特色优势。

第六,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难,团场少数民族职工子女多数为师范类,面向团场的专业很少,而团场干部编制有限,部分大中专学校毕业的民族大学生,在农业连队不愿从事农牧业生产,宁肯在家里不愿基层上岗就业,很难从实践中培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干部。并从事教育的干部因工作稳定,收入较高,满足自我,很少关心团场经济的发展,部分年轻干部不愿从事农牧业生产一线工作。因此缺乏从事农牧生产一线的优秀干部,以致少数民族单位经济缓慢。

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对策

我团少数民族主要聚住三个少数民族单位,自然条件较差,有一个连队的交通不便,整体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团党委要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帮助贫困民族聚居连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民族经济发展步伐。

第一,要因地制宜,不断发展特色经济。要在发展特色经济上下工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少数民族聚居团、连要根据当地实际,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第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连队经济发展。我团少数民族中,哈萨克族占比例较大。哈萨克族有懂牧业、善经营的特长,要积极引导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牛羊品种改良工作,实施“千家万户改良种,改了良种能致富”的工程。鼓励他们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走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而针对本地区所拥有的资源进行项目招商,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则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团场工业经济的可行性现实选择。(牛羊肉屠宰加工、饮食服务或其他商业经营)第三,要加大扶贫投入,帮助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对少数民族贫困户,党委重视,有关部门协调要摸清底数,制定脱贫致富方案,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帮助其尽快脱贫。同时,要加强科技扶贫,组织农业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连入户,加强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实用技术培训,抓实抓好来之不易的国家“兴边富民行动” 鲜食葡萄基地项目,增强发展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国内国际资本到民族地区投资,鼓励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外资到民族地区投资创业。

第四,要高度重视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和科学文化事业。2003年我团实现了“一团一校”、民汉合校的改革目标,进一步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帮扶力度。但是要强化少数民族教师的双语教学力度,提高教学水平,要提供双语教材。从民族地区选派教师到省内发展较快地区的学校挂职学习的制度。要更进一步增强团场民族团结工作。对少数民族聚居连队职工的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的建设,团场和上级部门要在资金上给予支持,提高少数民族职工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第五,加强民族连队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交通、能源、水利建设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大中型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努力解决牧区、边远山区通电话难和人畜饮水困难,改善农业和连队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加强城镇公用设施建设,推动团场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努力提高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水平。

第六,加强领导,促进民族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当前,民族问题实质上就是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民族问题方面的大量矛盾和问题都集中表现在发展上。经济发展是推进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物质基础。一是要切实加强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各级干部要进一步提高对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处理民族事务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各部门,特别是与民族工作密切相关的部门都要从大局出发,积极参与民族工作,加强联系与沟通,尽职尽责,积极配合,形成全社会共同重视、关心、支持民族工作的良好氛围,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二是要认真落实好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时,要把民族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列入规划,负责管理部门要列出用于扶持少数民族的专项资金,并要把扶贫资金投入状况逐步增加,使少数民族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三是民族工作部门要提高工作水平。各级民族工作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要积极做好向上级申报民族经济发展项目、争取资金、引进技术和人才的工作,指导民族聚居连队做好项目论证等工作。有关部门对民族聚居连队的项目,同等条件下要优先扶持。要继续重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加大对团场民族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团场民族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为推进团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兵团农牧团场人力资源的开发及对策

兵团农牧团场人力资源的开发及对策

经管院经济类三班

2009165130

黄兴

兵团农牧团场人力资源的开发及对策

摘要:本文从兵团人力资源的现状特征入手,分析其滞后性因素,找出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面对中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所带来的机范和挑战,探索新形势下兵团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兵团 人力资源开发 问题 对策 1 兵团人力资源现状特征

1.1 人力资源整体质量波动大 纵观兵团人力资源质量变化,由于不同的迁移机制作用,兵团人力资源质量变化较大。一是1954-1979年期间,兵团人口数量主要以汉族移民及其后代为主,以青壮年为主体,学历层次上高于当时平均水平,质量较高,如有近10万的上海知青和3万多转业军人迁移入兵团;二是1980-1990年期间,由于内地城市知青返迁、社会经济发展差异造成迁移以及政策性返城;三是进入90年代以来新引进的劳工,综合素质偏低。

1.2 人才外流较严重,高素质人才短缺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政策倾斜,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以各种原因和途径选择离开兵团。据统计,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兵团各类人才共流失30多万人,大多是医疗、科研、教育单位的骨干和技术、管理人才。

1.3 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新增劳动力人口不足 随着兵团加大农业投入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育愿望发生了根本变化,妇女实际生育水平持续低于政策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在0.9左右。在90年代,已率先进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新时期,实现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态势。1.4 人口分布与地域资源不平衡 人口密度最大的天山北坡经济带,聚集了兵团人口总数的50.75%。其中石河子市城镇居住人口为29.89万人,人口密度为78.4人/平方公里,是兵团人口密度的2.18倍,而南疆和边境团场的人口仅占兵团总人口的17.8%,人口地域分布的不平衡,对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与屯垦戍边使命不相适应,对屯垦戍边职能的发挥产生不利影响。

1.5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兵团人口年龄结构的顶部老化严重,第一代移民年龄老化,50-60年代的大部分移民已退休或到了退休年龄,每年退出劳动队伍的人力资源数量较大。

1.6 兵团人力资源开发的潜力大 一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标志着兵团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对期,社会经济要有高速的发展。二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经济必然会有大的发展。三是从兵屈的社会政治环境看,兵团在近半个世纪“屯垦戍边”的使命和社会实践中凝集和形成的“兵团精神”是兵团巨大的精神财富,这些都是兵团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的良好社会政治环境和优势,加上兵团人力资源的身体素质较高。2 兵团人力资源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滞后性因素分析 2.1 人才资源开发的观念创新不大 在所有生产要素中,人是首要因素。同时,在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为宝贵的资源。一个企业要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它的人力资源的原量和人的作用发挥。一些单位忽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将人才资源开发等同于传统的人事工作,忽视对人才的内在激励;把学历完全等同于能力,认为人才属于单位和部门所有;或有的单位虽然意识到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但未开展实展性的工作;有的虽然开展了一些工作,但层次不高,人才资源开发尚未形成整体合力等。

2.2 教育结构有待调整 目前,兵团有普通高校2所,成入高校3所,普通中等学校7所,成入中等学校22所,普通中学28所,农业职业中学21所,占教育机构总数944个的0.52%。高、中、低等教育机构的比例为5:336:603,在职人员参加各类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百余万人次。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对人口资源开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缺少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

2.3 兵团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国家为提高兵团的人力资本存量,对兵团的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事业投入了大量资金。兵团教育水平快速发展,从1996-200年,兵团共培养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共2.35万人,普通高校和成入高校在校生由1995年的1.69万人到2000年增长到2.3万人,增长38.6%。

2.4 人才分布不平衡,人才的结构不尽合理 根据梯度推进理论,中国的经济发展由东部向中部和西部推进,与此相应,政府制定了相应的倾斜政策,而人力资源分布却恰好相反,出现人才东流现象,这种人力资源分布的区域结构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兵团经济结构的调整及产业升级。兵团人才分布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人才地区分布过于集中。另一方面,人才的职业分布过于集中。3 在农业人口“非农化”转移中实现兵团人口城镇化和屯垦戍边形式的战略转变

虽然农业入口“非农化”存在着深刻的社会制约因素,但城镇化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必然趋势,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客观现实,必将带动人口转移的发展过程。实践证明,城镇化对兵团也不仅有一般性意义,更具有特殊性意义。因此,兵团走新型屯垦戍边道路,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和探索符合自己的具体模式,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屯垦戍边形式的战略转变,走出一条符合兵团实际,具有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为了加快这一过程,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3.1 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增强城镇对“非农化”人口的吸纳力 3.1.1 加快城镇化进程,把兵团的城镇建设成为吸纳“非农化”人口和屯垦戍边的坚强堡垒。①继续加大石河子、五家渠、阿拉尔、图木舒克等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改善城市环境,发挥城市的集聚功能,使其成为带动兵团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承接“非农化”人口转移的重要载体。②积极发展小城镇,坚持小城镇建设与组建中心团场相结合,加快人口城镇化的进程。3.1.2 深入贯彻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为人口城镇化扫清进城阻力。为加快人口城镇化的进程,国家己经出台一些相关政策和措施,其中,城镇户籍的逐步放开,为愿意进城居住的农业人口敞开了大门,最近,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在这一制度前提下,纷纷出台具体的办法和优惠措施,大大促进了人口城镇化的进程,但总体上看,各地的步伐不一,力度不同,影响了政策落实的效果。3.1.3 尽快建立适合农场特点的土地流转机制,以割断人口城镇化的“脐带”。土地不仅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还是农牧团场职工的生活保障,对于迁出农工来说,放弃土地就意味着放弃作为农团场职工的部分权利和收益。3.2 加快产业化、工业化步伐,提高城镇的“非农化”人口转移承载力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动力,产业支撑是城镇化的灵魂。在新的历史时期,兵团的经济发展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屯垦,也不是单纯为了自身的供给和生存,而是要适应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产业结构的调整为重点,加快产业化、工业化步伐,加快兵团城镇化进程必须重视经济的发展,要冲破传统戍边理念和传统产业界限,做大支柱产业,尤其要壮大二、三产业,实施有利于二三产业向城镇集中的产业政策,调整兵团城镇产业布局,以经济支撑城镇化建设,避免出现域镇产业“空心化”,只有把兵团经济发展搞上去,不断增强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生活水平,才能凝聚人心、吸引人才,提高城镇“非农化”人口转移承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重要作用。

3.3 理顺推进城镇化的体制关系,争取较为完善的政府职能,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城镇化注入活力。实践证明,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经营城镇的重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的持续增长的财源、源源不断的投资和不断扩大的就业机会,是城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表现,将为城镇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3.4 树立经营城镇的新理念,增强城镇的综合竞争力 经营城镇,对象是土地资源和地域空间,要素是经济功能、经济容量、城镇形象和投资坏境。兵团要经营好城镇,必须在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和谐统一基础上,把经营城镇的思路贯穿到城镇发展、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从整体上推进城镇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第三篇:农牧团场领导班子建设问题的研究

农牧团场领导班子建设问题的研究

农一师十团政工办(组织口)

赵阳春

电话:0997—4901883

邮编:843306

农牧团场是兵团的基础,要建设“经济发展、文明富裕、环境良好、管理民主”的新型团场,牢牢把握科学的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团场党委班子建设,结合工作实际,就团场班子建设谈几点体会:

一、认真贯彻执行好民主集中制是团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点

民主集中制不仅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也是党的根本领导制度,尤其是党的领导机关实现其领导作用的根本领导制度。在新形势下,不断提高团场党委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仅要很好地坚持民主集中制,而且要更加健全民主集中制。

(一)坚持民主集中制不动摇。从理论上说:首先,党的领导机关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起来的。其次,党的民主集中制正确调整党内各种关系,如党员之间的关系、党员和党组织之间的关系,党的下级党组织和党的上级组织之间的关系,科学地确立党内领导秩序。再次,民主集中制贯穿党的领导活动的全过程中。坚持民主集中制,是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制度保证。民主集中制在理论上是一种比较完善的制度,但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民主和集中的程度难以把握。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它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权力的集中,如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二是对意志、智慧的集中,如少数服从多数等。对权力的集中是一种纪律,是铁的纪律,保证党能作为一个坚强的整体来一致行动。而对意志、智慧的集中能保证党的凝聚力。集中的结果反映的是大多数人的意志和智慧。在执行民主集中制时,我们力求它符合实际,但不符合实际也得承认它的合法性而无条件执行。如果实践证明大多数人的意志是不符合实际的,那也只能用事实来教育大多数人,使他们逐步认识到自己的意志不符合实际,从而改变它。目前,我们在对集中的认识上存在着片面性,只强调对权力的集中,而忽视对意志的集中,这容易造成民主不够,决策不符合实际。应该说,在实践中,将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与集中完美地结合起来,再很好地贯彻下去确实是不容易的。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在强调加强党内民主的时候,往往是实践中已经削弱了民主,集中的程度过大了;而强调加强党内民主,往往又造成集中被削弱。民主集中制既有民主不够的问题,也有集中不够的问题。民主过度、集中不够,造成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延误决策时机。民主不够,集中过度,造成主要领导人,尤其是一把手个人说了算的问题经常发生。

第二,决策责任不明确,因而实行民主集中制容易造成集体负责,实际上无人负责的现象。

(二)用完备的制度保证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新形势、新阶段的新任务既对民主集中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使民主集中制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要求党的建设必须走制度化、法制化的路子,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对于贯彻民主集中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1、党内通报制度。凡涉及全局性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要及时在党委成员之间通报,向党内通报,推行党务公开,使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情况,心中有数,以便共议党内大事,更好地统一党内思想。同时要创造条件,积极疏通和拓宽下级党组织和党员向上级反映情况和意见的渠道,如:定期向下级党组织和党员征求意见制度等,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努力造成讲真话,吐真情的生动局面。

2、党内监督制度。缺乏监督是权力腐败的重要因素,为了防止少数干部腐败行为的产业,就需要把各级领导干部的活动臵于广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自下而上,自上而上健全党内监督制度,包括各级党的代表大会对所选举的委员会的监督,广大党员对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党的各级组织对党员的监督,党的各级组织之间、领导干部之间互相监督,党的舆论工具对党的工作的监督等等。

3、干部民主评议制度。实行干部民主评议制度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使党的干部队伍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年终时,领导干部必须向所在单位作述职述廉报告,接受干部职工的评议(职工代表应占一定的比例),评议的形式应采取多样化,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是背靠背的,增强评议的实效性。

(三)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贯彻民主集中制,无疑是靠健全的制度。但是,无论什么样的制度;都是由人来执行的,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必须建立在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的基础上,离开了自觉性,往往是纸上谈兵;人的素质不高,即使勉强去执行,实际上难以凑效。为此,必须在思想教育上花大力气,狠下功夫,以提高领导干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这要求做到:

1、向党员领导干部系统地灌输民主集中制理论,使全体党员把握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含义和基本要求,真正懂得如何才能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

2、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必要性、重要性。使之真正明白为什么要贯彻民主集中制。

3、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要加强党性修养,正确对待名利,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这样才能使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不为面子所障碍,不为名利所困惑,不为压力所动摇,不为人情而走样。

第四,领导干部要带头贯彻民主集中制。一要强化民主意识,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努力使党内形成浓厚的民主空气;二要决策过程中严格执行决策制度,坚持集体领导,对重大问题决不能由个人说了算;三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加强自我约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考虑问题时把整体利益放在前头,不仅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且讲党性、讲大局,不能搞“你有政策,我有对策”。作为党委书记,要带头贯彻民主集中制,一是要敢断不武断,当好“班长”,不作严“家长”,在广泛民主的前提下,充分集中“一班人”的智慧,适时做出科学决策,特别是对棘手的问题,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在这方面,有两种倾向应值得注意:一种是听不进不同意见,过于自信;另一种是优柔寡断,下不了决心,议而不决。二是要放手不撒手,既抓决策,又抓落实。党委做出决策之后,要按照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要求,放手让大家创造性地抓落实,以实现团场党委的决策意图。期间,党委书记要担负起把关定向、组织协调、检查监督、表率示范的责任。三是要大度不失度,既讲友谊,更讲原则,为民主集中制的贯彻创造团结和谐的环境。二、一靠教育;二靠制度是解决团场领导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根本途径

在新形势下,我们农牧团场领导干部队伍中确实存在着与新形势要求和工作需要不相适应的一些现象,集中表现在:在思想作风方面,有些干部思想不够解放,缺乏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精神,囿于传统观念和固定的思维定式,对新生事物怀疑责难,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争论不休,按兵不动,结果错过了机遇;有些领导干部怕冒风险,不愿出头,但求无过,不求有功,习惯于老经验、老办法、老套路看问题和处理问题。遇到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和复杂情况,总感到束手无策,一筹莫展;也有些干部安于现状,小进即满,小富即安,在工作顺利的时候盲目乐观,有时得意忘形,一旦遇到困难又垂头丧气,精神萎靡。在学风方面,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实用主义严重,办公室书刊摆满架,上满墙,实际上很少看,热衷于拿文凭、拿学历,不重视学习的实际运用;有些玩心太重,对理论学习不重视。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一是作风飘浮,不务实效;二是敷衍应付,做表面文章;三是沉湎文山会海,应酬接待;四是急功近利,追究短期效应;五是主观武断,民主作风不强,调查研究不够;六是害怕担责任,回避矛盾;七是脱离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够。在领导作风方面主要反映在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在生活作风方面主要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加强领导干部思想、组织、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靠教育,二靠制度。必须着眼于整体推进,标本兼治,既坚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又努力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创新体制、健全机制,就是要大力倡导和实践“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

(一)加强宣传,形成共识,为大力弘扬和认真实践“八个坚持、八个反对”遵守思想基础。应当把八个方面的要求作为党课教育和干部培训的内容,并组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问题专题研讨班,围绕八个方面的要求进行研究讨论,使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新要法语在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上扎下根。宣传应突出层次性,注意针对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宣传重点,对领导干部则要侧重于从理论上加以阐释。

(二)切实加强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党员干部实践八个方面要求的内在动力。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就党员干部个人而言,作风好坏是其思想水平、道德素质高低的外在反映。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必须紧紧抓住思想教育这个根本,帮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根据新形势下社会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想文化的新变化,有针对性地确定教育内容,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教育,民主集中制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党的纪律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要根据党的作风建设的整体要求,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要始终抓住不放,坚持不懈、毫不放松地抓紧抓好,使大道理经常讲、反复讲、理直气壮地讲。发挥好表率示范作用,一级带动一级。同时抓好典型教育,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作用和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

(三)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为实践作风建设的新要求提供制度保证。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一靠教育,二靠制度。既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党员干部发扬党的健康传统和作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又要建立健全一套管用的制度和机制,推进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只有健全相关的工作制度,形成有利于加强作风建设的有效工作机制,实践八个方面的要求才会有长期性、稳定性和根本性的保证。首先,要建立从整体上抓好作风建设的工作制度。各级党委每年至少研究一次作风建设问题,对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分析本单位作风建设的情况,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改进措施,做出相应部署。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全委会向党代表大会报告工作,要把作风建设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同时,要围绕“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具体要求,分别制定有关规定和制度。比如,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建立领导班子理论务虚会制度,定期分析本单位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情况;建立调查研究制度、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在领导干部中可实行“五个一”制度(即:联系一个基层单位、帮扶一个贫困户、助学一名贫困生、为群众办一件实事、写一篇深入基层的调研报告)。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方面,按照“结构合理、配臵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原则建立健全权力运行机制,严格按照领导班子议事规划办事,同时还可制定班子成员分工规则,规范班子成员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分工负责行为。对重大工程项目应采取专家论证,尽量减少或避免决策失误。

以上这些制度的完善和实施,可以把“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有关要求具体化、固定化,为落实这些要求提供可靠的保证。

(四)加强监督,强化对团场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组织约束。党组织要求不严,监督不力,客观上会迁就甚至纵容不良作风的存在。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必须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就实行到哪里”的要求,全面加强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一是以党内监督为核心,进一步健全监督体系。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明确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对下级的监督责任,加强上级对下的监督;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特别是借鉴“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经验,切实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上下功夫,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要强化党委各工作部门的监督职能,组织部门既要抓好对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也要抓好对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宣传部门要抓好对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加强思想建设、学风建设情况的监督。同时,要采取措施,加强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经济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形成严密有效的监督体系。二是改革监督体制,扩大监督机关的职责权限和工作范围。各级纪委作为党的专门的监督机关,负有监督同级党委的职责,这种职责应从体制上予以保证。中央提出:“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纪律检查机关对派出机构实行统一管理。”有些地方对这方面的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比如湖南省和深圳市已经将派驻省、市直属部门的纪检监察部门的行政编制、干部任用权、工资及财务关系,收归派出机关,在这方面我们兵团也有必须进行有利的尝试。三是健全和完善各项监督制度,积极推行领导干部全程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团务、党务公开制度、群众评议制度、质询听证制度等。四是按照有利监督的原则,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如大力推行好政府采购制度、会计委派制度、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权拍卖制度。

(五)坚持抓住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失时机地进行治理整顿。抓作风建设,关键要落实到解决问题上。在作风上出现问题时不能不抓,不抓,就会失去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也不能缓抓、迟抓,抓晚了,问题将会更加严重,要紧扣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抓紧研究,抓紧解决。要在层层抓落实、层层抓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形成分级负责、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认真执行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于作风方面出现的问题,一是要紧紧抓住不放,务求得到解决。对涉及全局、情况复杂、一时难以解决的深层次问题,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结合党的思想、组织、制度建设一起抓,结合党纪、政纪、法纪建设一起抓,结合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建设一起抓。二是要建立一定的载体,通过开展一些主题明确、内容具体、时间集中的活动,切实解决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对涉及面广、危害性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专门整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

(六)改进和完善干部管理和干部选拔作用工作,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动的用人机制。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对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当前干部队伍作风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同干部选拔和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失误和偏差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坚持党的干部路线,坚持干部工作原则,做好干部管理和选拔任用工作,大力选拔重用那些作风过硬、实绩突出、群众拥护、清正廉洁的干部,端正用人导向,是实践“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关键。端正用人导向,根本的出路在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批准下发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按照扩大民主、完善考核、加强监督、健全机制的要求,全面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提出的改革任务,努力创造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从机制上保证干部正确的行为导向,促进优良作风的形成。

(七)充分发挥好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带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要首先做到,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做出榜样,抓出成效。一是领导干部要从身自做起,用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规范自己的言行,用“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进行对照检查,看看该“坚持”的优良作风坚持得好不好,该“反对”的不良作风克服得怎么样。要眼睛向内,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带头查找自己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扎扎实实地加以改进。二是领导班子要带头弘扬优良作风。领导班子的作风对部门和单位风气影响极大,领导干部不仅自己要当表率,而且还应当为所在班子改进作风做出贡献。三是领导机关要为下级机关做出榜样。基层不少作风问题的产生,与上级机关有很大关系,正如有些群众说的那样:上级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催生了下级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下级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用来糊弄上级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比如摆“花架子”问题,“摆”的人自然有责任,但问题学是有人看、有人欣赏。现在人们挠头的文山会海、迎来送往等,往往也是上行下效或上“逼”下做的结果。如果只抓基层不抓领导机关,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各级领导机关都要进一步强化公仆意识、服务意识、群众意识,切实克服“门难进,脸难看、人难找、事难办”的衙门作风,沉下身子,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以深厚的感情为基层和群众排忧解难,为下级机关做出表率。

以上是本人根据工作实际,针对新形势下团场班子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就班子建设问题的一些探索,许多观点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很好地结合我们兵团农牧团场的实际,仅供参与,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第四篇:农牧团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牧团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提要】: 师市每年都要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一再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政治历史意义, 但不可否认,农牧团场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强声中被忽视,职工是团场最大的社会群体,是我们党主要的群众基础,中国革命的成功就是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明证。在新时期团场的“三个文明”建设中,如果没有职工的积极参与,那么我们的一切宏伟蓝图都是空想。当前,农牧团场的改革处在攻坚时期,发展处在关键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处在特别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切实做好团场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促进农业的发展,维护团场的稳定,增加职工的收入,振奋职工的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新时期对团场的思想政治工作应继续得到加强。但是很多人还认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还不能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去改善当前团场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疲软现象,所以该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团场思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客观地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加强和改进团场思想工作提出了几点看法和建议,虽然团场在多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积累了很多好经验、好办法,但已远远不能应对和解决新时期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矛盾和新问题,要想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不断创新,只有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团场思想政治工作 存在问题 对策

思想政治工作,顾名思义就是做人的工作,追根溯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团场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正确认识这些存在的问题及找到解决的对策,是团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积极应对的问题。

一、农牧团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但未能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实事求是地说,无论是在团连哪一级党组织,都把做好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逢会必讲,而且都重点讲,重点布置,但效果仍然不太明显。粗略概括,出现了四种情况:一是命令多、引导少。在一定程度上过高估计行政决策的准确性和职工的积极性,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命令格式”,或者是过热估计经济发展的阶段,忽视初级阶段的实际,超现实盲目追求所谓“政绩”和“成就”,恨不得“一口吃成个胖子,一锹挖出个金娃娃”,结果欲速则不达,事与愿违。二是满足于会上说说,会后看看,就事论事,唯上唯书,淡化唯实,就理论谈理论,颠倒“公仆”与“主人”的关系,把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议程”,例行公事,只教育别人要高度重视,如何如何,自已却“心生旁鹜”,造成宣传思想政治群众不爱听,干部不想听,实际效果不中听。三是方法简单,自以为是,态度粗暴,忽视群众的创造性,忽视职工的特殊性(比如文化素质偏低等),疏远了党群、干群关系,影响了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四是网络健全,但工作放松。根据上级要求,配备主要领导负总责的班子,但班子仅仅停留在“软件”层次上,发个文件,实际上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一个“摆设”;口头上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重点模糊,东拉西调,或者是放任自流,使得一些政工组织在工副业单位,尤其是在一些农业连队中形同虚设。造成上述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团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深入实际,缺乏调查研究,不能透彻理解民情,不能俯身倾听民声,口头要求与实际操作相背离,上级布置与下级执行有偏差,使得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成为“空对空”的一种形式,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二)重视经济建设,未能正确处理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经济建设是中心,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这是大政方针,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当前,在处理这一问题上存在三种现象:一是经济发展“一俊遮百丑”以偏概全现象。只要经济发展有速度,有效益,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也肯定搞得很好,甚至就可以松一松,可抓不抓了。二是连队土地“实行承包制”,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的现象。片面认为,现在农牧团场搞市场经济,田分到户,责任落实到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可搞可不搞,人为放弃或淡化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使得基层组织凝聚力下降,模糊真理与谬误,造成大患。三是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万能化”的现象。死抱着教条不放,认为只要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搞得好,就什么都能搞得好,以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代替一切,忽视利益和经济进步,从一个极端步入另一个极端。上述现象,其根源主要在于未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简单地把两者割裂开来,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两者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经济发展了,可增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物质基础,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进步了,可以激发劳动热情,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重视了规章制度建设,但未能处理好形式与实效的关系

不依规矩,难成方圆,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亦莫能外。深入农牧团场、各基层连队作一调查,会发现有些单位办公条件很差,但各项规章制度挂满四壁,究其真正收效如何,我看值得商榷。一是有制度不依。规章制度墙上挂挂,本子上画画,定归定,做归做。定时严肃认识,贯彻起来“下不为例”,形同虚设,个别活动室成了棋牌室、麻将室或“聊天室”。二是有制度难依,以经济措施代替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考核制度动辄与工资报酬挂钩,行政管理动辄“违章罚款”,搞得人心惶惶,高度紧张,长此以往,影响干群关系,损伤干部形象。三是有制度可依,以形式主义代表工作内容。上级要求的一定办,上级发个文件,下面也发个文件,上头开个会,下面照样开个会,制度也订了,工作也做了,措施也有了,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差不多也可以“告一段落”了。把制度建设作装饰,把自身作用等同于“传声筒”,工作无创意,无新招,一味死守摊子,难以突破。导致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恐怕应归结为领导重视程度不高,尤其是主要领导未能真正摆上位置,“取法乎下”,不可能取得“上上之效”。

面对以上种种现象,想彻底改变现状,做好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面对构建和谐社会、团场跨越式发展,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农牧团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从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入手

有了制度,就有了保障,但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制度创新重点是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一是建立明确的领导责任制度。首先,要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各级负责人分级负责的领导责任制,使主要领导和各级负责人切实负起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并带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其次,要建立“一岗双责”的工作制度,使思想政治工作不再只是党务干部的职责,从事行政管理和业务工作的干部也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并结合业务工作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最后要建立“环环相扣”的目标责任制,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纳入师市三个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并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要切实改变思想政治工作“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与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增强领导干部和各级负责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考评制度,并把考评结果作为衡量领导干部及各级负责人政绩的重要内容和对领导干部、各级负责人进行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思想政治工作最终要靠人去做,因而政工队伍的素质就成为决定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关键因素。队伍建设的创新就是要建设一支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责任明确、制度健全,保证师市思想政治工作有人管、有人做。要调整结构,注重选拔中青年优秀人才,充实专职政工队伍,有效地解决政工队伍力量薄弱这一问题;要建立和健全岗位培训制度,引导政工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特别要引导他们把提高政治理论素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起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凝聚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熟悉本职工作,还要通业务、会管理,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二)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上进行改进创新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社会的变革呼唤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改进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从过去单一的意识形态的工作,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紧紧围绕团场生产经营过程、团场发展前途,职工的切身利益等方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与科学文化教育、法制教育、职工技能教育结合起来,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内涵上应在“大纵深、宽正面”上下功夫。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实现创新:一是观念创新。指导思想上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紧密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师市发展,要积极发现职工潜在的隐性的、共性的、个性的思想情况,使思想政治工作“重心前移”。在工作部署上要注重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工作目标上要注意共性要求和个性发展兼顾,工作范围要更加开放,工作对象由普通职工向领导干部转变,工作的主要方法由说教、灌输向交流讨论、自我教育转变。二是思路创新。科学化、现代化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最高境界,思想政治工作要沿着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和目标发展,要用现代科学理论、科学技术、科学思维武装政工干部和政工部门,致力于提高其工作效能和劳动价值,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思想政治工作者也要自我充电加压,也要引进高文化素质的人才。因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作为党的宝贵财富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是知识含量很高的特殊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文明的设计师和建筑师,更需要高水平、高文化、高素质、高要求、高境界。他们要有敬业精神,“敬业乐群”、“忠于职守”、对事业和工作全身心投入,还要学而不疲,乐于、勤于、善于学习,学会关心、合作,学会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学会辨别是非,明确使命和责任,坚定信仰和信念,像马克思研究资本论那样,坚持不懈的构筑精神支柱和铸造灵魂工程。三是内容创新。教育内容要从实际出发,体现师市精神、时代精神,满足员工的需求,既要坚持先进性,也要体现层次性。要在继续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开展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教育,开展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教育以及“三讲”、“三个代表”教育。还可因势施教,如加入WTO带来更加丰富的教育内容,这些教育就是一种创新。四是手段创新。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社会调控手段结合起来,与政策的手段、法律的手段、管理和监督的手段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增强整体的效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多种经济成分共存、多种分配方式同在的今天,光靠思想政治教育显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还必须通过解决物质利益问题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因此,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新的手段应该是物质、精神双驱动模式。在精神驱动方面,要坚持以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为主题,紧密围绕师市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从解疑释惑、调适心理、理顺情况入手,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将员工的思想统一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在物质驱动方面,特别要在一个问题上进行探索:主要是研究解决群众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问题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往往是棘手难办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加以解决这些问题。而一旦问题得到真正解决,思想政治工作就会大大前进一步。过去有人说:“十年经商成富翁,十年仕途得春风,十年政工一场空”。因此在笔者工作单位,党委为从事政工工作的同志职称评定、工资兑现等方面给予了与技术人员同等待遇,同样受到了尊重,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必备的物质基础。

(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从本质上说就是群众工作,要把职工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首先要把职工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应当看到,当前职工的许多思想问题是由于实际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而引发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关心职工利益,同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受到职工欢迎,并易于职工接受。要致力于解决职工群众的实际问题,就必需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为职工办实事,排忧解难,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妥善解决好职工生活特别是困难职工的生活问题,同时,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职工提高精神境界,鼓舞职工干劲,使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为团场快速发展而努力奋斗。

(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具体工作实际,把先进性和广泛要求、统一性和层次性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认识、凝聚人心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目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如果千篇一律、生搬硬套,就收不到理想的效果,要针对突出的思想问题,结合实际进行教育引导,职工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就是思想教育的重点,对职工思想上存在的困惑,必须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作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解释和说明。理想信念教育不能照本宣科,而要认真分析影响人们理想信念的问题及其原因,着力解决职工思想上的困惑;形势任务教育不能空泛议论,而要贴近师市改革发展实际和职工切身利益,做到由小到大,由浅到深;道德教育不能“一刀切”,而要从职工道德水平实际出发,分层次,从具体事情抓起。紧密结合实际,增强针对性和提高实效性,就一定能够开创师市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第五篇:我县少数民族经济现状和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少数民族经济异军突起,实现了全面发展,使少数民族群众走上了富裕之路。如何赶超周边地区、促进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为此我们民宗台侨组,从我县的少数民族现状入手,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

一、全县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现状

我县共有少数民族人口4599人

占全县总人口的1。5%,其中回族2780人,满族1240人。少数民族村有安平镇一街、五百户镇香椿营村、董家湾村、六百户村。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民族经济,逐步以牛羊屠宰、皮毛购销及餐饮为特点,加速向运输、商业网点、市场批发种植、养殖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2003年,全县少数民族个体工商户达400余户,百万元以上规模的企业3家,从业人员2300余人,既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四个民族村人均收入,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二、少数民族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在我县少数民族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少数民族经济要持续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三差”、“一低”、“一重”。

“三差”,一是机遇意识差。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是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的;要想加快发展就必须面向市场引项目、调结构,借外力求发展。而就我县少数民族村来讲,长期以来封闭保守、怯于竞争,缺少创新等,传统计划经济的旧观念束缚着一些干部群众的头脑,开放的气氛不浓,没有很好地挖掘和利用关系资源。最近几年,三河李福成的牛肉闯出了国门,大厂清真牛羊肉享誉京津两市。而80年代就已形成的牛羊屠宰专业村香椿营,由于缺乏机遇意识。屡屡丧失机遇至今屠宰业没有形成品牌和规模优势。二是发展意识差。表现在不动脑子,不谋思路。等上面给政策、等客商找上门,保守经营思想严重。三是风险意识差。一些党员干部对抢抓机遇上项目,挣大钱怕担风险,缺乏迎难而上、开创大业的勇气和气魄。多数个体工商户,发展经济稳重有余,创劲不足。不敢把利润投入扩大再生产,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形不成规模优势。

“一低”即低素质运行。从组织结构上说,一些企业内部的家族管理把选人用人限制在了家庭,近亲这个小圈子里。往往人力资源短缺、兵多将少,无帅才,无法形成一个良性的组织结构。当企业需要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产品向“精、特、优”方向发展时就明显暴露出人才的不足。

“一重”,即税赋偏重。现行税收政策是由上至下逐级分配任务,一定一年,年年按比例递增。这对经营搞得好的工商户问题不大,而对经营不好的工商户问题就大了。因为不管效益如何,只要干着,照缴没商量,给工商户造成很大压力。如此竭泽而渔的结果导致少数民族个体工商户比以前呈现减少趋势。

三、几点建议

1、坚持解放思想,转变思想观念。首先是更新观念,搞好定位。切实解决好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与全县经济工作中的定位问题。各级政府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现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建议组织少数民族村干部和工商户到大厂及周边地区看一看,在实际中感受发展气氛。到先进中去找差距,开阔眼界、开阔胸怀,鼓舞士气、坚定信心,促进我县少数民族经济再创辉煌。

2、重新认识优势,谋划发展思路。纵观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县、乡、村、他们都十分注重利用和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和民族优势,注重用足用好国家的各项政策。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善于审时适度,扬长避短,加快发展的精神。我们地处京、津之间,区位优势并不差,我们应该认真总结过来的经验教训,对自己的产业特色和区位优势利用情况进行一次再认识,找准自己的位置,确定加快发展的突破口。比如要发展牛羊屠宰业,就必须先抓养殖业。要改变养殖业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就要全力抓好牛羊肉分割出售和深加工。要逐步改善户自为战、小作坊的经营格局,形成规模、打出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3、用足优惠政策,构筑发展平台。引导民族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发展,统一解决好供电、供排水、供气等问题完善配套功能,吸引各类企业入驻,逐步解决民族企业小而散的状况。要为民族企业发展创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引导鼓励建立起相应的行会,协会等民间团体组织,发展壮大自己。

下载农牧团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牧团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别山革命老区、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实验区情况简介

    附件4: 大别山革命老区、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实验区 情况简介 一、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 1、大别山区横跨鄂豫皖三省,行政区域涉及36个县市区,其中,湖北省16......

    浅议如何建立农牧团场反腐败体系

    浅议如何建立农牧团场反腐败体系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在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的同时,高度重视预防腐败的工作,明确提出要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

    兵团农牧团场演讲稿(五篇范文)

    兵团农场是我的第二故乡 我叫**,18岁时从甘肃老家来到了九十团七连,那时的九十团七连耕地面积只有3000亩, 全部是淹灌地。来到七连,我就参加了青年排,浇水,压碱,吃的是大锅饭,干的......

    浅谈当前农牧团场职工文化的现状与对策

    浅谈当前农牧团场连队职工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当前,兵团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加快推进现代化新的发展时期,农牧团场连队职工群众物质生活日趋丰富,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

    农八师农牧团场规划管理办法

    农八师农牧团场规划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一、为加强团场规划管理,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促进团场城镇连队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城乡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问题的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问题的 相 关 思 考 【内容摘要】少数民族农牧团场大多处于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老少边穷地区,存在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原因复杂......

    党委书记(兵团农牧团场)党性分析材料

    按照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根据上级组织和同志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照自身党性锻炼的实际,就我某年以来的思想、工作和作风情况总结分析如下,请组织和同志们评议。......

    浅谈农牧团场治理商业贿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农牧团场治理商业贿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央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组长何勇,曾在多次在会议上指出:“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是专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