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问题的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问题的
相 关 思 考
【内容摘要】少数民族农牧团场大多处于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老少边穷地区,存在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原因复杂等多种问题,扶贫开发成为民族团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从少数民族团场的实际出发,不简单照搬非民族团场的扶贫经验,避免扶贫思路的“简单化”、片面化和绝对化问题,从而多方面综合摆脱贫困,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花大力气才能解决的问题。本文的一些思考还不太成熟,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以求共同思考。
【关键词】少数民族 扶贫开发 自然生态 经济发展 扶贫开发
一、少数民族农牧团场现状:
从兵团成立以来,历届党委都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团场的扶贫开发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少数民族团场贫困面貌发生了相当大的改变。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团场大多存在地理环境封闭、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育滞后、扶贫攻坚的难度较大等问题,少数民族团场大多处于一种集自然环境复杂性、生态系统脆弱性、经济发展边缘性、社会文化过渡性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深度贫困。造成这些地区贫困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是:一是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二是落后的基础设施;三是薄弱的基础教育;四是落后的卫生医疗条件;五是原始的生产方式,以及特殊的社会、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因素。因此,扶贫开发成为民族团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从少数民族团场的实际出发,不简单照搬非民族团场的扶贫经验,避免扶贫思路的“简单化”、片面化和绝对化问题,从而多方面综合摆脱贫困,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花大力气才能解决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农牧团场贫困的客观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大多地处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这些地区旱、水、雪、风、雹、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之人口增长和不合理开发,原本脆弱的生态进一步遭受破坏,形成人口、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陷入资源破坏、环境退化、贫困加深的恶性循环中。
(二)少数民族农牧团场基础教育和社会保障不足,群众缺乏自我发展和保障的能力而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人口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偏僻地方,生活方式落后,沿袭旧的观念和习惯,生产经营能力弱,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发育严重滞后,直接造成贫困以及扶贫的艰难。
一方面,基础教育落后,劳动者素质低,自身综合能力差,提高生产效率的增加收入能力不足。尽管通过教育扶贫有所改善,但民族地区的办学条件差,师资缺乏,教学水平短期内很难有较大的改进。造成劳动者素质低下,旧文盲和新文盲的并存,各种扶贫措施难以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社会保障系统薄弱,医疗卫生条件差,地方病多发,部分民族地区人口处于贫病交加的状况,使贫困程度加深,返贫率高。再加上民族地区医疗卫生状况差以及社会保障的缺乏,长期处于贫病交困的境地。即使通过扶贫勉强解决温饱,一遇疾病,又迅速返回贫困状况。
(三)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少数民族农牧团场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
尽管经过国家长期的扶贫投入,少数民族农牧团场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加上长期投入有限、人口迅速增长、少数民族农牧团场财力不足等因素,造成水、电、路、住房等条件差,部分地区靠天种地养畜,生活水平难以稳定提高。
(四)产业结构单一,以传统的农牧业为主,影响了少数民族农牧团场农牧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基础教育落后以及基础设施的欠账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造成民族地区产业构成以农牧业为支柱产业,其他产业比重极低,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小,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收入不能自给,长期靠国家补贴,很难彻底脱困解贫。
特别是地处边境的牧业团场,大多地处高海拔、高纬度,各种灾害频繁,加上长期粗放式的放牧方式以及人为破坏,草原退化、沙化、碱化(三化)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牧区的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牧民逐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游牧生活方式,使牧民抗灾抗病能力弱,即使脱贫后返贫率也极高。
(五)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环境建设,造成了少数民族农牧团场部分群众减收和返贫的新问题。
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本质上是解决西部乃至全国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出路。其结果切断了保护区内部分农牧民的传统收入来源,同时这些地区短期内很难形成新的收入来源,生产生活只靠国家的补贴,直接造成群众的收入减少,出现了新的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由国家的生态利益和群众的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以及补偿办法的不合理而产生的贫困人口,单靠扶贫恐怕很难奏效,须有关各方从长计议,协调解决。
二、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普遍存在的“上学难,看病难,用水难、行路难、养老难、农田水利建设难”等问题。由于人口文化素质低,在经济发展上,市场经济意识淡薄,致富技能缺乏,增收手段单一;在生育上,传宗接代、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浓厚,重子女数量轻子女教育,经济增长跟不上人口增长的消耗,往往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怪圈;在对待生态环境上,只顾眼前利益无限制地向自然掠取,使原本已经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在社会发展上,生活方式落后,一味依赖社会救济,法制意识淡薄,使社会安全系数降低。
(一)单纯强调经济发展,而忽略了人的精神、文化因素问题。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的贫困是一种“集自然、生态、经济、社会、文化、传统”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深度贫困。但在过去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更多地强调的是增加“物”的因素,而忽视“人”的因素,往往是见“物”不见 “人”。因此,一谈到扶贫大都强调如何加大资金投入,如何发展项目,如何改善基础设施等等,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却很少把如何促进当地社会、文化、传统的转型,如何发掘和利用当地社会、文化、传统甚至宗教中合理的精华,如何移风易俗,扬弃其糟粕,把改造人的观念意识,树立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精神与发展经济脱贫致富有机地结合起来,结果在具体实践中往往是“好心办不成好事”。比如,在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如何发掘其传统的文化、风俗以及民族习俗中好的东西来推进反贫困行动,这方面我们往往不太注意,也不善于发掘,甚至简单地一概以落后、原始加以蔑视和排斥。然而在现实中,事实上在生态环境保护、防治毒品、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尊长敬老、耻于偷窃、乡规民约、乡村和谐等方面的一些零星的少数民族自发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种发掘和引入是可行的。另一方面,又如何改变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糟粕,比如,重利轻义的财富观;厚死薄生、奢办婚事的消费观;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生育观;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分配观;重血亲、盲目排外的人际观;视农为本、轻商贱役的生产观;宗教迷信、敬畏鬼神的宗教观;“等、靠、要”的消极度日观,移风易俗,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衔接与交融,倡导健康、良性的社会文化氛围,可以说是新时期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二)单纯强调发展经济,而忽略了生态保护问题。
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们的扶贫模式由过去的“救济式扶贫” 为主转变为“开发式扶贫” 为主,并且也“一刀切”地普遍推行于少数民族农牧团场。“开发式扶贫”在改变这些地区贫困面貌中无疑是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但同时,也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比如,过度放牧、挖药材和烂施农药化肥造成的草原退化、鼠害猖獗、土壤荒漠化;过度开垦种植,造成灾害发生的频率加大问题。开发式扶贫是否普遍适合于这些地区,开发式扶贫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究竟应当如何协调,这些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到底应当如何进行,这些地区农牧民的利益如何得到有效的保护?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因此,在生态环境如此脆弱性的这些地区,如何在生态环境可能承载的条件下,发展经济,使当地农牧民能够脱贫致富,这的确是一个目前亟待解决的很严峻的问题。
(三)人口素质低,基础教育落后,脱贫增收能力不足
在扶贫开发实践中,由于少数民族农牧团场人口文化程度低,形成了产出水平低、收入水平低、消费水平低、家庭教育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产出水平低的恶性循环,只能在低水平上实现社会再生产过程。贫困人口受体能、技能、智能的限制,一般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收入微薄,由于基础教育薄弱和职业教育萎缩,导致大批没有经过教育加工的人力资源提前进入劳动力市场,而他们缺乏文化、缺乏技能,随时面临失业的威胁;待其娶妻生子,其子女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仍然难逃贫困的厄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目标、课程设臵与城市一样,上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学,完全脱离“三农”实际需要,脱离日后谋生需要。由此产生许多消极影响:一是这类地区农村学生能考上大学的是极少数,考不上大学的回乡后无论是务农还是打工,体力和适应能力还不如书念得比自己少的同龄人。二是考上大学的,贫困地区三个壮劳力一年的纯收入也供不起一个大学生,家庭因供子女上学而返贫。上述情况使一些家长不愿让子女上学,一些适龄儿童、少年厌学、辍学,“读书无用论”再次蔓延。三是有的大学毕业后找到了工作,收入也不错,但只是对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起到一定作用,对家乡贫困面貌的改观却难有作为。
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掌握现代工业知识和技能的熟练工人,需要掌握现代农业科学知识、技能和管理知识的新型农民去实现。所有这些,都必须依靠教育使农牧职工完成自身的“角色”转换。
(四)农业产业化水平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不足。
农业产业化也是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的主要措施之一。其主要思路是,以当地资源条件为依据,实行“一村一品”,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和加工业,使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其实施思路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公司为引导,实行公司加农户,龙头加龙尾,最终实现农业产业化。
但是现阶段少数民族农牧团场大多实行的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缺乏组织性和团队发展意识,缺少有组织、有发展目标和抵御市场风险的经济合作组织形式,如:农牧民自己组织起来的综合性“农协”。
三、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的主要应对措施
(一)要制定特殊政策,采取超常措施,集中力量攻坚。
各级党政必须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的贫困问题,要把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问题,作为扶贫和民族工作的重点来抓,因地制宜,全面规划,一团一品,先温饱,后致富的方式进行综合开发。
(二)加投入,集中资金,合力攻坚。
各级党政必须增加投入,集中资金,解决农业基础设施、水利、林业、教育、卫生、交通等热点难点问题。为保证投入到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所有资金实行专户贮存,推行报帐制管理。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奠定脱贫致富基础。
通过认真规划,关系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项目,要下大力气尽早动手,以改变生产生活条件。首先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小水利”建设,同时加强现有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其次是加强中低产田地改造,通过改土治水、培肥地力、推广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其三是加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因地制宜,修建饮水工程,实现户户通自来水;其四是加强通连公路建设,对少数民族农牧团场的公路,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补贴,逐步提高公路等级标准,改变晴通雨阻的状况;其五是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努力降低电价,加强电网建设,提高农户通电率。
(四)对住房困难的特困户实施安居工程扶贫。
对目前居住条件特别差的特困户,要统一规划,采取“国家补一点、团场帮一点、自力更生凑一点”相结合的办法,分期分批解决住房问题,使之实现安居乐业。
(五)把移民搬迁与小集镇建设和退耕还林相结合。
结合小城镇建设,将生存条件特别差的特困户安臵到小城镇,通过移民,引导特困户发展商品经济推动小城镇的发展;空闲出来的土地或牧场可以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有利于加强生态建设,以增强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的发展后劲。
(六)加大科教扶贫的力度。
素质贫困是少数民族致贫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贫困人口素质较低,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直接影响到收入增加;二是贫困人口收入水平低下和机会缺乏,很难有效地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人口素质低已成为少数民族发展的“瓶颈”。因此,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要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口素质的提高,要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中心走向优先开发人力资源,把扶贫开发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的轨道上来。首先,要增加民族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并保证各项教育补助经费足额落实到校点和每个学生身上。稳定民族贫困地区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培训,引入激励机制,广泛开展支教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要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辍学,巩固“两基”成果。要努力探索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新途径,多层次、多形式地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其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水平和劳动技能。其三,积极开展科技示范,推广科技项目,促进民族贫困地区的科技进步。其四,加强民族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网建设,改变就医难和缺医少药的状况,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减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同时,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提倡优生优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总之,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全面提高民族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
(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认真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荒山造林、水土保持,使森林植被有明显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发展,减轻自然灾害,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要加快少数民族农牧团场的生物资源创新产业开发,建设一批优质林果业基地、绿色食品基地、绿色中草药基地,把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结合起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八)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帮扶。
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解决温饱,是党和政府的重要任务,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是帮助少数民族贫困人口脱贫的一条重要政策措施。要在认真总结领导挂点、单位帮扶、党员干部结对扶贫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党员干部结对扶贫制度,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四、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的展望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是当前及今后扶贫开发的一项长期性、战略性、持续性的工作。就我场而言,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区,也是高海拨山区,如何继续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拓宽思路,创新机制,加大力度,进一步搞好全县的产业扶贫工作,是我们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和新的发展时期扶贫开发的必然要求。
(一)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才是硬道理,实力决定一切的思想。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事业的良性发展,是关系屯垦戍边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关系边疆稳定繁荣的关键,俗话说得好“一支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才是春”。要下决心改变少数民族农牧团场的贫困现状,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因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各地发展日新月异,落后就要挨打,不加快发展,差距就越来越大。现如今少数民族农牧团场必须树立“小发展大困难,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更困难”的思想,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要努力迎头赶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好兵团农牧团场应起到的“三大作用”。
(二)牢固树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一切的思想
要实现少数民族农牧团场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必须牢固树立一科学发展观统领一切的思想。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经济、社会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二三产协调发展,推行农业产业化,逐步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和谐、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和谐、经济开发与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谐;同时要加强文教卫生事业建设,加强党政工阵地建设等等,促进社会事业与经济建设协调一致发展,努力做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团场。
(三)自我挖潜,依托六大优势加快发展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虽然贫困,但也有自身的优势,要加大自我挖潜的力度,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农牧团场的主要一剖视自身存在六大优势:
一是基础优势,经过多年来的扶贫开发,积累了一定的产业扶贫经验,产业开发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新时期的产业扶贫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机遇优势,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下一步扶贫开发工作,中央、国务院把新时期扶贫开发摆在优先的位臵,党的十七大把关注“三农”提到了新的高度,继续扶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搞活农产品流通和农村消费市场,为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三是地理优势,其特点是地势较开阔,光热充足,无霜期短,海拔高,为发展反季节蔬菜、水果创造了条件。
四是交通优势,近几年连连通硬质路面,给产业产品的运输外销带来了非常快速的通道,再加上近几年将要建设喀什到和田的高速路、铁路,为少数民族农牧团场的产业化运输带来十分便利的交通优势。
五是政策优势,少数民族农牧团场针对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制定出台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如大户奖励政策、鼓励社会投资产业开发政策等,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足够的政策支持。
六是服务优势,围绕产业建设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技术骨干的培养,做到生产什么、学习什么,发展什么、学习什么;并且,进一步完善和配套农村技术培训服务体系,利用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或推广站,为贫困农户提供技术服务与技术支撑。
(四)坚定不移的抓好特色产业发展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依据自身优势,应大力抓好四大产业的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利用地缘优势,发展优质马铃薯、小茴香、玉米等耐储运、市场潜力大的种植业。
二是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利用海拔高、温差大、无污染等优势,大力发展晚熟和反季节林果产品,如特色杏、核桃、红枣、苹果等。
三是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少数民族群众在养殖牛羊方面有悠久的传统,利用天然及人工草场资源,逐步建立起牦牛、羊等胚胎繁殖基地,提高数量的同时,不断提高品质,变粗放式自然放养为集约式高效优质饲养。
四是大力发展特色药业。少数民族农牧团场幅员广阔,拥有较大的戈壁或原始山川,因为原始无污染,有较为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可以有计划的开发利用,同时可以进一步加大中草药人工培育和种植,以此大力发展特色药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产业带动,扶持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产业化经营层次和水平。建立一批具有经济实力和产业带动力的合作组织,如养殖协会、林果业协会、特色药业协会等,辐射并带各族农户从事农业产业经营。
(五)坚定不移的完善农牧团场基本经营制度
兵团“1+3”文件和国发【2007】32号文件为农牧团场改革指明了方向。要落实好“土地承包经营,产权明晰到户,产品订单收购,农资集中采购”基本经营制度,扩大基层民主和农牧工的经营自主权,进一步激发少数民族农牧团场各族职工群众的创造活力,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六)坚定不移的贯彻农场改革和完善农场的管理制度
贯彻农牧团场的“减负”和“两还”政策,切实减轻职工负担;连队实行定员、定编、定责;农畜产品和部分基础设施可以作价归户;加大项目、资金、人才的管理,完善各项团场的行政管理体制,使团场各项事业向制度化、规范化、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七)坚定不移的坚持党的领导统领一切
进一步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不至于多走弯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党委班子建设,建设一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班子;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班子建设,要配一个好的支部书记,理一条好的发展思路,建立一个好的发展机制,创办一个好的阵地;三是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果,落实长效机制建设,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农村发展的—系列文件,《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
(2)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1月版,以及他的其他文章。
(3)柯炳生《加入WT0与我国农业发展》经济日报2002年1月10月第13版,以及他的其他文章。
(4)陈锡文、韩俊、于建嵘、林毅夫、陆学艺、朱玲、潘维、邹恒甫、赵磊、党国英、贾康、白景明、苏明等人的有关文章。
(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对若干国家级贫困县的调查研究及对策建议――对西南地区国家级贫困县的多角度透析》。
(6)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朱明熙《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扶贫的八个问题》。
(7)师市党委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
第二篇:农牧团场领导班子建设问题的研究
农牧团场领导班子建设问题的研究
农一师十团政工办(组织口)
赵阳春
电话:0997—4901883
邮编:843306
农牧团场是兵团的基础,要建设“经济发展、文明富裕、环境良好、管理民主”的新型团场,牢牢把握科学的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团场党委班子建设,结合工作实际,就团场班子建设谈几点体会:
一、认真贯彻执行好民主集中制是团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点
民主集中制不仅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也是党的根本领导制度,尤其是党的领导机关实现其领导作用的根本领导制度。在新形势下,不断提高团场党委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仅要很好地坚持民主集中制,而且要更加健全民主集中制。
(一)坚持民主集中制不动摇。从理论上说:首先,党的领导机关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起来的。其次,党的民主集中制正确调整党内各种关系,如党员之间的关系、党员和党组织之间的关系,党的下级党组织和党的上级组织之间的关系,科学地确立党内领导秩序。再次,民主集中制贯穿党的领导活动的全过程中。坚持民主集中制,是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制度保证。民主集中制在理论上是一种比较完善的制度,但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民主和集中的程度难以把握。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它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权力的集中,如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二是对意志、智慧的集中,如少数服从多数等。对权力的集中是一种纪律,是铁的纪律,保证党能作为一个坚强的整体来一致行动。而对意志、智慧的集中能保证党的凝聚力。集中的结果反映的是大多数人的意志和智慧。在执行民主集中制时,我们力求它符合实际,但不符合实际也得承认它的合法性而无条件执行。如果实践证明大多数人的意志是不符合实际的,那也只能用事实来教育大多数人,使他们逐步认识到自己的意志不符合实际,从而改变它。目前,我们在对集中的认识上存在着片面性,只强调对权力的集中,而忽视对意志的集中,这容易造成民主不够,决策不符合实际。应该说,在实践中,将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与集中完美地结合起来,再很好地贯彻下去确实是不容易的。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在强调加强党内民主的时候,往往是实践中已经削弱了民主,集中的程度过大了;而强调加强党内民主,往往又造成集中被削弱。民主集中制既有民主不够的问题,也有集中不够的问题。民主过度、集中不够,造成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延误决策时机。民主不够,集中过度,造成主要领导人,尤其是一把手个人说了算的问题经常发生。
第二,决策责任不明确,因而实行民主集中制容易造成集体负责,实际上无人负责的现象。
(二)用完备的制度保证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新形势、新阶段的新任务既对民主集中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使民主集中制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要求党的建设必须走制度化、法制化的路子,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对于贯彻民主集中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1、党内通报制度。凡涉及全局性的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要及时在党委成员之间通报,向党内通报,推行党务公开,使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情况,心中有数,以便共议党内大事,更好地统一党内思想。同时要创造条件,积极疏通和拓宽下级党组织和党员向上级反映情况和意见的渠道,如:定期向下级党组织和党员征求意见制度等,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努力造成讲真话,吐真情的生动局面。
2、党内监督制度。缺乏监督是权力腐败的重要因素,为了防止少数干部腐败行为的产业,就需要把各级领导干部的活动臵于广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自下而上,自上而上健全党内监督制度,包括各级党的代表大会对所选举的委员会的监督,广大党员对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党的各级组织对党员的监督,党的各级组织之间、领导干部之间互相监督,党的舆论工具对党的工作的监督等等。
3、干部民主评议制度。实行干部民主评议制度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使党的干部队伍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年终时,领导干部必须向所在单位作述职述廉报告,接受干部职工的评议(职工代表应占一定的比例),评议的形式应采取多样化,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是背靠背的,增强评议的实效性。
(三)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贯彻民主集中制,无疑是靠健全的制度。但是,无论什么样的制度;都是由人来执行的,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必须建立在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的基础上,离开了自觉性,往往是纸上谈兵;人的素质不高,即使勉强去执行,实际上难以凑效。为此,必须在思想教育上花大力气,狠下功夫,以提高领导干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这要求做到:
1、向党员领导干部系统地灌输民主集中制理论,使全体党员把握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含义和基本要求,真正懂得如何才能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
2、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必要性、重要性。使之真正明白为什么要贯彻民主集中制。
3、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要加强党性修养,正确对待名利,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这样才能使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不为面子所障碍,不为名利所困惑,不为压力所动摇,不为人情而走样。
第四,领导干部要带头贯彻民主集中制。一要强化民主意识,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努力使党内形成浓厚的民主空气;二要决策过程中严格执行决策制度,坚持集体领导,对重大问题决不能由个人说了算;三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加强自我约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考虑问题时把整体利益放在前头,不仅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且讲党性、讲大局,不能搞“你有政策,我有对策”。作为党委书记,要带头贯彻民主集中制,一是要敢断不武断,当好“班长”,不作严“家长”,在广泛民主的前提下,充分集中“一班人”的智慧,适时做出科学决策,特别是对棘手的问题,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在这方面,有两种倾向应值得注意:一种是听不进不同意见,过于自信;另一种是优柔寡断,下不了决心,议而不决。二是要放手不撒手,既抓决策,又抓落实。党委做出决策之后,要按照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要求,放手让大家创造性地抓落实,以实现团场党委的决策意图。期间,党委书记要担负起把关定向、组织协调、检查监督、表率示范的责任。三是要大度不失度,既讲友谊,更讲原则,为民主集中制的贯彻创造团结和谐的环境。二、一靠教育;二靠制度是解决团场领导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根本途径
在新形势下,我们农牧团场领导干部队伍中确实存在着与新形势要求和工作需要不相适应的一些现象,集中表现在:在思想作风方面,有些干部思想不够解放,缺乏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精神,囿于传统观念和固定的思维定式,对新生事物怀疑责难,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争论不休,按兵不动,结果错过了机遇;有些领导干部怕冒风险,不愿出头,但求无过,不求有功,习惯于老经验、老办法、老套路看问题和处理问题。遇到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和复杂情况,总感到束手无策,一筹莫展;也有些干部安于现状,小进即满,小富即安,在工作顺利的时候盲目乐观,有时得意忘形,一旦遇到困难又垂头丧气,精神萎靡。在学风方面,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实用主义严重,办公室书刊摆满架,上满墙,实际上很少看,热衷于拿文凭、拿学历,不重视学习的实际运用;有些玩心太重,对理论学习不重视。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一是作风飘浮,不务实效;二是敷衍应付,做表面文章;三是沉湎文山会海,应酬接待;四是急功近利,追究短期效应;五是主观武断,民主作风不强,调查研究不够;六是害怕担责任,回避矛盾;七是脱离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够。在领导作风方面主要反映在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在生活作风方面主要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加强领导干部思想、组织、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靠教育,二靠制度。必须着眼于整体推进,标本兼治,既坚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又努力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创新体制、健全机制,就是要大力倡导和实践“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
(一)加强宣传,形成共识,为大力弘扬和认真实践“八个坚持、八个反对”遵守思想基础。应当把八个方面的要求作为党课教育和干部培训的内容,并组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问题专题研讨班,围绕八个方面的要求进行研究讨论,使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新要法语在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上扎下根。宣传应突出层次性,注意针对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宣传重点,对领导干部则要侧重于从理论上加以阐释。
(二)切实加强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党员干部实践八个方面要求的内在动力。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就党员干部个人而言,作风好坏是其思想水平、道德素质高低的外在反映。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必须紧紧抓住思想教育这个根本,帮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根据新形势下社会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想文化的新变化,有针对性地确定教育内容,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教育,民主集中制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党的纪律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要根据党的作风建设的整体要求,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要始终抓住不放,坚持不懈、毫不放松地抓紧抓好,使大道理经常讲、反复讲、理直气壮地讲。发挥好表率示范作用,一级带动一级。同时抓好典型教育,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作用和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
(三)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为实践作风建设的新要求提供制度保证。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一靠教育,二靠制度。既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党员干部发扬党的健康传统和作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又要建立健全一套管用的制度和机制,推进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只有健全相关的工作制度,形成有利于加强作风建设的有效工作机制,实践八个方面的要求才会有长期性、稳定性和根本性的保证。首先,要建立从整体上抓好作风建设的工作制度。各级党委每年至少研究一次作风建设问题,对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分析本单位作风建设的情况,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改进措施,做出相应部署。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全委会向党代表大会报告工作,要把作风建设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同时,要围绕“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具体要求,分别制定有关规定和制度。比如,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建立领导班子理论务虚会制度,定期分析本单位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情况;建立调查研究制度、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在领导干部中可实行“五个一”制度(即:联系一个基层单位、帮扶一个贫困户、助学一名贫困生、为群众办一件实事、写一篇深入基层的调研报告)。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方面,按照“结构合理、配臵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原则建立健全权力运行机制,严格按照领导班子议事规划办事,同时还可制定班子成员分工规则,规范班子成员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分工负责行为。对重大工程项目应采取专家论证,尽量减少或避免决策失误。
以上这些制度的完善和实施,可以把“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有关要求具体化、固定化,为落实这些要求提供可靠的保证。
(四)加强监督,强化对团场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组织约束。党组织要求不严,监督不力,客观上会迁就甚至纵容不良作风的存在。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必须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就实行到哪里”的要求,全面加强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一是以党内监督为核心,进一步健全监督体系。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明确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对下级的监督责任,加强上级对下的监督;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特别是借鉴“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经验,切实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上下功夫,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要强化党委各工作部门的监督职能,组织部门既要抓好对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也要抓好对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宣传部门要抓好对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加强思想建设、学风建设情况的监督。同时,要采取措施,加强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经济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形成严密有效的监督体系。二是改革监督体制,扩大监督机关的职责权限和工作范围。各级纪委作为党的专门的监督机关,负有监督同级党委的职责,这种职责应从体制上予以保证。中央提出:“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纪律检查机关对派出机构实行统一管理。”有些地方对这方面的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比如湖南省和深圳市已经将派驻省、市直属部门的纪检监察部门的行政编制、干部任用权、工资及财务关系,收归派出机关,在这方面我们兵团也有必须进行有利的尝试。三是健全和完善各项监督制度,积极推行领导干部全程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团务、党务公开制度、群众评议制度、质询听证制度等。四是按照有利监督的原则,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如大力推行好政府采购制度、会计委派制度、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权拍卖制度。
(五)坚持抓住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失时机地进行治理整顿。抓作风建设,关键要落实到解决问题上。在作风上出现问题时不能不抓,不抓,就会失去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也不能缓抓、迟抓,抓晚了,问题将会更加严重,要紧扣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抓紧研究,抓紧解决。要在层层抓落实、层层抓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形成分级负责、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认真执行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于作风方面出现的问题,一是要紧紧抓住不放,务求得到解决。对涉及全局、情况复杂、一时难以解决的深层次问题,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结合党的思想、组织、制度建设一起抓,结合党纪、政纪、法纪建设一起抓,结合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建设一起抓。二是要建立一定的载体,通过开展一些主题明确、内容具体、时间集中的活动,切实解决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对涉及面广、危害性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专门整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
(六)改进和完善干部管理和干部选拔作用工作,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动的用人机制。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对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当前干部队伍作风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同干部选拔和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失误和偏差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坚持党的干部路线,坚持干部工作原则,做好干部管理和选拔任用工作,大力选拔重用那些作风过硬、实绩突出、群众拥护、清正廉洁的干部,端正用人导向,是实践“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关键。端正用人导向,根本的出路在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批准下发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按照扩大民主、完善考核、加强监督、健全机制的要求,全面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提出的改革任务,努力创造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从机制上保证干部正确的行为导向,促进优良作风的形成。
(七)充分发挥好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带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要首先做到,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做出榜样,抓出成效。一是领导干部要从身自做起,用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规范自己的言行,用“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进行对照检查,看看该“坚持”的优良作风坚持得好不好,该“反对”的不良作风克服得怎么样。要眼睛向内,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带头查找自己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扎扎实实地加以改进。二是领导班子要带头弘扬优良作风。领导班子的作风对部门和单位风气影响极大,领导干部不仅自己要当表率,而且还应当为所在班子改进作风做出贡献。三是领导机关要为下级机关做出榜样。基层不少作风问题的产生,与上级机关有很大关系,正如有些群众说的那样:上级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催生了下级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下级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用来糊弄上级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比如摆“花架子”问题,“摆”的人自然有责任,但问题学是有人看、有人欣赏。现在人们挠头的文山会海、迎来送往等,往往也是上行下效或上“逼”下做的结果。如果只抓基层不抓领导机关,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各级领导机关都要进一步强化公仆意识、服务意识、群众意识,切实克服“门难进,脸难看、人难找、事难办”的衙门作风,沉下身子,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以深厚的感情为基层和群众排忧解难,为下级机关做出表率。
以上是本人根据工作实际,针对新形势下团场班子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就班子建设问题的一些探索,许多观点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很好地结合我们兵团农牧团场的实际,仅供参与,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第三篇:浅议如何建立农牧团场反腐败体系
浅议如何建立农牧团场反腐败体系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在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的同时,高度重视预防腐败的工作,明确提出要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新形势下,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第四代党的集体,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判断当前形势,深入分析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抓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005年1月,中央正式颁布实施《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它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兵团农牧团场贯彻落实《实施纲要》,就要在加快新型团场建设的进程中,以推进内部改革、规范权力运作、加强经营管理为重点,围绕重大决策、资金运作、产权交易、财务管理、选人用人、营销采购、工程项目等关键部位和环节,同步加大治本抓源头的力度,建立健全制度,规范运作程序,积极探索有效防范腐败的途径。
一、积极开展诚信和道德教育,努力从源头防腐 团场要配合社会诚信和道德建设,着重做好基层领导和党员干部的学习和宣传教育工作。宣教工作要严格执行上级党组织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要求和部署,建设好一支宣教骨干队伍,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宣传栏、专题教育材料等形式,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形势,同时围绕团场的中心工作,进行主动、正面的宣传和引导,积极维护团场的生产经营秩序,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一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作好政治学习安排,确定全年学习重点和研讨课题,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责任制,更好地把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团党委的要求上来。基层连队的领导干部也必须掌握一些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新时期科学发展观方面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普通党员要确立正确的“两论三观”,认真履行党员八项义务,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支部要注重解决职工对团场重大决策认识上的疑点、难点问题,保证职工群众思想认识统一,营造安全生产、和谐经营的良好舆论、文化氛围。
二是不断深化对职工群众的道德教育。贯彻以德治国方略,通过以诚信建设为核心的“三德”教育,促进良好的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形成和养成。团场要每年坚持开展“道德教育宣传月”活动,与日常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树立诚实守信、爱岗敬业、遵章守纪、奉献社会的理念和精神,还要经常开展一些职工参与面广、参与积极性高的“平安家庭”、“和谐家庭”等创建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培养职工孝亲敬老、尊老爱幼等高尚品质,通过各项道德教育活动,使职工成为具有较好的思想品德、有一技之能,懂生产会经营、乐于奉献的新职工。
三是广泛开展普法教育。贯彻依法治国方针,通过有计划的普法工作,加强遵纪守法教育,使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做守法公民、遵纪员工。增强员工法制观念,明确权利和义务关系,自觉参与团场的民主管理和监督,依法维护企业和职工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以每年的党风廉政教育月为契机,以月促年,年月结合,通过开展警示教育和职务犯罪预防活动,学习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条规,重点解决权力观问题,使干部正确认识手中的权力是谁给予的和为谁服务的问题,增强抵御腐败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牢记“两个务必”,以事为戒、以人为镜,构筑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二、发挥党组织作用,构建民主规范化工作平台
农牧团场如何发挥好党组织作用,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也不断面临新的任务。发挥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优势,对企业的“三重一大”事项进行民主决策,是保证企业党组织把握企业发展方向、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等的重要途径,也使企业重大决策行为有了民主规范化决策的平台。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要从加强支部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入手,把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理清工作思路,拓宽工作渠道,丰富工作内容,增强工作效果,使党支部在连队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三支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有效发挥服务、保证、监督等作用,促进团场整体管理工作,提升团场的综合实力。要根据新的形势和团场实际不断完善党支部工作制度,规范支部基础工作的基本内容、工作程序和各种记录,使支部工作更加规范化;要切实抓好工作落实,注重各项工作的闭环管理,加强过程督导和结果考核,确保党建工作质量。
(二)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团党委要坚持“管大事、管方向、管全局、管稳定”,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为团场改革、发展和稳定把关定向。认真落实《党委议事规则》,全面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加强对企业中心工作的指导,强化过程管理,指导监督到位,保证企业各项工作实施落实到位,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加强两级班子建设,并不断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
各基层党总支、党支部要紧密结合团场的中心工作,按照《党总支、党支部议事规则》的要求,有效参与连队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讨论决定本单位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生产经营、精神文明建设、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有关问题,参与本单位重大问题的决策,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团党委的决议、指示在本单位贯彻落实。
(三)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要明确和划分团场各级领导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应承担的具体责任及责任区域,各基层单位、机关部室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特点,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内容进行认真地分解并抓好落实工作,确保责任到人,覆盖各个重点岗位、重点工作、关键环节。依照各科室、各专业的工作特点,提出明确的、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通过责任书的签订,规范一级抓一级的责任链条,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团党委要通过定期自检和对各基层单位、各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抽查,加大责任追究的力度,来保证责任制的落实,并按相应考核办法与连队三个文明建设考核挂钩,对党风廉政责任制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体现工作的刚性和进行结果的兑现。
(四)构建新形势下党组织发挥作用平台
依照《党章》及有关条例、团党委议事规则、党总支、支部议事规则等,各级党组织要紧紧围绕所在单位的中心工作,结合实际,努力把党委会、支委(总支)会支部(总支)扩大会、党政工团联席会、民主生活会等作为实现民主管理、集体领导、科学决策的工作平台,通报重要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信息的沟通平台,提出商讨意见建议、协调均衡“劳资”双方正当利益的联系平台。
三、注重预防和完善制度程序,保证合理有效监督 监督是惩防体系的重要环节,实现监督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和机制作保证。要进一步健全党内监督、民主监督、财务审计监督、舆论监督制度,通过制度和程序的规范性、约束性和严肃性,提高监督实效,达到预防目的。要发扬民主、维护团结,提高党员领导干部自律意识,监督权力运行过程,落实责任、形成合力,统领、协调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促进团场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要注重预防,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关键部门、重点对象的监督,加强“事前、事中”监督,做到预防腐败关口前移。在监督方面要通过现有相应的制度规定或进一步制定或完善制度规定,来主要作好以下四个方面的监督:
(一)通过坚持制度和建立有效机制,努力使党内监督到位
1、坚持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度。党委各级领导班子应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团领导班子要认真执行《党委会议事规则》、《党政工团联席会议制度》等制度,严格按照议事规则和程序,对团场发展规划、经营方针、计划,企业财务预决算、资本运作重大问题,企业重要改革方案和重要管理制度的制定,涉及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分配原则,多种产业的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决策等要由党委集体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对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的有关决定、决议的实施意见,党委机构的设置、基层党(总)支部委员会的设置,团场领导班子成员的分工,基层领导干部的选拔等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委集体讨论做出决定。基层连队的领导班子也要认真贯彻落实《党总支、支部议事规则》、党政工团联席会等制度,对涉及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分工、专责人配备和岗位调整、安全生产和经营目标的确定财务运作及各种经营的重点问题、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要由支委会集体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上级党组织重要指示和决议在本单位贯彻落实的措施、党内“两先一优”的推荐上报、本单位后备干部人选确定、工青妇等群众组织负责人的推荐等,要经过支委会集体讨论做出决定。
2、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三重一大”等各项制度。坚持重大事项通报和请示汇报制度。基层单位、机关各科室对于团场职代会召开情况、办公会召开情况、干部考核情况等要及时进行通报;遇安全生产等重大事故和案件、重大突发事件、不稳定苗头等重大事项要及时通过规定渠道向团党政领导汇报;党员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也要按规定向团领导或有关部门汇报。
3、坚持干部考核、述职述廉、收入申报制度。每年在职代会上做总行政工作报告,团领导班子进行述职述廉,并由职工代表在职代会上对团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民主测评,每半年进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总结并报告上级;基层单位领导班子在基层单位的职代会上进行述职述廉逐步推开。考核与述职述廉相结合,基层单位副连级以上和机关副科以上干部年终对思想、工作、廉洁自律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在所在支部干部考核大会上进行述职述廉,接受职工代表民主测评和组织考核。党委组织的干部考核组也通过个别谈话、组织评价反馈等方式,提出班子和个人存在的问题,从而使领导班子及每名基层领导干部接受了上级领导和职工群众的批评监督,使组织及时掌握了领导班子和干部个人情况。每年副连级以上领导干部都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收入申报,填写廉政档案,接受组织从经济收入等多方面的监督。
4、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和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团党委和各总支、支部每年要按照上级统一要求组织召开两次民主生活会。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广泛征求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领导干部要认真分析查找自身存在问题,认真解决和答复群众提出的问题;班子成员之间要交流谈心和相互评议,本着增进团结、统一思想、改进工作的目的,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提高领导班子整体和个人的工作水平。每年一度的党员民主评议,全体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要按照党员标准和自己的责任区任务认真对照检查,在党员大会上进行个人总结,接受全体党员的评议和监督。
5、坚持“四书一谈”制度。一是坚持纪委书记同所属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谈话制度,要围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证干部廉洁自律等方面了解、交流情况,指导具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利于共同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二是坚持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制度,通过谈话了解被谈话对象廉洁自律情况、对廉洁自律的认识以及对上任后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的打算,并代表组织提出廉洁自律方面的要求,明确职位廉政责任义务。三是坚持领导干部诫勉谈话制度,通过谈话指出被谈话干部存在问题,帮助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整改和努力方向,既要对被诫勉对象给予提醒和警示,也要体现组织的关怀和帮助。
(二)注重维护职工权益,认真开展民主监督
1、认真落实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对本单位重大决策、关于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等通过职代会、民主议事会等形式进行讨论审议;按要求组织进行领导干部民主测评和评议;定期组织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廉政建设等要实行民主监督,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隐患,及时向主管领导、上级组织提出要求、建议,督促进行改进和处理,解决问题、消除隐患,体现职工民主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权力。
2、切实搞好团务、连务公开工作。对于涉及企业经营发展、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改制方案等要以职代会、政公开会等形式和政务公开栏、报纸、网络等渠道及时公开相关事项,增加企业管理和决策的透明度,通过多种形式对职工群众进行宣传教育,让广大职工群众享有对重大事项的知情权,获得职工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营造阳光作业的良好环境。
3、开好职工代表大会。团领导班子和基层连队领导班子要在每年召开的团职工代表大会和连队职代会上向大会报告各项工作开展和完成情况、廉洁自律情况,报告团场、连队财务工作、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等。职工代表要充分发表对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的意见建议,通过职代会讨论提出议案、民主测评领导干部等方式,履行职工代表职责,行使民主管理权利。
4、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认真进行集体合同的协商谈判与签订,开展集体合同履行的监督、执行的检查,积极反映职工意见建议,协商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作好贫困职工慰问和“送温暖”。维护职工应有权益。
(三)严肃财经纪律,重视财务审计监督
1、坚持和完善干部审计制度。对于各基层单位行政正职及涉及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离任时,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离任审计,出具审计报告,澄清单位的资产底数,正确评价其任期经济责任,从而对离任干部做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为继任者交清家底。与离任审计和其他审计相结合,定期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制审计,对所属单位主要领导干部按计划周期安排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制审计,使审计监督常态化,以弥补离任审计相对的滞后性。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
2、坚持资产经营和内控制度审计制度。对于基层单位要定期进行资产经营审计和内控制度审计,评价其资产经营情况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并分析其财务、经营、管理等制度和工作流程的合理性、全面性及落实情况,及时掌握基层单位财务运作状况,确保财务审计监督的实效性。
3、坚持对基层单位资金、成本使用情况定期分析和检查制度。团场财务科应定期对基层单位进行财务检查、抽查,了解成本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指出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规范资金运作,严肃财经纪律,较为全面掌握基层单位财务运作状况,从源头上预防和防止违反财经纪律现象的发生。
(四)注重信息反馈和民意导向,作好舆论监督
1、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及时反映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反映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督促改进提高工作,并积极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提供舆论导向。
2、认真对待信访举报。贯彻《信访条例》和有关规定,对于群众来信、来访反应领导干部问题的,要组织相关人员认真核实反映情况,确实存在问题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不存在问题的要给予澄清,同时要将调查结果在一定范围内给予通报和反馈,从而使信访举报件件有落实,有利于查清和疏导问题,加强干部监督和管理工作监督。
3、坚持干部任用、党员发展、招工、招聘事前公示制度。通过公示,充分听取职工群众对重大决策、事项的意见,从而使各种权力的运用实施在群众舆论的监督之下,充分发扬民主,增强工作透明度,加大约束、监督的广度和范围。
总之,推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地建立健全,要结合实际,通过制度和程序的完善,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要求,建立机制,抓好督查,主要通过使领导干部的权力受到监督和制约,避免权力失控和权力的滥用,达到从源头上预防和防止腐败产生和蔓延的目的。
第四篇:兵团农牧团场演讲稿
兵团农场是我的第二故乡
我叫**,18岁时从甘肃老家来到了九十团七连,那时的九十团七连耕地面积只有3000亩,全部是淹灌地。来到七连,我就参加了青年排,浇水,压碱,吃的是大锅饭,干的是集体活,住的是土坯房,五六个人一间,一天只能挣到十几块钱的工资。
到了1990年,我就参加了连队的土地承包,那时,连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队土地没有改良出来,只种了20多亩的棉花。由于上缴费用过多,再加上种植技术的落后,到了年底只能挣个生活费,甚至有两年都是亏损挂帐,连吃面粉都是连队转帐,使我后来有了回家的念头。
曾经有一次听老职工说:还是要在这里好好干,不能回家,在这里以后要比老家好得多,我们刚来新疆吃的苦,你们还没有见过呢,再加上这里土地平坦,吃水方便,虽然挣钱不多,以后要享受兵团职工的待遇,退休可以拿工资。听了他们这话,使我有信心留了下来,决定留在兵团九十团这片热土。
十几年前,我是一个小伙子单身汉,现在我已经是个四口之家,同时,也住上了抗震安居房,家中也有了存款,生活比较宽裕幸福。
回顾这些年来的风风雨雨,使我深深体会到,是新疆这片热土养育了我,给了我现在的一切。这些年来,我吃过大锅饭,参加过集体承包,不但种过小麦,还种过甜菜、棉花,种过淹灌地、喷灌地、滴灌地。这里种植的农作物和老家相比是有明显差别的。
随着团场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兵团“1+3”文件的落实,凡是承包土地的职工享受各种待遇,享受各种减免等优惠政策,不允许任何人借口把职工承包的土地转让,这让我们从思想上安下心来,注重投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来到新疆这十几年,回顾自己走过的路,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团部的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各连队的新房成排成行,柏油马路连连通,营区道路硬质化。前些年想都不敢想的大哥大几乎是家家有,有不少家庭还购买了电脑,这些变化和刚来时相比,变化太大了。
随着国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在不断的提高。我们兵团人也一样,生活一天天的好起来。特别是近几年,兵团富了,我们的团场也富了,兵团的减负政策使我们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到2010年兵团给职工达到了50%的减负政策,这几年都是以10%的速度递减,团场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等,这更使我们扎根团场树立了信心。
今年“两会”召开了,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高举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为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所谓民生,就是人民的生存水平和生活水平,是为了让全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使人民安居乐业。我做为一个兵团职工,看了党的十七大,也看了“两会”,学习了兵团“1+3”文件,在兵、师、团连各级领导的带领下,使我今后更加有信心做一名合格兵团职工,弘扬兵团精神,肩负屯垦戌边重任,遵守团场和连队的各项制度,积极参加连队公益活动,完成连队分配的各项任务,为第二故乡建设贡献力量。
从小就是天才 我的异界特种部队 宋末商贾第二部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农牧团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牧团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提要】: 师市每年都要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一再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政治历史意义, 但不可否认,农牧团场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强声中被忽视,职工是团场最大的社会群体,是我们党主要的群众基础,中国革命的成功就是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明证。在新时期团场的“三个文明”建设中,如果没有职工的积极参与,那么我们的一切宏伟蓝图都是空想。当前,农牧团场的改革处在攻坚时期,发展处在关键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处在特别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切实做好团场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促进农业的发展,维护团场的稳定,增加职工的收入,振奋职工的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新时期对团场的思想政治工作应继续得到加强。但是很多人还认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还不能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去改善当前团场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疲软现象,所以该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团场思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客观地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加强和改进团场思想工作提出了几点看法和建议,虽然团场在多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积累了很多好经验、好办法,但已远远不能应对和解决新时期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矛盾和新问题,要想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不断创新,只有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团场思想政治工作 存在问题 对策
思想政治工作,顾名思义就是做人的工作,追根溯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团场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正确认识这些存在的问题及找到解决的对策,是团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积极应对的问题。
一、农牧团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但未能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实事求是地说,无论是在团连哪一级党组织,都把做好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逢会必讲,而且都重点讲,重点布置,但效果仍然不太明显。粗略概括,出现了四种情况:一是命令多、引导少。在一定程度上过高估计行政决策的准确性和职工的积极性,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命令格式”,或者是过热估计经济发展的阶段,忽视初级阶段的实际,超现实盲目追求所谓“政绩”和“成就”,恨不得“一口吃成个胖子,一锹挖出个金娃娃”,结果欲速则不达,事与愿违。二是满足于会上说说,会后看看,就事论事,唯上唯书,淡化唯实,就理论谈理论,颠倒“公仆”与“主人”的关系,把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议程”,例行公事,只教育别人要高度重视,如何如何,自已却“心生旁鹜”,造成宣传思想政治群众不爱听,干部不想听,实际效果不中听。三是方法简单,自以为是,态度粗暴,忽视群众的创造性,忽视职工的特殊性(比如文化素质偏低等),疏远了党群、干群关系,影响了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四是网络健全,但工作放松。根据上级要求,配备主要领导负总责的班子,但班子仅仅停留在“软件”层次上,发个文件,实际上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一个“摆设”;口头上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重点模糊,东拉西调,或者是放任自流,使得一些政工组织在工副业单位,尤其是在一些农业连队中形同虚设。造成上述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团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深入实际,缺乏调查研究,不能透彻理解民情,不能俯身倾听民声,口头要求与实际操作相背离,上级布置与下级执行有偏差,使得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成为“空对空”的一种形式,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二)重视经济建设,未能正确处理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经济建设是中心,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这是大政方针,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当前,在处理这一问题上存在三种现象:一是经济发展“一俊遮百丑”以偏概全现象。只要经济发展有速度,有效益,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也肯定搞得很好,甚至就可以松一松,可抓不抓了。二是连队土地“实行承包制”,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的现象。片面认为,现在农牧团场搞市场经济,田分到户,责任落实到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可搞可不搞,人为放弃或淡化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使得基层组织凝聚力下降,模糊真理与谬误,造成大患。三是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万能化”的现象。死抱着教条不放,认为只要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搞得好,就什么都能搞得好,以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代替一切,忽视利益和经济进步,从一个极端步入另一个极端。上述现象,其根源主要在于未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简单地把两者割裂开来,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两者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经济发展了,可增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物质基础,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进步了,可以激发劳动热情,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重视了规章制度建设,但未能处理好形式与实效的关系
不依规矩,难成方圆,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亦莫能外。深入农牧团场、各基层连队作一调查,会发现有些单位办公条件很差,但各项规章制度挂满四壁,究其真正收效如何,我看值得商榷。一是有制度不依。规章制度墙上挂挂,本子上画画,定归定,做归做。定时严肃认识,贯彻起来“下不为例”,形同虚设,个别活动室成了棋牌室、麻将室或“聊天室”。二是有制度难依,以经济措施代替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考核制度动辄与工资报酬挂钩,行政管理动辄“违章罚款”,搞得人心惶惶,高度紧张,长此以往,影响干群关系,损伤干部形象。三是有制度可依,以形式主义代表工作内容。上级要求的一定办,上级发个文件,下面也发个文件,上头开个会,下面照样开个会,制度也订了,工作也做了,措施也有了,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差不多也可以“告一段落”了。把制度建设作装饰,把自身作用等同于“传声筒”,工作无创意,无新招,一味死守摊子,难以突破。导致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恐怕应归结为领导重视程度不高,尤其是主要领导未能真正摆上位置,“取法乎下”,不可能取得“上上之效”。
面对以上种种现象,想彻底改变现状,做好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面对构建和谐社会、团场跨越式发展,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农牧团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从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入手
有了制度,就有了保障,但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制度创新重点是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一是建立明确的领导责任制度。首先,要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各级负责人分级负责的领导责任制,使主要领导和各级负责人切实负起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并带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其次,要建立“一岗双责”的工作制度,使思想政治工作不再只是党务干部的职责,从事行政管理和业务工作的干部也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并结合业务工作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最后要建立“环环相扣”的目标责任制,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纳入师市三个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并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要切实改变思想政治工作“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与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增强领导干部和各级负责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考评制度,并把考评结果作为衡量领导干部及各级负责人政绩的重要内容和对领导干部、各级负责人进行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思想政治工作最终要靠人去做,因而政工队伍的素质就成为决定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关键因素。队伍建设的创新就是要建设一支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责任明确、制度健全,保证师市思想政治工作有人管、有人做。要调整结构,注重选拔中青年优秀人才,充实专职政工队伍,有效地解决政工队伍力量薄弱这一问题;要建立和健全岗位培训制度,引导政工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特别要引导他们把提高政治理论素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起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凝聚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熟悉本职工作,还要通业务、会管理,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二)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上进行改进创新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社会的变革呼唤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改进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从过去单一的意识形态的工作,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紧紧围绕团场生产经营过程、团场发展前途,职工的切身利益等方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并与科学文化教育、法制教育、职工技能教育结合起来,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内涵上应在“大纵深、宽正面”上下功夫。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实现创新:一是观念创新。指导思想上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紧密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师市发展,要积极发现职工潜在的隐性的、共性的、个性的思想情况,使思想政治工作“重心前移”。在工作部署上要注重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工作目标上要注意共性要求和个性发展兼顾,工作范围要更加开放,工作对象由普通职工向领导干部转变,工作的主要方法由说教、灌输向交流讨论、自我教育转变。二是思路创新。科学化、现代化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最高境界,思想政治工作要沿着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和目标发展,要用现代科学理论、科学技术、科学思维武装政工干部和政工部门,致力于提高其工作效能和劳动价值,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思想政治工作者也要自我充电加压,也要引进高文化素质的人才。因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作为党的宝贵财富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是知识含量很高的特殊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文明的设计师和建筑师,更需要高水平、高文化、高素质、高要求、高境界。他们要有敬业精神,“敬业乐群”、“忠于职守”、对事业和工作全身心投入,还要学而不疲,乐于、勤于、善于学习,学会关心、合作,学会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学会辨别是非,明确使命和责任,坚定信仰和信念,像马克思研究资本论那样,坚持不懈的构筑精神支柱和铸造灵魂工程。三是内容创新。教育内容要从实际出发,体现师市精神、时代精神,满足员工的需求,既要坚持先进性,也要体现层次性。要在继续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开展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教育,开展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教育以及“三讲”、“三个代表”教育。还可因势施教,如加入WTO带来更加丰富的教育内容,这些教育就是一种创新。四是手段创新。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社会调控手段结合起来,与政策的手段、法律的手段、管理和监督的手段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增强整体的效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多种经济成分共存、多种分配方式同在的今天,光靠思想政治教育显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还必须通过解决物质利益问题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因此,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新的手段应该是物质、精神双驱动模式。在精神驱动方面,要坚持以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为主题,紧密围绕师市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从解疑释惑、调适心理、理顺情况入手,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将员工的思想统一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在物质驱动方面,特别要在一个问题上进行探索:主要是研究解决群众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问题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往往是棘手难办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加以解决这些问题。而一旦问题得到真正解决,思想政治工作就会大大前进一步。过去有人说:“十年经商成富翁,十年仕途得春风,十年政工一场空”。因此在笔者工作单位,党委为从事政工工作的同志职称评定、工资兑现等方面给予了与技术人员同等待遇,同样受到了尊重,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必备的物质基础。
(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从本质上说就是群众工作,要把职工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首先要把职工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应当看到,当前职工的许多思想问题是由于实际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而引发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关心职工利益,同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受到职工欢迎,并易于职工接受。要致力于解决职工群众的实际问题,就必需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为职工办实事,排忧解难,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妥善解决好职工生活特别是困难职工的生活问题,同时,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职工提高精神境界,鼓舞职工干劲,使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为团场快速发展而努力奋斗。
(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具体工作实际,把先进性和广泛要求、统一性和层次性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认识、凝聚人心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目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如果千篇一律、生搬硬套,就收不到理想的效果,要针对突出的思想问题,结合实际进行教育引导,职工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就是思想教育的重点,对职工思想上存在的困惑,必须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作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解释和说明。理想信念教育不能照本宣科,而要认真分析影响人们理想信念的问题及其原因,着力解决职工思想上的困惑;形势任务教育不能空泛议论,而要贴近师市改革发展实际和职工切身利益,做到由小到大,由浅到深;道德教育不能“一刀切”,而要从职工道德水平实际出发,分层次,从具体事情抓起。紧密结合实际,增强针对性和提高实效性,就一定能够开创师市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