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街镇综合执法工作的实施意见
索 引 号: AAA000-0202-2014-00027 AAA000-0221-2014-00004 主题分类: 津政发;国防 公安 司法 发布机构: 天津市人民政府 文 号: 津政发〔2014〕25号
附 加 码: 000125014/2014-00087 发文日期: 2014-09-30 主 题 词: 名 称: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街镇综合执法工作的实施意见
内 容 概 述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以推进美丽天津建设为目标,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和缩短执法半径、提高管理效率的工作思路,在全市各街镇实施“一支队伍管全部”的综合执法机制,切实强化街道和基层政府的管理效能,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内 容 全 文
津政发„2014‟25号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
推进街镇综合执法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天津市街道综合执法暂行办法》(2014年市人民政府令第11号,以下简称《办法》),现就全面推进我市街道乡镇(以下简称街镇)综合执法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以推进美丽天津建设为目标,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和缩短执法半径、提高管理效率的工作思路,在全市各街镇实施“一支队伍管全部”的综合执法机制,切实强化街道和基层政府的管理效能,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界定街镇综合执法具体事项。各区县人民政府要按照《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全面梳理有关行政执法依据,及时提出本区县的街镇综合执法具体执法事项目录,界定街镇与区县部门之间的执法边界,确保无缝对接。同时,规范街镇综合执法程序和文书。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制定出台街镇综合执法相关指导意见,积极配合、支持各区县人民政府开展相关工作。
各区县人民政府要针对街镇执法半径短、快捷高效的特点,按照违法行为易于确定、执法程序简便易行的原则确定具体执法事项。街镇综合执法区域以居民社区、道路街面为主;需要进入工矿企业、商务楼宇内部进行检查的事项,原则上不列为街镇综合执法具体执法事项。
(二)组建街镇综合执法队伍。各区县人民政府要按照市人民政府确定的街镇综合执法队伍组建方案有关要求,综合考量各街镇人口、区域面积、经济总量、执法任务等因素,抓紧做好街镇综合执法队伍组建工作。要将适应街镇综合执法工作、责任心强、熟悉业务的骨干力量充实到街镇综合执法队伍,配齐执法人员。要认真做好街镇综合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努力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市和区县相关执法部门要积极配合区县人民政府做好街镇综合执法人员专业法律知识的培训。市和区县政府法制机构要按照《天津市持证执法管理办法》(1997年市人民政府令第73号)的规定,做好街镇综合执法人员考试工作,对考试合格的人员及时颁发天津市行政执法证。
市法制办会同市财政局等有关部门,规范街镇综合执法人员的工作服装和执法标志。街镇综合执法人员在开展执法活动时,应规范着装并佩戴执法标志。
(三)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建设。市和区县编制部门、各区县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区县和街镇法制机构建设,按照《办法》的要求,在街镇明确法制机构。为满足街镇法制工作需要,各街镇应当明确2至3名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干部,专职负责本街镇执法监督、行政复议、应诉以及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各街镇要充分发挥法制机构作用,不断提升街镇的行政执法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各级政府法制机构要认真履行行政执法监督职责,加强对街镇以及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
(四)做好街镇综合执法的衔接工作。各区县人民政府要组织本区县相关执法部门开展一次集中全面的执法检查,摸清底数。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查处的,应当在与街镇工作交接前集中查处;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列清台账,在工作交接时做到底数清晰,并针对每个遗留问题提出具体的工作方案。遗留问题原则上由原执法单位继续解决,街镇综合执法机构予以配合。街镇综合执法队伍组建后,各区县人民政府要统筹规划,集中相关执法部门的执法力量,采取逐个帮扶的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帮助街镇开展工作,以弥补街镇综合执法队伍组建初期力量与经验的不足。
(五)建立健全执法工作机制。
1.执法衔接协调机制。各区县人民政府要按照《办法》的规定,建立健全街镇之间以及街镇与相关执法部门之间相互告知、案件移送、联合执法以及信息共享等工作衔接机制,并建立由区县政府法制机构牵头的执法协调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街镇综合执法工作的组织推动和规范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各类执法争议和问题,确保街镇综合执法工作高效运行。市级相关行政执法部门要制定工作制度,指导区县部门和派出机构积极配合所在区县做好街镇综合执法工作。
2.执法保障机制。各区县、乡镇人民政府要为街镇综合执法工作的开展提供必需的办公场所和执法装备,将街镇综合执法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足额保障。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执法经费与罚没收入挂钩。各区县人民政府要加快街镇综合执法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和技术设备提高执法效率,减轻执法人员的工作负担。各级公安机关要积极支持街镇综合执法机构履行职责,对在街镇综合执法活动中发生的妨碍执行公务、暴力抗法等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
3.考核评价机制。各区县人民政府要将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纳入依法行政考核和绩效考评体系,并实行街镇和区县行政执法部门互评机制。区县行政主管部门在对派驻街道机构主要行政负责人作出任免、调动、考核和奖惩的决定时,应当听取该派出机构所在街镇的意见和建议。
(六)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力量。市法制办、市监察局、市编办、市审批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等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我市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建设工作方案,建立市和区县两级监督平台体系。各区县人民政府要认真做好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建设,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与各街镇和各行政执法部门互联互通,对其执法检查记录以及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案卷进行检查,实现对行政执法行为的有效监督。同时,要通过平台实现接受公众投诉举报、执法信息公开、执法信息共享以及与企业诚信系统对接等功能。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实施街镇综合执法工作,是我市行政执法体制的重大改革,也是加强社会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各区县人民政府、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街镇综合执法工作的重要意义,从改革大局出发,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各项要求。各区县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区县实施街镇综合执法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要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街镇综合执法工作。各区县人民政府要建立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扎实推进街镇综合执法工作。
(二)周密部署,抓好推动落实。各区县人民政府要严格按照《办法》和本意见要求,组织各街镇和相关部门抓紧研究,于2014年10月底前提出本区县推进街镇综合执法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街镇综合执法具体执法事项目录,界定街镇与区县部门之间的执法边界,同时确定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的方法、步骤、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并按照《办法》规定程序,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认真组织实施。
(三)广泛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电子屏、宣传栏及社区公开栏,广泛宣传街镇综合执法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执法信息,使街镇综合执法工作得到群众的普遍理解和支持,增强群众的参与意识和自律意识,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营造和谐共建、遵规守约、文明诚信的社会管理氛围。
2014年9月29日
第二篇:镇街2011年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意见
***2011年深入推进
创先争优彰显先进性活动的意见
2011年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承上启下之年,要着力巩固和扩大2010年的创争成果,同时为2012年更深入的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2011年是创先争优活动进入高潮的深化之年,为切实以创先争优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一五三六一”的决策部署,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实现,为完成“十二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现就深入推进创先争优彰显先进性活动,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富民强镇”为主题,以转型跨越发展为主线,围绕市委“一三五六一”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组织引导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全面创先争优,在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建功立业,进一步彰显先进性。
要坚持“四重”:重在干事创业,重在为民服务,重在解决问题,重在比学赶超。
要力求“四个全面提升”:全面提升思想境界和工作标杆;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全面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素质能力。
二、工作重点
1、在推动中心工作、履行岗位职责上创先争优。根据本地、本部门、本单位既定的全年创先争优工作目标和阶段工作重点,确定具体的创先争优活动主题、内容和要求,层层细化分解任务,把能否完成好中心任务作为衡量创先争优成效的主要标准,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创先进、争优秀。紧扣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创先争优。通过表彰大会的形式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进行表彰,集中推出一批好的典型,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先进典型进行广泛宣传,激励广大党员以优异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
2、在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上创先争优。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服务转方式、调结构的能力和水平;带头创新发展思路,明确转方式、调结构的具体措施;带头抓项目、抓投入,勇于担当、攻坚破难。积极服务“十二五”规划实施。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在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执政基础、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实践中创先争优。
3、在做好群众工作、促进社会和谐上创先争优。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群众满意作为各项工作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扎实办一批顺民心、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在全市建立起深入到每一个社区的服务网络,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社会环境。
4、在建强班子、打造队伍上创先争优。以市、镇、社区三级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能够担当“十二五”重任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着力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出资人、党建指导员“三个关键人”的选配和培训指导。深化党群共建创先争优,以抓覆盖、强根基,抓班子、强队伍,抓阵地、强功能,抓活动、强活力“四抓四强”为载体,进一步扩大基层组织覆盖,增强基层组织活力。结合迎接建党90周年,开展“学党史、增党性、争做转型跨越发展龙城先锋”主题实践活动,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和优良传统教育。
5、在改进作风、树立形象上创先争优。开展工作作风专项教育整顿活动,倡树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求真务实、雷厉风行的作风,营造领导在一线服务、干部在一线创业、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体现、形象在一线树立的良好氛围。开展“擦亮窗口、服务百姓”活动,着力提高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开展“亮身份、作承诺”和“换届我承诺”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带头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换届工作环境。
三、主要措施
1、精心设计主题实践活动。各部门、社区要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和阶段工作重点,每季度确定一个实践主题,形成“一季一主题,一季一承诺,一季一点评,一季度一先锋、一季一考核”的活动推进特色。根据潍坊市统一部署和市委总体工作布局,一季度以“谋划大跨越,夺取开门红”为重点,二季度以“聚精会神抓项目,千方百计抓落实”和“强化党史党性党风教育,营造风清气正心齐环境”为重点,三季度以“走进千家万户,为民排忧
确立一个或几个创先争优项目,落实分管领导、责任部门、具体责任人及工作团队,开展团队式创争。建立四项推进制度:创先争优项目推进会商制度,每月召开项目调度推进会,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创先争优项目成果季度展评制度,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发现选树典型;创先争优项目推进督查制度,定期深入工作一线检查指导,确保项目推进的质量和效率;项目评估验收制度,项目完成后,由单位统一组织评估验收,对达不到标准要求的,限期整改完善。
4、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深入挖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鲜活做法和典型经验,积极推介,不创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力。组织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调研和理论成果征集与评比活动,为活动开展提供支撑。
5、广泛开展“结对比学赶超”。引导督促基层党组织和每一名党员干部,分别确定一个同级、同类的比学对象和赶超目标,结成比学赶超对子,制定赶超计划。着重开展“五比五看”:比实绩,看工作进位争先;比创新,看破解难题力度;比服务,看群众认可程度;比作风,看执行能力高低;比素质,看社会形象如何。
6、强化督查指导和考核激励。实行经常性督查和一季度一考核,坚持定期进行分析调度和开展经验交流,加强分类指导。进一步修订完善创先争优活动考核办法,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和导向性,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创先争优的动力激发调动起来。
四、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1、落实领导责任。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
第三篇:法制镇街创建活动实施意见
中共柏林镇委 柏林镇人民政府 关于开展法治镇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
为了认真贯彻《法治镇建设纲要》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法制区、法治镇(街)创建活动的有关要求,从2011年起,在全镇开展法治镇街创建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落实,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促进镇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目标任务
建设法治镇,开展法治镇创建活动,是在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一项长期的法治实践活动,其总体目标是:到2011年,全镇有95%以上的公民普遍接受法制教育,98%以上的部门和基层单位达到或基本达到依法治理工作标准,100%以上的行政村(社区)达到和基本达到“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标准,为全面实施法治镇创建打下基础; 2016-2020年巩固全镇法治化建设成果,全面提高全镇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的法治化水平。
具体任务是:
1.着眼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按照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的要求,全面开展规范行政权力专项活动,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政府各部门的职权及行政程序,创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
2.着眼于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通过一系列活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集中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3.着眼于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完善维权机制,深入持续开展依法维权活动,重点做好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社会群体的维权工作;
4.着眼于坚持和发展基层民主,以提高基层工作法治化水平为目标,以推进农村法治建设为重点,继续深化民主法治村和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
5.着眼于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以依法纳税、规范劳动用工、加强安全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反对不正当竞争以及重合同、守信用等为重点,积极开展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
三、基本要求
要按照“六个坚持、六个不发生”的基本要求,严格标准,循序推进,务求实效。
(一)突出“六个坚持”。
一是坚持立党为公。
1.党委领导民主法治建设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支持和保证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依法行使权力。
2.健全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通过人大法定程序转化为全镇人民的共同意志。
3.推进党务公开,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4.健全党政主要领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制、辞职制。二是坚持公正高效。
1.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2.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重大事项集体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
3.制定规范性文件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并依法报送审查和备案,不与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
4.推进城镇管理、文化管理、安全生产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领域的综合执法考评,行政许可行为规范、合法、便捷,行政效率明显提高。
5.严格非税收入管理,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杜绝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
6.建立健全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积极预防和依法妥善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7.保障企业的合法利益和正常的经营秩序,依法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妥善解决农村土地征收征用、镇房屋拆迁、企业改制改组和破产过程中侵犯群众合法权益的问题,公民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三是坚持司法为民。
1.依法及时有效打击犯罪,正确适用法律,依法调节经济和社会关系,伸张正义,维护稳定。
2.法律服务体系完备,法律服务市场秩序良好,广大公民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3.规范执法行为、完善监督机制。违法违规办案、司法不作为、执法不严不公不文明等行为受到严肃查处,对政法干警的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涉法涉诉上访案件明显减少。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
1.村(居)委会等自治组织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功能不断完善。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得到全面落实,治安防控体系和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更加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网络健全,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落到实处,治安状况良好,社会政治稳定。
3.强化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地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状况良好。
五是坚持诚实守信。
1.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整体信用状况良好,市场秩序公平开放、诚信规范。
2.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纳税意识普遍提高,依法及时纳税,涉税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3.切实执行和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健全完善环境安全监控和紧急处置机制,完善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严肃查处违法行为,不断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生态环境良好。
六是坚持学法用法。
1.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普法教育网络完善有效。“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得到落实,“大普法”长效机制基本建立,民主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得到强化,法律素质不断提高。2.落实国家公务员特别是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学法培训制度。3.积极开展“法律九进”(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军营、进中介、进监所)活动,90%以上的社区和农村达到“四个一”要求(有一支普法志愿者队伍、有一处法制宣传栏、有一套普法书籍、每季度开展一次法律知识咨询活动)。切实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大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
(二)确保 “六个不发生”。
1.不发生领导班子成员重大违法犯罪案件。
2.不发生因领导决策失误、渎职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事件。
3.不发生与宪法、法律、法规相抵触的文件、规定导致严重侵犯公民利益,在全镇造成恶劣影响的事件。
4.不发生因违法行政引发的在全镇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或公民死亡事件。
5.不发生因监管不力导致发生严重危害公民健康、生命财产安全或者公共财产安全的恶性事件。
6.不发生在当地造成恶劣影响的徇私枉法案件。
四、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
镇委成立法治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履行开展法治镇街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检查职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建活动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镇司法所。
(二)形成工作合力。建设法治镇街,开展法治镇街创建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施“一把手”工程,建立党委领导,人大、政府、各司其职,各部门整体联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各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对本系统法治建设工作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本系统尤其是基层业务主管部门推进法治建设工作的检查督促和指导。
(三)狠抓“两个”重点。
要按照法治镇街建设的总体目标,把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作为创建活动的重点。一要以依法行政、建设服务型法治政府为目标,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二要紧密结合“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以规范为主线,以执法一线、热点岗位、领导干部为重点,通过落实整改措施,强化执法检查,加强制度建设,着力解决执法不公正、不规范、不作为、不文明等问题。要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地看到法治镇建设取得的进展,实实在在地享受法治镇建设取得的成果。
(四)强化宣传发动。要大力宣传建设法治镇街和开展法治镇街创建活动的目标、任务和重要意义,采取专栏、专题、新闻采访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宣传报道,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
中共柏林镇委 柏林镇人民政府
二0一一年四月十一日
中共柏林镇委办公室 2011年4月11日
(共印35份)
第四篇:法制镇街创建活动实施意见
中共柏林镇委柏林镇人民政府
关于开展法治镇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
为了认真贯彻《法治镇建设纲要》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法制区、法治镇(街)创建活动的有关要求,从2011年起,在全镇开展法治镇街创建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落实,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促进镇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目标任务
建设法治镇,开展法治镇创建活动,是在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一项长期的法治实践活动,其总体目标是:到2011年,全镇有95%以上的公民普遍接受法制教育,98%以上的部门和基层单位达到或基本达到依法治理工作标准,100%以上的行政村(社区)达到和基本达到“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标准,为全面实施法治镇创建打下基础; 2016-2020年巩固全镇法治化建设成果,全面提高全镇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的法治化水平。
具体任务是:
1.着眼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按照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的要求,全面开展规范行政权力专项活动,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政府各部门的职权及行政程序,创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
2.着眼于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通过一系列活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集中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3.着眼于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完善维权机制,深
入持续开展依法维权活动,重点做好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社会群体的维权工作;
4.着眼于坚持和发展基层民主,以提高基层工作法治化水平为
目标,以推进农村法治建设为重点,继续深化民主法治村和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
5.着眼于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以依法纳税、规范劳
动用工、加强安全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反对不正当竞争以及重合同、守信用等为重点,积极开展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
三、基本要求
要按照“六个坚持、六个不发生”的基本要求,严格标准,循
序推进,务求实效。
(一)突出“六个坚持”。
一是坚持立党为公。
1.党委领导民主法治建设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支持和保证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依法行使权力。
2.健全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通过人大法定程序转化为全镇人民的共同意志。
3.推进党务公开,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4.健全党政主要领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制、辞职制。
二是坚持公正高效。
1.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2.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重大事项集体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
3.制定规范性文件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并依法报送审查和备案,不与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
4.推进城镇管理、文化管理、安全生产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领域的综合执法考评,行政许
可行为规范、合法、便捷,行政效率明显提高。
5.严格非税收入管理,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杜绝乱
罚款、乱收费、乱摊派。
6.建立健全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积极预防和依法妥善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7.保障企业的合法利益和正常的经营秩序,依法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妥善解决农村土地征收征用、镇房屋拆迁、企业改制改组和破产过程中侵犯群众合法权益的问题,公民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三是坚持司法为民。
1.依法及时有效打击犯罪,正确适用法律,依法调节经济和社会关系,伸张正义,维护稳定。
2.法律服务体系完备,法律服务市场秩序良好,广大公民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3.规范执法行为、完善监督机制。违法违规办案、司法不作为、执法不严不公不文明等行为受到严肃查处,对政法干警的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涉法涉诉上访案件明显减少。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
1.村(居)委会等自治组织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功能不断完善。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得到全面落实,治安防控体系和
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更加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网络健全,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落到实处,治安状况良好,社会政治稳定。
3.强化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地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状况良好。
五是坚持诚实守信。
1.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整体信用状况良好,市场秩序公平开
放、诚信规范。
2.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纳税意识普遍提高,依法及时纳税,涉税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
3.切实执行和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健全完善环境安全监控和紧急处置机制,完善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严肃查处违法行为,不断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生态环境良好。
六是坚持学法用法。
1.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普法教育网络完善有效。“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得到落实,“大普法”长效机制基本建立,民主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得到强化,法律素质不断提高。
2.落实国家公务员特别是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学法培训制度。
3.积极开展“法律九进”(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军营、进中介、进监所)活动,90%以上的社区和农村达到“四个一”要求(有一支普法志愿者队伍、有一处法制宣传栏、有一套普法书籍、每季度开展一次法律知识咨询活动)。切实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
境。大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
(二)确保 “六个不发生”。
1.不发生领导班子成员重大违法犯罪案件。
2.不发生因领导决策失误、渎职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事
件。
3.不发生与宪法、法律、法规相抵触的文件、规定导致严重侵
犯公民利益,在全镇造成恶劣影响的事件。
4.不发生因违法行政引发的在全镇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或
公民死亡事件。
5.不发生因监管不力导致发生严重危害公民健康、生命财产安
全或者公共财产安全的恶性事件。
6.不发生在当地造成恶劣影响的徇私枉法案件。
四、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
镇委成立法治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履行开展法治镇街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检查职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建活动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镇司法所。
(二)形成工作合力。
建设法治镇街,开展法治镇街创建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施“一把手”工程,建立党委领导,人大、政府、各司其职,各部门整体联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各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对本系统法治建设工作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本系统尤其是基层业务主管部门推进法治建设工作的检查督促和指导。
(三)狠抓“两个”重点。
要按照法治镇街建设的总体目标,把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作为创建活动的重点。一要以依法行政、建设服务型法治政府为目标,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二要紧密结合“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以规范为主线,以执法一线、热点岗位、领导干部为重点,通过落实整改措施,强化执法检查,加强制度建设,着力解决执法不公正、不规范、不作为、不文明等问题。要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地看到法治镇建设取得的进展,实实在在地享受法治镇建设取得的成果。
(四)强化宣传发动。要大力宣传建设法治镇街和开展法治镇街创建活动的目标、任务和重要意义,采取专栏、专题、新闻采访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宣传报道,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
中共柏林镇委柏林镇人民政府
二0一一年四月十一日
中共柏林镇委办公室2011年4月11日
(共印35份)
第五篇:板桥镇人民政府关于消防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
板桥镇人民政府关于消防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
2008年05月12日 【浏览字号:大 中 小】 来源:板桥镇党政办
板府发〔2008〕39号
各村民委员会,镇级各单位、部门、企业:
根据(富安防〔2008〕1号)《富顺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防火办公室关于开展2008年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为切实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落实消防工作责任,突出重点,狠抓薄弱环节,有效防止重特大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全镇消防安全工作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镇消防安全问题仍很突出,火灾隐患严重存在,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够。一些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和管理制度不健全,消防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工作措施不落实,隐患整改不到位。
(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不落实,社会消防安全整体意识不强。部分干部、职工和群众对消防安全认识不足,消防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消防安全常识特别是火场逃生自救知识缺乏,社会防范火灾能力比较薄弱。(三)火灾隐患未得到有效治理。
(四)场镇消防规划和消防基础设施落后。(五)消防经费落实不到位。
(六)火灾事故还未得到有效控制。
二、消防安全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
进一步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完善消防管理制度,强化消防安全监管,加大消防安全投入,下大力整治火灾隐患,促进全镇消防安全状况不断改善,建筑消防设施和场镇公共消防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全社会抗御火灾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达到坚决杜绝特大火灾和群死群伤等恶性火灾事故,最大限度防范重大火灾事故,千方百计减少一般火灾事故的目标。(一)建立完善的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二)健全消防管理机构,充实消防管理人员。建立义务消防队。(三)完成消防规划的编制任务。
(四)加大消防安全投入,完善消防基础设施。
(五)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确保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庆典活动期间,力争不出现群死群伤的重大火灾事故。
(六)控制和减少火灾事故。力争每年火灾事故件数按10%递减,到2010年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三、当前应抓好的重点工作
(一)狠抓公众聚集场所和商住楼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做到严格标准、严格检查、严厉处罚、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二)加快小城镇消防规划的编制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并重点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三)加快社区消防设施建设,强化社区消防管理。逐步建立社区消防管理机构,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社区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
(四)定期开展火险隐患排查,加大整改力度、防范火灾事故。各村、镇及各有关部门、各单位要安行每月隐患排查制度,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坚决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主要工作措施(一)进一步明确消防安全责任
镇党委、政府、各村、各部门、各单位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四川省消防条例》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以及《关于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认真落实消防工作职责。
1、各级党委、政府抓消防安全的职责
(1)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将消防工作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列为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领导,统筹安排,落实责任,定期检查,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2)负责消防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将重点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列入消防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3)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狠抓场镇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工作,公共消防设施必须按国家标准进行建设;重点抓好消火栓、手抬机动泵、取水设施等设施建设。(4)落实消防事业经费。镇政府要按照县政府要求将消防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递增。
(5)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安全素质。经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坚持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景区,促进安全教育制度化、规范化。
(6)抓好我镇重大消防问题和重大火灾隐患的整改。定期组织对重大火灾隐患的排查、分析,落实责任,督促整改。
(7)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在农业收获季节、森林防火期间、重大节假日以及火灾多发季节,各单位、部门应组织开展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安全大检查,及时整改隐患。(8)狠抓事故调查,严肃追究责任。要坚决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认真调查,严肃追究责任。
2、公安消防部门的主要职责
(1)依法实施消防监督和灭火救援。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认真履行消防监督和灭火救援职责。
(2)加强监督,受理举报。依法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积极受理群众对火灾隐患和违法违章行为的举报,及时查处举报的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违章行为,负责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工程消防验收、公众聚集场所开业和重大活动举办前消防检查、火灾事故调查处理以及有关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整顿,定期公布本地区重大火灾隐患情况。
(3)强化源头管理,重视过程监督。加大对新、扩、改建工程消防安全条件的审查、审批,强化施工过程监管,做到设计不合格不审批,未同步落实消防设施的要责令停工,不符合安全条件的坚决不予验收。
(4)积极开展消防法制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依法组织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保卫机构负责人,专兼职消防人员,消防设施设计、安装、维护、管理、操作人员,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从事具有火灾危险性工作的管理、作业人员以及特殊工种人员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5)依法从严整治隐患。对消防安全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应依法责令当场改正;当场不能改正的,应责令限期改正,并责令采取措施加以防范;逾期不改正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其中对营业性场所逾期不改正的,必须责令停产停业。对逾期不履行消防行政处罚决定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6)重点加大对医院、养老院、学校、易燃易爆等场所的监管力度。对医院、养老院、学校、幼儿园、易燃易爆单位等重点单位的安全防范,必须采取一切措施加强重点监管。(7)制定完善的重特大消防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各有关单位对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大型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场所,易燃易爆危化品场所等重点目标,均必须内制定完善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有针对性的演练。(8)负责对非消防重点单位和居民社区、农村的防火监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四川省消防条例》、公安部《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各派出所应承担对辖区内各地段、片区的消防检查、监管职责。
(9)严格执行执勤备战制度,保证人员和装备时刻处于最佳战备状态。要熟悉辖区道路、消防水源、重点单位的情况,积极开展技术练兵,提高灭火救灾技战术水平。公安消防部队接到报警后,必须迅速赶赴现场,全力救助遇险人员,排除险情,及时有效扑灭火灾。
3、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主要消防工作职责
(1)镇政府、电信、能源等部门应做好消防安全的保障工作。镇政府、电信、水电气等有关单位和部门负责对消防供水、消防通信等公共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设施完好,水量、水压充足,信息畅通,并有计划、分阶段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2)劳动保障、教育等部门应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教育部门要将消防教育列入国民教育计划,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要将逃生训练及其它消防知识纳入有关教育课程,且每学期不得少于4课时。司法、劳动保障和科技部门要将消防法规和消防知识列入普法、培训和科普工作内容。广播、电影、电视等有关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要面向单位、社区、农村开展消防法制,消防工作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特别是消防公益宣传;组织开展自救逃生知识、消防法律法规、典型火灾案例的宣传报道。坚持重大火灾隐患每季度定期公布。实施对消防违法违章、消防工作责任不落实等问题的新闻曝光。
(3)建设、房管等部门要从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施工及验收各环节把好源头关口。凡是未经消防审核或审核不合格的建设工程,建设行政部门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未经消防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房管部门不得为其办理房屋产权手续。
(4)强化行业消防安全管理。教育、卫生、文化、旅游、工商、商贸、建设等主管部门要在各自范围内,对本系统、本行业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督促整改火灾隐患,保障消防安全。
4、社会各单位消防工作职责
(1)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干部人是本单位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消防工作全面负责。各单位分管消防工作的领导是本单位消防安全直接责任人,对本单位消防工作具体负责。(2)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认责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各单位应依法定期组织防火检查、防火巡查、火灾隐患整改、员工消防教育培训,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管理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对消防设施、器材装备、安全标志要定期检验、检修,消防安全责任人员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必须配齐、到位到岗、履责,同时要建立、健全防火档案,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消防演练。
(3)认真开展防火安全检查。各单位要加强防火检查,机关、团体、事业单位至少每季度一次,企业至少每月一次,消防重点单位和易燃易爆单位必须坚持每日防火巡查,公众聚集场所营业期间必须坚持每2小时进行一次防火巡查。对防火检查、巡查均做好记录,有关人员签字存档,发现隐患,应立即强制整改。
(4)强化宣传教育,提高防火意识,增强自防、自救能力。各单位对每名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每年至少一次,公众聚集场所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进入新岗位的员工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本单位、本岗位火灾危险性及防火措施;有关消防设施性能、灭火器材使用方法;报警方式、扑救初期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等。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培训的内容重点在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知识和技能。所有公众聚集场所必须张贴消防标语、图画或在营业期间通过广播、闭路电视等向顾客宣传防火、灭火、逃生自救常识。学校、幼儿园应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和幼儿进行消防基本知识特别是火场自救逃生知识的教育、培训,并适时组织火场逃生自救的适应性训练。各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保卫部门负责人,专兼职消防人员,消防设施设计、安装、维护、管理、操作人员,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从事具有火灾危险性工作的管理、作业人员以及特殊工种人员,公众聚集场所其他工作人员等均必须接受公安消防机构组织的消防安全培训。
(5)完善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所有消防重点单位、公众聚集场所和易燃易爆单位,必须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演练。预案主要内容包括:组织机构、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扑救初期火灾的程序和措施、扑救初期火灾的程序和措施,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程序和措施等。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消防重点单位至少每半年一次,其它单位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6)设施完善,疏散可靠。各单位必须保障消防水源充足,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随时完整、齐备、有效;安全通道和出口按规定设置并保持畅通,严禁堵塞、占用疏散通道和锁闭安全出口,保证工作时间或营业时间随时畅通。
(7)加强义务消防队伍建设,及时扑救初期火灾。各单位对专职或义务消防队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装备和器材,开展灭火技能训练,提高预防和扑救火灾的能力。发生火灾后,必须立即报警,并组织和引导在场人员疏散,及时扑救初期火灾。
(8)落实各项措施,消除火灾隐患。各单位对存在的火灾隐患,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整改和消除。能够当场改正的,必须当场改正;不能当场改正的,必须落实整改措施、期限、资金和监管责任。在隐患整改期间,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不发生火灾;不能确保消防安全的,必须对危险部位强制停产停业整改。
(9)重视基层,夯实基础。社区、各单位、各部门、各岗位消防安全员物业管理单位要加强对广大居民群众的消防宣传教育,负责社区、住宅小区消防设施、器材以及消防安全标志的管理、维护工作,组织开展经常性消防宣传和消防检查、防火巡查,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的畅通和消防设施器材的完好有效。社区和居民住宅区物业管理单位须设立119报警点,建立消防组织机构,健全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和管理制度,开辟社区和住宅小区消防知识宣传专栏,每周开展一次消防检查,每日进行一次防火巡查,并做好防火检查、巡查及消防宣传等的工作记录。
(10)强化源头管理,严格审核、验收。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国家规范进行设计,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须报送公安消防部门审核,未经审核或审核不合格的,建设单位不得施工;审核后消防设计需要变更的,应报经原审核公安消防部门核准;未经核准的,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变更。建筑工程竣工时,必须经公安消防部门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公共场所室内装修、装饰必须选用法定检验机关检验合格的材料;歌舞厅、影剧院、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等公众聚集场所,在使用或者开业前,必须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申报,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或者开业;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火灾危险性的,主办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并向公安消防部门申报,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举办。
(二)完善消防管理制度,镇级单位应建立完善以下制度:
1、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2、防火巡查、检查制度;
3、安全疏散及设施管理制度;
4、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
5、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6、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7、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8、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及演练制度;
9、燃气和电器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制度;
10、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等。(三)强化监管
1、坚持点、线、面相结合,强化消防检查,落实隐患整改,认真做到“七个到位”。(1)单位自我检查到位。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要按照《消防法》和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要求,切实加强本单位定期防火检查和防火巡查。各单位防火检查内容主要包括:火灾隐患整改及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安全疏散通道、出口、标志情况,消防车道、消防水源情况,消防设施、器材配备及完成情况,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重点工种人员及员工消防知识掌握情况,重点部位管理情况,易燃易爆物品防火、防爆情况,消防值班情况,防火巡查情况等。防火巡查主要内容包括:用火、用电有无违章,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消防设施器材、标志是否在位、完整,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防火卷帘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消防重点部位人员是否在岗等。各项防火检查、巡查工作要全面、深入、细致,做到定点、定人、定责任、定措施,并认真做好记录,完善签字手续,分清检查责任,留档存查。
(2)消防监督检查到位。公安消防部门消防监督检查形式主要有:对单位进行监督抽查,对公共聚集场所在使用或者开业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对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在举办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对举报、投诉的消防违章行为进行查处,根据需要进行其他消防监督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被检查单位的建筑物或者场所是否依法通过了公安消防机构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消防安全检查,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是否符合规定,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消防车通道、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是否符合规定,消防设施运行、消火栓状况以及灭火器材配置是否符合规定,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以及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对消防重点单位的监督抽查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对其他单位的监督抽查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组织监督抽查时,可以分行业或者地区采取随机方式确定检查单位。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对火灾隐患情况要开展大排查活动,积极推行火灾隐患台帐登记制度,分类、分项登记备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完备相应的法律文书,规范执法程序。对火灾隐患大排查情况,要及时报告当地党委、政府。对查出的隐患督促整改手段要硬,措施要有力,执法要严,整改彻底,坚决杜绝隐患整改消除后又死灰复燃现象的发生。
(3)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检查到位。消防安全工作必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经贸、文化、旅游、教育、卫生、建设等各行业主管部门,必须根据各自职能职责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对本行业,本系统所属单位的消防安全检查,特别是针对一些重点、难点综合性问题,公安消防部门要会同安监、经贸、工商、工会等相关部门适时组织联合消防大检查,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共同督促火灾隐患的整治和解决。
(4)暗访复查到位。各级、各类消防安全检查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改进检查方法,切实加大突击性的暗查暗访力度,开展经常性的随机、突击抽查。对查出的问题,绝不能一查了之,必须进行回访复查,随时跟踪监督,了解整改进展,采取有利措施,一抓到底,直至问题彻底解决和消除。
(5)专家组检查到位。对消防技术要求比较高的重大消防问题,要充分发挥政府消防工作专家组的作用,对重大火灾隐患要实行专家技术会诊,对重大工程消防技术问题要实行专家技术论证,对重特大火灾事故调查要实行专家技术分析,对重特大消防事故抢险救援预案要实行专家技术咨询,切实增强消防工作的针对性和技术性。
(6)党政领导督导检查到位。镇党委、政府对消防安全检查负有法定责任。镇(街道)党委、政府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要切实加强消防安全督导性检查。镇党委、政府分管、联系消防工作的领导带队开展消防检查平均每月不得少于一次,其他党委、政府领导平均每季度不得少于一次,真正通过党委、政府领导亲自带队,亲自检查,亲自督办,力促火灾隐患和消防问题的整改解决。
(7)逐级督促检查到位。镇级各监督部门在开展正常消防安全检查的同时,要组织对所属各部门和单位进行专项督查,每年不少于两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每年对街道和社区消防工作情况的督查不得少于三次。纪检、监察和党委等部门,每年底要开展一次对政府、部门履行消防职责、落实消防措施、完成目标任务情况的专项督查,真正使消防工作深化、细化、实化到最基层和最基础环节,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建立重特大事故救援整体联动机制
镇政府要建立以政府应急救援为中心,以专业应急救援机构为骨干,以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组织为基础的消防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并定期开展演练。
3、强化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落实,从严查处消防工作失职、渎职行为
(1)对各责任单位抓消防检查不到位,场镇消防规划及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落实,镇消防工作目标不落实等行为,应给予有关单位和个人通报批评;对消防重点工作未及时部署、重大隐患未按期整治,公安消防部门报请的重大事项未及时决定和协调解决导致事故发生,以及对重大火灾事故查处不力等行为,应给予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予以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对政府各部门消防安全检查、督查和教育培训等职责不落实,或部门自身消防设施器材不齐备,隐患消除不及时等不履行消防职责的行为,对其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给予经济处罚,并通报批评。水、电、气、电信等部门对公共消防设施维护管理不落实,财政部门执行消防经费预算不到位,建设、房管等部门按职能职责对消防工作把关不严,公安、卫生、医疗、交通、水、电、气、电信、物资等部门未制定和落实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不履行消防工作职责的行为,对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给予经济处罚,并通报批评。上述不履行职责行为,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社会各单位未履行消防职责的,要依照《消防法》、《四川省消防条例》等予以处罚。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和管理制度未建立和落实,自我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和防火检查、巡查工作不到位,法定要求参加的消防安全培训送培工作不落实,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未制定,训练演练不落实,发生火灾时未及时报警和引导群众疏散以及初起火灾未及时扑救等,给予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以及相关人员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予以治安拘留。对消防通道、出口数量不足、不畅,基本消防设施器材不到位,火灾隐患消除不及时,建设工程项目消防审核、验收和公众聚集场所开业、重大活动举办等基本消防手续不齐备的,依法从严处理,该罚款的罚款,该关停的坚决关停,并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其它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由此引发火灾事故的,在对单位给予经济处罚的同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它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经公安消防机构通知限期整改,逾期不改发生火灾事故的,从严处罚。上述不履行职责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四)狠抓落实
1、组织学习,领会和掌握要点和要求。各单位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组织本单位领导干部、管理和从业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方案,深刻领会和掌握方案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以指导自己的工作,规范自己的行为。
2、对照方案,结合实际,搞好调查摸底工作。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各单位要对照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对现有管理制度,消防管理机构及人员,生产经营场所的消防设施、装备、器材、通道、标志、标牌、水源以及应急救援预案,火灾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整改情况等逐步进行摸底调查,对不齐全、不完善、不规范和未整改的的制度、机构、人员、设施、隐患等要分门别类造册登记。
3、制定计划,落实责任,全面整治。各单位要针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制定详细明确的整改工作计划,分解下达给有关部门、单位和人员,做到措施、资金、人员、时间“四落实”。
4、建立考核奖惩制度,确保方案顺利实施。为了确保方案的实施和落实,各单位应结合实际,制定严格的、操作性强的奖惩制度。对贯彻实施方案积极且效果好的部门、单位和人员给予奖励;对贯彻实施方案不力、措施不到位、整改不积极的部门、单位和人员给予党纪、政纪和经济处罚。
5、加强督查。镇政府和安全办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下级政府或同级有关部门和单位实施督查,并将督查结果予以通报,问题严重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管理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