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改革
谈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改革
作者:白玉 时岩
时间:2007-11-21 23:54:00
摘 要:提高国有企业运作效率是我国国企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绩效考核理论在企业中实践应用无疑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在归纳总结大连石化公司绩效改革成功经验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国有企业实施绩效改革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大连石化 绩效考核 国有企业
提高国有企业运行效率、增强国有企业竞争活力长期以来一直是理论界所探索实业界所追求的主流方向之一。自绩效考核理论被引入实际运作以来,众多学者和企业管理者将该理论方法作为了解决国企问题的法宝之一。然而,绩效考核理论在企业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国务院相关部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1044家实施人员绩效考核的企业中,59.1% 的企业选择效果一般,选择非常好和很好的比例合计才20%,选择考核效果非常好的企业只有18家,占11.7%。2004年以来,大连石化公司推行了新的绩效考核方案,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其成功经验值得我国众多国有企业借鉴学习。
一、大连石化公司背景简介
大连石化公司具有很深的国有企业背景,其全称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属公司之一,具备每年2050万吨的原油加工能力,是我国重要的炼油化工、石化产品出口和转运基地,是中国最大的炼化企业。公司现有员工4500多人,部处级直属单位19个,联合车间和分厂13个,在绩效考核工作上存在着层级复杂、指标繁多、工作差异大等特点。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影响的日益明显,企业原有的考核体系已经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奖励的正向激励作用和考核的处罚作用难以有效发挥,直接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大连石化公司通过再造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了以目标管理为核心、以即时考核为手段的绩效考核体系。该考核体系的实施贯彻,提高了考核的实效性,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了各部门的全局意识、协作意识、服务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了各项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二、大连石化公司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大连石化公司始建于1933年,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次重组和改革,因此在公司形成了多种考核体系并存的局面,极大的束缚了考核激励作用的发挥。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考核体系不够系统,缺乏统一性。由于多种考核体系共存,绩效考核往往由不同主管部门分别进行考核,本应系统完整的考核体系,被肢解为条块分割的多个考核系统,带来诸多弊端。首先是部门不同带来了考核尺度的差异,影响了考核体系的权威性;其次,在考核过程中出现了同一指标被多次考核、同一事件被多次考核的现象,考核效率低下,再次由于同一事件被多次考核,往往一次违规将导致员工多项奖金额被扣,严重影响了职工情绪。
其二,考核指标不够准确,缺乏针对性。2004年之前,大连石化公司所属的部、处、中心以及各生产单位的绩效考核指标基本处于格式化状态,通用性指标多,针对性指标少。其结果是:一方面绩效目标经验化,目标的制定缺乏科学性,绩效考核目标容易达成;另一方面直接导致考核失效,即在指标缺乏针对性的情况下,绩效考核流于形式,在工资分配上出现平均主义、在事故责任上出现推诿现象。
其三,考核方法不够灵活,缺乏及时性。在考核方法上比较单一,考勤制、领导评分制、主管部门检查制等方式是绩效考核的主要方法,难以对员工对企业运作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此外,主管部门考核采取了定期开展的方式,一方面使被考核部门出现了应付检查的投机行为,另一方面定期开展考核难以对突发性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导致考核失实。
其四,考核结果难以应用,缺乏激励性。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通过考核结果的有效应用是把握企业运行情况、调动员工积极性。在大连石化公司绩效考核体系中,考核指标上的格式化和考核方法的单一化从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绩效考核结果的可用性。另外,由于当时公司上下还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的绩效考核观念,也未建立完善的考核结果回馈机制。最终,绩效考核结果没能发挥其应有的激励作用。
三、大连石化公司绩效考核改革的主要举措
鉴于绩效考核的复杂性以及企业本身部门众多、专业多样、生产过程复杂的特点,大连石化公司制定了“简化程序、加大力度、突出实效”的基本整改原则。通过将多个考核体系的合并、多个考核标准的整合以及对具体考核工作的落实,建立一个全新的绩效考核体系。
1.整合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绩效考核体系是实施绩效考核的基础,理顺公司多种考核制度并存的局面,建立统一的考核标准和完善的指标体系是当务之急。首先,公司明确了绩效考核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将各部处中心分别负责的绩效考核日常工作统一到了企管部门,由企管部门负责考核办法的起草以及考核工作的汇总和协调。其次,建立了统一的考核标准,消除了不同单位之间标准的差异、合同指标与考核指标的差异、扣分与加分标准的差异。最后,对原有的指标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的强化完善。
2.实施两级业绩合同管理模式。两级业绩合同管理模式是指一级业绩合同公司与下属各单位责任人之间的合同。两级业绩合同管理模式的推出有利于公司绩效指标由上自下的有针对性的分解,对于明确工作目标和约束工作行为起到良好作用。特别是一级业绩合同,直接与下属单位负责人签订,将部门责任人的绩效与部门业绩捆绑,加大了对领导者的考核力度,激发了各单位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
3.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公司以往的考核方式是集中人员、集中时间进行集中考核,因此难免出现应付检查的行为。为此,大连石化公司在绩效考核方式上主要突出了时效性,即由公司企管部门牵头不定期的进行抽样检查,同时还对于突发性在第一时间进行跟踪考核,以对其进行公正评价。此外,绩效考核的另一特点是加强了绩效考核的过程性,在抽样检查队伍中吸收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提出解决建议,对员工起到了较好的教育激励意义。
4.建立畅通的结果沟通机制。一个完备的绩效考核体系必须要有一个完备的绩效考核结果沟通机制。在沟通机制的建设上,大连石化公司首先对考核结果进行了公开化,允许被考核单位对考核结果进行申辩,提高了绩效考核的透明度和权威性;另一方面,对考核中出现的问题,考核主管部门主动深入基层与基层人员进行沟通,使绩效考核体系得到了很大完善,获得了员工的更大认可度。
四、大连石化公司的成功对国企绩效考核改革的启示
通过以上改革,大连石化公司整体业绩得到很大提高。以2005年为例,比前一年降低库存1175万元、节约化工原料1000万元,减少管理费用154万元,同时实现了销售收入从200亿元向300亿元的跨越。因此可以说大连石化公司在实施绩效考核改革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功,其成功经验值得其它企业借鉴学习。笔者认为大连石化公司的成功对国有企业实施科学的绩效考核改革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注重对“一把手”的考核。“一把手”是企业的灵魂、是部门的领头羊,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或部门的整体绩效。特别是在我国国有企业内部,长期以来存在绩效考核“考民不考官”的现象。采取将“一把手”的绩效考核目标与企业或部门绩效相捆绑的方式,可以对“一把手”形成有效的约束,有利于其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另外对“一把手”的考核还有利于剔除能力难以胜任的领导,起到优化管理队伍的作用。当然,对“一把手”的考核还应配置合理的条件,即应设计合理的薪酬标准,以防止因责权利不对等而导致核心成员的流失。
2.考核指标体系必须统一、有效。考核指标体系必须执行统一标准,部门与部门间、层级与层级间、指标与指标间必须有统一参照的标准,避免因指标的相互冲突降低考核的权威性。而有效的考核标准是根据工作而来的。在订立标准时要对照所考核员工的岗位说明书。而且,所订立的标准应该是可以达成、易于明确了解且可衡量的。员工应参与制定他们自己的绩效考核标准,有员工自己参与的绩效标准不仅会订得恰当,而且员工也会受到鼓舞,努力去达成甚至超越标准。在选择绩效考核的指标时,应尽量把指标进行定量化。
3.考核时间和方式必须正确得当。开展绩效考核的方法有许多种,但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在选用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考核的目的、对象等具体情况,选择有效的方法和合适的时间进行考核。
4.重视考核过程中的沟通和考核结果的反馈。绩效考核的一个核心就是沟通,而且整个绩效考核过程就是一个持续的沟通过程。绩效标准的确定,考核过程中的辅导,绩效指标的调整,绩效结果的反馈及运用都离不开主管和员工之间的沟通。通过绩效沟通和反馈,使员工了解主管对自己的期望,了解自己的绩效,认识自己有待改进的方面。
5.正确利用考核的结果。在大连石化公司的绩效考核改革过程中,对绩效考核结果的沟通已经有了很好的改进,但在考核结果的应用方面并未推出新的举措。但笔者认为,考核结果的应用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用绩效考核的结果指导员工工作业绩和工作技能的提高,通过发现员工在完成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工作技能上的差距,制定有针对性的员工发展培训计划。其次,通过绩效考核的结果公平地显示员工对公司做出的贡献的大小,据此决定对员工的奖惩和报酬的调整。另外,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决定相应的人事变动,使员工能够从事更适合自己的职位。总之,就是要把绩效考核结果与人事管理的其它环节挂钩,为正确的人事决策提供信息。
参考文献
[1] 饶征,孙波.以KPI为核心的绩效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1~123
[2] 宿春礼.现代企业年薪制方案设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352~353
[3] 方振邦.战略管理与战略性绩效管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127~130[
第二篇:某国有企业绩效考核误区
如何对员工绩效进行考核,是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但目前不少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仍然存在不少误区。
A公司,成立于五十年代初。经过近五十年的努力,在业内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目前公司有员工一千人左右。总公司本身没有业务部门,只设一些职能部门;总公司下没有若干子公司,分别从事不同的业务。在同行业内的国有企业中,该公司无论在对管理的重视程度上还是在业绩上,都是比较不错的。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该公司面临着众多小企业的挑战。为此公司从前几年开始,一方面参加全国百家现代化企业制度试点;另一方面着手从管理上进行突破。
以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中层干部的考核
绩效考核工作是公司重点投入的一项工作。公司的高导领导非常重视,人事部具体负责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人事部是在原有的考核制度基础上制定出了《中层干部考核办法》。在每年年底正式进行考核之前,人事部又出台当年的具体考核方案,以使考核达到可操作化程度。
A公司的做法通常是由公司的高层领导与相关的职能部门人员组成考核小组。考核的方式和程序通常包括被考核者填写述职报告、在自己单位内召开全体职工大会进行述职、民意测评(范围涵盖全体职工)、向科级干部甚至全体职工征求意见(访谈)、考核小组进行汇总写出评价意见并征求主管副总的意见后报公司总经理。
考核的内部主要包含三个方面:被考核单位的经营管理情况,包括该单位的财务情况、经营情况、管理目标的实现等方面;被考核者的德、能、勤、绩及管理工作情况;下一步工作打算,重点努力的方向。具体的考核细目侧重于经营指标的完成、政治思想品德,对于能力的定义则比较抽象。各业务部门(子公司)都在年初与总公司对于自己部门的任务指标都进行了讨价还价的过程。
对中层干部的考核完成后,公司领导在年终总结会上进行说明,并将具体情况反馈给个人。尽管考核的方案中明确说考核与人事的升迁、工资的升降等方面挂钩,但最后的结果总是不了了之,没有任何下文。
普通员工的考核
对于一般的员工的考核则由各部门的领导掌握。子公司的领导对于下属业务人员的考核通常是从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该公司中所有子公司的业务员均有经营指标的任务)来进行的;对于非业务人员的考核,无论是总公司还是子公司均由各部门的领导自由进行。通常的做法,都是到了要分奖金了,部门领导才会对自己的下属做一个笼统的排序。
公司在第一年进行操作时,获得了比较大的成功。由于被征求了意见,一般员工觉得受到了重视,感到非常满意。领导则觉得该方案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也觉得满意。但是,被考核者觉得自己的部门与其它部门相比,由于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不同,年初所定的指标不同,觉得相互之间无法平衡,心里还是不服。考核者尽管需访谈三百人次左右,忙得团团转,但由于大权在握,体会到考核者的权威,还是乐此不疲。
进行到第二年时,大家已经丧失了第一次时的热情。第三年、第四年进行考核时,员工考虑前两年考核的结果出来后,业绩差或好的领导并没有任何区别,自己还得在他手下干活,领导来找他谈话,他也只能敷衍了事。被考核者认为年年都是那套考核方式,没有新意,失去积极性,只不过是领导布置的事情,不得不应付。
误区之一:对考核定位的模糊与偏差
考核的定位是绩效考核的核心问题。所谓考核的定位问题其实质就是通过绩效考核要解决什么问题,绩效考核工作的管理目标是什么。考核的定位直接影响到考核的实施,定位的不同必然带来实施方法上的差异。对绩效考核定位的模糊主要表现在考核缺乏明确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核而进行考核,这样做的结果通常是考核流于形式,考核结束后,考核的结果不能充分利用起来,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结果不了了之。考核定位的偏差主要体现在片面看待考核的管理目标,对考核目的的定位过于狭窄。例如,A公司的考核目的主要是为了年底分奖金。
根据现代管理的思想,考核的首要目的是对管理过程的一种控制,其核心的管理目标是通过了解和检核员工的绩效以及组织的绩效,并通过结果的反馈实现员工绩效的提升和企业管理的改善;其次考核的结果还可以用于确定员工的晋升、奖惩和各种利益的分配。很多企业都将考核定位于一种确定利益分配的依据和工具,这确实会对员工带来一定的激励,但势必使得考核在员工心目中的形象是一种负面的消极的形象,从而产生心理上的压力。这是对考核形象的一种扭曲。必须将考核作为完整的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环节看待,才能对考核进行正确的定位。完整的绩效管理过程包括绩效目标的确定、绩效的产生、绩效的考核,构成了一个循环。因此,绩效考核首先是为了绩效的提升。
考核的定位问题是核心问题,直接影响到考核的其它方面特点。因此,关于考核的其它误区在很大程度上都与这个问题有关。
误区这二:绩效指标的确定缺乏科学性
选择和确定什么样的绩效考核指标是考核中一个重要的同时也比较难于解决的问题。像A公司这样的许多公司所采用的绩效指标通常一方面是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另一方面是工作态度、思想觉悟等一系列因素。能够从这样两方面去考是很好的,但是对于如何科学地确定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以及如何考核的指标具有可操作性,许多企业是考虑得不很周到的。
一般来说,员工的绩效中可评价的指标一部分应该是与其工作产出直接相关的,也就是直接对其工作结果的评价,国外有的管理学家将这部分绩效指标称为任务绩效;另一部分绩效指标是对工作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但并不是以结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般为工作过程中的一些表现,通常被称为周边绩效。对任务绩效的评价通常可以用质量、数量、时效、成本、他人的反应等指标来进行评价,对周边绩效的评价通常采用行为性的描述来进行评价。这样就使得绩效考核的指标形成了一套体系,同时也可以操作化地评价。A公司的绩效指标中,在任务绩效方面仅仅从经营指标去衡量,过于单一化,很多指标没有囊括进去,尤其是对很多工作来主产不仅仅是经营的指标。在周边绩效中,所采用的评价指标多为评价性的描述,而不是行为性的描述,评价时多依赖评价者的主观感觉,缺乏客观性,如果是行为性的描述,则可以进行客观的评价。
误区之三:考核周期的设置不尽合理
所谓考核的周期,就是指多长时间进行一次考核。多数企业者象A公司这样,一年进行一次考核。这与考核的目的有关系。如果考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分奖金,那么自然就会使得考核的周期与奖金分配的周期保持一致。
事实上,从所考核的绩效指标来看,不同的绩效指标需要不同的考核周期。对于任务绩效的指标,可能需要较短的考核周期,例如一个月。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在较短的时间内,考核者对被考核者在这些方面的工作产出有较清查的记录和印象,如果都等到年底再进行考核,恐怕就只能凭借主观的感觉了;另一方面,对工作的产出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有利于及时地改进工作,避免将问题一起积攒到年底来处理。对于周边绩效的指标,则适合于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内进行考核,例如半年或一年,因为这些关于人的表现的指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需较长时间才能得出结论,不过,在平时应进行一些简单的行为记录作为考核时的依据。
误区之四:考核关系不够合理
要想使考核有效地进行,必须确定好由谁来实施考核,也就是确定好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的关系。A公司采用的方式是由考核小组来实施考核,这种方式有利于保证考核的客观、公正,但是也有一些不利的方面。通常来说,获得不同绩效指标的信息需要从不同的主体处获得,应该让对某个绩效指标最有发言权的主体对该绩效指标进行评价。考核关系与管理关系保持一致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因为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绩效最有发言权。而考核小组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直接获得某些绩效指标,仅通过考核小组进行考核是片面的,当然,管理者也不可能得到关于被管理者的全部绩效指标,还需要从与被管理者有关的其它方面获得信息。所谓360度考核就是从与被考核者有关的各个方面获得对被管理者的评价。
误区之五:绩效考核与其关后的其它工作环节衔接不好
要想做好绩效考核,还必须做好考核期开始时的工作目标和绩效指标确认工作和考核期结束时的结果反馈工作。这样做的前提是基于将绩效考核放在绩效管理的体系中考虑,孤立地看待考核,因此就没有能够重视考核前期与后期的相关工作。在考核之前,主管人员需要与员工沟通,共同确认工作的目标和应达成的绩效标准。在考核结束后,主管人员需要与员工进行绩效面谈,共同制定今后工作改进的方案。
以上五点指出了目前在许多企业的考核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些误区。当然,考核仅仅是整个管理工作的一个环节。考核工作要想真正有效,还需要其他工作的共同配合,例如激励、培育手段等等。
第三篇:国有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管理规定
第B版(06.9.1发布)
职责范围与规章制度
劳资-3A-16-017
国有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管理规定
1总则
1.1 为建立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考察员工素质、能力与其职务、岗位的匹配情况,合理使用人才,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潜能和工作热情,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考核制度适用于除中层以上领导以外的全体员工。进公司不足三个月的员工不参加考评。考核原则与目的
2.1 依据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实事求是、全面考核评估公司员工,以考核员工的实际业绩为主。
2.2 坚持公平、合理的原则,在考核内容、考核方法和考核标准上力求合理、科学、严格、客观地进行考核评估,增强考核工作的透明度。
2.3 考核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员工工作业绩,对员工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和评价,为员工的岗位调整、流动、培训和奖惩提供依据。
2.4 通过考核,逐步完善优化公司的组织与管理,实现人员的优化配置,促进公司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与合理使用,建立高素质、精干、高效的员工队伍。考核内容与等级标准
3.1 根据员工的岗位要求,结合实际情况,主要考核员工的素质、能力、态度和业绩四个方面。
3.1.1 素质,指言行品格、精神面貌和岗位适应情况。主要包括:是否遵守国家的政策法规;是否热爱公司,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团结协作,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等;是否符合岗位任职资格。
3.1.2 能力,指业务、技术、管理水平。主要包括:是否刻苦钻研业务,熟悉本职工作;组织能力、分析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如何,是否胜任现职工作。
3.1.3 态度,指工作态度、事业心和勤勉精神。主要包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敬业精神;是否尽职尽责、精益求精、任劳任怨、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出勤情况等。
3.1.4 业绩,指工作成绩和成果。主要包括:工作质量和数量;能否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营销指标,科研成果、工作效果、经济效益如何等。
3.2 对各类人员的考核,各有侧重。如对技术、管理人员,应侧重技术、业务水
共3页
第1页 第B版(06.9.1发布)
职责范围与规章制度
劳资-3A-16-017平和实际成果;对营销人员,侧重市场开拓、销售量、销售额、资金回笼率的考核。
3.3 实行百分制考核,员工考评等级标准分为:优秀、良好、基本合格、不合格。3.3.1 优秀:模范地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事业心、责任心强,具有较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能独立开展本职工作、独当一面,能较好地把握并处理本单位出现的一般问题,工作积极,业务熟练,尽职尽责,业绩突出,有一定创新精神,考评得分90分以上。
3.3.2 良好:自觉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事业心和责任感较强,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工作积极努力,能熟练地处理和解决本职工作中的问题,工作中基本能独当一面,有较好的业绩,考评得分76分-89分。
3.3.3 基本合格:尚能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廉洁自律,但工作组织、协调能力不强,开拓进取精神不够,仅能完成70%以上、85%以下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考评得分60分-75分。
3.3.4 不合格: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组织、协调能力较差,劳动态度不端正,完成工作任务、目标不足60%,考核得分60分以下。
3.4 考核定等原则
3.4.1 考核期内有以下情况不得评为优秀等次:有违纪、旷工等现象出现。3.4.2 考核期内有以下情况直接确定为基本合格等次:C类、D类质量事故,3.4.3 考核期内有以下情况直接确定为不合格等次:
受到党内、团内、行政、治安警告以上处分人员,发生A类、B类质量事故。4 考核的组织与实施
4.1 公司设员工绩效考核工作委员会,由主管人事工作的公司领导负责,统一部署考核工作及负责有争议考核结果的裁定。
由劳资部门具体负责绩效考核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4.2 各部门成立部门绩效考核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对本部门员工进行绩效考核。4.3 员工绩效考核每年一次,原则上定于每年十二月份进行。4.4 考核采取自我考评、主管考评相结合的办法,以主管考评为主。
4.5 在考核期间,被考核者如果因为工作需要而调离原部门时,调离三个月以上的,原则上由新部门进行,但必须与原部门领导进行磋商、听取有关意见;调离不满三个月的,则由原部门进行考核。
共3页
第2页 第B版(06.9.1发布)
职责范围与规章制度
劳资-3A-16-017 5 考核评定与奖惩
5.1 员工考核:部门绩效考核小组根据员工个人工作实际情况,按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员工进行考核评定。
5.2 考核者对被考核者作出极端评价时,必须作出说明。
5.3 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意见出入较大时,应进行双方的沟通与协商,在取得统一意见后,对考核的初步结果进行修正。
5.4 当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经过沟通,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时,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对被考核者进行民主测评或进行有代表性的全方位反馈,以测评或反馈结果为准。
5.5 考核工作委员会统一对考核结果进行最后的定性,人力资源部作为归口管理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管理并执行有关结果的兑现。
5.6 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对员工的奖惩和调整、流动。公司对每次考核为优秀的人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具体人数见每次的考核细则。
5.6.1奖励遵循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奖励包括公司、各系统给予团体和个人的各种荣誉称号和加奖、晋升等。
5.6.2 惩罚的目的在于规范员工的行为,调整激励员工的工作状态。惩罚包括降职、减薪、降岗、待岗、解除劳动合同等。
5.6.3 员工因考评受惩而自愿离职的,原则上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5.6.4 未转正人员被评为优秀,根据有关条件,可获得提前转正的奖励。
5.7 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员工培训需求分析的第一手资料,将考核中员工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每位员工突出存在的问题作为制定公司下阶段培训计划的依据。
6本规定的解释权属劳资部门。
制订部门:人力资源处
审核:张志坚
管理处审定:宣建清
共3页
第3页
第四篇:国有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管理规定
第B版(06.9.1发布)职责范围与规章制度劳资-3A-16-017
国有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管理规定
1总则
1.1 为建立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考察员工素质、能力与其职务、岗位的匹配情况,合理使用人才,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潜能和工作热情,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考核制度适用于除中层以上领导以外的全体员工。进公司不足三个月的员工不参加考评。考核原则与目的2.1 依据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实事求是、全面考核评估公司员工,以考核员工的实际业绩为主。
2.2 坚持公平、合理的原则,在考核内容、考核方法和考核标准上力求合理、科学、严格、客观地进行考核评估,增强考核工作的透明度。
2.3 考核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员工工作业绩,对员工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和评价,为员工的岗位调整、流动、培训和奖惩提供依据。
2.4 通过考核,逐步完善优化公司的组织与管理,实现人员的优化配置,促进公司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与合理使用,建立高素质、精干、高效的员工队伍。考核内容与等级标准
3.1 根据员工的岗位要求,结合实际情况,主要考核员工的素质、能力、态度和业绩四个方面。
3.1.1 素质,指言行品格、精神面貌和岗位适应情况。主要包括:是否遵守国家的政策法规;是否热爱公司,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团结协作,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等;是否符合岗位任职资格。
3.1.2 能力,指业务、技术、管理水平。主要包括:是否刻苦钻研业务,熟悉本职工作;组织能力、分析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如何,是否胜任现职工作。
3.1.3 态度,指工作态度、事业心和勤勉精神。主要包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敬业精神;是否尽职尽责、精益求精、任劳任怨、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出勤情况等。
3.1.4 业绩,指工作成绩和成果。主要包括:工作质量和数量;能否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营销指标,科研成果、工作效果、经济效益如何等。
3.2 对各类人员的考核,各有侧重。如对技术、管理人员,应侧重技术、业务水
共3页第1页
平和实际成果;对营销人员,侧重市场开拓、销售量、销售额、资金回笼率的考核。
3.3 实行百分制考核,员工考评等级标准分为:优秀、良好、基本合格、不合格。
3.3.1 优秀:模范地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事业心、责任心强,具有较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能独立开展本职工作、独当一面,能较好地把握并处理本单位出现的一般问题,工作积极,业务熟练,尽职尽责,业绩突出,有一定创新精神,考评得分90分以上。
3.3.2 良好:自觉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事业心和责任感较强,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工作积极努力,能熟练地处理和解决本职工作中的问题,工作中基本能独当一面,有较好的业绩,考评得分76分-89分。
3.3.3 基本合格:尚能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廉洁自律,但工作组织、协调能力不强,开拓进取精神不够,仅能完成70%以上、85%以下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考评得分60分-75分。
3.3.4 不合格: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组织、协调能力较差,劳动态度不端正,完成工作任务、目标不足60%,考核得分60分以下。
3.4 考核定等原则
3.4.1 考核期内有以下情况不得评为优秀等次:有违纪、旷工等现象出现。
3.4.2 考核期内有以下情况直接确定为基本合格等次:C类、D类质量事故,3.4.3 考核期内有以下情况直接确定为不合格等次:
受到党内、团内、行政、治安警告以上处分人员,发生A类、B类质量事故。4 考核的组织与实施
4.1 公司设员工绩效考核工作委员会,由主管人事工作的公司领导负责,统一部署考核工作及负责有争议考核结果的裁定。
由劳资部门具体负责绩效考核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4.2 各部门成立部门绩效考核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对本部门员工进行绩效考核。
4.3 员工绩效考核每年一次,原则上定于每年十二月份进行。
4.4 考核采取自我考评、主管考评相结合的办法,以主管考评为主。
4.5 在考核期间,被考核者如果因为工作需要而调离原部门时,调离三个月以上的,原则上由新部门进行,但必须与原部门领导进行磋商、听取有关意见;调离不满三个月的,则由原部门进行考核。考核评定与奖惩
5.1 员工考核:部门绩效考核小组根据员工个人工作实际情况,按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员工进行考核评定。
5.2 考核者对被考核者作出极端评价时,必须作出说明。
5.3 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意见出入较大时,应进行双方的沟通与协商,在取得统一意见后,对考核的初步结果进行修正。
5.4 当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经过沟通,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时,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对被考核者进行民主测评或进行有代表性的全方位反馈,以测评或反馈结果为准。
5.5 考核工作委员会统一对考核结果进行最后的定性,人力资源部作为归口管理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管理并执行有关结果的兑现。
5.6 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对员工的奖惩和调整、流动。公司对每次考核为优秀的人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具体人数见每次的考核细则。
5.6.1奖励遵循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奖励包括公司、各系统给予团体和个人的各种荣誉称号和加奖、晋升等。
5.6.2 惩罚的目的在于规范员工的行为,调整激励员工的工作状态。惩罚包括降职、减薪、降岗、待岗、解除劳动合同等。
5.6.3 员工因考评受惩而自愿离职的,原则上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5.6.4 未转正人员被评为优秀,根据有关条件,可获得提前转正的奖励。
5.7 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员工培训需求分析的第一手资料,将考核中员工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每位员工突出存在的问题作为制定公司下阶段培训计划的依据。
6本规定的解释权属劳资部门。
制订部门:人力资源处审核:张志坚管理处审定:宣建清
第五篇:国有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管理规定
国有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管理规定
1、总则
1.1为建立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考察员工素质、能力与其职务、岗位的匹配情况,合理使用人才,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潜能和工作热情,特制定本制度。
1.2本考核制度适用于除中层以上领导以外的全体员工。进公司不足三个月的员工不参与考评。
2、考核原则与目的
2.1依据岗位职责和责任资格,实事求是、全面考核评估公司员工,以考核员工的实际业绩为主。
2.2 坚持公平、合理的原则,在考核内容、考核方法和考核标准上力求合理、科学、严格、客观地进行考核评估,增强考核工作的透明度。
2.3考核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员工工作业绩,对员工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和评价,为员工的岗位调整、流动、培训和奖励提供依据。
2.4通过考核,逐步完善优化公司的组织与管理,实现人员的优化配置,促进公司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与合理使用,建立高素质、精干、高效的员工队伍。
3、考核内容与等级标准
3.1根据员工的岗位要求,结合实际情况,主要考核员工的素质、能力、态度和业绩四个方面。
3.1.1素质,指言行品格、精神面貌和岗位适用情况。主要包括:是否遵守国家的政策法规;是否热爱公司,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团结协作,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等;是否符合岗位任职资格。
3.1.2能力,指业务、技术、管理水平。主要包括:是否刻苦钻研业务,熟悉本职工作;组织能力、分析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如何;是否胜任现职工作。
3.1.3态度,指工作态度、事业心和勤勉精神。主要包括: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敬业精神;是否尽职尽责、精益求精、任劳任怨、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出勤情况等。
3.1.4业绩,指工作成绩和成果。主要包括:工作质量和数量;能否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营销指标、科研成果、工作效果、经济效益如何等。
3.2对各类人员的考核,各有侧重。如对技术、管理人员,应侧重技术、业务水平和实际成果;对营销人员,侧重市场开拓、销售量、销售额、资金回笼率的考核。3.3实行百分制考核,员工考评等级标准分为:优秀、良好、基本合格、不合格。
3.3.1优秀:模范地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事业心、责任心强,具有较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能独立开展本职工作、独当一面,能较好地把握并处理本单位出现的一般问题,工作积极,业务熟练,尽职尽责,业绩突出,有一定创新精神,考评得分为≥90分。
3.3.2良好:自觉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事业心和责任感较强,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工作积极努力,能熟练地处理和解决本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工作中基本能独当一面,有较好的业绩,考评得分76分---89分。
3.3.3基本合格:尚能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廉洁自律,但工作组织、协调能力不强,开拓进取精神不够,紧能完成70%以上、85%以下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考评得分60分---75分。
3.3.4不合格: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较差,劳动态度不端正,完成工作任务、目标不足60%,考核得分60分以下。3.4考核定等原则
3.4.1考核期内有以下情况不得评为优秀等次:有违纪、旷工等现象出现。3.4.2考核期内有以下情况直接确定为基本合格等次:C类、D类质量事故。
3.4.3考核期内有以下情况直接确定为不合格等次:受到党内、团内、行政、治安警告以上处分人员,发生A类、B类质量事故。
4、考核组织与实施
4.1公司设员工绩效考核工作委员会,由主管人事工作的公司领导负责,统一部署考核工作及负责有争议考核结果的裁定。
由劳资部门具体负责绩效考核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4.2各部门成立部门绩效考核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对本部门员工进行绩效考核。4.3员工绩效考核每年一次,原则上定于每年十二月份进行。
4.4考核采取自我考评、主管考评相结合的办法,以主管考评为主。
4.5在考核期间,被考核者如果因为工作需要而调离原部门时,调离三个月以上的,原则上由新部门进行,但必须与原部门领导进行磋商、听取有关意见;调离不满三个月的,则由原部门进行考核。
5、考核评定与奖罚
5.1员工考核:部门绩效考核小组根据员工个人工作实际情况,按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员工进行考核评定。
5.2考核者对被考核者作出极端评价时,不许做出说明。
5.3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意见出入较大时,应进行双方的沟通和协调,在取得统一意见后,对考核的初步结果进行修正。
5.4当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经过沟通,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时,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对被考核者进行民主测评或进行代表性的全方位反馈,以测评或反馈结果为准。
5.5考核工作委员会统一对考核结果进行最后的定性,人力资源部作为归口管理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管理并执行有关结果的兑现。
5.6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对员工的奖罚和调整、流动。公司对每次考核为优秀的人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具体人数见每次的考核细则
5..6.1奖励遵循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奖励即公司给予整个团体(部门、科室)和个人的各种荣誉称号和加奖、晋升等。5.6.2惩罚的目的在于规范员工的行为,调整激励员工的工作状态。惩罚包括降职、减薪、降岗、待岗、解除劳动合同等。
5.6.3员工因考评受惩而自愿离职的,原则上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5.6.4未转正人员被评为优秀,根据有关条件,可获得提前转正的奖励。
5.7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员工培训需求分析的第一手资料,将考核中员工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每位员工突出存在的问题作为制定公司下一阶段培训计划的依据。
6、本规定的解释权属劳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