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蓉华:关于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建议

时间:2019-05-14 06:17: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刘蓉华:关于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刘蓉华:关于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建议》。

第一篇:刘蓉华:关于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建议

刘蓉华:关于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建议

从目前情况看,社区服务管理已经成为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重要途径,成为广大群众更多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凝聚广大群众参与社区共建共享的积极性和实践性的重要平台。同时,城乡一体化也要求必须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为区域性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管理基础和服务保障,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加强和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成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时代要求。

一、当前社区服务管理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山西情况看,近年来山西省社区建设投入力度持续加大,社区自治功能得到加强,社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社区服务功能不断强化,社区管理人员素质明显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1、社区居委自治有待进一步强化。市、区、街和社区居委关系没有完全理顺,对社区居委的职责分工界定不够明晰,社区的行政性和半行政性事务过多,既有计生、就业、社保、综治、创建等常规性工作,又有各类统计、调查、检查、拆违、招商引资等临时性任务,有的还承担着老旧小区、回迁小区和企业移交生活区物业管理等事务。社居委真正用于社区自治的时间和精力少。

2、社区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目前计生、劳动、综治、组织等职能部门,都在社区或设立机构、或增挂牌子、或下派人员等方式开展工作,但各自为政,对上负责,条块分割,难以统筹。

3、社区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内容单一,直接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服务项目不多。社区服务以政府部门和社居委为主体,缺乏市场化、社会化的民间组织和中介组织承接。社区商业服务欠发达,商业网点不够完善。

4、社区管理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者缺乏规范化管理,整体素质仍需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管理难统筹,考核评议缺乏统一规定,人员生活补贴待遇不一。社区工作者生活待遇不高,对年轻高素质人才缺乏吸引力。

二、对策建议

1、推进社区网格化建设。把社区划分为若干责任网格,将人、地、物、情、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实行“多网合一,一网多格;一格多员,全员参与;同格同责,同奖同罚”,实现社区管理的扁平化、精细化、高效化和社区服务的全覆盖,并建立起科学的工作运行机制和规范的监督考核机制。

2、建立和完善社区组织体系。一是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自身建设,增强居委会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提供公共服务和监督活动的能力。二是通过“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等方式。可筹备成立省级社会工作(者)协会,打造一支服务社区、政府与社会支持的专业化与职业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三是落实工资福利待遇。创新社区工作者培养和选拔机制。四是在社区服务工作机制、监督评估机制等大胆探索,使政府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3、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一是建立统一的社区基础信息数据库。统筹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房产、卫生、教育、文化、交通、工商等信息资源,实现对社区人、地、物、情、事、组织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服务好。二是统一技术规范要求,重点突破,分步骤实施。推进智能化住宅小区(楼宇、家庭)建设。在有条件的社区,推进水、电、气等城市公共事业消费和通讯等个人消费的自动记录和付费,加快推进住宅小区安保电子监控建设。三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在平台建设、运营、维护、管理等方面,依据政府采购管理规定,积极探索“服务外包”、“以租代建”等成功建设模式。

4、推进社区服务化建设。逐步建立设施配套、功能完备、队伍健全、机制合理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市民“十五分钟生活圈”。一是出台社区配套设施建设规划等相关文件,对社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进行规划,形成多功能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二是在每个社区设立“一站式”办事大厅,提供便捷、规范的行政服务。鼓励街道、社区突出服务重点,设立“四个中心”,实现“四个面向”,即:建立社会救助中心,面向低保户等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救助服务;建立就业服务中心,面向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培训、推介等就业援助服务;建立居家养老和残疾人服务中心,面向社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护理、康复、精神慰藉服务;建立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面向未成年人提供陪护、兴趣培养和学习辅导服务。三是采取政府扶持和社会化运作相结合,通过项目管理、购买服务等方式,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机制,鼓励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兴办社区服务业。四是动员党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青少年学生等参加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五是建立社区服务标准体系和监督评价体系,使社区服务标准化、连锁化、专业化。

三、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各级政府应将社区管理服务创新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发挥统筹、组织和协调作用,抓相关工作。发展改革、财政、金融、税务、工商等部门按各自职能和权限,支持社区服务管理创新。政府按照属地原则对社区管理服务创新工作全面负责,街道、社区具体抓落实。

2、资金保障。一是财政预算安排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经费。二是财政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平台搭建等,落实平台维护、数据采集更新、硬件建设、网格管理员培训等费用。三是安排必要的经费,专项用于社居委换届、社区“两委”正职和相关工作人等。

3、机制保障。一是将社区服务管理创新工作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考评体系,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量化考核内容和考核指标)。二是针对社区服务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三是整合公安、民政、司法、人社以及商业服务等信息资源,建立社区信息资源综合平台。

第二篇: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

欧鹿社区

社会治理和服务创新自查报告

根据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我社区就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进行严格自查,现将自查报告如下:

一、关注民生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一)积极关注民生,帮扶救助工作暖民心。青山区公安分局政委封玉军同志、区纪委常委张志明等6名领导干部分别深入伍镇娜、金赣等困难党员、群众家中送去米面油、粽子、鸡蛋、月饼等慰问品共计4000余元;为辖区内白艺萌、高天旭2名孤儿发放了孤儿抚育费共计2.4万元,社区联系南京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白艺萌大学毕业前每个月为他捐赠1000元人民币;慰问了王兰英、李树林2名困难党员共发放党建爱心基金1000元;全体在职党员献爱心捐款4200元,春节期间全部用于社区困难家庭的救助,帮助辖区困难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成立“一个大厅”模式审批低保,公开、公正、透明进行低保审批,居民百姓举手称赞。

(二)建立“温馨家园”,残疾人工作成效显著。社区建立了“残疾人温馨家园”,开放了康复训练室和日间照料中心,为残疾人免费提供康复训练场所。5月15日,成功举办了欧鹿社区助残日活动,残疾人现场表演了包头首创的轮椅操训练项目,展示了残疾人手工编织品,使残疾人实现了居家创业梦想;为10名残疾人办理低保补贴;为3名残疾人发放了米、面、油、拐杖、轮椅等生活用品;为24名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1.2万元,受到广大残疾人朋友的好评。

(三)积极落实惠民政策,便民服务居民点赞。与包商银行民主路支行共建了“惠民服务圈”,发放了便民优惠券、打折卡,居民在社区范围内的商家持卡消费,最高可以享受7折优惠;积极与“芝麻开门”公司商榷,在健康新城、欧鹿生活城、福泰嘉苑等小区5内投放了“芝麻开门”快递存取终端,同时在健康新城居委会开设了邮政缴费一站通服务,实现了缴费、收发邮件等便民服务全覆盖。

二、强化社区党委职能,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欧鹿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物业管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帮助物业公司改变经营策略,组建业主委员会并真正发挥其作用,加强对物业公司的日常监管,维护业主权益,提升物业水平,提高居民满意度,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一)发挥党委的核心作用,建立社区参与物业管理的协调机制。

社区党委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以“社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党建物业联建的新型物业服务模式,实现组织联动机制。通过构筑物业服务网格、建立物业联席会议制度、开展党员志愿活动等方式来协调物业服务机制,社区党委协调居民和物业公司的关系,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二)履行党委监管职能,提升物业服务水平。

社区党委通过物业联席会机制对物业公司予以监管,对居民反映小区物业不作为的问题及时的进行整改。针对欧鹿生活城物业不作为的情况,欧鹿社区党委在充分开展居民满意度调查后,经过与业主委员会多方考察后,更退原有物业公司,重新引进永盛成物业。入驻的永盛成物业公司,进行了一系列是的便民措施。如:投资近20万元购置小区巡逻车一辆,新装高清监控探头31个,更换了37栋电梯主板,施画了85个停车位,清理前物业遗留建筑垃圾、堆放物28车,清除小区枯死树、野榆树900多棵(株)、并将所有绿地全部清理平整。通过整改,居民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三、丰富社区活动,打造品牌社区

(一)合理设置,开放社区活动用房。包钢市长在街道、社区调研时多次强调让各功能室用起来,不要成为摆设。按照这一要求,欧鹿社区成立了鹿林书画社,为辖区内爱好书法的老年人免费提供了活动场所和笔墨纸砚;成立了小翰林书社和小小合唱团,为辖区青少年购买图书500册,简易书架10个,每周末为社区的孩子们开放了多功能活动室;设立了电子阅览室,为辖区内未成年人、流动人口和老年人提供免费上网查询。

(二)整合资源,打造品牌主题活动。三八妇女节与兄弟社区联合组织了“铿锵玫瑰、快乐LADY”趣味运动会;与一机退管中心联合举办了“消夏文艺晚会”;中秋节开展了“迎中秋优生优育营养知识讲座”;开展了“珍爱生命、拒绝邪教、远离毒品”——关爱青少年主题活动,组织40名辖区的青少年观看了反邪教、禁毒的纪录片;组织包头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参观了包头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为新入校大学生讲解了防震防灾、应急自救的基本知识及各种应急救援车辆的用途;由于健康新城、朝二小区老年人较多,重阳节举办了“喜迎国庆、共度重阳”关爱老年人义诊活动,朝聚眼科医院、李德皮肤医院等6家医院为200名老人进行了义诊;针对两劳释放人员,社区邀请鹿城律师事务所的王大中律师为他们讲解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刑事诉讼法》;为提高青少年防震减灾意识,组织中小学生参观消防支队。

(三)发挥优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参加包头市“雷锋号”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积极参与公益服务;配合物业公司集中清理了社区的小广告、野树杂树;社工王丽萍会理发,她每个月定期上门为社区残疾老人王爱国免费理发;组织小翰林书社的孩子们为辖区寂寡老人打扫卫生。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深受社区居民的好评。

(四)提升社会组织能力,满足居民多种文化需求。

培养多种形式的社会组织,拓展社会组织的社会管理功能。辖区社会组织糖果俱乐部成立以来,组织辖区35名青少年开展“万圣节”主题活动,进行居民同亲“圣诞节”温馨活动等,增强居民之间的沟通联系,满足辖区居民多元需求。

欧鹿社区

2015年3月22日

第三篇: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的几点建议

对流动人口“一盘棋”的几点建议

1、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用改革和发展的眼光来充分认识流动人口问题,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当地的干部群众要着重转变“流入人员是外乡人”的旧观念,关爱和尊重流入人员,要充分肯定他们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主动关心、服务、帮助外来流入人员,使外来育龄妇女真正同户籍人口一样享受“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要坚决摒弃“管、卡、压”的旧管理体制,坚持以人为本,开展优质服务,寓管理于服务,树立管理与服务并重的新观念。

2、大力普及计生知识。充分运用各种形式和载体开展计划生育知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在全县上下构建一张严密的宣传服务网,要向流入人员宣传国家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各种法律法规,宣传实行计划生育权利和义务,引导广大流入人员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3、广泛开展互助服务。在流动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组织成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吸纳具有互助精神和热心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流入人员为协会会员,定期开展各类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活动。同时还可以将流入妇女遇到的问题及各种困难及时反馈上来,这种计生互助服务不仅充分发挥出了流入人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而且还将转变外来育龄妇女的旧婚育观念,提高她们的保健意识和生殖健康水平。

4、构建基础信息网。发挥计划生育基层网络组织的作用,落实好党员干部外出重点对象联系户制度和外来人员的“三同”制度,抓好源头管理,户籍地对外出人员把好 “流出关”,现居住地对外来人口把好“流入关”,实现流动人口的“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

5、构建交错联系网,完善监督体系。明确职责,逐步完善县内流动人口横向、纵向交错的信息网,促进“流动人口一盘棋管理”的形成。建立流动人口综合治理专项督制度和流动人口综合治理信息通报和反馈制度,开展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群众监督机制,实行有奖举报;建立并落实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负责制,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建立目标责任考核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为流动人口的管理提供一张强而有力的保障网。

6、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增加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经费,切实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一是建设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干部队伍;二是要落实专项流动人口计生经费。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村计生基层组织建设,根据“人员、职责、报酬”三落实的要求,优化村级服务员队伍结构,积极探索在外出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城镇选配专职流动人口管理员,按“职责履行与报酬兑现相结合,奖励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落实职责和报酬,在基层建立一支适应新形式的计生工作基层人才队伍,确保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有人管、人会管”,促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一盘棋”的形成。

第四篇:关于创新社区管理服务的建议

关于创新社区管理服务的建议

社区居委会联系千家万户,是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细胞。随着我国经济成份、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就业形式的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的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口进入社区,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趋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群众多方面需要给社区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于是,创新社区管理与服务,维护社区居民群众利益,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构建和谐社区提上了议事日程。

一、当前社区管理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居委会自治程度低。目前我区的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计划生育、卫生管理、治安管理等行政管理工作上,而社区组织的自治功能特别是社区公共服务的功能弱化了。其次,社区自治意识欠缺。社区委员会对社区居民、单位、社会组织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缺乏组织领导,与真正意义上的社区自治还有较大距离。第三,存在缺位和错位现象。缺位主要表现在对社区群众自治组织、中介机构、社区工作团体的培育、指导不力。错位主要表现在街道办事处混淆了工作的主次和轻重,把社区居委会建设当做行政工作来抓,因此在一些社区居委会普遍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现象。

2、社区居民参与率低。居民参与是社区建设的生命。据我了解有些社区的居民参与率低,究其原因:一是参与内容单一,主要局限在与老年人有关的保健性、文化娱乐性活动;二是参与主体缺乏广泛性,离退休人员和中小学生较多,中青年和上班族的较少;三是社区单位极少参与社区的活动,更没有与社区共享其资源。

二、创新社区管理服务的建议

1、理顺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街道办事处要面向社区重心下移,明确与社区之间的职责和关系,做到人员配备、工作重心、服务承诺、监督考评、工作经营到社区。将社会性服务职能交由社区承担,不属于社区任务,但社区做起来有优势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可“费随事转,权随责走”,实现社区管理责、权、利的配套统一。

2、增强居民自治意识,完善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启发、引导居民群众认识到自己是社区的主人,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口号变为实际行动。另一方面,不断扩大基层民主,让社区居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社区居委会要坚持社区居民自治的性质,懂自治、敢自治、会自治,创建性地开展工作。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社区服务承诺等各项自治制度,强化居委会的自治功能,保障居民的权利和利益。

3、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社区居委会在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同时,大力培育社区中介服务组织,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建立一支专、兼职志愿者服务队伍。此外,动员辖区内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社区共建,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一要拓宽服务领域,建立服务网络,发展面向广大居民的各项便民、利民、护民、爱民服务和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二要拓展社区服务方式,落实服务机构和人员,深化“一站式”服务方式,加快公共行政和社区服务社会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个体、私营、民营等企业通过投资入股、合伙经营等形式,开办社区服务项目,加快社区服务产业化步伐。三要建立便民利民时间表。突破统一的作息时间规定,灵活、合理安排上下班时间,实行全天候式服务;节假日轮流值班,确保社区服务节假日无间隙;居民可因工作需求或特殊情况,通过登记或电话预约服务时间及项目。

天津滨海乐氏商贸有限公司

王乐然

2013年12月6日

第五篇:广州积极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模式

广州积极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模式

幸福广州的重要标志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和谐,说到底就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好管理和服务人的问题。7月12日,省委书记汪洋在省委全会上特别指出:“可以推广广州创新城市社区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进一步提高社区凝聚力的经验。”记者近日从基层了解到,广州市作为省委、省政府部署的最早先行先试社区社会管理服务改革创新模式的城市,从2008年开始,在14个街道开展了执法、管理、服务“三位一体”体制改革试点,在20个街道开展了社区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试点,探索构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体现广州特色、富有活力效率的新型社会管理服务体系。目前这一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样本一:海珠区

网格化管理社区楼宇

今年1月,市民政局委托的专家组对海珠区三街五站工作进行评估,一致认为该区社工站服务走在全市33个试点项目的前列。海珠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09年底以来,海珠区先后在沙园街、华洲街开展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模式试点工作,在沙园街、江南中街、琶洲街、华洲街、南华西街开展了政府购买服务、社区工作站建设、社区家庭服务中心等专项试点工作。该区先后出台了《关于试点街道配备编制外合同制人员的意见》、《街道编外合同制人员核定标准》。创新提出了“街道编外合同制人员测算法”,以街道辖区面积和常住人口数量为基本指标计算核定每个街道协管员人数。同时,试点街道通过机构整合和集中办公,把所有工作人员都统一到“三中心一执法队”的管理格局下,实现了一员多能的管理目标。在分工上采取网格化管理,把街道分为几个大网格,每个大网格内再以楼宇为单位划分多个小网格,形成管理服务“网格化”体系,各网格由社区专干、协管员分片包干负责该区域内的各项社区管理和服务,将每个网格的管理服务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员上。

成效

社区管理专属政策体系基本设立。三年来,广州市制定实施了《关于学习借鉴香港先进经验推进社会管理改革先行先试的意见》、《发展和规范我市社会组织的意见》、《加快推进社

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意见》和相关配套政策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备、具有广州特色的社会管理服务工作政策体系,保证了社区管理服务改革创新工作的有序推进。

样本二:沙园街

学习香港新加坡经验

地处海珠区西部的沙园街道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总人口63000多人,流动人员8800多人,是以大企业宿舍区、新开发社区和部分城中村组成的混合型社区。在试点创新社区社会管理服务后,该街通过市、区拨款和街道自筹资金,共投入500多万元,用于街道“三中心一执法队”场地建设、购置设备和政府购买服务等项目,加大资金保障。通过市、区支持,投入220万元公开招标引进北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专业化社区服务。该街与香港旺角街坊会建立友好交流关系,邀请新加坡德教太和观家庭服务总监黄光星先生现场指导,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业人士及香港顾问组建服务督导组和顾问组。该街荔福社区的陈观环女士长期无法与婆婆相处以致患有轻微的忧郁症,资深社工刘双对她做了专门的调处个案,整理了陈观环的个案基本信息和家庭图,通过专业服务改善了陈观环的困境,婆媳关系以及整个家庭环境逐渐融洽。

成效

社会管理服务新体制初步形成。2009年11月30日市政府第99次常务会议决定,按照执法、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思路,在街道构建“三中心一队伍”整合机构和聘用人员。全市共确定14个街道开展试点,打破了以往重管理轻服务、多头管理、权责不清、各自为政的困局,人员得到了精简,社会管理效能明显提升。将具有行政管理职责的城市管理、社会事务、人口和计划生育、出租屋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再就业等职能整合,组成街道综合管理中心;将政府面向居民群众提供的家庭服务、长者服务、青少年服务等服务内容加以整合,组成街道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后统一更名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民办社工机构承接提供,等等。

样本三:逢源街

打造居民的幸福港湾

逢源街位于广州市荔湾区中部,是一个具有浓郁西关风情的典型老城区。2008年,该

街成立逢源人家服务中心,形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体系。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街道社区综合服务机构已趋健全,服务功能日趋完善,现已具备社区养老、婚姻家庭、青少年教育、社区康复指导、社区矫正、群众诉求反馈、社区就业、困难群众帮扶、外来人口、社区卫生保健等十大服务功能。

目前,逢源街已拥有一支31人的优秀社工队伍,打造出“家长俱乐部”、“长者义工队”、“康龄社区大学”等多个自主创新精品,深受社区群众喜爱。建立社工义工联动机制,由社工负责发展、指导、联系和服务义工,定期培训义工,提高义工的技能和水平。2002年以来,街道先后成立长者义工队(广州市首支长者义工联队),组建青年、党员、长者、家庭等多层次、多行业的义工队伍,人数达6000多人。现在,很多因为老城区改造需要搬迁出去的居民都不愿意离开逢源街,他们感叹地说:“住在逢源街是幸福的。”国家民政部原部长李学举视察街道时动情地说,逢源街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为老人想得最多、干得最多、做得最好,社工和义工互动进社区开展“为老服务”是今后我国社区养老发展的方向。

成效

社会服务有效回应了居民诉求。广州在学习借鉴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在全市20个街道开展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试点。通过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并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或委托项目管理等方式,丰富了可供服务内容,居民的服务需求得到了更好的回应,诉求得到更有效解决,群众社会生活的积怨明显减少,邻里关系更和睦。

样本四:社会组织培育基地

让社会组织“拎包入住”

在位于环市西路的广州市社区服务中心办公大楼,该中心主任邓世献介绍说,广州市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就像是公益社会组织的“保姆”,培育基地重点为社会组织提供政策咨询、法律咨询、交流培训、项目策划、资源链接、财务托管、人事托管、网站托管等培育服务,期望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育,使社会组织提升自主运作和发展的能力。“我们的建设目标是让社会组织‘拎包入住’,不用再为办公场地耗费精力,一心一意发展实力。”邓世献说。

在广州市民政局的支持下,2009年底,广州市社会组织培育基地作为社区服务中心的一项业务开始试运营。2010年10月,国家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到基地考察,并要求广州市“把

培育基地建设成社会组织之家”。目前,培育基地可谓初具规模,有19家社会组织进驻。广州市政府将在市中心地带拨18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给培育基地,让它有更多的容纳空间,实现专业批发市场的规模。

成效

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模式获新突破。市社区服务中心主任邓世献表示,广州积极探索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改革,实现了行业协会商会“五自三无”的民间化改革,即自发发起、自选会长、自筹经费、自聘人员、自主会务;无行政级别,无行政事业编制,无行政业务主管部门,试行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建立了市级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和扶持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全面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基本形成了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的工作格局。

样本五:“联和一家”

15次面谈缓解靓女强迫症

“联和一家”联和街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是去年10月19日由萝岗区政府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成立的。该中心由萝岗区政府投入150万元新建而成,面积1050平方米,并全权委托中大社工服务中心承办,由中山大学社工服务中心提供服务,除配备11名专业社工外,还配有中山大学社工专业副教授以上职称的行政、事务与研究督导各一名,顾问3名。这是国内首家由专业社工服务机构参与研发、设计、监理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这里提供的全方位服务,让社区居民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居家生活的幸福感。该社区曾有一个患了强迫症的居民,一天要洗五次澡,到了后来发展到不能上班,只能辞职在家,男朋友因此离开她,她也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联和一家”的社工知道情况后,主动致电,听她倾诉,还请她来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单是面谈就不下15次,电话聊天数不清了。经过半年的跟踪,现在这位居民的病情大大好转。最近我们正在安排,跟她一起为她的人生作新的规划。”

成效

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有了新发展。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近两年,广州各级财政投入

1.1亿元,用于购买社工服务,初步形成了政府扶持、社会运作、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模式。

样本六:江南中街道

首创“党支部建在楼宇上”

30年前,居住在江南中街下田巷10号的43户居民,是曾因拆迁而从世代居住的市二宫附近搬进来的。入住后却由于国有资产纠纷面临着失去住房的问题,困扰他们长达30年之久。在社区各级党组织的帮助下,今年5月份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群众心里的大包袱终于放下,其中的一名“口袋”党员梁伯还主动请求加入党员社区。这一切得益于江南中街道首创“党支部建在楼宇上”的做法。2009年底,该街对16个社区党组织进行调整,在青凤、青葵、杏园、紫龙、聚源等5个社区试点。在楼宇党支部领导下,选出居民代表、流动人员代表、企事业单位代表成立楼宇自我管理与服务小组,与公共服务对接、整合,将服务送上楼,走出了一条“小事不出楼宇,大事不出社区”的自治新路子。楼宇党群组织还和地区企事业单位、新社会组织开展“手拉手互帮互助”工程,动员多方力量到楼宇,参与社区管理服务活动。

成效

社区建立听取民意的常态机制。代表委员下社区,在社区建立了常态的民意听取机制。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派驻到社区,与街道党工委配合,深入社区调查、上门访问、电话访问,拓宽了社情民意表达的渠道,大大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下载刘蓉华:关于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刘蓉华:关于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区管理服务创新的意见和建议

    社区管理服务创新的意见和建议 1、建议市区两级政府要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对老城区内社区办公和活动场所的全面改造,通过新建、改建和共同使用等多种形式积极改善社区......

    如何创新社区管理

    如何创新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已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和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和谐社区建设的重......

    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的创新模式论文(大全)

    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的创新模式论文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社区管理与物业管......

    2012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建议

    2012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建议一、富原社区基本情况 富原社区流动人口集中分布在纸业巷、华侨、手管巷、气象巷、西大桥巷等地,因为处于平房,所有出租房屋的比较多。陪读的、务工......

    民政部关于加强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工作的意见

    民政部关于加强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工作的意见 民发〔2013〕13号 字体:[ 大 中 小 ] 日期:2013-1-28 17:15:40 浏览次数:5168 来源:温州市民政局 各省、自治区、直......

    社区社会管理创新

    “五大”转变做强管理基石http://( 2011-08-05 17:36:35 )来源:四川日报第06版 □黄进(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 相关新闻背景:绵阳涪城区成功做好社会管理的“五零工作法”......

    社会管理创新社区

    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管理的重点、难点所在。多年的社区管理工作使我对社区社会管理创新有了一定的,特别是学习胡锦......

    创新社区管理经验交流(模版)

    创新管理新模式,服务居民零距离 为进一步创新社区服务方式,健全服务网络,盘活社区资源,强化社区服务功能,×××街道创新社会管理,以×社区为试行点,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