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独立学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中的环境分析与对策研究
独立学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中的环境分析与对策研究
□ 王绚皓
[摘要]运用SWOT分析法理论对影响独立学院实施战略管理的各种战略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在独立学院管理实践中实施战略管理的具体对策,以推动独立学院稳定、可持续地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独立学院 SWOT分析法 战略环境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820127-02
独立学院是本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和创新,是更好更快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教育部《教发[2003]8号文件》)短短8年间,我国的独立学院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截至2007年底,全国总共有独立学院318所,在校学生186.62万人,是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的9.9%。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做出了贡献。
为了更好地发挥独立学院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战略中起到的举足轻重作用,特别是应对全球金融风暴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要对其实施战略管理以保证独立学院的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本文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分析工具SWOT分析法对独立学院进行战略环境分析进而提出战略选择的对策。
一、SWOT分析法理论的基本内容
SWOT分析法是实施企业战略管理、进行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从而寻找二者最佳可行战略组合的一种分析工具。其中s(Strengths)代表企业的长处或优势,w(Weaknesses)是弱点或劣势,O(Opportunities)机会,T(Threats)威胁。近年来,该方法也广泛运用在其他行政组织的战略管理之中。
SWOT分析的步骤是:首先,进行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列出0机会和T威胁;其次,进行企业内部条件分析,列出s优势和w劣势i第三,绘制SWOT分析矩阵,列出四种组合方式:弱点一威胁(WT)组合,弱点一机会(w0)组合,长处一威胁(sT)组合,长处一机会(s0)组合。第四,进行组合分析,提出战略选择的原则和对策。
二、运用SWOT分析法对独立学院进行战略分析
(一)独立学院战略管理的外部环境分析
首先,进行宏观环境(PEST)分析。它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和评价政泊、经济、技术和社会人文等宏观因素对独立学院战略目标和战略选择的影响。政治/法律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教育,教育事业飞速发展。近年来,国家更是把发展教育作为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重要奋斗目标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还特别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高等教育,在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导和有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下,于本世纪初实现了从精英化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的阶段。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就能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特别是《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等促进了民办教育的发展。国家教育部还对独立学院确定了„积极支持,规范管理,开拓创新‟的指导思想。从该因素的分析,外部宏观环境是有利于独立学院发展的,属于机会。经济因素。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而且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优质教育资源异常短缺的局面。此时,独立学院以其“优、独、民”的优势异军突起、独树一帜。它们不同于国有高校需要国家财政拨款,而是由企业家投资,吸纳和利用民间资金,补充了教育经费的缺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中的一支新生力量特别是在当前,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高等教育造成了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投资方向、财政吃紧、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等负面影响。为了满足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民办独立学院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使政府在不需要任何财政直接投入的情况下就达到扩大内需和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目的。
同时,金融危机还为我国高等教育提升国际相对地位提供了契机。由于西方国家高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较为严重,在金融危机影响期内的发展步伐可能放缓,这就为我国高等教育提升国际地位、吸引国际人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独立学院可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招收外国留学生方面可以获得既取得经济效益又扩大国际影响的双“丰收”。所以,该因素也属于机会。社会因素。独立学院在我国的迅速发展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中华民族具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群众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奔小康的过程中,对其子女上大学的需求更加迫切。独立学院的崛起、高校的扩招满足了更多人上大学的愿望。这是独立学院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而且,金融危机井未降低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该因素也属于机会。技术因素。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新思想、新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电脑、网络、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的运用等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技术保障。该因素也属于机会。
通过以上宏观环境分析,独立学院的产生和发展顺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机遇稍纵即逝,只有从战略上把握机会,乘势而上,才能求得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
其次,独立学院的微观环境分析行业竞争者分析
高等教育行业增长势头迅猛,但各个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独立学院的竞争者有“老牌”的国有高校、普通民办高校、国外高校,还有独立学院本身之间争夺生源之战。无论是价格战(学费)、条件战(教学条件、生活条件、管理)、知名度之战、还是招生广告战,都时刻威胁着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即存在威胁T。
总之,从外部环境来看,机会0大于威胁T,有很大的发展机会。当然,同时也有挑战。
(二)独立学院战略管理的内部条件(资源和能力)分析
优势s主要有: 新模式、新机制,办学机制灵活。可以运用市场机制吸收社会资金。新建的学院,没有退休人员、负债等包袱,可以轻装前进。新的管理体制,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办学规模小、易于调整专业设置和目标等。用人机制灵活,可以极大地调动和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劣势w主要有: 相对于国有高校来讲,比较“弱小”成立时间短、规模小、学生少、师资力量薄弱。由于是企业家投资,存在资金数量相对不足、资金周转紧张、涉及合理回报等问题。学院的历史短,没有文化底蕴。办学质量还有待于社会的检验。
办学初期,社会上部分人对其有偏见。教职工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年龄大的和小的偏多;职称结构不尽合理:专兼职结构有待于调整。
从内部条件分析来看,优势s,劣势w各占一半。
(三)矩阵组合,有两种情况存在长处一机会(sO)组合: 弱点一机会(WO)组合。
(四)进行组合分析,提出独立学院实施的战略原则、对策 长处一机会(s0)组合,这是最理想的状态。独立学院应该实掩增长型战略(发展战略),尽量发挥其长处,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各种发展机会,确定科学可行的战略发展目标并予以实现。如近两年来,高校招生形势喜人,有的独立学院预计到其校园、建筑、设施不能满足扩招的形势,就当机立断把老校区卖掉,再开辟新的校区,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成倍的增长。今年秋季招生结束后的事实证明他们当时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抓住了学院发展的战略时机。弱点-机会(w0)组合。此时,独立学院可以采取稳定发展战略,即不断克服弱点,同时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各种机会,不贪图发展速度,而是加强内部建设、保证发展的质量、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有的学院由于自身的原因,招生数量增长幅度低于高校的平均水平,但他们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采取各种措施克服缺点。他们虽然没有大力发展,但也能踏踏实实地稳定发展。
三、独立学院实施发展战略的具体途径明确使命建立科学的战略目标。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肩负着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历史使命。独立学院在确立战略目标的时候,要兼顾国家、学院、社会利益,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处理好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今后发展、当前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科学定位建设应用型大学。许多发展势头良好的独立学院,把自己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由于独立学院在师资力量、科研能力等方面都无法与国有高校相比,在定位上就必须扬长避短。这种定位既弥补了普通本科高校培养理论型、研究型人才的不足,又弥补了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专科层次实践技能强的人才在理论上的不足,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大量本科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文化积淀完善内涵建设。独立学院建院时间短,需要有意识地、主动地加强内涵建设。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培育浓厚的学术氛围,不断完善和发展组织的内涵。开拓进取走特色发展之路。独立学院要生存和发展,绝不能成为是母体高校的简单复制,不能亦步亦趋、步公办院校的后尘,而是要走出一条自己的创新和特色之路。很多学院专业设置和培养计划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生源的特点,突出鲜明的教学特色。许多学院把人才培养基本模式定为:精化基础理论、优化专业知识、强化实践能力、深化素质教育、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提高质量抓住学院发展的生命线。教育教学质量是学院的灵魂和生命线。只有树立以质量求生存的质量意识,独立学院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独立学院招生的分数段属于“三表”,决定了其学生来源的质量大部分不如公办高校,而且水平参差不齐。这给学院的教学组织工作、课程的设置、师资的安排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很多独立学院能够因地制宜,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根据社会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开课:以特色的教学引导学生成才、以应用型科研促进教学水平提高。改革创新建立自己的“品牌”。在实践中。部分学院已经开始树立“名牌”意识。认识到实施名牌战略给学院带来的信誉和名望,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可以形成核心竞争力。他们积极宣传学院的教育教学成果,提高社会知名度。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在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基础上,坚持依法治校、从严治教,建立健全和实施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教育教学包括质量监控体系的各个环节的管理,把住人才培养关。不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培养激励建立一支自己的教职工队伍。“有大楼、更要有大师”。建立公平、公正的培养和激励制度体系,能为学院发展后劲培养一支精干高效的干部教师队伍,并增强学院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学院发展的合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学院层次、扩大知名度。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以及金融危机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独立学院要想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必须更新观念,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与国际接轨,敢于和善于参与国际竞争。积极“转设”保持可持续发展。根据2008年教育部令第26号《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文件的要求,教育部对全国独立学院进行整顿,在五年之内独立学院必须通过“转设”评估,合格的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不合格的就“下马”。2008年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全国第一批申报的5所独立学院进行了考察评估,其中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等4所学院被审查通过。这给这些学院今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他们不再依靠原“母体”高校的有形或无形资源,虽然暂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但独立性和自主性更强、教学更加灵活,教学改革的步伐更利于加快,更利于保持可持续发展,在培养更多、更适应社会建设发展的人才方面将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独立学院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的条件,明确了当前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独立学院要扬长避短、把握机会、实施战略管理,才能保持可持续地发展,最终发挥独立学院在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版权说明:文章版权属于文内作者和硅谷杂志社,本站引用仅为交流学习之用。如1需转载,请注明原版权
第二篇:关于独立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对策创新研究
关于独立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对策创新研究
摘 要:实验室,是学校进行教育和科研的主要环境和场所,无论是对于学校的人才培养还是对于学校的科研发展,都十分的重要。但同时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也一直处于问题不断的窘境。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本文结合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困境,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角度,探究构建多维度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针和体系的可能性。
关键词:安全管理制度;对策;创新;重要性
独立学院,虽然在办学规模上与普通高校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也可以说是当下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成为了不同领域、许多公司等社会团体在教育领域的投资方式。发展至今,独立学院在我国的规模和数量都达到了一定的量;而对于一所独立学院来说,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有足够的投入以及充分的挖掘实践教学在学生的成才方面的潜力是十分的重要的;而虽然在我国独立学院的发展相对欧美西方国家而言,还处于起步晚的初级阶段,但是经过这几年里国家的大力支持和自身的快速发展,独立学院,无论是在硬件水平,还是在实验室的发展上,其课程数量与质量、实验系统设备规模等都是有目共睹的,而参与到具体的实验操作中的学生人数、使用实验系统和器材进行教与学的实验人员和实验时长都是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而我院在实验室安全管理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可以说安全管理工作是形势严峻,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正进入一个“深水化”阶段,各方面都面临新的发展目标和新局面,人才培养方式也已然不同于之前,而提高独立学院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对于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有重要意义,而更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则反过来促进实验室的发展,而这一切的发展源头和基础则是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只有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那么教育工作和科研探究才能够顺利展开和进行,因此独立学院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实验室财产、设备以及实验操作等各方面的安全,这既是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需要;也是维护自身职业健康和安全的需要。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是成立于1999年民办学校,作为经过几年的壮大发展为独立学院,2010年学院整体搬迁至海宁市长安镇仰山路2号。新校区经过6年的发展和建设,学校目前拥有三栋实验楼,占地5,22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24,146平方米,基本建成了仪器设备先进的各类实验室30多个。随着我校这几年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和进步,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的实验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局面,无论是在实验室的数量规模上,还是在实验室的使用频率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但随之而来的也是一系列的安全管理问题和隐患,使得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变得越发困难。
2.1 实验室安全制度不完善
当下,独立院校在实验室建设或整改后,在制度管理并没有达到完善的水平,安全责任也不能具体落实到位,这就容易出现安全管理的漏洞,出现问题和漏洞也没能做到责任到个人,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对于实验室安全制度的建设以及安全实验室的具体安全管理都是不利的。而哪怕是存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但是也存在着过于宽泛、没有具体化,不能够针对性的规避实验室安全潜在威胁等方面的问题,具体来说,在管理不同类别、属性的实验室上,实验室的统一化管理制度却不能够使得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2.2 安全管理的意识欠缺、淡薄
当下,我国的大多高等院校对于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改革和创新重热度之高可见一斑,但作为科研的主要场所和平台,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程度,却还还处于十分低的水平,具体的问题有: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制度流产于形式,虽然无论是会议强调,安全管理工作培训还是定期的制度检查,在形式上都可以算得上是应有尽有,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宣传教育、安全培训中涉及到的安全知识却没有真真正正的应用起来,仍然存在着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安全防患意识严重缺乏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实验室制定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没有一点真正的效力;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大家对于实验室制定的制度的认识不够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同时也使得对于实验室的安全操作、如何预防潜在危险以及发生危险时候如何自救等相关的知识更为的缺乏。
2.3 实验室安全管理资金有限
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去,那么再好的安全管理方式和制度都是空口说白话。但是就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实验室的建设来说,基本呈现出资金投入分配重教学科研,轻安防两极分化的现象。具体来说,在实验室的建设投入方面,大部分的资金都用来搭建试验平台、购买实验仪器等工作上,而对于设备的维护、安全管理及检查却是十分的欠缺,而由此产生的安全事故在我国的诸多高校可谓是时有发生、屡见不鲜。以我院为例,2014至2015学年,我院的仪器设备运行维护总费用是57万元左右,除去实验设备的维护费用后,投入到实验室安全管理上的资金十分有限,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2.4 实验室安全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对于独立学院的实验室而言,事务众多、工作量较大,要求管理人员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建设专业性高、素养高的管理队伍十分重要。但实际上,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缺少相关的办学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水平,缺少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目前实验室里有部分员工还是临时编外人员,工资待遇极低,晋升渺茫。在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中缺少必要的责任心,缺少专业技术和学历,难以及时、科学的管理实验室。
2.5 实验室安全保密工作不到位
鉴于独立学院的特点,对其在科研方面带来的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安全保密管理是十分的重要,也是必要的。而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今天,实验室势必走向了互联网+的时代,虽然计算机和网络给实验室安全管理带来许多的便捷,但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比如,计算机病毒、设备系统存在的设计缺陷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实验产生的资料和数据的各项安全管理以及保密工作的有效展开进行。
探究我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新措施和新模式
独立学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等特点,不能够有一丝疏忽,其安全管理和保障需要所有实验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一同做好各项工作。结合当下我院在实验室管理工作特点和现状,探索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新对策和创新发展模式,对于保证学院各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有条不紊的开展,其意义不言而喻。
3.1 提升实验室安全体系建设
水、电、火、气等都是实验室中经常涉及的实验条件,由此可以看出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十分复杂的过程,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复杂的实验仪器设和化学药品的操作管理,因此加强独立学院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从各个方面综合着手。结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安全和环境的法律法规,再根据我院实验室管理的实际情况,我院相继制定了《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上,通过做到落实管理个人责任,做到管理的制度化和统一化,只有这样,那么我们才能够有效的规避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潜在危险。
3.2 侧重安管宣传,强化我院实验室安全管理
调查现实,大多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管理的疏忽是造成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安全意识的宣传和培训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在安全管理教育、安全文化氛围等方面做足了工作,那么要想使大家形成实验室安全管理公共意识也就不在话下了。
3.3 从经费投入上提升实验室安全建设力度
按照相关的实验室建设标准,我们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对我院的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实验室进行标准化改造。如根据不同类型的实验室仪器设备,配备合适类型的灭火器,并定期检查更换失效、过期设备;实验室的总电闸和各个分电闸均要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等。
3.4 优化实验室安全管理人才队伍构建
独立学院实验室安管工作的质量,最终还是需要回归到“人”这个基本的出发点,专业性是优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当下优化我院实验室安全管理,主要的内容就是加大在负责日常管理的教育技术中心上面。由于实验室种类多,设备数量大,工作量巨大,只靠实验实训中心的几位专职管理员根本无法完成。因此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聘请相关的实验老师为兼职实验室主任,用他们专业的技术帮助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为了提高实验室的相关管理水平,学校鼓励相关人员积极去参加各类讲座、研讨会、培训班,努力提升自我。同时给符合条件的老师提供丰富的晋升空间和优越的薪资待遇。
3.5 提高独立学院实验室安管级别
独立学院实验室安管级别,决定了教育与科研的质量。作为实验室里接触实验资料和数据的第一人的工作人员,需从法制观念上出发认识到自己在实验室工作过程中进行工作内容保密的重要性,同时也必须从制度上落实实验室安全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最后还必须做好计算机和网络管理保密工作,建立多层病毒防护体系、进行有戏身份登录验证、加密数据库与存贮、系统访问权限分级设置、备份重要数据、定期升级相关实验设备系统补丁等。结语
教学科研力量是独立学院发展的重要原动力,而实验室的发展是决定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需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之,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手段,然后才能够更好的为我院的教学与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发展等更好的贡献力量和光热。虽然过去几年也在实验室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鉴于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继续努力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为“平安和谐校园”的建设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许春英,阳会兵,黄拥军,等.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改革思路[J].当代教育论坛,2008(10):115-116.[2]蔡杭锋,丁建波.独立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与实践[J].新西部,2008(18):198.[3]俞政,沈伟荣.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学术论坛,2011(7):54-55.[4]李廷友,郑典元,郑霞,等.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析[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85-86.[5]唐满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4):162-164.[6]宋玉.浅论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5): 176-177.[7]鲍敏秦.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1): 189-193.
第三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学设计与反思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具有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情感。
2.能力目标:在正确认清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坚持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资源以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关爱自然。
3.知识目标: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要求。教学难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对策。
三、教法学法
情境创设法、直观演示法、、讨论交流的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四、学情分析
初中生对国家的发展战略了解甚少又不深刻,所以必须出示大量的材料,给予细致的分析和讲解,充分发挥其能动作用
五、教学过程
1、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明确保护森林、珍爱自然的重要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下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的现实。
2、接着,教材从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阐明人既不能做大自然的奴隶,也不能以主人自居,一味向大自然索取,而应与自然和谐相处。毁坏大自然,归根到底,就是毁灭人类自身。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
3、结合题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下面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危机等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
4、结合相关链接,从世界的角度阐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谋求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以此让学生把握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5、再结合“公共牧场的故事”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讨。(1)假如你是一位牧民,你将作出怎样的选择?(2)说明理由。(3)在此之后,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它的要求是什么?(4)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我们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讨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得到加强,同时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转变观念。
6、最后,结合我国面临的严峻的资源、环境、人口、生态问题,阐明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我国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是什么——含义及要求
2.为什么——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3.怎么办——国家、个人
七、教学反思
有些学生对我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认识不足,对党和政府实施的一系列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理解不深刻,在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浪费资源、破坏环境。面对国情和学生实际,这就需要对他们继续进行相关教育,引导他们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第四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学设计与反思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学设计与反思
李翠玲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分析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
能力目标:在正确认清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坚持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资源以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关爱自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具有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要求。
教学难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对策。
三、教法
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法、直观演示法、枚举法、调查法、讨论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亲自实践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的思想意识
四、学法
合作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五、教学过程
1、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明确保护森林、珍爱自然的重要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下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的现实。
2、接着,教材从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阐明人既不能做大自然的奴隶,也不能以主人自居,一味向大自然索取,而应与自然和谐相处。毁坏大自然,归根到底,就是毁灭人类自身。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
3、结合题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下面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危机等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
4、结合相关链接,从世界的角度阐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谋求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以此让学生把握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5、再结合“公共牧场的故事”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讨。(1)假如你是一位牧民,你将作出怎样的选择?(2)说明理由。(3)在此之后,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它的要求是什么?(4)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我们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讨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得到加强,同时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转变观念。
6、最后,结合我国面临的严峻的资源、环境、人口、生态问题,阐明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我国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六、板书设计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发展问题 基本国策
人口问题 计划生育
环境问题 保护环境
资源问题 保护资源
七、教学效果
随着世界发展形势的变化,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也成了我们国家的热点话题。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和特点,从而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基础知识,同时让学生有忧患意识,重视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新时代的好公民。
八、教学反思
有些学生对我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认识不足,对党和政府实施的一系列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理解不深刻,在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浪费资源、破坏环境。面对国情和学生实际,这就需要对他们继续进行相关教育,引导他们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第五篇:昆明市投资环境分析与优化对策研究
昆明市投资环境分析与优化对策研究
专业:企业管理
学号:姓名:台201007120007海 龙
昆明市投资环境分析与优化对策研究
摘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昆明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昆明要做好大开发的文章,实现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振兴,必须对投资环境进行的正确的评价。本文分析了昆明市投资环境的基本态势的优势与劣势的现状下,提出了对昆明市投资环境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昆明市,投资环境,态势,优化措施
1.昆明市投资环境基本态势
1.1优势
1.1.1经济地理区位和市场集散优势
昆明位于云南省中部,地形北高南低,是中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门户,西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全市总面积约21011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建成区225平方公里。昆明地区属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1℃,全年日照时数2250小时左右,无霜期达240天以上,因温湿度适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花开不绝,植物生长茂盛,以“春城”著称。
昆明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乃至中东、南欧、非洲的前沿和门户,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优势。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圈、“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圈的交汇点,昆明既是发达地区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的理想终端,又是国内各个城市向东南亚、南亚拓展市场的理想起点。同时,作为云南的省会,昆明的市场体系覆盖全省,经济发展触角延伸全省,资源要素运作半径辐射全省。独特的区位,必将为昆明的长远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1.1.2 资源优势与旅游资源
矿产资源:有磷、盐、铜、铁、煤、钛、石英砂、粘土等,以磷、盐矿最为丰富。磷矿总储量约46亿吨;盐矿储量约138亿吨,居中国内陆第二位。
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23项,有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滇池、安宁温泉、九乡、阳宗海、轿子雪山等国家级和省级著名风景区,多条国家级黄金旅游线路,形成以昆明为中心,辐射全省,连接东南亚,集旅游、观光、度假、娱乐为一体的旅游体系
1.1.3 工业基础与农业基础
昆明工业形成了以卷烟、机电、冶金、化工、建材、食品、生物制药等为主导产业的生产体系,精密机床、光学仪器、磷化工、天然香料、名优卷烟、云南白药等产品驰名海内外。
昆明日照长、霜期短,适宜多种植物生长,野生植物有1200余种,有400余种传统花卉,是内地冬春早菜三大基地之一,形成了粮、烟、菜、畜、花、果等优势产业。
1.1.4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昆明是国家交通运输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及枢纽之一,拥有发达的航空、铁路、公路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航空:昆明国际机场是全国六大航空港之一,开辟有国际及地区航线200余条,通往曼谷、清迈、河内、胡志明市、仰光、曼德勒、万象、新加坡、吉隆坡、大阪、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主要城市。在建的昆明新机场是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全国第四个门户枢纽机场。
铁路:内昆铁路、南昆铁路、贵昆铁路、成昆铁路、滇越铁路、广大铁路6条国内干线。
公路:以昆明为止点或过境昆明的国道有324、108、326、213、320、40、65等;以昆明为止点或过境昆明的省道有101、102、103、202、207、214、215等辐射云南全省,通向贵州、四川;昆曼、昆仰公路通向老挝、缅甸,规划中的泛亚铁路,由昆明出发,可达周边国家和地区。
市内交通:至2008年底,市内现有公交运营线路199条,全市营运的公交车辆有3372.6标台(辆),公交出行分担率30%。
供电 :2008年全市发电量223.81亿千瓦时。供水 2008年全市自来水生产量为23891.74万立方米,可充分满足工业及生活用水
1.1.5经济环境与行政环境
近年来,昆明市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泛珠三角经济区启动等历史机遇,加快发展,城市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8年,昆明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05.4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174.99亿元,同比增长3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0亿元,同比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82元,同比增长13.3%。
昆明市高度重视利用外来投资工作,以创建服务型政府为目标,进一步放开投资领域和投资方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压缩行政审批时限,将市级行政审批事项从506项精简到96项,是全国行政审批项目最少的省会城市;推行“阳光政务”,实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建立最严厉的问责制度、最严格的限时办结制度和最严肃的服务承诺制度,打造“创业最宽松、社会最文明、人居最安全和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三最四低”投资发展软环境。
1.2劣势
1.2.1 地理位置的严重制约
昆明地区大部分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山区,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地处西部。民族自治地方多位于高原及崇山峻岭的高寒山区。经济发展滞后,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有的地方目前还使用人力、畜力、手工作坊生产,工具、设备极为简陋。经济发展远远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差距拉大,贫困问题突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远远落后于东中部地区,许多地区交通、通讯设施落后,信息不畅、交通不便,交流十分困难。
1.2.2 人才环境不足
教育落后、劳动力素质低下,导致昆明地区的人力资本不足。由于地处西部地区,相当数量的人口,尤其是农民素质偏低,生存能力较弱,加上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素质较高的人口东流,使得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显得更加不足。尽管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框架中,将“发展科技教育投入”列为重要的一项,但是如果单纯强调增加科技、教育投入,没有其他方面的配套政策和措施,这部分投入的产出很
可能会外流:西部的技术发明将会因东部的回报高而流入东部,西部提高了素质的科技人员或农民也会因东部的薪水高、待遇好而流入东部。这样,国家开发西部的一项很重要的投资,实际上并不能真正用于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仍得不到满足。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财富,如果一个企业得不到高素质人才,很难取得高回报。
1.2.3 社会环境落后
昆明市人文社会环境、市场环境、政府环境等软环境的整治和改善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由于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历史等社会人文方面的特殊性,由此而形成社会环境及思想观念上的封闭性,这些因素导致民族地区对外开放步伐的缓慢和滞后。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第一,“三乱”问题屡禁不止,推诿扯皮刁难现象时有发生,吃拿卡要纠而复生;行政机构门难进、脸难看、办事拖拉、手续繁琐,效率低下的现象普遍存在;贪污腐化、索贿受贿的犯罪行为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和部门奢侈浪费现象依然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 法,执法违法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第二,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市场体系不够健全,市场秩序较乱。第三,吸引投资的优惠政策尚不完善,对政策存在落实不好的现象,政府制定的许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有的部门和有的机关工作人员走了样,如被企业反映了问题,便心怀不满,变着花样刁难企业。
2.优化昆明投资环境的途径
2.1改善政策
改善政策环境对优化昆明投资环境起根本性作用。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并统一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别是通过制定高新技术投资税收优惠政策,在一定期限内减免高新技术投资所得税和增值税,鼓励对高新技术投资,为外来投资创造好的政策环境。我们要积极探索保护和优化投资的法制环境的新方法、新路子、新手段,提供超前的法律服务,加速改善我省投资环境,创造一个具有投资吸引力的法制环境;我们要以投融资审批制改为登记备案制为切入点,提高行政部门办事效率,最大限度地开放投资市场,全方位拓展投资方式,创造一个具有投资吸引力的体制环境;我们还要积极倡导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特别是要大力倡导商业道德,创造一个具有投资吸引力的社会环境。
2.2吸引人才
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是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步骤。我们可以通过制定相关人才政策,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创造“人尽其才”的良好人才环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投资需要两类人才,一类是有丰富经验的投资家,另一类是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人才的分布状况基本上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我国东部地区最多,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再次之。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广泛吸纳人才,使之充分发挥作用。
2.3转变思想
昆明与沿海省市相比,最大的差距是在思想观念上。我们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因而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都不及沿海省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改革开放的程度;改革开放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消除禁锢人们思想的疑虑和困惑,创造一个开放的经济增长环境,才能促进我省经济快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所以改善投资环境的关键是突破内陆意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足、用活、用好中央给予的各项政策,创造一种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做好优化投资环境工作。
2.4注重层次
根据昆明的特点,昆明的定位是:一是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将昆明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旅游城市;二是文化名城;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昆明的城市品牌效应、所具有的投资优惠政策以及丰富的人才资源等众多因素,使得企业家在桂投资办产业具有独特优势。昆明市利用外资重点产业是: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农林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旅游及第三产业的重点是:旅游资源开发项目;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民俗风情旅游项目;国内商业零售、对外贸易、旅行社、仓储、建筑安装、公路运输、教育、医疗卫生及其他外商中介机构等利用外资试点项目。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是:生物工程、信息工程、资源再生及综合利用技术、节约能源技术以及新材料等项目;引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机械、电子、医药、食品、汽车及其配件、橡胶、纺织、建材等现有工业产品质量,促进产品结构调整的项目。农林业的重点是: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产品科技含量的项目;粮食、水果、蔬菜、畜牧、水产等农产品储运、加工或保鲜项目;大规模经济林营造和林产品深加工项目;水利建设及营运项目;科、工、贸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基础设施的重点是:交通、通信、能源、城市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项目。
参考文献:
[1] 云南年鉴 2009(2)[Z]
[2] 吴巧生 / 王华 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环境因
素[J].中国软科学,2001(4)
[3]罗金明 关于营造西部最佳综合环境的探讨[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社科版,2001(1)
[4]李廉水/ 宋乐伟/ 王荣飞论西部科技产业发展[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4
[5]吴玉鸣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评估指标系统的构建及
综合评价方法[J].南都学坛, 人文社科版,2002,2
[6]魏蓬。浅谈西部大开发战略人力资源的重要性[J]沿海企业与科技,208,(09)
[7]唐邦勤.云南省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与优化研究[D] 云南师范大学,2003
[8]苏芳.中国东西部投资环境的比较分析[D] 武汉理工大学, 2004
[9]李俊杰.区域投资环境竞争力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04
[10]江筠.区域投资环境评估与分析[D] 浙江大学,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