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兴山县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政策法规汇报
严格执行土地政策,筑牢经济发展基础
――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纪实
兴山,因“环邑皆山,兴起于群山之中”而得名,地貌结构为“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面、道路和家园”。全县人口17.6万人(农业人口13万),辖2乡6镇96个村(居),土地总面积231715.56公顷,其中:耕地18965.74公顷(人均耕地0.11公顷)、园地5914.80公顷、林地197299.96公顷、草地177.55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399.60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016.94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142.27公顷、其它土地1798.70公顷。自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以来,兴山县国土资源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并重方针,深入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及其配套法规,耕地得到有效保护,用地得到效供给,有力促进了兴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重保护,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得到全面落实
(一)强化宣传,基本国策深入人心。一是印发5万册国土资源管理百题问答汇编,向全县群众发放,做到每户一册;印发600本政策法规书籍和200套宣传画册,向基层干部发放,做到村干部人手一本,村委会一村一套。二是利用 “五五”、“六五”普法活动以及 “6.25”全国土地日、“4.22”世界地球日、“12.4”法制宣传日庆 1 祝活动,开展政策法规讲座,出动宣传车、张贴标语进行宣传。三是经常性的开展政策法规培训,2009年1月份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全县村干部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培训班,着力提高基层干部知法、用法水平。四是积极向媒体投稿,各级媒体采用我县国土资源管理动态和经验性稿件350篇,其中市以上媒体用稿230篇,并有多部作品获得部、市级奖励。五是为县、乡(镇)领导订阅《中国国土资源报》,并创办内部杂志《兴山国土资源》。六是开通宣传基本国策的电话彩铃,编制了国土资源管理顺口溜通过民间文化艺人传唱,2012年自编文艺节目参加全县迎新春和庆五一汇演。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增强了社会各界节约集约用地意识,为加强土地管理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严守红线,耕地保护机制日趋完善。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的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并将耕地保护纳入乡镇、村目标考核,签订了县、乡、村三级耕地保护责任书。二是科学编制规划,2007至2009年组织开展了全县土地二次调查,建立了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和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并以二次土地大调查数据为基础,于2009年开展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规划2020年全县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24370公顷,基本农田稳定在15035公顷以上,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600公顷。三是健全保护制度,在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五不准”和“五不批”的基础上,制定完善了基本农田调整补划、统计分析和奖惩激励 制度,并狠抓了制度的兑现和落实。四是严把审批关口,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做到能不占耕地的尽量不占耕地,能用劣地的尽量不占好地。五是大力实施土地整治,自2001年至2012年,我县先后争取国家、省、市、县投资的土地整治项目51个,建设规模8026.67公顷,争取到位投资3.1亿元,先后有35个项目竣工并通过国家、省、市验收。
(三)严格执法,开发利用秩序得到规范。一是聘请了6名国土资源监督员、96名国土资源监察信息员,完善了三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网络。成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并于2009年升格为副科级单位。二是出台加强公路沿线及城集镇周边、临时用地、农村个人建房管理、加强执法监察、加强城镇和交通干线建设用地动态巡查联合执法的通知,坚持每10天对公路沿线和集镇周边进行一次巡查,做到违法行为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三是实行土地违法预先告知和建设项目用地挂牌施工公示制度,及时告知违法行为、违法后果,及时公示土地使用权单位基本情况,接受群众对用地合法性的监督。四是深入开展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加大对各类违法用地行为的查处力度。五年来,巡查发现土地违法案件38起,及时制止34起、立案查处4起。
二、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用地得到切实保障
(一)强化建设用地供应管理。一是吃透用活相关政策,千方百计争取用地计划指标,缓解我县建设用地指标紧张局面。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差别化用地管理制度,鼓励引进新兴产业。严 格对单位能耗,单位产出进行考核,做到宁缺勿乱,确保把有限的计划用在好的项目上。二是坚持“总量控制、有保有压、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原则,引导项目向园区集中,用地向重点项目倾斜。加大闲置土地清查处理力度,对清理出的闲置土地采取限期开发、土地置换、有偿或无偿收回、分割空闲地等多种形式分类处置和重新利用。近几年来,在工矿企业用地安排上,我县共使用存量土地680亩。三是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强化远程报件,电子政策等信息化建设,提升批次用地报批效率和质量。通过以上方式,有力保障了移民迁建、百亿兴发、宜巴高速、黄粮和平邑口工业园以及其他招商引资项目的用地需要。
(二)强化土地市场建设。一是制定出台《加强土地招投标管理的通知》、《土地储备交易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土地有偿收入征收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工业用地、经营性土地使用权100%实行招标拍卖挂牌。二是完成县城及其他7个乡镇基准地价的更新。并将新县城35.61公顷土地纳入县土地储备交易中心管理,实行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市场化运作。自2005年实施工业、住宅、商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制度以来,我县共挂牌出让土地81宗、面积192公顷、成交金额2.63亿元。
(三)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09年,县国土局成立了行政审批“三集中”工作领导小组,抽调4名素质高、业务精、态度好、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组成行政审批专班,整体进驻县行政服务中心,承办行政审批工作。同时,乡镇国土资源所行政审 批工作也全部进驻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统一受理群众办事申请。在此基础上又于2010年成立了规划与行政审批股,专门负责管理全县行政审批服务工作。近5年来,国土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累计受理土地、矿产行政审批事项9098件,其中建设用地审批4110件、土地登记3848件。办结率100%,满意率100%。为企业,为群众代办用地审批和登记手续近5000 件,为群众节约差旅200多万元费,办证费20多万元。
三、重权益,群众合法利益得到有效维护
(一)有序开展两权登记。一是2012完成全县94个村(居委会)227宗、2249.38平方公里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并建立了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通过省级验收;今年8月份启动全县4.23万户,近10万宗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目前古夫镇深渡河、黄粮镇界牌垭和峡口镇白鹤村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全部登记发证计划于2015年底完成。
(二)严格执行土地征用政策。一是严格执行省政府《关于公布湖北省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的通知》(鄂政发〔2009〕46号)文件规定的补偿标准,实行征地政策、土地房屋丈量、安置补偿款项、征迁操作人员、监督电话“五公开”,增加征地工作透明度。二是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养老保障,2007县政府专门出台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纳入养老社会保障范围,参保资金由个人、集体、政府三方按一定比例负担,此项政策惠及全县被征地农民近300人。
(三)妥善处理涉地信访诉求。一是虚心接受社会监督,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行政许可法,建立健全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许可事项会审制度,加强涉地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工作,对征地补偿安置、基准地价调整等事项认真组织进行公开听证,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二是认真贯彻《信访条例》,安排专人进行政策咨询和信访处理,实行局长信访接待日制度,同时设立举报信箱,开通12336国土资源举报电话,来信来访回复和群众满意率均达100%。
第二篇:土地管理汇报材料
土地会议汇报材料
在各兄弟单位的配合下,努力争取地方政府支持,积极应对管内各种复杂情况,在土地办证和处理管内江宁镇站被地方政府非法占用约3000平米铁路用地的事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根据南京地区“土地会议”工作的安排,现将上述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土地办证工作:
2011年路局下达给我站的办证任务是电气化改造时未确权3宗新征用地,接任务后我站高度重视对这三宗地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克服资料不全、历史遗留问题多的种种困难,在路局土房处、南京土房所指导帮助下,在兄弟单位配合下,精心组织,做了以下工作:
一、认真查档调查,做好基础工作。我们充分利用路局土地档案馆和南京土房所档案室的土地原始资料,仔细阅读,认真收集每宗地的相关征地文件纪要和宗地范围以及原有签订的相关合同、协议等。同时走访省国土厅、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城建档案馆、以及相关村镇单位了解情况,尽量做到资料准备完整、全面。同时根据资料的重要程度,进行认真分析梳理。
二、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掌握政策的能力。土地确权领证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通过认真学习国家相关文件政策和铁路用地的有关规定规章等,熟悉有关地籍的政策法规,使我们更加正确掌握了确权办证工作的流程少走弯路。
三、加强沟通,只有充分利用好政策,才能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我站办理的这3宗地都是新征用地,由于当时的特殊性都是先施工后
办理征地手续,因此存在资料不齐全的现象,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先后二十多次前往国土局等相关部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完成了此3宗地的办证工作。
处理非法占用铁路用地工作:
一、管内江宁镇站土地被地方政府非法占用的概况
2011年4月13日,管内站根据《站巡线办法》规定开展日常巡查工作,发现上行进站信号机内米处,有施工单位挖沟砌围墙,场地内存放大量片石用于平整土地。接汇报后车站土地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在分管领导的带领下及时前往现场实地调查,根据土地证对照,确认地方政府违法占用铁路土地约3000平方米施工,对铁路用地合法权益构成侵权。
二、主动出击,多种方式,全面维护铁路合法用地权益
由于此次侵权面积较大,车站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会议,会上站长、书记、分管领导对本次侵权处理提出明确要求,结合以往处理此类事件经验,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1、主动汇报,上级部门领导高度关注。车站积极与路局土房处和地区土房所沟通,土房处和地区土房所的领导在听取车站的汇报后,积极为我们出谋划策,并对我们提出明确要求,一定要把本次侵权事件处理好,切实维护好铁路合法用地的权益。
2、加强巡检,坚决依法制止侵权行为的发生。车站召开专门会议后,分管领导及时带领土地管理人员,前往此次侵权行为的主体单位街道办事处,对本次侵权行为进行沟通,在出示土地证后,承
认此块地为铁路用地构成侵权,同意暂停施工。车站根据情况要求江宁镇站每天必须去现场巡查一次,并将巡查情况及时上报车站土地管理部门,有效的防止了事态的扩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坚持不懈,取得政府支持。在分管站长去街道办事处沟通过2天后,施工方又开始偷偷摸摸的施工,根据车站领导的指示立即前往施工现场,张贴了发的《关于立即停止在铁路国有土地上违法施工》的公告,并发公函给区人民政府、区国土资源局、街道办事处三个部门,要求尽快停工停止侵权。可发过公函后施工方仍“我行我素”继续施工丝毫没有停工的意思。在此种情况下车站领导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拨打了“12345”市政府维权服务热线,服务热线受理投诉后5个工作日内给了答复,本次侵权事件市政府已批示区政府妥善处理,得到答复后车站分管领导和土管人员及时前往区政府进行沟通,区政府批示根据土地证的对比,区街道办事处确实侵占了铁路国有土地,要求区国土局和区规划局及时处理好此事。于是车站领导又前后多次前往上述2个部门进行维权,请求政府尽快解决此事。
4、积极沟通,督促侵权单位尽快停止侵权。根据市政府和区政府的批示,车站紧盯不放又先后多次前往街道办事处,要求其按上级部门指示立即停工停止侵权,实践证明效果明显,目前街道办事处已同意以协议形式租借此块铁路土地。
5、几点启示
①、预防为主。认真落实土地巡查制度,切实落实责任制,对出现的土地侵权事件有一件解决制止一件,力争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
态。
②、加强沟通。与路局领导,业务处室和地方政府加强沟通,对发生的侵权行为,要多跑多问,及时汇报制止,对拖而不决的侵权事件,要采取多种方式“双管齐下”去解决问题,切实维护好铁路用地的权益守护好每一寸铁路土地。
③、形成机制。要充分发挥好土地管理三级网络的作用,强化土地管理日常巡检工作,紧盯侵权行为不放,对及时举报侵权行为的部门和个人落实好奖惩制度,通过土地管理三级网络的实行,努力形成各司其责、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
总之,在目前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寸土寸金”的大背景下,铁路土地确权领证和维权工作任重道远,意义重大,开展好上述工作是我们站段级土地管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把铁路土地确权领证和维权管理工作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上来,落实好部、局各项政策法规,发挥出站段一级土地管理部门应有的作用。
第三篇:全省政策法规工作会议汇报材料
全省政策法规工作会议汇报材料
杭州市余杭区发展和改革局
一年多来,在省、市发改委的悉心指导下,在余杭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积极贯彻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落实有关目标责任,政策法规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现将有关工作成效、面临的问题和下阶段工作思路建议总结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回顾及取得的成绩
我局高度重视政策法规工作,按照省市区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发展稳定大局,建立健全机制、宣传贯彻法律法规、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出台有关政策意见、积极推进“法治余杭”建设,政策法规工作有序开展,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平台 发改部门是政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政策法规工作是发改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向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谋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政策法规工作,既是发改部门的本质工作和内在要求,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发改部门的地位、发挥发改部门的作用。为切实有效推进此项工作,局领导研究决定并经区委区政府同意,于2005年5月正式挂牌成立了“政策法规科”,专门负责政策法规工作,统筹协调、统一规范、全面推进我局政策法规的建设。
(二)抓住机遇、走在前列,着力推进法治余杭建设 今年2月23日,中共杭州市余杭区委正式出台了•关于建设法治余杭的意见‣(区委﹝2006﹞16号)。建设法治余杭是依法治国方略和建设法治浙江在余杭的具体实践,是依法治区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作为“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编制部门,我局保持高度的敏锐性,认真组织学习区委建设法治余杭的意见,并立刻吸收到纲要内容中,在纲要第六章明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法治余杭”这一“十一五”规划重大任务。“法治余杭”的提出,写入“十一五”规划纲要,并经人代会审议通过,标志着我区法治建设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法治建设走在了全省的前列,给杭州市建设“法治杭州”起到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借鉴作用。
(三)明确责职、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进程
1、认真细致梳理执法依据,夯实执法基础
我局(包括粮食局、物价局)是一个依法行政、行政执法涉及面较广的一个综合部门,为有效开展行政执法工作,我们首先认真、耐心、细致地进行了执法依据的梳理。截至目前,我们根据执法行为的种类(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和执法依据的效力等级(法律、法规、规章等)初步整理了有关本局的100余项执法依据。如:•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价格法‣、•浙江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杭州市行政许可工作制度‣、•余杭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等等。
2、科学合理界定执法权责,明确执法内容
根据法制办对行政职权的分解落实,结合发改系统的职能,行政执法项目和内容的清理认定工作,我局有行政许可权、行政检查权、行政处罚权等职权,对照•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我局主要对经济宏观调控、投资立项、煤炭和成品油经营初审、粮食流通监管、物价监督检查等事项具有许可权或检查处罚权。同时,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将职责具体分解落实到各职能科室和岗位,明确了行政执法的岗位和执法责任,以及承担相应的行政执法责任。
3、严格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效能
在执法过程中,认真履行行政许可、收费、处罚、强制等规定,遵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的原则,确保执法主体、程序、结论合法规范,不出错案、不败诉。执法主体资格合格,无越权行为,检查人员在工作中都能做到秉公执法、公正清廉,无吃、拿、卡、要等违纪现象发生,所查处的案件都能在规定期限内严格执行行政处罚决定,去年我局无行政复议案件发生。对出台涉及民生和百姓利益的政策,坚持听证制度和集体审议制度,如对出租车价格调整和水价调整之前,物价局召开了听证会,听取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出台了政策,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平稳性以及可实施性。
4、依法行政具体事项介绍
(1)投资项目审批。今年1—5月,共办理文件审批项目174件,投资额核定38件,企业投资备案165件,企业投资核准1件,共378件。
(2)煤炭经营与加油站年检验收。2005年年底,对全区74家煤炭经营企业进行了年检和督察,从年检结果来看总体是好的,但也有部分存在问题,我们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将不良企业上报省发改委,并传达了省发改委依法取缔或淘汰的10家煤炭经营企业。加油站(点)全区共有143家,其中只经营柴油的有51家,汽油柴油都经营的有92家,检查情况较好。(3)粮食生产流通监管。2005年10月19日,粮食局于主持召开了由工商分局、质监局、物价局等单位参加的余杭区粮食流通管理工作座谈会,建立了粮食流通管理的例会制度。最近参加了由杭州市粮食局召集的针对杭州市区粮食加工企业的行政执法检查行动,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加工企业的原粮质量、仓储设施、应急供应周转粮存储库存数、统计制度执行及台帐建立等情况。
(4)物价监督检查。2005年,物价局加大了价格监督执法力度,开展了一系列价格专项检查工作,严肃查处一批价格违法行为。据统计,去年全年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或行为34件,经济制裁106.68万元,其中:退还多收价款81.72万元,没收非法所得23.46万元,罚款1.50万元。
(5)重要物品资源价格调整。物价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保证重要价格政策的出台和实施。2005年,调整了污水处理费标准、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实施客运班车调价、出台有线电视配套设施建设费调价政策、五次调整成品油价格、对液化石油气价格实行差率控制、六次调整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十次调整或公布药品价格、调整民爆器材价格。
(四)加强调研、出台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提升调查研究质量,提供实用有效成果 2005年,全局共完成调研文章28篇,其中有10篇文章被市、区有关杂志(杭州经济、调查研究、余杭发展、市场价格与瞭望等)录用刊登。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局调查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调查研究工作的质量与层次,更好地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服务,有力地推进我区“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今年我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2006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明确了调研的重要性、研究方式方法、奖励措施和推进协调机制,安排了30个重点调研课题,其中:局级重点课题10个(其中5个拟报区级重点课题),科级重点课题20个,目前部分调研课题已完成初稿,争取在量和质上都比去年有大幅度的提高。
2、加强规划编制管理,强化规划引导调控作用 为加强规划纲要与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衔接,协调指导“十一五”期间各类规划编制,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规划实施,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规划工作的意见‣精神,制定了•关于加强规划编制管理工作的意见‣(余政发„2006‟44号),明确了规划的指导思想、功能定位,规范了规划的立项、论证、评估、审批等编制程序,突出了规划的衔接协调、资源配臵和宣传实施,有效地增强了规划的编制管理,强化了政府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调和控作用
3、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各类重点项目建设(1)在投资体制改革方面。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制定了•余杭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奠定了投资体制改革的基础。为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出台了•余杭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为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水平,规范投资建设程序,积极开展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试点工作,本着“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原则在公益性投资项目中能够率先试点推行,目前已有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区档案馆两个项目纳入试点工程。在企业投资改革中,制定了•余杭区贯彻†浙江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简化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我区的投资环境。在项目推进服务考核方面,出台了•关于加强重点项目前期报批、推进服务和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余杭区投资项目开工率考核办法实施意见‣,进一步激发了项目业主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2)在融资体制改革方面。一方面深入开展上市促进工作,进一步做好推介、指导、帮助和协调工作,增强企业上市意识,培育上市后备企业,去年年底华鼎集团在香港成功上市。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国债融资和政府信用贷款来筹集基础设施和公益项目建设资金;截至目前,国债资金融资达1286万元,与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签订政府信用贷款协议,获得7亿元的政府授信额度,除基础设施5亿元外,预留2亿元用于三组团改革发展和中小企业发展。
4、规范招投标管理工作,提高公共资源价值效益 为进一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创新,防止商业贿赂、减少权力寻租,构建“精简、高效、廉洁”的政府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今年2月14日,我区下发了•关于余杭区公共资源交易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通知‣(余政发﹝2006﹞16号),原余杭区公共资源交易招投标管理领导小组更名为余杭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领导小组,原有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土地交易中心和产权交易中心,合并成立余杭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4月13日,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揭牌运行。公共资源交易按照“管办分离原则、执法主体不变原则、资源共享原则、‘三权’(决策权、监管权、操作权)分立原则”,实行统一管理、集中交易。目前,按照•浙江省招标投标条例‣,并结合余杭实际,正进一步抓紧落实、有序推进当中。
5、创新三组团体制机制,推动城市化发展进程 自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的大都市发展框架以来,区委、区政府围绕“融入大都市、建设新余杭”的目标,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坚定不移地实施城市化战略,推动塘栖、余杭、良渚三大组团建设和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针对目前组团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我局有关职能科室从组团发展现状、组团概念内涵外延、城镇发展机理、产业布局、人口集聚、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多维度、多视角进行深入全面细致地调查研究,提出了创新组团发展体制机制的对策和措施。
此外,我们还起草制定了•关于镇乡街道公务用车改革的意见‣,实施镇乡街道公车改革,共出让公车169 辆,获取收益1333.25万元,比评估价增值28%,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镇乡车改取得圆满成功。
(五)广泛宣传、持续学习,提高贯彻落实法规的能力
1、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市民群众法律意识 充分利用有关节庆日、纪念日等机会,按照上级部门统一部署或本局自行安排,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彩图、悬挂宣传横幅、开展现场宣传咨询活动等方式,利用广播、电视、杂志、网络等宣传阵地,进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从而来丰富广大市民的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知法、守法、用法、护法意识。今年开展了纪念•价格法‣颁布实施八周年、•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二周年的专题宣传活动。
2、组织参加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根据上级部署和我局实际,我们积极主动参与市、区法制办、浙江省发改委、杭州市物价局、杭州市粮食局的行政执法法律知识和执法业务的培训。去年共计参加培训57人次,参加培训人员专心听讲、积极讨论、认真考试,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得了相应的执法资格证书,具备上岗执法资格。在新的法律法规出台之后,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来做辅导报告,与时俱进,深入理解法律法规内涵,及时更新法律法规知识,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此外,全局所有公务员都参加了•公务员法‣的培训学习,并取得了较好成绩。
二、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由于我局政策法规科成立时间短,工作内涵广,工作经验相对不足,很多东西尚处于摸索探索阶段,再加上缺少法律类和政策研究的专门人才,虽然在政策法规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能有待进一步明确 县(市、区)一级不具有立法权,政策法规在县(市、区)权限较小,执行上面的多,自己创立的少,且发改系统上面权力较大,最基层的发改局可掌控的权力和资源很少,在开展工作中觉得工作界限不明确,上面和下面有时存在职能不对接,实际工作缺少刚性和抓手。如信用建设方面,上面明确由发改部门牵头负责,而我们下面有很多县市区,由于历史原因,还是以工商部门在具体牵头负责,我区信用余杭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也设臵在工商分局,上面文件下发到我局,我们有时候难以开展有关工作。又如招投标管理方面。•浙江省招标投标条例‣第四条、第五条、第十七条、四十六条和五十七条都明确了县(市、区)发改部门在招投标管理方面的职责和权限,而我区成立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由其统一负责实施。因此,由于职能配备方面的上下不衔接不统一,使我们在具体工作当中有时很被动、较难开展有关工作。
2、法律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专门成立了政策法规科,但毕竟缺少专职人员,缺少法律类和政策研究的人才,工作力量较为单薄,业务能力不够强势,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培训和引进人才,进行政策法规的专题研究。
3、学习交流有待进一步加强 缺少与上级部门的衔接协调,缺少向兄弟向县(市、区)的交流探讨、学习取经,照搬、照抄、照转和闭门造车现象有所存在,需要克服改正。
三、下阶段工作开展的重点及建议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下阶段要紧紧围绕“开好局、起好步”这一任务目标,为率先建成文明富庶的小康社会出谋划策、开展工作。
1、扎实推进规划纲要实施
认真做好纲要任务的分解落实工作,制订目标责任制,建立目标任务的执行检查制度,提高执行力度,增强规划纲要的战略指导性。大力宣传纲要,激发群众热情、鼓舞全区人民为“十一五”奋斗目标自觉努力工作。
2、研究出台有关保障措施
要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特别要研究、制定有关 “法治余杭”建设、都市新区布局、产业发展布局、循环经济发展、组团体制机制、投融资体制机制以及考核体系等配套和保障政策措施。
3、继续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深入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和法治浙江建设,以建设“法治余杭”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意见‣(余政发﹝2006﹞28号),大力开展行政执法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程。
4、加强交流学习和衔接协调
一方面要加强自身法律知识、业务能力的学习,向兄弟县(市、区)学习取经,提高依法行政、开展政策法规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跟上级单位做好衔接工作,保持上下一致,信息畅通。此外,还要同兄弟部门加强协调,保持左右联动,步伐整齐。
第四篇:如何贯彻执行好干部选拔任用及监督管理政策法规
如何贯彻执行好干部选拔任用及监督管理政策法规
2002年7月9日,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2010年3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中央组织部颁布实施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干部任用条例》和“四项监督制度”的颁布实施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最新成果,是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也是强化选人用人全程监督的制度保障,整治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
而具体如何贯彻执行好干部选拔任用及监督管理政策法规,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干部选拔任用及监督管理政策法规的重要意义,只有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政策法规,才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不正之风,提高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扩大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民主,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机制,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以提高我们整个领导系统的水平和层次。
二是健全考核机制。只有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才能引导各级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不断完善考核内容,创新考核方法,提高考核评估的可操作性,使考核体系科学化、高效化,发挥正确、科学、合理的导向作用。
三是加强监督管理。按照惩防并举、综合治理的要求,加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管理。要加强内部监督,强化教育防范并结合学习开展自查自纠,针对自查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同时也要加强外部监督,严格执行公示制度。要实行全程监督。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制度。要加大查处力度,建立健全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第五篇:贯彻执行法官法情况的汇报
精
贯彻执行法官法情况的汇报
一、法官队伍建设及法官等级评定情况
我院现有正式在编干警57人,其中法官33人(另有法警5人,书记员8人,司法行政及其他人员7人,不在岗4人),含:正、副院长4人,审判员16人(其中审判委员会委员5人),助理审判员13人。经过多年的努力,我院法官学历层次较2002年前有较大提高。截至2005年12月,所有法官均达到大学本科及本科同等学历,有2人完成了民商法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习。
为了实现对法官的科学管理,增强法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保障法官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国家实行了法官等级制度,我们依据省高院及中院的文件精神,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的有关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等级暂行规定》、《评定法官等级实施办法》,领会精神实质,排查我院干警的基本情况,严格依法办事,坚持实事求是,使法官等级的每次评定及晋升都能及时、准确地完成。1998年法官实行等级评定后,首评参加人数为30人,其中,四级高级法官8人,一级法官8人,二级法官2人,三级法官1人,四级法官10人,五级法官1人。
2000年法官等级评定时,首评9人,晋升7人。首评9人中,四级高级法官2人,一级法官1人,三级法官2人,四级法官2人,五级法官2人;晋升7人中,三级法官5人,二级法官2人。
2001年法官等级评定时,首评五级法官1人,晋升6人,其中:一
精
精
级法官1人,三级法官5人。
2002年法官等级评定时,晋升一级法官1人。
2003年法官等级评定时,晋升一级法官1人,二级法官5人,三级法官5人。
现我院法官经过几次调整,共有四级高级法官2人,一级法官10人,二级法官6人,三级法官12人,四级法官2人,未评定1人。
二、《法官法》实施情况
(一)大力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
几年来,我院深入贯彻《法官法》,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积极探索建设高素质职业化法官队伍,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进一步完善符合法官职业化特点的法官管理体制,从制度上确保法官依法履行职权,维护司法公正。同时,加强了职业培训,努力提高法官的职业技能,不断增强法官的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我院坚持严格按照《法官法》的规定推荐法院领导干部的选配,并本着使全院中层领导班子优化结构、强化功能的精神,在机构改革中对全院中层领导班子进行了适当的调整。2003年,增补一名33岁的年轻同志任党组成员、副院长,对现职中层领导干部采取自愿报名、民主测评、竞争上岗的办法,进行了岗位交流,为今后干部队伍的进一步年轻化打下了
基础。通过调整,全院中层领导班子的知识化水平和年轻化程度明显提高,有大学学历的中层领导干部占全院中层领导干部的比例由原来的不足70上升到100%,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中层领导干部的精
精
平均年龄也降到了40.8岁。班子的结构更加合理,整体功能也有明显的增强。
(二)大力加强法官职业道德建设
为使对法官的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更加规范化、系统化,我院把《法官法》关于法官职责、义务的规定作为法官队伍建设的基本标准,把《法官法》规定的十三个不得有作为法官职业纪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依据,长期不懈地抓好法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从根本上遏制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一是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结合审判工作和队伍建设实际,进一步建立完善法官职业道德相关制度,建立建全各个岗位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加强对法官工作和生活的管理和监督,从考核的内容、办法、标准、组织领导等方面进行规范,使法官的职业道德考核有章可循。二是坚持不懈地抓好法官的思想教育,引导法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系统地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论述,打牢法官的政治思想基础,而且还加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教育,从而使法官正确地对待个人的前途与荣誉,正确地对待个人的名利与得失。
三是采取多种形式,激发法官爱党爱国、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热情。如组织法官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宋鱼水、蒋庆等先进典型,以及开展争当优秀法官(干警)活动,能较好地宣传先进典型,培养法官忠实于事实、忠实
精
精
于法律,对公平和正义孜孜不倦追求的职业良知,培养法官淡泊名利、无私无畏、一身正气的浩然风范,培养法官严谨治学、精研法律、学识渊博的社会精英意识。
(三)大力加强制度建设
为贯彻《法官法》,使全院干警适应日益繁重的审判需要,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真正鞭策后进,实现抓管理、强素质、树形象、创一流的奋斗目标,我院结合实际,大力加强机制和制度建设。一是坚持抓管理,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以制度管人,是实现法院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措施。为此,我院进一步修改完善了《岗位责任制》、《业务学习制度》、《干警八小时外监督管理制度》等四大方面57项制度。并通过狠抓制度的贯彻落实,堵塞了管理中的漏洞,约束了管理中诸多不规范行为,使得管理水平有明显提高。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了有效地加强队伍建设,我院着手建立了监督、考评、培训和激励四项机制,从机制建设入手,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方位调动积极性。建立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职能,强化纪律监督,对举报线索认真核查,发现问题,严肃处理;建立考评机制,强化系统的、经常性的考评和完成临时性工作任务情况的考评,适时作出评价,作为提职晋级的依据;建立培训机制,坚持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相结合,基础法律教育与高层次法律
精
精
教育相结合,通过培训,提高法官司法技能,以适应审判工作的需要;建立了激励机制,在贯彻落实《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审判责任追究办法》的同时,对公正廉洁、办事质量好、效率高、群众反映好的法官及其工作人员要给予必要的鼓励。
以上四个机制的初步建立,对广大审判人员思想观念的更新,执法行为的约束产生了较好的作用。提高了审判的质量和效率,群众也比较满意。
三、存在的问题
我院认真落实《法官法》的要求,审判质量得到了提高,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但也存在着几方面问题:
(一)人才紧缺,全院面临法官断层问题。由于受编制的限制和法官门槛的抬高,我院自2000年以来,仅任命了1名法官,而因退休和调离免去法官职务的达7人,整个法官队伍面临严重的断层问题。
(二)法官职级、待遇未得到有效落实。目前法院干警的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普遍比不上一些行政机关公务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官队伍的稳定。
(三)法官职业安全保障机制有待完善。法官受到打击报复、诬告、伤害的事件多有发生,法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能得到完全保证。
(四)办案经费紧张,办公条件尚需改善。县财政财力有限,拨至法院的办案经费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遇到一些需到外地办案的案件,法院不得不要求当事人与法官同往或支付一部分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院办案的公信度。
精
精
四、建议
(一)请党委、人大一如既往的高度重视关心法院法官队伍建设,帮助基层法院疏通法官的进出口,特别是进人渠道,解决法官断层问题,督促审判经费的落实和法官待遇的改善,保障法院以审判为中心的各项工作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二)请党委、人大在加强对法院工作的领导和监督的同时,采取措施进一步关心、支持审判设施建设,帮助改善人民法院的司法环境,强化法官的职业保障,确保法官能够依法行使职权,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贯彻执行《法官法》离不开党委的领导、人大的监督和政府、政协及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这次人大听取关于贯彻执行《法官法》情况的汇报,充分体现了对法院工作和法官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学习宣传、贯彻执行《法官法》的力度,狠抓法官队伍建设,进一步开创以审判为中心的法院各项工作新局面,为打造平安**,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