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宜春市明月山景区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时间:2019-05-14 07:27: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宜春市明月山景区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宜春市明月山景区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第一篇:浅谈宜春市明月山景区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浅谈宜春市明月山景区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及采

取的措施

稿源:宜春支队直属三大队调研组

随着宜春市委市政府、区管委会加大对明月山景区的投入,我区道路交通得到了飞快发展,公路基础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景区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去年明月山月亮文化节“万人泡脚活动”的举行,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蜂拥而来,本地的市民到明月山景区进行爬山运动及泡澡、泡脚的越来越多,与此同时,自驾游的快速发展,农村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逐年增加,而与之相对应的交通安全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匹配,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严重滞后,人、车、路的矛盾日益突出,道路交通事故也逐年呈上升趋势。因此,如何加强景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科学规划,切实解决景区交通拥堵的问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目前明月山景区交通状况

景区总面积342.6平方公里,所辖一镇一乡,二个林场,3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约3.6万人,常住人口约1.8万人,公路总里程228.1公里。其中城市道路(明月大道)14.8公里,省道(宜严线)17.1公里,景区道路57.4公里(温潭线15公里,三明线25.4公里,温古线17公里),县道9公里(沙温线9公里),其他乡村道路129.8公里。景区机动车驾驶人2120余人(温汤1500余人,洪江620余人),机动车1600余辆(温汤1200余辆,洪江400余辆)。大队于2009年12月挂牌成立,下属三个中队(温汤、洪江、事故<未开展事故业务>),三个股室(综合、秩序、法制),一个车管所<未开展车管业务>;民警13人,协管员15人。

二、明月山景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存在的“六个不足”。

(一)景区停车位不足。

目前明月山温汤集镇附近现有地下小车收费停车位100多个,路边停车位160个,原江特厂区停车场可提供停车位40多个,合计停车位300多个(不含宾招单位)。而根据明月山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提供的《明月山旅游区车辆流量统计表》显示:2014年2月份累计车流量338062辆,日平均车流量大约12000辆,最高是2月12日23451辆,最低是2月25日5536辆,周五、周六、周日每天都超万辆, 现有的停车位已远远无法满足游客停车需求。很多游客车辆因为停车难而乱停乱放,多次因争停车位发生纠纷,给游客带来不少困扰;以上因素造成交通拥堵的状况屡见不鲜,给交通管理工作带来很大不便,也为景区正常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近期,谭下景区停车场正在改造,停车位仅有600多个,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多的游客停车需求。目前“清明节”、“五.一”就将来临,为创建“5A”景区,完善景区的基础设施,给广大游客予以良好交通环境,解决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后整改不足

去年5.27洪江死亡3人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后,大队按照上级的指示,对辖区内道路进行了一次全面隐患排查,目前还存在的交通隐患:

一是县道温古线、三明线还存在交通标牌、道路防护措施不到位的现象,多处临涯地方无防撞,如果出现意外,极易产生重特大事故。

二是乡村道路大多无提示标牌、无各类防护措施,虽然大队从管委会争取到部分交通设施经费,但车水杯薪,只能保障旅游线路及乡村公路事故多发地带。三是下巩村鸟山桥已有百年建造历史,原是石板人行桥,各种基础数据已经遗失,现公交大客从上经过,存在重大交通安全隐患。

四是三明线13公桩加300米处,原唐家山林场有处便道相通,大量的摩托车由此上明月山顶,据调查最多时达40多辆摩托车拥入山顶,易造成游客人员伤亡事故,是山顶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三)景区道路安全设施建设、科学设计不足。

一是道路破损。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景区道路等级低,除几条主要道路外,乡村道路破损,交通设施配套不齐全,大多数道路依山傍河,险、窄、陡、弯形成了乡村公路的特点。有的破损严重,险象环生,大部分道路,无标线、无标志,事故易发点段、安全隐患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

二是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不配套。大部分农村道路无标线、无标志,事故易发点段、安全隐患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明月大道全程共有35个平交路口,虽然设置有斑马线,但却没有一个红绿灯和测速装备限制车速,来往车辆往往时速都较快,而且,路口绿化带的建设过高过密不符合交通要求,严重妨碍了交通视线,这使得车辆只有行驶到接近路口的地方才能看到对面行驶过来的车辆,由于车速过快,往往遇到突发情况避让不及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三是路面占道现象多,严重影响交通。景区道路环境复杂,通行能力低,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混合在同一路面上,家禽、牲畜随时出没在路面上,在对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上仍存在着“盲区”、“盲时”现象。温汤水口村道路旁山泉水吸引了大量外来疗养人员和附近居民上山打水,山路狭窄、陡急、临崖傍水,会车困难,晚上打水的人不在少数。我大队多次上路调研,发现该路段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存在很大隐患,对此,形成专题报告,上报景区管委会,请有关部门对这段道路加以重视,将山泉水引下山或是采取其他安全措施,避免因道路狭窄而引发交通事故和其它纠纷。

(四)群众交通安全文明意识不足。

虽然我大队一直将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作为工作重点,走乡串户做了大量宣传教育工作,但由于警力不足,乡村级和企业未形成合力,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还是不够全面,造成农村驾驶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强,遵章守法的自觉性较差,不少人驾车旁若无人,只顾自己前行,不管他人安全,超速、超 载、人货混装、争道抢行屡见不鲜,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五)交通管理科技含量低,景区交通管理创新不足

温汤镇“六位一体”改造后,给前来旅游的游客一种焕然一新、赏心悦目的感觉,节假日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制约景区发展的因素之一。而作为一个日益成熟的景区,辖区内交通管理科技含量低,没有红绿灯设施、交通监控设备,在人手不足问题的情况下,无法利用科技设备来合理调配安排警力,及时了解景区交通状态,处理各类突发问题。目前大队人员都是从交警支队及城区交警调入组成的,缺乏成熟景区交通管理经验,光是闭门造车,探索不出景区交通管理创新,还应该走出去、请进来,发现挖掘和创新行之有效的景区交通管理模式。

(六)景区交通管理需延伸触角而警力不足

大队辖区为省重点旅游风景区,旅游车辆及游客众多,警力显得捉襟见肘,为确保旅游线路、温汤集镇的道路畅通,每日执勤时间从早上8点-晚上21点,节假日甚至到23点,很多同志都是超负荷工作。村乡公路更是无法顾及,只能逢重大节日,重大行动时,抽出警力组织突击检查,形成了交警唱“独角戏”的局面。

四、明月山景区通过采取“六强化”举措,深入推进景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明月山景区通过采取“六强化”举措,整合行政力量和社会力量进行交通管理和有效监督,健全党政领导、政府主抓,交警牵头,各部门、乡镇联合的交通管理整体防控体系机制,深入推进景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一)强化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群众交通安全意识。

一是由明月山党工委和管委会牵头组织职能部门、镇、村参与交通安全宣传和违法行为整治,深入村户、深入企业、深入学校,开展“交通安全进万家”宣传活动,向广大驾驶员、行人、旅客、居民送发宣传资料。

二是按照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要求,把“平安问候、安全提醒”作为提高人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排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重要工作来抓。

三是制作交通安全宣传展版及本辖区典型的道路交通事故残骸展台,在景区城乡不间断进行展示,警示人们车祸猛如虎,教育广大群众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远离交通事故。

四是大队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创办微信平台,让广大群众、游客有一个面对面了解、咨询道路交通的平台,用语音和视频,能拉近和群众、游客的距离,使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变得更生动,更有趣。

(二)强化科技强警之路,健全交通安全设施。

目前大队在科技使用上还比较薄弱,安装交通指挥设备和道路监控系统,适应5A景区的发展,提高景区交通管理科技含量,已经迫在眉睫。

一是在道路环境、机动车监管、事故预防、接警出警等方面推进智能化建设。

二是紧抓对事故“黑点”的整治工作,从人、车、路、环境、管理等角度对事故多发点、段进行综合会诊、现场“对症开方”,对不合格道路,特别是弯道、坡道、叉路口等路面及时改造,科学设置限速、让行及其它预防事故的交通标志标线。

三是因地制宜,在辖区建立旅游交通联勤制度,对路面日流量及交通安全形势进行分析调研,提前排查旅游交通安全隐患,并在不适合旅游车通行的景区路口增设禁行标志,针对道路弯急、坡陡、路窄的复杂路况,设置提示牌和宣传牌,有效遏制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强化道路隐患排查,加大交通违法整治力度。

一是由管委会安全生产委员会牵头,各部门、乡镇相互配合对道路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制度,形成常规化。对危险路段和集镇设置限速标牌,充分利用测速等科技设备,加大处罚力度。近年来,大队在景区危险路段增添橡胶减速块139米,禁停牌2套,广角镜3套,提示牌2套,凹凸镜22套,下巩村鸟山桥两侧竖立危桥标志2套。

二是重点加强早、中、晚从事客、货运车辆的安全监管力度,在辖区公路出入口严格检查客、货运车辆驾驶情况,根据辖区实际情况,设立临时检查点,对过往的7座以上客车逐车进行登记检查,在检查中发现超员的一律卸客转运,对超员20%以上的依法从严处罚。对货车严重违法行为坚决加大处罚力度,不消除违法行为决不放过。对强行超车、乱停乱放、酒后驾车的违法行为增大巡查检查力度,消除安全隐患,遏制交通事故。

三是加大力度整治无牌、无证、无保险的“三无”机动车,定期开展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查禁执法活动,并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模式,长期施行。采用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处罚与说服教育相结合等办法,加大对摩托车的管理力度,形成对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的严管高压态势。四是整治农村道路安全隐患,结合本地实际在摸清本地低速货车、三轮车、农用车违法载人规律的基础上,利用流动和固定执勤点,调整勤务,加大集中整治力度,重点对销售农副产品、进入建筑工地、维修道路作业、赶集市逛庙会、参加婚丧嫁娶等集体乘坐低速货车、微型面包车、三轮车等的违法行为进行整治,该教育的现场教育,该卸客的坚决卸客,该处罚的依法处罚,形成强大的整治态势。

(四)强化部门联动机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仅靠交通警察部门的职能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应由党委政府牵头,以公安交警为主力,组织交通、运管、城建、城管、乡镇村等部门上下联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只有加强组织领导,才能凝聚人心提高战斗力;只有加大部门联动力度, 才能形成整治合力;只有全社会齐抓共管,才能达到实际成效。加强客、货运输车辆营运秩序的管理,严厉打击“黑车” 上路营运,做到科学安排、合理停放、规范经营。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才能开创景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新局面。

(五)强化治堵之策,保障交通畅通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日益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同样景区遇到节假日也出现交通拥堵,过去景区党工委、管委会及交警支队对这一块工作支持很大,但由于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滞后,给交通交通畅通带来了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大队在2013年7月29日、2014年3月21日形成了《关于景区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情况的报告》、《关于增设交通设备、人员、停车场的报告》二个专题报告,及时向景区党工委、管委会及交警支队进行汇报。

(六)强化便民利民落实,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构建服务型交警队伍,是景区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景区梦”的重要需求之一。以“执法为民”打牢思想基础,从主动服务入手,全面推进交通管理工作。

一是服务理念上创优势。采取直接走访、请进来、微信、微博、短信、电话调查方式,收集各方面群众对交管工作的工作效能、工作作风、依法行政、服务质量、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深入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查找大队交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认真分析、限期整改。

二是服务管理上创优势。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力求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在管理中优化服务,尤其要坚决杜绝“冷、硬、横、推、拖”的现象,真正使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在规范管理方面,超前做好服务工作,重新设立了民警个人联系卡和监督电话,使办事群众能及时联系到民警。在处罚上,大队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对处罚的依据和程序进行公开,以增强执法的透明度。

三是服务环境上创优势。在转变工作作风的基础上,努力把交警执法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逐一加以根治。去年以来,大队多次开展了纪律作风整顿、以岗位练兵为切入点,以“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为目标,认真解决民警、协管员在思想作风、生活作风和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警队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顽强、业务精通、英勇善战的交警队伍,还进一步融洽了警民关系。

为确保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工作,防止悲剧重演,让广大游客、居民出行“方便、安全、科学”,紧紧围绕郑厅长提出的“不堵车、不死人、不被人怨”的指示精神。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交通部门的工作;需要各行各业把好交通安全关,牢记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做到人人懂安全、讲安全、保安全,全社会达成共识,形成共鸣,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才能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平安的道路交通环境,为幸福宜春建设保驾护航。

第二篇:道路交通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及对策

道路交通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及对策

近几年来,我区交通系统在打击非法经营,保护合法经营者及旅客、货主利益,规范运输市场秩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最近在调研时发现,与形势发展的要求相比,当前道路交通行政执法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从依法治运的高度认真地研究和改进。

一、存在问题

(一)道路运输法制建设急需加强和完善

1、立法不统一,法规、规章之间冲突时有出现。目前我区道路交通行政执法的主要依据是《湖南省道路运输条例》和《道路运输行政处罚规定》(交通部5号令)。前者属地方法规,后者为部门规章,两者同一位阶,其效力低于法律和行政法规。《立法法》第86条第2项规定: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所以,当两个执法依据的条款对同一事项的规定发生冲突时,执法人员便无所适从,若报请国务院提出意见的话,则难以保障行政执法的效率。

2、有的规定不合时宜。譬如:《道路运输行政处罚规定》第八条第八项规定:“未经县级以上道路运政机构核准,擅自购置营运车辆的,每车处以车价3%以上5%以下的罚款,但罚款总额不得超过10000元。”不少运管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只要业户把车买来后再申请办证,一律按车价的3%至5%给予行政处罚。我认为,这种做法很不合理,因为当事人买车后在没有办理营运手续之前是不能从事营运的,根本构不成对运输市场的危害,所以罚款理由不成立。该规定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不合时宜,没有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3、有的规定不完善,难以有效监管当事人规避法律的行动。以营运证的发放为例,按交通部《关于启用新版道路运输许可证和道路运输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1]439号)的规定,道路运输证应由车籍地的交通部门核发,但现实中却有许多道路运输证的核发地和车籍地不一致,以至于许多报废车、拼装车都拿到了道路运输证。究其原因就是有的运管部门为了多收点费用而滥发证。其他运管部门明知当事人是一种故意规避现行管理规定的行为但也无可奈何,因为当事人持有交通部门核发的道路运输证。交通部的通知并未明文规定如何处理此类问题,而且通知其法律效力低于部门规章,也不能作为对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的依据。

4、有的规定不明确,可操作性差。以货运为例,根据交通部、国家经委1986年12月29日发布的《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营业性运输是指为社会提供劳 务,发生各种方式费用结算的公路运输;非营业性运输是指为本单位生产、生活服务,不发生费用结算的公路运输。前者属运政执法检查对象,后者则不在此列。”但现实生活中的运输要区分是营业性运输还是非营业性运输非常困难,因为不少运输者往往把运费打入成本,表面上并没有直接收取运费,加之车辆流动性大,车辆的产权所有者、委托经营者、雇佣帮工者处于脱节分离状态,更增加了查处操作的难度。结算方式的多样化,使得执法过程中要取证确认其是否发生“运费与货款并计”相当困难。如购物送货上门,带车为别人打工等情况,其收费是很隐蔽的。

(二)行政执法行为欠规范

1、调查取证方面。主要表现在:有的执法人员在稽查时,不告知调查的理由和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也不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有的执法人员对被询问人采用暗示、引诱或欺骗的手段;有的执法人员所做的部分笔录不够规范、完整,不能反映出当时的真实情况,降低了笔录的可信度。

2、强制措施方面。在实际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往往超出范围,采取暂扣运输车辆的强制措施。

3、处罚程序方面。《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 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但实际操作时,有的执法人员在开具证据保存清单时,往往跳过此程序,使行政负责人审批程序流于形式。另外,行政处罚有一般程序和简易程序两种,有的执法人员往往只采用一般程序,虽然通过层层把关可以避免工作中的疏漏,但客观上使一些可以用简易程序处罚的违章行为程序复杂化,影响了办事效率,增加了被处罚对象的成本。而且执法机关稽查部门和违章处理部门没有分开,出现了同一个部门既查又罚的现象,难以实现有效监督。

4、处罚对象的认定方面。当车辆出现违章行为时,处罚的对象是车辆所有者、经营者,还是驾驶员﹖应当由谁来陈述、申辩、接受处罚﹖类似这样的问题使执法人员很难把握。

(三)执法环境日益严峻

运输管理对象不肯配合、拒检冲卡、暴力抗法等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危及到执法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使得运政执法工作的威慑力大打折扣。

(四)执法队伍人员数量不足,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1、执法人员严重不足。据统计,除内勤人员外,每天能上路检查的人员很少,被处罚车辆只占违法车辆的10%左右,大量违法车辆的逃避,使一些司机产生侥幸心理,认为 被抓住是偶然的,为了谋取不当利益,越来越多的司机采取超载超限运输的形式。

2、执法队伍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一是缺少交通管理和交通执法的研究型人才。交通执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交通执法工作者熟悉交通的实际工作,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法学理论知识和管理学的知识,了解社会综合情况和国家的总体政策,才能发现交通执法中存在的深层次的矛盾,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建议,以供领导参考。而我们的一些法律工作者由于法学理论知识薄弱,缺少宏观分析能力,遇到问题和难点,不是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埋怨上级机关或推给领导,未能履行好法律工作者的职责。

二是缺少综合型的法律人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建立有限政府,弱化行政权利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这就需要我们交通法律工作者不仅掌握交通行政法律知识,还要掌握民事法律知识、诉讼法律知识,具有应急应变的能力。我们一些法律专职工作者由于缺少综合法律知识,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其一是法律知识基础薄弱,甚至不懂一些法律常识性知识,比如,有一些法制工作人员不知道以上、以下、以外法律含义和区别是什么,想当然乱加运用;还有的同志乱用法律术语,造成不好的影响。法律专业工作者缺少法律常识,不仅经常在交通执法工作犯一些原则性的错误,而且影响到整个交通执法的形象。其二是诉讼 法律知识欠缺。一半以上的人不会写起诉书、答辩状,遇到行政诉讼案件,就甩给律师去做。其三是应急处理能力差。法律专业工作者,特别是法制科长的法律综合素质较低,是交通执法工作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对策思路

(一)呼唤尽快出台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理》相配套的实施细则。

现行行政执法的主要依据仅仅是些部门规章、地方法规。这些法规、规章立法层次低,调整范围小,约束力不强,明显滞后于日益开放、活跃的道路运输市场发展。而且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带有明显的部门利益和地方色彩,与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建立统一开放的全国运输市场的精神相悖。况且《行政许可法》实施以后,部门规章不得再设定行政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理》自2004年实施以来,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没出台,操作性很差。

(二)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建立高素质的交通行政执法队伍。

1、首先要从进入制度上严格把关。今后凡进入执法队伍的人员必须通过当地的公务员考试,从源头上遏制用人上的腐败。其次,用好的制度选好人、用好人。要在执法队伍中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竞争机制,把我们的执法队伍打造成一支万马奔腾、充满活力的执法队伍。再次,要建立错 案追究制度和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度,坚决把危害执法队伍形象的“害群之马”清理出去。

2、建立定期执法培训制度。把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经常化、制度化,从根本扭转执法队伍存在的问题。

(三)理顺执法体系,改善交通行政执法环境。1、变多头管理为综合管理。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讲政治的高度,遵循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同一部门承担的原则,跳出部门职权之争的狭隘圈子,建立起交通行政综合执法体系,尽快结束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中职权交叉、部门扯皮、互相制肘的局面。

2、转换执法人员身份。目前执法机构尚属受政府交通部门委托进行执法的事业单位。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受委托单位在执法过程中必须以委托单位的名义进行执法,也就是说,道路交通执法人员在执法时,必须以交通行政机关的名义对行政相对人进行执法,否则就是执法主体不合法。要使执法人员也像海关、公安、工商等部门的执法人员那样具有法定授权,而不是委托授权,解决的办法是抓住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换的契机,争取将执法机构列入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行政序列,将执法人员转换成为政府公务员身份。

3、加强部门联动,设立运政警察机构。运政执法难,甚至出现暴力抗法行为,问题是执法人员的执法权限有限,缺乏震慑力。据了解,许多国家都有专门负责道路运输管理 的警察机构,连我国台湾省也有公路警察机构。另一个办法,也可参照深圳等地的做法,成立运政公安中队,业务上受各地公安局指导,工作上由交通局统一安排;重庆则采取将公安交警、运政、路政执法合而为一的办法,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广州市在整治道路运输市场秩序过程中就是靠与公安、城管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打掉了许多盘踞多年的“黑站点”、“黑票点”。部门之间的联合执法仍是现阶段加强运政执法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

(四)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规范执法行为,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执法人员作出行政处罚时要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要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要切实保障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和要求组织听证的权利,要严格执行“违章稽查部门和处理部门相分离”,“罚缴相分离、收支两条线”的规定。

2、对行政处罚中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形,从方便当事人的角度出发,应由执法人员当场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并于第二天到本单位违章处理部门备案。

3、执法人员要慎用强制措施,不得随意扩大强制措施的适用范围,并且应当及时作出处理,不得无故拖延。

4、对行政处罚中处罚对象的认定上,要区分单位所属车辆和私人所有车辆。对单位所属车辆违章时,如司机属职 务行为则应处罚单位,如属个人行为则应处罚司机。对私人所有车辆,有道路运输证的违章车辆处罚的对象应是道路运输证上所载明的经营者,因无从业资格证处罚驾驶员的除外,无道路运输证的违章车辆,处罚的对象是此次营运的预期受益者或实际受益者。

第三篇: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我国城市居民的机动车保有量在逐年增加,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加剧了本来就很脆弱的交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车多路少,从而出现了很尴尬的一幕:能买得起车,却享受不到私家车带给自己的出行便捷。现在我国大、中城市的居民普遍感到出行不便、交通拥挤、道路堵塞,这些问题不仅影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而且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最严重的莫过于交通事故死亡率居高不下。道路交通事故除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外,还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缓解;没有安全、便捷、快速的现代交通,就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城市道路好比是人体上的血管,如果血管不畅通、阻塞的话,人的健康就会受到很大威胁。只有找出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下面谈谈我对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存在问题的看法,仅供参考。

一、存在问题

一)道路不足

目前,我国的道路通车里程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相较于发达国家,我们差距还是很大的。比如:美国国土面积比我国小,却有660多万公里道路,是我国的5倍多。德国国土仅为我国的1/26,道路长度却是我国的一半。城市道路差距更大。北京情况在全国最好,城市道路占地率也仅为10.8%,而华盛顿是45%,伦敦是35%,东京是23%。目前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正以15%的高速增长,而城市道路的增长率仅为3%左右。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承受着巨大压力。

二)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交通基础建设相对落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和完善,城区作为全市中心的地位日益突出,流动人口数目逐年膨大,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强度增加,使得城市内部道路难以承受沉重的交通压力。虽然近年来城市路网建设速度加快,仍赶不上城市交通量的年增长速度。同时,这几年城市道路建设的增加主要分布在旧城市向周边延伸发展的新城区,旧城市的道路面积率增加不大,难以满足旧城市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在旧城区出现堵车现象已是屡见不鲜。现在很多城市都建有开发区、新区等新城区,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道路拥挤、阻塞,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我认为究其根本原因是中心区的道路状况已不能适应交通量日益增长的需求。有很多老城区、中心区的骨架是数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就已形成,适应于当时的行人和人力车、蓄力车为主的慢节奏的交通状况。其主要特征是:道路狭窄、道路网密度高、交叉口密集,由于老城区用地紧张、难于进行改造,造成城市中心区道路经常发生拥挤。

三)各种机动车辆增幅过快,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加剧了交通拥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拥有小轿车的数量逐年上升。尤其是近两年,个人购买小轿车已不是“富人”才能办到的事,它已进入工薪阶层家庭。汽车购买量成几倍增长,可城市道路面宽却没有增加,造成了城市交通特别拥挤不堪,堵车、肇事,时有发生,尽管政府采取了一些相应政策,但还远远满足不了车辆日益增长的要求。据统计:全国城市自行车拥有量超过1.8亿辆,有资料介绍,80年代中期,城市建设道路的投资70%为满足自行车需要,这么多的自行车也给城市交通带来很大压力,因为1名骑车者所占道路面积是乘小轿车的3倍,是乘公共交通工具的10倍。我们在公路上经常会看到非机动车走机动车道,本来车就多,非机动车又占用了一部分机动车道,不但容易造成交通拥挤,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还极易造成交通事故。四)交通管理科学技术仍处于较低水平

缺乏统一科学的交通管理机制,致使交通管理决策的系统性、前瞻性、信息化不够,难以实现决策的预期效果。交通管理还是主要依靠人力管理,缺乏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等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科技手段,日常管理中由于财力不足,警力偏少,往往顾此失彼,在管理空挡时间行车秩序尤为混乱。五)公共交通发展缓慢

公共道路交通是任何一个城市都面临的共性难题,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很好的对策。道路公共交通因投资少,建设难度小,便于乘客等优点,目前成为我国城市交通的主导类型。但是我国公共交通发展状况却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于公共交通的财政补贴政策不到位。虽然出台了财政补贴优先政策,但在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财政补贴不能及时到位,造成线路投入车辆少。

2、公交优先通行政策为落实。公交车辆专用道名存实亡,多被占用。

3、道路公共交通规划设计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4、道路公共交通设施差,服务水平不高。

5、公共交通运行车辆少、差。

六)市民安全意识和遵规守法意识薄弱

一)我国大多数城市居民参与交通比较随意

无证驾驶、酒后驾驶、闯红灯、骑摩托车不带安全头盔、超载、超速等显见性交通违法现象仍十分严重。相较而言,行人、非机动车道路交通违法现象严重。本人在郑州市交警一大队实习时就深有感触。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横穿道路。在横穿公路时很少有行人主动自觉的去走人行横道,而是就近横穿,由于现在道路比较宽阔,在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车速较快,行人和非机动车突然横穿马路,会造成机动车驾驶人来不及反应,有时仓促打方向、刹车不及等,易发生交通事故。

2、结队而行。工厂职工、学校学生、打工农民兄弟等集中上下班,他们结队而行,常常在公路上横排骑行,即使有非机动车道也不走。把整个道路都占满了。尤其是学生,几人勾肩搭背,相互追逐游戏,骑车大撒把的现象是司空见惯,不

但影响交通秩序,而且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3、不守信号。“红灯停,绿灯行”,连学前班的儿童都知道,更不用说成年人了。民警查扣住驾驶非机动车的群众时,他们一致的说法是“急着赶路,下次注意。”这种打着赶时间的幌子,骑车、行走不看信号灯的行为隐藏着极大的事故隐患。

4、翻越护栏。为禁止行人随意穿越公路,我们在路中间设置了护栏,既美化了城市,又能分离道路,使其各行其道。但有人为图自己方便公然翻越护栏,不仅影响了城市形象,也扰乱了交通秩序。

5、越线停车。在等待放行信号时,行人、非机动车习惯于停在停车线前。后面的往前挤,前面的会挤到路口中间,其他车辆右转或直行时受到严重影响,路口便被阻塞。

二)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违法的原因

1、非机动车驾驶人是交通相对弱势群体,他们大部分没有参加过正规的交通法规培训,加之平时不注重法律法规的学习,对交通安全常识了解较少,所以造成对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淡薄,固而经常违法。

2、部分人明知交通法规,却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认为非机动车违法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无非就是越线停车、闯个信号自认为是小事。

3、认为交通法规定针对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无关。

4、途一时方便,比如在机动车道上行驶相对比在非机动车道上“宽广”一些,意识不到违法行为的危害性。

5、存在侥幸心理,趁交警不在违法一次,不一定被抓到。

6、因非机动车没车号,也没有证照,较难于管理,交通管理者对非机动车违法较“宽容”,没有给非动车违法人造成威慑作用,导致违法现象较严重。

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反映了我国大多数城市当前交通的基本特点。概括起来就是,车多路少,现有道路通行供给能力有限,交通堵塞现象严重,公共交通发展步履维艰,汽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车辆增长势头强盛,非机动车、机动车混行,这些问题给城市交通带来新的更高的质量要求,亟待需要予以解决。

二、对策思考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机动化挑战,解决城市交通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满足城市新世纪发展和居民高水平出行需求的需要,实现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发展的相应对策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合理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

面对城市机动化进程和发展小汽车这一新问题,应有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要力求全面,防止片面。只讲发展和只讲限制,都是不全面的。要全面系统地研究,要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努力克服机动化和小汽车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使其得到应有的、合理的、健康的发展,使得机动化和小汽车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相协调。在制定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有发展的观念。只有通过发展,逐步实现城市和国家的现代化,问题方能解决。机动化和小汽车要发展,城市也要发展,要通过城市的发展,适应城市机动化进程和小汽车的合理发展。

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和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资金给予必要的保证。近期的发展建设不要为远期的发展制造障碍,不能只顾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保问题,为远期的发展留有余地。另外,还应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念。通过市场机制,调控汽车工业的发展,调控机动化进程和小汽车进人家庭的步伐,促进城市相关设施的配套建设;同时政府也应当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1.客运交通

城市客运交通的发展战略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适度发展小汽车交通,合理引导自行车交通发展,控制发展摩托车交通,严格禁止燃油助力车,创造条件鼓励步行。1)公共交通

我国城市交通发展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由于公共交通等集约化运输对环境影响最小并能做到资源最佳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公共交通是我国城市交通的基本国策,应从政策、资金和技术措施等方面积极扶持公交的发展,大力提高公交的服务水平,做到高效、便捷、准点、舒适。西欧、日本等国吸取了小汽车的过量发展导致城市交通拥挤的教训,八十年代起转向优先发展公交的政策,对小汽车的发展实行管理,强调将城市交通引向运量大、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根据不同交通工具的特点,建设相应的道路系统。如日本确定了三个原则:第一,缓解大城市客运紧张状况,必须大力发展以大运量公交为主的快速交通系统;第二,客运交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要服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尽量做到多样;第三,从政策上稳定和强化交通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投资能力。城市规模越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则公交的比重越大。要做到公交的行政管理与运营分离,由多家独立经营的国有或私有公司来承担公交的运营服务,政府主要是制定政策和计划,协调管理,根据其服务质量和客运量进行适当补贴。

2)摩托车和燃油助力车

摩托车载客能力小,安全性差,废气和噪音污染严重;不易管理,对城市交通干扰大,因此,在城市内应有计划地控制其发展。对于燃油助力车,应严禁在市区内销售和行驶。3)自行车

自行车机动灵活,无污染,最适合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自行车现在是而且将来也还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保持合适的自行车出行比重,既是现实需要又对城市整体发展有利。但是,自行车载客能力太小,与公交等交通方式相比,占用的道路面积太多,不能完全适应未来的交通要求,对自行车应采取措施将一部分自行车出行量合理转移至公共交通,逐步降低自行车出行的比重。4)小汽车

小汽车的发展在我国已引起广泛关注,其发展也是必然趋势。当然我们讲发展小汽车,并不是说我们马上就能达到美国的水平,每家每户基本上都有小汽车,这里面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也有城市的承受能力问题。因此,除继续改善道路交通条件,调整城市布局结构外,对小汽车应采取适度发展的政策。

5)步行

步行是最好的出行方式,不仅节省出行者的时间和费用,并可锻炼身体,同时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也最小。因此,应通过规划和政策引导,使居民尽可能地就近工作,完善步行设施和步行环境,逐步提高步行出行的比重。2.货运交通

规划期内,城市货运交通全部实现汽车化,严禁其它货运工具在市区内销售和行驶。货运汽车应向大型化和小型化以及集装箱化方向发展,货运交通应避开交通高峰时间,大力开展夜间运输,避免货运汽车白天经过市中心区和交通拥挤路段及夜间经过居住区。

二)建立快速便捷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

城市应有迅速便捷、网络性强的城市干路系统和支路系统,在重要的大城市还应有四通八达的快速干路系统。城市快速干路和主干路与对外交通系统应有便捷的联系,组成完善的交通系统,使得进出城交通顺畅,且不干扰城市内部交通,以保证城市的活力。支路系统主要通行自行车,自行车有优先权;在干路系统上,汽车应有优先权。汽车与自行车应尽可能地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分离。三)强化详细规划,限制中心区开发强度。

面对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和房地产业兴起后形成的城市中心区人口、交通、建筑越来越密集的趋势,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做好详细规划,确定合理的控制指标,限制开发强度,同时,有条件的城市,可以通过地铁,疏解中心区的职能,避免形成综合性的高度集中的城市中心,进一步缓解中心区的交通状况。四)建设城市快速交通系统。

针对城市中过境交通与市内交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状况,建设城市快速交通系统,使各类不同性质的交通各行其道。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通过建设环路、地铁和高架道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了城市交通拥挤状况。环路、地铁和高架轨道交通各有利弊,但综合比较,高架轨道交通具有占地面积少,造价相对较低,交通流量大,准时性强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交通方式,尤其适用于大中城市。特别要指出的是由于大容量的轨道交通可以把大量的出行市民引到“天上”,从而大大减轻地面的交通压力,使汽车有路可走。这实际上还支持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五)增加放射性道路。

“环”路确实能分流相当一部分车辆,但这“环”又像一道道箍,把城市箍起来,车辆常常是上不去,下不来。其实我国城市最缺乏放射性道路。据资料介绍,北京市区总出行量中,纯粹市内出行仅6.5%,而由城外进城内,由城内出城外的占28%,启止点都在城外,需穿城而过的占70%。如果有快速放射性道路,将后两种车辆分流,使之快速进出城市,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六)增设各类停车设施。

在欧美等国,停车问题有时被认为是城市交通中最大的问题。随着社会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停车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停车矛盾也会越来越突出。除在各类重要的公共设施、交通集散点布置相应的停车场外,居住区内停车设施也是一个不

容忽视的方面。目前在城市的居住区规划中,都比较重视自行车停车位的布置,而对汽车的停放基本没有考虑。汽车只能侵占住宅周围小路停放。不利于安全防盗也影响居住区内的生活组织。在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特别是一、二类居住用地的详细规划中,家庭汽车的停放应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并制定相应的指标。七)加强道路交通管理。

在现有道路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合理组织交通,能有效地提高道路系统的运行效率,比如错开上下班时间和推行夜间货运,达到对交通流量的合理调控;在道路状况难以改善的老城区积极扶持公共交通;在路网密度高的城市中心区组织单向行驶;在行人稠密的商业中心开辟步行区等。总之,要改善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拥挤的现状,必须在城市规划方面拓新思路,找出更新更好的办法。八)采取交通限制措施

比如,可以适当采取“限制小汽车过快增长”“重点路段高峰时段单双号限行”和“加强外地车管理”。城市道路是公共资源,大量的私家车占用了绝大部分的城市道路资源,在交通拥堵下,公共交通的效率也非常低下。小汽车已经影响到了整体的利益,应该对小汽车进行控制,让更多资源为公共交通服务。汽车的高速增长反过来也加剧了城市交通拥堵。以北京为例,2015年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700万辆。而按照规划,北京市区内的道路设施即使达到最完善的状态,也只能容纳670万辆机动车。届时北京道路平均车速为每小时15公里,只相当于普通人慢跑的速度。因此,有必要采取适当的交通限制措施。九)解决智能交通问题。

增加现代化交通智能管理设备如“电子警察”等,提高交通管理的科技水平。智能交通是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智能交通管理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整个交通服务、管理与控制,从而建立起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交通管理全天侯。配合交通智能管理设备对城市主要交叉路口和路段进行合理的交通渠化和交通组织,设置导向车道和导向车道灯,变“二相控制”为“多相控制”,大大提高城市交叉路口和路段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十)加强对非机动车的管理

1、尝试对非机动车进行挂牌管理。在非机动车管理职能上进行改革,将非机动车登记、发牌等管理职权统一由交警部门负责,实行与机动车管理类似的办法,形成一条龙管理和服务,以加强对非机动的规范管理和有效制约。??

2、坚持不懈的对非机动车进行管理,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心态的违法人,采取不同的方式,要因人而宜,充分体现人性化管理。一是针对违法人的年龄、身份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老人要以教育为主;对农村人要深入浅出,不要讲大道理,达到让他们明白如何行车走路即可;对明知故犯的违法人从重处罚。二是针对对交警的管理比较诚服,能够虚心接受,法律法规意识较强的违法人,应采取宽大处理,以教育为主。三是针对一些法律法规意识模糊,对交警管理认为无所谓的违法人,要采取强迫其接受教育的方式促使他们加强交通法规的学习。四是针对不服从管理,也不愿接受处罚的违法人,在处罚时要注意有理有节,不能用强硬的语气,否则易激化矛盾,最好是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责令违法人写出保证书,开办专项违法学习班,组织集中学习,发放学习材料,接受教育后,处以适当罚款,直至违法人服从管理。五是针对有抗拒心态,刁蛮、侮骂民警的违法人,执勤民警高度克制情绪,使用文明用语,不说过头话,不做过头事,减缓矛盾。

3、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使用非机动车的人群是道路交通参与者的重要主体,非机动车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与幸福息息相关。因此,加强非机动车交通管理,首先应当着力于社会化宣传这一治本之策。

我们要充分利用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广泛宣传交通法规,普及非机动车安全行驶知识。在处罚中可将违法人的姓名、单位、联系电话、家庭住址,详细登记,然后集中对辖区单位、小区进行走访,对经常违法人进行再教育,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协助交通管理部门管好职工及居民。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处罚一个违法人,教育一个家庭,带动全社会的目的。

4、严格实行交通分离。目前我市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混行现象还比较严重,有些路段没有隔离设施,不能做到非、机有效分离,这是交通秩序混乱、道路拥挤、交通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应当采取增设交通护栏、隔离带、道路渠化等措施,将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严格进行分离,变混合型交通为单纯型交通。在小街小巷路况较差、路面较窄的地段,可视情设为单行道,以减缓交通压力,才能有效提高遵章率。

十一)加强对市民的交通知识和安全教育,提高全民交通意识。

首先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开展“加强城市管理,维护交通秩序”的宣传报导,使社会各阶层充分认识交通安全的重要意义,自觉地从自己做起。其次是继续加大投入,对已建成的的交通规范管理示范街,除以交通警察为主,外还要求有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通过对其实施规范化管理,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城市交通规范化管理全面展开。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今我国的道路交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但是,方法总比困难多,我们有许多有效的措施可以应对。我们的道路建设不但要“围着汽车转”还要“以人为本”。我们提倡大家要树立全面、协调、持续的新发展观,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协助政府共同建设和解决好道路交通问题。

第四篇:农村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随着“村村通公路”工程的大力实施,农村道路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量的农业机械进入了农民家庭,给道路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且农民交通意识淡薄,农村驾驶员违法违规操作,超速、超载、违法载人等现象时有发生,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存在很大的隐患,严重威胁着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因此,提高农村道路安全性迫在眉睫。

一、农村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

(一)乱堆乱放现象突出。大多数农村公路受资金所限,设计、建设标准较低,宽度多为3.5-4米,本来供车辆通行已显得不宽余,但沿线许多村民已经形成一种不良习惯,随意在公路两侧路肩或路面上堆放建筑材料、柴草、垃圾等杂物,或任意在公路上打粮晒粮,从而严重阻碍车辆的正常行驶,形成交通安全隐患。

(二)违规搭建现象凸显。一些企业或群众在公路两侧红线控制范围内建设住宅、饭店、修理店、等违法建筑的情况较为普遍,甚至将使公路“街道化”,不仅形成交通安全隐患,也为今后公路拓宽改造、提升技术标准埋下增加拆迁成本的隐患。

(三)超运超限屡禁不止。近年来由于农村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商家在农村公路沿线投资建厂、开矿而导致大量货物在农村公路运输,大吨位车辆严重超限运输,出现路面沉陷、坍塌、破损,直接缩短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威胁农村公路桥梁的安全。

(四)疲劳开车多。一些农村个体司机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却忽视了交通安全。为了多赚钱,司机日夜奔波,多拉快跑,疲劳驾驶,臵乘客生命安全于不顾。乡村公路陡而险,弯而窄,由于路况不熟,疲劳开车,车速过快,其后果是可想而知。

(五)酒后驾车严重。农村民间节气较多,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群众来往增多、密集,有相当多的驾驶员在酒足饭饱后驾驶车辆,由于酒后驾驶反映迟钝、判断错误、措施不当导致事故的发生。

(六)违法停车现象普遍。由于相当部分驾驶员对违法停车的事故隐患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常常是车辆在何处发生故障就停放于何处,既不靠边停放,又不设明显标志,在天气环境变化、驾驶能见度受阻的情况下,常常发生碰撞事故。

(七)车况不良。目前,城乡经济还存在较大差距,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还很低。随着乡村和边远山区公路的开通,虽然改变了以往步行的历史,但由于农民资金短缺,大多农民个体户买不起车况好的车辆,但又致富心切,便把眼光放在购买老残车辆。这些老残车辆又多数为已达或接近报废年限的车辆,车况不良是这些车辆的共同特性。这此车辆廉价到手后,经简单修理,便上起路来搞起了运输,车辆长期带病行驶,正是引发交通事故的最大祸根。

(八)无牌无证上路行驶。由于乡村和边远山区公路相对偏僻,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因警力不足呈半失管失控状态,使乡村和边远山区公路成为交通管理盲区和死角,不少人认为山高皇帝远,存在侥幸心理,而且购买无牌、报废、拼装车辆相对低廉,本小好运作,还存在着很大的市场环境和经营空间,于是未经系统交通法规学习、驾驶技术培训以及对车辆保养维修就驾驶起机动车,或是购车不入户上牌,或驾驶报废车进行营运,从而埋下了事故隐患,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九)农村非客运车辆营运载客违法行为较为普遍

低速载货汽车、报废车、柴三机违法搭客问题在边远乡镇比较严重,也容易引发群死群伤的重特大交通事故,形成重大事故隐患。

(十)道路交通标志标线问题

由于公路、交通、市政等部门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是交警部门的认识误区,对缺损的交通标志标线、基础设施、危险路段都不能及时完善或认真整改。在一些重大活动中,上级部门也总是将道路交通标志设臵和标线施划等交通设施的完善作为硬性规定交由交警部门完成。有关法律法规中已有明确规定,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臵、施划和交通设施的完善应属交通、城建部门规划,道路承建部门配套落实。但由于道路承建部门对完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工作不够重视,主管部门也忽略了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配套检查,因此未考虑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因素便给予道路验收合格,建成通车。

二、解决农村道路存在问题的建议

交通是一项由人、车、路和环境等要素组成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单靠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一家行为是很难取得根本性进展的。也不是一个部门,一项措施,一个阶段整治就能奏效的。道路交通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各部门的积极支持和广大群众的配合。只有政府、市政、规划、工商、交通、交警、农机以及相关部门协同作战,综合研究和找出相应对策,然后重点突破,逐项解决,实现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工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一)充分发挥各级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机制作用

逐步形成“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方面联动”的预防交通事故新机制作用,加快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工作进程。交通、市政、公路等部门要严格按照职责职能范围,有效组织对事故多发、危险点段或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大事故隐患进行及时整改,在路面维修中认真做好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农机部门对所辖车辆乱装滥载深入治理,工商部门对“马路市场”管理到位,各职能部门要严厉查处公路交通运输企业安全责任制不落实、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违规行为。

同时,建议党委、政府:一是把治理无牌无证、报废车、拼装车工作及道路交通安全责任纳入乡镇党委、政府的综合治理年终考核内容,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搞好乡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农村各级党委、政府以及下属的各基层组织,要把搞好交通安全作为大事来抓,自上而下,积极投入支持,形成合力,制定措施,按职责原则制定规章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奖惩制度,并与基层组织责任人的政绩挂钩和纳入综合治理考评。二是实行道路交通安全目标责任制,把交通安全责任、任务分解到每个单位,责任到人,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的管理体系,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社会各部门、各方面力量的参与、支持和配合下,从根本上杜绝和解决乡镇农村和边远山区公路半失管失控状态,真正实现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作用。三是借鉴一些地方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经验,拟由交警大队(中队)与乡镇政府建立联系点,聘请交通安全管理员,推动建立由镇政府负责的乡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机制,推进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网络延伸到村委会,解决乡村道路失管失控问题。

(二)加强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工作要形成法规。

对如何加强和抓好落实我镇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明确政府、安监、公安、交通、农机等部门的职责。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履行本部门在加强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职责的同时,还要加强协调合作,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提高整体的管理效能,努力实现整体工作目标。

(三)努力解决山区农民群众“出行难”问题

要从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角度出发,把乡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上升到政府行为,切实解决农民乘车难的问题。这就要求党委、政府牵头,多家部门协作,大力发展山区农村的交通事业才是根本。除了要规范管理,还要加强农村地区客运运力。在边远山区、乡镇加强运力,一要政府牵头,二要政策优惠,在政府领导下并协调交通、运输、税收、工商、交警等多部门联合协作;要规范管理,则要加强打击违法经营,需要运管、交通、农机、交警等部门共同配合。因此,要积极鼓励农民购买客运汽车参加营运,并根据各乡镇圩集客流量特点,进行合理安排客运线路和班次,建立一个完善的乡村公共汽车机制,从根本上根治低速载货汽车、报废车、“柴三轮”等车辆违法搭客和二轮摩托车乱超滥载问题,迫使“双重营运”的拖拉机、农用车走上正轨,服务于农业和专营货物运输,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乡镇农村和边远山区公路交通环境。

第五篇:西安市道路交通问题及解决方案

西安市道路交通问题及解决方案

引言:

西安市,位于黄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中国地理版图中心,陕西省省会,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旅游城市,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经济带最大的中心城市。下辖九区、四县、四个开发区和两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30.54万(户籍人口764.25万)。西安是底蕴深厚的人文之都,有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多年国都史,被誉为中国的“天然历史博物馆”;西安是实力雄厚的科技之市,有近百所高等院校、3000多个科研机构,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三位,是名副其实的知识城、科技城、人才城;西安是充满活力的现代新城,工业体系门类齐全,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防工业基地。

图1.西安市交通规划总体图

关键词:西安市,交通现状,交通秩序,原因,解决方案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近几年,汽车进入家庭的速度到了快速发展期,过去居民出行交通主要依赖自行车,现在更多地是依靠汽车,而伴随着国家经济能力不断增强,人们生活不断改善,今后较长时期内汽车进入家庭还将持续增长。近年来,西安市城市道路建设、改造日新月异,改善了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虽然城市道路面积以较大速度增长,但仍远远落后于车辆的增长速度。随着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长,机动化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交通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交通状况日益恶化。同时外来游客的增加,特别是在黄金周期间由于旅游景点的道路设施不完善,存在行车难、停车难等问题,也给西安市的城市交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图2..拥挤不堪的交通现状

一、当前西安市交通现状

目前,西安市市区常住人口400多万,流动人口100多万;全市机动车51.9万辆,近五年机动车拥有量平均年增长速度18%左右,2004年达到24%,据专家预测,未来5年西安市机动车将达到70万辆;随着我市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大,建成区面积成倍增加,仅道路每年增长率就达6%左右,与5年前相比,全市新增道路近800公里,截止04年底,我市市区道路1383条,总计1234公里。我市现有交通民警1685人,与15年前相比基本没有增加。在交通管理设施和科技强警方面,支队建成了一级指挥中心,市区9个大队建立了二级指挥中心,自行研制开发了12辆移动指挥车,装备了102辆GPS巡查车(其中40辆安装了违章抓拍装置),市区现有交通标志5249块,信号灯290个,电子警察126部,路段自动监测设备40部,电子诱导屏15部。

二、图3.居民出行时间分布图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围绕交通管理“畅通工程”,从解决人、车、路矛盾,规范市民交通行为,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入手,大力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全面加强交通管理工作,经过全市交警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交通管理工作迈入全国二等水平,市区交通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从目前情况来看,交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道路建设步伐加快,交通拥堵有了明显缓解。近年来,市政府不断加大道路建设改造力度,许多新建路、立交桥相继建成通车,一大批断头路、瓶颈路和背街小巷得到拓宽改造,截止04年底,西安市路网密度达到了6.1平方公里,这些为我市交通畅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形势不断好转。今年以来,通过连续开展60天降事故活动和50天“安畅”行动,取得上半年交通事故少死228人的可喜成绩,积累了许多降事故的好经验好做法,扭转了交通安全压力较大的被动局面。

三是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近年来,市政府把提高市民交通安全意识作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五进”、“三文明”等一系列活动,使交通安全宣传基本达到家喻户晓,交通安全常识普及率达到85%。

尽管交通安全和畅通不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但是随着西安市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大,特别是创卫工作的深入开展,市容市貌有了明显改观,市政建设有了较大进步,相比之下,西安市交通秩序方面存在的一些难点重点问题显得格格不入,尤为突出,传统的思维和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需要,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抓住当前摩托车、三轮车、机动车乱停乱放、非机动车和行人违法率高等交通乱点问题,认真研究整改措施,加大管理力度,切实将孙市长的批示精神落到实处,力争在短期内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市区交通秩序乱的具体表现及成因分析

通过深入调查,目前市区交通秩序主要乱在以下几个方面:

图4.几种常见的交通工具比例图

(一)摩托车屡禁不止

1999年底,西安市(市区)共有挂牌摩托车(含轻便摩托车)13万辆,占当年机动车总数的52%,由于数量庞大,驾驶人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驾车不戴头盔、无照驾驶、无牌上路、酒后驾驶、曲线行驶、随意调头、乱停乱放、超车、加塞插队、非法载客等各种交通违法行为随处可见,严重影响了我市的道路交通秩序,加剧了城市空气污染和生活噪音污染,同时因摩托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也频繁发生。针对摩托车在参与交通中造成的种种危害,我市于2000年开始,借鉴北京、济南、广州等外地市摩托车管理的经验,结合本市实际,提出了对摩托车实行总量控制,以及划定禁行时间和区域的管理政策,并于2000年5月1日以市公安局名义发布了《关于加强摩托车管理的通告》,7月1日正式实施“禁摩”令。然而时至目前,摩托车的管理却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主要原因:

一是《通告》发布后,由于社会的反响强烈,市政府又随即出台了配套措施,其中一条是允许本市摩托车早7时前和晚7时后进入禁行区域,后又改为早8时前和晚6时后可以进入,这样反复变化,既影响了《通告》的严肃性,又使群众无所适从,同时给交警部门执法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基层执勤民警在界定摩托车违法行为时难以做到准确掌握。

二是禁摩后,市区停止办理摩托车入户挂牌手续,大多数群众报等待、观望态度,随着政府从时间段上放开以后,不少群众到外地办理摩托车入户挂牌手续,在市内行驶,有的甚至不去办理牌证,原来已挂牌入户的摩托车车主,也不愿去办年检手续。2000年至今,郊县共入户挂牌摩托车10余万辆(其中大部分是西安市居民购买的车辆)。这样以来,街面上行驶的摩托车大多数是外地市、远郊区县牌照和无牌无证、多年未检验的车辆,形成了目前摩托车源头管理失控,街面管不住的局面。

三是摩托车驾驶人法律素质普遍较差,与交警部门打“游击战”、“持久战”。针对摩托车秩序混乱的现状,作为交管部门只能采取人海战术,围追堵截,强拦强扣,但在整顿期间效果相对明显,一停下来就又回潮反弹,而且愈演愈烈,越打越多。加之一大部分被暂扣车辆的摩托车主不能按时或长期不来接受处理,给我们进一步开展摩托车专项整顿工作带来诸多问题。目前,我市各交管大队都无停车条件,暂扣车辆都是存放在辖区相对固定的社会停车场,不少停车场都被交管部门所扣留的摩托车占满,无法正常经营,停车场意见很大,不愿接纳交警扣留车辆。

(二)三轮车反复回潮

目前,西安市三轮车主要由人力三轮车、机动三轮车和残疾人专用三轮车三大类组成。由于这些车辆占地面积大,速度低,加之驾驶人员交通法规和安全意识差,违法现象非常普遍,严重影响市区道路的正常通行。为此,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市局和支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强硬的管理措施,特别是03年市政府在全市部署开展了取缔市区机动三轮车载客营运工作,各区政府、市级各有关部门坚持依法行政、有情操作、分工负责、通力合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宣传动员、回收置换和整顿取缔措施,共收缴取缔残疾人载客营运机动三轮车1504辆,交管支队共查扣各类运营机动三轮车3635辆(其中没收、销毁830辆),基本实现了市区杜绝机动三轮车载客营运,整顿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全市性整顿结束后,又成为交警一家孤军作战的局面,一部分整顿期间隐匿在市区的车辆开始露头,以至于反复整顿,反复回潮,深层次的原因一是受经济利益驱动。人力和机动三轮车售价低廉,从事非法营运活动收入可观,这成为我市相当一部分外来人员和下岗职工主要生活来源,甚至成为养家糊口的一份职业,许多人纷纷仿效,自购车辆投入非法营运。二是存在市场需求。由于目前公共交通线网不够发达,存在许多交通盲点,市民有一些短距离的交通需求,加之外来人口和下岗人员不断增多,就业压力较大,这促使了非正规就业渠道和非法营运市场的产生。三是法律支持不够,管理难度大。对于三轮车的管理,法律没有做出明确的强制手段和措施规定,交警部门只能是扣了放,放了扣,还有一部分车主被扣后,重新购车继续营运,根治难度大。特别是一些残疾人三轮车车主经常聚集闯事,阻扰执法,加之吕福山案的败诉,严重影响了民警执法和积极性和合法性。

(三)停车难、乱停车问题突出

近年来,西安市停车难、乱停车的问题日益严重,这不仅直接扰乱道路交通秩序,而且影响了城市整体形象和我市创卫工作的深入开展,引发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机动车辆增长快,停车场建设滞后,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目前,市区登记的机动车总数达33.34万辆,每年还以20%左右速度递增,市区现有各类停车场757处,可提供流动泊车位不足2万个,平均每百辆机动车拥有停车泊位为4-5个,与全国平均水平8-10个差距还很大,造成大量机动车随意占道停放,特别是一些新建、改建后的道路、慢车道、人行道很快被乱停乱放的机动车占用,尤其是一些大型商业街、住宅区繁华区更是车满为患。

另一方面是停车场经营管理不统一,执法主体不明确。当前,我市停车系统呈现日益多元化的趋势,停车场经营管理复杂。虽然建设部、公安部颁布了《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我市也以市政府令作出规定,但缺乏实际可操作的办法和细则。由于现有停车场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往往是有利可图的多家一齐来管,无利可图的谁也不管,致使停车场的建设与管理缺乏必要的监督,特别是一些大型公共建筑,按照规定应配建停车场,并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使用,但是工程验收时,对停车场部分无人验收、对擅自改变其使用性质的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制止,致使有限而宝贵的停车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目前,全市41个配建停车场库的大型公共建筑,仅有14家对外经营,而收费高于路面临时停车场,其余27家不同程度存在挪用或不能发挥作用现象。

(四)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违法现象普遍

非机动车和行人是我国城市交通的一个显著特征。目前,西安市每天自行车交通200多万辆次,行人交通500多万人次,这两类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违法十分突出,成为影响我市交通秩序的重要因素,这类违法行为的主要成因,一是这两类交通参与者交通安全观念普遍较差。二是对非机动车和行人的源头管理脱节。加之新《交通安全法》规定,依法应当登记的非机动车的种类,由省政府规定,我省至今没有出台新规定,造成各类电瓶车大量涌上道路。另外,新的非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至今未实施,一些生产厂家和商家钻法律空子,导致现在有的电动自行车比摩托车还大,而交警又无权过问。三是管理的阻力大、困难多、方法少。在实际管理中,相当一部分机动车和行人不理解、配合交警的执法,反而还会采取一些过激的言行、辱骂、围攻执法交警。在这种单打独斗的执法环境下,长此以往,不少交警对非机动车和行人的管理产生畏难情绪,更加滋生了这两类交通参与者的蔓延势头

图5交通状况分布曲线图

三. 解决方案及建议

针对西安市目前交通秩序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需要贯彻落实精神为动力,按照市委全会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新时期国际化大都市的理念,做到长远规划与近期目标相结合,把加强交通秩序管理作为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强化措施,综合治理,尽快使我市的交通秩序与城市发展相匹配。

图6.市民意见分析柱状图

(一)摩托车和三轮车的管理

1、由市政府牵头,文明办和宣传部全力配合,交警部门全程参与,在全市广泛深入地宣传贯彻市政府《关于加强低速载货汽车三轮车汽车摩托车三轮车机动轮椅车管理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迅速形成铺天盖地之势,让《通告》精神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为执法管理奠定良好的社会舆论基础。

2、争取各方支持,坚持综合治理,长效管理。摩托车、三轮车问题,有其历史原因和深层次矛盾,涉及人员复杂,贯彻《通告》精神,全面限制摩托车通行和取缔三轮车载客营运,势必会影响到市民的出行、就业、运输市场需求、外来人员的生活来源等问题。因此,对摩托车和三轮车的管理依靠交警一家单打独斗是不现实的,必须坚持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确保稳定的工作原则。市政府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政策进行引导和规范;各区(县)政府要动员街道、社区、居委会加强对从事非法营运车辆的宣传教育,同时要扩大就业门路,做好从业人员的分流安置和稳定工作;工商、质检部门要对摩托车、三轮车的生产销售行业进行严格管理,严厉打击各类非法改装、拼装车辆的黑作坊,堵住源头;交警部门要积极主动联合派出所、城管等部门,定期开展突击整治,同时要认真贯彻通告精神,加强日常管理,对此类车发现一辆查扣一辆,依法予,形成长久打击和整治态势,坚决防止反弹回潮。

3、鉴于当前公共交通网络覆盖有限,市民乘车难问题依然严重,建议能否在实行全天侯限摩的同时,从方便居住在二环以内的群众工作和生活考虑,准许这部分市民办理通行证后在二环以内背街小巷通行。

4、对三轮车载客营运的取缔,要借鉴推广03年整治工作经验和成功做法,由各区政府牵头组织力量,对人力、机动三轮车从业人员摸清底数,掌握情况,分别对待。对外地人和正常人从事营运的,要坚决取缔,对下岗待业和残疾人从事营运的,按照“谁家孩子,谁家管”的原则,妥善安排解决,确保生活来源。对经过努力,确实难以安置的,可以采用财政补贴的办法,解决车辆的处置问题。

5、摩托车、三轮车都属于逐步淘汰的交通工具,要坚持总量控制原则,坚决不能恢复核发牌照的管理措施,但是鉴于当前人力三轮车市场需求过大,市旅游局已开了人力三轮车古城游览的先河,建议可否在一些区域内对人力三轮车实行规范统一管理。

6、积极实施配套工程,挤压“摩的”和三轮车的客、货运市场。政府要通过发展公交事业,完善公交线网,方便市民出行等手段,来压缩摩托车和三轮车的客源市场。对已形成的人力三轮车货运市场,区(县)政府要牵头,对其进行规范管理,并通过市场配送或社会专业运输的方式,解决市民的实际运输需求,但对人力货运三轮车交警部门要严格划定行驶路线,解决好此类车辆的道路通行权问题。

7、完善摩托车、三轮车管理法规,为执法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现行的各类法律法规,对摩托车和三轮车的管理都没有做出明确的处理规定,基层执法时只套用原来的有关规定,对摩托车、三轮车违法行为一律暂扣车辆,这样程序上不合法,容易引起行政诉讼纠纷,也影响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建议市政府根据全市当前摩托车、三轮车管理现状,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行政许可证》有关规定,尽快制定具体详细,易于操作的摩托车、三轮车交通违法行为处理程序和办法,使基层执法工作者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二)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

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市停车难的问题,严格依法加强管理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必须坚持和树立科学发展观,从规划、管理、立法、执法、政策和措施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1、坚持供需平衡、协调发展的停车场发展思路。目前,城市停车场按其性质用途主要划分为三类:即配建停车场、公共停车场和路面临时停车场。配建停车场又称建筑物附设停车设施,是提高停车场供应水平的主要停车设施,在停车场整体中占主导地位。公共停车场具有经营性、开放性、集合性特点,在停车场整体中居辅助地位。路面临时停车场具有挤占性、方便性和临时性特点,是以挤占动态交通资源为代价,在停车场中起调节和补充作用。我市停车场系统建设的总体发展思路应为:以发展配建停车场为主,公共停车场为辅,路面临时停车场为补充,形成布局合理,比例适当,使用方便的停车设施和管理体系。从另一方面看,国外城市交通发展历史表明,一味依靠停车场扩建、增加停车位既不可能满足无节制增长的停车需求,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停车难问题。因此,解决城市停车问题必须遵循供需平衡、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市区机动车保有量与停车设施建设之间保持适当比例,逐步改善停车设施不足问题。

图7.停车场合理设计图

2、坚持停车设施建设社会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当前,公用事业社会化、市场化已成为一种社会进步发展趋势,只有将停车设施的建设、管理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实现停车设施建设的产业化,才能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为此,我市应加大对城市停车系统建设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积极鼓励投资者采取多种方式投资建设停车场,谁投资、谁受益。同时,政府需要给予开发建设企业以一定的优惠政策,包括在土地划拨、批租、征用以及减免税费等方面,促进停车场经营的产业化。

3、积极加快不同类型停车场的规划建设步伐。城市停车场是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因此,在制订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时,应同时制订城市停车场发展规划,在城市规划中预留停车用地,并适当调整配建停车指标,合理确定停车设施结构,合理布局公共停车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市区应主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停车设施的建设。

(1)在市中心区域建设公共立体停车库。市中心由于人口密度高,土地相对缺乏,建造机械式立体停车库是解决市中心停车的较好方式。市政府可给予政策优惠,优先解决场地、贷款、减免税收,鼓励社会投资兴建公共立体停车库

(2)严格落实临街大中型建筑配建停车场规定。加快大中型建筑配建停车场的建设,是提高市区停车供给能力的关键。在市区各类大中型公共设施的建设中,应严格按规定配建停车场,减少对公共停车场的压力。规划、土地、建设、公安等职能部门应通过加大对大型公共、民用建筑的建设审查与管理力度,确保停车场不被挪作他用。

(3)加快居民住宅小区配套停车设施建设。针对当前存在的小区内机动车泊位紧张问题,应将新建居民住宅小区按标准配建停车场地作为一项强制性管理措施,新建居民住宅小区必须配建足够的停车场地。对已建的小区存在停车难问题的,应充分挖掘社区资源,改造社区内闲置的空地及利用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的停车场地资源,开辟停车场。

(4)科学规范并合理配置一定占道停车设施。根据市区交通流量和停车需求,可在支路、断头路等对交通影响较小的道路上,设置标划一批占道停车场地;在停车供求矛盾突出、且有条件的路段,可合理规划设置咪表停车泊位,通过实施咪表停车管理,缓解市区停车供求矛盾。

4、大力强化停车场建设和使用的管理。公安交通、规划、土地、建设等部门,应认真按照《西安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办法》规定,对市区停车场进行规范建设和强化管理,加大执法管理力度,尤其对已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临街建筑停车场面积未达到公安部、建设部标准的,必须责令责任单位补建或出资新建停车场。对擅自停止使用或改变停车场用途的,必须严格按照规定予以处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大对机动车停车秩序的整治力度,对乱停放车辆一律予以清障拖离,营造严管氛围,促进社会公共停车场的利用率,巩固停车场整治成果,净化市区静态交通环境。

5、提高停车场科技管理水平。新技术在停车管理中的使用,能合理利用停车设施,提高停车场(库)的使用效率。在国外已被广泛使用的停车信息诱导系统,通过可视信息板,提供实时停车信息,引导驾驶员寻找停车位,可使驾驶员预先方便地选择停车位,减少寻找车位的时间。因此,我市应先尝试在市中心区域主要路口、停车场周边设置醒目的停车设施诱导标志,同时大力推广停车场自动收费系统的使用,大大地提高停车泊位的周转率。

6、运用价格杠杆,平衡停车需求。建议物价、城建部门,对中心城区和郊区路边临时停车场、底下停车场、咪表停车场分类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使城区高于郊区,占道停车高于社会停车和咪表停车,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来引导驾驶员选择路外停车,减少路内停车,同时也能鼓励配建停车场和公共停车场对外开放的积极性,使乱停乱放现象得到改善。

7、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停车问题,改善城市交通紧张状况的根本所在。在城市中心区,未来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不仅受资金条件的制约,而且还将受到空间资源条件的严格限制。因此,在整个城市交通体系中,必须牢固树立公共交通优先、合理利用城市有效土地资源的意识,大力发展多层次、立体化、智能化的交通体系,完善大、中、低客运量相互匹配的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城市客运交通工具结构,这是实现削减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流量,从根本上改善城市中心区停车问题,解决整个城市交通问题的一项根本措施。

(三)非机动车和行人的秩序管理

1、市政府要把非机动车和行人的管理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动员全社会力量,掀起一场全党动员、全民动手,社会各行各业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人民战争,力争通过1—2年的努力,使全市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秩序发生一个大的变化。

2、大力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非机动车和行人是道路交通的重要主体,涉及千家万户,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幸福息息相关。因此,加强非机动车和行人的管理,首先应着力于社会化宣传这一治本之策,从党、政、军机关、学校抓起,带动全社会自觉抵制不文明交通行为。另外,要加大舆论宣传,监督力度,对一些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适度的暴光批评,共同营造人人遵法守规的良好氛围。

图8.建立良好的交通秩序

3、严格实行交通分离。目前,西安市混合交通状况还比较严重,这是交通混乱、道路拥挤、事故多发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要继续采取增设交通护栏、隔离带、道路渠划等措施,将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严格进行分离,确保各行其道。同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人、车较为集中的繁华区域多建地下通道和过街天桥,进一步完善护栏、绿化带、减速带、防撞岛等行人交通安全设施,减少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

4、开辟新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在城市建设和改造上,可以结合市政工程,加快改善背街小巷的路面条件和状况,充分利用小街巷、小胡同开辟新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进一步减轻城市主干道路的交通压力。

5、实行错时上下班,减少高峰交通压力。去年,市政府在市级机关推行了错时上班举措,有效减轻和缓解高峰时段市区道路的拥挤、混乱局面,效果非常明显,建议市政府能否考虑把上下班时间也提前半小时,使交通晚高峰提前分化,确保交通畅通。

6、保障工资待遇,充分利用协勤力量。去年以来,市政府从下岗职工中招聘了500余名交通协勤员,这支力量在非机动车和行人的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建议市政府能够积极协调劳动社会保障和财政部门,从工资待遇等方面给予保障支持,解决这部分人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不断深化交通社会化管理机制。

7.加强交通管理与交通教育,市民树立正确的交通意识,完善和建设城市现代化的交通指挥系统,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技术设备,使城市交通的点、线、面控制相结合。用科学、动态的交通管理指挥系统疏导、分流城市交通,从而提高路段的通行能力,改善路口的拥堵。城市交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维护城市交通秩序不仅是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的事情,也是全体市民的事情。要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宣传板等媒体形式提高市民的交通意识、普及市民的交通知识和加强市民的交通安全教育。交通拥堵的现状,不单是道路的宽窄造成的,有时可能是人为因素。道路再宽,但如果过住行人不走斑马线,偏偏横穿马路,过往的车辆自然得减速,速度降到一定程度,可能就引起拥堵。再比如,人行天桥利用率很低的问题,过马路的市民小愿意多爬几步阶梯,于是人行天桥“闲置”,而马路上人车混杂,乱相丛生,人民商场前的人行天桥就是一个例子。很多市民过斑马线时,还不习惯等红绿灯,他们认为斑马线就是给行人走的,随时都可以通行,岂不知过斑马线也要遵守信号灯。行人的习惯影响交通,驾驶员的素养更是直接影响道路通畅。西安市目前有数万名驾驶员,他们的素质也是千差万别。方向盘掌握在他们手中,道路的通畅也掌握在他们手中。如果他们争相抢道、违章调头,再宽的马路也没用。而如果相互礼让、宁等三分不抢一秒,通畅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图9.加强法制管理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大力倡导绿色、环保交通。西安市现在有钱人很多,拥有私家车的人也多。车子代替了腿子,恨不得上个厕所都要开车,这是一种落后的交通理念。我们要提倡市民多走路,多用环保的交通方式出行,例如骑白行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西安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比率,在全省比较起来是很低的。如果绿色、环保的交通理念深入人心,得到落实,不但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更能解决交通顺畅问

题。

因此,加强市民和驾驶员的交通安全畅通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长期任务。如果所有市民和驾驶员的交通意识都提高到较高层次,西安的道路十年不改造也够用。只有依靠城市全体市民的共同管理才能创造一个有序、高效、健康的城市交通环境。

结论

西安市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区将会产生大量的人流、物流和车流,城市交通矛盾日益凸显。认真分析西安市交通的特征,正确审视城市交通的问题,科学合理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对山西省的发展至关重要。

下载浅谈宜春市明月山景区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宜春市明月山景区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区县种子经营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山区县种子经营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种子是特殊的生产资料,种子质量的好坏,品种的优劣关系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抓好种子管理工作,对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

    存在停车问题的5A景区

    1、 八达岭滚天沟停车场曾经在2013年11月份周末爆满,造成景区外道路拥堵。 2、 2010年,盘山景区改扩建停车场,可停3600辆车 成国内最大景区停车场,但2014年清明假期,盘山景区停车......

    信阳市城市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信阳市城市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文章通过了对信阳市的实地调查和对有关交通部门的走访分析了信阳市城市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和特征以及城市道路交通面临的严峻挑战......

    中国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5篇

    中国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旅游的升温,全国各地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但由于旅游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景区的开发规划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科学的理......

    管委会组织人员赴明月山景区 学习旅游开发(5篇范文)

    管委会组织人员赴明月山景区 学习旅游开发 管委会组织人员赴明月山景区 学习旅游开发为加快推进武功山旅游开发建设,完善文家游客接待中心功能结构,2013年2月21日,武功山管委会......

    存在问题及建议

    存在问题及建议 吕梁市会计学校 1、学校近三年招生情况为2010年570人,2011年736人,2012年730人。学校现在校生规模为2023人,其中,中职教育开设会计、计算机及其应用、财政、物流......

    水厂存在问题及

    水厂存在问题及 整改方案 ********位于*************境内,总人口4万余人,辖区24个行政村。于2013年建厂使用,打深水井一眼,井深560米,解决不安全饮水人口1.9万人,13个行政村。2014......

    存在问题及措施

    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拼音也好,字词也好,都有不同程度的错误。而且随着识字量的增多,形近字的增加,学生更容易混淆。 2、词语积累不够。有些同学做一些比较死板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