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摄影流派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07:2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05摄影流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05摄影流派》。

第一篇:05摄影流派

西方摄影流派

摄影术起源于十九世纪的法国。1839年8月19日,当法国人将达盖尔(Louis Jacques Mande Daguerre, 1787-1851)的“银版摄影法”认定为最早的摄影术,并通过法兰西科学院和美术院联席会议公诸于世时,世界上狂热追求摄影术的人们很快发现,摄影术的发展和发达得益于两个支撑点——一个属于自然科学的工程技术,一个属于人文科学的造型艺术。在摄影术短短的168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摄影术产生了诸多流派。这完全得益于技术与艺术相当默契的配合。

所谓流派,是指以一批志同道合的摄影家,在共同的理论旗帜下所形成的具有相同创作特点风格的派别群体。在摄影流派的发展过程中,早期的脉络比较清晰,绘画派、纯影派、纪实派和抽象派是摄影艺术发展的四大流派。而在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摄影技术和摄影风格的迅速发展,各种思潮的涌现各种艺术风格的诞生与消失,再加上摄影与商业的结合和各种不同形式的表现,出现了很多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流派,诸如:达达派、超现实主义、主观主义、新现实主义、商业影像派、自囚式反向派、战栗的影像派„„。但归根结蒂,这些新创立的派别都或多或少是建立在四大流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对传统的四大流派做一个简单的归纳,以期对今后研究现当代摄影流派有所帮助。

一、画意派摄影

画意派摄影是流行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一个摄影艺术流派,产生于1850年左右的英国。当时,摄影术刚刚发明不久,许多画家和具有深厚美学修养的艺术人士痴迷于摄影神奇的再现力,纷纷转向摄影艺术创作。他们在创作上追求摄影作品的绘画效果或“诗情画意”,提出“应该产生摄影的拉斐尔和摄影的提香”。

绘画与摄影本来就有着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这种关系在早期摄影作品中体现得尤为直接。英国画家希路是第一个画意派摄影人。他擅长人像摄影,其作品结构严谨,造型优雅。1851年至1853年是绘画派摄影的成长时期。到了1869年,英国摄影家亨利·佩奇·鲁宾逊出版了《摄影的画意效果》一书,为绘画派摄影奠定了理论基础。他提出:“摄影家一定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深入的艺术认识,这样才可成为优秀的艺术家。毫无疑问,摄影技术的继续改良和不断发明为艺术家提供了自由发挥的天地。但是技术上的进步不一定就等于艺术的进步。因为技能本身无论怎样精巧完备,对摄影的艺术追求来说,它也还会把我们引领到更高的目标。”

画意派摄影的创作实践大致经历了“模仿绘画形式”、“崇尚典雅风格”和“追求诗情画意”三个发展阶段。

1857年,画意派摄影正处于“模仿绘画形式”时期,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创作了《两种人生》。

这幅由30余张底片拼放而成,且具有文艺复兴艺术风格的摄影作品,标志着该派摄影艺术的成熟。这一时期,绘画派摄影的题材大都富有宗教色彩,作品往往含有一定的规喻性;摄影家在拍摄时均刻意追求照片画面的古典绘画效果。其具体步骤是:预先打好草图;使用 模特儿、道具;组织、安排场面;最后通过暗房加工将作品制作而成。

在随后的“崇尚典雅风格”时期,画意派摄影的内容有所扩大,但它们仍崇尚古典主义绘画风格,造型和构图依然遵循学院派的艺术法则,作品格调含蓄而典雅。

当画意派摄影发展到“追求诗情画意”阶段时,摄影家们更讲究情感、意境和形式的美,重视发挥摄影作为造型艺术的特点。1893年,汉堡画意摄影展的举办以及此后巴黎摄影俱乐部和伦敦摄影沙龙的相继成立,将该派摄影的发展推向了顶峰。

早期绘画派摄影作为一种倾向于古典审美的流行时尚,受到过来自摄影圈内外的种种非难,其中最直接的是自然主义摄影倡导者爱默生,他曾断言摄影“跟着绘画跑充其量是个奴婢,而不会成为主人”。后来现代摄影的开拓者们为追求新的表现手法,也曾以背叛绘画派风格作为自己的垫脚石。但是可以肯定地是,绘画派摄影家强调艺术修养,他们把摄影从初期的机械摹写表现对象引导到造型艺术的领域中去,有力地促进了摄影艺术的发展。在今天的摄影艺术殿堂中,画意派摄影仍有它的一席之地。

二、纯影派摄影

所谓纯粹摄影,又称“纯摄影”,是20世纪初,作为“画意派”的对立面而崛起于西方摄影界的一个摄影流派。一般来说,绘画派摄影及其后期制作允许模特扮演、剪贴叠放,以及使用种种技巧来摧毁原画面的清晰效果;而纯影派摄影家则主张摄影应该纯纯粹粹地表现镜头的真实,反映摄影艺术的本质和特色,反对人为地加工、修饰和亦步亦趋地模仿绘画。后者认为,只有通过纯粹的“真”,才能得到最完善的美。而在现实世界中,有许多美都藏在卑微之处,镜头的巨大威力就是要把被忽视的美忠实而精妙地表现出来。这一流派摄影家经常使用大相机(8英寸X10英寸)、大底片、硬镜头,以极小的光圈(f/64)拍摄景深极大、影纹极为清晰、影像非常优美、层次十分丰富的底片。

纯影派最早出现在法国和德国,当时最有代表性的两位摄影家是法国人尤金·阿杰特和德国人帕兹格。帕兹格拍摄了许多具有纯影特色的作品,那清新直率的纯影风格和表现方法很快被善于吸收新鲜事物的美国人所接受。于是,一些已经很有成就的绘画派摄影家如阿尔弗雷德·施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 1864-1946)、爱德华·斯泰肯(Edward Steichen,1879-1973)、保罗·斯特兰德(Paul Strand),等人纷纷改弦易辙,投入到纯影风格的怀抱。

在美国纯影运动初期,影响最大的人物是保罗·斯特兰德。他从1915年开始就拍摄了一批聚焦特别清晰的照片。美国摄影鼻祖之一的史蒂格利茨曾评价说:“斯特兰德无疑是美国唯一的重要摄影家,他真正地为摄影添加了某种原有的景色。”评论家们也认为斯特兰德的作品充满了丰富的黑白影调和能够激发美感的细节,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保罗·斯特兰德的这幅《男孩,德维亚·夏朗德》拍摄于1951年,画面中的男孩炯炯有神的目光洋溢着青春的严肃,似乎传达他对生活的无限信心。

但是,真正把纯影创作推向高潮并形成“气候”的,是一批生活在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一带的摄影家。1932至1935年间“f/64群体(f/64 Group)”的出现,是他们成熟的明显标志。在构成这个群体的八九位摄影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爱德华·韦斯顿和安塞尔·亚当斯。他们把纯影风格的摄影创作推上一个新水平,并将纯影派的美学观点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

应该说,纯影派的出现与成熟标志着摄影艺术本体观念的进一步觉醒,它彻底动摇了画意派摄影在世界影坛上与写实摄影平分秋色的地位,推动了摄影艺术与技术的发展。

在创作实践中,纯影派的生命力是十分旺盛的,虽然他们的作品大都创作于20世纪30至40年代——其艺术成就此时已发展至高峰。但是今天该派的成员依然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例如美国风光摄影高手大卫·穆恩奇就可以说是当今纯影派的代表,他所拍的照片影纹清晰,层次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鲜明个性色彩。

三、纪实派摄影

摄影是历史瞬间的记录,纪实摄影是现实世界的真实记录。在摄影创作中,纪实是需要良知和勇气的。摄影家要想坚持纪实,就必须坚持深入现实,深入生活,深入到各种紧张激烈的斗争中去。因此,为了贯彻自己的信念和主张,纪实摄影家往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甚至献出鲜血和生命。

从摄影发展史来看,初期的纪实摄影受到器材笨重和感光缓慢的制约,要“抓拍”到具有动感的对象很困难,摄影家们只能拍摄一些静态的东西。纪实摄影的大发展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这时,比较轻型的相机和感光较快、装卸方便的胶片开始问世,它们为纪实摄影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另外,经过战争的考验,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飞跃,开始对种种社会问题进行严肃的思考和深入的研究。

法国人尤金·阿杰特自19世纪末就开始从事纪实摄影活动,是纪实派摄影的先驱。下面这幅《卡伯莱·慕弗塔尔街》拍摄于1900年,纪实性描述了巴黎街头一家名叫罗曼诺的酒店,我们可以从画面中看到它的门口还张贴不少招牌出售报纸。

20世纪初,纪实摄影首先在美国得到发展,刘易斯·海因(Lewis Hine)是主要代表人物。此外,最早在法国巴黎从事摄影活动的安德列·柯特兹,也对纪实派摄影的早期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30年代中期,纪实派摄影在美国真正走向成熟,其标志是1935年“FSA摄影群体”(“FSA”是“美国农业安全局(Farm Security Administration)”的英文简称。这个机构为了向有关上级报告某些农业地区所发生和存在的问题,需要在其文字资料之外附上形象的照片来加以说明和证实,为此,FSA招聘了不少颇有才华的纪实摄影家。)的出现。此后直至60年代,欧美纪实派摄影家的队伍日益壮大,大师纷纷出世,其中有阿尔费莱德·艾森斯塔特、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罗伯特·杜瓦诺、尤金·史密斯和马克·里布等。不过在40年代中期以前,大家一直忙于实践,纪实派摄影始终缺乏理论上的建树。

1946年布列松提出“决定性瞬间”的论点,即摄影创作应该“借最好的一刹那,来使事件产生全新的意义与境界”。纪实派摄影因此有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长期以来,布列松“决定性瞬间”的理论被大家广泛认同,颇具生命力,它一直影响到在20世纪80~90年代卓有建树的纪实摄影家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和史蒂夫·麦凯瑞。

然而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布列松的理论之外,欧美摄影界还出现了一种激进的纪实摄影风格,其代表人物是罗伯特·弗兰克和威廉·克莱因。这种风格的摄影并没有改变以往纪实摄影的基本手段——抓拍,也没有改变纪实摄影所追求的真实、自然、生动的风格,但它拍摄时更泼辣,更大胆,更毫无顾忌——只要能表现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看法,激进的纪实摄影家根本不考虑当时的光线好不好、构图是否循规蹈矩、曝光是否恰如其分„„这种不顾一切的现场抓拍的摄影手段,正是一种“快照式的美学观点”或“随意即兴式的摄影观念”的体现。

四、抽象派摄影

抽象摄影的出现跟抽象绘画有着密切关系。包括绘画在内的抽象艺术常被称为“视觉音乐”。抽象绘画创始人之一的康定斯基认为:疏密、轻重、虚实、长短、曲直以及圈圈点点在画面空间里所形成的节奏变化,有如乐曲所展示的声音的节奏变化;色彩的冷暖、浓淡、明暗,也正如乐曲中音色的变化。画家完全可以凭着这些抽象的形和色、光和影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某种情绪和气氛。同样,尽管种类繁多,抽象摄影亦强调视觉上的音乐性,追求各种视觉形象的音乐化。它们的作品不表现任何故事和情节,没有任何具体内容,而只是要人们欣赏由色彩、形体、线条、斑点及影调所构成的旋律和节奏,欣赏它们所形成的和谐、完美的小天地。于是,抽象派摄影家们往往带着一种强烈的抽象感来观察世界,他们几乎能在任何地方发现抽象美的存在。在摇动的水波里,在石块和苔藓上,在硫磺的矿坑中,在冬天的原野上,抽象派摄影家都可以发掘出拍摄题材。甚至连那些被压扁的罐头筒和爆裂的漆皮之类令人不屑一顾的废品,也会成为他们进行摄影创作的对象。

抽象派摄影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具有某种先锋性和实验性,其作品十分强调形式感,显得有些晦涩难懂。抽象摄影最早露面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年代,代表人物是美国摄影大师曼·瑞和莫霍莱·纳吉。这两位摄影家几乎同时发明了一种制作抽象照片的“实物直接曝光法”,曼·瑞给其取名为“Rayograph”,纳吉则称之为“Photogram”(光画),其意思就是用光线直接制作的画。进入30年代后,抽象摄影日趋成熟。当时的纯影大师韦斯顿就经常拍摄一些纯抽象或带有抽象意味的照片(甜椒、鹦鹉螺等)。

活跃在40—60年代抽象摄影领域中的两位大师是艾龙·西斯坎德和哈瑞·卡拉汉,他们都曾在美国伊利诺斯工艺美术学院任教。此外,彼得·凯特曼的作品也颇有代表性。

另一位专拍彩色抽象照片的大师是厄斯特·哈斯。他曾在被撕扯得乱七八糟的广告招贴上挖掘出许多美丽抽象的画面,表现出摈弃传统的审美观念。此外,哈斯还是第一个采用慢门把动体抽象化的摄影家。早在50年代,他就试用1/10秒以下的快门速度拍摄剧烈活动中的动物和车辆,把它们转化为模糊不清的抽象图形。

在当代影坛上,意大利摄影家弗朗科·方塔纳的风光照带有比较强烈的抽象意味,可以看作是当今抽象派摄影的代表。

五、小结

绘画派、纯影派、纪实派和抽象派是摄影艺术发展的四大流派,其他流派或多或少受此四类流派影响,而这四大流派之间的相互联系又促进其他流派发展。比如活跃在20世纪60年代的“荒诞派”摄影,其代表人物森黛·史葛兰(Sandy Skogland)在年轻时候搞过抽象派创作;纯粹派摄影先驱斯泰肯早期作品主要体现为绘画派风格„„。所以,把握好了四大流派的脉络就把握住了整个摄影历史的潮流。

第二篇:学前教育流派

幼儿教育是针对3到6岁的进行的教育,学前教育是0到6 岁的进行的教育

学前教育一般分为学前社会教育和学前家庭教育。

流派,1行为主义的学前教育理论。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和斯金纳。斯金纳把行为分为2种,应答性行为→反应发生时可以看到刺激的行为,是对一定刺激的应答反应。操作性行为→反应发生时看不到刺激的行为,行为最初出现的时候并没有明显刺激出现,也许是一种自发的行为。他认为,学习是一个通过运用结果、强化和惩罚来获得预期的行为和知识的“条件反射”的过程。

流派2认知发展的学前教育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他认为儿童的发展遵循着普遍的、共同的发展顺序,是有阶段性的,每个阶段都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提高和发展起来的,都呈现出一种有组织的思维和活动的显著特征

1感知运动阶段。这个阶段的婴儿具有行动能力和组织他的感知能力。2钱运算阶段。此阶段可再分为前概念亚阶段与直觉维亚阶段。前亚阶段从2岁左右到4岁,此阶段儿童发展了“象征功能”即表象。也就是说儿童开始用心理表象来再现那些不在他眼前出现的人、物和事。直觉思维亚阶段出现在4到7岁,儿童可以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成为一类

第三篇:法学流派[范文模版]

法学流派 是最容易忽视的,分析介绍得少,重要性就不多说了,翻翻历年真题就知道了。

注释法学派

注释法学派 glossators 西欧11世纪末到15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而产生的一支与神学法学相对抗的新的法律思想派别。该派以研究罗马法为中心,并以意大利北部的博洛尼亚(university of Bologna)大学为中心,因而又称意大利法学派或博洛尼亚法学派(the school of Bologna)。

中世纪初期,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527~565在位)编纂的法律文献,已很少为人所知,特别是其中最重要的《学说汇纂》曾湮没达几个世纪之久。从11世纪末,西欧各国以意大利为中心,开始对罗马法广泛研究,因为罗马法的适用不仅有利于以王权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加强,而且也为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提供了极为详尽的规定。当时这种广泛研究,意味着法学正从神学中分离出来。与此相适应,一个独立的、世俗的法学家阶层逐步形成。

他们主要代表新兴市民等级的利益,与代表封建制度的神学或教会法学家相对立。注释法学派的出现和发展,同西欧近代大学的兴起也有密切联系。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是近代欧洲第一所大学,它主要就是从研究罗马法开始的,并长期成为传播罗马法的基地。西欧其他国家和意大利其他地区都有学者到博洛尼亚学习罗马法。12世纪中叶,在该校研究法律的学生有一万多人。该校创始人就是前期注释法学派奠基人伊尔内留斯(约1055~1125)。继博洛尼亚大学后创立的一些著名大学也都将罗马法的研究作为一门主要学科。

自然法学派

自然法学派当今世界范围内居主流地位的法学学派。代表人物为如格劳秀斯、洛克、孟德斯鸠、卢梭、潘思、杰斐逊等。

自然法学派是指以昭示着宇宙和谐秩序的自然法为正义的标准,坚持正义的绝对性,相信真正体现正义的是在人类制订的协议、国家制订的法律之外的、存在于人的内心中的自然法,而非由人们的协议产生的规则本身的法学学派。自然法学派主张有一个实质的法价值存在着,这个法价值乃独立于实定法之外,且作为检定此实定法是否有正当性的标准。自然法学说认为,在自然,特别是在人的自然本性中,存在着一个理性的秩序,这个秩序提供一个独立于人〔国家立法者〕意志之外的客观价值立场,并以此立场去对法律及政治的结构作批判性的评价。自然法的权利,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意味着由自然,也就是说由人的本性、由社会的本性、以及甚至由物的本性中,可演绎出某些法则,这些法则可供给一个整体而言对人类行为举止适切的规定。自然法学派起初的权利观念更多带有“天赋”权利的色彩,人生于自然,人的权利也来自于自然。

自然法学派特别重视法律存在的客观基础和价值目标,即人性、理性、正义、自由、平等、秩序,他们对法律的终极价值目标和客观基础的探索,对于认识法的本质和起源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在法学研究中表现为一种激进的理想主义情怀,以诸如正义、平等、自由等抽象价值来构建自己的批判武器,在破解传统法律理念,重塑时代法律神圣性的历程中,功勋卓著。但自然法的方法论如天空之流云,绮丽却飘渺,它宣言法的未来,但无力构筑通达未来现实的路径。更令人忧虑的是,自然法的自大与泛滥还有可能使法学笼罩于空泛与虚幻之中而难以成长与成熟。

在17、18世纪反封建的启蒙运动和革命斗争中,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以强调自然法为特征的一个法学派别。一称自然法学派。所以称“古典”自然法学派,是为了与其它时代(古代、中世纪或20世纪)的自然法学说相区别,并表示自然法学说在17、18世纪最为盛行。

历史法学派

法律的历史解释,泛指以历史的观点和历史的方法来研究法律科学。在内容上一般,我们一般将其区分为德国的历史法学和英国的历史法学,在德国的历史法学中,又可以分为强调罗马法历史的萨维尼和强调日耳曼历史的艾希霍恩,英国的历史法学有梅因、波洛科和梅兰特,用进化论观点解释法律的斯宾塞有时也被视为一种历史法学。提出学说的背景

拿破仑在统治区内对部分德意志邦进行的针对封建制度的诸项改革,大大激发了人们对这位年轻的天才皇帝的敬慕。好景不长,1806年法国占领者在不来梅施行思想专制,特别是拿破仑在占领区推行法语,打破了德国知识界和年轻人对于拿破仑者为“和平王子”的天真幻想。法德文化问题伴随着民族矛盾遽然爆发。人们要求摆脱法国人救世主式的民族主义,而代之以对于自身民族生活和政治活动的自主安排。

1814年3月31日,第六次反法同盟联军攻入巴黎,拿破仑第一次被流放到厄尔巴岛。反法同盟旋于维也纳召开会议,重商建立欧洲秩序。翌年,由于英、法、俄等欧洲大国担心德意志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后如虎在侧,聚集在维也纳的政治家们遂决议建立一个松散的“德意志邦联”,作为德意志统一问题的暂时替代性解决方案。

拿破仑以《法国民法典》为利索而束缚各国,并将其强制施行于德意志各邦。在1814年拿破仑被推翻之后,该法典已经在多数省份施行。北莱茵各省保留实行该法,并且一直如此。在德意志其他部分,该法作为一种政治落魄的标志,几乎很快遭到抛弃。以何种形式取而代之的问题,随即浮现。在当日德国,整个思想学术领域都正在从事对于往日民族生活的历史考察。不仅在法的研究中,而且在民歌、民间童话、民间话本、民间习俗以及语言、诗歌和宗教等等一切领域的研究中,民族意识均如沛然春水般涌流

19世纪三大法学流派指的是新自然法学派,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和社会学法学派这三个在现代西方影响较大、占传统地位的法学流派。

一、新自然法学

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新自然法学是西方自然法思想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自然法思想的意识可以追朔到西方文明的起源并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被人们在不同的时期为不同的目的而使用,它的形式不断翻新,内容不断完善。产生于20世纪特殊社会环境的新自然法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马里旦、富勒、罗尔斯和德沃金等等。他们的新自然法学说(或价值论学说)各有侧重点,各不相同,然而却共同的体现出自然法观念的思维形式。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法律应当关注某种应然性,法律的发展应当遵循一定的价值原则并体现一定的价值要求。无论是马里旦的神学自然法、富勒的“程序自然法”、还罗尔斯的正义论或德沃金的权利论,无不“注重研究法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或基础,法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法应追求的理想境界”③ 他们的手中都有一份“价值表”,为应然的法律之制定和评价提供了所依据的标准。新自然法学派强调法本身是一个价值系统,必然反映一定的价值关系,极为重视法的合理性和道德性。他们通过总结、抽象和思考,为法律的建构铸造了理想的框架和模型。

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

分析法学在现代主要以凯尔森和哈特为代表,它基本上继承了传统的分析法学的理论,严格地区分“实际上是这样的法律”和“应当是这样的法律”,着重对实在法进行逻辑分析而不作有关的价值判断,否认价值和道德的必然联系。凯尔森指出,价值判断在性质上是主观的,因而只能是相对的;人们不能用理性认识来回答有关法的普遍和最高价值这一命题;对于自然法学中的绝对正义,他认为这“是一种自欺或者等于一种意识形态”。④ 既然对正义持道德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的态度,⑤ 于是凯尔森认为,正义只能是一种“合法性”,应当建立与价值无关的纯粹研究法律结构的法律科学(即所谓“纯粹法学”),“就其对象实际上是什么来加以叙述,而不是以某些特定的价值判断的观点来规定它应该如何或不应该如何”。⑥ 哈特给法下的定义是“法律是

一种特殊的规则”,这是他的“语义分析法学”的基本原理,他以奥斯丁的分析实证法学作为重要的理论渊源,主张法律与道德有联系但“并无必然联系”,法律应当采用“广义的概念”,即将法律的效力和法律的非道德性区分开来,以体现除了道德之外法律的所有其它复杂的特征。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把我们从自然法学家法律的“理想国”中拉回到实证的 现实世界,在对法律形式的逻辑分析上运用了更多的新的方法,继承了传统分析法学对实定法的重视和研究,也吸收采纳了其它法学流派的合理成分,内容丰富,颇具影响。

三、社会学法学

社会学法学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在社会学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实证主义的法学思潮,“它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研究法律问题”⑦ 社会法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狄骥、埃利希和庞德。狄骥提出了“社会连带主义”学说,体现出社会本位的价值观,关注社会的整体利益,强调社会义务。埃利希则以提出“活的法律”的观点而闻名于世。他认为,这种“支配社会本身的法律”,尽管并不曾被制定成法律条文,但“即可预防纠纷的出现,在纠纷出现后,也可以籍以解决而毋需求助于国家的法律机构”。⑧ 他让人们注意到国家制定法之外的其他行为准则(如习惯、职业道德、行业规定等等)对于社会秩序的意义,摆脱了“纯粹”法律规范分析僵化的法学研究视角和方法,将法律分析的重点引向了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庞德的社会学法学理论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理论。他提出“法律是一种'社会功能'或'社会控制'”,用法律的功能性概念来取代逻辑性概念,主张“有用即是真理”。他还提出了法律社会学的基本纲领,启示人们关注法律制度和法律学说的实际效果,强调以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法律,关注法律的作用而不是抽象内容;并且注重法律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总之,社会法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担负起了打破'法律关门主义'禁锢的历史重任”,⑨ 它社会本位的立场,法律社会化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对于法律的发展和一定社会的变革,其重大的启示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第四篇:教学流派

斯霞,女,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斯宅乡,取名碧霄;8岁时,进族里办的“斯民小学”读书,改为斯霞。1922年考上浙江省杭州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到绍兴第五中学附属小学任教,1929年转浙江省嘉兴县集贤小学工作。次年经人介绍到肖山湘湖师范学校工作。婚后转到南京东区实验小学教书,不久又转入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小学部工作。1947年,又回到南京中央大学实验小学(1952年学校改名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工作。1956年被评为南京市先进工作者,小学一级教师,同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并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会。1963年,《江苏教育》、《人民日报》先后刊登《育苗人》、《斯霞和孩子》的报道,着重宣传介绍斯霞和学生的关系。1973年,江苏省教育厅调她到省教材编写组,编写小学语文教材。1977年底,她回到南师附小,担任一年级班主任,次年,被评为小学特级教师,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劳动英雄,全国“三八”红旗手,南京市人民政府任命她为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0年辞去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职务,次年因病住院,不得不离开了心爱的讲台。主要著作有:《斯霞教育经验选编》、《我的教学生涯》。

霍懋征,女,汉族。中共党员。1921年9月出生。194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任北京第二试验小学教师、副校长,至今从教60年。是我国50年代就蜚声全国教育战线,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全国首批特级教师,荣获北京市教育工作者一等奖。多次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她光荣地被评为中国现代百名教育家之一。霍懋征老师一家三代八人选择了教师这一光荣职业,1991年这个教师之家当选“全国优秀教育世家”。

霍懋征老师是一位成功的人民教师,她在半个多世纪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为我们的基础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教改实践,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经验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

袁瑢(1923-)江苏南通人。女。交通大学肄业。建国后,历任上海实验小学教师、副校长校长,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妇联执委会常委。特级教师。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1983年两次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60年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于漪,1929年生,浙江人,1951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教育系。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历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上海市杨浦中学语文教师、上海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言学会理事,上海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等职。著有《于漪文集》、《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等,音像教学辅导材料有《于漪语文教学课堂结构精析》、《妙笔生辉》等数十盒。

李吉林,女,1938年5月生,1956年8月毕业于江苏省南通女子师范,毕业后在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任教。1978年被评为江苏首批特级教师,现任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李吉林老师长期坚持教学改革,创立了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及操作体系,得到教育部领导及专家的高度评价。出版《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李吉林情境教学详案精选》等6本专著,发表近二百多篇论文,计300多万字。这些科研成果先后荣获国家教委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新闻出版暑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等。她主讲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电视讲座21集,由中国教育电视台通过卫星向华语地区播放,1999年获全国电化教材师范最高奖。她应邀外出讲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受到教育界普遍的欢迎与尊重,是基础教育界卓有影响的小学教育专家。

支玉恒,1939年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1959年于河北体育学校毕业后在小学上体育课,后由于种种原因,1977年,近40岁时改教语文课。当时他连汉语拼音都认不全,于是虚心地向低年级老教师求教。踢球多年的脚很灵活,而用手写字却很费劲,于是苦练三年,无论写教案、改作业、批作文、写总结等,均用小楷毛笔书写。语文教学起步较晚,然而他以勤补缺,刻苦钻研,终于天道酬勤。他走出了张家口,走出了河北省,成为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

贾志敏,上海市人,汉族人,1939年出生。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民进市委普教委员会副主任,民进浦东区委委员。小学高级教师。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已有46个春秋。由于他创造性的劳动,出色的工作而多次受到政府嘉奖。1994年,获上海市特级教师称号。1999年“五一”前夕,获“浦东新区开发建设特殊奖”。2000年获“浦东名师”称号。现任上海金苹果学校小学部校长,浦东新区首届政协委员。贾志敏同志一生坎坷,几经磨难。文革期间,贾志敏教师在政治上受迫害,身心上受摧残,但是他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矢志不渝。42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他的课堂形成“以学生为主,以训练为主,以激励为主”的风格。在作文教学中形成了“高、趣、真、活、实”的特色。提任校长以后,他大胆试验,积极探索,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经验获得了成效。1992年,上海电视台录制的电视系列片《贾老师教作文》,1994年上海教育台录制的作文教学系列片《锦上添花》相继在许多省市播出,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1999年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又录制了《贾老师教小学生作文》的光盘并面世,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前年暑假,贾老师应邀赴新加坡为当地华文老师传授语文教学经验,并获得极好的反映。

于永正,男,中共党员。1962年从徐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现任鼓楼区教研室主任。1985年,于永正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他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于永正同志勇于革新,敢为人先,以语文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为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带来了一缕清新的风。他把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形成了“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在小学作文教学上,他实践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中国教育电视台、山西教育电视制作中心、吉林教育电视台将有关教学实况拍成电视片向全国发行,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于永正老师多次应邀赴外省、市讲学,他的课和报告受到专家、老师们的赞誉。1992年12月14日—16日,国家教育部在南京专门召开了“于永正语文教学研讨会”,推广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于永正同志曾出版《教海漫记》、《于永正课堂教学与经验》等专著,并在全国、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靳家彦,男,1944年12月生,毕业于天津教育学院中文系。从教38年,现任天津南开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荣获天津市模范教师、天津市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被国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学专家。创立“小学语文导读法”,应邀赴30个省、市及大专院校讲学,做示范教学,受到广泛赞扬。出版《小学语文导读法》等专著17部,发表《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教小学语文》等论文200余篇,多篇获全国及省市奖。《中国教育报》开辟专栏介绍“靳家彦教育教学艺术”。参加多种教材编写,培养徒弟20余名,均取得优异成绩。

张化万,男,江苏扬州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杭州市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副会长,全国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现代小学语文>编委会主编,杭州市小语会副理事长.曾荣获全国曾宪梓先进教师二等奖、浙江省优秀教研员、浙江省十佳校长、区劳动模范、杭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994年,倡议并参与组织实施了“杭州市上城区跨世纪园丁工程”;5次代表浙江省在全国小学语文阅读与作文教学的观摩会上执教示范课;先后带出了浙江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曹晓红、王莺,培养了全国首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省教坛新秀虞大明等一批省内外有相当知名度的优秀教师.曾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上示范课,作学术讲座;有60余篇论文发表或获奖;主编或撰写<写好作文的金钥匙><猪八戒学作文><小学作文教学心理学><小学教育研究入门><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基础><小学语文典型课示例>等;出版专著<现代小学写话与习作教学>;出版<张化万阅读教学><张化万作文教学><中国名师张化万>等课堂教学录像资料;主编<浙江省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11、12册)<现代小学语文><小学语文国情教育补充教材>等教材12本.王崧舟,男,1966年10月出生,浙江上虞人。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王崧舟校长醉心于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追求。他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语感素养为核心,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他的语文课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栏目播出,《语感教学法》入选教育部《中国名师》音像专著工程。他认为“语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人文精神”就是“人”的精神,“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他认为母语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甘泉。他主张语文教学应在继承传统的“双基”教学的前提下,着力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积累”和“语文基本习惯”的培养;他认为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关爱生命、着眼发展、依学定教、发扬民主、以读为本、以情感人、强化语感、鼓励创见、引导质疑、敏于点拨”,并独创“自读感悟——开放引导”教学模式。

窦桂梅,女,1967年4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从教于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现任清华附小副校长。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研究生课程班毕业。国家九五重点课题语文教材编写组的编委及编写人员。国家“十五”课题“现代教学艺术研究”课题组专家组成员。海淀中心学区课程改革领导组副组长。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全国反馈教学研究会理事,吉林省教育学会理事,吉林省青年教师研究会副理事长。从1994年开始搞“语文教学民族化与现代化研究”。具体目标是“继承工具性,打牢语文基础;注重人文性,弘扬主体精神;体现民族性,遵循汉语学习规律。”

孙建锋,男,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骨干教师培训对象。曾获江苏乍小学语文说课比赛一等奖,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比赛一等奖;近年来,他应邀到山东,河南,浙江,江西,内蒙古等地上课,课堂教学扎实,灵活,富有创意,深受一线教师的喜爱。在《小学语文教师》《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河北教育》等刊物发表文章60余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吉春亚,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中文本科学历。1964年生于美丽的太湖南岸,那“千山千水千秀才”的江浙人文沃土孕育的了她的聪慧灵气,再加上她博采众长、开拓进取,使她教学自成一派——带有浓浓“语文味”的且不乏诗情画意的“言语学习型”的教学风格。吉老师有很强的科研能力,曾主持和参与“语文思维训练”和“小学学科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等6项省级课题,其成果获得全国小语会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并由国家出版社出版。北京小学,是北京市最好的一所小学。吉春亚老师就是这所学校的唯一特级教师。

薛法根,男,1968年生,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校长、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从教以来,潜心研究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致力于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研究,提出了“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运用”的教学新理念。曾先后在《人民教育》等报刊杂志发表教学论文100多篇,著有《智慧教学》一书。1995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998年荣获江苏省“红杉树”园丁奖金奖,1999年被评为江苏省名教师,2001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2002年获第五届全国“十杰教师”提名。

孙双金,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现任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曾荣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江苏省小学语文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事迹收入《江苏教育名人录》、《中国当代教育名人录》和《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精品录》。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200多篇文章,出版了《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和中华名师丛书《美丽课堂》等专著。

盛新凤,女,1970年生。著名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中学高级教师,任教于浙江省湖州市湖师附小,大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湖州市第四届政协委员。她潜心研究,硕果累累,先后独立进行了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的研究。30多项研究成果和论文公开发表,80多次在省内外公开示范教学,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城市。事迹曾多次被《语文教学通讯》、《小学教学设计》、《浙江教工》、《湖州日报》、湖州电视台“奉献”、“关注”栏目等报刊杂志、新闻媒体作专题报导。出版个人教学专著《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

虞大明,男,1972年4月出生,中学高级教师,省教坛新秀。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副校长。1995年5月获浙江省首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同年10月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首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荣获一等奖;1999年获浙江省首届学科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2004年荣获浙江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才艺大赛金奖;2004年被评为上城区首届特级教师。工作10余年来,一直以开拓、创新、勤奋的态度实践着“用心成长,享受课堂”的理想与追求。应邀拍摄“名师讲坛”、“中国名师”专辑,出版发行。应邀赴全国各地讲学百余次,获广泛好评。2003年出版个人第一本著作《走过10年——我的语文教学求索之路》,参与主编《新班级教育的实践探索》。10余年来共有30余篇论文发表或获奖。追问

谢谢您的回答,最好是这样的:李吉林——情境教育

方便记忆,呵呵

第五篇:一个人的流派

一个人的流派 ——德彪西

(一)教学目标

①欣赏印象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德彪西的《大海》第一乐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印象派的风格特征。

②知道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和作曲家德彪西。③探索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 1.交响音画《大海》

交响音画《大海》,作于1905年3月,初演于1905年10月。本曲为德彪西最大的一部交响音乐作品,由三个不同内容的乐章组成,但每个乐章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集中起来构成一部完整的作品。它表现了“大海”的景色及其富有动态的性格,并通过整个乐队的不同音响,极为强烈地表现出“大海”中各种画面的色彩。乐曲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人以完整的“海”的印象和对“海”的幻想。新颖的和声、短小的旋律、丰富的音色、自由的发展,这些印象派的手法,都生动地刻画出了一幅幅大海的生动画面。

《大海》全曲分为三个乐章:

①《海上——从黎明到中午》 这一部分顺序描写了:大海的潮水声;夜幕缓慢地揭开,一丝光亮映照在海面上;一轮红日渐渐升起,天空由紫色变为了青色,逐渐地增加了光辉,一幅开阔的大海黎明景色被生动地描绘出来。

②《波浪的游戏》 音乐生动地描绘了白色的浪花拍击海岸时的情景。导入部描写了可爱的小波浪来回动荡的音响。在音乐的继续发展中,英国管奏出可爱的第一个主要动机,给人以悠闲的感觉。

③《风和海的对话》 这一部分开始时,定音鼓的震音刻画出远方激动、漂浮着的雷声。之后,音乐描写了海风吹到海面,引起阵阵骚乱的潮声,犹如风和海的对话。这部作品不仅描绘出了一幅引人入胜的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景物的歌颂和赞美。

2.海上——从黎明到中午

本课重点欣赏第一乐章《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乐曲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大海的画面:夜幕徐缓地揭去,大海从黑夜中苏醒,黎明的朝霞渐渐从阳光映照的水平线上升起,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美丽动人,充满生机:它时而是蓝,时而是绿,不停地闪烁着诡异的光,涌动着斑斓的色彩。它清澈可见的深处是那样的神秘,它浩大的声响,令人难忘它的威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①重点赏析《大海》第一乐章《海上——从黎明到中午》,引导学生积极发挥想象思维,把握音乐作品的音乐形象,感受、体验印象派的音乐风格特征。

②着重分辨作品的音色、速度、力度、节奏音型等的变化,以此来分析理解作品。

(四)教学准备

充分利用视听、影像、图片、文字等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展示,把教学内容、相关资料、过程设计等整合在一起,具有灵活性、实用性和可观赏性、可操作性;达到强化学生对印象派音乐的理解、感受、体验的作用,以扩大学生音乐视野,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的目的。生:要求在课外从不同渠道查阅有关印象主义音乐的资料(流派的产生、音乐作品与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作曲家德彪西等),并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以备课堂上进行介绍。师:收集相关的影像、视频、视听、图片等资料,CAI课件制作。

(五)教学过程(1课时)1.《大海》主题音乐片断

播放《大海》主题音乐片断,在音乐中师生问好。2.导入新课

(1)播放《大海》第一乐章音乐片断,并出示思考题: ①你能听出这首作品的音乐主题吗?

②这部作品与以往欣赏过的作品有何不同?你能说出有哪些不同?(旋律、音色、节奏等)(2)学生聆听音乐后思考问题。

(3)结合作品学生交流和讨论,并由各小组派代表发言。(记录各小组代表发言情况,作为学生模块结束时的评价依据)(4)教师归纳:

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19世纪末,它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影响而出现的音乐流派。它力求改变浪漫主义的主观情感表现,采用印象主义的创作手法,渲染神秘朦胧,若隐若现,虚无缥缈的气氛和色彩,主张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

展示法国印象派作家莫奈的美术作品《印象·日出》,引出课题。(课件一)

《印象:日出》真实地描绘了法国海港城市早晨日出时的光与色给予画家的视觉印象,突破了传统画法的束缚,被称为印象主义绘画。3.作者简介

(1)学生代表发言,说出你所了解的德彪西。(记录学生发言情况)(2)教师归纳。视听作者介绍。(课件二)

德彪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评论家,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他著名的作品有管弦乐《牧神的午后前奏曲》。钢琴曲《月光》,以及《云》、《节日》、《大海》等作品。4.印象主义音乐与美术作品的关系

(1)展示印象派美术作品,学生讲述对画的理解。(2)老师讲述:(课件三)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法国兴起了一个画派。他们把颜色彻底分离,用颜色的冷暖来交织画面,是一种艺术的革命。他们采取在阳光下直接作画的方法,主张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实际上就是冲淡理性的东西,追求瞬间的感觉。

5.作品赏析

(1)分段赏析《海上——从黎明到中午》。

①导入部:由加弱音器的低音弦乐和竖琴的持续低音奏出,加上定音鼓极轻(ppp)的滚奏,描绘了黎明前大海的安详。

②第一主题:从简单的双音音型开始,先由长笛和单簧管吹出平行五度的降D大调第一主题:

③第二主题:由双簧管、第一竖琴和中音提琴组成混合音色奏出第二主题:它与第一主题构成对答,逐渐进入发展部分。

④结束部:在这一乐章即将结束时,一个平静的但却令人难忘的众赞歌乐句由英国管吹出:它从弱到强,好似整个大海从海底翻滚而起,到达高潮的顶峰结束。(2)展示思考题:

①这些片断分别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②通过听赏音乐片断,请你说说音乐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 ③根据你的听觉感受,请说出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3)根据讨论分析归纳:印象主义音乐的特征。(课件四)

(4)完整的欣赏作品:(课件五)音乐对于德彪西就像绘画对于莫奈(印象派画家)、诗歌对于魏尔伦(象征主义诗人)一样,首先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因此,德彪西的《大海》绝不是单纯的描景音乐。他要捕捉的是诡异的光线和颜色,无常的海面与波涛,水的律动、光的闪烁、影的虚幻、风的空灵,这一切都来自他的体验,大海究竟给他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一一都从他笔下的音乐中流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德彪西海的世界。

①要求学生边听边把自己想到的内容用文字或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②展示学生的文字描述或绘画。(记录各小组代表发言情况,作为学生模块结束时的评价依据)6.总结

(用德彪西的一段话)我非常热爱音乐。正因为我热爱音乐,我试图让它脱离使它受到抑制的贫乏的传统。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是室外的艺术,像自然那样无边无际,像风,像天空,像海洋。绝不能把音乐关在屋子里,成为学院派的艺术。

总之,印象主义的音乐就是打破传统的束缚,在艺术手法上追求更新的东西。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不连贯的短小动机的瞬息飘浮,都是印象派音乐明显的标志。它反映了时代变化的初步迹象,是现代音乐许多重要特点和精神意境的发端。(六)教学反思

德彪西的《海上——从黎明到中午》是一部很难驾驭的教材。这不仅仅是因为作品的创作技法复杂、专业程度艰深,也因为我们过去对印象主义音乐了解太少、钻研不深。然而,作为近现代的一个重要音乐流派,特别是这一流派对当代音乐又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再不引导学生去认识了解它,将会给我们的后代留下多么巨大的遗憾?因此,即或是再难驾驭的音乐作品,我们也应当引导学生去认识、去理解。

在一般情况下,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要素、音乐表现手段去认识作品的风格特征是比较容易的。而类似《大海》这样的作品却困难得多了。因为它的音乐要素、音乐表现手段并不像常见的音乐作品那样容易把握。但是,任何事物总是在辩证地存在与发展着的。具体到这部作品上,直接感受、体验音乐的风格,而后再透过客观存在的风格去认识、理解其音乐要素及音乐表现手段,这几乎反而更容易些。这份教案的设计正是从这里切入的。

在教学方法上,其一,突出的使用了比较的方法以加深学生的认识与理解。在这里,用德彪西的音乐《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与莫奈的画《印象·日出》作比较。尽管这二者分属于不同门类的艺术,但在艺术思想、创作手法上都有共通之处。从他们的作品中能够找出共同的特征。这就为学生认识、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渊源及其基本特征提供了条件。其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聆听。仅《海上——从黎明到中午》这段音乐就在一节课中聆听了三次。初听时,学生对作品得到一个粗浅的、不完整的印象;复听时,学生对乐曲的某些片断作了深入的分析,并且对各音乐表现手段在整体欣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抓住瞬间感受;再次复听时,要求学生较为精细地、全面地感知、体验《大海》,进而对印象主义音乐有一个初步的理性认识。

总之,这样设计本课的教案是比较实际,也比较容易收到实效的。

下载05摄影流派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05摄影流派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言教学流派

    浅谈语言学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摘要:语言教学是大学开设的一门主要课程,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学生的特别重视,并对基层语言教学起着重大指导作用。不同的语言学理论衍生出不......

    中国法学流派

    中国法学流派浅论 郑州大学 付承为 提到中国法学流派一词,目前学界尚无系统明确的论述,或者说,在大多数学者看来,中国不存在法学流派。笔者以为,多数学者对“流派”一词的定义还......

    中国当代文学流派

    1.荷花淀派:指以孙犁为首的文学流派。因以孙犁的《荷花淀》代表的一批充满浪漫主义气息、乐观精神语言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里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的小说而得名。主持......

    语言学流派总结

    Theories and Schools of Modern Linguistics Part One: Ferdinand de Saussure: 1. Nature of the linguistic sign: linguistic unit is a sign. It is the combination o......

    对外汉语教学流派大全

     对外汉语教学法 授课教师:沙宗元  一、对外汉语教学法概说  (一)几个基本概念  教学原则:指导语言教学的法则,它反映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用以指导和规约总体设......

    英语教学法主要流派

    英语教学法主要流派 一、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语法翻译法是最古老的外语教学法,是中世纪欧洲人教希腊语、拉丁语等死语言的教学法,到了18世纪,欧洲的学......

    教学流派回顾

    教学流派回顾(五)----李吉林与情境教学 【背景】 李吉林,1938年5月生,江苏南通人。1956年8月于江苏省南通女子师范毕业后在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任教,1978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特级......

    流派座谈会议题

    流派基地学术推广工作及西部省中心建设座谈会 会议议题 1、介绍国家流派基地三年建设情况。 2、各流派工作室汇报三年建设任务情况,探讨中医流派工作室的发展。 3、流派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