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平企业清算流程与税收处理(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4 07:34: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金平企业清算流程与税收处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金平企业清算流程与税收处理》。

第一篇:高金平企业清算流程与税收处理

例:甲公司(A0%,张先生40%)于2001年7月5日成立,2011年11月20日股东会决议停止经营,解释并注销甲公司。

企业:缴清所有税款,缴销发票,税务登记证件等资料,并书面申请注销。

主管税务机关:对生产经营期间的纳税情况实施检查,查补入库税款、滞纳金、罚款,然后予以注销税务登记。

请思考:税务做法是否正确。

答:错误,对生产经营期情况检查不是清算。清算是一个特殊期间。

公司注销:

1、经营期届满,不再延期,股东会决议注销。

2、经营期未满,经营不善,股东会决议注销

3、财务困难被起诉法院宣告破产

4、由于政策因素政府要求关停而注销

5、被其他公司合并

6、解散分立

以上都需要清算注销税务登记,其中1-4必须履行清算手续,而5-6不通过清算程序。1-4必须申报清算所得或损失(国税函(2009)388号)。5-6属于一般重组视同清算计算清算所得或损失,合并方或分立企业取得资产的计税基础按公允价值确定;特殊重组不计算清算所得或损失,合并方或分立企业取得资产的计税基础按原计税基础确定。

被分立、合并企业在合并、分立时适用特殊重组,但由于在12个月内被合并、分立企业的主要股东(持股达20%以上)将合并、分立取得的 支付额对外转让,应适用一般重组处理,需追溯调整,基于被合并、分立企业已经注销,合并、分立企业负有连带责任,被合并方、分立企业清算所得应纳税额由合并方、分立方承担。

清算基本程序:

1、资产处置

2、偿还债务

3、剩余财产分配

股东会决议---公告----成立清算组(由股东代表组成)---申报债权(国地税主管税务机关对生产经营期纳税情况实施检查;债权人死亡失踪主动放弃)----资产处置----按顺序偿还债务----剩余财产分配---出具清算报告----税务机关审核确认(股东留存确认投资损益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收回发票、税务登记等证件—注销税务登记—注销营业执照。

税务处理:

一、拟注销企业的税务处理

(一)增值税

1、一般纳税人计算方法:17%,13%。资产全部处置,抵留税款大于销项,不退税,进项转入存货成本在计算企业清算所得税时允许扣除。

2、简易办法:

(1)一般纳税人,08年12月31号前采购设备按简易办法:4%减半(2)小规模纳税人按简易办法,3%征收率,2%征收(3)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存货(低值),按3%征收率

(二)消费税:应税消费品处置,需缴消费税。

(三)营业税

1、不动产

2、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专利技术等)。

按收取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作为税基,但如为外购,差额计税,允许抵扣的金额需取得合法的凭据。

例:买价1000,契税40,装修费200,已提折旧300,转让价1800.应纳营业税=(1800-1000)*5% 向政府征用的土地,缴纳出让金及契税,取得财政票据和完税主,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税基是全额还是差额? 差额:差额征税允许扣除的金额需要取得的合法票据是指:属于流转税征税范围的必须取得税务发票;向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支付的款项应取得财政的票据;向国外的单位或个人支付的款项,应取得收款收据,如果金额巨大,税务有权要求纳税人提供境外中介机构的证明;财政部、国税总局确定的其他凭据(法院判决书)。

例:接受 投资的房屋或土地,再转让时按全额征收营业税还是差额?

接受投资的房屋,是指购买房屋,用本公司的权益工具—股权作为对价。投资方免税不影响被投资方再处置时差额征税。(不排除发文征税)

(四)土地增值税 注意区分:

1、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在生产经营期已经清算,清算期间剩余开发产品的土地增值税的计税按国税发【2006】187号文件最后一条执行(即不是核定征收也不是按预征比例征,而是按公式应纳税额=增值额*税率-扣除率*扣除率,增值额=剩余开发产品的销售收入-清算时的单位扣除额*剩余开发产品的建筑面积 有不合理的地方,但要按文件执行

2、销售已经使用过的旧房产(1)查实征收方式: A、销售收入 B、扣除项目:评估价=重置成本价*成新率;财税【1995】48号评估费也可以扣;营业税及附加;印花税

(2)财税【2006】21号:如果没有评估价,且该房产是外购取得,可按下列公司计算评估价:买价+买价*持有年限*5%+契税

国税函【2010】220号:满6个月可算一年,不满6个月忽略不计。如果既无评估价也不能取得买房发票,可以采取核定征收。

2010年29号公告:因土地增值税清算缴税,企业所得税要重新汇算,多退少补。实际中补没问题,退不太可能,纳税人可选择在经营有所得期先清算,可选择重组到另一公司将税款扣除转移,可延续企业经营搞关联交易。

(五)财税【2008】年152号,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从交付次月起停止征收。

(六)资产处置过程中,签订的应税合同需贴花。

(七)清算所得税。

清算所得=资产处置收入(不含增值税)-资产计税基础-相关税费(不含增值税)-清算费用+其他纳税调整-弥补以前年度可税前弥补亏损 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账面价值+纳税调整 请思考:资产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存在差异,主要有哪些情况?

1、时间性差异:看递延所得税

(1)分期购买的设备,如果具有融资性质(超三年)会计上按现值计价,税法按照合同价作为计税基础

(2)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他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投资性物业。(3)固定资产弃置费计入原价,计算所得税在实际报废时据实扣除(中海油特殊规定允许扣除)

(4)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合并方取得被合并方的资产按照 评估价计量,享受特殊重组待遇,合并方取得资产的计税基础按被合并企业原有的计税基础结转。

(5)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如果收购目标公司的股权达到100%,目标公司可以按照评估价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同时在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目标公司资产的计税基础不变。(6)资产减值准备不和扣除。资产账面价值=初始计量-会计累计折旧-资产减值准备。资产计税基础=初始计税基础-税前累计扣除的折旧或摊销

请思考:清算期间业务招待费能否扣除?有比例限制吗?筹建期间的业务招待费是不得扣除还是做为第一个生产经营年度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按比例扣除?还是不受比例限制做为开办费的一部分在生产经营当年一次性扣除或分年摊销扣除? 答案:不受比例限制,据实扣。

以前年度调增的广告宣传费(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在清算期能否纳税调减?不能调减

2、永久性差异:看税务部门备查登记。(1)资产成本中资本化利息超支。国税函【2009】312号,实施条例第38条、国税函【2009】777号,2011年第34号公告,实施条例、财税【2008】121号、国税发【2009】002 第九章

(2)购买资产支付的佣金。财税【2009】29号

(八)其他纳税调整

1、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计税基础:应收账款

如果应收账款发生坏账且不符合税前扣除的条件,应收账款的处置资产仍按账面价值确定。符合坏账确认条件,资产处置收入为零。

2、在申报债权期间,债权人死亡、主动放弃等无需支付的,须调增清算所得。

3、1

(九)清算所得税=清算所得*基本税率25%。无论 是西部大开发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等,一律适用25%的基本税率。

(十)偿还债务:资产变现价值剔除有财产担保的债务,余额按下列顺序支付:

1、清算费用,含清算期间产生的税费

2、工资薪金、社保费、法定补偿金,按规定扣缴个人所得税。财税【2001】157号、国税发【1999】178号 法定补偿金应纳个税={【(补偿金-当地上年平均工资*3)/在本企业的工龄-3500】*税率-扣除数}*本企业工龄

3、国家税费、滞纳金、罚款(是指生产经营期间的欠税及债权申报期间税务机关的查补数),国地税不够分按比例。入库顺序:税---费---滞纳---罚款。

4、负债:一般债权偿还。不够偿还按比例。偿付应付股利、利息时不涉及所得税扣缴,因为这部分税已经在宣告分配时缴纳过了。国税函【1997】656号个人股东挂账完税。

5、剩余财产的分配。

二、注销企业股东的税务处理

1、个人股东按财产转让所得征税,应纳税额=(清算分配所得-投资成本)*20%。投资成本是指为取得该项股权而支付的对价=初始出资额+追加出资额(含目标公司用留存收益、除资本溢价之外的资本公积转增个人股本的金额)国税函,以非货币投资评估增值暂不征税,待被投资企业清算时扣除出资成本应为原非货币资产原值而非评估增值。

2、非居民企业应纳预提所得税=(经营期终止日留存收益+清算期间形成的留存收益)*10%,协定或安排规定了优惠税率,从其规定。参考国税函【2008】112号

非居民企业应纳预提所得税=清算分配-投资计税成本*10%,这个无优惠,不属于投资股息所得而是转让财产(股权)所得。

以上非居民企业预提税款由清算组代扣代缴。

3、居民企业凭被投资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清算报告审核确认书作: 借:银行存款或其他科目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借或贷)

居民企业应确认的投资所得或损失=清算分配-(经营期终止日留存收益+清算期间形成的留存收益)-投资计税成本

投资计税成本=初始出资额+追加投资额(含 目标公司用留存 收益转增股本)

根据2010年6号公告:投资损失一次性扣除,根据2011年第25号公告:投资损失专项申报备案扣除。在汇缴期满前一并报送。

请思考:被投资方清算,投资方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投资所得? 折价 购买的股权

企业溢价购买的股权一定会产生投资损失 房地产企业:

资产(土地)1000万----评估价3000万,负债为零,净资产1000万(均为股本)受让方出资 2800万收购该企业100%的股权。

股权转让价=3000-[(股权转让价-1000)*税率-1000*扣除率]

第二篇:企业清算税务处理浅析

企业清算税务处理浅析

一是增值税。对处理公司生产的产品或外购货物取得的收入,仍按正常经营方式进行增值税处理:按处理公司生产的产品或外购货物取得的收入法计提销项税,根据销项税减进项税的余额缴纳增值税。对处置为已使用过的且已经依法抵扣了进项税的固定资产,以及处置使用过除固定资产以外的其他物品,应当按照适用税率计提销项税;处置使用过的属于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按简易办法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需要说明的是:企业注销清算时,对期初存货中尚未抵扣的已征税款,以及征税后出现的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后不足抵扣部分,税务机关不再退税,也不得抵减清算过程中应按简易办法征收的增值税。二是营业税。对公司处置不动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以及地面附着物,应当按“销售不动产”项目缴纳营业税。转让土地使用权、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商誉的行为,应当按“转让无形资产”项目缴纳营业税。

三是土地增值税。对公司处置房屋、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地面附着物及转让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收入,应当依法缴纳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就收入扣除准予扣除项目后的增值部分按规定的税率计算征收。对转让旧房准予扣除项目的确定:转让旧房能提供评估价格的,根据财税字[1995]48号文件的规定,转让旧房可扣除的项目金额包括三项,即旧房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地价款和按国家统一规定缴纳的有关费用,在转让环节缴纳的税金。此外,纳税人支付的评估费用准予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时扣除。转让旧房不能提供评估价格但能提供购房发票的,根据财税[2006]号文件的规定,纳税人转让旧房及建筑物,凡不能取得评估价格,但能提供购房发票的,经当地税务部门确认,可按发票所载金额并从购买起至转让止每年加计5%计算。对纳税人购房时缴纳的契税,凡能提供契税完税凭证的,准予作为“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予以扣除,但不得作为加计5%的基数。即转让旧房不能提供评估价格,但能提供购房发票的扣除项目金额包括三项:购房发票所载金额(实际上包含了《条例》中六条的“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以及“旧房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两部分):加计扣除金额(加计扣除金额=购房发票所载金额×5%×购买起至转让止的年数):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包括转让旧房时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契税以及教育费附加,上述四税及附加均必须提供相应的完税凭证)。转让旧房既没有评估价格又不能提供购房发票的,根据财税[2006]号文件的规定,对于转让旧房及建筑物,既没有评估价格又不能提供购房发票的,地方税务机关可以根据《税收征管法》三十五条的规定,实行核定征收。

四是印花税。对产权转移证书,按所载金额万分之五缴纳印花税。

五是企业所得税。企业清算的核心是对企业财产(资产)的清理处置。税法规定,企业将剩余财产分配给股东前要清算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所以,企业清算期间的资产无论是否实际处置,一律视同变现,确认增值或者损失。确认清算环节企业资产的增值或者损失应按其可变现价值或者公允价值进行计算。清算期间,企业实际处置资产时按照正常交易价格取得的收入可作为其公允价值。对于清算企业没有实际处置的资产,应按照其可变现价值来确认隐性的资产变现损益。计算清算所得,主要就是计算全部资产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所得以及了结一切债权、债务所产生的所得或损失。此外,企业进行清算,即表明已终止持续经营,是企业存在的最后一个过程。因此在计算清算所得时,还要考虑清算前企业尚未确认的递延收益、尚未在税前扣除的待摊费用、已在税前扣除而不再实际支付的预提性质的费用、商誉的扣除以及尚未超过弥补期限的亏损等问题。清算所得可用下面计算公式表示:清算所得=全部资产处置所得一清算费用+确实无法偿还的债务一无法收回的债权损失+尚未确认的递延收益一尚未扣除的税前允许扣除的待摊支出+已在税前扣除而不再实际支付的预提性质的支出一商誉一以前发生的亏损。其中,全部资产处置所得=资产交易价格或可变现价值一资产计税基础一税前允许的税金及附加。税前允许的税金及附加,是指处置资产过程中缴纳的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土地增值税等,不包括可以抵扣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也不包含企业以前欠税。清算所得税的计算清算所得税等于清算所得额乘以25%税率。由于清算期间不属于正常的生产经营期间,在计算清算所得税时不能享受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六是个人所得税。可供分配剩余财产,是指企业全部资产的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结清清算所得税、以前欠税等税款并清偿企业债务后的余额。企业清算后,清算净所得加上未分配利润、公益金和公积金等,按一定比例分配给投资者,投资者分得剩余资产的金额,相当于被清算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中按该股东所占股份比例计算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应当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扣缴个人所得税;剩余资产减除股息所得后的余额,超过股东投资成本的部分,应确认为股东的投资转让所得,应当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扣缴个人所得税。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我国现行《破产法》第37条和《民事诉讼法》第204条均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拨付清算费用后,按下列顺序清偿: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所欠税款;清偿债务。对处于第二清偿顺序的“所欠税款”是指企业清算前的欠税,而并非是处置资产过程中的新发生的税收。对清算处置资产时产生的税收是为债权人的共同利益而于清算程序中必须支付的各种费用,是属于清算费用,应当优先受偿。另据《税收征管法》(第45条):处于第二清偿顺序的欠税发生在设立担保债权之前的,税收债权优先;欠税发生在设立担保债权之后的,担保债权优先。

为什么税务局不能申请企业破产清算

税务局不能成为破产申请人,理由如下:

第一,说到破产债权,就必须要说到我国税收债权理论的由来,我国税收债权论实质上算是引进的西方国家的税收债权说,然而,西方很多国家在采用税收债权说时,现今认为:既然税收债权能够享有一般债权所有的权利,那自然其在受偿时,也应按一般债权处理。

例如德国最新破产法里与旧破产法相比,就不再将税收债权列为优先破产债权,而将其作为一般债权对待,而奥地利、澳大利亚等国,也将税收债权改为一般破产债权。

在中国,立法上虽然采用了税收债权说,然而却仅仅是部分性采用,例如在我国,税收债权被认为具有优先性,而不是一般债权。

此时,如果税收债权享有一般债权所有的权利,然而在承担义务时(即清算偿还时),却不能对等的承担义务,反而优先受偿,很明显显失公平。

第二,税务机关并非通常意义上破产法的债权人。税务机关由于其本身是公权力的代表,且税务债权本身也是通过公权力的立法所形成,因此与一般的债权人相比,有其天然的局限性,此时,把税务机关等同于一般债权人,享有一般债权人权利,并不适格。

例如:在破产清算时,有和解与重整,而和解与重整中,相关债权人为了长远维护自身债权的清偿,有时会进行债务豁免与债转股,然而作为税务机关,却不可能进行债务豁免与债转股,在和解与重整中,除非偿还欠税,否则税务机关只会投反对票,而本身根本没有权力投赞成票。

说的直白点,就是税务机关在企业破产和解与重整中,虽然表面上可以进行豁免企业债务或者债转股,然而实际上,完全是不可能的事,说白了,税务机关就是一个表决时永远只可能摇头反对的角色。

既然税务机关作为债权人,本身无法真正参与到企业和解与重整当中,此时,却让一个受限的债权人(税务局)完全享有一般债权人的权利,未免不切合实际,更是对企业的不利。

即便是民法上,对于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权利,也是限制的,然而在税收债权破产清算时,却不加任何的限制,这与破产法第一条所说的公平清理债权债务,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的原则,明显是相违背的。

第三,从法律规定来说,税务机关也无权进行破产申请。

有观点认为,破产法规定了债权人可以申请企业破产清算,而税务机关属于债权人,所以有权利进行破产清算。

那么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税收债权在民法上的权利,是不是直接按照民法规定施行就可以,而不需要法律授权呢?

首先,税收债权虽然属名字有债权,然而其实质不过是形成的欠税,与税收强制、税务检查一样,都是行政法规定下产生。这与一般意义上,行政主体的民事行为是截然不同的,例如,税务局买一台电脑,在电脑买卖中形成的债权与税收债权,毫无疑问是不同的。既然这不属于民事上的债权,自然,其权力的行使、处分就是需法律的授权。

其次,我们可以看下征管法第五十条,专门规定了,税务机关可以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的规定行使代位权、撤销权。

而合同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如果说,税务机关的在税收债权中是债权人,可以当然的享有民法上债权人的权利,那么完全没必要在征管法中专门授权税务机关行使代位权与撤销权。

因为合同法中已经明确规定,债权人如何行使代位权与撤销权的情况下,征管法再授权,岂不是多此一举?

再次,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五十条规定:纳税人有解散、撤销、破产情形的,在清算前应当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告;未结清税款的,由其主管税务机关参加清算。

对于第二款的规定,实施细则释义中是这么解释的:“赋予税务机关参加清算的权利。纳税人有解散、撤销、破产情形且未结清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参加清算以保证国家税款优先权。”

从该条规定我们可以看到,实施细则通过法条形式赋予了税务机关参加清算的权利,而并没有赋予税务机关申请企业破产的权利。

也就是说,从法律上来说,由于税收债权是一种行政性的权力结果,所以其行使都需要行政法律的授权,而征管法在对税收债权如何享有民事一般债权权利也确实进行了明确授权(例如行使民事上的代位权、撤销权以及参加破产清算权),但是,并没有授权税务机关进行破产清算申请。

对于行政机关来说,法无授权即禁止,因此,毫无疑问,税务机关没有权利对企业进行破产清算的申请。

上面说的都是理论与法理上,下面笔者再来说下实务上的问题:

第一,税务机关进行破产申请不能为国家带来任何好处。

由于税务机关拥有税款优先权与税收强制权,因此,在企业欠税时,完全可以通过采用税收强制权,来征缴税款,而没任何必要去进行破产申请。毕竟,比起破产申请清算,税收强制毫无疑问是相对来说见效快的措施。而且,税务机关进行破产申请与税收强制相比并不能为国家多带来一分钱的税款,而只会增加更多繁杂的手续。

在明明有更有效的手段下,却舍近求远,进行破产申请,这很明显与行政效率原则相违背。

第二,税务机关进行破产申请会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害。

税务机关由于其天然的地位,说白了就是屁股决定脑袋,因此,如果其在企业欠税时,进行破产申请时,不可能会去考虑企业未来经营前景,也不可能想着如何才能利于企业,而是由于自身有着在破产中税款优先权,因此,只会考虑如何快速收缴税款,从而在不顾企业可能的未来经营良好前景下,直接进行破产申请。

而在现在这种经济下行情况下,很多企业资金链都处于随时断裂状态,可以说,有许多老板,完全是靠着信誉才能借贷维持企业的生存。而这时候,一但税务机关进行破产申请,无论法院最终是否受理,都将会给企业信誉造成巨大损害,从而可能成为压倒企业的致命稻草,让企业因此,资金链断裂,最终真正破产!

第三,税务机关进行破产申请不能降低执法人员风险。

有观点认为,税务机关进行破产申请,可以核销长期欠税,从而降低税务执法人员的执法风险。

那么,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我们知道,作为行政机关,不能为了保全自己,而至百姓于不顾,因为政府的职责,就是服务百姓。然而如果税务机关,为了降低自己的执法风险,而采用破产申请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害的手段,这明显与我们政府的服务宗旨相违背。

即便退一万步说,采用了破产申请,是不是就一定会降低我们税务人员的执法风险呢?

我们知道,如果不想让税务机关人员肆意行使这种破产申请,那必然会造成巨大损害,因此,作为税务机关,为了规范防止税务人员肆意行使,必须会出台一些内部文件规定。

而现在,很多检察院经常会以税务部门自己出台的文件规定来定税务执法人员的罪责。而如果税务部门出台一些破产申请的规定,且不说其可操作性有多强,仅凭着多数税务执法人员根本不了解破产法,这时候,必须会让许多执法人员遇到更加未知的执法风险。

当然,这里可能会有人说,那税务机关完全可以不出台相关规定嘛,但是如果不出台具体操作规定,以现阶段基层执法人员的水平,试问有几个敢说能精通破产法,能依法操作?

因此,认为税务机关进行破产申请能降低执法风险,不过是笑谈而已。

第四,“清理僵尸企业”不是税务机关进行破产申请的理由。

首先,清理僵尸企业有很多方法,为什么一定要通过破产申请呢?工商有吊销营业执照,税务有非正常户处理,为什么就非要采用破产申请的形式呢?

其次,即便是清理僵尸企业,那么谁能保证税务机关破产申请权仅针对的是清理僵尸企业,而不是其他企业?要知道,只要是欠税就能破产申请,而不是非要是达到僵尸企业的指标才规定允许破产申请。

第三篇:企业破产清算税收处理

【企业破产清算】企业破产清算中应关注的税收问题

企业破产清算中的所得税处理

我们先来探讨的第一个问题是企业破产清算中的所得税处理问题。财税[2009]60号提到企业清算需要进行所得税处理的情况包括按照《企业破产法》规定需要进行清算的企业。但是,这里,我们提出的问题是,企业破产清算需要在被清算的企业层面和投资者层面进行企业所得税的清算吗?

根据《企业破产法》的相关规定,破产清算是出现在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这里需要引起大家注意的是,破产清算中的一个核心要件是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我们知道,在企业资产的清偿顺序中,债权人是优先于企业投资者受偿的。在企业破产清算中,企业的全部资产已经不足以清偿债权人了,这就意味着企业的投资者已经无法得到任何清偿了。因此,对于企业的投资者而言,其该项投资已经全部发生了损失。此时,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88号)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企业符合条件的股权(权益)性投资损失,应依据下列相关证据认定损失,其中第二种情况就是有关被投资方破产公告、破产清偿文件。这就是说,在企业出现破产清算的情况下,企业的投资者无需等到破产企业进行完企业层面的所得税清算业务后再进行投资者层面的所得税清算。

因此,在企业破产清算中,投资者层面的所得税处理非常简单。企业投资者只需要根据国税发[2009]88号的规定,向税务机关提供被投资方企业的破产公告,即可向税务机关进行该项投资资产损失的报批手续,确认资产损失在当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扣除。对于个人投资者,该项投资无所得,也就不涉及任何所得税处理。

第四篇:企业清算程序及税务处理

企业清算程序及税务处理

2009-10-21 11:20 读者上传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一)关于清算程序依据《公司法》的规定,清算期间,公司存续,但不得开展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

进行清算的企业应按照以下7个步骤履行清算程序。

一是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

二是通知或公告债权人并进行债权登记,债权人向清算组申报其债权。

三是清算组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并制定清算方案。

四是处置资产,包括收回应收账款、变卖非货币资产等,其中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应作坏账处理,报经税务机关批准后才能扣除损失。

五是清偿债务,公司财产(不包括担保财产)在支付清算费用后,应按照法定顺序清偿债务,即支付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

六是分配剩余财产,公司财产在支付清算费用、清偿债务后有余额的,按照出资或持股比例向各投资者分配剩余财产,分配剩余财产应视同对外销售,并确认隐含的所得或损失。公司财产在未依照前款规定清偿前,不得分配给股东。

七是制作清算报告,申请注销公司登记。

(二)清算所得的计算从清算程序看,清算过程就是在企业出现解散事由后对清算资产进行处置、分配,最终了结企业的一切债权、债务的过程。计算清算所得,主要就是计算全部资产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所得以及了结一切债权、债务所产生的所得或损失。此外,企业进行清算,即表明已终止持续经营,是企业存在的最后一个过程。因此在计算清算所得时,还要考虑清算前企业尚未确认的递延收益、尚未在税前扣除的待摊费用、已在税前扣除而不再实际支付的预提性质的费用、商誉的扣除以及尚未超过弥补期限的亏损等问题。清算所得可用下面计算公式表示:清算所得=全部资产处置所得-清算费用 确实无法偿还的债务-无法收回的债权损失 尚未确认的递延收益-尚未扣除的税前允许扣除的待摊支出 已在税前扣除而不再实际支付的预提性质的支出-商誉-以前发生的亏损。

其中,全部资产处置所得=资产交易价格或可变现价值-资产计税基础-税前允许的税金及附加。税前允许的税金及附加,是指处置资产过程中缴纳的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土地增值税等,不包括可以抵扣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计算清算所得时应注意以下3个问题。

一是企业终止持续经营,应把清算期间作为独立的一个纳税;

二是计算清算所得时应视同资产隐含的所得或损失已实现;

三是计算清算所得时允许弥补以前发生的亏损。

(三)清算所得税的计算清算所得税等于清算所得额乘以25%税率。由于清算期间不属于正常的生产经营期间,在计算清算所得税时应注意以下与优惠政策有关的问题。

第一,清算过程中处置一切资产产生的所得均不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比如技术转让所得,税法规定转让所得500万元以下的免征企业所得税,500万元以上的部分减半征税,如果在清算过程中涉及技术转让转让业务是不能享受上述优惠政策的。但在清算过程中取得的国债利息收入,符合免税条件的股息、红利等免税收入,仍应按税法规定享受免税待遇,取得的不征税收入也不计入清算所得,因为这两项收入不属于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所得。

第二,清算企业在定期减免税期间发生清算业务也不能享受减免税待遇,即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小型微利企业以及适用过渡优惠税率的纳税人发生清算业务,计算清算所得税时也不能适用15%、20%或其他优惠税率,而应一律适用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第三,清算企业在清算前,因购买国产设备应享受的抵免税额或购买环保、节能节水、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抵免税额尚未执行到期的,应允许纳税人从清算所得税额中减去上述应享受的抵免税额。因为投资抵免税额不是在清算过程中产生的,而属于纳税人正常生产经营期间应享受但尚未享受完的税收优惠,因此应允许其在清算过程中享受。

第四,创业投资企业在清算前,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且符合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相关规定的,其投资额70%尚未完全享受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应允许创业投资企业将其余额抵扣清算所得。注销一个公司这是这样办理的:

一步:注销公司国、地税登记证(补交了500多块钱的税)二步:到公司主管工商局办理<公司注销备案> 所需资料:

1、公司营来执照复印件

2、公司股东会决议(内容就是注销公司,成立清算小组)

3、公司原始档案

4、到工商局领取表格

此步我办理时用了3个工作日,费用为65元(查档费用)(第一步和第二步可以同时办理)

二步:登报公告(登报45日后在去注销公司)所需资料:

1、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

2、法定代表人身分证复印件

3、公告内容(**公司,准备注销请各债权债务人自见报45日内到我公司清算小组办理债权债务事宜)

此步花费了120元钱登报,三步:登报45日后,再次到工商局办理注销申请 所需资料:

1、公司营业执照原件(正副本)

2、税务注销证明文件

3、公司股东会决议

4、公司清算报告

5、工商局领取的表格

6、公司原始档案

此步用时5个工作日,花费0元

四步:到质监局注销代码证 所需资料:

1、营业执照注销证明文件

2、代码证原件(正副本)

第五篇:企业有关支出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差异

企业有关支出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差异(2009-08-04 22:44:53)

企业有关支出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差异

在会计处理上,企业所有的支出都可以在一定的会计科目里进行会计核算,但是,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有些支出项目不得在税前扣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税前扣除: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2.企业所得税税款;3.税收滞纳金;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5.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即公益性捐赠以外的捐赠支出);6.赞助支出;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8.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现将上述不得税前扣除的相关支出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差异简述如下:

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在会计处理上,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在“利润分配”科目进行核算。在税务处理上,由于权益性投资是一种和经营无关的资产性的投资,所以它的收益是整个资产运营的收益,是属于税后利润分配的一部分,本质上不属于企业取得经营收入的正常支出,故不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2、企业所得税税款

在会计处理上,企业所得税税款是在“所得税费用”科目核算。从税务处理上,企业所得税税款是依据应税收入减去扣除项目的余额计算得到,本质上是企业利润分配的支出,是国家参与企业经营成果分配的一种形式,而不是为取得经营收入所发生的费用支出,不能作为企业的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同时,企业所得税税款如果作为企业扣除项目,会出现计算企业所得税税款时循环倒算的问题,不符合企业所得税原理。

3、税收滞纳金

在会计处理上,税收滞纳金以损益类科目作为费用列支。在税务处理上,税收滞纳金是税务机关对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纳税人按比例附加征收的。纳税人未按照税务规定的缴纳期限缴纳税款,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解缴税款的,都属于税款的滞纳。所以,税收滞纳金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在会计处理上,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以损益类科目作为费用列支。在税务处理上,真实、合法和合理是纳税人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费用支出可以税前扣除的基本原则。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本质上都属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或行政性规定所造成的损失,不属于正常的经营性支出,而是非法支出。因此,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5、《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

在会计处理上,捐赠支出在“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税务处理上,公益性捐赠以外的捐赠支出不得扣除。其原因:一是捐赠支出本身并不是与取得经营收入有关的正常、必要的支出,原则上不允许在税前扣除;二是为防止纳税人以捐赠支出名义列支不合理的与企业本身生产经营无关的支出,导致税收流失,不利于加强对公益性捐赠以外的捐赠支出的税收管理。

6、赞助支出

在会计处理上,赞助支出在“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税务处理上,赞助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四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第(六)项所称赞助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种非广告性质支出。企业赞助支出本身并不是与取得经营收入有关正常、必要的支出,不符合税前扣除的基本原则,故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在会计处理上,基于资产的真实性和谨慎性原则考虑,为防止企业虚增资产或虚增利润,保证企业因市场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或者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资产实际价值的变动能够客观真实地得以反映,要求企业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提取准备金。在税务处理上,一般不允许企业提取各种形式的准备。企业只有按照税法标准认定该项资产实际发生损失时,其损失金额才可申报在税前扣除。《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第(七)项所称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是指不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文明确允许企业在税前扣除的准备金有:证券行业准备金支出(财税[2009]33号)、保险公司准备金支出(财税[2009]48号)、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财税[2009]64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有关准备金(财税[2009]62号)。

8、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在会计处理上,企业发生的各项支出无论与取得收入有无关系,都会在一定的会计科目进行会计核算。但是,从企业所得税处理上看,企业一些支出项目受到国家税收政策的限制,且无法一一列举,从总体上说,判断一项支出是否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关键看其是否与取得收入相关。企业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一律不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下载高金平企业清算流程与税收处理(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金平企业清算流程与税收处理(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商务企业税收及会计处理

    商务企业税收及会计处理一、增值税的纳税对象、税额计算与会计处理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殿军务以及进口货物的霎时和个人就其现实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

    企业重组与清算的所得税处理办法(试行)

    企业重组与清算的所得税处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办法所称企业重组,是指涉及一个或一个以上企业的实质性或重大的法律或经济结构改变的交易,包括合并、股权收购、资产......

    深圳企业注销流程及清算步骤

    深圳注册公司www.xiexiebang.com 深圳企业注销流程及清算步骤 企业注销流程 (1)先到国税拿表格:按国税的要求填写、签字,、盖章、缴销发票、补税后,它会收回国税税务登记证,给......

    企业工伤事故处理流程

    企业工伤事故处理流程 发生工伤事故后,企业单位要及时报告工伤和职业病情况,不得瞒报和漏报;其次,工伤职工或其亲属申请认定工伤和享受工伤待遇;第三,企业工会组织可以代表工伤......

    浅析供热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及税务处理

    浅析供热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及税务处理 【摘要】北方地区供热企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家为鼓励该行业的发展也先后制定了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减免了企业的税赋,为该行业的发......

    企业办理注销、清算的手续及流程

    企业办理注销、清算的手续流程 1.注销国、地税税务登记证(国、地税局) 2.公司清算组备案(工商局) 3.刊登注销公告(发行报纸) 4.基本户注销(开户银行) 5.工商局受理、注销......

    企业筹建期发生开办费的税收处理与会计处理

    企业筹建期发生开办费的税收处理与会计处理问题】我供职的是一家房地产企业,2010年9月成立,目前刚开始建房,预计2012年5月才能进入销售阶段。请问:企业在2012年5月之前发生的业......

    营改增后企业注销清算税务处理(大全)

    营改增后企业注销清算税务处理 案例: 甲公司2014年1月在合肥注册成立,主营:男装、服饰销售。股东A为个人,股东B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实缴)100万元,成立时资本一次性缴足,A投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