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自主招生中公平与效率问题探究

时间:2019-05-14 07:56: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高校自主招生中公平与效率问题探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高校自主招生中公平与效率问题探究》。

第一篇:我国高校自主招生中公平与效率问题探究

河南师范大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开 题 报 告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中的公平与效

率问题探究

所 属

院 系 :教育科学学院 学 科

专 业 :教育学原理 研 究

方 向 :高等教育 申请学位类别 :教育学硕士 学

号 : 申

人 :

指 导

老 师 :

二零一二年三月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探究

第一章 引论

一、问题的缘起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就是招生制度改革。高校自主招生试点是与统一高考协调并行的招生模式,是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努力的方向是让高校作为自主办学的实体切实地掌握自主招生权,包括计划权、考试权和录取权,真正地实现按照教育规律办学,真正地促进教育公平而非仅仅保障社会公平。如所有新制度出台时一样,自主招生制度也遇到不少的疑难问题,使招生制度改革和发展无法达到预期的成效。在所有的问题中,公平和效率成为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我国自2001年起开始试行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截止到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的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总数已达到80所。而随着试行范围的逐步扩大以及自主招生改革的复杂性和牵涉利益的广泛性,社会各界对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褒贬态度不一,赞成者认为高校自主招生对于改革应试教育、从促进教育公平的角度不拘一格招收学生、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而反对者则认为高校自主招生的各环节中所凸显出的问题说明其难以保证公平,且在实践中出现成本高、效率低、有失公正等问题。由此看出,赞成者和反对者论辩的核心问题是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是否能够真正意义上促进教育公平? 就此问题,笔者以为目前实行的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当中的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是现阶段短期内所凸显的现象,而并非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本身应具有的问题。因此,笔者愿就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如何促进公平与效率作为毕业论文选题,详细做一论述。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本文从自主招生制度中存在的众多问题中,选取“公平与效率”问题为研究重点,以“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探究”为题,通过揭示我国自主招生制度中公平与效率问题的表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改善自主招生制度的若干建议,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二)研究意义

本文分析了我国自主招生制度试行9年来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公平与效率这方面的问题,从而得出现阶段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改革的紧迫性。自主招生已成为我国高校招生多元化的方式之一,随着自主招生试点院校数量的逐年增加,各个高校在招生方式与招生内容上也有所发展,如北大实施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五所高校推行联考,清华大学针对弱势群体试点自主招生以及清华联合兄弟学校共同推出了AAA测试等已经引起了社会多方面的关注,从中探寻我国自主招生中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实质及解决机制,阐述新政策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三、相关文献综述

自高校自主招生实施以来,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日渐增多。从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来看,考试理论研究者和管理部门对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做过不少研究,发表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是目前学术界尚无专著对此进行系统研究,只是在相关著作中有所论述。文章对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的相关研究多偏重于历史考察、问题探讨、政策建议以及与高考的对比上,而对表象与本质特点、理论与实证层面等深入研究相对较少。

(一)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现状及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

首先,是关于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定义的界定。到目前为止,在学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有的学者从宏观的角度研究,认为“自主招生是指高等学校在政府批准的基础上,从招生计划中划出一定的比例,根据高等学校自身的办学要求,选拔适合学校特色的有特长的学生”(程斯辉,2004)。有的学者认为“自主招生是考生直接到招生学校报名,参加由学校组织命题、阅卷、录取的考试,考生凭高校签发的录取通知书到学校办理入学手续”(孙中涛,2006)。有的学者从自主招生的作用出发,认为“自主招生是大学教育活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高考改革的焦点之一”(张亚群,2006)。有的学者认为“自主招生是高校在教育部及其他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下,遵循公平、公正、负责的原则,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从自身教育教学资源的条件出发,独立自主地拟定招生计划和组织选拔录取的招生制度”(张继明,2005)。有的认为自主招生是一种招生方案,如在百度中搜索到的,自主招生就是一些好的大学为了得到更多优秀的人才在市级和

区级的高中设立的一个招生方案。

关于高校自主招生模式,学界既有对自主招生模式实施的利弊评价,也有对自主招生模式发展趋势的探讨。有的学者对高校自主招生的模式选择和价值取向进行了讨论,认为“中国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在作制度选择时,可以在立足本国教育实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一些大学的自主招生模式”(张亚群,2006)。有的学者也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策略和建议(陈洁,2008)。有的学者认为,“目前中国三种高校自主招生模式互有异同,其实施范围虽然有限,但在引导基础教育、促进人才选拔方式多样化、改善生源结构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张亚群,2008)。

关于高校招生自主权的限度,有学者认为自主招生必须有自主约束和社会监督(朱为鸿,2006)。有的学者认为,“高校仅仅在一定范围内获得了有限的自主招生权,招考名额、招考方式与选拔标准、选拔程序等仍受教育行政部门的控制”(张林狮,2006)。还有研究者认为,“自主招生的最大意义在于确立大学选拔主体的地位,但在当前的条件下,把招生权完全交由学校,其后果难以预料”(应望江,2006)。也有学者认为,“高校招生自主权不应盲目扩大。现阶段,普通高校在统招前提下拥有部分自主权最适合中国国情和现实需要”(侯蓉,2005)。有学位论文对高校自主招生的自主权问题展开了探讨,对高校招生自主权的分配格局提出了相关政策与建议,认为中国高校现阶段适合拥有统一招考下的部分招生自主权(罗丽应,2007)。另有学位论文直接对高校自主招生的政策缘起与背景进行了研究,从管理学角度,用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当前高校自主招生的起因、存在的问题和背后的理念进行分析与解读,并提出建议,为政策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对认识高校招生自主权有一定的借鉴与启迪作用(李泽或,2003)。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研究的专著或期刊文献都是很丰富的,但是具体谈公平与效率问题的不多。当前教育界对高校自主招生中公平与效率问题的争论与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公平问题的研究。自主招生与公信度极高的统一高考相比,公平性是最受质疑的地方。这个问题争论点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即招生人数、招生形式、考生诚信、笔试和面试的选择以及是否应开展后期人才培养。有些学者谈到了自主招生录取中存在“城市价值”取向,即“农村歧视化” 4

现象。厦门大学的刘自团谈到:“自主选拔录取中的城市价值取向对公平的危害。在高考的竞争中,农村学生一直处于劣势的竞争状态,一开始就处于不同的起点上,自主选拔录取的试行,又好像是为多数城市考生降低了应该跃过的高度,而农村考生只能是凭蛮力吃饭,毫无捷径可走。“城市价值”取向强调更多的是教育应按个人天赋能力的差别,而予以相称的分配,而忽视了先天条件相等的个体应获得相等的教育待遇和安排这一前提。这一规则的不公,不仅导致了结果的不公,还加剧了起点的不公。”

还有学者谈到了自主招生中的公平问题,认为高校自主招生中的公平主要包括两种公平:效率公平与一般公平。效率公平,即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对高校生源选拔、对社会人才培养即对人力资本积累的选拔与贡献效率。效率公平属于高层次的公平,没有效率的公平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所谓一般公平,指从微观上对公平进行观察,从而得到自主招生中公平要包含机会公平、权利公平、规则公平和结果公平(刘进,王静,2009)。机会公平即试点高校在招考实施过程中既要保证能满足人多样化的需求,又要保证所有机会是均等的;权利公平指的是自主招生制度必须赋予所有学生依法享有公平参与的权利;规则公平指在报名、考试、面试等自主招生的选拔过程中所坚持的各项规则需要统一,不可因地而异、因校而异、因人而异;结果公平指通过自主考试而被招录的学生都能得到适切的培养与发展。从众多对自主招生中公平的研究来分析,一般公平是研究的重点与焦点,而效率公平往往被忽视。

其次是效率问题的研究。当前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效率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特征:第一,中学人才供给存在问题,客观存在“无才可选”的现象。如贵州省考试院的刘萍认为,当前自主招生认定的“偏才”、“怪才”标准,多集中于科技创新、文学、道德品质等方面,本身符合条件的就少;清华大学招生处负责人宗俊峰认为,中学“推良不推优”,学生不诚信导致“无才可选”(刘进,王静,2009)。无论是有才不供给还是无才供给,都说明自主招生的中学供给环节出现问题。如果中学人才供给无法保证,则造成选拔效率偏低,出现“招不满”或“招不好”的现象。第二,选拔成本过高,效率偏低,高校不满。第三,选拔手段落后,仍倚重高考,双重选拔导致成本增加。当前我国实行的“统招前提下的自主招生”本质上是自主选拔标准和手段尚不完善或招生成本过高的完全自主招生造成的。目 5

前多数高校自主招生名额仍下放给了重点中学,且还不能完全脱离高考分数来选拔人才,选拔方式仍过于倚重高考。

(二)其它国家及台湾地区研究现状

一直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都在探索、研究适合本国、本地区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提高人才培养的切合性,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也层出不穷。国外几本有代表性的著作,主要探讨了高校招生考试的发展方向和实施策略。国内学术界对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已有较多研究,有关的著作都分析了他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历史和现状,探讨了他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实施、控制和管理机制,总结了这些国家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徐瑞英按自主程度的不同将世界各国高校的自主招生模式分为三大类型:一是完全自主型。高校规划、专业设置及学生人数、招生组织、招生考试方式及其内容、录取标准及录取对象,完全由高校自主决定。高教管理机构仅起监督作用。二是半自主型。高等学校招生在自主权上有一定限制,随着限制项目、限制程度、限制数量的差别,其自主权所受到的制约也有不同,因而这种模式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有众多的、看起来差异较大的形式。一般说来,在这种模式下,首先失去的是规划权,即高校布局将受到较严格的控制,这方面权力集中在教育行政部门:招生组织通常也会受到较大限制,高校不能自主决定招生的时间,但在专业设置、招生考核命题及录取标准等方面,则享有较大自主权。三是统招前提下的自主型。即在统一招生中给高校某些自主权,通常集中在录取标准方面,而在高校规划、专业设置及人数、招生组织、入学考试组织及命题等方面,高校基本上不能自主,但允许高校在统一考核的基础上,自主命题组织再考核,并根据考核成绩自主决定录取标准及录取对象。

值得一提是,关于台湾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研究,有学者归纳了其演变历史,并分析了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杨李娜的博士论文《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研究》,以及林宁的硕士论文《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探析与启示》介绍了台湾地区的多元入学方案,并分析了多元入学方案实施的背景,与大陆地区实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背景有着相似之处,这为大陆地区的自主招生制度的实行提供了借鉴意义。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论文以中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为研究对象,以“公平与效率问题”为研究视角,以现状考察与比较借鉴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从宏观上和理论上分析了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中公平与效率问题的本质内涵、影响因素以及具体表现,社会影响等,力求准确掌握中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中问题的症结所在,把握改革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的完善提供参考意见,促进中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即本文的分析工具或手段。结合自主招生制度自身的特点及国内 外研究的现状,本文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又称非接触性研究方法。指在研究中专门对相关文献进行查找,分析、归纳与整理,通过文献力图探寻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本论文中运用的文献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图书、网络等多种渠道收集、查阅并整理了大量高考改革中自主招生考试与录取制度的相关文献资料,深入分析国内和国外关于大学招生、人才选拔、考试改革等方面的问题,侧重从公平与效率两角度来析出文献,注重收集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文献,充分利用有关研究成果。通过现状考察与问题分析,了解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中公平与效率问题的本质,以便对高校自主招生的改革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2、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教育之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比较研究法的使用,有助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教育的普遍规律,有助于教育政策的制定。因此,笔者本着求真、客观的态度,对所收集的各类资料、信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对美国、日本、台湾地区的自主招生录取制度的相关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并比较国内外有关情况的异同了解国外高校自主招生的成功经验,以期对我国的自主招生制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五、论文大纲

第一章 引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文献综述

(一)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现状及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

(二)部分发达国家及台湾地区自主招生制度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比较研究法

第二章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中关于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一)公平(二)效率(三)自主(四)自主招生制度

二、公平与效率理论

(一)公平的生成及其价值意蕴

(二)效率的存在条件及其意义

(三)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存在

第三章 现阶段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评析

一、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略述

(一)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运行的基本状况

二、现阶段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中的公平问题

(一)前提:理念滞后及资格确认的不公平性

(二)事实:政策缺陷及指标分配的不合理性

(三)影响:社会阵痛与深度思考

三、现阶段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中的效率问题

(一)高校招生渠道多元化中的效率意识

(二)高校自主招生的成本意识及实际效果

(三)制约高校自主招生效率的因素分析

第四章 现阶段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路径分析

一、个别发达国家及台湾地区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有益借鉴

(一)个别发达国家高校自主招生的模式分析及基本经验

(二)台湾地区高校自主招生模式分析及基本经验

(三)思考与借鉴

二、现阶段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改革方向

(一)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

(二)现阶段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改革的着力点及基本走向

三、现阶段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中公平与效率的实现路径

(一)基本前提:营造公平诚信的社会环境

(二)根本保证:以公平与效率为核心,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的实体制度

(三)重点环节:建立监督惩戒机制

六、参考文献(一)专业书籍

[1]台湾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你就是明日的大学之星—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M].第3版.台北:大学入学考试中心出版,2002:111.[2]杨李娜.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刘海峰等.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2009 [4]李立峰.中国高校招生考试中的区域公平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二)期刊论文

[1]张林狮.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6,(4):121-122.[2]夏静.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问题和出路[J].考试与招生,2010,(2):57-59.[3]张亚群:高校自主招生不等于自行考试[J].教育研究,2005,(3):36.[4]樊本富.统一与自主:高考改革之争[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5,(3):102-106.[5]张亚群.统一考试在高校自主招生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考试(研究版),2008,12:56-61.[6]岳伟.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及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4):51-54.[7]胡甲刚,梁金有.英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特色及借鉴[J].教学与管理,2000,(2):76-77.[8]雷颐.全面实行大学自主招生的前提[J].新闻周刊,2004,(23):28.[9]马磊,赵俊和,石金涛等.高校自主招生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9,(9):14-26.[10]程光旭.大学招生自主选拔录取与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7,(2):17.[ll]方展画.高校办学自主权当议[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6):15-19.[12]陈敏.中外高校招生制度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4,(12):60-61.[13]汪亚利,黄志成.英美韩三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比较[J].教育发展研究,2003,(4):61.[14]刘鑫.国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动向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0,(10):57.[15]李松林.发达国家高考改革的趋向与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5):1-4.[16]陈云奔.近10年来我国 “教育公平”研究进展[J].上海教育科研,2004,(4).[l7]吴祖梅.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关系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6,(9):86.[18]胡婷.中国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3):20.[19]刘自团.高校试行自主选拔录取的公平与效率问题[J].理工高教研究,2004,(1):14.[20]刘进,王静.公平与效率:高校自主招生的五大争论[J].江苏高教,2009,(5):100-101.[21]方展画.高校办学自主权当议[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6):15-19.[22]程斯辉.自主招生与高校的自觉、自律和创新[J].湖北招生考试,2004,(12):1.[23]张继明.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角度审视高校自主招生[J].湖北招生考试,2005,(16):71.[24]马捷莎.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2,(6):66-67.[25]冯颜利公正与正义[J].道德与文明,2002,(6):28-29.[26]张翔,余应鸿.对高校自主招生使贫困家庭子女失去受教育机会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4):73-74.[27]庞守兴.质疑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方案[J].教育发展研究,2003,(10):28.[28]参见周剑清.高校自主招生的误区、禁区与盲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6):75.[29]万斌,顾金喜.功利主义与公共政策伦理:如何从冲突走向和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

会科学版),2009,(3):14.[30]祈型雨.我国教育政策的决策研究:成就、缺失与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9,(4):25.(三)硕博士论文

[1]卜昭滔.公平与效率:基于和谐社会建设的认知与选择[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6.[2]樊本富.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144.[3]吕小芳.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10.[4]庄佩真.高中生因应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生涯决策之研究[D].台湾:“国立”高雄师范大学辅导研究所,2002.[5]林宁.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探析与启示[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26-46.[6l罗淳之.中美高校入学考试的比较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7]陈为峰.美国名校本科招生综合评价制度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8]王茂勇.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9]李涵.高考改革中的自主招生政策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10]肖娟群.我国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历史考察与现状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11

第二篇:高校自主招生常见十大问题

高校自主招生常见十大问题

关键问题1: 哪些考生可以参加自主招生及更容易通过自主招生院校初审?

理论上讲,按照平时高

二、高三大考成绩估算高考成绩能达到重点线或一本线以上考生均可以参加自主招生。

接近80所自主招生院校的招生章程要求归纳起来也不外有以下17项内容,这些内容其实主要包含两大含义:学生的自身优势和学校的需求:

1、品学兼优,获得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

2、曾公开发表过法学、经济学或管理学等相关领域的论文(限第一作者);

3、高中阶段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和“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一等奖和特等奖;

4、高中阶段参加全国性英语竞赛获得决赛三等奖(含)以上;

5、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获一等奖和特等奖;

6、高中阶段参加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全国及国际重大比赛获奖;

7、全国创新英语大赛(《高校招生》杂志社主办)中获“优胜者”奖项;

8、全国性英语竞赛决赛三等奖(含)以上获得者;

9、省级英语竞赛(演讲、辩论比赛等)获得二等奖(含)以上;

10、有航空模型的特长,在高中阶段获得过全国比赛和世界级比赛名次;

11、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省赛区二等奖以上(含二等奖);

12、高中阶段在科技创新、发明方面有突出表现并获得省级一等奖以上奖励,或拥有专利者;

13、获得“未来杯”全国中学生创意设计竞赛二等奖以上;

14、省级示范性高中的校长可推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绩优异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15、高中阶段获得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且成绩优秀者;

16、在民乐、舞蹈方面具有一定的特长(其中民乐单项须获得七级以上合格证书或者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的奖励,舞蹈须获得五级以上合格证书或者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的奖励)者;

17、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中阶段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综合素质优秀,有特殊才能或超常培养潜能,有相关材料可以证明的学生。

只要学生能满足以上招生章程要求中一条或一条以上条件,且报考的目标院校定位合理,通过高校自主招生的海选初审还是比较容易的。尤其是,思维敏捷,知识面 广,心理素质好的学生更容易在笔试和面试中胜出。自主招生考试中常常有这样一个现象:平时学习很不错的学生却没通过高校的笔试或面试。这是因为自主招生的 试题与高考题的出题思路不一样,自主招生考试更看重学生知识面的宽度和深度,以及关注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程度。

思维敏捷,涉猎广泛,善于钻研的学生在笔试和面试中容易胜出。自主招生考试有别于高考,更看重学生知识面的宽度和深度。笔试成绩好的同学,不见得平时学习排名很靠前。

在省级重点中学就读,且成绩优异的孩子容易通过初审。

材料准备充分,自荐信出色,手写字迹出众,通过初审的概率较大。

关键问题2:自主招生录取有何特点?

1、未通过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会担心报考同一所院校,会不会被很多有自主招生加分的考生挤掉?答案是否定的,自主招生考试招生的名额用学校预留计划,不占用分配给各省市的招生计划指标。

2、被预选的考生可获得政策性保护,即使高考分数未达到该高校在当地的投档线(一般在投档线下20分以内),仍有可能被录取。

3、招生高校制订自主招生录取方案,并纳入招生章程,向社会公布。关键问题3:报考参加自主招生是否会花费考生太多精力,以致影响高考?

影响肯定是有的。对考生而言笔试、面试必须亲自参与,无可替代。考上考不上带来的心态变化都可能影响孩子学习。

其他工作:自主招生的报名、招生简章研读、自荐材料准备、招生网上申报、自荐信写作等一系列工作确实费时耗力,但很多家长可以帮助考生完成,包括自荐信的写作。为保证孩子在学校少受影响,家长应该多帮孩子做一些事情。高考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另外目标院校不可过多,选择一两所所心仪的学校尽力去考即可。

关键问题4:笔试日期同一天的联盟,可否同时报名申请?

“北约联盟”和“华约联盟”虽然笔试安排在同一天,考生申请时还是可以同时选择,这样会增加通过初审的几率。待通过初审再定夺参加哪个联盟的笔试。

关键问题5:各高校及联盟自主招生的程序是怎样的?

第一关是申请材料审核。高校都会对自主招生材料进行审核,在众多的申请者中选取部分考生进行测试。对于考生来说,要按照高校要求,将申请材料准备齐全。除了 申请表之外,申请材料还可以包括获奖证书复印件、个人陈述、其他申请资料等。获奖证书可以是考生在高中阶段获得的各种奖励证书。另外,考生还可以准备1推 荐信。

第二关是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各高校一般会单独或联合组织自主招生测试。自主招生测试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都不同于高考,试题灵活,涉及面广,主要看考生平时的积累。

第三关是统一高考。考生通过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后,高校会同考生签订协议,考生要参加统一高考,一志愿报考该校,高考分数在该校提档线下20分即可被录取。特别优秀的考生经批准后,还可享受更优惠的政策。

关键问题6:可通过何种方式参加自主招生?校荐考生和自荐考生有哪些区别?自荐的考生会不会很难通过初审?

通常有两种方式:以学校推荐为主和以个人自荐为辅。对于自主招生的高校,只有部分高校会向部分省市级重点高中(包括生源基地)分配名额。自荐的学生材料一般不需要校长推荐信,只需要学校有关部门盖章、签署意见即可一便确认自荐学生材料的真实性。然后在信封外标示“自主招生材料”后由自己邮寄到考生所要申请的学校。

校荐和自荐的区别只存在于初审环节。在初审时,对于校荐考生进行通过性审核,对于自荐考生则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进行评比和选拔。在通过初审后的后续环节中,对于校荐考生和自荐考生都是同等对待。初审环节自荐考生的通过比例较低。自荐的考生如果自身条件优秀就比较容易通过初审,各高校及联盟都会为自荐考 生预留一定的初审名额,确保自荐考生有一定的通过率。

关键问题7:该如何准备初审时材料?推荐材料是不是越多越好?

申请材料一般包括申请表、个人自述和附属材料几个部分,其中申请表、个人自述是必须提供的。

①申请表。请按照网上报名系统的要求逐项如实填写。重点应填写高中阶段的表现。

②个人自述。这一部分由考生本人完成,篇幅以1页为宜,一般不超过2页。建议由考生本人手写完成;如采用打印的,需要考生本人签字。

③附属材料。附属材料是对上述材料的支撑和补充,如获得奖励证书的复印件、自己完成的研究成果,等等。

④请考生将申请表、个人自述、证明自己具有保送生资格的证书复印件这些最重要的材料顺次排好装订,推荐意见和附属材料附后。材料以A4纸制作为宜。

考生的推荐材料要适度,未在网上报名获奖记录中填写的获奖证书复印件无效,不必提供。初中或小学阶段的奖项无效,不必提供。同时,自主选拔录取工作方案中明 确要求的必备材料要准备齐全,一般要求统一装订成A4纸大小,将报名系统打印的“申请表”作为材料封面,无需单独制作其他封面。推荐材料在准备好后一次性 邮寄有效。

关键问题8:各联盟学校将怎样使用考试成绩?

各联盟的考试,会更强调各高校的自主性。不同的联盟考试科目设置差异比较大,须看各校自主招生简章。例如“北约联盟”中在考试科目设置上,尽管提供了多个考试科目,但选考哪些科目以及每科成绩如何使用,则由各高校根据人才选拔需求自行决定。有些高校甚至可以根据考生的单科成绩进行选拔。比如,中国科技大学对数学、自然科学两个科目成绩分别乘1.5后计入AAA测试总分,分省划定复试线。在考试内容上,由参与高校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的共性需求,联合命题,着重对考生素质与能力的考核。

关键问题9:同一联盟中可以同时报考几所高校,是顺序关系,还是平行关系?

北约联盟中考生可以同时报考3所,是平行关系;华约联盟中考生可以报考2所,是平行关系;卓越联盟中考生可以报考2所,是顺序关系;京都联盟中考生只可以报1所。关键问题10:政策加分与自主招生加分可以相加吗?

政策性加分的认可程度在各高校都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规定。有的院校政策性加分与自主招生的加分允许累加,比如:中央财经大学章程规定,“A、B、C、D类专业的自主选拔录取资格考生高考总分(含政策性加分)分别达到我校在当地同科类调档线下5分、10分、20分、30分,且不低于当地同科类本 科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我校将予以录取”。有的院校不允许累加,有的院校规定自主招生优惠分和政策性加分不能超过一定限度,比如:北京大学医学部的A 类优惠就不允许与政策性加分累加,华中科技大学也不允许与政策性加分累加。

第三篇: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内容提要】公平与效率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在社会保障当中,为了平抑立法滞后、区域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克服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与经济增长速度相悖现象,必须关注社会保障公平性。有鉴于此,应实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发展战略,实行以人为本的公平与增长并重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高保障水平,转换保障策略,加大保障力度。社会保障制度既要体现公平,又要体现效率,公平与效率是贯穿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过程始终的两大基本原则。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存在着不公平和低效率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更好地实现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最终为提高中国社会保障水平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社会保障

公平

效率

Abstract: Equality and efficiency are important issu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which have dialectic relations each other.In order to remove the negative infection caused by backwardness of legislation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overcome the phenomena that justice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does not keep up with the economic increase, we must focus on the justice of social security.Therefore, it seems to be more important to carry ou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equally and inefficiently and put the human-oriented development outlook concerning justice and increase in practice, which can promot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armoniously, enhance the social security level and strength and switch security policy.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carnates not only equality but also efficiency, for those are the main principles in the system.However, there are lots of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social security system such as its faultiness, low efficiency and injustice and so on.So it is much more necessary to deepen reform to solve those problems, which finally make a strong foundation in improving the level of the Chinese social security system.Key words: social security,equality,efficiency

目 录

一、公平与效率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1

二、公平与效率是贯穿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2

(一)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基本原则„„„„„„„„2

(二)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核心内容„„„„„„„„4

三、我国社会保障围绕公平与效率的改革及存在的问题„„„„„„5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发展的历程„„„„„„„„„„„5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公平与效率上存在的主要问题„„„„„6

四、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7

(一)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8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革和完善保障制度„„„„„„„„9 参考文献„„„„„„„„„„„„„„„„„„„„„„„„„10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

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职能就是为职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建立有效的社会“安全网”,以维护社会安定,并保证国有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

一、公平与效率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宜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宜的社会保障体系,关键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矛盾运动促使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改革和发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问题。社会保障从其建立之日起,就有互助、互济、保障公平的应有特性;公平也一刻离不开效率,缺乏效率的公平只不过是空中楼阁。一定条件下,公平的实现有助于效率的整体提高,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公平的实现,过分偏重公平可能有损于效率,过分强调效率可能又会有损公平,并最终危及效率。

公平,从字面理解就是公正、公道及平等,但其内涵及实质却难以捉摸和理解,因为它属于道德范畴,含有伦理学的意义,并涉及价值判断问题。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公平是一种宇宙观,是对人的角色和地位的定位概念。每一个生物体特别是人类,都有其生存的权利,因此公平在哲学观上首先表现为一种生存权;其次,每一个人都有和自然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过程,公平又体现出一种劳动权。从经济学的角度评价公平,公平包括收入均等和机会均等两个层次,机会均等通俗地说就是起点和过程的均等,在现实生活中,机会均等比收入均等更难以捉摸。美国学者阿瑟·奥肯曾说:“缘于机会不均等的经济不均等,比机会均等时的经济不均等,更加令人不能忍受(同时,也更加可以补偿)。”

效率指的是一定条件下的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率,它体现的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力、达到的水平。从哲学的角度看,效率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前提性概念,整个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从而在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满足人们的基础的物质需要。社会发展的每一时期的人们总会最大效率 地追求产出,降低成本,以最小的投入创造最大的物质产品,从而维持物质资料的再生产,效率是人类物质生产的主要目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人是经济人,具有理性,都在追求效率最大化,降低成本,提高产出、投入比,因而效率处于经济生活的核心地位,追求效率最大化是内在的经济规律。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错综复杂,对立统一,二者互为基础,互相制约。效率固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规律,但公平却是人类社会从过去、现在到将来的一个永恒目标。我们不可以设想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脱离了公平,忽略了公平这个概念,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会出现什么状况。没有公平,效率是有限的。在人类的绝大多数历史时期,公平都是历史发展、变革的发动机。从一种旧的公平、效率的平衡点通过变革或革命达到一种新的公平、效率的平衡点。确是如此,每一次历史变革或革命都是公平与效率的重构,从而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线索、脉搏,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的、核心的命题。但是,公平与效率的重构是需要极大的理性的,这种重构实际上是人类智慧的重构。我们看到,在人类没有把握好公平与效率的内在平衡时,人类社会就会发生巨大变革或革命;当把握好、调整好时,社会就会稳定,就会减少因变革或革命导致的物质资料的损失。公平与效率调整的结果,直接关系着人类物质资料生产的成果,关系着人类的财富积累。可见,维护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使之协调发展,就会极大地增加社会的财富、促进社会的进步。

二、公平与效率是贯穿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

(一)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基本原则 1.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遵循的首要原则

(1)19世纪末产生于德国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其最初的设计目标是保障老年人、失业者、工伤者等社会成员的生活,以调节收入差距,调和劳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可见,其制度安排是以维护社会公平为目标的,公平是其根本原则。社会保障制度首先在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并很快扩展到全球,尽管各国的保障制度内容、途径、方法有异,但维护公平始终是其制度选择的初衷和首要原则。

(2)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开始建立和逐步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社会公平,保证比较均衡地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利益需要是其第一要务。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于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社会保障是实现社 会公平,稳定社会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完全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就社会保障制度本身来说,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能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并通过其补偿功能,可以一定程度地促进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社会保障的“非歧视性原则”使社会任何成员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都可以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每一社会保障项目对于其适用范围内的社会成员而言机会是均等的,因而它可以促进机会公平;社会保障实质上是一种再分配政策,具有调节收入差距的功能,因而它又可以一定程度地促进结果公平。

2.效率是社会保障制度遵循的又一重要原则

(1)社会保障制度在西方产生之初,在其制度设计中并没有将效率纳入,这就为社会保障制度在以后的发展出现曲折埋下了隐患——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历程以及风靡一时的“福利国家”在其后来出现的危机,都说明忽视效率的社会保障这一制度安排存在严重缺陷。从70年代中期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改革和修正原来的社会保障模式,在福利领域强化市场经济因素,以提高社会保障的效率,从而更有利于整体社会效率的提高。

(2)过去我国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社会保障制度,仅仅是“就业式保障”,城镇户口的劳动者一旦就业,就算获得了社会保障的权利,广大农民则无法享受社会保障,只能依靠“家庭式自我保障”。这种保障以低效率为基础,追求的是低层次的所谓公平自然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更低的效率。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认识到了效率的重要性,逐步打破传统体制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提出并实践“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取向,逐步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激发了社会活力,提高了效率。这就使新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在较高的效率基础之上,在保证公平的同时,为提升市场(社会)效率服务。

(3)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社会效率。这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通过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消除各种社会风险的侵害,从而调动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这就为提升社会效率提供了较有利的主观前提;社会保障可以缓解贫困,调节收入差距,缓和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从而为提升社会效率创设了较为安定的客观环境;社会保障还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健康和教育培训保障,提高其身心素质和技能素质,并且有利于完善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3 从而为社会再生产创设较合理的人力支撑环境;社会保障的基金运营,不仅可以为提升社会效率奠定一定的投资基础,还可成为调节经济波动的“蓄水池”,直接服务于效率;社会保障通过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为提升社会效率做出一定份额的价值贡献①。

(4)就社会保障制度自身而言也存在着效率问题,比如社会保障率的高低、基金来源渠道的多寡、给付标准合理与否、基金管理和运营完善与否、缴费义务与受益权利对等与否,都直接影响社会保障功能的发挥和自身效率的高低。

(二)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核心内容

社会保障是工业化和社会化的产物,它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实现收入转移,对低收入者或无收入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减少社会成员的风险,以起到社会稳定器和安全网的作用。自从其诞生以来,就肩负起了维护社会公平的责任,它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成员生活、保证劳动力再生产、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促进社会精神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从而为整个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增加了社会经济的有序性。

随着各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社会保障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其项目设置繁多、保障待遇偏高、支付费用过大,使这些国家背上了沉重负担,对其经济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与此同时,诸多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障水平却属偏低,这也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由此,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受到了诸多方面的挑战。

1.社会保障的过度膨胀以及过分维护公平的机制,阻碍了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影响了效率。

2.合法性的挑战,即事实上的不公平,发展中国家许多社会保障方案的覆盖面过于狭窄,使得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大打折扣。

3.作为社会保障主体,承担社会保障最终责任的国家或政府,其管理效率低下,缺乏竞争机制和市场运行机制,导致了社会保障私有化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威胁到了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生存与发展,威胁到了政府通过社会保障的收入转移维护公平的地位,从而也间接地威胁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于是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公平,对公平提出质疑,认为不能牺牲效率去追求公平,以此为契机,各国纷纷开始进行社会保障改 ① 郭静安.构建社会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的和谐[J].生产力研究2006(8).革,削减福利水平,缩小保障范围,并把保障水平与个人缴费能力挂钩。

其实,公平也好,效率也罢,都只不过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归根结底是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从其建立之日起,就有互助互济、保障公平的固有特性。效率是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的物质保证,效率的任何下降,都会造成或加重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困难。过分追求公平特别是高保障水平的公平,会导致严重的负面效果。但是,如果片面追求效率而忽视公平,财富分配的极大不公则可能引发社会动荡,经济发展也会面临动力不足的问题。因此,社会保障制度既要坚持公平,也要体现效率,寻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也可以说公平就是效率,效率就是公平,二者都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关键在于把握好二者相结合的度,若能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则社会之效率就会非常高。

三、我国社会保障围绕公平与效率的改革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发展的历程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就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传统的保障制度。其特点是“低工资、高就业、高补贴、高福利”的“国家包着企业,企业包着职工”的统包政策,在农村则实行以家庭保障为主结合集体救济的保障制度。这一时期的社保制度对保障职工生活和社会稳定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因其强调极端的公平与高度的均衡,平均主义色彩浓厚,“动力”机制逐步丧失,损害了经济效率。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保制度围绕公平与效率关系调整的改革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3年)在这一阶段原体系在延续,新体系在生长,主要是围绕国企改革进行社会保障的配套改革,企业保险因之走向社会统筹。

第二阶段(从十四届三中全会到 1997年)这一时期社会保障被确定为市场经济体系的五大支柱之一。改革的重点是完善企业养老和失业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改革有明显的效率取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强调了个人责任。

第三阶段(1998年开始至今)这一阶段将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加以建设。“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成为重中之重。这一时期的改革继续坚持了效率取向,并注意到公平。

经过近30年的改革,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受益人数不断增多,社会保障观念正在发生着从依赖国家到个人责任逐渐回归的转变,社会保障制度进入到了一个 体制和机制创新的阶段。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公平与效率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平与效率问题缺乏一个明确的长远的指导思想,社会保障立法滞后,影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社会保障管理分散,效率低下。公平与效率问题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而在这一问题上,理论界缺乏统一的认识,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社会保障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关系的综合研究。重视对社会保障总体水平与经济效率关系的研究,缺乏在一定保障水平条件下,支出结构变化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的研究。

由于理论研究的滞后,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目标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改革前,我国计划模式下的高福利、低工资保障政策,强调极端的公平与高度的均衡性。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理论的确立,效率摆在了优先的地位,片面强调国有企业改革配套,社会保障在体现公平方面有所欠缺。在现阶段,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问题上,十六大报告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涵义作了进一步规范的表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但在实践中,一些企业对再分配起主导作用的社会保障制度,效率依然处于优先考虑的地位,公平充其量只不过是被兼顾。由于对公平与效率的问题缺乏科学、全面的认识,导致社会保障制度常常面临两难的选择。这也导致了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滞后。除 1951年2月26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合国劳动保险条例》可视为社会保障立法,还没有第二部社会保障法律。以后的补充修改都是以《中华人民共合国劳动保险条例》为基础的。

2.保障范围覆盖不全,统筹层次低,既难以体现公平,又有损效率。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体制上围绕“一个中心,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具体运行。但迄今为止,面向乡村贫困人口的低保障制度尚未建立,三条保障线还未全部覆盖城镇贫困范围。

覆盖面过窄和缴费过高互为因果,造成扩大覆盖面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国内一些私营企业和部分国有企业以各种方式逃避参保甚至赖帐,所以只有采取高费率才能勉强维持运转,在多数地区仅雇主缴费就已达到工资总额的30%左右,个人三项保险缴费合计也在工资总额的10%左右。由于缴费率过高影响了企业的人工成本及赢利水平,致使企业进一步逃避参保。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保障既欠公平,又损效率。而且在现行制度下,不同所有制之间,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社会保障水平不同也容易引发各种矛盾 6 和纠纷。由于社会保障资金不足,养老保险的转制成本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个人账户资金挪用作现期支付,造成个人账户空帐运行,据估计空帐金额至少在2000亿元以上。由于我国老年社会即将到来,加上改制不规范,现行保障制度实际上仍潜伏着很大的风险

3.社会保障的权利和义务不对应,严重损害了效率。我国建国几十年来一直实行高福利、高就业、公民只享有社会福利的权利、政府只负有提供社会福利的义务的社会保障制度,致使各部门、各地区相互攀比,从而导致社会福利的增长大大超过了经济的增长,使国家和企业负担沉重,导致国家出现财政赤字和企业入不敷出。同时,客观上助长了职工懒惰情绪,影响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生产率的提高,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4.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滞后。我国宪法规定社会保障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是广大农民还没有享受这项权利。我国社保体系也呈明显二元化特征:在城市建立了面向企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作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险,未在农村建立。从社会保障费的支出看,占人口70%左右的农民的社会保障费支出只占总数的11%,而占人口20%左右的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费用支出却占到了总数的89%。这种二元社会保障体系既欠公平,又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整体效率。第一,它继续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农民收入偏低是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深层原因。第二,它不利于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阻碍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影响我国城市工业化进程。第三,它不利于提高农民素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在农村建立完善社会保障日益紧迫和重要。

5.社会保障基金在运营中未引入市场机制,政事不分,监督不力,存在挪用、挤占甚至浪费现象,未起到“自动稳定器”作用,制约其提升效率作用的发挥。必须引进独立于社保机构的监管机制,对社保基金的征收、运营以及监管等环节进行独立监管,才能确保社保基金明账明算。中国社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德文认为,可以尝试建立董事会或是委员会的制度,对重点的投资决策做出专业的论证和评估,将社保基金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这是解决有效独立监管的一个很好的设想。

四、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在制度设计上把公平置于优先考虑的位置。搞好我 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公平问题已经上升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在制度设计上应当把公平置于优先考虑的位置。只有确立了这样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才能对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构架。

(一)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

1.加速社会保障的立法进程,把公平置于法律的保护之下。

目前由于没有全国统一的法律,地方性的条例、规定执行起来,有着相当大的灵活性,执行效果差异很大,公平难以保证,要在立法中充分体现公平优先的原则。社会保障立法可根据缓急和难易程度,制定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险法,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然后以此为基础形成完整的社会保障立法。

2.明确政府、企业、个人的责任,以保证公平与效率目标的实现。

三者责任的模糊,既影响公平,又有损效率。在财政支出上应该明确区分政府的历史责任和现实责任,在统一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的前提下明确区分中央政府责任和地方政府责任。对于企业,应该在划清历史责任和现实责任的前提下,尽快明确企业的责任并迅速实现企业负担平等化。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应按统一的费率标准向所有符合法律规定的企业征收社会保障费。要体现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明确个人责任。

3.不断完善支出结构,积极推进公共财政建设,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完善支出结构,加大向困难群体和农村农民支出的比例。

美国史学泰斗汤因比指出:“人不仅仅是靠面包过活的。无论人的物质生活可能被提得多高,也无法治愈他精神上对社会公平的需要。”西方经济学中的“收入外部效应”,就是指一个人对收入的满足感并不仅仅取决于绝对收入,同时,也取决于其相对收入,即他与其他人的相对水平。库兹涅茨“倒 U”形假说等经济增长理论也告诉我们,当经济增长总量达到一定水平后,社会分配应该趋向平等。不公平将鼓励人们不进行“生产性努力”,而只进行争抢瓜分有限财富的“分配性努力”,产生“分配性冲突”,影响投资,抑制消费,妨碍甚至破坏经济效率的提高①。实践证明,社会公正度与人对社会规范的认同和人的社会责任感的大小、激励效率的高低成正比,公正的分配能催人奋进,竞争向上;分配不公则可能成为人们选择非规范求利行为的催化剂。为了避免坏的、权贵的、两极分化的市场经济,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了促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 ①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的加速发展,在公平和效率的观念上应与时俱进,大力促进公平和效率的适时统一。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革和完善保障制度

1.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转变传统的单位福利观念和体制,剥离单位的社会保障功能,强化个人自我保障意识,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由国家、单位、个人共担风险的社会保障机制。

2.建立收、支、管、投四个环节相分离的管理和运营机制,向市场化、技术化和经营化方向迈进,更好地增进社会效率。

3.加快社会保障立法工作,树立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观念,在更高层次上提高效率。国家必须尽快创造条件,着手制定统一、规范的社会保障法,应当在现有的单行条例的基础上,先制定各种社会保障的单项法律、法规,在运用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建立起广大社会成员所接受的社会保障法体系。

4.不仅要调节收入差距,而且更要调节消费差距。如对人们的财产收入按不同的用途征课不同税率的税:对重新投入产业的财产收入征收低税率的所得税,而对用于个人消费的财产收入征收高税率的所得税。这样一方面鼓励人们重新投资,这对于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可以缩小人们在消费水平方面的差距,使人们的消费水平的差距大大小于收入水平的差距。

5.加强社会参与。首先要建立使人民群众能够参与社会发展的体制条件,使人民群众能切身感觉到,这种参与和他们的利益息息相关;其次要发挥各种社会团体和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些社会团体和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往往不是政府所能取代的,如残疾人组织、工会组织、妇女组织等。

6.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通过政府宏观调控,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建立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通,同时提高农民素质,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宣传工作,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深入人心。

总之,公平与效率作为社会保障发展的两大目标,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它。在中国当前经济体制下,只有社会稳定,经济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功能。

参考文献

[1]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3]袁贵仁.关于效率和公平的若干理论问题[N].光明日报2000-6-7(2).[4]谢琼.浅谈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8).[5]郭静安.构建社会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的和谐[J].生产力研究2006(8).[6]胡远方.社会保障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探究[J].广东商学院报2001(3).[7]陈浩,刘怀德.中国养老保险筹资方式与渠道问题分析[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6(04).[8]周庆国.试论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J].中国行政管理2001(6).[9]史振磊.从公平与效率的角度分析—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N].解放日报2003-7-18(4).[10]蒋永穆,刘承礼.公平与效率组合模式的选择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6(1).[11]曾宏,董志勇,陆晨希.效率、公平与和谐社会[J].社会科学战线2006(4).[12]胡晓鹏:财富集中与中国经济改革—对“郎顾”之争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5(10).[13]刘燕生.社会保障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14]寇铁军,崔惠玉.社会保障产品属性探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0(11).[15]朱子荣.我国社会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革取向[J].当代财经2000(3).10

第四篇: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

对效率之后的公平与公平之下的效率问题的思考

姚靖威

当下,学界和政界中的一些人围绕“分好蛋糕”为重,还是“做大蛋糕”为重,展开了讨论和争论,由此,还产生了两种发展模式:“重庆模式”和“广东模式”。如果进行深入的理性的思考,我们会看到这次讨论的问题,既是一个国家和区域发展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基本的理论问题。其中背后隐含了三个问题:一是效率实现之后能否自动产生公平,以及社会实践结果的公平性矫正问题;二是在分配公平的前提下能否产生效率的问题;第三,公平之下的效率和以效率优先中的效率哪个更高、哪个更好的问题。对此三个问题,笔者将逐一加以解析,并与学界和政界的相关人士进行商榷。

一、效率实现之后能否自动产生公平及社会实践结果的公平性矫正问题

这个问题应该来源于邓小平同志提出设想中的“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由此,被进一步发展深化为“效率为先,兼顾公平”。“广东模式”的发展思路,可以说是沿袭了邓小平同志的思路设想。

下面,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种思路的内涵。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果在利益分配和劳动成果的分配上不搞平均主义,那么,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一个社会存在发展的自然状态,即使不做强调,也会是如此,因为人有拙愚和聪智之分,有勤劳懒惰之别,有脑力和体力之差别,更有天赋之不同,如此种种因素的存在;同时,地方区域上有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先天的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由此而产生了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即使在同样勤劳的状态下,富裕的程度都会不同。内蒙古的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山西太原的富裕程度,作为内陆区域的富裕,就是自然资源差异导致的出众富裕的很好诠释。温州、广东、“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适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并首先富裕起来,也是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导致富裕程度不同的一个很好诠释。文体界的明星们率先富裕,也是因为基于先天禀赋的后天勤奋努力的结果。所以,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社会存在发展的一个自然状态。

但是,如果这种状态继续发展,即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思路走下去,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先富起来的地区、群体和个人,可以利用先富起来积累的资本,占据财富制高点,从而攫取更多的财富。这会使想致富的后来者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富二代”就是最好的例证,投机炒作加剧了财富快速地向先富起来的人群集聚。由此,我们看出,公平不会自动产生,相反,公平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起来,社会将快速地产生两极分化和贫富悬殊,继续发展下去而不加干预,跌入“中等收入陷阱”只是时间问题。笔者在作上述分析时,剔除了权钱交易和贪污腐败、特权的影响因素,如果把这个因素加进去,情况会更为严重和复杂。

邓小平同志的最初设想是,“先富带动后富”,而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先富者,要么移民,要么投机炒作,真正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者的人,少之又少,眼下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先富取得的资本,开始不安心于实业与实体经济,而是放高利贷,社会公平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出来。这不仅仅是个讽刺,也说明这种设想缺乏心理学支撑。如果先富能够带动后富,自动地实现公平,或者效率优先,而兼顾公平后,有可行可靠的实现公平的现实办法的途径,那么资本主义就可以有可行的途径而改造成为社会主义,从经济与社会的实践结果看,公平性矫正实现起来困难重重。所以,这种设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难以成立。因此,“广东模式”值得商榷,如果“广东模式”真的遵循邓小平同志的设想思路,外籍打工者落户当地应该早就不是问题,享有与原住民同样的社会保障,外地打工者和原住民的矛盾冲突不会像现在这么大,但事实却恰恰相反。“蛋糕”已经做得很大了,可是做“蛋糕”的人,分得的“蛋糕”的相对比例是越来越小。

二、在分配公平的前提下能否产生效率的问题

在分配公平的前提下能够产生效率,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者所坚持的,即“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下能够产生效率。我们常常说,给别人打工不如给自己打工,说的就是自己通过辛勤劳动,可以获得直接的利益,而不是被人剥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广大农村通过联产承包制政策的实行,提高了农村的生产效率,解决我国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如果在分配公平的前提下不能产生效率,给别人干活拚命,给自己干偷懒,非得要被人剥削,在别人的皮鞭或呵斥下才肯努力工作,这种论点成立的条件只能是这个人天生就有奴性,或者是奴才,或者弱智和傻子,要么天生懒惰,否则无法解释。提高人民群众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必须要实行劳动成果和利益的公平分配,实现发展成果的公平共享,而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是效率的取之不尽的源泉。这一点已经被社会实践无数次证明了的,看看现实中很多的公司留不住人才、留不住员工、招工难就知道,学者们也没必要纠缠这个问题。

“重庆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值得肯定的。我们已经到了将现实已经做得比较大的“蛋糕”,进行合理公平分配的时候了,如果不注重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仅带来的是劳动者有没

有积极性的问题,而且会产生社会动荡的问题,社会利益冲突已经变得愈加严重,学者和决策者已经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而且是刻不容缓。学者们常谈的“倒逼”是什么?这就是倒逼。

学者们为什么抛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论观点并在实践中加以实行呢?原来是要使资本在收益中占有一定的份额(这也许是学者们在有意强调资本在生产成果中的贡献问题所引出的),在社会经济实践中,这个份额已经非常大,而且得不到有效的限制,因而劳动所占的份额被严重的挤压。笔者要问,我们为什么要把大的份额交给资本所有者呢?在具体的经济运行管理实践中,也许学者苦于没有想出更好的分配方法和思路,而简单地借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分配方式方法,然后搞出这样一个实用主义的分配方式。世界人民都知道,中国百姓有着一个习惯,即储蓄的习惯,把劳动成果财富都存到银行里,在银行里的大量资本为什么不用从而为百姓创造财富?然后把分得的份额给予百姓?却偏偏使用资本家的资本而让劳动者忍受资本家的剥削呢?这是什么发展思路?全国的普通百姓至今还在忍受负利率政策之苦?劳动者自己创造的财富在一天天的受损、在缩水,笔者实在不能理解一些学者和决策者采行这种发展思路的想法和初衷。这个问题不解决,解决不好,而想把两极分化,贫富悬殊问题解决好,其可能性不大。

三、公平之下的效率和以效率优先中的效率哪个更高、哪个更好的问题

公平之下的效率和以效率优先中的效率哪个更高、哪个更好呢?笔者可以作答:是前者。人民当家作主,劳动成果公平地被分配给劳动者,将极大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即使我们假设人性是自私的话,那么,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会得到极大的发挥,这是长久持续地提高效率的基础,这是从现代心理学可以得到证明的,也是为西方资本主义所证明了的。提高效率,在实践中,需要进一步的科学决策、科学规划和科学组织管理,劳动者之间更好地进行协作和合作,做到这一点,需要大量地培养使用专才和通才,各尽所能,用人所长,科学细致地分工,做到这些,同样需要公平、平等,至于发展的资本问题,基本上在我国现在已经不成其为问题。以效率优先来谈效率,只会求得一时的效率,不可能长久。长期的分配不公所造成的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大量财富向少数人集中,会导致社会需求的严重不足,从而导致社会生产过剩,诱发经济危机,进一步造成整个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经济与社会的整体运行效率下降,这种情况已经被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证明了的,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中国家所证明了的,我们也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清。所以,公平之下的效率比以效率优先中的效率要更高、更好、更持续、更长久。“效

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如果继续执行,长期下去,将带来严重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所以,笔者请一些学者和决策者务必清醒。

至此,读者应该会明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中孰轻孰重,谁先谁后了。

四、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实现公平、如何达成效率的问题

公平和效率问题是两个问题,两个问题在社会实践中会出现交织、发生交叉的情况。公平可以体现在经济中,也可以体现政治中,也可以体现在教育中,因为经济和政治在社会实践中紧密相连,难以分开。公平体现于经济中,主要是利益的分配的公平;公平体现于政治中,就是权利和机会的平等,就是生命的价值的对等,德当其政,才适其位;公平体现于教育中,就是劳动者、公民及其子女受教育的机会公平均等,因材施教。马克思主义已经告诉我们,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

效率的实现,就是要注重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注重科技创新,科学合理的协作和分工,提高专业化水平,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生产加以重视,对社会的各个系统、各个领域,进行科学地优化,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五、笔者的几点建议

学者们已经多次提出要加强利益分配的顶层设计,尽快解决两极分化、贫富悬殊、社会财富向极少数人的快速集中的社会状况,避免我国经济与社会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笔者在此也试着提出几点建议:、鼓励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向实体经济转移。

2、限制和打击投机和炒作行为,并作出立法限制投机所得的幅度,对于这一点,可以有多种手段加以采用,减低社会的浮躁之气;

3、实体经济中的资本转为投机资本的,进行高额征税;

4、改变我国金融政策的负利率政策,对上市公司的圈钱行为严加监管;

5、提高高收入人群的所得税,适时征收遗产税,鼓励社会的慈善行为;

6、制订相关政策,使银行资本向中小企业、微型企业的投入,适当提高风险容忍度;

7、制订相关的法律制度,提倡和鼓励劳资双方的公平合理地工资协商,保障劳资双方的公平合法权益;

8、尽快出台工资管理指导条例;

9、国有企业的收益应归全民所有,并用之于改善全体人民的医疗、教育、养老保障、基本的住房保障,提高人民群众的基础生活质量。

10、提高资源的使用税费,将土地财政所得纳入预算,使土地财政所得在全国范围内做合理的分配,抑制土地财政所产生的冲动和弊端。

11、国家的优质大型企业和资产,尽量避免股份制改造,优化产业结构。

12、采取适当的方式提高工人农民的收入水平。

相应的配套措施还有很多,笔者在此不再一一列明。

2011-9-19于青岛

E-mail:aoshen_yms@yahoo.com.cn电话:***

第五篇:有关新医改中效率公平问题

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要靠市场提高效率。医药卫生早已具备了双重属性,健康既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也是最终最高需求;医药卫生既是福利性事业又是商品性产业;医药卫生既是公共产品又是私人产品。因此,医药卫生也同社会其它资源一样,存在着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既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可是卫生资源却是极其有限的。如何让有限的医药卫生资源最大限度地产出,以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那么就必须依靠市场经济这只无形手,因为市场经济的无形手在资源的配置上要优于政府有形手。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著名的“两只手”的理论,即‘看得见的手’是指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对经济的干预,该理论已成为经济学中的经典。中国医改制度的设计当中,必须充分相信无形手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为无形手留足发挥资源配置优势的操纵空间,让无形手充分发挥作用,这才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做法,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做法。单靠政府的有形手是满足不了人们对医药卫生的全部需求的。

中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必须要用两只手来推进,一只是政府有形手,一只是市场经济无形手。两只手彼此要明确分工,即政府的有形手保障公平,市场经济的无形手解决效率。同时这两只手又要协作,合力推动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这样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才能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才能构建起与当今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相匹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一致的现代化医药卫生体系。

有形手激活无形手,倆手合力推进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政府在医药卫生事业中的角色已明确定位后,就应把市场无形手的力量释放出来。在抓好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保障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快加深“社会办医”的改革,加快医药卫生现代化发展进程。纵观世界各国的医药卫生改革,各国都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进行充分地资源整合,减轻政府的负担,加快行业的发展。因为社会力量不仅可以办产业,同样可以办事业(社会办医不仅指社会资源可以办营利性医院,也可以办福利性、慈善性医院,甚至社会资本可以投向不图回报的公共卫生事业。)在医改当中,我们必须要进行制度设计,以鼓励社会各界投资于医药卫生事业。例如对于投资兴建非营利性医院或社会公共卫生事业的企业要实行减免税收等政策,充分发挥政府有形手的引导作用,激活市场无形手,拓宽医药卫生事业的筹资渠道,不仅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又可以加快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当今中国社会,人们对医药卫生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因此,医疗服务的供给绝不能采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一模式,也应提供多元化的医药卫生供给。这种供给是任何单一的“一只手”都不能完成的使命。由于有形手与无形手都同样存在着可能的失灵,因此,两只手的合力才能够弥补一只手不足的问题。我们必须精细化地区分民众的医药卫生需求,界定哪个属于公共产品,哪个属于私人产品;必须明确什么事找市场、什么事找政府和市长。例如,以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为例,经过精细化的研究可以发现,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分六方面:急救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特需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科研与教学、健康教育。我们把这六方面服务划分为三大类: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纯公共产品包括公共卫生服务、科研与教学、健康教育;准公共产品包括:基本医疗、急救服务;私人产品包括:特需医疗服务。其中纯公共产品应由政府完全提供,保证民生体现公平;准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一部分,个人购买一部分;私人产品则完全由个人买单。总之,医药卫生需求已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医疗资源的供给和配置也必须发挥有形手和无形手的协力效应,构建多元化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从而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僵化的医疗服务模式。否则,我们就无法彻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医药卫生改革逐步深入的过程中,政府有形手要让市场无形手先行。目前,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政府也由“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政府只有放开不该管的,管好自己该管的,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凡是市场经济无形手能管好的,政府有形手绝不干预;换句话说,就是政府在监管好市场秩序的条件下,努力激发市场活力。2005年10月19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颁布了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白皮书,根据白皮书,应该转变中国政府的管理职能,一些事项应该由行业组织处理而不是政府管。“按照凡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能够自主解决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调节的,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通过自律机制能能够调整的事项,行政机关不要通过行政管理去解决的原则,„„把政府不该管的事情逐步交给企业、市场和社会。”2010年12月,国家五部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58号文件),充分体现了有形手让无形手先行,有形手激活无形手的思想原则。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曾经提出,社会财富的三次分配理论,既初次分配靠市场,目的在于解决效率,二次分配靠政府,主要是解决公平问题,三次分配靠慈善,解决有形手与无形手共同失灵的问题。医药卫生行业的改革与建设也同样需要借鉴这三种分配形式,从而即可以满足民众日益增长、永无止境的医疗健康需求,又可以解决国家医疗资源相对贫乏与不足的问题,最终满足民众的健康需求。

所谓“公平”的“一手硬”,无论是“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还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意见》承诺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不断增加投入,使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力求达到8个字:“覆盖城乡,人人享有”。就近期来看,政府今后3年内将为医改投入8500亿元 ;其中2009年,仅中央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安排1180.56亿元,同比增长38.2%,这种政府医改职责上的“公平正义”,让我们看得见,摸得着。

所谓“效率”的“一手硬”,《意见》还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政府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鼓励社会资本依法兴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而对于国家制定公立医院改制,政府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制的试点,适度降低公立医疗机构比重,形成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同时,还支持有资质人员依法开业,方便群众就医。如此一来,无论是医院还是医生,都将形成竞争态势,而一有竞争,必然就有活力,必然讲究效率。

下载我国高校自主招生中公平与效率问题探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高校自主招生中公平与效率问题探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