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中学校史研究与校史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08:50: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太原市中学校史研究与校史教育现状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太原市中学校史研究与校史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第一篇:太原市中学校史研究与校史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太原市中学校史研究与校史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摘 要】中学校史研究成果是学校教育理论形成的一个重要源泉;中学校史教育则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文章以太原成成中学为例,从校史研究现状和校史教育现状两方面进行了调研。

【关键词】校史研究;校史教育;太原成成中学

校史是教育史、学术史、文化史、思想史等的重要交叉地带,是史学研究的新兴领域。由于我国近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历史较短,同时受到社会动荡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校史研究起步较晚,校史教育更是落后于国外一些著名学校。目前,校史研究和校史教育的意义日益受到教育界和史学界的重视。就中学来说,一方面,校史研究成果是学校教育理论形成的一个重要源泉,对学校教育实践具有“鉴古知今”或“古为今用”的价值。校史研究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把握教育规律,自觉遵循教育规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另一方面,校史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开展校史教育,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以学校的精神凝聚力和价值准则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荣誉感,给予学生奋发向上的力量。

笔者于2014年寒假期间走访了太原成成中学、太原五中、太原十中、进山中学等中学,采访了上百位老师、学生,参考了报纸、杂志、书籍等书面资料,以太原成成中学为例,对近年来太原市中学校史研究和校史教育工作的现状和进行了调研,并形成了如下报告。

一、加强校史研究,挖掘校史资源

校史是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纪录,是一所学校精神特质与风格特色的集中体现,是一所学校办学成就的浓缩精华,是一所学校自我反思、彰往察来并寻求自我超越的理性思辨。校史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度重视并精心组织协调。太原市不少中学都将校史研究列入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中。

在校史研究方面,成成中学成立了校史编纂委员会,由党政主要领导人牵头,全面规划统筹校史研究工作的开展。学校要积极搭建了校史研究平台,组建了研究团队,并鼓励师生积极从事校史、校情研究。由于创办年代久远,所存史料不多或散逸,因此对学校史料要进行“抢救”,从那些德高望重的老教师、老校友那里获取历史信息,使之发挥“资源性人物”的作用。不仅成成中学的老师搜集整理了1984年由饶瑶琳、雷声等人撰写的成成中学校史稿本20余本,更值得注意的是,成成中学历届杰出校友也为校史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由成中老校友阎百真执笔的《成成烽火――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纪实》付梓。这位耄耋老人将心声倾注笔端:“我们这些从成中师生抗日游击队幸存下来的老同志,永难忘怀过去的峥嵘岁月,永难忘怀那充满战斗激情的青春岁月。我们自觉有责任记录下那段光荣的历史。”《成成烽火――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纪实》以感人的事迹和浓炽的情愫,实事求是、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由成成中学培育、从成成中学走出的一群热血青年组成“成中师生抗日游击队”,投笔从戎赴战场、举校从军救危亡的英雄壮举与革命情怀。它不仅是一部系统全面的成成中学校史回忆录,一部革命先烈英灵的告慰史诗,更是一部对年轻的成成人乃至我们年轻一代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优秀教材。

二、整合校史教育资源,建设现代校史展馆

校史展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筹备策划、内容确定、文稿编撰、史料整合、展板设计、展厅布置、开馆仪式到组织参观解说等,都要精心组织和策划。校史馆的建设目的,在于通过对学校办学辉煌历史的展示,营造浓郁的特色校园文化氛围,从而对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笔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太原成成中学、太原五中、太原十中、进山中学等中学均在校内建设了规模不等的校史展馆。笔者有幸走进太原五中和太原成成中学的校史展馆进行了参观。太原成成中学校史展馆位于太原市迎泽区后铁匠巷成成中学会议楼内,三个展馆内收藏有包括刘墉如、焦国鼐等在内的成中最为杰出的数届校长、训育主任、教师、学生的照片与资料,成中师生写给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的两封信、1992年杨尚昆对成成中学恢复校名的批示以及省市批文、大青山抗日标语、“成中师生抗日游击队”的训练、战前动员等照片,以及各种荣誉证书、匾牌、锦旗、字画等等。校史展馆通过记载学校历史、展示办学成就、彰显办学特色,使校史展馆成为学校内部的宣传教育阵地,成为学校加强品牌建设、扩大对外宣传的窗口;使其成为既是缅怀历史、启迪未来、传承文化的平台,又是学校办学精神、办学理念和学校文化的具体体现,成为开展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生动素材。

太原市中学在校史展馆建设上应当向我国一流中学学习经验,将数字化、电子化手段应用于校史展馆的布局中,变以往单纯的“文字+图片”的扁平二维展示手段为立体、生动、形象、有趣的三维展示手段,并且通过色彩、灯光的变化来营造、烘托展品,不仅使整个展区变得丰满立体,而且能有机地将展区连贯起来,最大限度地提升展品的展示价值。有条件的中学还可以向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学习,在建成校史展馆的同时,同步建设数字校史展馆,以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内容、便捷的访问将校史展馆的价值和影响力最大化。另外,在利用校史馆开展教育活动方面,已经建成校史展馆的学校还应当逐步常态化开放校史馆、建立校史馆管理规章制度、提高校史馆服务水平,使广大师生及校友们能更直观便捷地了解学校的历史,也为社会大众更好地展现了学校的成长历程。

三、建设校史教育景观,创建校园精神文明

校史景观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校史景观,是中学校园延续历史、承扬文化的一条便捷之路和必由之路。太原市中学校园中的校史景观主要包括历史遗迹、杰出人物雕塑、铜像、校训石碑、学校特色建筑等各类形式。这些校史景观建设是反映学校文化、体现学校精神的高水平的“化人之物”,能够以其历史穿透力和文化厚重感,给人以真的启迪、美的享受、善的感召,往往具有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可以为中学校园增添一份历史感和人文气息。

走进太原成成中学,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历史感和清新的现代感,两种观感的交错融合形成了成成中学的独有魅力。作为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中学,成成中学在校园景观的建设上花了不少心思。校园主道两侧的路灯灯柱上都装饰着写有革命校友语录的仿大理石标语牌,小广场中心矗立着成中师生抗日游击队雕塑,教学楼门前还立着一块刻有《成成赋》的巨石。这些校史景观将校史教育资源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将校园精神文明化为显性的实物,在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成为了学生品德与人格发展的隐性课堂。

随着太原市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很多中学已建成了新校区或拟定了易地扩建的计划,如太原五中、太原十中、太原成成中学等。在新校区的校园建设过程中,中学应当保留、移植一些原有的、为人们所认可的标志性的建筑风格;在给新校区的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命名时,可以用知名校友、对学校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老领导、优秀教师等名字命名;还可以在新校区建造景点,专门反映学校历史的变迁等。这些形式可以反映学校的历史底蕴,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达到良好的环境育人的效果。

四、编写校史教育读本,开展校史教育活动

在校史教育课程设置方面,部分国内中学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校史中包含着丰富而生动的校本课程资源,学校可从中精心筛选资料,编写校史读本,充实到校本课程内容中去,同时根据需要制成录音、录像、光盘、德育课件等音像资料,存放到陈列事或档案室,以便利用。太原市中学开设专门的校史教育课程的还不多,据太原成成中学的历史老师白秀茹分析,原因在于中学教学任务比较重,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专门开设专门的校史教育课程,只能在平常的历史课中穿插一些与专业知识有关的校史知识。

与开设校史教育课程相比,编写校史教育读本比较适合中学操作。太原市不少中学都有本校的校史读本,有些是本校教师在整理和研究校史的基础上编写的,有些则是校友在回忆和考察中完成的。如成成中学的校史读本《成成烽火――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纪实》就是由当年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队员阎百真老前辈亲笔撰写的历史图书。

除了编写校史教育读本,太原市广大中学还利用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和校史学习,尤其是利用校庆的机会,为广大师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满足校内师生接受校史文化熏陶的需求。太原成成中学经常不定期地开展以校史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作文大赛、歌咏比赛、话剧表演赛,举行校史图片展、校史影视展等等。1998年,成成中学成立了山西省最早的中学生业余党校,每年培训学员六七百人,至今已发展中学生党员数十名,经验在全国推广并受到中组部表彰;2009年,成成中学大青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内蒙古革命老区武川县建成,太原成成中学井尔沟希望小学正式挂牌,成中教师沿着当年师生游击队战斗的路线,出杀虎口,进大青山,缅怀革命先烈。

2009年12月6日,由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出品,太原市委宣传部、太原成成中学等单位联合拍摄的同名影片《成成烽火》在太原举行开机仪式。青春红色系列数字电影《成成烽火》通过亲历者讲述,以10部故事片的篇幅,分别展现1937年到1949年期间,成中师生积极抗日,投身民族解放事业的峥嵘岁月。该剧于2010年7月10日正式开拍,除职业演员外,包括笔者在内的成中师生也多次参与拍摄工作,累计2000余人次。他们奔赴榆次老城,太谷李家大院,大同昊天寺、土林,太原店头古战场和临汾壶口等地,在兴奋与劳碌中,重温历史,净化心灵。

“成中厚重的历史积淀不仅是成中的财富,更是党和国家,是全社会的财富。”太原成成中学校长贾国振说:“通过拍摄影片,把成成的红色革命精神传承下来,弘扬出去,对全国青少年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影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五、结语

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正在流动的历史。校史研究和校史教育是一项对历史负责、为现在服务、替未来着想的工作。太原市中学在校史研究和校史教育工作方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需要改进之处,一些中学由于建校时间短、机构不完善或对校史研究和校史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在校史研究和校史教育方面几乎没有任何举措。在笔者看来,每一所学校都应重视这项工作,当然,历史名校更要走在前头。

参考文献

[1] 刘青.利用校史教育资源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探索,2012(01).[2] 曾桂林,陈华均.校史教育,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话题[J].湖南教育,2008(03).[3] 刘洋.中学档案工作与校史教育[J].兰台世界,2009(S2).[4] 阎百真.成成烽火――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纪实[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

第二篇:中学地理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淮阴师范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2013年2月

地理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学院专业 班级 地理科学1001班

学号姓名调查 对象

校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

地址:南京市沿江工业开发区

学校类别:公办

学校星级:四星

一、学校基本情况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是我的高中,它是一个以五星标准建设的四星级

高中,是由私立转为公立的学校。它的办学规模并不很大,三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只有13个班,每个班的人数不超过50人。招生规模近年来变化不明显。教职工有164人,其中教师有118人,地理教师的数量较小,仅有11位,其中高三

年级只有一位地理老师,高二年级有6位,高一年级有4位。年轻的地理老师都是硕士学位,且都是地理专业毕业的,老教师中有本科和专科的,有些是其他专业改教地理的。由于我们学校一直是以理科为主,每年分科的时候选修地理的就只能勉强够一个班的人数,地理老师平均每周只有四到五节课,所以近两年学校没有要招聘地理教师的打算。每年的本科升学率在65%以上。

二、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现状特征

(一)图式教学是地理教学的独特方式

重视图式教学,创造学生身临其境的氛围和情境,是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

显著特点。现行高中地理教材包括实物实地照片、模式图、结构图、过程图、示意图、分布图、剖面图等,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得出相关

结论。如在讲“季风形成”原理时,让学生读“亚洲1月、7月冬夏季风图”和“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变化图”。通过对图中地理现象的观察、分析和理解,使学生得出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其差异。从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践看,多

种形式的图式教学,在中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使地理课堂教学更加生

动、活泼、直观,提高知识传授的深度和广度。其次,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教师照

本宣科、机械复述教材的被动局面。第三,通过读图、拼图等,可以锻炼、提高学

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

探询知识的热情,改变他们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

(二)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地理教学成功的重要基础条件

实行参与式教学有助于使学生投身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发挥了不同层次学

生的潜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有利于学生个性

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厌烦教师的“满堂灌”,迫切希望自己在地理课上“多说

说”,教学参与意识非常强烈。学生参与式课堂教学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a、地理

模型制作。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有选择地制作地理实物模型,使学生在“学与做”中学地理。如地球仪、等高线、省级政区拼图游戏等,促进

学生的地理感知,并激发其学习兴趣。通过参与模型制作,动手又动脑。b、设疑

问答。教师通过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如有的教师在讲授高中地理第一部分中的四季成因问题时,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层层设问,循循诱导,分析和归纳出四季变化的原因。参与式教育,形式多样,不拘泥于以上两种,但使用时应注意做到“三多”:多给学生提供自我选择、设计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表达独特性思想和感情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

会。

(三)电教媒体运用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电教媒体进入课堂教学,有效地改进了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使教学信息传递方

式更加生动活泼,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学生心理更加协调,思维活动更加积极

活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提高。电教

媒体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虽然具有突出的优势,若使用不当,不但其优势难以体现,而且还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在课堂教学中,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

实际出发选择电教媒体,设计教学过程。例如:在高中地理《地球的公转》一课教

学中,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电教媒体未进

入课堂前,教师在教学中颇感困难,无论是用挂图、板图,还是让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由于图式单一,难以使学生在感知上形成完整的认识。县教研室地理组教师自

行设计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在屏幕上,先展示黄赤交角,再模拟演示地球绕日公转

过程及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这一地理现象。电教媒体凭借其优势,为教师讲解地理,为学生感知地理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三、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

近年来许多中学地理课不受重视,地理课时自行减少,地理统考成绩大幅

度滑坡,地理教师改行或流失现象也非常严重。导致师资力量薄弱,表现如下:

1、专职教师少,兼职地理教师多。中学地理课不受重视,地理课时自行减少,地理统考成绩大幅度滑坡,地理教师改行或流失现象也非常严重。兼职地理教师又存在如下种种情况:[a]大都是把地理课作为“搭头课”来任教。他们中有主教语

文的、数 学的、政治的、生物的等,甚至有的学校连搞后勤事务的同志也来兼

教两节地理课;[b]更换频繁,有的学校一年更换一个地理教师,个别学校一学

期更换一个;[c]兼职地理教师业务水平不高,缺乏地理基础知识。

2、课堂教学水平不高a、教学方法呆板。大多数教师上课采用的还是传

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不能充分体现地理这门学科的特色,不会用地图,不会在黑

板上绘图用图讲解。尤其是初级中学的地理教师,上课只是把课本内容复述一遍或照抄一遍。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气氛不活跃。b、钻研

教材不深。大多数教师上课都只是就书本讲了教材上的一些内容,对与理解教材有意义的其他地理知识很少涉及,也没有认真钻研教材,没有弄清教材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很难使学生牢固掌握地理知识,更谈不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c、知

识传授错误。少数教师由于地理基础知识不扎实,课堂教学中出现知识性错误。

3、教研气氛不浓师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弱,理论应用水平及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不强,教研活动开展少。从教育主管部门来看,对教研活动比较重视,但

缺乏系统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机制,把教研活动看作是检查的手段,有的开展了教

研,但没总结,不了了之;有的教研活动没有深度、广度。其次是承担教育教研的工作者、教师也对教研意义认识模糊,认为教研出不了成绩,只要自己把好大纲、看

好教参、做好实验、管好仪器设备,按本授课就万事大吉;或者认为开一、二次公

开课、听评课,外出一、二次听课或开会就可以充作教研,缺乏研究精神;有时教师虽然进行了教研活动,但教研活动的质量、内容及形式等层次低、比较肤浅和单

一,没有深入下去,使教研本身的功能发挥不出来,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整个教育教

学水平的提高及其改革与发展。所以县教研室要求各区成立地理教研联组,有的区教研联组虽然成立了。但是教研活动开展次数太少,甚至好几年都没有召开过

地理教研会。有的区连地地理教研联组也没有成立,教研活动基本上为“零”。

(二)教师对新课程教学要求极不适应

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构建开放式课程,这是地理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有的教

师习惯了以往的课程模式,总感觉“如今的课程及教学无章法可循,无法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有的教师意识到开放式地理课程对学生发展非常有利,但不知如何把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显得无所适从。比如一些教师在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时,感到这套教材是“学生好学,教师难教”。这正好说明,该地理教材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已由教师转向了学生,由“教”转向了“学”。如何指导好学生自学已成为该地理教材教法改革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要适应该地理教材的变革,教师备课、上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就不应再是考虑如何把教材内容“讲”清楚,“讲”生动,“讲”透彻,而是应当考虑和研究如何使学生“学”懂、“学”会、会“学”,如何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从而让学生达到增知、长智、练能的学习目标。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艺和素养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教学资源不足

1、地理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以电子计算机应用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体系还没有完全应用到地理教育教学中。导致一些优秀的、有用的地理教育教学资源并没有完全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促进学生空间概念的培养、提高学生对环境的认识、帮助学生积极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2、教学设施配置差,大部分中学教学硬件设施薄弱,教学仪器设备短缺,使得教师课堂教学手段单调,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由于教育投入不足,经费有限,大多数学校无法添置齐全必需的教学仪器设备,许多农村中学欠缺教学挂图、资料、模型、标本,不少学校未能配备完整图书室、实验室,大多只是因陋就简;教师备课时手头上只有课本和教参,要讲解知识没有挂图,要实物展示没有标本模型。因而教师靠板书,学生靠笔记,就此进行教学。教师无法借助各种教学辅助手段来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就不用谈了,即使有一些地图、挂图,也是多年以前的,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

3、地理教学设施除了配置差,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完善的专门管理。由于地理教师替换频繁,上一任地理教师不能如数地移交地理教学用具(地图、挂图、仪器等),结果是越移越少。平常学校和地理教师对地理教学用具也没有认真保管,故地理教学用具损坏的现象也严重。常常是一套完整的教学挂图用不了两年就破烂不堪,一只新的地球仪用不了一年就层层剥落。有的教学用的地图被教师拿去当作装饰画,地理教学仪器被当作装饰品。还有的学校,地理教学用具买来后,长期藏在保管室。

(四)乡镇初级中学不重视地理教学的现象表现突出

由于受现行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政策影响,现在地理科的会考在初二年级完成,学生进入初三后就与地理知识相处陌路。学生学地理随便,教师教地理随便,部分学校对地理学科的教与学的监督也完全处于“真空”地带。即使有的学校教师上地理课,在功利主义影响下,也是根据大纲要求考什么教什么,学生机械的背什么、不求甚解,师生决不越雷池半步。初中学业完成升入高中后,地理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极少,高中地理教师普遍反映地理难教。本来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初中地理知识脱节势必加重高中地理教学的负担,影响了整个中学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关于应聘

我调查的学校近几年不需要地理教师,但是老师依然给我说了些建议,她说她主持过很多次应聘,很多人的表现并不让人满意,原因有三:其一,感觉地理基础知识薄弱,好象在大学里没学到什么地理知识,象一些门外汉;其二,对地理教材没吃透,不知所云;其三,教学过程和板书没有章法。建议:

1.恶补地理基础知识。没有一定的地理素养是很难胜任高中地理教师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四年大学光阴虚度,岂能随便上岗,高中不会给你学习、锻炼的机会,能者上,庸者让。

2.应聘前,必须先苦读高中地理教材。对教材的理解是能够顺利教学的保证。

3.授课条理要清晰。

4.重新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四年大学之后,我依旧还是个学生.很多初来乍到的大学生非常缺乏社会经验,不善于与在职教师沟通,不能倾听教师们的意见和建议.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过于自大,盲目自信。

应聘程序:

1、准备应聘资料:

个人简历1份、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毕业生就业推荐表、2013年南京市六城区考试合格证(2013年1月组织考试,应届毕业生需自行参加)、教师资格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学习成绩单、及其他反映本人学业成绩和表现的证明材料(均为复印件)。

2、将应聘资料邮寄学校或发送Email至yzzxnj@163.com(邮件主题为: “姓名”+“学科”+“学历”+“毕业学校”)。

3、材料经审核合格后,通知面试、试讲。

第三篇:中学地理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淮阴师范学院

中学地理教学资料

2013年2月

地理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学院

专业 班级 地理科学1001班

学号姓名

调查 对象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

校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

地址:南京市沿江工业开发区

学校类别:公办

学校星级:四星

一、学校基本情况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是我的高中,它是一个以五星标准建设的四星级

高中,是由私立转为公立的学校。它的办学规模并不很大,三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只有13个班,每个班的人数不超过50人。招生规模近年来变化不明显。教职工有164人,其中教师有118人,地理教师的数量较小,仅有11位,其中高三年级只有一位地理老师,高二年级有6位,高一年级有4位。年轻的地理老师都是硕士学位,且都是地理专业毕业的,老教师中有本科和专科的,有些是其他专业改教地理的。由于我们学校一直是以理科为主,每年分科的时候选修地理的就只能勉强够一个班的人数,地理老师平均每周只有四到五节课,所以近两年学校没有要招聘地理教师的打算。每年的本科升学率在65%以上。

二、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现状特征

(一)图式教学是地理教学的独特方式

重视图式教学,创造学生身临其境的氛围和情境,是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

显著特点。现行高中地理教材包括实物实地照片、模式图、结构图、过程图、示意图、分布图、剖面图等,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如在讲“季风形成”原理时,让学生读“亚洲1月、7月冬夏季风图”和“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变化图”。通过对图中地理现象的观察、分析和理解,使学生得出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其差异。从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践看,多种形式的图式教学,在中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使地理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直观,提高知识传授的深度和广度。其次,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教师照本宣科、机械复述教材的被动局面。第三,通过读图、拼图等,可以锻炼、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询知识的热情,改变他们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

(二)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地理教学成功的重要基础条件

实行参与式教学有助于使学生投身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发挥了不同层次学

生的潜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有利于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厌烦教师的“满堂灌”,迫切希望自己在地理课上“多说说”,教学参与意识非常强烈。学生参与式课堂教学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a、地理模型制作。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有选择地制作地理实物模型,使学生在“学与做”中学地理。如地球仪、等高线、省级政区拼图游戏等,促进学生的地理感知,并激发其学习兴趣。通过参与模型制作,动手又动脑。b、设疑问答。教师通过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如有的教师在讲授高中地理第一部分中的四季成因问题时,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层层设问,循循诱导,分析和归纳出四季变化的原因。参与式教育,形式多样,不拘泥于以上两种,但使用时应注意做到“三多”:多给学生提供自我选择、设计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表达独特性思想和感情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

(三)电教媒体运用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电教媒体进入课堂教学,有效地改进了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使教学信息传递方

式更加生动活泼,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学生心理更加协调,思维活动更加积极活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提高。电教

媒体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虽然具有突出的优势,若使用不当,不但其优势难以体现,而且还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在课堂教学中,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出发选择电教媒体,设计教学过程。例如:在高中地理《地球的公转》一课教

学中,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电教媒体未进入课堂前,教师在教学中颇感困难,无论是用挂图、板图,还是让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由于图式单一,难以使学生在感知上形成完整的认识。县教研室地理组教师自

行设计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在屏幕上,先展示黄赤交角,再模拟演示地球绕日公转

过程及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这一地理现象。电教媒体凭借其优势,为教师讲解地理,为学生感知地理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三、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

近年来许多中学地理课不受重视,地理课时自行减少,地理统考成绩大幅

度滑坡,地理教师改行或流失现象也非常严重。导致师资力量薄弱,表现如下:

1、专职教师少,兼职地理教师多。中学地理课不受重视,地理课时自行减少,地理统考成绩大幅度滑坡,地理教师改行或流失现象也非常严重。兼职地理教师又存在如下种种情况:[a]大都是把地理课作为“搭头课”来任教。他们中有主教语文的、数 学的、政治的、生物的等,甚至有的学校连搞后勤事务的同志也来兼

教两节地理课;[b]更换频繁,有的学校一年更换一个地理教师,个别学校一学

期更换一个;[c]兼职地理教师业务水平不高,缺乏地理基础知识。

2、课堂教学水平不高a、教学方法呆板。大多数教师上课采用的还是传

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不能充分体现地理这门学科的特色,不会用地图,不会在黑板上绘图用图讲解。尤其是初级中学的地理教师,上课只是把课本内容复述一遍或照抄一遍。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气氛不活跃。b、钻研教材不深。大多数教师上课都只是就书本讲了教材上的一些内容,对与理解教材有意义的其他地理知识很少涉及,也没有认真钻研教材,没有弄清教材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很难使学生牢固掌握地理知识,更谈不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c、知识传授错误。少数教师由于地理基础知识不扎实,课堂教学中出现知识性错误。

3、教研气氛不浓师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弱,理论应用水平及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不强,教研活动开展少。从教育主管部门来看,对教研活动比较重视,但缺乏系统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机制,把教研活动看作是检查的手段,有的开展了教研,但没总结,不了了之;有的教研活动没有深度、广度。其次是承担教育教研的工作者、教师也对教研意义认识模糊,认为教研出不了成绩,只要自己把好大纲、看好教参、做好实验、管好仪器设备,按本授课就万事大吉;或者认为开一、二次公

开课、听评课,外出一、二次听课或开会就可以充作教研,缺乏研究精神;有时教师虽然进行了教研活动,但教研活动的质量、内容及形式等层次低、比较肤浅和单一,没有深入下去,使教研本身的功能发挥不出来,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整个教育教

学水平的提高及其改革与发展。所以县教研室要求各区成立地理教研联组,有的区教研联组虽然成立了。但是教研活动开展次数太少,甚至好几年都没有召开过地理教研会。有的区连地地理教研联组也没有成立,教研活动基本上为“零”。

(二)教师对新课程教学要求极不适应

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构建开放式课程,这是地理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有的教

师习惯了以往的课程模式,总感觉“如今的课程及教学无章法可循,无法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有的教师意识到开放式地理课程对学生发展非常有利,但不知如何把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显得无所适从。比如一些教师在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时,感到这套教材是“学生好学,教师难教”。这正好说明,该地理教材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已由教师转向了学生,由“教”转向了“学”。如何指导好学生自学已成为该地理教材教法改革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要适应该地理教材的变革,教师备课、上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就不应再是考虑如何把教材内容“讲”清楚,“讲”生动,“讲”透彻,而是应当考虑和研究如何使学生“学”懂、“学”会、会“学”,如何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从而让学生达到增知、长智、练能的学习目标。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艺和素养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教学资源不足

1、地理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以电子计算机应用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体系还没有完全应用到地理教育教学中。导致一些优秀的、有用的地理教育教学资源并没有完全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促进学生空间概念的培养、提高学生对环境的认识、帮助学生积极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2、教学设施配置差,大部分中学教学硬件设施薄弱,教学仪器设备短缺,使得教师课堂教学手段单调,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由于教育投入不足,经费有限,大多数学校无法添置齐全必需的教学仪器设备,许多农村中学欠缺教学挂图、资料、模型、标本,不少学校未能配备完整图书室、实验室,大多只是因陋就简;教师备课时手头上只有课本和教参,要讲解知识没有挂图,要实物展示没有标本模型。因而教师靠板书,学生靠笔记,就此进行教学。教师无法借助各种教学辅助手段来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就不用谈了,即使有一些地图、挂图,也是多年以前的,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

3、地理教学设施除了配置差,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完善的专门管理。由于地理教师替换频繁,上一任地理教师不能如数地移交地理教学用具(地图、挂图、仪器等),结果是越移越少。平常学校和地理教师对地理教学用具也没有认真保管,故地理教学用具损坏的现象也严重。常常是一套完整的教学挂图用不了两年就破烂不堪,一只新的地球仪用不了一年就层层剥落。有的教学用的地图被教师拿去当作装饰画,地理教学仪器被当作装饰品。还有的学校,地理教学用具买来后,长期藏在保管室。

(四)乡镇初级中学不重视地理教学的现象表现突出

由于受现行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政策影响,现在地理科的会考在初二年级完成,学生进入初三后就与地理知识相处陌路。学生学地理随便,教师教地理随便,部分学校对地理学科的教与学的监督也完全处于“真空”地带。即使有的学校教师上地理课,在功利主义影响下,也是根据大纲要求考什么教什么,学生机械的背什么、不求甚解,师生决不越雷池半步。初中学业完成升入高中后,地理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极少,高中地理教师普遍反映地理难教。本来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初中地理知识脱节势必加重高中地理教学的负担,影响了整个中学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关于应聘

我调查的学校近几年不需要地理教师,但是老师依然给我说了些建议,她说她主持过很多次应聘,很多人的表现并不让人满意,原因有三:其一,感觉地理基础知识薄弱,好象在大学里没学到什么地理知识,象一些门外汉;其二,对地理教材没吃透,不知所云;其三,教学过程和板书没有章法。建议:

1.恶补地理基础知识。没有一定的地理素养是很难胜任高中地理教师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四年大学光阴虚度,岂能随便上岗,高中不会给你学习、锻炼的机会,能者上,庸者让。

2.应聘前,必须先苦读高中地理教材。对教材的理解是能够顺利教学的保证。

3.授课条理要清晰。

4.重新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四年大学之后,我依旧还是个学生.很多初来乍到的大学生非常缺乏社会经验,不善于与在职教师沟通,不能倾听教师们的意见和建议.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过于自大,盲目自信。

应聘程序:

1、准备应聘资料:

个人简历1份、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毕业生就业推荐表、2013年南京市六城区考试合格证(2013年1月组织考试,应届毕业生需自行参加)、教师资格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学习成绩单、及其他反映本人学业成绩和表现的证明材料(均为复印件)。

2、将应聘资料邮寄学校或发送Email至yzzxnj@163.com(邮件主题为: “姓名”+“学科”+“学历”+“毕业学校”)。

3、材料经审核合格后,通知面试、试讲。

第四篇:石桥铺中学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石桥铺中学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而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所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发展基础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事关国计民生,已愈来愈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教育教学基本情况

目前城乡教育差距很大,城内及周边学校教师严重超编,教师工作量比乡下少,但是绩效工资不会少,部分教师把教学工作当作第二职业,主要精力集中在别的业务上面,在周末和节假日强迫学生补课,每期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每个学科不少于2套。这样的收入是我们乡区学校的教师无法相提并论的。严重违背“坚决贯彻义务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初中农村义务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涉及最广大群众之利益的教育”。坚持素质教育均衡发展,为民众提供满意的教育。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两基”教育的成果。在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门课程的前提下,我校实施均衡编班,不设重点班,分班时,科任老师搭配尽量做到均衡,缩小各班平均总分分差和单科均分分差,对优秀学生、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及中途插班生的派放,都力求平衡。这样,不仅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受教育的环境,也让每一位教师有一个公平竞争的起点,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竞争的积极性,有利于对教师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这充分反映了我校教推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决心,表达了全体学生及家长众呼唤教育公平的心声。这样的环境下我校教学质量有下降趋势,坚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不动摇,“办学生发展,家长满意,社会信任”的学校。

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的办学思路还是在不断追求升学率,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综合发展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会考科目以外的课程不够重视。偏好知识灌输和传授,忽视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偏重选拔性考试,忽视评价多样性;过分强调正规学习作用,忽视非正规学习价值等现象还比较严重,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甚至地方政府形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我校的办学环境还是不错,就是区域太窄,学生活动场所严重不足,没有其他发展的空间。学校没有办公住房,大多数教师都是自己在外面租房,没有安定的居住处,就像游击队一样,一会住这里,一会那里,有时候还租不到住房,不能安居,何以乐业。

三、教学方面

1、标准把握偏颇,内容过于局限很多教师还没有适应新课程、新课标,教学方法墨守陈规,摆脱不了老式的教学方法,2、课堂组织不力,存在灰色地带,有些教师组织的活动中,表面上看似乎照顾到了所有学生,人人都在说,都在做,可是只要近距离地深入到个别小组,就会看到,有的学生完全是在聊一些与探究问题无关、甚至与教学无关的话题;还有不少教师为了使课堂进程顺畅,反馈提问发言中,只涉及到个别学生,甚至某个问题简直成了一对一的对话,其他学生完全成了聆听者,以致于有些同学成了表情漠然的观众。

3、评价过于偏激,出现两极分化。一些学生回答问题时总是说不到点子上,任课教师就一味地用“错了!”、“不对!”等来打断,否定这些学生的回答,目的是尽快明确正确的答案。教师的这种做法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4、教学内容局限,缺乏有机拓展,每个人都会有惰性,教师的惰性心理就表现在些教师总觉得自己上课改的课和原来的课差别不大,可以说是“换汤不换药”,不愿意也根本没时间甚至没能力去查资料来充实教材内容、丰富课程资源。本来改革后的教材内容同以前相比,就已经淡化、粗化了一些具体知识。内容浅显了,知识点少了,难度降低了,教师的把握度大了,应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教学,进行教学拓展或开发和实施一些符合当地实际、学生需求的课程教学内容,从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应用能力。但有些教师仍抱着“应试教育”的思想,只注重部分双基教学,对于一些技能培养和一些能够较好推动学生正确的“三观”形成的教学内容回避或削减,活动也是能不开展就不开展,以节约时间准备测试。

教师师资水平亟待提高。要构建教育的高位均衡,一方面是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是教师队伍的数量不足。据统计,城区教师数量上往往超编,而乡村教师往往短缺,学校仍然有代课教师充值,这样教师专业水平层次不齐,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亟待提高。

四、校本教研

1、专业引领力量虚弱,缺少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校本的教研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

2、评价机制缺乏科学性,上级行政部门、家长对学校的评价以学生的分数、升学率论学校的办学成败,农村学校为了留住学生,满足家长的需要,只能把教育职能简化为灌输知识、应付考试取得好成绩。政府主管部门的评估、检查、评比,也把升学率作为对学校的重要评价指标,在“末位淘汰”的高压力,大部分农村中小学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抓“分”上,严重地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阻碍着校本教研的开展。

3、校本教研活动内容窄小

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单一,大致是学校讲座、学科教研组内交流活动及说课——评课等基本形式。教研的讲座虽然便于教师集中学习,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到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师们对形势的认识,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水平。但其不是一种注入式、被动性的培训。由主讲人报告,其余教师听,缺少及时的互动,及时的沟通交流。

五、建议

1、政府部门应该继续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我们学校还需要操场、教师办公住房,对教师加强新课程、新课标下的通识性培训督查监测促进均衡。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需要督导部门建立具有积极导向性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评估体系和制度,监测的结果依法发布,对我县农村的义务教育决策起到激励、约束和规

范作用。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法规及我县相关教育政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检查和监督力度,对扰乱教育均衡发展的违规现象依法处理。

2、建立教师流动机制,可以实行教师区域内流动,超编学校教师到缺编学校支教。加强校际沟通交流,让一些边缘薄弱学校的教师与县城一些先进学校实行对口轮岗交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第五篇:太原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与研究

太原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与研究

【摘要】:社会体育指导员(以下简称社体指导员)作为社会体育的组织者、传播者,其作用的发挥对社会体育的进一步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和法制化都将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特别是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发挥其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正式的社体指导员培养起自1995年,几年来在国家和各地方体育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其数量和质量逐渐适应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太原市作为省会城市既顺应全国这个大环境,也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通过走访省、市体育局负责社体指导员管理的领导,了解到太原市的社体指导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采用文献法、社会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太原市的社体指导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太原市城区现有各等级社体指导员1884名,整体表现为数量少,等级比例失调和各等级性别比例失调,其中国家级中男性多于女性,女性多集中在二、三级中;(2)年龄上,青年人(40以下)的比例高于中老年(40以上);(3)文化程度方面,高文化程度(中专以上)占被调查人数的29.0%,低文化程度占到71.0%;(4)从事指导的人中专职体育工作者最多(35.7%),其次是离退休人员(19.2%),教师(18.9%),机关干部(16.8%),企业职工(8.0%)和其它(1.4%);(5)指导年限主要集中在5年以下(48.2%)和11至20年(24.7%)两个时间段。(6)指导项目依次为太极拳、剑(55.7%),操舞类(46.3%),气功(34.6%),乒乓球(12.9%),网球(10.8%),门球(8.1%);(7)社体指导

员的指导整体表现出周出勤率高,指导时间长的特点。(8)指导时间段主要是早晨(43.8%)和下午或傍晚(42.7%),场地主要集中在广场或公园(43.7%),体育场馆(25.2%),健身俱乐部(17.5%);(9)提供服务的方式为无偿服务(54.6%),有偿服务(17.8%),无偿有偿兼有(27.6%);(10)在对培训内容的价值取向方面,高等级的社体指导员倾向于社会体育科研知识和组织管理知识,而低等级则倾向于体育锻炼基本知识和具体项目技能并反应培训中应增加技能培训;且培训时间不足;在培训方式上要多样性,考核方面应“完全应有技能测试(63.7%)”。综合调查结果得出制约太原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工作的因素为:(1)经费投入不足;(2)体育场地器材等物质条件限制;(3)组织管理机构有待完善;(4)宣传力度不够;(5)缺乏激励机制;(6)群众的健身意识差、观念落后。为此,提出改善工作的几点建议:(1)加大经费投入;(2)改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3)扩大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4)管理机构严格把关,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各项制度;(5)扩大和推广体育健身项目并丰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类别;(6)利用高校体育专业的优势,发挥体育教师的作用,把培训引入高校;(7)大力提倡和培植业余的、志愿的社会体育指导员;(8)成立太原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9)完善培训制度及培养形式,改善培训内容和课程结构。【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太原市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G812.4 【目录】:1问题的提出9-122当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研究现状及进展12-163研究对象与方法16-183.1研究对象163.2研究方法16-183.2.1文献法163.2.2社会调查法16-183.2.3数理统计法184关于本论文当中的某些概念的操作定义185研究结果与分析18-365.1太原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情况分析18-235.1.1太原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总体数量情况18-195.1.2太原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性别构成19-205.1.3太原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构成20-215.1.4太原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文化素质分布21-225.1.5太原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分布22-235.2太原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工作情况23-295.2.1太原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动机分布23-245.2.2太原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年限24-255.2.3太原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项目的分布25-265.2.4太原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周指导次数及每次指导时间的分布26-275.2.5太原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时间段、场地分布情况27-285.2.6太原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服务情况28-295.3太原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培训考核的价值取向29-335.3.1太原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培训内容的价值取向29-305.3.2太原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培训时间的价值取向30-315.3.3太原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培训方式的价值取向31-325.3.4太原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对考核内容的价值取向32-335.4影响太原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工作的因素33-365.4.1体育场地、器材等物质设备条件335.4.2经费因素33-345.4.3组织管

理机构有待完善345.4.4宣传力度不够34-355.4.5缺乏激励机制355.4.6群众的健身意识差,观念落后。35-366结论与建议36-436.1结论36-386.1.1太原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情况36-376.1.2太原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情况376.1.3太原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培训、考核的价值取向37-386.1.4影响太原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因素386.2建议38-436.2.1加大对社会体育的投资力度386.2.2改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38-396.2.3扩大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396.2.4严格把关,做好有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各项制度39-406.2.5扩大和推广体育健身项目并丰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类别406.2.6利用高校体育专业优势,发挥体育教师作用,把培训引入高校40-416.2.7大力提倡和培植业余的、志愿的社会体育指导员416.2.8成立太原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41-426.2.9完善培训制度及培养形式,改善培训内容和课程结构42-437结束语43-44参考文献44-47致谢47-48附录48-50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下载太原市中学校史研究与校史教育现状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太原市中学校史研究与校史教育现状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为您提供帮助!“”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构建和谐教育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

    金山屯区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金山屯区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邱立武 按照区政协2010年总体工作安排,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促进全区教育事业发展建设步伐,区政协两个专委会由三名副主席带队,抽调部分政协......

    贫困地区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贫困地区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无论是教育体制改革,还是教育发展的规模和质量,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贫困山区学生的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学生是学......

    气象传播研究现状调研报告

    气候的变化关系到国计民生,做好气象信息的传播非常紧迫,我国气象事业自建国后开始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气象信息的传播也不断地走向正规,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我国对气象传播的......

    查找问题 提高质量——中学教育现状调研分析报告

    查找问题 提高质量xx中学教育现状分析报告xx教体局教学研究室近几年,xx教体局紧紧围绕整合资源,加强管理,提高质量这一中心,通过检查评比,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全县质量抽测,按成绩......

    青原山中学教育教学现状调研报告

    青原山中学教育教学现状调研报告 (2009年11月)为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在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中的领导......

    中学法制宣传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2008年是“五五”普法的第三年,也是关键年。“五五”普法的重点对象是未成年人。为全面了解学校法制宣传教育的状况,进一步推进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县法治办、县司法......

    中学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

    随着农民工纷纷进城务工,产生了一大批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留守家中的学生。我们称之为“留守学生”。随着国家对农民工限制的进一步解除,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留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