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省食安办关于省级食品安全统一抽检复检事宜的通知
江西省食安办关于省级食品安全统一抽检复检事宜的通知(赣食安办字〔2011〕2号)省食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成员部门,有关检验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我省食品安全统一抽检工作,规范省级统一抽验检验复检程序,保障被抽检单位的权益,根据《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现将我省省级食品安全统一抽检复检事宜通知如下:
一、初检不合格样品处置
承担我省食品安全省级检验任务的检测机构所检测样品必须为双样,检出不合格样品的应在3个工作日内将检测结果告知委托检测的监管部门。监管部门接到不合格检验结果报告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将检验结果告知样品来源单位,要求其对样品来源情况进行确认,并依法作出相关处置。
二、复检的申请
被告知的被抽样检验人或标称食品生产者对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在接到检验结果告知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监管部门提出书面复检申请并申明理由,监管部门收到复检申请之日起3个日内作出是否予以复检的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复检:
(一)产品微生物指标超标的;
(二)留样超过保质期或储藏期的;
(三)留样在正常储存过程中可能发生改变影响检验结果的,如蔬菜、水果等;
(四)已进行过复检的;
(五)逾期提出复检的。
三、复检送样
确定复检的,应当用相关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封样的留样样品进行复检。复检样品由监管部门同复检申请人共同送复检申请人选择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四、复检机构
根据省食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09年江西省食品安全统一抽验工作计划的通知》(赣食安办〔2009〕2号),在国家未统一确定食品检验复检机构之前,我省承担复检工作的机构为原承担全省食品安全统一抽验任务的11家检验机构(名单附后),复检机构开展的检验项目必须通过了计量认证。复检机构由复检申请人自行选择,复检机构与初检机构不得为同一机构。如选择省外食品检验复检机构,只限在获得国家确定的食品检验复检机构资格的机构中选择。
五、复检费用
复检费用由复检申请人先行垫付,复检结论表明食品合格的,复检费用由抽样检验的部门承担;复检结论表明食品不合格的,复检费用由复检申请人承担。复检机构出具的复检结论为最终检验结论;不予复检的,初检结论即为最终结论。
六、如国家对食品检验复检工作作出规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五日
附件:
江西省食品安全统一抽检检验(复检)机构名单
1、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江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3、江西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4、江西省兽药饲料监察所
5、江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测院
6、江西省分析测试中心
7、江西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8、江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9、江西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10、赣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11、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2、省外取得国家复检机构资格的检验机构
第二篇:沙洋食安办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沙洋经贸局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根据省、市、县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部署,我局与各有关单位协同配合,扎实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2010食品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一、酒类流通管理工作
按照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做好酒类流通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截止2010年12月15日我县酒类经营企业共备案登记394家(批发58家、零售238家、餐饮90家、娱乐8家),使用随附单200本。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次数94次,出动执法人员376人次,下达整改通知书30份,查处酒类违法案件4起,没收假冒的剑南春酒5瓶,罚款金额1000元。今年以来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㈠、做好宣传工作,发放宣传单400余张、宣传手册260余份,上门宣传实施《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进酒类流通市场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利益,保护酒类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增强酒类经营者守法经营的意识。
㈡、组织执法人员到酒类生产企业打假办学习有关酒类商品的真假防伪知识,进一步增强酒类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
㈢、面对我县酒类商品消费量的增加,假酒、劣酒在市场流通时有发生的现象,为维护市场流通秩序,会同有关部门,加强酒类市场行政执法力度。一是检查酒类经营者是否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 1
为;二是检查有否销售或储存掺杂使假、以次充好、超过保质期等的酒类商品和非法进口酒;三是检查酒类流通是否履行了备案登记手续;四是检查经营者是否执行《酒类流通随附单》溯源制度。检查中对存在问题的沙洋嘉禾超市等20家酒类经营者下达了整改通知书,没收了沙洋优源贸易商行等4家酒类经营者销售的以假充真的酒类商品,并对其进行了处罚。通过一年来的努力进一步规范了我县的酒类流通秩序,保护了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牲畜定点屠宰管理工作
㈠、广泛宣传新《条例》。国务院新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于2010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了贯彻落实好新《条例》,县酒类流通和畜禽定点屠宰管理中心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县实际,积极开展新《条例》宣传活动,在府前广场、三河农校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开展咨询、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宣传单,还利用墟日下乡宣传,教育消费者提高对新《条例》的认识,提高对病死猪肉及私宰肉识别能力,增强经营者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㈡、加强屠宰场的管理。突出质量第一,强化食品安全意识。从治理“餐桌污染”和建设“食品放心工程”高度出发,加强对定点屠宰场的工作人员质量意识的教育,使他们明白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更是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㈢、完善屠宰场管理制度,规范屠宰场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肉品品质检管理制度,培训机械化流程屠宰技术人员11人,保证了肉品的质量。
㈣、加强监管力度,配合动检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生猪进场随到随收,严格生猪宰前检疫、宰后检验管理程序。与屠宰场、肉
品经营户签订责任书,防止疫病肉品流入市场。
㈤、严格市场准入。凡进入定点屠宰区域市场销售的肉品必须是由定点屠宰场生产、经检疫、检验合格的产品。严格证章管理制度,上市肉品必须具有“两证两章”。加强对肉品、肉制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的监管。宾馆、饭店和集体伙食单位必须使用定点屠宰场出场的肉品,否则按《福建省牲畜屠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堵住私宰肉的销售渠道。
㈥、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行为。一些不法商贩,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顾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危,私屠滥宰的肉品以流动摊点的形式上市于我县城乡结合部,严重扰乱了我县肉品市场正常的经营秩序,根据实际情况我们下移监管重点,与有关部门配合。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检查次数148次,出动执法人员538人次,查处牲畜屠宰违法案件3起,罚款金额35000元。
㈦、抓好农村屠工管理制度区域的牲畜屠宰活动和农村屠工的监督管理工作,今年共有10个乡镇、一个街道的106名农村屠工参加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农村屠工资格证书。确保偏远地区的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㈧、做好城区牲畜屠宰场的升级改造工作。根据《商务部关于全面开展生猪屠宰加工企业资质等级认定工作的通知》(商运发
[2007129号]和省经贸委(闽经贸市场[2007]381号)文件精神,我县城区牲畜定点屠宰场必须达到一星级的标准。根据要求县酒类流通和畜禽定点屠宰管理中心认真部署我县屠宰场的升级改造工作,共对屠宰场的升级改造工程投入37.4万元资金,在屠宰车间安装监控设施、对屠宰场内的场地进行了水泥硬化,新建了动检室、牛羊屠宰车间、生猪待宰栏、病畜隔离圈、急宰间各一座,新建了无害
化处理设施高温灶、焚烧炉,更新了屠宰设备并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使之达到商务部要求的一星级标准。
三、市场服务中心食品安全工作情况
㈠建章立制构筑长效机制
在长期的管理过程中,我们针对集贸市场的实际情况,结合食品安全工作相关的管理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制度。①集贸市场商品准入制。通过规范市场主体准入,即降低了市场准入的门槛,同时也能进一步严格把住集贸市场准入关,促进集贸市场商户证照齐全;②建立集贸市场上市商品抽查及台帐登记制度。即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实行“三日一查制”的商品抽检制度(节假日期间为实时抽检),并将抽检结果在公示栏予以公布,并建立台帐予以存档;③商品进出货台帐制度。即经营业主对各自摊店的进出货情况以台帐形式进行登记造册,从而便于各职能部门集中管理,促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层次的延伸和范围的拓展。
㈡勤抓实干净化消费环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同时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此,2010年里我中心通过积极探索和推进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管理机制,狠下功夫抓好市场食品质量监管工作。①与相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加大商品检测的工作力度,定期对市场上市商品进行抽检,并将检测结果公布、备案。据统计,今年共开展商品抽检工作483次,抽检产品数量达4400多个,查处违规经营业主4人,封存、销毁不合格上市商品37.2公斤,农药残留及甲醛含量发现率比上下降了
2.5个百分点;②加大投入,完善检测设施。今年,我中心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共投入资金13350元,其中购置检测设备4380元,农药速测卡6270元,甲醛检测药品2700元;③是努力推进进(销)货台帐及索证索票制度的落实,围绕监控、监测和监管三条主线,以市场进入、市场交易和市场退出为三大环节,逐步形成了“市场自律、工商监管、群众监督”三位一体的质量监管模式,进一步的完善和巩固了市场食品质量监管检测体系。
㈢加强宣传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能力
2010年以来,市场服务中心始终把宣传培训工作作为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重点来抓,注重实效性,不搞形式化。①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通过利用广播设施、宣传板报、投诉咨询台、政务公示栏以及发放传单等多种宣传形式,在广大消费者、经营者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法》和《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2010年全年累计发放食品安全宣传资料6仟余份,宣传板报12期,接受群众咨询100余人次。②加强中心员工食品安全工作培训,通过参加专业培训班、组织食品安全知识学习会等形式,提高员工食品安全工作能力。目前,市场服务中心共有通过专业培训商品检测员4人。通过上述几项措施,我们加强了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和联系,同时也深入了解到人民群众所关心和迫切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提高了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乳制品质量安全专项清查工作情况
我局在接到各级专项清查的紧急通知后,于9月16日立即召集有关人员,认真研究部署,按照部门职责分工马上展开工作。
㈠、当即下发紧急通知,一是要求市场服务中心马上组织市场内的有关经营户开展自查,对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不合格乳制品一律下架封存,积极配合工商、质检部门的专项检查。二是通知要求各大超市按照上述做法搞好自查和配合工商、质检部门检查,三是通知要求县供销联社对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日用品连锁店组织开展自查,严格执行下架规定,配合工商、质检部门检查。
㈡、及时走访督查,在县领导的带队下,我局领导和工作人员对嘉联百货、万隆、美乐超市等各大商场进行走访督查,了解专项清查的执行情况,要求对问题乳制品一律进行清查,同时对合格的乳制品要积极组织货源,保障市场供应,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㈢、在此专项清查中,我局已出动检查68人/次,据初步统计已封存三鹿奶粉5238公斤,其他奶粉3.6公斤。
第三篇:2011年x食安办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2011年食品安全工作总结的报告
区委政法委:
我办根据区政府和市食安办的工作部署,以全力打造老百姓放心餐桌为宗旨,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扎实开展我区各项食品安全整治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截至目前,我区未发生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现将我办2011年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
我区多措并举,全力构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一是完善组织领导体系构建,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二是建立了食品安全联席会、协调会、信息报送制度;三是通力协作,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全面对接;四是落实食品安全委托执法,完善基层监管网络建设;五是落实药品安全乡镇委托执法,药品安全监管乡镇覆盖率达100%;六是完善“首接负责制”,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七是建立联合执法、综合监管机制,杜绝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的盲区、空白;八是建立食品安全源头监管机制。
(二)开展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
根据全市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迅速组织卫生、公安、农委、质监、工商、药监等监管职能部门积极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在检查中未发现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质。整
治行动期间,共检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家,立案查处餐饮食品违法案件×件,结案×件,罚款×万元,没收销毁不合格食品药品×公斤。
(三)清查清缴问题乳粉、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 根据《关于进一步清查清缴问题乳粉确保乳品质量安全的通知》文件的要求,对我区351家经营乳制品和乳粉的经营单位进行了重点监督检查,对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储存含乳制品等情况进行了监督排查。共抽检乳粉、乳品×组,均未发现经营或使用问题乳粉和乳制品的现象。
(四)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
根据群众举报线索和区公安局侦查掌握的情况,组织联合执法组迅速开展突击专项查处工作,依法查处了×个制售潲水油窝点,共查获潲水油近×吨,抓获涉案人员×人。在潲水油事件后,区市政局紧急启动的餐厨垃圾集中收运工作,以从根本上消除潲水油、地沟油滋生的条件和土壤。同时区食药监分局以火锅类餐饮经营单位为重点,督促各餐饮服务单位建立健全食品查验及索证索票制度和餐厨垃圾处置制度,严禁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潲水油”、“地沟油”等废弃食用油脂和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危害物质。
(五)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治理
在食品药品安全综合整治行动中,我区紧密部署,积极行动,从农产品质量、食品流通、生产加工、餐饮服务和药品安全、生猪屠宰和粮油、酒类商品流通、餐厨垃圾的管理等各个环节全面抓好整治工作。此外,针对社会上反映的食品安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米、面、油、肉、酒、乳
制品、休闲食品等消费量大、学校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离不开的7种食品作为重点的整治工作。
(六)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
我区在食品安全整治行动中,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打击。区工商局立案查处无照经营食品和不合格食品安全案件x起,取缔无证生产企业 家、经营企业家、责令整改食品经营者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个,排查火腿肠经销商家,下架、下柜涉嫌“瘦肉精”不合格火腿肠吨;区质监局共立案查处违法违规食品生产单位家;区食药监局立案查处餐饮食品违法案件件,药品违法案件件。
(七)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办法》 区卫生、农委、质监、工商、食药监以及商务局均建立了食品安全信息公布制度,通过政府网站、部门网站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向社会公布食品安全信息,同时各部门之间相互通报获知的信息,实现了食品安全信息资源共享,设立网络发言人,针对广大网友提出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回复。截至目前我办共撰写食品安全信息简报25期,其中两期被市食安办采用。
(八)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1-2015年)》
一是对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及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二是召开食品质量安全分析会,警示和告诫食品生产加工业主和相关责任人。三是针对食品生产加工的8个环节,印制了警示标语张贴于企业办公室、生产车间、检验室、原料库等场所,以随时提醒食品从业人员依法生产合格食品。四是充分利用“315三下乡”活
动、《食品安全法》颁布二周年、《x食品安全管理办法》颁布实施、“食品安全宣传周”和食品安全“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等活动等为宣传平台,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形成政府、企业、行业组织、专家、消费者和媒体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营造了“人人抵制假冒伪劣”、“人人关注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监管高压态势”的浓厚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食品抽验经费不足,现在实行抽样单位自行购买样品并免收检验费等,极大增加了检验费用,个别部门因单位的经费不足而影响了某些食品的正常抽验。二是由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多、部分职责交叉,对“前店后厂”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流动经营(手推车)小吃的馒头、凉面、烧烤等即时加工销售点,农副产品加工小作坊等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管。三是餐饮服务和保健食品经营单位等企业基础条件差,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安全保障水平低。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办将继续坚持部门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坚持治理整顿与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相结合,努力构建和谐的食品消费环境。
(一)继续抓好食品安全宣传工作。一是继续组织各部门开展“食品安全乡村行”、“食品安全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的宣传活动,向民众普及食品安全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提高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和自我维权意识。二是组织各职能部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集中宣传活动。
(二)进一步加强监督整治力度。一是组织职能部门在2012年春节等节假日期间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检查;二是重点
抓好农村地区市场整治,加强农村群体性聚餐管理;三是继续加大对生产规模小、生产条件低、产品质量存在严重问题企业的整治力度,坚决杜绝无证生产、经营食品现象发生;四是巩固各项专项整治成果,将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督检查有机结合,常抓不懈;五是强化重点品种的监测与建档,全面完成重点品种监测工作任务。
(三)加强督查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我办将进一步加强对各职能部门的督查力度,落实年终目标考核工作,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加强对食品安全状况的调研和风险评估,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融入到日常工作中,确保全区食品安全状况持续好转,确保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二O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第四篇:县食安办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督查
县食安办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督查
近日,为确保全县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县食安办从各监管部门抽派人员组成五个督查组,对39个乡镇和县级有关职能部门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督查组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暗访座谈等方式,对上半年食品安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工作开展情况;食品生产经营人员集中教育培训情况;重点区域、重点对象、重点品种食品安全监管情况进行了明察暗访,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立即责成有关部门进行限期整改,排除不安全隐患。并就如何做好下一阶段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要继续抓好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严格落实食品企业第一责任的责任。二要抓好食品安全重点案件的查处工作,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机制,提高对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防控处置能力。三要继续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加大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健康体检力度。四是重点抓好小作坊、小摊小贩、小餐饮、糕点卤菜房,农村自办宴席、学校(建筑工地)食堂、职工机关伙食团、夏秋季食品安全监管,确保不发生群体性食源性疾病。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一日
第五篇:福建食安办通报今年以来食品安全工作情况
福建食安办通报今年以来食品安全工作情况
从福建省政府近日举行的食品安全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传出消息,今年以来,福建省加强工作力度,强化日常监管,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深入推进“餐桌污染”治理工作和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5个月,全省共查处违法行为2263起,查获不合格食品达97.31吨。
为保障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提高食品质量水平,今年1至5月份,福建全省各级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31.6万人次,开展执法检查7.7万次,查处违法行为2263起,查获不合格食品97.31吨,其中肉类30.06吨、水产品0.15吨、蔬菜8.01吨,其他食品59.09吨。
查明台湾进口含塑化剂食品3808吨
会上,福建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秉成介绍,针对台湾地区发现的饮料等食品非法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非食用物质的事件,省政府迅速采取措施,全面加强对台湾进口运动饮料、果汁、茶饮料、果酱果浆、胶锭粉类等食品及相关食品添加剂的检验监管,深入排查风险隐患。截至6月17日,全省共查明从台湾进口的含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食品共计3808吨,目前已被召回584.1吨。
5月30日起,工商部门对通报的生产企业的问题食品和问题食品添加剂依法开展市场清查行动,共查处含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食品3856公斤。自6月1日起,福建省暂停进口台湾方面通报的问题产品生产企业生产的运动饮料、果汁、茶饮料、果酱果浆、胶锭粉类产品和食品添加剂。另外,在省质监局抽取各类食品、食品添加剂样品620余批次检查中,未发现省内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库存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也未发现企业存在采购和使用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生产加工食品等违法行为。
查处食品违法案件112起
在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中,截止5月底全省共检查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企业、餐饮服务单位9.8万家次,查处违法行为112起,责令39家生产企业停产整顿,暂扣生产许可证12张,8起案件移送公安部门查处。
福建省质监局、工商部门、卫生部门联合开展行动,围绕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区域深入排查违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检查食品生产企业3688家次、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148家次,抽检样品2673批次,查处涉嫌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案件23起。检查食品添加剂经营户1.73万户次,查扣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数量
4.9吨和假冒伪劣食品添加剂253公斤。
加强源头监管 实施检打联动
为了切实从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全省还特别加强了
“瘦肉精”、三聚氰胺、苏丹红等违禁品的源头监管,实施检打联动,专项整治以城乡接合部为重点检查区域,以各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商场、超市、肉食店为重点检查对象,严防病死、未经检验或检疫不合格的猪肉进入流通环节。定期不定期对生猪养殖场和屠宰场进行盐酸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的尿样抽检,做到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和23个重点城市“瘦肉精”100%监管。同时还开展了生鲜乳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安全用药推广工作,在抽检生鲜乳样品26个批次中,检测三聚氰胺、皮革水解蛋白和碱类物质合格率为100%。
由于今年食品安全事件突出,福建省特别加大了食品安全工作力度,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积极研究部署食品安全工作,同时深入当地企业、餐饮单位进行实地检查,督促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另外还加强了食品安全应急能力的建设,明确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工作事故处置制度和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制度,提高应对食品安全事件的能力。
七项措施保障下半年食品安全
会上,吴秉成副主任还介绍了下半年福建省主要通过七项措施继续深入开展治理“餐桌污染”工作,全力保障食品安全。一是深入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二是抓好食品安全整治;三是重点推进食品安全可追溯、食品安全市场流通、食品安全标准认证等食品安全长效机制体系的建设;四是加强行政执法,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严厉打击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五是加强督促检查,对有关食品安全问题及时依法查处;六是认真准备好10月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和省政府向省人大汇报并接受专题询问的各项工作;七是做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全省食品安全的素养,提升食品安全的监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