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3同步练习:6-26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时间:2019-05-14 09:26: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二历史必修3同步练习:6-26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二历史必修3同步练习:6-26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第一篇:高二历史必修3同步练习:6-26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第六单元·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一、选择题

1.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三次局部战争中,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从发现一个机动目标到发动袭击需要一天的时间,在科索沃战争中这个时间差已经缩小到一个小时,在阿富汗战争中仅需要10分钟的时间,这一状况与哪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直接相关()A.信息技术

C.激光技术

【答案】 A 【解析】 从发现机动目标到发动袭击的时间不断缩短,这显然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作用。

2.下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中,最具有划时代意义,并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技术是()A.核反应堆

C.航天技术

【答案】 B 【解析】 “最具有划时代意义,并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技术行业,应该是其他技术行业发展的基础,故本题应该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

3.2008年9月,“神舟”七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又有新的进展,而人类飞天梦想的首次实现是()A.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B.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成功 C.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试飞成功 D.苏联发射“东方一号”载人飞船

B.电子计算机 D.生物工程 B.原子能技术 D.宇航技术 【答案】 D 【解析】 人类第一次飞上太空是1961年,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4.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被誉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到2011年,我国已加入这一计划()A.12周年

C.20周年

【答案】 A 【解析】 中国在1999年加入这一计划。

5.目前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新时代正在全面到来,把人类引入信息时代的重大成就是()A.遗传工程

C.航天技术

【答案】 B 【解析】 解题注意“信息时代”,而“信息时代”是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

6.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肖恩·马洛克曾经说:“因特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因特网能够使信息的及时反馈得到实现 B.用户可以在网上查询所需要的资料 C.因特网具有其他三大媒介的传播功能 D.电脑可以代替人脑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题意强调了因特网的影响,B.电子计算机 D.电视机 B.15周年 D.25周年 A、B、C三项体现了这一含义;D项与题意有关,而且表述错误,电脑无法代替人脑。

7.如果选择一个符合这一历史现象的现代术语为上图命题,最恰当的是()A.工业近代化

C.信息网络化

【答案】 C 【解析】 把地球紧密地联在一起的是信息网络化。

8.当今世界不分国家、不分地区,每个人都是地球村的公民。“地球村”由理想变为现实的最重要条件是()A.原子能工业的兴起 B.遗传工程的发展 C.因特网的发展 D.航天事业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使地球成为一个整体的是因特网的发展。

9.王老师是个武术迷,是各个电视频道武术节目的忠实观众,但平时工作繁忙,往往错过观看时机,暑假即将到来,王老师决定利用假期“恶补”一番,集中观看本年度各个电视频道的武术节目,并将经典节目刻录成盘以便进一步研究。下列媒介可以满足王老师这一愿望的是()

B.交通立体化 D.农业现代化 A.武术画报

C.电视

【答案】 D 【解析】 考查互联网的功能。

B.电影 D.互联网

10.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文章说:“美国领导的‘沙漠风暴行动’通过推毁伊拉克的通讯能力一举将其击溃,由此证明那些像使用巡航导弹一样得心应手地使用奔腾处理器的勇士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这说明()A.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人而是武器 B.战争不再是双方经济实力的较量 C.现代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战争的性质 D.电脑技术在战争中起了很大作用 【答案】 D 【解析】 A项太绝对化,B、C两项错误,D项符合题意。11.(2011·韶关)“对他个人来说,‘@’只是一个小发明,但对整个世界来讲,则无疑是伟大的”;“在无意间改变了人们的沟通习惯,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交流工具”。这指的是()A.相对论的推出

C.互联网的问世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可知题干所指是互联网的问世。

12.(2011·青岛)根据调查,目前聊天、看新闻、查询搜索资料、玩游戏、收邮件依然是网民主要的网络活动。离开网络的日子已不可想象了。上述材料反映了现代信息技术()

B.量子理论的确立 D.人类登月成功 A.推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 B.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 C.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D.没有任何影响 【答案】 C 【解析】 “聊天、看新闻、查询搜索资料、玩游戏、收邮件”体现的是网络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D项明显错误,A、B两项扩大了网络的作用。

13.(2011·临沂)顺口溜是民生诉求的重要反映,往往凸显出重要事件的影响、老百姓的期盼。顺口溜——“百货商店频打折,超市购物有赠品;不如网上淘淘宝,鼠标一点廉价美!”突出反映出“第四媒介”()A.传播信息的功能 B.学习、办公的功能 C.娱乐的功能

D.高度互动、双向传受的功能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鼠标一点廉价美”反映了因特网高度互动、双向传受的功能。

二、非选择题

14.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高科技使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6年2月4日,美国军方和政府部门的代表、著名的科学家一起挤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个房间里。当一位陆军将军轻轻按下电钮后,占满整整三堵墙的机器立即亮了起来,人们热烈鼓掌,高声欢呼:“ENTAC活了!”并且向总工程师埃科特祝贺。“ENTAC”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电脑。

材料二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请回答:

(1)计算机为什么被称为“电脑”?

(2)计算机网络技术给今天的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3)你认为有必要制定和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吗?为什么?

【答案】(1)计算机具有人脑的部分功能,能够存储信息和进行计算,可以代替人脑进行高水平的脑力劳动。

(2)进步性:

①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使人们很容易地得到信息和发送信息。

②推动了“新经济”的诞生,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③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局限性:互联网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 ①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垃圾与网络犯罪。②各国之间围绕互联网的竞争日益加剧。③人们容易沉溺于虚拟社会中不能自拔。(3)有必要。

①可以使广大青少年提高明辨是非和保护自我的能力,也有利于扩大网络媒体的积极影响。

②能积极推动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标志着我国青少年网络文明规范的形成。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瑞典《Post Och Inrikes报》是世界上仍在出版的最古老报纸。这家报社2006年12月29日在其网站宣布,报纸2007年1月1日起停印,将来只在网络上发行。从明年1月1日开始,这份报纸的信息将公布在瑞典公司注册办公室的网站上。办公室负责人罗兰·霍格隆德说,这一步具有积极意义。

材料二 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是网民。2006年年初接任《时代》周刊执行总编辑的施滕格尔说:“我愿意看到年度人物是一个人,今年的年度人物确实是一个人,不是计算机或者类似的东西。我们只是感到没有哪一个个人可以代表这一现象!”

(1)从材料一中可以读出的信息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印刷术的发明在当时具有怎样的意义。(3)“网民”成为美国颇具影响力的《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网络对社会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4)请你就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拟定一篇小论文的标题。【答案】(1)网络成为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网络传播信息是社会的又一重大进步。

(2)改善了文化传播手段,加快了文化的传播速度,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古代文化典籍的保存,为研究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有利于教育的发展;推动社会出现新的行业。(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问题:网络深深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答出其他内容,言之成理即可)影响: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网络技术创造了高新技术产业,催生了知识经济;网络技术加快了信息传播,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4)信息时代的中国和世界;互联网与社会进步。(答出其他内容,言之成理即可)【解析】 第(1)题要提取“最古老报纸”、“只在网络上发行”等信息,以信息传播手段的变化为切入点进行归纳。第(2)题要从当时印刷术的发明在文化传播速度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第(3)题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注意设问的角度。第(4)题要依据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来命制小论文的标题。

第二篇:高二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练习

高二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第三节练习

一、选择题

1.知名报人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诚相见,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每人都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感,与刚刚结束的那个旧时代相比,我真切地感到了民主的滋味。”材料反映的是

A.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民主精神 B.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人民民主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得到正式确认

2.1949年9月30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用了特大粗黑标题“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报道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问世。说它是“人民大宪章”的主要依据是 A.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B.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的政治制度 C.当时还没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规定了国名、首都、国旗、代国歌

3.下图(图略)反映了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五十年来,这些成就取得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B.中共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的实施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贯彻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4.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A.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 B.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C.民族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5.有宪法规定:“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经济组织以及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它们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保护。”这部宪法是

6.有外国记者报到:“(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场面让人们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种场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实施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7.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已“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包括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内的混合型国家”。该学者提出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最可能是

A.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B.经济特区的设立 C.多种经济所有制的发展 D.外国资本的大量进入 8.1997年6月30日23点50分许,英国查尔斯王子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说,这一重要而特殊的仪式标志着香港在一百五十多年英国统治之后,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这一仪式标志着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C.英国殖民体系的崩溃 D.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 9.按照大陆公安部出入管理局的统计,1987年11月至1988年4月,办理台胞证登陆者中,旅游经商人数占31.4%,而4月之后的半年里,比例已上升至60%以上。材料中相关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 B.和平统一方针的提出 C.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D.九二共识的积极推动 10.右图为2015年11月7日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的照片。在数百名中外媒体记者的瞩目下,两岸领导人历史性的握手时间长达70秒左右。“习马会”翻开了两岸关系新的一页。能够实现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直接会面的最重要前提是 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两党平等谈判 C.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干涉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1.2005年12月24日汪道涵先生去世,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认为:“‘汪辜会谈’签了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的最高峰。”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哀悼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九二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B.“九二会谈”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 C.“汪辜会谈”受到海峡两岸的一致欢迎 D.“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二、判断题

()12.一国两制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而提出的完成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首先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

三、材料解析题

13.实现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1月1日)材料二(1984年6月22日邓小平说)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何在呢?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总得找出个办法来,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材料三近20年中国大陆、台湾服务贸易总额变化(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大陆商务部台港澳司“历年两岸贸易统计”

材料四 我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和平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习近平会见马英九致辞》(2015年11月7日)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政府对台政策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历史背景。(3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构想的“新办法”,并概括这一构想的依据。(3分)

(3)据材料三,概括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主要特征。据材料四,指出两岸关系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2分)17.(1)由军事对峙到和平统一。(1分)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建交;对外开放等。(任意两点2分)(2)“一国两制”。(2分)国家统一的实际要求;台湾的历史和现实情况。(2分)(3)不断增长。坚持“九二共识”。(2分)

(4)有利于创造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等。(任意两点2分)

第三篇:高二历史必修3同步练习:第1单元综合测试题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50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个2分,共50分)1.(2011·上海历史·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孔子在对待他人的问题上主张仁爱: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项。

2.如下图所示,编钟是我国古代重要乐器。王公贵族们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王宫悬(四面),诸侯悬(三面),卿大夫悬(二面),士悬(单面)”。逾越则会招致杀身之祸。你认为上述材料最符合谁的观点()

A.孟子

C.荀子

【答案】 B

B.孔子 D.老子 【解析】 材料体现了孔子的“礼”。

3.“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答案】 D 【解析】 从题干中的句子可以分析得出,此时的教育比较注重启蒙孩子的长幼等级观念,而中国古代的儒家伦理道德比较注重等级观念。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

4.(2011·宁波)“和谐中国”是唱响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旋律。孔子的名言中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启迪作用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非攻,兼爱”

C.“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D.“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答案】 A 【解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所不希望的事情,也不要强迫别人接受,这是实现孔子“仁爱”思想的途径,其目的是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因而最符合题意。干扰项B项是墨家的观点,排除。

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A.道家

C.墨家

【答案】 A

B.儒家 D.法家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解析】 此观点体现了道家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6.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A.百家争鸣

C.独尊儒术

【答案】 A 【解析】 依据题干中的时间即可判断出。

7.(2011·厦门)“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提出这一思想主张的学派是()A.儒家

C.墨家

【答案】 C 【解析】 材料体现了墨家代表人物墨子的“兼爱”主张。

8.在有关惩治腐败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与儒家思想相吻合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C 【解析】 儒家思想强调:“为政以德”,主张“仁”和“礼”,与丙的说法相符。

B.道家 D.法家 B.焚书坑儒 D.崇儒尚佛

9.2008年残奥会会徽(上图)的图形部分是由红、蓝、绿三色构成的“之”字形。红色,寓意着太阳;深蓝色,寓意着蓝天;绿色,寓意着大地。3种颜色的3个笔划综合起来成为一个运动的人形,即为“天地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下列中国古代思想家探讨过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主张在处理天与人关系时,人应采取积极态度的是()A.墨子

C.荀子

【答案】 C 【解析】 解本题的关键是认真审题,看清题意是“在处理天与人关系时,人应采取积极态度”的思想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符合的是荀子,他提出了“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

10.为庆祝建国60周年,某中学开展了以“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最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的是()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君主专制,君权神授 ④“民贵君轻”“君舟民水” A.①②③

B.①③④ B.韩非子 D.董仲舒 C.②③④

【答案】 D

D.①②④

【解析】 君主专制,君权神授明显不符合“和谐社会”的建立,排除含③选项即可。

11.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答案】 A 【解析】 荀子主张“人之初,性本恶”,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

12.《汉书·食货志》记载:“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为改变这种状况,当时的统治者()A.重征赋税

C.实现仁政

【答案】 B 【解析】 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统治者被迫实行与民休息的“无为而治”政策。

13.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儒家学说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民间生存智慧到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演变过程。其中提出“大一统”思想的是()A.孔子

C.董仲舒

【答案】 C

B.孟子 D.朱熹 B.无为而治 D.独尊儒术 【解析】 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14.(2011·滨州)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五个可爱的福娃,他们分别代表了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在古代,将阴阳五行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思想家是()A.孔子

C.朱熹

【答案】 B 【解析】 汉代董仲舒融合阴阳五行等思想而形成了新的思想体系。15.(2010·广东·1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

C.王阳明的“心学”

【答案】 C 【解析】 这首诗出自王阳明之手,诗中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而万物本源在于自己的心,这反映了“心学”的观点

16.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认为:“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推测下列人物的观点与王阳明相近的是()A.陆九渊

C.朱熹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只在身心上做”,体现了心学“发明本心”以求理的主张。

17.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

B.李贽 D.程颢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B.董仲舒 D.王阳明 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答案】 C 【解析】 科举制创立于隋唐时期,“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排除A、B两项;D项与材料和史实不符,排除。

18.“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浪费粮食伤天理”这些俗语不能反映中国古代哪家学派的思想..()A.儒家

C.墨家

【答案】 D 【解析】 三则材料依次反映了儒家的伦理道德,道家的无为思想,墨家的“节用”思想。

19.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濂溪(周敦颐)、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组织一大系统„„”请问这位古人是()A.李贽

C.王阳明

【答案】 B 【解析】 材料实际叙述了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

20.《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

B.朱熹 D.王夫之 B.道家 D.法家 A.“仁政”思想

C.宋明理学思想

【答案】 C

B.“天人感应”学说 D.“经世致用”思想

【解析】 “忠义”思想是理学重视气节的体现。

21.五四时期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答案】 B 【解析】 A、C、D三项分别是孟子、顾炎武、朱熹的观点。22.(2011·安徽联考)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A.有教无类

C.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材料中主张外来工子女与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正反映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本题选A项。其他B、C、D三项与教育公平主张无关。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经世致用 23.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上书汉武帝,所写材料需两人抬进宫,后来这种情况得到极大改变,其首先得益于()A.造纸技术

C.制墨技术

【答案】 A 【解析】 纸没发明以前,多用木简、绢帛作书写材料,比较笨重,纸的发明改变了材料所述状况。

24.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发明是()A.指南针和印刷术

C.造纸术和火药

【答案】 D 【解析】 与“推广民众教育”有关的发明只能是印刷术和造纸术。25.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此处“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A.使欧洲告别了骑士时代 B.加速了欧洲文化进程

C.为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条件 D.引发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答案】 C 【解析】 材料所述物件显然是指南针,它的发明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条件。

B.火药和指南针 D.印刷术和造纸术 B.雕版印刷 D.活字印刷

第Ⅱ卷(非选择题 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26题11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5分,第29题11分,共50分。)26.(11分)2011年1月11日,在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北广场,矗立起一座孔子雕像。就此事,某校甲、乙两个学生学习小组,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中展开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意见。以下是讨论中利用的两则材料。

材料一 孔子的学说也不过只是一家之言,„„代表不了中华文明。„„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什么“温良恭俭让”;什么“克己复礼”,只有一个字:“礼”,而他的“礼”的核心就是封建统治者的“礼”,„„我们不可以随意否定一个历史人物,也不可随意拔高一个历史人物。

——2011年1月14日 新华网博客

材料二 汉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历代当权者都推崇儒术,奉为治国方略。„„“仁”与“礼”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对任何时代任何制度都是适用的。„„当此之际,儒学再次引人关注:“养心莫善于寡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格言,耳熟能详又历久弥新,仿佛就是针对现实社会的某些弊端发出的。最近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方面汲取孔孟伦理原则,提出了更符合实际的建议:“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崔道怡《略谈孔子塑像》,2011年1月31日《人民政协报》

请回答:

(1)作为甲组同学,请你据材料一指出反对为孔子塑像的理由,你如何利用材料二从思想文化方面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点?(5分)(2)作为乙组同学,请你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思想的历史影响及现实意义方面概括赞成为孔子塑像的理由。(4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2分)【答案】(1)反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利益,不能代表中华文明,拔高了孔子的地位。(2分)进一步说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压制了人们的创造性。(3分)(2)历史影响:自汉武帝开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维护了政治上的大一统和社会的稳定。(2分)现实意义:儒家学说对现实社会具有借鉴意义,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有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2分)(3)应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2分)27.(13分)(2011·韶关)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 ①所谓“天道”,泛指宇宙、天地、自然的起源和法则,而“人道”则是关于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道理。„„②《周易》有这样的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③这里的“天文”是指关于季节、时令变化的学问,目的是使人们能适时地进行农耕活动;“人文”则是人类“文明”的另一种表述,主要指社会制度和人们自身的素养。④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天道”和“人道”相互关系的探讨和论述,就是对于“天文”和“人文”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著名学者阮炜在《中外文明十五论》中引用《中国必然强大》比较分析说明中国文化是“家文化”和“官文化”,中国人太重视家庭观念和“忠君”意识,“续香火”意识强;中国人是“天生的协调专家和政治家”。

(1)就历史学而言,材料一中学术价值最大的句子是(将句子前的序号写出来)________。指出战国时期具有“天道”和“人道”思想的主要流派的主张。(4分)(2)扼要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天道”和“人道”思想产生的原因。(3分)(3)概述秦(西)汉统治者对儒、道、法思想的实践结果。(3分)(4)宋代天人结合,产生了什么新的哲学思想?其对我们现在的最大影响是什么?(3分)【答案】(1)学术价值最大的句子:②(属于原始文献)。(1分)主要流派的主张

①孟子提出:“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义利观。

②荀子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礼法并用、性本恶、君舟民水。

③庄子提出:“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3分)(2)原因:生产力的进步,农耕经济的发展;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教育的发展,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3分)(3)实践结果:秦朝“焚书坑儒”,运用法家思想建立中央集权,但运用失度,导致二世而亡。西汉初年,运用道家思想(黄老之学),与民休养生息,出现“文景之治”,然而不能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质为外儒内法),完成“大一统”,使儒家思想成为延续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3分)(4)新哲学思想:宋明理学(或程朱理学)。最大影响: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构建和谐社会等。(3分)【解析】 第(1)问,②是原始文献,学术价值最大,它的意思是治国家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以明耕作渔猎之时序;又必须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以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等级关系,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义,并由此而推及天下,以成“大化”。(2)对“天道”和“人道”的解释回答战国时期的主要派别及其主要主张即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原因。(3)秦朝时奉行法家思想,实行焚书坑儒,汉初奉行黄老之学,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4)宋代理学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28.(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材料二 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独尊儒术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发展,成为此后二千年间统治人民的封建正统思想。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材料三 理学,亦称为新儒学,又称为“道学”或“宋学”。所以称为理学,是因为两宋诸子所创建的思想体系以“理”为宇宙最高本体,以“理”为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所以称为新儒学,是因为理学虽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但其张扬的孔孟传统已在融合佛、道思想精粹中被加以改造,具有一种焕然一新的面貌。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四 明清时期„„面对理学的渐趋没落,一部分士大夫转而寻求新的思想理论,对程、朱理学提出了挑战,陆续出现了许多进步思想家,成为反理学的先驱。„„他们倡扬民族气节,批判君主专制,反对空谈性理,向封建制度和宋明理学发起猛烈的攻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蒙思想的早期民主主义思想。

——《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

(1)依据材料一,归纳“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4分)(2)材料二中的核心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4分)(3)依据材料三分析,“理学”是新儒学的主要理由是什么。(3分)(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进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4分)【答案】(1)基本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出现众多思想流派,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推动了社会进步。(4分)(2)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稳定统治秩序。(4分)(3)理学是融合佛、道思想经过改造的儒学,但仍以儒学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张扬孔孟传统。(3分)(4)批判君主专制,倡扬民族气节;反对空谈性理,提倡学以致用;重视工商业发展;反对理学,建立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4分)29.(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他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法正确地计算日食、月食。”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董仲舒是汉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当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瑜等著《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 中国人在科学实验发明上的确非常伟大。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各举一例证明利玛窦的结论。(3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董仲舒为什么能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分)(3)结合材料二、三,从思想文化方面回答材料三中李约瑟的“问题”。(4分)【答案】(1)医学:战国编撰、西汉成书的《黄帝内经》;数学:最早发明了十进制记数法;天文学:《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3分)(2)他改造儒家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使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4分)(3)儒家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导致中华民族存在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缺点,没有进行理论创新。(4分)

第四篇:高二历史必修3(岳麓版)同步练习:2-10梨园春秋

第二单元

第10课

梨园春秋

一、选择题

1.《家有儿女》里刘星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怎么比窦娥还冤呢”。“窦娥”这一形象出自下列哪位戏剧家的代表作品()A.关汉卿

C.马致远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窦娥出自元杂剧的奠基者关汉卿的代表作《感天动地窦娥冤》。B、C、D各项所指也都是元代杂剧作家,但与窦娥无关。

2.在唐代宫廷中不可能见到的现象是()...A.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为宫女们传诵 B.皇帝和大臣们欣赏带有西域风情的歌舞 C.梨园院向王公贵族们展示新排练的京剧剧目 D.大臣把张旭的狂草送给皇帝鉴赏 【答案】 C 【解析】 京剧形成于清朝。

3.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为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色”表示()A.忠勇正义

C.凶狠残暴

【答案】 A 【解析】 “白色”表示奸诈狡猾,“黑色”表示铁面无私。4.江苏省作为教育部新课程试点地区,从2008年开始在20所中小学

B.奸诈狡猾 D.铁面无私 B.白朴 D.王实甫 试点开设京剧课程。学生在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还可以增长一些历史知识,主要是因为京剧()A.是兼收其他剧种的长处而形成的 B.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C.继承了古代戏曲歌舞并重的传统 D.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 【答案】 B 【解析】 京剧中有很多剧目都是表演历史故事的,所以学生在学习、欣赏京剧,受到艺术熏陶时,还可以学习一些历史知识。

5.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贵妃醉酒》是其代表作之一,在戏中梅兰芳饰演的角色属于()

A.生

B.旦

C.净

D.丑 【答案】 B 【解析】 京剧中旦主要是指女性人物的扮演者。

6.2007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于2007年2月3日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中国的京剧与西方的交响乐交相辉映,中国艺术团选择京剧作为表演重点的原因是()A.京剧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B.京剧服饰华丽,体现了中国文化雍容华贵的一面 C.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D.京剧代表中国戏剧的最高水平【答案】 C 【解析】 中外文化交流,京剧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7.一人生活在明朝,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①喜欢画年画

②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

③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 ④喜欢听京剧 A.①②③④

C.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京剧形成于清代,排除含④选项。

8.《清明上河图》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古代开封的繁荣景象。下列场景中不可能在画中出现的是()A.王家锦帛铺当街而设

B.刘三叔精装字画铺出售唐代名家字画 C.驮运丝绸、瓷器的骆驼正在出城 D.娱乐场所瓦子表演杂剧《西厢记》 【答案】 D 【解析】 《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的作品。

9.“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下列与这句艺术谚语有关的是()A.汉赋

C.京剧

B.宋词 D.传奇 B.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中的“丑角”关键词,并结合对京剧的理解和认识可以判断。

10.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以展现我国国家级文化遗产和民间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祥云小屋,受到中外宾客的一致好评。你认为下列文化符号与其对应地区正确的一组是()A.变脸——四川

C.京剧——江苏

【答案】 A 【解析】 昆曲兴起于江南,京剧形成于北京,黄梅戏是安徽的地方戏。

11.在戏曲舞台上,演员轻扬马鞭表示骑马,划桨表示行船,绕场一圈表示日行千里。这些舞台表现形式体现了戏曲表演艺术的()A.综合性

C.虚拟化

【答案】 C 【解析】 京剧在表演艺术上注重发扬象征虚拟歌舞并重的传统。12.京剧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高度美学成就的戏剧艺术。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最早形成于北京地区 B.由元杂剧直接发展而来 C.清朝时期成为广泛流行的新剧种 D.在徽剧和汉剧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答案】 B 【解析】 京剧是由清朝时的徽戏融合其它剧种而来。

B.程式化 D.现实性 B.昆曲——辽宁 D.黄梅戏——陕西 13.(2011·广东六校联考)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

A.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

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

【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发展历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元朝杂剧俑和京剧脸谱反映的是戏剧的发展。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项。

二、非选择题

14.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B.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 D.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 材料三 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1)娱乐演艺场所。

(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善的受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摘自关汉卿《窦娥冤》

材料二 程长庚(1811~1880)名椿,一名闻翰,字玉山,寓名四箴堂。祖居安徽怀宁石牌镇,出生于潜山县黄泥镇程家井。其父程祥桂是道光年间三庆班掌班人。1840年前后由安徽入京,不久成为三庆班的台柱和班主。他广泛吸取各种戏曲的长处,融合徽剧、汉剧和昆曲等多种声腔,推陈出新,自成一家。其唱腔高亢饱满、字正腔圆,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作品是__________(剧种)的主要代表作。请你分析这种剧种在当时得以流行的原因有哪些?

(2)“元曲四大家”除了关汉卿,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说明在戏曲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剧种”。(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京剧在全国广泛流行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元杂剧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需求、元代的民族政策使得很多文人从事创作。

(2)白朴 马致远 郑光祖

(3)南戏、杂剧、京剧。

(4)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京剧自身的魅力;京剧集唱、表白、动作于一体,具有很强的欣赏性;京剧艺术的大众化;统治者的重视等。

第五篇:必修五→《雷雨》同步练习

《雷雨(节选)》同步练习二

1、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A、烦燥

汗涔涔

贤惠

惊愕

B、窟窿

半响

纪念

弥补

C、谛听

松弛

斡旋

脉膊

D、昧心

混帐

敲诈

伺候

2、下面句中破折号的用法各不相同,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日——每年我总记得。

②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③你发的是断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

④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A、表示解释

表示说明

表示中断

表示转折

B、表示说明

表示解释

表示中断

表示递进

C、表示说明

表示解释

表示中断

表示转换

D、表示递进

表示转换

表示中断

表示延续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问过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许多人。

B、他现在跟你是完完全全两样的人。

C、无锡的人以后是没见着她,以为她那夜死了。)

D、你不要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不会忘了。

4、周朴园对鲁侍萍的四次发问,表现了他思想感情的变化,下面四种排列的顺序,合理的一种是()

①(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②(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③(忽然立起)你是谁?

④你——你贵姓?

A、①④②③

B、④①③②

C、④②①③

D、③①④②

5、下面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周朴园

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

B、周朴园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C、鲁侍萍

你?(笑)三十年我一个人都过了,现在我反而要你的钱!

D、鲁侍萍

老爷那种绸衬衣不是一共有五件?您要哪一件?

6、与下面这句话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我就是要问董事长,对于我们工作的条件__________”

A、究竟是同意不同意?

B、究竟是许可不许可?

C、究竟是答应不答应?

D、究竟是赞成不赞成?

7、下列常识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曹禺原名万家宝,他的处女作《雷雨》是于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写成的。

B、他陆续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等闻名中外的优秀剧作,解放后还写了历史剧《胆剑篇》、《王昭君》和《屈原》。

C、《雷雨》通过一个资产阶级的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20年代中国社会现实。

D、四幕话剧《雷雨》中的周冲,是一个受过“五四”以来新思潮影响的,和鲁大海一样的革命青年。

8、课文一开始有这样的话“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这段场景说明了什么?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

B、增强舞台气氛。

C、加强戏剧的真实感。

D、暗示雷雨即将来临,有点题作用。

9、鲁侍萍反驳周朴园说“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表面上她是在否定自己,实际上是()

A、揭露周的隐私,揭穿周的虚伪

B、以此来报复周朴园,解心头之恨。

C、澄清自己,来表明自己的清白。

D、进一步试探周的真实意图以及其真正感情。

10、《雷雨》中用了许多巧合,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女儿四凤做佣人的这一家正是侍萍三十年前做佣人的那一家。

B、侍萍当年曾爱过周家公子周朴园,四凤又爱上了周家的一又一代公子周冲。

C、鲁大海带领工人斗争的酱家恰好是他的生身父亲。

D、四凤所爱的周家公子正是她的同母异父的哥哥。

11、《雷雨》是本质的矛盾冲突是哪两项()

A、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

B、周朴园同鲁大海——父与子的矛盾冲突。

C、周朴园同繁漪——夫妻之间的矛盾冲突。

D、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12、阅读下面片断,完成4—6题(下面节选的内容是紧承课文的部分)

大海为仆人们拥下,侍萍随下。台上只有周朴园、周萍。

周萍

(过意不去地)爸爸

周朴园

你太莽撞了。

周萍

可是这个人不应该乱侮辱父亲的名誉啊。

半晌。

周朴园

哦。(沉吟,忽然)来人!

仆人由中门上。

周朴园

你告诉太太,叫她把鲁贵跟四凤的工钱算清楚,我已经把他们辞了。

是,老爷。

周萍

怎么?他们两个怎么了?

周朴园

你不知道刚才这个工人也姓鲁,他就是四凤的哥哥么?

周萍

(惊)这个人就是四凤的哥哥?那么,爸爸——

周仆园

(向仆人)跟太太说,叫账房给鲁贵和四凤多算两个月的工钱,叫他们今天就走。去吧。

周萍

爸爸,不过四凤同鲁贵在家里都很好,很忠诚的。

周朴园

嗯,(呵欠)我很累了,我预备到书房歇一下。你叫他们送一碗浓一点的普洱茶来。

周萍

是,爸爸。

周朴园由书房下。

周萍

(叹一口气)嗨!(急走向中门)

(1)对舞台说明中周萍“过意不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周萍觉得自己行为莽撞,有失体面,给爸爸丢了脸。

B、鲁大海居然当面侮辱自己的父亲,而自己又没能适时有效地制止,周萍感到对不起父亲。

C、周萍觉得自己对待鲁大海太粗暴了,因此心有歉意,在父亲面前不好意思。

D、周萍觉得就这样放鲁大海走,太便宜了,他准备再追上去。因此,他想征求一下父亲的意见。

(2)(惊)这个人就是四凤的哥哥?那么,爸爸——”周萍这句台词语意未尽,破折号“后周萍要表达的意思是()

A、抓紧把鲁大海赶走,切切不能再犹豫

B、能不能先把鲁大海赶走,暂且留下四凤和鲁贵。

C、能不能先开除鲁大海,四凤和鲁贵也不要辞。

D、正好把他们一家三口统统开除,免得惹事生非。

(3)从这段台词中,可以看出周朴园怎样的性格,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残忍、冷酷、自私、虚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B、冷酷中不乏温情,愤怒中含有宽容。

C、同情、关心鲁家,内疚之情难以言表。

D、奸诈、毒辣、凶残、做事不计后果。

答案:

1、D

2、A

3、C

4、B

5、D

6、C

7、A

8、C

9、A

10、B

11、AD

12、(1)B)(2)C

(3)A

下载高二历史必修3同步练习:6-26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二历史必修3同步练习:6-26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二英语必修五练习

    Unit 1 Great scientists 一、单词拼写(须用本单元的单词和词汇) 1.This new e _______________for the car works well. 2. The farmers in this area had a good harvest......

    历史必修三练习(四)

    历史必修三练习(四) 一、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一百多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

    2018高二必修同步物理练习题变压器

    2018高二必修同步物理练习题变压器 高中是重要的一年,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4高二必修同步物理练习题,希望大家喜欢。 1.(2011年济南高二检......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教案 岳麓版必修3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熟悉20世纪后半期诞生的主要科技,理解高新科技的时代内涵,了解新兴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价值。认识高新科技作为第一生......

    2018年秋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同步测试:第六单元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Word版含解析(推荐5篇)

    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1.下列关于互联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 B.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 C.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D.2......

    必修4 unit4 同步基础知识练习

    必修4 unit4 同步基础知识练习 一.单词拼写 1. They reached a c__________(十字路口) marked by a signpost(路标). 2.He had to d_______ himself against their charges(......

    2012年高二历史练习:3.2 新文化运动 (人民版必修3)

    补弱:新文化运动 一.选择题 1. 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

    初三历史世界古代史专题练习

    世界古代史部分 一、中考考点 1.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代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第2课) 2.了解伯利克里时代雅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