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国家创新体系与产学官合作.doc

时间:2019-05-14 09:51: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日本的国家创新体系与产学官合作.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日本的国家创新体系与产学官合作.doc》。

第一篇:日本的国家创新体系与产学官合作.doc

[转载]日本的国家创新体系与产学官合作(图)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网

图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概念图

图2 日本的创新体系与政策课题

图3 从基础研究到市场的完整价值链之概念图

图4 TLO组织产生的历史必然

图5 大学、TLO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图6 日本TLO业务运作概要图

前不久,由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组织的中国科学院首期“赴日本科研管理高级培训班”圆满地完成了赴日培训。本次培训恰值温家宝总理赴日进行“融冰之旅”友好访问,培训班所到之处受到日本有关方面的热情接待。在日期间,学员们听取了来自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的13次讲座(报告);参观了丰田、松下、东芝和岛津等4个世界500强企业;访问了理化学研究所、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物质材料研究机构和著名的私立庆应义塾大学,并同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和讨论,收

获颇丰。

日本以其占世界0.3%的国土面积和2%的人口,创造了每年占世界16%的GDP,成为世界第二经济科技强国,已有9人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这些都给学员们带来许多思考和启发。其中感触最深的一是日本的国家创新体系;二是日本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中完整价值链的建立;三是国立研究机构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的引领作用和企业强大的研究开发能力。这些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中国科学院创

新政策的制定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日本的国家创新体系

1995年日本颁布的《科学技术基本法》,明确提出将“科学技术创造立国”作为基本国策,这可以视为日本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开端,它改变了以往偏重引进和消化国外技术、开发应用技术的做法,转而注重基础理论和基础技术的研究开发,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技术持续推动经济发展。为此,自1996年起,日本连续制订了3个为期5年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这与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的时间大体相当。目前正在实施的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与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三期的时间完全一致。

在本次培训过程中,我们对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图1是日本国家创新体系概念图,它从日本的自然条件、文化传统以及国民性等国家、社会的最基础层面出发,层层演进,通过科学技术及产业两方面的发展最终让市场进行检验,形象地说明了国家创新

体系的各个环节。

如果说图1表示的仅仅是创新体系的概念,那么图2就是从组织单元结构方面表明了日本创新体系各个单元(机构组织、政策法规等)发挥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也就是产(企业)、学(大学和科研机构)、官(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以及技术转移机构在其中所起

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在日本,企业早已确立了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提供了日本全部R&D经费的60%以上,市场机制是配置创新资源的主要方式。大学(包括科研机构)在为社会提供研究成果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培养大批量的优秀工程师。日本政府通过政策法规和资金支持,对国家创新活动进行引导、扶持和干预,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多方面强有力的保障。

首先,一个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需要正确的战略导向和法律保障。继1995年颁布了《科学技术基本法》之后,2002年日本又颁布了《知识产权基本法》,2003年成立了以首相为“议长”的高规格知识产权战略总部。此后,日本还新制定或修改了21项知识产权相关法案,使日本成为全球迄今知识产权战略最为系统化和制度化的国家。

其次,日本政府历来重视制定科技发展计划。继第一、第二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后,自2006年度起实施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在预算方面重点支持生命科学、信息通信、环境、纳米技术和材料等4个高科

技领域。

再者,来自日本政府和企业在科学技术相关领域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1993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出现停滞,政府财政困难,但科学技术相关的经费却稳步增长。从1995年起,民间企业科研投入连续9年增长。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统计,近几年日本每年研究经费的总投入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3%,在全球保持着最高水平。

国家创新体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的成长也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建立于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其独特的制度安排和社会经济环境。

产学官合作是日本经济发展的法宝,在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中,产学官合作又开始不断探索新的形式,建立国家级的技术转移机构就是

其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技术转移机构

为进一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日本自1999年开始设立国家级的技术转移机构(Technology Licensing Organization,简称TLO)。至今不过10年时间,截至到今年4月,被官方批准的TLO共有43家,遍布全国。从图3可以看出日本通过重树完整的价值链的相互关系,理清了成果转换中从Science-Technology-Business的各个环节。

TLO的主要作用是:

(1)发掘、评价大学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

(2)在向专利局申请的同时使之专利权化;

(3)让企业使用这些专利权(实施许可);

(4)作为对等条件从企业收取使用费,并把它作为研究费返还给大

学及其研究者(发明者)。

1998年5月,日本政府制定并颁布了旨在促进大学和国立科研机构科技成果向民间企业转让的《关于促进大学等的技术研究成果向民间事业者转让的法律》(简称《大学技术转让促进法》)。该法的核心内容是推进将大学的科技成果向企业转让的技术转移机构的设立,确立政府从制度与资金方面对科技成果转让机构予以支持的法律依据。以期通过大学科技成果的转化来配合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创造出新的高技术企业,使大学的研究更加富有活力,为日本经济的复苏和学术研究的发展做出贡献。图4从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角度,表

明了TLO产生的历史必然。

通过颁布和实施《大学技术转让促进法》,直接导致了TLO的诞生和发展,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让,推进新兴企业的建立和发展,提高企业技术水平的作用;同时,大学也取得了适当的经济回报,充实了科研经费。大学(包括科研机构)、TLO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如图5所示。

在日本,类似于TLO的组织有很多,但国家级的只有43家,只有取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才能享受相应的国家政策支持。就是说,只有根据《大学技术转让促进法》,由文部科学大臣和经济产业大臣共同批准的TLO,才可获得官方政策的支持。具体包括:

1、国家给予与技术转移有关的经费支持(相关经费的2/3以内,上限是3000万日元/年,补助期间5年);

2、由“独立行政法人中小企业基础建设机构”提供债务担保;

3、专利费的减免(依据《产业活力再生特别措施法》);

4、被批准的TLO可以无偿使用国有设施(大学设施)(依据《产业

技术力强化法》);

5、派遣技术转移专家(专利流通顾问);

6、由国立大学向被批准的TLO出资(国立大学法人法);

7、作为特例,由“中小企业投资育成株式会社”出资(被批准的TLO

向技术转移的接受方提供支持)。

这些优惠政策的特点是:

第一,支持范围广泛。例如,在资助内容的2/3相关经费中,包括技术研究成果的收集、评估、调查所需要的经费;信息加工、收集、传播所需要的经费;技术指导所需要的经费;技术转让专家的人工费。再如债务担保,平均给每个TLO最高担保额可达10亿日元(约合6500万人民币)。还有,经济产业省对派遣的技术转移专家,平均每天可补助10万日元,其中包括人头费、交通费、通信费、调查费、研修讲座费等。

第二,政策日趋完善。以“独立行政法人中小企业基础建设机构”提供的基金为例,它是支撑TLO活动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但其不得用于专利代理人费用。然而,日本TLO的经费支出中绝大部分为专利代理人费用,如在日本申请一项专利的费用大约为40-50万日元,而其中的90%是专利代理人的费用,这样就极大地限制了该项资助所能发挥的作用。因此,1999年10月日本政府又颁布实行了《产业活力再生特别措施法》,对国家批准的TLO实施3年的专利费和专利审查申请费减半的政

策措施。

这些政策措施,对于创业阶段的TLO步入良性循环起到了关键作用。按组织形式,日本的TLO分别以财团法人、大学法人内组织、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注册,根据出资方的不同,它们各自以不同的模式运行。图6表示的是日本TLO业务运行概要。

包括设立TLO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日本产学官合作的发展。2005年,仅日本国立大学的合作研究项目就超过了10000项,国公私立大学合计超过了13000件。产学合作研究和企业委托研究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以往那种企业对大学(教师)的“交往型”产学合作,开始向“以契约为基础的高透明度”产学合作转变。

与此同时,TLO组织本身也开始进一步强化,成绩优秀的TLO被冠以“超级TLO”,由它们为一般的TLO培养技术转移专家;各TLO与大学的“知识财产本部”共同组建了“大学技术转移协议会”,加深大学与TLO

之间的沟通。

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国立研究机构与企业

2001年以来,日本政府大幅度改革国立科研机构,将89所国立科研机构转变成为59个独立行政法人(日本在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并方面,参照了我国的一些做法)。独立行政法人化的优点是:可以灵活有效地执行预算;可以灵活地改变组织结构;人员定额没有事先规定,在待遇

上更多依赖个人的业绩。

在本次考察的3所国立研究机构中,理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理研”)无疑是最有代表性的。2003年10月,理研也由特别法人变为独立

行政法人。

作为日本综合性的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理研不仅有物理及化学、还包括生物学、工学、医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纳米科学、情报科学等研究领域,从事着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等广泛领域的研究活动。在理研90年的历史中,有7位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与理研有关,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现有大约3000名研究人员,年预算约62亿人民币,每年发表论文2300篇左右。除不直接招收研究生外,理研与中国科学院非常类似,了解日本情况的中国学者称理研为“日本的中科院”。理研将自己的使命确定为:

1.展开高质量的研究工作,并通过综合开发拓展新的研究领域; 2.为学术界构筑最高水平的研究基地,并对外提供使用的机会; 3.率先建立起一套崭新体制,以推动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培养年轻人

才;

4.让科研成果造福于社会,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文化和教育水

平做出贡献。

现任理研理事长、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野依良治教授,作为一位成就卓著的战略科学家,上任伊始,就提出了雄心勃勃的五点“野依动

议”。即把理研建设成为:

1、看得见的理研;

2、在科学技术史上继续辉煌的理研;

3、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理研;

4、对世界和社会发挥作用的理研;

5、对人类文明和文化做出贡献的理研。

为鼓励竞争,日本政府正在进一步提高竞争性经费的规模,改变以往按科研人员的人头拨发下去的状况,让科研人员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争取研究经费。日本竞争性经费由2000年的3000亿日元增加到2003年的3500亿日元,2005年达到了6000亿日元。因此,包括理研在内的日本国立研究机构,也开始接受改变过去“国家拨款”制度的挑战。

除研究经费外,在人才方面,日本的国立研究机构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各研究机构都纷纷拿出自己的对策。如理研2001年组建“创意研究小组(Initiative Research Unit)”,目的是为从事创造性研究的青年科学家提供探索科学前沿领域的机会。每个创意研究小组都以带头人命名,由其组建研究和支撑队伍,实行5年合同的任用期限制度。创意研究小组带头人必须是40岁以下、在获得博士学位后拥有在自然科学领域3年以上的工作经历。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2003年实施为期5年的“国际青年科学家中心”(ICYS)计划,其特点是:国际化、跨学科性、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不同领域科学家汇集一起从事跨学科研究,在过去10年内获得博士学位者有资格申请成为国际青年科学家中心的伙伴,资助对象包括半数以上的外国科学家。

日本国立研究机构的经费制度改革、用人制度改革等等,都与国家

创新体系的调整有密切的关系。

除国立研究机构外,日本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次培训,特别邀请了岛津制作所曾获诺贝尔奖的田中耕一当时的5人课题组长、现任岛津基础技术研究所所长的吉田多见男博士,就岛津的技术开发作了报告,从中可窥见日本企业技术开发的一斑,其精彩的演讲给全体学员上了生动的一课。

总部设立在日本京都的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成立于1875年,是以生产各种分析测试仪器、医疗器械、航空航天仪器、半导体仪器等为主的企业,现有职工3085人,2005年的销售额达到约21亿美元(整个岛津集团)。2002年,岛津中央研究所(现基础技术研究所)的普通技术人员、43岁的田中耕一因在“生物大分子的鉴定及结构解析方法的开发”上取得的突出成就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尽管仅是一家企业,但以基础研究所为中心,生命科学研究所、质谱分析研究所、软件开发中心、设计技术中心、岛津欧洲研究所等构成了岛津制作所强大的研究开发体制,员工中50%是技术人员(其中从事研究开发的就有近1000人),公司的宗旨是“以科学技术向社会做贡献”。

吉田多见男先生在总结岛津的研究开发时认为,对于个人和团队方面,他总结了规律:①团队技术能力的提高和目标一致是极其重要的;②要有兴趣、热情、好奇心;③在本职工作上两年要成为专业人才;④信息的选择——最低限度的学习(学习过多也可能什么也做不出来);⑤实验再实验;⑥善于总结原创性成果(是否可以申请专利或写成论文)。而对于企业的发展,他认为:①关键技术一定要自己掌握;②培育创造力(从追赶型到引领型);③注意基础、应用和开发研究之间的平衡;④与研究机构的合作(如产学官联合);⑤重视知识产权,等等。他在谈到企业研究开发的目的和意义时强调,除了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以外,研究开发对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获诺贝尔奖等)也非常重要。这恐怕也是这家企业从京都的岛津、日本的岛津、到世界的岛津的原因吧!岛津不但有明确的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开发战略,还有具体的“技术开发时间表”,何种技术、什么产品、在哪一年完成,一

目了然。

在岛津,我们确实领略了什么是日本企业的技术创新,真切地感受到了日本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也确实为我们的企业、甚

至研究机构所存在的差距感到汗颜。

思考与借鉴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和考察,尽管我们不能全面地认识和把握日本的国家创新体系及其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但还是给我们带来许多思考和启迪。日本的某些经验和做法,对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中科院的知识创新工程有很多借鉴意义。

一、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低。正因如此,近年来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都在呼吁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并将其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尽管这种愿望无可厚非,但与中国现实情况并不相符,我国企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难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而日本的企业,如松下电器公司、岛津制作所等具有强大的技术开发能力,松下每年获本国专利权在5000件以上,岛津的一般技术人员能够获得诺贝尔奖,这除了企业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创新氛围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获得了高额利润、尝到了甜头才是根本。这与我国许多企业喜欢“短平快”技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大力倡导产(包括研)学联合,发挥各自长处,扬长避短(不是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发挥企业在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而不

必片面地追求“以企业为主体”。

二、大学与科研机构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功能

毫无疑问,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大学与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起着核心作用。与我们不同的是,日本的国立科研机构并不直接招收研究生,但目前已开始尝试与大学(如筑波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与此同时,日本的国立研究机构,一直在接受国内外的博士研究生到研究所进行短期的访问和研究(如理化所每年都接受北京大学的几名学生)。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日本的大学和科研机构都将“把技术回报给社会”当作自己的使命。在大学,这被称为除人才培养和科学研

究的“第三使命”。

三、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政府职能

日本是市场经济体系成熟的国家,但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上,政府仍进行强有力的干预,除了在制度建设上下工夫外,通过行政手段对传统的国立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有效支持和干预,因此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上,政府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当前,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入到在国家层次上进行整体设计、系统推进的新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发挥更加积极和有效的作用。

四、科技成果转化中介组织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至关重要,制订和完善建立技术转移机构(TLO)的法规是根本

尽管我国早在1996年就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这甚至比日本的《大学技术转让促进法》还早两年时间,但这不是科技成果转让的专门法律,对如何支持和规范科技成果转化没有作出任何规定或规定过于笼统,缺少操作性、实用性。

近年,我国在大学和科学院也建立了若干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但实际上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机构的法律地位,因而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时常感到尴尬。当然,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将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对此人们充满期待。但另一方面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的建立和发展还是新兴的事业,还需要百般呵护和耐心,不能指望一夜之间就可以把我们传统的技术市场都改造成高起点、具有国际水准的TLO,要在基础建设上下大功夫。

第二篇:产学合作的创新点研究(精选)

产学合作的创新点研究

开展产学合作项目能够引导和推动云南工商学院会计学院校企共建实训室,也积极探索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和新机制,推动我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强化会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与训练,同时也能够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产学合作机制创新

我院和企业应共同强化对实训室的领导,全面加强实训室的建设、改革与管理工作,其创新机制如下:

(一)人才培养创新

我院与企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应的企业学习方案,并且方案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企业生产实际,可操作性强,在执行期间,学生学习效果好;合作企业也能够结合企业实际,开展专家授课和大师讲座,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及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形成“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模式。

(二)运行管理创新

我院产学结合项目实行以学校为主、企业参与、分工合作、良性互动的管理体制与机制,管理机构与制度健全,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特色。建立健全了教学运行及质量监管机制,形成了有利于学生学习、训练和实践的教学环境与平台。建立了学校和企业分工负责、较好满足实训室建设与人才培养需要的政策、经费、人员等保障机制。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到位,安全制度健全、规范,执行严格;安全设施完好、齐全;无安全事故。

(三)条件设施创新

经过七年的努力,自2007年5月我院建立的第一个会计类校内实训室――会计手工实训室至今,已建成两个会计手工技能实训室、两个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两个会计仿真模拟实训室、两个ERP综合实训室等教学用实习实训室,模拟不同情景的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导向设置,相辅相成,形成了培养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应用技能的综合实习实训基地。在日常教学中,所有实训室的开放率均达到100%,目前在校学生人均占有实训室设备资源率为0.2,能保证每个学生每天都有两个课时在实训室学习的机会。

二、行业企业参与教学

学校的办学宗旨的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了认真贯彻这一宗旨,我院开展了一系列的产学合作项目。

(一)专家授课

在开展产学合作项目中,我院为满足学生对企业岗位的认知需求和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引进了专家授课项目。专家均来自与各事务所、高校或者研究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在授课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以学生的兴趣点为主导,带动学生认识企业,认识社会。

(二)大师讲座

我院在引进专家授课的同时,还在课余时间,为学生引进丰富的大师讲座。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书本上的专业知识之外,能够更多的了解市场,开阔眼界。

(三)工学交替

为贯彻学校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目标,提高学校专业人才的质量和未来毕业生合格率。我院根据学院精神对会计学(本科)专业安排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进行教学中期的工学交替实习。

我院工学交替实习借鉴国外教育经验,通过“理论学习-实践运用-实践总结-理论学习”的学习方式,提升大学教育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大学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从而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水平与专业对口率。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以任务为导向,全面的了解行业性质和工作程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产学合作在云南工商学院会计学院实行7年,基本实现了产学结合,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且具备了一毕业马上就能上岗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立弟.产学合作,共创未来[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2]陈红梅.南京研究型大学产学合作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3]常甲辉.基于专利数据的我国长三角985高校产学合作模式及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1.[4]张学文.基于知识的产学合作创新:边界与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0.

第三篇: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定稿)

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其核心内涵是实现国家对提高全社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有效调控和推动、扶持与激励,以取得竞争优势。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基础成为企业、区域乃至国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平台,因此国家创新体系既包括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率,也包括提升全社会的知识基础等重要内涵。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院借鉴国外对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成果和实际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中,提出了关于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技术企业为主)、科研机构(包括国立科研机构、地方科研机构和非赢利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这表明中国创新体系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并举的系统。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筑,主要有以下几点:(1)创新是具有经济和社会目标导向的行为,创新的实质是发展经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必须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和竞争力。(2)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从中国自己的国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既要有在世界最前沿领域开拓进取,也要有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战略与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3)在中国,创新的核心是要从体制上、机制上解决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创新的关键是提高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实力。(4)创新不仅表现为知识和技术的转移,而且表现在创新系统多元化的要素有效地使用与协同,构成知识与技术的创造、获取、转移和应用的网络。

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

知识创新系统是由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核心部分是国立科研机构和教学科研型大学。知识创新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转移,基本上是政府起主导作用,以政府行为为主。对于知识创新系统,国家实施了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计划(攀登计划)、重大科学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等。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技术创新系统是由与技术创新全过程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核心部分是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在进入国家创新体系之后会发生许多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它和知识创新一起丰富自己的内涵,成为因知识的应用和传播而效益更为显著的创新行为。对于技术创新系统,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计划、技术创新工程等。

知识传播系统主要指高教系统和职业培训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培养具有最新知识、较高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国家知识和信息基础设施、知识和信息传播网络等在知识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知识传播系统,有国家“211工程”、跨世纪人才培养工程等。

知识应用系统的主体是企业和社会,其主要功能是知识和技术的实际应用。知识应用主要是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社会和企业是行为主体;政府的作用是制定并执行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监督和宏观调控社会及企业的行为,应用知识作出科学的决策,以提高知识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和效率,促进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对于知识应用系统来说,有国家“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等。

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网络系统,是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整体。国家所实施的“中国2l世纪议程”、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和超级“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对于国家创新系统的相关子系统的建设都有积极作用。尤其是“211工程”、“技术创新工程”、“知识创新工程”等三大工程的实施,构成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内容,在国家层次上形成了建设国家创新系统的战略布局。

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是由创新资源、创新机构、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四个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推进国家科技创新,要充分发挥国家创新体系在合理配置创新资源,促进各类创新机构密切合作和良性互动,完善创新活动的运行机制,保持创新活动与社会经济环境相协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创新资源是创新活动的基础要素,要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促进创新的核心资源,高度重视知识信息、知识及知识产权等战略型资源在创新活动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创新机构是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充分激发各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各创新主体间相互协调与联合。创新机制是保证创新体系有效运转的关键因素,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分配激励机制,有利于创新资源和要素流动与互动的公平竞争机制,保证创新活动客观、公正和科学。创新环境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保障因素,要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的法律法规、政府激励政策、信息网络、大型科研设施与创新基地等国内软硬环境,逐步形成能有效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国际互动外部环境。

三、加强创新主体间的有机联系与分工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

国家创新体系的作用体现在对其组成主体的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组织与协调,使它们相互作用,发挥各自的优势,其本质是在创新主体间形成协调机制。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加强政府、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之间的有机联系与分工合作,使技术创新成果更快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升级。”国家创新体制作为科技体制的一种新形式,其性质属于科技政策,即调整各科技创新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优化科技发展的外部发展环境。政府是创新的发起者、组织者和推广者,通过投入、科技计划、立法和政策手段、制定科技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

政府的职能是对创新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和正确引导,以有利于创新活动的政策调动科研

人员的积极性,做好为国家创新体系健康发展的服务工作。具体来讲,政府的作用是目标设定、实施保障、提供辅助、组织与实施。目标设定是指制定、评价创新政策及相关的国家科技活动计划,与国家产业政策等目标一致。实施保障是为激励和刺激创新发展设立一系列手段和机构。组织与实施是国家对一些重大创新项目可以采取直接由政府组织的方式予以实施。政府通过立法、政策手段来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通过制定国家创新战略,确定有带动作用的新兴产业和重点战略产业作为国家扶持的重点,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实现经济发展的跨越。国家创新政策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经济政策的实施,协调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在技术创新上的合作关系,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国家技术创新政策是一国创新要素运用效率和创新能力的决定要素,对一国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家创新政策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技术创新的风险性、效益的外部性使得技术创新出现市场失灵,国家创新政策从全社会利益出发,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形成一种机制,使国家创新系统内部各要素不断的创新,从而达到国家整体技术水平提高的目的。

企业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创新水平。企业不仅是创新体系中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研究开发经费的主要承担者,同时也是新技术的使用者。企业主要承担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的任务,通过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改进产品,占领市场。即江泽民同志所指出:“技术创新,主要是企业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的产品,增强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于技术创新而言,知识传播对企业来说是次要的,它没有对社会成员进行知识传播的任务,只对内部职工和用户进行培训。大企业与小企业相比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大企业资金多,技术能力强,有能力从事大规模的工艺创新的研究。它有一个较完善的创新组织,容易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小企业因机制灵活,创新动力大,一旦有资金帮助,便更愿意从事大创新。譬如,许多微电子行业的创新都是当时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明的。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创新的作用点应是通过科技计划在创新战略上引导大企业,以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在政策和资金上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发展和扶持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科研机构既是基础知识的生产者,也是应用知识的生产者,是重要的创新源和新兴产业的重要创业者。国家科研机构的主要任务就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进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1999年8月23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的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中国科学院实施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在创新目标、组织机构、人员机制、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了力度较大的改革,在应用科技领域推动创新技术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上迈出了新的步伐”。由于科研机构进行知识创新的目的要落实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上,落实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上,因而它也承担着知识转移的任务。因此,江泽民同志提出:科研机构也要成为人才培养的基地,纳入国家高级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之一,成为培养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摇篮。地方科研机构是全国科研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它的任务则偏重于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方面的工作,它们与企业之间存在着一种更为紧密的联系,更加面向市场和需求。

大学是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和知识创新的策源地。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进行知识的传递。但是高等院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也是知识创新源。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是相辅相成的,即通过知识创新培养人才,再利用人才进行知识创新。一个大学如果不进行知识创新,拿不出自己的科研成果,就无法承担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一个大学拿不出可向企业转移的科技成果,也就无法与企业形成紧密的联系,无法取得企业对它培养出来的人才的认同。因此,江泽民同志把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概括为“主要基地”和“重要摇篮”,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

随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以及研究型大学和国有大企业为主力军的骨架创新体系已经形成,并进入实际操作阶段,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总之,要立足中国国情,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壁垒,形成合力,真正建立起中国自己的国家创新体系,为增强中华民族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体制保障。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与法律对策

孟凡昌

【摘要】:科技成果转化对科技与经济的协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是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将直接影响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本文由绪论、科技成果转化概述、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历史沿革及存在的问题、国外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和加速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对策几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科技成果转化概述,界定了本文科技成果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含义,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阶段性、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在技术创新中的地位等内容。第三部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历史沿革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历史、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第四部分,国外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主要介绍了美国、德国和日本三个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五部分,通过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加速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对策 第六部分,结论,重申文章的主要观点,提出用法律手段,强化国有企业参与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人员的成果转化意识,修改《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促进科技争议解决,完善法律、法规创造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科技成果 转化 科技中介组织 风险投资 法律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44

【目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文摘要5-6 ABSTRACT6-11 第1章 绪论11-15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2 1.1.1 选题背景11 1.1.2 研究意义11-12 1.2 文献综述12-13 1.2.1 科技成果转化的含义12 1.2.2 国内学者关于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研究12-13 1.2.3 国外科技成果转化经验的借鉴13 1.3 研究方法13 1.4 创新点13-15 1.4.1 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定位13-14 1.4.2 科技争议的诉讼费问题14-15 第2章 科技成果转化概述15-23 2.1 科技成果与科技成果转化15-20 2.1.1 科技成果的含义及其特征15-16 2.1.2 科技成果转化的含义及其特征16-18 2.1.3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阶段性18-19 2.1.4 影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分析19-20 2.2 科技成果转化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地位20-23 2.2.1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需要20 2.2.2 新技术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20-21 2.2.3 新技术的检验环节21-23 第3章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历史沿革及存在的问题23-29 3.1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历史23 3.2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23-24 3.3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4-29 3.3.1 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24 3.3.2 国有企业缺乏应用科技成果的动力24-25 3.3.3 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不足25 3.3.4 市场运行和信息交流机制不畅25 3.3.5 现行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和法规不完善25-27 3.3.6 科技争议不能得到及时解决27-29 第4章 国外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及启示29-39 4.1 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29-32 4.1.1 市场的导向和驱动作用巨大29 4.1.2 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29-3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3 重视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30-31 4.1.4 明确政府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定职责31 4.1.5 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法律保障机制31 4.1.6 实行税收优惠法律制度31-32 4.2 德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32-34 4.2.1 重视科技立法和科技政策32 4.2.2 增加科技资助促进成果转化32-33 4.2.3 建立科技园区和鼓励风险投资33-34 4.3 日本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34-36 4.3.1 重视科技立法和技术转化机构的建立34 4.3.2 政府直接干预科技成果转化34-35 4.3.3 重视科技评估和科技预测35 4.3.4 重视科技中介机构的作用35 4.3.5 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35-36 4.4 国外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36-39 4.4.1 立法先行确保科技成果转化36 4.4.2 强化科技评估36 4.4.3 进行宏观政策引导36-37 4.4.4 风险投资作用十分巨大37-39 第5章 加速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对策39-47 5.1 强化科技人员的成果转化意识39-40 5.1.1 树立转化意识39 5.1.2 树立市场和风险意识39-40 5.2 强化国有企业承担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责任40-42 5.2.1 国有企业承担科技成果转化的义务40 5.2.2 国有企业承担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利条件40-41 5.2.3 国有企业不承担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责任41-42 5.3 修改《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解决科技争议42-43 5.3.1 修改《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原因42 5.3.2 修改《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建议42-43 5.4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法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43-47 5.4.1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法及相关的法规43-44 5.4.2 完善立法促进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44-45 5.4.3 借鉴国外经验用法律维护风险投资市场发展45-47 第6章 结论47-49 参考文献49-53 致谢53-55 作者简介55-57

第四篇:合作共建,创新产教结合新模式

合作共建,创新产教结合新模式

---2014年安庆浮山科技工程学校现代农业类产教结合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校现代农业类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产教结合办学之路上呈现出勃勃生机,办学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和影响。目前该专业已成为我校国示建设重点专业,该专业学生参加各级技能大赛成绩斐然,甚至代表着安徽省最高水平,现已连续多年承办安徽省职业院校中职组农业类技能大赛,受到省市领导多次表彰。现将我校2014年现代农业类产教融合方面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农民工学校的职业培训为突破点,增强办学生机与活力

思路决定出路。我校早在2008年就开始了以农民工学校为载体的送教下乡活动。以职业培训为突破点,增强办学生机与活力。2014年,我们以枞阳县“美好乡村建设”为契机,以短期培训为切入点,根据市场需求,首先选定园艺、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机械加工、焊接、电工电子等市场急需专业开展短期技能培训。培训学员没有年龄限制,培训任务主要就是教操作,使学员达到熟练工种的要求,保证培训质量。这样,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招生、培训、就业的一个整体循环,短训办学的实效在农村影响深远,一批批农家子女想成就一番事业,他们准备把知识学得更扎实,把技能掌握得更熟练,所以他们进一步选择了中职学历教育尤其是中职农业类教育。我们用短训的红火烫热了中职,打开了办学突破口,形成了我校“农”特色品牌。

二、以“请进来,走出去”为抓点,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为增强我校农业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我们以“请进来,走出去”为抓点,通过“训、聘、进、转”等模式对我校师资队伍建设进行“升级改造”。为此我校特聘了多位具有丰富农业生产和企业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我们的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参与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培训师资计划,并承担我们部分与企业联系紧密的课程,一对一地指导我们的实习生,深受学生欢迎;同时,我们也循序渐进地安排年青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入农场,进行实习锻炼,积极选送青年优秀教师参与“国培”和“省培”实习培训,了解书本知识与企业新理念的衔接,目前我校农业类“双师型”教师比例大幅提高。

三、以现代农业中心实训基地建设为着力点,创新产教结合新模式

发展靠实力,实力靠建设。2014年我校继续以现代农业中心实训基地建设为着力点,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新模式,走产教结合的办学之路。一是依托专业办企业建立实训基地模式。2014年加大投入修缮了800平米的实习车间,建起了25亩大棚实习场。良好的设备条件单一用于教学,远不能发挥出综合效益。为此,我们在实训基地基础上创办了“牛津绿化有限公司”,企业对外经营,基地产教联合发展,既解决了学生实习实训耗材问题,节约了学校开支,又实现了学校增收,达到了壮大办学实力的目的。二是实训基地建在企业模式。2014年我们继续主动走出去,与县内枞阳县红阳农机厂、芜湖市德力西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把实训基地建在企业,相关专业的学生入学后,实行三段式教学,首先在校内进行文化理论及专业技能训练,再把学生送到工厂进行实践操作,最后回校办工厂或外埠企业顶岗实习。2014年我校在芜湖农委的牵头下送出180人次去德力西公司顶岗实习。在校师生既节省了学校实习原料,又节省了工厂的人员开支,还可以得到更多的生产实践机会,三是技术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模式。为有效利用我校专业技术优势,盘活校内教学资产,我们依托现代农业中心丰富的教学资产和农业专家技术优势,一是开展现代农业培训,二是开展农机具租赁与维修保障,三是送教下乡技术指导,来达到吸纳农村种田大户的社会资金,共建实训基地的目的。这既改善了学生学习的条件,又增长了师生对农业全生产周期的生产实践经验。学生毕业后还可以在这里就业。四是招商引资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模式。为解决农机维修和服装两个专业的实习问题,我们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由外埠各选择了一个农机修配厂和一个服装加工厂到校内建厂,学校为厂家提供场所、水电和工人等,厂家为学校提供师资、教学设备。这两个企业都是对外服务,每天都有不同型号的车辆前来修理,每天都有商家到服装厂做不同款式的服装,为学生提供了灵活的全方位的锻炼机会,实现了普通教学模式达不到的教学效果。五是租赁承包共建实训基地模式。2014年,我们根据市场状况并结合我校实情,筹备发展养殖专业,为解决实验实训条件问题,通过自购设备、租赁场地等多种方式,投入50万元修建了现代化水面养殖场,达到了实习、示范、增收三位一体。通过上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五种模式的创建,我校学生农业类实训工位由原来的不足100个增加到700个,学校每年增收30万元以上,既为学校办学解决了现实问题,又为学校未来发展拓展了空间,增强了学校自身造血能力。2014年又添置了70万元的实习实训设备。

四、以提高服务能力为落脚点,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牢固树立“以服务求贡献、以贡献求发展”的思想,学校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培养中级技能型人才,提高新增劳动力水平的基础上,还不断拓展服务功能,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一是进行劳动力转移培训。我校是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每年结合短训招生与枞阳县劳转办联合进行劳转培训,推进劳务经济的发展。依托骨干专业,对接企业用工需求进行就业、再就业培训1100多名,有效提高了职工就业能力。二是进行生产示范。我校的各个专业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都兼有试验、示范、推广的职能。养殖专业与170多家养殖户建立了生猪养殖协会,构建了稳定的利益联系机制,每季召集一次会议,调查了解生猪的繁育、饲养、疫病情况,传授饲养新技术,传递新信息。畜牧专业教师每月走访两个养猪大户,检查饲料配方情况,指导饲养员对生猪进行防疫,随时接待养殖户来访,有效推进了我县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在肉价上涨的形势下,极大地提高了养殖户收益。三是进行实用技术推广。我校还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培训基地,肩负农村实用技术推广的使命。学校与43个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建立了垂直联系,每年定期深入农村进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办班讲座、现场指导等方式推广农机、机电、焊接等实用新技术,把专业优势转化给农民。特别是重点普及推广农机具修理、生猪养殖和水产养殖技术,我们计划再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建立起温州式“松散型、联动式、小规模、大产业”的产业集群,做大做强职教产业集团,拉动一方经济增长。

总的来说2014年我校通过合作共建,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实行产教结合,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继续在做活职教大文章上下功夫,打造基地品牌、专业品牌、师资品牌、学生品牌,学历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培训教育三个教学序列同生并长。学校目前与长三角、皖江经济带的企业签订了1700多人的订单培养协议,目前全体员工正以昂扬的斗志向着新的目标进发。

安庆浮山科技工程学校

2015-1-9

第五篇:产教合作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产教合作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会长金辉

我省中等职业教育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立中等专业学校算起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高等职业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创办联合大学开始,也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应该说,产教结合的办学实践与职业教育的创立与发展是同步的,在这期间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有历史的曲折、挫折。进入新时期,面对新任务,职业教育如何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体制改革要求,积极探索产教合作、校企结合新路,创新办学模式,加快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需要我们总结已有的实践经验,需要深入开展理论的探讨。

一、产教合作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征

职业技术教育的成长、发展源于经济、社会的进步和教育自身的发展,对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来自与经济、社会和普通教育的相互关系的实践和研究。

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产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应用性技能人才的重任。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中职教育是中等教育的一部分,现在高职占高等教育的规模已是半壁江山,中职即将与普通高中平分秋色。在各级各类教育中,高、中职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初中后、高中后的教育结构的两次分流。高、中职这两个“一部分”,与普通高等教育、普通中学教育是类别关系,不是级别关系;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高、中、初等职业教育是级别关系,但又不同于普通教育那种逐级升学的级别关系。专升本、对口招生则是职、普立交桥的建设与拓宽。对中等教育的两次分流和职业教育类别的正确认识,是经过几代人的实践探索、不断深化才得来的。每当某种思潮冲击这一认识,模糊、淡化,乃至否定这一认识的时候,职业教育就受挫折,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就难以健康持续。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及上世纪末两次中等教育曲折历程的感受及其深刻。而认识回到正确定位,职业教育又快速发展。这是为什么呢?简言之,一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历史重任;二是教育结构必需适应时代要求,使人才培养的总体结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三是职业教育必须遵循自身规律,探寻、践行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真办职教,办真职教,真正办好职教”。

1996年公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性质(本质属性)作了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家教育制度则从基本制度层面上保障着职业教育性质目标的实现。职业院校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形成了明确的办学方针,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广大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实践,走出了产教合作、校企结合的职业院校建设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教育的社会性以及生产性、相对独立性等等基本属性,这是各级各类教育所共有的。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紧密、直接地联系经济,促进劳动就业,及其办学和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产教合作、校企结合,成为体现职业教育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职、普关系是教育结构内部的普遍性、特殊性,共性、个性的关系,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没有职业教育的个性、特殊性,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就没有区别了,如果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只是将本科教育的四年压成三年,只是内容压缩,那就是没有区别,没区别就没有职业教育了。同时,又不能否定教育的共性、普遍性,我们职业院校必须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培养计划要由市场推动,公办院校办学体制要探索改革、创新,这些都是我们的特点、特色,但不能也不可能走向职教产业化,否则,也就不是教育了。

产教合作、校企结合已成为职业教育的文化内涵。我们正由文化自在走向文化自觉。坚信产教合作是职业技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思想的实践途径,是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环境有机对接的有效形式,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教育环境资源,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教育模式,是校企文化交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必由之路。

二、产教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产教合作、校企结合,从产业、企业角度看,是要解决技能人才(技师、技工)的补充和提高,以师带徒已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求了,特别是众多的中小型企业,自己培养解决不了,或成本太高,质量、门类无法满足,就必然要专门学校来办;从举办学校角度看,勿容置疑,不能脱离产业、企业,否则就是离开了服务对象,就失去了存在目标;从学生培养角度看,没有校企结合,就不可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技能人才,就业就没有竞争力;从教育及其结构角度看,人的智能多元化、人才需求的多样化需要发展职教。周济部长把它提升为对“办什么样职业教育”和“怎样办好职业教育”这个根本问题的认识,确实毫不为过。

进入新世纪、新时期以来,国家召开了三次职教工作会议(2002、2005年国务院召开,2004七部委召开),从2002-2004年教育部连续召开四次产学研经验交流会(三次高职,一次中职),全国职业院校交流研究,部长每会必到,大家说是部长总动员,走向产学研结合新时代,真可谓汹涌澎湃,如火如荼。

纵观连续几次的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和产学研交流会,全国职业院校经验交流,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方针大计,为我们指明了新时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目标、任务。这些目标、任务,可以概括为五个要点,凸现产教合作的大趋势。

1.进一步转变职业教育办学思想,推进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坚持一个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行三个转变(从计划培养向市场推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政府宏观指导转变;从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使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急需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高度重视实践、实训环节教学,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职业岗位的能力,使绝大多数学生能顺利就业、胜任岗位要求。并且,要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

3.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逐步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要求中职学生要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高职学生实习实训不少于半年。并相应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使企业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劳动保护、安全工作,支付合理报酬。要求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每两年两个月)以及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4.推进体制创新,增强职教活力。提出了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优化组合,扩大优质资源,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路子;提出了公办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提出了公办职业学校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境外资金,探索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

5.充分利用优质职教资源和就业市场优势,进一步推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

总之,产教合作已是职教发展的大趋势,顺之者昌,逆之者衰。我们只有适应大势,坚持产教合作的改革发展之路,主动融入安徽中部崛起、新型产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流大潮,才能立起职业教育战略地位,才能建设发展得更加兴旺。

三、产教合作模式的探索实践在于创新突破

产教合作、校企结合直接关连着职业院校建设发展,人才培养工作,关连着行业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使用管理,已成为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在全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我省各类职业院校勇于开拓,立足自身实际,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探索实践,产教合作、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多样化态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从横、纵两个层面看,横向层面有以下类型:①行业、企业主管主办院校,依托行业企业,直接结合,紧密联系;②原有历史、基础与行业、企业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院校,背靠行业企业,虽现属教育主管或地方主管,“已有婆家,不离娘家”;③专业方向鲜明,与行业、企业结合成立职教集团,如安徽汽车工业学校牵头组建的汽车职业教育集团,安徽经济技术学校牵头组建的经济技术职业教育集团,安徽化工学校牵头组建的化工职教集团;④主动与相关企业建立产教合作委员会、董事会的多种形式;⑤民营企业举办民办高职,相互依存,机制灵活。

从纵向看:有点状的,某个或多个办学环节、教学环节的合作,如校外实践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冠名班、订单培养;有条状的或点、线结合的,如按专业大类或主干专业建立产教合作机制,逐步形成人才培养模式;有块状或综合的,从办学指导思想,到教育过程、教学基本建设、教学工作各环节,贯穿全过程的产教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区域性的合作方式:合肥(磨店)职教基地,根据合肥市“十一五”规划,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瑶海工业园等构建合肥东北工业组团,重点发展现代物流、轻纺、服装、建材及相关配套产业,进入基地的职业院校将有利于与企业紧密联系,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相结合;芜湖市依托开发区,组建职教集团;铜陵市采取“大集中,小分散”方式组建职教园区,都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产教合作营造良好的城市组团环境。

我省高职学院仅从开展了第一轮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院校看,绝大多数都与产学研合作办学相联系,形成了学校办学特色项目。如,淮南职技院的“通过产学研理事会体制下的产学研合作办学,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特色项目;安徽水利水电职技院的“校企合作,培养行业实用人才”特色项目;安徽商贸职技院的“传承百年老校办学传统,培养现代商贸技术人才”的特色项目;安徽职技院的“传承依托行业办学传统,培养服务社会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特色项目;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的“依托开发区,密切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等等。其他院校也无一不在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不断总结提高。

总之,这些探索实践都是十分可贵的,都在坚持不断进取,积极推进,逐步深化,加快发展,都未止于至善。当然,从总体看,与兄弟省市,特别是与那些积极借鉴吸收世界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美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加拿大的“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澳大利亚TATE学院的培养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等),有计划开展实验项目的高职院校相比,应当承认还有一定差距。

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我们如何立足省情,跟上全国先进水平,面向世界,去深化改革、创新突破,确实任重道远。有专家研究提出要在建立典型模式,开展理论研究,构筑运行机制三方面去突破,以推动中国职业教育与市场的结合;还有专家认为要体制创新等等,都是很有见地的。我认为,从我们自身实际出发,需要:

第一,在联合合作上下功夫,推进产教合作。无论高职、中职,学校单个闯市场,显然势单力薄成本高,当由主干专业强、基础好的院校牵头,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组成团队,开展联合合作,投入全国市场竞争。我们相当数量的中职学校苦于对外联系少,信息不足,整体实力不够强,要解决拿什么去合作、怎么合作的问题。首先要增强合作意识,主动去争取,而不可等待;其次总是要拿出自己最优最强的专业去参加合作,打开局面,所以一定要强化自己的骨干、重点专业,强化学校内涵建设;再就是无论是企业牵头的合作,还是兄弟职业院校牵头的合作,或是区域性、跨区域性的合作都要积极参与、争相加盟。

第二,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产学合作、校企结合运行机制,形成政府、企业、学校三方面动力机制,确实需要可操作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也需要有可行的成功的典型模式作基础,也要合作努力,共同推进。目前的状况,职业院校普遍与行业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不同层面的合作,但多数又是处于“松散型”的,“紧密型”的校企合作相对较少。于是有一种说法,就是“学校一头热,企业不积极”。其实,切不可如此一概而论,每一所学校的校企合作状况应作具体、客观的深入分析。“松散型”合作的走向无非是或者走向“紧密型”,或者走向萎缩,再就是双方根据合作内容项目目标的需要保持“松散型”。毕竟现在的阶段是已有的基础。我们的目标是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过渡,着力点在哪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核心还是在于合作各方“利益相关”的关联程度和“合作双赢”的成长程度。同时,建立起相应的运作机制,合作模式。还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第三,在点面结合上下功夫。只要在符合学校实际的办学理念、总体改革方案指导下,点状、线状的实践都是重要的,能在点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都是可贵的,就是能够发展推广的。应当避免的是本身特点不突出,又无总体导向和面上支持,而孤立、萎缩。一所成功的职业学校,总是在大目标下找准突破口,在点上起好步,在块状发展,不懈努力走出全方位建立产教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联合合作路子。

第四,在理论创新上下功夫。产教合作教育实践的重大突破,迫切需要理论研究为先导。但我省职教研究力量薄弱、分散,不少高职院校和若干中职学校建有研究机构,但缺乏信息交流,课题选择缺乏协作整合,缺少重大课题的联合攻关,更少与企业、行业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省职成教学会组建学术委员会和产教合作委员会,也是为了推进理论研究和产教合作教育,关键在于全省职业院校之间以及和企业界加强多种形式的联合合作,才能真正开展起来。一个目的,就是努力让安徽职教更多地进入国家队,要争取有国家队的主力队员,带动全省职教健康发展,为安徽崛起,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作更大贡献。

(本文系金辉会长在省职成教学会中职分会成立大会上所作的学术报告)

下载日本的国家创新体系与产学官合作.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日本的国家创新体系与产学官合作.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立新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新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来源: 《农业科技管理》.-2008(2).-1-8 作者:信乃诠 阅读次数: 434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2005年、2006年2个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抓......

    公务员面试: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本站推荐)

    公务员面试: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会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当前,我国......

    2020年国家创新体系基本建成(小编整理)

    2020年国家创新体系基本建成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 意见明确,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经验总结

    创建区域农技站 加强基层农技体系建设XX县地处渭北旱塬西端,全县辖10镇5乡,240个行政村,人口25万,土地总面积22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87万亩,人口密度103.7人/平方公里,地广人稀,是以......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对策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对策“九五”以来,酒泉市农技推广系统紧紧围绕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先后组织实施了35项重大农业科技项目,共增加直接经济效益5亿多元,农业科技......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研究与创新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研究与创新 大水学校 徐沙沙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课堂教学评价对教学活动具有导......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对策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对策“九五”以来,酒泉市农技推广系统紧紧围绕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先后组织实施了35项重大农业科技项目,共增加直接经济效益5亿多元,农业科技......

    国家、阶级、专政与国家治理体系(推荐五篇)

    国家定义,以及从专政到国家治理体系 ——兼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使命的完成 作者:鲁品越(上海财经大学资深教授,1949年生,男,汉) 邮政地址:200433 上海市国定路777号,上海财经大学 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