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业院校产学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个案研究
职业院校产学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个案研究
【摘要】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职业院校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我院在近几年就如何加强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大力推进产学教育合作进行了探索。我院充分依托航空港经济区、国家粮食核心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不断探索建立和完善与多方互惠互利互通的产学合作教育运行机制,是形成“三式一型”(办集团式学院、建产业式专业、开发技术式课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为兄弟院校提供了借鉴经验。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 区域经济 职业院校
1.产学合作教育的基本内涵
产学研结合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教学形式;是高职教育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推动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
产学研结合有两层内涵:一层是高校产学合作科研,它的基本特征是科研与企业相结合,目的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另一层是高校产学合作教育,它的基本特征是教学与企业相结合,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对社会与生产的适应能力。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产学合作教育这一层面,它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基本途径,也是教育创新的重要方面。
2.产学合作教育的必要性
2.1 产学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教育产学合作指导思想的确立体现了马克思教育学说的基本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高职教育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高职教育产学合作办学模式的确立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产学合作是高职教育创新点的突破点。
2.2 走产学合作的道路是保证高职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产学合作,学校一方面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提供专业对口的优秀毕业生;另一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场所,使学生通过与企业合作,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产、工程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完成高职教育关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实行产学合作有助于形成多样化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2.3 产学合作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工学结合、定岗实践。具体来讲,一是要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二是要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三是要大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四是要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3.产学合作教育的基本实践
我院充分利与区域优势,依托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办学实力,积极联系地区企业,已经形成校内企业7家,校外企业30多家,在双方自愿结合、相互尊重、互惠互通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相互参与,并按照学校与企业的实际需要扩大合作的范围,不断提高合作的质量与效益。
3.1 学院认真研究如何依托区位优势,紧贴外资企业人才需求实际,以就业为导向,走好产学结合、产学合作之路,打造产学合作教育品牌,先后与郑州宇通、海马汽车、郑州精密钻石制造、安阳鑫盛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安然测控等30余家著名企业建立了关系。与河南省继续、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地方企业、行业协会建立了多个区域性的校企联谊会、“产学联盟”。
3.2 学院与企业先后成立了“专业指导指导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强化与企业合作的力度,实现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走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路子,实现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目标。如积极开展了“定单式”、“冠名班”等合作教育模式。
3.3 学院大胆探索校企合作模式,目前已经发展了6家校合企业,形成了产业园区。其中校、企一体型的自办企业1个;校、企深度融合型的股份制企业2个;校、企紧密合作型的引厂入校型企业3个。此举在大河报、中国教育报、职业技术教育等著名杂志和期刊上均作了大量的报道和宣传,并得到了国家和省市领导的大力赞扬,被誉为“河南机电”模式。
我院的产学合作教育充分体现了与行业的紧密结合、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紧紧围绕了中原经济区、航空港区的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充分体现学院“三式一型”的办学理念和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
4.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
4.1 成立校企等多方参与的“校企合作委员”和“行业指导委员会”为产学合作的顺利进行提供组织保证。我院目前已经成立了学院校企合作委员会和河南省机械行业校企合作委员会。学校要开门办学,也体现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学校在校内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学科带头人的基础上,要邀请行业主管领导、企业生产负责人、技术骨干等一起参与,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定期会晤、商讨,加深多方的沟通与联系,促进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紧密衔接。
4.2 开展送教入企活动,进一步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教学实践基地、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在企业由学校出资建设建立信息化教室,利用企业的车间组织学生实习实训,充分利用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大学生进行专业课教学和实习实训的指导,学生可得到全防真的锻炼和实用技能的提高。企业利用学校的人才资源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承担科研任务,协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此外,校企双方还可以共同开展人员培训,如选派优秀教师深入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企业也可以选派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学校进行培训和深造,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4.3 政府要建立健全和完善产学合作的保障体系和机制。学校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出台相应政策、法规扶持和支持产学合作,要求企业、行业有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义务与责任,并有相应的鼓励政策。地方政府可建立区域性产学合作委员会或产学合作联席会议,对本地区的产学合作给予协调和指导。
高职院校只有充分依托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实行开放办学,不断探索新的办学理念,在办学职能、服务对象、培养过程、学校管理等有所创新,实行校企互动,建立和完善与多方互惠互利互通的产学合作教育运行机制,进而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职业院校办学特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院校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克玲.高职院校产学研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实现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8(01).[2] 杨忠东.高职院校推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09).[3] 陈勇强.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模式探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04).[4] 孔祥浩,许赞.苏州.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四轮驱动”结构与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1).
第二篇: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模版]
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从理论上看,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它们之间不仅是相互制约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是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物质条件与保障,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
首先,二者是对立关系。非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与加剧,环境污染反过来又会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要大一些。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人们认识的滞后性与利益的诱惑性,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急于求成,会采取“以环境换增长的模式”;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欠发达地区用于治理环境的经费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加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经济总量小而增长速度快。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和环境问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突出矛盾。
其次,二者是统一关系。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技术与基础设施支持。
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能降低区域经济发展成本,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而且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通过新的产业形态(如生态产业、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不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而且是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重要源泉与内容。从物质基础看,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从源泉与内容看,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改变气候,培育新的质量更高的环境。
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从表面和短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表现在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的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脱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但从本质和长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区域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环境保护与环境生态化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就环境保护而言,将环保产业与服务纳入区域产业的体系之内,将环保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来经营,同样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国家和企业带来直接经济利益。就环境生态化而言,环境生态化会直接或间接衍生出一系列产业(绿化、卫生、文化产业),提供许多就业机会。
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环境保护的结果必然衍生出一系列相关新型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比如,环保产业、生态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等。可以说环境保护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助推器。
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环境保护使环境良性化,从短期看直接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从长期看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循环与运行。环境保护与培育能够吸纳和同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废物利用,支持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良好的环境保护与培育,可以促进节约经济、循环经济发展,使区域经济实现良性运行。
提高生活质量与提升人们的境界。良好的环境,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提高生活质量,可以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与思想境界,还可以使人们容易形成友好的相互关系,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第三篇: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摘要】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或区域的地域空间系统中的一种复杂的社会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加速城市化进程是我国更为坚定不移的发展目标。众多区域的经济发展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了重大进展,但长期以来一直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制约。基于此,本文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出发,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并提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国内很多区域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是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具体体现。在改革进程中,历史原因一直以来牵绊着经济的发展,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一直存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是解决和突破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进而实现城乡良性互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我国各个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为理想的选择是走城市化道路。同时,城市化的加快也能够为经济发展带来有利条件。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城市化本质
1、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为适应国际与各国内部地域分工深化的要求应时而生。它是针对当时国家之间、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情况,从国民经济学中产生并逐渐壮大的一门应用性的新兴学科。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虽然,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可以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并获得尽可能的产出。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可总结以下几点区域发展存在的现象。
(1)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在区域上不仅表现出严重的不平衡,而且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各个区域发展出现严重的贫富差距,由分化现象导致了区域市场的分割,阻碍了全国整体市场的形成。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区域经济的差异是区域之间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变化的综合反映,也是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引起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导致一些突出问题解决起来极其棘手。
(3)城市化进程艰难前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为发展的主题,而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主线,城市化是结构变化的其中一个方面。由于诸如结构调整方式不合理等因素,城市化进程并不能平稳前行,时常遭受各方面的阻碍。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也给城市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2、城市化的本质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的实现,同时也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同时,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是高消费群体聚集所在。城市化使得大批低收入居民群体转变为高收入居民群体,因此城市化过程又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互动前行
作为区域经济学理论之一的“城市圈域经济理论”认为,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圈域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城市化进程,以求区域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空间经济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主要向城市集中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城市对经济的集聚功能和扩散效应这两者在既定区域的发展平衡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内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和农村工业化的力量的主要动力是推动区域经济集聚和城市化。区域经济的集聚水平与扩散功能之间相对平衡发展的阶段轨迹特征由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良好互动直接决定。中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制度是市场化的改革进程。那么,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在这种创新机制作用下,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前行。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表现为二者的相辅相成,即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城市化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可以通过人口、资源、资金等要素产生集聚效应,它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加速经济增长并同时促进区域和城市的快速经济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工业化仍然是城市化主要的直接动力。特别是农村发展非农产业促使人口、劳动和资源等要素集聚,带来规模集聚经济效应,促使农村向城市扩散并发生转移,这是工业化带来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直接原因。地方政府为了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运用经济迅速增长所带来的财富,推动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由此促成城市化与经济之间就形成不断循环的互动推进。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循环、互动推进,为地方政府在更大的区域经济范围上争取到更大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支撑。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认为,不同区域所处的城市化进程阶段不尽相同,其促进城市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也不一样。然而,区域内和区域外经济的发展需要协同力量,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主体的不同甚至可能背道而驰极易导致区域发展失衡。城市化的加快可以解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这些难题。
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诸多实践表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节奏并不完全同步,区域发展不平衡随之产生。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是促进成熟进程的最主要动力。为了缩小或者消除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城市化进程阻碍,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经济发展同样会有一定的冲击。故此,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建议。
1、发挥地方政府职能,制定适宜政策
城市化进程虽是一个客观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但这一过程不能脱离社会主体的能动性而存在。各个区域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都要相适应的的政策。一项政策的制定并不都是既适宜经济发展又益于城市化进程的。此时,地方应当发挥其职能,根据区域总体利益进行调控,改进或者重新制定相关政策,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与城市化进程不相协调的问题和矛盾。
2、最大化区域内资源优势,提供前进动力
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由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另外,其他诸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导致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给城市化进程带来了阻碍。由于不可调和的因素的存在,一些区域没有吸收外部资源的能力,只能依靠本区域内资源发展。故此,区域应当努力促使区域内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才能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保障。
3、协调区域内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功能上独立的,经济上一致的城市区域是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区域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依靠工业数量扩张带动城市化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只有完善城市体系和增强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创造良好的发展大环境,进而才能保证城市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协调区域内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发展变的尤为重要。
4、坚持科学合理的理念,充分提供前瞻功能
运用科学合理的理念,协调新城区、建成区、老城区及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以及城区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各方面工作,提高城市化进程覆盖率和科学性,逐步完善城市化进程体系,促进城市化建设与管理的有序发展。研究科学合理的城市定位,从城市资源、环境、人口等多方面分析和研究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提高城市化规划的科学性。
四、结束语
一个国家和区域首要的任务就是发展经济,以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才能使整体发展有条不紊。由于区域内或者区域间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城市化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之一。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工业化的进程,进而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了缩小了区域贫富差距,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同时,城市化程度的提升引起了区域市场的趋同,这推动了我国统一经济市场的建立。故此,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在以现代化建设为目标的大环境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要求,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本观念融合、渗透到城市化进程之中,才能使城市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与人的需要达到和谐
【参考文献】
[1] 王志凯:都市化战略下的城市转型与经济空间拓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9(10).[2]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 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4] 杨云彦:区域经济的结构与变迁[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5] 王志凯: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互动[J].宁波大学学报,2011(1).[6] 程开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及理论模型述评[J].经济评论,2007(4)
第四篇: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初论
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初论
摘要:
在经过漫长的奋斗之后,人类在改造自然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极其突出的成绩。但是,就像每一个硬币都有两面一样,事物有其两面性,有发展必然也就有牺牲:生态的破坏与环境的污染。所以为了人类事业的向前发展,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保护环境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可持续发展是保护环境的必要保障。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1、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与自然原因。其实质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间的矛盾。
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1)原生环境问题地叫第一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这一类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是经过较长时间自然蕴蓄过程之后才发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纵,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情况下发生的,并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的损害。这类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昼做到预防减少损害。(2)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①环境破坏,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自然资源所引起的。因过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盖率锐减,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因滥肆捕杀引起许多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盲目占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因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地下水多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因其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②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性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这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环境干扰指的是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的影响。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是因为环境危机不仅种废弃物归还给周围自然环境。当废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会下降。(3)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环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的要求。清洁的空气和水是农业生产必需的要素,也是人们健康,愉快的生活需求。优美舒适的环境,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面对诸多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自然两方面。其实质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间的矛盾。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1)原生环境问题地叫第一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这一类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是经过较长时间自然蕴蓄过程之后才发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纵,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情况下发生的,并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的损害。这类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昼做到预防减少损害。(2)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①环境破坏,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自然资源所引起的。因过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盖率锐减,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因滥肆捕杀引起许多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盲目占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因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因其他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②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性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这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环境干扰指的是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的影响。
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是因为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威协后代人的生存。这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发送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是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生态破坏,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作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是以消除贫困,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虽然未来人对幸福的理解也许会与我们有所不同,但作为人,他们的某些基本需要(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健康而稳定的生态系统)必须首先得到满足。因此,在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时,我们必须要用代际主义的原则来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我们不仅要给后人留下一套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成熟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要给他们留下一个稳定而健康的生态环境。现以鄱阳湖的发展为例: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仅次于青海湖。位于江西江西北部,长江南岸,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河、淮河、海河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作为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对鄱阳湖区乃至江西省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鄱阳湖流域自古以来号称“鱼米之乡”,是江西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我国和江西省主要商品粮、油、棉、鱼生产基地。
鄱阳湖流域地处东亚季风区,属于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四季分明,春季多雨、夏季炎热、秋季干燥、冬季阴冷。流域气温适中,日照充足,雨量丰沛,霜冻期短,为发展各式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鄱阳湖流域气候条件有较明显的地域差异,不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具有不同的气候特征,对发展多种经营、立体农业具备良好的条件。
环鄱阳湖区历来是江西省乃至我国重要的优质水产品主产区。湖内共有鱼类9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大的有鲤、鲫、鲢、鳙、青、草、鳡、鲌等10余种,年产量达2550万公斤以上。此外,还出产众多的贝类、虾、蟹、水禽、莲藕和湖草等水生动、植物。2007年,该区的养殖面积达到313万亩,占江西省的54.9 %;水产品总产量为101万吨,占全省的55.9%;渔业产值达到94.5亿元,占江西省渔业总产值的53%。
但作为传统产业的农渔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一定要得到改变。一方面大力发展大水面养殖、特色水产养殖和网箱养殖及立体、多样农业,做大产品总量,提升产品质量,做响鄱阳湖品牌。同时,大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延长水产产业链条,提高水产品加工升值能力,全面提升水产综合效益。另一方面,无论是发展何种产业还是发展到何种地步,一定要注意与环境相适应。切勿为了蝇头小利,而忽视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参考文献:
[1]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2]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3]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
第五篇:矿冶文化与黄石区域经济发展
矿冶文化与黄石区域经济发展
黄石是矿冶文化的加速器和矿冶文化进化的容器。明显的保存着矿冶文明的历史精华和现实的精华,贮存着、保管着、积攒着矿业文明,又是一个矿冶文明的传播者和流传者。铜绿山古铜矿的发现,向世界揭开了古矿冶千古之谜。据史书记载:三国、晋、宋、梁、陈及唐、宋、明、清等历史阶段,黄石的铜铁资源均被利用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发。矿冶文化是黄石的根,更是黄石城市之魂。数千年延续传承的矿冶文化是黄石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主流文化,是黄石历史发展的缩影,有着独特的始源、独特的文化模式和文化特色,其深厚的矿冶文化元素已经渗透到黄石人的民俗民情、社会组织和生产生活。黄石有着悠久辉煌的矿冶文化积淀,独具特色的矿冶文化特质,深厚的矿冶文化底蕴。
黄石三千年的矿冶文化史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黄石走向世界、向全球发出嘹亮之音的最大优势。三千年前,我们的先祖在这片土地上,用锤子、斧头、铲子等工具,书写着人类的矿冶文明。今天,古矿冶遗址在阳光下向世人诉说着那些年代久远的辛勤开拓的故事。透过气势恢宏的矿冶天坑,令人慨叹的矿冶遗址,我们触摸到的,不仅是历史的脉搏,更是我们这座城市,以及生活在我们这座城市的人类前行的足迹,感受到的是自强不息、薪火传承的精神。它承载的,是我们的明天,是希望。
黄石矿冶历史悠久,矿冶遗址众多,享有“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的美誉,是中国矿冶的发祥之地,是中国近代工艺的发源地之一。黄石因矿而兴,因矿而立。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视察的第一家钢铁企业就是大冶钢厂。1953和1958年,毛泽东主席曾两次亲自视察大冶钢厂和黄石大冶铁矿开采原料基地,可见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黄石的关怀。2010年8月20日—22日,有着三千年矿冶文化历史的黄石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目光——“中国•黄石首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将奏响华丽乐章。
首届矿冶文化节在黄石举办,这为黄石提供了一个展示、传播城市文化的千载难逢的机遇。借助文化节的优良契机,发掘黄石丰富的城市文化内涵,通过对矿冶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提升,把文化营销转化为对推动黄石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矿冶产品展览(含观赏石艺术展)活动,推介黄石企业名优产品、特色产品,展示黄石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商机,吸引更多外地客商来黄投资,达到节会效应最大化,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作为中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矿冶遗址,早已冶炼出这里人的灵魂之光,如铜草花一样盛开。这里有丰富的煤、铁、铜、金、硅灰石等矿产资源,全市已发现矿产76种,其中探明资源储量的有37种,是全国六大铜矿基地、十大铁矿基地之一,硅灰石储量居世界第一。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一批“国字号”工程在黄石落户。国家投资建设了全国十大特钢之一的大冶钢厂、全国十大铁矿之一的大冶铁矿、全国三大水泥生产基地的华新水泥厂、全国六大铜矿之一的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等27个重点工业项目„„黄石成了名副其实的矿冶之城。
但是随着近代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工具的进步,年复一年逐渐增加的开采量让许多矿山逐渐枯竭,著名的“亚洲第一大天坑”就是实例。湖北黄石在向资源枯竭城市进行转变,多年的资源开采已让其不堪重负,环境污染、地质灾害频发、失业率增加、产业结构不合理
等等一系列问题让这个曾经有着辉煌的矿冶文化的城市正一步步迈向没落。矿山无限的开
采,未经优劣分化的资源利用,在带来的远不止经济繁荣和建设的同时,资源的枯竭也变本
加厉加强了黄石的危机,资源枯竭已成为黄石当今的头等问题。如果不谋求转型,或许会“矿
竭城衰”。转型是唯一出路,但也是艰难之路。黄石如何度过资源枯竭时代?
2010年8月20日—22日,有着三千年矿冶文化历史的黄石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目光
——“中国•黄石首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奏响了华丽乐章。这座有着灿烂的矿冶文化的千年古城顿时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举办文化节只是一个载体,应将举办矿冶文化节与我市
城市转型结合,并以此为起点,在首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之后,继续策划一系列的节会活
动,提升黄石的综合竞争力。
矿冶文化节期间,举办高峰论坛,邀请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及矿冶文化知名专家等
人员,围绕黄石三千年的矿冶历史、资源型城市转型等开展学术讨论,进一步打造矿冶文化
品牌。同时还将举行大规模经贸招商活动。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开展经贸招商活动是黄石举办矿业文化旅游节期间的一项“重
头戏”。为此,黄石于8月22日举行黄石投资环境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并定下了鼓舞
人心的“211”招商目标——确保邀请客商不少于200人,签约项目不少于100个,协议资
金不少于100亿元。
同时,黄石市正在实施的“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三大战略为我们
振兴黄石、谋求长远发展描绘了宏伟的战略蓝图。实现这三大战略,是我们共同的理想和责
任。经济发展有各种途径,黄石正处在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举办矿冶文化旅游节这样的重
大节庆活动,是市委、市政府站在跳出黄石谋发展、把黄石推向国际经济前沿的高度所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通过办节,我们可以做到以节会友、以节招商,广邀四海宾朋、诚邀八方
客商,把国际经济发展的注意力吸引到黄石,吸引更多的项目来落户黄石,吸引更多的游客
来黄石观光旅游,达到我们借力发展的目的。而矿冶文化旅游节正是在为“三大战略”宏
伟蓝图鼓与呼,促进黄石这个资源型城市的转型。
黄石要发展大产业、拉长产业链条,着眼点放在延长产业链,追求资源的附加值上。
要由‘卖资源’向‘深加工’转型,增强竞争力,形成产业集群。在建设大城市上,按照“南
向对接”、“东向开拓”,“环湖开发”“沿江发展”的布局规划,推进中心城区与大冶市、阳新县的全面对接和融洽,调整城市空间格局,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综合交通
运输体系,切实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突出提升城市功能,努力在大城市建设上实现城市功能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