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创新体系基本建成(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2 21:27: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0年国家创新体系基本建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20年国家创新体系基本建成》。

第一篇:2020年国家创新体系基本建成

2020年国家创新体系基本建成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

意见明确,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原始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幅增强,关键领域科学研究实现原创性重大突破,战略性高技术领域技术研发实现跨越式发展,若干领域创新成果进入世界前列;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效益大幅提高,创新人才竞相涌现,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一是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企业研发投入明显提高,创新能力普遍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2.2%,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提高到1.5%,行业领军企业逐步实现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与国际同类先进企业相当,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充分发挥大型企业的技术创新骨干作用,培育若干综合竞争力居世界前列的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集群。二是推进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三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促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协调发展,强化相互支撑和联动,提高整体效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左右。四是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推进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五是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加快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每万名就业人员的研发人力投入达到43人年。六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加强科学道德和创新文化建设。

意见指出,要推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快速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力争达到15%左右。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选择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制定规划、技术标准、市场规范和产业技术政策等进行引导。优化布局,防止盲目重复建设,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实现电子信息、能源环保、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领域的核心技术重大突破,促进产业加快发展。

此外,意见提出,要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实现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2.5%以上的目标。

第二篇:专题二十 全国基本社保体系建成

专题二十 全国基本社保体系今年有望建成

一、热点材料

【材料一】

人民日报北京2月11日电(记者张怡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11日在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年会(2012)上透露,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城镇化率超越50%这一转折点的出现,表明我国社会保障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要求我们在更高层面和以更大强度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的步伐。胡晓义说,“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的背景下,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继续取得重大进展。新农保试点迅速扩大,同步开展了城居保试点,到2011年底,已有超过3.6亿人参保,超过1亿城乡老年居民领取政府的基础养老金;再经过今年的努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以实现全面覆盖,以养老、医疗、低保为重点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可以宣告基本建成。

【材料二】

2011年6月19日,全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部署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经验交流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上指出,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并加快新农保试点进度,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这是党和政府的重大惠民政策,是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制度建设。

【材料三】

2010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以下称《社会保险法>)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由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35号主席令予以颁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社会保险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是一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是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对于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好地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重点预测

(一)加快保障体系建设

1.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1)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2)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需要。

(3)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4)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2.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1)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3)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

(5)党和政府致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3.党和政府大力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什么重大意义?

(1)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有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3)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4)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5)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6)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等。

4.党和政府为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具体有哪些措施?在全国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积极推行新农合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等;给予低收入人群生活补助;对失业者进行培训再就业。

5.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有几个方面?

(1)社会保障覆盖面还不够宽。

(2)社会保障基金筹措困难。

(3)多头管理、体制分散。

(4)失业保险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5)人口老龄化对整个社会保障体系都产生影响。

6.我国社会保障问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其根本原因是什么?解决的根本途径是什么?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的根本途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7.为推进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你有什么建议?

(1)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每一位公民平等的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

(2)完善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有效的筹资、缴费机制,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3)坚持公平原则,加大社会保障再分配调节力度。

(4)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立法工作。实现社会保障体系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统一性。

8.你认为政府在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应着重做好哪些工作?

(1)大力推进医疗改革,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

(2)降低医疗费用,规范诊治、药品费用。

(3)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扩大医保人群,增加卫生医疗的财政投入。

(4)加强政府监管力度、整顿行业不良风气,解决医患纠纷。

(5)改进社区健康医疗服务,注重保健知识普及。

9.面对中国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的一些建议。

(1)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2)加强对贫困老年人的生活救助。

(3)加快建立针对老年人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4)加强老龄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措施。

(5)加快老年社会保障的法制化进程。

(6)加强老龄产业发展的措施,发挥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10.如何解决失业人群再就业问题以及社会保障问题(或建议)?

(1)国家:①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②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③大力发展乡镇企业;④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⑤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⑥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⑦发展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

(2)失业人员: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本领,自主就业和创业,积极采用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这是做好再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

11.谈谈我国由主抓经济发展到致力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体现了思想政治课中的哪些观点?

(1)是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综合国力日渐增强。

(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4)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是维护国家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6)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12.谈谈你心目中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是什么样的?(1)国家能够对全民实行全面的、免费的医疗服务。(2)每一个公民都能领取养老金、工业伤残补助等。(3)政府对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等可发放津贴。

(4)独生子女家庭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经济补助及优厚待遇。

(二)全力奔向小康社会

13.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

(1)是低水平的小康。(它主要表现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高,而且还有相当比重的人口还没有进入小康。)

(2)是不全面的小康。(总体小康侧重于经济指标,侧重的是物质生活水平的。)

(3)是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它表现为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1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所以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5.为实现全面小康应怎么做?

(1)国家: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力发展生产力;实行改革开放„„

(2)青少年:青少年应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为将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16.我国现代意义上小康水平的内涵。所谓小康水平,是在全面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使我国人民的生活在温饱的水平上进一步提高的阶段性标志,逐步实现①物质生活比较宽裕;②精神生活比较充实:③生活环境改善;④人口素质提高。

17.党和政府提出在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全面的小康。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 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18.你认为如何才能“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加强宏观调控,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用法律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和科学的发展观等。

(2)关注民生,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关注民生,有利于实现整个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顺利实现。

19.请你为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提合理化建议。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加人民收入。

(2)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3)坚持以人为本,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对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给予更多关爱。

(4)坚决打击并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5)合理调整个人所得税结构,切实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等。

20.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是我国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一步,请列举近年来国家的一些措施。①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如:调节个税起征点,扩大初次分配的比例。②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③建立和完善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④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⑤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制度。⑥建立廉租房制度和经济适用房制度。⑦重视“三农”问题,减免农业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等。

21.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保障人民权利;政府部门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办实事;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实现社会公平;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等等。

第三篇:我国5年内建成国家航空运输体系

我国5年内建成国家航空运输体系

时间:2009-05-20 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陈嘉佳

国内北京、上海、广州三大枢纽之间原则上按每30分钟一个航班安排;八大区域枢纽至三大枢纽之间按1—1.5小时一班安排航班;完善南京、杭州等12个机场至三大枢纽的干线建设,按1.5—2小时密度安排航班……民航局将从加强三大门户复合枢纽建设、加快区域枢纽建设、完善干线网络建设、促进支线发展等方面着手,加强国家航空运输体系建设。这是记者从5月14日举行的中国民航发展论坛上了解到的最新消息。

民航局副局长杨国庆在该论坛上作了题为《冷静应对挑战 积极应对长远》的演讲。演讲中,杨国庆介绍了中国民航航空运输的现状及特点、中国民航在航空运输方面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主要措施以及加强公共航空运输体系建设,着力长远持续发展。

杨国庆说,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民航发展速度3倍于世界同期增长指标,我国民航服从国家工作大局,圆满完成了一系列紧急、重大运输任务。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冲击,民航局采取了积极引导企业开拓市场;挖掘资源潜力,增加航线航班密度;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加强决策协调等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在短期内为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市场环境和经营环境,有效增加了运输企业收入,降低了运输企业成本,同时也为今年民航的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更长远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民航还存在干线与支线、客运与货运、国际与国内、东部与中西部航空发展不协调的矛盾,2004年到2008年期间,民航局先后出台了9项调控政策解决这些矛盾。但由于政策之间缺少配套措施,力量不集中,加上繁忙机场资源缺乏,许多建议、举措效果不明显,2008年2月28日,民航总局出台《关于加强国家航空运输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国家航空运输体系建设目标、原则、具体措施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国家航空运输体系建设的目标是:集中有限资源,利用现有的政策和措施,在3—5年内基本形成东中西部、支线干线、客运货运、国内国际运输比较协调、完善、高效、便捷的国家公共航空运输体系,促进民航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定稿)

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其核心内涵是实现国家对提高全社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有效调控和推动、扶持与激励,以取得竞争优势。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基础成为企业、区域乃至国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平台,因此国家创新体系既包括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率,也包括提升全社会的知识基础等重要内涵。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院借鉴国外对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成果和实际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中,提出了关于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技术企业为主)、科研机构(包括国立科研机构、地方科研机构和非赢利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这表明中国创新体系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并举的系统。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筑,主要有以下几点:(1)创新是具有经济和社会目标导向的行为,创新的实质是发展经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必须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和竞争力。(2)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从中国自己的国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既要有在世界最前沿领域开拓进取,也要有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战略与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3)在中国,创新的核心是要从体制上、机制上解决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创新的关键是提高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实力。(4)创新不仅表现为知识和技术的转移,而且表现在创新系统多元化的要素有效地使用与协同,构成知识与技术的创造、获取、转移和应用的网络。

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

知识创新系统是由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核心部分是国立科研机构和教学科研型大学。知识创新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转移,基本上是政府起主导作用,以政府行为为主。对于知识创新系统,国家实施了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计划(攀登计划)、重大科学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等。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技术创新系统是由与技术创新全过程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核心部分是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在进入国家创新体系之后会发生许多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它和知识创新一起丰富自己的内涵,成为因知识的应用和传播而效益更为显著的创新行为。对于技术创新系统,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计划、技术创新工程等。

知识传播系统主要指高教系统和职业培训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培养具有最新知识、较高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国家知识和信息基础设施、知识和信息传播网络等在知识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知识传播系统,有国家“211工程”、跨世纪人才培养工程等。

知识应用系统的主体是企业和社会,其主要功能是知识和技术的实际应用。知识应用主要是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社会和企业是行为主体;政府的作用是制定并执行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监督和宏观调控社会及企业的行为,应用知识作出科学的决策,以提高知识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和效率,促进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对于知识应用系统来说,有国家“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等。

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网络系统,是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整体。国家所实施的“中国2l世纪议程”、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和超级“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对于国家创新系统的相关子系统的建设都有积极作用。尤其是“211工程”、“技术创新工程”、“知识创新工程”等三大工程的实施,构成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内容,在国家层次上形成了建设国家创新系统的战略布局。

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是由创新资源、创新机构、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四个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推进国家科技创新,要充分发挥国家创新体系在合理配置创新资源,促进各类创新机构密切合作和良性互动,完善创新活动的运行机制,保持创新活动与社会经济环境相协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创新资源是创新活动的基础要素,要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促进创新的核心资源,高度重视知识信息、知识及知识产权等战略型资源在创新活动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创新机构是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充分激发各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各创新主体间相互协调与联合。创新机制是保证创新体系有效运转的关键因素,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分配激励机制,有利于创新资源和要素流动与互动的公平竞争机制,保证创新活动客观、公正和科学。创新环境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保障因素,要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的法律法规、政府激励政策、信息网络、大型科研设施与创新基地等国内软硬环境,逐步形成能有效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国际互动外部环境。

三、加强创新主体间的有机联系与分工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

国家创新体系的作用体现在对其组成主体的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组织与协调,使它们相互作用,发挥各自的优势,其本质是在创新主体间形成协调机制。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加强政府、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之间的有机联系与分工合作,使技术创新成果更快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升级。”国家创新体制作为科技体制的一种新形式,其性质属于科技政策,即调整各科技创新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优化科技发展的外部发展环境。政府是创新的发起者、组织者和推广者,通过投入、科技计划、立法和政策手段、制定科技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

政府的职能是对创新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和正确引导,以有利于创新活动的政策调动科研

人员的积极性,做好为国家创新体系健康发展的服务工作。具体来讲,政府的作用是目标设定、实施保障、提供辅助、组织与实施。目标设定是指制定、评价创新政策及相关的国家科技活动计划,与国家产业政策等目标一致。实施保障是为激励和刺激创新发展设立一系列手段和机构。组织与实施是国家对一些重大创新项目可以采取直接由政府组织的方式予以实施。政府通过立法、政策手段来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通过制定国家创新战略,确定有带动作用的新兴产业和重点战略产业作为国家扶持的重点,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实现经济发展的跨越。国家创新政策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经济政策的实施,协调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在技术创新上的合作关系,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国家技术创新政策是一国创新要素运用效率和创新能力的决定要素,对一国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家创新政策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技术创新的风险性、效益的外部性使得技术创新出现市场失灵,国家创新政策从全社会利益出发,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形成一种机制,使国家创新系统内部各要素不断的创新,从而达到国家整体技术水平提高的目的。

企业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创新水平。企业不仅是创新体系中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研究开发经费的主要承担者,同时也是新技术的使用者。企业主要承担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的任务,通过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改进产品,占领市场。即江泽民同志所指出:“技术创新,主要是企业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的产品,增强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于技术创新而言,知识传播对企业来说是次要的,它没有对社会成员进行知识传播的任务,只对内部职工和用户进行培训。大企业与小企业相比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大企业资金多,技术能力强,有能力从事大规模的工艺创新的研究。它有一个较完善的创新组织,容易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小企业因机制灵活,创新动力大,一旦有资金帮助,便更愿意从事大创新。譬如,许多微电子行业的创新都是当时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明的。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创新的作用点应是通过科技计划在创新战略上引导大企业,以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在政策和资金上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发展和扶持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科研机构既是基础知识的生产者,也是应用知识的生产者,是重要的创新源和新兴产业的重要创业者。国家科研机构的主要任务就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进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1999年8月23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的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中国科学院实施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在创新目标、组织机构、人员机制、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了力度较大的改革,在应用科技领域推动创新技术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上迈出了新的步伐”。由于科研机构进行知识创新的目的要落实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上,落实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上,因而它也承担着知识转移的任务。因此,江泽民同志提出:科研机构也要成为人才培养的基地,纳入国家高级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之一,成为培养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摇篮。地方科研机构是全国科研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它的任务则偏重于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方面的工作,它们与企业之间存在着一种更为紧密的联系,更加面向市场和需求。

大学是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和知识创新的策源地。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进行知识的传递。但是高等院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也是知识创新源。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是相辅相成的,即通过知识创新培养人才,再利用人才进行知识创新。一个大学如果不进行知识创新,拿不出自己的科研成果,就无法承担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一个大学拿不出可向企业转移的科技成果,也就无法与企业形成紧密的联系,无法取得企业对它培养出来的人才的认同。因此,江泽民同志把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概括为“主要基地”和“重要摇篮”,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

随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以及研究型大学和国有大企业为主力军的骨架创新体系已经形成,并进入实际操作阶段,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总之,要立足中国国情,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壁垒,形成合力,真正建立起中国自己的国家创新体系,为增强中华民族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体制保障。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与法律对策

孟凡昌

【摘要】:科技成果转化对科技与经济的协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是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将直接影响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本文由绪论、科技成果转化概述、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历史沿革及存在的问题、国外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和加速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对策几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科技成果转化概述,界定了本文科技成果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含义,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阶段性、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在技术创新中的地位等内容。第三部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历史沿革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历史、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第四部分,国外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主要介绍了美国、德国和日本三个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五部分,通过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加速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对策 第六部分,结论,重申文章的主要观点,提出用法律手段,强化国有企业参与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人员的成果转化意识,修改《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促进科技争议解决,完善法律、法规创造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科技成果 转化 科技中介组织 风险投资 法律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44

【目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文摘要5-6 ABSTRACT6-11 第1章 绪论11-15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2 1.1.1 选题背景11 1.1.2 研究意义11-12 1.2 文献综述12-13 1.2.1 科技成果转化的含义12 1.2.2 国内学者关于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研究12-13 1.2.3 国外科技成果转化经验的借鉴13 1.3 研究方法13 1.4 创新点13-15 1.4.1 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定位13-14 1.4.2 科技争议的诉讼费问题14-15 第2章 科技成果转化概述15-23 2.1 科技成果与科技成果转化15-20 2.1.1 科技成果的含义及其特征15-16 2.1.2 科技成果转化的含义及其特征16-18 2.1.3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阶段性18-19 2.1.4 影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分析19-20 2.2 科技成果转化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地位20-23 2.2.1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需要20 2.2.2 新技术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20-21 2.2.3 新技术的检验环节21-23 第3章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历史沿革及存在的问题23-29 3.1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历史23 3.2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23-24 3.3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4-29 3.3.1 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24 3.3.2 国有企业缺乏应用科技成果的动力24-25 3.3.3 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不足25 3.3.4 市场运行和信息交流机制不畅25 3.3.5 现行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和法规不完善25-27 3.3.6 科技争议不能得到及时解决27-29 第4章 国外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及启示29-39 4.1 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29-32 4.1.1 市场的导向和驱动作用巨大29 4.1.2 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29-3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3 重视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30-31 4.1.4 明确政府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定职责31 4.1.5 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法律保障机制31 4.1.6 实行税收优惠法律制度31-32 4.2 德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32-34 4.2.1 重视科技立法和科技政策32 4.2.2 增加科技资助促进成果转化32-33 4.2.3 建立科技园区和鼓励风险投资33-34 4.3 日本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34-36 4.3.1 重视科技立法和技术转化机构的建立34 4.3.2 政府直接干预科技成果转化34-35 4.3.3 重视科技评估和科技预测35 4.3.4 重视科技中介机构的作用35 4.3.5 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35-36 4.4 国外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36-39 4.4.1 立法先行确保科技成果转化36 4.4.2 强化科技评估36 4.4.3 进行宏观政策引导36-37 4.4.4 风险投资作用十分巨大37-39 第5章 加速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对策39-47 5.1 强化科技人员的成果转化意识39-40 5.1.1 树立转化意识39 5.1.2 树立市场和风险意识39-40 5.2 强化国有企业承担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责任40-42 5.2.1 国有企业承担科技成果转化的义务40 5.2.2 国有企业承担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利条件40-41 5.2.3 国有企业不承担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责任41-42 5.3 修改《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解决科技争议42-43 5.3.1 修改《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原因42 5.3.2 修改《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建议42-43 5.4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法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43-47 5.4.1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法及相关的法规43-44 5.4.2 完善立法促进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44-45 5.4.3 借鉴国外经验用法律维护风险投资市场发展45-47 第6章 结论47-49 参考文献49-53 致谢53-55 作者简介55-57

第五篇:建立新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新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来源: 《农业科技管理》.-2008(2).-1-8 作者:信乃诠 阅读次数: 434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2005年、2006年2个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精神,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面向新时期国家农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建立起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符合农业科技自身规律、新型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关系我国农业科技工作全局性问题,是多年来悬而未决的核心问题,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在国务院领导下,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要正确处理中央科研院所与地方科研院所、农业系统科研院所与高等农业院校、中国科学院的关系,正确处理当前各项工作与创新体系建设的关系,抓住机遇,知难而进,扎实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全方位的,主要包括农业科学研究体系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科研体系重点是国家和省两级体系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重点是社会公益性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1国家农业科研机构,即知识创新体系

主要由创新基地、区域创新中心和实验站组成,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体,按照现代科研院所体制和运行机制管理。

1)国家创新基地。包括农业部所属的农业、水产、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国家林业局所属的林业科学研究院等,逐步走向联合,在优化结构、转岗分流、减员增效的基础上,组建国家农业知识创新基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集中精干力量用于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大科技攻关研究,着重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带有全局性、基础性、方向性、战略性和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

2)国家区域创新中心。由省级农业(林业、畜牧业等)科研机构和有优势的高等农业院校组成,在优化结构、资源重组的基础上,按照全国行业区划和综合农业区划相结合原则,在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

游区、华南区、西南区、黄土高原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甘新区、青藏区、海洋水产区等建立若干个国家有特色农业区域创新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重研究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带有区域性和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

3)国家实验站。根据国家基地和区域中心科研工作的需要,在有优势、有特色省地科研机构的基础上,建立综合性和专业性的农业科学实验站,重点开展科学试验、定位观测和重大成果转化与技术展示等活动,更好地为农业科学研究和当地农业生产服务。

教育部所属研究型高等农业、林业院校和中国科学院有关科研机构为国家创新基地,是国家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即省(自治区、直辖市)创新中心

省政府和部门所属的农业、畜牧、水产和林业科研机构逐步实行联合,并选择生态类型有代表性和有优势、有特色的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在优化结构、资源重组的基础上,组建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开展农业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有条件的也可以进行农业应用基础研究,着重解决本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带有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多数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转制并充实加强地市、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属的高等农业、林业院校逐步走向联合,以教学为主,有条件的可以面向本地区从事农业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有效地为地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3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农业知识、技术推广工作是社会公益性事业。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深化改革,应对地、县两级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农业机械、水利等科研机构和技术推广机构进行资源整合,并作为农业知识、技术推广的主体,充实和加强技术推广工作。政府要按照公益性职能,科学设置机构,配备精干技术人员,以财政投入保证推广经费,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从事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重点是加强县、乡两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同时,要支持农村各类合作组织、专业

技术协会和研究会的发展,建立农民、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广泛参与的农业专业知识、技术转化队伍,政府也要给予支持、鼓励和引导。各地各级农业知识、技术推广机构要与农村各类民间服务组织合作,构建技农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科技服务网络,以各种形式进行试验、示范和技术转化服务工作,以促进农业增产、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农业科技体系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要克服各种困难与矛盾,知难而进,借鉴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教育部实施“211工程”、“985工程”经验,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加强协调,紧密依靠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紧密依靠广大农业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在国家和地方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定会把国家农业科技体系建设好。

下载2020年国家创新体系基本建成(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20年国家创新体系基本建成(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工业体系基本建成(5篇)

    现代工业体系基本建成(数据)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60年来,新中国在几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

    公务员面试: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本站推荐)

    公务员面试: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会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当前,我国......

    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龙源期刊网 http://.cn 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中国水运》2013年第06期 日前,交通运输部召开部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交通运输推......

    国家监管体系

    1.我国有机产品整体质量怎么样? 目前全国有机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有5000多个,有机生产面积已经达到200多万公顷。自2004年以来,国家认监委已组织地方认证监管部门累计检查有机认......

    五大创新体系

    1)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积极发挥经济和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激励和引导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调整国家科技计......

    区域创新体系

    区域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RISS)是一个新兴的概念,自国家创新体系产生以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个创新体系的研究热潮。1992年,英国加的夫(Cardiff)大学的库克教授最早提出并进行......

    五个基本,七大体系

    党员学习材料 基层组织“五个基本”建设活动的主要内容 加强“五个基本”建设,基本组织是基础,基本制度是根本,基本队伍是关键,基本活动是载体,基本保障是前提。 1、加强基本组织......

    桥梁的基本体系范文大全

    桥梁的基本体系 桥梁的基本体系 按结构体系及受力特点,桥梁可划分为梁、拱、索三种基本体系,以及由基本体系之间组合而形成的组合体系 1.梁式桥 梁式桥的特点是其桥跨的承载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