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域创新体系
区域创新体系
区域创新体系(RISS)是一个新兴的概念,自国家创新体系产生以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个创新体系的研究热潮。1992年,英国加的夫(Cardiff)大学的库克教授最早提出并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发表了一篇文章《区域创新体系:新欧洲的竞争规则》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与研究。
区域创新体系研究得到重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硅谷崛起,硅谷的神奇让人们认识到区域在创新体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另一个思想来源是产业集聚。
因此,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另一个是渐进经济学和现代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是指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相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
区域创新体系由主体要素(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功能要素(包括区域内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环境要素(包括体制、机制、政府或法制调控、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条件等)三个部分构成,具有输出技术知识、物质产品和效益三种功能。
区域创新定义强调一个区域的制度和文化环境怎么与影响创新过程的公司活动相互作用。它强调区域的创新过程的相互作用、社会性和学习性,强调区域的制度性结构。区域创新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整个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创新,狭义仅指与区域新技术、新知识创造、产生、流动、应用有关的过程,即熊彼特所指的创新,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区域创新概念都在狭义上进行定义。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提高区域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区域创新战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一些国家已明确地制定了自己的创新战略,如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一些国家,虽然没有正式的创新战略,但积极支持创新,如美国和瑞典(瑞典在今年开始进行“通过有活力的创新体系实现经济增长计划”)。欧盟在1996年启动了“欧洲创新行动计划”,在2000年启动了“里斯本战略”(创新是此战略的基础),按照此战略设置了“欧洲创新趋势图”,按一定指标每年给欧洲每个国家打分,以进行创新比较和评估。欧盟内部不同国家的城市之间,如意大利的米兰、德国的不来梅、奥地利的上奥地利开展了跨区域创新研究项目。北爱尔兰亦制订了区域创新战略和行动计划。在我国,按照科教兴国战略,去年提出了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许多省也开始研究建立自己的区域创新体系计划。在这一轮区域创新体系研究与建设中,它体现了世界对创新意义的认识,对通过创新提高区域经济增长活力,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认识。
区域创新定义强调一个区域的制度和文化环境怎么与影响创新过程的公司活动相互作用。它强调区域的创新过程的相互作用、社会性和学习性,强调区域的制度性结构。区域创新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整个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创新,狭义仅指与区域新技术、新知识创造、产生、流动、应用有关的过程,即熊彼特所指的创新,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区域创新概念都在狭义上进行定义。人们对创新的认识已不再简单地将其看作为一个源于实验室的线性过程,而是看作受多种社会、文化影响的、多回路的过程,它包括急剧创新、增量创新、价值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创新政策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区域的政治与经济制度、竞争环境、税收与财政、劳动力市场、标准化、知识产权等等。由于区域的差异性,在每个区域其政策的优先顺序和重点不一样,而这种差异性既包括生态地理、自然资源,也包括市场容量、文化习俗、R&D制度、产业集群、信息网络、人力资源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区域的差异性,决定了区域的创新政策的差异性。注
三、区域创新体系与地方高校发展
不论国家创新体系还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有一点是应当肯定的,那就是都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大学在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高校不仅在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知识的产出和传播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而且在促进区域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上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世界三分之二的《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论文、四分之三的诺贝尔奖是大学发表、获得的,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像美国硅谷、北京的中关村等等,都是依托高校和研究机构发展起来的,体现了大学是知识创新的核心力量。
就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而言,地方高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的体系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突出的变化是一大批原属中央有关部委的高等院校划归地方政府管理。截止2002年,中央部门所属的普通高校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最多时的367所减少到111所,减少了256所,缩减比例达70%。在目前全国1396所普通高校中,有1285所为地方政府所属,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92%。尽管就在校学生数而言,地方高校所占的比例会略低一些,但我们还是可以说,地方高校已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地方高校承担着促进地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为地方或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
1发展服务,并为之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的重任。而且越来越清楚的是,高校在发展地方经济当中,能够发挥出关键性的作用。这种功能不论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还是对高等院校的自身发展来讲,都非常重要。
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最主要的有以下四点:
1.充分重视和发挥大学的重要作用,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高校拥有最为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利用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推动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特别要相信地方高校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近年来也获得了一批国家级的科研大奖,要很好地加以推广和利用。
2.建立专家知识网络,促进科技创新。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创新体系中,主体间的互动作用对创新有重要意义。我国学者顾培亮等人提出的国家创新系统的框架也表明,通过提高知识在政府、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企业之间的流动效率,可以提高创新能力。参照国家创新系统的框架,各地方政府要建立以政府牵头,吸引有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高级人才、政府部门领导和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参加,组成专家知识网络。通过网络促进他们之间知识的流动和传播,实现知识共享,促进科技创新。
3.以人为本,搞好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一方面,要尽力用好现有人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海归派”流入和人才回潮的机遇,加大吸引人才的力度,吸引和储备一批优秀人才。
4.地方高校要明确自身的定位,明确所承担的责任。要注意调整好“学”和“术”的关系,注重实用型人才的养成;根据地方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特征和特殊的文化资源筹划学科建设,确定专业设置;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技术为重点任务,进行科学研究,确实推出一批应用型高新技术成果,为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提高区域竞争优势
http://.cn 2006年05月24日06:00 光明网
传统区域经济理论强调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有关,强调一个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所独具的资源与有利条件。然而拥有比较优势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现在各地区之间由比较优势所构成的差别已越来越小,单纯由比较优势构成的区域竞争力正在被削弱。现代区域经济学更加强调竞争优势,其重点在于区域智力资源、区域创新、区域综合能力与素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强调通过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区域竞争优势。
区域创新体系是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竞争优势强调智力资源和创新系统的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是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与比较优势强调资源条件不同,这是因为:第一,创新是衡量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一个区域长期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不是来自区域资源禀赋、物质资本,而是来自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伴随知识经济发展和经济科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区域创新能力对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将发挥关键性的作用。第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内容。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是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效率。区域创新能力是构筑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柱,建设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将把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任务和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因此,区域创新体系是提高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内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必须遵从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安排。第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使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各种先进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和使用。因此,区域创新体系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也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路和重点
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是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要素及其新组合引入区域经济系统,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使区域内经济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从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制度创新和企业创新为动力,以环境优化为保障,以社会支撑服务体系为基础,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从这一思路出发,我认为,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在区域科研开发体系建设上,提高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以生物技术为先导,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科研开发体系;在区域创新运作机制建设上,建立“市场诱导——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运作机制,通过高科技产业的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的重组改造,努力形成以科技进步为主导的多元区域产业格局;在区域创新主体建设上,以企业为主体,建立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开发机制,形成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竞争优势;在区域创新人才建设上,努力完善人才机制,形成鼓励竞争的创新氛围,从而形成长久持续的创新能力,同时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鼓励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充分体现科技人员的劳动价值,激励他们创造更多的创新成果;在区域创新环境建设上,形成较为完备的区域科技创新政策框架,按照政府导向与市场功能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与科技创新活动相适应的市场机制,提高创新活动的效率。我们应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加强企业间、产业间以及区域间的竞争与合作,形成区域科技特色,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科技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此外,在区域创新社会支撑体系建设上,应以促进创新主体和应用主体间的联系与合作为重点,发展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技术评估、技术交易、风险资本市场、人才流动为主要内容,以技术监督、知识产权保护为保障的技术与产业、金融资本结合的社会支撑体系,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造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和区域环境。实现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以提高竞争优势为重点,通过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现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第一,通过与区域创新体系相适应的体制改革促进区域竞争优势的提高。从不同区域实际出发,建设与区域创新体系相适应的体制与机制;加强科技中介机构能力建设,完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各类区域创新主体搭建服务平台;大力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使其与其他类型企业一道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重视和发挥大学的作用,在促进创新知识的生产、转移和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通过与区域创新体系相适应的体制改革促进区域竞争优势的提高。第二,以区域创新体系的区域特色再造区域竞争优势。针对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在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突出区域特色和优势,形成以促进创新和发展为核心的新型空间格局,进一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坚持科技创新与区域资源优势、基础条件、产业演进方向相结合,充分发挥区域层次上的协调功能,使各级区域创新中心能够有机联系,区域分工协作更趋合理,以区域创新体系的区域特色再造区域竞争优势。第三,在跨区域的创新协作网络建设的基础上提高区域竞争优势。在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时,要重视具有较强内在经济联系的经济区域,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建设跨区域的创新协作网络,推动地区之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鼓励和引导现有的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以及社会各类科技资源之间进行整合,形成各种创新要素的互动,使各方面科技力量相互关联,在不断提高微观主体活力的基础上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区域竞争优势的形成。第四,以区域创新环境建设带动区域竞争优势的成长。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不仅来自于创新主体内在活力的增加,更来自于良好的创新环境。因此,要培育和建设完善的创新环境,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与调控作用,形成局部优化的区域创新环境。围绕创新主体的培育,创造出鼓励创新创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区域创新环境建设带动区域竞争优势的成长。
发挥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结合办学优势 促进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
2009-12-25 11:35:03来源:2008.11.04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网站发布者:zjzx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行业特色高校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作为行业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的重要生力军,行业特色高校要依托自身特色和优势,加强产学研结合办学,积极融入国家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为国家、社会、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
关键词:行业特色高校,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区域创新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又对行业科技创新提出了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技术发展关键技术的明确要求。行业特色高校作为行业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在促进行业科技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时期,行业特色大学如何依托自身特色,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为国家、社会、行业、区域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行业特色大学面临的现实课题。
一、行业特色高校是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的重要力量
从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历史来看,行业特色高校原属行业办学,后因管理体制的变化,行业特色高校从行业中分离出来。行业特色高校与行业在发展中保持了密切的血脉联系,具有产学研结合的天然基础。随着科技、人才竞争的加剧和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双方搭建起更加稳固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更加强化了高校的特色学科优势,行业特色高校进
一步发挥出了行业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促进了行业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重点支持开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高校,2000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整体划转教育部。作为一所典型的行业特色高校,学校在五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以石油石化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主导,产学研紧密结合,大力倡导自主创新,依靠自身的学科优势,充分发挥在行业技术创新中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依托矿场普查与勘探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等26个国家和省部级研究机构,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一批标志性的重大创新成果。“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新技术”获得3项国家专利和1项美国专利,形成了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催化裂化新技术。该项技术的应用可提高装置处理能力30%至40%,提高轻油收率3个百分点以上,被列为“十一五”中国石油油气加工新技术重点发展项目。曾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学研究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项目,在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新增石油储量9650万吨。我校沈忠厚院士将水射流技术与石油钻井工程相结合,发明的3种新型高效钻头在全国10余个油田应用,平均提高钻速25%-35%。像这样的成果还有很多,这充分说明了行业特色高校在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发挥产学研结合办学优势,促进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行业特色高校要主动融入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体系,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在办学中发挥特色优势,加强产学研结合。要在学校战略中体现这一目标任务,并围绕这一目标任务不断探索与实践。
1.制定契合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需要的发展战略
科学的战略对高校发展具有导向性作用。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战略要充分结合国家战略和相关行业发展的需求,根据国际同类行业发展趋势,规划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要建设石油学科国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是适应高等教育竞争的新形势,建设能源领域自主创新基地、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这一定位目标,既符合中国当前实际,又与教育部针对我校提出的建立“世界一流的专门型大学”的目标要求相一致,也为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构建一种特色的体制和机制提供了可能。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曾指出,高校科研要形成优势,形成特色,必须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拥有力量强大的石油学科,这些学科专业基本覆盖石油、石化生产的全过程,研究领域分布在石油、石化工业的科技最前沿,石油主干学科总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11工程”重点建设的6个学科中有5个进入国家重点学科行列。尤其是在中国能源工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我校审时度势,确立了建设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坚持产学研结合办学,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学科专业体系,异军突起,积极参与构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力争把我校建成石油能源领域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2.依托行业优势,全面开展产学研结合办学
行业特色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积累了许多加强产学研合作的宝贵经验,努力探索出了新形势下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的途径和方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从建校起就坚持走产学研结合办学之路,现在已经建立起全面的产学研结合体系,强化了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增强了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1)拓宽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提高学校科研创新能力
学校科学研究领域分布在石油、石化工业的科技最前沿,是支撑我国石油石化工业发展的重要科研力量。学校通过厂校合作模式、油地校结合模式开展产学研合作办学,提高了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学校是教育部、山东省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共建的大学,并成立有理事会,从组织和机制上保证了对学校的共建和联合办学。各大石油石化公司在学校建立科研中心,成为学校与企业良好的结合点。学校成立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董事会和教育发展基金会,进一步推进学校与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建立紧密、全面、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厂校合作模式的深入实施。学校结合地缘优势,与胜利油田、东营市广泛开展合作交流,成立了油地校结合办公室,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解决问题,制定合作规划和任务,有力地推动了油地校三方合作的有效发展。通过加强合作研究,合作课题逐步向跨学科的联合攻关课题拓展,促进学科交叉和产生创新成果,取得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成果。今后,在产学研合作办学机制的促动下,我校的科学研究将立足自主创新,继续构建有我校特色的创新体系,努力产生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2)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建立和加强产学研合作机制,是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重要环节。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一直是学校的优势,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三大石油石化公司在学校设立了11个科研中心,提高了科技成果的工程化集成能力,也产生了勘探、开发、炼化领域的大批成果,并且实现了成果转化和工业应用,创造出显著的经济效益。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新技术成果,已在6家炼化企业转化,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亿元;悬浮床加氢技术成果已在石化企业进行工业化试验。学校与东营市政府和胜利石油管
理局共建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是首个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在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转化科技成果、培育科技企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2007年,学校与克拉玛依市政府共建的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克拉玛依园正式揭牌,科技园将以我校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与转化创新平台”为主要依托,面向克拉玛依中央石油石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向克拉玛依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展石油、石化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服务,开展区域产业链拓展与延伸及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服务。
(3)开辟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渠道,探索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为行业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学校办学的重要职能。学校积极发挥产学研办学优势,与胜利油田、江苏油田、齐鲁石化等董事单位签署了共建实习基地协议,建成66个校外实习基地;为石油石化董事单位培养工程硕士近200人,与吉林油田、新疆油田、辽河油田等石油石化企业联合培养学生870人,举办行业新技术、新方法、岗位培训等短期培训班近100次,培训人数达3000人;为石油石化董事单位输送各类毕业生20000余人,其中为西部6家石油石化董事单位输送了636名毕业生;学校从多个油田聘请了60余位专家(教授级高工)作为学校兼职研究生导师,直接参与研究生培养工作;在新疆油田、胜利油田等单位建立了12个研究生企业工作站;石油炼化单位在学校设立了包括创新奖在内的50多种奖助学金,支持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学校还加强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合作,如与英国赫里欧·瓦特大学联合开设中英合作培养油藏管理硕士班,为石油石化行业培养高层次人才,学员大都是来自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各大油田企业的管理和技术骨干。通过积极开拓多种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渠道,提高了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为石油石化企业和地方输送了大量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强与国家和行业发展战略的契合,提升科技创新水平,融入国家创新体系
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国家的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科技实力上。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源泉,要围绕国家战略担负起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崭新使命,积极参与到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去。行业特色高校更要以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自主创新战略和行业相关发展战略作为切入点,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列出的重点领域和重大专项,有针对性地选择融入,发挥自身优势,进入国家创新体系主战场。
2.发挥行业特色高校自身优势,不断加强行业内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提升科技创新及科技服务的能力
行业特色高校大多具有类似的学科结构,有作为核心的行业特色学科,有支撑特色学科的相关学科,还有主动适应行业发展需求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加强与同行业特色高校、行业学会和行业企业的交流、合作与融合,有利于强强联手,进行行业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大型科研中试和成果转化。加强行业之间和行业特色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利于充分发挥各个高校、各个行业的学科优势、综合各行业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联合攻关,承担跨学科、跨行业的综合技术创新,努力培育出能够解决重大行业难题的高水平成果。
3.加强行业特色高校内的学科融合,保障高校科研和行业技术的持续创新能力
行业特色高校在多年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显著的行业特色和学科优势,成为行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我们要始终立足本行业,瞄准行业科技前沿,冲击和保持优势学科的国际领先地位;我们要避免优势学科成为高校发展的“黑洞”,把学校的人才资源、科技资源全部吸入,使学校的学科分布过于单一。因此,我们要加强基础学科等的研究,促进学科融合,拓宽学科领域,促进优势学科扩大、增强、持续发展,进而促进行业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是区域内产业的技术创新。而地方高等院校拥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和科技创新成果,如技术人才、技术成果、实验设备仪器等,是区域内重要的技术和知识创新源,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是区域创新系统的基础,而高等院校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和主要源泉(顾新,2005;李仕明等,2000)。地方高等院校的发展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构成了对高校创新成果的需求和创新的支持。只有高校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协调发展,才能充分发挥知识经济的优势,发挥产学研结合的潜力,提高成果的及时、有效转化,真正达到依靠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目标。
区域创新系统和地方高校系统是协调发展的。从图-1可知,地方高校系统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之一,它们内在要求是一致的。地方高校系统是区域创新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区域创新系统的子系统,为区域提供大量创新人才、创新成果和知识支撑。同时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也为地方高校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潜在需求、发展规划,为地方高校系统的建设提供了“约束”和支撑。鉴于此,笔者借用协同学理论,试图通过对河北省和山西省地方高校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间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发现地方高校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间的协调程度。
第二篇:全面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全面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全球新科技革命的时代主旋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区域能否掌握自身持续发展的命脉,能否应对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区域竞争,将直接取决于其持续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和驾驭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因此,能否抓住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期,实现武汉在中部率先崛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拥有一个
功能完善而强大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以及这个体系对科技资源的最大容纳力、吸纳力,取决于我们城市的整体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好范文版权所有!
全面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加速提高武汉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建设一个功能完善而强大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提升城市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重大战略,是加速提升武汉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武汉曾经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的比重较大,传统体制的惯性较大。从历史积累的因素分析,武汉经济运行模式中,存在着国有经济比重较大,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和缓慢,传统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以及产业层次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提升城市竞争力,必须实现经济运行模式的根本转轨:要通过企业和产业的再构造,实现由传统工业为主导向以高新科技为主导的现代工业转轨、由粗放型的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型的知识经济发展模式转轨、由计划经济运行模式向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转轨。显然,这种转轨离开了完善而高效的科技创新系统的支持,是难以完成的。
首先,城市经济结构特别是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主要依赖于大批量民营创业企业的诞生。民营创业企业发展了,国有经济的比重就会逐渐缩小,城市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就会逐步增强。而没有完善高效的科技创新系统,就无法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强度的创业支持,这样势必使得创业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创业企业的发展空间受到制约,进而延缓武汉的区域经济结构特别是所有制结构调整进程。其次,完善而高效的科技创新系统,是城市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动机,是实现城市产品、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保证。没有完善而高效的科技创新系统,就无法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强度的新技术、新产品和先进智力的支持,更无法建成一大批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充满竞争活力的现代化企业,城市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就可能沦为空谈。
在全球“新经济”大趋势的推动下,为抢占高科技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制高点、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与产业品质的升级,国内各主要省和中心城市都在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旨在建立一种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知识(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武汉来说,抓住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契机,通过全面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极为优越的科技创新资源,深入推进科技兴市战略,对于加速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知识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动武汉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构建武汉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
全面构建武汉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就是要建立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创新机制、新的创新体制、新的创新制度和新的创新环境。检验武汉城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否完善、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否达到,主要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科技资源在知识生产、知识流动与知识应用各环节是否得到合理配置,各创新主体大学与科研机构、企业、中介服务组织、政府之间是否实现良性互动、协同配套;二是这个体系能否最大限度地容纳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能否最大限度地释放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其直接标志是:在一定阶段,有没有一批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或企业群落诞生,有没有一批新型的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涌现。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的战略性工程。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协同推进,“十一五”期间应力争在以下几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第一、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为突破口,加速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大幅度向企业集中。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整个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神经中枢,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状况,决定着整个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功能发挥状况。要区别不同行业领域、不同规模,不同技术层次,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扶持和引导。
对于在武汉工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是运用高新技术、先进技术进行技术改造,通过新产品开发调整产品结构。要通过其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打造若干个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极具影响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以此带动武汉企业的整体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由于高新技术开发的前瞻性和高风险性,在创新投入上,政府应予以
重点扶持,要通过政府资助、风险资本和银行贷款等形式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对于—般性的民营科技创业企业、区街乡镇企业,也要加强政策引导,通过建立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提供多方面的创新支持。
针对武汉地区绝大多数科技创新资源集中在非市属的高校和独立科研机构这一体制特征,要采取积极的政策引导措施,推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向企业特别是
大中型企业集中。要抓住中央、省属在汉科研院所转制的重要机遇,充分利用其科技创新、创业资源优势,推动其结构调整和人才分流,引导一批科技人才在本地区创业,引导—批成果在本地区转化。在开发性院所全面转制基础上,继续深化公益类和农业类院所的改革。通过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吸纳、稳定一批科技人才队伍。
第二,以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园区为创新、创业的战略高地,大力发展高科技创业企业,推动现代高科技产业群的形成。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培育科技创业企业的摇篮,也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效组织形式。要把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和科技人才创业的战略基地。要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杠杆作用,通过创业中心数量的扩张和素质的提升,创建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向创业企业的机制,在更大更广阔的空间上为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加速实现本地区创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在当前以政府为主导创办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模式基础上,充分发挥大型工业商业企业、金融投资银行、外资财团、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的资本优势,全面整合社会闲置资本资源,发展各种产权组织形式的综合孵化器、专业孵化器以及大学科技园、留学生科技园等科技创业孵化组织。现代科技园区在本质上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集中地,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基地。要加强园区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对接,使科技园区成为创业企业产业化、规模化、集团化的战略高地。
第三,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纽带,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力争在若干技术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
作为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体系,必须立足于产业技术创新为主的战略选择。要聚焦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技术领域,设立若干个能够对武汉产业技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是革命性突破的科技攻关项目,集中目标,进行攻关,力争取得若干项原创性突破。要加强“产学研”战略联盟,充分调动有实力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的积极性,明确目标、精心组织、加大投入,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武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科学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并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加强和完善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与高校、中央在汉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或科研基地。鼓励民营科技企业与中央在汉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发、合作攻关。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基础上,推动双方共建科研生产联合体。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大型科研院所在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播方面的重要作用,把高等院校,大型科研院所建设成为实现武汉区域性知识创新特别是原创性突破的战略基地。
第四,大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创新、创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根本大计是我们的产业政策导向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事业是否真正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要抓住中央加大对中部地区投入的契机,着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运用先进技术、高新技术及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和名牌、名牌产品;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集群,为人才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用武之地。要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养一批科技创新各方面的领军人物,并通过制定计划,落实资金,明确政策,以项目为牵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一流的创新环境和舞台,使他们愿意和能够为武汉的科技创新发挥才能,体现价值。要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和创业的社会氛围,创造、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政策、体制与法制环境,建立“产业导向”、“环境导向”和“资本导向”的人才配置新机制,逐步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满足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第五,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完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好范文版权所有!
推动武汉科技创新,关键在于培植适合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企业生长的土壤。要进一步优化政策和制度环境,发挥政策对科技创新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消除一切不利于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企业发展的制度障碍,为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企业的发展创建良好的制度平台;要有效发挥政府的推动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着力打造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科技人才资源服务平台,使其成为汇聚和凝聚人才、知识、资本的重要条件;要进一步完善投融资系统,培育创业资本市场,强化对创业企业的金融支持;要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营造优良的创业人文环境。
第三篇:宁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宁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丁耀民
一、宁波区域创新的创始条件
1、区位条件:宁波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的东海之滨,居全国大陆海岸线的中段,长江三角洲的东南隅,宁绍平原的东端。北临钱塘江、杭州湾,西接绍兴市的上虞、嵊县、新昌,南濒三门湾,陆域南接台州市的三门、天台两县接壤,东与舟山市(舟山群岛)隔海相望,由于宁波市沿海地区的区域位置条件,决定了宁波区域特色是开放性、外向性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
2、资源条件:沿海资源,境内海岸线总长830公里,岛礁面积256.3平方公里;山资源,西有仙霞岭山脉东脉,天台山和四明山;平原资源,境内东北部和中部系宁绍平原冲积平原,低山丘陵间有小块河谷平原;水资源,境内主要水系甬江为省内七大水系之一;气候条件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但人均土地面积低于浙江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宁波人均土地只有2.6亩,相当于浙江省的73.6%和全国23%。由于宁波区域在历史上“地少人多”,决定了外出经商的人较多。根据传统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靠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要素,但宁波区域创新的特点,不是通过资源性扩张的经济增长,而是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使区域经济增长。
3、政策因素:宁波区域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政策因素不一致,但主要归纳为两种发展形式:以政府政策为导向的体制内供给型强制性自上而下的制度创新和以自发经济组织为导向的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宁波区域创新一方面与国家实施的优惠政策有关。从1984年4月宁波被国务院列为全国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1987年国务院批准宁波为计划单列市,享受相当于省级经济管理权限,1988年宁波被批准为“全国较大的市”,有了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权力,1993年宁波又被列入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1994年,中央又明确宁波市为副省级城市,中央政府放权给地方政府的自主权,而地方政府通过制度供给使经济制度得以变迁,从旧体制向新体制演进。宁波作为沿海开放城市乡镇企业比较发达,而不少乡镇集体企业实际上是带红帽子个私经济,同市、县、乡政府对乡镇企业的优惠政策有关,特别是鄞县、慈溪、余姚等北三县的县域经济的优势比较明显。
4、文化因素:宁波是我国开埠较早的城市,对外贸易历史悠久,在宋代设有市舶使,又是近代沿海城市开放口岸,传统的经商意识浓郁,虽然在清初曾受“海禁”,但开放性。浙东文化成为近代宁波帮产生的思想基础之一。受浙东学派的“工商皆本”“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宁波帮的工商文化思想对宁波区域经济甚至对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近代工商业的产生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为中国近代化进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海外宁波帮继承和深化了近代宁波帮的经营思想传统,又积极反哺家乡的教育和经济建设事业。宁波现代港城文明则是宁波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又一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文化精神。宁波文化以浙东文化为主线,与宁波商帮文化和海洋文化相融合构成了传统文化的主干和以现代港城文明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共同构成了宁波区域文化,也决定了宁波区域创新具有传统与现代的双重性。浙东区域文化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习惯及意识形态等统称为文化的东西即非正式制度安排,也是宁波区域的制度创新的重要的内容,宁波区域的经商传统使宁波人更容易接受 1
市场经济,政府一但放松管制,其释放的能量是巨大。
5、经济结构:国有、集体、个私、外资混合经济结构,从宁波市1999年所有制结构结构来看,国有经济占22.1%,集体经济占19.8%,个私经济占34.8%,外资经济占14.2%。乡镇企业作为沿海江浙地区发展的增长点,成为宁波区域经济的主要支持,在全市工业产值上五分天下有其四,而宁波的经济总量中60%是县域经济的份额,其中乡镇企业是功不可没的。宁波区域的个私经济在全国很有名气,2001年在总产值、销售额、出口交货值上宁波在浙江省11个地市占5 个第一位,而且在对外招商引资发展也比较快,已经占到了浙江省的25.3%。国有经济通过有进有退,使国有资本从低层次产业向高层次产业集中,1998年与1995年相比国有企业数减少了319家,减幅达53%,但总资产却增长了92.3%。
6、产权结构:宁波是较早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城市,呈现出多元化的产权结构。70年代末,宁波的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开始兴起,通过80年代的发展,个私经济基础以其灵活的经营机制给乡镇集体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从1996 年开始宁波对乡镇企业进行改制,使乡镇企业和个私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从1998年开始宁波对县区一级的国有集体进行改制。到2001年底市属国有、集体企业基本上完成了改制。宁波区域的所有制结构出现了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由单一的国有集体企业向股份制为主的多种实现形式转变;二是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强;三是各种所有制结构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弥补、共生共荣。
二、宁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几点对策
1、制度创新
(1)政府体制创新:一是政府政策行为创新。继续推行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共生共荣的生存政策,使不同所有制企业有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共同享受均等的国民待遇,削减审批事项,降低中小企业、私营企业获得外贸经营权的门槛。政企分开(政府职能与企业的职能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国有资本管理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事业单位的职能分开、中介组织从政府和事业单位分离出来,把政府的部分服务职能移交给中介组织来承担);建立政策运作工具体系,有效地运作和落实政策。特别是把政策实施作为运行政策进行服务的过程,建立政策研制、解释、传递、辅导、执行的工作班子和政策操作技术人员,培育一批政策服务技术官员。二是政府法律行为创新。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要求一切经济活动和竞争都要在科学严谨的法规框架内有序地进行。利用宁波较大城市的地方法规的立法权对法律法规的制定,健全行政法律法规体系;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建立行政法律监督体系,使之符合国际惯例。三是政府运行机制创新。建立信息化和“电子政府”,政府政策的透明度与WTO规则市场开放原则接轨,进行政府上网,办公自动化,进行行政理念现代化;进行政务公开,根据法律文件规定贯彻政府透明度和公开性原则,公开政府重大决策,公开重要法规规章,公开行政行为的标准,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使宁波地方政府成为“阳光下”的政府;决策科学化,充分利用“外脑”的参谋作用,为行政首长科学决策服务,减少决策失误和“拍脑袋”工程,通过民主化进行科学决策。四是政府廉洁形象创新,以开放促改革、从官本位向人本位转化,从政府管理的强制性命令政策向依法办事转化,从体制上消除“权力寻租”的源头,首先要制约行政权力,使政府的权力从市场中退出来;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机制,特别是对“一把手”的制约和分权。
(2)企业体制创新。首先是市场机制的创新。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
结构步伐,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产权改革进一步完善,建立有效的市场交易和市场竞争规则,加快要素市场建设,健全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制度,统一市场,切实规范市场秩序;其次是民营企业机制再创新,利用宁波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和加入WTO的机会,对民营经济体制进行再创新。通过家族型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发展,使民营企业能自主创新、规模扩张和直接融资;通过专业集贸市场向现代市场发展,使专业市场电子商务网络化和品牌化;通过低层次的专业化产业区向科技品牌型的新型产业组织发展,使区域特色经济或块状经济进一步形成,将会给民营中小企业转化为新一轮的体制压力和动力。
(3)金融体制创新。金融创新首先要进行金融观念的一场变革,对金融风险度、金融服务成本、金融资产进行观念上创新,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其次对金融体系进行创新,宁波区域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在金融的体系上形成了以多元化结构、多层次的现代金融体系,外资金融机构登陆宁波,但适合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通过金融体系创新形成科研、技术开发、产品创新、技术转让及产业化的高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工具的创新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衍生工具的创新,是宁波金融创新的重点。
(4)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社会保障制度需要进一步创新,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仅仅局限于城镇,广大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未建立,其中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已经从公有制企业向非公有制企业和自由职业扩展,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中仅仅是大病统筹,职工的门诊医疗保障也仅仅局限于机关事业单位,直接影响到企业职工的生活保障,也是宁波区域现阶段政府的最主要工作。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同时与 WTO规则的市场开放原则不相适应,要争取建立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创新和完善就业机制来切实解决失业问题。迎接数年后WTO真正的挑战。在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的同时,发展现代金融、咨询、旅游和软件媒体等高技术来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结构性失业,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减少磨擦性失业,同时切实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工作,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迎接世贸组织的挑战。
2、技术创新
通过技术入股、期股、建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等办法,引进适用性人才、培养本地人才、留住外地高素质人才,把企业塑造成真正的创新系统的主体,同时分配制度的创新是激励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人的创新动力来源于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最能激励人的积极性的是体制、机制和分配制度的创新,而其中以分配制度的创新是现阶段最直接的创新方式。通过科技产业化,建立起金融、税收、分红、报酬等政策杠杆体系及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风险投资体系。由于企业内部缺乏,而大量的科技力量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因而建立起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运行机制是技术创新的真正目的。宁波区域的高新科技术园区作为技术的孵化器所起的创新作用还不够明显。此外,商业化目标、商品化生产,是当代技术创新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专利技术、专用技术和技术贸易的迅速增长,推动了技术转化为商品的生产能力。
3、管理创新
利用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区管理区和旅游服务区进行服务和管理创新,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管理上要利用与市场接轨的新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创新;在新城区的管理上把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通过委托授权进行市场化运作;在旅游服务区管理上,重点发展山、海、水、文化的优势,创建四个不同特色的风景带,以溪口--雪窦山国家级风景区为中心包括四明山
脉在内的名山风景带、正在创建国家级风景区的东钱湖包括天童寺、阿育王寺景区的佛教旅游风景带和正在策划 “江南第一古城”的慈城镇为中心包括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姆渡、保国寺、上林湖文化旅游风景带及以象山海滨风景区为中心包括周边沿海的海洋旅游风景带。
4、知识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年代的到来,知识已经成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甚至整个社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因素。“科教兴市”是知识创新的标志,而教育产业化、企业知识化则是知识创新的主题。宁波区域经济发达、市民收入高,对高等教育需求比较大。但宁波的高等教育现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要,目前只有宁波大学是综合性的高等院校,学科的设置和研究生的学位相对落后,需要在教育体制上创新,从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角度不断提高教育档次,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的教师队伍,以合同制、聘用制的创新方法对在分配和贡献上建立起一整套管理和办法。在教育模式上大力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能力”与“学历”、“专业”和“就业”上进行教育体制的创新,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多学科、综合性的分析动手能力,这样可能扩大就业的选择范围,提倡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随着跨国公司企业并购风的到来,双语人才、计算机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和国际金融人才在“本土化”的经济浪潮中将大量就业;从企业知识化来看,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经济,专利和商标等知识产权转化为生产力是企业知识创新的基本途径,知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起到主导作用,职业知识创新和非职业知识创新同时成为知识创新的重要途径。通过知识创新的量化和激励,吸引优秀的创新人才,激发起全员创新的热情,使企业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加强对企业知识资本管理,建立知识管理体制,对知识进行评诂、考核和激励,设立知识主管,与国际接轨,并且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第四篇:五大创新体系
1)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积极发挥经济和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激励和引导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实施机制,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建立与企业的信息沟通机制,国家有关科技计划要充分反映企业、产业发展的需求,项目评审要更多地吸纳企业同行参与。鼓励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对重大专项和科技计划中有产业化前景的重大项目,优先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集团、企业联盟牵头承担,或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承担,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项目实施新机制。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支持企业建立和完善各类研发机构,特别是鼓励大型企业或主要行业的龙头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打造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平台,努力形成一批集研究开发、设计、制造于一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促进形成一批有特色的创新企业集群。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办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外资企业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加强合作研究。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加强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联盟建设,加大现有研究开发基地与企业的结合,建立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支撑平台,并着重建立面向企业开放和共享的有效机制,整合科技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完善符合市场经济特点的技术转移体系,将技术转移作为科技计划和公共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内容,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创造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打破行业和市场垄断,重视和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生力军作用。国家有关计划要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适应中小型企业创新需要的投融资机制,建立和完善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技术交易、产业化服务的平台,营造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深化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改革,鼓励和支持其在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中发挥骨干作用,推进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建设和发展。
(2)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明确不同类型科研机构的职责定位。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重点,探索实行理事会制度,完善所长负责制,扩大科研院所的管理自主权,健全科研管理制度规范,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推进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提高改革验收后人均事业费标准,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形成一批稳定服务于国家目标的高水平公益科研基地。实施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三期项目,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的若干重要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所。深化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结合,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以国家目标和产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推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促进资源共享,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根据国家重大需求,填补研究领域空白,建设一批高水平国家研究基地。探索建立对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类研究相对稳定的支持方式。研究建立以财政支持为主的科研机构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定期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作为调整财政资助强度的重要依据。
(3)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
深化国防科研体制改革,以促进军民科技资源统筹配置、有效共享为重点,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军民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的协调力度,以组织实施重大专项为突破口,统筹军民科技计划,加大民口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国防科技计划的力度,促进军民科技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
发、产品设计制造到技术和产品采购各环节的有机衔接。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研发,促进军用和民用科技的双向转移以及军民两用技术的产业化。加强军民科技资源的有效集成,建立军民科技基础设施和条件平台有效配置、合理共享的机制。加快国防科研院所体制改革,推进有条件的国防科研机构的企业化转制,探索促进军民科研结合的管理模式,促进军民创新人才的有序流动和优化组合。
(4)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
根据综合协调,分类指导,注重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以促进中央与地方科技力量的有机结合,推动区域紧密合作与互动,促进区域内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为重点,围绕区域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全面提高区域科技能力。加强区域科技规划工作,发挥中央财政配置资源的引导作用,统筹区域科技资源,形成合理的区域科技发展布局。东部地区加强高技术的研发和基地建设,大力推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的提升与跨越,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中部地区充分发挥区域综合优势,重点提升农业、能源等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技术水平;西部地区综合应用多种科学技术手段,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优势资源,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形成区域创新和新经济增长极;东北地区加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开拓新兴产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通过重大项目引导,促进跨区域的创新合作和创新联盟建设。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区域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和区域知识扩散中的辐射作用;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工作,强化区域中心城市对区域创新活动的带动作用和对区域科技资源的凝聚作用。要加强对地方科技工作的指导,强化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责。集成中央和地方的科技资源,形成中央和地方联动的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地方科技工作要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重点,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促进地方优势和特色产业发展与社会进步。深入实施科技富民强县行动计划,加强对县(市)科技信息平台等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支持力度,增强县(市)科技服务和支撑能力,健全县(市)科技机构,推动基层科技队伍的建设。
(5)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按照政府推动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发展与规范相结合,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专业化分工与网络化协作相结合的原则,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加强创新服务为重点,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制定出台支持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税收政策,建立有利于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运行机制和政策法规环境。鼓励多种所有制投资主体参与科技中介服务活动,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各类社团在科技中介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把依靠中介机构完善管理和服务,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对科技中介服务能够承担的工作,积极委托有条件的科技中介机构组织实施。通过任务委托等方式,培育骨干科技中介机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开展培训工作,提高科技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推动技术创新中的服务和协调功能。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创新,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第五篇: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对策思考
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对策思考
摘要: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的坚实基础,是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重要推动力。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着地域关联、结构关联、功能关联与目标关联四方面的紧密联系。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内在机理表现在:有利于区域创新体系获得创新资源;有利于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有利于加快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依托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思路为: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强产业集群整体的创新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对策
一、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1.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
区域创新体系是相对于国家创新体系而言的,是创新体系的两个层面之一。1992年英国卡迪夫大学的菲利普•库克(Philip Cooke)首次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在此之后,关于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文献日益增加,研究领域涉及区域创新环境、企业创新行为及创新支持体系等方面。一般而言,区域创新体系是以参与技术开发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为主,并有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广泛介入和政府适当参与的互动创新网络系统,服务于知识、技能及新产品的创造、储备和转让。构成区域创新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是:面向市场的科技资源;不断衍生和壮大的机制灵活的新型企业;新的经济政策和政府治理。
2.区域创新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区域创新体系作为一个网络系统,有其系统目标,即通过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最终增强区域竞争力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区域创新体系可以优化、整合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的创新合力,从而保证了区域内经济增长的质量;第二,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必然促进区域内高科技创新和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区域内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形成;第三,区域创新体系有利于提高企业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有利于逐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而不断催生区域内的新产品和高新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第四,区域创新体系可以为区域内的中小企业提供新技术和各种技术服务,加速了技术扩散,产生明显的经济增长效应。
二、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联性分析
产业集群是某一产业及其相关联产业的众多企业和机构基于专业化协作网络,在相邻近的地理范围内集中而形成的空间聚集体。产业集群作为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中介组织,是产业组织发展的新形态。产业集群的产生形成了新的技术创新主体,它把单个企业的创新行为聚集起来,联合成在更大产业与区域范围内进行的集体创新行为;并且通过整合产业集群内企业的专业知识、技能、资金、设备、管理、培训等因素,形成集群整体创新优势,从而成功提升了产业、地区和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因此,从区域创新层面而言,产业集群实际
上就是一个特殊的区域创新系统。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这种必然联系表现为:
1.地域关联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均属于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其研究范围均局限于特定区域范围内。由于存在社会文化及历史传统、市场需求、生产要素、自然地理等形成条件的差异,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布局的有效形式。在特定的地理范围内,依托产业集群形成的纵横交错的创新网络,构成了次一级的区域创新体系,从而使产业集群成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与组成部分。
2.结构关联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创新主体(企业、大学、中介机构等)及基础设施等环境要素具有很大的重合性。产业集群的核心是企业群体和专业协作网络;当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位于产业集群区域时,就成为了产业集群的主体。通过构建主体间的联系网络和学习机制,形成本地的竞争优势,是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相同之处。此外,区域内共有的知识、技能、人才、市场、基础设施及产业文化等要素构成了区域创新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产业集群产生外部效应的原因。
3.功能关联
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产生、扩散和应用,强调通过促进本地创新主体的互动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产业集群实现创新的主要途径是建立有效的合作网络,促进知识在本地扩散流动,集群内部的技术创新和扩散也是企业互动的结果。因此,促进区域内的知识流动和创新主体互动是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的共同功能。
4.目标关联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是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产业调整与升级,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目标是通过企业集聚获取外部经济优势及创新优势,提高产业和区域竞争力,该目标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紧密相关。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战略模式,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当前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着力点。
三、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内在机理
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的坚实基础,是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重要推动力,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内在机理体现为:
1.产业集群有利于区域创新体系获得创新资源
创新资源越容易获取,创新就越有优势。创新资源主要包括人才、资金和技术。就人才资源而言,产业集群将各种人才吸引到同一区域,从而使企业更容易获得所需要的人才。就资金资源而言,产业集群使投资者容易了解区域特定产业的发展态势,更容易判断拟投资企
业及项目的发展前景,从而有利于降低投资风险。同时,产业集群也降低了投资者寻找投资项目的信息成本与谈判成本等交易成本。因此,越是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的区域,越容易获得资金支持。就技术资源而言,完善而集中的产业体系有利于深入开展相关产业的技术研发活动,有利于提高对新技术的快速反应能力。因此,产业集群集聚资源的优势为集群企业创新提供了便利,从而加快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
2.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
产业集群与知识技术扩散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产业集群内由于区域的邻近以及共同的产业文化背景,不仅可以加强显性知识的传播,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隐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并通过隐性知识的快速流动进一步促进显性知识的流动与扩散。产业集群内技术领先的企业会主导产业技术发展方向,一旦某项核心技术获得创新性突破,产业集群区内沿产业链分工的各企业,常常通过技术转移来协同创新,从而缩短创新周期,减少研发成本并及时满足市场需求。
3.产业集群有利于加快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创新网络是一种为实现资源共享而结成的企业联盟,通常围绕某个核心企业组成,以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建立创新网络的目的不仅包含设计及生产工艺的创新,还包含供货方法的根本性变革。这一网络成员通常包括供应商、技术提供者和客户,网络的结构可以根据特定的生产研发任务进行调整。此外,创新网络的成员还包括提供质量检验、测评及维护保养等区域培训与支持体系。上述网络成员构筑起了区域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网络十分有利于企业迅速吸收新技术,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而最终提高区域创新的能力,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四、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是促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重要战略选择。如何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作为区域创新体系重要载体的创新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力已经成为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点之一。下面笔者依照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的逻辑顺序,逐一对作为创新主体的集群内单个企业、产业集群及政府的创新发展思路进行分析,从而为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首先,对有一定发展规模和研发实力的企业而言,要建立自主研发为主的研究型技术中心;其次,对总体实力和技术力量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而言,则要求建立起消化、吸收型的开发机构或产品开发部,设置负责技术引进的专职技术人员,注重对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再次,要重视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和共同成长,不仅要重点扶持龙头骨干企业,而且要对中小企业给予足够的支持,努力为不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同时,加强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联系,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高校与科研机构聚集了大量的人才、科研成果等创新资源,通过密切产学研联系,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充分发挥高校与科研机构对企业的创新支持作用。
(二)加强产业集群整体的创新建设
1.建立依托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在产业集群中构建有效的科技创新平台,是实施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战略的切入点。作为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平台的核心,产业集群内的科技创新中心有着重要的地位,需要重点建设。不同的产业集群可以结合自身特点选择适宜的科技创新中心组建方式,既可以通过产业集群内相关行为主体共同组建科技研发中心,也可以依托产业集群内某核心企业的研发中心进行组建。产业集群中不同行为主体的积极参与而形成区域科技创新网络,是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平台进行有效科技创新的关键。
2.培育产业集群的产业创新文化环境
产业创新文化环境直接影响人们是否有追求创新的热情、人与人之间能否建立起相互信任与合作的关系。具体内容包括:(1)行为主体的创新精神。它包括人们对创新的接纳、认可程度、敢于冒险的热情与勇气等。(2)彼此信任的协作关系。彼此信任的协作关系是集群创新的关键。(3)开放的思想交流氛围。开放的信息交流环境有利于新思想、新技术在区域内的传播与学习。相互信任和开放的心态,使得人们之间交流和互动频繁,加快了新思想、信息和创新扩散的速度。这种产业创新文化不仅能够维持产业集群的良性运行,而且使其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文化特色明显,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产业集群创新政策时,要充分考虑本地文化的特点,鼓励文化创新,营造一个有利于区域内集群创新的文化氛围,形成崇尚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敢于创新的价值取向。
(三)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1.制定城市化与区域创新相结合的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规划
城市化是实现小康社会和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是区域发展与创新的核心,尤其是城市所具有的集聚效应是城市化发展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应充分发挥城市集聚资源优势,引导产业在城市区域集中布局,依托现有城市,将其做大做强,避免出现新城镇、工业区遍地开花的分散布局。为此,政府应将产业园区的规划与城市化发展总体规划、区域创新发展政策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建设创新环境形成产业集群和新的增长极;另一方面通过科学规划引导和约束企业,防止企业过于分散或集中规模过小,以合理和高效利用城镇土地,提高集聚效应。
2.完善区域创新环境建设
(1)进一步完善区域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尤其是应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知识经济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要求,建设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图书馆、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各级政府应为此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
(2)形成促进区域创新的制度环境。在明确政府作用和政策重点基础上,政府应制定一系列促进区域创新的政策和法规,为创新提供制度条件。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包括科技、产业、财政、税收、知识产权保护等若干政策。同时,通过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投入结构,对区域内的产业有选择地重点支持,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区和科技园区
政府应选择好区域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链,作为带动全地区经济增长的切入点,以新兴技术为重点,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以高市场占有率、高效益的优势产品为龙头,集中实施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攻关、技术改造等科技支持计划,培育高科技产业集群,并重视加快产业集群各类园区载体的建设。
4.统筹东、中、西部区域创新体系的共同建设与发展
在东部产业集群发展较好的地区,建设重点应是引导原有集群向高新技术集群升级发展,提高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发展;中西部地区则应结合当地要素条件,学习东部地区经验,加快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政府应努力消除阻碍创新资源在区域间流动的各种制度壁垒,加强区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不同区域创新体系的协调与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