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淮北师范大学纵向项目管理与经费办法(修订)
淮北师范大学
纵向科研项目管理及经费使用办法(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纵向科研项目管理,规范科研经费使用,创新科研项目和经费使用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促进学校科研工作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进一步加快创新省份建设的意见》和教育厅《关于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纵向项目是指国家、部、省、厅、市等政府机构下达的科研项目,资金由政府部门提供。
第三条 科技处、人文社科处是分管全校科研工作的职能部门(以下简称“科研管理部门”)。学校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项目都归口到人文社科处管理;学校所有自然科学类科技项目都归口到科技处管理。
第二章 纵向科研项目的范围
第四条 国家级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包括单列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合作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重大项目。
第五条 省部级项目:教育部各类一般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一般项目、国务院其它各部委及直属办(局)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省科技厅各类项目,外省、市(自治区)同级别项目。
第六条 厅、局级项目: 省教育厅各类项目,省其它厅、局各类项目,外省、市同级别项目,各行业局、总公司的科技发展项目。
第七条 地、市级项目: 淮北市各类项目,外省、市、地区同级别项目。
第三章 纵向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立项
第八条
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全校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咨询、和结题等工作,及时在校园网上发布项目申报通知、申请表格、表格填写注意事项等内容。
第九条 各单位(学院、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研究所等)应积极组织教师申报,如实填报项目申报信息,并经过所在单位审核后,按通知要求报送相应科研管理部门。第十条 项目申报中,各学院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项目遴选应向青年教师倾斜,关注关心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发展。
第十一条 科研管理部门及各单位分管科研的领导,有义务回答教职工在申报工作中提出的问题,帮助申请者解决困难。分管科研领导要对本单位的申请表格进行形式检查和内容核查,确保本单位项目申请形式规范,内容真实,并按时集中报送科研管理部门。
第十二条 鼓励各单位召开纵向科研项目论证会,邀请同行专家,从本单位学科发展、梯队建设等角度统筹规划和论证选题的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案以及科研力量的整合等问题,确保项目申报的数量和质量。鼓励学科交叉融合,校企校所联合,申报重点重大项目。
第十三条 各类纵向项目获得立项后,科研管理部门在网上公布,并通知课题负责人和依托学院(中心等)。管理部门及时总结各类纵向项目的申报及立项情况,并向学校有关领导汇报。
第十四条 各学院(中心等)在获知本单位教师项目立项后,应及时保存好有关复印件,建立相应的科研管理档案和项目管理数据库的更新工作。
第十五条 校级科研项目申报与立项按本办法执行。
第四章 项目中期管理
第十六条 各类科研项目一经批准立项,项目负责人应按计划任务书或合同的要求组织实施。学校和各学院应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各种方便,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
第十七条 批准立项的各类科研项目(以项目来源部门下达的批文为准),均列入当年学校科研计划,由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承担单位进行二级管理。
第十八条 在科研管理部门下达立项通知七个工作日内,项目负责人要向科研管理部门报送开题报告(包括研究计划和经费使用计划)。计划一经确定,中途不得随意变动。如因不可预见客观条件变化,确需调整或改变计划,按相应规定办理报批手续,经项目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改变。对于不可抗拒原因或失去研究价值,确需中止项目研究时,须由项目负责人提出撤销科研项目申请报告,报请主管部门批准,并视具体情况收缴全部或部分科研经费。无故中止项目研究或因责任事故未能完成项目研究者,追究项目负责人责任。因主观原因造成项目延期或没按原定指标完成的,同样追究项目负责人的责任。
第十九条 根据科研工作需要,重大项目可以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研究内容的子项目,并相应分解研究经费,每个子项目设负责人一名。子项目的设立,由总项目负责人根据研究工作需要,与管理部门商定。子项目负责人必须与总项目负责人签订合同书(参照总项目合同格式),经总项目负责人签字,并报科研管理部门批准、备案后生效。
第二十条 充分发挥学校、学院两级科研管理的优势。各学院独立承担的项目由承担单位负责组织实施。跨部门、多学科交叉的重大综合项目,由科研管理部门配合有关单位和项目负责人进行组织协调,并由牵头单位落实计划,以分合同形式明确各承担方的权利和义务。在项目负责人领导下,各承担单位间要密切协作,定期交流研究进展,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第二十一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科研管理部门每年须会同项目承担单位,定期与不定期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检查。项目组应积极配合,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检查。项目负责人每年末须将本年项目执行情况,以书面形式报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对研究计划执行不力、无故拖延研究计划、工作无进展、经费使用不当的项目,科研管理部门据实上报项目主管部门,建议更换合适的项目负责人或中止项目的执行。
第二十二条 所有项目都必须按上级主管部门及学校规定,按时据实填报研究进展情况、中期检查等相关材料。
第二十三条 立项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组成员不得随意变动,确因工作需要须调整人员时,必须由项目负责人书面申请,经承担单位分管领导同意,科研管理部门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生效。项目负责人出国、赴外地学习、进修及其他原因离校六个月以上的,期间必须安排有相应水平的人负责,并经所在单位同意后报科研管理部门。
第二十四条 因工作调动或其他原因,项目负责人不能继续主持研究工作,须由所在单位提出更换负责人报告,经科研管理部门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项目负责人调离学校,不能将项目和经费转走,由继任负责人主持完成该项目的后续研究工作。
第二十五条
无正当理由造成所承担的项目拖期或撤销者,要追究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剩余经费停止使用,同时,进行财务审计,并视情节部分或全部追回已发放的科研立项奖励和科研补贴。所引起的合同违约责任或其它问题,由项目负责人承担。
第二十六条 各项目负责人按研究计划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应及时总结,并报科研管理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需申请专利的及时申请专利。
第五章 项目结题和鉴定
第二十七条 各类项目应按计划任务书(申请书、合同、协议)的研究期限完成研究任务,并于项目完成后三个月内完成结题工作。
第二十八条
各类项目结题应按各项目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要求,据实填写工作总结,提交成果资料等有关证明材料,报请项目主管部门核准。须鉴定验收的及时申请鉴定验收。
第二十九条
项目承担学院(中心等)在认真审核有关结项材料后,以学院为单位集体报送科研管理部门。科研管理部门集中委托审计处、财务处等相关部门就经费使用按程序审计。
第三十条 结题项目科研管理部门要及时登记、归档,并指导项目负责人进行成果登记和专利申请。
第三十一条
因特殊原因,不能按规定时间完成计划研究内容,项目负责人应提前三个月以书面报告向科研管理部门说明理由,由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后报项目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延期,延期不得超过一年。延期项目不再列入校科研计划。在该项目结题前,项目负责人原则上不能再申请新项目。
第三十二条 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建档、归档工作,建档程序和内容见校档案室有关科技档案具体规定。
第六章 项目经费使用管理
第三十三条 凡是由我校为主持单位申请立项的项目,科研经费一律拨入校财务,由财务处统一管理。科研管理部门按项目登记编号,制作《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卡》,由财务处按卡号分别列账,专款专用。
第三十四条 对擅自将科研经费转入校外账户、逃避学校财务管理的当事人,学校将追究其相应责任。违反规定者3年内不得申请各级各类项目,不得申报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该科研项目不再纳入学校的科研计划,不能作为奖励、晋级、评优、职称评定和计算工作量的业绩依据。
第三十五条 项目主管部门下达的科研经费,有相关规定的按规定提取管理费;没有规定的按5%提取管理费。管理费主要用于:
(一)学校组织的各类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及科研平台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咨询的专家劳务费支出;
(二)学校组织各类项目的申报和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相关费用支出;
(三)学校组织承办或协办各类科技活动的评审、咨询、研讨、论证、论坛等会议的相关经费开支;
(四)学校组织各类科研活动额外加班费用支出;
(五)开展各项科研业务活动的相关接待费用支出;
(六)补充差旅费、交通费、办公经费不足部分;
(七)补充校专家、院专家讲学费不足部分; 以上各类费用支出严格按相关政策执行。
第三十六条 科研经费的使用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专款专用。经费的使用必须符合项目下达部门的规定,并遵从勤俭节约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合理开支。各类科研项目的经费须严格按项目申报书、合同书的经费预算计划及有关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做到手续齐备,账目清楚,原始单据完备。
第三十七条 项目资金支出使用范围
项目资金支出是指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与研究活动相关的、由项目资金支付的各项费用支出。项目资金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与之直接相关的费用,具体包括:
(一)设备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购置或试制专用仪器设备,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及租赁外单位仪器设备而发生的费用。
(二)材料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的采购及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
(三)测试化验加工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支付给外单位(包括依托单位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的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等费用。
(四)燃料动力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相关大型仪器设备、专用科学装置等运行发生的可以单独计量的水、电、气、燃料消耗费用等。
(五)差旅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开展科学实验(试验)、科学考察、业务调研、学术交流等所发生的外埠差旅费、市内交通费用等。差旅费的开支标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六)会议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为了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咨询以及协调项目研究工作等活动而发生的会议费用。
会议费支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并严格控制会议规模、会议数量和会期。
(七)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项目研究人员出国及赴港澳台、外国专家来华及港澳台专家来内地工作的费用。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外事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
(八)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出版费、资料费、专用软件购买费、文献检索费、专业通信费、专利申请及其他知识产权事务等费用。
(九)劳务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支付给项目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在校研究生、博士后和临时聘用人员的劳务费用,以及临时聘用人员的社会保险补助费用。
劳务费应当结合当地实际以及相关人员参与项目的全时工作时间等因素,合理确定,不设比例限制。
(十)专家咨询费: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的费用。专家咨询费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十一)其他支出: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费用之外的其他支出,应当在申请预算时单独列示,单独核定。
在研究过程中,直接费用中的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及其他支出的预算需要调整的,由项目主持人提出申请,科研管理部门、相关单位和项目主持人共同协商调整,经专家论证报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处备案后,按照新的预算执行。调整后的预算不得再调整。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科目可合并使用,由项目组成员结合科研活动实际需要编制预算并按规定统筹安排使用,其中不超过直接费用10%的,不需要提供预算测算依据。
间接费用是指在组织实施项目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主要用于补偿为了项目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水、电、气、暖消耗,有关管理费用,以及绩效支出等。绩效支出安排与科研人员在项目工作中的实际贡献挂钩,绩效支出不设比例限制。具体使用办法参见《淮北师范大学间接经费管理与使用办法》。
第三十八条
领用学校和学院等药品、材料等应按价结算,由所在单位领导审批,从项目经费中划拨。
第三十九条 用科研项目经费购买仪器原则上可自行采购,自行选择科研仪器设备评审专家。具体办法参照学校相关文件执行。
第四十条 所使用的经费均按票据报销,出席国内外学术会议的会务费凭会议通知和发票报销。对于难以取得住宿发票的,在确保真实的前提下,据实报销城市间交通费,并按规定标准发放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对于野外科研考察等确实无法取得发票的,必须有完整真实的相关支撑材料,如收款人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详细住址、证明人等,单笔支出不超过500元,每次支出不超过1000元情况下可以据实报销。
项目经费不得用于支付各种罚款、捐款、赞助、投资等,不得用于各种福利性支出,不得用于国家禁止列入的其它支出。
第四十一条
项目结题后,项目负责人如需继续使用结余经费,按照学校《科研项目结账和结余经费管理与使用办法》执行。
第四十二条 项目经费使用的审批参见学校《财务报销办法》。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如遇国家和省相关政策调整,按其规定执行。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解释,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淮北师范大学期末考试项目清单
淮北师范大学期末考试项目清单
学院 课程名称任课教师学生人数
目录
1、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2、考试试题
3、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4、考试成绩单
5、考试情况分析表
6、课程教学总结
7、学生答卷
教研室主任(签字)学院院长(签字)学院(章)
第三篇:淮北师范大学社团联合会经费审查部2010
淮北师范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经费审查部2010---2011学
工作报告
尊敬的李老师、葛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我是学社联经费审查部副部主持工作李云鹤,很高兴由我来为大家汇报本学年经费审查部的各项工作,经费审查部在团委老师的指导和学社联其他部门及本部门所有同仁的辛勤工作,以及各家A级学生社团的全力支持下,顺利完成本部门的各项工作,也很好的配合学社联和校团委各项工作的开展。我部积极配合并协助团委老师对各社团申办活动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以及活动项目经费的审批,从而保证了社团活动项目经费的支付方面顺利进行,但我们同时也在好些方面存在着不足。以下是本学年经费审查部的工作情况:
首先我向大家汇报我部在我校“第十届社团文化节”中的工作情况4.16日由学社联经费审查部成功主持召开了“第十届社团文化节”活动项目审批发布会,会上我部详细介绍了本次社团文化节项目经费审批报销的相关程序和注意事项。随后,与会社团和我部进行了互动。本次会议的召开意味着第十届社团文化节开幕前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此次文化节共有32家A级学生社团申报的活动成功立项,各家社团做出活动经费预算并由学社联常任理事会及我部认真审核后上报团委老师,经过团委老师认真考虑后同意预拨经费共计4490元,后期各社团上交发票总额共计4479元。
在本次文化节活动中,我部成员与各家社团财务负责人及时沟通、协调,做好财务报销工作,并在5月27日之前顺利完成了各社团对于本次文化节经费报销的发票、账本及其他相关活动资料的上交工作。
从本次社团文化节财务审批报销工作来看,我部工作还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我部没有做好规范社团账本填写的统一标准,导致有些社团账本账目不明确、字迹潦草、没有日常开支账目,同时有些社团上交发票及总结材料不积极,导致报账工作不能顺利开展,财务工作是不能马虎的,必须认真谨慎,在此我希望以后我部召开社团财务人员培训会时社团财务负责人务必到场,不能由其他人员代替。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各家社团,还希望各社团谅解并支持我们的工作。我部关于本次名牌社团评选所做的工作
一年一度的名牌社团考评都会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我部召开关于名牌社团考评的部门内部会议并认真商讨,依据《淮北师范大学名牌学生社团考核办法》评定指标中第二项第三条社团财务运转情况(满分7分)给予各社团在本财务工作公平打分,为我校名牌社团考评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吸取教训,制定完整的社团财务管理制度
根据我部在本学各项工作中收获的经验和教训来看,我部认为为了更好的做到社团财务公正公开和账本的规范工作,我部将会制定更详细更可行的社团财务管理制度,采取一些正确有效的措施来引导社团(比如我部将在团委老师和会长的指导下做好账本的模版,由我部复印并发放到各社团,以此来规范账本的填写统一),具体的制度我部将会在下学期开学前制定完成!
以上就是淮北师范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经费审查部本学的工作情况,谢谢大家!
第四篇:公用经费管理办1
青山园完小公用经费管理办法
为规范和加强我校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运转,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经费来源
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的免学杂费补助资金及公用经费、县财政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等其他事业收入。
二、使用范围
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在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开支的费用。
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教学资料印刷、水电、取暖、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教学软件(课件)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可以按照学校培训计划所需的差旅费、资料费、伙食补助费、住宿费等开支。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
三、禁用范围
不准用于人员津贴、补贴、奖金等;不准用于基本建设投资;不准用于偿还债务;严格控制招待费,不准用于购买烟酒礼品等费用支出;教师培训经费不准用于公款旅游、休假、疗养等与教学无关的支出。
四、程序规范
1、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审批程序,先审批后开支的原则。
2、凡开的票据要符合要求。
3、报账前,条据要有证明人签字,校长同意开支,报账员和审核员签字。
第五篇:淮北师范大学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十三五发展规划
淮北师范大学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十三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以来,全校师生员工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功能的协调发展。全校上下科研意识明显增强,科研氛围日渐浓厚,学术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科技支撑教学功能进一步凸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一、“十二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科研实力明显提高
“十二五”以来,学校主持各级各类项目832项,其中自然科学项目484项,人文社科项目348项;发表学术论文6240余篇,其中SCI收录614篇,EI收录485篇,ISTP收录28篇,CSSCI收录652篇;获各类科研奖励64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奖二等奖等其他省部级奖5项,市级奖3项;获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7项;出版专著95部;举办学术讲座660余场;发放科研奖励925万元。从2014年起,科研经费突破2000万元。2015年我校进入自然指数(NI)中国大学百强榜,位于中国内地高校第93名,师范院校第19名,同时在中国大学ESI高被引和高影响论文排行榜(Top paper)上表现优异,均居第137位。
(二)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明显
学校以学术资源整合为抓手,以学术队伍建设为中心,逐步形成人才、资源、项目、基地有机配置的良好科研环境,科研氛围不断浓厚,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明显。新增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安徽优秀文化传承创新中心1个,获批“115”产业创新团队1个、安徽省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3个、安徽省高校智库2个。
(三)产学研合作开展有序
“十二五”期间,学校与淮北市人民政府分别签署深化科技合作协议和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产学研合作协议,与江苏圣苏新药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四达医药协同中心。主持淮北市科技计划横向项目50余项、软科学项目8项,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项目60多项。积极为地方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培训和人才培训支持,在淮北市杜集区建立博士工作站1个,在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
积极参加安徽省教育厅组织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项目,“皖北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挂牌成立;“淮河文化研究”、“皖北古代思想家研究”、“皖北名镇古都研究”等18个传统文化课题获准立项;顺利完成《皖北文化九讲》的编撰与出版,获得省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积极从事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传播,特别是《淮北赋》、《口子赋》、《淮北三字经》、《宿州志》等的撰写对当地历史与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十分有益的帮助。
(四)学术交流进一步加强
学术交流经费逐年增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日益增多。“十二五”期间共举办校外专家学术讲座300余场,校内专家学术报告360余场,承办全国性、区域性学术会议15场,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20余场,有效地促进了与校外的沟通交流以及校内各学科间学术研究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学术影响力。
(五)科研管理日趋规范
逐步完善各种学术规范、学术评价考核和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与科研经费使用办法,强化学术行为的制度约束。制订《淮北师范大学科研机构设置与管理暂行办法》,修订《淮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淮北师范大学科研奖励办法》等。加强项目的过程管理,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严把结项关,结项率和结项优良比例明显提升。2014年省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结项优秀率占30%,良好占50%,位居全省第一。人文社会科学处2012年获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先进集体”称号。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足依然明显,横向项目经费所占比例较低,服务地方意识不强,服务地方能力不足,成效不明显,重点实验室和基地建设有待加强,重点重大项目有待突破。
二、“十三五”期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建成创新型“三个强省”的关键时期,是落实我校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1·2·10”工程的决胜时期。未来五年,国内经济深度调整,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文明生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外化,对人
文社会科学提出新要求;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对创新引领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学校事业发展,高水平大学建设;科研促进教学,科教结合育人;科研支撑学科建设,力争获批国家级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综合交叉科研创新团队的汇集,特色创新群体建设;重大科技项目选育,重大科技成果孵化;高端科研平台建设,特色实验室选育;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为科研工作上水平提供了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
三、“十三五”期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学校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全面提升学校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
以学术带头人遴选与培养为中心,学术团队和创新型科研平台建设为根本,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突破和标志性成果产出为重点,创新性制度建设和生态学术环境营造为保障,培养一
批在相关专业领域有影响的学术领军人才和综合科研创新团队。原始创新与协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支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基础研究能力显著提升,取得一批标志性的成果;应用研究成果取得突破性进展,产学研工作取得实效并得到社会认可,服务国家和地方需求。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学术环境和氛围明显改善,基本形成开放协同的现代大学科研组织机制,推动学校科研工作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2、具体目标
(1)实施“重大科研项目选育计划”
以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立项为突破口,不断提高承担国家级项目的份额。启动实施“重大科研项目选育计划”,选定若干研究方向,集中力量,协同出击,努力实现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零的突破,力争实现“十三五”期间年科研经费平均增长20%。
(2)实施“重大科研成果孵化选育计划”
以标志性成果产出为重点,强化成果意识。启动实施“重大科技成果孵化选育计划”,加强重大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的选育,取得一批标志性的成果;加大转化前景广泛的应用研究成果的孵化力度,产学研工作取得实效,学术影响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与水平明显提升,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4项。
(3)实施“特色创新群体建设选育计划”
以学术带头人遴选与培养为中心,强化科研创新团队建
设。启动实施“特色创新群体选育建设计划”,重点培育和扶持研究方向稳定、年龄结构合理、研究潜力大、研究特色鲜明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培养一批在相关专业领域有影响的学术领军人才和科研创新团队,提升科技核心竞争力,力争新增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3-5个。
(4)实施“科研特色实验室(基地)建设选育计划” 以优势和特色为导向,建成若干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启动实施“科研特色实验室(基地)建设选育计划”,汇集人力物力,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的引导校内实验室功能聚集,逐步形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科研平台体系。力争新增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由2-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2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2个,省级智库1-2个。
(5)实施“国际科研合作引导选育计划”
以国际化科研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联合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人事处,启动实施“国际科技合作引导选育计划”,积极拓宽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渠道,搭建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平台,稳步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国际合作与协同能力。
(6)实施“科技精准服务地方选育计划”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力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启动实施“科技精准服务地方计划”,积极开展科技精准扶贫和技术联合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组建科技精准扶贫小组,协
助学校扶贫点工作。组织科技工作小组,深入工作一线,提供技术支持。以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为抓手,为城乡社区文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库服务。
四、“十三五”期间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创设良好的学术环境 创新科研激励、科研评价、科研管理和科研绩效分配制度,营造追求卓越、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加强科研项目管理,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创新科研评价和分类考核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加强专利申报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科研绩效分配政策;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建设,强化信用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二)畅通科研管理环节,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 明确学校与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项目负责人和责任学院的责权利关系。加强协调,畅通学院与相关职能处室的管理和服务环节,提高服务质量。依据“六个选育计划”,细化建设内容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赋予学术带头人在经费使用、人才引进等方面拥有自主权,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在科学研究、团队组建、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推进学校科研事业全方位健康发展。
(三)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打造良好的科研平台 合理规划,持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保障“六个选育计
划”顺利实施。围绕“六个选育计划”,凝练研究方向,汇聚科研队伍,整合科研资源。以“六个选育计划”为纽带,加快引进高端人才,培育青年学术骨干,打造梯队合理、素质优良综合交叉的科研创新团队。重视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基地和智库建设,保障经费足额及时到位。强化管理,理顺关系,优化环境,服务到位,打造良好的科研平台,促进学校科研事业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科教融合,支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树立科教融合理念,深化科教结合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机制。实施科技资源开放共享计划,选派一批优秀的学生参与前沿科研项目研究和高端科研平台建设工作,建设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实施“六个选育计划”,促进高水平论文和标志性成果产出,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为高水平大学提高有效支撑。
(五)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营造开放式的科研氛围 加强校校、校所、校企的合作与交流,扩大和深化科研开发合作。鼓励和支持以项目、平台建设为载体,深度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有效聚集国际创新资源。加大教师出国访学研修和培训力度,联合申报国际合作项目,以项目为纽带,培养国际化学术队伍,分开设专题国际学术论坛,邀请知名学者来校讲学,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努力提升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
(六)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供优质的科研服务 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优化科研管理机构设置,理顺科研管理环节。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明确责任主体,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认真做事,踏实做人,为广大教师提供高效优质的科研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