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人民政府、中共台州市委关于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快农民住房改造建设的意见

时间:2019-05-14 09:43: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省台州市人民政府、中共台州市委关于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快农民住房改造建设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省台州市人民政府、中共台州市委关于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快农民住房改造建设的意见》。

第一篇:浙江省台州市人民政府、中共台州市委关于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快农民住房改造建设的意见

浙江省台州市人民政府、中共台州市委关于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快

农民住房改造建设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的各项决策部署,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若干意见,现就我市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快农民住房改造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重要意义,把握工作总体要求

1、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认真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和“强塘固房”等一系列惠民工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取得较大成绩,农民住房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但由于多种因素制约,我市农民建房难问题和建房乱现象还比较严重,农村土地节约集约水平不高,农居点布局分散,基础设施共享度低,村容村貌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快农民住房建设,是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途径;是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惠民工程;是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的有效手段;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举措。各地各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快农民住房改造建设,作为保增长、保资源、保民生的战略工程和德政工程,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切实抓紧抓好,着力解决“地从哪里来、房在哪里建、钱从哪里筹、人往哪里走”等问题,实现保增长和惠民生、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保耕地和促发展的有机结合。

2、总体目标。实施“123”农村康居工程,到 2012 年,全市完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1000个村,改造建设农房20万户,计划投入资金300亿元。

(1)基本实现农民住房改造建设在县(市、区)域范围内新占用耕地与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总量动态平衡。2009—2012年,全市完成农村土地整治1000个村,农村建设用地复垦8700亩,盘活农村建设用地 10000 亩,到 2012 年,全市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明显下降。其中,2009年,全市完成农村土地整治 254 个村,农村建设用地复垦 1200 亩,盘活农村建设用地2540亩。

(2)基本完成农村低保标准150%以下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任务。2009 年,全市提前一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 2006—2010年4000户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任务。从2010年起,将救助范围扩大到农村低保标准150%以下的农村困难群众。

(3)基本满足农民正常的住房改造建设需求。2009—2012年,全市改造建设农房 20 万户,计划投入资金 300 亿元。其中,2009年全市改造建设农房5万户,计划投入资金75亿元。

(4)基本形成方便生产生活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

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统筹安排、配套建设村庄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基本原则

(1)规划先行。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对农民住房建设的基础性指导地位,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坚持“城乡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原则,在县(市)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着眼全域,编制分区规划,修编和完善镇(乡)总体规划,明确中心村和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布局和规模。通过“城中村”改造、“空心村”整治、自然村撤并、高山移民安置、地质灾害搬迁安置、建设项目征地拆迁“立改套”安置等形式和途径,落实村镇建设规划。

(2)节约集约。按照统一规划、集约用地、规模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重点探索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的方法和途径,推动农民居住由分散向集中转变,防止产生新一轮的分散布点。结合旧村改造和整村异地转移,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产业向功能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坚持引导、规范和整治相结合,推广应用节地节能型农民建房模式,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机制和退出、流转机制,加大宅基地复垦力度,切实解决农民建房难、农民建房乱问题,努力提高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3)尊重民意。农民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住房改造建设的实施主体、利益主体,必须保障村集体和农民受惠得益,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村庄规划编制、农居点布局、宅基地安排、老宅基地复垦、拆迁补偿等,必须尊重民意、维护民利、依靠民资、强化民管,有关决策需经村民代表会议、民主恳谈等民主程序通过,做到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不得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

(4)循序渐进。实施农民住房改造建设,要严格执行城乡规划、土地管理、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坚持依法办事、规范操作、有序推进。严格控制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面积和农村住房建筑面积,加强农村分户建房的规范和引导。必须坚持“一户一宅、拆旧建新”的原则,引导农民合理用地、依法建房,确保平稳推进。

二、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推行“四统一”管理

1、加强规划衔接,实现“两图合一”。村庄规划编制要因地制宜、适度集中、特色鲜明,最终形成中心村、一般村、特色村梯次合理的规划体系。坚持控制增量、合理布局、集约用地,倡导组团式规划,鼓励利用现有宅基地、村内空闲地、低丘缓坡等非耕地规划新村。村庄规划编制要立足现有村庄格局,注重村庄历史和文化特色。村庄规划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根据农民不同的经济状况和建房意愿,选择不同的农房建筑形式,并考虑低收入困难群众救助房建设。村庄规划必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县、市、区人民政府审批。充分利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机遇,各县、市、区政

府在统筹兼顾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前提下,优先将村庄规划建设用地纳入所在乡(镇)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时要协调好村庄规划与地质灾害防治和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规划的关系,确保各规划之间有机衔接。

2、村庄建设实行“四统一”管理。各地编制村庄规划要因地制宜,坚持宜撤并则撤并、宜建则建、宜农则农,充分整合利用,新村用地原则上不大于现有村庄规模。将村庄宅基地、空闲地等收归村集体,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整治、统一安排使用、统一基础设施,按照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生态环境等功能,合理划分为建设区、控制区和复垦区三个区,分步组织实施。建设区要相对集中,农民建新房应有序安排在建设区内,不得跳幢建造,避免出现新的空心村。控制区只拆不建,村庄规划要撤并的自然村的农民建新房,必须建到规划的中心村建设区内,分期分批撤并,逐步消灭自然村;腾空的老宅基地和废弃宅基地要作为复垦区,及时组织复垦,退宅还耕,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以村或乡镇(街道)为单位,以工程项目形式报经县、市、区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后组织实施。

3、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从严控制农民建房人均占地面积。鼓励不占或少占耕地,对利用低丘缓坡等非耕地建造住宅的,户宅基地面积可以在限额标准基础上增加 25平方米。农民建房应“拆旧建新”,县、市、区政府在审批建新房用地时,必须注销旧宅的所有权证和集体土地使用权证。确实由于房屋结构原因实施拆除后危及相邻房屋安全的,可由村级组织对旧宅的地上建筑物进行适当补偿后收回。农村五保户、建房困难户可通过兴建老年公寓、过渡房或调剂住房的办法,予以解决。

4、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流转机制。在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下,村民委员会可对本村建房用地进行有偿调剂。同时,允许村民委员会探索采取土地置换、有偿调剂等方式,将富余宅基地调剂给其他村的农民建房,允许农民带退宅还耕指标移居,跨村建房。对于历史原因造成一户多宅、异地就业或户主已农转非导致人宅分离的,通过经济补偿、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纳入城镇养老保险体系等办法,鼓励农户退出农村宅基地。具体实施意见由各县、市、区政府制定。

5、大力开展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通过平整农村土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建设沟渠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和整治“空心村”等方式,对宅基地、废弃工矿用地、废弃采石场进行复垦,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状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对原村庄建设用地复垦的要给予鼓励和扶持,复垦项目优先立项和验收。明确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拆迁范围,对按照村镇规划必须拆迁的建(构)筑物、非法占地的违章建(构)筑物、农户建房批文中规定应拆未拆的旧宅、不符合“一户一宅”且超过户型标准的旧宅,以及其它应当拆除的建(构)筑物,应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限期予以拆除。

干字,欲需查看全文请成为法意会员或购买 法意检索阅读卡)

……

第二篇:关于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快农民住房改造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快农民住房改造建设的实施意见

各办公室、办事处、行政村: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根据省、市、县有关文件规定,现就我镇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快农民住房改造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重要意义,把握工作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围绕全面建设惠及人民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认真实施康庄工程、和谐生态村和强塘固房等一系列惠民工程,新农村建设取得较大成绩。但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当前农村普遍存在规划滞后、用地结构不合理、建新不拆旧、外延无序扩张、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等现象。农民建房难和建房乱还比较严重,农村土地节约集约水平不高,农居点布局分散,基础设施共享度低,村容村貌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快农民住房改造建设,是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主要途径;是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惠民工程;是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的有效手段;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举措。各村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充分抓住此次机遇,从而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快农民住房改造建设工作。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农民和村集体是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快农民住房改造建设的利益主体、实施主体。村庄规划编制、房屋设计布局、宅基地安排、拆迁补偿、特困户安置等有关决策需征求广大村民的意见,并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由村级集体组织实施,切实保障农民和村集体的合法权益。要充分发挥行政推动作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投身到空心村改造中来;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通过政策、项目、资金扶持等措施,让广大农户在空心村改造中得到实惠。

2、科学规划、整村推进。合理确定中心村和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布局和规模,加强村镇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效衔接,实现“两图合一”。要优先完成空心村改造项目的村庄建设规划编制任务,对不切合实际的村庄规划进行适当调整并严格按规划实施。优先选择村级组织团结、战斗力强、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庄(包括自然村)进行试点。同时,认真制定农村改造搬迁分期实施计划,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按照先易后难,分期实施的工作思路,从面上稳步推开。列入整治改造的村,要以工程项目的方式,系统考虑,整村推进,连片改造或整体搬迁。

3、因地制宜、分类实施。镇中村要按城镇社区标准,进行统一集中改造建设,控制联排立地式住宅,提倡建设公寓式住宅;中心村要按农村社区标准,推行集中建设联排立地式住宅,鼓励建设公寓式住宅,引导合并迁建邻近村庄;县域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保留村,要适度推进改造建设,鼓励集中建设联排立地式住宅,严格控制新建独立式住宅;列入规划搬迁的村,要停止宅基地和建房审批,不得新建和改建,积极实施搬迁。要按照“宜建则建、宜耕则耕”的原则,对原农村建设用地进行重新整合利用,对废弃宅基地进行还耕整理,增加有效耕地。要注重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宅和古祠堂等,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在制定旧村改造方案时,要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合理保护生态和历史文化遗产,努力实现改造与保护的“双赢”。

4、集聚人口、节约用地。鼓励整村异地转移,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建成一批农民集中安置小区,推动农民居住由分散向集中转变,防止产生新一轮的分散布点。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机制和退出、流转机制,盘活原有宅基地、自留地和空闲地等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先拆后建”的规定;严格控制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面积和农村住房建筑面积。

二、深刻领会县政府配套扶持政策,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盘活农村闲置土地

1、探索农村宅基地流转机制。列入空心村改造的村,在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下:(1)村集体经济组织可对本村建房用地进行有偿调剂(级差排基),根据区位条件等因素,向符合建房审批条件的宅基地安排对象户收取宅基地整理成本和区位差价;(2)经济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适宜人口集聚的城镇村、中心村,在满足本村村民建房需求的前提下,采取土地置换、有偿调剂等方式,将闲置房屋以及改造盘活的宅基地等置换给异地转移农民;(3)允许农民带退宅还耕指标移居,跨村建房;(4)允许在外人员回祖居村改造祖遗房屋。公安户籍管理部门凭宅基地安排村证明和原房屋退宅还耕或无房证明,将异地转移农民户口迁入安排宅基地所在村;国土、建设部门应及时办理异地转移农民以及在外人员回祖居村建房手续,并予以确权、登记、颁证。

2、公开出让集体经营性用地。对通过宅基地整治和改进建房方式节约出来的建设用地,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办理审批手续后,允许村集体通过入股、租赁等办法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允许作为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同等权益,出让收益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空心村改造。

3、建立宅基地退出机制。对于历史原因造成一户多宅、异地就业或户主已农转非导致人宅分离的,通过经济补偿等办法,鼓励农户退出农村宅基地。对自愿拆除原有房屋、将空闲宅基地交还村集体、自留地上的果树苗木受损等,村集体可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对自愿放弃老宅基地而不再安排新宅基地的农户可予以额外的经济补偿。具体补偿标准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协商确定。

(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1、增加公共财政投入。通过向上争取空心村改造资金,提高土地出让金中新农村建设基金比例,提高折抵指标费用收取标准和宅基地复垦费用收取标准等途径拓宽筹资渠道。县财政设立农房改造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空心村旧房拆除、收回宅基地(空闲地、自留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农民住房改造建设资金补助。

(1)推进拆旧房建新村。

拆除危旧房。村集体整村实施拆除危旧房占地面积(含道地、天井)2000平方米以上、而且全面实行宅基地“四统一”管理模式经重新规划建新房的,按照拆除、清理构(建)筑物后统一收回安排使用的土地面积50元/平方米的标准补助给村集体。

农民联合建房。统建村的规划、设计和监理,由政府统一采购,费用由天台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民住房改造建设办公室(简称县农房办)负责;统建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建筑企业施工的,有关县得部分税费返回给改造建设的村集体;凡采用环保、节能、新型墙体等建筑材料的,享受相应的财税政策。

困难家庭住房安置。对无能力建新房或修缮的农村困难家庭,各村要根据实际,通过帮助置换住房、建设村级安居等方式改善住房条件。村级集体建造普通住房用于孤寡老人、五保户等特殊群体集中居住的,按建筑面积8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建房补助。

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统一安排、配套建设改造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道路、污水管网、供水、供电、通信和科教文卫等设施,按“四统一”的土地面积(建造公寓式的,按建筑面积计算)2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补助。供电、供水、通信、广播电视等部门要及时做好管线的迁移和接入,并按成本价收取相关费用。

(2)促进农村居民向城镇集聚。以乡镇为单位,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小区,引导农民加快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农村村民在承诺自愿放弃村级地基安排和主动拆除原有住房的前提下,进入农民集中居住小区的给予适当补助(具体政策另行制订)。

2、整合支农资金。按照“资金分配权和分配渠道不变、资金用途不变、建设成果共享”的原则,坚持以宅基地整理建设用地复垦资金为龙头,整合和谐生态村建设、康庄工程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林业、中低产田改造、村村通工程、农村住房困难群众救助、低收入农户集中村整村搬迁、地质灾害移民、农村环境保护等各类涉地涉农资金,集中力量打好“组合拳”。各项惠民工程,优先安排与空心村改造项目进行配套,各专项经费重点向空心村改造项目倾斜,力求资金投入有规模、整理耕地有增加、村容村貌有变化。

3、提高宅基地复垦补助标准。整治改造过程中对清理回收的宅基地进行复垦的,由国土部门按县政府《关于加强宅基地整理建设用地复垦工作的通知》(天政发[2005] 77号)规定(水田每亩2万元、旱地每亩1.8万元)予以补助。经省国土资源厅验收合格后,再以奖代补每亩2.5万元给村集体经济组织。复垦区内各类建筑物拆除宅基地回收不再补助。

(三)拓觅金融信贷渠道

对空心村改造中的小额信贷要适当放宽条件,予以政策倾斜和利率优惠。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创业小额贷款、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和新农村安居建设专项贷款等多种信贷业务,允许农村住房抵押贷款,缓解农民建房资金压力,为空心村改造、异地农民转移、自主创业提供支持(浙江天台农村合作银行实施的“新农村安居建房贷款”和“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同时,积极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空心村改造。

三、严格按照农房改造工作步骤,规范项目实施

(一)加强领导 宣传发动

村级组织是此次农房改造工作的具体实施主体。各村要成立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工作班子,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实施整治改造的村要通过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干部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大会等多种形式,采取座谈、走访、公告等多种途径,宣传实施农房改造的目的意义和优惠政策,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争取绝大多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二)按部就班做好农房改造工作

1、申请立项

村民委员会向镇政府提出书面申请,要求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民住房改造建设,经苍山第一国土资源所、苍山建设规划一所审核签字,报镇农房办。镇政府在审核后,以文件形式向县农房办申报立项(坦头镇全年指标最多为5个村)。县农房办审查后,符合条件的予以立项。项目立项条件为:

(1)符合县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且规划保留村庄;

(2)村民有改造意愿,且积极性高,村两委班子团结,战斗力强;

(3)整村实施,连片拆旧建新,进行全面改造;

(4)计划拆除危旧房占地面积(包括天井、道地)不少于2000平方米,已拆除1000平方米以上;

(5)在符合村镇规划的前提下,宅基地按照“四统一”管理,即“统一规划、统一整治、统一安排使用、统一基础设施”,实行综合整治;

(6)村庄规模不扩大。

2、基础工作

各村要按照村级事务民主决策“五步法”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和具体可操作的整治改造实施方案(包括整治改造的目标任务和实施计划,旧房拆除、宅基地统一收回集体的补偿方案,宅基地安排原则和方案)。村规民约、整治改造实施方案要广泛征求村民意见,修改完善后,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形成书面决议,并进行公告。各村还要在镇、土管所、规划所的指导下做好调查摸底工作,要求查清每户家庭基本情况、宅基地情况以及房屋(包括附属用房)结构状况,重点调查拆除改造区块、申请建房户和一户多宅情况,明确拆除区块范围和房屋拆除保留的对象。

3、宅基地清理

各村要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制订宅基地清理方案,并张榜公布。要与拆除户签订宅基地收回集体协议书;拆除地上建筑物和构建筑,清理空闲宅基地上杂物,收回集体土地使用权,并进行注销。各村规划区内的违法建筑物一律无条件拆除,应拆未拆的建筑物一律无条件拆除。

4、村庄建设

各村要修编村庄规划,经公示确认后,依照规定程序报批;房屋设计以套为单位,打破按“间”建房的固有观念,提供不同布局设计的多种套型,满足不同类型住户对建筑个性化的需求;严格执行“一户一宅,限额用地”规定,按大、中、小户不同标准安排用地(大户110平方米,5人以上;中户90平方米,3—4人;小户60平方米,1—2人),统一安排宅基地的建房户及其家庭人口、坐落位置、用地面积等相关信息,必须在本村公共场所醒目位置进行公告,接受群众监督。改造建设的区块应统一坪基(地梁);农户建房必须以幢为单位同时建造,严格按图施工,有条件的村应采取联建、统建方式,提高农民住房建设档次;加强农民建房监督管理,村集体落实专人负责日常跟踪管理工作。

5、设施配套

各改造村要统一给排水体系建设,实现雨污分离;统一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等线路架设配套;完成主次道路路网配套硬化建设;配置文化、体育、环卫等公共服务设施;完成建设区住宅间绿化建设。

第三篇:中共台州市委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共台州市委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9年3月19日)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及省委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就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出如下意见。

一、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锐意进取,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农村经营体制不断改革完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农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农村和谐稳定局面巩固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逐步形成,走出了一条具有台州特色的农村改革发展之路。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新的矛盾与挑战: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根本消除,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转移就业的难度加大,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仍然滞后,新农村建设资金、用地等要素供给明显不足,因利益格局变化带来的农村社会矛盾不断显现,等等。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农村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站在新起点,研究新课题,担负新使命,勇往直前,乘势而上,努力开辟现代农业发展的广阔道路,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以统筹城乡一体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护农民利益为核心,以深化农村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构建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着力点,创业富民,创新强农,努力开创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2、目标任务。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到2012年,我市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经济体制进一步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区域经济结构和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1000元;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推进,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计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以医疗、养老和基本生活保障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观,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农村社会秩序良好。到202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0000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基本形成。

二、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加快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积极引导农户、农业经营组织、工商企业、大中专毕业生通过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成为适度规模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运行机制,推动同类合作社联合与整合,探索“产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复合经营模式。继续培育一批生产规模大、带动范围广、竞争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发展各类种养大户、贩销大户和农村经纪人。加快培养现代农业创业和经营人才,全面实行学生免费就读大中专院校、电大、农广校等农林水专业的政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从农地流转、技能培训、技术进步、基础设施等方面支持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创业。

4、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加强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建设与管护,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完善粮食生产扶持机制和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粮食安全。把解决大宗农产品卖难问题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来抓,多管齐下,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深入实施农业特色产业强县强镇强村工程,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三大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柑橘、杨梅、茶叶、西瓜、西兰花、笋竹两用林、青蟹等主导产业的市场优势和规模效益。用好上级扶持政策,加大对特色蔬菜、水产、水果、毛竹、种苗花卉等产业的扶持力度。优化产业区域化布局,科学编制农业用地发展规划,支持发展集约化、设施化、生态化、标准化的种植业、畜禽饲养和水产养殖。深入实施“兴林富民”工程,积极改造提升特色林业。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631”工程和“借力发展”战略,落实并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税收、用地、金融等政策,吸引工商资本 1

投资。着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强品牌整合,对获得中国名牌、驰名商标和省级品牌的农产品,实行工业品牌奖励同等政策。加快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以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为依托,抓好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多种形式的促销会展平台建设,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运输、检验检测等流通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减免农产品运销环节收费,长期实行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深入实施农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

5、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大力推进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推广“一卡一点一服务”,拓展信息、技术、机械、农资配送、资金结算等服务内容。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切实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健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严厉查处坑农害农行为,严禁假冒伪劣商品流向农村市场。加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力度,着力构建一支精干、高效、稳定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队伍,支持各类经营性农技推广组织发展。完善农民信箱等信息服务平台网络,加强市场调查、预测和信息发布,推进信息进村入户。

6、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加大科技自主创新力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投入产出率。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试点,加快发展农业高新科技产业,高标准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积极鼓励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科研机构和农技人员参与农技创新,建立“科研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基地”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模式。加强适用技术和技术模式研发攻关,力求在种子种苗、农机农艺配套、农产品精深加工保鲜、标准化、农作制度、质量安全、设施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开发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

7、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扩大农村内需、改善农业农村生产条件的重要途径来抓。深入实施水资源配置、农业综合开发、标准农田提升、百万亩灌区节水改造和强塘固房、滩涂围垦、标准渔港、养殖塘、沿海防护林等工程。继续推进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和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建立基本农田补偿机制,加强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多渠道筹集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并提高补偿标准。保护珍稀物种种质资源,防范外来动植物疫病和有害物种侵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工程,从源头防止面源污染。做好农村消防、森林防火、海上渔业安全工作。加强循环设施建设,积极推广以沼气技术为纽带的生态技术,推广应用太阳能、生物质能,全面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8、拓宽农民创业就业渠道。加强农业功能的多样化开发,积极培育都市农业、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积极发展以文化、生态为核心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建立农家乐文化教育基地,促使其上规模、上水平,成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推进现代家庭工业集聚区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促进家庭型工业和农产品加工园区发展。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专业市场、专业村、专业加工户、专业经纪人队伍,推进支柱和优势产业配套加工业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生产性服务业、流通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和农村成人“双证制”教育,积极推行“项目化”精品培训和长短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着力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农家乐、转产转业渔民“四千”培训项目和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的示范效应,提高农民就业创业技能。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就业体系,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在就业机会、小额贷款、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工商登记等方面提供支持。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和创业农民合法权益。落实好停征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政策。组织实施“家电下乡”活动,落实农民购买指定家电品种给予直接补贴的政策。

三、创新农村土地使用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9、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并做好承包地块的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依法将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保障农民的经营权、处置权、收益权。推进国有农林渔场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10、加快农村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和鼓励农户采取转

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稳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流转市场,组建管理服务组织,完善流转的中介服务机制、价格形成机制和纠纷调处机制。改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外部环境,推动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就业,对长期流出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给予优惠政策,对流入土地承包经营权规模较大的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给予优先支持。凡流转期限5年以上并签订流转合同,经营面积10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因生产需要建造简易仓(机)库、生产管理用房、晒场等农业生产配套设施,其用地不破坏耕作层的,视作农业生产需要的临时用地,允许其在流转土地范围内按流转面积3-5‰的比例占用土地。

11、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与复垦。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搞好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的用益物权。鼓励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会力量开展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所节约的土地,首先要复垦为耕地,调剂为建设用地的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纳入建设用地计划,并优先满足集体经济项目、村庄整治、农村道路、下山搬迁小区、小岛迁移安置小区、地质灾害搬迁避让等农村集体建设的用地。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有效形式,稳妥开展农户宅基地置换和流转试点。

12、规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管理。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在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经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必须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

13、深化征地制度改革。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采取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征地协商办法,健全区片综合价形成机制,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要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并切实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住房、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妥善解决好被征养殖水域(滩涂)渔民的补偿问题。

四、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

14、构建完善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中央放宽农村金融准入的政策,加快构建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主体多元、功能健全、服务完善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农村金融投入,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坚持农业银行为农服务方向,切实增加对“三农”的信贷供给。加大农业发展银行对农业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镇建设、宅基地整理复垦等的中长期信贷支持。提升邮政储蓄银行支农功能,扩大农户小额贷款的服务面,拓宽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渠道。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体制改革,争取股份制试点,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扩大和延伸偏远农村的机构网点,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作用。积极引导商业银行服务“三农”,鼓励向县域和欠发达地区设立机构和延伸服务。稳步推进村镇银行试点工作。鼓励探索发展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同时,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试点。引导规范民间借贷健康发展。开展政策性森林综合保险,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和政策性农房保险制度。

15、健全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健全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加快组建农信担保公司,鼓励和支持供销合作社参与农信担保公司组建。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积极探索确权登记后的农民住房和用益物权进行抵押融资的有效途径,2009年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试点。允许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探索农业订单、保险单、农产品收益权、企业存货、农业固定资产和应收帐款等动产抵押和权利质押。积极推进林权抵押贷款。

16、创新农村金融产品。鼓励农村金融机构拓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大力发展适合“三农”特点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并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和审批程序等方面更好地满足农民需求。积极推广农行惠农卡和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卡等业务,鼓励各金融机构开展有利于促进农村消费的金融创新,开发分期还款的农民住房建设和汽车消费贷款等新品种。提高授信额度,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贷款面。对符合条件的种养大户、农村企业,通过联保联贷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

17、引导财税对金融服务“三农”的政策支持。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

贴,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建立向“三农”倾斜的信贷激励机制,开展对各类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贴息,加大对农业和中小企业技改项目贷款的财政贴息力度。建立中小企业和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放宽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的呆账核销条件,激励农村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和农业的贷款。认真落实农业政策性保险税收优惠政策,并为农业保险提供风险补偿。各级政府要对农信担保工作予以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财政每年按农信担保总额的一定比例进行贴补,减免农信担保公司的工商规费以及动产不动产抵押登记收费。

五、创新农村服务供给机制,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18、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按照建立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科学修订城乡建设规划和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加强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与协调。明确中心村的数量、位置和功能定位,采取合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搬迁高山村、保护文化村、改造城中村的办法,推进中心村建设。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力争到2012年绝大部分村庄环境得到较好整治,10%左右村庄实现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全面实施垃圾无害化处理,在平原地区实行“户集、村收、镇转、县处理”的运行机制,山区、海岛采取“统一收集、就地分类、综合处理”的办法,建立健全村庄长效保洁机制和定期督查制度,积极探索环卫保洁有偿服务和市场化运作的有效办法。加快以中心镇为重点的农村区域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因地制宜选择成本低、效果好的处理技术和模式,把生活污水治理与有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继续做好卫生改厕,消除露天粪坑,提高卫生户厕覆盖率。继续做好村内道路硬化和通村道路的建设,大力推进联网公路建设。做好路旁河岸和村庄庭院绿化,重视生态保护,保护好现有古树、大树、名木,进一步提高农村绿化覆盖率。按照“统一规划、城乡联动”的要求,统筹推进农民安全饮用水、河道池塘清理、农房抗灾避灾、农村信息化和电气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百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到2012年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加大农网建设与改造力度,深化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到2012年建成新农村电气化县10个,电气化乡镇110个,电气化村4000个。实施“固房”工程,力争到2012年基本完成低保标准2倍以下农村困难群众的危旧房改造。落实建设用地计划不少于10%用于村庄整治的政策,保证村庄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用地,逐步解决农民建房难。全面推进以水、电、路、信息、污水、垃圾处理等“六网”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服务,为农民群众提供配套的社区教育、文化、体育、福利、救助、养老、法律、保洁、档案等公共服务,到2012年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2500个,每个乡镇建有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继续实施“百镇连锁超市千村便利店工程”,努力开拓农村市场。

19、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高标准普及15年基础教育。完善农村中小学空间布局,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任教待遇,多形式开展城市教师下乡支教,推进城乡教育公平。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在继续实施中职三大类免学费政策的基础上,从2009年起对就读其他专业的农村家庭人均收入低于4000元的中职学生免学费。深入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加快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到2012年每个乡镇都建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费免疫范围。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待遇,鼓励大中专医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大力发展农村公益文化,完善文化服务设施和网络,到2009年每个乡镇建有综合文化站,85%以上的行政村建有文化俱乐部,农村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提高到98%以上。保护和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百镇千村种文化”、文明村镇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到2012年创建小康体育村1500个。推进城乡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均衡发展,保障农村育龄群众生殖健康,促进优生优育。

20、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能转换、可持续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办法,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积极稳妥开展试点。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先保后征”,保障水平原则上不低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力争2009年参保率达到90%以上、补助标准达到每人每年14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基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扩大农民工参加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险的覆盖面,实现养老保险市内畅通转移。完善以“低保”为重点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加快建立城乡“低保”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五保户、孤寡老人集中供养制度,做好因灾因病和因子女就学造成生活困难家庭的生活救助工作,扩大慈善救助覆盖面。

21、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以提高低收入农户致富能力和收入水平为中心,全面实施小康行动计划。拓宽低收入农户增收门路,大力扶持低收入农户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积极发展来料加工业和“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确保有劳动力的低收入农户至少有1人实现稳定就业或从事产业化经营的特色农业。推行下山移民与示范村、“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建设相结合,每年完成下山移民5000人以上。完善帮扶制度,建立市扶贫基金会,加大对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结对帮扶力度。深入实施南北协作工程,拓宽协作空间,扩大合作领域,建立健全长效运行机制。

22、加快推进中心镇建设。深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按照着力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到2012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继续推进中心镇扩权改革,按照“依法下放,能放则放”的原则,通过授权或委托的形式,赋予中心镇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建设管理等方面的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加强中心镇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中心镇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改革,遵循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建立以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条件、以准入制为基本方式的户口迁移政策。

23、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镇治理机制,实行政务公开。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扩大农民在县乡人大代表中的比例。深化“民主法治村”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推广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民主议事“五步法”等民主管理方式,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探索建立“乡村法律顾问”制度,引导农民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扎实推进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基层平安建设,实行群防群治,做好农村信访工作,加强农村职务犯罪预防,建立健全农村应急管理体制,提高危机处理能力,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继续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完善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加强农村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推进综合信息平台建设。

六、创新“三农”工作保障体制机制,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改革发展的领导

24、完善党领导“三农”工作的体制机制。坚持党管农村的原则,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农村工作,党委要有负责同志分管农村工作,各县、市、区党委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乡镇一级要全力以赴抓好农村工作。切实加强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建设,健全机构、配强班子、充实力量、改善条件,充分发挥其在决策参谋、工作统筹、指导服务、督促检查等方面的组织协调作用。建立职能明确、权责一致、运转协调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把粮食生产、农民增收、耕地保护、环境治理、和谐稳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标,把新农村建设成效作为考核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绩效的重要内容。

25、多渠道增加对“三农”的投入。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要把“三农”作为投入重点。大幅度增加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土地出让收入重点支持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进一步推进各项支农资金的有效整合,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增加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对通过境内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农村公益性社会事业捐助捐赠的,可以按规定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深入开展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推动村企双方从简单的资金援助向资金资助、资源开发、项目投资、劳动力安置等全方位合作转变,努力实现村企合作双赢、共同发展。

26、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以深化农村党的“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不断推进“先锋工程”建设。创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的做法。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中选拔村干部,继续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工作。用3年左右时间,逐步建立资金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建立健全乡镇专职指导员制度。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和选任乡镇领导干部力度。扎实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完善乡镇领导班子议事规

则、驻村联户、全程办事代理等制度,规范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

27、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鼓励村经济合作社以土地、资产、资金等参股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村经济合作社兴办为产业发展配套的各种项目,通过物业出租、委托经营、承包租赁等形式广辟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支持村集体加强资源开发,鼓励村集体与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联合申报农业开发和农业基础设施项目;鼓励通过资源流转和对外招商、用地指标有偿调剂和委托造地等途径,增加村集体收入。落实好征收农民集体土地村级留用地政策,鼓励建设标准厂房等发展村集体物业经济。大力支持经济薄弱村异地发展物业经济。

28、进一步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合力。支持人大、政协履行职能,发挥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共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市县两级机关各部门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和职责分工,切实转变职能,加快工作和服务范围向农村延伸和拓展。加强政策引导和行政推动,广泛动员工商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民间组织及个人参与新农村建设。加大新闻舆论宣传力度,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营造农村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四篇:中共杭州市委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

中共杭州市委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

市委[2010]20号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浙委办„2010‟1号)和《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市委„2010‟17号)精神,现就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

(一)基本内涵。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指以土地开发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采取综合措施,对农村“田、水、路、林、村、房”实施全面整治,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有良方、土地节约集约有增量、农民安居乐业有保障、城乡统筹发展有希望”的目标。

(二)重大意义。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工作的一项战略性任务。组织实施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是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大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是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破解土地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 1 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抓住机遇,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要求,以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抓手,统筹规划、综合整治,不断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努力挖掘耕地后备资源,提升耕地质量,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由政府统筹安排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鼓励引入企业、个人参与,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建立利益平衡机制。

2、统筹规划、集聚要素。按照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要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市)域总体规划和村镇规划,科学编制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整体开发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镇、中心村集中,居住向规划安置点集中,产业向功能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主体集中。

3、坚守红线、节约土地。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通过整治,确保耕地、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农村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

4、改革创新、有序推进。正确处理好依法依规与改革创新、当前与长远、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在局部先行先2 试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形成制度成果,强化示范带动,实现有序推进。

5、尊重民意、保障权益。充分尊重和依靠农民,发挥农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考虑集体经济和农民群众的承受能力。认真处理好整治过程中涉及土地权属关系调整的问题,依法保障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益。

6、注重特色、保护生态。注重保留当地传统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特色和风貌,妥善保护具有历史文化和景观价值的住宅和村庄。科学处理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制止因片面追求用地指标,违背自然规律搞过度整治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等行为的发生。

三、目标任务

围绕“规划科学、村容整洁、设施配套、服务齐全、生活舒适、管理民主”的目标,对位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范围外的未利用地、农用地和建设用地进行开发整理复垦,加强耕地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全面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引导人口集聚,加快中心镇、中心村的培育发展。到2015年实现如下工作目标:

(一)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村庄达到300个以上。其中2010年,启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村庄达到56个(含省示范村庄14个),萧山区、余杭区和五县(市)各启动8个村庄(各含省示范村庄2个)。到2012年,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村庄达到150个(含省示范村庄33个)以上。

(二)建设中心镇(含六大组团,下同)27个,中心村200个,其中五县(市)建设中心镇20个,中心村150个。围绕市委„2010‟17号文件提出的五县(市)城区及中心镇人口规划目标,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向县城(含萧山、临平副城,下同)、中心镇和中心村集聚,努力提高人口集聚度。

(三)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面积25万亩以上,其中建设用地复垦10万亩以上。

(四)改造农村住房270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县城改造1200万平方米以上,中心镇改造900万平方米以上,中心村改造600万平方米以上。

四、扶持政策

(一)保障资金,拓宽融资渠道

1、明确指标分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获取的建设用地复垦指标(以下简称复垦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以下简称占补平衡指标)全部归乡镇所有,由区、县(市)负责按乡镇建立账册。复垦指标和占补平衡指标优先满足本乡镇农村建设用地需要,节余部分可申请区、县(市)回购或在全市范围内自行调剂,符合市有关条件的项目获取的节余指标可申请市本级回购,回购价格由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统一制定。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经批准立项后,市和区、县(市)在与项目所在乡镇政府签订回购协议的基础上,预先支付50%回购资金,作为项目启动资金。回购资金纳入预算,确保足额到位。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土地综合整治基金,专项用于土地综合整治和指标回购。

2、明确土地出让金返还政策。中心镇土地出让获取的收益,除按规定上缴国家和省部分外,剩余部分全额返还给中心镇,重点用于农民身份转换的社会保障支出、农民生活补贴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其他乡镇土地出让收益按一定比例返还,首先用于弥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资金的不足,具体返还比例由区、县(市)政府制定。

3、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鼓励区、县(市)或乡镇政府注册成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公司,积极向金融机构融资。鼓励乡镇政府与专业力量强、综合素质高、经验丰富、资金雄厚的国有企业合作,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提升农居环境,彰显地方特色。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获取的复垦指标和占补平衡指标收益,以及土地出让收益,由各方通过平等协商,签订相关协议进行合理分配。

4、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在杭各金融机构特别是杭州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要积极完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优势,确保满足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合理融资需求,并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交流,增强金融支持和政策扶持的协同性。各金融机构发放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贷款,计入涉农贷款。有条件的地方可试行补充耕地指标收益抵押贷款和农民建房贷款,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二)保障用地,规范农村土地管理

1、保障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用地空间。各地在编制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过程中,要做好与县(市)域总体规划、村镇规划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新一轮土地利 5 用总体规划要充分预留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用地空间。对近期难以定位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建设用地,要通过多划定基本农田并在规划文本中明确整治项目的办法,预留用地空间。

2、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建新区块要尽量不占用耕地,少占用其他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积极鼓励盘活利用存量土地。城镇安置集聚农民所需的住宅用地,应以国有土地划拨方式供地,集中建设公寓式住房,规划居住点人均用地面积不超过40平方米;中心村和特色村安置集聚农民的住房,提倡建设公寓式住宅,严格控制建设独立式住宅。建设联立式住宅的,规划居住点人均用地面积一般应控制在80平方米以内,最多不超过100平方米。

3、保障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新区块用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建新区块涉及的新增建设用地,在满足项目区内耕地面积不减少、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的条件下,随项目实行整体审批,不再办理农转用手续。涉及征收土地的,同步报送土地征收方案。

4、建立农村建设用地规模缩减补偿机制。以行政村为单位,整治后村庄建设用地总面积缩减50亩以上,或建设用地规模缩减20%以上,且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的,按缩减面积的10%核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留用地指标,但核拨指标总面积除以整治后户籍在册农业人口和转移农业人口数不得超过人均10平方米。核拨的经济发展留用地指标按照当地征地留用地政策进行管理,用于发展三6 产,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权益。获取的发展留用地指标,可在本区、县(市)范围内调剂使用。若今后因城镇发展需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村庄列入撤村建居范围的,核拨的发展留用地指标按1∶1计入征地留用地指标,不重复计算。

5、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今后农民建房要全部向规划居住区集中,纳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除危旧房改造和抢险救灾外,停止规划区外审批宅基地。对跨村安置建房的,可由乡镇政府组织相关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进行土地权属调整。发生置换和经济补偿后,应及时向当地国土资源部门申请权属变更。要严格按照“一户一宅”的要求,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开展农村“一户多宅”和“建新不拆旧”的专项整治工作。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开展超占宅基地有偿使用试点工作,超占宅基地有偿使用收益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具体政策由区、县(市)政府自行制定。

(三)积极引导,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中心村集聚

1、加快中心镇、中心村发展。各地要尽快明确中心镇、中心村建设目标,树立“做地、做环境”意识,完善规划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中心镇、中心村的品位和承载力,促进人口集中和产业集聚,加快中心镇向小城市转型升级。要大力实施中心镇、中心村培育建设工程,优先鼓励在中心镇、中心村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各区、县(市)要把中心镇、中心村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分配与其接纳异地农村人口和农村住房改造任务完成情况 7 相挂钩。五县(市)放弃宅基地到中心镇、中心村安置落户的农户,要享受相应的补助政策。要深化体制改革、强化政策支持,积极推进扩权强镇、扩权强村改革,增强中心镇、中心村的发展能力,适应发展需要。

2、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纳入市农村住房集中改造建设“二选一”试点工作范围,享受相关政策。对自愿放弃宅基地到城镇安置落户的农户,符合接纳地政府有关条件的,可凭退出证明,享受在县城和中心镇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的资格。本区、县(市)内跨乡镇转移的,人口迁出地乡镇政府应将一定数量的复垦指标无条件转让给迁入地乡镇或区、县(市)政府,并承担相应数量的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具体政策由各区、县(市)政府自行制定。

3、落实好农民后续保障。各地要根据农村转移人口放弃宅基地和承包田(地)的具体情况,认真做好转移人口的户籍、教育、社会保险、就业等保障和服务工作,充分保障转移人口的权益,确保其应有待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土地银行或土地信托中心等各类农用地流转服务组织,要按照《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意见》(市委„2009‟13号)要求,加大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涉及农用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服务和支持力度,促进规模经营,土地流转收益归农户所有。各地要根据当地二、三产业8 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帮助农民劳动力转岗转业。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部门联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耕地保护目标考核和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考核。县级人民政府是组织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责任单位,对未完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任务的区、县(市)政府主要领导,市政府将对其进行问责。为加强领导,市委、市政府已成立杭州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各地也要成立由农办、发改委、财政、建设、规划、国土资源、公安、劳动保障、交通、环保、农业、水利、林业、统计、审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专门机构,推进工作。要建立市和区、县(市)领导联系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示范乡镇、示范项目制度,狠抓重点示范,以点带面,促进全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紧密配合、分类指导,做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市农办作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总牵头部门,要牵头做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需领导小组协调事项的前期准备工作,组织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相关政策的调研和制定,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总体审查、项目实施的指导协调及项目验收,中心村培育建设及人口集聚等工作;市国土资源局负责指导和组织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审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规划编制和项目申报,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拟 9 制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涉及国土相关政策,做好各区、县(市)综合整治申报项目的受理、汇总和初审,项目报批以及项目实施工作,配合做好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参与综合整治项目的总体审核和验收工作;市发改委负责开展中心镇培育建设及人口集聚工作,参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拟制和综合整治项目的审查、验收等工作,配合做好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市建委负责开展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工作,指导做好村镇规划的编制等工作,参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拟制工作,配合做好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和综合整治项目的审查、验收等工作;市财政局负责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资金的筹措、使用和监管工作;市劳动保障局负责做好转移农村人口社会保障、就业等工作;市农业局负责落实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新增耕地的后续管理工作;市环保局负责衔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市电力局、杭州文广集团、杭州电信公司等部门负责做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相关工作,确保形成合力,发挥综合效益。

(二)统筹考虑、确定项目。各地要按照省、市有关要求,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综合考虑资源、资金和政策的整合力度,按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要求,在认真分析镇、村领导班子工作能力、群众意愿,开展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项目区范围。项目区可涵盖单个或多个行政村,原则上以自然村为单位连片整治,同时可将其他零星建设用地复垦资源一并纳入项目区。涉及跨村安置的,要将安置住房10 用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产业用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资金平衡经营性用地等作为建新区块纳入项目区。今后,宅基地整村整理项目统一纳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不再另行组织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涉及低丘缓坡改造的,要切实体现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不得将坡度超过25度、林相较好的土地纳入整治范围。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符合新一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规划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村(镇)班子领导力量强,村民开展土地综合整治意愿强烈;土地综合整治有潜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质量有保证;整治后项目区内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标准农田总量不减少,建设用地增减平衡有余;整治后农村住房改造基本完成,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三)科学规划、加强论证。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由乡镇政府组织编制。要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的要求,认真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工作。规划建设时要注重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古建筑的保护。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必须将上级下达给行政村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标准农田面积和建设用地规模落实到地块;明确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新增耕地的实施方案;明确农村住房改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案,及其他建新区块的面积、范围和拟开发用途;明确人口跨村、镇转移安置方案;提出资金筹措和平衡方案;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完成后,县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论证,并对论证后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公示、公告及组织听证,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

(四)加强管理、规范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实行项目管理,乡镇政府为项目实施主体,区、县(市)政府为申报主体,经市政府审核同意后,报省政府批准实施。项目批准后,乡镇政府要严格按照批准的规划设计方案组织实施,不得擅自更改,项目实施周期原则上不得超过3年。项目实施完成后,由区、县(市)政府组织初验,市政府组织验收,通过后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列入省级示范项目的由省有关部门组织复核确认。

项目实施中,必须严格执行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工程监理制、公告制、审计制等制度,确保项目质量和资金的规范使用。各区、县(市)政府要制定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资金管理办法,设立区、县(市)和乡镇两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资金专户,专帐核算。

(五)注重结合、加大投入。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专账管理、统筹安排、各计其功”的原则,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村庄整治、下山扶贫、农民饮用水工程、小流域治理、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农村电气化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整合相关资金,集中使用,发挥资金的叠加效应和规模效益。

(六)鼓励先进、实施奖惩。对通过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补充耕地数量多、质量好,盘活存量土地情况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升,人口集聚程度高,集镇建设、中心村建设成效明显的区、县(市)及有关人员予以表彰奖励。对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不力,或擅自更改项目规划设计、拖延工期、终止项目实施的区、县(市)和乡镇政府,给予批评和相关考核扣分处理,对项目区内建新区块用地指标在账册中予以扣回,责令补办用地手续,并可暂停项目所在乡镇新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立项。

(七)减免收费、让利于民。严格执行各项收费规定,要根据浙江省物价局《关于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中有关价格收费政策的若干意见》(浙价服„2009‟192号)等精神,减免有关费税,规范收费标准。凡利用集体土地或国有土地(含依法征收为国有土地的)用于农民建房或农民住房安置的,一律不得收取耕地开垦费或补充耕地成本回收款等补充耕地的相关费用。加强对中介机构服务性收费的规范和管理,各类中介机构提供服务时必须坚持农民自愿、酌情减免的原则。

乡镇政府要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涉及农房拆迁和占用青苗给予合理补偿,确保做到公正、公平、公开。要在安置房及其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大对农户的补贴力度,尽量让利于民。

(八)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广泛宣传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重大意义和 13 各项优惠政策,激发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抓好重点示范项目建设,并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引导带动全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第五篇: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意见

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意见

青发〔2009〕16号 2009年9月15日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鲁发„2009‟15号),充分发挥青岛海洋资源优势,科学开发和合理保护海洋,培育海洋优势产业,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更好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制定本意见。

一、充分认识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1建设蓝色经济区的重大意义。蓝色经济区是以发达的临港、涉海、海洋产业为基础,以科学利用海洋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先进科技和优势产业为特色,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功能区。进入21世纪,海洋经济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青岛作为我国重要的沿海城市,海洋自然资源、产业资源、科技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肩负重大责任。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是在新的发展阶段提出的全新战略构想,对于青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把握海洋经济发展新趋向,加快蓝色经济区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青岛在海洋环境、科研、产业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挖掘潜力,增创发展新优势,凸显滨海城市和海洋科研城市特色,增强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利于青岛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统筹海陆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把海洋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蓝色经济优势,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有利于青岛在更宽领域、更广空间上推动区域合作,更好地发挥在全省的龙头带动作用,不断提升青岛在山东乃至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2建设蓝色经济区的总体要求。建设蓝色经济区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自觉强化蓝色经济意识,努力实现由海陆分治向海陆统筹转变,由单一海洋开发向海洋集成战略转变,由单纯经济开发向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转变。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按照“海陆统筹、科技带动、集聚发展、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以规划为先导,以科技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快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大力发展传统海洋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和临海工业。通过优化蓝色经济布局、发展蓝色产业、壮大蓝色园区、打造蓝色枢纽、建设蓝色生态、提升蓝色科技、培育蓝色文化、深化蓝色区域合作,加快蓝色经济区建设步伐,提高全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建设蓝色经济区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蓝色经济规模明显扩大,海洋优势产业基本形成,蓝色经济布局进一步优化,海洋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将青岛基本建设成为我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的集聚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到2020年,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较大影响力、较强竞争力的蓝色经济企业品牌和产业品牌,打造蓝色经济品牌城市,力争将青岛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蓝色经济强市。

4建设蓝色经济区的基本原则

--坚持海陆统筹联动。把海洋和陆地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把海洋产业与临港产业、涉海产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推进,做到海陆产业统筹规划、资源要素统筹配置、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生态环境统筹整治,促进海陆经济相互渗透与交叉,形成资源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海陆一体化新格局。

--坚持科技创新支撑。发挥青岛海洋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突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优化海洋科技资源配置,加快海洋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力争在一些基础性、先导性、关键性领域取得突破。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蓝色经济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坚持高端产业带动。突出青岛特色,提升传统海洋产业,培育海洋新兴产业,提高先进技术对海洋产业的渗透能力,培育一批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优势高端产业。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形成若干特色鲜明的蓝色经济集聚区,培育高素质的蓝色经济产业体系,提升全市蓝色经济整体优势。

--坚持开放合作共建。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地区海洋科研机构、相关企业的合作,深入开展海洋科技交流和联合攻关,积极承接国际产业和技术转移。加强与国内沿海城市的分工与协作,建立新型科技合作和产业发展模式,共同推动蓝色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坚持保护开发并重。把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紧密结合,大力推行集中集约用海,加大生态修复力度,促进海洋生态良性循环,有效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使发展规模、速度与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不断提高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优势,优化蓝色经济空间布局

5重点建设“一条蓝色经济带”。围绕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积极培育形成以环胶州湾区域为中心、以胶州湾东西两翼为新增长极的“一湾两翼”蓝色经济发展布局,合理配置临海产业,建设以港口物流、现代渔业、临海工业、滨海旅游、海洋生物、海水利用等特色经济为支撑的蓝色经济集聚带。

6打造富有潜力、充满活力的蓝色经济核心带动区。根据蓝色经济生产力布局,建设一批核心带动区,形成带动蓝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推动董家口临港产业区、胶州湾西海岸新经济区、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胶州湾东海岸现代服务业区、鳌山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示范区等蓝色经济核心带动区建设,使之成为带动青岛蓝色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7培育分工合理、多点支撑的蓝色产业集聚区。坚持以港兴市、海陆统筹、梯次推进,加快构筑现代渔业集聚区、现代装备制造业集聚区、石化和海洋化工产业集聚区、港口物流集聚区、滨海商务旅游度假区、海岛开发示范区、海洋能源开发和海洋资源综合利用区、海洋科普教育服务区等产业集聚区,推动产业集中布局、集群集约发展,提升青岛蓝色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三、着力培育现代物流业体系,加快建设蓝色枢纽

8推进海港建设,优化港口布局和功能。整合港口资源,完善港口功能,加快建设以胶州湾港口综合运输枢纽为核心,董家口港区和鳌山湾港区为两翼,地方小型港站、综合旅游港点为补充,与临近区域港口合理分工、协作发展的区域航运枢纽港,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积极推进青岛港前湾四期、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建设,全力打造世界最大集装箱顺岸码头港区。加快董家口港区的开发建设,将董家口港区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干散货重要集散中心和能源运输中转基地。尽快启动鳌山湾港区规划建设。积极吸引跨国物流公司地区总部和船公司落户青岛,开辟更多国际干线和区域支线。加大跨区域合作和港口资源整合力度,在交通节点地区建设“内陆喂给港”,形成纵深的大物流圈;加快建设前湾保税物流园区,发展第三方物流。尽快实现保税港区封关运作,带动港口国际中转业务快速增长;搭建国际一流的自由贸易服务平台,推动青岛保税港区尽快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推进保税港区与其他区域联动发展,形成资源共享、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联动发展格局。

9推进空港建设,培育区域性空港物流系统。加快推进机场扩建和改造,形成综合性国际化空港,建设国内门户枢纽机场。尽快完成机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争取把青岛机场扩建列入国家“十二五”民用航空发展建设规划。高起点规划建设空港综合物流园区,吸引国内外大型物流公司投资建设货物运输、保税物流、贸易加工等空运服务设施。发挥区位优势,增加青岛至日本、韩国的航线,发展青岛中转至欧美的联程航线,利用直航台湾的条件,提高空港货运中转量。积极引进航空货运区域转运中心,力争更多国际知名航空物流公司落户青岛。着力培育空运货源基地,延伸空港物流产业链,提升青岛航空枢纽货运竞争力。到2015年,青岛空港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6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到27万吨。

10推进信息港建设,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完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网络经济,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数字青岛”,将青岛打造成为区域性信息中心城市。加快“无线城市”建设,提升青岛通信网络水平。发挥青岛是我国北方国际通信光缆唯一登陆站的优势,积极引进建设数据中心(IDC)项目,开展面向全球的数据托管和服务外包业务,把青岛建设成为区域数据中心城市。整合全市海洋信息资源,建立完善海洋资源、海洋生态、海洋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数据库,为蓝色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

11加快建设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依托海港、空港、陆路三大物流系统,整合海关、检验检疫、港口、机场等口岸物流资源,完善口岸通关便利措施,提高物流效率。加大国际航运服务区建设力度,建设山东(青岛)航运交易中心,积极扶持发展船舶金融、船舶保险、海事仲裁、海损理算、公证公估等航运服务业,培育现代航运服务体系,营造现代国际航运服务环境。构建海港、空港和公路、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发展的交通运输网络,培育现代化集疏运体系;推进胶州湾陆路物流系统建设,以国际多式联运发展为主线,申请建设陆路集装箱运输口岸,形成半岛铁路集装箱集疏运枢纽站;加快建设胶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推动“公铁联运”快速发展;畅通内地与口岸间的货运通道,拓展沿黄流域、中西部地区货源腹地。

四、积极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合理利用海洋渔业资源

12大力发展现代海水养殖业。坚持生态、高效、品牌发展理念,深化渔业结构调整,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把青岛建设成为现代渔业发展示范区。发展水产种苗业,推进国家海洋科研中心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建设,培育水产良种场,建设水产良种繁育基地,到2015年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发展海水养殖业,大力发展工厂化集约养殖、池塘规模化养殖、浅海筏式和底播养殖、深海网箱养殖,建设水产健康养殖基地。制定无居民海岛管理条例实施办法,规范海岛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推进海岛渔业资源开发。

13积极培育现代捕捞业。发展渔业资源增殖业,开展近海渔业资源修复,扩大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建设规模,建设渔业生态修复基地。积极发展远洋捕捞,实现捕捞重点由近海捕捞向远海捕捞转变,到2015年实现年远洋捕捞能力3000吨。科学编制标准渔港规划,将渔港建设与渔区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建设现代渔港经济区,到2015年初步建设成为以国家级中心渔港为龙头、一级渔港为骨干、群众渔港为基础的新型渔港体系。规划建设“渔人码头”,大力发展海上垂钓、餐饮娱乐等各具特色休闲渔业。

14大力扶持水产品加工及贸易。开展无公害水产品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突出抓好渔业生产质量标准、水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和水产标准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发展高档名贵海产品保鲜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扶植渔业知名品牌创建,培育一批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扩大青岛水产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水产品来料加工,鼓励本地产品加工出口,提高本地产品特别是养殖产品加工出口比重,将青岛建设成为国际重要的水产加工出口贸易中心。到2015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25万吨,实现出口创汇15亿美元。

五、做大做强临海工业和海洋新兴产业,进一步增强蓝色经济实力

15培育壮大海洋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坚持以重点项目建设和研发机构引进为主线,以现有大型船舶、海洋工程、集装箱企业为龙头,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发展船舶配套、特种船舶、游艇和特种集装箱制造业,打造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强市。积极推进黄岛、即墨和胶南船舶工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武船重工特种船、海西重工曲轴、海西重机船用机械、扬帆造船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在建和后续的16个船舶海洋工程大项目建设,吸引国内外船舶研发设计机构落户青岛,不断扩大造船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到2015年全市造船能力达到600万载重吨,初步把青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船舶工业基地。依托中船重工、中石油、中海油等海洋工程重大项目,重点发展海洋工程关键设备、配件和新型海洋监测设备制造,不断提升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能力,打造高端“海上重工”产业,建设世界级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加快发展海洋仪器仪表与海洋能利用装备产业,建设海洋仪器仪表与海洋能利用装备产业园。培育大型海洋工程施工企业,加快推进海湾大桥、海底隧道等海洋工程项目建设,形成青岛海洋工程建筑业优势。

16优化发展海洋化工和海洋新材料产业。发挥青岛海洋化工产业优势,推动海洋化工向多品种、精细化、外向型方向发展,努力将青岛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海藻化工基地。积极开发海水化学资源及其深加工,推进盐业改造提升。加大平度新河化工基地建设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化工企业,发展精细、专用和无机深加工等盐化工业。加强海洋化工原料和物质的提取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大海藻加工骨干企业培植力度,优化海洋化工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海洋石油化工产业,重点推进中石化12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项目建设,到2015年将青岛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依托青岛海洋新材料科研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强海洋新材料基地建设;加快船舶、海洋工程、集装箱等专用绿色环保防腐防污涂料的研发和应用,形成规模化生产。

17发展海洋生物医药和生物制品产业。加快海洋生物医药和生物制品产业的集群化发展,集中力量扶持重大项目,优先发展具有较强产业集聚力的产业类群和大型企业集团,实现海洋生物医药和生物制品产业的跨越发展。推进青岛海洋生物与医药产业园、海洋生物产业研发综合服务区、生物工程中心暨产业化中试平台、海洋生物新材料产业园、海水种苗繁殖基地五大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2010年前完成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医药中试平台建设。实施海洋天然产物开发工程和海洋生物医用材料开发工程。

18发展海水综合利用和海洋新能源产业。围绕沿海工业用水海水淡化、海水工业直接利用和海水生活利用三大重点,积极开发海水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建立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海水综合利用产业体系。依托华电青岛发电公司、青岛华欧集团、中船重工725所等单位推进海水综合利用,加快海水综合利用的市场化、规模化。积极开发海水预处理技术及其成套设备制造技术、新型热源利用技术。推进海水淡化技术创新,吸引集聚国内外海水淡化领域龙头企业,发展海水淡化装备制造业,把青岛建设成为全国海水淡化产业装备制造基地和国家海水综合利用示范城市,到2015年海水淡化规模达到每日25万吨。扩大海洋矿产和海洋能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加快海洋矿产勘探步伐,推进海洋风能、海洋生物质能和潮汐能等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

六、加快发展蓝色旅游,积极打造国际海滨旅游度假名城和国际知名会展城市

19优化海洋旅游开发总体布局。整合拓展蓝色旅游空间,优化配置海滨旅游资源。到2015年,构筑起以滨海城市组团、海滨旅游度假区、港口码头为陆域依托,以滨海公路和海上旅游航线为纽带,以近海岛群、岛链和岛屿为关键节点,以海洋旅游大项目为主要载体的“陆海互动,点、线、面结合”的蓝色旅游开发空间格局,形成集观光、度假、娱乐、疗养、会展于一体的多元化现代海洋旅游体系,把青岛建设成为国际海滨旅游度假名城。营造胶州湾海湾城市景观,发展旅游、商务、休闲产业,建设景观优美、特色突出的海湾旅游胜地。积极推进港中旅海泉湾、石老人休闲健身区、半岛酒店、海上嘉年华等重点项目建设。

20发展特色海洋旅游和体育产业。打响“帆船之都”城市品牌,大力发展奥运旅游,将奥运帆船中心建设成为奥帆旅游区、国际邮轮码头、海上旅游基地和旅游集散地“四位一体”的综合旅游商业区;依托港口资源优势,积极规划建设浮山湾国际邮轮港,逐步将老港区建设成为国际客滚船和邮轮专用码头,建设一批游艇俱乐部,发展国际邮轮旅游和游艇经济,实现高端旅游市场的突破;规划建设一批海滨旅游码头和海岛旅游目的地码头,开发胶州湾、前海和海岛旅游航线,发展多元化海上旅游;保护性开发海岛旅游,建设以田横岛岛群、大小管岛岛群、竹岔岛链和灵山岛为重点的岛屿休闲观光基地;开发具有青岛特色的海洋旅游商品。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上体育产业,争取承办国际大型海上体育赛事,经常性组织海上游钓、游泳等群众广泛参与、观赏性强的海上体育活动;发展职业体育竞赛市场,积极争取承办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把青岛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单项比赛和训练基地。

21加快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围绕打造滨海现代文化名城,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特色文化街区建设,构筑滨海文化产业带。积极培育海洋文化创新主体,扶持一批在创意设计、影视动漫、数字出版等新兴产业中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文化创意产业集团。尽快启动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项目建设。发展海洋民俗活动和海洋节庆活动,抓好青岛国际海洋节、金沙滩艺术节、中国国际航海博览会等海洋特色文化旅游活动,展示青岛海洋文化特色。实施海军博物馆改建工程,加快奥帆博物馆、海产博物馆建设。发挥青岛海洋教育科研机构众多的优势,开展海洋文化科普旅游活动。组织“探源青岛”活动,充分挖掘、整理海洋文化历史遗产,组织创作一批以海洋文化为题材的文艺作品,丰富海洋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海洋文化品位。

22积极发展会展产业。发挥青岛独特的环境、资源和产业优势,以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功能、提高软件配套和专业化服务水平、培育国内外品牌会展为依托,将青岛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区域性会展中心城市和国际知名会展城市。推进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四期工程、温泉国际会展度假城以及红岛会展集聚区等重点项目建设,规划改造一批中小型场馆,形成优势互补的会展场馆群,构筑大会展产业格局。在继续培育“电博会”、“航博会”等重点会展品牌的基础上,积极吸引中国海洋博览会、中国物流节、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等知名会展落户青岛,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会展品牌,凸显青岛会展特色。学习国际会展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引进新型会展业态,积极培育大型专业会展企业,大力引进国际知名会展机构。争取承办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会议,逐步使青岛成为承接中高端会议的国际知名会议目的地城市。积极延伸会展产业链条,促进会展业与相关产业的相互融合、互动多赢,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展经济体系。

七、大力发展蓝色科技,切实提升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

23实施“人才强海”战略。坚持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搭建人才创业平台,落实人才引进待遇,大力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紧缺型人才,把青岛建设成为蓝色经济高端人才聚集地和优质劳动力的富集地带。编制重点海洋产业人才开发目录,明确人才开发重点和目标,利用3年左右时间,在重点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应用开发、前沿技术科研、海洋基础科研等领域打造一批领军团队。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依托青岛高等院校,整合海洋科研机构力量,大力培养高水平海洋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调整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实用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不断完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引进一批高水平理工院校(分校区)、科研机构。推进哈尔滨工程大学产学研基地建设,推动相关院校开展深度合作,调整专业设置,积极打造产学研一体的人才教育培训基地。

24支持海洋产业关键技术的攻关与应用。依托青岛海洋科研优势,加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以及海洋前沿技术领域科研攻关,重点突破深海生物基因资源探查开发利用、深海油气矿产资源勘探勘查开采运输装备、海洋信息处理与应用、深海环境立体监测探测仪器装备等技术,为海洋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加强海洋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重点突破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及仪器装备、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环保、高端海珍品种苗繁育和健康养殖装备等核心技术,带动发展一批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加强基础学科研究,开展海洋生物、海洋药物、海洋遥感、海洋生态、海洋腐蚀与防护、赤潮与海洋环境等领域的基础研究。

25建立完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发挥青岛海洋科研优势,创新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到2015年建立起充满活力、能够引领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海洋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国家深海基地建设、海洋科考船建造以及各类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搭建起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海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和技术研发应用平台。积极争取国家在青岛设立国际海洋科技合作交流中心,形成国际海洋科技合作交流机制,提高海洋科技、学术、管理水平和产业竞争力。实施“人才、基地、项目”一体化战略,建立创业和风险投融资机制,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海洋科技交流和联合攻关,共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加速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设一批海洋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培育一批科技型海洋领域龙头企业和海洋中小科技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引导驻青的各类科考船向指定港区集中停靠,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建设集科研、科普、观光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技港区。

八、加强海洋生态与资源保护,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6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制定青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推进海陆一体化管理,实施“以海定陆”污染控制,开展海域环境现状和污染物入海总量调查,建立完善海岸带和近岸海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陆源排污入海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控制新增污染负荷。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加强沿海流域环境保护。完善环保产业政策,培育海洋环保产业。

27推进海洋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强化海洋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和综合性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贯彻科学用海、适度用海、阶段用海的原则,按照海洋功能区的功能顺序合理开发海域资源,严格控制沿海及环胶州湾的生态控制区。强化海岸带保护,科学论证、严格审批岸线和近海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规划建设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维护海洋物种多样性。

28加强海洋监测评价与防灾减灾工作。利用国家在青岛的海洋监视、监测技术力量,建设重点海域及邻近海域的综合性实时动态监控系统,为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以及海洋渔业执法等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建设海域空间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健全海洋气象、赤潮、绿潮(浒苔)、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的预警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减少海洋灾害带来的损失。整合部门资源,建立统一的海上应急救助体系和安全生产救助指挥通信系统,完善海岸防灾紧急救助系统,提高防灾减灾、应对突发性海难和重大海洋污损事件的能力。

九、建立健全运行机制,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29建立政府主导机制。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建设蓝色经济区,加强宏观调控,强化统筹协调;市直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重点抓好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协调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近期要尽快确定一批重点技术、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的投资支持;有关区市要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地搞好与全市统一规划和各项部署的衔接,切实做好本地区蓝色经济发展工作。研究制定财政政策,整合各项涉海财政资金,安排蓝色经济区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科技成果转化、主导产业培育、海洋环境保护等关键领域。研究制定税收政策,重点支持海洋资源利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的发展。积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良好服务。

30建立市场运行机制。积极培育蓝色经济资本市场、贸易市场、海域使用市场、海洋科技市场、人才市场等多层次市场体系,为蓝色经济区建设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快构建蓝色经济区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财政扶持、企业主体、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海洋产业发展投资机制,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蓝色经济发展;鼓励银行、保险和担保机构对海洋产业发展提供相应的贷款、保险和担保服务;积极采取股票、债券、投资基金等融资方式,拓宽企业投资项目的融资渠道;在国家政策允许的前提下,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依法开发海域资源。

31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全社会的海洋意识和蓝色经济意识,增强合理保护、有序开发海洋资源的观念,引导社会各界支持、参与蓝色经济区建设。营造依法平等参与的市场环境,发挥企业投资主体作用,推动各类投资者参与蓝色经济发展。培育市场中介组织等海洋社会服务机构,发展海洋气象、监测、救护、环保、金融、法律、咨询服务、商贸等海洋社会服务业。

32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推进与周边城市、东北亚地区乃至更广泛区域的多层次合作,促进蓝色经济协调发展。在“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框架下,建立区市联动发展的合作平台和工作机制,优化蓝色经济区布局。主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对接与合作,协商建立海洋资源开发、产业协作、基础设施衔接等领域的合作框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积极对接东北亚地区,搭建多种形式的对外开放与合作平台,推动区域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规模发展。

十、建立完善管理体制,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33建立科学高效的海洋管理体制。市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委员会、规划建设工作推进协调委员会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对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决策、组织、推进和评估作用,形成科学决策、协调推进的强大合力。规划建设工作推进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与5个工作小组要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完善工作机制,统筹各方资源和力量,形成有力有序高效的蓝色经济区建设格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协商合作机制,统筹推进海洋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要素市场建设等工作,推动区域合作,提升蓝色经济综合效益。积极争取国家在青岛开展海陆统筹体制机制试点工作。

34完善蓝色经济区建设规划体系。充分发挥蓝色经济区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把握世界蓝色经济发展趋势,紧跟世界海洋科技前沿,积极争取国家、省的政策支持,加快制定蓝色经济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推动青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战略的深入实施。尽快完成《青岛市海洋功能区划》的修订和批复,编制完成海洋事业发展规划、胶州湾人工岸线规划、海岸线利用规划,做好全市工程用海资源调查和规划工作。完成《青岛港总体规划》的批复工作。

35严格依法管理海洋。健全海洋管理法规体系,引导和规范海洋开发行为,促使各类海洋开发活动有序推进。制定海洋环境保护条例、港口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修订完成近岸海域环境保护规定。严格海洋功能区划制度、海域权属管理制度以及海域有偿使用、港口岸线和沿海滩涂使用制度,理顺海域审批管理权限,全面规范用海行为。加大海洋执法力度,搞好海域使用监督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开发服务,建设“平安海洋”。

36明确蓝色经济区建设的责任。建立完善目标责任体系,把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人员,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将蓝色经济区建设列入重点工作目标,加强对区市和部门的绩效考核。建立蓝色经济运行评估系统以及蓝色经济、海洋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和核算体系,为科学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依据。

发布部门:青岛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9年09月15日 实施日期:2009年09月15日(地方法规)

下载浙江省台州市人民政府、中共台州市委关于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快农民住房改造建设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省台州市人民政府、中共台州市委关于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快农民住房改造建设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