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中学生写作与文言文学习的联系
浅谈中学生写作与文言文学习的联系
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使他们具备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其中写作能力尤为关键,是伴随人一生的重要技能。引导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感悟大师的写作技法,是提升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叙述
叙述,是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陈述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包括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六个基本要素,要求交代明白,线索清楚,详略得当,曲折变化。教师可引导学生写作时,有意识地学习文言文的叙述方式,以增强作文的可读性,使文章更加生动,更具感染力。
以叙述中的曲折变化为例。文言文《鸿门宴》的叙述,既为学生再现了历史真相,也为他们提供了写作的技巧。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写鸿门宴上的明争暗斗,可谓三起三落,情节曲折,非常精彩。当刘邦前来谢罪的时候,项羽看到他谦卑有礼的样子,便不再和他计较了,于是在鸿门设宴以释前嫌。故事发展至此,似乎没有什么波澜了,可在宴席上却发生了一番着实让人心惊胆战的“暗战”。范曾再三示意项王趁机除掉刘邦,可项羽并未做出任何反应,此时范增找到项伯,暗示他要将刘邦置于死地。行文至此,本以为刘邦已命悬一线,然而项伯的出现,又使情节发生了转变。正在这紧张的气氛中,豪气冲天的樊哙闯入帐中,单看他的神情,再一次让读者屏住呼吸,以为一场不可避免的厮杀即将开始。然而项王的一个“坐”字使气氛再次缓和,刘邦趁机逃离宴席。这一部分一波三折,险象环生,正是使用了曲折变化的叙述方法。“文似看山不喜平”,可见叙述不宜过于直、过于平,而应是曲折变化的。
二、议论
议论,即说理、评断,是作者通过事实材料及逻辑推理明辨是非,阐述道理,表明自己见解和主张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
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写议论文时,借鉴文言文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如《鱼我所欲也》一开篇就提出了中心论点:“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也”。这是运用比喻论证的手法表达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鱼和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更佳,二者不可兼得时,取其中最佳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作者运用了类比推理,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显得自然、明确。此外,还可让学生在写议论文时,参考文言文中如何运用确切的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让论点有据可依。同时,还要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如排比和对比的方法,以增强文章的论证效果,使文章的可读性更强、结构更缜密。
三、描写
描写是散文写作时非常重要但也很难熟练掌握的一种表达方式。描写,即描绘、摹写,是对人物、事物、景物等具体对象进行生动细致的描摹、刻画,力求做到形象生动,具体可感。
以人物的描写为例。中学生在描写人物时,大部分都会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等进行描写。教师要有意识地带着学生一起学习文言文中有关人物的描写方式。如司马迁在《鸿门宴》中塑造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如项羽、刘邦、樊哙等,这里以樊哙为例来谈谈可用哪些方法刻画人物。首先从语言描写上,“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一句,既符合当时紧张的形势,又使樊哙英勇的形象跃然纸上。其次从动作上描写,以“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来表示樊哙的无所畏?帧⒅倚挠⑽洹W詈蟠油饷采厦栊矗?用“?_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写出了樊哙当时的愤怒和无所畏惧。
教师可以通过文言文教学,让学生体会用哪些描写方式来塑造人物形象,怎样使各种描写方式用得恰到好处,从而使人物形神兼备。如在语言的描写上要符合人物当时的性格特征,在动词的选择上要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在人物的外貌描写上要能够凸显其个性特征。
四、抒情
抒情,就是作者在文章中进行各种情感的表达,它借助感情充沛的文字,渲染各种主观情绪,以强化文章的艺术感染力。正所谓“情动于衷,而发于言”。因此在写诗作文时,一定要先打动自己,然后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正如先贤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可见,必须要有真情实感,才能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佳作。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由事入景,由景生情,高兴时万物俱明,悲伤时风云惨淡;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过描写滁州琅琊山幽静而秀丽的山水,既抒发了作者愿意与民同乐的亲民思想,也含蓄地表达了以山水之乐排遣人生失意的复杂情感;袁宏道的《满井游记》则描写了北京郊外的早春景象,细腻而独到,抒发了作者颇为自得的轻松喜悦心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轼的《前赤壁赋》,更是别具风格,悲乐之间超然旷达。文章一开头描写秋夜在赤壁泛舟的景象,如果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江景波澜不惊,而从“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中便折射出诗人的惬意情怀。当“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美妙境界出现时,诗人便“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飘然欲仙的感觉呼之欲出,江上泛舟的畅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正表现了苏轼潇洒旷达、随遇而安、超然世外的性格。然而,洞箫声起,“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诗人念及身世,岂能不发出“哀吾生之须臾”“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叹呢。只是人生短暂、功名如烟,而江上的清风明月长存,天地无私给予的美景,正可以沉醉其中而自得其乐。诗人悟透了人生后,转悲为乐,超然物外。文章由景生情,由情绘景,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阅读的快感、美感。
当然,文言文除了在表达方式上对中学生的写作有所帮助外,还在素材的积累、语言的积淀、篇章技法等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纯粹、精炼、典雅的语感。可见,文言是白话的根基。古代文言名篇之集,犹如一座宝山,若入宝山空手而归,岂不惜哉。所以,不仅要让学生读之、悟之、化之、用之,而且还要让他们做到“摩古文之技法,写时代之华章”。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第二篇:中学生为什么学习文言文
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
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开始接触文言文,进入中学后,文言文做为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教学大纲。那么,除了应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在初中阶段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
高中古文的学习以初中为起点,所以中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是基础性学习。文言文由实词和虚词组成,所以学习文言文就是认识和掌握实词和虚词的意思。初中阶段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变化不大,在翻译时,有的是词语本义,有的是现代汉语常用的几个意思,学生不难理解,那么学习的重点就放在虚词上。虚词的词义相对固定,例如:常见的文言虚词“之”,在古代汉语中有四个意识,有时做助词,理解为“的”;有时做音节助词,可不译;有时在句子中做指示代词,代替前文中出现的人、物或事情。认识,积累并掌握常见的虚词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意思,为高中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
中学生学习古文只有这一个目的吗?
在12岁到16岁这个年龄段,是人初步形成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吸收的做人处事的观念对人的一生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学生们通过文章的记载,在通晓文意的基础上了解以前发生的事情,探究事情发生的背景、原委,过程,结果及意义,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思考自己过去的活动,从而更清楚的认识自己,并自觉的把握人生的现在和将来,这些对中学生的成长都有积极、深远的意义。如:选入七年级上册的几则论语,语言朴素简洁。文字中有告诉学生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也有教给孩子们做人的基本态度的。除此之外,还有《孙权劝学》通过学习文章,让学生了懂得不能用静止,停滞的眼光看待人或物。
所以,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不仅为高中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积极的观念和情感态度。
第三篇:通渭方言与文言文教学的联系
通渭方言与文言文教学的联系
在近十年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我发现,通渭方言与很多古代汉语中出现的字词,在意义、词性、用法、读音上都有着一定的联系,甚至可以说很好地延续和保留了这个词在古代原有的一切属性。但这个字的词性和用法等,在普通话的日常习惯用语中已经不存在或发生了重大改变。基于此,遂收集抄录,对比分析研究,以期交流。
曳【yè】,出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口技》一文。原句是“曳屋许许声”,意思是拉倒被火烧着的房屋时发出“许许”的声音。“曳”在这里是动词,意思是“拉、牵、引”。《河中石兽》一文中“棹数小舟,曳铁钯”,翻译出来是“划几艘小船,拿农具”。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的“负箧曳屣”,意思是“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唐代柳宗元《柳河东集》一文中的“曳笏却立”也都是如此。这个字的词性和用法在普通话日常习惯用语中已经不存在或发生了重大改变,在通渭方言中其意思、读音、词性、用法则与文言文中的完全一样。比如通渭方言中经常口头表达“你走的时候把我曳上”,打一桶水说成“曳上一桶水”,“我在后头推,你在前头曳”,“牵头驴帮着曳一下车”,等等。
团【tuán】,出自《口技》一文。原句是“众宾团坐”,意思是所有的宾客都围着口技表演者坐着。“团”意思是“围,环绕”。在通渭方言中其读音、意思、用法、词性都与此相同。比如“风太大,大家团住会暖和一点”,词语有“泥团”“线团”“搅团”等。
间焉【jiànyān】,出自九年级下册《左传?曹刿论战》一文“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意思是做官的人的事情,你又参与什么呢?“间焉”的意思是“参与”,其词性为动词。在通渭方言中,“间焉”指硬参与到某些本不应自己参与的事情中去,有过分积极和爱耍小聪明之意,其词性是形容词。比如“大人之间的事情,你一个小孩子间焉的什么?”“这个娃娃间焉的很。”由此可见,通渭方言中的“间焉”一词,与两千年前的意思相同,词性不同。《口技》一文中“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的意思是“夹杂”,也与此同。
次【cì】,出自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一文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意思是又暗中派吴广到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次”在这里的意思是“驻扎,停留”。《离骚》中“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次”引申为等候、暂停。通渭方言中也经常用到。比如“你不要次了,再次就来不及了。”“他还在家里次着呢!”其意思是“等候,停留”,与此义相同。
僵劲【jìn】,出自《送东阳马生序》中“四肢僵劲不能动”,其意思是“僵硬”。但在通渭方言中,把“硬”读成【jìn】,意思是“坚硬”,可见这个词在古代和通渭方言中读音和意思完全相同。
扃牖【jiōngyǒu】,《项脊轩志》中有“余扃牖而居”,意思是关起门在屋里呆着。“扃”的意思是关(门、窗),“牖”的意思是窗。在通渭方言中也有,只不过是把扃字读成【jiú】,意思和用法完全一样,且词性都是动词。比如“把门窗扃牖好,不要被风刮破玻璃”。
苫【shàn】,出自蒲松龄《狼》中“主人积薪其中,苫蔽成丘”。这个字在现在普通话日常用语中已经很难找到,其意义和用法已经不为人知。但在通渭方言中却大量运用。比如“苫粪走”,“把粮食苫住”,“赶紧苫一下,快下雨了”,等等。
业已【yèyǐ】,也可作“业以”,意思是已经。《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欲谏,业已建之,不敢。”《汉书?东方朔传》:“上默然不应,良久曰:‘吾业以设饮,后而自改。’”王先谦补注:“以、已同。”在通渭方言中,把业字读成【jié】,比如作业读成【zejié】,因此把业已读成【jiéyǐ】。如“这件事情业已过去了”,意思是已经过去了。可以说这个词除读音不同外,意义和用法等完全相同。
失笑【shīxiào】,忍不住发笑,不自主地发笑。《三国志?吴志?步骘传》:“然时采其言,多所济赖。”《吴录》:“后有吕范、诸葛恪为说骘所言,云:‘每读步骘表,辄失笑。’”《文与可画?o?Y谷偃竹记》:“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通渭方言中的失笑一词,其意义、用法、读音、词性等,都与一千多年前的“失笑”完全相同。比如“这个故事太让人失笑了”。
?j惶【xīhuáng】,王实甫《长亭送别》中有“久以后书儿,信儿,索与我?j?j惶惶的寄”。其意思是分别以后,一定要经常给我写信。“?j?j惶惶”一词解释为凄惶悲伤的样子。通渭方言里“?j惶”的意思是想念。比如“没见姑姑这么长时间了,?j惶了没?”放在古文中解释上句,则为“一定要很想我的寄信给我”。因此这个词也与通渭方言有一定联系。
以上这些联系的形成,可能与通渭县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历史上通渭县一直处在中国版图的西北边陲,秦长城横穿通渭全境;宋金时期,修堡筑寨之风盛行,素有“千堡之乡”之称。也正因此,通渭与中原的交流相对少且迟缓,语言的演变也相对缓慢和稳固。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通话成为现今的流行用语,很多古汉语中的词汇已经大量的发生改变或遗失。正是这种与中原文化的交流相对稀少和迟缓的原因,使得通渭方言中大量保存了古代汉语一些词汇的原有意义、用法以及读音。通渭方言与古代汉语的联系范围广阔,很多方面都有深入研究的空间和价值。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第四篇: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之我见
毛坝中学廖文安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台湾本土诗人余光中先生针对当前台湾部分青少年语文水平渐趋低下、作文交白卷的状况,提出要增加文言文的教学。而台湾教育部长不以为然。就是这位部长,在给已故沈谦教授的挽联中,竟有两大笑话:将“音容宛在”写成“音容苑在”;将“沈公千古”写成“沈府谦千古”。台湾众多语文教师在对教育部长失望的同时,发起了抢救国文运动。(06年3月1日中国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海峡两岸》节目)。
这则消息引起了我的深思。无疑,文言文作为古代书面语言,记载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古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当代青少年,只有既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拥有现代科技知识,才能担当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重任。但是,文言文毕竟是一种历史的语言,与现代生活距离甚远。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不能不是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实质性问题。下面,根据我的教学历验与进一步学习的体会,谈谈个人的浅见。
一、综合文字、音韵、训诂等知识,讲清字、词语的涵义。
清朝著名小学家戴震小时候学《大学章句》,塾师说这是孔子之言,由孔子弟子曾子转述出来,又由曾子的弟子记录才保存下来的。戴震问:“您从何得知?”塾师告诉他:“朱子(熹)所言。”戴震又问“朱子何时人?”塾师答“宋朝人。”戴震又问“孔子、曾子何时人?”又答“周朝人。”戴震穷追不舍:“宋朝人怎么知道周朝的事呢?”老师不能对,让他去读《说文解字》。戴震学习了三年,就弄清了字义。并且,在后来的学术实践中,形成了由文字而通训诂、由训诂而通经学的古代书面语言诠释方法论。
文字是语言的载体,能使一发即逝的语言“传于异地,留于异时”。早在唐朝,韩愈就意识到文字的传载作用,提出“读书宜略识字”。清人更是将这一思想深化,强调“读书贵先识字”。这里所说的识字,重在了解汉字形、音、义的关系。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文字所常用,制度所常著,有习见而人猝然不能辨者。结合文字、训诂等知识,讲清常用字词的原委,有利于激发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如《项羽本纪赞》云“羽岂其苗裔邪?”苗裔指后代,在文言文中习见。苗,泛指初生植物,比喻小孩,进而指后代,这不难理解。裔为什么指后代呢?裔,《说文》:“裾也。”裾指衣服下面的边缘,以其下垂,引申为后代。
又如《寡人之于国也》:“数罟不入洿池。”体现了古人的环保意识。六个字有三个难点。数,本是小学都应掌握的常用字,但因多音多义,读音与意义常混淆。《说文》:“数,计也。”徐灏《说文解字注笺》:“计数为本义,因谓所计数为数。计数频繁,故为频数,又为数密也。”原来,表示计数,音shú,是数的本义。名动相因,词类活用成为固定意义,引申为数目,音shù。因计数频繁,引申为屡次、频频,音shuò,又引申为密,音cù。罟,较生僻。罒,是“网”字的变形,本象网形。楷书中的从“罒”的字多有网义,如“罗”指捕鸟网,“罩”指捕鱼网。洿池,洿(wū),浊水不流。指污浊的水不流动。王筠《说
文句读》:“洿、池同物,但分清浊耳。”因此,洿池泛指池塘。古人为了鱼类的生长繁殖,不许密网捕鱼。
深入浅出地讲清汉字的形音义,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当然,仅靠老师讲解是不够的,还应该教学生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等工具书的方法,如音序法、部首法,有条件的还可教四角号码检字法,并且讲清上下文中的词义与工具书义项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
二、结合现代社会生活与学生心理,阐发古人思想精华。
现实生活中,政治演说、企业文化,甚至日常表达,语言简洁、精练,可收到极好的效果。而文言文中的许多名句,言简意赅,运用得当,尤显典雅,意蕴深厚。
皖南事变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奋笔疾书“相煎何急”。取自曹植《七步诗》,形象生动的表现了国共两党的兄弟关系,也表现了国民党戕杀同胞的残忍和制造内讧的愚蠢,悲愤之情力透纸背。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11月21日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唐尼采访时说:“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他经常引用古语诗文精确凝练地表达思想。2003年3月18日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德新社记者提问时,温总理引用林则徐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恰到好处地阐述了自己的工作风格。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温总理引用《管子•形势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了形象的注解。而在跨入世界一流企业行列、连续五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核心价值观只两句话、八个字:“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楚天都市报》2006年4月5日),前一句话出自《尚书•大禹谟》,后一句出自《四书•大学》。这两句话表达了中国移动通信行为规范和社会责任的宣言:既正人德,又正物德,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人们生活富足,关系和谐,最终达到完美境界。充分展示了一种永不止息、追求完美境界的创新精神。作为语文老师,要多读书、多看报,有条件还要上网浏览,搜集资料,激发学生读、背古诗文的兴趣。对于教材中的必背课文,不能一味地压任务让学生死背,在激发兴趣的前提下,可采用背诵古诗文竞赛、板书一日一句、顶真格联句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背诵古诗文的积极性。
现代生活熏陶下的中学生,有其优势,但也有一些心理问题,这可在文言文中找到激励的良方。有的学生任性,管不住自己;有的学生抗挫折能力差,心胸狭窄。古人说《周易》中六卦最切人事,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损,君子以惩忿窒欲。”“益,君子以见弄则迁,有过则改。”“鼎,君子以正位凝命。”这六卦含有深刻的哲理:一是要奋斗,振作精神,自强不息;二是要心胸宽广,象大地一样容载万物;三是要重视养德养身,社会交际时语言得体,日常饮食根据保健的需要有所节制;四是抑制不健康的情感和要求;五是学习好的,纠正错的;六是正视社会环境,摆正自己的人生位置。老师可针对学生心理,将古人思想浅易地介绍给学生,学生往往乐于接受。
结合现代社会生活与学生心理,阐发古人思想精华,使文言文贴近中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有益的。
三、结合学生习作实际,讲解古代作品的构思及表达技巧。
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往往重阅读,轻写作,往往导致文言文与作文脱节。事实上,古代作品中的许多精品,在构思和表达技巧方面,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此,仅以《小石潭记》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为例稍加说明。
层次混乱、情景脱节、描写匮乏正是中学生游记的通病,而《小石潭记》是游记中的佳品,是写游记的绝好范例。从构思看,它有两大优点。
(一)以游踪和视线为序,线索明晰。作者先从来路写起,先听到水声,后看到潭水,再看到潭的全貌和周围的景色;接着写潭中的鱼;再把视线荡开,写溪流。这样按照游踪的顺序,由远而近;又顺着视线,由近及远,层次分明。
(二)因景触情,情景交融。刚听到如佩环鸣的水声时,“心乐之”。坐潭上时,因“其景过清”,加上作者政治上不得志、长期被贬,顿感“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寂寞感伤之情跃然纸上。这将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的佳境。从表达技巧看,其优点主要表现在写景上。
(一)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结合。写潭水的清澈,先正面描写“水尤清冽”;再写阳光、鱼影,“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直透潭底,鱼影清晰地印在潭底的石头上,足见潭水的清澈,这是侧面描写。这种写法,有概括,有具体,形象生动。
(二)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青树翠蔓”是静景;”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枝条的动态。鱼“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将鱼的动态与静态结合,颇有情趣。
(三)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水声“如鸣佩环”,溪岸“斗折蛇行”,“岸势犬牙差互”,运用比喻,写出水声的清脆悦耳,溪岸的曲折悠长,岸势的参差不齐。鱼“似与游者相乐”,运用拟人,道出鱼的多情,也是将人的喜悦之情移植在鱼的身上。若能借鉴这些描写的方法,举一反三,写景就会少些呆板、多些灵气。
中学生议论文论证乏力,孟子的文章颇有借鉴价值。《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议论文中的上乘之作,孟子文章论证严密、气势磅礴的特点,于此可见一斑。本文先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再逐层递进,先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为例,从进攻方的失败,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再守方条件有利却弃城而逃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最后从正反两方面揭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根本原因,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而点明中心论点。而“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四个双重否定句构成排比句,气势磅礴,语气强烈,突出形势于守城极为有利,但弃城而逃,这种强烈的反差,雄辩的证明“地利不如人和”。
以文言文的构思和表达技巧指导学生作文,让学生觉得文言文有宝可掘、作文有法可依,必然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四、教师必须做到三个“坚持”,把语文课上好上活。
(一)要坚持“古为今用”,避免脱离现实。学习文言文,并非让学生钻故纸堆,并非让学生满口之乎者也,成为“孔乙己第二”;而是服务现实。中学生常写错别字,应用六书
理论可有效地减少错别字。初,“衤”有人写成“礻”。其实,初为会意字,指以刀裁衣,是制衣之始;故为“衤”旁。而“礻”与祭祀有关,如祭、祀、神、祠等。人们常用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但易将“见”读为“jiàn”。“见”是多音多义字,有“jiàn”、“xiàn”两读。读“xiàn”时,义为显示、显露、出现、实现。《广韵》:“见,露也。”《集韵》:“见,显也。”《汉书•元帝纪》:“天见大异。”颜师古注:“见,显露。”事实上,见现是古今字:“现”字出现得较晚,大约在宋代才有“出现”之义。再如,现代汉语中有一常用词“伟大”,学生会用,却难以解释。《汉语大字典》释“伟”,列了四个义项:奇异、伟大、高大、姓。古代,“伟”有“大”义。《文选•魏都赋》注:“伟,大也。”伟、大同义连用。同义连用,凝固成词的标志是产生转移或偏义。伟大,作为常用词,不是指一般的大,《现代汉语词典》释“伟大”:“品格崇高,才识卓越;气象雄伟;规模宏大;超出寻常,令人景仰钦佩的。”所以,能说伟大的母亲,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建筑,不能说伟大的房子。讲解这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形音义知识,古为今用,化知识为能力,学生就不会产生“古文无用论”。
(二)要坚持循序渐进,避免“拔苗助长”。人类认识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感性认识。我们必须先让学生熟读一些有代表性的优秀文言文,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和虚词,积累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字词、课文,讲一些有关文言文的语音、文字、语法、古代文化等方面的常识,两者相结合。讲诗文时,尽量做到字、句落实,作为补充例句或设计课堂练习,充分利用课堂45分,努力做到日新、日新、日日新。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会通课文,提早做出总体部署,不能教课围着资料转,布置作业就搞题海战术。如果停留在低水平重复的状态,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只能囫囵吞枣,势必丧失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信心,其结果只能是拔苗助长,事与愿违。
(三)要坚持追根溯源,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准。教师应该学而不厌,对语音、文字、训诂、语法、古代文化的知识,要通过学习逐步达到系统化,遇到问题勤查工具书,必要时就教于专家,不仅要知道流,还要知道源。只有如此,才能“为有源头活水来”,才能深入浅出,将语文课上活,才能激发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2013年11月于毛坝中学
第五篇:中学生是否应该学习文言文_开题报告
中学生是否应该学习文言文
——高二21班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研究小组组长:
研究小组组员:
(一)课题背景说明
在我们刚成为莘莘学子,踏进学校大门的时候,文言文就已成为我们必修的课程;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从文言文生硬背诵到要求理解运用,课程难度越来越高,投入的时间越来越多。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的一部分,但文言文的确干涩难懂,学习文言文,既费时间又费精力,那么,作为中学生同时又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我们,是否应该学习文言文?现代科技与文化瑰宝,哪个更重要?民族文化与考试成绩,应该如何取舍?各类呼声在总体占的比例有多大?我们将通过我们的研究,给大家一个客观的回答。
(二)研究价值
文言文、古诗文,中华民族五千年特有的文化瑰宝。文言文我们一直在学习,但是,在当今中学生中,有多少人明白学习文言文的真正含义?有多少人对文言文学习只是应付了事?民族精华不应如此被对待,我们的研究,能明确中学生的责任,能强化中学生的民族意识,能提高中学生的民族荣誉感,从而使他们看清未来,奋发努力,激发潜能,更好地为建设祖国而努力!
(三)预期成果
结合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茂名市第一中学高二级师生所得、网络调查投票结果,撰写调研报告、有关论文等,反映我们的研究成果。
(四)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书籍、有关论文、网络调查、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结合相关专业老师的意见、自身的知识、能力收集资料,具体有以下途径:
① 实地调查茂名市第一中学新校区高二级学生。
② 文、理班重点分别分析茂名市第一中学新校区高二级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看法。③ 查阅有关论文、文献、历史资料。
④ 征询有关科任老师的意见。
⑤ 结合调查数据,以及自身对文言文学习的经验,分析当前中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看法。
(五)活动计划
(1)任务分工:由于人数有限,所以全组全过程参与。
(2)活动计划:
第一阶段:本学期前2周,分配组员任务,细化研究细节。
第二阶段:本学期3-6周,网络调查、查阅资料、相关文献。
第三阶段:本学期7-8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茂名市第一中学高二级师生,得到研究数据。
第四阶段:本学期第8周,假期时间走访其他高中,进一步获取更广泛的研究数据。
第五阶段:本学期9-10周,数据汇总,小组成员集中研讨,整理分析研究数据,制作结题报告。网络发布成果,发表论文。
(3)资料来源:
图书馆:茂名市第一中学图书馆或其他网络在线图书馆。
网络:百度文库、百度百科、茂名市一中学贴吧
其他:历史文献、专业论文、新闻报道。
高二21班研究性学习小组
组员:
2012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