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文化研究毕业论文

时间:2019-05-13 21:50: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政文化研究毕业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政文化研究毕业论文》。

第一篇:行政文化研究毕业论文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

论文

题 目 行政文化研究 专 业 行政管理专业 姓 名 任豹

目 录

一、行政文化的含义…………………………………………………………………1

二、行政文化的构成…………………………………………………………………1(1)行政思想…………………………………………………………………………1(2)行政价值…………………………………………………………………………1(3)行政道德…………………………………………………………………………1(4)行政精神…………………………………………………………………………2

三、古代行政思想对现代中国的现实意义…………………………………………2(1)“民为邦本”和“仁政”的行政价值观………………………………………2(2)“和而不同”的行政协调观……………………………………………………3(3)以德治国的行政伦理观…………………………………………………………4

四、面对当今行政文化研究提出的拙见……………………………………………4(1)突出行政文化建设的伦理性……………………………………………………4(2)加强行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5(3)树立典型的践行者………………………………………………………………5

五、结语………………………………………………………………………………5

六、[参考文献] ………………………………………………………………………6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行政文化构成并依次叙述了它们的含义能使人们大概了解一下行政文化的组成。重点论述了古代行政思想对现代中国的现实意义能够使现社会出现的一些腐败官僚主义的官员们深刻反省和修正自身的错误,严于律己,勇于承当道德责任,做先进文化的示范者,真正做到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这才能为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创造极其重要的带头作用并通过本文叙述采取些什么措施来完善行政文化。

关键词: 行政文化 行政精神 民为邦本 仁政

行政文化研究

一、行政文化的含义

要研究行政文化,首先要弄清楚行政文化的含义。行政文化是指在行政实践活动基础上所形成的,直接反映行政活动与行政关系的各种心理现象、道德现象和精神活动状态,其核心为行政价值取向。行政文化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受到哲学世界观、政治思想体系、法律意识、价值观念以及一般的社会道德伦理和心理的影响、制约,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些文化现象。行政文化与其他文化现象不仅相互联系,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二、行政文化的构成

(一)行政思想

行政思想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想性的一种奋斗目标,是行政主体的政治立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体现。根据内容,行政理想可分为政治思想、行政道德理想、行政职业理想和行政生活理想。

(二)行政价值

行政价值是指人们对行政价值观,行政价值关系、行政价值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反映,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心 1

理取向、评价标准和行为定势。行政价值由行政主体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价值取向、行为定势等构成,其实际就是行政主体需要和利益的内化。形态的价值在一个团体或机构中占主要地位时,这种价值观就成为该团体或组织的价值观念,在团体或行政机构的价值观下,个体所具有的价值观依然存在,只是表现在明处,而不是隐而不露。

(三)行政道德

行政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是指政府行政工作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处理自身与工作对象之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以及公私,得失等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曾记得刚步入大学时经常听到过这么一句话:大学里学不到多少知识的,大学关键是学怎么做人,学会了怎么做人才能更好的做事,但我本人不太赞成这个观点,做人不光是在大学里学的是从小到大每天都要学习,光在大学里短短几年是没法锻炼好的,效果也不会立竿见影,所以毕竟还是学校以学习为主。

(四)行政精神

行政精神:翻开中国的历史,反映古代政府管理实践的行政精神是丰富多彩的,是值得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发扬光大的,毛主席说过:“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他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

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在忠诚于国家无私奉献精神上呈现了许多让人无比敬佩的英雄,例如:岳飞,文天祥,观天培。还有许许多多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记忆最深刻的是从飞。所以行政精神也在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忠于职守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积极开拓创新的精神。

三、古代行政思想对现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一)“民为邦本”和“仁政”的行政价值观

如今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它内在地包括了民主和效率两个相互依存的价值取向,这与传统行政文化的某些民主性思想有相通之处,而这些在现代社会仍具价值的思想对政府机构改革目标的制定和实现有着促进的作用。

反观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以人为本、民本治国的思想源远流长。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最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他在《管子〃霸业》中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尚书》中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孔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思想;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古代“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既包括“君为民立”“吏为民役”“得其心,斯得其

民矣”的民本价值观,也包括爱民、利民、保民、富民等实现民本思想的措施和手段,还包括察民情、顺民意、安定民生、体恤民疾和取信于民的方式和目的。古代“民本”思想与共产党的宗旨有相通之处: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此目的,必须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既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需要。当前中国的政府机构改革,归根结底是要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本”思想有助于政府机构改革目标的制定和实现。

在《礼记〃哀公问》中,孟子要求为政者“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古代“仁政”思想同霸政思想相对立,是一种“以德行仁者王”的王道行政学说,它以“德治”为基础,是一种将行政问题道德化的学说。其主要内容包括治民以“恒产”、薄税赋、轻刑罚、救济穷人、保护工商等,这种思想至今仍有超时代、超阶级的价值。对政府机构改革而言,要实现民主和效率的改革目标,就必须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减轻纳税人的负担,同时又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惠顾在社会竞争中的最不利者”。所以,古代“仁政”思想对促进政府机构改革仍具有积极意义。

(二)“和而不同”的行政协调观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是提倡“和”的。但这个“和”不是

牺牲掉多样性,而是在包容多样性的前提下实现的统一。西周末年,郑国的史伯就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到了春秋末期,齐国思想家晏婴更进一步指出和与同的差异,认为从日常生活到国家大事,都是靠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意见“相成”“相济”,形成和的局面,方能生存发展。如果拒斥不同,追求一律,只能一事无成。与晏婴同时代的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更把“和”“同”思想提炼为道德箴言,叫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的要旨可归结为三个层次:社会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人和认识互相补充,共同促进;在统一的前提下使整个局面达到和谐。从微观说,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从中观说,这是为政之道;从宏观说,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所谓“和而不同”,即和睦相处但不盲目苟同之意。这对于今天我们通过政府机构改革,提高我们的执政能力和善政水平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或执行,如能运用“和而不同”的思想,经过专家论证、人大常委会审议等法定程序,或让广大社会成员参与决策,就能集思广益,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性、现实性和可行性,防止决策的重大失误,降低决策成本和社会成本。其次,在改革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调整地方政府内部利益关系的过程中,“和而不同”思想仍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是要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间职能配置的基本原则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对中央

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加以合理安排、明确规范,避免职能配置趋于“同构化”以及中央高度集权。同时,在规范各级政府事权的基础上,加强政府间的协调和统一。二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遵循“趋向综合、宜粗不宜细”的总体原则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重新调整政府部门间的职能结构,做到职责明确、分工科学,同时注意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三)以德治国的行政伦理观

当前政府机构改革,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离不开行政伦理建设。我国传统行政思想中有丰富的可资借鉴的行政伦理思想。如孔子在《论语》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即认为道德教化在政治中的作用,决非刑罚所能达到的。孔子要求统治者必须有表率的作用,“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能不正?”孟子也说:“行仁政、正君心、修德性。”

“以德治国”思想是在继承传统治国之策基础上的升华,将其提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所谓以德治国,一是治国者要有德,二是治国者要以德教化天下。普天之下,从上到下,从官到民,皆为有德之士,这是以德治国的最终目的。“官德”是以德治国的首要问题。因此,具有德治思想传统的中国历来重视行政伦理即官德的建设。历史上规范官员行为的官箴要求官员要贯穿“自律”精神,坚持“公”字为重。官箴属于行政法的范畴,但又有浓厚的习惯法色彩。官箴、官箴的重要表现

形式——戒石铭,作为行政伦理的载体将世世代代的行政主体连接起来,成为规范行政行为的道德准则。官箴、戒石铭的价值原则,是把朝廷所代表的“公家”(国家利益)置于无可动摇的最高地位,要求各级官吏正确处理“国”与“家”的关系,公正行事,即所谓“公生明,偏生暗”。但当官员发生“角色冲突”时,各级官吏的“组织人格”,在官箴、戒石铭的警示之下,变道德义务为行政责任,避免出现“公、私”倒置,“权利与义务”错位,这就是传统行政伦理的现代意义之所在。

四、面对当今行政文化研究提出的拙见(1)突出行政文化建设的伦理性

伦理是道德建设的灵魂所在,突出行政文化建设的伦理性也就是要突出行政主体对道德观念的感知的自觉性,使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羞耻感,能够自发按照道德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使其言行在生活中能够“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严于律己、秉公行事、惩恶扬善、不搞小团体主义,不徇私枉法以行政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2)加强行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

《党章》规定,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因此要加强行政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使其不断充实完善,内容更加丰富,以充分发挥其对行政主体以及广大民

众的言行指导作用,避免不好甚至违法乱纪的言行出现,以促进我国行政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和谐发展。

(3)树立典型的践行者

事实证明,生活中良好的典型模范具有很好的带头作用,能够激励其成为像典型模范人物,因此在生活、学习中发现践行者并大力宣传其先进事迹,带动更多的践行者。特别要发现行政主体、共产党员中践行者以树立其行政主体、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使其成为行政文化中靓丽的风景线。

五、结语

我们要积极的继承古代传统行政思想中科学的有益的成分,并发展成现代行政思想,促进当前进行的行政改革乃至整个政治文明建设健康顺利发展。如何采取建设措施归纳有如下几点: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人民大众可通过多种媒途径获取相关所需信息、国家相关媒体应借此良机,利用其广泛的受中心,充分发挥其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宣传健康,和谐的道德思想,与不断使行政主体受到良好的道德思想熏陶,培养其高尚的思想情操。有了古人的好作风和典型的践行者引以为参照可以使当今社会的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不良作风能更好的改正、完善。

参考文献

[1]李金龙 公共行政学.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

[2]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2卷,2版.[3]迟小华 我国社会转型期行政文化的塑造。[4]吴月 以人为本.我国行政文化发展

[5]洪威雷、芦文龙 行政文化学概论.上海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

[7]陈浩注、万久富 《礼记集说》.凤凰出版社 [8]陈生玺 尚书.上海出版社

[9]论语,子路篇第一十三篇.中华书局2006年12月出版

第二篇:浅谈对行政文化的研究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对行政文化的研究

文化是人类的活动方式,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形成的。人类的历史,从本质上讲,是人类文化的发展史。行政活动是随国家产生而产生,是一种具有阶级及政治性的国家意志的行为。因此,行政的产生比文化较晚,但它是人类文化的主要内容。[1]本文在此仅就“行政文化”的概念、特征、重要性、弊端及创新路径等方面作一些简单的探讨。

1.关于行政文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1.1行政文化的概念

行政文化属于狭义的文化范畴,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通过行政社会化所形成的持久影响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行政倾向的行政思想、行政制度和行政心理的总和。这个定义主要包括以下五层含义:

①行政文化既不是行政与文化的简单耦合,也不是文化在行政领域中的表现和作用,它既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又受行政管理实践的制约。不同的社会文化培育出不同的行政体系,在不同的行政体系的活动中形成不同的行政文化。

②行政文化是通过行政社会化而形成的,是行政社会化过程中人们获得“行政人”身份的重要标志。

③行政文化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行政文化。

④行政文化对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和行政态度具有持久性、顽固性的影响,最终使人们形成总体的行政倾向。

⑤行政文化是一个系统,它由行政思想、行政制度和行政心理构成。其中,行政思想是制高点,变动性最大、最活跃;行政心理是基础,变动较为缓慢;而精神形态的行政心理是互动的桥梁。[2] 1.2行政文化的基本特征

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在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在行政活动领域即表现为行政文化。行政文化是与行政相关的文化,它包含人们行政行为的态度、信仰、感情和价值观,以及人们所遵循的行政方式和行政习惯等,具体来说包括人们的行政观念、行政意识、行政思想、行政理想、行政道德、行政心理、行政原则、行政价值、行政传统等。行政文化是一种多层次的、复合的文化,它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社会制度、民族特性、文化心理、文化背景、传统习惯等。行政文化是在社会文化的基础上,在具体的行政活动中形成的,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行政活动培育出不同的行政文化,行政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一旦形成共 7 页 第 1 页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则具有以下相对稳定的特性:

①时代性和民族性。神权政治时代的行政文化是迷信的、神秘的,封建专制时代的行政文化是尚权威、重服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行政文化是讲人权、尚实效、重法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代的行政文化则重科学、为民众、尚服务。行政文化又往往因不同的国度和民族形成不同的模式和色彩,美国的行政文化通常表现为民主、自由、积极、奋发的特色,德国的行政文化表现为重法、守纪、严正、整齐的特色,英国的行政文化则有尚典、守旧、泥古、重名的色彩。

②社会性和积淀性。行政文化是一种社会积淀物,是人们在长期行政活动中知识、经验、理想、信仰、道德、价值的积淀,是通过长期创造、延续、传承而实现的。

③整合性与多元性。行政文化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中,在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发展和治国安邦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在不同社会文化的冲突和交融中,由不同的区域和人群逐渐整合而成,不同的人群和区域使行政文化呈现出多元的特性。

④普遍性与连续性。行政文化是连续的、持久的和无所不在的,行政文化一经形成将广泛地、持续地影响行政主体及其行政活动。

⑤渗透性与隐蔽性。行政文化往往以比较隐蔽的形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到各个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中,渗透到具体的行政活动中。[1]、[3] 1.3行政文化的功能及重要性

1.3.1行政文化的主要功能

行政文化的功能是多向性的,从总体上来说,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功能: ①行政文化具有控制功能,即指行政文化对行政系统的活动进行着自觉或不自觉的控制,从而使行政系统的活动沿着一定行政文化的取向运转。

②行政文化具有聚合功能,即指行政文化为全体行政人员确立凝聚点,产生凝聚力,提供凝聚剂,从而使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追求共同的理想,同心协力,开拓前进。

③行政文化的运作功能。伴随着人们活动、社会历史、文化的不断发展进化,文化内部诸要素的变化、发展,以及行政系统的发展,行政文化会不断地自我更新和进化,而行政文化的变革、更新又成为行政系统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便是行政文化的运作功能或谓之发展功能。[4] 1.3.2行政文化的重要性

行政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决定了行政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它对行政管理有着深远持久、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共 7 页 第 2 页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①是对行政行为的影响。任何特定的行政活动无不受到行政文化的制约,无论是行政决策还是行政执行都是如此。行政文化通过人们行政心理、行政意识、行政思想、行政习惯对行政行为发生作用。行政文化对行政行为的影响是全面的、直接的,不仅影响行政决策是否果断、科学、可行,而且影响行政执行是否快捷、完整、灵活。具有自觉行政意识和进取行政思想的人,能够成为当机立断、独立思考的决策者和坚定、灵活的执行者;反之,则成为优柔寡断、固步自封的决策者和僵化、拖拉的执行者。开放型的行政文化氛围,会使决策者的行为具有开放、民主、效率倾向;相反,封闭型的行政文化氛围则会使决策者因循守旧,唯书唯上,思想僵化。民主型的行政文化氛围会使决策者的决策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和综合性;相反,专制型的行政文化氛围会使决策者专横武断,刚愎自用。晦暗型的行政文化氛围会使决策者心胸狭隘,玩弄权术,争功讳过,造成行政风气腐败;相反,明朗型的行政文化氛围则会使决策者胸襟开阔,宽宏大度,公平正直,坚持原则,从而形成廉正健康的行政风气。当然,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判断决策者和执行者的标准是不同的。但无论评价标准如何,行政文化对人们行政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

②是对行政观念的影响。行政文化对人们行政观念的影响是长远的、深层的。行政文化作用于行政活动往往是通过行政人员的观念、信仰、习惯来实现的,行政人员是行政活动的主体,在行政活动过程中,行政文化环境对行政人员的观念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社会成员进入行政活动领域后,不可避免地带有原有行政文化影响下各种积极或消极的因素,并在一定的行政体系内和具体的行政活动中形成特定的思想观念。如官僚主义,高高在上,遇事推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政不廉,任人唯亲等行政观念很大程度上与封建的等级制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道德等行政文化氛围有关。

③是对行政体制的影响。行政文化从多方面影响行政体制,这种影响和作用是潜在的、复杂的,通过历史条件、地理环境、民族特性、文化心理、文化传统、社会制度、政治状况、经济水平等对行政体制发生作用。封闭的地理环境,落后的社会制度,较低经济水平下形成的崇尚权威,注重人治,讲求等级制的行政文化会产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相反,开放的地理环境,先进的社会制度,较高经济水平下形成的崇尚民主,注重法制,讲求平等的行政文化会产生民主色彩地方分权的行政体制。守旧、惰性、注重形式的行政文化会产生低效率的行政体制;相反,进取、勤奋、讲求实效的行政文化会产生高效率的行政体制。[1]、[5]、[6]

总之,行政文化对行政管理的影响是广泛的、深远的,以致有人称之为“行政的非正式组织”,行政文化通过行政行为、行政观念、行政体制对任何特定的共 7 页 第 3 页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社会行政活动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不是直观的、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多样的、潜在的过程。

2.当前中国行政文化的弊端

经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建设后,中国的行政文化与中国社会一样,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传统行政文化中的许多弊病被根治,其精华也经历了社会主义的改造后被保留了下来。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仍在进行,当代社会处于明显的转型时期,整个社会处于变动不屈的动态过程,行政体制改革尚需深入。在社会转型期,中国的行政文化必然既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又积极地创新,表现为多元并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发展趋向的复杂特征。其明显的弊端是:中国社会正处于整体性社会转型时期,不同性质的行政文化并存,导致了一方面行政文化本身积极地进行自身的变革与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呈现出与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适应性;另一方面旧的行政文化顽固存在,严重阻碍着行政体制的变革,又呈现出无序性和干扰性的特征的结果。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地区差别明显,以及渐进改革的特性等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下导致了不同性质的行政文化的多元并存。

2.1依循守旧与开拓创新并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变动节奏缓慢,下级和个人对领导和单位依赖性强,主要依照过去的经验和上级命令行政,缺乏开拓创新精神,表现出依循守旧倾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就是突出竞争与效率,要想提高效率,赢得竞争,必须通过创新来实现,同时由于社会变革的速度加快,依照经验办事已行不通,上级命令也不再放之四海而皆准,也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开拓进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但依循守旧作为人们的心理惰性仍然存在,二者将在一定时期内并存并不断冲突,此消彼长,最终全面树立开拓创新的精神。

2.2传统特点与现代精神并存。

在我国两千余年封建专制统治历史中,行政组织完善,行政文化发达,但其显示出的主要缺陷有:①是本质上以人为中心,注重人事,忽视法治,轻视民权;②是封闭保守与排斥异质文化,加强思想禁锢,剥夺人们的自由;③是僵化的思维定势,在这种思维定势支配下,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缺乏创新与活力;④是民众中存在根深蒂固的权威崇拜、清官思想、等级观念、集权意识、依附心理等。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使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不再盲目服从,开始根据自己的利益和要求,理性地反思政府的取向,积极要求参与行政过程,平等、竞争、民主、法制、参与、开放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中国行政文化体现出了传统与现代并存,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又相互冲突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人治思想与法治思想并存

共 7 页 第 4 页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与冲突;第二,等级观念与平等意识并存与冲突;第三,宗法观念与民主意识并存与冲突;第四,封闭保守思想与开放创新精神并存与冲突。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传统行政文化,对其进行合理的扬弃,要大力宣扬、倡导现代文化,同时努力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舍弃其糟粕,推进行政文化转型与创新。

2.3本土文化与外来影响并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类历史经历了一个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过程,进入信息时代后整个世界真正成为了一个不可分割、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整体,本土文化越来越多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这一条件下,一方面,本土文化凭着其精华部分既有的顽强生命力,要继续发展下去,但其糟粕成分也仍然在发生影响;另一方面,外来文华中既有合理的成分也有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成分,二者混杂在一起涌入国门。亨特顿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发展,部分是由于与外界的接触,部分是由于现代化的内在过程。我国现阶段行政文化的发展不能因为外来文化中先进的成分与腐朽的成分良莠混杂,就关闭国门,拒之门外,而是要科学地鉴别和吸收,不断地吸纳融合外来文化中与中国行政文化相适应的合理成分和优秀成果,不时剔除其腐朽的成分,使中国行政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地走向前进。这就是中国行政文化呈现出本土文化与外来影响并存的特征。[7]、[8] 3.中国行政文化创新的动因以及推进其创新的路径

由于当前中国的行政文化存在着很多弊端,所以不得不对当前中国的行政文化进行创新。

3.1当代中国行政文化创新的动因。

当代中国行政文化创新的动因主要有外因和内因两种。当代中国行政文化创新的外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

①社会转变。当代中国发生了两次大的社会转变,第一次是社会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化,这次转变已基本完成。第二次是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这两次重大转变必然推动行政文化的发展;

②政治改变伴随着社会转变。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治也进入了动态的、不断变革的过程,如公务员制度的实行、中央和地方权限的划分、一国两制、党政分开、政府机构和人员的精简等一系列变革,都将促进行政文化的进步;

③经济发展。当代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机构、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对经济社会指导、干预的管理方式、重心在不断变化、调整,这无疑对行政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共 7 页 第 5 页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④文化多元。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追求、利益取向多元化。在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中既有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文化,也有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它们构成一幅多彩缤纷的文化图景,这一切无不对行政文化发展产生影响。

当代中国行政文化创新的内因主要包括有:

①行政目标与原则的变化。行政目标不再是以政治手段严控社会而是保持和激发社会活力,以有效适度的调控和管理保证社会的稳定,行政原则由计划原则向市场原则、集权向分权与集权适当结合,由“政治挂帅”向以经济为中心转变;

②行政内容的变化。特别是市场经济要求重新界定行政范围与内容,重新规范政府职能;

③行政体制改革。如精简机构、减少冗员、建立公务员制度,建立统一、高效、精简的行政管理体系;

④行政人员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这将导致行政文化的基础、价值观念等的重大变化。[9] 3.2推进中国行政文化创新的路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日趋加剧,中国在国际经济政治格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多方位、深层次地接受来自国际组织、国外政府的巨大影响。世界各国在国际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在某种程度上,由该国经济持久发展的竞争力决定。经济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来源于一国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正因为如此,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政府创新等各种围绕“创新”而来的名词长久地牵动着各国研究者的神经。特别是众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企业依附性强,,激烈的国际竞争使得企业根本没有余力进行自主创新,何况国外“新”技术的引进仍能为企业带来丰厚利润,这就使得企业更没有动力去创新。加上发展中国家的法律、制度、文化等各方面也少有促进科技创新的动力源。在这种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审时度势,提出“用1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现代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政府在国家创新系统建设中应着重完善创新型制度、健全国家创新体系、发展创新文化,切实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因此,当前我国行政文化创新的主要路径有:①加快决策文化创新,建立起民主政府;②加快行政法制文化创新,建立起法治政府;③加快公共服务文化创新,建立起服务政府;④加快行政道德文化创新,建立起德治政府;⑤加快行政体制文化创新,建立起高效政府;⑥加快公民参与文化创新,建立起阳光型政府。[9]、[10]

4.研究行政文化的现实意义

行政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概念和文化现象来研究,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现

共 7 页 第 6 页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实意义:

①开展行政文化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行政文化对于行政组织系统的制约作用及其相互影响的因素,找出优化行政环境的途径和措施,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②开展行政文化的研究,通过中外行政文化的比较,相互借鉴或吸收,有助于我国行政体制的改革。

③开展行政文化的研究,有助于认识传统文化对现代行政文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从而使行政系统在吸收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做到“去粗求精”、“去伪存真”。

④开展行政文化的研究,是建设和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行政文化体系的要求,必须开展行政文化的研究,对行政文化的定义、功能、理论依据及其同行政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关系进行探讨,总结出行政文化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内容及其变化发展的规律,为我国行政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1]、[11] 行政管理的现代化不仅是行政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更是行政文化的现代化。因此,行政文化建设必须以现代化的行政管理为依归,形成自觉的行政意识,开放的行政观念,优良的行政传统,良好的行政习惯,科学的行政思想,正确的行政价值,积极的行政理想,健康的行政心理,高尚的行政道德。当然,建设现代化的行政文化,对行政文化的整合与再造,绝不意味着否定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合理部份,而是在继承、弘扬我国优秀行政文化的同时,借鉴外来文化,从国情出发,积极吸收中外现代科学文化中合理的行政文化因素,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行政文化。参考文献

[1] 蓝天强.行政文化简论[J].广西社会科学,1998,(08).[2] 韩莹莹.当代中国行政文化变革研究 [D].湘潭大学,2001.[3] 时和兴.当代中国行政文化的特点及其走向[J].南京社会科学,1994,(04).[4] 黄学贤.浅析行政文化的功能[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1).[5] 那金华.论行政文化对行政系统运行的影响[J].云南社会科学,1999增刊.[6] 颜佳华,杨志伟.近20年来我国行政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D].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7] 鲁磊磊.中国行政文化创新研究[D].郑州大学,2004.[8] 王开莉.探讨我国行政文化的不足[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08).[9] 许辉.论当代中国行政文化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4 [10] 陈建平.行政文化研究评述 [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03).[11] 王丽,韦明,秦翠华.当代中国公共行政文化探析 [J].行政论坛,2000,(03)

共 7 页 第 7 页

第三篇:化工企业安全文化研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本文由laolian1226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广 西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课题名称

化工企业安全文化研究

学 专 班 学 姓

院 业 级 号 名

资源与环境学院 安全工程 2004 级 1 班 0406100246 黄承楝

指导教师(签名)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年

月 月

日 日

一、课题的内容和要求:

内容: 本课题主要内容是分析化工企业安全文化的意义与作用,以及提出建立化工企业 安全文化的模式与体系建议。要求:

1、明确课题提出的目的和意义;

2、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中外文献资料;

3、论文有一定的特色和见解;

4、论文要求文字通顺、语言简练、字迹工整,格式正确,符合规范化要求;

6、按照时间进度要求,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毕业论文。

二、设计的技术要求与数据(或论文主要内容):

1.1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概念 1.2 安全文化的影响因素 1.3 企业安全文化系统组成 1.4 化工企业安全文化主要内容 1.5 化工企业安全文化作用 1.6 化工企业安全文化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1.7 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模式与体系

三、设计(论文)工作起始日期: 自 2008 年 03 月 10 日起,至 2008 年 05 月 30 日止。

四、进度计划与应完成的工作:

1、选题、查阅中外文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2、相关理论的学习和准备;

3、整理笔记和心得;

4、撰写论文;

5、编写中、外文摘要;

6、打印论文及准备答辩(2 周)(2 周)(0.5 周)(5.5 周)(0.5 周)(1.5 周)

五、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 安全文化网.[2] 安全资料站.国外安全文化研究与应用现状 什么是安全文化 docean http://.cn/ http:// 徐龙君,陈坤.《基于 PDCA 模式的化工企业安全文化探讨》 工业安全与环保 04 期,2007.李艳 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研究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2006 年 3 月 潘游 企业安全文化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 1999 年 3 月 陈坤 化工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2007 年

[8] 刘凯峰,朱立秋,刘艳杰 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煤炭技术 05 期,2007 [9] 范松丽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企业与经济管理 10 期,2007 [10]马尚权,颜烨 安全文化缘起及国内安全文化研究建设现状 西北农业科技大学学报 4 期,2007

广西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号 专业 年级 0406100246 学生姓名 黄承楝 范剑辉 学院 职称 资源与环境学院 助教

安全工程 2004 级 指导教师

设计(论文)题目

化工企业安全文化研究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背景意义:

1、国内外研究动态 1.1、国外研究动态 安全文化的概念在 20 世纪 80 年代由国际核安全领域的专家提出后,经过十多 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被世界各个国家、各种行业的安全界所广泛接受并得到应用。众所周知,安全文化的系统化发展,起源于核电工业。由于核电工业安全问题的重 要性,该行业仍然是当前安全文化研究和应用最活跃的领域,其取得的安全文化成 果也逐渐向其他领域渗透。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在 1986 年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并于 1991 年发表名为 《安全文化》 的报告(即 INSAG-4)。在 INSAG-4 中,安全文化的概念首次被进行了定义,并且这一定义被世界许多国家 的许多行业所接受,得到广泛的认同。此后几年,IAEA 在分析了全世界安全文化快速发展形势的基础上,认为对安全文 化除了在概念上应该明确以外,还应该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有更加明确的评价 方法,因此在 1994 年(1996 年进行了修订)制定出了用于评估安全文化的方法和指南 — — 《 ASCOT 指 南 》(Assessment of Safety Culture in Organizations Team Guidelines)。为了使组织机构可以对上述的安全文化表征进行自我评估,在《ASCOT 指南》 中 列出了一些问题,各组织机构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对照这些问题进行回答,从而确定 安全文化的状况。该指南还提供了详细的信息和时间进度表用于组织机构制定 ASCOT 评审的计划。1998 年,IAEA 发表了安全系列报告中的第 11 号(IAEA Safety Reports Series No. 11): 《在核能活动中发展安全文化:帮助进步的实际建议》。该报告指出企业发展和 强化安全文化要经过三个典型的阶段: 第一阶段,安全是被动的,并且主要基于法规的约束。在这一阶段,安全被认为是 技术问题,因此服从外部施加的法律法规对安全是足够的。第二阶段,好的安全绩效成为组织的目标,并且从根本上以安全策略或安全目标 的形工给出组织的目标。第三阶段,安全被认为是一个人人都有责任的不继改进的过程。这三个阶段是对复杂的安全文化发展过程的简化。实际上,安全文化发展三个 阶段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晰;一个组织在发展安全文化的过程中,也许并不表现出这 三个阶段所描述的特征,而是以其他方式发展。尽管如此,该报告所提出的安全文 化发展阶段基本上是符合实际的,并且对安全工作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经过了多年的研究与发展,国外安全文化的理论研究有了一定的成就,并且在 一些企业的实行中得到了很大的体现。如杜邦公司的安全文化研究与所取得的成就 是有目共睹的。杜邦安全文化的本质就是通过行为人的行为体现对人的尊重,就是 人性化管理,体现以人为本。文化主导行为,行为主导态度,态度决定结果,结果 反映文明。杜邦的安全文化,就是要让员工在科学文明的安全文化主导下,创造安 全的环境,通过安全理念的渗透,来改变员工的行为,使之成为自觉的规范的行动。国外安全文化理念研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关于在化工企业方面的安全文化研 究与应用也只是在开始发展的段段。1.2 国内研究动态 自 1994 年 6 月劳动部李伯勇部长发表“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把安全工作提 高到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认识”的指导性文章以来,安全文化研究进入高潮。劳动部 主管部门多次组织安全文化研讨会;各主要安全报刊、杂志纷纷开辟版面,进行安 全文化探讨。全国一些专家和学者积极开展安全文化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当前国内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势头比安全文化研究势头强劲。我国学术界安全文 化研究滞后与企业安全文化实践与我国国情也有关系。因为政府部门首先把解决安 全文化建设的任务交给国有企业和大型私营企业,并且要求企业组织务必承担和落 实安全文化建设的责任。但仔细考察,我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是企业本身的 企业文化的形成,而企业文化的形成其核心又是企业管理文化的强盛所致。在政府 的推动下,首先是在企业生产管理层面强调得多,并且附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经济惩 罚措施,因此与后来学术界强调的“以人为本”、“以员工为主”强化安全意识和 安全理念的主体建构论安全文化研究大有不同。我国劳动者包括经营管理者的整体素质还是比较低,企业的安全文化与国外

先 进企业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的安全文化建设在核工业,铁路、民航等行 业和一些企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但从整体看,企业内形成安全文化的氛围还是很 少。在化工行业中,安全管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大部分还是传统的安全管理理 论,被动的安全管理方法。化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理论还在初步的探讨中,化工 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措施与方法还在摸索阶段。2.研究的背景 随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化学物质的生产和应用极为广泛。虽然新技术的发展 让化工企业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并且很多化工企业虽然健全了各类生产安全规程与 规章制度,建立了各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制,控制各类安全事故的措施也非常齐全,但是安全教育的形式不够多样,效果不很明显,全体员工认同、接受安全价值观的 程度较低,因此在社会上关于化工生产上爆炸方面发生的事故仍屡见不鲜。无论是责任事故,还是意外事故的发生,通常都被归纳为技术问题、管理问题、认识问题,但归根结底就是人的问题、人的安全文化问题。在传统的模式中,都是实 施安全管理,但广大职工在安全管理上是被动的。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把安 全管理变为主动的自我管理,把“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因 此在实施各种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时,企业建立安全文化的将是减少安全事故的一把

利剑。3.研究的意义 由于市场经济的原因,企业为了企业自身的利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背离客观规 律,注重生产中的的效益,为了追求产值目标而忽视安全思想和安全的投入。在效 益与安全的矛盾中,往往放弃了“安全第一”的方针。因此要改变当今市场经济条件 下安全管理的被动局面,简单的依靠传统的安全管理理念和行政方式成效不大。只有 依靠推行安全文化来改变思维方式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安全文化的建 立, 有利于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有利于弥补生产力水平不高、技术装备不 高存在的缺陷;安全文化的建立,可以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层次,树立良好 的企业形象。安全文化理念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才提出和开展研究的课题,在理念 的研究上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在化工企业中的应用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 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安全文化理论的总结,和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特殊性,初步探 讨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

毕业设计(论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本课题研究内容 1.1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概念 1.2 安全文化的影响因素 1.3 企业安全文化系统组成 1.4 化工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与特点 1.5 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功能 1.6 化工企业安全文化主要因素与内容 1.7 化工企业安全文化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1.8 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

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2.1 化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功能 2.2 化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体系 2.3 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建议 毕业设计(论文)研究方法、步骤及措施:

1、本论文研究方法 1.1 检索国内相关的文献资料 1.2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1.3 比较分析法 1.4 系统分析方法:将系统分析的思想应用于安全文化的建设中

2、本论文研究步骤及措施 2.1 了解安全文化的起源、概念 2.2 了解化工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因素与内容 2.3 化工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与问题分析

2.4 提出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模式与体系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 安全文化网.国外安全文化研究与应用现状 http://.cn/ [2] 安全资料站.什么是安全文化 docean http://

[4] 徐龙君,陈坤.基于 PDCA 模式的化工企业安全文化探讨工业安全与环保 04 期,2007.[5] 李艳 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研究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2006 年 3 月 [6] 潘游 企业安全文化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 1999 年 3 月 [7] 陈坤 化工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2007 年 5 月 [8] 刘凯峰,朱立秋,刘艳杰 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煤炭技术 05 期,2007 [9] 范松丽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企业与经济管理 10 期,2007 [10] 马尚权,颜烨 安全文化缘起及国内安全文化研究建设现状 西北农业科技大

学学报 4期,2007 是否可以进入设计(论文)研究: 是否可以进入设计(论文)研究: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教研室(系、研究所)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附件 3

广西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记录

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 安全工程 年级 周 次 工 作 情 况 2004 级 1 班 记 录 姓 名 黄承楝 指导教师 签字

第一周根据社会动态确定论文方向为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应用研 究。通过资料收集确定论文题目为化工企业安全文化研究

第二周第三周查找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第四周提交开题报告。

第五周进入论文阶段,查阅相关资料。

第六周查阅资料。

第七周构思论文提纲,撰写论文初稿。

第八周结合相关资料,撰写论文初稿。

周次

指导教师 签字

第九周结合相关资料,撰写论文初稿。

第十周结合相关资料,撰写论文初稿。

第十一周完成论文(论文结构完善,格式正确)。

第十二周根据导师的建议,进行论文的第一次修改。

第十三周非指导老师审阅论文,提出修改意见及建议非指导老 师审阅论文,提出修改意见及建议。第十四周按照指导老师及论文评阅老师意见及建议全面修改论 文

第十五周完成论文终稿,打印装订,做答辩准备第十六周定稿、打印装订,完成论文

(注:第一周统一为开始做论文的第一周)

第四篇:行政专毕业论文

《管理学基础》综述

姓名:胡美泉

学校:蚌埠电大

专业:10秋行政管理专科

学号:1034001453413

指导教师:

0

目录···········································1

内容摘要········································2 正文

一、《管理学基础》的内容与原理·················3

二、管理学在实际中的应用·······················6

三、学习心得··································9 参考文献·······································10

内容摘要

管理学是所有从事管理活动的部门、单位、个人都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管理是永远的真理,管理永无止境。管理作为协同各个成员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的社会行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管理界和每个企业情况来运用管理学基础知识及其基本原理、原则、技术和方法相结合,随时随地的学习和使用,以灵活的技巧运用知识和能力。管理学是一门应用广泛、技术含量高的一门学科,生活中的任何一个角落都离不开管理学的应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需要我们了解和清楚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和体系结构。本文第一部分:主要内容。第二部分:理论联系实际。这部分主要论述了国有企业在理念、决策、战略、组织结构、人本管理这五个方面的管理创新。第三部分:学习体会。这三部分从管理学基础课程的各个方面对管理学的内容做了详细的解释。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管理学源远流长,在古代就被人们总结并应用。当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管理学一显示出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一门学科来深入剖析管理学,《管理学基础》就应运而生。管理学基础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了解管理学的发展历史并且掌握管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且树立一种管理理念,为同学在今后专业的学习中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为管理者在从事管理的职位上

一、《管理学基础》的内容与原理

(一)、管理学的概念

管理的概念是怎样确定的呢?由于管理活动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及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管理学家对其所下的定义也各有所异。例如,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泰罗认为,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指导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而本书则认为,管理是管理者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这个概念包含着以下几层意思:

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

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

3、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和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4、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总的 来讲管理就是为了达到某个目标,利用一些职能,用于有效地获取物质资源,分配和组织人力资源。

(二)、管理的性质

管理学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1.管理的二重性:

马克思关于管理二重性的理论认为,管理一方面是由于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由生产社会化引起的,是有效地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必然体现出生产资料占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关联的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它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并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管理的艺术性: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管理者在实践中能够灵活的运用管理学的知识和技能来提高工作的效率。

(三)、管理的职能

在管理学中管理者被划分为三个层次:

1、高层管理者,2、中层管理者,3、基层管理者。不论管理者处于组织的那一个管理层次,他必须履行的管理职能都有: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几方面,但 履行职能的重点和程度不同。

1、计划职能

计划是所有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一项职能,其任务就是明确目标,并拟定实现目标的方案,措施。完整的计划工作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机会分析、确定目标、明确计划的前提条件、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价各种备选方案、选择方案、计划分解、编制预算。同时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管理者还要进行目标管理,战略管理定位,并制定一些重大决策。

2、组织职能

组织就是如何能有效地把人员结合起来,以最大的效率进行工作。组织结构设计是组织与其目标,环境相匹配的必然结果。构成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目标,部门和关系。

3、领导职能

领导,是一种活动过程,它是管理者的一种行为和影响力,并且能够引导和激励组织成员积极地完成组织目标。而领导者既是组织目标的制定者,也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带头人,领导者以自身的优秀品质为员工作楷模。

4、控制职能

控制是指为了确保组织所制订的目标能够顺利实现而进行的监督、检查和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控制是管理人员对实际工作是否符合计划进行的测定。控制工作有以下原则:目标明确原则、控 制关键点原则、及时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

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要把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种职能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并且要理论结合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管理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科目,在工作中找到管理的平衡点。

二、管理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中小型民营企业占有重大的比例。中小民营企业能够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进行行业技术创新,促进社会的发展,是国营企业的重要补充。中小民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但是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其弊端也大大地显现出来。作为一个企业的中层领导,通过对《管理学基础》的学习,我清楚的意识到企业发展的障碍,那就是中层领导缺乏执行力和对当代知识型员工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

(一)提高中层领导的执行力

领导者是领导行为的主体,是领导的基本要素和领导活动的能动主体。领导者的基本职责是为一个确定的社会组织或团体确立目标、制定战略、编制规划、选择方案和组织实施等,并引导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其下属人员为实现预定目标而共同奋斗。领导者想要提高自身的执行力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领导者要有自身影响力。自身影响力是领导者不可或缺的工具,下属服从领导的决策,主要是他们从心里尊重和敬佩该领导者。如何培养领导者自身的影响力呢?(1)品德是构成领导者影响力的首要因素。领导者要以身作则,奉公守法,清正廉明,为人友善,诚实守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职员作良好的道德榜样。

(2)领导者应该学识渊博,掌握良好的专业知识,让下属能够放心的去执行他的指示,按照他的要求去做。

(3)领导者不仅要学习丰富的知识,还要有极强的工作能力和操作能力。工作能力包括:知人善用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敏锐的判断能力,巧妙地处事能力。操作能力包括:技术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4)另外领导者的EQ也是不可忽略的,作为领导者要经常关心下属,以诚相待,多和下属交流,及时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变化。领导者要甘做“孺子牛”才能真正得到下属的拥戴。

2、领导者要掌握领导艺术。领导活动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中小企业的中层领导者,我认为领导就是要用艺术的手段,来管理整个企业,并让它蓬勃发展。领导艺术包括:领导决策的艺术、领导者用人的艺术、有效地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科学的利用时间的艺术。领导者要认真的学习这些艺术,并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二)对知识型员工的绩效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中小企业面对的又一障碍就是如何对知识型员工实施有效地绩效管理以提高其绩效水平。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将知识型员工描述为“那些掌握、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弗朗西斯〃赫瑞比则认为“知识型员工就是 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知识型员工通过利用高新科技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由于此类员工的工作方式与普通员工不同,而且没有任何标准来衡量他们的工作效率,因此对知识型员工的绩效评价成了企业的一大难题。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提出对知识型员工绩效评价的几种方法。

a)加强沟通,达成协议

全面绩效控制体系是动态变化着的,而且绩效管理也是一种双向的交互过程。对知识型员工的绩效指标,应该按照企业战略、企业目标、个人目标的顺序逐一定位。并且企业要根据每个知识员工所从事的工作,与员工进行沟通,达成协议。并且把与各个工作相对应的标准作为以后绩效评价的依据。b)个人绩效与团队绩效结合

由于知识型员工难以管理,缺乏团队意识,有可能导致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下降。因此在对知识型员工进行绩效评价时,一方面要考虑员工个人的工作成果,另一方面还要综合考虑该员工所在团队的工作质量和团队的精神面貌。通过这种绩效评价法,能够提高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c)综合评价

在对知识型员工进行绩效评价时,不能仅仅从他的工作进行考评,还应该注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能力。这样能够促使员工积极进取,提高员工的个人素质。

三、学习心得

书籍是人类的阶梯,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我们人类社会才能有所进步。在学习过本书后,我掌握了许多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和科学体系,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让我获益匪浅。自从我们国家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后,大型的跨国公司进入国内,国内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一些企业纷纷倒闭,因此我国企业要想在竞争中长期生存和发展,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竞争力。

企业要提高竞争力就必须要加强管理,摆脱那些束缚企业的陈旧思想。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只有这样企业才不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之势。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觉得管理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管理学的概念太过杂乱,到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概念。以致管理学没有机会将知识明确分类和整合。统一时间遥遥无期。第二、管理学的很多结论都是一些学者总结出来的,使某些理论缺乏可信度,遭到人们的质疑。希望这些不足的方面能够尽快解决,让管理学能够使学者收益。

参考文献

[1] [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彼得〃德鲁克着 沈国华译:个人的理想[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张光进 田家华:知识型员工绩效考评的现状、问题及展望[J].商业研究,2008 [4]刘 斌:如何提高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增强企业管理水平.中国设计师网

[5]张世奇:如何提升中层领导执行力.中国经济出版社

第五篇:文化礼堂毕业论文

德清县钟管镇北代舍村文化礼堂项目管理方案

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教师:

2015年5月

德清县钟管镇北代舍村文化礼堂项目管理方案

[内容摘要] 以“文化礼堂、精神家园”为主题,在文化特色鲜明、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历史文化村、美丽乡村精品村或特色村,浙江建起了一批集学教、礼仪、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村文化礼堂。2013年开始试点,使其成为农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精神的家园。

农村文化礼堂主要包括礼堂、讲堂和文体活动场所,可举办节庆典礼、文化仪式活动、村民议事及放映电影等。礼堂可新建,也可由旧祠堂、已有会堂、闲置校舍、厂房等改建,讲堂在功能上与基层党校、老年学校、农普科技学校等共建共享。目前植根于浙江大地上的这1337家农村文化礼堂,为浙江农民搭建了一个释放激情、传承乡土文化的大平台。以家乡德清县钟管镇北代舍村为例,谈谈村内文化礼堂这个项目,由新建文化礼堂至正常有序运行的这两年,该如何有序、有效进行推进与建设?本文也会针对文化礼堂的建设,结合北代舍村实际,对文化礼堂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建设与管理。

[关键词]文化礼堂;北代舍村;建设与管理

一、引言

礼堂,这个用于集会、观看电影和演出活动的场所,改革开放之后农村恢复了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格局,人口快速流动,原有公共空间的组织和制度化形式弱化,人们置身于快速城市化、工业化之中,但感觉在情感上却又相对疏远,农民的精神家园与乡村新型共同体如何重构?为此,打造农村文化礼堂,充实基层文化载体,从建设乡村文化礼堂入手,为农民打造精神家园,让其在”身有所栖“后“心有所寄”。

二、什么是文化礼堂

这个礼堂,首先是农民的“精神家园”,是美丽乡村“凝魂聚气”的地方。是整合了各种文化资源,建成一个集思想道德、文体娱乐、知识普及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综合体。在这里,不仅有单纯的文化娱乐,还有理论政策宣讲、乡风文明弘扬、文明礼仪教化、文化知识传授,这是实现“精神富有”在广大农村地区落地生根的具体载体。

这个礼堂,是承载乡愁、弘扬乡风的“村庄客厅”。在这里,有儿童启蒙、成人礼等各类礼节礼仪活动,也有文化讲堂、国学知识以及传统礼仪礼节等各类课程;

这个礼堂,也是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平台。人们在这儿可以得到各种实用技能、科学知识、法律常识、健康生活等教育培训,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都在这儿举

行。

三、北代舍村的简介

北代舍村位于钟管镇的东端,处于德湖交界处。村地域面积 3.294平方公里,拥有水田2499亩、桑地808亩、鱼塘208亩。辖区内有农户487户,下设 15个村民小组,总人1580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22万元,其中补助收入62万元。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坚定不移地贯彻和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以建设全面小康为目标,以加强班子建设为抓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结合实际,团结带领全村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努力促进全村四个文明协调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构建和谐社会。在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自2003年我村创建了“市级文明村”以来,我村先后创建了县“先锋工程”达标村、县“五星级”村党支部、县“农村信用工程”信用村、县“文体示范村”和“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省级卫生村、市级生态村、省级绿化村、县级科普示范村、“湖州市实验示范村”、“市级档案村”、“村务公开示范村”、“信息化示范村”、和美家园精品村。2012年完成“和美家园”创建之后,有了相应的硬件基础和设施,在2013年开展了“北代舍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工作,按照为民、便民、利民的要求,利用现有的村民会所进行改建,地点是在北代舍村溪南小区,总建筑面积约为521个平方,努力把文化礼堂打造成一个以礼堂、讲堂、文体活动场所于一体的村级文化阵地综合体。

四、北代舍村文化礼堂

(一)文化礼堂中凝聚党心民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礼堂舞台背景是可以活动式的,根据主题内容更换相关背景。并且按照建设考核细则,配备国旗。国旗旁边展示有“务实、守信、崇学、向善”四个核心词,礼堂内配备投影仪等媒体,也可用于中小规模的政策宣讲、主题教育、知识学习、技能培训。

(二)礼堂舞台背景的对面的墙围绕“文化礼堂、幸福八有”展开相关内容,主要包括村民喜庆活动、村落文化节、使用管理办法、村规民约、活动计划表等,活动计划表是展示各种活动安排,活动式的,可以定期更新里面的相关活动内容。整体格局合理布置,注重结合,与礼堂的多功能方面相吻合。

(三)紧紧抓住“文化地标”这一定位,努力做到有品位、创特色。礼堂两面墙壁所要表现出来的是符合整个文化礼堂的功能、特色的相关内容,注重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所展示的内容包括:画家沈红泉的油画作品;道德建设的相关内容,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通俗易懂的民俗风情,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

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四)设置展示展览。为了体现具有宣传教育功能、方便群众观瞻、美化村庄景观的展示展览设施,结合本村实际,以图片、文字等展示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崇德尚贤、美好家园等内容。

1、村情村史主要展示本村历史沿革、文化遗存化秀桥等方面的内容;

2、乡风民俗主要展示村规民约、民间习俗等方面的内容;

3、崇德尚贤主要展示本村优秀人才、成功人士王琴芳、画家沈红泉、民间艺术家姚正祥等方面的内容;

4、美好家园主要展示美丽乡村风貌图片、村庄发展愿景规划等方面的内容,结合2012年和美家园创建,收集村庄美丽风景图片,展示精品村创建成果。

五、北代舍村文化礼堂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村民认同感有差异,全民参与难度大。村民不能全面认识建设农村文化礼堂的重要性,参与热情不高。新农村建设后不少农村旧貌换新颜,但是仍然有一些村民的思想观念没有转变,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的事与个人无关,从农民向农村居民转变的过程还很漫长。有些村因为村民的不积极配合导致文化活动难以开展,“文化礼堂”建设还不能说真正成为所有村民真心拥护、自觉参与的活动,村民的自觉性、主动性、能动性还有待挖掘,不文明行为仍较常见。村民组织的文化活动,有些因参与度不够而难以开展,从而也影响了组织者的积极性。

(二)“文化礼堂”软硬件维护困难,缺乏长期日常经费的保证。由于资金短缺,没有建立起真正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后续管理可能会空缺。主要表现在:

1、公共设施维护管理难。器械自然磨损、灯具使用到期后,因为维修资金难筹,这些公共设备一旦失修便无法使用。

2、农村文艺人才培养难,虽然村内有两支文体团队,但都是业余的水平,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特别是在农村文化内容的创新上,难度较大。

(三)总体感觉北代舍村开展文化礼堂活动比较单一,缺乏特色,内容建设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文化礼堂开始建设时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但是时间一长文化礼堂的内容与形式一成不变,简单机械式复制不能提高村民的兴趣,导致原先就基础薄弱的文化礼堂建设因得不到村民的认同而难以发挥其作用。

(四)没有很好利用文化礼堂的作用。农民群众在文化礼堂建设和运行管理中没有发挥出主体作用,文化礼堂的利用率不高,且没有发挥出文化礼堂的力量发展当地的文化产业。

六、北代舍村文化礼堂的建设与管理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是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要的惠民工程,是构筑农民精神家园的灵魂

的工程,特别要注重引导农民需求,创造性地开展建设,形成一条顺应时代要求、符合地方实际、深受群众欢迎的农村文化建设新路子。

(一)政府主导与村级主体相结合。农村文化礼堂的主体是农村,村领导要高度重视,村委思想认识不到位会影响礼堂的运作发展,村委重视的同时各级党委政府也要加强领导,制定规划目标,文广新局要积极扶持帮助建设农村文化,丰富文化礼堂的内容。

(二)健全管理制度,做到有章理事。要建立符合农村文化礼堂管理实际的日常管理制度、资金使用制度、场地使用制度、安全保障制度等,相关的制度要制作上墙,平时要严格按制度办事,使农村文化礼堂的管理走上轨道、实现常态化。

(三)坚持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农村文化礼堂是老百姓自己的精神家园,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包括大众聊天室,各种讲座、宣讲、百姓故事大家讲等,采取多种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方法,多讲讲感激生活、体贴他人,多讲讲笑口常开、相信自己,多讲讲学会宽恕、心存感恩,尽可能吸引群众参与到农村文化礼堂活动中来,帮助和鼓励群众开展各种自发性民俗节庆和文体活动,让人民群众在活动中感受到心灵的滋养和情感的熏陶,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建立长效机制,有效发挥文化礼堂的作用。与以往的基层文化活动所不同,文化礼堂的意义更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上,旨在实现单纯娱乐向更高精神层面的跃升,进一步提升领导精神世界的能力和水平。文化礼堂是一个满足农民精神需求的公共载体,为他们提供心灵安放的依托。如何确保文化礼堂得到最大化利用,真正聚“人气”,还需要长效机制来贯穿始终。积极处理好“建设”和“管理”的关系,发挥好农民群众在农村文化建设上的主体作用,并相应建立配套的行之有效的管理、考核机制,确保村文化礼堂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

(五)农村特色文化,是把主流文化与乡土文化相融合,形成具有生命力的文化。这种特色文化形成的土壤就是农村;要鼓励村民自发开展特色文化活动,要对农村的文艺骨干进行培训、特色文化活动进行补助,形成农村文化创作的激励机制,防止文化骨干脱离创作,或文化创作脱离农村。只有农民积极参与,并把日常生产生活融入文化活动,使文化形式和内容与村民生活密切相关,使农村文艺作品具有强烈乡土气息,并为当地村民喜闻乐见,这样的农村特色文化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影响农民的价值观。

七、结语

在当下各地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中,建设“美丽乡村”体现的不应只是外部的环境建

设,还要重视内在的精神家园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建设“精神家园”为目标,将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作为浙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湛,一年多来 1000多座“文化礼堂”改变着浙江乡村的精神气质,钱江晚报,2014.5.17; [2]应再泉,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几点思考,台州日报,2014.08.20; [3]卢春利,对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思考,丽水日报,2014.04.13; [4]程建金,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调研文集,2013.05.13; [5]蓝允勤,文化礼堂建设要把握好四种关系,衢州日报,2013.08.03.

下载行政文化研究毕业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政文化研究毕业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毕业论文《先商文化漳河型研究》后记

    毕业论文后记 时光荏苒,我在首都师范大学七年的考古学学习生涯即将告一段落,回首往事,历历在目。 不得不承认,我与考古专业的结缘却是冥冥之中的。一个理科成绩优秀但怀揣着对文......

    南雄电大行政毕业论文

    浅谈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市场化,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村农业税全面取消,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使得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发生......

    语言和文化(英文毕业论文)

    英语11002班 胡 畔 1010291061 Cultural Comparison of Animal Idiom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 Abstract: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like two wheels of our human......

    口译文化研究

    内容摘要:要:口译是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交流时必须和必然的手段,文化传达是口译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文化传达的基本内容主要是指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异文化交......

    齐鲁文化研究

    游齐鲁,阅百科 ——齐鲁文化研究调研报告 山东自古以来是文化的发源地,经过春秋战国时期齐鲁量过的发展,形成了如今令世界瞩目的齐鲁文化。齐文化尚功利,鲁文化重伦理;齐文化讲求......

    爱情文化研究

    爱情文化研究 爱情是人类最美丽、最圣洁的情感,也是千百年来人们永不厌倦的话题,它在人的一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单身人士追求爱情、已婚人士经营爱情,爱情主题能够为广......

    高尔夫文化研究

    高尔夫文化发展研究 张伟光 2009060069 【摘要】: 高尔夫文化是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现代文化的一种高级形式.论文从"起源历史" 与"现代文化"关系入手。......

    灶文化研究

    灶文化研究 【摘要】:人类生活自有了火之后,便产生了对火的崇拜。中国原始灶文化便从此开始了,只是形式上与现在的不一样而已。中国历史上的灶文化丰富多彩,在历经了诸多朝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