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动作是智慧的根源_数学论文
——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一、引言近半个世纪以来,皮亚杰心理学影响着世界各国的中小学教学,尤其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皮亚杰指出:“ 动作是智慧的根源”,①任何静态的数学概念都隐含着认知主体的内在动作,数学运算是一种广义的动作。② 这些观念为数学课堂教学所采纳,目前小学数学普遍采取动手操作(或以直观方式演示有关操作)的方法。然而,对于这些在教学实践领域中早已被采用的观念与方法,却缺乏深入的研究,许多问题都停留在知其 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我们知道数学运算是一种广义的动作;但它除了是一种动作之外,还存在哪些区别 于一般动作的规定性?同样我们也知道“动作操作”会增进儿童的数学知识与智慧;但能否认为任意的动手操 作都有益于儿童智慧的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儿童动手操作? 本文试图就以上问题作些探讨,以期引起更深入的研究,并期望对进一步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所裨益。
二、数学运算的内在规定性 1.反身性 数学运算“甚至在其较高的表现中,也是正在采取行动与协调行动,不过是以一种内在的与反 省的形式进行的罢了„„”③这里“反省”与反身、反思是同义的。皮亚杰将个体认知活动划归为两类。一类是对客体的认识;另一类是对主体自身动作所进行的反思。前者 带来关于客体的知识;后者带来数理逻辑知识。[实例]一个儿童摆弄10个石子,他可以掂一掂以了解其重量;可以摸一摸以了解其表面的光滑度。“重 量”与“光滑度”是关于对象(石子)本身的知识。此外,儿童还有另一类动作,他将10个石子排列成不同的 形状,沿着不同的方向点数它们,其总数“10”总是不变的。这里,儿童将手指一一地(不重复也不遗漏)点 向10个石子,是具体动作;从这种具体动作中认识到总数“10”总是不变,则是一种反思,是反过来对自身的 具体动作进行思考。具体动作可以有很多种(可以从不同的石子开始,可以沿着不同的方向进行),但总数的 “10”却是恒定的。只有通过反思,体会到这种“恒定”,儿童才真正学会了计数。这里我们看到儿童进行数学操作与运算离不开具体动作,但具体动作之后的反思比具体动作本身更为重要。儿童能一一地点数石子,我们也能训练一只小鸡——地啄石子,但小鸡不会了解“10”这个数,因为它没有 反思。数学运算因其反身性,还呈现出一种层次性与相对性。高一级的运算是对低一级的运算所进行的反思、协 调与转换。乘法是对加法的“运算”;乘方又是对乘法的“运算”。2.可逆性 “运算是一种可以逆行的行动,即它能向一个方向进行,也能向相反的方向进行。”④我们可 以把1和2相加得到3;反过来,也可以用3减2而还原为1。任何一种运算,总有一个与之对应的逆运算。学生用减法验算加法(或反过来用加法验算减法),用除法验算乘法(或反过来用乘法验算除法),就是 因为这些运算是可以“逆行”的。对于“合”(加或乘)的结果,我们可以用“分”的动作(减或除)使其还 原到初始状态。可逆性可以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演可逆(1+2=3,反过来3 -2=1);一类是互反可逆(6比2多4,反 过来2比6少4)。前者表现为相反的操作;后者表现为次序的逆向转换。3.结合性 运算“是可以绕道迂回的,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可以获得相同的结果”。⑤这就是所谓结合性。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体现在运算定律方面:3+4=4+3(加法的交换律);3 ×(4+5)=3×4+3×5(乘法的分配律)。这里,每个等式两边是不同途径的运算,但其运算结果却是恒等的;其二,体现在问题解决的一题多解方 面。问题:男生和女生共植树450棵,已知每个同学植树5棵,有男生46人。问:女生多少人? 对于这一问题可以先求出女生植树多少棵,再除以5,得出女生人数:(450-5×46)÷5=44(人);也 可以先求两个班共有多少人,再减去男生46人,得出女生的人数:450÷5-46=44(人)。两种解法,具体途 径不同,但结果一样。至此,我们将可逆性与结合性综合起来考察,则会发现数学运算总是隐含着某些“不变的因素”。反演可 逆是以相反的运算(如:以减法来验算加法)使其还原为初始不变的状态。互反可逆是一种相互转换,6比2多 4,2比6少4,这里差集“4”是不变的。在运算规则里,运算途径改变了,但运算结果不变。在问题解决中,具体解法可以各异,但答案是唯一(不变)的。我们说,数学运算是一种转换。在这种转换过程中,并非所有的东西都发生了改变,总是隐含着某种不变 的因素。正是“不变因素”的存在,才使转换成为可能。4.结构性 结构性运算,就其现实的存在方式而言,“包括复杂的运算体系,而不是被看作先于这些体系 成分的那些孤立的运算。”⑥数学运算总是以结构化的整体的方式而存在。首先,每一种数学运算本身就是一 个结构化的动作。加法包括“合”的动作,也包括计其总数据的动作(这在学龄前儿童的实物操作中,可观察 到;小学一年级儿童,因熟练而逐渐简约化);其次,各种运算联合起来,又构成一个大的结构,加是“合” 的动作,减是“分”的动作;乘是加(或合)的简便运算,除是减(或分)的简便运算;加减互为逆运算,乘 除互为逆运算。这许多关系,使四则运算联合成一个大的整体。
三、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在明确了数学运算的内在规定性之后,我们将依照这些规定性,提出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儿童动手操作应注 意的问题。1.引起反省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了解到,数学运算是一种反思,具体动作之后的反思比具体动作更为重要。具体到课堂教学中,我们在指导学生动作操作时,不应停留在为操作而操作的层面;而应引导学生对其操作 进行思索。以分数概念的教学为例,通常的教法是将分数的具体“操作”和盘托出、呈现给学生。如:将一个 饼平均分成两块,每块是它的1/2。这样的做法只能让学生照葫芦画瓢一样地模仿,而不能调动学生内部的思 考过程。一般而言,分数是小学生数概念的一次大的扩展。此前,儿童能用加减法层面的“差集”(6比2多4)或乘 除法层面的“倍数”(6是2的3倍)来表示二数比较关系。在倍数中,比较量一般大于(或等于)标准量;分数 的引进是要解决一个全新的问题:当比较量不足一个标准量时,如何表示二数关系。关于分数概念,这里设计了一种与通常的教法不同的方案,其宗旨在于引起学生思考。关于“分数概念”的课堂设计: 准备:在黑板上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画好三条长度不同的线段,准备一根60厘米长的木棒(无刻度),线段 长度分别是木棒的3倍、1倍、1/3。木棒──── 白线:─────────── ────────白线长度是木棒长度的3倍 红线:──────── 红线长度是木棒长度的1倍 绿线:─ 绿线长度是木棒长度的? 教师[演示]:用木棒分别量白线与红线,并板述;然后量绿线,提问。教师:绿线长度是木棒长度的多少? 学生:„„没有一棒长。教师:没有“一棒”长,怎么表示? 学生:(有的提出)拿刻度尺把木棒和绿线都量一量。教师:(量得绿线长20厘米,木棒长60厘米)那么,绿线长度是木棒长度的多少? 60厘米 学生:木棒是绿线的3倍。教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倍数”;现在,我们反过来说:以木棒为标准,绿线是木棒的多少? [演示]比着绿线将木棒3等分(用粉笔在木棒上画刻度)[继续提问]现在想一想,怎样表示“绿线是木棒的多少?”)„„ 导出:将木棒3等份,绿线是3份中的1份。进而导出:绿线是木棒的1/3。并将“倍数”与“分数”统一起来:都可表示两个数的比较。这种方案较之于“和般托出”直接告诉学生的教法,更能调动学生积极的思考过程。也只有进行这样的思 考,儿童才能真正明确分析所蕴含的内部操作。将有关“操作”和盘托出,不注重激起学生“反思”的教法,与两种不恰当的观念有关。其一是把数学运 算等同于具体动作;其二是认为内在运算是对外在动作的简单模仿。其实,数学运算应该包括三个呈递进关系 的成分:(1)具体操作;(2)对具体操作的反省与反思;(3)在反思过程中进行某种转换或重组。转换是对具体动作的转换,重组是对原有的、已习得的操作的重组。儿童在接触到分数之前,已学会了“ 比较”(一个数是另一个数据的几倍)与“等分”(除法)。现在面临新的问题:比较量不足一个标准量。在 上述方案中,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学生积极思考的过程,也是重组原有“比较”与“等分”等内部操作而构成 分类操作的过程(分数的内部操作包括:比较二数;等分标准量等)。2.体会“必然” 在上一小节中,我们强调在让学生动作操作的同时,应引导他们对具体动作进行反思,并在反思过程中进行转换与重组。但数学运算还具备可逆性与结合性的特征也就是说在转换过程中,并非所有 的因素都发生改变,而总隐含着某种不变的因素。由于某些不变因素的存在,数学运算显示出一种必然性。1+ 2一定等于3;3×5 一定等于15;π=3.1415„是圆周与直径的比率,不是人为规定的;在两个班共同植树的实 例中,解法不同而得数是不变的。对数学运算的必然性的认识,往往是一种不自觉的“必然之感”。这种必然之感的获得,是儿童形成数学 运算的标志。指导学生认识数学运算的必然性,可利用日常的实例。数学运算往往都有其现实原型,而且有些原型能明 晰地表征相应运算的涵义。如:教乘法口诀时,可让学生数一数一面窗子的格数。如果竖着有4行,每行5格,那么就是5×4=20格。四五二十的口诀就存在于我们对这扇窗子的计数活动之中。它不是人为的任意编出的口 诀,而是“必然”的。3.融会贯通 数学运算是以结构的方式而存在的。结构化不是将不同的运算(或操作)简单地拼凑成一个 整体,而是要消除各种运算(或操作)之间的“矛盾”、以达到相互协调。“关于‘分数概念’的课堂设计”将分数概念放在数概念的扩展(从倍数到分数的扩展)之中,具体设计 了一个问题情境:比较量不足一个标准量(此前,在“倍数”中,比较量总是大于或等于一个标准量),如何 表示二数关系。学生面对这一“矛盾”、积极思考。消解矛盾的过程,同时也是各种操作(倍数与分数)协调、统一而融会贯通的过程。
四、结语 综上,可以明确:
(一)对小学生而言,数学运算既包括具体的动手操作,也包括对动手操作的思索。后 者比前者更为重要。
(二)数学运算总是隐含着“不变的因素”,具体体现在逆向运算、逆向转换(6比2多4,那么2比6少4)、运算规则以及问题解决的一题多解等方面。
(三)数学运算总是以结构化的方式而存在。在于数学运算的内在规定性,本文提出
(一)课堂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或演示有关操作)时,应引起“反省”。小学儿童离不开具体动作的支持,但对具体动作的思索更为重要。
(二)在指导学生动手操 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必然”之感,必然之感的获得,是数学运算形成的标志。
(三)在动作操作过程 中,指导学生通过思考,将各种运算联成整体,融会贯通。①②⑤⑥皮亚杰:《智慧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3页;第18—19页。第36页;第42 页。③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教育文化出版社1981年版,第30页。④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教育研究》,1979年第3期,第91页 动作是智慧的根源
第二篇:动作智慧根源的研究论文
一、引言
近半个世纪以来,皮亚杰心理学影响着世界各国的中小学教学,尤其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皮亚杰指出:“动作是智慧的根源”,①任何静态的数学概念都隐含着认知主体的内在动作,数学运算是一种广义的动作。②这些观念为数学课堂教学所采纳,目前小学数学普遍采取动手操作(或以直观方式演示有关操作)的方法。
然而,对于这些在教学实践领域中早已被采用的观念与方法,却缺乏深入的研究,许多问题都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我们知道数学运算是一种广义的动作;但它除了是一种动作之外,还存在哪些区别于一般动作的规定性?同样我们也知道“动作操作”会增进儿童的数学知识与智慧;但能否认为任意的动手操作都有益于儿童智慧的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儿童动手操作?
本文试图就以上问题作些探讨,以期引起更深入的研究,并期望对进一步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所裨益。
二、数学运算的内在规定性
1.反身性数学运算“甚至在其较高的表现中,也是正在采取行动与协调行动,不过是以一种内在的与反省的形式进行的罢了……”③这里“反省”与反身、反思是同义的。
皮亚杰将个体认知活动划归为两类。一类是对客体的认识;另一类是对主体自身动作所进行的反思。前者带来关于客体的知识;后者带来数理逻辑知识。
[实例]一个儿童摆弄10个石子,他可以掂一掂以了解其重量;可以摸一摸以了解其表面的光滑度。“重量”与“光滑度”是关于对象(石子)本身的知识。此外,儿童还有另一类动作,他将10个石子排列成不同的形状,沿着不同的方向点数它们,其总数“10”总是不变的。这里,儿童将手指一一地(不重复也不遗漏)点向10个石子,是具体动作;从这种具体动作中认识到总数“10”总是不变,则是一种反思,是反过来对自身的具体动作进行思考。具体动作可以有很多种(可以从不同的石子开始,可以沿着不同的方向进行),但总数的“10”却是恒定的。只有通过反思,体会到这种“恒定”,儿童才真正学会了计数。
这里我们看到儿童进行数学操作与运算离不开具体动作,但具体动作之后的反思比具体动作本身更为重要。儿童能一一地点数石子,我们也能训练一只小鸡——地啄石子,但小鸡不会了解“10”这个数,因为它没有反思。
数学运算因其反身性,还呈现出一种层次性与相对性。高一级的运算是对低一级的运算所进行的反思、协调与转换。乘法是对加法的“运算”;乘方又是对乘法的“运算”。
2.可逆性“运算是一种可以逆行的行动,即它能向一个方向进行,也能向相反的方向进行。”④我们可以把1和2相加得到3;反过来,也可以用3减2而还原为1。任何一种运算,总有一个与之对应的逆运算。
学生用减法验算加法(或反过来用加法验算减法),用除法验算乘法(或反过来用乘法验算除法),就是因为这些运算是可以“逆行”的。对于“合”(加或乘)的结果,我们可以用“分”的动作(减或除)使其还原到初始状态。
可逆性可以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演可逆(1+2=3,反过来3-2=1);一类是互反可逆(6比2多4,反过来2比6少4)。前者表现为相反的操作;后者表现为次序的逆向转换。
3.结合性运算“是可以绕道迂回的,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可以获得相同的结果”。⑤这就是所谓结合性。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体现在运算定律方面:3+4=4+3(加法的交换律);3×(4+5)=3×4+3×5(乘法的分配律)。这里,每个等式两边是不同途径的运算,但其运算结果却是恒等的;其二,体现在问题解决的一题多解方面。
问题:男生和女生共植树450棵,已知每个同学植树5棵,有男生46人。问:女生多少人?
对于这一问题可以先求出女生植树多少棵,再除以5,得出女生人数:(450-5×46)÷5=44(人);也可以先求两个班共有多少人,再减去男生46人,得出女生的人数:450÷5-46=44(人)。两种解法,具体途径不同,但结果一样。
至此,我们将可逆性与结合性综合起来考察,则会发现数学运算总是隐含着某些“不变的因素”。反演可逆是以相反的运算(如:以减法来验算加法)使其还原为初始不变的状态。互反可逆是一种相互转换,6比2多4,2比6少4,这里差集“4”是不变的。在运算规则里,运算途径改变了,但运算结果不变。在问题解决中,具体解法可以各异,但答案是唯一(不变)的。
我们说,数学运算是一种转换。在这种转换过程中,并非所有的东西都发生了改变,总是隐含着某种不变的因素。正是“不变因素”的存在,才使转换成为可能。
4.结构性结构性运算,就其现实的存在方式而言,“包括复杂的运算体系,而不是被看作先于这些体系成分的那些孤立的运算。”⑥数学运算总是以结构化的整体的方式而存在。首先,每一种数学运算本身就是一个结构化的动作。加法包括“合”的动作,也包括计其总数据的动作(这在学龄前儿童的实物操作中,可观察到;小学一年级儿童,因熟练而逐渐简约化);其次,各种运算联合起来,又构成一个大的结构,加是“合”的动作,减是“分”的动作;乘是加(或合)的简便运算,除是减(或分)的简便运算;加减互为逆运算,乘除互为逆运算。这许多关系,使四则运算联合成一个大的整体。
三、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在明确了数学运算的内在规定性之后,我们将依照这些规定性,提出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儿童动手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1.引起反省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了解到,数学运算是一种反思,具体动作之后的反思比具体动作更为重要。具体到课堂教学中,我们在指导学生动作操作时,不应停留在为操作而操作的层面;而应引导学生对其操作进行思索。以分数概念的教学为例,通常的教法是将分数的具体“操作”和盘托出、呈现给学生。如:将一个饼平均分成两块,每块是它的1/2。这样的做法只能让学生照葫芦画瓢一样地模仿,而不能调动学生内部的思考过程。
一般而言,分数是小学生数概念的一次大的扩展。此前,儿童能用加减法层面的“差集”(6比2多4)或乘除法层面的“倍数”(6是2的3倍)来表示二数比较关系。在倍数中,比较量一般大于(或等于)标准量;分数的引进是要解决一个全新的问题:当比较量不足一个标准量时,如何表示二数关系。
关于分数概念,这里设计了一种与通常的教法不同的方案,其宗旨在于引起学生思考。
关于“分数概念”的课堂设计:
准备:在黑板上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画好三条长度不同的线段,准备一根60厘米长的木棒(无刻度),线段长度分别是木棒的3倍、1倍、1/3。
木棒────
白线:───────────────────白线长度是木棒长度的3倍
红线:────────红线长度是木棒长度的1倍
绿线:─绿线长度是木棒长度的?
教师[演示]:用木棒分别量白线与红线,并板述;然后量绿线,提问。
教师:绿线长度是木棒长度的多少?
学生:……没有一棒长。
教师:没有“一棒”长,怎么表示?
学生:(有的提出)拿刻度尺把木棒和绿线都量一量。
教师:(量得绿线长20厘米,木棒长60厘米)那么,绿线长度是木棒长度的多少?
60厘米
学生:木棒是绿线的3倍。
教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倍数”;现在,我们反过来说:以木棒为标准,绿线是木棒的多少?
[演示]比着绿线将木棒3等分(用粉笔在木棒上画刻度)
[继续提问]现在想一想,怎样表示“绿线是木棒的多少?”)
……
导出:将木棒3等份,绿线是3份中的1份。
进而导出:绿线是木棒的1/3。
并将“倍数”与“分数”统一起来:都可表示两个数的比较。
这种方案较之于“和般托出”直接告诉学生的教法,更能调动学生积极的思考过程。也只有进行这样的思考,儿童才能真正明确分析所蕴含的内部操作。
将有关“操作”和盘托出,不注重激起学生“反思”的教法,与两种不恰当的观念有关。其一是把数学运算等同于具体动作;其二是认为内在运算是对外在动作的简单模仿。其实,数学运算应该包括三个呈递进关系的成分:(1)具体操作;(2)对具体操作的反省与反思;(3)在反思过程中进行某种转换或重组。
转换是对具体动作的转换,重组是对原有的、已习得的操作的重组。儿童在接触到分数之前,已学会了“比较”(一个数是另一个数据的几倍)与“等分”(除法)。现在面临新的问题:比较量不足一个标准量。在上述方案中,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学生积极思考的过程,也是重组原有“比较”与“等分”等内部操作而构成分类操作的过程(分数的内部操作包括:比较二数;等分标准量等)。
2.体会“必然”在上一小节中,我们强调在让学生动作操作的同时,应引导他们对具体动作进行反思,并在反思过程中进行转换与重组。但数学运算还具备可逆性与结合性的特征也就是说在转换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因素都发生改变,而总隐含着某种不变的因素。由于某些不变因素的存在,数学运算显示出一种必然性。1+2一定等于3;3×5一定等于15;π=3.1415…是圆周与直径的比率,不是人为规定的;在两个班共同植树的实例中,解法不同而得数是不变的。
对数学运算的必然性的认识,往往是一种不自觉的“必然之感”。这种必然之感的获得,是儿童形成数学运算的标志。
指导学生认识数学运算的必然性,可利用日常的实例。数学运算往往都有其现实原型,而且有些原型能明晰地表征相应运算的涵义。如:教乘法口诀时,可让学生数一数一面窗子的格数。如果竖着有4行,每行5格,那么就是5×4=20格。四五二十的口诀就存在于我们对这扇窗子的计数活动之中。它不是人为的任意编出的口诀,而是“必然”的。
3.融会贯通数学运算是以结构的方式而存在的。结构化不是将不同的运算(或操作)简单地拼凑成一个整体,而是要消除各种运算(或操作)之间的“矛盾”、以达到相互协调。
“关于‘分数概念’的课堂设计”将分数概念放在数概念的扩展(从倍数到分数的扩展)之中,具体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比较量不足一个标准量(此前,在“倍数”中,比较量总是大于或等于一个标准量),如何表示二数关系。学生面对这一“矛盾”、积极思考。消解矛盾的过程,同时也是各种操作(倍数与分数)协调、统一而融会贯通的过程。
四、结语
综上,可以明确:(一)对小学生而言,数学运算既包括具体的动手操作,也包括对动手操作的思索。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二)数学运算总是隐含着“不变的因素”,具体体现在逆向运算、逆向转换(6比2多4,那么2比6少4)、运算规则以及问题解决的一题多解等方面。(三)数学运算总是以结构化的方式而存在。
在于数学运算的内在规定性,本文提出(一)课堂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或演示有关操作)时,应引起“反省”。小学儿童离不开具体动作的支持,但对具体动作的思索更为重要。(二)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必然”之感,必然之感的获得,是数学运算形成的标志。(三)在动作操作过程中,指导学生通过思考,将各种运算联成整体,融会贯通。
①②⑤⑥皮亚杰:《智慧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3页;第18—19页。第36页;第42页。
③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教育文化出版社1981年版,第30页。
④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教育研究》,1979年第3期,第91页。
第三篇:什么是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PPT演示(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
今天就我对智慧城市的理解和思考和各位做一个交流。我从五个方面来跟大家交流一下一些体会和经验。1.什么是“智慧城市”? 2.为什么要“智慧城市”? 3.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4.智慧城市的基础架构 5.智慧城市的实施计划
一、首先来看一下什么是智慧城市
自从2009年美国IBM提出“智慧城市”概念以来,全球智慧城市建设逐年加快,各个国家和地区也提出了自己对于“智慧城市”这一概念的解读 2012年住建部发布《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
强调主要从城镇化角度来抓,突出城市建设和管理运营,定位于新型城镇化的落地,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涌入城市人口的就业与住房问题。 2014年发改委和工信部制定《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指导意见》强调七大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在智慧城市载体上的落地,七大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有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
可以看出,从不同角度看智慧城市对智慧城市的理解与发展重点也是不一样的
智慧城市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我们人类社会的各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比如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诞生,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也随之转变,这就是一次相对智慧城市的产生。
新时代的智慧城市就是在这一连串的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提下产生,围绕大数据感知存储分析处理,使城市从一个成长缓慢的植物体到像动物一样具备了神经系统的转变。
可以看出,从不同时期看智慧城市也是不一样的。下面是我对智慧城市的理解
“智慧城市”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的一种城市形态。
二、对于什么是智慧城市有了一定的理解后,下面我来说说为什么要建设智慧城市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说明,首先是被动的建设智慧城市
1、城市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急需转变增长方式,突破增长极限。
城市发展日益受到土地、空间、能源和清洁水等资源短缺的约束,城市人口膨胀、环境保护等问题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到2009 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已达1972 万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0%,而人口仍在以每年60 万的速度增加,已经陷入“大城市病”困扰。
这些问题使用传统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已经难以有效解决,而目前发达国家正在研究如何创新性地使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知识和智能技术手段来重新审视城市的本质、城市发展目标的定位、城市功能的培育、城市结构的调整、城市形象与特色等一系列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特别是通过智慧传感和城市智能决策平台解决节能、环保、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智慧城市”课题正是基于这个背景提出,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十分明显。
关键词: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2、城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一个城市必须拥有一批在未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才能具有经济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潜力。但我国目前缺乏核心技术和优势品牌。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我国必将逐步丧失竞争优势。由于国内各企业和高校各自为政,城市和城市之间没有形成协同创新机制和平台,因此整体创新能力较弱。智慧城市则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的引入,以行业为单位建立虚拟和实体的创新协同机制(如智慧物流、智慧环保、智慧银行和智慧医院(远程就医,手机挂号)等),整合不同行业之间的协同机制(如智慧交通和智慧城管等),提升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创新能力,推动产业
升级和结构调整。
关键词:协同创新发展
3、城市发展必须适应工业化特别是后工业化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工业化的发展也彻底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带来了食品药品安全、家政服务质量和人身安全、社区安全等问题,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只有解决了这些关系民生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如放心食品和药品),城市的发展才可能和谐。但随着城市规模日益扩大、流动人口增加和物流系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由质检部门和居委会进行管理的方式已经难以胜任。城市必须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实时更新的控制和协调系统,实现智慧化管理才能与日益复杂的城市实体系统协调一致,达到现代人宜居的目标(如智慧社区等)。国外先进经验表明,城市的高宜居性,是稳住和吸引高智能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
关键词:民生保障智慧化管理
4、城市发展必须快速和妥善解决应急事件和突发性事件问题。经济发展带来了我国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也带来了恶性犯罪事件的增加、突发性事故等问题。为了防范和解决这类问题,智慧城市的引入可以在第一时间快速感知这些突发性事件,通过其智能化的调控能力和行为意识加快判断和决策的准确性、有效性与及时性,实现不同行业和区域的协同和应对能力。不断提高处理应急事件和突发性事件的水平,使应急预案程序化、智能化。
(举个例子:城市发生火灾,通过传感技术能够瞬间感知灾情位置,严重程度等信息并提供给消防人员最快灭火路线)------可以扩展
关键词:决策应急处突 其次是主动方面建设智慧城市
(一)建设智慧城市是实现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城市的发展方式、管理能力、服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水平。
建设智慧城市,也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客观要求。建设智慧城市,会让城市发展更全面、更协调、更可持续,会让城市生活变得更健康、更和谐、更美好。
(二)建设智慧城市是为了提升政府信息惠民服务职能 民生服务是智慧城市的重要部分,信息惠民与智慧城市,从效果来看,都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普惠民众,信息惠民等于智慧城市。
(三)建设智慧城市是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重点。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极大地带动包括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下一代互联网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医疗、交通、物
流、金融、通信、教育、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发展也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对我国扩大内需、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同样显而易见。因此,建设智慧城市对我国综合竞争力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建设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当前,全球信息技术呈加速发展趋势,信息资源也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由于信息资源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以促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从而达到抢占新一轮信息技术产业制高点的目的。为避免在新一轮信息技术产业竞争中陷于被动,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发展智慧城市的战略布局,以期更好地把握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巨大机遇,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我们要建设智慧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前,我们要了解一下当下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首先看一下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情况
迪比克: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也是世界第一个智慧城市,它的特点是重视智能化建设。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城市的所有资源数字化并连接起来,含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进而通过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智能化地响应市民的需求,并
降低城市的能耗和成本。(PPT图片展示)
迪比克市向市民提供这些信息。这样每个人、每家企业就能对自身的耗能有清晰认识,会对可持续发展担负起更多的责任。
纽约:通过数据挖掘,有效预防了火灾。据统计,纽约大约有100万栋建筑物,平均每年约有3000栋会发生严重的火灾。
分析人员通过对城市中33万栋需要检验的建筑物单独进行打分,计算火灾危险指数,划分出重点监测和检查对象。如学校、图书馆等人口密集度高的场所。
伦敦:利用数据管理交通。在2012年奥运会期间,负责运行伦敦公共交通网络的公共机构“伦敦运输”,在使用者增加25%的情况下,使用收集自闭路电视摄像机、地铁卡、移动电话和社交网络的实时信息,确保火车和公交路线只有限地中断,从而保证交通顺畅。
巴塞罗那:大力采用传感器使城市管理更便捷。在该市试验区内,一个红绿灯上的小黑盒子,可以给附近盲人手中的接收器发送信号,并引发接收器震动,提醒他已经到达了路口;地上小突起形状的东西就是停车传感器,司机只需下载一种专门应用程序,就能够根据传感器发来的信息获知空车位信息;铺设在垃圾箱上的传感器能够检测到垃圾箱是否已装满,垃圾箱上还装有气味传感器,如果垃圾箱的气味超出正常标准,传感器就会自动发出警报,进行提醒;试验区草地上铺满了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它能感知地面的温度,以确定何时应该给草地浇水。
北京无线城市 日本U-Japan计划
韩国(电子韩国)战略 新加坡“智能岛”计划 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情况
目前全国提出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的城市或新区已有300多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193个。
北京: 2012年3月,北京市政府发布《智慧北京行动纲要》 政府主导领域和市场主导领域,分类推进。政府主导领域为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监管、电子政务的信息基础设施等领域。市场主导为企业信息化、数字生活、智慧社区、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等领域。
上海: 2011年8月,上海市编制完成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以提升上海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作为行动计划的重心,把智能交通工程、智能电网工程、智能水网工程作为信息化重点应用工程。
深圳市福田区:福田依托大数据系统网络,着力构建完善的电子政务应用体系,有效提高了福田区的行政效能和社会治理能力。
各个城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或多或少的烦恼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问题和困难,这就是所谓的城市病,但是每个城市的病都不尽相同,例如北京面对的是
交通拥堵的问题,而厦门面对的是怎样更好的服务于百姓,怎样让旅游者感受到厦门这座城市的美丽。
在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建设智慧城市现状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定制一套突出本地区优势和特色的智慧城市整体规划和设计方案,全面分析外部发展形势,结合内部自身发展优势,理清本市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思路。
四、思路清晰了,目的明确了,下面我们看智慧城市的基础架构
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这是一个分层的架构,首先是智能化的城市部件,摄像头、传感器、GPS、车载终端、读卡器、RFID等传感终端,它构成了智慧城市的“神经末梢”。第二层是城市互联互通的信息网络,互联网、通讯网、政务网络、物联网,它构成了智慧城市的“神经网络”。第三层是基于大数据存储云计算的城市新型平台,它构成了智慧城市的“中枢系统”。第四层是智慧城市的表现形式城市管理应用、企业应用、市民应用,它构成了智慧城市的“细胞和生命元”。通过感知层神经末梢感受到信息,经过网络层的神经脉络传到平台层中枢系统,通过分析处理做出反馈,就是智慧城市的工作原理,城市有了这套神经系统。就像一个植物体转变成一个有思想有学习能力的智慧生物。
五、智慧城市的基础框架清楚了,那么建设智慧城市从哪一方面入手呢,下面我说说智慧城市的实施计划
智慧城市的实施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夯实基础阶段、智慧提升阶段和深化应用成效阶段。
1.夯实基础阶段。重点工作是打基础促整合。在该阶段加强城市基础通信网络、城市智能化基础、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的建设。同时进一步梳理和优化整合现有系统(也就是说结合现有城市建设基础,不能重复建设避免浪费),完善政务数据资源建设,完善政务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建设数据开放与共享交换平台,为信息资源共享应用打下基础。
2.整合提升阶段。该阶段主要推进应用系统建设,推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智能应用。完善集成平台、数据平台的建设,完善基础数据库等,实现各单位和部门基本信息共享,提高管理效率。
3.深化应用成效阶段。重点工作是显成效促发展。进一步提升实现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提升智慧政府的建设。实现全市范围内的统一决策分析支持。智慧产业、企业智慧化升级产业转型、创新发展迈上新台阶。形成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智慧良性运行机制。
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要在政策制度标准体系的框架内进行,智慧城市建设不跑偏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纵贯架构,也很重要,像我们的免疫系统。运营运行管理体系克服危机、保障智慧城市的持续与良性发展,提高工作效率
结语
智慧城市,我们还只是在“智慧”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关于“智慧城市”的发展,依旧是今后我们国家以及各行业精英研究的重点课题,如何达到未来城市的美好构想,我相信在很多决策者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的确,城市因为“智慧”而美好,而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坚信以高效、节能、环保为主旨的“智慧城市”将彻底的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第四篇:什么是理财智慧(模版)
什么是理财智慧.txt18拥有诚实,就舍弃了虚伪;拥有诚实,就舍弃了无聊;拥有踏实,就舍弃了浮躁,不论是有意的丢弃,还是意外的失去,只要曾经真实拥有,在一些时候,大度舍弃也是一种境界。第一章 什么是理财智慧
我5岁时,有一次被紧急送进了医院的急诊室。后来我知道那是由水痘引起的耳部感染并发症,非常严重。尽管这次经历令人担惊受怕,但我也因此而有了一段美好的回忆,当时我躺在病床上正在康复,爸爸、弟弟和两个妹妹站在医院窗外的草坪上,向我不停地挥手。我妈妈没有去医院看我。她在家里,正卧病在床,忍受着心脏虚弱的痛苦折磨。
就在那一年之中,我弟弟从车库的平台上跌下来,摔破了头住进了医院。接下来是我的大妹妹,她的膝盖需要做手术。接着是我最小的妹妹贝丝,才刚刚出生,却患了连医生也弄不明白的皮肤病。
对我爸爸来说,那一年是非常艰难的一年,在我们这个六口之家中,他是唯一没有受到病魔“惠顾”的人。好消息是我们都康复了,而且变得很健康,坏消息是医疗账单接踵而来。那一年爸爸身体上虽然并没有生病,但是他精神上感染上了极其严重的疾病—被数额庞大的医疗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
那时候,我爸爸是夏威夷大学的在读研究生。他成绩优秀,曾经只花了两年的时间就拿到了学士学位,他的梦想是有一天能成为大学教授。而现在他有一家六口需要养活,有按揭要还,要支付巨额的医疗账单,他不得不放弃梦想,找了一份工作,在夏威夷大岛希洛小镇上担任一个学校的助理总监。我们家搬到了另外一个小岛居住,他可以负担得起一家人在那里的生活,他不得不向他的父亲借钱。对于我爸爸和我们整个家庭来说,那是一段艰难的日子。
尽管爸爸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最终获得了博士学位,但是我认为直到他弥留之际,成为大学教授的梦想仍旧萦绕在他的心头。他总是说:“当你们这些孩子长大去上学时,我将返回学校,做我喜欢做的事情—教书。”
然而,爸爸却没能回去教书,他最终从事了行政工作,担任夏威夷州教育厅厅长,而后竞选副州长却失败了。50岁的爸爸突然失业了,在竞选失败后不久,我妈妈由于心脏病突然撒手人寰,享年仅48岁。我的爸爸就再也没能从我妈妈离去的悲伤中恢复过来。
钱的问题再一次纷至沓来。没有了工作,爸爸决定提前支取他的退休储蓄,用来加盟一个全国连锁的冰激凌特许经营。但他最终亏掉了所有的积蓄。
当年老时,我的爸爸觉得已经落在了同龄人的后面,他的职业生涯已经终止。他不再担任教育界的领导,也就没有了身份和地位。对于那些通过做生意发家致富的同学,他愤愤不平。这种反差让他很痛心,他经常说:“我一生致力于夏威夷的教育事业,我得到了什么?什么都没有。我那些有钱的同学越来越富有,而我呢?什么都没有。”
我永远不明白他为什么不返回大学教书。但我想是因为他想尽快富有起来,以弥补失去的光阴。然而他却去做一些稀奇古怪的生意,与一些花言巧语的骗子搅和在一起。他想一夜暴富的尝试,一次也没有成功。
好在他还有几个零工,也有社会保障的资助,否则他可能不得不和自己的某个孩子住在一起。在我爸爸因癌症去世的前几个月,那年他72岁,他把我拉到床边,抱歉地说他没有什么可以给我们留下的。我握着他的手,把头靠在他手上,我们都哭了。
钱不够用
我的穷爸爸一生都为金钱所苦。不管他赚了多少钱,钱总是不够用。他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这让他很痛苦,直到他去世时也未能解脱。可悲的是,他觉得自己不称职,无论在事业上还是身为一个父亲。
我爸爸来自学术圈子,他尽力把财富的问题放在一边,全身心专注于比金钱更高层次的教育事业。他尽量说服自己金钱不算什么,即便金钱有时就是问题的焦点。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一个伟大的丈夫和父亲,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工作者;然而正是金钱这个东西常常左右着生活的发展,无声无息地困扰着他。可悲的是,在他人生临终之时,金钱却成了他评判自己一生成败的标准。尽管他很聪明,但他从未解决好钱的问题。
钱太多了
我的富爸爸在我9岁时就开始教我有关金钱的知识,他同样也有钱的问题。他解决钱的问题的方法不同于我的穷爸爸。他承认钱是重要的,正因为他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来提高他的理财智慧。对于他来说,这就意味着正面地处理钱的问题,并从处理的过程中学习。我的富爸爸在学识上远远不及我的穷爸爸,但是他却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钱的问题,并提升了自己的理财智慧,他的金钱问题是—钱太多了。
我有两个爸爸,一个富有,一个贫穷,从他们两个人身上我明白:无论我们是贫穷还是富有,我们都会有钱的问题。
穷人的金钱问题是:
1.钱不够用。
2.刷信用卡只会更缺钱。
3.生活成本日益增加。
4.赚得越多,纳税也就越多。
5.害怕突发事件。
6.没有足够的退休金。
富人的金钱问题是:
1.钱太多了。
2.需要守住财产和进行投资。
3.不知道人们是喜欢他的钱还是喜欢他的人。
4.需要更聪明的财务顾问。
5.钱多宠坏了孩子。
6.财产和遗产计划。
7.过多的政府税金。
我的穷爸爸一生都有钱的问题,不管他赚了多少钱,他的问题就是钱总是不够用。我的富爸爸也有钱的问题,他的问题是钱太多了。那么,你想碰到哪种金钱问题呢?穷人解决金钱问题的方法
年幼时我就知道,不管我们多么富有或是多么贫穷,我们都会有钱的问题,这对于我来说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课。许多人相信,如果他们很有钱,金钱的问题就会消失。很少有人知道,有很多钱后只会带来更多的金钱问题。
我最喜欢一支为一家金融服务公司所做的电视广告,说唱歌手M.C.汉默与漂亮女郎翩翩起舞,身后是一辆宾利、一辆法拉利和超级豪宅。背景画面中,许多高端奢侈品正往大厦搬,同时播放背景音乐,是汉默的著名单曲《你受不了这个》。而后屏幕变暗,并显示“15分钟后”这样的文字。接下来的一幕是,汉默坐在那个超级豪宅前的路边,双手托着头,旁边的牌子上写着“房子被没收”,旁白是“生活意外无处不在,我们随时帮助你”。
现实世界充满了像M.C.汉默这样的人。我们都听说过有人中百万美元彩票,几年后却负债累累;或年轻的职业运动员在服役时住在豪宅中,退役后却住在天桥底下;或年轻的摇滚歌星在20多岁时是百万富翁,到了30多岁时却四处找工作;或某个说唱歌手在挨家挨户兜售金融产品,而在他一无所有之前他也使用着这些金融产品。
单靠金钱无法解决钱的问题。那也就是给穷人钱并不能解决穷人的金钱问题的原因。多数情况下,这只会拖延时间使问题得不到解决,而且会造成更多的人变得更穷。就拿福利来说吧。从经济大萧条到1996年,不管个人经济状况如何,政府都会给每个穷人提供津贴。你
需要做的就是,证明你符合永久享受政府津贴的贫穷标准。而如果你发挥主动性,去找份工作,收入高于政府制定的贫穷标准,那么你就得不到津贴。当然,有工作的穷人还需要支付一些由工作延伸来的费用,比如购买制服、儿童照管和交通的费用等。这些费用在工作之前无需支付。多数情况下,当穷人们有一份工作时,他们的盈余还不及不工作时,而且空闲时间也少了。福利制度使懒惰的人获利,而惩罚了那些主动赚钱的人。这样的福利制度导致了更多的穷人出现。
单靠努力工作也不能解决钱的问题。世界上有很多人努力工作,但他们却没有什么钱。这些人在赚钱的同时,却在债务的泥潭里越陷越深,然后他们需要更努力地工作来赚取更多的钱。
单靠教育也不能解决钱的问题。这世上有很多人受过高等教育,却依旧贫穷。
拥有一份工作也不能解决钱的问题。对许多人来说,工作(job)仅仅代表比破产强一点(just over break)。有数百万的人靠工作所得仅能勉强生存,但不足以生活。许多有工作的人没有能力养家糊口,享受适当的医疗保健,接受教育,甚至也没有多余的钱留做退休后使用。
什么可以解决钱的问题
理财智慧可以解决钱的问题。简单来说,理财智慧就是我们用来解决财务问题的智慧,是我们整体智慧的一部分。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金钱问题:
1.“我赚不到足够多的钱。”
2.“我负债累累。”
3.“我买不起房子。”
4.“我的汽车坏了,可是我上哪儿去弄钱修理呢?”
5.“我有1万美元,可投资什么好呢?”
6.“孩子想上大学,但是我们没有钱供他。”
7.“我留不出足够的钱供退休后使用。”
8.“我不喜欢我的工作,但又不能辞职。”
9.“我退休了,但积蓄都快花完了。”
10.“我付不起手术费。”
理财智慧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以及关于钱的其他问题。不幸的是,如果我们的理财智慧没有得到很好地培养,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就会一直存在,它们不会消失。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它们会变得更糟,会引发更多的金钱问题。比如,有上百万人不能留足够的钱供退休后使用。如果他们不解决这个问题的话,这个问题就会恶化,随着年龄增长,他们需要在医疗保健上花更多的钱。无论你喜欢与否,金钱总是在影响着你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当然金钱也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方便和一站式服务。金钱提供的选择自由意味着,你外出时可以自由地选择搭便车或坐公交„„或乘坐私人飞机。
解决钱的问题可以让你变得更聪明
当我还是一个小男孩时,富爸爸对我说:“钱的问题可以让你变得更聪明—如果你有能力解决它的话。”他也说过:“如果你解决了你的金钱问题,理财智慧就会增长。理财智慧增长了,你就会变得更富有。反过来,如果你不能解决钱的问题,你会变得更穷。如果你不能解决某些金钱问题,这些问题常常就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如果你想提高你的理财智慧,你就需要成为一个善于解决问题的人。如果你不能解决你的金钱问题,你永远都不能致富。事实上,金钱问题存在的时间越长,你就会变得越穷。
富爸爸用牙疼的例子来说明他的意思,即为什么一个问题会导致另外一个问题。他说:“钱的问题就像牙疼。如果你不能止痛,就会觉得很难受。如果你难受,就会很急躁,就不能很好地工作。而且,如果牙疼不能止住,就会引发更严重的综合征,因为细菌很容易在口
腔中滋生并扩散。总有一天,你会因为患有慢性疾病而旷工最后丢掉工作。没有工作,你就没有能力支付房租。如果你不能解决房租的问题,就得流落街头,无家可归,不得不在垃圾桶里找东西吃,健康得不到保障,而这时你的牙仍旧会疼。”
虽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从年幼时就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以及不能解决问题会带来严重的连锁反应。
许多人在年轻时和牙开始疼的阶段,不能解决他们的财务问题。他们不但不去解决问题,反而忽视问题,或者无法彻底地解决问题,使问题更加恶化。举例来说,缺钱时,许多人用信用卡解一时之急。很快他们就有一沓厚厚的信用卡账单需要缴清,债主追着他们要钱。为了解决问题,他们申请房屋净值贷款来偿还信用卡账单。问题是,这时他们仍在刷信用卡。结果他们需要偿还房屋净值贷款和更多的信用卡账单。
为了解决信用卡问题,他们刷新的信用卡来偿还旧的信用卡账单。钱的问题越发严重,令他们感到十分苦闷,所以他们刷新的信用卡去度假。很快他们就没有能力支付房屋贷款或信用卡账单,只好决定宣布破产。宣布破产了,但问题的根源仍没有得到解决,就像牙疼一样。其实,问题的根本在于他们缺乏理财智慧。因为缺乏理财智慧,所以没有能力解决简单的财务问题。很多人并不去解决问题的根源—这个问题的根源是消费习惯—而是选择逃避问题。就像在除草时,如果你不能连根拔起,草不仅很快就会长起来,而且会长得更高。财务问题也是如此。
虽然这些例子看起来有些极端,但它们随处可见。关键在于,财务问题不仅是问题,也是解决问题的契机。如果人们能够解决问题,就会变得更聪明,财商就会提高;一旦变得更加聪明,也就更有能力解决更大的财务问题;如果能够解决更大的财务问题,就会变得更富有。
我喜欢拿数学举例。许多人不喜欢数学。众所周知,如果不能完成数学作业(练习如何解决数学问题),你就不能解决数学问题;如果不能解决数学问题,你就不能通过数学考试;如果数学考试通不过,你的数学成绩就是F。数学得F,就意味着你高中不能毕业。这时你唯一能找到的工作就是在麦当劳打工,赚取微薄的薪水。这是一个小问题逐渐演变成大问题的例子。
相反,如果你刻苦练习解决了数学问题,你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就能够解决更复杂的数学运算。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后,你就成了一个数学天才,原先似乎很难的问题现在变得很简单。我们都必须从2+2等于几开始学起,那些继续不断学习的人终将取得成功。贫困的原因
所谓贫困只不过是问题多于解决方法的状态。导致贫困的原因是,人们不能解决问题,被问题压倒了。并非所有的贫困都源于财务问题。造成贫困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吸毒、找错配偶、生活在治安不良的社区、没有工作技能、没有上班的交通工具或无力支付医疗保健费用等。
今天有些财务问题,比如负债过多和工资微薄,是由超出个人能力控制的情形导致的,这些问题更多地与美国的政策和经济大环境有关。
举例来说,低工资的一个原因是,现在高薪制造业已经转向海外。今天我们有很多的工作机会,但多属于服务行业,而不是制造业。当我还是个孩子时,通用汽车是国内最大的雇主。而今天沃尔玛是国内最大的雇主。我们都知道,沃尔玛并不能提供高薪工作或能支付慷慨的退休金。
50年前,一个没受过什么教育的人很可能在经济上很富有。一个年轻人即使只有高中文凭,也可以得到一份在汽车或钢铁制造业的高薪工作。但在今天,他们能找到的工作只是烤制汉堡包而已。
50年前,制造业企业可以提供医疗保健和退休福利。而如今,数以百万计的工人赚的钱
越来越少,同时又需要更多的钱来支付医疗费用,以及为退休后的生活留点积蓄。这些问题非但得不到解决,反而一天比一天更严重。它们源自一个大的全国性的问题,远非个人所能左右或解决。它们的根源在于乏善可陈的经济政策和任人唯亲的弊政。
金钱规则已经发生了改变
1971年,尼克松总统取消了金本位制,这个糟糕的经济政策改变了金钱的规则。这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财政变革,然而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个变革,以及它对今天经济的影响。为什么今天有如此多的人仍然在为金钱而奋斗,原因之一就是尼克松的这次举动。1971年,美元死了,因为它不再是金钱
—它变成了一种流通货币。金钱和流通货币有很大的差异。
“流通”货币(currency)来自“流通的”(current)这个词,就像电流或海洋的水流一样。这个词意味着运动。简单地说,流通货币需要保持持续的运动。如果停止运动,它很快就会失去价值。如果丢失的价值太多,人们就不再会接受它。如果人们不再接受它,流通货币的价值就会直线下降直到归零。而1971年后,美元的价值开始向零降落。
从历史上看,所有的流通货币的价值最终都会归零。追溯整个历史,很多国家的政府都曾发行过钞票。在独立战争时期,美国政府发行了一种叫“大陆币”的钞票。没用多长时间,这种货币的价值就归为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政府印刷一种货币以偿还债务,导致德国通货急剧膨胀,德国中产阶级的储蓄随之化为乌有。1993年,大多数德国人身无分文,灰心丧气,他们把希特勒选上台,期望他能够解决经济问题。
同样也是在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创造了社会福利制度来解决美国人的金钱问题。尽管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险很受欢迎,但实际上是经济灾难,引发了更多的经济问题。如果美国政府印刷更多“假钞”即纸币,来解决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险这两个巨大的经济问题,美元的价值就会下降得更快,经济问题也会变得更严重。这并不是一个未来才会发生的问题,它此时此刻正在发生。彭博资讯最近的一项报告显示,自从2001年1月小乔治?;布什出任美国总统以来,美元的购买力已经下降了13.2%。
尼克松在美元方面做的改变只是原因之一,导致了如此众多的人负债累累,也导致了美国政府大举外债。1971年当金钱规则发生了改变之后,储蓄者变成了输家,而负债者则变成了赢家。一种新的资本主义形式出现了。今天,当我听到有人说“你应该储蓄”或“为退休攒点钱”时,我怀疑他们是否意识到金钱规则已经改变了。
„„
第五篇:什么是教学智慧呢
什么是教学智慧呢?教学智慧在《教育大辞典》中被定义为:“教师而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如,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一时处于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的能力”⑤理解教学智慧的内涵,需要分析它所强调的三个关键词:一是教学的“复杂性”,二是教学的“情境性”,三是教学的“实践性”。第一,教学智慧强调教学的复杂性就是在于说明教学智慧是必需的。“教学实践领域具有两重性:它是自然的又是属人的,它是客体的又是观念性的,它是必然的又是自由的,它是因果性的又是目的性的。”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从科学的角度去遵循一些必然的教学规律,另一方面从人文的角度解释与理解一些特殊现象,处理一些特殊的问题。第二,教学智慧强调教学情境,是因为教学智慧和教学的人文性相联系,强调对待个别、特殊的教学实践问题,是一种关于教学践行的知识,它和教学实践经验的关系十分密切。教学智慧大都是由突发事件、特殊情境和意外情况“逼”出来的,是教师个人应变能力与意外情况撞击而迅速迸发的火花,是“急中生智”的产物,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知道,教学活动既是一种科学活动,必须符合一些教学活动的必然规律,同时教学活动又是一种艺术活动,蕴藏着丰富的人文性,有些现象需要理解和解释。前者就会形成和发展我们所学的教学理论,即人们对教学现象及规律的能动的、系统的反握,并形成严密的理性分析和逻辑推理为基础的内容体系,反映的是教学的必然性。后者就会形成和发展教师的教育智慧,即教师在教育情境中对个别的、特殊的教学现象的理解与处理,并成为教育实践性知识的重要组成内容,反映的是教学的偶然性。第三,教学智慧同时强调教学情境中的“实践性”,这是要把教学智慧和教学技能区分开来,虽然教学技能和教学智慧有一定的关系,但二者毕竟不是一回事,是“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关系:教学技能是一种通过训练就可以形成的较为简中一的能力和技术,是教学实践活动的工具和手段,其目的存在于自身之外,而教学智慧则不是一种特殊的知识类型,是不可学习与传授的,而是将原则反省的普遍性和感觉的特殊性结合在一个特殊的教学情境中,其践行本身就是目的。
教学实践则是指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感性的职业性行为方式的总和具体包括教学管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等。教师所从事的任何形式的教学,都可称为教学实践,。从教师方看,就是教学。从学生方看,就是学习。如上所述,学习既然是一种实践活动,在同一活动中与其相对应的教学,自然也是一种实践活动了。即教学是教师实践指导学生实践,即教师凭借外显的实际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外显的实际操作的过程。当然,外显的实际操作离不开内隐的心智操作,所以,在实践指导学生实践,还必须把学生的认识、非认识即全部的心理活动调动起来,将其适当地分配到各实践阶段中去,并注意处理好认识、智力与非认识、非智力的辩证关系。
教学智慧是以实践性方式存在的。教学智慧只有在具体的时空情境中才会表现生成出来。“深刻洞察、敏锐机智和高效便捷”是教学智慧呈现的主要表现状态,或者说是指具有教学智慧的教师执教行为的外在的基本标准。教学以教师的智力活动为主,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智慧水平,对在校期间及刚走出学校一段时间里的学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决定性影响。有教学智慧的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下的表现,一定具有较深刻和准确的观察,并且,会尽可能运用自己的智慧机智地应对、施教,不仅追求效率──学生学得快学得好,而且追求境界──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对教师自身来说,还要有意识地在保障学生发展的前提下高效智慧地开展教学工作。教学智慧和教学实践存在和紧密相关的联系:1.个体独特性。教师个人的判断、价值、经验和情感等内在的个性化知识,映射至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为与众不同的课程教学行为和处理教学问题的独特方式,从而体现出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2.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存在多项变量,是一个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复杂过程,不同的时空,各异的师生,无序的“噪音”,使教学呈现出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面貌。而教学智慧也只有在具体的变化情境中才能生成,它不可能预设,它体现教师在具体教学情境中的随机应变能力。变化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得教师的实践智慧永远处于动态生成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过程成为教学智慧的建构过程。
一个教师有教学实践知识并不意味着他就有教学实践智慧,教师实践智慧是教师在教学知识、经验习得的基础上,在知性、理性、情感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生发的,是教师实践知识、经验的意义建构。也就是说它来源于教师对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和反思,建立在教师教学实践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是教师实践知识与经验的提升及能力内化。
总之,教师的实践智慧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与反思,是教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和谐融通,是教师教学实践知识、经验与教育知性、理性、情感的有效嫁接、整合、融会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