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对于生态环境状况的认识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环境问题当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经济稳定、影响民生的重要问题。只有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进行绿色开发,变掠夺式经济发展模式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所在。
1.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当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经济稳定、影响民生的重要问题。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大气、水与海洋污染日益严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物种正濒临灭绝,森林的过度砍伐与矿产资源的过渡开采都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了现实的与更严峻的潜在威胁。环境资源的稀缺性逐步表现出来,环境问题正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治理环境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人们终于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当相互依存,经济与环境必须协同发展。1.1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生态环境问题表现比较突出的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根本上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构成危害;基本内容是强调人类的发展权利、环境权利与保护环境义务的统一,当代人及后代人发展机会相平等。具体实施:第一,在污染控制战略上,由以往的“末端控制”向“源头控制”转移,推行清洁生产;第二,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作为环境保护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坚持污染防治与自然保护并重的原则,改变以往重污染防治轻自然保护的做法;第三,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符合生态规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协调人类同环境的关系,改变以往片面追求经济优先或环境优先的做法。
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所以,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
1.2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经过一代一代人长期地、持续地奋斗,建设祖国秀美山川,是把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重大战略 部署。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优先抓好对全国有广泛影响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力争在短时期内有所突破;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各种治理措施科学配置,发挥综合治理效益;坚持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建设进程,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使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法制化,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科学化;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除害和兴利并举,实行“边建设、边保护”,使各项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发挥长期效益;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开发、农民脱贫致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坚持依靠亿万群众,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
1.3经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经济发展是一种合理经济发展形态。通过实施可持续经济发展战略,使社会经济得以形成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本质上是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它正确地在经济圈、社会圈、生物圈的不同层次中力求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子系统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生产、消费、流通都符合可持续经济发展要求,在产业发展上建立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在区域发展上建立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中国21世纪议程》认为,在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质量,提倡适度消费和清洁生产,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持资源基础,建立“低消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效益”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即经济发展不但要有量的扩张、也要有质的改善。
2.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及稳定的基础,又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当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影响人民真正享受发展成果的重要因素和关键问题。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不仅要实现经济上的富裕,更要实现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不仅要保障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更要保障人们能够健康生活、长远发展;不仅要维护公众在个人物质财富上的合法权利,更要维护他们依法享有生态环境等公共资源的权益。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政治民主、社会公平的国家。由此可见,对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1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从相克到相生
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发展必然要导致污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克的、矛盾的,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是人类发展经济的必然结果,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承受环境污染的代价,否则经济就失去了发展空间,在经济增长成为各国重要宏观经济目标的条件下,这种观点一度成为破坏环境的正当理由。许多国家,尤其是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几乎都采取了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方法。但这并不能作为后起国家借鉴的样板。发达国家当时所面临 的环境资源状况与现在是无法比较的,当时各发达国家是在资源禀赋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发展及人口扩张对环境的压力相对较小,环境威胁是潜在的。但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经过上百年历程,环境资源供给相对减少,而对其需求却在不断增加,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增大了。人类经济发展所能够消耗的资源在减少,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因此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已走不通了,不保护环境资源,经济根本无法实现发展。
传统观点是假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是相克的,在此前提下研究环境保护问题。但如果抛开这一假定,还会有另外一种思路,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可以协调发展。可以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展体系之内,将其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使经济主体能够从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中受益,与其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使保护环境成为人们一种自觉自利的活动,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从相克到相生的转变。当然这种转变依赖于环境保护制度与管理方式的变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优势,给予经济主体足够的激励,将环境问题内化到企业的决策过程中,成为其决策的变量,这样企业在做决策之前就会像考虑劳动力与资金成本一样,将对所采取的行动作为一个决策因素,或是将保护环境本身作为一种可赢利的事业加以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因此对传统环境保护制度进行扬弃,将经济政策与手段引入环境保护之中,实现环境保护制度的创新,应是未来环境政策的重要取向。
2.2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所以国家保护整个生命支撑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生物的多样性;解决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资源的可持续供给能力,避免脆弱的生态系统;发展森林和保护城乡生态环境;积极参加保护全球环境生态方面的国际合作,努力使我国的环境污染得到控制,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提高,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从而逐步使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发展相互协调。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最为突出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所引起的温室效应、由于二氧化硫排放的增加引起的酸雨危害、由于大量使用氟利昂所造成的大气臭氧层破坏等。在这些方面发达国家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因为这些国家的消费水平按照人口平均量计算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更严重。空气污染如此,其他方面也类似。
另外,发达国家需要采取行动,控制它们向发展中国家出口不再被允许出口的有害物质和不安全技术。作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深知自己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责任。中国在发展中,对自身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种种资源、环境、问题的困扰,和对因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而引起的各种环境问题已有深刻的认识。中国将以全球伙伴的精神参与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广泛国际合作,认真履行中国加入的全球环境与发展方面的各项公约,不懈地致力于中国所应承担的义务。为此,中国政府将继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高度的重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以更积极、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参与保护地球环境及追求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国际合作。
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好了,不但会为发展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本身也会有直接的经济效益。经济要发展,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建设必须先行,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既是环境保护的中心环节,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尽快恢复遭到严重破坏的森林、草场等自然生态系统,是当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绿色大开发 是以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为主并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不能出现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违背自然规律,盲目营造当地不宜的经济林的现象。森林建成后的开发也要予以必要的限制。只有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所在。
3.结论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经济的发展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只有绿色的可持续的发展才是长远的、健康的,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而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要顾及到经济的发展,我们不能停滞不前,要发展经济才能使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只有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进行绿色开发,变掠夺式经济发展模式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所在。
第二篇:周口市生态环境状况调查报告
周口市环境状况随机调查
报告
1619106088
园艺学院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三班
徐建杭
一.摘要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环境科学中,一般认为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称。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对开创人类文明和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大气、水源、土地、草原、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森林、矿藏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文明。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为了更好的了解环境问题,我进行了调查家乡环境状况的活动。并对调查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二.正文
从来没有好好的了解家乡环境的变化,这一次的调查,说实在话家乡的环境让我大吃一惊。小时候,经常从爷爷、奶奶那一辈听到这样的说唱: 二十年代洗米洗菜,六十年代鱼虫绝代,七十年代河水泛滥。我记得小时候,家乡的河水是清澈见底的,河里鱼虾成群结队,傍晚时河里的石头上会有螃蟹停留在上面,我们就这样一边捡着螃蟹,一边嬉戏,这里曾是我童年快乐的回忆,是我童年迷恋的地方。那时从来不曾想过这一切都会逝去。可是现在却应征了 鱼虫绝代 河水泛滥 的说法。河道里满是杂草,垃圾。由于垃圾的堆积,没有清理,河水变得臭气难闻,河里没有了鱼虾,没有小孩的嬉戏了。而且许多水资源也因为人类的过度索取和开发已经枯竭。不仅仅在于河里,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是有是无得污染。
大气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等,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森林资源、矿藏资源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文明。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污染环境的污染物,例如说:大量的生活废弃品,塑料袋(也称白色垃圾),一次性木筷,一次性饭盒,果皮纸屑。污染物对环境来说,毫无疑问,肯定有很大的危害,例如动物的腐烂的尸体会影响环境卫生,而且还会滋生细菌。饭店、餐馆认为很卫生的一次性木筷,使用后随便一扔,影响了市容,破坏了环境。。因此,我进行了调查;
【在街道随机抽取20人作为调查对象】
人员:徐建杭 地点:周口市
1.请问你注意保护环境吗? 回答会的有8人,占40%。回答不会的有3人、占15%。回答有时会,有时不会的有9人,占45%。看来,大家还是对环境问题不太重视啊!
2.你会主动义务帮助保护环境吗(如回收废电池、清除白色污染等)? 回答会的只有2人,都是老人、占10%。回答老师布置了就去,不布置就不去的有5人,占25%,都是小学生。还有一些回答不会去的有13人,占65%。大家都是把这些工作当作别人的事情,不太关心。
3.平时,看报纸,新闻会不会对环境方面的新闻引起重视? 大多数回答说不会,、只关注一些娱乐或别的方面的,占55%。回答会的只有1位,占5%。回答有时候会看一看,但是不太回去引起重视,只觉得这个事情与我们无关的有8人,占40%。
4.你们认为环境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大部人认为是汽车尾气,占60%。有5人认为是工厂废气,占25%。有三人认为有好多原因占15%。调查结果分析
【环境污染的原因】
由于我国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和村镇住宅建设的激增,不仅城市,农村的生态环境也日趋恶化,许多地区的乡镇工业由于缺乏长远规划,一方面各种工业任意布点;另一方面又因经济能力和技术力量的薄弱,企业无力处理 三废,污染问题相当严重。随着生产的发展,化肥农药不合理的使用,畜禽养殖业废水、废气和废渣的任意排放,造成大面积农村面源污染,水体污染现象十分严重。小城镇卫生条件差,交通拥挤,居住紧张。村镇或布局分散,或延展过长,于生产、生活和公共设施的安排都极为不便。但城镇建设费用很少,无力改变这种现状。通过调查发现造成家乡环境污染的原因有:
1.白色污染
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2.整治仍不彻底 在城区,鸡鸭屠宰点和烧肉摊点污染严重;花盆和盆景中烟头、纸屑较多;摊点商户占道经营较多;车辆乱停乱靠现象依然存在;牛皮癣仍然很多;向河道里倾倒垃圾依然严重,河水污浊。在乡镇街道,乱丢乱吐乱倒现象严重;农贸市场垃圾较多;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小食店清洁卫生问题突出。
3.设施不够完善
一是环卫设施数量不够多,尤其是垃圾池、垃圾桶、果皮箱、垃圾清运车、路灯、人行道板等环卫设施配套不足,破损严重;二是部分设施布置不合理,水果市场、畜禽交易市场布局不合理,造成市场交易秩序混乱,影响市容市貌;有的垃圾池设置、垃圾桶摆放位置不合理,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和视觉污染。
【境污染的危害】
人类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就必须要拥有健康的生活环境。环境污染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吸入有害的气体,影响呼吸,影响健康;白色污染 的危害有:
视觉危害
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潜在危害:
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三.总结
通过调查我了解到: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所以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虽然家乡现在在的环境状况不是很乐观,但是据调查,我们的政府正在努力进行环境保护的工程: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向老百姓宣传环境保护,在政府的努力下,作为这片土地主任的人们,外面更应该努力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爱护它,保护它,从手上的事做起,不乱扔、乱折、乱吐;从身边的是做起,共同把我们的家乡建成美好的家园。
第三篇:我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今天社会,知己知彼仍然至关重要,尤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剖析自我,认清自己的长短、优劣,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把握自己的长处并使其得到充分发挥,才能脱颖而出,走好成才之路。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并分析自己的性格,由此我们才能解决好各种问题与矛盾。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所以如何调节好自己的精神、心理压力,解决好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及恋爱中的矛盾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本着“剖析自我,走好人生之路”的主题,来进行自我梳理,作此论文。
关键词:剖析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成功成才
正文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据了解,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国内外不少专家都有过专门的研究和论述。英格里氏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做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波孟认为:“心理健康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我国傅连璋强调健康的含义应包括以下因素:
1、身体各部分发育正常,功能健康,没有疾病。
2、体质坚强,对疾病有高度的抵抗力,并能刻苦耐劳,担负各种艰巨繁重的任务,经受各种自然环境的考验。
3、精力充沛,能经常保持有较高的效率。
4、意志坚定,情绪正常,精神愉快。【摘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而大学生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有着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心理上的跨越,学习方向专业化、学习内容多元化、学习的自主性等学习上有了改变,而且在人际环境、角色心理等方面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那么,究竟要怎么调试自己的心里,从而使自己能够较好的认识自己适应大学生活呢?这首先要剖析自我,给自己定位。
二、自我剖析
(一)性格分析 总体来说,我是一个性格比较外向的人。平时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喜欢结识各种朋友,所以给人的感觉一般是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样子。可是,每个人都有着不为人所知的一面。也许是因为表现出来的坚强给我披上了勇敢的外衣,但实际上越是这种看似坚强的人越脆弱,因为坚强的外衣下掩盖的是不为人知的不堪一击。所以有时候会怀疑自己的 这种伪装的坚强是否有意义,可总是在下定决心改变自己时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因为自我不能接受自己是个弱者的事实。也许是自我心理因素所致,有时候会觉得因为我的这种外在的坚强会让大家认为我什么都可以做,任何刺激、打击都能扛得住,认为我是一个不需要顾及、不需要保护的人。从小到大,在学校跟在家里的我扮演着迥然不同的角色。在家里我是个处处被保护的小孩子,不管是来自于爸妈还是姐姐,我一直都是什么都不会做的人,所以他们认为我很弱;可是在学校,我却一直扮演着强者的角色,不管是作为一个班
干部还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同学们总是会认为我是一个足够坚强到扛得住一切的人,我的一切付出轻易不会有什么回报。可是时间长了,我的身心俱疲,我不再再想要让自己成为强者,很少人能明白我是多么的需要被理解、被保护,我想要大声的向全世界呐喊出我心里的委屈,可事实确实总是把这些委屈偷偷藏在心里,表现出来的依然是没心没肺的坚强与乐观,也许这才是真我吧。我不是一个弱者,但我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不是一个强者。在所有人看到的乐观、坚强背后也盈满了心酸、委屈与泪水,只不过这些都是属于没有星星的夜晚。一个粗糙的人不懂得如何将心事付瑶琴,所以只能让委屈随着泪水在黑暗中倾泄,第二天大家看到的依然是最灿烂的我。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压抑的不正确的做法,可我深深的明白一点:不要因为自己不爽就连带别人遭殃,我们改变不了环境到是可以改变心情,改变不了事实但却可以寻找另一种心态对待。总之,不要转嫁自己的情绪,这一点我确信是正确的。
(二)学习特点 学生的学习是狭隘的学习。冯忠良教授在《学习心理学》一书里对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了高度的概括,认为学生的学习与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学习区别有三:
1、掌握前人的经验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
2、从总体上来看,学生的学习是以间接经验的形成为主,以直接经验的形成为辅;
3、由于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不断发展的时期,学生必须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之所以提到这种特点与区别,我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我自己的学习特点进而与权威的研究做比较以求异同。我是一个学习比较自主的人,我认为一切你想要得到的知识和能力都应该是一个主动接受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主动接受与学习的效率远远高于被动接受。因此,我习惯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应该得到的知识的学习,不管是做作业抑或是自我补充都是如此。从小到大,我的学习从来没有来自于父母的压力,也许是家庭环境的关系,我一直都认为自己肩负着一种职责,那就是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所以我的学习都会是自己主动接受室的过程。虽然学生的学习很狭隘,但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必然的包括适应社会能力及学习生活的能力。亦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我认为不管是哪方面的学习,都不能脱离主动接受这一中心要点,只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你才会有想要学习的欲望,才会想要主动学习与接受,因此不管是任何方面的学习,都一定要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兴趣第一。
(三)人际交往能力分析
大学生由于自身成长中的固有特点及涉世不深,也必然的对于人际交往有一定的障碍,比如认知错觉、性格障碍、能力缺陷等。大学的同学在生活习惯、性格、过去经验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在校园内交往的主体同为面临艰巨适应任务而又缺乏经验的个体,双方的人际适应困难较为突出。
性格决定我的人际交往态度,我认为与人交往贵在一个主动。主动的与人沟通、交流才会让你更快的打入人群,拓宽你的人际关系面甚至人际关系网,只有这样你才会拥有宝贵的人力资源与人际关系。当然,圈子大了,那么冲突也越容易发生,在我看来解决人际冲突的关键是要相信一切冲突都是可以通过理性的建设性协商获得解决的,这也少不了一个主动:主动的弄清楚冲突的原因、主动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地面对错误从而主动的提出可能解决冲突的方法。
(四)恋爱心理分析
恋爱是一种高级的情感交流,是男女双方相互倾心、相互爱慕,以爱情为中心培养爱情的社会心理行为。斯滕伯格认为不论人类的爱情有多么的纷繁复杂,它都是由三个相同的成分构成的:动机、情绪与认知。进而又将动机、情绪与认知三者各自在两性间发生的爱情关系,分别称之为热情、亲密与承诺。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一直相信会有最完美的爱情,即完全拥有亲密、激情和承诺。作为互相吸引的两性,生活中不可能缺少亲密与激情,但是我认为完美的爱情承诺确是最重要的,这种承诺并不是山盟海誓,而是一种基本的对人格、人性以及生活方面的担保,这是我们获得安全感所必需的成分。
三、塑造健全人格,走好成功之路
人格,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人格的基本特征就是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在人格结构中,气质是人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人的气质类型包括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我是一个多血质为主体的人,平衡灵活善于交际,行为外向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且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多变。要塑造健全的人格,就要努力使自己内部心里和谐发展,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有效的把智慧和能力运用到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从而使自己能更全面、主动的融入社会、适应生活。
第四篇:我对于语文新课程的认识
我对语文新课程的认识
文学院0902陈书霞2009101010209
对一门学科的认识,首先是而且也是最重要的当属对其性质的认识。不仅如此,学科性质还是学科教学实践的基本依据,是学科教学研究的根本恩问题,是建立学科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对学科性质做出什么样的界定,就会确定什么样的教学目的,提出什么样的教学任务,编出什么样的教材,制定什么样的教学规范,追求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而语文学科的性质较其他学科复杂得多,争论也最多。
夸美纽斯说:“学习语文,并不是因为它们本身是博学或智慧的一部分,而是因为它们是一种手段,可以使我们获得知识,并且把知识传授给别人。”但是,这只是描述其功能,并没有揭示概念的内涵,也没有界定其外延,所以应该是浅层次的。而我国的一些学者也为语文学科的性质探讨做出了努力。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001年公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003年公布的饿《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有同样的提法,并且有一点新的贡献,即“第一次提出了语文学科的及本任务就是提高‘语文素养’的 概念,从语文素养的高度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基础地位。”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随着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不断深化,语文课程的价值转型也相继而来。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它并不排斥课程体系所承担的、社会赋予的人才选拔功能,把人都而发展视作课程价值的根本,让每一个充分发展的人健康积极地面对社会的选拔和社会的、自然的一切挑战,实现了价值转型。它要求新世纪的课程顺应时代潮流,追求新的课程理念。追求教育民主,追求多元价值观,回归生活世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追求个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价值转型的实现使得语文新课程也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1)时代性
语文新课程注意增强课程的现代意识语文新课程的时代性,体现在课程目标上,就是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体现在课程内容上,就是要选择具有时代精神、时代特征的内容反映时代发展变化;体现在课程实施上,就是要转变教学与学习方式,提高语文课程教学的效率;体现在课程评价上,就是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进行多元评价。可以说,时代性渗透在语文新课程的各个方面。实施具有时代性的语文课程是使语文课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重要举措。
(2)基础性
语文新课程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基本要求,以便让全体学生都获得必备的语文素养。这充分体现出语文新课程的共同性与基础性。不论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注重基础性。
(3)选择性
语文新课程注重基础性与均衡性,同时注重在此基础上的有侧重的发展。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因此,多样性与选择性是语文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
从新课程的实施来看,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评价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改革创新精神,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发展的主要渠道,任何一种教育改革最主要的还是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学方法的变革应该是新课程挨个中的一个重头戏。
首先,由“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注重学生的选择性,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过去是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现在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教师就要“教什么,怎么教”,教要为“学”服务,要以“学”为中心。
其次,由“教材为中心”向以“课程为中心”的转变。现在教材是越来越简单,给教师的空间是越来越大,教师再也不能以一本书就可以完成教学,而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有整体意识,人文意识、有时代性。过去把课程看成就是教材,其实课程与教材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以往把教材当作“法定”的圣典,一切都要围绕教材转,师生只能适应教材、学习教材,而不能离开教材,删减教材,更不得选择教材。结果越学路越窄,走进了“教材唯一”的死胡同,新课程改革首先把课程的含意扩大了,把“教材”只看成是课程资源之一,而且把教材的选择权交给了师生。师生不再是课程的奴隶,也不再游离于课程之外了,他们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还是课程的创生者。因此,新课程改革迫切要求将过去的“教材为中心”转变到以“课程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三是,由“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为中心”的转变。从掌握死的知识到掌握活的方法,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过去的教学,一直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每一个章节都是为了阐释、演译、论述、证明知识点的,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结果将师生带进了知识的仓库,而使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受到压抑,创新潜能得不到培养和发挥,这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因此,这次课程改革要求彻底改变这种状况。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有很多的优秀教师正在顺着新课程目标前行。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诗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果然,这个孩子表现的很出色。
师生平等关系的形成是课堂民主的具体体现,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的伙伴。教师没有了架子,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真正感到平等和亲切,师生间实现零距离接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逐步形成。
希望这不是一个个案,相信会有更多的教师致力于新课改,迎接新课改,真正地做到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第五篇:xx街道2021年生态环境状况报告
xx街道2021年生态环境状况报告
一、2021年生态环境状况
(一)在凝心聚力上下功夫,扎实推进“五水共治”工作
1.抓责任,层层落实河长制。以五条主要河流为重点,街道党工委书记任镇级河长,永康江、朱明溪、小北溪、烈桥溪、西门溪等河道沿线各村(社)书记担任村级河长,按照上级统一要求,对辖区内的各级河长公示牌、湖长公示牌等进行重新制作安装,及时上传系统,明确河长职责,加强对各级河长的监督管理。开展“一河一策”管护,及时掌握所辖河道水情,要求各村级河长每周2次以上对责任河段进行巡查监管,对上级交办的问题积极整改,按照上级巡河制度,保质保量做好此项工作,争当五星河长。
2.推项目,加快进度提水质。完成大司新村、站前西、老一中宿舍和三马小区四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共新建污水管网20163米,雨水管网15114米,立管改造1895米,惠及住户3577户。开展村级工业企业雨污分流改造工作,五水办联合环保所、行政执法、大徐村督促工业区内50余家企业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全面完成该区块的改造任务。对建设路区块、东营小区、求知路区块等17个生活小区开展污水零直排改造。完成特殊教育学校区块、沐恩堂区块、德茂塘等6个区块管网改造工程。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确保山塘水库安全运行,实行山塘水库物业化维修管理。完成富大坑、大塘头、童宅村供水站验收;柘川村大塘头自然村大塘整治工程、赵店定塘完成施工并通过验收。童宅村村中段河道整治工程基本完工,柘川村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上黄水库定桥引水工程、上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完成政策处理;八坑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工程前期工作确认。
3.重整改,开展排查提实效。开展西门溪和小北溪两侧专项整治,整治排污口5个,零星整治4个。按照市里统一部署,开展治水“找寻查挖”专项行动,分三路对xx辖区开展自查,共上报各类问题50个,已完成整改。以午夜抽查、突击检查等方式,严打偷排、直排等行为,全面排查主要河流沿线企业及餐饮场所排污情况。规范企业排污,安排设计、排查人员到步阳厂区进行管网排查,指导企业做好截污纳管和雨污分流工作。督促姚家垄工业区两个直排企业进行管网改造,杜绝污水直排入西门溪。整改西门溪两个渗漏点,修复西门溪铁路桥下破损主管。对小北溪沿线东街新村排污情况进行巡查,安排工程队对该区块部分排水口进行清理整改。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2021年34个自然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并完工。
(二)在善作善成上下功夫,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围绕我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方案总体要求,xx街道坚持“统筹规划、分类实施、整体推进”一个原则,以“污水全收集、雨污全分流”两个目标为导向,采取“查清底数、高效整治、强化运维”三大举措,扎实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2018年-2021年累计投入资金约1.5亿元,辖区内完成28个生活小区、2条道路管网、127家“六小行业”、16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和本级自验。
1.建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开展以截污纳管、源头管控、规范排水为重点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制定《xx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施方案》,由街道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网格化精细管理为抓手,责任落实到人,协调解决网格内矛盾纠纷,为“污水零直排区”工作提速增效,确保“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高质量推行。建立“双专”机制,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深度排查。摸清情况,科学布局,进一步细化抓实排查工作。
2.重“统分”,推进高效整治。统筹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和卫生城市创建工作,通过项目、资金、人员的有机整合,将一些小范围区块以零星工程模式开展改造,先后改造特殊教育学校区块、沐恩堂区块、华丰桥下等区块,总投资180余万元。分类指导推进责任落实。街道主要领导统筹协调各方主体,引入专业机构,聘请专业人员,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地毯式排查。通过入户调查、物探及管窥镜透析等多种形式,对地上地下管网进行全面诊断,对管网破、漏、渗、错等问题进行精准查找,为“污水零直排区”高标准整改提供依据。累计排查管线342.3公里,管线点60419个,完成管道清淤检测长度37公里,完成xx全域管网排查工作。
3.强运维,推动长效管理。坚持项目化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通过科学运作工程项目,将污水零直排改造工作做实、做精,实现治水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制定《xx街道“污水零直排区”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推进生活小区、工业园区(工业企业)及其他类等三大类雨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实施长效运维管理机制及提升改造,完善已建管网移交和档案管理。系统开展标识标牌,生活小区内立管、主管、支管三级层次实施标识标牌系统化,管网分布图上墙,准确掌握雨水、污水来源、流向路径,开展常态化排查维护。加强与建设、环保、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部门的职能联动,加大违法排水行为查处力度。2021年共立案查处违法排污案件31起,涉及处罚金额200余万元,形成高压态势,从源头上巩固整治成果。
(三)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确保整改新成效
1.补短板,完善基础建设。实施生活小区类污水零直排工程;综合执法局及市场监管局负责“六小”服务行业整改;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由各部门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单位的污水零直排工程。2020—2021年街道共开展17个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改造,占据全市53%的任务份额。两年内,共新建污水管网20163米,雨水管网15114米,立管改造1895米,惠及住户3577户。自2018年以来,共投入资金约9000万元,完成虹霓小区、西门小区、小营盘、东街新村、三角畈、四方集团等区块“一通五化工程”;完成大司新村、站前西、老一中宿舍、三马小区等老旧小区改造。
2.保质量,提升生活环境。2021年PM2.5始终保持在较为正常的20~35µg/m3内,空气质量相对稳定,AQI优良率为100%。持续提升辖区内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确保对各类环境污染举报件做到件件有处理结果,件件都对举报人有反馈,截至目前共处理与生态环保相关的信访件167件,其中关停17家,立案处罚8家,限期整改89家(均完成整改),举报人对处理结果满意率为100%。针对中央环保第二轮督查,涉及我街道的4件信访件,党工委办事处予以高度重视,主要领导根据最快时限整改到位的要求,亲自到一线落实整改措施,并从人财物上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截止2月初,xx街道辖区内涉及的所有中央环保督察件已按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形式将最终整改结果进行公开公示的要求,完成成了销号,整改完成率为100%。
3.制清单,规范管理工作。根据市美丽办统一部署,街道办事处就美丽工厂创建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召集相关企业就“美丽工厂”创建标准进行全面解读并落实经费,由第三方机构进入企业摸底,建立整改清单,目前19家创建企业各项工作都已完成,并通过了验收。根据修订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xx街道对辖区内11家铝压铸行业企业的危险废弃物规范化管理全面铺开,涉及各企业危废处理台账、仓库建设等工作已陆续展开。五金涂装企业vocs深化治理工作于6月初全面启动,目前名单内11家企业“一厂一策”处于编制工作已完成。截至目前,生态环境所已全面完成了炉窑改造提升、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替代和五金涂装源头替代。
二、存在问题
1.全民的环保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2.基础设施仍较为落后,农村卫生管理亟待加强。
3.环境污染问题反弹仍较为严峻。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2022年,我们将严抓项目落实,紧扣新时代主要矛盾变化,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围绕新发展理念,求新求变,以“共同富裕”为指引,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聚焦“两带”建设。
一方面建设永义线自然风光带。以永义公路为轴线,发挥飞龙山、毛在山、上黄水库、黄坟水库、朱明溪、小北溪等优质生态自然资源优势,对沿线童宅、溪边等8个村庄产业和生活环境进行个性化塑造和特色化提升。另一方面是建设永方线共同富裕带。推进新阳上宅口梯田建设(山改田项目300亩),种植220亩七彩油菜花。开展两路两侧整治提升改造整条永方线,打造从北三环姚家龙到永方线,穿周边潜村、郎下美丽乡村,到上宅口、应宅的山改田梯田风光,形成美丽田园风光带。推进虹霓休闲养生中心项目,集养老医养、观光旅游为一体,以永方线为轴,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风景带。(二)聚焦美丽乡村建设。
今年街道要申报建设“十无”达标村3个(新阳、横山南、大徐),“十有”达标村1个(潜村)。通过验收A级旅游村3个(鸦塘、灵阳、赵店自然村);完成新增绿化面积175亩;推进德茂塘至上黄水库和塔秀村段绿道建设。开展潜村农房改造工程,并继续深入推进郎下村、新阳、溪边、水堆头、塔石的农房改造。高标准开展松材线虫病综合治理;继续开展基本农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工作,稳定和扩大农业生产;继续推进美丽田园建设、垃圾分类等工作,持续提升人居环境。(三)聚焦污染防治。
加强扬尘和建筑施工等的治理,有序推进涂装企业废气整治,有效提升空气质量,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河湖长制”,细化西门溪、小北溪、烈桥溪等河道治理计划,实施好“河道清淤、控源截污、管网疏通”等整治项目,确保水质始终保持在Ⅱ类以上,全力做好五水共治。打赢碧水攻坚战。全域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配合完成7个自然村污水终端改造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