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月十五与亡灵祭祀礼俗
【收藏经典】
七月十五与亡灵祭祀礼俗
——七月半亡灵祭 为何这一天对孤魂野鬼最包容(图)
2016年08月15日 08:59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任雅萱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涉及如何处理生者与死者的关系问题,即通过自我身体和情感实践着对已故亡灵的敬畏。在这种实践过程中,人们体会着特定空间内的时间流逝,同时也体验着生命个体本身的循环往复,处理着个体与家族、个体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们把这种关于生与死的体验,放置在一定的时空之中,遂产生出一套规范制度,并且有选择性地传习至今。时至今日我们可以看到,在人们表达生死观念的仪式和习俗中,比如丧葬礼俗、祖宗祭日和部分岁时节日的祭祀仪式等,既有对死后亡灵的安置,也有对故人年复一年的追思。
中元节放灯祭祖
七月十五,又称中元节、鬼节、七月半等,是对亡灵进行年度性慎终追远的节日,也是很多地区民众生活中处理生者与死者关系不可忽略的途径之一。它作为我国传统的岁时节 日,融合了儒家、道教及佛教的思想,是三方共同影响的结果。虽然七月十五的节日习俗在各地有所差别,但节日主题和核心内容基本一致,即追念先人与普度无主孤魂。民众根据自己的传统过节,在每年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一次与亡灵世界的接触。在这些仪式中,表达着生者对祖先亡灵的追念与敬畏,对孤魂野鬼的安抚与包容。
世俗与包容:祭祀亡灵主题的确立
早在先秦时期的岁时活动中,农历七月就有“天子迎秋于西郊”和“天子尝新,先荐寝庙”等习俗([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卷十七《月令第六之三》,中华书局1989年版,467页)。随着佛教的兴盛,南朝时期开始出现盂兰盆会,并作为节庆活动为官方所接纳。道教将天、地、水三官与上元、中元、下元三元相对应,把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三个月圆之日组成了三元日,并且与三官信仰联系。正月十五日为上元日,对应天官;七月十五日为中元日,对应地官;十月十五日为下元日,对应水官。在“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说法中,地官即指中元大帝,他会在七月十五日这天普度众亡魂,为人间赦罪。
自南北朝的文献记载开始,七月十五祭祀亡灵的节日主题逐渐得到确立。在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第一次出现了佛、道、俗并存于七月十五节日的记载:“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岳麓书社1986年版,46页)唐代继承这一节俗传统,并逐渐形成了祀先、礼佛、敬道的节俗格局。至宋代,作为本土时序节日的道教名称“七月十五”逐渐取代了“盂兰盆节”,大量出现在宋代的文献记载中,如《岁时广记》《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梦粱录》等。除盂兰盆会、祭祖、普度亡灵的祭祀活动之外,中元赏月、泛舟、演目连戏等娱乐活动也开始盛行。
元明清时期基本延续了唐宋时期的节俗主题,并且受到人们的极高重视。随着此时方志、文人笔记的兴起,关于七月十五的记述大量出现在各种地方志和文人笔记中,该时期文人将记述的目光更多投向了民间社会和民众自发的节俗活动,主要有祭祖、放河灯、水会、结鬼缘、烧冥衣、烧包、荐麻谷等,节日附会的意义不断丰富。民国时期,基本延续了此前的节俗活动,但由于历史战乱等原因,部分节俗活动有所衰落。
七月十五的节日活动较为丰富,在不同地域内的表现形式也有差异。总体说来,七月十五节俗活动大体可以分成三大类:
一是祭祀活动,包括寺观、里社或街区的祭祀仪活动和家庭祭祖活动。
二是秋尝荐新活动,这是与农事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农历七月一般是农事收获紧要的时刻,后代子孙希望通过让祖先尝到新的方式,向祖先预报收成的消息,以感谢其庇佑,这一习俗是上古荐新祭祖的遗续。三是相关的娱乐游艺活动。在后来节日俗化的过程中,不断产生了大量与节日本身内容相关的娱乐游艺活动,主要有演目连戏、结缘、斗灯会、放应景戏、莲花灯、荷叶灯、蒿子灯、唱灯歌、香瓜、中元赏月、泛舟、燃灯等。
这三大类节俗活动一般并不单独存在,而是以多种内容交叉的形式并存于某个地区。如云南大理白族村落龙龛村,当地的“七月十四”不仅有家庭的祭祀仪式,还有村落的“耍香龙”和莲池会(张翠霞《“七月十四”中元节节俗活动及其文化阐释——以云南大理龙龛村中元节为例》,《节日研究》,2012年第二期,155-176页)。节日参与者主要有僧尼、道士及百姓庶人,除此之外,文献中也有其他社会身份的记载,如官员、勾肆乐人等。在这三类节俗活动中,又以祭祀活动为核心内容。
七月十五节日习俗的多样呈现,体现了丰富的灵魂信仰来源。这里所说的灵魂信仰,即把生者所在世界之外的其他世界包含在内,是由生者想象出来的具有神秘力量的、不可知的世界,体现了生者的整个宇宙观。即人们并不认为自己是单一存在于这个世界中,而是与自然、宇宙构成一个整体。这种来自想象的神秘力量,体现在七月十五的节日祭祀对象上,主要有神明、祖先和孤魂野鬼三类。在以佛、道二教为主的宗教祭祀仪式中,祭祀的对象主要是佛、道二教中的神明形象,如佛教中的佛祖、目连,道教中的地官、太上老君等。这种祭祀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佛教、道教的宗教人士。佛教经典教义《盂兰盆经》中所载的目连救母神话,契合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孝”文化,因此“俗众”也会前往参与。然而在民间社会进行的亡灵祭祀仪式中(包括家户内的祭祖仪式和普度孤魂野鬼的仪式两种),祭祀活动的对象主要是自家祖先和无主孤魂,参与者为普通民众。这种亡灵祭祀仪式,表现了民众的两大亡灵信仰,即祖先敬畏和对孤魂野鬼的恐惧。这是民众在与佛、道二教思想碰撞过程中,寻求自我精神世界寄托和实践的结果。
亦即是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民众对七月十五的节日内涵进行了选择,并做出本土性的改造,产生了以亡灵信仰为核心的祭祀仪式,使七月十五更适应本民族本地区的生存土壤,成为具有民间社会特征的民俗节日。祖先与孤魂野鬼两种亡灵信仰对象在七月十五这一节日中,共同存在。
《点石斋画报》上的《超度孤魂》:北京西直门外高粱桥,常有人来此投河自杀。七月十五,该处举行盂兰会,请和尚超度投水而死的孤魂。
祖先崇拜与祭祀仪式
对祖先的崇拜,是中华民族信仰体系中的一个核心内容,中国人讲究“认祖归宗”。在每年的节日设置中,总有一些节日要涉及对祖先的祭祀。七月十五作为孟秋之月的第一个月圆之日,同时也是秋收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日,人们会格外思念已经故去的亲人,并希望将秋收的果实与祖先一同分享。先秦时期,天子有在孟秋之月向祖先告秋成的习俗,《礼记·月令》中记载:“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礼记集解》卷十七《月令第六之三》,467页)《春秋繁露》中也有对四祭的记载:“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熟,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烝。此言不失其时,以奉祭先祖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第十五卷《四祭第六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83页)此时的秋尝荐新祭祀仪式,时间为孟秋之月,但并未具体到七月十五日这天。
东汉末年随着佛教的传入,也带来了盂兰盆节。佛教经典《盂兰盆经》记载了目连救母的神话传说,南北朝时期已经有僧尼道俗于七月十五日在佛寺内举行盂兰盆会的佛教祭祀仪式。佛教目连救母的神话符合了中国自古就有的祭祖传统,满足了中国民众以祖先信仰为核心的伦理文化期待,普通民众参与到佛教寺院的祭祀活动中。因其祭祀主题是为现世父母祈福,救度七世父母超脱,普通民众也会于七月十五日这天,在自己祖庙或家庙内祭祀供奉祖先。这样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宋代及其之后的文献记载中。如《岁时广记》中引《岁时杂记》:“律院多依经教作盂兰盆斋。人家大率即享祭父母祖先。用瓜果楝叶生花花盆米食,略与七夕祭牛女同。”后又说:“孝子之心,不忍违众而忘亲,今定为斋享。”([宋]陈元靓编《岁时广记》,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1985年版,341页)其中“人家”即指普通百姓,说明至宋朝时,民众的祭祀仪式已经从佛教、道教体系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了祭祀自家祖先的 4习俗。又由于自古具有秋尝祭祖的传统,因此民众将祖先崇拜的信仰核心继续延续到这一节日中,遂形成了在七月十五日这一较为固定节日时期内祭祀祖先的仪式。
其后的文献中,七月十五祭祖仪式均为记载的重点。在这些记载中,有的祭祀仪式是为祖先上坟,而有的是将祖先请入家户内祭祀,说明祖先祭祀已经成为这一节日在民间社会中的主要核心内容。据《帝京景物略》记载:“上坟如清明时,或制小袋以往,祭甫讫。”([明]刘侗、于奕正著,孙小力校注《帝京景物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104页)记录了七月十五给祖先上坟的习俗。《五杂组》中也记载了闽人过七月十五的隆重场面和规矩习俗:“闽人最重七月十五,家家设楮陌冥衣,具列先人号位,祭而燎之。女家则具父母冠服袍笏之类,皆纸为者,笼之以纱,谓之‘纱箱’,送父母家,女死,婿亦代送。至莆中,则又清晨陈设甚严,子孙具冠服,出门望空揖让,罄折导神以入,祭毕,复送之出。”([明]谢肇淛《五杂组》,中华书局1959年版,39页)可见福建地区七月十五的祭祖仪式要设冥衣、先人号位,并且有请祖先和送祖先的习俗。
《点石斋画报》上的《盂兰志盛》:苏州城的盂兰盆会,游行队伍由差役持牌开路,队伍中还有纸扎的鬼神。
孤魂野鬼与普度仪式
在人们的亡灵信仰体系中,还有一种不愿被人们提及,甚至想要避开的,那就是所谓没有归所的孤魂野鬼。通常人们会认为,孤魂野鬼的魂魄会对生者产生威胁,因此希望通过对这些无主孤魂的祭祀,达到对亡灵的安抚和对生人心理的抚慰。早在《礼记·祭法》中,就有“祭厉”的习俗,其中“厉”即为孤魂野鬼之意,“厉,主杀罚。”又曰:“泰厉,谓古帝王无后者也。此鬼无所依归,好为民作祸,故祀之。”(《礼记集解》卷四十五《祭法第二十三》,1203页)在先秦时期人们的观念中,无后者去世的灵魂无所依归,也就是没有子孙的祭祀,这些灵魂就变成了“厉”。这种对待“厉”的态度,与道教地官赦罪的思想融 5 合,至唐宋时期,七月十五这天,道士做祭祀仪式普度孤魂野鬼。如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中记载:“七月十五日,道家谓之七月十五。各有斋醮等会。”([宋]周密《武林旧事》,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1991年版,53页)后来官员和普通百姓也参与到道教仪式中,扩大了祭祀仪式的范围。在吴自牧的《梦粱录》中,就有对士庶参与道教中元祭祀仪式的记录:“其日又值中元地官赦罪之辰,诸宫观设普度醮,与士庶祭拔。宗亲贵家有力者,于家设醮饭僧荐悼,或拔孤魂。”([宋]吴自牧《梦粱录》,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1985年版,24页)除了在道观及家中对孤魂野鬼进行祭祀之外,还有专门为战死的人们设孤魂道场、田间十字路口及河边放河灯进行普度亡魂的做法。
明清时期,百姓参与普度孤魂野鬼的习俗更加普遍,河灯不仅仅是一种超度亡魂的道具,也成了具有审美观赏性的工艺品。如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中记载:“中元黄昏以后,街巷儿童以荷叶燃灯,沿街唱曰:‘荷叶灯,荷叶灯,今日点了明日扔。’又以青蒿粘香而燃之,恍如万点流萤,谓之蒿子灯。市人之巧者,又以各色彩纸制成莲花、莲叶、花篮、鹤鹭之形,谓之莲花灯。”([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75页)除此之外,随着明清商业的发展,中元放河灯活动也带动了游船业的发展,据《燕京岁时记》载:“运河二闸,自端阳以后游人甚多。至中元日例有盂兰会,扮演秧歌、狮子诸杂技。晚间沿河燃灯,谓之放河灯。中元以后,则游船歇业矣。”(《燕京岁时记》,76页)可见,此时的中元普度孤魂野鬼的习俗,普通民众参与性更强,并且有娱乐化和商业化发展的趋势。也就是说,此时民众内心对待孤魂野鬼的态度是:畏惧心理逐渐减弱,更多的是一种怜悯、包容和安抚,同时也有将中元普度亡魂仪式娱乐化的心理。
荷叶灯 在节日中处理生者与亡灵的关系
七月十五节日的祭祀活动是民众将亡灵信仰付诸身体和情感双重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该节日的祭祀仪式主要有两种:宗教祭祀仪式和乡土的亡灵祭祀仪式。其中乡土的亡灵祭祀仪式,又包括祭祖仪式和普度孤魂野鬼。就两种主要的亡灵祭祀礼俗来看,具有乡土化的祭祖仪式是核心,而普度亡魂的仪式又丰富了普通民众的亡灵观念。民众在七月十五中,将记忆中的祖先形象化到具体仪式过程中,把对待死亡的恐惧转化为对孤魂野鬼的安抚和包容。
人们在节日中处理生者与亡灵的关系时,一方面,将祖先看作是与自己最亲近的、联系密切的亡灵,把已故的亲人,与现世世界中的子孙后代联系起来,通过具体的祭祀仪式细节,打通了生者与亡者之间的界限,共同实现着中国亲属制度的延续。亦即是说,中国亲属制度的传袭,从来不是只由现世世界中的人们所建立的一套老幼长序、家族记忆的存在,同样在节日中亡灵参与的仪式中体现。另一方面,普度孤魂野鬼,丰富和扩展了这一节日的内涵,同时产生了更为广泛的个人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的作用。用一种包容、怜悯的心对待孤魂野鬼,淡化了人们对“厉鬼”的恐惧心理,通过放河灯或烧冥钱的方式,给予这些亡灵以安抚,实现了对社会道德的规范。
所以说,亡灵信仰在七月十五中的具体表现,即为祭祀礼俗的形成和传续。通过一套仪式性的民俗活动,民众的亡灵信仰在时间与空间两个范畴内得到很好的体现,他们自身在这种体验中也获得了时间感和空间感,同时实践了生者与死亡之间的一次对话。
第二篇:七月十五中元节
七月十五中元节
既是民间俗称的鬼节,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也是佛教的盂兰盆节,是道、僧、俗三流合一的节日。
相传,每年从农历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七月十四日是鬼门大开之日,七月十五日是鬼节。
按照道教的文化逻辑,认为养育世界万物的三个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将上半年看成是天官,下半年是地官。认为天玄地、地玄天、地含水,地生万物,水为生物之本。道教虚拟了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这三官是玉帝派驻人间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间的善恶,向上天汇报。三官分别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诞辰,这三个日子分别称为上元、中元和下元。七月十五日叫中元,这一天,是地官校籍赦罪之时,他拿着厚厚的花名册,根据神仙、凡人、动物们的表现,判罚奖惩,赦罪免刑。“中元节”不仅奖励善良和惩罚恶劣,还鼓励赎罪赦罪,一年中有罪过的人可以在中元节这天通过各种仪礼去检讨自己和请求天地人的宽恕。
七月十五又是佛教的盂兰盆节。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其母年轻漂亮,却无嘉言懿行,爱财小气,尤其仇视僧人,死后被打入恶鬼行列。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用天眼通察看母亲在地府的生活情况。原来她已变成饿鬼,境况堪怜。目连很心痛,于是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惜饭菜一送到口边,就立即化为火焰。目连就此请教释迦牟尼,佛祖教导他说,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罪孽,万劫不复,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于是目连联合众僧,在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众亡魂,消除那些在世时犯下的罪孽,减轻在地狱的罪行。
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后世,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7月15,人们就宰鸡杀鸭,焚香烧钱,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化解其怨气,以防贻害人间,也寄托对逝去亲人的祝福、问候与悼念。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节的风俗。
中元节这一天,无论是给逝去先人烧纸焚香送祝福,或是捧菊寄哀,或是放河灯,或是寄语默哀,或是遥表哀思等等,都是活人哀悼逝去先人的一种方式,是人灵性的自发,是感情的延伸。
谨以此文悼念逝去的亲、友、故、交。
第三篇:成语与礼俗
二、成语与礼俗
教学目标:
1、学生课前收集与礼俗有关的成语,使其在汉语成语方面的知识得到丰富,同时也进一步了解汉语成语的特点,明白成语中沉淀着丰富、生动的民族文化内涵。
2、通过课堂讲解、课后的运用,学生进一步了解汉语成语与汉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任务安排要具体,要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力求使每位学生都在课前准备中有所学习有所收获。、梳理成语中蕴含的文化现象,并能灵活运用,激发他们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探究成语与文化间的关系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资源共享(学生展示,教师补充)
1、对成语的认识:成语凝聚了汉语的精华,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短语。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语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我们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见中华文化的全豹。
2、成语与礼俗:在我国,与礼俗有关的词语不计其数,表现形式丰富多彩,而在礼俗语海里,数量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当数成语。据统计,《成语词典》中就收录了500余条与礼俗有关的成语。这些礼俗成语兼有历史和文化的双重价值其源头大多是中国古代历史著作,比如《史记》《左传》《后汉书》及诸子著作,也有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如《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等。在这些成语中,汉民族的礼俗观、礼俗风貌、礼俗制度等都有迹可寻。
3、举例说明:如:反映着古代服饰礼仪制度
成语以其结构精致、信息容量大的特点,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服饰成语兼有历史和文物的双重价值,在这些成语中,汉民族的古代服饰样式、着装观念、服饰礼仪制度等都能得到反映。
比如成语“圣主垂衣”,表现出在黄帝尧舜时期就开始出现了衣裳,不再是像原始社会的人们一样以树叶遮体或以草裙围体,从而结束了史前那种半遮半掩的围披状态;“胡服骑射”则反映了汉民族服饰与外民族服饰交流、融合的史实。而“广袖高髻”反映了汉时长安城里妇女流行梳高髻和宽大的衣袖的风气;而“风鬟雾鬓”中的“雾鬓”即“蝉鬓”,指面颊两旁近耳朵的发薄如蝉翼,梳理蝉鬓,不仅需要一定的技巧,还需要借助梳妆用品。这说明先秦时期,妇女就已经具有梳妆技巧,并对美有一定的追求和欣赏艺术。而“蛾眉螓首”、“杨柳宫眉”、“愁眉啼妆”、“朱唇皓齿”、“美女簪花”等成语则给我们展示了古代女性多样的方式妆容、美丽的姿态和对美的追求。
我国古人的服饰不仅有多样的材质、丰富的装饰、繁复的身份区别标志,还讲究严格的着装礼俗。“颠倒衣裳”这个成语反映的就是这一方面的内容。“衣裳”这个词在现代汉语里表示衣服,不分上下,然而在古代却很有讲究,一般来说,古人称上为衣,下衣为裳,如果把上衣下裳颠倒了穿,就会不合礼制。因此服装是一种象征身份地位的符号,它代表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使人人各守本份,不得逾越。因此,自古国君为政之道,服装是很重要的一项。
在中国传统上,服装是政治的一部分,其重要性,远超出服装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如成语“紫绶金章”反映了汉代官员的装束,绶是汉代官员权力的象征,以其纺织的稀密、长短和色彩的不同标志着官职的高低。绶以紫色最贵。在古代,服装的颜色代表着身份和地位的贵贱。如 “黄袍加身”,古代把黄色看成中央正色,从此黄色就一直成为帝皇的象征。
而成语“衣冠礼乐”是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在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中,服饰的礼制化是非常重要的。如成语“绿衣黄里”,古时以黄色为正色,绿为闲色,以绿色为衣,用黄色为里,旧喻尊卑反置,贵贱颠倒。可见,着装礼节是多么重要,所以“颠倒衣裳”“冠履倒置”是不合礼制的。
二、教师讲解
1、什么是礼仪: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可以大致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五大分支。
2、引证解释:礼节和仪式。《诗·小雅·楚茨》:“献醻交错,礼仪卒度。”《周礼·春官·肆师》:“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史记·礼书》:“至 秦 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北齐书·皇甫和传》:“及长,深沉有雅量,尤明礼仪。”[1]
3、中国传统礼仪
“九宾之礼”。这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礼节。九位礼仪官员,迎接宾客时则高声呼唤,上下相传,声势威严。按古礼,“九宾之礼”只有周天子才能用,但到了战国时代,周朝衰微,诸侯称霸,“九宾之礼”也为诸侯所用,演变为诸侯国接见外来使节的一种最高外交礼节了。《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设九宾之礼”就是指此。还有“跪拜礼”、“揖让礼”、“袒臂礼”、“虚左礼”等
4、重点讲解几个蕴涵的礼仪成语: 礼尚往来: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葛静因此,《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注:《礼记·曲礼上》)。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古人眼中,没有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孔子说:“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注:《礼记·表记》)。可见,“以德报德”,有恩必报,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当然,往来之礼,也该适度。送礼的本意,在于表达敬意答射之意,所谓礼轻意重,并非越多越好。正如《庄子·山木》篇说所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礼轻情意重:礼轻情意重,出自元·李致远《还牢末》:兄弟,拜义如亲,礼轻义重,笑纳为幸。比喻礼物虽然很轻,但情意却很深厚。
话说唐朝贞观年间,西南回纥国(今云南境内)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缅伯高最担心的也是这只白天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向国王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亲自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这天,缅伯高来到沔阳湖边,只见白天鹅伸长脖子,张着嘴巴,吃力地喘息着,缅伯高心中不忍,便打开笼子,把白天鹅带到水边让它喝了个痛快。谁知白天鹅喝足了水,合颈一扇翅膀,“扑喇喇”一声飞上了天!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捡到几根羽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眼睁睁看着它飞得无影无踪,一时间,缅伯高捧着几根雪白的鹅毛,直愣愣地发呆,脑子里来来回回地想着一个问题:“怎么办?进贡吗?拿什么去见唐太宗呢?回去吗?又怎敢去见回纥国王呢!”思前想后,缅伯高决定继续东行,他拿出一块洁白的绸子,小心翼翼地把鹅毛包好,又在绸子上题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湖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缅伯高带着珠宝和鹅毛,披星戴月,不辞劳苦,不久就到了长安。唐太宗接见了缅伯高,缅伯高献上鹅毛。唐太宗看了那首诗,又听了缅伯高的诉说,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缅伯高忠诚老实,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赏赐了他。
八拜之交: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友谊。旧时指结拜的兄弟,姐妹为八拜之交。出 处 :邵伯温《闻见前录》:“公至北京,李稷谒见,坐客次,久之,公着道服出,语之曰:‘而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获已,如数拜之。”大致意思为:文彦博听说李稷待人十分傲慢,心中非常不快,他对人说:“李稷的父亲曾是我的门人,按辈分他应该是我的晚辈,他如此傲慢,我非得教训他不可。”有一次,文彦博任北京守备,李稷听说后,便上门来拜谒。文彦博故意让李稷在客厅坐等,过了好长时间才出来接见他。见了李稷之后,文彦博说:“你的父亲是我的朋友,你就对我拜八拜吧。” 李稷因辈分低,不敢造次,只得向文彦博拜了八拜。文彦博以长辈的身份挫了李稷的傲气。成语“八拜之交”就由此出典。后来,人们用“八拜之交”来表示世代有交情的两家弟子谒见对方长辈时的礼节,旧时也称异姓结拜的兄弟。
教师总结:成语真不愧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是承载文化信息最多的语言形式,一个典故,一则寓言,一首婉转低回的吟咏,就是一场场华美的历史文化盛宴。
三、课堂检测:
1、挑战自我。默写20个包含礼仪的成语(参考)礼贤下士
礼尚往来
相敬如宾
举案齐眉
礼轻义重
礼让为国
礼贤下士
彬彬有礼
博文约礼
通书达礼
虚文浮礼
言之有礼
平易近人 知书识礼
知书通礼
父慈子孝
谦和好礼
推心置腹
虚席以待
彬彬有礼
2、看成语说故事 相敬如宾
参考: 春秋时一个叫冀芮的人在田里除草,他的妻子把午饭送到田头,恭恭敬敬地双手把饭捧给丈夫,丈夫庄重地接过来,毕恭毕敬地祝福以后再用饭。妻子在丈夫用饭时,恭敬地侍立在一旁等着他吃完,收拾餐具辞别丈夫而去。这件事被当时晋国的一个大夫看见了。左传记载了这段故事。
四、拓展运用:
读《成语故事》里有关礼仪的典故,写一篇成语与文明或成语与礼仪的读后感
第二教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资料(学生交流,教师补充)
1、成语特点:成语记录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每一个成语的形成都是生活与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发展的指引和借鉴;成语是老百姓约定俗成的文化,结构固定不变的语言形式。
2、成语承载的文化信息,唐李商隐《无题》诗曰:“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人们取“心有灵犀”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用它比喻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3、关于汉语中关于爱情、婚姻的成语有很多
如“情窦初开”、“一见钟情”、“情有独钟”、“浓情蜜意”、“比翼双飞”、“白头相守”、“秦晋之好”“花好月圆”、“山盟海誓”、“天荒地老”、“海枯石烂”、“天长地久”、“百年好合”、“相濡以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郎才女貌”、“夫唱妇随”、“永结连理”、“伉俪情深”、“纸短情长”、“”甘棠之爱、“”心有灵犀、“魂牵梦萦”、“”青梅竹马、“”月下老人、“比翼双飞”、“劳燕分飞”、“燕尔新婚”、“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乱点鸳鸯”、“棒打鸳鸯”、“鸿雁传书”、“雁杳鱼沉”等等。这数目众多的成语中,有的描写青年男女热恋时的甜蜜与美好,如“一见钟情”、“浓情蜜意”、“山盟海誓”等;有的描写步入婚姻殿堂后夫妻生活的幸福与美满,如“伉俪情深”、“相敬如宾”、“夫唱妇随”等;有的描写离别后的思念及痛苦,如“纸短情长”、“雁杳鱼沉”、“魂牵梦萦”等。
二、教师讲解
各个时代的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言语作品,其中一些最富于表现力的短语经过反复引用或加工,逐渐趋于定型,凝固为成语流传下来,成为人们长期习用、简洁精辟、具有书面色彩的固定短语。自然成语也就承载了中华民族众多的文化因子。其中,颇具民族、地域特色的中国婚姻爱情文化就在汉语成语中留下了许多“蛛丝马迹”,可以让当下的我们通过这些“语言化石”去寻绎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婚姻爱情文化。
所谓婚俗文化,是指围绕着人们的恋爱和嫁娶所形成的文化现象。中国的传统婚俗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体系。这个体系涉及中国人婚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礼记·昏义 》说“昏礼者,礼之本也。”这就在崇 尚礼制的古代社会 中,把婚姻制度看成 了全部社会制度的根基。《昏义 》又云“夫妇有义而后父 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 臣有正,也是说婚姻关系构成了尊卑上下等级秩序的基础,从中可多挖掘出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价值。
成语中蕴含的婚俗文化体现了几千年来汉民族的婚姻观念和婚姻道德。
如成语“秦晋之好”,亦作 “秦晋之偶”、“秦晋之盟”,反映出在特定社会环境下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表亲婚姻”形式正是讲究“血缘观念”“门当户对”等婚姻观念的体现。西周时期姬姜两姓的联姻,春秋时期秦晋两国国君世代互为婚嫁是表亲婚姻的典型事例,到汉代不同辈份间的表亲结婚则愈演愈剧烈,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贵族与贵族通婚、世家与世家通婚致使婚配范围越来越窄,以至在门当户对观念的严格禁制下不少贵族青年依然以血缘关系甚至是异辈婚配的形式组织家庭。古人认为宗族内的通婚能增加血缘的纯粹性。
而“月下老人”“明媒正娶”“媒妁之言”等成语则反映了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婚姻道德观。在古代婚姻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无权决定自己的终身大事,必须经媒人传言,由父母决定,严格按照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一娶亲程式来确定婚姻关系。因此,婚礼的一切仪节几乎都由双方父母包办,否则就被视为大逆不道,且不被世人所认可。
又如“结发夫妻”旧时指初成年结婚的夫妻(结发是束发的意思,指初成年)。也泛指第一次结婚的夫妻,即原配夫妻。在我国古代,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那时男子到二十岁时要行“冠礼”,即把头发盘成发髻,叫做“结发”,再戴上冠(帽子),表示成年了。所以,男子二十岁也称“弱冠”。女子到十五岁行“笄簪子礼”,即把头发盘成发髻,再插上簪子,表示长大成人了。所以女子十五岁也叫“及笄”。可见“结发”一词原指男女年轻的时候。当女子订婚后,即用丝缨束住发辫,表示她已经有了对象,到成婚的当夜,由新郎解下。在古代有关于“结发夫妻”有“束发托身”与“投丝慰情”的民俗,反映了人们对夫妻双方的美好祝愿,希望能“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同时也表现了古人忠贞不渝的爱情观和追求爱情长久的美好心愿。
总结:我们发现成语的确沉淀着丰富而生动的民族文化内涵。我们今天这堂课只是通过几个成语来引导同学们了解婚俗文化,为大家探究成语的文化内涵指出方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因此希望同学们能够努力学习语文,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做出贡献。
三、课堂检测:
1、关于汉语中关于爱情、婚姻的成语有很多,你能说多少啊?
2、用一段话总结自己这节课的收获,要求用到若干成语。
3、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我们的成语和中华传统文化?
参考:(1)由目前传统文化不断流失的现象引起思考 古人曾说:“一个民族可以在短期内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却不能创造文明,所以要毁灭一个民族,就摧毁它的文化,所谓:欲亡其国,先去其史。被摧毁了传统与道德基础的民族,就失去了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处在这种状态下的民族,无论其体魄如何强健,科技如何发达,却是任何白痴都可以放心蹂躏与奴役的民族。
(投影九)随着活字印刷术、端午祭被韩国人申遗成功,他们继续将中国的中医、汉字、汉服等划归本国发明的同时,近日又着手将源于中国的”风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日本人也是不堪落后,据悉,日前日本正准备将我们老祖宗发明的“麻将”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文化的不断流失,所有人都愤怒、心痛,疾呼我该怎样守护你我的文明,该怎么拯救你我的文化?
(2)用榜样的力量激励行为,并找到具体行为的支点。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陈汉东先生就历时六年之久,以中华文化为核心,坚持成语固有的形式,不改用不乱用,以一个爱国之心,充分发挥聪明才智,集合国际一百多位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和文学家的力量,用2008个成语创作了《中华成语龙》。
这凝聚了众人智慧的作品不仅让世界了解并习惯通过成语来理解和表现中华文化,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中华成语龙》来熟读已连接好的成语,很快就可以把成语记住,而且记得很牢,不容易忘记。这样就能很好的保护我们的文化并让它代代相传。(投影十:《中华成语龙》)
教师总结:同学们,“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拯救和守护,是对祖辈怀想和感激的基本方式,作为民族的一份子,为了祖国的未来,就让我们的爱国之情变得具体些吧。
四、拓展运用:
请各组至少用两种创意进行成语设计,以设计方案趣味性、参与性和信息承载性为标准来评价各组的工作成果,成绩优秀的组可成为与兄弟班进行文化交流的代表。
第四篇:路桥三公司七月十五活动策划
新大地集团路桥三公司中元节篝火晚会活动方案
一、主题:烧烤篝火 K哥之夜
二、时间:2013年8月21日(农历中元节节)晚20:00-23:00
三、地点:东绕城一标
四、目的:打造一个欢乐、轻松的消夏之夜,为一线员工缓减压力,释放激情;同时搭建一个
展现自我的舞台,通过参加活动、游戏增进员工之间的情感交流,实现领导、员工之间的互动,营造新大地大家庭的欢乐氛围。
五、场地布置:
1准备条幅——路桥三公司烧烤篝火K哥晚会
2准备烧烤工具与食物;3准备柴火、炭、桌椅搭建篝火场地。(吃完饭每个人自带凳子出院子里参加晚会)
六、参加人员:三公司全体员工——综合部负责通知宣传。
七、活动流程:
1活动开场主持——主持人陈芳、阳光
2领导致辞、共同干杯
3特别嘉宾致辞(张三疯疯人院院长致辞、厚黑学大学校长何艳明致辞、我是二货团团长范军致辞、美女代表窦伟致辞、最美家属代表„„)
4游戏环节:准备一些简单的游戏,营造热烈气氛,获胜者得到奖品——主持人田瑞芳 陈芳 5烧烤之夜 篝火晚会——全体员工到院子里放音乐、跳舞、K哥,时间允许可以继续玩游戏。6晚会结束,收拾现场——所有工作人员
7晚会后期工作(书面总结、照片分发、晚会报道、经费汇报等)——边建明、田瑞芳、何艳明负责。
备注:
一、游戏环节
游戏一: 我是吃货
游戏规则:每桌各选一人,由所有员工决定他的吃友,组成一个小组,共五组。两个人互相喂吃的,3分钟之内那个组吃的多就获胜。赢得一方可得礼品,输的一方表演节目。
准备:五个小碗,装满切碎的西瓜。10双筷子。互相喂。亲爱的,好吃吗?再喂一口,哦!
1节目一:手机里由主持人随便挑选一个异性的手机号码,开免提,向对方表白(针对未婚员工); 节目二:做一个非常妩媚的动作,大家承认才可以下台; 节目三:唱“两只蜜蜂” 节目三:学动物叫
1、一边学鸡叫,一边做动作,一边说:我是鸡,我刚下完蛋
2、一边学狗叫,一边啃骨头,一边说:我是狗儿,我最喜欢吃骨头 3:趴在窗户上大喊:放我出去,我不是神经病,我是精神病!4:经典对白:
1我对您的景仰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有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2打雷啦!下雨啦!快收衣服啊!——《大话西游》;
3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为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必须乌蒙话说)
4从现在开始,你只许疼我一个人,要宠我,不能骗我,答应我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到,对我讲的每一句话都要真心,不许欺负我,骂我,要相信我。别人欺负我,你要在第一时间出来帮我,我开心了,你就要陪着我开心,我不开心了,你就要哄我开心。永远都要觉得我是最漂亮的,梦里面也要梦到我!(适合单身女士,要快!)
5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站在你面前却不能说 “我爱你”(东胜话)游戏二:七拼八凑
游戏规则:东绕城南绕城各出15(男生10人,女生5人)人,共30人,必须选出一名组长。组道:托盘、背景disco音乐、奖品一份。
主持人要求大家分组坐好,将游戏规则告知大家每组先选出一名组长,手持托盘站在舞台上。其它小组人员按照主持人的要求提供物品放到托盘中。最先集齐物品的小组获胜。背景音乐起,主持人开始宣读物品,每一个相隔一定时间给队员准备,慢慢加快。采集物品来自日常的例如:眼镜、手表、皮带、袜子、口红、假发、纱巾、一块大红布(新大地旗帜可代替)等,一定要有比难的放在最后如药片、糖果、一毛钱„„主持人还可以临时选择一些东西刁难(例如一根白头发,某位领导的鞋)。
惩罚:赢的人可以获得奖品,输得一方组长必须把搜集到的东西用上(口红、假发、纱巾等,此时找一块布遮住化妆,然后转过身用妩媚的声音问大家:我美吗?问的时候必须翘起兰花指,扭着屁股)
游戏三:诚实勇敢(抓阄)
1、绕着院子里的旗杆跳钢管舞
2、模仿古代特殊职业女子拉客
3、模仿脑白金广告,边唱边跳
4、(男生)选一个男生,一边捶他的胸一边说:你好讨厌哦
5、正面对着十指交扣,深情对视,深情朗诵骆宾王的《鹅》
6、抱着一个男同事的大腿,大叫“老爸老爸我爱你”
2、奖品
共计:425元
3、条幅内容:
浓情端午 共度佳节——祝路桥三公司全体员工端午节快乐!
4、其他准备东西:啤酒、音响、烧烤、D曲(小杜准备)、灯光(租借)
第五篇:《亡灵书》与古埃及人的来世观念
《亡灵书》与古埃及人的来世观念
(一)《亡灵书》与古埃及人的来世观念
(二)【内容简介】
“通往冥世的旅途沿着太阳的轨迹,从日落后开始。当阳光渐渐消褪,太阳将世界留在自己的身后,把光线带到了看不见的深处;在穿过死亡之国后,它在每天早晨复出,重新充满活力。”――《亡灵书》
古埃及人认为生命就象日出日落一样循环往复,隔着地平线,人间与冥界在对称中共存共生。太阳在白天照耀人间,在夜晚光临冥界。死亡只是新生命的过渡阶段,生命可以穿越死亡的门槛。当物质的人体与尘土融为一体后,也遵循自然界循环往复的规律,最终战胜死亡。
相信身体在死后继续存在是古埃及人来世观中最突出的特点。除了把尸体加工成木乃伊之外,从新王国时期开始,他们还在墓中放置《亡灵书》,就是把原来写在金字塔墓室中或棺椁上的祈祷文、颂歌、咒语写在纸草纸上,作为死者的随葬品。由于体积小、价格便宜,多数埃及人都能买来放在自己的墓中。《亡灵书》的盛行对奥赛里斯神崇拜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人们相信借助《亡灵书》的指引,每个人死后都能成为奥赛里斯,享受永恒的来生。
作为关于来世的咒语的最完备的汇编,《亡灵书》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埃及人来世观念的详细证据。
在古埃及人精心准备的来世生活中,我们看到一种追求永恒的梦想。金字塔、神庙、画棺、随葬俑……,都是追逐这个梦想而留下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