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与古典之美 建筑摄影技巧谈
现代与古典之美 建筑摄影技巧谈
我们已经习惯了生活在钢筋混凝土铸成的“森林”中,既然我们没法改变它就改变我们自己的观念好了;自然森林虽然令人心旷神怡,但人类建造的水泥“森林”其实也别有韵味。建筑物往往都能体现当地的民族风俗、科技含量和特殊功能(如桥梁、教堂)等等,所以说拍好建筑物不仅仅是保证画面的垂直、不变形,还要体现出建筑物的内涵才算是一张完美的照片。
建筑摄影是一个具有广泛拍摄对象的领域,它包括现代科技发展水平的高楼大厦、广场桥梁等等,也包括传统风格的宗教建筑、城堡别墅、桥和水坝等等。当然还包括室内设计装饰等等。建筑摄影主要是为了展示建筑物的规模,外形结构以及建筑物的局部特征等。其拍摄的特点是,被摄对象稳定不动,容许长时间曝光。另外,还可自由的选择拍摄角度、时间等客观因素,运用多种摄影手段来表现对象。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从互联网上采集的一些经典的建筑摄影,下一页我们再来讨论详细的拍摄方法。
CanonEOS20D&Sigma15-30mmf3.5-4.5
NikonD70 &18-70mm
NikonD50&15-55mm 不要一看见好的图片就是单反相机所拍摄的,民用级数码相机照样能拍摄出令人刮目相看的照片,只要我们掌握技术和多动脑想想,你的照片也会成为别人模仿的对象的。
声明:本文采用了一些经典的风光摄影作品作为范例,相片均选自互联网。
★建筑摄影之现代篇
现代建筑物主要的特色是技术含量高、外观靓丽、多功能一体化等等。所以我们拍摄的时候要尽量体现出它出彩的一面。
如果建筑物的内外空间都很拥挤,那么广角镜头(有时是移动镜头或透视调整镜头)对于在画面中囊括所有的被摄物,将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建筑物的一个细节或一个突出的特征往往会吸引你的注意力,为了记录下这一细节或特征,长焦镜头可能有助于你解决问题。
CanonEOS300D&70-200mm 上图体现了建筑物“高”的特征,毕竟往往高的建筑都是引人注意的,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此建筑的技术含量。此片没有从低端往上仰拍,而运用低云来体现它的高,这也正是因为建筑物是静止不动的,所以客观因素造就了拍摄的成功。
NikonD70&18-70mm 上图主要体现了现代建筑的艺术性元素,建筑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是一座“房间”的单一功能,有的甚至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给旅游业也可以带来可观的收入。
Nikon5700 现代建筑不仅有技术方面的、艺术方面的、还有功能方面的,新型的工业建筑群虽然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污染,但也是生产生活的必然产物,相信有不少人都很欣赏这种工业之美。
★建筑摄影之古典
古典建筑摄影,其实主要拍的是他的典雅这个方面。古典建筑其实因为年久失修大多都光彩不再艳丽,但古典艺术气息在细节上有很好的体现,拍摄古典建筑的细节可以说是一个拍照技术的捷径。
有时为了烘托古代建筑的氛围,光的运用就更加重要。针对你想突出的要点,细心地观察光线如何才能发挥作用。直射光的照射角度是否在你想了解的细节上投上了阴影?或者你是否认为那些阴影在画面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形成了有趣的明暗图案?如果建筑物的某一侧光照不合适,那么另一侧也许会好一些,或者你也许不得不换一个时间回来拍摄。在拍摄建筑物时,天空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晴朗的天空或有暴风雨的天空可能产生戏剧性的画面,但应尽可能避免在阴暗的天空,极端的天气情况,比如薄雾缭绕或灰雾蒙蒙,可以给画面增加新的内容。
CanonEOS5D&Sigma28-200 泰姬陵我想谁都知道,拍摄泰姬陵我想也谁都能从这个角度去拍,之所以它不同于其他之处就在于阳光和晨雾的运用,让它在我们的眼中又增加了一丝的神秘感。
CanonEOS10D&100-300
OlympusC-2100UZ 古典建筑不仅仅是名胜古迹,当地的流传已久的风俗建筑特色,也是拍照的好素材,通常最能体现当地特色的建筑物莫过于普通大众住的民居了。有些民居因为不连贯,整体性不太好,我们也可以拍摄它的局部来体现当地的风俗特色,有时我们觉得身边的建筑没有任何可拍之处,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你已经审美疲劳了。
CanonEOS350D&70-300mm 觉得古典建筑太死板?太陈旧?让我们等待暴风雨的来临吧!虽然我们不建议在雷暴天去拍照,但能照出上图的效果着实让人兴奋不已,还是那句老话,建筑物自己不会动,排出什么样的效果要看摄影师们的把握了。毕竟这种戏剧性的画面不是谁都能碰上的。
★建筑摄影之桥梁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桥梁在有河流的城市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桥梁的拍摄也属于建筑拍摄的另一个分支,桥梁的线条可以作为很好的引导线来帮助关注引入画面,从而达到摄影师们的目的。不仅是桥类,大多数建筑物,都具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表面、不同的姿态和不同的特点供照相机拍摄,当你绕着感兴趣拍摄的建筑物四处走动时,请仔细观察视线上下建筑物的细节,发现建筑物所呈现出来的流畅和协调的特性。与此同时,还应观察光线照射建筑物的角度,判断何时光线对画面最为理想。不同集中的镜头,焦镜头的焦距调整可以明显影响建筑物的外观。
CanonEOS10D&未知镜头
上图利用桥体作为引导线,让观众的目光很自然的移到画面左侧的繁华都市,前景的桥柱也能很好的体现画面的纵深感。
NikonFM2&未知镜头
大桥往往是最容易成为历史景观建筑物之一的,通常它也同时隶属于古典建筑摄影这个范畴,但是大桥并不会应为宣布为“名胜古迹”而停止它的作用,所以拍摄大桥无论是从大的整体还是大桥的细节来拍都是很不错的拍摄点。
NikonD70&未知镜头
能从大桥的这个角度往下拍需要很大的勇气才可以。远处的迷雾也给大桥带来了神秘的色彩,而桥上的汽车则很好的充当了参照物的角色,大桥的宏伟得以很好的体现。
★建筑摄影之室篇 其实室内摄影也应该叫建筑内摄影,很多建筑物外观看起来很普通,里面却别有洞天,因为室内拍摄和外界的天气已经完全隔离,所以室内摄影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光线。
在室内拍摄建筑物的内部装饰时,若现场光线过暗,可使用三脚架进行长时间曝光。对于狭小的室内照明(或大房间的小部分),手持式闪光灯非常有用,但同时要长时间曝光,而长时间曝光又需要配备三脚架或别的照相机稳定装置。所以室内拍摄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字——稳。
CanonEOS1Ds&未知镜头
FujifilmFinepixS9500 螺旋状的楼梯可以很好的抓住观看者的目光。来引向相片的最深处。室内摄影相对简单,只要保证你有过一个三脚架,一般构图满意的话拍出来的片都是你想要的结果。
NikonCoolPix5700 大型的建筑物通常内部的装饰也很宏伟,只要光线运用得恰到好处,保证画面的清晰不模糊,拍出好的照片来不是难题。
总结:
也许你看完上面的文章开始想,咋没告诉我怎么构图怎么曝光的等等呢?其实拍照我们不必去照搬书本上的来,什么天气用什么曝光值之类的,那个也是人编写的,我们拍照只要拍到自己喜欢的照片,这就是最重要的。这篇文章主要就是告诉我们建筑摄影其实拍出建筑本身的内涵更为重要,毕竟我们不光是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就结束工作了,其实那一瞬间只是刚刚开始„„
第二篇:现代与经典之无锡语文-张军
现代与经典之无锡语文
临沭县双语实验学校
张军
11月20日至23日,临沭一行60多人到江苏无锡参加全国第19届小学语文现代与经典教学观摩活动,现代与经典是学科教学的盛会,短短三天时间,收获颇丰。总体来讲,这次活动可以用古色古香来形容。
本次观摩研讨会上,朱文君、魏星、张祖庆、赵志祥、薛法根、戴建荣、周益民、管建刚、蒋军晶、孙双金等10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执教观摩课并分享自己的教学理念。
从内容上看,多名特级教师不约而同选择诗词或小古文作为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轻松走进古诗文吟诵,快乐学习中华经典。如朱文君老师的《趣读小古文》一课,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在古韵缺失的当代学堂,在古文零基础的小学课堂,该如何深入浅出,带有趣味性地向学生传授古文的运用与韵味。简单的篇章,灵活浅显的运用方法,却有着大大的趣味和回味无穷的人生哲理。赵志祥老师的《古诗的节奏》、戴建荣老师的《将进酒》让人如痴如醉,深深沉浸在了古法吟诵的魅力里。两位老师将重点置于吟诵上,关注平仄音韵,用或高昂或悠扬的“唱调”将一首首古诗词吟得动听,仿佛将人带入了千百年前,脑海里回旋而过学堂里弟子们跟着先生摇头晃脑诵读四书五经,参详国粹经典。
薛法根老师执教的《剪枝的学问》,放在我们临沭的信息化课堂来讲是不合格的,他只凭教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课堂朴朴实实,但扎实有效,比起我们很多所谓的信息化课堂强不知多少倍。管建刚老师执教的《春联》,是一堂“指向写作的阅读课”,在阅读中学写作。蒋军晶老师执教的《文成公主进藏》,寓学法指导于风趣幽默的语言中。
两天半的活动,我们徜徉在名师们的课堂里,享受着小学语文教学的饕餮盛宴,感受着语文教育最前沿的理论,真是“满载一船星辉”。愿“现代与经典”如一盏明灯,指引语文教育的方向,点亮中华民族的未来。
第三篇:教育的现代与后现代之辩
教育的现代与后现代之辩
摘要:后现代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反理性主义教育之上,教育自从神坛走下来后,就受到了理性的束缚,理性主义成为现代教育最好的哲学注解。现代和后现代之辩成为人们理解教育的一种新的途径。教育的重新理解和建构受到人们的关注,后现代主义的建设性观点给人们理解教育以极大的启发。
关键词:教育;现代
;后现代主义;反理性主义
一、教育是什么:后现代的质疑
从我国来看,现代教育的弊端主要表现为教育领域中的权威主义。具体来说就是过于认同教师的知识权威和人格权威,过分强调知识的“神话”。其次是教育领域中的功利主义行为盛行。社会上的文凭主义异化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升学主义的表面繁荣回应了传统的中国教育精神——学而优则仕。精英主义教育理念的代价是以牺牲大众教育为前提。传统的教育体制及目标要求又促成了精英主义教育的发展。如《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7期就曾刊登过一篇文章《后现代主义对于“完人”教育的批判》。该文作者就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目的的理解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后现代主义学者吉鲁提出了教育目的要从优势文化决定的解释中解放出来,肯定个人经验及其代表的特定文化。古鲁希望通过改造教育造就一批具有批判能力的公民。这种公民能够认清优势文化的独霸性,并向它们挑战,进而通过对多元文化的认识跨越文化边际。现代主义教育的“完人”主张试图建立一种标准化的“完人”模式来规定人的发展,将人的发展理解为对“完人”这一标准无限的接近,这样培养的人事实上是没有差异的标准化的人,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传统教育中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事实上是“完人”教育目的观的反映,将学生的发展理解为达到这种“完人”的目标,显然它忽视了人的发展的差异性,忽视了个体与个体的不同的多样特性。这种“完人”教育无视教育发展的时代特点和空间地域不平衡特点,用一种“完人”的规格来塑造不同时代、地域的人是不可能、不现实的。
从人类的教育发展来看,现代性的学校教育自文艺复兴以来,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当中,除了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工具理性外,历史上的传统和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对峙就开始了。后现代作为一种文化思潮,一开始就是对现代性的反叛。后现代主义承袭了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反理性和反主体性哲学的策略和传统。在教育领域,后现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反理性主义教育之上。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就是强调世界自身的多样性。首先,它认为我们不能再给世界一个统一的认识,世界是破碎的,根本就没有一个理性的或非理性的主体,有的只是个体。在世界观上,它是彻底的多元化、破碎化。其次,它没有一个理论支点。后现代主义明显表现出反本质、反规律、反同一性、反确定性、反一切概念,具有彻底的多元论、不确定性、差异的零碎化等等。后现代主义在哲学意义上来说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哲学特别强调要反对近代主义、现代主义共同的基础和特点。另外,后现代主义实际上继承了现代主义的某些因素,对近现代主义则几乎全盘否定。近现代主义,是从笛卡尔为起点到黑格尔达到顶峰。它是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一种一元决定论的哲学形态。它认为,世界有其自身的必然性、规律性与统一性。世界的现象是多样的,但本身就有统一性。它还特别突出强调理性的作用,认为理性是人的本质、科学的基础、是认识世界的唯一标准。这两个特点统一起来就是:通过理性把握世界。它的价值在于把人从神统治下解放出来,是从神治到人治的转变。当然理性主义也有其弊端,当它把理性当作人的本质之后,就把人片面化、对象化、固定化了。教育领域的理性主义在现代达到了顶峰。后现代主义的建设性内涵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重视人的好奇心,主张关心世界;二是崇尚差异性,主张多元思维;三是欣赏人的创造力,还创造于民。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产生,首先是对受到德法激进、否定的后现代主义的冲击的一种回应,在回应的过程中在美国形成了两个流派——新实用主义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首先,新实用主义哲学是将美国的实用主义与德法的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哲学相结合,主张对社会的否定,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则在批判的同时,主张建立一个新的统一的世界观,是一种有机构成的世界观。其次,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在美国的产生,是在吸收了其他流派的“养料”之后,结合美国本土的哲学,是对“过程”哲学的一种改造,以“过程”哲学为核心的。
杜威是美国有影响的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无目的论实际上就是强调教育过程中心,他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影响了美国的教育发展,虽然教育学界对杜威的评论褒贬不一,但是,杜威关于教育改革的思想还是受到了世人的肯定。从这个角度看,杜威的教育思想是否可以归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值得人们去思考。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的主要观点,以及对现代性的批判是欧洲自近代以来,也就是资本主义产生以来提
出的一些价值观念,它是德法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所主要批判的,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抨击“人的主体化”。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主要批判的对象是近代一些思想家的观点。这种批判首先表现在对现代精神的批判,自文艺复兴以来,反宗教,反神学,以人权取代神权的观念以及自然科学兴起,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这个过程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精
神提倡的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中心主义”,从哲学角度来看,是只看到了独立性,自然被看作是人类征服、占有、控制的对象;把自然科学方法视为唯一的方法,使之绝对化。从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精神的第一点来看,我们可以将进步主义教育看作是现代教育的最鲜明的代表。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特别在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潮是过于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有突出个人中心之嫌。而这又恰恰是后现代主义所极力反对的。
纵观人类教育的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现代教育往往偏重于科学知识教育而对人文知识教育缺乏足够重视,学校把培养各种专业人才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年级越高,专注于科学知识与技能教育的程度就越大,学生的知识专业化程度也越高。由于没有完备的人文知识,不少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显得狭隘、不完整。很多人总是把国家的落后最终归结为科学技术的落后,看到西方世界科技的突飞猛进和巨大成功,于是把人类各种问题的解决依托于科技的发展,而忽视了人文精神与文化传统的作用,导致了重物轻人,重物质轻精神,重实际轻价值的倾向。
在一些学者看来,过去讲现代文化和现代精神,主要是以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为参照系的,突出人的主体性,突出工具理性是其主要特征;今天讲现代文化和现代精神,再不能将这种主体性和工具理性作为主要内容来强调,消解主体性的过度弘扬才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走向。这涉及到教育的方向问题,有必要作出明确的回答。由此说来,后现代主义教育的主张并不能代表教育发展的方向。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不是处在后现代而是处于前现代向现代的转化时期,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关键还在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各种思想观念,如人的自我观念、法制观念、竞争意识等。我们的学生应敢于向教师学会说“不”,敢于对课本说“教材太陈旧”!既有的教学评价、竞争以及过重的学业负担似乎与教育的本意相背而行,教育的本真的确迷失了。为了正确把握文化转型时期教育的历史向度,目前应当特别提起对后现代思潮的关注。
二、教育被“噬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
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可以说19世纪以前的教育基本上是人文教育或者说是人文教育占主导地位[1]。只是到了近代工业文明产生以后,科学教育对人的束缚开始显现出来。有人因此认为,20世纪教育的一大悲剧是充当了科技理性的奴隶。在我国,科学主义教育理念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工具理性主义,其次表现为教育过程中的技术主义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人们对科学的盲从心理,窒息了学生的怀疑精神。的确,现代教育发生在工业社会,它与主客二分的文化精神和科学技术相适应。现代社会日益强化的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最终使教育陷入“非人性化”的境地,使“占有”更多的知识以获得外在自身的身份,成为教育的目的。主客对立的思维方式渗透于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使教育成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控制和训练。如果我们不意识这个问题,只重视物质文化和科学文化,而把精神文化、人文文化的发展看作是无关紧要的,必定会使物质文化失去规范和方向,造成文化整体中人文文化的缺漏,从而使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
以人类中心主义的眼光看,世界被表达为与人的关系,人本身是自我建构的产物。随着科学的发展,人在要求自然屈从于人的成就的同时,也被自己的产品所奴役,因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这是近代科学的深刻悖论。不可否认的是,近代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在于过度的分科教育体制,但分科化正是技术筹划的必然后果。今天弘扬科学精神,不必在科学与人文相区别的层面上突出科学的特异性,而应该在科学与人文合一的层面上,检讨我们时代的通病,重审自由和理性。在后现代世界中,人们不再相信知识内在的东西就是好的。为了抛开启蒙运动关于不可避免的进步的神话,后现代主义用悲观主义代替上个世纪的乐观主义。相信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这种信念消失了。正在成长的青年一代不再相信人类将解决世界重大难题,也不再相信他们的经济状况会超过他们的父辈。其实,自启蒙时期开始,在各个领域,从经济、政治、文化到文学乃至教育,就都有与理性主义相反对的浪漫主义思潮。理性主义与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组织、科层结构的日益细密、政治制度的工具化等等相互促进,使工具理性主宰、控制着现代人类社会的各个方向。而后现代则体现了对启蒙运动的事业、对现代技术理想和作为现代主义基础的哲学主张的拒斥。另外,长期以来教育的历史发展在伴随人类工业文明的兴盛的同时,教育本身也被社会“噬化”。噬化的结果用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来审视,可以这样来描述:在教育目标上追求统一。教会教育、私立教育和公办教育在培养要求上人才的目标指向是一致的。在人才培养的要求上,在工业化、技术化的过程中,机械成为了社会的中心,人和社会自身都机械化,人在社会机械化的过程中,成为了一个可以替换的零件,人的创造性、创新性被官僚主义扼杀了;教育价值的主导趋向以实用主义教育价值为主。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利益的追求超过了理解的寻求。学校教育成了生产商品的加工厂。反观后现代主义学者的思想,我们发现情况恰恰相反。以伽达默尔学说为代表的现代解释学认为,“解释”并非传统解释学所坚持的作为文本发言人的作者的一种自我意识的“独白”,而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种“视域交融”。无疑,这种对人类思想和行为的“互主体模式”的深入揭示,将为我们重新审视和反思教育活动中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本质关系提供有益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正如在解释活动中,作者与读者、文本与解读之间体现为一种“循环论证”的关系一样,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双方亦是互构互生而良性互动的。因此,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不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我说你听的单向灌输,而是二者之间互为主体的双向讨论、交流和沟通,是二者之间一种“提问应答”的互为因果的负反馈活动。实际上,这是对传统启发式教育思想的一种更为深入的理解。“启发”不仅体现在教师之于学生的向度里,亦体现在学生之于教师的向度中。换言之,教师并非人们常说的照亮别人而牺牲自己,只予不取的烛光,毋宁说,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他也从受教育者那里不断地汲取燃料和能量,他自身的光芒唯由受教育者才得以点燃和照亮[2]。
针对现代教育中“个人中心主义”的观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认为,不要把人物割裂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人与社会,与他人之间存在有内在的本质联系,在与他人的联系中表现和个体特性构成了自己的身份。所以他们提倡学习“倾听他人,宽容他人,学习他人和尊重他人”,但前提是承认个体自我是关系中的自我,而绝不是个人独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四个学会”,在哲学层面,可以说是带有后现代主义的影子。当然,我们是不会简单将之划为后现代范围。从科学技术与自然的关系上说,技术之上所导致的工具理性,易于造成人在征服自然时的盲从行为。后现代主义自然是有待人去关照的,而不是被视为征服的对象,人与自然是在一种动态的平衡系统中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在现代社会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二者关系更显得重要了。从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来说,技术崇拜与工具理性的弊端表现为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藐视与偏离[3]。环境教育的重视,加强学生对自然、社会的了解,海洋意识、环保意识、地球意识的提出也反映了后现代主义对当代学校教育的正面影响。“为人生而科技”、“为个性发展而科技”、“为社会而科技”的新技术文明观似乎契合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要求。从男女平等意识来看,强调女性的重要性,反对男性中心主义。后现代对异质性、差异性、微观政治等等的强调直接促进了女性主义目标的实现。对差异性和多元性的强调有助于防止抹杀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异,因而有助于阐明妇女的特殊需要和利益。女性是创造性的角色,在很多方面都有重要性[4]。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吸取了女性主义观点,具有宽容的精神。女子教育的重视在当代因此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男女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在后现代那里因此也有明显的体现。
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可以说是处于前现代、现代、后现代3个历史向度的交汇处。这种状况,极大地增加了文化及教育转型的难度。如果处理不好,前现代的东西未加批判地保留了,后现代的东西也未加选择地拿来了,唯独没有把握住现代性。这也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的重要提醒。也就是要使教育文化建设贴近时代与生活,引导人们注重活动的文化追求,以提高人们的精神品格,促进社会文明的全面实现;要使文化建设顺应现代化的潮流,在光大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充分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在新的起点上熔铸出新的民族精神,以求在一种宽广的人文背景下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后现代除去了历史对于人的规定,亦即对于人的区分。不仅如此,后现代还消除了现代对于一个未来的人的期望。现代的人的区分不是人与自身相区分,而是一个将来或未来的人和自身相区分。对于后现代而言,这种未来的区分没有意义,正如其流行语所说:“没有未来。”由于没有规定,理性被彻底的清除。从这个角度看,在教育领域,人的培养也就不存在什么目的和规范。工业社会的“理性主义教育”似乎被全面的否定。
三、教育需“解构”:后现代主义观点
学习过外国教育史的人都知道,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非学校化”思潮是对现代人类教育的最大抨击。伊利奇认为现代学校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制度化”教育的不平等。他坚决反对学校对知识的垄断。他积极提倡“学校化社会”[5]。的确,长期以来,教育被视为一种传授知识的活动,教师是课堂中主宰一切、控制一切进展和处理全部事件的权威者。因此,在这种课堂中,时时刻刻充满着教师为唯一的中心的单极表演和知识授受。教师把课堂当成了他自己的舞台,他是发号施令者,学生只有一味地被动静听,完全变成了教师所代表的成人主流文化知识的接受者和容纳器。而这种知识始终被视为绝对客观的,它与知识接受者的主观参与和体验无关。学生以读死书、死读书为荣,从而使应试教育成为现行教育的主要模式,学生高分低能和缺乏独创个性成为阻碍教育发展的顽症。因此,随着解释学的“理解”概念在教育学中得到认可,随着对教学活动中学生认知参与作用的积极肯定,不仅将极大地发挥出学生的学习潜能和调动其个体创造性,而且也必然意味着长期以来统治人们头脑的顽固而僵化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教育思想的寿终正寝。
再来审视后现代主义学者的观点,如维特根斯坦的关于语言和意义的观点,对认知适应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育研究中被作为反对经验主义、理性主义的工具。我们如果用巴门尼德的区分来描述历史、世界和语言、教育4个整体的话,那么,历史的主题是真理之路,世界的主题是意见之路,语言的主题是虚无之路,教育的主题就是解构之路。博德尔认为,越过世界的边界到达语言的领域,这决不意味着进入后现代,相反,它要求的是语言的区分。同理,教育的全面改革绝非仅靠教师语言就能完成。目前,在我国有学者极力呼吁教育的本意就在于寻求课堂教学的意义,教学就是对话,教学就是交往。显然这些说法是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产生的。其不足及片面性也是显然的。为此,我们不妨试问一下:“教育就是对话吗?”而博德尔是不再追问“谁在说话”,而是追问“说了什么”。在这种问题的转换之中,他突出了语言的道和说的区分。当然,道和说的区分是晚期海德格尔的基本主题,他发现了语言学的悖论,所说并非所道,所道并非所说,而语言的道说只是在其宁静。所说和所道的区分在海德格尔那里构成了技术语言和诗意语言的区分,而后者正是他所要经验的纯粹语言。湖南师大教育系的石欧先生在他的一本专著中曾明确提出教学的本质在于教师语言的飘忽不定性。固然这种理解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有其创造性的地方,但是完全的赞同和提倡恐怕还是不妥。从后现代主义学者的思想中,我们能否悟出一些道理?
我们重新回到教育史中去看看。在教育史上,主体性素质的培养曾受到教育家的广泛关注。在西方国家,从古罗马昆体良的“教是为了不教”,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运用他们的智力到夸美纽斯的教育应遵循自然性的原则;从卢梭的必须把人当人看待,把儿童当儿童看待,到杜威的儿童中心论,让儿童主动获得发展,无不包含着对主体性的追求。教育家赫钦斯呼吁:“教育应是主体为人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唯在发挥人性,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其目的是人性不是人力,教育不应该成为可悲的经济工具。”赫钦斯的观点也反映了人们对工业文明下理性主义教育的批判与反思。当然也有持完全相反的观点,如永恒主义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理智的训练发展人的理性,培养有理性的人。学校不是社会的仿造,学校的中心任务便是向学生传授真理性知识。而在怀疑论的后现代主义那里,主体被看作是现代社会的一项发明,是启蒙和理性的产儿。他们主张抛弃主体。而所有后现代主义都特别突出它否定现代主义,区别仅在于激进程度。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则要提供一个世界观。否定是要通过彻底摧毁原概念、原基础而扭转教育、哲学、文化的一个方向。比如,反基础是后现代主义的共同特点。通过反基础,才能实现反对中心、反对统一性。在教育领域,既是反对教师权威,在反对教师中心的同时,也反对儿童中心,主张师生平等交往和交流;反对教材的统一模式,主张知识来源的多样化,摒弃课本中心论;反对构建统一和划地为牢的科学体系,强调研究方法的多元,提倡意见的差异性存在。张再林先生因此在2000年5月10日出版的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说,后现代主义思想体系中的现代解释学带给当代哲学的变革既体现在认识论领域,又体现在伦理学领域。也就是说,解释学对解释活动中互主体性关系的认可、对他人理解可能性及积极意义的认可,不仅意味着一种独断论真理观的消解和一种开放性真理观的奠定,而且也同时意味着一种权威主义的社会理念被一种民主和平等的社会理念所取代,意味着诸如宽容、同情、信任、善解人意等德行的强化,和作为一种“普遍伦理”的“交往理性”的积极生成。以诠释真理为宗旨的解释学最终又指向了一种开发道德意识的所谓“教化”理论。在解释学里,真理与伦理的关系由二元对立开始走向了一元统一。这毋宁说宣布了一种后现代主义教书育人理论的可能。我们可以看出后现代思潮为教育研究指出了一个发展的方向,即教育研究活动中的差异性,揭示了教育真理的条件性,使教育研究从现代性下解放出来,从一元转向多元。
承认后现代主义已经或即将进人我们的生活确实比较痛苦,也许,当我们把后现代主义琢磨透了之后,后现代主义也就不那么可怕了。后现代作为对现代的反思、补充、解毒,始终处于次要而必要的地位,可以作为今天社会发展的某种新动力。但是,一旦反理性主义成了主要方面,影响、控制整个社会的物质统治时,便必然走入纳粹、“文革”等等。我国著名美学家李泽厚认为,将后现代观念搬进目前大部分地区、情况尚处在工具性远未成熟的前现代状况的中国,需要特别小心[6]。当然“文革”时期“踢开学校闹革命”、“读书无用论”绝非后现代的产物。后现代主义毕竟是西方的舶来品,作为还处于前现代性下的中国来说,历史辩证的对待是必要的。这也是我们审视现代教育的科学态度。
参考文献:
[1]张应强.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J].高等教育研究,1995,(3):33.[2]张再林.现代解释学对教育理论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0,(5):10.
[3]欧阳友权.现代科技文明的人文哲学[J].北京大学学报,2002,(2):69.
[4]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73-274.
[5]季苹.西方现代教育流派史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17-218.
[6]张斌贤.西方教育思想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684-685.
[7]严万约.西方后现代思潮与教育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1999,(1):45.
[8]李泽厚.历史本体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2.33-34.
(好范文版权所有)
第四篇:初识建筑之美
初识建筑之美
题目:浅谈建筑的美
摘要:建筑给人们以美或不美的感受,在人们心理上、情绪上产生某种反应,存在着某种规律。本文浅观福建土楼,对建筑的美以深度思考。
关键词: 建筑 土楼 功能 文化 艺术
社会日益变化,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座座桥、教堂不断问世:福建的客家土楼、广东开平市的碉楼„„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就一座座建筑而言,它们的形体都有其特殊的意义,你能从其中领悟它们的意味、读懂他们的语言、欣赏他们的美吗?建筑师历代以来对建筑形式美的各种思考与探索,展现了当今多元化时期建筑的形式美,引发了人们对建筑形式美以及其表现形态的进一步思考。
梁思成与林徽因曾这样描述建筑:“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由温雅的儿女佳话,到血流成渠的杀戮。”
勒·柯布西埃则在《走向新建筑》这样说:“石头长年沉睡在石床之中是毫无生命力的,但把它砌在圣彼得教堂上的拱顶上就成了动人的戏剧。„„建筑的戏剧和生活在万物中的人类的戏剧是一样的。帕提农是动人心弦的;埃及的金字塔,„„也是动人心弦的。„„就是这些石块造成人类的房子,这就演奏出一曲万物协调的交响乐章。”由此可见,建筑赋予石头生命,同时建筑的每块石、每块砖都在诠释着着设计者的思想,向世界展示建筑的美。
就建筑的空间层面而言,建筑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个容器,就连城市也是如此。刘易斯·芒福德直接将她形容为盛装人类文明的“巨型容器”:“若没有不漏的容器,新石器时代的村民便无以贮存大麦酒、葡萄酒和油类;没有带盖的石坛子、陶坛子,也无以防备鼠类和害虫;没有箱匣、谷囤、粮仓,他们也无法经年累月地贮藏粮食。没有永久性的居住地,也无法集中照料和保护老、幼、病、弱。新石器发明创造超过其以前文化的地方,就在于这些永久性的容器:这时期的一些方法、材料和形式,我们至今还在受用。现在城市本身,虽有各种钢铁和玻璃材料,但本质上仍然还是些土生土长的石器时代的构造。„„城市无非就是一个„„巨型容器。”
从他们的话语,以及历代建筑师不断的探索中,我们可以发现建筑的各方面都有其特殊的含义,那么到底怎样发现建筑的美呢?下面就福建土楼浅谈建筑的美。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踏遍华夏大地后,曾感叹不已的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套用他的话,许多人士看了曾被外国误认为导弹发射基地的福建永定客家土圆楼之后,颇
有“土楼归来不看屋”之感。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历史之悠久,种类、数量之多,结构之奇巧,功能之齐全,堪称世界之最。有圆楼、方楼、五角楼、八角楼、纱帽楼、吊脚楼等各式土楼三十多种。走进土楼,就像走进一个神秘的东方古城堡,又像走进一个和美、温馨的小社会。
总体来说,永定客家土楼的美体现在它的概貌、功能、艺术、文化等方面。
1、客家土楼之概貌
对于这些土圆楼外观,形似从天而降的神秘飞碟又似拔地而起的巨大蘑菇,以其奇特的造型震撼着世人。其外观可以与古罗马雄伟的竞技场相媲美,又让人怀疑许多现代体育馆的设计是不是受了它的影响。对于土圆楼,有曰:“犹如古罗马之城堡”,直指云天;有曰:“好似黑色的神秘飞碟”,从天而降;有曰:“好似一座汇聚万源之水的古井”,永不干涸;有曰“就像一本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博大精深,它就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世界居民建筑的一朵奇葩”。
同时说起美观,是就土圆楼的艺术独特而言。土圆楼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整体造型上。土圆楼造型艺术是土楼最大魅力之一,崇山峻岭之间,它以浑然一体的形态岿然屹立,气势恢宏,壮丽非凡。圆的外形与天穹相呼应,本色的黄土墙与大地融接。永定客家圆楼是那样的苦心经营,却宛自天然,仿佛神工。这些土楼或单体拔地而起,岿然矗立,或聚集成群,蔚为壮观;有的依山临溪,错落有致,有的平地突兀,气宇轩昂;有的大如宫殿府第,雄伟壮丽,有的玲珑精致,巧如碧玉;有的如彩凤展翅,华丽秀美,有的如猛虎雄踞,气势不凡;有的斑驳褶皱,尽显沧桑,有的光滑细腻,风流倜傥; 2
有的装饰考究,卓尔不群,有的自然随意,率性潇洒。这些土楼与蓝天、碧水、山川、绿树、田野、阡陌、炊烟、等元素交相辉映,浑然天成,构成一幅天地人相和谐、精气神相统一的美丽画卷。另外,土楼内部,雕刻、彩绘、镂空等图案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展示技艺精湛,出类拔萃;楹联、诗词等文辞的意境深远,更体现出满腹经纶、儒雅倜傥的士大夫气。
土楼除了外墙、瓦面的颜色与大自然和谐统一外,土楼外的所有附属建筑使用的材料均与主体建筑相同风格外表的楼门、门槛、及其他构件也是如框、门楣、门槛、门石、青石,或用硬质窗棂、窗台等全部用律用花岗石板或青设鹅卵石,围墙也用普通土楼所有木构
一致,暴露在台阶、窗户以此。楼门的门扇,或用花岗杂木;窗 框、杉木;台阶一石板。门坪铺鹅卵石砌成。件均不油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仍保持原汁原味。土楼的内部与外部的建筑风格一致。楼内所有建筑除了墙体外一律以木质结构为主,其风貌与楼外保持一致。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大部分土楼内部只作一般装饰,既无雕梁画栋,也无油漆彩绘,一切保持本色,但仍不失古朴之美。
2、客家土楼之功能
就功能而言,土楼也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成就。著名建筑学家方拥先生就指出永定客家土楼是世界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成就,是中国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结晶。它们在生土版筑技术上臻于成熟,在使用功能上周全完善,在艺术处理上具有审美价值,在文化内涵上 3
蕴藏着深厚的积淀。
客家土楼特别是圆寨的坚固性最好。圆筒状结构能极均匀地承受各种各种荷载,不会因受力不均而影响结构;同时外墙底部最厚,往上渐薄并略微内倾,形成极佳的预应力向心状态,在一般的地震或地基不均匀下陷的情况下,土楼整体不会发生破坏性变形。由于土墙内部埋有竹片木条等水平拉结性筋骨,即便因暂时受力过大而产生裂缝,整体结构并无危险。同时为了消除雨淋威胁,客家人在墙顶设计出挑达3米左右的大屋檐,屋檐巨大,如盖如伞,盖上红砖赤瓦,自然不用担心大雨会淋湿墙体,剥蚀墙体。客家土楼皆处湿润多雨闽西地区,但至今未见土楼遭雨淋而毁的记载。
而且土楼的结构布局都是轴线对称的,而且在轴线的中心显赫位置必定设置祖堂,以供敬奉。这是客家人强烈的家族凝聚意识的体现。另外土楼回廊贯通(无论哪一种楼型,即使等级森严的五凤楼,各房间各院落之间,必有贯通全楼的回廊或通道,以及公共楼梯),并且每座楼都有用来举行宗族宴请、婚丧喜庆、祭祀祖先等大型活动的厅堂和作节日欢庆场所或习武健身场馆或晾晒作物场地的门坪,无一不体现了聚族而居的亲情感。
土楼的功能还体现在它的经济实用上面。土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是黏土、杉木、石料、沙、石灰、竹片、瓦等。当地有丰富的赤红壤和广袤的森林,生土和林木资源充足,这是大自然对客家的恩赐。用于夯筑承土墙的沙质黏土是指沙质黄土与黏土按一定比例拌成的泥土,既坚固又有一定的韧性。而且泥土来源于大地,回归于大地,取自山坡,不破坏耕地也不产生建筑垃圾。杉木也来源于当地山上,且可两次使用。石料更是遍布每一条溪河,用之不竭。
另外由于土楼用的是土墙,具有冬暖夏凉的作用,而且有很好的防潮防湿作用。
3、土楼之艺术性
土楼的建筑艺术首先表现在选址的自然性。永定客家土楼的选址颇为讲究。由于永定境内山峦纵横,沟壑交织,坡度各异,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势地形选择楼址,必然会形成参差错落、层次分明、蔚为壮观的建筑风貌,有如南溪、初溪土楼群等,都依天然地势而建,置土楼于风景优美的大自然中。数以千计的土楼群也同样恰到好处地与所在村庄错落有致的群山、梯田、村道等融为一体,完美展现了土楼与周围环境的精妙融合
土楼的建筑艺术还表现在建造的科学性。永定客家土楼不仅选址讲究,而且结构奇巧:中轴线鲜明,厅堂、大门、主楼都建在中轴线上,横楼(屋)和附属建筑分布在左右两侧,整体两边对称极为严格,与远古中原生土民居建筑、殿堂等风格一脉相承;以祖堂为核心,楼楼有厅堂,以主厅(祖堂)为中心组织院落,以院落为中心进行群体组合;古朴典雅,楼内整体 风格与楼外景观风格协调,部分土楼厅堂雕梁画栋、典雅堂皇;内通廊式平面,四通八达,体现了客家人敬祖睦宗、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
土楼的建筑艺术还表现在整体造型的多样性、装饰的简约性等等。
4、客家土楼之文化
永定客家土楼有内涵丰富、对仗工整的楹联,其内容主要体现耕读为本、忠孝仁义等传统精神,部分土楼还有众多名人题刻。这些都反映出永定客家人仍秉承着中原的传统文化。岁时节庆、婚丧喜庆、民间文艺、伦理道德、宗法观念、宗教信仰、穿着饮食等等,处处展示了客家的古朴民风。土楼人家的方言,较完整地保留了
上古汉民族的口头语。同时土楼内部还讲究阴阳八卦,加上廊道交叉纵横,错综复杂,房间门厅众多且十分相似,因此在当地就有“一座土楼就是一座迷宫”的说法。
由永定客家土楼可以看出,建筑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性:完美的受力结构是建筑之美更本。2)适应性: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3)艺术性:社会、宗教、文化与哲学思想的发展变化是影响建筑风格的重要因素。
4)文化性:建筑的文化性首先体现于民族性 5)美观性:外观上有很好的视觉效果
所以说,看建筑,应从它的的外观、功能、艺术、文化等方面入手,而不应该是只看外表。就像看人一样,不是只看外表就能了解一个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建筑也需要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才可以发现它的美。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建筑的海洋中找出最美的建筑,只有这样才可以领悟建筑的意味、读懂建筑的语言、欣赏建筑的美。
第五篇:欣赏古典诗词之美,感受古典诗词之魅力(推荐)
欣赏古典诗词之美,感受古典诗词之魅力
情境导入 语文阅读教学经验充分证明:高中学生阅读与鉴赏古典诗词思维活动的活跃与否,首先取决于他们对具体作品的第一感觉――听觉、视觉等的感受是否强烈。由此,教学时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器官与视觉器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品鉴古典诗词。
以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例,新课导入时,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施播放著名朗诵艺术家康桥朗诵的白居易《琵琶行》音画视频供学生视听。如此,既能引导学生在康桥抑扬顿挫的吟诵中、在紧扣《琵琶行》诗歌内容而不断幻化的精美画面中,感知《琵琶行》的音韵美、节奏美、画面美、意境美、情感美等,从而产生妙不可言的艺术鉴赏审美体验,还能在“润物细无声”中激发学生产生随着音画视频中的节奏与韵味高声诵读《琵琶行》的强烈愿望,继之顺利走进流播千古、脍炙人口的《琵琶行》文本,跨越千年时空与远古诗人白居易和诗歌中的琵琶女艺术形象进行近距离的沟通与交流。再如,教学李煜的词《虞美人》时,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施播放邓丽君演唱李煜《虞美人》的音画视频供学生观赏,引导学生在聆听邓丽君的温婉吟唱与观赏音画视频中精美拟古画面的过程中,顺利走近李煜,走进《虞美人》文本,继之探究古典诗词《虞美人》中蕴含着的诸多美学意蕴,品味这首词的艺术魅力。
细读深品 古典诗词与所有文学作品一样,蕴含着丰富的美学特质,读者需要细读深品方可感知与体味。以教学李白的《蜀道难》为例:
1.一读求顺畅 引导学生一读《蜀道难》时,提醒学生利用文末注释将文本中未曾相识的“凫”、“猱”、“?Y”、“?f”等生字正音,还要根据语境给“塞”、“参”等多音多义字正音释义。此外,这首诗运用古体诗的写作手法,一唱三叹反复吟咏,句式极富变化多姿,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九言、十二言等皆有之,不仅如此,换韵也极为频繁。因此,一读时,还要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其已有的古典诗词诵读经验,准确判断每一句诗句的停顿、抑扬、顿挫、缓急等。如此,才能顺利通读全诗。
2.二读明诗意 引导学生再读《蜀道难》时,要求学生在初读这首诗歌的基础上利用诗末注释及已有的古典诗词学习辅导资料,将诗歌翻译成现代汉语。学生不仅要了解体现在这首诗歌中的表层意思,还要了解隐含于这首诗歌中的“功业难成”之深层意蕴。对于点明诗歌主旨的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等,不仅要反复品读与深层探究,还要及时背诵默写。
3.三读探文脉 引导学生三读《蜀道难》时,让学生梳理出诗人写作全诗的抒情线索,理清这首诗歌的结构层次:叹蜀道之高峻而难行――叹蜀道之险凶而可畏――叹蜀川战祸之惨烈而告诫友人须“居安思危,防险戒逸”。
4.四读品手法 引导学生四读《蜀道难》时,鼓励学生尝试品析诗歌中采用复沓、夸张等修辞手法极言蜀道奇险高峻奇丽风光的写作手法,品鉴这首诗歌“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间”(沈德潜《唐诗别裁》)章法灵动、气象宏伟之艺术风格。
比较拓展 不同的作家所抒写的情感世界、所描绘的生活画面、所憧憬的美好未来等,呈现着风格迥异的内在特质。比如,曹操诗歌以慷慨苍凉悲壮见长,陶渊明诗歌以平淡醇厚质朴凝练见长,高适诗歌以雄浑质朴苍劲悲壮见长,柳宗元诗歌以明净简峭见长,李清照诗歌以婉约清丽幽怨见长,辛弃疾诗歌以明快激越豪放见长等。可谓各有各的气度,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情调,各有各的意境,各有各的抒情方式与表现手法,这就是古典诗词作家独特的创作“风格”。这种艺术风格是作家成熟的标志,表现在古典诗词作品的和谐统一的内容与形式中。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欣赏古典诗词的不同艺术风格,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视野,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水平。
比如,教学李白的《蜀道难》时,我们可以将王维的《山居秋暝》引入学生的比较阅读视野,引导学生对二者的艺术风格、表现手法等进行多视角的比较阅读鉴赏。虽然李白与王维都钟情于风景如画的大自然,其《蜀道难》与《山居秋暝》分别是二者山水诗的杰出代表,都以其璀灿夺目的光辉垂耀千古。但由于李白与王维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大不相同,所以《蜀道难》与《山居秋暝》的艺术风格也大相径庭。因此,教学李白的《蜀道难》时,引导学生将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比较阅读,既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知《蜀道难》笔势纵横、雄浑飘逸的艺术特质,感受李白诗歌飘逸豪放的独特个性,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王维《山居秋暝》的清幽宁静、物态秀美,感受王维诗歌清幽恬淡的艺术风格。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精粹内涵的艺术载体,是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学生学业测试、升学考试等的重要考查内容。中国古典诗词对于培养学生的高品位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高尚审美情趣和美好民族情感等有着其他文学艺术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故此,教学时,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直接鉴赏古典诗词的意蕴美、通过细读深品逐层深入鉴赏古典诗词的内涵美、通过比较阅读鉴赏古典诗词的艺术风格等,迅速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水平与古典诗词鉴赏品位。
[作者通联:江苏海安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