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邓小平与改革开放(上)(答案)
课件名称:邓小平与改革开放(上)
测试题目共:28,总分值:100 ,测试时间:60分钟 得分:77
第1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全接受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这一重要战略决策。(是否题)(分值:3)
A. 对
B. 错
第2题、1977年7月,中共中央恢复了邓小平的中央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职务。(是否题)(分值:3)
A. 对
B. 错
第3题、在革命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经受了革命战争的考验和“文化大革命”的磨难。(是否题)(分值:3)
A. 对
B. 错
第4题、1978年春夏,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全国掀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否题)(分值:3)
A. 对
B. 错
第5题、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是否题)(分值:3)
A. 对
B. 错
第6题、1966年,一场长达八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是否题)(分值:3)
A. 对
B. 错
第7题、邓小平是中国人民的忠诚儿子,始终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民主自由和富裕幸福以及中华民族的独立、统一和伟大复兴而奋斗。(是否题)(分值:3)
A. 对
B. 错
第8题、在决定恢复邓小平职务的中央全会上,邓小平这样讲:“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一个是做点工作。”(单选题)(分值:3)A. 做官
B. 做人
C. 谋权
D. 谋名
第9题、1977年7月,中共()全会恢复了邓小平原来担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单选题)(分值:3)
A. 九届二中
B. 九届三中
C. 十届二中
D. 十届三中
第10题、1978年9月8日至13日,邓小平率中国党政代表团出访()。(单选题)(分值:3)
A. 美国
B. 英国
C. 朝鲜
D. 日本
第11题、结束1978年9月东北之行以后,邓小平向当时主持党中央工作的()提出了一个重要议题——党的工作重点转移问题。(单选题)(分值:3)
A. 周恩来
B. 华国锋
C. 刘少奇
D. 董必武
第12题、拨乱反正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说,是以()为指导,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分清重大是非,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增强全党的团结。(单选题)(分值:3)
A. 马克思列宁主义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 毛泽东西思想 D. 邓小平理论
第13题、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单选题)(分值:3)
A. 《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
B. 《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决案》
C.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第14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将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上来。(单选题)(分值:3)
A. 拨乱反正
B. 解放思想
C. 社会主义现代化
D. 市场经济建设
第15题、1982年9月1号,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的重要思想。(单选题)(分值:3)
A.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 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D. 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16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强调“在管理方法上,当前要特别注意克服()。”(单选题)(分值:3)
A. 个人主义
B. 形式主义
C. 官僚主义
D. 主观主义
第17题、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作了题为()的重要讲话。(单选题)(分值:3)
A. 《论十大关系》 B. 《整顿学风党风文风》
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第18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单选题)(分值:3)
A. 华国锋
B. 刘少奇
C. 邓小平
D. 杨尚昆
第19题、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判断改革开放成效提出三条标准,其中不包括()。(单选题)(分值:3)
A.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 是否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第20题、党中央于1979年4月召开工作会议,提出了()的八字方针。(单选题)(分值:3)
A.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B. “调整、改革、整顿、开放”
C. “调整、解放、整顿、提高”
D. “纠正、改革、整顿、提高”
第21题、下列选项中,对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内容描述正确的是()。(多选题)(分值:5)
A. 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
B. 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C. 维护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
D. 科学评价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第22题、1976年10月6号,在()的共同领导下,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多选题)(分值:5)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华国峰
D. 叶剑英
第23题、1977年7月,中共中央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其中包括()等。(多选题)(分值:5)
A. 中共中央委员
B. 中央政治局委员
C. 中央政治局常委
D. 中共中央副主席
第24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了()领域的内容。(多选题)(分值:5)
A. 阶级改良
B. 理论创新
C. 道路开辟
D. 制度建设
第25题、邓小平是领导“中国第二次革命”的伟大的()。(多选题)(分值:5)
A. 经济学家
B. 改革家
C. 战略家
D. 理论家
第26题、邓小平的一生始终在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的崇高事业而不懈奋斗。(多选题)(分值:5)
A. 新民主义
B. 自由主义
C. 社会主义 D. 共产主义
第27题、1992年,邓小平强调:“(),只能是死路一条。”(多选题)(分值:5)
A. 不坚持社会主义
B. 不改革开放
C. 不发展经济
D. 不改善人民生活
第28题、1978年9月13日至20日,邓小平视察了()等地,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多选题)(分值:5)
A. 东北三省
B. 唐山
C. 天津
D. 上海
第二篇:邓小平改革开放
邓小平改革开放
《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请回答:(1)为什么说1979年“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什么?
(2)“有一位 老人”这位“老人”指的是谁?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
(3)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4)歌词中的“老人”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内容吗?它有何影响?
(5)歌曲歌颂了“老人”的丰功伟绩,你能说一说这位“老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作了哪些贡献吗?
答:
1)“春天”是指:改革开放的春天,也就是改革的开始的意思。
2)“老人”指的是: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画了一个圈”是指:将福建、广东两省划为经济特区。
4)“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南方谈话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
5)这歌是歌颂邓小平同志的。
他的贡献有:
在“文革”结束后,邓小平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在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的指引下,邓小平做出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两大历史性贡献:一是正确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二是成功地找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描述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1)这位“老人”是指谁?他划出一个“圈”是指什么?当时在广东划的“圈”总共有多少个?(6分)
答:邓小平设立经济特区3个
(2)对外开放的主要含义包括(D)(2分)
①吸收侨资、外资②引进先进科学技术③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经验④扩大对外贸易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标是指什么?(2分)
邓小平理论
答: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南巡的故事。
第三篇:邓小平复出实事求是,改革开放
实事求是,走出文化大革命,迈向新世界
————观纪录片“邓小平的历史性转折”
中国的国情十分复杂,复杂到一代伟人,两代伟人也不能执掌的如鱼得水,开一个好头,也避免不了蛇尾的结局。
毛泽东,也意识到了他在建设国家中犯的错误,没有让人民富起来,60年代的三年饥荒害死了不少人,他知道,也想纠正过来,但是人们的热情高涨到他无能为力,不能站出来纠正这样的错误,主要是不能打击人们的积极性。新中国建立之初,信心和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对文化大革命也是这样,一旦发动,想要收回就难乎其难了。局势似乎不能够再被掌控。
邓小平是个聪明人,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还是起伏不定,一切正直的人似乎都难免这样的命运,但是邓小平以显赫的身份还能使自己保存没有殒身在文革的黑色浪潮中,实在是大智慧的作用使然。他的一生,他行事的标准,或许就是实事求是,韬光养晦的写照。
在叶剑英、华国锋粉碎四人帮之后,叶剑英请邓小平出来主持工作,也是为了对抗华国锋的“两个凡是”。邓小平“三落三起”最后一次起来主持中央工作,即提倡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是一扫文革时代错误思想的清新之气。依我看,邓小平的实事求是之处在于:
一、走出国门。毛泽东除了苏联,没有去过任何国家。邓小平不是。他一旦复出,首先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出国访问。他去了日本、去了美国,他频频出国,频频接待外国使团和记者,感受国外的发展动态和现状,思索自身的发展平静和改革方案。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人评论说,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已经打开,就再也关不上了。因为改革开放就如一股强大的洪流,一旦夺门而出,便势不可挡,只可费力地引导,无法强制再次闭关。
二、正确评价毛泽东的个人功过。邓小平的聪明之处在于把握大局。文革结束了,一代伟人
毛泽东也与世长辞。在评价毛泽东功过是非的时候,邓小平说,不能学赫鲁晓夫。赫鲁晓夫一上台就把斯大林批的体无完肤,是错误的。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后来搞文化大革命,是过。总的来说,还是功大于过。如此评价毛泽东,既尊重了历史真相,又维护了人民的感情。对中国社会的复苏和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三、实践出真知。邓小平在作出改革开放的决定时,默默地走访了很多地方,他到深圳时,所见所感更加激发了他关于改革开放的决心。邓小平从不以自己的个人感觉说话,虽然不可能离开个人评价和价值观,但他的每一句话都很负责任,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深思熟虑后得出来的。是参考价值极高的,可信的。
对于改革开放30年,本人的批评态度十分明显,但是邓小平本人对改革开放的设想也未必就是现在的发展现状。也许正和毛泽东相似。改革开放之迅猛之势可比洪水猛兽,一旦决堤,难以人力阻隔。邓小平纵然伟大,然而,推出改革开放之初的邓小平已是耄耋老人,再也无力引导改革开放的洪水猛兽。而后继者,从眼界和谋略上都远不如邓,改革开放就如放松了缰绳的野兽,其再发展的方向还是我们社会主义中国吗?不得而知。
第四篇:改革开放30周年心得体会:邓小平与当代中国思想解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改革开放的30年,是持续快速发展的30年,也是解放思想的30年。正是思想的大解放,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大变革、大发展。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邓小平作为解放思想的旗手,对当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作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回顾邓小平领导我们解放思想的艰辛历程,重温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拉开了当代中国解放思想的序幕
两个凡是首见于1977年2月7日中央两报一刊社论。按照这一方针,那就要继续坚持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继续维护文化大革命的左的错误,就只能使中国继续陷入**和混乱。这是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的。正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文革中第二次被打倒、当时尚未恢复工作的邓小平,首先站了出来,旗帜鲜明地表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申明自己的观点。
(一)复出前多次发表谈话,对两个凡是表示异议。据《邓小平年谱1975-1997》记载:1977年2月,两个凡是一提出,邓小平立即表示反对。他同前来看望他的王震说,这不是马克思主义,不是毛泽东思想。4月10日,邓小平致信华国锋、叶剑英和中共中央,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提出: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4月10日后的某日,邓小平同前来看望他的汪东兴、李鑫谈中共中央转发他4月10日和1976年10月10日致中共中央信的有关情况,在谈话中向他们明确表示:两个凡是不行。5月24日,邓小平同王震、邓力群谈话,系统地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其中包括这样几个主要论点:第一,毛泽东同志说,他自己也犯过错误。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情,这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个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第二,即使是正确的话,也不能到处搬用,把毛泽东同志在这个问题上讲的移到另外的问题上,在这个地点讲的移到另外的地点,在这个时间讲的移到另外的时间,在这个条件下讲的移到另外的条件下,这样做,不行嘛!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个科学体系,要准确、完整地理解,不能断章取义。他说,我给中央写信,提出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这是经过反复考虑的。我和罗荣桓同志曾经同林彪作过斗争,批评他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而不是把毛泽东思想当作体系来看待。这篇讲话,是最早从政治上和哲学上对两个凡是思想的系统批判。
(二)复出后第一次讲话的中心内容就是强调完整准确与两个凡是的对立。1977年7月16日至21日,中共中央召开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领导职务。邓小平在会上发表复出后的第一次讲话,便是强调完整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其锋芒仍然是指向两个凡是。他说:不能够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而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完整体系去获得正确理解,更不能像林彪、四人帮那样,引用毛泽东同志的某些片言只语来骗人、吓唬人,那样,只能割裂、歪曲毛泽东思想,损害毛泽东思想。他特别强调,在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中,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对我们党的现状来说,特别重要。其所以特别重要,是因为它们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历史观,而两个凡是正是同这两条根本对立的。
在文革结束之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身负众望的邓小平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对当代中国的政治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尽管他的这些谈话和讲话还没有公开发表,但是已经在中央领导人和一部分高级干部中开始传播,完整准确与两个凡是的对立已经日趋鲜明,二者的斗争已经不可避免,当代中国解放思想的序幕已经拉开。
领导和支持真理标准大讨论,吹响了当代中国解放思想的号角
在邓小平批判两个凡是的同时,广大干部、群众要求拨乱反正、纠正文革错误的呼声也一直以实践的方式冲击着两个凡是。历史把解决真理标准问题鲜明地提到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在全国范围内开了解放思想的先河。同时,这篇文章也受到一些人的抵制和反对,包括当时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某些领导人和某些理论权威,他们认为这篇文章的矛头是针对毛主席的,是砍旗、丢刀子,是方向性错误。一时形势变得严峻起来,解放思想遇到了阻力。又是一个关键时刻,又是邓小平首先站了出来,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以坚决有力的支持,领导和推动了意义深远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吹响了解放思想的号角。
(一)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观点。在准备这次会议讲话稿的时候,邓小平对胡乔木等人说,现在发生了一个问题,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都成了问题,简直是莫名其妙!因此决定,这次会议的讲话,第一个问题就讲实事求是。他在讲话中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我们开会,作报告,作决议,以及做任何工作,都为的是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究竟是否正确或者完全正确,还需要今后的实践来检验。如果我们不这样做,那我们就一定什么问题也不可能解决,或者不可能正确解决。他批评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不但如此,有的人还认为谁要是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谁就是犯了弥天大罪,他们提出的这个问题不是小问题,而是涉及到怎么看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问题。为了反驳所谓砍旗的说法,邓小平引述了毛泽东从1929年到1963年关于实事求是的一系列论述,指出:离开实事求是,即使我们口头上大讲拥护毛泽东思想,实际上只能是违背毛泽东思想。我们一定要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这篇讲话,对主张实践标准的同志是个坚强有力的支持,对否定实践标准的同志是个深刻有力的批评,对刚刚兴起的群众性思想解放大潮是个巨大的推动。
第五篇:邓小平思想考试题与答案
1.简述“八荣八耻”的主要内容;
2.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1.答:“八荣八耻”是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3月4日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时提出来的。其主要内容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2.答: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就“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素质教育重在铸魂,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不是片面发展的教育;是培养人的合理素质结构,包括生理的、心理的、思想的、文化的素质教育
1.中共十三大正式确认了()的战略步骤
A:两个阶段
B:“三步走”
C:一个中心
D:四个现代化
批阅: 选择答案:B
正确答案:B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
A:社会主义制度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无产阶级专政
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批阅: 选择答案:B
正确答案:B
题目: 3.党的十三大指出,百年大计,()�
A:教育为本
B:育人为本
C:质量第一
D:安全至上
批阅: 选择答案:A
正确答案:A
第一次作业
简答题
1.为什么要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
答:认真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对于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理论和坚定不移地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是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让我们全面深刻地掌握它的基本观点及其相互关系;明确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有助于学习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解决社会主义事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在学习邓小平理论中,既要坚持它的基本观点,又要加以实践使之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
(2)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是坚定不移地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利于学习邓小平高瞻远瞩,着眼于全局的战略眼光,从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高度,重视教育、改革教育、发展教育;有利于遵循邓小平所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努力创造和逐步形成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有利于像邓小平那样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脚踏实地,为教育事业发展多做实事、多办好事。
2.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和贯彻邓小平教育思想?
答:完整准确地理解和贯彻邓小平教育思想,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简述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
答: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如下:
(1)教育战略性;
(2)教育时代性;
(3)教育务实性;
(4)教育阶级性;
(5)教育适应性。
4.简述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内容。
答: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内容有:
(1)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2)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人均国民生产总产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3)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产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选择题
1.邓小平教育思想是(A)的重要组成部分
A.邓小平理论B.毛泽东思想C.马列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
2.邓小平抓政治上拨乱反正的一项重要工作是(B)
A.推翻“两个估计”B.批判“两个凡是”C.强调实事求是D.坚持调查研究
3.邓小平抓教育上拨乱反正的一项重要工作是(B)
A.批判“两个凡是”B.推翻“两个估计”C.强调实事求是D.坚持调查研究
4.恢复高考制度是(B)
A.1976年B.1977年C.1978年D.1979年
5.1985年5月19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C),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可的。
A.经济搞上去了B.生产发展了C.教育搞上去了D.人民富裕了
6.邓小平指出,知识分子是(C)的一部分
A.无产阶级B.劳动人民C.工人阶级D.人民群众
7.1984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A)改革的决定
A.经济体制B.教育体制D.科技体制D.政治体制
8.邓小平提出(A)是第一生产力
A.科学技术B.经济建设C.教育卫生D.生产劳动
9.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D)
A.改革开放B.发展才是硬道理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0.1929年,邓小平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A)
A.百色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南昌起义
11.1997年9月12日,召开了中国共产党(B)全国代表大会
A.第十四次B.第十五次C.第十四届五中全会D.第十三次
12.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根本方法是(C)
A.历史分析法B.调查研究法C.理论联系实际法D.总结经验法
第二次作业
论述题:
1.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内涵是:其一,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其二,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其三,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关键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2. "四有”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四有”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就是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道德,就是要树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共产主义道德风尚;有文化,就是指社会主义新人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有纪律,就是指自觉遵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守党和国家的法律和各项纪律。在“四有”中,理想和纪律是社会主义新人基本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而道德和文化则是建立理想和遵守纪律的前提和基础。
选择题
1.邓小平教育思想根植于中国土壤,有其形成与发展的(ABC)
A.实践基础B.理论来源C.历史条件D.阶级根源
2.“两个凡是”的内容是指(BC)
A.凡是真理都要坚持B.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都坚决拥护
C.凡是毛主席的指示都始终不渝遵守D.凡是文件都要学习
3.1985年,邓小平强调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ABCD)
A.有理想B.有道德C.有文化D.有纪律
4.邓小平教育思想不同于传统教育理论主要体现在(AB)
A.提出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B.提出引进外国智力,使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
C.提出自力更生D.提出培养目标
5.邓小平指出,毛泽东同志告诉我们(ABC)是敌后的三大任务
A.战争B.生产C.教育D.斗争
6.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主要方法有(ABCD)
A.理论联系实际法B.历史分析法C.调查研究法D.总结经验法
7.邓小平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关系时的基本观点是(ABC)
A.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B.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开放
C.经济要发展,教育要适合国情D.经济要发展,教育要稳定
8.1978年4月22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AD)不断有新的发展
A.内容上B.途径上C.原则上D.方法上
9.邓小平认为(B)与(C)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A.政治B.红C.专D.业务
10.邓小平的辩证思想对其教育思想产生重要影响,具体体现在:(ABC)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红与专的辩证关系
C.利用外国智力,走教育开放之路D.对传统文化的扬弃
第三次作业:
1.从何说明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答:(1)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是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力量,教师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培养目标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我国,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使命。
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育人的基本要求: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重视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培育又红又专的接班人;
(2)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学说的一个重要原则,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主成部分,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
3.论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答:(1)加强师资培训工作,建立和完善师资培训工作体系,使培训工作专业化,制度化;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完善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加强师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师德修养。
(2)办好师范教育:健全和完善师范教育体系;深化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师范院校的教学水平。
选择题
1、毛泽东教育思想是(C)在中国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A:马克思主义B:民主主义C: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D:社会主义
2、邓小平同志认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要把知识分子真正作为一支(C)的力量
A:团结 B:联合C:依靠D:统一
3、毛泽东同志除了强调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外,还更加全面、完整地提出教育要同社会实践和(D)相结合。
A:生产劳动B:经济建设C:社会发展D:科学实验
4、毛泽东同志一贯重视教育改革,并把改革(B)作为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A:旧社会 B:旧教育C:旧观念D:旧中国
5、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是(A)的教育思想。
A:毛泽东B:邓小平C:马克思 D: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