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徐闻中学2011年10月月测语文试卷(语文答案(B卷)
徐闻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年级第一次阶段测试
语文试卷(B卷)答案
1、B(A.茕茕孑立(qióng);C.谬误(miù);D.悲恸(tòng))....
2、A(A.鳞次栉比:象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B.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C.侃侃而谈: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D.春意阑珊: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3.C.(A搭配不当,“健全”不能与“共识”搭配。B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在“一体”之后加上“的商业运作模式”之类的词语。D主客颠倒。)4.A(注意“幽默或讽刺”“反语或双关”等手法的表达作用)5.C(应释为“征召”)
6.D(兼词,相当于“于此∕于彼”。A.是,表判断/介词,固定结构。B.介词,在/介词,对于。C.代词,这件事/助词,的。)7.C(①“未乱时”⑤指诗经时代、“成周之时”⑥“尚”用指祈祷。8.B(文中无依据。)9.(1)自古极治之时/贤且能者运于上/陇亩之民相安于下而不知其所由/然饫饱歌乎④/秩然成文/成周盛时之诗是也/安知今不若古之时耶/仁杰其试为之/余他日南归/驾小车过北门/求有竹之家而问焉/仁杰尚歌以发我///余当鼓缶而和焉。(4分。每错、漏3处扣1分,扣完为止。)
(2)9.(1)我预料天下一定会有修葺整顿房舍居室而恢复太平盛世景象的人,但我(一时)还没看到。(“修饬”“观”的解释各1分;“未之见”特殊句式1分)
(2)旁边种植着数百竿高高的竹子,四季应时的各色花木也环绕着种植在房舍附近。
(“植”作动词(1分)解释“修”(1分),“环艺左右”中能将省略句翻译出来(1分)。)【文言文参考译文】
诸暨是绍兴府的属县,和婺州(今浙江义乌)接壤。国朝刚攻下婺州时,正在进攻张士诚的伪吴政 权,两军相持,没有决出胜负,双方的军队都驻守在诸暨界上。张士诚依仗诸暨为屏障,趁机出兵突袭侵扰(国朝军队),两军相互杀戮没有一会停歇。所以诸暨蒙 受兵祸最为严重。高大的奇石,都被砍伐采挖了来制作攻守的工事和器具。百姓苦于兵祸,大都逃避到深山大谷中居住,抛弃了故宅而不敢居住。经过这里的人见了,无不为之伤怀。
现在国家平静稳定了已经十多年,百姓都安居乐业。我推想诸暨县中一定有修整了房舍恢复到它繁盛 之时景象的,不过未能见到。今年,诸暨县士子方伯修对我讲:他的朋友张仁杰先生,住在诸暨城北门外,旧宅已经毁于战火了。等到战争结束后,才重新开辟旧 址,铲除了荒草瓦砾,修造房屋十多楹。旁边种植着数百竿高高的竹子,四季开放的花草,沿着宅院周围栽培,放琴的架子、温酒的炉子、诗书画卷等器具,都陈列 在室内。张仁杰在未发生战乱时曾有不厚的俸禄,到现在,州县多次征召他,他都推辞不应承。长年以写诗作文来自娱,十分自得。他为自己的房舍取名为“新雨山 房”,希望能够由我来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一所宅院的兴和废,是一件很小的历史事件,但可以从中看到世道的安定和混乱、百姓的劳苦和安 逸,并非没有根据的。当战争正值惨烈的时候,人们虽然拥有儿女财物却担心不能保全,即使有供居住的房舍,难道会有时间来维护修缮,并且能体会到住在房中的 安适吗?粮草的征缴,整天呼喊着缴纳的人站满了门庭,即使有美丽的花草、可供娱乐的诗酒,谁又能亲受其中的快乐呢?现在张仁杰能够活动在一个房子之中,来 察时事事物的变化,穷尽性情所安,谁使他能得到这种生活的?不正是在上位的铲除祸乱使天下重归安定太平吗?
从古以来极太平的时期,贤能之士得以在朝廷之上发挥其才干,田间的百姓能安于下位但不知这种政 局从何所得来。但他们饱足之后,歌啸吟咏,整饬有序地自然成文,成就了周朝鼎盛时期的诗章,就是这样的。怎么会现在不如古昔呢?张仁杰先生你就尝试着去做 吧。我改天南归,驾着小车经过诸暨的北门,会寻找种有竹子的人家去拜访你呀。张仁杰先生尚能歌唱着兴发我的情感,我会击缶来和你唱和。
10、(1)答案:一是月光下的太行山峰如女子黑黑的发髻,写出山体高峻,排列密集。一是把山岭之势比作蝌蚪游动,形容山势连绵,逶迤雄阔。(2分)这样的比喻生动描绘出夜晚时月光下太行山静矗和起伏的独特景象。(1分)(2)答案:“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表达了俯仰今古,世事沧桑,感慨万端;(2分)“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阔大苍凉中,寄寓诗人飘泊不定、感时怀古的悲怆心绪,既有故国之痛又有身世之悲。(2分)
11、(1)无以至今日,无以终余年。(2)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3)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4)厥有《国语》;孙子膑脚
12.D E(D.“离开庙堂政治之后”错,先秦道家是一个学派,没有进入庙堂政治;E.“因此”错,第一段相关句的原文是转折关系,不是因果关系。)13.B(没有“人生信仰”错,原文第七和第八段中的相关概念是“灵魂救赎”“灵魂信仰”。)
14.“道家”和“道教”不同。(1分)划线句先说墨家有自己的组织,在这一点上,墨家和道家是不同的,也就是说,道家是没有组织的。(1分)接着说在“这方面”墨家和道教“相类”,也就是说,道教也有组织。(1分)由此可见,道家和道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分)(每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第2点和第3点必须紧扣例句展开分析,离开文本不给分。答“相同”,本题不给分。)
15.①处于百家既罢、儒术独尊的历史环境;②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不易为人接受;③缺乏把苦难化为幸福的信仰;④朝廷对墨家有极大的戒心。(每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第2点和第3点可以合起来表述。机械抄原文,角度角度与题目不一致,酌情扣分。)
16.①在结构上,与前文“一朵朵亮丽的小白花,任凭烈日灼烤,劲风摇曳,依旧开得那么灿烂”相呼应,交代了小白花灿烂的原因,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2分)②在主旨的表达上,青年村干部对马刺根(小白花的根)的解释,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2分)
17、(1)干燥、灼热、沉闷、令人焦躁。(1分)(2)①交代高原史无前例的旱情(1分);②渲染生命难以生存的艰难环境(1分);③为下文白花、泉水的出现作铺垫,反衬回隆村的生存智慧。(2分)(意思对即可)
18.(1)文中的“小白花”是在艰难的环境中坚韧、顽强、乐观生存的智慧生命的象征。(3分)(2)作者热情赞美了不起眼的小白花,赞美他们的生存
智慧,赞美他们给予了我们如何面对自然、面对生命的启示。(3分)(意思对即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9.(1)采访的关于中国作家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问题是一个热点问题。
(2)采访的对象身份特殊,见解独特、深刻。(3)采访者抓住要害,提问层层深入。
20.热爱中国文学,关注中国文学。马悦然先生作为一个英国人,非常难能可贵地长期致力于研究、传播中国文学,特别是关注中国当代文学。他告诉中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是“世界的中心”,且评选也很难做到公正,不要看得太重。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重要障碍是翻译太差,提出需要一个文学修养很高的英国人翻译中文作品。他还身体力行,亲自为山西作家翻译小说。他对中国现代文学是充满期待的,但面对中国浮躁的现状,他又是充满忧虑的。
21.(1)渴望和鄙视同在。
(2)客观原因是我国从没得过这个奖项,主观原因是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由于经济、社会等原因,对这个奖项的需要还不强烈;改革开放以后,民族需要提高了,民族自信心增强了,同时,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心理也增强了。
(中国作家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心态是复杂的。一方面总以为它是世界的中心,每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世界上最好的作家,加上国人的期待,中国不少作家将获得诺奖作为终生奋斗的目标。另一方面,价值观念的差异,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翻译的障碍,西方对中国文学有一定偏见,因此,对诺奖产生了不屑一顾的酸葡萄的感觉。
这种心态的形成原因,主要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国作家从封闭逐渐走向开放,渴望得到世界的承认,但由于和客观和主观原因制约,中国作家与诺奖仍然相距遥远,面对现实,国人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思想和浮躁的心理。)
22.陈家祠是广东省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祠堂建筑(百粤冠祠),(2分)是一座荟萃了砖雕、石雕、木雕(1分)和陶雕、灰雕(1分)等岭南民间建筑装饰的艺术殿堂。(1分)(语句通畅1分)23.
邀请函
尊敬的王凡校友(1分):
为庆祝学校成立100周年,学校将于2011年教师节举行庆祝校庆100周年活动(1分)。我们荣幸地邀请您在2011年教师节(或届时)来校(1分)作关于“成才与成人”专题讲座(1分)。衷心希望得到您的支持(1分)。
晖山中学校庆办公室 2011年5月1日(1分)
(6分。以划线为准,每处1分,时间在教师节之前即可)
例文
根
人无根不立,树无根不长。身为华夏子孙,我们的根深深植埋在上下五千年的辉煌文化之中,深深潜藏在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奔腾血液之中。(论点)地理的隔离,文化的差异,经济条件的距离,都无法阻挡中华大地上56个民族的融洽相处,只因我们都有共同的民族之根,体内总有割裂不断的那段联系。
弯弯的海峡将台湾与大陆母亲相隔开,但那无形的文化桥梁,相通的文化氛围都无不证明彼此乃同根同脉。台北故宫博物馆中的一幅山水名画,仅得一半,别处一半则收藏在祖国大陆。就如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所言:“你在那头,我在这头。”我们盼望两幅画作合一,盼望两地沟通无阻,只因我们乃同根所出。可惜,部分是非不分的台独分子,妄图忘记淡化这一民族之根。各种亲近外国势力,挑衅大陆母亲的言论屡见不鲜。诚然,这种种令人气愤的不智之举仅是部分人自欺欺人的愚蠢行径。根,岂是尔等狂妄之徒说断就断。体内涌动的血脉,口中所讲的汉语,笔中所书的汉字都是固根保根的坚定力量。(例证一:用台湾与大陆的血缘联系证明华夏之根)
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充分地展现根凝聚众心的力量。历史上因战乱远赴欧洲的少数民族不远千里回归中原的事例,充分展现了根维系各族的力量。56个民族,56朵花。我们既要欣赏花的美丽,也要懂得赞叹根的魅力。(过渡段)
钱学森不畏美国当局百般阻挠,毅然与之周旋到底,力求回国奉献自身。李嘉诚、邵逸夫等香港富豪功成名就之时也不忘大力捐献钱财,促进祖国建设。华侨奋斗的身影遍布世界各地,他们享受着在异国他乡用双手打拼而来的成就,但众人心底都怀着回到祖国一览山河之美、发展之快的心愿。祖国风景独好,这是因为众人心底都充满了那份浓烈的乡情。情浓似酒,情厚似海,情满似香。或许,有许多海外华侨的子二代满口外语,不识中文。但他们对功夫的崇拜,对周杰伦中国风歌曲的迷恋都无不表明他们力图寻根,希望感染更多中华文化的韵味。(用大商人、华侨等证明华夏之根)
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华夏子孙,一根相连。我们在歆羡树上花儿各具风姿之时,感叹各发达国家美好生活之时。理应回头溯源,牢记自身根脉所在。我们在热衷于出国留学,疯狂于一众外国歌星、影星之时,理应低头寻根,重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人不能忘本,树不能无根,就让我们从根出发,重新焕起身为炎黄子孙的那份自豪感。(总结全文)
第二篇:2012年湖北高考语文试卷B卷及答案
2012年湖北高考语文试卷B卷及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灵秀 磷光 玲珑剔透 聆听教诲 ....B.诞生 旦角 淡泊明志 担当重任 ....C.宿营 诉说 夙兴夜寐 素昧平生 ....D.咨询 滋生 芝兰之室 孜孜不倦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羞涩 袅娜 歌声缈茫 荷塘薄雾 B.霜天 廖廓 峥嵘岁月 浪遏飞舟 C.细腻 箫索 落蕊残叶 秋蝉嘶叫 D.嫩黄 葱茏 婆娑起舞 繁茂苍翠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说到底,世上风景闲流水,端的还是要人慢下来。中国这如许的城市中,最是江城得了个中 ,且将它 地挥洒出来。这 江城街头巷尾,湖畔公园里数不胜数的茶馆,茶铺,一个人在清晨里不慌不忙地起来,到茶馆里,一坐就是一天,那叫一个悠闲!
A.趣味 痛痛快快 当是 遛 B.滋味 淋漓尽致 便是 踱 C.意味 兴致勃勃 自是 逛 D.韵味 尽情尽兴 恰是 晃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坐上画舫游清江,如行画卷之中,江水清澈,绿树蓊郁,自然与人,和谐相依,随风生长,好一派如诗如画的风光!
B.游览三峡大瀑布时,我们从倾泻而下的水帘中狂奔而过,尖叫声、嬉笑声响成一片,那真是充满刺激的难忘体验!
C.当今已经很少有人会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致,拿出一本小说,从头到尾地阅读一遍,欣赏其委婉动人的故事。
D.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而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孔乙己》描写了科举考试失意者的命运。作者对孔乙己的穷困潦倒和因窃书而被赶出鲁镇的悲惨遭遇,寄予了同情。
B.已知杀父娶母的实情却迟迟不采取复仇行动,这一情节构成《哈姆莱特》中著名的“延宕”,体现了主人公复杂、矛盾的心理。
C.宋词至苏轼,让人耳目一新。苏轼拓宽了词的题材,提升了词的格调,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开创了具有革新意义的豪放词派。
D.意识流小说以心理时间作为叙述的主要时序,代表作品有《墙上的斑点》、《追忆逝水年华》等。斯特林堡的《半张纸》也有一点意识流的味道。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冯友兰
人们开始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这些言论和文章都很简短,没有联系。打开《论语》,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寥寥数语,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打开《老子》,你会看到全书只约有五千宇,不长于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可是从中却能见到老子哲学的全体。习惯于精密推理和详细论证的学生,要了解这些中国哲学到底在说什么,简直感到茫然。他会倾向于认为,这些思想本身就是没有内部联系吧。如果当真如此,那还有什么中国哲学。因为没有联系的思想是不值得名为哲学的。
可以这么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是由于这些言论、文章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哲学家也就不必有正式的哲学著作。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若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只有看他们的语录或写给学生、朋友的信。这些信写于他一生的各个时期,语录也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它们不相联系,甚至互相矛盾,这是可以预料的。
以上所说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联系,还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简短。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还是有系统的推理和论证。但是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还是不够明晰。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甚至在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
因而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当然,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得兼的。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不很明晰,所以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
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拿诗来说,诗人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有说的。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聪明的读者能读出诗的言外之意,能读出书的行间之意。中国艺术这样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里。
中国艺术的理想,不是没有它的哲学背景的。《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道家认为,道不可道,只可暗示。言透露道,是靠言的暗示,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言一旦达到了目的,就该忘掉。诗的文字和音韵是如此,画的线条和颜色也是如此。
《论语》、《老子》中简短的言论,都不单纯是一些结论,而推出这些结论的前提都给丢掉了。它们都是富于暗示的名言隽语。暗示才耐人寻味。你可以把你从《老子》中发现的思想全部收集起来,写成一部新书。不管写得多么好,它也不过是一部新书。它可以与《老子》 原书对照着读,也可以对人们理解原书大有帮助,但是它永远不能取代原书。6.下列关于原文前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每张只有寥寥数语,上下章在思想上也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为他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彼此不相联系也是可以预料的。
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表达哲学思想也就不必非有正式的哲学著作,而是可以散见于日常的交谈和书信之中。
C.西方哲学著作采用系统的推理和论证表达思想,而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表达思想,所以思想的表达不够明晰。
D.《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些比喻例证之间可以没有相互联系,不像西方哲学著作中的推理论证那样有密切联系。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意往往不直接表达,而是通过暗示让人领会。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比如名言隽语和比喻论证,正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方式。
B.明晰的表达固然值得肯定,但富于暗示的表达则更耐人寻味,只有聪明的读者才能发掘出诗的言外之意和书的行间之意。
C.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因为其意可由读者读出。同理,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正因为语言简短,才能读出更多新意。
D.中国艺术的思想,当然不是只为中国艺术所独有,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就体现了这种理想,《老子》堪称范例。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固然反映了中国艺术的理想,但从根本上说还是由中国哲学自身的认知特点决定的。
B.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体现了中国哲学对言意关系的独特认识,那就是为语言难以直接、完全地呈现思想。
C.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决定了它所表达的思想是难以还原的,因为读者所发现的思想包含他自己的体会。
D.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强调暗示,体现出对语言作用的排斥,因为思想无法靠语言的固定外延和内涵来表达。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家有名士
王湛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王浑之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仍与语,转造精微。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遂留共语,弥日累夜。济虽俊爽,自视.缺然,乃喟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去,叔送至门。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济聊问叔:‚好骑乘不?‛曰:‚亦好尔。‛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萦,名骑无以过之。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邓粲《晋纪》曰:‚王湛字处冲,太原人。隐德,人莫之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焉。昶丧,居墓次,兄子济往省湛,见床头有《周易》,谓湛曰:‘叔父用此何为?颇曾看不?’湛笑曰:‘体中不佳时,脱复看耳。今日当与汝言。’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济性好马,而所乘马骏驶,意甚爱之。湛曰:‘此虽小驶,然力薄不堪苦。近见督邮马,当胜此,但养不至耳。’济取督邮马,谷食十数日,与湛试之。湛未尝乘马,卒然便驰骋,步骤不异于济,而马不相胜。湛曰:‘今直行车路,何以别马胜不?唯当就蚁封耳!’于是就蚁封盘马,果.倒踣,其俊识天才乃尔。‛】
既还,浑问济:‚何以暂行累日?‛济曰:‚始得一叔。‛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浑曰:‚何如我?‛济曰:‚济以上人。‛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曰:‚臣叔不痴。‛称其实美。帝曰:‚谁比?‛济曰:‚山涛以下,魏舒以上。‛【《晋阳秋》曰:‚济有人伦鉴识,见湛,叹服其德宇。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 .【注】正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内的文字是南朝刘孝标的注解。有删改。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A.不觉懔然,心形俱肃 肃:恭敬 .B. 绝难乘,少能骑者 绝:非常 .C.唯当就蚁封耳 就:留下 .D. 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 谓:评价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家人不了解王湛的一组是(3)
○1济先略无子侄之敬 ○4唯父昶异焉 ○2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 ○5浑日:“何如我?” ○3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美痴 ○6卿家痴叔死未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11.下列对正文及注解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湛不被人了解,连侄儿王济也曾以为叔父痴呆,每次去祖父墓地祭祀从不看望叔父,见面不过寒暄而已。
B.王济看到王湛床头放着《周易》,感到奇怪,问叔父要此书何用,是否看过此书,流露出对叔父的轻视。
C.王湛看不上王济的那匹马,王济于是牵来督邮马喂养,十几天后给叔父试骑,方知叔父骑技极为高超。
D.王济告诉父亲,说叔父远比自己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后来见到武帝时,又说叔父王湛超过了魏舒。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3分)(2)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3分)(3)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魏舒身长八尺二寸,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參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后值朋人少,以舒充数,于是发无不中,加举措闲雅,殆尽其妙。
(选自《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有删改)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1)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 关雎》)(2)吴丝蜀桐张高秋,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3)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4)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5)风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_。(庄周《逍遥游》)
(6)___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7)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8)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耳边杜鹃啼 罗琅
午夜梦回,睡不着觉时,我通常起身看书或写稿,醒的时间无定时。近来醒来常听见悲切鸟啼,像贺铸词《忆秦城》句: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杜鹃鸟通常在二月份起就开始夜啼,唐诗中有‚杜鹃枝上月三更‛,年年二月起,它的凄厉悲切的啼声,时近时远。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片树林,那一片树林,晨昏可听到各种鸟鸣,自然每年也少不了杜鹃的‚不如归去‛的鸣叫,夜班鹃啼大概也发自那里。
据说杜鹃啼到吐血而死,三月份姹紫嫣红的‚山踯躅‛,有人叫‚映山红‛,更多人则叫它为杜鹃花。传说是因杜鹃啼叫吐血亡后,这花便是它的血化成的。杜鹃鸟开始啼叫,正是杜鹃花开得最灿烂的时候。像现在已四月立夏,我在浅水湾头,耳边还有它悲悲啼啼的声音,传自山边。看来花虽已谢而鸟未亡,可见啼血化花只是美丽的附会。
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据说它不自己营巢,产卵在地上,等到其它鸟类出去觅食,剩下空巢,它就把卵统统放进别人巢中,等别的鸟代它孵育。这自然不是一位好母亲所为。想来小鸟孵出来后,可能还要别人代它喂养到毛翼丰满,能自行觅食为止。这鸟比起乌鸦燕子的母性,显得不负责任,好在它能整天悲悲切切却引人同情,所以有说它是杜宇望帝的化身,使‚蜀人悲子鹃鸟鸣‛哩!
据说逆旅中的游子,听到这种啼声,常常动起思家归心,唐代无名氏《杂诗》云:
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有家归不得时,整天却听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心中的烦躁牵挂之情可以想象。
杜鹃啼声凄厉悲切,古今公认,但它的声音大概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附会。有人听出它是‚姑姑,姑姑‛,也有人听出是‚姑乎,姑乎‛,二潮州人则听出是‚姑虎,姑虎‛,且凭这蹄声,编织成一个动人的故事叫做《姑嫂鸟》,潮州家喻户晓,还在舞台演出。潮州旧历四月盛产杨梅,到了端午便过时,杨梅开花在初春,也正是杜鹃启啼之时,传说有姑嫂两人善于绣花,工艺精湛,能亲见之花均被绣尽,唯独未见杨梅花的样貌,杨梅开花在夜间,开完便谢,同时杨梅多种于山林,封建时代的妇女三步不出闺门,她们两人深以未能亲见杨梅花开为憾,于是相议于月明之夜,结伴离家到杨梅林中观赏杨梅花开的形状,准备把它绣出来。当她们到杨梅林时,遇见一只老虎,嫂子惊得昏了过去,及醒来,不见小姑。于是一路呼唤‚姑姑,姑姑‛,后来叫的精疲力竭,发现小姑的鞋子,知为虎所噬,于是啼叫‚姑姑‛变成‚姑虎‛,‚姑虎‛,因怕回去婆家责骂,叫至吐血而死,死后化成鸟,在每年杨梅花开时即开始呼叫,一直要叫到端午杨梅过后为止。
潮州人叫这种鸟为‚姑嫂鸟‛,而不说它是与杜宇有关。一种鸟有这样那样的传说,自然是各地有不同人创造的故事。文学作品是人创造出来的,故事同环境、时间相结合,可以编成动人的作品。即使像杜鹃这样不值得恭维的鸟,一样可以附会成凄婉哀伤的故事。当我们听到这些故事,甚至读到前人写的诗词时,我们同情其故事,就自然忘记了这种鸟的恶行止,可见文学手段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人们也喜欢把一些耳闻眼见的事物,与美好的传说结合在一起。杜鹃这种鸟就这样美化了几千年,而且还会继续下去。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开头部分引用贺铸的词句,烘托了杜鹃鸟的凄美形象,引发了人们对杜鹃鸟的同情,也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意味和文学性。
B.关于杜鹃鸟啼血化花的传说,作者对其事实依据不以为然,对其文化内涵和文学意蕴也并不认同。
C.作者介绍动物学上的杜鹃鸟,其目的不过是把真实的、行为恶劣的杜鹃鸟客观地介绍给读者,以便读者对杜鹃鸟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D.文章中间引用唐代无名氏的《杂诗》诗句,渲染了杜鹃鸟啼叫声的凄厉悲切,进一步加深了游子“有家归未得”的思想愁绪。
E.文章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让个人情思和哲理意蕴相互映衬,形象鲜明,内涵丰富,可读性强。
17.文章用了较大篇幅叙述“姑嫂鸟”的故事,请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4分)18.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4分)
19.选取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深探究。(8分)
五、语言文学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2012年4月9日,湖北省“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全民读书月活动正式启动。为配合这次读书月活动,请从《楚辞》和《史记》两本书中任选一本,写一则阅读宣传语。要求:①联系该书内容;②表达简明得体;③字数不超过40字。(4分)21.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字数不超过30字。(4分)
‚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22.欣赏右边这幅漫画,请为其题诗或配文。要求:①符合画面情景;
②表达鲜明生动;
③字数不超过40字(4分)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 ~ 三
1.C
2.D
3.B
4.B
5.A
6.A
7.C
8.D
9.C
10.A
11.A 12.(9分)(1)(3分)王湛于是和王济一起谈论《周易》,(王湛)分析精微,王济从来没听说过,感叹(叔父)深不可测。
(2)(3分)王浑问他这样说的缘故,王济感慨地把此事如此这般详尽地叙述(一遍)。(3)(3分)武帝每次见到王济,总是拿王湛来调侃他。
13.(3分)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參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
14.(8分)
(1)(4分)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 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4分)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
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15.(5分)
(1)君子好逑
(2)空山凝云颓不流(3)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4)休说鲈鱼堪脍(5)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8)此后汉所以倾颓也(8个小题,从中任选5个小题即可)
四、(20分)
16.(4分)B C 17.(4分)
①相对诗词、传说的片段引用,“姑嫂鸟”这一民间故事则为完整叙述,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杜鹃传说的美好意义。
②“姑嫂鸟”的故事,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18.(4分)
①文章以“杜鹃啼”为线索将杜鹃啼叫的时间,杜鹃啼叫的悲切状况,以及杜鹃啼叫声的附会情况结合起来。
②文章以“杜鹃啼”统帅文章引用的诗词和传说故事,将其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19.(8分)
答案示例一:文学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凡鸟,但在文学中却发生了变化。文章引用贺铸词《忆秦娥》句“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和唐人诗句“杜鹃枝上月三更”,烘托了杜鹃鸟啼的凄美。啼血化花的传说,用杜鹃花的美丽衬托了杜鹃鸟的美好。杜宇望帝和“姑嫂鸟”的传说,则赋予杜鹃鸟道德和情感意义。上述诗词和传说,赋予杜鹃鸟美好外形和高尚品格,美化了杜鹃鸟。把不无恶名的凡鸟提升为具有美好色彩的文学形象,显示了文学的力量。
答案示例二:杜鹃鸟已成为中国文学中表达思归之情的符号。
杜鹃鸟的文学形象总是或隐或显地与“不如归去”的啼鸣声联系在一起。古往今来,大量的文学作品经常用杜鹃鸟啼来表达思归之情。比如本文引用唐人诗句“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就鲜明地表现了这一特点。即使在作者看来,杜鹃鸟的叫声也表达了思归之情。可见,杜鹃鸟作为文学形象,已经成为中国人表达思归之情的文学符号。
答案示例三:契合了中国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
杜鹃鸟这一文学形象蕴含丰富;杜宇望帝的传说表达了爱国思想;“姑嫂鸟”故事表现了求真求美的理想;唐人诗句“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表达了思乡之情。这些丰富意蕴,寄托着中国人对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追求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契合了中国人独特的 民族文化心理。
(如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正常评分)
五、(12分)
20.(4分)
答案示例一:著《离骚》屈子行吟泽畔,书香荆楚传华夏;读《楚辞》楚人再诵乡音,文化湖北续辉煌!
答案示例二:史家绝唱,无韵离骚;读史明志,鉴古通今,史学经典,请读《史记》!21.(4分)
答案示例一:鱼儿扑扑跳,猫儿哈哈笑。
水快没有了,看你哪里跑?
莫把假当真,请君仔细瞧!
答案示例二:虽说这鱼儿不在水中,那猫儿也算是饱了眼福,正所谓望梅止渴,“画鱼”充饥。
六、(60分)
第三篇:九年级(初三)语文(B卷)答案
2012—2013学第一学期南昌市期中形成性测试卷
九年级(初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12分)
1.B(2分)2.A(2分)3.D(2分)4.C(2分)5.B(2分)6.C(2分)
二、(22分)
(一)(10分)
7.B(2分)8.假装直接(2分)
9.曹操因此怀疑杨修诬陷中伤曹丕,更加讨厌他了。(“因”、“ 谮害”、“愈”、“之”每处0.5分)(2分)
10.C(2分)
11.(四条原因,以第四条的说法较全面且符合小说的叙述,以第二条的说法较为简单、片面,不可取。第一条是直接原因,第三条是次要原因,所以第四条更有说服力。(如果同意第一、第三条,言之成理,也不为错。观点明确得1分,理由言之成理即得2分。)(3分)
(二)(8分)(每空1分。凡错、漏、增字,该空不给分。)
12.(1)人迹板桥霜(2)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3)零落成泥碾作尘
(4)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5)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三、(20分)
(一)(10分)
13.C(2分)
14.比喻(或借喻,1分);指的是“我”和闰土之间所产生的心灵上的隔膜。(2分)
15.没有消失。依据:①我的母亲曾对“我”说:“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面。”②闰土得知“我”要回来的消息时,对“我”母亲说:“我实在欢喜的了不得。”③在贫困的情况下,还送给我“干青豆”。④闰土看见“我”时,“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答出其中三点即可,每项得1分;计3分。
16.“我”漂泊在外,对故乡一直怀有美好的回忆,看到故乡衰败冷落的现实,深感悲哀失望,但内心深处还是怀着对故乡美好未来的憧憬。(2分)
(二)(10分)
17.C(2分)
18.例如:知恩图报,诚实守信(扣住“报恩、感恩、守信、慷慨”等作答即可)(2分)
19.(3分)。绅士纵身跳下马车,满头大汗。心里默念着:“但愿儿子不会有事,不,不会,绝对不会有事的„„” 当气喘吁吁的他看到满身污泥的农夫和平安的儿子在一起时,悬着的一颗心才逐渐平静下来。(“焦急”描写具体2分,语言表达1 分)
20.(3分)不好。(1分)示例:因为原文设置了悬念(或埋下了伏笔),行文有波澜,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意思接近即可)(2分)
四、(50分)
21.评分等级
(一)基础等级(40分)
1.一类卷(34—40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条理清楚,书写规范整洁,标点正确。
2.二类卷(28—33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言较通顺,结构完整,书写整洁。
3.三类卷(21—27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句较通顺,层次较清楚,书写较整洁。
4.四类卷(20分以下):中心不够明确,内容贫乏,语句零乱,结构松散,卷面混乱。
(二)发展等级(10分)
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
3.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想像奇特,有个性)
说明:(1)评卷时从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方面给分。发展等级选取四点中最突出的一点评分,该给多少分就给多少分,直至满分10分。(2)要考虑考场作文的实际,优秀的可给满分。
— 九年级(初三)语文(B卷)答案第1页 —
第四篇:高2014届语文寒假作业(B卷》答案
西安中学2012年寒假语文测试卷(B卷)答案
1.【答】上阕以写景为主,景中含情。(1分)在词的开头,词人通过对秋声秋色的描绘,渲染出秋夜寒寂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2分)“真珠”两句及“月华如练”句,极写远空皓月之澄澈,营造出空寂、凄凉之境,千里共月,最易引起相思之情,表达出秋夜离人的相思之愁。
2.(1)【答】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2)【答】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3.(1)【答】分别是“明”和“出”。诗人在这里用了“明”和“出”,充分显现出雨后“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答】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诗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4.(1)【D】D项“贾”解释做名词“商人”在文中讲不通,在本句中应该解释为动词“做生意”。
(2)【B】①③两句表现周维城对父母的孝敬,能体现其美好德行;⑤表现
了周维城待人心胸宽广,为人善良的美好德行。所以选择B项。②③两句介绍他的娶妻与子女情况,不是写其德行。⑥不是周维城的事迹,而是江宁焦翁。也可用排除法,凡是带②③⑥的选项可以排除。
(3)【A】 “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可以看出周维城祖上并非时代住在杭州,而是迁徙到杭州的,所以A项说法是错误的。
(4)所以为他做了传,以便留给后来修志的人(作参考)
(5)前后几天救了若干人,(并)留在店铺中供他们吃喝,等到洪水平息,资助安排他们回家。
5.(1)【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B项人生境界是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划分的,不是以年龄段划分的,“从幼年到成年,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错;C、文中说:“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因此,“是由四种境界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的”对。“由低到高”错,文中说“道德境界”“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发 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D、“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错,“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和“人生的不同阶段”没有必然联系。
(2)【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道德境界”“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发生”,因此“求知境界”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是错误的,文中也没有相应的说法。
(3)【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A“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错,文中说“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错,文中说这一境界“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这就是关注自我。D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
6.(1)【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琮的方形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装饰作用”错,文中说“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方形象征大石块。
(2)【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A“转盘固定在长竹管上”错,盘子要随星转;C“二是固定长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块”错,是用一些方形大石块把一根长竹管固定在地上;D石块起固定作用,不用于直接观察天象。
(3)【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璇玑”是玉器,不是天文仪器;B、壁和琮没有保留观测天文现象的功能,只是礼器;D、文中说:“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
第五篇:经济法模拟试卷(B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经济法律责任:经济法律责任是指在国家干预和调控社会经济过程中因主体违反
经济法律、法规而依法应强制承担的否定性、单向性、因果性经济义务。(3分)
2.公司资本三原则:公司资本的三原则是指:公司资本的资本确定原则、资本维持原则、资本不变原则。公司资本三原则即资本确定、维持、不变原则, 为法定资本制所奉行的保障公司资本稳健的立法原则。(3分)
3.质押:质押也称质权,就是债务人或
履行方难以作出对待履行以前拒绝履行的权利。(1分)
3.(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得分)答:区别主要体现在:
(1)归责原则的区别。违约责任适用严格责任或过错推定责任,也就是说,只要当事
人未按约履行义务,且不具有有效的抗辩事由,就必须承担违约责任。而侵权责任在各国法律中通常是以过错责任为归责的一般原则的。(1分)
(2)举证责任不同。在合同之诉中,受害人不负举证责任,而违约方必须证明其没有
过错,否则,将推定他人过错。而在侵权之诉中,侵权行为人通常不负举证责任,受害人必须就其主张举证。(1分)
(3)责任构成要件和免责条件不同。在违约责任中,行为人只要实施了违约行为,且
不具有有效的抗辩事由,就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在侵权责任中,损害事实是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成立的前提条件,无损害事实,便无侵权责任的产生。(1分)
(4)责任形式不同。违约责任主要采取违约金形式,违约金是由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
定的,因而违约金的支付并不以对方发生损害为条件。而侵权责任主要采取损害赔偿的形式,损害赔偿是以实际发生的损害为前提的。(1分)
(5)责任范围不同。违约责任主要是财产损失的赔偿,不包括对人身伤害的赔偿和精
神损害的赔偿责任。对侵权责任来说,损害赔偿不仅包括财产损失的赔偿,而且包括人身伤害和精神损害的赔偿,不仅包括直接损失,还包括间接损失。(1分)
(6)诉讼管辖不同。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生地人民法院
管辖,而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1分)
竞合时的处理规则:
(1)当事人只能在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中选择其中一个请求权提起诉讼,不能同时选择
两个请求权。(1分)
(2)选择违约之诉,当事人必须存在有偿合同关系。(1分)
(3)某些特殊侵权行为不能构成责任竞合,或者法律明确限制选择权的,也不会竞合。
如果法律已经对请求权作了限制,当事人则无选择权。虽然存在合同关系,但当事人的违约行为造成对方人身伤亡和精神损害的不构成责任竞合。同时,违约责任的承担范围不包括对精神损害的赔偿。所以只能通过侵权损害赔对受害人进行补救。(1分)
(4)事先约定承担或免除某种责任的不得竞合。当事人通过合同事先特别约定仅承担违
约责任而不承担侵权责任,或者免除侵权责任的。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或者非系当事人故意、重大过失致对方伤亡的,原则上应当从当事人的约定。(1分)
六、案例分析题(共3题,第1题6分,第2题12分,第3题14分,共32分)
案例1:答:(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得分)(1)乙厂应赔偿张某的经济损失。(1分)确定生产厂家是否应为人身损害承担赔偿责任,其关键是确定生产厂家生产的产品是否具有产品缺陷。乙厂作为“工友牌ZD.2B型”气筒的生产厂家,在该气筒的设计上未能增加保护装置,在遇有气路不畅、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活塞及拉杆就有可能被反弹出气筒外,极易伤害用户,可见其生产的产品具有设计上的缺陷。《产品质量法》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所以乙厂必须赔偿张某的损失。(2分)
(2)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因产品的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伤害的,侵害人应当赔偿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对
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及由其抚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2分)因此乙厂应赔偿张某支付的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和一定的生活补助费等。(1分)
案例2:答:答对要点即可得分:(1)丁、戊不可以以劳务出资。(1分)公司出资方式是
不包括劳务出资的。而《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人可以以劳务出资。但本案例中五人拟成立的是有限责任公司,因此要依照《公司法》的规定出资。这也是公司出资与合伙企业相区别的地方。(1分)
(2)根据《公司法》规定,本案中甲可以担任董事。(1分)乙不再是国家公务员,具备
担任董事资格。(1分)丙为某厂厂长兼党委书记,两年前因对该厂破产负有个人责任被免职,时间未经过三年,不具备担任董事的资格;(1分)丁因为题中并未注明其债务是否到期,具备担任董事的资格;戊因为偷税罪属于《刑法》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之一种,不具备担任董事的资格。(1分)
(3)庚可以成为新股东。(1分)根据《公司法》公司可以采取吸收新股东的方式增加资
本。因此,庚要成为新股东,必须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同意。(1分)
(4)甲能够转让出资。(1分)甲已经取得了全体股东的过半数同意(五位股东中有三人
同意或视为同意,一人反对)。乙作为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但只是在同等条件下。而此时乙的出价不如辛出价高,故甲可以依法转让出资。(1分)
(5)丙不能担任公司的监事。(1分)丙原担任某厂厂长兼党委书记,并对该厂的破产负
有个人责任被免职尚未经过三年。因此,丙不能担任监事。(1分)
案例3:(1)答:乙、丁间协议有两种性质,一是债务承担,由丁承担乙的债务;二是
代物清偿。(2分)协议生效,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债务承担经债权人同意后生效,本案中债权人甲公司已经同意。(1分)
(2)答:甲、丙间协议也有2种性质:一是债权转让。二是代物清偿。(2分)丙公司
不违法。因为法律并无债权转让不得谋利的强制性规定,丙的获利的同时也承担了丁支付不能的风险。(1分)该协议生效,因为合同法规定,债权转让只要双方达成合意即可生效,通知债务人只是对债务人生效的要件。(1分)
(3)答:该清偿有效。债权转让未通知债务人,对债务人不生效,丁公司的债权人仍
是甲公司。(1分)丙公司可以请求甲公司返还该给付,因为甲对丙构成不当得利。(1分)
(4)答:该清偿无效。(1分)债权转让通知债务人后,对其发生效力,因此丙公司成为新的债权人,丁公司向甲公司清偿对丙公司无效力。(1分)丙公司可以请求丁公司履行原定的债务。甲、丁之间是不当得利的关系,丁对甲的清偿非债务清偿。(1分)
(5)答:丙公司不能要求乙公司承担责任。(1分)因为乙公司只应承担债权本身的权
利瑕疵担保责任,对丁公司的清偿能力并不负责。本案中转让的债权合法有效,并无瑕疵可言。(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