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肖临骏:浅议审美素质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美育是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审美素质包括审美观、审美认识、美感、审美情趣和能力等内容。历史教学可以启迪人们的智慧,陶冶人们的情操,化历史人物的嘉言懿行师人表率。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自然美、社会美、劳动美、人物美、艺术美、斗争美、科学美等的认识,培养学生掌握美的知识,发展学生欣赏美、热爱美、创造美的能力,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因此利用历史教学的美育功能,有目的地进行审美素质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历史教学中的审美因子和历史美的特点
所谓审美因子,即在审美活动中能够激发主体美感的客体品性。历史教学中的审美因子指的是以文字、图片、实物和遗址及有关教育教学艺术等为客体的信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古老的神话传说、历史时期的关寨城垣、少数民族的羌笛胡笳、古代战争的车马烟尘、英雄豪杰的盖世之功、历史事件的波澜壮阔等等都可以在学生心灵中幻化成优美的诗歌,叠印出如梦如画的场景。审美视角深入历史的内心世界,可以给学生丰富的精神享受。历史知识包罗万象、浩若烟海,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因子。无论是文物、雕刻、工艺、绘画、诗词等形成所表现出来的历史外在可感形象美,还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典章制度所反映出来的历史本质、历史规律等形式的历史内在科学美、哲理美,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教育的客观基础。
历史美作为历史学科所具有的审美因子,具有以下特点:
1、历史美的真实性。历史学是以事实为训的科学,历史人物是真实、有血有肉的,历史事件是有根有据的。真实的历史所反映出来的真实美会增强美的感染力。
2、历史美的时距性。这是历史教学区别于其它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无论是纵向时间差,还是横向地域差,都能影响学生的审美认识,但是一旦通过审美教育消除了时距差,一幅幅连续的充满立体感和动感的历史画卷就会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3、历史美的层次性。这和历史本身的阶段性分不开,审美具有时代差异性。每个时期的人们有所追求,而每个时期的人们所追求的又不相同,这是历史美的层次性。
4、历史美的哲理性。美是“真”的表现形式,“真”是美的内容,哲理是通过美表现出来的。没有哲理的美是不存在的,历史的哲理美反映为先进的社会理想和历史本质、历史发展规律、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等等。
二、审美素质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历史知识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审美因素,教师要认真挖掘历史美,以强化历史教学的美育功能,对学生加强审美素质教育。
(一)以文学艺术的美去熏陶学生
历史知识中包含着大量文学艺术史的内容,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们就真诚去追求美、创造美。前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斗争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留下了无数精美绝伦的文学艺术珍品。历史教材中介绍了许多杰出的文学艺术成就,包括文学、绘画、音乐、书法、建筑、戏剧等门类,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素材。例如,战国的编钟、秦始皇陵兵马俑、云冈石窟、敦煌壁画等,教师在讲述时,不仅要指导学生从艺术角度去欣赏,更要学生将其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去理解体会,以充分揭示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美学价值。例如讲述北宋《清明上河图》时,应引导学生欣赏画面上店铺林立、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热闹繁华的景象,还要指出:创作该图的北宋时期是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得到很大发展的时期,该图所表现的都城东京的繁荣,集中反映了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盛况,使学生理解这幅图是当时社会经济生活的真实写照,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
(二)以人格精神的美去感染学生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在中外历史上,优秀的历史人物形象灿若群星。他们以其鲜明的个性,生动的事迹,反映出各自高尚的情操与品质,闪耀着心灵美的光辉。其中有为国捐躯的爱国志士、有舍生忘死的民族英雄、有大义凛然的革命先烈、有英勇无畏的共产党人、有为科学奋斗终身的伟大天才„„他们的高风亮节、优良品德、雄才大略和献身精神,对青年学生具有强大的感染力量。例如讲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先驱李大钊英勇就义,可引用他在绞刑架上发表的最后一次演说:“不能因为你们绞死我,就绞死了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将得到光荣的胜利。”这将对学生思想深处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和感染。
此外,许多历史人物的言论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等等。在学习上述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通过对这些丰满人物形象的积极感知,最易产生情感的激动乃至仿效的欲望,并进而产生与理智相统一的内心信念,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这对于陶冶学生美的心灵,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品德具有重大作用。
(三)以生产劳动的美去塑造学生
马克思说过,我们从那些由于劳动而变得粗黑的脸上看到全部人类的美。美产生于劳动,劳动创造了美。作为历史中心内容之一的是人民群众的生产劳动。人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处处显示出活泼的生机、积极的创造。历史教材中的每一件工艺品,如造型雄奇的四羊方尊和司母戊方鼎,气势磅礴的秦朝兵马俑,绚丽动人的唐代花鸟纹绵,横亘于群山万岭的万里长城,美轮美奂的景德镇瓷器,贯通大江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截断巫山云雨的三峡工程等等都是劳动人民勤劳的双手所创造的美。例如在讲述秦朝万里长城时,不仅要讲述长城在军事上的防御功能,还要讲述长城的恢宏气势、雄伟壮丽,更要展示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劳动、卓越才能和无穷智慧。通过上述历史知识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劳动创造美、人类不仅要欣赏美,更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去美化自然、环境、生活,并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欲望和信念。
(四)以历史斗争的美去激发学生
周谷城先生说过,历史即斗争过程,美的源泉只能从斗争中来,没有斗争既不可能有美的源泉,更不可能有情感。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中学历史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大禹治水”、“陈胜吴广起义”、“郑和下西洋”、“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等一系列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场面,使人感受到一种永远向前的精神和蓬勃向上的活力,进而产生对历史斗争的美感。例如,毛泽东诗词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具有永久的魅力。在讲述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引用他的《七律·长征》来说明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之美,该诗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诗歌典范,既写出了红军长征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又把红军为了实现北上抗日的革命理想而排除一切障碍,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发挥到极致,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可以称之为艺术精品。诗人没有刻意渲染战争的残酷与牺牲,而是集中笔力表现了长征取得胜利,实现了革命理想的喜悦和对于艰难困苦的蔑视。其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等诗句表现出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展示了波澜壮阔的长征时期的革命斗争的壮观美,反映了红军美的形象,是一种战斗的乐观的革命战士形象。因此,历史斗争中的形象具有美的特性,能唤起学生美的喜悦感情。
(五)以科学形式的美去教育学生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忠于历史,秉笔直书,真实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严密的真实性与科学性,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科学美。查有梁先生指出,多样而统一,复杂而又单一,奇异而又和谐,抽象而直观等等,常常被认为是科学美的特征。历史知识具有具体性与规律性的结合、多样化与统一性的结合等特点,不同国家和民族历史的发展遵循着共同的规律,各历史现象之间有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因此历史知识具有科学美的特征。历史教学就是要通过大量的历史事实,阐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本质联系。在历史教学中,强调“史论结合”的原则,就是将本质的历史规律融合在具体可感的历史形象之中,作为一整体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知识既不单调乏味,又不杂乱无章,既丰富多彩,又程序井然,从中可以领略到科学形式的美,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第二篇:肖临骏:中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
1.1中学生的特点为民族文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
首先,正处于青春懵懂时期的青少年,他们在思维方式,行为举动等方面的思想都没有真正的成熟。所以,他们接受新事物,吸收新知识的能力都比成年人强很多。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容,还有许多展现中华民族优良品德的优秀文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所侧重的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对培养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方面就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
其次,处在中学阶段的中学生,他们对于新献的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充满了想一探究竟的欲望。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时侯,对教师的对照教材地讲解和枯燥无味的授课方式不感兴趣。他们反而更喜欢充满新鲜感的知识,接触自己以前未曾感受过的课堂教学模式。所以,教师在授课时通过讲述缤纷多彩的传统民俗文学和劳动创造而来文化知识,不仅能够将课堂教学变得有趣,而且能够满足中学生的求知欲望。此外,教师如果可以创新授课的方式,在引出上次主题之前,用一些我国的传统文化小知识或是一些有趣的民间传说来告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更加投入的学习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了。
1.2中学语文课程特点有利于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提到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样)文化”“开阔学生视野”。中学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具体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鲁迅的《社戏》、《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孙犁的《芦花荡》及朱自清的《背影》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茶馆》、《荷花淀》、《胡同文化》、《我与地坛》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现阶段的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有其可行性,但民间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属于汉语教学的常规内容,这就要求在民间文化的解释和渗透,教师需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寻找有效的方法和分析的具体方法,渗透。
(1)通过突破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大篇幅的内容是涉及到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的,这些内容经过多年的教材编排发展,在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教师如果在讲授过程中对民俗文化的解读不到位或是错误,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进入误区,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教师科学的对这些民俗文化分析,对学生正确理解和领悟民俗文化具有关键的作用。
(2)通过开拓中学语文学习的新渠道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凭借优质的课程资源、创新中学语文学习新方法时,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民俗文化作为载体,对民俗文化进行的有效利用,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还可以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
在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初中的综合性学习、高中的研究性学习是其中最有新意的设置,它们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气象。它们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气象。进行全面的研究和研究性学习,中学语文教师对文本资料中进行有效地使用技术的同时,还可以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学资源的特点,对象,有可见的,无形的,自然的,而且从生命。”民俗文化时的中学语文教材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作为中学语文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中学生每天主要的生活范围就是家庭、学校以及小范围的社会。尽管如此,但是他们学习的内容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许学校不再像学校。也许我们将把整个社区作为学习环境。”而民俗文化存在于中学生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无时无刻的存在,无处不在。所以,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化”教育。中学语文教师课题通过可以联系社会生活、运用贴近生活的材料,结合当地的风俗民情来进行教学,安排一些和民俗有关的活动,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文化感受力。充满民俗文化氛围的授课环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还使学生感受了生活、领悟了人生。
(3)通过发现、领悟中学语文课本中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意向被学生所知,通过总结,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意向都充满了民俗风情。例如“大雁”“兰花”“菊”“竹”“松”等。教师在讲授这些经典诗歌时,教需要充分利用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素材,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
(4)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民俗文化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清明节扫墓敬拜,端午节粽子给屈原,表示国家的好心情。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季节性节日,对中学生进行写作的培养,就可以使学生受到民俗文化的影响。
教室给学生一些特地的写作内容,例如戏剧、传统手工艺、传统的乐器,让学生去感受之后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心得,这是一个从知道到体会再到感悟的过程,学生不仅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写作作业感受到我国传统民俗的魅力,还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5)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思想品德教育也成为中学生语文教育的一部分,教师也可以通过传统的民间小故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得教育,使中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归属感。民俗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人民的生活面貌,是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告诉给人们珍视友谊的挚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教给人们热爱家乡的真情;“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教给人们忠贞不渝的爱情,“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教给人们祈福的美好心愿„„这些都反映了劳动人民积极的生活态度、美好理想,这些并非一时一地的风俗,而是历经千年成为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髓传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如有涉及到相关的民俗知识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民俗材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6)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外实践活动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学校可适当安排一些民俗活动对学生进行民俗文化教育。例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在民俗文化方面有研究的老师在学校进行民俗文化讲座。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当地的民间节日、植树活动、龙舟竞赛等活动,使学生体验民俗风情。开展关于民俗文化的研究学习活动,结合当地材料,实地调查,开展有益的民俗活动,举办民族知识竞赛。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民俗文化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上所述,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具有良好的道德文化的形成对学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应当把握的原则
由于民俗文化是一个缺点和优点并存的文化类型,其本身在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也不是非常主要的内容,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民俗文化应当有一个度数原则。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民俗文化相关的,但不是在文本只要牵涉到民间、民俗描写的教师就进行解释,同时,教师在讲解时也不能牵强附会或不讲原则无限制地挖掘教材,应当做到结合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进行民俗文化的教育。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行,不能背道而驰。
我国博大精深民族文化是由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其他文化组合而成的。对学生进行民俗教育的同时更好的对中学生进行汉语言教育。从另一个角度看,内容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形式多样的民俗教育方式,对教材编织着在完善中学知识结构方面有重要启示,进而扩大中学生对文化追求的满意度,有利于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播,从而为中学语文教学开辟出新的教学途径。
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的意义
4.1民俗文化是解读语文课程的助手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单纯地以陈旧的方式分析、解读课文的话,容易导致学生对民俗文化知识的欠缺和误读。使学生在解读经典文本的时候只知其表而不知其源。但是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进行分析,就更够清楚地梳理出文章的渊源、含义和其他内容。例如:鲁迅的作品在常常出现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教师在讲授时大多是围绕着其反传统反封建的内容进行讲解,很多人会忽视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讲解。
4.2民俗文化可促进语文课程的不断创新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初中的综合性学习、是这次课程标准和教材中最有新意的设置。综合性学习以淡化学科界限、加强知识整合为特征,主张课程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有机联系,其内容远远超出了单一学科知识的范围,而且是静态的文科资料所无法涵盖的。开展综合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时,我们不能囿于封闭的文本资料,而应借助于丰富的课程资源的支持。民俗文化的渗透可以消解语文教学中遇到的类似问题,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课外知识的兴趣,可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中国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而促使新课改可以做到与时俱进,让语文课程有声有色,别具风格。
4.3民俗文化可以培养学生深厚的写作兴趣
民俗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果实,蕴含着我们民族传统的优秀品质,学生对这些民俗知识有了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对于他们全面把握写作内容很有帮助。如赏菊的重阳节、赛龙舟的端午等等,都表达出各种美好的民族情感,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灵。在教学期同,我紧扣时令节日,进行相关的作文训练课。初一阶段,可以设置记叙文训练。
第三篇:肖临骏:关于走班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思考
一“走班制”原则
1、全面发展、学有所长
走班课的设置本意是因材施教、真正发挥教师的优势和发展学生的长处。但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有时并不能真正适应教育改革需要,存在“把选修课当做必修课来上”等形式主义问题或从高一就已明确分文理这样的做法,完全违背了走班课设置的初衷。
2、学生学习的诉求
在现高考体制下,高一年级“文理不分”,本意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拓展知识面。第一学期进行的可能比较顺利,但第二学期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以我个人教学经验为例,在高一历史课堂中存在偏向文科的同学对于理科课程不够关注,偏向理科的同学对文科课程也是应付了事。或到了高二,学生在没有实践的前提下盲目跟风选择或凭感觉选择文理都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留下隐患。最终结果就是教师授课内容因考虑全体学生而使发挥备受限制,学生侧重点不明确、学习的深度广度不足。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学生有不同的兴趣诉求,他们更愿意听自己喜欢的内容,更希望在“走班制”上去发现自己到底更适合文或理。如果我们照顾到这些,学生们定会学好走班课,毕竟诉求才是最好的老师。二“走班制”在运用过程中的操作
结合区内高中教育现状和呼市一中现行走班制的做法,经过实践在传统班级体制的基础上有条件地推行“走班制”,具体方法如下:
1、教师分组
“走班制”的一大特点是教师固定、学生流动,因此我认为应根据教师的专长进行分组、讲授不同内容,教师在固定的时间内只讲授同一内容,但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侧重有所不同。教师方可集中精力备课、讲课。
2、学生分类
结合学生兴趣喜好对其进行分类。具体操作中,可以考虑让学生自由选报某教师课程,然后组建本课时班级。
3、后勤保障
为了辅助“走班制”推行,学校应在教室和时间等方面进行调整。结合一中经验来看,教室方面,学校应安排专用多媒体教室用于“走班制”;时间方面,学校对不同科目进行统一安排,具体可考虑将某科目置于某天上午或下午的固定时间。为了课程的完整性,亦可考虑将传统课堂两节并一节。
三“走班制”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问题
走班制取消了传统行政班约束。虽然有任课教师、班长,但班级成员的临时性、随机性,以及班级存在的短暂性,引发了管理松散、课堂随意、学习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长此以往,对于自控能力尚不强的高中生来说,更容易引发各类问题。
2、观念问题
由于学生从未接触过分科教学,因此对于走班制这种新的教学策略需要适应的时间。在此过程中存在部分学生片面的将走班课和文理分科教学挂钩,将尝试作为真正的文理分科,而放弃其他学科的学习。结合一中走班制经验,这需要班主任教师及固定班级任课教师及时发现、把握学生心理状态,及时引导,正确对待走班制。
3、实施问题
因为每周一课时,时间较短,不能充分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点拖沓,作业不好收。
4、学生差异
总体而言,倾文学生数量少但水平层次跨度较大。不同的班级之间差异明显,甚至在个别班级内部学生水平也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对不同的班级要做到区别对待,在备课中充分考虑学情。对于不同的学生也要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到充分的关注与培养。
四对策
综合上述问题,提高走班制课程实效的现实不容乐观,但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结合我校走班制的工作开展情况,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工作入手: 1.落实教师理论培训
提高教师对走班制的认识水平,增强走班课程的开发和开设能力,最有效的办法是切实开展好走班课培训,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开设讲座,对走班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2.备课组集体备课
为了走班制课程的高效性,备课组要制定有统筹安排的走班课程体系,做好课程的实施工作;走班学案由出本学案的老师编写,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提高走班学案质量和适应度。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大家充分讨论,把教学的深度、广度确定下来。这样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特点,在学案使用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原则是“同案不同用”,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循序渐进的规律,开好走班课。3.做好学生培训
培训指导秉持两个原则:一是“以生为主”原则,结合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强化学生“认识自己,设计未来”的意识,帮助学生“学会正确选择”;二是“科学合理”原则,指导老师建议一定要科学合理、符合教师和不同水平的学生,提高学生对走班制的认知度。结合我校已经实施的导师制和成长档案,更为合理地指导学生个性化课表的制定。
4、阶段性考察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在月考中或阶段性考察中,以达到落实知识、提高历史思维、学习能力为目的,从中发现解决问题并完善学案的设计及教学内容。
第四篇:肖临骏: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批判反思意识
中学教育是一个民族保持创新精神的基础环节之一。培养创新精神要求中学的各门课程都重视思维素质,而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必须从教师做起。历史课程要求教师不仅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还应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与批判反思意识。尤其是批判反思意识,这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反思课程内容,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才能提高专业素养,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思维素质得到训练。
历史课程为什么要重视批判反思意识
什么是批判意识?为什么提倡批判反思意识?历史课程为什么要重视批判反思意识?柯林伍德强调教学“应学会如何在现有证据的基础上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学会如何评价从这些不同角度得来结论的说服力,判断其论证过程的力度和弱点。而对要验证的各种信息,师生们最终应该能够分析、综合和评价”。这段表述为如何培养批判反思意识作了方向性的指导。我理解,柯林伍德提倡的学习过程,不在于掌握结论和证据,重在认识和判断各种角度的论证过程,从而做出自己的评价。这就是批判性思维。反思则是教师的基本功课。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为教师成长开列了一个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我觉得很有道理。在外行人看来,中学教学是一种重复性的劳动,因为教学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常教常新,否则一个教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只有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才能有追求、有改进。这样的反思对历史教师尤为重要。因为,历史学的特点一是搞清楚史实,二是如何解释、怎样结论。中学历史课程的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批判反思意识在历史课程中更为必要。这也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虽然在字面上没有明确提及历史批判性思维,或者批判反思意识,但是,从课程定性及其课程目标的要求看,实际存在着批判反思意识。第一,关于课程性质,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什么是历史意识?历史意识首先是重证据的意识,历史事实是在充分证据基础上认定的,“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批判意识就是要从证据反思“史实”,反思结论。第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不仅强调历史意识,而且提出“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增强历史洞察力”,“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追求真实、实事求是需要质疑精神,批判反思就是从质疑到求实的过程。第三,课程的三维目标注重探究学习,要求独立思考,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培养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这在实质上都离不开批判反思意识。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学习历史不再是单纯的对史实的了解与接受,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客观的历史意识与态度,即将外部的知识转化为个体内部的心理素养与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而批判反思则是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换言之,批判反思意识是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保证。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不竭之源。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从何而来?每个民族在成长发展的道路上都有经验可总结,都有教训可吸取。如何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批判反思是一个重要的有效的途径。恩格斯曾说:“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其含义实际上就是对历史的批判反思。因此,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批判反思意识。
提升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必须提倡批判反思意识
批判反思意识在历史学科首先表现为“现有证据的基础上”的“多角度”思考。一般来说,中学教师不具备深入研究学术问题的条件。但是,中学教师应该对教科书中的结论及其证据有充分的了解,应该在此基础上,对支持结论的证据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而不是盲从,更不能对学生进行灌输。在这样的多角度分析的过程中,对教科书的结论自然会产生新的判断,认识教科书结论是否具有说服力,认识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否能够说服别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一定具有很强的批判反思意识,不唯书,敢于质疑,善于分析。
比如,我们就1957年反右派斗争是否有必要进行探究反思。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2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100页说反右派斗争“在当时是必要的”,只是“严重扩大化了”。教材提供的数据是“错划右派约五十四万人,约占原划右派总数的98%。”(教材第117页注1)公安部、统战部掌握的右派一共27人,只摘帽不改正的只有5人,为5个人错划54万人,牵连近千万人,这种证据逻辑讲得通吗?我想,论证反“右”斗争有无必要需要探讨几方面问题:
一、当时政治上是否存在一股比较强的反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势力;
二、所谓的“右派”言论都讲了些什么?
三、是不是“右派”主动向党进攻?邓小平曾指出:“社会主义时期我们的失误主要来自‘左’的方面,而‘左’的事件从1957年就开始了。”“左”倾往往是将敌情看得过于严重,当年“右派”的典型言论,与后来中央主要领导人的言论有很多相似甚至一致之处。比如进行制度改革,扩大民主,加强法制。从反 “右”运动的发展来看,也不是所谓的“右派”主动攻击,而是动员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提意见,这叫“引蛇出洞”。教科书上的结论是有依据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即便是中央文件的结论,也有可能改变。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才是我们判别事物应有的态度。我觉得这样的教学与反思过程,比引导学生认定“反右斗争就是必要的”更有意义,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智慧的增长。
众所周知,很多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为什么要学历史?学生的答案通常是:“要考试。”学生学习历史是被动的。为什么喜欢历史而不喜欢历史课呢?因为历史课将历史变成了死记硬背的东西。没有批判反思氛围的课堂教学很少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历史事件的原因、性质和结论通常是教科书预设的,教学过程也就按照这样的模式进行。但仔细想一想,背景、原因、性质、结论不都是后来人的总结吗?比如,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辛亥革命不成功,是其“阶级的局限性”。诸如此类的结论空而无味,用在其他事件上亦可。而我们应当从整个运动的发生发展过程,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寻求原因,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发争鸣促进反思。这样的教学学生都比较主动、活跃,勇于探究,能够与教师形成真正有思想、有情感的课堂交流。
关于提升历史教学批判反思意识的思考
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如何培养和提升自己的批判反思意识?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自我思想解放是前提
批判反思意识是对专家、权威或传统定论,甚至是对价值观进行挑战的一种思维。没有民主、宽容的和谐氛围,很难使批判反思意识得到张扬,更难实现自我思想的解放。自己还没有摆脱传统的窠臼,怎么可能理解和容忍他人的思想挑战?陈旭麓先生奉行一个观点“解放思想就意味着对自己实行民主”,可以理解为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独立的、有个性的人格的塑造过程。有独立人格、有个性的思想是批判反思意识产生的重要前提。解放思想就要实事求是,比如,原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的提法是:“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而新课标则只要求了解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原因,并不要求探讨萌芽产生的原因。尽管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曾有“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发展到资本主义”的论断,但是,决不能牵强附会。以前的研究是按照领袖的结论去寻找证据,现在则应判断其论证的过程。显然,仅仅以雇佣关系作为萌芽产生的依据是缺乏说服力的,因为雇佣劳动在古代社会长期存在。批判反思以往的结论和论证过程,你还能向学生灌输“明清时期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吗?历史教师的思想自我解放是建立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
(二)加强专业素质是基础
什么是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一是历史学的专业修养,二是现代教育的思想意识。即使懂得批判反思意识的重要性,若没有学科的专业知识,也无从做起。专业修养与现代教育意识的结合才能创新教学。学科功底不好,理念再新也无济于事。怎样提升专业素质呢?根本在于学习,见多才能思广。学习就是读专业书籍,订阅专业杂志,养成阅读习惯。根据笔者对四川泸州和祝旭东对浙江绍兴的调查,历史教师拥有的专业杂志、书籍及其阅读量和阅读的价值取向,都普遍存在问题。一些教师,比如带毕业班的教师,他们对中学历史教材有相当强的驾驭能力,编制试题、讲解答案,驾轻就熟。但他们是从应考角度审视教材和历史知识,按常规和传统观念去组合排列教材知识和考试资料,在长期应试过程中,他们批判反思意识逐渐缺失退化。因此,这些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批判反思意识距离更远。造成这种结果的因素是多元的。在以分数论成败,以升学率考核学校、考评教师的社会环境下,思想的僵化在所难免。但也有教师具备批判性思维素质,这与独立的人格和个性的彰显、广泛阅读受到启迪、努力学习扩展视野、勤于思考经常质疑有重要关系。努力学习、拓宽眼界、加强专业素养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安身立命的前提,也是形成批判反思意识的重要基础。做一个有智慧、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教师,是每一个有目标有理想的教师的追求。国家进行课程改革的目的也是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倡批判反思意识与教育改革的大目标是一致的。
(三)课堂教学是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聚焦课堂是学校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出的措施。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就极为重要。《历史教学》杂志征求的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有思想、有创新,其用意我们中学教师应该理解。要创设批判反思意识的课堂设计,就要大胆质疑。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这是新旧教学观念的重大区别。教教材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奉教材为圣经。王春良教授曾说:“由于时代、政治,以及认识的局限性,历史著作或教科书写的某些不全是真实,有些则是虚假的,作为历史学者,一定要讲真话,寻求历史的真实,写真实的历史。”课改之前,批判反思意识普遍缺失。现在课改进程中,这种意识的强化程度也是有限的。中学教师如此,教材编写者的观念也略显陈旧。薛伟强把新课标的高中历史教材的三个版本加以研读,发现关于“抗日战争”部分的表述,新教材与新课标仍然存在着距离。课标要求“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也许意味着要调整“长期以来囿于国共斗争而出现的”扬共(产党)抑国(民党),扬后(敌后战场)贬正(正面战场)的论据不太充分的认识。但三种新课标教材都未能彻底摆脱以往的偏见,只是表述不同而已。比如人教版仍沿用了一些很值得推敲的说法,“中国共产党„„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人民版说“敌后战场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这样就很难实现课标的要求。中学教师如果阅读了相关文章,如郭德宏先生的论文《论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就会质疑教材,形成批判反思意识,从而重新设计教学。
课堂教学必须面对考试,高中教学中的批判反思意识必须关注于高考。“有教育就会有考试,考试是确定教育活动是否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如果批判反思脱离或忽视与考试的联系,学生们只会把这种批判反思看成是教师对教材与现实不满的一种怨气。西安某中学高三学生给历史教师的信中说:“现在中学的教育制度的状况迫使我们不得不服从。有时,您上课讲一些真理,我自己很喜欢听,但在高考必定会判成错误,我想建议老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讲与高考有悖的真理。”我们的学生这样世故,这是很悲哀的。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高考命题的发展倾向与批判反思意识并不是背道而驰。用史学研究的成果引导中学历史教学正是高考的特色,因此,提倡批判反思与高考并不矛盾,而且有前车之鉴。上引学生的话是由于缺乏高考研究造成的。教师应当理直气壮地告诉学生:求真求实也是高考命题的主导思想。《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一文认为:高考命题的主体人员是高校教师,他们必然会把平时的研究思路和成果,直接或间接体现出来,因此关注高考必须要重视学术研究的成果。这是有道理的。
(四)中学教师也要关注学术研究
“一纲一本”导致中学教师不关注学术研究,现在为什么要提倡了解史学研究成果?因为“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学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教学方式的转变对教师职业的要求更高了。历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数学教师可以不必了解教学研究的高深课题,但是历史教师必须了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术前沿问题,而且还要直面学生活跃的思想。中学历史教学的批判反思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立足于教师和学生力所能及的批判与思辨,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充实自己。但是,学术研究不是中学教师的职责,专业思想的源泉也不在于你自己去研究,而在于关注。中学教材内容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不是很快就能解决的问题,但是高考并不采取等待的态度。在学术研究成果与中学历史教科书的表述发生矛盾时,高考按照学术标准命题。这就要求教学关注学术,用史学研究的成果引领中学教学,同时这也为形成批判反思提供了契机和条件。仅以中国近代史为例,目前有所谓“南桑(兵)北茅(海建)西南罗(志田)”之说,他们对近代史研究的成果都使人振奋;已故五四运动研究的海外专家周策纵研究视角和见解独特;李鸿章、孙中山、蒋介石„„也不是中学教科书描绘的形象。学术研究告诉我们,历史不是我们教科书讲的那么简单。中共党史研究学者韩钢的《中共历史研究的若干难点热点问题》的出版,使我们不得不对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思考。研究蒋介石日记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国史研究专家杨天石说:“„„档案最大的意义,应该是有助于建立一套新的中国近代史解释体系。”个中之意,可能若干年后会见分晓。
史学观念的更新也是很重要的。以罗荣渠为代表的现代化史观备受瞩目;以德国的斯宾格勒、英国汤因比为代表的文明史观受高度重视;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所表达的全球史观也被史学界认可。还有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等。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直接反映了这些历史观,而这些史学观念又是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本文开篇所引柯林伍德的话“学会如何评价从这些不同角度得来结论的说服力,判断其论证过程的力度和弱点”,正是批判反思意识要做的事情。因此,对学术研究了解得越多、越全面,你就会觉得在中学教学进行批判反思是完全必要的,大有用武之地。
第五篇:肖临骏: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地理学科涵盖了大量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可以借助于地理教学这一载体,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一、地理学科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密切 “地理”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易经》中“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地理学是一门综合科学, 主要研究地球表面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地理学科融自然性和人文性于一体,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所以,地理学科和同其他学科建立着科际联系,包括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在地理学科中多显示在人文地理学,如文化地理、聚落地理、旅游地理和农业地理等知识点中。例如,物质上的中国古代耕作文化、南北方民居和园林特色、文化遗产、名胜古迹等; 精神文化上的宗教文化、风俗民情等。因此,地理学科涵盖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二、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激发探究欲望
在学习初一地理下册《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时,老师播放中国各地有特色的传统民居、各民族的服饰、中国八大菜系的图片和视频,让同学们探究是哪些地区的传统民居、什么民族的服饰、哪一菜系?这节课变静为动,以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学生犹如亲临其境,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例如,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东北平原地区的口袋房、内蒙草原地区的蒙古包、华北地区的四合院、黄土高原的窑洞,以及湘西地区的吊脚楼等;各地风俗和民族服饰文化;从中体会到我国各民族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一下子课堂气氛活跃,这些都是同学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学生对这节探究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时,老师重点介绍学生向往的云南傣族人民“妇女上着紧身短衫,下穿彩色统裙,长及脚面,男子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吃竹筒饭;住竹楼;跳孔雀舞;过泼水节”,还提到这些知识只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点滴,还有很多的更有意思、更有趣的民族文化特色,等待同学们去探究。这大大激发学生们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学习关于地壳运动“沧海桑田”,由珠穆朗玛峰上有海洋生物化石引起学生兴趣, 教师进一步从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引入,沈括随其父走南闯北,增长了许多见识,学识渊博,成就卓著,在天文、地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药以及水利、军事、文学、音乐等许多领域都有精湛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沈括他一生撰书多种。其中,他撰写的《梦溪笔谈》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数学、地质、地理、物理、化学、医药、生物、建筑、冶金、文学、史学、音乐、艺术及财政、经济等等,可以说是一部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的光辉巨著。因此,倍受中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和推崇,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在世界科学史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又如,初一地理上册《地图》,我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显著的成就,例如,经纬度制图,清朝康熙年间的《皇舆全览图》是最早采用经纬度制图法测绘的地图;道光年间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是中国第一部采用经纬度制图法编绘的世界地图集,该图集在地图投影的选择上,与现代地图中根据区域位置和轮廓选择投影基本吻合,地图符号的设计与现代地图也有类似之处,不同的国家采用不同的比例尺,堪称为中国制图学史上一部关于世界地图集方面的开创性著作。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3、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
上面学习的初一地理下册《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可以延伸到《汉民族服饰的历史与发展》,日本人典型的传统服装和服的款式与中国唐代的服饰有着历史的渊源。同学们听到这么说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日本是世界上第二号经济强国,还向我们学习。老师顺势说:“日本是非常善于学习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它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积极发展本国经济、文化,逐渐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文化”。
在学习初二地理下册《认识国家》中各国国旗的含义时,讲到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国旗图案留有中国文化的痕迹,一个是韩国的太极旗,一个是不丹国的龙旗。利用多媒体出示太极八卦图,这时,教师问学生这是什么图形?教室里的气氛热烈起来,有同学说是八卦图,有同学说在电视看过应该与张三丰有关的。老师说“这就是中国古代赫赫有名的太极图,是古中国的标志之一,也是道教常用的图形,它的图形中有以柔克刚的意思。古韩国很佩服古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易经》和道教对韩国颇有影响。太极图象征宇宙天地浑成以及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中间太极的圆代表人民,太极的两仪为上红下蓝,分别代表阴阳;不丹也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不丹人非常喜欢中国龙,认为龙是四灵之一,是吉祥的动物,掌管着雷雨,给人们带来风调雨顺。所以韩国的国旗中有太极图、不丹国旗有龙的图案。”“噢,原来韩国和不丹也没什么了不起,还用中国的太极图和龙图案。”有的学生就在下面嘀咕,而且眼神中还有点瞧不起的感觉。一闻此言,其他学生也开始附和起来。教师不动声色微笑着补充了:“中国的国旗中的五角星就是公元前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会徽。知识是没有国界的,作为未来中国的建设者,同学们能做的就是多学知识,让祖国更强大!”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让学生公正地、客观地认识我们的文化,增强了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在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的同时,也激发他们发奋图强,做个有内涵、有志气的中国人。
4、推进民族精神的传承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与地方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多种多样。但是,现阶段,国际社会处于相互交流的现代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国际社会而处于封闭之中,中国当然也不例外。自从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后,中国不断以崭新的面貌与国际社会接轨。在这种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文化的差异自然无可避免,文化的撞击与交融使西方文化伴随着政治、经济入侵中国。在学习初二地理下册《认识国家》的各国文化时,相信学生最热衷的是他们的洋节日。时下流行过洋节,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每每到这些日子,都会看到好多中国人像西方人一样也乐滋滋的享受着一个原本不该属于自己的节日。而中国古老的重阳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越来越乏人问津。甚至连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春节热闹度也呈下跌的趋势。我们老师在讲解中自然地导入西方文化的积极部分的同时渗透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当然我们并不是反对过洋节,我们只是希望中国人在崇尚西洋节日、热热闹闹过好洋节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优秀的节日文化传统,千万不要在盲目崇拜中迷失了自我。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该是坚持鲁迅先生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们的学生如果长期在充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中,不仅让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还培养学生将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者和创新者。
5、形成民族特色教育
初一地理下册《四川省》中的川剧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即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相传“变脸”是古代人类在面对凶猛野兽的时候,为了生存把自己脸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画出不同形态,以吓跑入侵的野兽。川剧把“变脸”搬上舞台,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如果地理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学习制作变脸,参与探究,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探索精神,从而转化为一种文化能力和人生智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丰富,具有广阔的外延,我们充分挖掘、吸取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思想中有地理学价值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在现有的学校教育中开辟中国优秀传统教育的通道,在不影响现有课程和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在地理教学中加以融入和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接轨,把地理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统一起来, 从而实现现代民族特色教育的目标。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文明、智慧的人民,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幼年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老年养福,对青少年的生存态度和人生观教育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培育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善待生命等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地理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一起尽力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文化也能和西方文化一样傲然屹立于世界人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