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肖临骏:情怀在,由第33届金像奖说起
肖临骏:情怀在,由第33届金像奖说起 在刚刚落幕的第33届香港金像奖典礼上,《一代宗师》所向披靡,囊括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最佳编剧、最佳动作设计等12项大奖,创下金像奖历史的新记录,其它如《毒战》、《盲探》、《扫毒》、《激战》、《僵尸》等电影也收获了爆棚口碑。在一片歌舞升平的表象下,总有不合时宜的质疑声音出现,质疑《一代宗师》,质疑香港电影,“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成语间或跳出来刺人一下。
港片没落论由来已久,自从九十年代风光无及的古装动作片、枪战片、赌片等类型片逐渐式微后,香港电影在一堆粗制滥造的泥淖中苦苦挣扎。在千禧年前后,杜琪峰1999年惊艳世界的《枪火》和王家卫2000年的《花样年华》再次证明香港电影世界顶级的艺术水准,麦兆辉、韦家辉2002年的《无间道》则点燃了低迷已久的票房。在百花齐放井喷量产的意义上讲,香港电影确实没落了——去年邵逸夫的逝世,对邵氏电影充满怅惘的集体怀旧是这一论调的巅峰。但如果从拔尖的佳作来看,新世纪的香港电影仍然是整个亚洲地区唯一可以和韩国电影崛起相媲美的力量。现在谈及港片,避不开“合拍片”的话题,港片的概念正在不断多元化。在今年的金像奖所有影片中,无疑杜琪峰的《毒战》是合拍片的最佳范例,大获全胜的《一代宗师》虽然也算合拍,但并未遇到严格意义上合拍片所必须处理的“地域政治”这一严肃问题。在最佳导演的竞逐中,杜琪峰也凭借对合拍片突破性的探索贡献,成为唯一可以挑战王家卫的人选。
都说今年的金像奖是大年,《一代宗师》从艺术水准上来说当仁不让地高出其它电影一截,慢工出细活的王家卫,也许会辜负观众的期待,但决不会辜负光影美感。一曲民国武林史诗,在王家卫旖旎流转的光影和韵味十足的台词里,呈现出一种传统文化的士大夫情怀,功夫,也是明心见性。这部电影从旨意上讲,秒杀所有竞争对手,至于其备受争议的叙事,也并非不可接受,何况王家卫也亲自保证,四小时版本一定会出,只不过是几年之后。在最佳影片提名中,陈木胜的《扫毒》、林超贤的《激战》、黄修平的《狂舞派》、星爷的《西游-降魔篇》各有所长,但只有陪跑的命。在第50届金马奖上最佳影片输给《爸妈不在家》,最佳导演输给蔡明亮,这一次回到香港本土,《一代宗师》终于大放异彩。
【24楼影院】情怀在:由第33届香港金像奖说起(点击切换版式)
张家辉在介绍最佳女主角提名人时说,章子怡,国际章,实力不言而喻。不是国际了就不言而喻了——白灵还国际呢——是章子怡确实有上佳表现,在《一代宗师》里对宫二一角的塑造,不如《卧虎藏龙》里饰演玉娇龙那么洒脱恣意,宫二的角色需要她真正的“内观自省”,向内用力,而不再是本色跳脱。她在影片中的文戏、武戏都极出彩,出彩到我们不禁叹息:章子怡真真是一个依赖好导演的演员,遇到王家卫、李安这种宗师级别的,她大放异彩,遇到平庸点的,她也一起平庸,这是她暂时存在的硬伤。
张家辉调侃鲍起静在《僵尸》中的演出比在《天水围的日与夜》中还要“劲”,确实是“劲”,很难想象桃姐拿着罐子敲死人。《北京遇上西雅图》是近年来少有的一部非常有诚意的大陆爱情片,加上大陆二字,读者便知“诚意”有多难,汤唯的演出也算颠覆,“泼辣搞笑”的天赋也不错。此外,郑秀文在《盲探》中的演出当然精彩,但杨千嬅在《志明与春娇》、张柏芝在《大只佬》中的演出也同样精彩——我的意思是,香港出色的双栖艺人太多了,郑秀文很棒,但术业有专攻,她还没到拿影后的火候。颜卓灵,用张家辉的话说,支持下就好啦。章子怡凭宫二一角几乎包揽了今年华语电影圈所有的影后奖项,大小9个,也算是一个前无古人后难来者的记录了。
在《一代宗师》砍瓜切菜略显无聊时,稍有点意外的就是影帝的归属了,张家辉凭借《激战》,击败梁朝伟宗师,继《证人》后第二次加冕金像奖影帝。张家辉和刘青云有点像,一直都是不温不火,实力又摆在那儿,不容小觑,近几年突然爆发,各种演出都炉火纯青。至于梁朝伟,已然在香港电影史上最伟大男演员的排座上淡泊饮茶,他无需证明自己的实力了,往那一站,就是到位。古天乐、刘青云两位,都是杜琪峰的爱将,二人如今极富层次的演技也离不开银河映像暗黑悲剧风的锤炼,古天乐的“邪”,刘青云的“执”,都是信手拈来,相比起张家辉为了《激战》生生打磨成魔鬼筋肉人,确实不讨评委的加分。至于另一个叶问黄秋生,纯粹陪跑,他饰演的人间烟火版叶问,很有味,略没劲。
最佳男配的归属算个冷门,名不见经传的张晋凭借马三一角,击败黄渤、佟大为、彭于晏,和资历最老的僵尸叔叔陈友,最佳女配这边波澜不惊,惠英红拿奖基本无悬念,倒是《激战》里的李馨巧最近风头颇劲,名义上是女配,其实在《激战》里的分量早超越了梅婷,小小年纪如此演技,将来可期。
之前有一个港片专题,讨论的是新世纪以来在港片中出现的大陆女演员的角色——除了赵薇、周迅等少数几个较为成功,其他比如频频与香港电影人合作的李冰冰,《风暴》中的姚晨,《扫毒》中的任泉等等,大多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鸡肋角色,这些角色,香港能演得更好的女演员比比皆是,但为了顾及大陆票房,或者是投资方的意志因素,这些女演员也很“委屈”地成为新时代港片中的大陆怨妇群体,几乎清一色都是已为人妻花瓶,在家苦守,哀怨,凄凉。——导演们也知道,不可能给她们多重要的戏份,不然会影响整部电影的格调,近的不说,《唐伯虎点秋香》里的巩俐有多夹生,想必大家还有记忆。这样说来,《激战》里的梅婷还算戏份比较重的,虽然个人实力问题,被李馨巧夺了风头,还是高圆圆在《单身男女》中吃香,真正的女主角,能在吴彦祖和古天乐玩转。说这些,是想说明,香港电影制作人也有很功利的心态,他们为了拓展人傻钱多速来的大陆市场,如彭浩翔,住到北京,发愿要研究大陆年轻人的喜好,也有的为应付大陆审查,为一部电影拍多种结局,为了照顾大陆观众,邀请大陆女星演出个鸡肋角色还算比较省心省力的。这并不是一件多么丑陋的事,相反,这是成熟的电影工业体制做出的商业选择,好莱坞不是也这么做吗?为了大陆市场,大家用不着矜持,甚至也用不着多么努力,3D烂片专供明目张胆地赚钱,各种烂片轻松过亿,大陆观众根本不讲究。而真正优秀的香港电影人决不会坐视港片没落,像王家卫、杜琪峰、许鞍华们甚至从来不纠结合拍片与港片的问题,该合作就合作,该本土就本土,情怀在,味道就散不了。
《僵尸》拿了最佳视觉效果奖和最佳女配,这部值得一书的电影是今年港片中的惊喜之作,导演麦浚龙怀着一个八零后的迷影情怀拍摄了这部向经典僵尸片致敬的作品。——迷影情怀是所有电影人最本真的情怀,对他们来说,电影不仅仅是一份工,而是一个真正的梦想。张家辉拿影帝时说,“我刚看到一些香港从业人员离世的照片,我也想到我自己,我在想到时候我能不能要一张彩色的照片。在座还有好多电影工作者,是我没拍戏的时候就已经在工作的了,我第一次看电影的时候我才8岁10岁的,看的是《教父》,感觉电影就把我吃进去了,谢谢电影人们给我对电影着迷的机会。”
就是这份迷影情怀,是优秀的电影人不为票房至上的商业大潮侵吞的底线,我一直觉得,港片死不了,连彭浩翔这种合拍片浪潮中的投机分子都时不时回香港拍一部全港班底的片子,更别说还有王家卫、杜琪峰、许鞍华这样的一流高手。这届金像奖给影迷一个很好的信号:香港电影的老中青三代还很劲,还很有戏。
第二篇:肖临骏:令狐塔前话感恩
归来多日,而我湿润的情绪仍萦绕于心。
站在山脚下,依傍碧霞圣母塑身,瞻仰着面若满月的圣母容颜,听豁达博学的师兄娓娓地为我们讲述着当地百姓口熟耳详的感恩故事。侧身有石身神龙自山林盘桓而下,龙头向东南方似迎接远方访者,耳畔松涛如笛。沿着宽阔古旧的台阶,闻松竹间秋风徐徐,低眉倾听秋声隐隐,拾阶而上,直达塔顶。
秋景虽自另有迷人之处,而我此时却无心赏景。令狐山位于安徽省定远县的千年古镇藕塘,山顶有令狐塔,令狐庙,轻踏石阶循塔而上,四层处供奉着黑奶奶像,檀香袅袅,黑奶奶慈眉善目,满面微笑,我恭立像前,眼前便是我那逝去多年却时常闪现梦中的祖母面容,于是她老人家的一颦一笑、或喜或悲,点点滴滴,若春风若春雨,氲氤心间„„
令狐山之行,收获最深的便是这儿深厚蕴藏的人类最美最善的情感:感恩。常存行善之举,可令世间少了诸多冷漠,处处洋溢着温情;怀有感恩之心,亦使生命温润平和,人性变得美好。“令狐”一姓,缘于感恩:春秋魏姓名将救一弱女之命,而在战场拼杀危急之际又得所救女子之父舍命相助结草绊倒敌将而立下奇功,所受封赏之地为令狐。而其后代以封地为姓氏,这便是令狐氏的由来。魏将施恩不图报,而老翁刻刻怀感恩之心,行结草之举报答,又谱写出一段历史佳话。令狐氏后裔更延续出 “泣墓堂”、“博施堂”等一段段孝感天地、恩泽万户的人间美谈。
而至西汉末年王莾篡位时,有令狐后代子伯因家父为官正直遭奸人迫害满门抄斩,幼小子伯在正直小吏舍命相助下得以逃脱并流落至藕塘镇,令狐子伯年小志大,每日饥寒交迫却潜心苦读,得山上僧侣钟爱授其学业,当地百姓送衣送食,更有当地老妇黑奶奶,将子伯视如己出,照顾有加,助其每日安心潜修功课。而在令狐子伯不负众望安帮定国、功成名就后,回山中找寻黑奶奶和寺中僧人报恩时却发现恩人已逝,令狐子伯伏山痛哭,哭声响彻山林,泪水化为山泉倾泻而下,苍松翠柏闻之哭泣,蓝天白云为之动容。为答谢当地父老,令狐子伯倾其所有,重修庙宇,塑黑奶奶像并立塔为志。从此后,当地百姓便将此山由锥子山改称为令狐山,塔为令狐塔。
沿塔扶阶而下,塔正前方立有两只青石香炉,立于炉前回望令狐塔,青砖碧瓦古色古香,身边炉内檀香绵绵沁人心脾,回望远处山峰连绵,虽含秋意,松竹青翠仍风光无限,令人心旷神怡。段段行善与感恩的故事,与眼前景色浑然整合,令人流连忘返。千年沧桑尽在黑奶奶一笑,历代艰辛均付青山绿水之间。塔前庙后刻有各方善男信女的片片心意,因感受施与受、受与还的人性美,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身心也因此似与青山翠柏相溶。
我依依不舍地沿着宽阔的台阶而下,步步感受着古人遗风,历代人物从我身旁依风而行,历历在目,或传承本地文化,或诉说沧桑历史。在令狐子伯苦读的紫兰亭前,我仿佛见到子伯捧书吟读,乡亲父老将衣食之物轻放一边后悄然退去;来到山间僧侣特意为当地百姓上山砍柴劳作歇憩驻脚而修建的夕照亭前,我又见到百姓端坐亭内,擦汗饮水,谈笑自若;“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这是景致的美丽,更是心境的安然。经过子伯像前,我深躹一躬,不仅为他的落魄不落志,更为他的得志不忘恩,才有了这千古佳话,留给当地百姓乃至诸多后人学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缓缓而下,轻言慢语。及至山下,眼前便是令狐山庄了,杨柳依依垂首俯视碧波,影照过雁,静不可言。独立这水边柳下,听当地百姓对我私语:其实我们都听祖代人说,那黑奶奶并不是凡人,她是西天的碧霞圣母娘娘因曾在静修时得助于人类,为报恩便化身黑奶奶来到人间,以助那令狐子伯成就大业来普渡众生,为百姓谋福址。所以说,我们老百姓行善事做好人,天上神灵都在看着呢。
美的景物赏之不尽,善的传说代代续写。这山这水这树这人,都令我感受着恬静和美好,梧叶飘零,回归大地,乃是回报大地滋养,化为春泥,以期来年更美更艳的春天;白云时刻不停浮荡在天空,在蓝天映衬下构画出幅幅绝美图案,亦是对蓝天胸怀滋养的感恩。这儿的百姓笑容真诚,话语恳切。
千年古镇藕塘是革命老区、兵家重地,多少销烟往事,几多沧桑历史,虽曾兵戈相见、刀光剑影,却因为有这恩泽轮回,使当地百姓世代放眼古镇大好河山,胸怀感恩之心,身心变得清净、祥和;世代怀有行善之念,相互之间亲切、友善,从而民风淳朴,天净地宁;而小民之念汇成的集体感恩心更是促进繁荣的和谐社会的巨大力量。古镇藕塘每年的传统庙会日,善男信女连续几日扶老携幼摩肩接踵,炮竹声震天地,各地商贩云集,当地丰富的物产资源加上勤劳朴实的百姓,不仅带来和谐的自然生态,更令当地经济飞速发展。
“革命摇篮旗帜在,应同胜迹共流传”,宝塔传说与绮丽风光并存;人人都心生行善与感恩,自然也会生出万物的神奇力量,代代传承,以美德沐浴着人类,并发扬光大。
第三篇:肖临骏: 独享雪夜读书之乐
我读书总是为形势所迫——为会议提交论文,你得读书;给报刊写文,你得读书;编《记忆》,你还得读书。我也订过宏大的读书计划,二十四史、莎翁全集、严译名著„„没用。形势比人强,计划全泡汤。
因为要给报刊写“社会语言学小识”的系列文章,只好把语言学的书找来大读特读。什么语汇学、篇章语言学、浑沌语言学、礼貌语言学、社会心理语言学„„仅社会语言学就买了十几本。一路读下来,发现还是30年前读过的陈原的《社会语言学》更令人怀念。于是到处搜寻陈原的书。苍天有眼,从万圣买到打折的三卷本的《陈原语言学论著》。这套书虽然写于上世纪90年代,但比本世纪出的,由教授博导写的,冠以什么什么出版基金资助、得了什么什么奖的同类著作要好得多。究其原因,陈著是长期积累、深思熟虑的结果,不是为职称、课题、出版的应景之作。虽然受时代局限,虽然是业余之身,但作者敢碰真问题,而现在出的书绕来绕去避重就轻,净说一些无关痛痒的鸡毛蒜皮。
半年前,我兴致勃勃地买来南开某教授写的社会语言学,翻到最见这一学科功力的一章,不禁大失所望——作者还没跟问题交手,就鸣金收兵了。如今的专家竟不如30年前的业余,学术之进退,由此可知。
写这类文章,除了语言学的书,还要读好多看似无关的书,比如,要弄清套话的来龙去脉,就得读《中国尺牍文学史》,要揭示当下女权主义的男权性,就得读《女人无穷动》;要说明花季女生为什么突然不约而同地骂起人来,就得读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在这种随便翻翻的阅读中,我发现了《动荡的青春:红色大院的女儿们》(叶维丽、马冬冬著,新华出版社,2008)。
此书是用对话形式写的,对话的是两位有很多共同点的知识女性,她们都生长在红色大院,都在北京上中学,都下乡当过知青,都是工农兵学员,都赴美留学并获得博士学位。这本书是她们人过中年回顾往昔,思考历史的互相访谈录。书中谈到了各自的父母、家庭的影响、大院文化、中学的“革命化运动”,谈到了阶级划分,红卫兵运动、女学生怎样学骂人,“文革”中的青少年亚文化,以及她们对理想的认识,对农村的感受。撰稿人叶维丽是史学博士,她的谈话不是率性之举,而是富于问题意识的深思熟虑。例如,她把17年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它们有着彼此对立的性质,后一阶段(1963年以后,“文革”以前)对前一阶段的教育,做了全盘的彻底的否定。这一观点,不但纠正了笼统的“狼奶教育”的说法,而且对理解“文革”的起源很有帮助。因为办《记忆》,我有幸看到了很多人看不到的自印书。所谓自印书,并不是地下出版物,也不是被禁之书,而是由文化公司代理编辑印制的非商业性质的出版物。因为它合法且便利,所以近十年来,“自印书热”持续升温。中国最早收购自印书的是南京大学,南大带动了一批大学图书馆,国图也开展了这一业务。但是,这些图书馆不知道到哪儿去收购这些书。而在他们踏破铁鞋无处觅的时候,我却能独享雪夜读书之乐,想起来,不禁有些得意。
绝大多数自印书是回忆录或自传,作者都是七老八十的过来人。在这类书中,有一些颇具社会历史价值。随便举几个例子,原中央文革办事组组长写的《青史难隐:最后一次交代》对研究当代国史很有用,其重要性不下于《问史求信集》。前影协书记处书记写的《士之殇》也是一本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书,对研究反右、“文革”以及知识分子心态都有帮助。同类的书还有,赵文滔的《伤害》、江皓的《缺钙时代》、马文蔚的《难忘的“现反”经历》、郭慕岳的《被革命回忆录》、谭合成《血的神话》等。
办《记忆》也让我对史学著作有所留心,美国史学家柯文的《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为我分析当下的“文革”研究提供了思想武器,尤其是他关于历史神话化的观点,更是启人心智。什么是历史的神话化呢?柯文指出,这是一种特殊的虚构。它“不是捏造出来的,而是通过对不符合或有悖于其目的的历史资料的歪曲、简化和省略来完成的”,我们周围的事实证明了柯文的洞察,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都可能造成历史的神话化。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恢复披上神话色彩的历史的本来面目,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它常常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与死亡造成的痛苦不同),引起严重的不安,所以有时会受到人们坚决的抵制。”令人痛苦的是,我们身边发生的很多事情,似乎都在证实着柯文的判断。
第四篇:肖临骏:《起风了》,努力活下去
肖临骏:《起风了》,努力活下去
“起风了”取自法国诗人保罗.瓦雷里著名诗篇《海滨墓园》中的一句:起风了,努力活下去!这就是宫崎骏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一直以来对孩子们说的那句话:这个世界即使再糟糕,也还是值得活下去的。
自从上一部2008年的《悬崖上的金鱼姬》上映之后,宫崎骏退休的传闻就不绝于耳,对于喜欢动画的观众来说,这是再遗憾不过的事情了。所以当2013年他最新一部动画《起风了》上映的时候,观众的激动和期待之情可想而知。
这部动画片和宫崎骏曾经的作品大相径庭。那曾经在动画中漫无边际的想象力,充满了日本民族的鬼怪精灵和像《龙猫》那样的纯真美好都已消失不见。这部动画的主人公已经长大,不再是少男少女。这是一个关于大人的故事,一部似乎不是很适合孩子看的动画电影。
但当我们真正地静下心来看完这部两个多小时电影的时候,就会发现,宫崎骏依旧还是那个制作了《风之谷》《幽灵公主》《千与千寻》,制作了《龙猫》的那个宫崎骏,他始终没变。《起风了》像一条线般串联起曾经的那些动画作品,是某种延续,更是对其的总结。
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位真实存在于上世纪的日本年轻人,并且因其后所制造的著名“零式战斗机”而享誉世界,他叫堀越二郎。故事讲述的便是他从小热爱飞机,并梦想以后要建造出美丽的飞机这样一个故事。
曾经在二战中日本用于大肆侵略他国的战斗机的制造者,这个角色本身就存在着矛盾与争议。而宫崎骏在最开始也或多或少因此而不愿意制作这部电影,但他最终愿意制作这部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或许正是被这个故事中的“矛盾”所吸引。
当我们仔细地回顾宫崎骏曾经那些作品的时候,不难发现,那些隐藏在故事背后的思想充满了矛盾。典型的便是在《幽灵公主》这部电影的最后,人类与自然不可调和的矛盾始终在那里。
在关于《起风了》所有的争议中,“反战”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最高。在宫崎骏制作这部电影的同时,日本国内的政治环境正处于右翼保守派的笼罩之下,再加上宫崎骏一直以来督促日本对于曾经犯下的罪行道歉,使得他在日本国内遭受了众多的指责与批评。
在网站公开的企划书中,宫崎骏就制作意图做了如下解释,“这部电影既非对战争予以控诉,亦非意图通过对零式战斗机的杰出之处之描写来鼓舞日本的年轻人,却也不想掩饰二郎真心打造民用飞机的心愿,只希望讲述这么一个忠于自己的梦想、不断奋进之人的故事。"在宫崎骏的作品中,他一直反复言说着那些“忠于自己的梦想、不断奋进之人”的故事。无论是那个勇敢美丽的那乌西卡,还是曾经胆小自私的千寻,她们始终都走在自己成长和梦想的路上,都在努力地不断奋进着,而堀越二郎同样如此。
作为主人公生活的背景,电影用了很大篇幅向观众介绍上世纪20-30年代的日本。那时的日本动荡不安,贫困与疾病横行,加上不景气的经济和破坏力巨大的关东大地震,年轻人普遍感到未来的迷茫和不可捉摸。宫崎骏通过一系列细节来展示那时日本年轻人在外所受到的轻视与鄙夷。或许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二郎的同事本庄,他在电影里反复地强调国家的衰败和落后,希望自己能为国家的振兴和发展做出一份贡献。我们也很难否定在二郎想要制造飞机的这一动机里不存在为了国家这一因素。
这是宫崎骏在电影中必须面对的矛盾之一,他必须面对那个年代的日本,面对曾经的贫穷与落后。面对过去,实则是为了寻找为何日本最终走上侵略者道路的原因。这样的矛盾在电影中贯穿始终,宫崎骏小心地走在其中,点到为止,并未过多的渲染。这或许也是许多批评者的不满之处,认为他迷恋在清新优美的田园中,而忽略外面世界的残忍战争。肖临骏:《起风了》
第五篇:肖临骏:作为信仰的文学
继叶嘉莹的听课笔记将我们领进顾随先生六十年前的课堂之后,由陈丹青整理的听课笔记(《1989-1994文学回忆录》)也出版了,这使我们可以从容领略另一位良师的风采。
梁文道在序言里称木心为局外人,这不是一个称呼,而是一种恰当的分类。非但如此,这还是一个局外人对着一群局外人讲文学课的事。这群局外人是与文学并无直接关系的人,主要是画家。讲课时间是在二十年前,地点是在异国他乡的纽约,与局外人们的故乡隔着半个地球。这一纯属私人性质的事件经过陈丹青的力荐,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文学传奇之一。
笔记记了五本,印成书后,依然有厚厚的两大本。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通篇大言断语,经常一言以蔽之。笔记对口头演讲的过滤固然促成了这个特点,但它未尝不是木心自己风格的体现。对于当代中国人,所谓的大言欺世不是什么成语,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现实,但木心的大言并不欺世,相反,却能使人回到那种古老的“大言炎炎,小言詹詹”的感觉。炎炎,按照成玄英的解释,猛烈也。
“老子精炼奥妙,庄子汪洋恣肆,孟子庄严雄辩,墨子质朴生动,韩非子犀利明畅,荀子严密透辟,孔子圆融周到„„他们的用字,用比喻,都成专利,别人冒充不得。
“浪漫主义太滥情,现实主义不重灵性,自然主义太重细节”,“象征主义以为现实世界后面,隐藏着理念世界„„但象征主义实践这些理念时,一举一动都要象征,多么小家子气。”
在很多专家为一块邮票大小的地方忙碌一辈子的今天,琐碎的小言才是主流。因此,如此猛烈的大言既令人耳目一新,又显得不合时宜。也许正因为其猛烈,我们从中也能发现不少错误或问题。灼见之中有错误和谬见,这本是私人性质的文学史无法避免的,本书自然也不例外。这一点我们不必讳言,因为这些错误或问题无损于它独特的光芒和价值。
“希腊人当年的知识范畴如何?很狭隘。希腊人不知道世界史,不知道世界地理,不知道其他种族„„”用狭隘来形容希腊人的知识,这倒是头一回听说。对于一个擅长航海并能精确测算出地球周长的民族,如果她不知道世界地理,还有哪个民族比她更知道呢?
“我骂儒家,是将好好一部《诗经》弄成道德教训,诗曰如何如何”,“《楚辞》,很幸运未被孔子修改过、歪曲过,没弄成道德教训。”木心对孔子对《诗经》的大删大改耿耿于怀,痛心疾首。问题是,孔子有没有将三千多首诗删为三百多首?自孔颖达以来,很多人都怀疑这一说法。现代学者大多认为,孔子在《诗经》的形成中作用有限,可能仅限于音乐校正方面。
“如果司马迁不全持孔丘的立场,而用李耳的宇宙观治史,以他的天才,《史记》这才真正伟大”,这个想法有些古怪。中国的姑且不论,无论是修昔底德、米什莱、兰克或者法国的年鉴派,哪一位是用《道德经》的宇宙观治史的呢?倒是有用黑格尔的观点或某某主义治史的例子,但那是什么样的历史呢?
“太阳系处于中年期,到了老年期,能量消耗完了,地球将要冷却”。哎,他老人家显然以为太阳里的聚变反应跟煤球炉里的燃烧反应一样。
《西游记》的版本是一个复杂问题,但就吴承恩本、朱鼎臣本和杨致和本的关系讲,学术界已经大致厘清了一个次序,即朱本和杨本是吴本的删节改写本。在孙楷第、郑振铎等人的工作后,已经没有多少人认同,吴本是对杨本的扩充这一最初源自鲁迅的看法。因此下面这段关于吴承恩写《西游记》的话就变得有问题了。
我曾说过“风格是一种宿命”,他是好证据——忽然他发现杨致和的《西游记传》,灵光一闪(可能拍案而起,大叫:“有了,有了!”),《西游记》于是孕育而诞生。有了杨致和的骨架,吴承恩大展身手,找到自己,找到风格,连《南游记》《北游记》的精华也拖了几段过来(铁扇公主即出于《南游记》)。
这段话十分精彩,真希望有一个拍案而起的吴承恩,真希望《西游记》就是这样诞生的。这样的话,吴承恩就成了一个“有资格挪用别人东西”的“高贵的强盗”。
木心有着强烈的老子情结,这使他对司马迁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又使他在看待帕斯卡尔的“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时,匆忙地下结论:“这是老子的东西嘛!”帕斯卡尔对人类处境的洞微察幽,是为了论证救赎者存在的必要性;而在《道德经》中,非但没有救赎者什么事,且人在其中的地位亦不特殊。他视文学为信仰,且是惟一的、可以覆盖一切的信仰,一旦碰上真正的信仰,反倒觉得无法理解了。于是,《旧约》和《新约》的文学性在他眼中成为首要的、压倒一切的东西,耶稣由于充满灵感的布道成为“天才诗人”(《圣经》的文学性虽然是研究中的冷门,却也并非无人研究。木心的着眼点主要在耶稣的人格魅力以及善用比喻的说话方式上,对于叙事手法——《圣经》的叙事之美值得细细品味——基本上忽略了,这一点对《旧约》其实更重要);帕斯卡尔的《思想录》在他眼中,真正有价值的“不满两页”。他视宗教为催眠,“再聪明的科学家、文学家也受催眠”,这与宗教是精神鸦片的观点倒有相似之处。
“《伊利亚特》太幼稚,《神曲》太沉闷,《浮士德》是失败的,都比不过莎士比亚”,木心说。对于作为宗教思想家、政论家、艺术理论家的托尔斯泰,他完全不能理解,直说他脑子不行。这口气,真有点登山训众的样子。他站在山顶上了吗?没有,但他的确站在了高处,且一再强调登顶的重要性:“有了制高点,看起来就很清楚。一览众山小,不断不断地一览众山小”,这正是木心可贵的地方。不过话说回来,就像统摄万物的万有理论是否存在一样,这样的山顶是否存在,还真不好说。
读木心的东西,我常常为他的审美直觉和连珠妙语而击节,但有时也为这些妙语缺乏一个较坚实的学术基础而叹息。的确,在专业的文学史中,错误不会这么多,胆子也不会这么大,但灼见也少啊,有时少到没有,有时少到是负数,起反作用,被引入歧途而不觉得,如果你选择不当的话。读此书的乐趣就如同去琉璃厂淘旧书,每有意外的收获,便有一股快意在心头升起。这样的快意,是无法从学院派循规蹈矩的文章里获得的。这一点目前已经有不少文章谈及。网上甚至流传着从《文学回忆录》中摘抄的一句话体的语录,供大家分享。关于这些,我不想多说什么,只想补充一句:这是异端的权利,也是异端的胜利。这是木心一个人的胜利。
很多人可能不会同意木心对批评家勃兰兑斯、小说家哈代的推崇以及对契诃夫的贬抑,然而对于近现代的文学流派,尤其是二十世纪初蜂起的主义,木心常能表现出过人的见识:“凡主义,都是强扭的瓜,不甜,烂得也快”,“未来主义没有未来”,“表现主义比未来主义强,至今还有影响”,“垮掉的一代,只有斯奈德没有垮掉”。这是本书的两大亮点之一。至于本书的另一大亮点,我以为并不是世界文学至十九世纪的历史,而是世界文学格局下的中国古典文学。似乎从青年时代起,木心就拥有一副世界性眼光,且常能从历史和演化的角度看问题。比较文学于他人是一门学问或职业,于他是一种天性。他用水草与水的比喻来形容《红楼梦》中诗与文的关系,这个比喻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关系,尽管这个地区的文学与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孤立演化的。
在陈丹青的笔下,木心作为圣徒的形象已经粲然可见。使他超越他人而成为圣徒的,既不是他的禀赋,也不是他的学识,甚至也不是他在逆境中的表现,而是他的心灵,一颗雅尚高洁、向死而生的心灵。对于他,生只是死前的一段过程,而离开艺术的生是暗无天日的,除了平庸、不幸、绝望和死亡外,没有别的出路。他张开双臂,紧紧抱住艺术的十字架,既因此而吃尽苦头,又因此而度过劫难,并于垂暮之年终获拯救,尽管十字架上并没有一位鲜血淋漓的基督。因此,本书最大的价值不是有关文学的知识以及许多令人难忘的妙语金句,而是木心作为艺术家的个人感悟。“始终不肯背叛自己的人,即使吃了很多苦头,最终却可以笑着”,他说。这虽然是艺术家一生的心得,却令我想起一位波兰民族英雄(皮尔苏德斯基)临终前说的话:有被消灭的危险而不屈服者常能胜利,成功之后即不长进者常会失败。“来美国十一年半,我眼睁睁看了许多人跌下去——就是不肯牺牲世俗的虚荣心,和生活的实利心。既虚荣入骨,又实利成癖,算盘打得太精:高雅、低俗两不误,艺术、人生双丰收。我叫好,叫的是喝倒彩。生活里没有这样(的)便宜。”这是一位历尽沧桑、劫后余生的老人的冷眼旁观。虽然被喝倒彩的人未必听得进去,毫无疑问,他是对的。
在肉体上,木心属于这个时代。在精神上,他却属于一个消逝了的时代。当他选择与卞之琳、周作人、林语堂等人生活在一个时代时,他也选择了自我隔绝。这种自我隔绝造就了一位超凡绝尘的世外高人,但代价也是有的。他的过于讲究的文字对他的写作形成妨碍,而他并不觉得,这无疑是代价之一,且是其中较小的代价。须知,“汉家陵阙的石兽,如果打磨得光滑细洁,就一点也不好看了”,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木心本人。
有一天,木心讲到了水浒,讲到了施耐庵,他说:“我见过一篇施耐庵作的序,极好。‘风雪夜,听我说书者五六人,阴雨,七八人,风和日丽,十人,我读,众人听,都高兴,别无他想。’我幼时读,大喜,不想后来我在纽约讲课,也如此。”这个序自然不是施耐庵作的,而是由金圣叹代笔的。原文也不是这样的。木心凭记忆说,不算错,且经过记忆坩埚的重新熔炼,变得比原文更畅达,更符合现代语境。不知不觉间,木心自己也变成了强盗,且是高贵的强盗。但幼时读即大喜,却令我生疑。这是一段卢梭式的confession吗?从他少时与人讨论《新约》的文学价值看,我只能选择相信。这个人是何等的早慧,他的心态又是何等的可贵!这样的心态古人有,陶渊明有,寒山有,胡应麟有,崔述有,上个世纪也还有。在大家的裤腰带上都别着一个小喇叭的微博时代,谁还会有呢?一个局外人对着一群局外人讲文学课,这样的事在今天还会发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