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汉语复习(手打)
1、举例说明名词的语法特征
① 经常作主语和宾语,例如:牛吃草;多数能作定语和带定语,例如:河边柳树。不能作补语。也可充当谓语。
② 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如“一个人”不能说“不人”。③ 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只是语素重叠)④ 汉语名词单复数同行。
2、举例说明形容词的类别和语法特征
形容词分性质形容词(软、硬、甜、苦)状态形容词(雪白、笔直、墨绿、水灵灵)不定量形容词(多、少、全)
① 形容词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直接修饰名词。例如“观点模糊|模糊观点”。通常要重叠或者加助词“地”,才可作状语,例如“慢慢说|得意地笑”一部分形容词也能作补语,例如“看清楚”。
② 形容词不带宾语。但有些双音节的性质形容词兼属动词,作动词时能带宾语。如“端正态度”(使动词)
③ 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如“很简单、太小”。
④ 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不能前加副词“很”。
⑤ 有些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其他词缀,如“红彤彤、灰不溜秋”,不能加“很” ⑥ 状态形容词如“雪白、血红”本身表示程度较深,不受程度副词修饰,可重复表强调。
3、举例说明动词的语法特征
① 动词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来了”、“我爱祖国”
② 动词能够受副词“不”修饰,多数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如“很喜欢、很应该、很羡慕” ③ 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动态助词)
④ 有些动作行为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想想、打扫打扫、散散步”
4、举例说明区别词的语法特征
①能直接修饰名词和名词短语,作定语;多数能带“的”形成“的”字短语。例如“彩色电视、西式服装、大型轿车,大号的、野生的、男的、金的”
②不能单独作谓语、主语、宾语,组成“的”字短语或联合短语或成双对比后可以作主谓宾,如“西式的比较贵”、“他要买微型的”、“公私不分”、“他不男不女”。
③不能前加“不”,否定时前加“非”。例如“非正式会谈”
4、举例说明副词的语法特征
① 副词都能作状语。程度副词“很、极”还可以作补语。如“好得很|好极了”。② 副词一般不能单说,只有“不、没有、也许、有点儿、当然、马上、何必、刚刚、的确”等在省略中可以单说。③ 部分副词能兼有关联作用。“白、怪、净、老”等词,修饰名词时是形容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时是副词。如“怪事|怪好看的”
5、举例说明量词的语法特征
① 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边,组成数量短语,作定语、状语或补语,如“(一个)人|[一把]拉住|看〈一次〉”
② 单音量词大都可以重叠,重叠后不能作补语、补语。如:条条大路通罗马,繁星点点 ③ 量词有时单独作句法成分。如“我想有个家”、“带份礼物给你”(一的省略)
6、举例说明短语的五种基本类型
① 主谓短语:粮食丰收(名 动)、阳光灿烂(名 形)、明天星期三(名 名)
② 动宾短语:想他(动 代)、盖被子(动 名)、接受批评(动 动)、喜欢清静(动 形)、吃一碗(动 数量短语)
③ 定中短语:他的马、昨天的事、前进的步伐、新书、野生动物、求学的希望、灯火的辉煌
状中短语:刚回来(副 动)、今天回来(名 动)、花园里谈(方位短语 动)、绕道走(动 动)、为人民服务(介短 动)、三尺宽(数量短 形)、非常宽(副 形)④ 中补短语:学得好(动 形)、打死(动 动)、看了一次(动 数量短)、走到天涯海角(动 介短)、高兴极了(形 副)
⑤ 联合短语:今天和明天、一个或两个、伟大质朴
7、举例说明多义短语生成的原因及消除歧义的方法
原因:语言结构有限而意义无穷,用有限的结构表达无穷的意义不能不产生一个语言结构表达多种意义的现象。
消除的方法:一是适当增加实词,像把“厂长的问题”说成“厂长存在的问题”;二是增加 或改变结构,像“演好戏”说成“把戏演好”或“演好了戏”
8、举例说明词的兼类与词的活用的区别
词的兼类是某个词经常具备两类或几类词的主要语法功能。兼类词一定要声音相同,词义有联系,意义无关或失去了联系的词不是兼类词,而是同音词.例如:一盆净水(形)、地上净是水(副)下面的例子是兼类:两国人民的关系很密切(形),密切了两国人民的关系(动)
词的活用是一种特殊的用法,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了表达上的需要,临时借来一用,例如“他比阿Q还阿Q”,也有名词活用为动词。
9、举例说明宾语与补语的区别、宾语与补语的位置关系
①补语、宾语与述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不同。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说明关系,回答“怎么样”的问题;述语与宾语之间是支配关系,回答“什么”的问题。例如“说英语”中“英语”是“说”支配的对象,可以回答“说什么”的问题,二者之间是述宾关系;“说清楚”中“清楚”用来补充说明“说”的结果,回答“说得怎么样”的问题,二者之间是述补关系。
②动词后面的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述语和宾语之间不能出现结构助词“得”。例如:他倒在地上,假装晕了过去。
她兴奋得几乎晕了过去。
③宾语有时可移至述语前,构成受事主语句或“把”字句。例如:我洗完了衣服—→我把衣服洗完了。补语的位置比较固定,只能出现在述语后面。位置关系:补语和宾语在动词后同时出现时,就有先后排列问题。补语在宾语前:我闻〈到〉
香味了;我们走〈进〉了他的画室。
补语在宾语后有条件限制:我等你〈好几个小时〉了;他去过北京〈两次〉。总之,先补后宾是大量的、无条件的位次。先宾后补,或宾语居中是有条件限制的。
10、举例说明补语的构成材料和语义类别
补语一般由谓词性词语充当。补语可以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趋向、数量、时间、处所、可能性或者说明性状的程度。① 结果补语:这个字写〈错〉了 ② 程度补语:心里痛快〈极〉了 ③ 情态补语:他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④ 趋向补语:远处传〈来〉了脚步声
⑤ 数量补语:看了〈一眼〉| 走了〈一趟〉 ⑥ 时地补语(介词补语):两人走〈向海边〉
⑦ 可能补语:一种是“得”或“不得”,另一种是在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和中心语之间插“得 / 不”表示可能不可能实现。如:[能]解决〈好〉、解决得〈好〉
11、举例说明主语的语义类型和宾语的语义类型
主语:施事主语“狼把小羊咬死了”;受事主语“羊被狼咬死了”;中性主语“这件事不能怪他”
宾语:受事宾语“割麦子”;施事宾语“出太阳了”;中性宾语(非施非受)“盖房子”
12、根据带宾语的情况,动词可分为哪几类?P63
根据带宾语的情况可分动词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又可按照所带宾语的性质分:只能带名词性宾语的动词叫名宾动词,只能带谓词性宾语的动词叫谓宾动词,能带名宾又能带谓宾的动词叫名谓宾动词。
13、单句句型分哪几类?P83
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
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名词性非主谓句、叹词句、拟声词句
14、简述名词谓语句的构成条件
① 只能是肯定句,不能是否定句; ② 只能是短句,不能是长句;
③ 一般只能是口语句式,不能是书面语句式; ④ 限于说明时间、天气、籍贯、年龄、容貌、数量等的口语短句。
15、举例说明非主谓句的类型P86 ① 动词性非主谓句:出太阳了,上课了,禁止吸烟 ②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对,好,糟糕,太妙了 ③ 名词性非主谓句:1949年春天,好球 ④ 叹词句:啊!嗯!喂!⑤ 拟声词句:轰!哗哗!
16、什么叫句式?常见的句式有哪些?
句式:根据句子的局部特点分出的下位类名。
常见的句式有:“把”字句、“被”字句、连谓句、兼语句、双宾句、存现句、比较句。
17、简述“把”字句的特点及其运用P88
特点:①动词前后常常有别的成分,动词一般不能单独出现,尤其不能出现单音节动词通常后面有补语、宾语、动态助词,至少也要用动词的重叠式。如:把书放桌上| 把情况谈谈
②“把”的宾语一般说在意念上是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物,因此前面常带上“这、那”一类的修饰语。如:把书拿来。
③谓语动词一般都有处置性,就是动词对受事要有积极影响。
④“把”字短语和动词之间一般不能加能愿动词、否定词,这些词只能置于“把”字前。
18、举例说明兼语句与主谓作宾语的区别P91
①停顿处和加状语处不同。兼语句在第一个动词后不能有停顿,不可加状语;主谓作宾语可以。例如:我请他来(不可停顿不可加);我知道他来(可停顿可加)
②第一个动词性质不同,支配的对象不同。兼语句的动词多有使令意义,支配的是人不是事;主谓作宾语的句子的动词无使令意义,支配的是事不是人。
19、举例说明疑问句的四种类型以及在使用语调、语气上的不同
① 是非问:结构像陈述句,只要用疑问语调或语气词“吗”“吧”等。例如:你真的要带我走?
你明天能来吧?
你忘啦? ② 特指问:用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样”)和由它组成的短语(如“为什么、什么事、做什么”)来表明疑问点做出答复。常用语气词“呢、啊”,语气词不能用“吗”例如:谁叫他来的?
你怎么不去说说呢?
你在这里做什么? ③ 选择问:用复句的结构提出不止一种看法供选择,用“是、还是”连接分句。常用语气词“呢、啊”例如:打篮球,还是打排球?
明天你去还是我去? ④ 正反问:三种格式“V不V、V不、”和先把一句话说出,再加“是不是、行不行、好不好”之类。常用语气词“呢、啊”例如:你这人老实不老实?
明天他来不?
他当过30年教师,是不是? 20、简述单句和复句的区别
单句是由短语充当的、有特定的语调、能独立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语法成分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构成的。分句在结构上跟单句相同,但没有完整而独立的句调。复句各分句间一般有句中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
21、怎样分析多重复句
① 总观全句,确定分句界限和数目,在每个分句开头标明数码。
② 运用层次分析,尽量一分为二,先用单竖线把第一层次的分句隔开,根据关联词语,判定分句间的关系,并在单竖线上方写明前后分句间的关系,然后用双竖线把第二层次的分句隔开,并写明关系。逐层分析。
③ 为了看清层次关系,可以化繁为简,看准分句中的主干成分,根据关联词语把长句化简为“因为这么样,所以那么样”、“不但这么样,而且那么样”、“如果怎么样,就会怎么样”等等。
22、举例说明借代与借喻的异同P192
借代与借喻有相近的地方。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喻往往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能。
例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借喻);现代化进军中需要“千里马”(借代);
鲁迅在一篇文章里,主张打落水狗(借喻);江山如此多娇(借代).....
23、举例说明夸张的基本类型
① 扩大夸张:桃花潭水深千尺 飞流直下三千尺 ② 缩小夸张:万水千山只等闲
③ 超前夸张: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儿来了。
24、举例说明仿词的基本类型
① 音仿:草木皆冰、乐在棋中、郎财女貌 ② 义仿:小众化、白毛男(白毛女)、内交家
25、举例说明比拟与比喻、对比与对偶、排比与对偶、顶真与回环、排比与层递、映衬与对比的不同
比拟与比喻:比拟、比喻都是两事物相比。不同点是比喻重点在“喻”,即以乙事物“喻”甲事物,甲乙两事物一主一从;比拟的重点在“拟”,即将甲事物“当做”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交融,浑然一体。
对比与对偶: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内容上“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形式上“对称”。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对称、字数相等。
排比与对偶:①排比是三项或更多项的平行排列,对偶只是两项的对称并列;②排比每项的字数可以不完全相等,对偶两项的字数必须相等;③排比常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对偶力避字面的重复。
顶真与回环:顶真是反映事物间的顺接或联结关系的,它从一个事物到另一个事物,顺连而下,其轨迹是直线形,不是递升或递降的关系。回环是在词语相同的情况下,巧妙地变换词语顺序,利用它们不同结构关系的不同含义形成回环往复的语言形式,反映从甲事物到乙事物,又从乙事物到甲事物,其轨迹是圆周形。
排比与层递:①层递着眼于内容上具有等次性,构成层递的几个语句在内容上必须是递升或递降的排比主要着眼于内容上的平列性,构成排比的内容是一个问题的几方面,或相关的几个问题;②层递在结构上不强调相同或相似,往往不用相同的词语;排比在结构上必须相同或相似,往往要用相同的词语。
映衬与对比: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是表明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
第二篇:2017年终工作总结-手打
年终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回首展望间,我们即将送别2016,迎来崭新的2017。不知不觉,我加入这个团队已经有10个月了,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有成功喜悦,有沮丧失望,但更多的是不断前进的斗志和信念。
2016年3月2日,我正式加入这个大家庭,第一次接触了这个行业,完全陌生的领域令我心底忐忑,而网站平台的搭建与运营于我而言亦是一片空白,幸运的是,我认识了很多良师益友,获得了很多经验教训,感谢领导给了我成长的空间、勇气和信心。在这半年的时间里,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了诸多不足。回顾过去的一年,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总结
2016年,关与*****部分,主要工作成果有
1、********平台基本构架搭建完成,首批搜集全国******资源13000块,*******成功上传有效资源近10000块;
2、基本完成全国资源布局地图的搭建,经后期不断修改完善,已成功标注全国20个省,125个市共计7564块资源。
二、工作心得
1、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参与了一些集体完成的工作,和同事的相处非常紧密和睦,在这个过程中我强化了最珍贵也是最重要的团队意识。在信任自己和他人的基础上,思想统一,行动一致,这样的团队一定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2、工作的每一步都要精准细致,力求精细化。因为户外广告资源数据量大,信息比较杂乱,因此也要求自己将工作处理的精准细致。
三、工作教训
经过一年的工作学习,我也发现了自己离一个职业化的人才还有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作技能、工作习惯和工作思维的不成熟,也是我以后要在工作中不断磨练和提高自己的地方。仔细总结一下,自己在工作中主要有以下方面做得不够好:
1、工作的条理性不够清晰,要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
在时间很仓促的情况下,事情多了,就一定要有详实而主次分明的计划,哪些需要立即完成,哪些可以缓缓加班完成,今年在计划上自己进步很大,但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2.工作不够精细化;
平时的工作距离精细化工作缺少一个随时反省随时更新修改的过程,虽然工作也经常回头看、做总结,但缺少规律性,比如功能修改等随时有更新的内容就可能导致其他的地方出现错误。以后个人工作中要专门留一个时间去总结和反思,这样才能实现精细化。
四、2017工作计划
1、要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做事干脆果断,不拖泥带水;
2、工作要注重实效、注重结果,一切工作围绕着目标的完成;
3、要提高大局观,是否能让其他人的工作更顺畅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
4、把握一切机会提高专业能力,加强平时知识总结工作;
5、精细化工作方式的思考和实践。
其实作为一个新员工,所有的地方都是需要学习的,多听、多看、多想、多做、多沟通,向每一个员工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工作习惯,丰富的专业技能,配合着实际工作不断的进步。新的一年已经来临,我们将在总结过去得失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工作的新局面,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2016年12 月31日
第三篇:常用1500字手打
工a了b以c在d有e地f一g上h不i是j中k国l同m平易近n为o这p我q的r要s以及t产u发v人w经x主y的r一g在d了b不i以及t有e这p主y中k人w上h为o们wu地f个wh用et工a时jf要s动fcl国l产u以c我q到gc他wb会wf作wt来go分wv生tg对于cf于gf学ip下gh级xe就yi年rh阶bwj义yq发v成dn部uk平易近n可sk出bm能ce方yy进fj面dm说yu种fkh过fp命wgkb度ya革af而dmj多qq子bb后rg自thd社py加lk小ih机sm也bn经x力lt线xg本sg电jn高ym量jg长ta党ipk患上tj实pu家pe定pg深ipw法if表ge着udh水ii理gj化wx争qv现gm所rn二fg起fhn政ght三dg好vb十fgh战hka无fq农pei使wgkq性ntg前ue等tffu反rc体wsg合wgk斗ufk路kht图ltu把rcn结xf第tx里jfd正ghd新usr开ga论ywx之pp物tr从ww当iv两gmww些hxf还gip天gd资uqwm事gk队bw如vk应yid形gae制rmhj心ny样su干fggh都ftjb向tm变yo关ud点hko育yce重tgj其adw思ln与gn间uj内mw去fcu因ld件wrh日jjjj利tjh相sh由mh压dfy员km气rnb代wa全wg组xeg数ovt果js期adwe导nf平gu各tk基ad或者ak月eee毛tfn然qd问ukd比xx展nae那vfb它px最jb及ey外qh没im看rhf治ick提rj五gg解qev系txi林ss者ftj米oy群vtk头udi意ujn只kw明je四lh道uthp马cn认yw次uqw文yygy通cep但wjg条ts较lu克dq又ccc公wc孔bnn领wycm军pl流iyc入ty接ruv席yam位wug情nge运fcp器kkd并ua飞nui原dr油img放yt立uu题jghm质rf m指rxj建vfhp区aq验cwg活itd众www.xiexiebang.comh材sft省ith黑lfo武gah培fuk著aft河isk帝up仅wcy针qf怎thfn植sfhg京yiu助egl升tak王ggg眼hv她vbn抓rrhy含wynk苗alf副gkl杂vs普uo谈yoo围lfnh食wyv射tmdf源idr例wgq致gcft酸sgc旧hj却fcb充yc足khu短tdg划aj剂yjjh宣pgj环ggi落ait首uth尺nyi波ihc承bd粉ow践khg府ywf鱼qgf随bde考ftg刻ynt靠tfkd够qkqq满iagw夫fw掉rw包qn住wygg促wkh枝sfc局nnk菌alt杆sfh周mfk护ryn岩mdf师jgm举iwf曲ma春dw元fqb超fhv负qm砂di封fffy换rq太dy模saj贫wvm减udg阳bj扬rnr江ia析sr亩ylf木ssss言yyy球gfi朝fje医atd校suq古dgh呢knx稻tev宋psu听kr唯kwyg输lwg滑ime站uh另kl卫bg字pb鼓fkuc刚mqj写pgn
刘yj微tmg略ltk范aib供waw阿bs块fnw某afs功al套ddu友dc限bv项adm余wtu倒wgc卷udbb创wbj律tvfh雨fghy让yh骨me远fqp帮dt初puv皮hc播rtol优wdn占hk死gqx毒gxgu圈lud伟wfn季tb训yk控rpw激iry找ra叫kn云fcu互gx跟khv裂gqje粮oyv粒oug母xgu练xan塞pfjf钢qmq顶sdm策tgm双cc留qyvl误ykg础dbm吸ke阻begg故dty寸fghy盾rfh晚jq丝xxg女vvv散aet焊ojf株sri亲us院bpf冷uwyc彻tavn弹xuj错qaj商um视pym艺anb灭goi版thgc烈gqjo零fwyc室pgc轻lc血tld倍wuk缺rmn厘djfd泵diu察pwfi绝xqc富pgk城fd冲ukh喷kfa壤fky简tuj否gik柱syg李sb望yneg盘tel磁du雄dcw似wny困ls巩amy益uwl洲iyt脱euk投rmc送udp奴vcy侧wmj润iugg盖ugl挥rpl距kha触qejy星jtg松swc获aqt兴iw独qtj官pn混ijx纪xn依wye未fii突pwd架lks宽pa冬tuu章ujj湿ijo偏wyna纹xyy吃ktn执rvy阀uwa矿dyt寨pfjs责gmu熟ybv稳tqv夺df硬dgj价wwj努vcl翻toln奇dskf甲lhnh预cbd职bk评ygu读yfn违uxe协fl损rkm棉srm侵wvp灰do虽kj矛cbt厚djb罗lq泥inx辟nku告tfkf卵qyt箱tsh掌ipkr氧rnu恩ldn爱ep停wyp曾经ul溶ipwk营apk终xtu纲xm孟blf钱qg待tffy尽nyu俄wtr缩xpw沙iit退vep陈ba讨yfy奋dlf械sa载fa胞eqn幼xln哪kv剥vijh迫rpd旋ytn征tgh槽sgmj倒wgc握rng担rjg仍we呀ka鲜qge吧kc卡hhu粗oe介wj钻qhk逐epi弱xu脚efcb怕nr盐fhl末gs阴be丰dh编xyna印qgb蜂jtd急qvn拿wgkr扩ry伤wtl飞nui露fkhk核synw缘xxe游iytb振rdf操rkk央md伍wgg域fakg甚adwn迅nfp辉iqpl异naj序ycb免qkq纸xqa夜ywt乡xte久qy隶vii缸rma夹guw念wynn兰uff映jmd沟iqc乙nnl吗kcg儒wfd杀qsu汽irn磷doq艰cv晶jjj插rtf埃fct燃oqdo欢cqw补puh咱kth芽aah永yni瓦gny倾wxd阵bl碳dmd威dgv附bwf牙ah斜wtuf灌iak欧aqq献fmud顺kd猪qtfj洋iu腐ywfw请yge透tep司ngk危qdb括rtd脉eyni宜peg笑ttd若adk尾ntf束gki壮ufg暴jaw企whf菜ae穗tgjn楚ssn汉ic愈wgen拖rtb牛rhk份wwv染ivs既vca秋to遍ynm锻qwd玉gy夏dht疗ubk尖id殖gqf井fjk费xjm州ytyh访yyn吹kqw荣aps铜qmgk沿imk替fwf滚iuc客pt召vkf旱jfj悟ngkg刺gmi脑eyb措raj贯xfm藏adnt敢nb令wyc隙bij炉oyn壳fpm硫dyc煤oa迎qbp铸qdt粘oh探rpws临jty薄aig旬qj善uduk福pyg纵xww择rcf礼pynn愿drin伏wdy残gqg雷flf延thp烟ol句qkd纯xgb渐il耕dif跑khq泽icf慢nj栽fas鲁qgj赤fo繁txgi境fuj潮ifj横sam掉rhj锥qwy希qdm池ib败mty船temk假wnh亮ypm谓yle托rta伙wo哲rrk怀ng割pdhj摆rlf贡am呈kg劲cal财mf仪wyq沉ipm炼oanw麻yss罪ldj祖pye息thn车lg穿pwat货wxm销qie齐yjj鼠vnu抽rm画gl饲qnnk龙dx库ylk守pf筑tam房yny歌sksw寒pfj喜fku哥sks洗itf蚀qnj废ynty纳xmw腹etj乎tuh录vi镜quj妇vv恶gogn脂ex擦rpwi险bwg赞tfqm钟qkhh摇rer典maw柄sgm辩uyu竹ttg谷wwk卖fnud乱tdn虚hao桥std奥t mo伯wr赶fhfk垂tga途wtp额ptkm壁nkuf网mqq截faw野jfc遗khgp静geq谋yaf搞gaj挂rffg课yjs镇qfhw妄ynvf盛dnnl耐dmjf援ref扎rnn虑han键qvfp归jv符twf庆yd聚bct绕xat摩yssr忙nynn舞rlg遇jm索fpx顾db胶eu羊udj湖ide钉qs仁wfg音ujf迹yop碎dyw伸wjh灯os避nk泛itp亡ynv答tw勇cel频你好d皇rgf柳sqt哈kwg揭rjq甘afd诺yad概svc宪ptf浓ipe岛qynm袭dxy谁ywyg洪iaw谢ytm炮oq浇iat斑gyg讯ynf懂nat灵vo蛋nhj闭uft孩bynw释toc乳ebn巨and徒tfhy私tcy银qve伊wvt景jy坦fjg累lx匀qu霉ftxu杜sfg乐qi勒afl隔bgk弯yox绩xgm招rvk绍xvk胡de痛uce峰mtd零fwyc柴hxs簧tamw午tfj跳k你好居nd尚imkf丁sgh秦dwt稍tie追wnnp梁ivw折rr耗dint碱ddg殊gqr岗mmq挖rpwn氏qa刃vyi剧ndj堆fwy赫fof荷awsk胸eq衡tqdh勤akgl膜eajd篇tyna登wgku驻cy案pvs刊fjh秧tmdy缓xef凸hgmg役tmc剪uejv川kthh雪fv链qlp渔iqgg啦kru脸ew户yne洛itk孢bqn勃fpb盟jel买nudu杨sn宗pfi焦wyo赛pfjm旗yta滤iha硅dff炭mdo股emc坐wwf蒸abi凝uxt竟ujq陷bqv枪swb黎tqt冒jhf暗ju洞imgk
犯qtb筒tmgk您wqin宋psu弧xrc爆oja谬ynwe涂iwt味kfi津ivfh臂nkue障buj褐pujn陆bfm啊kb健wvf尊usg豆gku拔rdc莫ajd抵rqa桑cccs坡fhc缝xtdp警aqky挑riq污ifn冰ui柬gli嘴khx啥kwfk饭qnr塑ubtf寄pds赵fhq喊k dgt垫rvyf康yvi遵usgp牧trt遭gmap幅mhg园lfq腔epw订ys喷鼻tjf肉mww弟uxh屋ngc敏txgt恢ndo忘ynnu孙bi龄hwbc岭mwyc骗cyna休ws借waj丹myd渡iya耳bgh刨qnjh虎ha笔tt稀tqd昆jx浪iyv萨abu茶aws滴ium浅igt拥reh穴pwu覆stt伦wwx娘vyv吨kgb浸ivp袖pum珠gr雌hxw妈vc紫hxx戏ca塔fawk剖ukj牢prh锋qtd疑xtdh霸faf闪uw埔fgey猛qtbl诉yr刷nmh狠qtv忽qrn灾po闹uym乔tdj唐yvh漏infy闻ub沈ipq熔opw氯rnv荒aynq茎aca男ll凡my抢rwb像wqj浆uqi旁upy玻ghc亦you忠khn唱kjj蒙apg予cbj纷xwv捕rge锁qim尤dnv乘tux乌qng智tdkj淡io允cq叛udrc畜yxl俘web摸rajd锈qten扫rv毕xxf璃gyb宝pgy芯anu爷wqb鉴jtyq秘tn净uqv蒋auq钙qgh肩yned腾eud枯sd抛rvl轨lv堂ipkf拌rufh爸wqc循trfh诱yte祝pyk励ddnl肯he酒isgg绳xkjn穷pwl塘fyv燥okk泡iqn袋waye朗yvc喂klge铝qkk软lqw渠ians颗jsd惯nxf贸qyv粪oawu综xp墙ffuk趋fhqv彼thc届nm墨lfof碍djg启ynk逆ubt缷rmb航tey雾ftl冠pfqf丙gmw街tffh莱ago贝mhny辐lgk肠enr付wfy吉fk渗icd瑞gmd惊nyiy顿gbnm挤ryj秒ti县egc姆vx烂oufg森sss糖oyvk圣cff凹mmgd陶bqr词yngk迟nyp蚕gdj亿wn矩tda露fkhk昭jvk谨yak董atg氨rnp作wt弓xng规fwm非djd奢dft萨abu鼎hnd损rkm前ue比xx喉kwn寝puvc务tl煞qvt锋qtd勉qkql舌tdd孵qytb攻at畴ldt盯hs慕ajdn享ybf揩rxxr例wgq姐veg债wgmy粗oe撬rtfn愚jmhn窘pwvk芳ay被puhc差uda考ftg榨spw坪fgu煌or滋iux歼gqt恃nff馋qnqu遮yaop惕njq恬ntd撒rae纪xn岳rgm票sfiu萤apj鲁qgj猩qtjg盏glf程tkgg睁hqv歇jqw袄put排rdj吭kym隅bjm箍tra倘wim檬sap线xg娃vff却fcb存dhb您wqin蛔jlk采es瓦gny填ffh忆nn贾smu力lt警aqky配sgn曼jlc河isk纤xtf搂ro抖rufh膊egef蛹jceh眷udhf亩ylf拓rd咐kwf匙jghx嗡kwc络xtk巷awn构sq花awx泡iqn憎nul蘑ays悦nuk丽gmy稀tqd批rx啡kdj腋eywy陕bgu棺spn侠wgu羊udj辜duj谚yut辑lkb亿wn虚hao揣rmd懂nat宗pfi馆qnp梦ssq娩vqk翎wycn畜yxl朝fje供waw塞pfjf欧aqq囊gkh肮eym酒isgg知td固ldd狐qtr谅yyi蔑aldt蓉apw贼madt试yaa逛qtgp涌ice县egc礼pynn喧kp屑nied狗qtq搀rqku仇wvn胁elw救fiyt是j梢sie崇mpf斋ydm屁nxx鬓depw脓epe枚sty名qk直fh先tfq礁dwy垒cccf拦ruf写pgn玖gqy淋iss躺tdmk摔ryx臣ahn噪kkks疟uagd犹qtdn谷wwk突pwd誊udyf鞋afff卤hl淘iqr霞fnhc盅khl舍wfk雅ahty东ai纽xnf极se毙xxgx惭nl幻xnn虱ntj患kkhn肝ef玛gcg货wxm跌khr分wv崎mds汰idy偿wi寓pjm夭tdi围lfnh蚕gdj绽xpg鸭lqy剑wgi葫adef体wsg虹ja袍puq惶nrgg揍rdwd束gki瘸ulkw尉nfif践khg埠fwn路kht座yww羔ugo储wyf嚼kel翰fjw乒rg t劣itl潭isj夷gxw贸qyv筒tmgk忽qrn皱qvhc餐hq秃tmb宛pq砾dqi阀uwa锻qwd棵sjs军pl坊fyn抠raq俗www.xiexiebang.com芬awv尚imkf祈pyr每一txg弦xyx正ghd焚sso鳄qgkn浊ij鹦mmvg咬kuq涤its烫inro冕jqkq爬rhyc笼tdx贤jcm隐bq空pw侦whm泣iug膨efk菇avd磨yssd笙ttgf挣rqvh雀iwyf谜yopy仑wxb蟆jajd帅jmh账mta齿hwb优wdn舆wfl状udy裹yjse蜻jgeg捐rke霎fuv崩mee沛igmh拍rrg搞rym悴nywf暑jft闲usi弥xqi瞧hwy瞪hwg腻eaf睡ht旨xj爽dqq淳iyb缀xcc卜hhy魔yssc蛉jwyc泳iyni幕ajdh靶afc叮ksh秒ti售wyk漠iaj漫ijlc哄kaw蝌jtu殴aqm拧rps沟iqc收nh荸afpb挥rpl榔syv咙kdx锄qegl苫ahk琼gyiy馍qnad蒲aigy愧nrq疼utu羽nny辛uygh骤cbc蠕jfdj蓖atl藻aik惑akgn圈lud膳eudk举iwf躬tmdx诬yaw戈
agnt眶hag敬aqk蚁jyq焕oqm疗ubk腮elny辙lyc拱raw厨dgkf骏ccw唆kcw毁va彩ese薛awnu博fge铲qut怒vcn驱caq技rfc内mw爵elv乍thf鸣kqy吠kdy衫pue驳cqq挨rct协fl披rhc幢mhu滩icw摹ajdr蓬atdp挟rgu逼gklp拭raa宏pdc眉nhd丐gnh愕nkk敏txgt池ib公wc悲djd n蝶jan译ycf眯ho九vt厦ddh冈mqi帚vpm翠nywf熬gqto冗pmb钮qnf昧gfi觉ipmq瑟ggn哟kx捻rwyn把rcn侄wgcf鞠afq贴mhkg赡mqd吻kqr竣ucw诲ytx藕adiy淫iet嚣kkdk私tcy读yfn澎ifke姥vft伺wng镊qbc毅uem骄ctdj靴afwx蟥jam宝pgy榴sqy蓝ajt剪uejv唉kct凉uyiy纬xfnh牲trtg创wbj沉ipm巩amy俯wyw秀te望yneg绊xuf晋gogj癌ukk拯rbi韵ujqu凳wgkm盔dol炬oan猎qta饱qnqn蟹qevj饺qnuq陋bgm蜗jkm臀nawe疮uwb绅xjh碧grd歹gqi趾khh巫aww凯mnm蹬khwu孤br罐rmay溯iub籍tdij墅jfcf涎ithp蕊ann同m绢xke鞍afp脾ert竖jcu苹agu碱ddg删mmgj幽xxm懦nfdj潜ifw掀rrq嫌vu署lftj亏fnv琐gim诗yff踊khc魁rqcf逻lqp捡rwgi晨jd菠aih爪rhyi烦odm颈cad朱ri惰nda附bwf碴dsj贰afm肪eyn靡yssd晦jtx沦iwx犀nir嫁vpe揉rcbs灯os衍tif溪iex橙swgu佩wmg咨uqwk琅gyv趣fhb诊ywe臊ekks奠usgd裸pujs列gq堰fajv挡riv逝rrp蟀jyx箩tlq椒s你好巴cnh乔tdj湿ijo疏nhy纺xy拼rua嚎kyp蛾jtr敷geht坯fgig酪sgtk樊sqqd酷sgtk掷rudb蔼ayj丘rgd艳dhq侈wqq椭sbd茫aiy吕kk裕puw镶qyk苇afn闷uni习nu孽awnb掸rujf泞ips聪bukn猜qtge辽bp羡ugu涩ivy菲adj饮qnq蚓jxh桅sqd膏ypk吆kxy狮qtjh殉gqq躁khks侥watq粟sou寂ph扳rrc桨uqs沙iit胚egi涯idf筝tqvh撞ruj砍dqw倔wnb岂mn腊eaj怠ckn刁ngd虐h aa媒vaf鸽wgkg墓ajdf怯nfcy娄ov宰puj骇cynw哼kyb蠢dwjj胯edf巧agnn讥ymn蔽aum雁dww镣qdu呐kmw酝sgf佳wffg蜀lqj憋umin迁tfp铣qtfq咳kynw洽iwg卦ffhy吮kcq肿ek睦hf屏nua谭ysj峦yom缤xpr搏rgef吊kmh淀ipgh叔你好c帖mhh珍gw蜒jthp炸oth叼kng获aqt册mm僵wgl尸nngt饼qnu
第四篇:现代汉语词性专题复习
现代汉语词性专题复习
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例如:
1、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
2、指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表示具体事物的)
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
3、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
4、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
5、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
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
(二)动词: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例如:
1、行为动词: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2、存变动词: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
3、心理动词: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怕、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
4、能愿动词和助动词: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
5、趋向动词:表示趋向: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
6、判断动词:表示判断:是 动词的语法特点:
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看——看看 想——想想;试——试试 讲——讲讲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 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1.动词“是”
I.“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2.动词“有”
“有”只当动词用,不能当副词用。例如:
请问,这里有卖钢笔吗?(错)请问,这里有钢笔卖吗?(对)
李光有在吗?(错)李光在吗?/李光在不在?(对)
李老师有教过你吗?(错)李老师教过你吗?/李老师曾经教过你吗?(对)
有受伤吗?(错)受伤没有?(对)3.助动词
助动词是指动词中能放在“不X不”(不敢不)格式里的词。助动词可以作谓语,如“这样做可以不可以”、“完全可以”。但它们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作状语,表示动作者的主观意愿和表示可能性、必要性等。例如“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则”、“春天到了,天气[应该] 暖和了”。4.趋向动词
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如“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还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如“拿<出> 一本书”、“拿<出来>一本书”、“拿<出>一本书<来>”。
(三)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例如:
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鲁莽、大方、软、硬、苦、甜、冷、热、坚固、平常
表形状、颜色的:长、短、大、小、粗、细、红、绿、平坦、整齐、雪白、笔直、绿油油、血淋淋、骨碌碌、黑不溜秋
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楚、马虎、干脆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1.大部分形容词能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很勇敢”、“非常整齐”、“太死板”、“最清楚”等。有一部分形容词本身带有某些程度的意义,不能再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雪白”、“血红”。还有加重叠词尾的形容词“黑乎乎、黑压压、黑洞洞,黑油油”以及其他形式“黑咕隆冬、黑不溜秋”也是如此。
2.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例如
单音节: AA式
高——高高(的)大——大大(的);——红红(的)慢——慢慢(的)双音节:AABB老实——老老实实 整齐——整整齐齐;清楚——清清楚楚 大方——大大方方 或A里AB式
马虎——马里马虎 胡涂——胡里胡涂;慌张——慌里慌张 小气——小里小气
重叠后一般表示程度加深。用在名词前表示程度适中,兼带有爱称的感情色彩。如“高高的个子”、“红红儿的脸”。
3.形容词不能带宾语。“端正、纯洁、坚定、健全、壮大、活跃、严格、丰富”等是形容词又是动词,“端正态度”是使态度端正的意思,“丰富文娱生活”是使文娱生活丰富的意思。这里的“端正、丰富”是动词。“直着身子”、“红着”、“花了眼”中的“直”、“红”、“花”表示事物存在某种状态,也应看作动词。
(四)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词。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零”。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词。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此外还有倍数、分数、概数。
倍数是由数词加量词“倍”构成,如“一倍、五倍、十倍”。分数常用固定词 4 组表示。格式是“几分之几”。概数的表示法有两种;第一,在基数后面分别加上多、把、来、上下、左右”等,如“一百多”、“一千左右”;第二,相邻的两个基数连用,如“三四(个)”、“十七八(个)”、“五六百(个)”。此外,“三两(个)”。“三五(个)”等两个基数连用的习惯用语也表示概数。
数词的语法特点:
1.数词经常出现在量词前边,例如“一个”、“五本”、“两次”等等。在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不直接同名词组合,文言格式或习惯用法中,数词才直接修饰名词。例如“一针一线”“一草一木”“千山万水”“三心两意”等。
2.倍数只能用于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用于数目的增加,也可用于数目的减少。表达数目的增减必须拿原来的数目做基数,不能拿增减后的数目做基数。数量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
1.第一、表示数量增加的:
增加(了)、增长(了)、上升(了)、提高(了)——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例如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了四倍”,不能说“增加了五倍”。增加到(为);增长到(为)、上升到(为)——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例如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到五倍”,不能说“增加到四倍”。
2.第二、表示数量减少的:
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指差额。例如从十减少到一,应该说“减少了十分之九”,不能说“减少了九倍”.
减少到(为)、降低到(为)、下降到(为)——指减少后的余数。例如从十减到一,以分数计算,应说“减少到十分之一”。
(五)量词: 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可分两类:
1.名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
(1)有专用的,如:
度量衡等单位:尺、丈、升、斗、两、斤、磅、吨、分、亩、顷、刻、元、角、米
个体单位:个、位、件、本、间、把、条、根、棵、张、匹、块、片、只、架、枝、艘、辆、幅、座、句、段、篇、章、首
集体单位:双、对、副、堆、批、群、帮,班、套、串、打(dá)、伙
不定单位:些、点
(2)有借用的,如: 摸(摸了摸、摸一摸)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和外语相比,其中量词特别丰富,这就使现代汉语增加了区别同音词的功能和形象化的表达手段,如“一口剑、一枝箭”,“一线阳光”,“一小串珠子”。
近几十年来,还出现了一些复合量词,例如:
架次、人次、吨公里、吨海里、秒立方米
2.动量词:量词表示动作的量,也有专用和借用两类。专用的如“去一次”“念一遍”“哭—场”“走一趟”的“次、遍、场、趟”。借用的如“看一眼”“砍一刀”“玩一天”的“眼、刀、天”。
(六)代词: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饲。指称或区别人、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可分三种: 第一人称指说话一方,单数用“我”,复数用“我们”或“咱们”。第一人称指听话的-方,单数用“你”,敬称用“您”;复数用“你们”,敬称用“您几位”、“您诸位”。第三人称指说话和听话以外的第三方,一单数用“他、她、它”,复数加“们”,“它”不指人而指物。
“我们”和“咱们”的用法并不完全一样。“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双方,可以称为“包括式”,“我们”和“咱们”在同一场合出现,“我们”只包括说话人在内的若干人,排除听话人,可称为“排除式”。例如几位客人向主人告别时说:“我们走了,咱们再见吧。”但是,普通话“我们”可以是“排除式”,也可是“包括式”。例如:
①你以为妈怕穷么?怕人家笑我们穷么?②王先生,你放心去吧,过几天我们一定去看你。
例①“我们”是“包括式”,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例②是“排除式”,不包括听话人。“咱”有时相当于“我”,有时相当于“咱们”。
人称代词:我、咱、你、您、他、她、它、我们、咱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自己、自个、儿、别人、人家、大伙儿、大家、彼此
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哪儿、哪里、哪会儿、多会儿、几、多少、怎样、怎么、怎么样、多
指示代词:这、那、这儿、这里、那儿、那里、这会儿、那会儿、这些、这么些、那些、那么些、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这么、那么
二、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一)副词——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
1、【表程度的】很、最、极、挺、顶、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来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差不多、几乎、过于
2、【表范围的】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单、光、一齐、一概、一律
3、【表时间频率的】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正在、将、将要、就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一直、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永、永远、赶紧
4、【表肯定否定的】必、必须、必定、必然、当然、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未必、不必、何必、不便、不用(甭)、不妨
5、【表语气的】难道、岂、究竟、到底、偏偏、索性、简直、是、是否、可、也许、难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何尝、其实、明明、恰恰、未免、只好
注意:1.副词只有“很”、“极”可以作补语。例如: ①这办法好得< 很>。②这办法好< 极> 了。
2.有一部分副词能起关联作用。
(1)单用的:说了又说 吃得下就吃 说清楚再走下大雨也去(2)前后配合用的:又…又 越…越 也…也 不…不 既…又 非…不
(3)和连词配合用的:不但还 只有……才 既然……就 虽然……却 如果……就 不论……
都
即使……也 除非……才
3.“没有”(没)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否定行为的发生;在名词前是动词,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否定对事物的领有。例如:
①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学生。(副)
②你没有《诗经》吗?(动)4.有少数形容词和某些副词,都经常作状语,要细心分辨。例如: ①雨后青山格外秀丽。
②这件衣服特别好看。③你不能持一概否定的态度。
④大家一致同意大会的决定。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词的组合来分辨它们的词性。例如:我们可以说“任务特别”,也可以说“(特别)任务”,但“格外”没有这种用法。可见“特别”是形容词,“格外”是副词。又如:可以说“意见一致”,也可以说“(一致)意见”,“一概”没有这种用法。能作谓语、定语、状语,而意义不变的是形容词,不能作谓语、定语的是副词。
5.“白、怪、老、净”等,同名词组合时是形容词,同动词、形容词组合时是副词。因在两
个位置上意义是不同的。比较下边两组词:
甲:白布、老朋友、怪事、净水
;乙: 白跑一趟、老说不完、怪好看、身上净是泥
(二)介词——用在词或词组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虚词。例如:
1、【表时间】从、自从、打、到、在、当、当着、于、趁、乘、随着、赶、临
2、【表处所、方向的】从、自、打、往、朝、向、到、在、于、由、沿着、顺着
3、【表方式、方法的】按、按照、依照、本着、经过、经、通过、根据、据、以、将、就、凭、用、靠、拿
4、【表原因、目的的】因、由于、为、为了、为着
5、【表对象、关联的】对、对于、关于、替、同、与、跟、和、给、叫、让、被、将、管、论、顺、连
6、【表比较的】比、和、同、与、跟
7、【表排除的】除了、除非
注意:1.介词结构都可以作状语,少数还可以作补语。例如: 〔在阅览室〕看书(表处所),〔从早上〕作<到晚上>(表时间),〔沿着河边〕前进(表方向),〔对学生〕负责(表对象)〔连根〕拔起来(表对象),〔比过去〕更好(表比较)
有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例如:
①他作了一个(关于诗人杜甫)的学术报告。②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是正确的。
2.介词大部分是由动词虚化来的,有的介词跟动词的界线是清楚的,如“从、被、对于、关于”等。有的词在这个场合是介词,在另一场合是动词,如“在、比、给”等。例如:
①他把书放在桌上。(介词)
②他在家里.(动词)
③许多同学都比我学习好。(介词)④我们要比干劲,比速度,比质量。(动词)
⑤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
⑥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
区别: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也不能用肯定否定并列方式提问,动词可以。介词后边不可以带时态助词“了、着、过”(“为了”、“为着”、“当着”中的“了、着”不表 时态),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它们的意义也不同,如例①中的“在”表示“放”的处所;例②中的“在”是“属于”或“存在于”的意思。能作介词用又能作动词用的还有“由、让、朝、往、用、拿、经过、通过”等词。
(三)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虚词。
例如“和、跟、同、与、而、而且、及、以及、不但、不仅、或、或者、虽然、但是、然而、如果、即使、那么、因为、所以、因此”等。“和、跟、同、与”四个词都有连词和介词两种用法。例如:
①我和他都去过。(连词)
②我曾经(和他)去过。(介词)
③([和他]去北京)的人都回来了。(介词)
上述三例中的“和”都可以用“跟、同、与”替换。用作介词时,口语常用“跟”,书面语倾向于用“同”。用作连词时,一般用“和”,“与”带有书面语色彩。
连词“和”与介词“和”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两者共作一个成分,可以互相调换位置而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的词语不是并列关系,不能互换位置。第二,介词“和”前面可以出现状语,连词“和”不能。第三,介词“和”有时可以出现在一个句号或一个成分的前头,连词“和”不能,如例②。“和”等用作连词和介词,在有的句子里会有歧义,如“我和地谈话”就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他”可能谈话,也可能不吭声。为了准确地表达思想,在书面语中一般把“和”用作连词,把“同”用作介词。例如:④不多 时,许大嫂快手快脚的收拾了碗筷,拈了几块烧饼带给阿细和阿娇,便同秀英、凤容一道离了家,走回小艇去了。
(四)助词——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常见的有下面这些:
【结构助词】的(底)、地、得、所 【时态助词】着、了、过、来着,【比况助词】似的
【语气助词】的、了、吧、呢、着呢、嘛、呗、罢了(而已)、也好、也罢、啦,嘞、喽(陈述语气)
吗(么)、吧、呢、啊(疑问语气)
吧、呢、了、啊(呀、哇、哪)(祈使语气)啊(呀、哇、哪)(感叹语气)
结构助词指的是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助词。“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样子。在定语后面写做“的”,在状语后面写做“地”,在补语前写做“得”。这样可使书面语言的结构关系更加清楚明白。例如:
①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②同学们都很快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③张老师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五)叹词——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
如“哈哈、唉呀、啊、哼、呸、哎哟、咳、哦、喂、嗯”等。①哈哈!我猜着了。(表喜悦)②唉呀!这么大的西瓜!(表惊讶)③哦,我想起来了。(表醒悟)④喂!现在开会了。(表呼唤)⑤嗯!我马上就去。(表应答)
1、叹词的独立性最强,一般不同别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常作独立成分。
2、叹词“啊”与语气助词“啊”不同。例如:
⑥咱们走的不是一条路啊!⑦啊,今年的庄稼长得真好哇!语气词“啊”总是附着在句末,念轻声,永不独立,如例⑥。叹词“啊”不念轻声,总是独立在句子结构之外。
3、叹词的写法不十分固定,同一声音,往往用不同的汉字表示。例如“ō,我懂”。就可以用“哦、喔、噢”等表示。又如叹词“啊”,也写作“呵”等。在写作的时候,要尽量采用通行的写法。
4、另外,叹词可以作句子成分。如“他哼了一声”(作谓语)。“只听见电话里发出‘喂、喂’的声音”(作定语)。这属活用。
(六)拟声词——用来摹拟事物发出的声音的词。
例如:嗡嗡、哗啦啦、当当当、潺潺、叭叭、砰、呜、吱吱、咪呜等。
三、词性辨析: 1.)名与动、形的区别:
A.名词不能重叠。(少数除外
如: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
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如:国家不国家?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
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2).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形容词多数可以,如:很走×,很好√。
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
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的。
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3).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
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可以。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
4).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
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时间副词不能。如:“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
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正在是早晨八点整”。
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从曾经、到刚刚。
d.时间 名词能与“是”构成“XX是XX”的格式,如:“从前是从前”时间副词不能。5).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怎样区别:在、给、叫、用、拿、比、到、让、由、朝、往、把、经过、通过。
A.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所以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词可以。
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如:明天我在学校等你。
明天我在家。
他在看书。
我比你高一点儿。
我们比比。
他给我买了一本书。
他给了我一本书。别那我开玩笑。
他手里那着一本书。6).连词“和、跟、与、同”与介词兼类,区别:
A.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互换位置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词语不能互换。B.连词“和”组成并列短语后可以带“都”;介词不可。C.连词“和”前面不能有修饰语,介词可以。
D.连词“和”不能出现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成分的开头;介词可以。如: 我和弟弟都去过。
我和弟弟谈话。
和弟弟一块儿去玩的孩子都回来了。
7).兼类词: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这样的词就是兼类词。
兼类词与同形词、同音词的区别:同形词同音词意义毫无联系,是两个以上的一组词。
如:把住质量关。(动词)
把书拿来。(介词)
拿把菜刀来。(量词)开了一朵花(名词)
花了很多钱。(动词)
☆如何辨别兼类词的词性:看它在句中的位置,起的作用。如:
大家选我当代表。(名词)
这代表大多数同志的看法。(动词)
买了一把锁。(名词)
把门锁上。(动词)你要端正学习态度。(动词)
他坐得很端正。(形容词)怎么多了一个人?(动词)
这里人太多。(形容词)我们要立个规矩。(名词)
家的小姐很贤惠、很规矩。(形容词)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想。(名词)
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形容词)你快点走,跟上我!(动词)
你跟姐姐回家吧。(介词)年老了,身体不行了。(形容词)
你怎么老哭?(副词)他买的雨伞是白色的。(形容词)
我今天又白跑了。(副词)
四、试刀
(一)指出下列句中各个词的词性。
1.他昨天上午在家里,下午在图书馆看书,现在在开会。2.两块连草都不长的地连起来了。3.你比我强,我比不过你。
4.你为什么老向着他而不向他提意见? 5.到了北京,我就赶快跑到医院去看病。
(二)选出词类相同的一项。
A.肃穆
肃立
B.也许
立刻
C.聪明
智慧
D.欣然
果然
(三)判断划横线词的词性
1.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2.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3.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
4.隔着云看太阳,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5.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6.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7.这道题老师讲得很明白。
8.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
9.我们应该有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10.革命队伍必须严肃纪律。
(四)选出下列加横线词性不同的一项。
A.电灯突然亮了。
B.这场雨下得太突然。
C.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
D.突然,掌声暴风雨般的响起来。
(五)请将下列虚词归类。
越发,除了,始终,依照,沿着,索性,扑通,哦,屡次,何必,自从,砰,啊,却
(六)辨析划线词的词性
1、①这是科学家的发明创造。②科学家发明了计算机。
2、① 这件事你得去。②工资是我的劳动所得。③这件事你做得对。
3、①桌上有一本书。②昨天我上南京去了。
4、①星期天,我在家。②星期天,我在家看书。③星期天,我在复习功课。
5、①啊!祖国多么美!②祖国多么美啊!
6、①老师叫你。②昨天你叫老师表扬了。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④明天我要到上海。⑤请把座位让给她。⑥妈妈让我学做饭。⑦上学时要锁好门。⑧我买了一把锁。
第五篇:毛概手打汇总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过程:
1938年,毛泽同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做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标志着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了理性,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之间关系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思想实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基本途径:①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②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③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过程及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历史过程:1939年12月,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的东西,中国有特殊情况,不能一下子就完全中国化。1956年11月,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与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①第一次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②第二次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进一步探索;③第三次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加快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④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一脉相承具体表现在:①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脉相承。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也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论的基础同样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理论品质的一脉相承。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产物,是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生动体现;③基本原则的一脉相承。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是进入共产主义的必须前提,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为未来社会确立的基本原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④宗旨立场的一脉相承。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的解放而诞生的学说。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宗旨立场。
4、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②理论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引进,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理论基础;③阶级基础: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④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5、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
6、邓小平理论首要基本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7、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形成的历史过程:
历史条件:①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世界突飞猛进的科技革命;②历史前提: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③现
实依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④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形成过程:①第一阶段(提出理论命题):十二大,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②第二阶段(构建理论轮廓):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订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③第三阶段(形成理论体系):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进行了系统概括,指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④第四阶段(丰富理论内容):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概念,深刻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①世情: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改变;②国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在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前两步目标以后,进入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④历史教训的总结:苏东剧变经验教训的总结。
10、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有人民共享。
11、思想路线的概念:又称认识路线,指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是指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12、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涵义,实质和核心:
内容:a一切从实际出发—贯彻一切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b理论联系实际—根本途径和方法;c实事求是—基本要求;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意义:是马克思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
1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实事求是内在的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江泽民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绝不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应该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看做是不断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要做到实事求是,还必须求真务实。胡锦涛指出: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就是为了使我们在推进各项工作时能够更好的把握规律性、增加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党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突出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它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1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原因,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
原因: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侵略战争和一系列条约的签订而逐步形成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基本特点:1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逐步控制中国的经济和政治;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渐衰退;3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兴起;5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6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中国广大人民生活贫苦。
15、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
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地位和状况。前者为后者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16、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1)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2)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根本动力是农民和工人;3)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4)革命的性质和前途: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
1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1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2)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3)保护民族工商业。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夺争是中国革命的形式,是农村根据的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19、三大法宝及其关系:
1)统一战线—实现领导权的关键;2)武装斗争—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3)党的建设—领导权的根本保证。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控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20、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社会性质:过渡性的社会
22、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可概括为“一化三改造”,“一化”: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1)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2)对农业进行改造:a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c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d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3)对手工业进行改造:a办手工业供销小组b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c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a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b采用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c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23、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涵: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基本内涵包括a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根本目标,这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最本质的区别所在,是社会主义伟大理想的最本质的体现。
24、发展是硬道理: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2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基本判断: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
是我国现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依据:a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b是由建成社会主义所需的物质基础的艰巨性决定的;c是由生产力落后状况决定的2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内容及内涵
基本路线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内涵:A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的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C“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27、“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形成第一代领导集团的构想:在20世纪内,分两步建成“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用100年时间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1954年一届人大: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国防四个现代化。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阐述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中的是大关系,9月八大明确提出了工作重心转移,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1964年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周恩来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两步走的构想。
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构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是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28、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认识
A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矛盾,这些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向前发展,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科学的分析和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不是对抗性的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C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中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作出了原则的分析,提出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D正确区分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9、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0、我国改革的性质:我国改革的性质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改革,而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使社会主义制度固有的优越性能够始终一贯,充分有效的发挥出来。
31、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既要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又要为经济社会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保证经济社会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遭受挫折。
32、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的两个科学判断:“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和“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3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3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
(1)从理论上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做出了新的理解,即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都是经济手段
(2)计划和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也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
(3)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3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原因
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原因: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离开这一点,就不是社会主义,这是对社会主义性质的把握;第二,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离开这一点,就脱离初级阶段的实际,这是对初级阶段的实际的把握;第三,一切符合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
36、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公有资产在社会主义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集中体现在其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
37、股份制:股份制作为资本的组织形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它不等于公有制,也不等于私有制,关键要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由国家或集体控股,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3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按劳分配的理论、先富后富的思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绝不等于也不可能是所有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共同富裕作为一个历史进程,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必然会出现有先有后、有慢有快的不同。这是整个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具有客观必然性:(1)真正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会出现收入差别(2)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会导致富裕程度的差别(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产生富裕程度的差别
39、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并不是要否定区域之间的差别,而是要实现各区域的共同发展,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国家要从宏观上采取有效的措施,更多的扶持落后地区的发展,发达地区也有责任更多的支持落后地区的发展,在互惠互利中实现共同发展。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不同的区域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特点,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结构,推动各地区的共同发展。
4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内涵丰富,要求明确,全面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现在花新农村的整体风貌和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