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断层怎么办

时间:2019-05-13 23:17: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化断层怎么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化断层怎么办》。

第一篇:文化断层怎么办

文化断层怎么办

我们中国文化断层了,这个断层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我的书上都有,你们说看过我的书,我的书上几十年前都讲过。中国文化到“五四”运动拦腰砍了一刀,到“文化大革命”再遭一劫。我们几千年的文化遭此重创,是我们全体中国人对不起自己国家民族,对不起自己的老祖宗。所以我几十年都在为接上文化断层而努力。当年我从峨眉山闭关下来的时候,也考虑自己,以后走哪一条路?怎么办?什么路线才能尽我的人生责任?当时只想到郑板桥的两句话,之希望自己在蓬门陋巷,教几个小小的蒙童。就是说回到乡下,找些小学生教书,了此一生。

但是我也经常跟同学们讲,我这个人运气不好,这八九十年一百年间,像国家民族的命运一样“生于忧患,死于忧患”。从十几岁起想做一个普通人,碰到时代的变化,我说自己过了六个朝代。前面经过北洋军阀的变乱,接着是北伐的阶段,天下乱了,这个历史你们都知道。那个时候的青年都对救国家救民族非常的热忱,大家都想出来宁愿牺牲性命救这个国家。这个热忱你们不能想象,因为你们没有经过这样的时代,没有这个社会环境。

所以年轻的时候学军事,带兵打天下,就碰到了日本人发动侵略战争,抗战八年,我在大后方待了十年。紧接着是两党之争。孔子说“贤者避世”,有学问有道德的人,避开这个世间社会;“其次避地”,差一点的没有办法就找到地方躲开。但是溜到哪里去呢?又不愿意到外国去,最后考虑还是台湾,到底还是中国,这一住就住了三十六年。两个阶段,寿命已经去了五六十年了。然后发现台湾也有变动了,又避开了。没有地方避,所以到美国去,在国外漂泊流浪,在我感觉是流浪。可是一般认为到外国多好!在欧美转了一圈发现还是不行,所以避世也非常难。

而且人的因缘也很奇怪,就是辛稼轩的两句词-“此身忘世真容易”,一个人丢掉了社会世界尽管很容易,“欲世相忘却大难”,要社会,国家,朋友们忘了自己,反而做不到。辛稼轩是南宋有名的次家,也是军事家,也是学问家。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左传》讲人生三件事,“立德,立功,立言”。想这些教主式的人物孔子啊,老子啊,释迦牟尼啊,耶稣啊,穆罕默德啊,他们走立德的路,我们做不到。立功,我们对社会没有贡献,写几本书叫立言,我那个书不算数。你们许多因为这些书仰慕虚名,好像对我信仰,我非常反对这个事:所以我看到人家拿书来叫我签字,我很反感,真的告诉你我很反感。因为我们小的时候,社会没有签字这个风气,后来因为有了电影,大家喜欢找明星来签字。在我们的老观念里,不管你什么名演员什么的,都是演戏的,唱戏的,找他签字是好玩。现在流行在书上签名签字,这几十年当中,怎么变成这个样子?所以我的心情今天想大家表明,忏悔一下。这一次讲课也等于对不起大家,没有讲好,不过组织发起的绿谷集团,办得也是有点混乱,这个慢慢再检讨。

讲到这里忽然有点感慨,所以在“文化大革命”那个时期,我在台湾,别人不知道中国的变化,我都很清楚。因为国民党中央党部,政治部任何的资料,及大陆出的报纸,一收到就拿到我那里看一看。一般人如果保存共产党的资料,是要杀头的。我也不是官不是民,承蒙他们看得起,所以我房间堆满的都是大陆的资料。看到那个“文化大革命”真难过,当时有一天夜里写了两句诗:

忧患千千结,山河寸寸心 谋身与谋国,谁识此时情

忧患千千结,慈悲片片云 空王观自在,相对不眠人 “忧患千千结,山河寸寸心”,满心是忧愁。“谋身与谋国”,个人怎么办?中国怎么乱成这个样子?从推翻满清到“文化大革命”,我计算一下,年轻知识分子,很了不起的人才,死得不晓得几千万,都是为了国家民族。现在相待自己身在台湾,“谋身与谋国,谁识此时情”,那个情绪的变化真的无法言表。

不过我写这个诗的时候,在自己私人的佛堂,上面供了观音菩萨,一边看着观音菩萨,我一边自己在感想。所以第二首“空王观自在”,空王就是佛,面对空王,“相对不眠人”,菩萨永远眼睛睁着,我也担心大陆国家民族怎么办,眼睛也瞪在那里,所以是“相对不眠人”。

我告诉大家这二十多年来,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个更升平的时期。但不能说二十多年来是太平哦!只是由乱世改变到达不乱,变成升平社会而已。如果认为现在太平了,在中国文化的架构上说,还是差一大截的。你们年轻同学们不知道,这样二十多年的升平,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你们太幸运了,教育也普及了,都读到大专以上,可是你说我高兴吗?我的心情还是这两首诗上所表达的,“忧患千千结,山河寸寸心”。

开放以后你们看到了平安,但更危险,因为国家的教育方向,宗旨,目标同个人教育方案都没有。你们只晓得开放发展,拼命高建筑发财,每人都活得很高兴。但是要注意孟子的两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就是中国文化。孟子说,国家,个人,社会能够客服种种困难,才能使国家民族兴盛健康起来;如果大家放松了,只向钱看,光搞享受,结果就很可怕。

第二篇:汉字革命和文化断层

汉字革命和文化断裂 朱大可

新文化运动的一项重要后果,就是引发了现代性崇拜和革命狂想。它一方面确认文化在国民改造中的重大地位,一方面又以为只要通过“革命”式的清洁手段,就能一举扫除文化弊端,为政治制度转型奠定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针对传统文化的“革命思维”更加甚嚣尘上,从1950年编制《常用简体字登记表》开始,到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正式公布,在短短七年时间里,便完成了从秦帝国以来近2000年的文字变革,为1957年的经济大跃进,以及1966年的“文化革命”,开辟了意义深远的道路。

我们已经被告知,这场汉字革命,仅仅是更激烈的文字革命的某种序曲而已。1950年,毛泽东主席在一封给同学的信件中宣称,“拼音文字是较便利的一种文字形式。汉字太繁难,目前只作简化改革,将来总有一天要作根本改革的。”这是最高领袖的战略设计。毛以最简洁的语言,公布了其文字革命的第一策划案。

就在胡风先生宣称“时间开始了”之际,“创造一个全新世界”的乌托邦梦想,燃烧在整个中国,而汉字是这场“文化高烧”的首席目标。在不懂“科学”的“科学院长”郭沫若先生主持下,汉字成了文化献祭的第一头羔羊。它被送上行刑台,接受严厉的审判和肢解。新月派诗人暨古文字学家陈梦家先生,因反对文字改革而犯下重罪,沦为“右派分子”,在文革中含愤自尽,成为汉字革命中最著名的祭品。而简化运动的战车,碾碎的并非只是陈梦家一人,而是一个庞大的“右派”群体,以及所有敢于对文化大跃进说“不”的知识分子。

事实上,只有少数过繁的文字(如“鑼”、“纜”、“驤”、“鑽”、“鑾”等)需要进行适度手术,大部分汉字笔画都在可接受的范围以内,但这场拼音化运动的序曲,并非只是一种文字自身的变革,而是隐含着更为复杂的政治诉求,它一石数鸟地实现了下列战略目标:第一,向民众显示了文化大一统的威权,成为与嬴政“书同文”媲美的历史伟绩;第二,向斯大林为首的苏联阵营表达了“字母共产主义化”的决心;第三,彻底划清了跟港台资产阶级反动政权的文化界线。

在1956年完成汉字革命的第二年,也就是1957年,汉字拼音化被进一步提上议事日程,吴玉章领导的文改会拟定《汉语拼音文字方案》上报国务院,周恩来似乎意识到不宜操之过急,便删除“文字”两字,从而使“拼音方案”未能剧变为“拼音文字”。但为了实现拼音化目标,直到1960年,当局还在顽强地推动拼音文字的地方实验,在山西万荣等地组织培训班,甚至创办全部由拼音文字组成的报纸,指望这场简化字运动能导向拼音文字在中国的全面胜利。

毫无疑问,汉字简化运动无非就是拼音化运动的阶段性成品,不看到这点,就无法对这场运动的本质做出准确的判定。简化字只是一种过渡手段,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彻底消灭汉字,以及消灭一切由这种文字所承载的历史传统,实现向“文化共产主义”的伟大飞跃。

但这场拼音文字革命最终无疾而终。与拼音化运动同时宣告失败的,还有所谓“亩产万斤”的农业革命,以及全民大炼钢铁所代表的工业革命。这三场革命彼此呼应,俨然是神圣的三位一体,企图从不同角度完成乌托邦蓝图的刻画,却都因违背“天意”而以失败告终,并给民众留下巨大的创伤记忆。但作为拼音化革命的半成品,简化字却被保留了下来,与反右斗争的伟大成果一起,成为引致文化衰退的种籽。这种“简体字原罪”,就是它今天遭到普遍质疑的原因。

1950年代下半叶入学的小学新生,从一开始就注定要接受简体字的规训,并且以简体字为文化认知的根基,这就是所谓“简体字世系”。该世系成员对“繁体字”文本的敬畏已经退化,历史情感日益淡漠。这种文脉承继链索的断裂,为文革的大规模爆发奠定了文化基础。在简体字推行了整整十年之后,也即1966年革命风暴降临时,已经长大的“简体字世系”便挺身而出,轻易地与历史决裂,宣判繁体字文本“有毒”,成为焚烧“封建主义”旧书的文化杀手。在文革“扫四旧”运动和“简体字世系”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逻辑关系。

更耐人寻味的是,尽管出现过两种文字并存于教科书的双胞现象,而文革的第一批红卫兵,大多是“繁简混血系”的成员,跟繁体字文明有着密切的血缘联系,但他们对繁体字所表现出的强烈敌意,却超出人们的想象。为了显示其政治纯洁性,他们做出了比年轻的“简体字世系”更为激越的革命姿态。

竖排繁体字图书的大焚毁运动,导致了一个严重后果,那就是繁体字图书几乎荡然无存,只有极少数文本,被无畏的民众偷藏,侥幸残留下来。1972年以后,它们开始在渴望读书的人群中闪现,仿佛是一种地外文明的馈赠。地下阅读者往往把繁体版和简体版的区别,当作判定图书价值的标准。而繁体字文献的稀缺性,以及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代码,就是它重获珍视的原因。旧版《三国演义》、《聊斋志异》和《安娜卡列尼娜》等等,被包上各种“革命”封皮后秘密传递,犹如从灰烬中复活的文明火焰,照亮了阅读者饥渴的灵魂。而那些“文化吸毒者”(其中许多人正是当年参与焚烧图书的红卫兵),日后成为新三届大学生的主体。在极端纯洁的革命年代,繁体字文献就是文化复苏的秘密摇篮,它的文化贡献,至今未能得到必要的阐释。

文革期间出版的革命读物,无疑都是以简体字排版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三种《水浒》简体字本。它们是古典文献简体化的范本,向广大“无产阶级”昭示了文化现代化的图式。以横排简体的方式印刷古典文献,就是一次政治鉴定,它要从文字学的立场,判处《水浒》乃至《红楼梦》无罪。而更多的繁体文献,则将继续以有罪身份遭到封存。在文革的极端语境中,繁体文本自身就是一种象征,代表着文明的记忆、流逝的岁月以及柔软温存的部分,而简体字则是革命、现代性和坚硬冷酷的象征。字形是一把时间之刀,制造了文明的分裂。

这种经过简化改造的文字,恰恰成了意识形态的重大隐喻和谶言。如同一些研究者所揭示的那样,从“愛”到“爱”的转型,正是“心”和“灵魂”大步沦丧的象征;而“聖”向“圣”的转型,则意味着精神高度(耳代表谛听,口代表言说,是尊者的精神性的哲学表征)向更为低级的土木建筑高度退化(又土,就是土的简单叠加,预言了当代城市所展开的高楼竞赛)。而由“陸”成“陆”,则预示着阶级斗争(“击”)和内讧型生活在中国大陆的盛行。此外,那些莫名其妙的符号“x”和“又”渗透到文字内部,腐蚀着它的灵魂,把它们变成一堆可笑的杂碎。神鸟“鳳”改成“凤”就是一个范例,它以类似否决(“又”类似“X”)的方式,消解文字中的神话、神性、想象力和隐喻关系,并切断阅读/书写者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血脉。但这种粗暴的断裂模式,却完全符合革命式进化的原则。

这断裂直到1977年起才开始逐步弥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大批中外文学名著,简体字退出激进的“文化革命”程序,跟旧文明达成古怪的和解,并开始承载它的精神成果,而简体字原罪自此得到了掩蔽。这一文化妥协重塑了简体字的面容,使它看起来显得十分无辜,犹如一个道德纯洁的杀手。简体字是一个成功的僭替者,以新汉字的面目在世,在现代性的名义下,篡改着汉字的隐喻天性,阻止着传统文化复苏的进程。

在21世纪的中国大陆,那些喝简体字奶汁长大的一代,缺乏对繁体字的文化亲情,更遑论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他们无视简体字的原罪,也拒不承认它作为汉字灭绝工具的历史。新简体字世系甚至公开指控说,“恢复繁体字是对80后的摧残”。这无疑是一种严重的罪名。繁体字一旦无法获得年轻一代的支持,便注定要在冷漠或声讨中消亡。不仅如此,它还要腹背受敌,被迫面对国家语委的行政威权——繁体字属于“不规范”汉字;学校教育中禁止书写繁体字;公共场合禁止使用繁体字,如此等等。这些律令就是文字修正和华夏文明复苏的坚硬屏障。鉴于上述原因,我们只剩下唯一的“救赎之路”——立即追认繁体字为“世界文化遗产”,因为早在50年前,它就已经死于那场大跃进的狂欢。

(附识:繁体字的正确叫法应当是“本体字”,而简体字则应当称为“毛体字”。但为了交流方便,本文仍然沿用这两个约定俗成的名词,但并不意味着笔者认同这种不当的称谓)

2009年4月1日写于上海莘庄

原载《南方周末》2009年4月15日

本文背景资料:

去年10月“国际汉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之后,韩国《朝鲜日报》刊载消息称,为预防东亚国家因使用不同形状的汉字产生沟通混乱,由韩国领头,中、日、韩三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学者制作5000-6000个以繁体字为基础的常用标准汉字。这一消息随即被与会的中方代表否认,提出“简体字”是中国的法定文字,不会轻易改变。中韩汉字“繁简之争”方兴未艾,又有网民热炒韩国学者提出的汉字“申遗”说。

汉字“申遗”其实在韩国已经热了一年多,前年 10月10日的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首尔大学历史教授朴正秀说,经过他十年研究和考证,认为是朝鲜民族最先发明了汉字,后来朝鲜人移居中原,把汉字带到了中国,才形成了现在的汉文化。他将建议韩国政府理直气壮地恢复汉字,并向联合国申请汉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一篇发表在一个汉语研究的英文网站(www.xiexiebang.com)上的文章能代表不少持这个意见的韩国人的想法。这篇文章称“东夷人是韩国人,是大汶口文化的创造者。被称为‘汉字’的文字有可能是高丽人发明的”。

汉字简化过程中的十大错误(作者不详)

一、失去了表音功能 许多汉字原来是形声字,简化后失去了表音功能,而这正是汉字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特点。如: 際(际)價(价)標(标)僅(仅)歡(欢)隊(队)屬(属)劉(刘)燭(烛)敵(敌)

二、无理简化,莫名其妙 许多汉字的部首被毫无道理地用“又”字和叉代替,使优美的汉字变得不伦不类,莫名其妙。如:

鳳(凤)風(风)漢(汉)僅(仅)難(难)權(权)歡(欢)聖(圣)對(对)樹(树)

三、割裂了整个汉字体系 许多汉字是自成体系的,常用字简化后割裂了与非常用字的联系,致使从小学简化字的人一辈子也记不住一些使用频率较低的字。如:会写 “扑(撲)” 不会写 “璞”和“蹼”,会写 “还(還)”和“环(環)”不会写 “寰”和“鬟”。其他还有: 仅(僅)谨瑾盘(盤)磐牺(犧)曦 彻(徹)澈撤蜡(蠟)猎(獵)鬣

歼(殲)纤(纖)谶伤(傷)殇(殤)觞(觴)声(聲)馨磬罄梦(夢)懵甍

四、形体笔画比较丑陋

许多汉字原来是非常方正美观的,简化以后字形变得极为难看。如: 讠(言)钅(金)车(車)龙(龍)汉(漢)刘(劉)华(華)长(長)拣(揀)东(東)

五、合并偏旁,字不达意

像“貓(猫”)和“豬(猪)”简化以后都成了狗类了,实在是太滑稽了。

六、同音字合并,字义混乱

汉字本来是有精确分工的,非要人为地让一个字去承担本不该它应该具有的含义。如: 后:前后皇后原本为前後皇后 发:发现头发原本为發現頭髮 面:面部面粉原本为面部麵粉 板:木板老板原本为木板老闆

七、毫无道理地将汉字进行切割,音形皆损 如:掛(挂)蠍(蝎)槨(椁)櫬(榇)

八、简化后出现表音错误 如:鄰(邻)賓(宾)

韵母本是in,但简化字是用韵母为ing的字作偏旁,容易让人读错。

九、有些字笔画本不多,完全没必要简化

如:減(减)涼(凉)於(于)時(时)國(国)

十、使汉字的可识别性大大降低

汉字简化以後,使原来差别很大的字变得非常相像,导致经常被人搞错。如:鳳(凤)和風(风)厲(厉)和歷(历)

特别是“凤”和“风”,经常出现姓名中的“凤”和“风”还有“设”和“没”,简体的两个字一旦稍微写潦草,就容易让人分辨不清。

第三篇:长春地区的公共建筑与人口的纵向文化断层

长春地区公共建筑与文化纵向断层

参考书目

《中国不高兴》

公共建筑反映出这个文化断层,又致使这种断层愈演愈烈,恶性循环

同仁书店调查

调查书店 阅读人群,阅读书籍,阅读目的,阅读时间

街道与城市发展

文化类建筑 崛起,对市民的文化倾向的指导

长春历史

“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文化由于需要长期形成,所以是一个社会历史的沉淀物。长期以来,不同人对文化范围理解不同,大体上分为广义和侠义。

广义文化指人类与禽兽的区别,也就是说,文化是人类历史上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例如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对礼仪的规范,对艺术的体会,对劳动工具的发明创造等等。侠义文化专指精神创造领域。例如社会伦理道德、法律、礼仪或宗教、艺术、习俗等。众所周知,不同的自然环境会、不同的人种会创造出不同的文化。例如中国物产丰富、气候温和,加上中国人勤劳智慧,创造出异常灿烂辉煌的文化。而蒙古高原上物产稀少、气候寒冷,加上当地人多掠夺、少创造,于是3000多年来一直是落后的游牧文明,没有进步。文化的历史一般分为:生成期、成长期、稳定期、衰落期。

而不同文化之间会产生碰撞。温和的碰撞对双方文化都有利。而激烈的碰撞则对双方文化都有害。特别激烈的碰撞会导致某个文化中断。

文化中断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于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而消失其中的主要部分或绝大部分。或者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或者变为野蛮人。

文化断层:文化中断是非常事件,是个突发事件。因此在时间上会给人一个嘎然而止的感觉。这就出现一个文化断层。

例如中国文化。根据《史记》的记载:自黄帝“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是生成期;上古三代春秋战国是成长期(成长期中出现数次变革);秦汉三国一直到明朝时稳定期(当然中间有若干次小的变革)。而满洲清国入侵中国,长达40年的入侵过程和长达200多年的占领时期,导致中国文明基本中断。而明朝灭亡的时候(崇贞十七年到永历三十七年),就产生了一个文化断层。在此之前,中国是文明国家,在此之后,中国被满洲人占领,成为半野蛮国家,中国人的奴性也开始形成。

文明中断也可以继续。在断层的地方修补则能够恢复以前的文明。满洲人虽然通过“文字狱”等毁灭篡改了大量中国书籍(书籍是文化的主要载体)。但还是有部分书籍躲过了这场灾难,留了下来。根据这些资料,至少可以恢复部分中华文明。

来自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和相关专业的近百位专家学者、有关人士以及国际组织的代表,11日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上,共同向全社会发出倡议——保护乡土建筑。乡土建筑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一向受到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开,原本已经非常脆弱的乡土建筑更加岌岌可危。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论坛上发言中焦虑地指出当前乡土建筑保护面临的严峻态势:有的地方没有对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调查就开展了大规模的村容整治,破坏了古村落的传统格局;一些地方在古村落内复建、兴建人造景观,破坏了古村落和谐的人文环境;一些地区拆旧建新,导致众多传统民居被毁。他认为,这些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新村建设的错误做法,已经威胁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

论坛与会专家们讨论中呼吁,上述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为,乡土建筑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直接表达着民族、地域的个性特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性。

他们在发出的倡议中提出,政府应加强立法,制定有关乡土建筑保护的专项法规,在乡土建筑保护所涉及的土地置换、产权转移等问题上,积极探索并制定有利于乡土建筑保护的政策和措施。

他们建议,要把乡土建筑的保护纳入各级政府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在保护的前提下对乡土建筑进行合理利用。同时鼓励、指导村民通过房屋内部设施改造,使乡土建筑内部具备现代生活的居住要求。对难以或不应改造的乡土建筑,应实行原地保护。各级政府应从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补助费中安排资金用于乡土建筑的保护,并鼓励、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等。据记者了解,乡土建筑面临的危机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有关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不断发出警示和呼吁,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开始采取措施。

据国家文物局有关部门介绍,乡土建筑已纳入今年开始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点内容。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将通过普查准确掌握乡土建筑的资源分布和保护现状,并对其登记认定,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具有重要价值者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世界建筑文化的宝库中,中国建筑文化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一方面,中国建筑文化保持了与西方建筑文化(源于希腊、罗马建筑)相平行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建筑有其独树一帜的结构与艺术特征。

世界上大多数建筑都强调建筑单体的体量、造型与空间,追求与世长存的纪念性;而中国建筑追求以单体建筑组合成的复杂院落,以深宅大院、琼楼玉宇的大组群,创造宏大的建筑空间气势。所以,如梁思成先生巧妙比喻的,西方建筑有如一幅油画,可以站在一定的距离与角度进行欣赏;而中国建筑则是一幅中国卷轴,需要随时间的推移慢慢展开,才能逐步看清全貌。

中国建筑文化中,以为现世的人居住的宫殿、住宅为主流,即使是为神佛建造的道观、佛寺,也是将其看作神与佛的住宅。因此,中国建筑不用骇人的空间与体量,也不追求坚固久远。因为,以住宅为建筑的主流,建筑在平面与空间上,大都以住宅为蓝本,如帝王的宫殿、佛寺、道观,甚至会馆、书院之类的建筑,都以与住宅十分接近的四合院落的形式为主。其单体形式、院落组合、结构特征都十分接近,分别只在规模的大小。

中国古代建筑中,除了宫殿、官署、寺庙、住宅外,较少像古代或中世纪西方那样的公共建筑,如古希腊、罗马的公共浴场、竞技场、图书馆、剧场;或中世纪的市政厅、公共广场,以及较为晚近的歌剧院、交易所等。这是因为古代中国文化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之上,较少对公共生活的追求;而古希腊、罗马、中世纪及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城市,则是典型的城市文明,倾向于对公共领域建筑空间的创造。这一点也正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与希腊、罗马及西方中世纪建筑文化的分别。

中国的古镇无论是在选址、布局还是在构成单栋建筑的空间、材料上,都体现出尊重自然、爱护自然、顺应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历史古镇,总结先人千百年来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经验,对于更好的延续中国自有的传统建筑文化精髓,具有重大意义。

古镇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建筑艺术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脉络,是先人留给我们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早在上个世纪,梁思成、刘敦桢等我国老一辈建筑学家已经开始对中国的古建筑进行了大量的调研,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使我们在建国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对古建筑和古镇民居进行了人为的破坏,特别是对于古民居的破坏亦更加严重,在改革开放以后城镇化的发展对古村落的拆除加剧,即使是幸存的古镇村落也在人们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中进行着掠夺式的开发,极大的破坏了古镇原有的风貌。

现阶段人们对古镇的研究仅仅还停留在对古镇的物质形态的保护上,对于延续当地文化与民俗风情的保护思路还处于刚刚醒悟的阶段。

各地的历史古镇,它们是各地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建筑艺术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脉络,是先人留给我们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自近代以来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原因,无论城市乡镇的规划建设都已失去其民族地域的文化特征,在一系列的城乡建设中极大地破坏了原有的本土建筑环境艺术和传统的民俗文化特色。当今盛行的欧陆风格使得国内的城市建设大量模仿甚至抄袭国外设计潮流,在中国的土地上生长出了很多异国风情的居住区及商业区,我们需要认真的思考我们自己的建筑文化在哪里。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迅速的发展,使得很多人开始了对本民族的文化传承进行了思考:什么样的建筑是我们自己的建筑,为什么中国的大中小城市到处充斥着毫无民族语言的建筑,而且毫无中国的地域特征,导致了千城一面、千镇一面。一个国家的城镇和建筑往往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内涵,体现着当地的风土人情,从现存的中国古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但是由于物质与意识两方面的原因我们对遗存的古镇的价值没有更多的认识,过度的开发与盲目的破坏都对古镇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当下我们研究古镇一方面是为了对遗存的保护;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从民族的建筑中汲取我国民族建筑的精华与现代的工艺和生活形态相融合使得我国的民族建筑文化得到传承,通过对古镇村落的保护中发掘中国民居的建筑艺术精髓,在对古镇的保护中我们需要体会中国建筑艺术的真正的智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传承中国本土的建筑艺术文化,并在保护古镇建筑遗存的时候也将古镇承载的民间文化很好的发扬这便是我们研究古镇保护古镇的正真的目的所在。

浙江的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优美的建筑环境艺术、传统的文化民俗风情,浙江的古民居村落的居住文化与生活艺术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这是浙江古镇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把现存的历史遗迹完整的保存下来,继续遗传给下一代,是我们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将浙江的古镇更好的与其民俗文化同时的保存下来,并对这种文化与艺术进行继承与弘扬,并将浙江古代民居建筑文化通过现代的表现出来这便是本提案的意义所在。

雨果认为建筑术的发端与文字的发端并无二致,它首先是字母表。

人们竖起一块石头,就如同在石头上刻下一个字母,每个字母是一个象形文字,每个象形文字托起一组思想,如埃及的方尖碑、中国的城墙、罗马的凯旋门,它们分别是崇拜、防御、记功等单一思想的具体象形。

然后人们构词。人们在石头上叠置石头,把花岗岩的音节连结起来,尝试一些单字的组合,在语言叫词语,在建筑叫结构。如英格兰石环的楣梁体系,希伯莱人墓穴的发券方式,以及回教国家的尖券。

有了字词,书写则开始从一一对应的象形字词发展到复合表达的象征书写。要表达的思想越来越多,建筑就越来越消失在象征之下如同树干匿身在密枝浓叶之下,以至最初单义的纪念性建筑已容纳不下,只能勉为其难地表达着那些思想的象征。好在有宗教信仰的人们有的是时间与耐心来完善他们的建筑术与对应其间的观念,直到他们可以用一种永恒的、可见的、可触摸的方式把那些漂流不定的象征固定下来,直到它们可以在一个时代的总观念的指导下写成这些奇妙的石头的史书。

在建筑起始的观念里,圣言,不仅存在于这些建筑的庙堂里,而且圣言本身就化身为具体的建筑。金字塔本身就是法老的谶言,圣约柜也是一种建筑,所罗门的神庙不仅是圣书的装帧,它就是圣书本身。在这所庙宇的每一圈围墙上,祭司可以读到明白晓示的圣言,从一个殿堂到另一个殿堂他们追随着圣言的变化,直至在其最后的栖身之地,通过最具体的形式予以把握。

假如雨果列举的这些例子过于简单还不够明白的话,我们可以考察一下爪哇国的婆罗浮屠,如此复杂的建筑也同样可以证明建筑如何就是圣书本身 :在这个极其繁复的蔓荼罗平面中,层层叠叠的九重方圆交替的基座就是圣路的全部规定:顺时针的方向规定重叠着佛从诞生到涅的时间秩序;色界或无色界的路径盘旋是被佛本身的浮雕故事所精确限定的,最后在最高的三圈圆形基座上的七十二座小而空心的堵波,它们包围并诠释了中央最大最高的堵波的整体意义:尽管佛陀在七十二座堵波里的姿态恒常不变,那些小堵波塔身上可以窥见佛陀的镂空小孔却越来越少,其间光线越来越暗,佛陀越来越若有若无,恍恍惚惚于无常与恒常、幻象与寂灭之间,于是中央的大堵波不仅在位置或高度上控制了一切,它光洁而实体的塔身表面终结了一切窥视小孔所显露出的幻觉,无空也无有,无明也无暗。就这样圣言不仅仅蕴藏在建筑物中,建筑就是最古老的圣言本身,它们被修建,被理解,被阅读。这个时候建筑与其象征的观念间的对位如此精确,使得建筑难以被时间或技术所更改,它们是对各种信仰的忠实记载,它们坚定地拒绝变化并构成了我们日后可以区别的各种民族的建筑特征。

这一后来不幸被我们称为风格的特征,雨果将它称为体系。

在雨果可以想见的古代,他列举了建筑摇篮里曾诞生过的三种体系:埃及(希腊)、印度(腓尼基建筑)以及罗曼建筑(哥特建筑),在埃及建筑、印度建筑以及罗曼建筑里,后来的人们可以从中清楚地区别出不同的权力象征:神权、种姓以及统一;而在希腊建筑、腓尼基建筑以及哥特建筑里人们也同样可以发现:民主,公平与人性。在前者人们只能感觉到神父的存在不管这个神父是叫婆罗门、法老还是教皇,而在民众建筑里感觉到的就丰富一些:人们在希腊建筑里感到自由,在腓尼基建筑里感到商业,在哥特建筑里感觉到市民的世俗的存在。

按照雨果的断言: 小总会战胜大。

于是,世俗的权力将杀死宗教权力。

在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里,权利的松劲发生在万圣节(主显日)与胡闹节(狂欢节)合一的日子里。在这一天,凡人与圣人可以获得短暂的地位颠倒:

学生可以羞辱校长、教徒可以辱骂主教,裁缝可以挑衅枢密官员……在这一天,卡西莫多甚至可以以丑陋获得短暂的王权的荣耀光环……

雨果选择宗教赦免权及宗教审判权合一的巴黎圣母院作为故事发生的地点也别有用意,在这里,宗教权力所希望把持的审判权与世俗民众所希望获得的赦免权相互制约地重叠在巴黎圣母院:作为教廷权力的中心,它判定了爱丝美拉达有亵渎宗教的罪行,作为普通民众逃避审判的避难所,它被卡西莫多所占领,在这里守护着他从宗教那里夺回的牺牲品——爱丝美拉达。

雨果的用意显然超出了一般的爱情故事,他试图在他这一明显离题的章节里表明这些时间与地点对立的权力的重叠也是哥特建筑可以辉煌的全部成因。

因为只有在教堂作为宗教避难所的情况下,艺术家才可以在这里真正自由地表达世俗的生活,辛辣的讽刺。思想只能在这样的时刻与这样的地点以这种方式获得与建筑的相逢,所以全部思想只能写在叫做教堂的石头书上。它若不托付于教堂的建筑物,而是卤莽地采取书本的形式,就会在广场上被刽子手们付之一炬。因此,教堂建筑也成为那个时代思想唯一的出路,为了能一见天日,各种思想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社会的全部物力与智慧都在这里集中。

就这样,以建造教堂为借口,艺术得到广阔而辉煌的发展。所以这些教堂一次比一次建造得更大更高。大建筑与大山一样,是若干世纪的作品。往往艺术发生变化而建筑尚未完工,(比如夏特尔教堂迥异的两座钟塔表明了分别修建时间的距离遥远)于是人们按照变化了的艺术法则不慌不忙地继续施工。在那个时代,在文艺复兴以前,人们还不知道风格问题,人们还不知道社会分工问题,人们齐心合力地将建筑看作集体的事业。因此哥特的教堂建筑与其说是技术或天才的产物,毋宁是整个民族整个时代的创作。假如我们知道金字塔的建筑师是伊普荷太姆,知道雅典卫城的建筑师是菲迪亚斯,哥特建筑的建筑师反而是匿名的:

它们是一个民族的遗物,是许多世代的积累,是人类社会迭次蒸发后的沉淀物。

一言蔽之,它们好比地质层系,每个时代的洪流都把自己的冲击层叠加上去,每个种族都在建筑物上留下自己的层次,每个人添加一块石头。在这里海狸、蜜蜂与人的行为同出一辙。

没有建筑师与使用者的区别,没有艺术家与工匠的区别,所有人都像工蜂一样,忙碌地修建他们心目中的高塔,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通过高塔接近上帝。这就是巴别塔建筑的全部巨大象征。

大建筑,按雨果的判断: 建筑就应当是一个蜂房。

而瓦解这巴别塔的恰恰就是被这神话所预言过的,那一次是由于语言的瓦解而导致,而这一次,是因为语言的载体——印刷术的诞生。

建筑艺术将被社会分工所分离并被瓦解,既然建筑术与其他艺术处于平等的地位,既然它不再是君主艺术,暴君艺术,它就不再是总体艺术,它就不再有力量拘束其他艺术。与建筑分离使得其它艺术都获益匪浅地获得平等而独立的权利。于是,原先从属于哥特教堂里的石匠成为独立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为哥特教堂绘制彩色玻璃的工匠摇身一变成为崇高的画家(拉菲尔),而为教堂演奏教堂卡农曲的乐工从此蜕变为令人尊敬的音乐家(巴赫)。

在最初阶段里我们或许会醉心于建筑术被瓦解时所散发的能量(如文艺复兴时代的光辉),就像我们醉心于核裂变所散发出的眩目能量一样,但很快我们就看见建筑本身被各门艺术从建筑中的抽离后所导致的能源耗散的单薄后果,建筑如今变得萎缩且贫乏。

假如哥特建筑曾作为总体艺术通过聚合其他艺术而获得聚变的能量的话,后来被瓦解的建筑应当从何处获得新的能量呢?

随后的文艺复兴建筑在雨果的眼里并不像后来的建筑史家那样辉煌,在文艺复兴群星闪耀的苍穹里,雨果却发现建筑术的天空正是夜幕深沉。

因为从那时起,建筑术的病症就显而易见了;它不再是社会的根本表达方式,它可怜兮兮变成风格艺术;它不再是某个民族某个时代的集体表达,而成为某个艺术天才的风格嫁接的奇思妙想——比如米开朗琪罗建造的圣彼得大教堂,在那里交织着民主与神权、集体与个人、经济与宗教之间的战争:

米开朗琪罗早在十六世纪可能就感到建筑术正在死去,他在绝望之余,产生最后一个设想。这位艺术巨子把万神庙垒在帕提侬神庙之上。

这是最初的衰落,但就像雨果所讽刺的: 人们正把这衰落叫做复兴。

假如它仅仅出现一次的话,它还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伟大的风格,一次衰落的绝唱。

但此后所有的时代甚至所有的国家都有这样的风格嫁接,从十七世纪的圣·保罗教堂到十九世纪的美国议会大厦,一直到今天大都会的某些公共建筑或郊区的一般别墅都一次次在不同地域不同年代重复使用着这种风格的嫁接。建筑从真实的、象征的变成风格的或时尚的。

而时尚,被雨果列为对城市或建筑造成破坏的三种罪魁——时间、革命以及时尚——中的祸首,因为时间的破坏还有秩序,革命的破坏还有对象,而时尚的破坏既无秩序,也没有对象,按照雨果本人的评价:

时光和革命的破坏至少不偏不倚,而且不乏气魄,跟在它们后面来了一群嗡翁营营的学院出身、领有执照、宣过誓的建筑师,他们施展身手时却根据自己恶俗趣味有所区别、选择。

为此雨果不禁吁叹: 时间盲目,而人类愚蠢。

重读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我才相信雨果对哥特建筑的全部讴歌,不仅仅是一曲挽辞,而且也是对他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一种真正讴歌,他宣告建筑术的死亡不过是为了告诉人们:文学即将崛起,就好像当年达·芬奇比较知觉的各种感官的优劣不过是要证明视觉的重要性一样是为了证明纯粹视觉艺术——绘画的重要性一样,都是对职业的一种自豪与辩解。从建筑术能量的全面衰减中,雨果看到文学从印刷术那里获得磅礴的力量:

从建筑术那里流失的生命力都归它所有,随着建筑术的衰落,印刷术开始扩张壮大。到了十八世纪,它重新握住路德的旧剑,把它递给伏尔泰,然后它开始荡平一切古老的欧洲文化。

但是,文学对建筑的杀死不仅仅是通过文学与建筑间能量的此消彼长,而是流转了原先的从属关系,建筑从此开始被文学所左右。假如建筑如同雨果声称的是由时尚所击溃,那么,将风格之剑递交给时尚的恰恰就是文学。后来一切风格的复兴无论是古典复兴还是哥特复兴都是由支持文学的印刷术所提供。文艺复兴的建筑,复兴的是那些印刷的考古图片;哥特复兴的建筑,复兴的是那些印刷的传奇小说。前者将异时异地的古典风格样式带入建筑,后者将风景如画的浪漫观念带入建筑构图。从今往后,谁要是不能用文学去表达他的建筑观念,谁就难以成为伟大的建筑师,谁的建筑如果不服从文学的描述它要么消逝无痕,要么就成为文学日后的挖掘品,建筑本身从此就难以正常出现,准时显形。

假如文学杀死建筑的根本原因是世俗借助文学杀死宗教的话,文学的噩耗也隐约可听,就像当年路易十四利用世俗权力杀死宗教权力一样会导致自身的灭亡一样,一旦市民们发现世俗的皇帝可以取代神权,他们很快就意识到君权也就更没什么神圣的,他们很快就将路易十四的孙子送上断头台。其间的两百年来,资本家用经济取代皇权,其后的两百年间,雨果发现了建筑九十度的转向:

从前建筑都是山墙(指教堂)朝向街道,而今,建筑物(通常是指银行)以其长向面对街道。

在这两百年间文学难道不曾转向么?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里借助游吟诗人格兰古瓦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圣迹剧还是鬼脸剧获胜? 答案是:鬼脸将战胜圣迹,而闹剧会战胜文学。

对此雨果早有准备,他说:

小总会战胜大,这些将摧毁那些。

摘自:《文景》2005年03期 作者:董豫赣

纵向承袭的惯性思维

我们中国人的天资不亚于世界上任何民族,因此我们曾创造了世界先进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从明代中期起的这五六百年来,我们却衰落了!而恰恰从这时期起,世界上另一个文明古国所在地的欧洲却从中世纪的委顿中重新崛起,走到我们前头去了!这是什么原因?我想这跟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至少跟我们的文化心态有关。习惯于向前人看齐,而不习惯于超越前人。

我们的木构建筑——这里指达到辉煌程度的木构建筑——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从形式到风格都只是单一的发展,没有发生过质的变化,可谓“两千年一贯制”。而欧洲人的石构建筑,仅自古希腊罗马起,其风格上的更新换代至少在一打以上:古希腊风格、古罗马风格、拜占廷风格、罗曼风格、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矫饰风格、巴罗克风格、罗珂珂风格、古典主义风格、浪漫主义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折衷主义风格、青年风格、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之一,恐怕是我们习惯于承袭思维,总爱向前人看齐:以前人的水平为坐标,一味以前人的成就为荣耀,为自满。正如鲁迅当年所概括的:我们中国人总习惯于“摸前有”,而西方人则善于“探未知”。两种不同的文化心态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一个不断推陈出新,向前跨越;一个则着重在前人基础上渐进发展,少有革新。

纵向承袭思维近年来的一个突出例子表现在到处热衷于搞仿古建筑,其中“重修圆明园”的呼声堪称其最高音响,说是为了“再现昔日造园艺术的辉煌”。殊不知,圆明园作为废墟的历史见证价值已经远远超过她作为文化遗存的价值。其次,即使没有上述政治因素,而仅仅是一处文化遗存,则圆明园废墟也早已成了宝贵的文物,文物的价值就在于她的历史原初性,通过大兴土木“再现”出来的东西只不过是一件复制(且不说他有没有本事复制得出来)的假古董,却毁掉了文物本身。第三,既然有那么多的钱花在复古上,何不把它用来“创今”呢,即把这些钱提供给现代建筑师,让他们根据现代建筑学的原理,利用今天拥有的更理想的建筑材料,按照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运用他们的智慧,建造一座标志21世纪中国人建筑水平的新园林,留下一座时代的建筑纪念碑,不是比“再现”更有意义吗?

第四篇:安阳市第十一中 葛晓莹安阳——断层文化

安阳——断层文化?

安阳市第十一中学八年级一班周玉

指导老师葛晓莹

人人都说,安阳文化是一种断层的文化!稍微的一提,时光就要倒退三千年!不知是历史错失了安阳,还是安阳错失了历史!但是,在我看来,安阳的历史,就是一部微缩的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安阳文化源远流长,一直在被传承和发展着!自古以来,安阳就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摇篮之一。安阳西部的小南海原始人洞穴,是25000年前旧石器时代一处人文景观,这里出土了许多人类使用过的石器工具,还有动物骨骼化石等。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称之为“小南海文化”,我想这应该就是安阳历史文化的开始吧!

大约4000多年前,中国上古时代“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帝喾二位帝王在安阳境内建都,他们分别在位70多年,是中华民族先民们所崇拜的君王。他们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千年之后,商王盘庚迁都到殷,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造就了灿烂的殷商文化。从此,安阳的文化达到了一个顶峰,这里成了甲骨文的故乡,中华文字的起源地。灿烂的青铜文化在这里兴起,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在这里出土,同时出土的还有精美独特的四羊方尊!由此,人们把安阳的历史和文化定格在这个时期,“三千年前是帝都”成了安阳的骄傲,也成了安阳对外的明片。但安阳的文化并没有在这里终结,而是继续发展着灿烂着。

“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正是安阳文化的延续。文王姬昌被商纣王囚禁羑里7年之久,经过长期的钻研探索文王把伏羲八卦推演出64卦384爻,提出“刚柔相对,变在其中”的哲学思想。安阳又被赋予了新的名称——《易经》的发祥地。“变则通,通则变” 的哲理在这里慢慢渗透,博大精深的哲学文化由此传播,影响深远。《周易》不仅是安阳,而是人类文化的骄傲!

安阳作为殷商的都城造就了她文化上的辉煌,到东汉末年直到两晋、南北朝时期,以邺城为中心的安阳先后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都城。这造就了安阳历史上的又一次辉煌。近日,曹操墓在安阳发现并被确认,历史给予了安阳又一优惠。正如曹操临终前所嘱,丧葬从简,一改汉室奢侈之风。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豪气在这里弥漫,“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志向被人们传颂,魏晋时期的文化特色在安阳彰显的淋漓尽致。

“层伞高擎窣堵波,沤河塔影胜洹河。更惊雕像多殊妙,不负平生一瞬过。” 这是一首描写安阳文峰塔的诗。文峰塔,建于五代后周时期,约有一千年余年的历史,造型独特,与其南边的孔庙(在今安阳市西大街小学校内)相呼应,二者代表了古城的文化高峰,所以在塔门横额上题有“文峰耸秀”四个大字,自此,塔以“文峰”名命,一直沿用到今天。每逢初一十五人们便会来这里拜佛许愿。文峰塔是佛教文化在安阳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见证,反射出五代十国重佛立教的时代特征!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安阳这片土地上文化的影子无处不在。熙熙攘攘的闹市中,有这么一处宁静所在;尽管四周商铺林立,却无法遮掩它独特的厚重感,虽然是重建,但仍然能凸现出城市的古朴与典雅,这里就是安阳城的钟楼。安阳钟楼建于明朝,毁于抗日时期,1988年重建。历史赋予了钟楼双重的文化意义,她给我们展示了明王朝的太平盛世,同时又警示我们勿忘国耻,国弱则民弱,中华民族的儿女们当自强不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安阳这片沃地不乏英雄豪杰,墨客大儒。抗金名将岳武穆的故里就是这里。虽已过去一千多年,但依稀能感受到精忠报国的志向和雄心,依稀能体会到“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的豪迈,依稀能听到“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感叹!“存巍然正气,壮故乡山河”的英雄气概在安阳文化中渗透。作为一种文化岳飞的爱国精神影响着一代代的安阳人,也影响着华夏民族。

历史是如此的蹊跷,安阳是如此的矛盾,这里是精忠报国抗金名将岳飞的故里,又是令人锤拳唾骂的袁世凯的葬身之所。偏偏两个极端离的是那么的近!袁林,这一昔日的总统陵园向我们展现了清末民初的跌宕曲折,记录着那段辛酸屈辱的历史。回首往事,展望明天,爱国主义的情愫、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毛泽东同志曾莅临袁林视察。他饶有兴趣的参观过后,做出指示,要把袁林保护起来,作为反面教材,教育后人。

辉煌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也哺育了一代一代的安阳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吮吸先人滋养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着文化。20世纪60年代,被人们誉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在安阳林县建成。从此,立足本地条件、依靠自己力量的自力更生精神,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不计报酬、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开始在此地传播,影响着一代一代的安阳儿女。

安阳,真是一座迷一样的城市,历史所赋予她的文化不象洛阳文化那么的厚重,也不象开封文化布满了沧桑。从原始的“小南海文化”到“殷商的灿烂辉煌”,再到现代的“红旗渠精神”,源远流长。所以我说,安阳的文化从未断层,我们不能把三千年前的辉煌掩盖她之后的所有。安阳是华夏民族文化的摇篮,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浓缩!

评语:

这是一篇关于安阳乡土历史的小论文。安阳文化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但是三千年前达到顶峰的“殷商文化”使人们认为安阳是一座文化断层的城市,小作者利用安阳的几处重要的人文景观进行论证,提出质疑:安阳文化并非断层。立意新颖,思想独特。本文总体思路清晰,论点明了,论据充分。

作为历史古城,安阳文化源远流长,从“远古的‘小南海’文化,到“殷商文化”再到现代的“红旗渠精神”,各朝各代都有自己文化的体现。通过论述,充分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爱,对故乡的情。通过对安阳文化的论述,表达出小作者不仅对安阳而且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崇敬和向往。

一个热爱历史又善于思考的初二学生,对安阳的历史文化能有此独特见解,充分说明小作者是一个心思缜密,善于发现,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学生。

小论文思路:

一、远古的“小南海文化”;

二、颛顼帝喾文化;

三、殷商文化;

四、《周易》文化;

五、两晋南北朝,曹魏文化;

六、文峰塔、钟楼是古代安阳文化的一个载体;

七、岳飞故里、袁林、红旗渠;

八、文化在不断地发展。

第五篇:文化办工作总结及计划

文化办

工作总结

1.参与春季运动会的影像资料的采集制作

2.去莘县实验初中了解共托活动需要做什么准备

3.参与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活动的全程影像材料采集制作

4.迎接副县长曹志成来校检查指导工作

5.参与防火安全讲座影像材料的采集制作

6.参与高一高二年级拔河比赛、篮球比赛的影像采集制作

7.参与 春天送你一首诗 活动的影像采集制作

8.去聊城市医院看望李新并接受聊城电视台 民生面对面专栏采访

9.继续完善整理省规影像及文字材料

10.整理、上报“争先进位年”、“全国文明县”活动实施方案 下步计划

1、积极参与学校及各科室重点活动的过程性材料的采集整理;

2、协助省规材料的归档整理工作;

3、抓住季节特点,及时收集采制学校风景影像素材;

4、对学校文化建设构思提出新设想。

下载文化断层怎么办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化断层怎么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解读《春江花月夜》诗意断层

    《春江花月夜》诗意“断层”解读 张莲芳 (重庆交通学院图书馆 重庆南岸 邮编400074) [摘要]《春江花月夜》前16句与后20句存在着一个明显的“断层”,前者借明月高悬之象追问宇......

    断层解剖重点总结

    断层解剖重点 填空 1. 中央前回位于中央沟与中央前沟之间,中央后沟位于中央沟与中央后沟之间。 2. 大脑半球上有中央沟、顶枕沟、外侧沟,据此将大脑半球分为五个叶,即额叶、顶......

    《断层线》读后感1

    《断层线》读后感 “我们的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如果这些缺陷不能修补,那么一场潜在的更具毁灭性的危机正在等着我们!” 有“世界厄运预言博士”之称的拉古拉迈〃拉詹在对......

    干部队伍“断层”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市法院法官干部队伍“断层” 问题的调查报告 市人民法院近几年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广大法院系统的工作人员努力实践“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各......

    过断层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胶带机顺槽过×××断层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工作面胶带机顺槽尚未拨门施工。根据《××××工作面胶带机顺槽1月份地质预报》,在巷道开口向前......

    计算机断层成像总结实验

    计算机断层成像实验 摘要 通过实验了解计算机断层成像的基本原理,通过对CD-50BGA+型CT教学实验仪的操作掌握其使用方法,加深对朗伯-比尔定律的理解。 关键词 引言 CT 图像重建......

    过断层挑顶措施

    2402轨道顺槽挑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截至2011年4月18日中班我队施工的2402轨道顺槽掘进至通尺556m时从巷道左帮揭露一断层,导致掘进期间迎头为全断面岩石巷道,巷......

    井下常用的断层性质识别方法

    井下常用的断层性质识别方法1、揭露断层的征兆(1)煤层的顶底板岩石中裂隙显著增加,一般越靠近断层越明显。(2)煤层产状发生显著变化。这是由于断层两盘相互错动,牵引附近煤岩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