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和老挝两国文化经贸合作将揭开新的一页
中国和老挝两国文化经贸合作将揭开新的一页。记者从6月18日在深圳召开的“东南亚中老红木珍宝文化论坛”筹备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2月中旬,将在深圳举办的“东南亚中老红木珍宝文化论坛”将每年一届,办成一个国际文化知名品牌。而借由这场国际盛会,深圳将试图奠定自己全球红木产业“盟主”的地位。
此次论坛由全国促进传统文化发展工程工作委员会主办,陕西南泥湾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陕西南泥湾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深圳峰汇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承办。
论坛将办成行业“奥斯卡”
论坛组委会主任叶向洲透露,本次论坛将不仅是国际红木行业最高级别的学术交流峰会,而且是中国红木行业精英聚会,是对中国红木行业优秀厂商的一次集体形象展示。
论坛期间,组委会还将举办系列配套活动:针对红木企业总裁和红木经销店长的高级培训班、10家红木企业的项目招商路演、仅限特别受邀嘉宾出席的闭门圆桌会议、故宫(微博)博物院院长及专家的红木珍宝鉴定、最有投资价值项目的推荐和评选、十大珍宝评定、公益拍卖、特别项目全球发布会等。此外,组委会还将为2012红木行业东南亚十大年度人物、2012红木行业最具投资价值十大品牌、2012红木行业最创新产品奖等获得者颁奖。
深圳借此晋身行业“盟主”
深圳红木行业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红木研究生产基地之一,并孕育了一大批以深发、泰和园、美联、友联、万盛宇、佐丹诗为代表的红木知名品牌企业。经过多年发展,深圳观澜已成为全国最大最名贵的红木集散地。
叶向洲透露,论坛结束后,论坛组委会将组织10家红木厂商赴老挝考察,让厂商与原材料供应地无缝对接。还将多形式推广红木珍宝文化产品市场,组建中国红木珍宝企业联盟,创立老挝红木珍宝特许经销品牌,并拟以观澜红木家居艺术街为依托,在深圳筹建世界最大的红木珍宝文化产业园。最终形成以深圳为中心,通过老挝,合理配置整个东南亚红木资源,在国内扶植一批优秀的红木制造及品牌厂商实现跨越式发展。届时,深圳观澜将成为全国最大、最高端的红木精品展示营销基地,深圳也将因此晋身成为全球红木行业“盟主”。
什么是红木?
“红木”是明清以来对稀有硬木优质家具的统称。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有关规定,红木家具主要是指用紫檀木,酸枝木、乌木、花梨木、鸡翅木制成的家具,除此之外的木材制作家具都不能称为红木家具。
紫檀木是红木中的极品。木质坚硬,色泽紫黑、凝重、手感沉重。紫擅木又分老紫擅木和新紫檀木。
乌木颜色乌黑发亮,结构细密凝重,有油脂感。多见制作筷子、墨盒之类小件。
瘿木是树木形成瘿瘤后的木材,按树种分为桦木瘿、楠木瘿、花梨木瘿、酸枝木瘿。瘿木纹理曲线错落,美观别致,是最好的装饰材料。在家具上多用作表面包、镶材料。
花梨木又称香红木,木质坚硬,色呈赤黄或红紫,色泽柔和,重量较轻,能浮于水中。市场上红木家具以花梨木居多。东南亚产花梨木中泰国最优,缅甸次之。
鸡翅木分布于全球亚热带地区,主要产地东南亚和非洲,因为有类似“鸡翅”的纹理而得名。木质坚硬,颜色分为黑、白、紫3种颜色,色彩艳丽明快。但因木内含有细微沙砾等杂质,难以加工,善做装饰边角材料。
酸枝木分布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产地为东南亚国家。木材材色不均匀,心材橙色,浅红褐色至黑褐色,深色条文明显。木材有光泽,具酸味或酸香味,文理斜而交错,密度高、含油腻,坚硬耐磨。
第二篇:中国与老挝两国双边贸易合作
中国与老挝两国双边贸易合作的特点、问题及对策
[摘 要]:首先,回顾了中国老挝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和历史,阐述了中国与老挝双边经贸关系的现状、特点及展趋势。其次,分析了中老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其问题分析了中老经贸合作的对策。
[关键词]:双边经贸合作问题对策
自从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10国签《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层次渐渐提高。中国和老挝同属发展中国家,社会制度相近,又是友好邻邦。2000年,两国签署发表了关于合作的《联合声明 》,为两国发展长期稳定、彼此信赖的全面合作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双方经济贸易合作不断深化,同时,在经济区域开、,建设、交流方面也拓宽了一条经贸发展的门路。这对于解决双方经济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达成广泛共识,这是两国积极包容和长期经贸合作的良好开端。
一、中国和老挝经贸易合作的历史。
中国和老挝是山水相逢的邻邦,自1961年4月25日中老建交以来,中国曾对老挝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和战后经济建设提供过大量的经济援助。1989年10月,老挝部长会议主席、人民革命党总书记凯山 丰威汉对中国进行正式友好的访问,使中老两党、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1990年12月,李鹏总理应邀访问老挝,标志着中老友好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991年10月,老挝总理坎代 西潘敦应邀访华,两国总理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老边界条约》。此后,两国领导人又先后签署了《中老边界议定书》、《中老边界制度条约》和《中老边界制度条约的补充议定书》,使中老边界成为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边界。
近年来,中国与老挝两国高层领导人互访往来不断,有力地推动了两国经贸 1
关系的发展。乔石委员长(于1996年)、吴邦国副总理(于1997年)等先后访问老挝;老挝国会主席沙曼(于1995年)、政府副总理本扬(于1997年)政府总理西沙瓦(于1999年)等分别访华,两国经贸合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2000年7月,老挝国家主席坎代 西潘敦再度访华。同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应老挝总理的邀请首次访问老挝并与坎代主席举行了正式会谈,江主席在访问期间还分别会见了老挝政府总理、国会主席和前国家主席诺哈 冯沙万。
从2002年5月1日起正式开通了“昆明—万象“等3条线路的汽车过境客货运输业务。3条路线分别是:昆明-思茅-景洪-万象往返线路,昆明至琅勃拉邦省往返线路,思茅-江城-丰里沙往返线路。这将为中国与老挝进出口贸易提供很大的方便。
二、两国经贸合作的特点。
(一)双边贸易增速明显,但结构单一,增量以援助和投资下带动为主。据中方统计,2009年,中老双边贸易额达7.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9%;2010年前5个月,双边贸易额达4.98亿美元,全年有望达到12亿美元以上,比上年增幅约达60%。从贸易结构上看,产品仍比较单
一、高科技产品偏少。我国对老挝出口增量主要以投资或援助项目下的物资设备如钢材、工程机械带动,一般贸易商品仍然局限于家电、农机、服装。建材和日用百货等。总量约占老挝全国市场份额的20%;老挝对我国出口主要以矿产品为主,一般贸易商品仍以木制品和木薯、玉米、大豆等农产品为主。
(二)我国对老挝援助成效显著。老挝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争取国际缓助是老挝扩充财政和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手段。近几年,老挝政府每年获得国际无尝援助约4亿美元。我国对老挝也提供了一定的无尝援助和优惠贷款,实施公路、桥梁、机场、医院、人力资源培训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惠及民生的众多领域达十个项目,既带动了我国机电产品对老挝出口,也对促进老挝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被老挝政府视为“无私”的援助,为增进两国友谊做出积极贡献。
(三)工程承包独具优势,市场潜力较大。中资企业进入老挝承揽工程最早始上世纪90年代,我国不少企业如广东水电三局、云南建工集团、等凭自身技术。设备和劳务等实力和成本优势,不仅出色完成我国政府和企业对老挝援助和投资项目的承包工程,还承揽了世行、亚行等国际组织,以及日本、韩国、马来西亚
和泰国向老挝政府提供的援助项目,赢得了良好声誉,渐渐的成为了老挝工程承包市场上的主角。
(四)投资合作方兴未艾,领域拓宽,比重渐渐攀升。据中方统计,截止2009年12月,我国对老挝直接投资项目共340个,累计投资金额约26亿美元,仅次于泰国,位居第二位,主要投资领域有矿产、工业、手工业、能源、农业和服务业,投资金额分别为16.71、6.06、3.49、2.62和1.67亿美元。其中矿产投资项目共计62个,占其总量约27%;水电站项目共计18个,总装机容量540万千瓦,占其总数的21.5%。另外,还有橡胶、桉树、木薯、烟叶等工业种植和加工项目亦占同类项目相当大的比重,呈迅速上升趋势。
三、两国经贸合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投资方面。
由于老挝发展相对滞后,两国投资主要表现为我国对老挝单向投资,主要有矿产、水电、农林、家电和车辆组装以及服务业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一是老挝基础设施较差,运输能力低,电力不足、燃煤紧缺,老挝政府要求企业自行解决投资项目所需的通水、通电、通路的“三通”问题和帮助地方“脱贫致富”任务,给企业带来很大成本压力。第二,老挝产业工人缺乏,文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纪律和法律意识淡薄、稳定性差,企业难以按制度和工作进度对人工进行管理,造成企业成本高。
(二)两国间贸易结构不平衡。
老挝工业过于落后,90%以上的生活制品和生产资料需要进口,贸易出口也非常薄弱,中老两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大不相同,老挝对中国出口的主要附加值低初级产品,而中国向老挝大量出口的主要是工业制成品,因此造成老挝对中国贸易逆差较大。这种不平衡的贸易结构存在着两个明显不合理之处。第一,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间的价格相关太大,使老挝在双边贸易中利益外流。第二,中国与老挝贸易长期不平衡,老挝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势必会影响两国贸易的长期持续发展。
(三)农业合作问题
老挝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稻米占粮食作物90%,也是老挝传统农业的主要资源,经济作物大部分是近百年来从周边国家引种和传入的。老挝农业缺乏先
进技术,导致农业产量低。质量差等问题。近年来,老挝与云南省已有很多农业合作项目并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合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农业合作过于集中于橡胶、咖啡、香料和林果等,而忽略了本市场所需和蔬菜、水果、食品等农产品,并还需从泰国大量进口这些农产品来满足老挝国内市场。
(四)投资结构问题
目前,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公司已在老挝投资接近三亿美元,投资领域涉及建材、种植养殖、药品生产、森林采伐等;中国公司在老挝承包劳务和工程合同总额累计也已达5亿美元,并逐年增长。中老双边合作的发展主要是因为相互间经贸互补性强、两国领导人和政府的积极推进。但从总体来看,中国对老挝投资一般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忽略了对老挝国内市场的培育。
四、中老经贸合作发展趋势及对策
在中老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推动下,中老经贸合作已经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尤其是两国政府商定的交通基础设施合作,如中老铁路、老挝国家电网等项目一旦付诸实施,项目带动下的进口将极大提升中老贸易额,同时也将对我国在老挝投资项目产生极大促进作用。
(一)加强中老经贸合作机制的指导和协调作用。目前,中老经贸合作主要有中
老经贸联委会和云南与东北合作联委会,并以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的形式具体负责两国经贸合作规划、指导和协调,为两国经贸合作建立了有效的运行机制。
(二)进一步完善两国政府的政策法规,确保两国经贸关系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充分发挥两国政府职能,继续加强经贸合作的指导与协调,及时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宏观与微观问题,为投资者提供便利条件。发挥两国经贸和技术合作委员会的作用,不断完善有关法规,规范各自企业的经贸行为,为双方企业和机构的经贸活动提供便利的条件,共同创造一个互利和有序的经贸合作环境。
(三)加强两国在旅游方面的合作。旅游业是国际贸易的最大领域之一。加强国
家和地区之间的旅游合作,发展国际旅游是现代旅游业的一大趋势。充分利用老挝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中国公民到老挝旅游观光,同时老挝政府也应鼓励老挝公民到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旅游。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的越来越多,在国外的各种花费也快速增加。据统计,中国公民去老挝旅游的人数并不多,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并不是老挝的自然风景差,而主要是旅游政策和相关规章制度缺乏规范性和优惠性。
(四)结合老挝缺乏劳动方面的问题,建立两国劳务合作官方协调渠道,有效、有序开拓老挝劳务市场,为项目实施提供可靠人力资源保障。我国在老挝矿产、水电、橡胶种植、水稻种植和工业种植需要大量稳定的劳动力。但限于老挝政府颁布的《外籍劳务管理法》中关于引进普通劳务不得超过总人数10%和脑力劳务不得超过20%的规定,不少中资企业感到无奈。
(五)结合老挝“资源变资金战略”加快境外经济合作区建设,培育新的贸易增
长点并平衡两国贸易。老挝政府为尽快实现减贫脱困和现代化、工业化的远景目标,于2009年正式对外提出“资源变资金战略”并相应在矿产开发和投资管理方面出台了新的《矿产法》和《投资促进管理法》。目前,我国在老企业对钾盐、矿、铁矿、铝土矿初步探明的储量比较乐观。在老挝建立相应的经济合作区,既符合老挝政府上述战略和法律政策,增加老挝政府财政收入,也符合我国“走出去”战略的要求,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增加双边贸易总额,平衡贸易关系,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明智 黄祖江东南亚知识概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
2、其它数据和相关资料通过网上搜索得来
第三篇:关于中国老挝经贸合作现状及建议的调研报告
关于中老经贸合作现状及建议的调研报告
2010-07-30 11:06文章来源:驻老挝使馆经商处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调研
中老经贸合作是中老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和大力推动。今年3月和6月,回良玉副总理和习近平副主席先后访问老挝,并见证签署了一系列经贸合作文件,极大推动了两国经贸合作。伴随中国—东盟自贸区 的建成和中老两国关系的不断提升,中老经贸合作正面临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一、当前两国经贸合作总体情况
随着“走出去”战略不断深入及中老关系进一步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经贸合作呈现跨越式发展势头。
据中方统计,今年1-5月,中老双边贸易额达4.98亿美元,同比增长62%。其中,我对老出口2.56亿美元,增长62.4%;我自老进口 2.42亿美元,增长61.6%。我对老直接投资达9344万美元,增长58.2%,老对我直接投资762万美元,增长231.3%。1-4月,我对老工 程承包合同额为1.67亿美元,增长54.7%;营业额1.99亿美元,增长84.1%。我各类型企业纷纷到老挝寻找商机,不断为中老经贸合作注入新的活 力。据统计,已办理企业注册并登记备案的中资公司达200家,其中矿产企业60家、水电企业10家、工程承包企业10家、橡胶和林木企业60家及其他企业 约60余家。老挝中国商会会员企业184家,其下设湖南分会,会员300多户。
二、两国经贸合作的特点
中老两国经贸合作近几年发展迅速,成效显著,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一)双边贸易增速明显,但结构单一,增量以援助和投资项下带动为主。据中方统计,2009年,中老双边贸易额达7.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79%;2010年前5个月,双边贸易额达
4.98亿美元,全年有望达到12亿美元以上,比上年增幅约达60%。从贸易结构上看,产品仍比较单
一、高科技 产品偏少。我对老出口增量主要以投资或援助项下的物资设备如钢材、工程机械带动,一般贸易商品仍然局限于摩托车、家电、农机、服装、建材和日用百货等,总 量约占老挝全国市场份额的20%;老对我出口增量主要以矿产品为主,一般贸易商品仍以木制品和木薯、玉米、甘蔗、大豆等农产品为主。
(二)投资合作方兴未艾,领域拓宽,比重逐年攀升。据老方统计,截止2009年12月,我对老直接投资项目共340个,累计核准投资金额约26亿 美元,仅次于泰国,位居第二,主要投资领域有矿产、工业手工业、能源、农业和服务业,核准投资金额分别为16.71、6.06、3.49、2.62和 1.67亿美元。其中矿产投资项目共计62个,占其总量约27%;水电站项目共计18个,总装机容量达540万千瓦,占其总数的21.5%。此外,还有橡 胶、桉树、甘蔗、木薯、烟叶等工业林种植和加工项目亦占同类项目相当大的比重,呈迅速上升趋势。
(三)我对老援助成效显著。老挝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争取国际援助是老挝扩充财政和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手段。近几年,老挝政府获得的国际无 偿援助约4亿美元/年。我对老也提供了一定的无偿援助和优惠贷款,实施公路、桥梁、机场、医院、人力资源培训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惠及民生的众多领域达数十个 项目,既带动了我机电产品对老出口,也对促进老挝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被老挝政府视为“无私”的援助,倍受青睐,为增进两国友谊做出积极贡献。
(四)工程承包独具优势,市场潜力较大。中资企业进入老挝承揽工程最早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不少企业如广东水电三局、云南建工集团、中水电建设 集团等凭借自身技术、设备和劳务等实力和成本优势,不仅出色完成我政府和企业对老援助和投资项目的承包工程,还承揽了包括世行、亚行等国际组织,以及日 本、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向老挝政府提供的援助项目,赢得良好声誉,逐步成为老挝工程承包市场上的主角。随着老挝经济社会的快
速发展,众多基础设施项目如 公路、桥梁、铁路、机场、大型水利以及市政工程等将会迎来新的建设浪潮,我企业承包项目的市场潜力较大。
三、两国经贸合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贸易方面。由于老挝市场容量有限,我对老出口结构有待优化,且总量已经占据老挝全国市场份额的20%,进一步扩充数量难度较大,急需培育新 的增长点。而老挝对我出口产品中,曾经担当出口主角的木材已经受到政府出口政策限制,其他优势产品如大米、玉米、木薯、咖啡、烟叶等受到某些影响,尚无法 以零关税向中国出口,进而影响双边贸易总量。同时,贸易便利化方面存在原产地证书优惠政策知者少,申办难,跨境运输载重标准不统一等诸多问题,“灰色通 关”现象依然存在。
(二)投资方面。由于老挝发展相对滞后,两国投资主要表现为我对老单向投资,主要领域有矿产、水电、农林、家电和车辆组装以及服务业等。存在的主 要问题和困难,一是老挝基础设施较差,运输能力低,电力不足、燃煤紧缺,老挝政府要求企业自行解决投资项目所需的通水、通电、通路的“三通”问题和帮助地 方“脱贫致富”任务,给企业带来很大成本压力。第二,老挝产业工人缺乏,文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纪律和法律意识淡薄、稳定性差,企业难以按制度和工作进 度对工人进行管理,造成企业用工成本高。而引进外劳又面临审批程序复杂,人数受《老挝外籍劳务管理办法》中“外国投资者使用外籍劳务,体力劳动者不能超过 本企业职工人数的10%、脑力劳动者不超过20%”的限制。我在老投资的橡胶、水稻、造纸工业林等农林项目和水电、矿产项目均需大量稳定的劳动力,劳动力 问题已然成为项目实施的重大障碍。第三,企业项目融资难。老挝本国银行存根有限,放贷能力不足,我国内银行对境外项目放贷审批程序较多,企业难以获得老挝 本地银行和我国内银行信贷支持。
四、中老经贸合作发展趋势及建议
在中老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推动下,中老经贸合作已经也必将获得跨越式发展,尤其是两国政府商定的交通基础设施合作如中老铁路、老挝国家电 网等项目一旦付诸实施,项目带动下的进出口将极大提升中老双边贸易额,同时也将对我在老投资项目产生极大促进作用。可以乐观预计,到2015年,双边贸易 额可望迈上一个更大的台阶,中老经贸合作在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中的地位将出现明显变化,其战略意义不可小觑。
为确保上述目标顺利实现,落实中老两国制订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中老经贸合作机制的指导和协调作用
目前,中老经贸合作机制主要有中老经贸联委会和云南与老北合作联委会,并以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的形式具体负责两国经贸合作规划、指导和协调,为两 国经贸合作建立了有效的运行机制。但一些重大项目如万象市综合开发项目、铁路项目、通信卫星项目等涉及多个部门,投入资金巨大,双方有必要在已有的合作机 制下设立项目指导协调机构,专门负责指导和协调两国共同商定的重点合作项目,保证项目从立项到实施的高效、顺利进行。
(二)结合老挝“过境服务中心战略”,大力推动互联互通工程,加快实施中老铁路建设项目,带动相关产业和技术标准走出国门
老挝地处中南半岛中部,被誉为“中南半岛屋脊”,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也是我连接东南亚的重要陆路通道。老挝政府提出将老挝建成“湄公河区域过 境服务中心”的战略,与我“互联互通工程”不谋而合。目前老挝政府视中老铁路建设项目为当务之急,与我合作愿望迫切。我们认为,该项目一旦付诸实施,既能 解决中老经贸合作中的交通运输瓶颈问题,又能带动相关产业和技术标准走出国门,还能让其发挥杠杆作用,为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目前,该铁路已 经引起外界极大关注,产生了联动效应,泰国政府近期表态愿意学习中老铁路项目合作模式,与中方合作建设万象—曼谷铁路。越南国会亦于近期否决了拟由日本政 府援建的河内—胡志明高速铁路建设项目,拟改与中国合作。但该项目投资巨大,融资渠道有限,建议采取政府优贷、银行商贷和鼓励企业采用BOT等多种融资方 式推进项目,同时推动老方争取国际组织或其他国家的经济援助。
(三)结合老挝“资源变资金战略”,加快境外经济合作区建设,培育新的贸易增长点并平衡两国贸易
老挝政府为尽快实现减贫脱贫和现代化、工业化的远景目标,于2009年正式对外提出“资源变资金战略”,并相应地在矿产开发和投资管理方面出台了 新的《矿产法》和《投资促进管理法》。新《矿产法》规定,原矿石未经许可不得出口,鼓励矿产品深加工以提高其附加值。新《投资促进管理法》鼓励经济特区、新城开发、专属经济区建设。目前,老挝政府在实施“资源变资金战略”中首选与中国政府开展合作,给我企业带来重要发展与合作先机。目前,我在老企业对钾盐 矿、铁矿、铝土矿初步探明的储量比较乐观,获批橡胶、水稻、甘蔗、木薯和造纸工业林等农林种植加工土地数万公顷。在老建立相应的经济合作区,既符合老挝政 府上述战略和法律政策,增加老挝政府财政收入,也符合我“走出去”战略的要求,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增加双边贸易总额,平衡贸易关系,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 展。
(四)结合老挝政府寻求硬货币避险的需求,大力实施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加快推进对老人民币结算和兑换,为大项目实施提供金融支持
由于美元贬值,老币兑美元较年初时升值8%,导致其出口主要产品如纺织品和矿产品遭受重大损失,不少纺织企业倒闭,财政支付能力锐减,老挝政府不 得不考虑寻求强硬货币寻求避险。人民币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中表现坚挺,让老挝政府看到了希望。同时,中老两国山水相连,经贸合作急需人民币结算或 融资支持。为此,按照国家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要求,大力推进和实施人民币中老跨境结算和兑换正当时机,国内可尽快批准金融机构到老挝设立服务机构。此 外,鉴于中老两国良好的关系和老挝刚开始起步发展的国情,国内可适当考虑对老挝政府和中资企业在老重大项目提供更为优惠的商业贷款,为大项目提供融资,支 持我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对老出口,优化贸易结构。
(五)结合老挝缺乏劳动力的问题,建立两国劳务合作官方协调渠道,有效、有序开拓老挝劳务市场,为项目实施提供可靠人力资源保障
据粗略计算,我在老矿产、水电、橡胶种植、水稻种植和工业林种植需要大量稳定的劳动力。但限于老挝政府颁布的《外籍劳务管理办法》中关于引进普通 劳务不得超过总人数10%和脑力劳务不超过20%的规定,不少中资企业感到无奈。两国如若尽早建立劳务合作官方协调渠道,可有效引导我企业有序开拓老挝劳 务市场,为项目实施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第四篇:揭开中国就业之谜:未来将出现大规模失业?
揭开中国就业之谜:未来将出现大规模失业?
如果把就业市场比作一个蓄水池,这几年水位(失业率)一直稳稳的保持在警戒线之下。往后看三五年,虽然就业可能出现一定压力,但因为失业而触发大规模刺激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对搞宏观研究的人来说,世界上只有一件事比预测中国经济更难,那就是预测中国的政策。昨天还在说定向调控,今天就有可能降准降息。今天还在大胆汇改一次暴贬,明天就可能突然入场大举干预。风向变化之快常常让人措手不及,市场的心也因此变得越来越敏感。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经济持续下行的时候,一有风吹草动就开始臆测大规模刺激,7万亿、QE之类的荒唐传闻屡见不鲜。归根到底,我们对中国的决策体系缺少一个完整的认识框架,从逻辑的一开始就陷入了误区。首先,大规模刺激的关键根本不在于GDP是7还是6.5,同样是7%以下的增速,在2009年可以触发4万亿,在2015年却不会。其次,谁在决策也不是关键,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不管谁掌舵都只有一个思路:实事求是,相机调控。90年代搞下岗当然和船长敢于冒险有关,但主要还是因为国企实在过不下去了,同样道理,现在不搞下岗是因为大部分国企还在吃老本,日子还过得去。真正可能触发大规模刺激的因素只有一个:失业。不管GDP是7还是6.5,也不管是谁在决策,只要就业出了大问题,社会和政治的压力也会倒逼他做出唯一的选择,比如2009年的4万亿。这样一来,判断未来是否会重搞大刺激(包括4万亿、QE等极端手段)就简化成一个问题:中国到底会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失业?从我们的分析来看,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1就业情况到底如何?风雨中屹立不倒观察就业的最佳指标是调查失业率,但遗憾的是,中国尚没有成熟的调查失业率统计体系。统计局一直采用的是城镇登记失业率,但这个数据存在明显的缺陷。第一,统计方法不合理,相比调查失业率可能明显低估。在国际通行调查失业率中,不管是否主动登记,失业人员都会被纳入统计。而登记失业率中的失业人员只包括到有关部门登记的符合失业条件的人员。现实中,大部分失业人员可能不愿意登记,一是失业保险金不具吸引力,钱没多少,但领取的条件和手续十分复杂;二是登记失业会导致“干部”变“群众”。大学生毕业之后大部分是以“干部”身份被派遣到就业单位,档案托管在单位,一旦登记失业,档案就失去挂靠单位,干部身份也无法保留。而在中国的政治生态下,干部身份还是比较重要的。这导致大学生的失业人数可能被低估。第二,统计范围不充分,相比总体失业率可能明显低估。目前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统计范围存在明显缺陷,一方面,分子分母的统计范围不一致,分子是按城镇户籍人口口径,而分母基本是按城镇常住人口口径,另一方面,统计范围只涵盖城镇,既不包括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也不包括在城镇打工的农民工,而截至2014年我国的非城镇人口仍有6.2亿,占比45.2%。再考虑到往往农村失业人口更容易引发社会风险,仅统计城镇失业率显然太过片面。显然,城镇登记失业率并不是一个可靠的就业指标。历史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从绝对数值看,近十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保持在4.10%以下,即便是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失业率也只有4.3%,这与其他国家动辄10%以上的失业率相比显然有些失真。从相对变化看,其趋势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真实的就业形势,比如2008年4季度,城镇登记失业率大幅攀升0.3个百分点,直到2010年经济好转后才逐步下降。但2011年一季度到2013年二季度失业率一直没有任何变化也让人怀疑其权威性。因此,观察中国的真实就业情况不能仅看城镇登记失业率,我们需要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来分析。调查失业率、求人倍率、工资增速、城镇新增就业是我们认为相对可靠的指标。
图1: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绝对和相对数值均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
1、调查失业率参考价值:★★★★结论:目前就业压力完全可控,但存在一定隐忧事实上中国一直在统计调查失业率。根报道,调查失业率的统计在1998年就开始尝试,2005年正式做调查,2010年统计范围覆盖到31个大城市,2013年扩大到65个城市,2015年7月起正式拓展到全国。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调查失业率都只用于内参。不过,2013年以来,官方通过各种途径向外界透露了一部分数据(见表1)。其与登记失业率之差一般为一个百分点左右,且差距在逐步缩小。静态来看,调查失业率完全可控,压力远小于2009年。据四川广元公布的一个报告披露,国家确定的失业率警戒线为8%,因此目前调查失业率为5.2%,仍在可承受范围内。官方从未公布过2013年之前的调查失业率,所以我们无法直接比较现在和2009年的情况,但个别地区公布了更完整的数据,可以提供相当有价值的参考。例如,据四川省公布的数据,2008年末、2009年6月、2009年末的调查失业率为9.5%、8%和7.5%,远高于4%的登记失业率。考虑到四川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其就业情况比较有代表性,从这一点来看,当前的就业形势远未到2008、2009年那样严峻。从动态来看,目前就业似乎有恶化的趋势,但并不是什么大问题。2015年6月以来,调查失业率连续攀升,截至9月已达到近两年新高5.2%,不过这一上升可能受到统计范围扩大或者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并不能改变就业总体稳定的结论。
图2:调查失业率略有上升,但在可承受范围内
2、求人倍率参考价值:★★★★结论:目前不仅不用担心失业,反而要担心就业市场供不应求求人倍率是指一个统计周期内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人数与有效求职人数之比,其公式为:求人倍率=有效需求人数/有效求职人数。假如求人倍率为1.12,则意味着这一时期每100个求职者对应112个岗位需求。求人倍率大于1表明劳动需求大于供给,反之则表明劳动需求小于供给。求人倍率由人社部通过100个就业公共服务机构获得,直接反映了微观就业市场的状况,而且行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相对容易引发社会压力的大众行业,非常有参考价值。求人倍率显示现在就业市场不仅不用担心失业,反而要担心供不应求。截至2015年3季度,求人倍率已持续20个季度保持在1以上,而且自08、09年触及0.85的低点后,求人倍率几乎每年上一个台阶,2014年底一度达到1.15的历史高点,表明100个人对应115个岗位,而2008年则是100个人对应85个岗位。从趋势上看,今年上半年求人倍率明显恶化,但3季度再次回升,新增求人倍率(新增就业岗位/新增求职人数)也稳定在0以上,也基本看不到失业的影子。图4: 全国求人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3、工资收入增长参考价值:★★★结论:工资增长依然较快,就业人员供不应求,但供需缺口正在缩小分析任何一个市场的供求都有两类指标:数量指标和价格指标,就业市场也一样。就业人数和失业率是数量指标,而工资则是价格指标。价格数据不会说谎,而且容易观察。如果工资增长较快,则证明就业供不应求,反之则有失业压力。不过由于工资存在粘性,所以往往调整起来相对滞后,所以对于预测的作用相对较弱。不管是从城镇就业人员还是农民工收入来看,都保持了快速增长,就业市场总体还是供不应求的,而且农民工工资增长更快,表明农民工更为稀缺。城镇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自2012年以来就持续快于GDP,今年来虽持续放缓,但2014年仍保持了9.5%的增速,高于同期名义GDP增速1.3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受2008-09危机的影响,城镇工资水平在2010-2012年间一直大幅低于GDP增速,现在的就业情况显然比当时好的多。从农民工工资来看,数据只能追溯到2012年,但这段时期内其增长持续快于城镇工资增速和GDP增速,表明农民工不仅供不应求,而且比城镇就业人员更为稀缺。从大学毕业生工资来看,2014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比2013届增长7.3%,相比前一年的6.6%进一步加快,表明大学毕业生也不存在就业问题,但压力相对农民工和其他族群要大一些。图6:城镇和农民工工资收入均跑赢GDP和通胀
4、新增城镇就业参考价值:★★结论:新增就业人数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但今年首次出现下降虽然GDP增速自2010年以来不断下滑,但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却稳步增加,远远超出金融危机之前。今年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66万人,提前完成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的目标。按照去年的数据估算,今年全年新增城镇就业有望达到1302万人,连续三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相比之下,2008和2009两年仅吸纳就业1100万人。这反映出GDP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明显增强,过去中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拉动大约100万人就业,现在能够拉动超过150万。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随着GDP增速大幅放缓,新增就业人数首次出现下降。图3: 城镇新增就业与GDP增速背道而驰
5、总体结论:
(1)今年以来,就业的确出现了一些恶化迹象,值得关注:一是调查失业率开始攀升,二是求人倍率有所下滑,三是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同比下滑。
(2)但中国就业市场总体上非常稳定,还有充足的缓冲区间,起码一两年之内不会出大问题。一是调查失业率绝对水平还远低于8%的警戒水平;二是求人倍率依然稳定在1以上;三是工资增长还是持续快于GDP增速的,尤其是农民工;四是新增城镇就业依然较快,GDP的就业吸纳能力明显增强。
2这揭开中国的就业之谜:失业面前的五道防火墙中国的就业为何如此坚挺?说到底,就业是一个劳动力交易的市场,和其他任何市场一样,劳动力市场的秘密也逃不开供给和需求:从供给端来看,劳动力人口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迎来拐点,导致劳动力供给持续减少。从需求端来看,服务业吸纳就业增多,再加上隐性失业和隐性就业的存在阻挡了需求端的快速下滑,导致劳动力供需在经济下行期依然趋于平衡,甚至供不应求。
1、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人口已开始趋势性减少,2017年之后压力将骤然加大当需求下滑的时候,如果供给下滑的更快,市场自然不会失衡,劳动力市场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劳动力供给的主要来源是劳动适龄人口,国际上通常以15-64岁为限。中国15-64岁人口在2013年达到10.06亿的峰值,2014年首次出现净减少104万人的情况,如果就业参与率不变,则意味着就业市场减少了104万的供给,大幅减轻了失业的压力。而如果按照15-59岁的口径来看,从2012年开始就已经开始净减少,近三年累计净减少1074万人,这与此前三年净增加2863万人形成强烈反差。往后看,未来5年劳动力净减少的压力将骤然加大,尤其是从2017年开始。10-59岁人口就是五年之后的劳动力适龄人口,这个年龄段的人口数也已经从2012年开始进入净减少(近三年已经累计减少1345万),这意味着未来5年劳动力的净减少将显著加大,尤其是从2017年开始(2012年+5年)。劳动力适龄人口减少的主因是计划生育的影响开始显现,导致新形成的年轻劳动力减少。中国在90年代之后新生人口大幅下降,20年之后,自然造成了20多岁的劳动力人口开始下降。过去我们总在担心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将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迎刃而解。虽然2015年大学毕业人数依然达到创纪录的749万人,但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会看到大学毕业生的下降(剔除扩招因素可能早就开始下降了)。我们可以根据高中生的变化来预测。高中招生人数从2010年首次出现下降,这导致高中毕业生从2013年首次出现下降(减少49万人),这意味着2017年(往后推4年)的大学毕业生可能开始出现下降。而从高中招生人数2010-2014年骤降288万人的趋势来看,2017年之后的大学毕业生下滑趋势将非常剧烈,到时候不仅不用担心大学生就业难,说不定要开始担心“大学生荒”了。图8:劳动力人口已进入下行通道图9:高中招生和毕业生人数开始下降,预示大学生很快会出现下降
2、刘易斯拐点:农村转移劳动力不再无限供给,人口结构空心化新的劳动力供给来自两方面,一是年龄成长带来的青年劳动力,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成的农民工。近年来不仅青年劳动力增长趋于放缓,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迎来“刘易斯拐点”。所谓刘易斯拐点,是指农村劳动力由过剩转向短缺,农村转移劳动力不再是无限供给。有几个迹象可以证明:第一,农村人口总量明显减少,而且呈现“上有老、下有小”的空心化结构。与1995年的最高点相比,农村人口已减少28%,占总人口比重也由改革开放之初的82%下降到2014年的45%,户籍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也已由1978年的84%降到2013年的64%。农村和城市人口中间大的结构不同,农村人口现在呈现明显的“上有老、下有小”结构。农村人口中20-30岁人口占比不到8%,远低于城市的11%,而老人和儿童的占比却远高于城市。60岁以上老龄人口和15岁以下儿童的占比分别在8%和10.4%左右,远高于城市6%和6.6%左右的水平。图11: 农村人口“上有老下有小”图12: 城市人口“中间大”第二,自2010年以来,全国农民工增速持续回落。截至2014年末,农民工总量增速、外出农民工增速和本地农民工增速分别比2010年回落3.5、4.2和2.4个百分点。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农村人口老龄化,另一方面也和城镇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速度缓慢、生活成本上升有关。图10:农民工总量增速明显回落
第三,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已结束。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和实际增长率分别为9%和6.8%。
3、产业结构变化:服务业成为就业蓄水池中国从工业向服务业的转型也是就业的一道重要防火墙。2012年,中国第三产业在GDP中的绝对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边际贡献率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这一势头在2015年表现得更加明显,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占比上升到51.4%,全年有望首次超过50%,而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8.9%。更准确的说,现在中国已经不是一个工业主导的国家,而是第三产业主导。一个年产值100万的工厂可能只需要四五个人操作机器,而一个年产值100万的餐厅可能四五十个人都忙不过来,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远强于工业,且还在继续增强。据官方测算,2008年到2012年期间,第三产业每增长一个点,可以带动就业70万人,而同期第二产业增长一个点可带动61万人[1]。到了2015年,国家统计局根据近两年数据测算得出,第三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创造约100万个就业岗位,比工业多50万左右[2]。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前些年我们GDP增长一个点带动城镇新增就业是100万多一点,而近几年增长一个点带动就业是150万人左右。[3]往后看,我国服务业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未来十年可能吸纳超过5000万就业。我国第三产业51.4%的占比不仅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60%-70%的水平,也低于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的水平,甚至还未达到这些国家2000年时的水平,未来提升空间巨大。假设第三产业和GDP的增速差保持在近年来的水平,未来十年服务业占比有望提升到60%,新吸纳的就业将超过5000万。
4、隐性失业:劳动力无法退出市场,降薪+缓薪+停薪+休假+推迟入职一个工厂有两个10万年薪的工人,现在工厂要缩减10万的人工开支,一种方法是裁掉一名工人,另一种方法是把每个工人的年薪降到5万,前者是显性失业,而后者则是隐性失业。隐性失业是指员工被减少薪水、无薪休假、缩减工时、削减福利等弹性工作安排。中国以国企为主的经济结构和政治体制导致地方政府有动力遏制显性失业。例如,广西出台规定,从2015年1月1日起至2020年底,上未裁员或裁员率低于统筹地区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企业都可申请稳岗补贴。照此规定,广西贵港市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已经领到75万元的稳岗补贴。柳州市2015享受稳定就业岗位补贴政策的第一批93家企业,也已公示完毕,申请享受稳岗补贴的企业中规模最小的仅有2人,最大的上万人。不管是调研还是公开的新闻报道来看,隐性失业的现象已经大量存在。很多传统工业企业虽然库存高企、产销下降、开工率不足,但是并未裁员,而是将显性失业转化为隐性失业,常见的手段有降薪、缓发工资、停薪留职、内部休假、推迟入职等。(1)降薪。比如煤炭龙头神华集团于今年按全员工资总额的10%下调员工薪酬总额,中石油也传闻降薪15%。这还只是公开的基本薪酬,国企员工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奖金和各种福利津贴,而根据我们的了解,这块收入的下降更为严重,很多煤炭、钢铁、石化企业的员工实际收入下降了一半。(2)缓发工资。今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调研了85家煤企,发现有40家存在缓发和拖欠职工工资问题。(3)停薪留职+内部休假,比如山西五大煤企之一的潞安集团特别公布《潞安集团员工停薪留职管理办法》和《潞安集团内部休假暂行管理办法》,规定在集团工作年限满5年、符合有关考核条件的员工可申请停薪留职,停薪留职起步期限不少于5年,到期可继续申请。工作年限须满1年满足条件的就可申请内部休假。(4)推迟新员工入职。比如上海神开石化装备公司向部分已签约毕业生发出通知称,受国内外油价持续低迷的影响,公司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效益受到巨大冲击,公司方面提出延迟一年入职或者解约的方案,近五成学生接受延迟入职。
5、隐性就业:很多就业领域没有进入GDP统计中国的GDP总量是被明显低估的,很多没有计入GDP的领域也吸纳了大量就业,这部分就业自然也没有统计,我们可以称之为隐性就业。隐性就业的出现一是因为目前我们的税收体系仍然以流转税为主,企业的相对税负比较重,二是相关的监管审批过于繁琐,对于一般小企业来讲成本太高。隐性就业随处可见,比如城市街头摆摊的小商贩,未登记的微商、微店以及家政服务等。以北京的家政服务为例。据北京家政服务协会测算,北京家政服务员缺口达150万人。而根据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8月20日,北京市家政服务市场主体共4775户,每万人拥有家政服务主体为2.31人,且2011-2013年,每年退出数量多于新设数量。一方面,旺盛的市场需求显然与官方数据揭示的市场供给相左。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家政服务人员通过微信联系客户、上门服务,并通过微信支付获取报酬,属于典型的隐性就业。甚至一些挂靠中介的阿姨也会设法积累自己的熟人客户,绕开中介以免去中介费,一旦时机成熟,也会脱离中介,成为隐性就业者。
3结论:失业水位攀升,但还不会漫过水池如果把就业市场比作一个蓄水池,这几年之所以水位(失业率)一直稳稳的保持在警戒线之下,主要原因:一是池子越建越大(服务业吸纳就业增多),二是悄悄新开了不少泄洪口(隐性失业+隐性就业),三是流入池子的水越来越少(新增劳动力放缓)。往后看三五年,虽然就业可能出现一定压力,但因为失业而触发大规模刺激的可能性几乎为零。(1)劳动力人口的减少短期内不会改变,尽管十三五即将全面放开二胎,但从单独二胎的情况看,生育率可能低于预期,而且即便奏效,要形成劳动力至少要等到15年以后,到时经济早已过了几个周期。(2)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将继续放缓。刘易斯拐点之后,农村劳动力不再无限供给,转移速度会自然放缓,甚至出现农村劳动力回流。(3)产业结构向服务业的转型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传统工业的产能过剩和新兴服务业的供给不足并存,必然导致服务业的占比不断上升,如果达到发达国家60%以上的平均水平,未来10年单服务业就有望吸纳超过5000万就业。(4)经济体制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隐性失业和隐性就业将继续存在。传统工业的国企现在正处于最困难的时候,中央不太可能大破大立,而会想办法通过产能输出等方式创造新需求,比如一些钢铁企业已经开始到一带一路国家设新厂,又可以消化一部分就业压力。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财富杂志的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第五篇:将和文化与中国梦相结合
将和文化与中国梦相结合
【核心提示】实现中国梦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符合中国文化。无论从传统还是现实角度,将和文化与中国梦相结合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讯(记者邓之湄)为深入学习总书记对“中国梦”的有关论述精神,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部署要求,5月18日,“和文化与中国梦”高峰论坛在京召开。论坛主要研讨以“和”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深刻内涵,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思想文化支撑。该论坛由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人民政协报社、海南省三亚市政协共同主办。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人民日报社总编辑杨振武、海南省政协主席于迅出席开幕式。周铁农发表开幕讲话,王伟光为论坛做开题演讲,杨振武和于迅分别致辞。
周铁农在讲话中表示,和文化与中国梦,融合了传统文化意蕴和时代发展精神,兼具重大理论价值和重要现实意义。和文化与和合精神在历史的演进中贯穿,在中国梦的内涵中得到新的升华与发展。中国梦凝聚了国家、民族和个体的期待,容纳了多元社会思潮和多样价值诉求,统合了国家发展目标与世界和人类进步的趋势。中国梦本身就是一个和合的梦。
在谈及理解和文化与中国梦的意义时,周铁农指出,第一,它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国情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以贤能、礼让、和睦、秩序超越对抗与斗争,一向是中国传统政治逻辑的灵魂。当代中国的政治格局和发展道路,也是最符合中国国情需要、最能光大和合文化精神的选择。第二,它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国际战略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认识。要超越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思维方式,超越大国崛起的既有路径,以和合精神共同应对挑战,共赢发展。第三,它有助于加深对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构想,彰显了和合精神及对人与自然间更加理想、融洽关系的追求。
王伟光在开题演讲中表示,实现中国梦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符合中国文化。无论从传统还是现实角度,将和文化与中国梦相结合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和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文化讲包容,讲慈善,讲核心,讲主义,几千年来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为人处事。将实现世界、国家和民族的和谐发展作为自身奋斗目标,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其次,从中国多灾多难的近现代史而言,和文化是中华儿女从苦难中形成的宝贵经验。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民族自强后的一种燃醒。正因中国百年的切肤之痛,我们提出中国梦的实现一定要走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道路。再次,从中国当前现实出发,和文化是凝聚各方力量实现中国梦的思想源泉。为什么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能得到13亿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一致拥护?主要因为它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等变成人民听得懂的语言、摸得着的未来。在信息化时代,文化学者不能再用高深的语言说话,人民需要最通俗、朴实的语言来憧憬未来。此次论坛中一些文章,来自草根,既有新意又通俗,让和文化接了地气,体现了中国梦的“三个共享”精神。
来自国内多所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践行“五和”理念、开展文化慈善等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发布时间:2013-05-21 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