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生态环境-沈清基-复习重点
生态环境承载力:某一地域在某个时间段内,在不破坏该地域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之上,在满足一定的社会生活水平基础之上,该地域所能容纳的一定活动强度的人口数量。
组成:资源承载力、社会经济承载力、污染承载力。
城市生态环境:包括城市人类在内的各种生命有机体的生存环境,包括城市人类在内的各种城市生物生存、发展、繁衍、进化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总和。特点:显隐性、整体性、开放性、层次性、人缘性、极限性。
城市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宏观表现:1.改变能量流2.改变物质流3.打破力的平衡 城市要素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1.城市人口的增加与气温升高的趋势一致2.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环境压力较大3.城市用地的扩展一定程度上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的原因之一。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原理:1.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相应性原理2.保持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原理3.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原理4.关注特殊性原理5.关注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原理6.重建退化生态系统原理
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规划原理:1.整体最优原理2.要素协调原理3.资源和环境容量的最优化利用原理4.结构生态化原理5.空间生态化原理6.规划举措生态化原理
规划的目标:保障城市的经济繁荣、景观优美、环境清洁、人居舒适和与城市地区自然环境的谐和。
规划的任务:1.摸清‘家底’,即从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可支撑角度认识生态环境的受损程度、污染的危害和根源、环境未来的承载压力和容量、区域生态循环可调节的潜力,以及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社会需求与经济、技术支撑的能力。2.从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格局调整角度,在保障经济高效发展、社会稳定和人们生活质量持续提高前提下,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加强生态屏障和消解能力的建议,以及有序地控制人口的就业和定居规模、调节产业的发展方向、完善城市基础建设与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物种。3.在不同时空区域规划目标和方案确立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和生态调节机制与政策、法规、管理措施方面,探索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方略。
信息与城市生态系统的关系:1.城市是信息的集聚点2.城市是信息的处理基地3.城市是信息高度利用的区域4.城市是信息的辐射源5.城市功能的发挥需要信息6.城市信息流量与质量反映了城市现代化水平信息对城市功能的影响:1.促进城市居住功能要素的复合比2.强化城市服务功能3.提高城市的聚集和辐射功能
信息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1.信息资源的利用减少了物质资源的消耗2.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有利于生态环境3.知识产品的消费有利于生态环境4.信息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正向生态效应 将城市信息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1.协调城市信息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协调城市信息化与城市生态化的关系3.使信息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较大的作用
城市气候:在地理纬度、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和地形所形成的区域气候背景及基础上,在城市下垫面和城市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一种不同于城市周围地区的地方性气候。减缓城市热岛的主要措施:1.增加表面反射率2.增加植被覆盖和水体3.减少人为热量的释放4.优化城市结构和土地利用 城市地质环境:指包括城市发展所影响的区域和深度范围内地质条件、地质资源、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等的总和,是地质环境在城市区域的空间体现。
城市地貌:是自然营力与人类造貌营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由自然地貌、人工地貌和自然-人工地貌构成。
城市土壤:具有又城市产生的物质的混合、填充、埋藏和污染而形成的,厚度大于50cm人为土表层的土壤。
生态城市: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性和生产力,提供高水平的物质和生活方式。
生态城市理论构成:1复合生态系统理论2.可持续发展理论3.生态足迹理论4.生态系统健康理论5.复杂适应系统理论6.生态市场经济理论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各种物质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是城市形态和城市相互作用网络的方式,是人类活动与功能组织在城市地域上的空间投影,是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的空间形式。
生态化原理:1.趋势原理:城市空间结构趋势原理又称‘城市空间结构状态原理’,其核心内容为:城市空间结构应在其总体的状态方面呈现趋向于合理、适宜的状态。2.通达原理:城市空间结构的通达性首先指城市的静态活动空间之间以及静态活动空间与动态活动空间的便捷程度,其次指城市空间结构内部、城市空间结构内部与外部联系的方便程度,其三指城市各种流的运行效率。3.共生原理:城市空间结构的共生性是城市空间结构要素关系生态化的体现,也是城市空间结构生命力的体现。
第二篇:城市生态学 重点复习
一、基本概念
1、生态平衡;
一个系统能够长期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性,例如,组成成分和数量比例持久的没有明显的变动,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接近相等,这种状态叫生态平衡
2、环境影响评价;
又叫环境影响分析,指对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及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
3、城市景观;
城市所有空间范围,或是城市布局的空间结构和外观形态。
4、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
生物种类、种群数量、种的空间配置(水平的和垂直的分布),种的时间变化(发育、演替和季节性变化)是生态系统的结构特。
5、城市人口迁居;
指城市中以住宅位置改变为标志的,城市地域范围的人口(往往是住户)移动。
6、城市生态位:
是一个城市给人们生存和活动所提供的生态位,是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集合。
7、城市:
经过人类创造性劳动加工而拥有更高“价值”的人类物质、精神环境和财富,是更符合人类自身需要的社会活动的载体场所和人类进步的合理的生活方式之一,是一类以人类占绝对优势的新型生态系统。
8、净化作用;
指部分生态因子具有以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消除水、气、土中的污染物浓度的增加。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三类。
9、限制因子;
在诸多生态因子中使生物 的耐受性接近或达到极限时,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活动以及分布等直接受到限制、死亡的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10、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属于人工生态系统。
11、城市地质灾害;
是地壳动力地质作用及岩石圈表层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和影响下,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命及财富遭受损失的现象。
12、城市林业;
指城市范围内,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及其中的建筑设施,城市林业是建设和经营利用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行业,指建造、经营和利用城市范围内,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及其中的建筑设施。
13、人工环境;
指人类在开发利用、干预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构造出来的有别于原有自然环境的新环境,或称次生环境。
14、城市可持续发展;
指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以长期持续的城市增长及其结构进化,实现高度发展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从而既满足当代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满足未来城市的发展需求。
二、基本理论
1、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
A,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把简单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质的自养生物,也包括光合细菌)B,消费者(异养生物,指那些以其他生物或有机物为食的动物和寄生者、杂食者)C,还原者(异养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包括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
2、城市“污水资源化”对策的主要内容;
发展和利用污水灌溉,但要防止土壤环境污染,应实行“污水资源化”对策,其主要内容如下:
(1)严格控制污水排放标准,除重金属以外,对致癌、致畸以及难以降解的有机物质和半衰期长的放射性元素和病原菌等进行厂内处理,不允许将此类物质直接排入农田。
(2)健全城市下水道的排水系统,制定分区的排水规则,根据污水的类型进行不同的处理和预处理。
(3)根据区域性土壤环境容量,进行污水定额灌溉,并对输入土中污染物进行总量控制。
(4)控制污泥施用量,改进施用方法。
(5)建立污水区防护林,增加植被覆盖率,可净化土壤。
(6)建立土地处理系统处理污水,为农业提供肥料,并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提供循环利用的水资源,以帮助解决能源危机和消除对天然水的污染。
3、、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具有两个功能,内部功能和外部功能。(1)外部功能是联系其他生态系统,根部系统的内部需求,不断从外系统输入与输出物质和能量,以保证系统内部的能量流动和物质流动的正常运转与平衡:(2)内部功能是维持系统内部的物流和能流的循环和畅通,并将各种流的信息不断反馈,以调节外部功能,同时把系统内部剩余的或者不需要的物质与能量输出到其他外部生态系统中去。
4、如何理解生态环境恶化?
(1)沙漠化;(2)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降水带北移);(3)臭氧层流失;(4)自然灾害。
5、我国人口迁居的特点;
(1)目前中国大城市人口迁居呈短距离、蔓延式向外扩散,有别于西方国家以汽车为交通工具人口向郊区远距离扩散的郊区化。
(2)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绝大多数居民无经济实力在住房市场中自由选择住房,因而,中国的人口迁居以被动的迁居为主,其中以单位分房占重要地位。
(3)单位分房中以户主的工作年限、职务、职称为主要依据,因而住户社会地位的变化引起的迁居较为普遍。中国不存在西方城市因外来移民入侵和种族原因引起的迁居。
(4)影响人口迁居的因素在改革前后发生很大变化。
6、景观的内涵;
(1)美学上的意义,作为视觉没学上的概念,与“风景”同义,作为审美对象,是风景诗、风景画及风景园林学科的对象。
(2)地理学上的理解,将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景观的概念就很接近于生态系统或生物地理群落等术语。
(3)景观生态学对景观的理解,景观是空间上不同生态系统的聚合。
一个景观包括空间上彼此相邻、功能上互相联系、发生上有一定特点的若干个生态系统的聚合。
7、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条件;
(1).城市下垫面的特殊性质,反射率小而吸收较多的太阳辐射
(2).城市下垫面材料热容量,导热率较大,贮热多,提供给大气的热量较多,且二氧化碳和污染物覆盖层善于吸收长波辐射,使城市晚间气温比郊区高。
(3).城市中的建筑物等不透水,降水也很快通过管网流失,地面蒸发小。
(4).城市中较多的人为热进入大气层,特别是冬季。
(5).建筑密集,通风不良,不利于热量散失。
8、本底的标准;
(1)相对面积,应占总面积的50%以上。
(2)连通性。
(3)对动态的控制作用。
9城市环境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1))指导思想:坚持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2))原则:
(1)保护城市特色,满足城市功能需求
(2)全面规划,突出重点
(3)扬长避短,合理优化
(4)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5)强化管理
10简述系统的特征;
A,整体性(集合性):系统是由许多元素按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这些元素虽然各具不同的性能,但它们是根据逻辑统一性的要求构成的整体。
B,关联性: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制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C,目的性:系统具有一定的功能,达到一定的目的D,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处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系统与环境不断进行能量、物质与信息的交换,系统必须适应它的环境
E,反馈机制:所有的系统都是信息反馈系统,系统内部都有反馈机制。
11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如何选择?
(1)以乡土树种为主。乡土树种对当地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强,苗源多, 价廉, 易成活, 有地方特点, 应作为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从保护自然和保护物种多样性的角度看, 选用乡土树种进行绿化, 是保护和维持地区自然景观特色的重要途径。为了丰富植物种类, 也可有计划地引进一些本地缺少, 而又可能适应当地环境的或观赏价值高的树种。
(2)抗性强的植物,是指对酸、碱、旱、涝、沙性及坚硬土壤有较强的适应性,对病虫害、烟尘和有毒气体的抗性较强的植物。
(3)速生与慢生树种相结合。速生树种虽生长快但往往易衰老, 需要及时更新和补充;慢生树虽生长缓慢但寿命可达百年以上。为早日发挥绿化效果, 应该以速生树种为主, 搭配一部分慢生树种, 尽快进行普遍绿化。同时要近远期结合, 有计划、分期分批地使慢生树种替换衰老的速生树种。
(4)常绿和落叶植物结合, 针叶和阔叶树结合。为达到景观要求的色彩效果和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时间动态序列变化效果, 应充分考虑到不同植物的花色、花期、叶色、叶的枯荣期、植物的体态、外貌等, 并使之有机合理地搭配在一起。
(5)与园林绿地的功能相适应。如行道树的选择应该注重考虑以下特点:适应多种土壤, 耐干旱、耐瘠薄, 抗污染性强, 病虫害少,易繁殖, 易移栽, 耐修剪, 寿命长, 不易萌发根蘖,出芽早, 落叶晚, 绿化展叶期长落果少, 不飞絮, 无异香恶臭, 不妨碍街道环境卫生,枝繁叶茂, 冠幅较大,树形、叶形美观,尽可能具有一定经济价值。总之,根据城市绿化的不同特点,合理选择和配置园林植物是园林建设的核心问题。一般应符合适用、美观和经济的原则,要讲究科学性、艺术性,并注意结合生产。
12、试述城市植被的概念及其特色;
概念:是指城市覆盖着的生活植物,它包括城市里的公园、校园、寺庙、广场、球场、医院、街道、农田以及空闲地等场所所拥有的森林、灌丛、绿篱、花坛、草地、树木、作物等所有植物的总和。
特色:(1)植被生境的特化(2)植被区系成分的特化(3)植被格局园林化(4)结构单一化(5)演替偏途化
13、一个主导产业应具备的特征;
(1)造福人民,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需求
(2)与现行经济水平相适应,具有广阔的市场
(3)影响面打,能带动一大批企业的发展
14、对一个城市物质流的过程和城市物质代谢的动态及效应的辨识,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分别地进行?
(1)自然物质流及其利用循环:主要指水、大气、土壤矿质元素的地质社会生物学循环
(2)农副产品流及其生物社会学循环:主要是食物与营养循环
(3)工业原料产品流及工业生产的物料投入产出平衡过程:主要指投入生产资料经生产加工到制成品的输出过程
(4)生活及生产废弃物质的再利用循环:主要指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及生活有机废弃物、垃圾、粪便的再利用情况
15、什么是酸雨?简述酸雨对树木的危害;
pH小于5.6的降水或降雪称为酸雨。酸雨不仅含有大量的H+,而且还有高浓度具有酸化作用的硫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等阴离子。
(1)酸雨侵蚀树木叶子的角质层,使保卫细胞功能紊乱,损害保卫细胞,引起蒸发和蒸腾作用增强,故对干旱和其它不利环境的敏感性下降;
(2)降低光合作用效率,叶与其它器官出现坏死斑或早衰;
(3)花粉活力下降,受精作用受到影响,果实、种子产量低,种子发芽率下降;
(4)叶和根的分泌过程改变,使叶际和根际微生物种群发生变化;
(5)树木从大气中滤留的颗粒状物质和气溶胶,随降水再从林冠淋洗下来,使滴落和茎流水酸度增加。
16、城市景观规划工作一般分哪几个景观层次?
(1)城市总体景观
(2)城市区域景观
(3)城市局部景观
17、城市生物的次级生产过程具有哪几方面明显的特点。
(1)明显的依赖性
(2)明显的认为可调性
(3)社会性
第三篇:《城市管理学》复习重点
《城市管理学》复习要点
第1章 城市管理的基本理论 城市管理的一般原则 城市管理的目标和手段 第2章 城市及其发展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城市规模分布规律 城市间的空间相互作用 第4章 城市管理的组织体系 城市政府权力的运用 城市管理体系
中国城市管理的非权力系统 市民参政及其途径 第5章 现代城市政府 市政府体制 市政府体制的特点
西方国家城市政府职能的范围和实现方式 市场经济时期中国城市政府职能的转变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城市政府职能范围 第6章 城市法制 城市法制的作用 城市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城市法制建设的内容 城市执法管理模式及其问题
实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应当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7章 城市规划及其管理 城市规划的作用 我国城市规划编制的原则 城市规划编制的程序
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过程中,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内容
第8章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
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职能
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与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 第9章 城市交通管理 影响城市交通的因素 城市交通问题 产生交通问题的原因
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 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 城市交通系统管理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 第10章 城市环境管理 城市的环境问题 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
城市环境建设管理与环境日常管理 第11章 城市住房管理 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思路 城市住房规划管理 城市住房建设管理 城市住宅流通管理 城市住宅分配和消费管理 第12章 城市经济管理 城市政府的经济调控职能 我国城市政府经济职能的改革方向 第13章 城市社会管理 城市流动人口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城市流动人口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影响 社区管理的主体 社区管理的主要内容 城市社区管理改革
第十四章城市危机管理
城市危机的概念、类型 城市危机的基本特点 城市危机管理
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创新
第15章城市发展与城市管理的变革城市管治的概念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管治途径 数字城市的应用前景 建设“数字城市”的基本任务 经营城市的概念和内涵 经营城市目标的层次性
现阶段我国城市政府经营城市的基本思路城市营销的概念 城市营销的基本要素 城市营销的基本模式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第四篇:城市生态环境学期末总结
城市的三个基本因素:人、物(生物、非生物)、空间(理化环境) 城市的根本性质:以人为主体 城市生态环境
在特定城市区域中,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的统一体,以及这个统一体中进行物质能量流动的因素,即与城市居民相互作用的环境。
城市生态环境学的性质
1.综合性
研究城市自然环境和城市经济社会环境 研究单个要素和整个系统 2.边缘科学特性
介于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和技术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 3.二重属性
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两重性
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产功能;生活功能;还原净化和资源再生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1整体性原理;○2物质循环再生原理;○3主导因子原理;○4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原理;○5限制因子与耐性定律原理;○6生态位原理;○7生态平衡原理;○8拮抗作用与协同作用原理;○9生态演替原理;○10人与自然统一性原理
生态因子: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外界环境
因素。
生态环境:生态因子之总和。
生存条件:生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那些生态因子。
生境: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其中包括生物本身对环境的影响。
主导因子:在诸多生态因子中,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或起主导作
用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限制因子与耐性定律原理
限制因子:生态因子中最易阻扰和限制生物生长、繁殖的因子。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
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制时,就会使生物衰退或不生存。
生态幅:各类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个能耐受的范围,即
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高点和最低点(或
称耐受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 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又称小生境或是生态龛位,指生物占有的物理空间,及其在群落中的功能作用,以及他们在温度、湿、土
壤和其他生存条件的环境变化梯度中的位置,即生物
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
基础生态位:物种所占据的理论上的最大空间叫基础生态位。 实际生态位:物种实际占据的生态位叫实际生态位。 城市生态位(urban niche):城市给人们生存和活动提供的生
态位。
反映了一耳光城市的现状对于人类经济活动、生
活活动的适宜程度,即城市的性质、功能、地位、作用及其人口、资源、环境的优劣势。
拮抗作用:各种因子在一起联合作用时,一种因子能抑制或影响
另一种因子起作用,称为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两种或多种因子共同作用的影响等于或大于各因子单
独作用时的影响总和,称为协同作用。
生态演替: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被
另一种生态系统(或阶段)替代的顺序过程。
生态系统是动态的,从地球上诞生生命至今的几十亿年里,各类
生态系统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和演替之中。
演替历程:按演替的方向,生态系统的演替可分为正向演替和逆
向演替。正向演替是从落地开始,经过一系列中间阶
段,最后形成生物群落与环境相适应的动态平衡的稳
定状态,即演替到了最后阶段。这一最后阶段的生物
群落叫做顶级群落,这一阶段的生态系统属于顶级稳
定状态生态系统。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定律
熵=ΔQ/T=ΔS
dS=dQ/T 耗散结构
开放系统的总熵变(dS)为熵产生与熵流之和,即
dS=dSi+dSe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1温室效应及全球变暖;○2臭氧层耗损;○3酸雨;○4森林锐减;○
5水土流失、荒漠化;○6物种减少、生态系统简化;○7淡水资源危
机;○8涵养环境污染;○9固体废弃物污染;○10有毒化学品污染。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1城市人口爆炸式增长;
○2交通拥挤,居住环境恶劣;
○3城市超负荷运转;
○4水资源短缺,城市供水紧张;
○5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平衡的内涵:
○1系统内外物质能量输入输出接近相等;
○2系统工程的生产、消费、分解过程相适应,物质产生和消耗平衡;
○3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4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相协调,各部分组合及相互作用平衡,有机
体和环境协调;
○5系统能自我调节,具有自我恢复能力;
○6在演替中平衡,在平衡中发展。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功能
生产功能 生活功能
还原净化和资源再生功能 城市生态环境生态效应类型:
物理效应 化学效应 生物效应
城市化的环境效应机理表现为:
改变能量流 改变物质流 打破力的平衡
自净能力:污染物进入城市自然生态系统时,系统对污染物进行
转化、迁移、降解和扩散,降低其浓度,或使之完全
消除,不致造成危害。
分类: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城市环境生态位分为: 生产位:指生产条件生态位(经济环境条件) 生活位:生活水平生态位(社会环境条件) 环境位:环境质量生态位 城市生态环境的自然净化过程
稀释
氧化和还原
扩散
化合和分解
1、物理净化
淋洗
2、化学净化
吸附
挥发
凝聚
沉降
络合交换
3、生物净化
吸收
分解
环境容量: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
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城市环境容量:城市特定区域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
量。
自然环境的净化能力或所允许的污染物
排放总量。
城市生态环境容量:净化能力,以及环境资源对社会经济活动强
度的承受能力。
地质学(geology):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
究岩石圈的物质组成、构造、形成及其变化和
发展历史以及古生物变化历史。
地质环境:是指地球表面以下的坚硬地壳层。地质过程引起的变
化是多方面的,既有地表结构的变化,又有掩饰和其
他矿物等物质成分的变化。地表结构的变化可以产生
直观效果,而物质成分的变化则往往不易被察觉。 影响城市建设的主要地质因素:
○1工程地质;○2水文地质;○3地质构造;○4地壳升降运动;○5地震
地貌: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地球表层系统的固体下垫
面,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基础。它以形态起伏、物质组成、动态演变过程来影响环境,故地貌是环境因子,称环境地貌。 城市化引起的地貌过程变化:
1、流水作用过程的变化------地面侵蚀
2、重力作用过程的变化------坡地失稳,滑坡崩塌,水土流失
3、喀斯特地貌过程的变化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
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标和底下形态的总称,又称
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
蚀、以及坍塌等机械侵蚀过程。
自然成因地貌 城市地貌类型
人工成因地貌
混合成因地貌 地面起伏度:在所指定的分析区域内所有栅格中最大高程与最小
高程的差。
可表示为如下公式:RFi=Hmax-Hmin 式中,RFi指分析区域内的地面起伏度,Hmax指分析窗口内的最大高程值,Hmin指分析窗口内的最小高程值。
地面坡度:是表征地表形态的另一重要因素,它以倾斜角或斜率
来度量。
地面坡度=两地间高度差/两地间水平距离
严格的讲,地表面任一点的坡度是指过该点的切平面与水平地面
的夹角。
地面切割密度:单位地表面积上的沟谷线总长度(km/km)称之
为地面切割密度。
逆温:在大气圈的对流层内,气温垂直变化的总趋势是随着海拔
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近地面的低层中,气温随海拔
高度增加而增加,这种气层称为逆温层。 城市大气垂直分层:
(1)城市覆盖层:在城市建筑物屋顶以下至地面。
这一层气候变化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与城市规划、布局、建筑物密度、高度、几何形状、街道宽度、走向、建筑材料、空气污染浓度、人为热与人为水汽、绿化覆盖
率及水系等因素有关。
(3)市尾烟气层:在城市下风方向还有一个城市尾羽层,这一层
空气中的云、雾、降水、气温、污染物等均受
(4)乡村边界层:在市尾烟气层之下。
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气温高于四周郊区气温的现象。
城市惹到强度(ΔTu-r):城市气温与郊区同期(瞬时、日均、月
均、年均等)气温差值的大小(或等温线间距)。 城市热导的水平分布:
○1城市高温中心出现在人口密集、建筑密度大、工商业最集中的城区;
○2城市高温区内等温线稀疏,气温水平梯度小,城市边缘气温水
平梯度大,等温线密集;
○3闭合等温线分布和走向大致与城区轮廓平行;
○4城区内由于土地利用类型和下垫面性质不同,气温也有高低之
别。 城市热岛的时间变化
1、日变化: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主要是一种夜间现象。
2、年变化:明显的季节变化。因区域气候条件和城市认为因素而
异。
我国季风气候区,城市热岛强度秋冬季强,春夏季弱。
3、其他不规则变化:城市化程度、下垫面性质等。 城市热岛形成的原因:
○1城市下垫面的性质特殊;
○2城市下垫面建筑材料的热容量、导热率比郊区农村自然界的下垫面要大;
○3城市户的建筑物、道路、广场不透水;
○4城市中有较多的人为热进入大气层,特别是在冬季,高纬度地区燃烧大量化石燃料采暖;
○5城市建筑密集,通风不良,不利于热量的扩散。 城市热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加重城市空气污染(热岛环流把郊区污染物带入市区;有逆温
时,抑制污染物向下扩散,污染严重)
2、影响取暖季节和能耗(冬季节省能耗,削减大气污染)
3、影响城市积雪(减少城市积雪频率、时间、和深度,减少雪压)
4、夏季,增加了酷热程度,影响健康,易产生高温灾害。 城市化影响降水的机制
城市热岛效应:热能促使城市上空气层的层结不稳定,有利于
热力对流,易形成对流云和对流性降水。
混浊岛效应:城市由于空气污染,凝结核丰富,有利于水汽凝
结,生成降水。
摩擦阻挡效应:城市参差不齐的建筑物对气流有机械阻障、触
发湍流和抬升作用,使云滴绝热升降、凝结形
成降水。下垫面致使降水系统移动减慢,导致
城市降水强度增强,降水时间延长。 酸雨:降水的PH值小于5.6时,称为酸雨。
NOx 酸雨的形成:城市大气中含有大量的SO2和,在一定温度和湿
度的条件下,通过光化学反应和催化氧化反应,生
成硫酸、亚硫酸和硝酸。存在于空气中的固体小颗
粒或溶于云滴、雨滴中,随降水落至地面。 酸雨的生态环境效应;
○1淋溶土壤,营养元素流失,抑制微生物固氮和分解有机质活动,使土壤贫瘠。
○2影响植物生长,危害城市绿化,减弱作物的光合作用和抗病虫
害能力,影响生产。
○3使地下水酸化,微量元素超标,影响供水条件。
○4使河、湖、库、塘水体酸化,危害水生生物,鱼虾死亡,破坏
生态平衡。
○5腐蚀建筑材料、文物古迹、机械设备。
临界风速:在大范围风场较弱的情况下,城市的热力扰动作用较
摩擦作用更为突出,因而使近地层风速增大,此时,城区风速大于郊区,而且静风频率减小;当盛行风速
增大,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城市的摩擦作用突出,又
使城区风速小于郊区,这一临界值则称为“临界风速”。
城市热岛环流:晴天,大范围风速较小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城区大气层结不稳定,暖而轻的空气上升,地面
形成低压,产生指向城区的气压梯度力。四周郊
区较冷的空气向城区辐合,上升到高空辐散,向
郊外流出并下沉,引起局地环流,称城市热岛环流。
城市风:城市热岛环流对于地面的水平风场来说,显示出气流由
郊区向市区的辐合流场,称“城市风”。
城市风能促使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向市区内集聚,由于干湿沉降
作用,污染物的垂直输送常小于热岛内空气的上升速度,使近地层
空气污染严重。 局地环流有三种:
○1城市所在区域的局地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等。
○2城市热岛环流。
○3街道风。
河流水文性质:水位、断面、流速、流量、径流系数、洪峰、历
时、水质、水温、泥沙等。
径流系数:某段时间内径流深与降水量之比,表示降水量用于形
成径流的有效雨量。
城市化对河流水文性质的影响:
○1流量增加,流速加大
○2径流系数增大
○3洪峰增高,峰线提前,历时缩短
○4径流污染负荷增加
暴雨强度:某一连续降水时段内的平均降雨量(单位时间内单位
面积上的降雨体积)
城市水资源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1供水系统;○2用水系统;○3处理系统;○4容纳系统;○5管理系统 植物区系
概念:一定地区范围内全部植物种类的总和。
内涵:○1所有植物的科、属、种的数量,逐个统计;○2地理成分,把所有植物按其地理分布、分布区类型、种的发生地、迁移路线划分成若干群,统称植物区系成分;○3历史成分,按迁移时期、路线划分的迁移成分或历史成分。
植被:指某一地区地面上生长着的全部植物群落的总称。包括自
然的和人工的森林、灌丛、草地、荒漠、沼泽等。
城市植被:城市里覆盖着的生活植物,包括城市的公园、校园、广场、球场、医院、接到、农田以及空闲地等场所拥
有的森林、灌丛、绿篱、花坛、树木、作物灯光所有
植物的总和。 城市植物空气负离子作用功能:
nCi()(1)1000q
Ci为负离子空气质量指数,n-为空气负离子浓度,n+为空气正
离子浓度。q = n+/n-为单级系数。
森林植物的生物多样性是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植物景观的多样性、植物物种的多样性。
D1(Pi)i1n2
D为物种多样性指数(辛普生指数),Pi为i种物种(或群落、景观)个体数与各物种(总群落、总景观)数的比例(%),D越
大,多样性高。
种群(population):是同一物种占有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的个体
集合群。
种群密度(density):是指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种群的个体数量,也
可以是生物量和能量。
生态密度:单位栖息气息空间(种群实际所占有的有效空间)内
的个体数。
相对密度:是指一个种群的株数占样地内所有种群总株数的百分
比。
盖度(Coverage):是指植物体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
积的百分比。
幅度(width):植物冠幅在水平方向的长度。
相对盖度:群落中某一物种的分盖度占所有分盖度之和的百分比,即为该物种的相对盖度。 分盖度或层盖度之和大于总盖度。 幅度及植冠投影的计算:
复读的计算方法是取其长冠幅和短冠幅的平均值,也可以使南北幅与东西幅的平均值。
植冠投影面积=长冠幅×短冠幅×ᴫ÷4 生物量(biomass):是指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
质(干重)总量,通常用㎏/㎡或t/ha表示。 种群的空间结构:
种群内个体在生存空间的分布方式或配置特点,称为种群的空间
分布格局。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大致分为3种类型:随机型、均匀型和集群(成群)型。
种群分布格局的检验
方差均值比率法
一个Poisson分布的总体有方差V和均值m相等的性质,即偏离Poisson分布呈集群(clump)分布,反之,V/m<1,则
呈均匀分布。 群落(Community):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居住于一定区域的各
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单元,与相邻生物群落的界线虽不十分明显,但在种类组成、个体特点等方面变现出明显的差异。
频度(frequency):频度是指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整
个样方数的百分比。 重要值的计算方式:
乔木的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3
灌木或草地群落时,其重要值公式为:
重要值=(相对高度+相对频(密)度+相对盖度)/3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生物钟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
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
生物多样性可以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多样性指数选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多样性指数(H’,D)、均匀度指数(Jsw)为参数,以种的重要值为运算单位。
○1物种丰富度 S=N(样方内出现的物种总数目)
○2Simpson指数
D1Pi2
○3Shannon-Wiener指数
HPilnPi
4Pielou○均匀度指数
Jsw(PilnPi)/lnS
式中,Pi为种的重要值占群落中总重要值的比例。
生物入侵(ecological invasion):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把
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
大,分布区逐步稳定的扩展,这种过程称生态入侵。 演替(Succession)
通常生态演替被定义为:一个自然美群落中,物种的组成连
续地、单方向地、有顺序地变化。
植物群落的演替:在植物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低级到
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另一个阶段,一个群落取代
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变现象。
自然保护:对自然生境或生物群落的保护广义还包括对自然资源
的保护、合理利用和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恢复,即对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保护,简称自然保护。
自然资源:自然界天然形成的,可转化成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 物质和能量,能生产经济价值的自然物,是自然物质
和自然环境的总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发展的最基本
的物质条件。 我国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国际上一般都把1872年经美国政府批准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看作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又称“自然禁伐禁猎区”(sanctuary),自然保护地(nature protected area)等。自然保护区往往
是一些珍贵、稀有的动、植物种的集中分布区,候鸟繁殖、越冬或迁徙的停歇地,以及某些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野生近
缘种的集中产地,具有典型性或特殊性的生态系统;也常是
风光绮丽的天然风景区,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质剖面、化
石产地、冰川遗迹、岩溶、瀑布、温泉、火山口以及化石的所在地等。
城市自然保护的含义:通过人的思想、行为、意志,天界城市人
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减少城市发展、人民活动对自然的超负
荷压力和破坏,保留、保护、建设具有地方自然历史特色的、为当地居民所必需的自然生境。
自然保护注重城市地区残存自然要素或有生态价值地点的保护,生态重建侧重城市已开发地区退化生态的人工恢复。
自然保护是生态重建的主要目的之一,生态重建是自然保护的重要途径。 城市绿地是指用以栽植树木花草和布置配套设施,基本上由绿色植物所覆盖,并赋以一定的功能与用途的场地,即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种绿地。 城市绿地包括城市的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以及风景林地等六类。 绿化树木的蒸腾强度
绿地的蒸腾强度是指绿化树木树冠覆盖地面单位水平面积上单位时间的蒸腾量,用Em表示。
EmE0A
22(m/m)。
为绿地叶面积指数E02g(mh),A为叶片的蒸腾强度,单位为P161
o 角规:常用的角规实际上是夹角为1845的定角器,即杆长为觇
板缺口的50倍,若杆长1m,则觇板缺口为2cm;杆长为
50cm,觇板缺口为1cm。
城市绿地规划的原则和依据
1、生态功能优先原则
处理好梅花、绿化、香化、净化的相关问题。
2、因地制宜原则
城市的性质、规模、自然条件、污染状况,工业用地,居住区规划,要与城市特点相匹配。
5、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规划时要有超前意识,立足长远,高标准、高起点。近期要根据现实需要与财政能力,在长期规划的前提下,分批实施。
6、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结合的原则
既要有科学的理论,又要符合当前技术水平和施工条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依据
1、以国家现行的法规、条例为依据。
2、要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城市环境规划相协调衔接。
3、要与城市发展规模相适应,与区域性生态环境规划相协调。
4、要与城市生态环境现状相适应。 有关城市污染的基本概念
环境本底:在未受到人类干扰的情况下,环境中化学元素及物质
和能量分布的正常值。
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能
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
环境自净:污染物质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将引起一系列的物
理、化学和生物的变化
城市环境污染按受污染的领域范围和污染物质课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
环境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的量,超过环境容量或环境自净能力时,就会导致环境质量恶化,出现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的危害:
急性中毒和死亡:当某种或几种高浓度污染物质在短时间内进入人体后引起急性中毒和死亡,如印度博帕尔事件。
慢性危害:人长期生活在低浓度污染环境中所引起的中毒症状。如水俣病。 远期危害:环境污染所引起的后果在短期内未表现出来,延长到隔代甚至几代人后才表现出来。
一次污染: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所引起的污染。
二次污染:进入环境中的某些(一次)污染物,在介质(大气、水体、土壤等)中相互作用或与介质中的正常组分发生物理、化学、生物作用并生成新污染物(二次污染物)后,对环境产生的再次污染。
TSP(大气总悬浮颗粒):小于100um分散在大气中的各种粒子的总称,是重要的大气质量污染指标。课分为降尘和飘尘两类。
大气污染: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好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HC 光化学烟雾: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NOx、HC和CO等一次污染物,在强太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O3)、醛、酮、酸、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形成一种淡蓝色烟雾有害混合烟雾叫做光化学烟雾。
水体有机污染物:一般用溶解氧(DO)、化学耗氧量(COD)、生物化学耗氧量(BOD)、氨氮(NH3)、亚硝酸盐氮(NO2)、硝酸盐氮(NO3)等表示。
我国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公共基础设施,提别是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薄弱
2、不少城市缺少周密的、有预见性的总体规划
3、决策、措施不力
4、科技水平不高
5、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不善
6、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化的污染控制较弱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内容
城市环境管理:水、土、气、声、和固体废物
自然资源管理: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的开发与管理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涉及的4大领域
生产生活引起的环境污染
由建设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影响和生态破坏 由经济活动引起的资源损耗和补偿 有特殊价值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资源保护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主要方针政策
中国环境管理的32字方针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中国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
(1)预防为主;(2)谁污染谁治理;(3)强化环境管理
随着污染治理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谁污染谁治理将发簪称为谁污染谁付费。
中国环境保护的8项制度(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三同时”制度(指防止污染和环境破换的设施建设必需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3)排污收费制度;(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制度;(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6)排污许可证制度;(7)污染集中控制制度;(8)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环境质量评价:是对某一区域的环境质量优劣进行评定和预测,为环境规划和环境综合整治服务。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人类开展某项建设活动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影
响进行评定和预测,并提出减少不利影响或改善
环境质量的对策、措施,为工程设计、环境管理
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服务。 城市生态环境评价的种类
城市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城市生态环境容量评价、城市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定的政策和规划以及斩蛇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及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其中对政策和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相当于评价具体的建设项目更具有战略性,故国际上将其称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简称“战略环评”。
空气污染指数:是一宗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刚发,就是讲常规监测的集中空气污染物的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质量状况与空气污染的程度。
适用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目前计入空气阒然指数的污染物项目定为: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 空气污染指数的确定
各种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都计算出以后,取最大者为该区域或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则该项污染物即为该区域或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即
API=max(I1,I2,I3,Ii,……,In)
式中:Ii为第i种污染物的分指数;n为污染物的项目数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有单向规划和综合规划
单向规划:研究主要有城市适度人口规划、城市土地利用适宜度规划、城市资源利用保护与受害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规划、城市生物保护规划、城市生态环境污染控制与防治规划、城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规划等。 高效的生态工艺设计包括:
循环再生、协同共生、生态选择
协调度:度量系统或要素之间协调状况好坏程度的定量指标
发展协调度:用于度量一个城市或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环境与经济的协调状况
对比协调度:用于度量同一发展阶段或同一时期不同城市或区域之间环境与经济的协调状况
协调发展度:度量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高低的定量指标称为协调发展度或协调发展系数,用D表示。
DCT
Tf(X)g(Y)
式中:D为协调发展度;C为协调度;T为环境与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指数,它反映环境与经济的整体效益或水平;,为待定权数。在实际应用中,最好使T(0,1),这样可保证D(0,1),以便于使用。
按照西诶奥发展度D的大小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划分为3大类10小类,30种基本型。
一、协调发展类(1、优质协调发展类;
2、良好协调发展类;
3、中级协调发展类;
4、初级协调发展类)
二、过渡发展类(5、勉强协调发展类;
6、濒临失调衰退类)
三、失调衰退类(7、轻度失调衰退类;
8、中度失调衰退类;
9、严重失调衰退类;
10、极度失调衰退类)
可是续发展是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牺牲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1992年里约会议:
《21世纪议程》称为可持续发展应用的纲领性文件 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个国家或地区由可持续发展现实位向协调位、理想位推进的能力或者沿可持续发展道路前进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涉及五个方面能力建设:
1、资源的承载能力;
2、区域的生产能力;
3、环境的缓冲能力;
4、社会发展的稳定能力;
5、管理的调节能力 可持续发展能力保障体系
政治保障体系;经济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科技保障体系;
管理保障体系
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以城市空间范围内的物质实体和社
会因素长期持续演进为依托,既满足当代城市发展的现
实需要,又不影响城市时代发展的能力。 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建立循环经济社会;推行清洁生产;倡导绿色消费;建设生态住宅;发展环保产业;实施IS014000认证 循环经济的三个原则:
减量化(reduce)
再循环(recycle)
再利用(reuse)
输入端
过程中
输出端
减少进入生产和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
要求物品完成使
消费过程的物质
用效率,要求产品或
用的功能后重新
量,从源头节约
资源使用和减少
污染物的排放
减量化应放在首位,全过程都必需做到无毒化、无害化 3R可以促进实现3Z的目标
污染物零排放;物耗能耗零增长;废弃物零填埋
3“零”即3 Zero,3Z负荷循环经济的目标
清洁生产:是以节能、减耗和减少污染为目标,以管理、技术为
手段,实施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污染,使资源利用最
充分,污染的产生量最小化的一种综合性措施。 实施ISO14000认证
ISO14000的含义: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07负责起草的一份
国际标准
包装以初始形式多次 使用,减少一次污染
变成再生资源
ISO14000是一个系列的环境管理标准,它包括了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分析等国际环境管理领域内的许多焦点问题,旨在指导各类组织(企业、公司)取得和表现正确的环境行为。
ISO该14000系列标准共预留100个标准号。该系列标准共分七个系列,其编号为ISO14001---14100
ISO 14001是ISO14000系列标准中的主体标准 我国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还不成熟
目前,构建能够反映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指标体系,重点测度城市“可持续发展度”、“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协调度”。
可持续发展度: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
续发展协调度三个准则层指标综合的结果。
可持续发展水平:是指可持续发展大系统的各个支持子系统的发
展程度,在某一时期,其各个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满
足程度的测度,它反映了各个支持子系统运行的效果,它包
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支持水平”。
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可持续发展系统内各要素对系统发展的支撑与保障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源泉,它体现了发展潜力与发展后劲。它包括“经济发展能力”、“社会发展能力”、“资源环境能力”、“管理调控能力”、 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结构分为四个层次,即:目标层、准则层、领域层和指标层。 目标层A为可持续发展度,作为综合指标,用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水平、能力及协调度。
准则层B包括可持续发展水平(B0)、可持续发展能力(B2)、可持续发展协调度的三个方面。
生态城市评判的理论准则
评定准则:一是强准则,二是弱准则
建立严密的定量化标准以便提高可操作性。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评判:生态资本;生态制度;生态意识。
生态城市的测度指标
生态滞遏系数:测度城市物质能量流畅程度 生态协调系数:测度城市组织结构合理程度
生态平衡系数:测度城市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成熟程度 《深圳宣言》提出的建设生态城市的五个层次:
生态卫生;生态安全;生态产业;生态景观;生态文化
生态城市建设: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从区域实
际出发,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围绕生态环境面临的突
出矛盾和问题,以保护盒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环境资源合 理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所进行的城市建设活动。
论述题
请结合当今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论述如何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论述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试论述我国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第五篇:语基复习
一、文学常识
1.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1831年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贝格尔号”军舰为期五年的环球旅行。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2.“长安回望乡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唐代诗人杜牧《过华清宫》中的诗句。3.《景泰蓝的制作》是中国现代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作品。他的代表作还有《倪焕之》《稻草人》。景泰蓝,是我国特种的工艺品之一,明代景泰年间在北京开始大量制造,珐琅彩釉多用蓝色,所以叫景泰蓝。
4.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三国时犍为人。初仕蜀,任尚书郞。蜀亡后,晋武帝征他出任太子洗马。他上《陈情表》辞谢,恳请晋武帝允许他辞不赴命,供养祖母。” 6.归有光(1506——1571年),字熙甫,昆山人,明代杰出散文家。作者自幼苦读,9岁能文,20岁通读五经和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加《三国志》称“四史”)。在散文创作上造诣很深,他的散文源出《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并称为“唐宋派”。《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为代表作,他的作品对清代桐城派散文影响很大,桐城派的姚鼐评价他:“是架设在唐宋八大家与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7.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中国元代戏剧家。他的作品抒情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他的代表作《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该剧取材于唐人元稹的《莺莺传》和金人董解元改编的《西厢记诸宫调》(习称《董西厢》)。我们称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为元曲四大家。8.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及悲喜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西方,每家都必备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是 莎士比亚全集,即一个是宗教的神,一个是艺术的神。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同时代人本·琼生称誉他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二、名言名句填空
1、盈盈荷瓣风前落。
2、,无人知是荔枝来。
3、,不妨长作岭南人。
7、苟利国家生死以。
8、,;,形影相吊。
9、,,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10、。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11、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12、碧云天,。,总是离人泪。
13、听得道一声“去也”,;遥望见十里长亭,:此恨谁知?
14、。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15、此情可待成追忆。
16、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17、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18、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
三、给加点字注音: 1琐屑()2栖()息 3狭隘()....4红缯()5紫绡()6醴酪()....7粗糙()8蒂()部
9渣滓().....10贮()藏11啖()12逶迤()13 ....嗜()好 14鹰隼()15眩晕()....16婆娑()17栅()栏18偏袒()...19蛊()惑 20妊娠()21颓败()....22疱疹()23镌()刻 24藏()....蓝 25罪孽()26铁臼()27脚踵...()28异曲()同工 29妖娆()..30老趼()31碾砣()32精湛()....33外强中干()34脖颈()35癸()...丑 36晦朔()37险衅()38夙()....遭闵()凶 39终鲜()兄弟 40门衰..祚()薄 41期()功强()近42茕....茕()独立 43除臣洗()马44希冀()...45矜()育46病笃()47拔擢()...48岂敢盘桓()49猥()以微贱50渗..漉()51修葺()52阖()门53枇....杷()54琵琶()55栏楯()....56垣()墙 57扃牖()58象笏....()59考妣()60逾庖()而宴...61呱呱()坠地 62门扉()63偃仰.....()啸()歌
64长号()..不自禁()72筵席()73金钏()...74靥儿()75蹙()眉76青鸾()...77余荫().
二、多音多义字:
1、①惩创()②创造()
2①菲()薄()②芳菲()
3、①长歌当()哭 当做()当年()②当年()
4、①尽()打②尽()力 5①几()何 ②几()乎
6、①悄无声息()②悄悄()7①模()样②模()仿
8、①星宿()②宿命()③住一宿()
9、①恰如其分()知识分子()②化学分子()
10、①着力()②着火()
③看着()④着数()
11、①粘满()②粘液()12①铜器作()②工作()
13①和平()②曲高和寡()③和了()④和面()14①龟()裂 ② 龟()甲③龟()兹()
15① 供养无主()②供养佛祖()16①东莞()②莞()尔而笑 17①与会()②与人为善()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龟(jūn)裂 莞(wǎn)尔一笑 ..栏楯(shǔn)濒临(bīn)..B.愠(yùn)色 悄无声息(qiǎo)..作(zuò)坊 晤面(wù)..C.筵(yán)席 岁在癸丑(kuí)..骄横(hânɡ)掺和(chān)..D.蓬蒿(hāo)长歌当(dàng)哭 ..乳媪(yùn)凝眸(mó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金榜题名 震撼 嗜好 斑斓 B.淡烟暮蔼 文身 谍血 厮守 C.珊珊来迟 萌孽 笑靥 俯瞰 D.桀骜不训 慰藉 寥落 气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许多家长以为只要给孩子单独租房居住并且家长陪读就会提高学习成绩,结果弄巧成 ...拙,孩子反而由于心理问题而成绩滑坡。.B.一开盘,这只股票就一路狂跌,势如..破竹,使已经遭受股市重重打击的股民又..雪上加霜。
C.他们以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誓言,发奋苦练,终于在北京夺得四枚金牌,雄辩地说 哀兵必胜。.... D.似乎人类在自然科学上一遇到“起源”的问题就一筹莫展,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思维起源都是人类碰到的几个最大的难题。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 师儿子所讲的为准。
B.奥运吉祥物“中国福娃”设计独具匠心,鲜明的中国特色、浓郁的传统风格以及时尚的现代造型令世人耳目一新。
C.要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和严重的用水浪费,必须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D.生态环境改善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关键是与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分不开的。
1、A(B“作”应读“zuō”;C“癸”应读“guǐ”;D“媪”应读“ǎo”)
2、A(B中“暮蔼”应为“暮霭”,“谍血”应为“喋血”;C中“珊珊来迟”应为“姗姗来迟”,“萌孽”应为“萌蘖”;D中“桀骜不训”应为“桀骜不驯”,“气慨”应为“气概”。)
3、D(弄巧成拙指本想耍聪明,结果反而坏了事。句中没有耍弄聪明之意,应改为“适得其反”。势如破竹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哀兵必胜: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4、B(语序不当;C项,成分残缺,在“用水浪费”后添加上“的问题”。D项,句式杂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