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破解招工难(孝感日报2011-12-18)
破解招工难
——我市企业用工现状及对策
2011-12-18
近些年来,人力资源较为丰富的孝感常常面临这样的尴尬:每到旧历年初,一面,百万大军出外务工经商,车站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另一面,不少企业尤其是新引进的企业却因为招工难而门可罗雀,求贤若渴。
招工难,留工难,难在哪里?如何破解?我市有关部门组织专班对全市企业用工状况进行调查,找出症结,有的放矢,重点发力,有效缓解用工难题,为企业发展争夺时间。
2011孝感〃苏州(长三角地区)经贸洽谈会签约42个项目,合同引资142.9亿元。
2011孝感〃广州(珠三角地区)经贸合作洽谈会上25个项目签约,总投资额84.8亿元,其中合同项目19个,合同金额60.8亿元。
随着一批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质量效益优、带动效应强的企业先后落户孝感,企业不断扩大发展规模,随之而来的是企业用工数量的急剧增加。招工难、留工难问题在我市显现。
企业招工“喊难”
调查专班对全市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餐饮服务等不同行业的89家企业进行了调查,发放员工调查问卷10500份,从统计结果来看,这些企业生产经营共需要员工26800人,现有员工20700人,实际缺工6100人,平均缺工率22.8%。纺织、食品类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工最为严重,缺工率均超过了25%。
从缺工岗位来看,普工缺口最大,占总缺工需求的52%,其次是技工,占总缺工的39%。企业缺工由过去的招技工难向招普工及技工两难转变。
在技术岗位中,机电一体化、车工、电焊工、钳工、餐饮服务、纺织缝纫工等专业技术岗位缺工占到了51%。
调查还显示,企业现有员工中,有42%的员工未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28%的员工持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持高级或技师级证书员工仅占8%和2%。企业员工职业技能等级普遍偏低。
专班还对企业工资进行了调查,企业平均工资在1000元以下时,企业缺工率达35%,平均工资在1001-1500元时,企业缺工率25%,平均工资在1501-2000元时,企业缺工率18%,平均工资在2001-2500元时,企业缺工率14%,平均工资在2501-3000元时,企业缺工率8%,企业平均工资越低,其缺工率越高。
在缺工企业中,缺工主要原因依次是生产规模扩大,产能增加;岗位技术要求高,人员素质难适应;企业环境差,吸引力小等原因。
四大矛盾卡住企业“咽喉”
矛盾一:本地企业用工急剧增加,我市人力资源却大量外出。近3年来,我市每年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万人次,企业年均用工缺口为6万人左右。市开发区新引进的世界500强企业日本矢崎公司已于8月份招聘200名女工送到漳州矢崎工厂受训,明年4月工厂投产后,需要工人2600人。孝棉集团常年缺工500人。这些企业在短期内用工需求大幅增长。
另一方面,我市过去传统的“打工经济”促使我市每年有100多万人外出务工经商,其中仅在东北三省的“建筑鄂军”就有30多万人。
我市是一个职教大市,拥有孝感学院、湖北职院、工业学校、高级技工学校等院校10余所,每年新增毕业生约2万人,但每年80%的毕业生选择外地就业,人才流失十分严重。
矛盾二:招工难,留人更难。调查显示,有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限于生产成本和企业发展原因,降低劳动者工资、延长工作时间,用工管理不规范对劳动者而言都缺乏吸引力,很难留住员工。孝感市政协常委、湖北永和安集团董事长周仁根据自身公司招工情况归纳了三大转变,其中之一就是由招工难向留工难转变,陷入“招工——流失——再招工——再流失”的困境。孝棉集团新招聘员工不适应昼夜轮班工作模式,每年员工流失率很高。
矛盾三:劳动者素质偏低,企业对技工要求高。调查发现,我市人力资源总量供大于求的现状并未改变,实现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压力依然很大,但素质较高、具有技能的优质人力资源结构性短缺现象十分明显,招工难实际就是年龄介于16-35岁,具有一定技能的年轻优质劳动者难招,不能满足用工需求。而在40-55岁劳动者,特别是大量农村女性劳动力还难以找到合适岗位。一方面是企业招工困难,另一方面是大量劳动力闲臵,就业困难。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与企业需求不对接,一方面具有熟练技能的劳动者供不应求,另一方面,非熟练、低技能劳动者供大于求。
矛盾四:80、90后期望值高,但企业自身发展空间小。服务型企业中,80、90后新生代逐渐成为劳动力的主流,他们对自身的发展、体现自身价值、职业前景及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更具现代性,他们强烈地希望能靠自己的双手干出一番事业,远离贫困。择业首选工作环境好、工资待遇高、发展空间大的体面工作。而在本地劳动密集型企业务工,往往在收入和个人成长等方面并不能达到他们的预期,成为企业用工最不稳定的因素。
市委、市政府把解决企业招工难作为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环节,凭借市场无形之手和行政服务之力,将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作为一项常态化、制度化行动,调动各方力量,优化用工环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供坚强的人力资源保障。
多套招工“组合拳”缓和用工难
市委、市政府针对我市在建企业对机械、机电、电子等用工需求大的实际情况,组织企业与各个职业技术院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对学生进行“订单式”培养,提前锁定企业未来发展中急需的技能人才。大禹电器与湖北职院联合开办“大禹班”,为企业发展储备人力资源。市政府还在各类中高职院校定期举行校企人力资源供需见面会,推介我市优质企业,鼓励中高职院校学生就近就地择业,服务本地经济。
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致力于缩小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人力资源供需“信息差”,建立起孝感市公共就业服务招聘网,并链接到全市中高级职业院校网站。不仅免费为求职者提供就业信息服务,而且鼓励企业免费使用网站就业服务信息系统直接发布招聘信息,为企业和求职者创造足够的信息互动空间,企业和劳动者足不出户就能完成招聘、求职需求。
形式多样的现场招聘会促进了企业用工供求对接。今年2至3月,全市共举办大型招聘会7场,提供就业岗位35000多个,现场录用18700余人,缓解了春季用工难,确保了企业取得“开门红”。另外,我市“武汉人才招聘会”、“军嫂招聘会”活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武汉组织专场招聘会,共有177家企事业单位提供就业岗位2744个,招聘会现场录用及达成意向2566人。“军嫂招聘会”有55家企事业单位进场设摊招聘,提供教师、财务、行政文员、医生(护士)等各类岗位1840多个。
全市就业部门在市人民政府网、孝感日报、孝感晚报、孝感电视台、孝感就业信息网发布用工信息,还通过全市85个社区和119个街道(乡镇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向求职者发布及时准确的用工信息。今年,我市从就业局选派了13名“就业顾问”,对市直重点企业进行帮扶,帮助企业搞好政策宣传、人员招聘和技能培训等。
根据企业需求,以需求定培训,以培训带就业,是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又一招。全市上下大力开展“企业出订单、培训中心出菜单、政府来买单”式培训,由企业提出用工计划和培训要求,由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负责培训,经考核认定符合要求后直接输送给企业。仅2011年就为企业订单培训3000多名员工。2007年投入使用的公共实训基地也为企业输送了不少实用人才。
建立在各社区、乡镇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社区平台,一方面向人力资源市场、用人单位传达劳动者的就业愿望,另一方面,及时向劳动者传递最新的就业和人社保障政策、招聘单位的信息,有效提高了政府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751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0.5%;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83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2.2%;劳动就业部门组织劳动力转移就业44326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4.2%。
第二篇:如何破解招工难的问题
如何破解招工难的问题
招工难存在的重大原因是企业发展了,观念却没有变化,社会在进步、时代在进步,企业仍然想依赖低人力成本优势进行市场竞争,靠加班加点来提高日产量;另外企业对工人保险意识不足,对工人没有一定的保障,加上对目前用工紧缺认识不足,没有人才储备,招聘途径单一,对用工招聘不提前准备,等到企业急需用工时临时抓现,一时招不到所需工人也在情理之中。从员工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较低,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同时,80年后出生且户口在农村但在城市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虽有较高的文化程次,超过40%学历在高中及高中以上。但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不能吃苦耐劳。轻松、体面、报酬高的工作成为他们选择工作时的首选;另外我县还有一些属于季节性工人,到了农忙的时候就会回家种地,农忙过后就会出来打工,这也是企业缺人的原因这一。
怎样解决招工难的问题?企业感叹招工难,同时又不愿意改善自身条件,既要马儿跑的快,又要马儿不吃草,这可能吗?既要员工为你拼命卖力,又不肯多付工资,哪些员工会呆在你公司?一旦企业陷入员工跑的比招的快的恶性循环时,周围打工族传出这家企业如何如何不好的消息后,再想招工也就难上加难了。因此要解决招工难的问题要首先做到以下几点:
1、规范用工行为,重点解决好不与职工签定劳动合同、不按规定支付工资、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超时加班等问题,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严肃制止、责令改正。加大执法力度,定期组织专题大检查,对侵犯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的企业进行处罚、曝光。将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落到实处,创造一个和谐、民主、法制、公平的用工环境,以此吸引大量的务工人员。
2、解决招工难的问题,留人比招人更重。要解决用工难要从内部管理入手,企业应树立人本意识,让民工享有基本的安全保障,福利待遇,特别是要把员工当成企业不可或缺的成员看待与对待,让员工有一种高的归属感。
3、积极促进企业产业化改革。据了解缺工企业基本上全是竟争强度高、劳动强度大的、技术含量低、以手工操作为主、工资待遇差的企业几乎全存在招工难的现象。
4、努力改善员工待遇和用工环境,一是要提高劳动者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对大多数劳动力而言,劳动报酬的高低仍是其选择在哪里就业的首要因素,只要本地和外地的收入相差不是太大,他们肯定会考虑在本地就业。
5、强化招工服务,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一是要经常深入企业和乡镇、社区及时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力供给情况,帮助指导企业搞好用工管理,适时组织企业与劳动者实施岗位对接。二是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企业用工专场招聘会,免费组织用工企业和广大城乡求职者开展面对面洽谈,实施双向选择。三是搞好培训。培训的基础较强,培训的投入很较大,但针对性不高,大力推行由用工单位和培训机构实施定单式的联合培训,来解决我县企业技术工种的紧缺现象,及时将新招收的人员分期分批,分工种专业免费开展上岗前培训,也可帮助指导企业自行组织培训,使新员工尽快掌握技术,胜任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由政府、企业和农民三方共同买单的制度,形成企业和培训机构合作共赢的良性互动。
第三篇:孝感日报治庸问责新闻
孝感日报
2011-09-07 第01版:要闻
安陆向“庸、懒、散”不良风气宣战
作者:■特约记者杨鹏程
通讯员王甜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346
9月6日,安陆市召开治庸问责工作动员大会。根据部署,安陆市治庸问责工作分为宣传发动、自查整改、督查问责、总结提高四个环节,一直持续到明年年初。
近年来,安陆通过广泛开展先进性教育、机关作风建设、学习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以及狠刹“吃请风、赌博风、空谈风、领导干部驾车风”四股歪风等主题活动,使得全市广大党员干部队伍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先后涌现出了王桂珍、严大平等一批敬业爱岗、作风务实、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在全省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
但干部队伍中的“庸、懒、散”现象仍然存在,安陆借助第三方评估监督向“庸、懒、散”不良风气宣战,在全市掀起治庸问责风暴。共评估监督15家单位,发现上班迟到、上网看电影、玩游戏、聊天和脱岗等现象95起,责令作出书面检查98人,诫勉谈话18人,通报批评8人。
孝感日报
2011-12-15 第01版:要闻
安陆治庸问责重实效
作者:■特约记者程荣东 通讯员
高嵩 荣明利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339
本报讯安陆深入推进治庸问责活动,大兴“强作风、重落实、促发展”之风,出台了公开承诺、限时办结等制度,重治不作为、不落实现象。该市在全市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公开承诺制度,并集中在电视台、政府门户网、党务政务公开栏等向社会公开。同时,在服务对象中聘请“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监督员,接受群众监督。
同时,通过明察暗访、专项督查、服务对象评议等,对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施工环境中领导干部作风和新增投资项目建设质量进度、资金安全等进行检查,对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办事公开制等落实情况进行巡查,对国家公职人员参与赌博、大办婚丧喜庆等违纪行为进行整治,对上班迟到早退、无故缺勤等不良行为进行监督。
治庸问责带来了干部作风大转变,激发了大家“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热情。
孝感日报
2011-12-29 第01版:要闻
安陆“治散收心”纵深推进治庸问责
作者:■特约记者杨鹏程
通讯员蒋银平郑清明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271
本报讯 今年,安陆在顺利完成三级五类换届工作的基础上,针对作风涣散、自由散漫等突出问题,着力为党员干部正气收心、鼓劲提能。组成督办专班,采取不打招呼、不要陪同、不提前告知的方式进行突击察访,对效率低下、服务态度差的单位“亮黄牌”,对滋生的“庸、懒、散”行为“下猛药”,对一批纪律松弛、作风涣散的干部“动真格”,将治庸问责工作向纵深推进。
目前,该市共对138人进行了问责,其中受到纪律处分3人,行政问责135人;对上班迟到、上网看电影、玩游戏、聊天和脱岗、公车私用、不文明执法、不作为等现象120起112名工作人员进行了扣分、经济处罚和诫勉谈话。
孝感日报
2012-02-01 第02版:综合安陆“开刀整容”正会风
作者:■特约记者程荣东 通讯员刘剑虹 郑清明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425
本报讯 截至1月8日上午,因违反会议纪律而被安陆市“治庸办”通报批评的18个市直单位分别在规定时间内被约谈,并上报原因及整改措施。此前,该市召开全市项目交办、农田水利建设和“三万”活动推进会,18个市直单位出现不按规定对象参会、开会迟到、缺席等违反会纪的行为。
开会随意接听手机、打瞌睡、迟到早退、交头接耳,甚至无故缺席、派人开代会等现象,广为社会群众诟病,折射出的是干部队伍的庸懒散。
为进一步深化治庸问责工作,切实解决换届后全市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散”方面的问题,自去年12月起,换届后的安陆新一届班子集体决定在全市开展为期3个月的以“治散收心”为主题的作风整顿活动。
会风体现作风,作风体现战斗力。针对开会中存在的种种不正之风,安陆市向会风会纪开刀,不留情面整治会议过程中存在的“懒、散、软”弊病。该市对全市召开的重要会议实行全程监控,针对暴露出的问题及时通报,严格进行问责,确保全市按照新班子、新要求、新作风、新气象要求,上下一盘棋干事创业。
孝感日报
2012-02-08 第01版:要闻导读
风清气正好扬帆
——安陆市开展“治散收心”纵深推进治庸问责活动纪实
作者:特约记者程荣东 杨鹏程 通讯员蒋银平郑清明 来源:孝感日报 字数:2149
早春二月,涢水春潮涌。在安陆的企业生产车间、项目建设工地、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一拨拨干部现场办公的身影。机关单位会议少了,接待群众热情了;干部到基层办实事多了,各级各部门谋发展、求突破的劲头足了,处处呈现出人心思进、干事创业的喜人景象。这股扑面而来的新风源于全市正在开展的“治散收心”活动。
正本清源固根基
去年11月,安陆市相继顺利完成三级五类换届工作。换届后的新班子如何以新的形象迎接新挑战,做出新业绩,方方面面在关注,人民群众在期待。
然而,“神龙见首不见尾”、“身在曹营心在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上班点个卯,中午睡个觉,下午玩电脑,等着下班了”,广为群众诟病的散漫行为依然在少数干部身上存在。对此,换届后的安陆决策者看得很清楚。
“一个地方的发展,干部是决定性力量,作风是关键性因素。”安陆市委书记郝章新说,对安陆发展而言,好作风、好环境比什么都要金贵。政策可以争取,但作风效能没法争取;项目可以引进,但发展环境没法引进。
治沉疴,须猛药。安陆市委决定,自去年12月初开始,集中三个月时间,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治散收心”深入推进治庸问责活动。通过抓精神鼓士气、抓学习提能力、抓效能优环境、抓作风严纪律,强化党员干部能力席位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奋发有为意识,促进机关精神面貌大改观、干部作风大转变、服务效能大提升、发展环境大改善,确保新班子接好事业棒,跑好接力赛。
“新的形势任务,要求作风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作风标杆只能提升不能降低。”安陆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敏说。
对症下药治沉疴
一场声势浩大的“治散收心”活动在安陆展开。这场持续猛烈的暴风骤雨,把1355平方公里的涢水大地荡涤得面貌一新。
安陆成立“治散收心“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的《关于开展“治散收心”深入推进治庸问责工作的实施方案》,直指纪律涣散、贪图享乐、管理不善、自由散漫等突出问题。
2011年12月9日,安陆召开全市副科级以上干部动员大会,郝章新向党员干部提出“五坚持、五提倡、五反对”,即:坚持牢记宗旨,提倡坚守信念、志存高远,反对胸无大志、自由散漫;坚持团结协作,提倡和衷共济、共事共心,反对拉帮结派、各自为政;坚持激情干事,提倡雷厉风行、真抓实干,反对不思进取、碌碌无为;坚持勤政为民,提倡爱岗敬业、亲民爱民,反对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坚持廉洁自律,提倡 公道正派、干净干事,反对趣味低下、堕落腐败。
风气正不正,群众心中有杆秤。安陆在当地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开设活动专栏,定期介绍活动开展情况,并公布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接受群众对全市各单位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举报,适时曝光一批反面典型,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和浓厚氛围。
自“治散收心”活动开展以来,安陆市委频频亮剑——采取明查暗访、集中检查、调查核实、责任追究等方式,对各单位存在的“散”问题,进行全面督查和责任追究。
一批上班时间上网炒股、聊天、玩游戏、抹牌赌博的干部被抓现行,陆续被诫勉谈话,公开曝光。而18个市直单位因违反会纪,被市“治庸办”通报批评,负责人在规定时间内相继被约谈,“开刀正会风”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
1月10日晚9点,临近年关,市治庸办派出2个工作组对部分乡镇机关干部在岗情况进行突击检查。灯火通明的办公楼内不少干部仍在加班,带队夜间巡逻的接官乡乡长曾光戏言:现在干部是“防火防盗防治庸办”。
目前,全市共对138人进行了问责,其中受到纪律处分3人,行政问责135人;对上班迟到、上网看电影、玩游戏、聊天和脱岗、公车私用、不文明执法、不作为等现象120起112名工作人员进行了扣分、经济处罚和诫勉谈话。
建章立制开新局
作风建设总是与制度建设相伴随的,没有严格的制度支撑,作风建设也不会抓实、抓长久。对此,安陆围绕“治庸提能力、治懒增效率、治散正风气”的总体要求,紧盯“社会真震动,干部真触动,工作真推动”的工作目标,突出问题导向,严格追责问责,建立长效机制。
“„治散收心‟不是„哪里痒痒挠哪里‟,也不是时紧时松„刮阵风‟,要通过专项治理来进一步完善优化环境的长效机制。”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陈作义表示,将放大典型案例的通报效应,做到查处一个案件教育一批干部。此外,还将认真排查督查中发现的其他突出问题,对个别涉及到违纪违法的案件将一查到底,决不手软。
一项项效能建设制度相继出台。
在行政服务窗口,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责任制、窗口奖惩制、服务预约制、项目跟进制、延时服务制、绿色通道制度,让行政服务中心做了加速度。
通过电子监察、明察暗访、专项督查、服务对象评议等,对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施工环境中领导干部作风和新增投资项目建设质量进度、资金安全等进行检查,对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办事公开制等落实情况进行巡查。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干部联系市政府直通车服务企业和督查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制度,明确了领导干部的责任;“两推一述”干部考核机制,完善了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规定,建立了经济发展环境督查制度和通报制度。
“治散收心”活动开展以来,安陆共制定岗位责任制1500余份,完善相关制度300余条,实现了问责向治本长效转变。
朝雨浥轻尘,青青柳色新。“治散收心”活动犹如一缕缕春风,掀起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波澜,催化出攻坚克难、争优抢先、奋力发展的联动效应。
第四篇:关于破解企业招工难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破解我县企业招工难问题的思考
在市场经济大发展的形势下,我县工业企业普遍存在招工难、留人更难的问题。特别是今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企业用工需求迅速增加,使我县传统工业中的服装鞋帽、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等企业招工难的矛盾更加凸显,这些企业由于技术含量低、准入门槛低,又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据调查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各企业普遍存在开工不足的情况,设备运转率低,工人不足70%,情况严重的甚至只有50%,造成生产资源严重浪费,我县劳动力供需矛盾已出现严重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工业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
一、我县劳动力资源基本现状
1、劳动力市场基本情况。我县是一个劳动力相对富余的县,劳动力价格低廉和资源丰富成为我县招商引资的优势,吸引大批外来投资者来南城投资。据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县劳动力资源达22.2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为16.65万人,从事农业生产和林果业开发的有10.15万人,外出打工的有4.5万人;城镇劳力有
5.55万人,从事行政事务性工作的有2万人;全县就业从业人员19.2万人,占总劳力的86.4%,全县剩余劳动力达3万多人,占13.6%。
2、工业园区企业的用工基本情况。我县工业企业主要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服装鞋帽、医药化工、建筑建材五大优势产业为主,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需求量大。目前,工业
园区有企业109家,已经投产87家,在建项目22家,现有员工人,还需员工3400人。
3、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南城是劳务输出大县,输出量列全市第三。去年跨省劳务输出5.7万人,其中八成是农村剩余劳动力;2009年,全县农村外出劳务人员为
4.5万人,占全县农村从业人员的27.19%;2009年劳务总纯收入约8亿元;农民人均外出劳务纯收入为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83.75%来自外出劳务收入。
4、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分布情况。2009年,全县农村劳动力在县外务工人员达4.5万人,在县内只有1.2万人,只占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21.05%。全县农村劳动力中近80%在县外,县内用工紧张状况不言而喻。同时外出务工人员中流向东部地区的占92.8 %,流向中部地区的占6.7%,流向西部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占0.5%。在广东、浙江、福建三省务工的占72.3%。这三省经济较发达,又是邻省,成为我县农民外出务工的主要地区。
二、“招工难”的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我县“招工难”现象的出现,原因主要有: 一是部分劳动力流向外地企业。多年来,在农村的大部分劳动力中已经形成了就业就是外出务工的一种观念。随着沿海发达地区企业恢复正常生产,劳动用工需求也迅猛增加,这也就吸引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外流出,出现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尤其是80、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往往选择到发达地区务工作为他们就业的第一站。
二是劳动者择业观念仍然陈旧,企业在招收员工方面门槛过高,供求关系难以达成一致。在“供”的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提供了不少各种类型、不同层次就业岗位,但在现实供求见面中,有些岗位难以招到较为合适的用工对象,存在“有岗无人”的现象,或者是有些岗位有意向的人很多,而有些岗位却无人问津。在“求”的方面,劳动者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念。随着劳动者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大多数劳动者倾向那些工作环境比较舒适的职业,特别是加上现在独生子女多,求职期望值过高,不愿吃苦,挑肥拣瘦,对岗位、待遇等挑三捡四,高不成、低不就,或者是认为外面的月亮更圆,宁可到广东、江苏、上海等地打工挣点钱,更“风光”、更好听些,也不看好在本县企业打工,认为没面子,造成岗位与就业在供求关系难以一致,造成自愿失业人数增多。
三是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工资、福利待遇不高,保底工资仅有600-1000元,有些企业没有依法与工人签订劳动合同,责任义务不明确,企业工资较低,甚至拖欠工资,企业工资福利待遇与经济发达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大部分企业社会保障不到位,社会保险体系还不健全,没有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务工人员还不能充分享受到养老、失业等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工作时间过长,大部分企业存在着超时加班、疲劳作业的现象,有的员工每天工作时间甚至达到14小时以上。加班工资不按标准发放,企业缺乏必要文体活动设施,员工下班后没有去处,业余生活枯燥。④不太注重对员工整体素质的培训,员工在企业没有发展空间,没有“奔头”只能打工。
四是企业配套设施不健全,工作生活环境不理想。我县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还不完善,特别是工业园地处偏僻,没有形成规模,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专门针对这部分群体的学习、生活、文化等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夫妻来了住不了夫妻房、孩子上学要借读费,特别是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就医、子女就学、休闲娱乐等问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本身打工收入不高,而维持日常生活的费用却还更高,留工的环境不够理想,对外招工的吸引力不大。
五是企业缺乏招工主体意识。一些企业习惯于工人前来找工作,而不是自己走出去“比武招亲”,导致企业就业信息宣传工作不到位。多数企业招工主要是通过张贴招工广告和内部员工引荐等方式进行的,致使相当一部分民工对本地企业的用工信息知之甚少,他们不知道哪里需要人、哪里有活干,于是就出现了大批劳力盲目外出打工的现象。
三、解决“招工难”的几点思考
思考一:引导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用工理念是解决“招工难”的前提。企业员工是企业自下而上和发展的第一资源。企业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用工理念,充分尊重员工,把员工当作企业的主人,尽可能地考虑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严格守信按时足额发放、不拖欠员工工资,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政策法规,与职工签订规范劳动合同,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关心员工的生活冷暖,不断改善工作生活环境,方便员
工的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满足他们必须的物质、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善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把管理重心转移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上,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
思考二:加强农民工的就业指导是解决“招工难”的关键。要注重舆论宣传,广泛宣传就业政策和就业环境,让农民工端正就业观念,认识到在家就业也一样,明白做普工也可成就大事业的道理,逐步转变就业观念。同时,根据农民工自身特点,以普通技术工种所要求的技能要求、岗位素养、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为主对农民工进行就业指导,提高职业技能,使得他们能较好地适应社会,较好的实现就业。此外,还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新农民培训力度。县职业学校在专业设臵上要与地方产业对接,培训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新一代技术工人,并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职业中专毕业生等一大批二、三代农民工实现在家乡就业。
思考三:着力打造良好就业环境是解决招工难的基础。劳动部门要加大劳动执法力度,推进劳动合同制度,提高劳动合同的履约率,依法保障在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高他们的职业安全感。要努力为进城农民工在住房、子女入学、社会保险等方面提供便利。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廉租住房建设,政府对符合条件的务工人员进行房租补贴,解决一部分进城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均衡配臵县城及园区教育资源,对农民工子女实行无障碍入学。加大社保工作宣传力度,强化扩面工作,采取措施要求有条件的企业为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思考四:完善工业园区配套服务设施是解决招工难的重要途径。要充分考虑园区的整体功能与规划设计,通过市场化运作、政府适当补贴等多种方式,抓好工业园区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解决好公交车、商店、餐馆店、托幼机构、其它娱乐场所等配套服务设施,进一步创优园区就业环境,提升园区就业吸引力,确实起到“筑巢引凤”的效果,吸引更多的投资业主和务工人员入园投资兴业、务工就业。
二0一0年十二月七日
第五篇:孝感介绍文稿
武汉理工大学 毛概演讲稿
学 院 专业班级 任课老师 姓 名 学 号
寻找地标——可爱的孝感
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 湖北孝感市。孝感市位于
湖北省东北部,长江以北、汉水之东,南邻武汉市,北与河南信阳交界,西接随州、荆门、天门、仙桃等市,东连黄冈。现辖孝南区和云梦、孝昌、大悟 3县,代管应城、安陆、汉川3个县级市,共有125个乡镇场、办事处。全市国土总面积8910平方公 里。
孝感简称:孝。湖北省区域中心城市,是距离武汉市最近的城市。据有“湖北苏州”的美誉。随着建设省级“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依托武汉,发展孝感的规划。使孝感的县市区经济发展良好,各居湖北省经济平均水平前列。2011年孝感市生产总值达到958亿元,居 湖
北省第六位,武汉城市圈第三位。
文化
孝感具有深厚的孝文化底蕴。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因此地“孝子昌盛”,遂置县名“孝昌”。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庄宗李存勖因孝昌县名之“昌”字犯了其祖父名讳,遂根据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衾温被和孟宗哭竹生笋等孝子感天动地的故事,改孝昌县为孝感县,是为“孝感”得名之始。今天的孝感,大力弘扬古蒂冈孝德遗风。树立了社会新风,促进了和谐社会。孝感是革命老区,是一块红色土地。涌现出辛亥革命先驱吴祯贞,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郭述申、王平章。孝感是刘华清、徐海东、刘震、聂凤智等将军的故乡。《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中有孝感籍将军50名,包括大将1人,上将3人,中将3人,少将43人。大悟是全国十大将军县之一,有授衔将军37名,居全国第七位。这里打响了中原突围第一枪,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
孝感群山错落,河湖交织,历史久远,古迹甚多,旅游资源丰富。既有雄伟峻峭的奇山胜景,也有沃野千里的平原风光,亦有碧波万倾的湖区秀色。双峰瀑布的壮观,五岳云海的奇丽,玉女汤池的雾烟,刁汊湖的妖妍,董永行孝感天的传说,李白酒隐安陆的遗踪,早已蜚声中外,令八方来宾留连忘返
自然资源
孝感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物产丰富。焦湖莲藕、刁莲、太子米、银杏、板栗、早蜜桃、乌桕等30多种名特优农副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孝感麻糖、孝感米酒、汉川荷月、马口豆瓣、云梦鱼面、黄滩酱油等特色食品饮誉中华。
孝感的特产
相信很多人都吃过孝感的麻糖,喝过孝感的米酒。这也许是孝感最出名的两样特产了。孝感牌”麻糖是孝感著名地方传统特色产品,以香、甜、薄、脆的独特风味闻名于世,具有香而不艳,甜而不腻,形似玉梳白似壁,薄如蝉翼甜如蜜的典型特征。孝感米酒是具有千年历史的地方名吃,它以孝感出产的优质糯米为原料,以孝感历史承传的风窝酒曲用传统方式发酵酿制而成,属于纯天然绿色饮品。由于选料考究、制法独特,孝感米酒白如玉液,清香袭人,甜润爽口,浓而不沾,稀而不流,食后生津暖胃,回味深长。
一九五八年,毛泽东主席亲临孝感视察工作时,品尝了孝感米酒赞称“味好酒美”。“神霖牌”米酒继承和发扬了这一民族传统产品 的特色,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水质、土壤、植物群、温度、湿度、风力等)和米酒酿制的基本原理,研究出了一套顺应这里的自然条件而又有别于其它米酒生产的真空包装,一改千年无法储存保鲜之遗憾。“神霖牌”孝感米酒的问世,是孝感麻糖米酒人智慧的结晶,是孝感麻糖米酒人辛勤劳动的成果。
综合经济
2006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40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1%,是1999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9.6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54.6亿元,增长13.7%;第三产业增加值150.0亿元,增长12.5%。三次产业结构为24.6:38.2:37.1。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增长11.2%,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10.9%,住宿餐馆业增长7.1%,金融保险业增长4.3%,房地产业增长8.8%,其他服务业增长15.1%。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全市经济总量不大,部分经济指标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压力增大。
旅游胜地
孝感的旅游胜地很多,最出名的要数董永公园。去那里感受一下神话的魅力和中国的孝文化。也可以去双峰山观赏一下奇峰竞秀、怪石林立、林木葱郁、花香鸟语、碧水涌翠、风景秀美。观虎啸瀑布的美丽壮观。也可以去观音湖度假是最好不过了。如果想去缅怀一下先烈,建议大家一定要去大悟烈士陵园,那是国家十大陵园之一,那里
有鄂豫边区革命烈士纪念碑、中原突围烈士纪念碑。也可以去大悟山观祖国大好河山。
结语:亲爱的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来孝感玩哦,孝感人民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