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责任意识现状的实证研究

时间:2019-05-14 00:3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生责任意识现状的实证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生责任意识现状的实证研究》。

第一篇:小学生责任意识现状的实证研究

小学生责任意识现状的实证研究

单位:江西省宜丰县新昌二小

作者:薛亚萍

邮编:336312

联系方式:yaya200593@163.com

小学生责任意识现状的实证研究

摘要: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发展关系到未来社会的质量。本研究运用问卷和访谈法调查了小学生责任意识发展的现状,发现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发展整体上是健康的,但也存在对自己的责任意识模糊、对家庭的责任意识缺失、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淡漠、对自然的责任意识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责任意识、小学生

从一定意义上讲,道德教育实际上就是责任教育,道德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人的责任意识,是否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和尺度。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责任意识的发展关系到未来社会的质量,更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命运。本研究从对自己的责任意识、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对自然的责任意识四个维度入手,了解我校小学生责任意识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培养措施。

一、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责任意识的特点设计调查问卷,选择江西省宜丰县新昌二小1、3、5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问卷94份。

2、访谈法:设计访谈提纲,对16位家长和老师进行访谈。

3、数据处理: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

研究发现,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发展整体上是健康的。主要表现在:在自我责任意识方面,具有强烈的积极向上的意识,非常关注自己的学习活动;在对他人的责任意识方面,对同学同伴团结友爱,尊敬老师;在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方面,具有强烈的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希望成为家庭中平等的一员,成为家庭真正的主人,开始学习融入社区;在对自然的责任意识方面,由于受到环境保护教育的熏陶,对环保有较深刻的认识。上述四方面中,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发展较好,对自己、对自然的责任意识发展较为滞后。

1. 对自己的责任意识,我调查了个人的进取意识、学习主动性和关注自身健康三个方面。在个人进取意识上,被调查的小学生进取意识比较强烈,积极要求进步,一年级70.4%的学生认为能不断给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标,并为自己取得的进步感到高兴,三年级的比例为42.9%,五年级为40%;在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课堂纪律方面,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做得不太好,反映出小学生对纪律的认识还停留在外在约束阶段,并没有真正体会到它的意义。

在学习的主动性上,低年级学生缺乏对自身的了解,一年级52%的学生不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中高年级相对较好;在课前主动预习、课堂认真听讲方面,一年级60%的人认为自己做得不太好,三年级和五年级近四分之三的学生不能做到课前主动预习、课堂认真听讲。访谈中了解到,虽然老师和家长曾经对此作出严格要求,但大多数学生仍然难以达到要求,反映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心态;在独立完成作业、有错题及时改正方面,68.5%的一年级学生认为自己做得很好,三年级和五年级均有半数以上的学生选择做得很好;一年级40.7%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时积极思考、能发现问题、对问题能提出独到的见解,只有14.8%的一年级学生认为自己做得不好。五分之一的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认为自己做得很好,有26.98%的三年级学生和35%的五年级学生认为自己做得不太好。

在关注自身健康方面,51.9%的一年级学生认为自己能认真做好两操一课,只有11.1%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做得不好。三年级则有38.1%的学生认为自己做得不太好,五年级的比例更高,达到57.50%;在保持正确的坐、站、看书、写字的姿势方面,一年级46.3%的学生选择做得很好,17.5%的三年级学生认为自己做得不太好,只有1.9%的五年级学生认为自己做得很好。

综合小学生对自我责任意识的调查可以看到,当前小学生对自身所应承担责任的认识发展较好,但认识并未真正内化为自身的信念,行为和认识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

2、对他人的责任意识

研究选取了对同学、对家长、对老师三个观测点。对同学的责任意识,小学生普遍表现出良好的团结友爱意识。如近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在同学碰到困难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为能帮助他人感到快乐;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损害他人利益,借物品能及时归还。

对老师的责任意识,多数学生对老师的批评教育能虚心接受。当老师给 自己布置任务时感到非常高兴、能尽全力完成的学生比例较高,一年级为76%,三年级为73%,五年级为56.5%,反映出学生对老师的信服;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非常喜欢与老师交流,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讲给老师听,17.4%的五年级学生表示根本不愿与老师交流;三分之二的一年级学生愿意主动帮老师拿东西,三年级、五年级仅为三分之一。

对家长的责任意识,多数学生表现较好,认为自己知道父母赚钱不容易、从不乱花钱的学生,中高年级的表现明显超过低年级;当问及妈妈生病时,你是否感到难过担心时,近九成的学生回答很担心,比例相当高。在尽可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努力不给父母添麻烦的问题上,中高年级的学生回答能够做到,远远超过低年级的学生;认为在家里孝敬爷爷奶奶的学生不到半数,一年级最低,为31.2%。在访谈中也发现,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不尊重家长,缺乏基本的感恩之心。

调查发现小学生对同伴、对教师的责任意识表现较好,对家长的责任意识较为淡漠。

3、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小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主要表现在对班级、家庭、社区三个方面。对班级的责任意识,低中高年级的学生都表现了比较强烈的班级责任意识,如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努力为班级争光的学生占82%;对家庭的责任意识,学生表现得不尽如人意,经常与家长交流的学生只有三分之一。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愿给家长添麻烦的学生,一年级最低,为22.2%,五年级最高,也不到一半;对社区的责任意识,被调查者的表现也很不理想,不到半数的学生表示愿意主动和邻居一起扫雪,比例最低的是三年级学生。能够爱护小区的公共设施、花草树木的学生占54.8%,能自觉遵守居民公约,不在公共场合打闹喧哗的占42.3%。

4、对自然的责任意识

被调查学生表现出认识和行为之间的明显差别。如不乱扔废旧电池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34%,对有人捕杀青蛙感到非常生气的占45.2%,能提出环保好建议学生为57%,了解环境保护和人的生存之间关系的也占到总人数的50.1%。

三、小学生责任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研究,发现小学生责任意识发展存在着明显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对自己的责任意识模糊

研究发现,小学生明显存在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社会角色的现象,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还未从幼儿的角色中转变过来,中高年级的学生也存在难以认 清自我的现象。例如小学生虽然也表现出对自我社会角色的认识,但仅仅是机械反映社会的外部要求,并未真正被其接受。高年级学生对自身社会角色的定位模糊不清,如在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课堂纪律方面,只有27.5%的五年级学生认为自己做得很好。在保持正确的坐、站、看书、写字的姿势方面,只有1.85%的五年级学生认为自己做得非常好。

由于对自身的社会角色“不认识”或“认不清”,导致了小学生对自己责任意识的缺失。这种缺失表现在许多方面,最突出的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生活自理能力和意识欠缺。有21%的学生表示从不主动预习或上课不会听讲,访谈中许多家长也反映孩子在家中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很多孩子在家中学习必须由家长监督。在与小学生的交流中,许多小学生表示学习是为了将来找个好工作,能出人头地;有的小学生表示学习是因为父母要求,或是为博得老师的欢心,其实自己并不喜欢学习。这与社会舆论的错误导向和应试教育的思想残余紧密相关。虽然在问卷调查中,多数学生选择了自己能够整理学习用品,但在访谈中,很多教师反映,小学生生活自理意识和能力欠缺非常普遍,很多学生学习用品随处乱丢,在一、二年级的教室里随处可见学生丢在地上的橡皮、铅笔,三四年级的很多学生还不会系鞋带。对这一点,很多家长也表达了相同的意见,许多孩子在家中随意乱丢自己的东西,自己的事情总是要父母做,很多家长既担心、又无奈。

(二)对家庭的责任意识缺失

调查的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占据了绝对的比重,他们明显表现出自我意识发展滞后的特点,很多学生还未完全认识到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他们在活动中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与同情,尤其是对家长,更缺乏基本的关心。例如有23.8%的学生表示不太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平时有乱花钱的现象。对家长的访谈也发现,不少小学生花钱大手大脚,不管家庭的经济情况,盲目与他人攀比消费,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与家长吵闹。一些孩子对父母的关爱毫无感恩之心,将之视作天经地义。在与同学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也习惯以自己的好恶来左右同伴之间的交往,很少关注别人的感受,甚至为了自己的愉悦,伤害他人。在对他人的责任意识方面,小学生最为缺乏的就是对家长最基本的理解、关心和爱护。

(二)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淡漠

由于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和社会的原因,小学生普遍缺乏对社会的了解,更无法准确认识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因而,他们对社会缺乏基本的感性认识,在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上存在明显的欠缺。虽然在调查中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具有社会责任意识,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与真实的社会生活是基本隔绝的。如有44.5%的学生认为自己不会参加小区居民的公共劳动,可以明显的说明这 个问题。

(四)对自然的责任意识不足

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由于教育方式方法的原因以及学生自身的原因,这种认识并未得到真正的认同转化为主体的信念。例如,能做到不乱扔废旧电池的学生只有34%,很多学生对自然的责任意识还仅仅停留在初步认识阶段,真正意义的责任意识尚未形成。

四、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建议

研究发现,小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原因很复杂,与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个人都有密切的关系,在寻找问题的症结的同时,我们更有责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要走出传统的、自由的模式,寻求更科学、更高效的培养理念和措施。

(一)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基本原则

要遵循主体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层级性原则。

(二)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措施

1.培养主体意识,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和条件

培养小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是要求在教育过程中体现道德教育主体性理念,具体讲,就是要求教育者首先要把小学生视作责任意识的主体,承认他们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给与充分的尊重。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在家庭中他们是子女,在学校中他们是学生,小学生只有形成对自身社会角色的认同,他们方能深刻的去理解这一社会角色的价值和所应承担的责任,才能更好的认识其他社会角色的特点以及与自己的关系,在协作中深入认识、承担并体验自身的责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可以采用的方法很多,如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自身的价值与能力,可以借助必要的行为训练,辅之以激励。

2.整合教育资源,促进责任意识培养向生活回归

整合教育资源,首先要求责任意识培养走出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认识责任、生成责任意识、承担责任。责任存在于生活之中,学生的责任意识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课堂中知识传授式的方式不可能培养人的责任意识。传统的知识灌输带给学生的是精神的压抑和束缚,而不是主动承担责任的精神。因此,只有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学生才能真正体悟责任。

其次,在责任意识的培养中,仅靠学校的力量是难以胜任的,必须将社会、家庭等各种教育力量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教育影响力量,建构完整的网络。特别是在当前,这一要求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当前,家庭、社会、学校在责任意识培养的观念和实践中存在着明显的不统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功利思想占据了主导,在很大程度上消弱和抵消了学校教育的效果,使得小学生在多样化的观念之中难以抉择,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将各种力量有机的统一在一起,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效果才能得以保障。

3.遵循层级原则,加强责任意识培养的针对性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的发展水平很低,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较多的停留在感性的层面,缺乏对复杂社会关系本质的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小学高年级才开始对社会关系有模糊的认识。因此,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首先在目标的确立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针对高中低不同的年级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应当更多的着眼于结合他们的生活形成最朴素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积累责任意识发展所必需的感性材料和情感体验。对中高年级的学生的培养目标则可以较多的定位于对朴素责任意识的提升。在责任意识的培养方法和途径的选择时,应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多样化的方法和途径,以期获得理想的培养效果。总之,注重责任意识培养的顺序性、渐进性、层级性,是提高教育效果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植林.小学生责任意识与主题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06.1 [2]宋晔.“学会关心”与责任生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3.[3]杨成立.论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培养[J].科教文汇,2006.8.[4]刘玉风.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J].继续教育研究,2006.4.[5]汪明霞,何百通.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6.2.

第二篇: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研究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研究

摘 要:责任意识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更是责任教育成效的关键决定因素。本文详细阐述了大学生责任意识缺乏的表现,导致责任意识缺乏的内因与外因,同时也提出了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意识;现状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高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大学生还是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后备力量。因此,大学生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从长远角度来说,更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终成败。目前,加强素质教育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而责任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根基,只有责任意识教育到位,素质教育才能做出成效。

一、责任意识的涵义

在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责任意识”是一个被经常使用到的概念。当前在学术界对责任意识的定位研究中,责任意识的内涵比较宽泛,普遍认为责任意识包含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行为等多方面的内容。在本文中,笔者认为责任意识是“个体对本身所要承担责任的一种心理认同和趋向,是个体履行责任和认识责任的一种情感需要和心理态度”。责任意识更注重于个体对所要承担和履行责任认同和接受。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产生基础是责任认知,主要包括对内责任意识和对外责任意识。对内责任意识主要指自我责任意识,而对外责任意识包含对家庭责任意识、对他人责任意识和对社会责任意识。

二、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

就我国目前现状来看,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较为淡薄,无论是对内责任意识还是对外责任意识都存在缺失,以下分别从自我、家庭、他人、社会四个方面来阐述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缺失现状。

(一)自我责任意识缺失

部分大学生并不具备完善的自我责任意识,不能对自己负责,主要表现在:

(1)学习上没有明确方向和目标。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使得学生一下子放松下来,认为进了大学就完成了学习任务,不再督促自己努力上进,不再以学习专业课为中心,而是将重心转移到娱乐、放松、交友等方面。

(2)在自身生命方面,表现为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缺乏和生命责任意识的淡薄。由于大学阶段自主学习的特殊性,使他们容易迷失方向,生活上一些小挫折和困难随时都有可能成为触发他们逃避现实甚至轻生的导火线。

(3)爱情婚恋问题方面,未能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思想表现得过度开放化。交往中,部分大学生表现出明显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只是注重感情体验、生理需求,而忽视双方所应承担的义务和道德责任。

(二)家庭责任意识缺失

家庭是社会最小的单位,大学生不仅在社会中应该做一个好公民,在家里面也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家庭责任。作为当今的大学生,家庭中的儿女角色最基本的责任就是孝顺父母,团结兄妹。当代大学生以“90”后为主体,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对家庭责任意识认识不够深刻。程慧群所做的关于大学生责任意识的问卷调查显示:在与父母的沟通、交流上,近20%的同学是被动且消极的态度。而在实际行动中,只有近14%的同学可以坚持积极主动的承担家务责任,这说明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还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没有内化为自己的意识。

(三)他人责任意识缺失

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即关心帮助他人。由于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人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在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我们在对自己负责的同时,也要学会对他人负责,这样既帮助了他人,也发展了自我。如今在大学生群体中,他人责任意识淡化现象较为突出,例如对于图书馆占座一事,大部分同学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占座行动实际上是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大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对个人与他人间的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认识,而容易夸大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在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部分学生会倾向于前者。

(四)社会责任意识缺失

社会责任意识是个体在承担人类社会发展的责任中作出的行为选择、行为过程及后果是否符合内心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体验。部分大学生缺乏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正确认识,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弱化已成一种普遍的现象。有调查显示:在问及“社会服务实践行动”时,仅有2%的同学表示自己不愿意参加的想法,这说明绝大部分同学的意愿是好的,但是实践实际行为较差,这说明我们的教育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由此可见,他们在国家、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很多大学生显得功利和自私,认为个人利益大于一切,而失去了国家与社会利益原本应有的地位。

三、大学生责任意识缺乏的原因

(一)内因

(1)大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不够成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今大学生的年龄基本处于“第二次断乳期”,在自我意识、认知能力和人格发展方面趋于成熟,但心理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生理发展水平。他们有成人的身体,却没有成年人的社会经验和阅历以及分析事情的能力。由于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尚未成熟,部分大学生往往对自己定位过高、期望过高,制定目标时未能实事求是,使得目标与实际相差太大,以致难以实现。而一旦受挫又容易把问题归结为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2)对责任本身的解读有误。随着信息网络化,生活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等,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也发生了变化,使得部分大学生对责任概念理解模糊,认为责任的履行会阻碍自身的发展和各种权利与利益的获得。尤其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矛盾中,在没有各方面外在的保障下,如果该责任的履行与自己无切身利益关系,他们就只会为自身考虑,而放弃责任的履行。

(3)不能辩证的看待社会现实,个人价值定位模糊。多数大学生在接触一些负面的社会现实时,便对社会失去了信心,认为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黑暗面。他们看问题比较片面,不能很好的理解现在与未来,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同时,一直以来大学生的目标就是读好书考高分,这是他们唯一找到价值感和成就感的方面,对于责任感却只能是外在的一些皮毛。

(二)外因

(1)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通过社会存在起作用。转型期不良社会风气对大学生责任意识形成产生了不良影响。一些不良的观念正腐烛着人们的思想,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并流入学校影响着学生们。另外西方不良文化、个人主义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在大学生责任观念受到严重考验的时期,这些因素都会阻碍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也会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责任意识。

(2)学校责任意识教育存在问题。近年来,虽然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缺失现象引起了高校和社会的担忧,责任意识也越来越多为人重视。但就目前来看,一些学校并没有真正落实责任意识教育工作。同时德育模式脱离现实,呈现底线化,忽略了特殊年龄阶段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得责任意识教育与现实脱节。在教育方式上,依然采取灌输教学,只是把学生当做被动的知识信息受动者,造成主体意识得不到加强,无法内化为他们自身自觉行为。这些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都是很不利的。

(3)家庭责任意识教育缺失。首先,家庭的教养方式不当。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同,导致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父母的专制、放任、溺爱都不利于孩子责任意识的形成。当代的大学生大都是“421”家庭结构,两代人的关心和爱护助长了他们的依赖性。在自身独立都难以完成的情况下,很难有能力去回报家庭、奉献社会。在某种程度上父母长辈们甚至剥夺了他们去承担责任的机会,这已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障碍。其次,父母责任意识缺乏的示范作用。孩子们塑造健全人格的时期父母的素质是关键,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可以成为责任意识教育的范本,使孩子效仿和内化,父母之间相互推脱责任使得孩子对责任意识定位模糊或错误,父母对社会责任意识的淡漠让孩子认为没有责任意识是合乎情理的,所以父母本身对责任意识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素质。再次,家庭教育目标狭窄。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父母更多的是只关注子女的学习,除了学习之外,其它事情都是父母亲全部“包办”。这种重智育轻德育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造成子女过度的对他人产生依赖的习惯,同时也导致子女人格的不健全,步入社会时就难以承担更多的责任。

四、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建议

(一)彰显高校责任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应当把责任意识教育当成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不仅倡导,更要实行。各个学校应把素质教育摆到和智育一样的高度来推行。试想如果学校和社会像重视成绩一样去重视学生的责任品质,那么素质教育也一定会被顺风顺水实施。

(二)有规划开展系统的责任意识教育

责任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每个阶段有不同的责任素质,从学校到家庭,我们都要创造尽可能完备的环境和氛围,低年级到高年级系统性进行责任意识教育,才有可能使之内化,并指导实践。

(三)与实践相结合

素质教育是一种非理论的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只有融入到现实的案例和生活中才有其教育价值,如果单纯将责任意识当成一种规范来灌输,就会悖离素质教育的初衷,脱离素质教育的目的。所以,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创造实践基地,融合活动体验,才能真正将责任意识教育有效开展。

大学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承担着祖国建设的重任,做好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 郭金鸿.道德责任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 叶浩生,况志华.责任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3] 程惠群.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研究[D],2012.[4] 陈欣.责任意识新探:基于行为博弈论视角[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05-109.作者简介:

郝红艳(1981,11~)女,河北藁城人,现为人文素质教育中心教师,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第三篇:小学生责任意识现状与思考(修改)

关于小学生责任意识现状与思考

摘要: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终身道德素养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一个人未来职业与生活支撑性因素。小学生阶段作为一个人一生责任意识形成的起点,培养小学生的初始责任意识,对该学生的影响是终生性的。如何有效的把握好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结合现状,通过合适的内外教育途径,培养学生优秀的责任品质,是小学教育本源性思考的要点之一。

关键词:责任意识

核心要素

本源性思考 引言:

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终身道德素养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一个人未来职业与生活支撑性因素。它是一个人“成人”的根本,成才的基础,更是社会文明和谐的支撑点之一。客观探究小学责任教育的现状,思考有效的策略,是教育回归本源的基础。小学教育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未来有责任感社会合格公民。

一、当前小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

(1)自律责任感不足。

由于独生子女及相对较优越的家族教育环境,无论是初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还是在就读的高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着行为基础差、习惯差、自律性不强等责任意识方面的缺失。

(2)不懂有责任地去回馈、感恩家庭与他人。

家庭责任意识是孩子一生幸福的根基,而现在的小学生大多在 多重长辈和外在环境呵护中长大,习惯了家人为他着想,习惯了别人为他着想,不懂得、不习惯有责任地去回馈与感恩家庭与他人。而这种初始的责任意识,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基础。因此,培养这种责任意识是我们必须用心坚守的责任。

(3)个人意识强,但集体意识、公德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少。

新时期的小学生自我意识较强,以自我为出发点,过分关注自身利益;在集体活动中,缺乏参与或合作意识,且奉献意识较弱;对各类规则的感知度明显不够,缺乏对“义务”的理解度和承担力。部分同学公德诚信意识较为淡薄,肆意损坏公物,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且不能尊重、体贴家人、老师、同学和其他人的辛苦劳动。

(4)想法丰富,但持续行动力不足、挫折承载力不强,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

现在的小学生接触的新事物、新知识多,富有丰富的想象力,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配合家长们的“望子成龙”愿望,他们会同时对很多事情感兴趣,但持续性较差。他们受不了被忽视、受不了被批评、受不了“不是中心”等等,并以此为借口,学会逃避,学会轻易放弃,学会逃避责任。久而久之相当多的学生自我中心的意识较强,缺乏承担对学校、对班级、对家庭、对社会责任与义务的意识。

二、当代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策略的责任性思考

(1)以生为本,从小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成长规律、成长 环境和个体差异出发,唤起孩子内心自发的责任意识。让这种责任意识在学校、家庭、相关外在环境等责任主体的无数次内化与外在影响的交替中逐步培养形成。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需要我们有效尊重与信任中不断产生的。首先要了解他们,理解、尊重他们,要走入他们的内心。对于当前小学生的责任现状,要客观的思考,不能一味地批评、否定,要针对个体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引导。

(2)充分利用好班级课堂等主渠道,将责任意识有效的融入主渠道进程之中。

通过主渠道的作用,促使责任意识教育内容真正能进入他们的头脑,走进他们的心里。除了常规课堂,责任教育还应融入学生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去。

(3)发挥教师、家长及相关群体的言传身教及示范引领作用。

做责任之师,身教重于言教,教育者在平时工作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教师的责任感与人格品质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学生会从内心中产生向上的敬畏心理。家长及相关方面的责任示范作用,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成效。如班级、校园的责任小榜样等。

(4)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主题活动。

责任意识是在后天不断的强化中习得的,稳定的责任意识,需要长期反复的实践强化。小学生责任意识的教育优其要重视实践环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恰当有效的平台,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体验对他人,对家庭,对他人及社会的责任实践。力求让每一同学都能在实践活动中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义务,明白“学知识,学做人”是自己最主体的责任。

(5)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局部的环境主要呈现为班级、学校、家庭、网络及相关群体(亲戚、朋友、社会等),这些环境对孩子个人责任意识的形成与培养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努力构建家庭、学校、班级、网络等这些基本可控四位一体的主体责任教育主体系。班级与家庭是学生生活的基本结构单元,因此这两个主体结构单元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有潜在的决定性的影响力。学校与网络是学生生活与活动的主场所,是学生获得做人知识与学习知识的主阵地,利用不同的载体,营造人人讲责任的校园氛围,创建责任教育文化,明确各自在主场所中的责任担当。

(6)健全责任教育保障机制。

首先依据学校实际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去明确责任,如班规、校规、课规的责任制度,明确所有教育责任单元在学生的生活、学习空间中应承担的责任。如作为班级责任主体的一员,必须有集体观念,有责任去关心这个集体,参与这个集体活动,有责任去做好自己责任范围内的事。其次,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增加责任感,通过考评激励、督促作用,提高学生接受责任感教育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客观上对学生起到导向作用,使学生必须遵守班规、校规、课规,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对自己、对家,对班、对校、对他人负起责任。

三、结束语

少年强,则中国强。有责任的民族,是千千万万个有责任的个体组成。注重对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学校必须承担的教育责任,也是社会文明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本文在客观探索小学生责任意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六点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的思考性策略,以期能为学校教育工作中本源性教育提供一点指导性意见。这也是作者本人,作为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一份责任意识。

第四篇:小学生责任意识的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纵观世界各国,关注公民教育已成为教育面向21世纪的全球性现象,其中青少年公民意识的培养已成了各国教育共同关注的课题。不少国家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报告中,都把道德价值和公民责任感的培养提到了议事日程,一些国家更是把国际意识、民族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公民意识列为生存能力的重要内容。可见,注重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已是世界教育的共同趋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一提法意义重大。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是几代中国人民的梦想,这一梦想要得到实现,需要以坚实的物质文明为基础,需要现代化的政治制度作保障,更需要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人民为支撑。我们认为,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是培养现代公民意识的重中之重,探索和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教育应成为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重要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提升小学生的公民能力,使学生具有健康生活、遵守规则、学会尊重、担负责任、拥有诚信、具有爱心等公民意识和素养,成为爱国、爱他人、守法、履行公民义务、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

从学校发展来讲,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小学生责任意识教育”从局部的探讨上升到“公民教育”整体论视野的高度,统领我校在德育教育方面的系列活动,从而形成鲜明的、科学的学校德育教育活动的特色,提升我校的办学文化品位,焕发学校生命的活力。

具体目标:

1.开展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生活”的责任意识与能力:在实践中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形成敢于担当的生命价值观。

2.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形成“遵守规则”的责任意识:在实践中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公共道德与秩序的准则与规范,并能自觉地遵守。能明确遵守规则的权利与责任,学会通过行动来维持规则执行的技能。

3.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形成“尊重他人”的意识与能力: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关爱与宽容,学会理解与尊重,学会合作与共享,懂得文明礼仪与交际。

4.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担负责任”的意识与能力:在实践中让学生了解每个公民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对人与事、社会与环境、国家与世界都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

5.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形成“诚实守信”的责任意识:在实践中让学生明确诚实守信是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一种责任,并努力做到用真诚的态度处置学习生活中的一切事情,为人待事诚实守信。

研究内容:

1.深入挖掘“责任”的内涵。2.小学生责任意识现状的调查分析。

3.小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策略的行动研究(包括如何在课堂教学、校内活动和家庭与社会实践中培育小学生责任意识的方法与模式)。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本课题以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个别与集体跟踪研究。将围绕改革课堂教学,拓展校内活动,开辟社会大课堂这三条主线,通过各种活动的设计,达到研究目的。

2.时代性原则:教育实践一定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才有生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生公民意识的内涵也相应有所改变,根据时代需要,与时俱进地开展各项研究活动。

3.主体性原则:本课题的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更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了解学生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的参与,给学生尽可能充分的表现和选择的机会,还应特别注意学生参与活动的反馈意见和信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修正和优化研究内容。

4.循序渐进原则:本着逐步提高的原则,对实施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年级段提出不同要求,循序进行,使学生最终获得公民的基本素养。5.团结合作原则:个人的力量和集体的力量所达到的效果是不同的,在一个集体中,学会合作、学会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是十分重要的。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拟采取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开展课题研究,以获取小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的具体策略,使我们的学生成长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履行公民义务、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

1.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教育杂志、理论书籍等多种渠道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此类研究状况及成果,搜集相关理论依据与资料,最大限度地为课题提供理论支撑,把握研究方向。

2.调查研究法:课题初期,我们将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以了解小学生责任意识现状,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3.实验研究法:在学校各年级选取实验班级,展开研究。4.行动研究法:

a.争取学生家长、街道和社区的支持,在学校、家庭、社区的密切配合下,进行小学生责任意识研究,找到培育的切入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育活动。

b.通过班级建设,推进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研究。

c.发挥学科特长,进行全学科渗透。学校所开设的全部课程都包含公民意识培养的内容,《品生(品社)》是学校进行公民基本素养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并认真实施好课程。学校要求全体教师要在任教学科中增强公民意识教育,针对不同年级,分层次、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小学生责任意识教育。

d.通过各种平台,扩大培养力度。(如: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电视台和学校网站等)

e.探索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在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中的内容和方法,推进小学生公民意识的行动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措施

1.加强学习和培训,更新教育观念。

为了课题的顺利实施,学校将加强培训、更新理念,把课题研究纳入学校日常教学工作。

2.领导高度重视,激励教师参与。

将本课题定为学校重点课题,坚持领导主抓,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同时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组织骨干教师开展专题研究,并建立奖励机制。

3.寻求专家队伍的支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开展学习交流,保证课题顺利进行。4.保证课题研究经费。

六、课题研究的价值

责任意识在小学生个体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所承担的责任与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是分不开的,现代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个体担任角色的丰富性,个体的责任范围也不断扩展。本课题的研究思想和内容已超出了一般的德育范畴,研究的核心价值观是“健康、尊重、责任、诚信、关爱、卓越”,并从关注“人的健康主动发展”的视角来构建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措施。通过家、校、社、联合阵地建设、雏鹰争章和班级建设这几种新的研究途径,来推进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研究。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小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价值,更要认识到研究过程中学生的即时成长价值;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对学生本人成长的重要价值,更要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来重视公民素养的培育,这将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为教育者,我们将继续把课题研究推向更深更广。最后,真诚希望上级领导和专家能到我校进行现场指导和帮助,以使我们学校的课题研究迈出新的步伐,使学校德育在教育科研过程中在新德育的道路上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研究周期为三年。(2013年10月——2016年10月)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5月)组建机构,明确目标。查阅文献,学校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学生状况分析(研究对象前测);培训课题研究教师;制定培养目标。研究调查资料,开展论证与申报,拟定研究方案,组织研究力量,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建立课题研究网络,完善课题管理办法,举行开题报告会。第二阶段:实验课题具体实施阶段(2014年5月——2015年12月)

努力探索出适合本校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制定研究计划,进入实质性研究。修订课题《研究方案》,修订《培养目标》;制订每学期的《研究计划》;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会;研究对象后测。开展实践活动,开出公民教育观摩课、活动观摩,全面开展研究。

第三价段:课题研究结题(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整理各种研究材料进行统计整理、分析总结;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形成各种研究成果,召开结题鉴定会。将责任教育有效落到实处,达成课题研究的目标。

八、预期研究成果

1.《小学生公民意识培育行动研究》研究报告。

2.教师的论文、经验总结、优秀教学设计、特色案例、个案集。3.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活动案例集。

4.学生活动图集。

本溪市迎宾小学课题组

2013年 10月

第五篇:旅游业交通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实证研究

旅游业交通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实证研究(1)摘 要 武当山旅游资源独特,文化底蕴深厚,但是相对滞后的旅游交通管理手段及现实条件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文章以实证形式分析了武当山旅游资源禀赋以及交通管理现状,并从交通路线管理、交通工具和景区道路的改革与发展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旅游交通管理 实证 武当山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交通管理条件是地区旅游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其可进入性、网络化程度以及道路质量的优劣,对客源吸引、线路组织、旅游大环境的营造等方面均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如果没有完善的交通管理网络系统的支撑,即使再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只能处于待开发状态,无法充分发挥其旅游经济价值,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制约。

武当山区位条件优越,资源独特、道教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道教圣地,武当山发展的潜力是很大的。然而旅游交通的管理手段滞后却成为制约武当山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巨大的瓶颈。为了提高武当山旅游资源的可进入性,提升其真正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档次,对武当山旅游交通管理的再认识是很必要的。1 武当山旅游资源评价

武当山有着无与伦比的美,是自然美与人文美高度和谐的统一,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1)武当山自然景观奇特绚丽。这里层峦叠壑,有72峰、36岩、24涧、11洞、10石、9台等胜景。主峰天柱峰素有“一柱擎天”之誉;环绕主峰的众峰千奇百怪,争雄斗奇,但又朝向主峰,形成天造地设“万山来朝”奇观。武当山四季景色各异,不管何时游览都能享受其神秘空灵的自然美景。

(2)武当山道教建筑雄伟壮观。这里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发祥地,所建道教古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号称“万古之奇观”。据统计,唐至清代共建宫观庙宇500多处、2万余间。明代鼎盛,皇帝把武当山道场作为皇室家庙,建成9宫9观等33处建筑群。现存较完好的古建筑129处,仍不失当年宏伟气势。

(3)武当山道教文化源远流长。除道教建筑外,武当山的道教武术、道教音乐、道教法事、道教药膳、道教珍贵文物等也蜚声海内外,特别是武当拳更是在国际上享有广泛声誉。另外,武当有关真武等的传说故事、风俗民情等也丰富多彩,异彩纷呈。武当山旅游交通管理现状分析

2.1 武当山旅游交通管理现状

(1)公路交通。为发展旅游业的需要,武当山的公路交通近几年来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改善。目前,316国道(汉十公路)、209国道穿境而过,汉十高速公路十堰至襄樊段已经开通,初步形成了“十”字形的交通网。武汉至十堰、十堰至银川的高速公路正在兴建和完善,将进一步改善武当山的旅游交通,促进武当山旅游事业的发展。景区外交通:武当山发往全国各地或途径武当山的班车北达北京、石家庄、郑州;西到汉中、安康、西安;东到南京、无锡,南达长沙、深圳等。省内交通更是四通八达。

景区内交通:武当山城区到乌鸦岭25km旅游公路、老君堂至琼台中观15km索道公路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山路转弯处还专门安装了反光镜;蒿口至五龙宫、官山吕家河至田畈业已修通旅游公路。武当山旅游制定车辆有100多辆,司售人员服务较周到,游客上下山比较方便,乘车收费较合理。武当山正拟建旅游车队,以期把旅游交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铁路交通。武当山附近的火车站有:武当山站、武当山西站(六里坪站,距武当山11km)、十堰站(距武当山34km)。襄渝铁路横贯武当山麓。开通的铁路旅客列车经过武当山的有40多列,分别至北京、上海、广州、厦门、青岛、武汉、郑州、西安、洛阳等大中城市。且武汉到武当山有专门的旅游专线车。

(3)航空。老河口机场距离武当山90km、襄樊机场距离武当山180km、武汉机场距离武当山500km。且老河口机场正在扩建,将开通北京、广州、西安等大中城市的航班。2.2 武当山旅游交通管理的现实问题

随着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以及发展旅游业意识的增强,武当山地方政府近年来在武当山旅游交通方面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和投入。但短期内,武当山旅游交通管理还跟不上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步伐,与其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也极不相称。在安全、方便、快捷的旅游交通上,武当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从公路交通方面看。武当山只是初步形成“十”字形的交通网,两条国道也是多年前修建,路况条件难以满足旅游交通需求。同时,通往武当山的交通车辆也只是提供一般运营服务,根本没有为专程前往武当山的游客提供的旅游专线车辆,尤其是公路运输工具在软硬件方面都没有达到要求。武当山从山门到南岩这一段公路与国内其他很多景区相比确实上了一定档次,不仅提高了景区内车辆的安全性,也使武当山旅游交通总的面貌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但由于山路弯度较大,加上形形色色的车辆出入,每年还是有大型交通事故发生。此外,普通的巴士没有起到带客“游”的目的,仅仅作为一个把旅客带上山的交通工具。

(2)从铁路方面看。虽然武当山站处于襄渝铁路沿线,却只是一个小站。据近年的列车时刻表来看,前几年并没有武当山这一站。游客只能在六里坪(距武当山11km)或十堰站(距武当山34km)下车后改乘中巴到武当山。为了发展武当山旅游业的需要,近几年新增了武昌至十堰的旅游专线车,并且专设了武当山一站。作为一个过路站,列车在武当山只停留10分钟。而且游客在武当山站根本买不到卧铺票,就连硬座票也不能完全保证。返程游客只能提前到十堰站订票。如此交通条件,根本不能满足游客需求。

(3)从航空运输方面看。最近的老河口机场和襄樊机场距武当山分别为90km和180km,虽然从这两个机场到武当山的公路交通非常便利,但增加了游客的路程时间;且下了飞机又转乘汽车,易给游客带来负面心理影响。据调查,这两个机场主要接待的是国外游客,他们要先坐飞机抵达北京,然后再从北京乘飞机到武当山。外国游客对旅游安全、舒适、便捷等方面要求相对较高。但是这两个机场的班机都是小型飞机,从安全系数、便利程度和运输档次上都难以满足外国游客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海外市场的开发。武当山旅游交通管理问题之对策分析

(1)景区外的交通管理方面,可以增加旅游专线的铁路、公路、航空客运班车和班机。对这些专线车进行内部改造和外部包装,使其成为真正的服务于游客的“旅游车”。例如,在车内以风光片、专题片的形式面向游客进行报道。在景区运营的旅游车配备服务人员,随车介绍沿途风景名胜、风俗民情、旅游须知等。丰富游客旅游生活,增加对武当旅游区的了解,增添旅游活动的乐趣。另外,政府与铁路部门应多多沟通,将武当山站设为停靠大站,增加在武当山站停靠的列车次数,并且游客在武当山站也可购买当日返程硬卧票。航空客运方面,如果有能力的话,最好有武当山自己的机场。增加航班数量,增添大型直升飞机,提高飞行的安全性能。

(2)对于景区内部的交通管理,武当山的旅游交通管理手段及方法必须以国内外成功发展的例子为榜样,建设现代化的旅游交通管理网络。

一是线路设计方面。武当山还应该增加旅游线路的设计和规划。目前,武当山的主体线路是一日游的“道教建筑游”,这一线路已经陈旧,不能适应多元化的市场需求。精品线路如“两山一江游”、“秦楚帝王文化游”、“秦巴风情游”、“南水北调中线源头游”“武当道教文化游”等,由于处于正在开发阶段,组织的游客也不多。由于线路开发不够,游客不能全面领略武当山的道教文化,于是就有了有些游客所说的“武当山不可不去,也不可再去”的说法。因此对武当山的线路设计应遵循系统性、适当超前性、“风景线”、以人为本和保护环境的原则,将景点用线路串起来,既可以增加景点数量,延长游客的观光时间,又真正做到让游客满意。

二是公路交通工具方面。可以考虑禁止外部车辆进入武当山景区,在景区内部统一使用“旅游敞篷车”。这种敞篷车以电力作为能源,比九寨沟的“绿色环保车”更为干净。与武当山目前运营的巴士相比,“旅游敞篷车”安全、无污染,还能满足游客悠闲欣赏沿途风景的要求。

从索道工具来看,武当山索道自投入运营以来争议颇多。部分专家认为,在景观核心区内建观光电梯,破坏了自然风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景观变得很不和谐。同时,由于索道的快捷,缩短了游客在景区的停留时间,对旅游区的经济并非是件好事。也有专家认为,项目本身对当地自然环境影响不大,影响主要来自其附属设施如停车场等。笔者调查发现,武当山索道主要是建在山的背面,并非核心景观区;而且,乘坐索道可以俯瞰走神道所不能看到的自然美景。再者,建设索道本是为了方便游客,不能单从景区的经济目的出发而否定索道的服务功能。如果武断地去拆除索道,那么由此所带来的建筑垃圾和对景点的破坏也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对于武当山的索道建设运营,我们应多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案例,在方便游客和环境保护之间达到适度的平衡。作为一种特色交通工具,从乌鸦岭到上金顶的一段山路上,有很多轿夫在路途等候着提供服务,价钱从20~200元不等。这段路比较艰险难走,轿夫的出现方便了游客,而且这种特色交通方式也成为武当山交通旅游的一道风景线。但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当地政府对轿夫还没有很系统的管制,这种交通方式也还没有为广大的游客所接受。

三是景区道路。除了交通工具外,包括公路和步行道在内的景区道路也是重要一环。对于景区建设来说,一方面要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任何开发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另一方面也应充分考虑到游客的需要;同时,还应在解决人造设施与景区自然风光的协调问题上下功夫。总之,在武当山景区应该实现交通设施景观化。

我们再来看一看武当山目前的步行道。武当山步行道主要是乌鸦岭到南岩和金顶的道路。通往南岩的朝拜道比较平缓好走。通往金顶有明代和清代两条古神道,明道较为艰险,但是景致绝佳。一般人都愿意沿此道登金顶。但由于路途遥远又艰难,对中老年人和小孩来说很困难。当地政府正考虑对此道路重新铺砌为青石板路。因为这既能给游客带来方便,又能体现神道古朴的韵味。如果这一措施得以实施,也将是武当山另一道风景线。

当然,从武当上旅游业管理的实证研究上看,在发展绿色旅游交通、推进旅游可持续发展方面,旅游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期待着我国旅游行业综合旅游交通网络的日趋完善和旅游行业的兴旺腾飞。

参考文献 范学锋.武当山旅游手册[M].湖南:湖南地图出版社,2004 2 费振家.武当旅游交通研究[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3)龙启德.贵州森林旅游交通线路及旅游线路的组织与规划探讨[J].贵州林业科技,2003(11)

Ps:上述资料来源于互联网

下载小学生责任意识现状的实证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生责任意识现状的实证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旅游业交通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实证研究

    摘 要 武当山旅游资源独特,文化底蕴深厚,但是相对滞后的旅游交通管理手段及现实条件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文章以实证形式分析了武当山旅游资源禀赋以及交通管理现状,并从交通......

    实证会计研究在我国的现状及其前瞻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实证会计研究在我国的现状及其前瞻 作者:程仲鸣 来源:《财会通讯》2003年第01期......

    实证研究的内容

    实证研究的内容、特点、优势、劣势 内容: 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 实证主义所推崇......

    小学生拖延现状及其策略研究

    小学生学习拖延现状及其策略研究 专业:小学教育 班级:10小教一班 :庞雅楠 〔摘要〕学习拖延是指学生在有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将某一项必须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不断推迟延后的一种......

    小学生减负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研究现状 数学系 10级1班 陈佩 20101021104 一、《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之“忧”国内研究现状 1、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 家长并不领情 (1)学校“减负”,家庭“增负”。如果......

    上海大学生媒介接触现状的个案及实证研究

    上海大学生媒介接触现状的个案及实证研究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内容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文献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立足于已有研究,主要结合访谈中大学生自我表述的生动话语,深入探......

    大学生责任意识提升研究

    大学生责任意识提升研究 【摘要】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也作为国家建设的后备军,肩上有着沉甸甸的责任。然而,因为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再加上网络上信息多元化的影响,......

    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有一些孩子生活草率、做事不认真、学习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