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意

时间:2019-05-14 00:08: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意》。

第一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意

【发布单位】河南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豫政 〔2009〕77号 【发布日期】2009-09-05 【生效日期】2009-09-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河南省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豫政 〔2009〕77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积极承接境内外产业转移,促进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把招商引资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工作来抓,加快承接境内外产业转移,努力建立促进招商引资的新机制。顺应产业转移规律,借鉴沿海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成功经验,为我省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制度保障。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调控相结合,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相并重,改善民生与提升产业优势相统一,发挥比较优势与促进互利共赢相协调。结合我省产业振兴规划,以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和各类产业集聚区为主要载体,找准承接产业转移的结合点和突破口,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打造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为我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保持我省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态势提供强大动力。

二、主要任务

(一)明确主攻方向,以大招商推动产业大转移。各地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地优势,有重点地确定主攻方向,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承接,着力引进一批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大项目,不断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要创新招商方式,实行专业招商、专题招商或“点对点”产业对接,支持采取资源整合、异地托管、项目共建、税收共享等方式积极承接发达地区链式或集群式产业转移。当前,境外重点承接香港、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境内重点承接珠三角、长三角、闽东南和环渤海地区的产业转移项目。

(二)提高承接质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坚持承接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相结合,积极承接高新技术企业和有技术、有品牌、有市场的国际知名企业,着力承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服务外包业等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大力承接食品、纺织、服装、轻工、电子、医药、机械和装备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严格项目落户门槛,运用土地价格、规划、环保、项目准入等手段,严禁引进能耗高、污染重的低水平项目。在承接沿海企业整体搬迁时,鼓励企业同时更新技术、更新设备,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

(三)构建特色园区,打造一批环境优良的承接载体。依托全省175个产业集聚区,引导同类企业集中发展,发挥集群协同效应,降低企业发展成本,建设产业特色突出、配套体系完善、发展环境优良、体制机制灵活、带动作用明显的产业园区,形成投资带动效应,使之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积极推行区中园开发模式,鼓励依托大企业、大项目开展以商招商,设立专业园区和特色园区。充分发挥郑汴新区的龙头带动和省级以上开发区的引领示范作用。完善提升郑州出口加工区特有的保税物流功能,争取省进口物资公共保税中心尽快取得B型资质,为我省企业提供保税物流和“入区退税”政策服务。

(四)创新开发模式,共建共享“飞地经济”。鼓励试行以行业协会或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模式,组建和引进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园区开发公司,促进园区建设和管理市场化、企业化。鼓励重点承接产业转移市、县(市、区)探索与境内外商协会及沿海地区实力强、信誉好的经济实体合作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发展共建共享的“飞地经济”,实行税收分成,带动我省就业、技术进步和相关配套产业的兴起,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五)培育重点承接地,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优先支持国家确定的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建设,引导和促进加工贸易跨越式发展。发挥郑州出口加工区、省级加工贸易转移重点承接地和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等工业园区的示范带动效应,形成若干加工贸易重点集聚区,开创布局合理、比较优势明显、区域特色鲜明的加工贸易发展新格局,不断提高加工贸易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

(六)推动国企战略重组。鼓励、支持我省国有大企业与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积极推进能源、化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钢铁、有色、装备制造等行业国有骨干企业的战略重组,促进技术、产品的自主创新和升级换代,优化资本结构,提高经济的外向度,培育一批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三、扶持政策

(一)认真贯彻《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豫政〔2009〕62号),在土地利用、环境容量、财税扶持、金融支持等方面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政策。

(二)用好用足国家优惠政策。对承接的高新技术企业,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的,自认定(复审)合格的当年起可依照规定,申请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承接的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按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三)进一步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1.省财政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对市、县(市、区)产业集聚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的奖励。各市、县(市、区)都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产业转移项目顺利落户。

2.承接的产业转移项目所缴纳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部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3.2009―2012年,对转移到产业集聚区的出口型企业,比照郑州出口加工区实行国内运费补助政策,按照预算管理级次,所需费用由省、市或县(市)各负担50%,具体按产业集聚区所属财政级次办理。

4.2009―2012年,对承接的产业转移项目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除中央规定的收费项目外,免收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四)保障项目建设用地。各类开发园区存量土地要优先用于符合园区产业规划的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列入省重点的产业转移项目用地由省预留年度用地指标予以保障,其他项目由各地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解决。

(五)推行用工优惠措施。对产业转移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其为就业困难人员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给予补贴。

(六)鼓励承接创新型项目。对转移到我省的高新技术项目,在申请使用自主创新资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贴息资金等科技专项资金时,优先予以扶持。承接的产业转移企业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允许再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四、工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机制,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对外开放“一把手”工程的重要内容,摆到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认真研究制定当地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政策措施,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省直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的强大合力,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二)强化目标考核。各级政府要把承接产业转移纳入目标管理体系,加强检查,跟踪问效。省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在对外开放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中增加承接产业转移内容,加强对各地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协调,定期通报各市工作进展情况。

(三)完善激励机制。为激励各地千方百计承接境内外产业转移,要把承接产业转移情况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省里安排的产业转移专项资金,要避免“撒胡椒面”和平均分配,重点用于奖励承接产业转移中成效突出的产业集聚区。

(四)树立服务意识。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以服务基层、服务企业为宗旨,强化对承接产业转移重大合作项目的跟踪服务,尤其是在项目的核准、备案、规划、土地和环保手续等方面,要简化程序,提高效率,限期办结,加快推进项目的实施。

以上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九月五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主动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加快重庆经济发展

主动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加快重庆经济发展

一、东部沿海产业转移趋势越来越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不断创造经济奇迹。如以上海为龙头、由浙江和江苏15个城市构成的“长三角”经济圈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5.9%的人口,创造出占全国15—20%的经济总量。

近年来,随着东部沿海的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成本快速上涨,部分传统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趋势加快。2005年上海、广州两地工业用地每平方米分别为782元、556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0%、21%。另一方面,随着东部沿海积极承接国际高端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转移的动力也不断增强。

二、东部沿海产业转移为重庆加快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

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弥补我市建设资金不足。在争取国债资金难度日渐加大的背景下,吸引东部企业投资正成为解决我市资金短缺的重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仅福建、广东两省知名企业投资我市的重大项目就有11个,合同金额160多亿元。

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助推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东部沿海投资我市的不少企业规模较大、管理水平较高,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能力较强,有利于加快我市产业升级。如格力空调重庆生产基地等制造业项目相继实施,带动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优化工业布局,提高我市产业积聚能力。

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为我市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山东如意、浙江奥康、雅戈尔等一大批纺织、服装、皮鞋等劳动密集型项目相继落地重庆,吸纳了大量劳动力。据有关部门测算,山东如意科技集团在万州的投资项目建成后,可解决6000人就业。

三、影响重庆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一是物流成本相对较高。重庆地处西部内陆,物流成本相对较高。例如,以上海口岸为目的地,重庆每标准集装箱的水运成本为3700元,比武汉高23%;公路为11240元,高105%;铁路为5622元,高55%。

二是配套能力不强。除了相对发达的汽车摩托车配件产业外,其余产业产品零部件配套率低,大部分核心零部件和电子元器件从沿海购进;各开发区(园区)项目之间在原材料、产品的协作关联度不高;各区县产业同构化现象较明显,产业特色不鲜明;物流、生产性金融业不够发达;市场中介发育不完善。

三是人才较为缺乏。我市高技能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比重为2.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高级职称人才占比5.2%,低于全国0.8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只占23%;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只占1.7%。

四、对策建议

(一)研究降低物流成本政策

合理布局各种交通枢纽、站场,注重各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和协调发展,加强与跨区域交通的衔接,搭建便捷的物流平台。引导企业选择合理运输途径和运输方式,降低运输费用。强化高速公路成本收益核算,合理确定收费标准,试行高速公路收费听证制度。改革目前按车型收费制度,积极探索“年票制”和“计重收费”相结合的高速公路收费方式,实现“少载少缴、多载多缴、空车受惠、超限受罚”。

(二)提高产业协作配套能力

围绕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中小企业,形成核心企业、配套企业、生产性服务企业紧密结合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提高产业积聚能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门化发展,提升商贸业发展水平,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加快构建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体系,积极发展生产性金融服务业和中介服务业。

(三)面向企业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职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产业技术大军。调整普通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面向企业培训实用型人才。建立统一的人才市场体系,清除人才流动的各种体制障碍,促进各类人才合理流动。

第三篇:主动承接柳州产业转移 加快柳城县域经济发展

主动承接柳州产业转移 加快柳城县域经济发展

柳城县委办 罗实

内容提要:全文纵观柳州市和柳城县的产业状况,分析了柳城如何借市兴县,利用自身的各项优势,主动承接柳州产业转移,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县域经济、产业转移、支柱产业

柳城县近年来得益于柳州市“一小时经济圈”区位优势,县域经济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特别在2009年三次产业比例为32.1:34.2:33.7,第二产业历史上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工业支撑了柳城经济的快速发展,柳城的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质的飞跃。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柳州实施“三年四千亿,工业再翻番”战略的第一年。面对历史发展的黄金期,柳城应围绕“借市兴县”的工作思路,把承接柳州产业转移与柳城县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推进工业化进程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吸纳资金、先进设备、管理方法、经营理念、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形成自己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和新机制,为柳城县经济腾飞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契机和条件。

一、柳城承接柳州产业转移取得的成效

(一)招商引资捷报频传。2009年柳城县实现工业总产值40.26亿元,增长7.27%,实施续建、新建项目230项,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85亿元,增长67.7%,是柳城县历年来项目建设 数量最多、投资总量最大、投资增幅最高的一年。招商引资成为助推经济发展强力引擎,全年新引进项目22个,项目总投资16136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75%;实施项目45个,项目总投资30226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8.22%。累计到位资金首次突破10个亿,达10.31亿元,增长25.12%。

(二)承接柳州产业转移成效明显。一是在已实施项目中,承接柳州产业转移项目14个,项目总投资157944万元,占总实施项目的52.61%。柳州五菱汽车配套产业链重要一环五顺汽配项目顺利签约入驻沙埔片区,柳州市退城近郊重大项目东风化工入驻六塘片区,为柳城县主动规划对接柳州,承接柳州产业转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有力推动柳城县的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拓宽了柳城支柱产业的产业链,从而形成“招一个、引一串、带一片”的带动效应。二是在洽谈项目中,承接柳州产业转移项目11个,项目总投资125350万元,占洽谈项目的33.86%.柳城县在加大工业园区建设的基础上,根据产业结构特点进行招商引资;其中金元机械制造项目和特纳矿业公司新建年产6万吨超微细重钙项目都是由于原上游企业入驻后,带动其下游产业链的企业跟进,产业聚集效应明显。

(三)工业项目引进规模迅速扩大。目前,柳城县共实施项目34个,其中工业类项目15个, 同比增长87.5 %,项目总投资167944万元。除已签约五顺汽配项目、和庆工贸项目等待桥梁修建外,前期签约的金特机械项目、环龙建材项目和鸿森家具项 目也已井然有序的进行项目建设。从我县招商引资的整体发展形势看,工业项目引进规模迅速扩大,改变了我县招商引资以房地产项目为主的情况,工业项目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二、柳城县承接柳州产业转移的优势

(一)区位优势明显。柳城县位于广西工业总体布局的“一轴两廊”上,处于柳州市一小时经济圈和两小时经济带的连接点上,是柳州市打造209国道经济长廊的核心地区,对柳北三县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目前正加紧建设柳州主要卫星城和城市后花园。

(二)配套产业聚集效应增速。柳城县近年来着力以农副产品加工、汽配及机械铸造和化工清洁能源为招商引资重点,引进了柳城县川东化工公司、广西兴发化工公司、柳州鑫能生物发电公司、广西日田集团、柳城县忠科机械配件公司等19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目前已形成农产品加工、化工、机械汽配等产业集聚效应。

(三)交通优势突出。公路有宜柳高速公路、209国道和马大二级路经过;铁路有枝柳线、黔桂线、焦柳线过境;水路有龙江、融江、柳江穿县而过。

1.河西片区东连209国道,西经马大二级公路与宜柳高速公路相接,年内开工建设的三江—北海高速公路距片区4公里;水路经融江上可达贵州、湖南,下可到粤港澳。

2.六塘片区有宜柳高速公路从六塘集镇穿过,互通式立交出口距工业区仅1.5公里;黔桂线扩能工程在六塘镇设的县级火车站距工业区仅0.8公里,片区内建有铁路专用线。

3.沙埔片区位于209国道旁,柳州 — 沙埔城市一级道路经过沙埔片区。

(四)生产资源丰富。柳城县内有5座水力发电站,年发电量在5亿千瓦时以上;河西、六塘、沙埔3个工业片区内均建设有110KV和220KV变电站;矿产有硅、镁、大理石、白云石、锰等,其中白云矿储量超亿吨,镁含量高达22.63%,硅含量高达96%;糖料蔗产量稳定在300万吨左右, 蚕茧产量达1万吨以上,能满足制糖、茧丝绸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生产的原料需求。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柳州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战略中,柳城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柳州城乡一体化建设,地处连结柳州市区与北部三县重要节点的柳城将成为柳州统筹城乡发展“左右逢源”的战略交汇点。柳城县应以对外开放和“二次创业”为动力,以产业合理布局和产业集群为抓手,以县域科学发展为目标,在“四个对接”上下功夫,借市兴县,积极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规划对接。

1、河西片区依托其成为“全国农副产品加工创业基地”的优势,以柳城县鑫能生物质发电项目、广西日田药 4 业公司、日田丝业公司、凤糖生态肥公司、鹏鑫源茧丝绸公司为龙头,建设成为柳州市最大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2、六塘片区以广西嘉维化工、川东磷化工公司、广西兴发化工公司、柳州东风化工公司为龙头,建设成清洁循环经济示范区。

3、沙埔工业区以忠科机械公司、金特汽配公司等为龙头,建设成以机械加工、汽配、电子工业的小中企业基地。

4、在柳华经济管理区以其独特的地缘优势和土地储备优势,争取得到柳州市政府的支持,投资建设柳华——柳东新区的一级道路,把整个开发区纳入柳东新区发展范围,使之成为柳东新区招商引资新的承载体。

(二)项目对接。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围绕国家的投资重点和资金投入政策,着眼柳州打造区域核心城市和北部湾工业园产业发展重点,积极主动谋划和申报一批与国家投资方向一致、与全市发展思路一致、对县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拉动作用的大项目,争取全市的一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向我县布局,资金向我县倾斜,加快我县融入柳州经济圈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建好工业园区,为项目向我县布局搭建对接平台,以良好的服务吸引项目落户柳城,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产业对接。积极调整和优化工业布局,培育支柱产业,大力推动柳城县“3+6+2”(制糖、化工、茧丝绸三大支柱产业,电力、建材、汽车机械铸造、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农产品加工六个特色产业,新材料、生物制药两个新兴产业)。制糖业要拉 长产业链,提高综合利用率,实现由单一产品向多元化产品的转移,把制糖业发展成为大型现代的甘化企业集团;化工业要加大技改扩建力度,扩大生产规模,加快培育形成化工、有色金属冶炼产业群;茧丝绸业要实施品牌战略,发展后续产业,拉长产业链,重点发展绸织、服装加工等深加工产业,培育茧丝加工企业群;配套产业要主动接受柳州的工业辐射,依托柳州市加快汽车产业升级、加快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打造广西汽车生产集群中心的机遇,发挥柳华经济开发区的区位和土地优势,吸纳、引进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建设成为柳州市汽车零部件配套基地。农业产业要立足服务工业、服务市区,依托特色资源,大力发展果、菜、菌、茶、中药材等产业发展,提高深加工能力,与全市特色产业形成优势、畜等特色产业,为柳州市民生活提供有效保障。同时加快甘蔗、桑蚕互补。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发展产业链经济。

(四)服务对接。一是把招商工作的重点放在柳州市,充分利用建设“柳州一小时经济圈”的良好发展机遇,积极对接意向转移发展企业,做好前期项目对接工作,吸引企业到柳城投资考察。二是对所有的招商引资项目提供全程无偿代办服务,结合县政务服务中心平台的建立,设立招商服务中心代办窗口和绿色通道审批小组,推行并联审批模式,缩短部门之间的审批时限,加快招商项目各项手续的办理速度;三是修订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和《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给予投资企业更多的优惠政策。细化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奖励措施,设立招商引资奖励专项资金,将招商引资任务分解到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充分调动乡镇和部门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人人招商,人人为招商引资项目服务的氛围,打造更好更优的投资环境。

第四篇:加快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关情况和建议

加快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关情况和建议

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三十多年来,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和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我国成功实现了轻纺产业升级换代,机电产业和信息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资本相对饱和,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供给趋紧,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外延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要素成本优势初步凸显,产业发展空间逐步扩大。中央高度重视推动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的梯度转移。2010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引导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挥自身资源、劳动力等优势,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当前,湖北经过多年积累和近年大规模投资建设,内生型和外向型叠加的双重优势更加凸显,具备加快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既顺应了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总体功能区战略的调整,也是推动湖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近年来,湖北省大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扩大开放的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创新招商模式,承接产业转移形势良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全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引进省外资金将超过1700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湖北已经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累计已有8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湖北投资。湖北正在成为国际资本、东部产业转移汇聚的热土。

(一)产业转移形式多样化

湖北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逐步形成四种基本模式。一是成本降低型产业转移。相比东部沿海地区,湖北在人力、土地等方面具备比较明显的成本优势,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我省承接的产业中,纺织服装、食品、机械电子等成本降低型项目占有较大比重。从调查结果看,县域地区招商引资承接的产业多集中在这些领域。二是资源利用型产业转移。湖北水能资源丰富,磷矿、石膏、岩盐等储量居全国前列。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吸引产业投资的重要因素。我省依托矿产、农业等优势资源,承接了东部地区资源加工产业的转移,提高了产品的加工链和附加值。大冶市引进的金属冶炼加工企业、应城引进的盐化工深加工企业、钟祥引进的磷化工深加工企业、通山引进的石材加工企业等,都属于资源利用型的产业转移,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得到挖掘。三是市场拓展型产业转移。内销型企业是我省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的重要类型。湖北地处内陆中心,九省通衢,有广阔的市场腹地,不仅具备承接沿海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条件,也具备吸引市场驱动型产业转移的优势。我省近年发展迅速的食品工业、家电行业就属于这一类型。四是聚集吸引型产业转移。部分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围绕着产业链实现集群式发展,有力促进了相关骨干产业的快速壮大。如仙桃市食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201家,集聚了台湾旺旺、燕京啤酒、广东真巧、安琪食品等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食品加工品牌企业13家,加工规模已接近100亿元,初步形成了从产品加工、原材料生产到机械制造、物流配送的完整产业链。

(二)产业转移发展集群化

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大型知名企业为龙头,产业转移逐步形成集群化发展的态势。一是产

业园区已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目前,湖北省拥有国家级、省级开发区15个,市县开发区90多个,建成了深圳工业园、台资工业园等多个园区,逐步形成了产业向园区集中的发展态势。武汉经济开发区在2007—2009年期间,累计新引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4个,其中:内资企业80个,港澳台商投资企业8个,外商投资企业36个,形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两大主导产业,并带动引进一大批汽车零部件和电子电器产品配套生产企业;黄石在近三年承接了320多个较大的产业转移项目,其中有100多个落户在以市内“一区三园”为主的各类工业园区,资金投入集中,聚集作用明显;荆门市在2008年与李宁集团携手成立李宁荆门工业园,吸引了一批中小型上下游产业配套企业入驻,创造了依托名牌和核心企业建立园区的承接产业转移模式。二是大型知名企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近几年来,通过引进大型知名企业落户,湖北各地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凸显。以黄冈为例,近几年该市经济主要指标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地区政府瞄准行业龙头企业、重点企业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2007年,黄冈市引进知名的伊利乳业,生产能力达到日产800吨超高温奶和250吨冷饮产品,成为华中地区规模最大、工艺设备最先进的现代化乳业生产基地,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带动全市良种奶牛养殖达到10000多头,有力促进了该市养殖业的发展。黄冈市红安县引进的娃哈哈公司,目前已上6期工程,拥有15条生产线,8个系列20多个品种。投资20亿元的李时珍国际医药港项目正在建设中。这些大项目的进入,有力地推动了黄冈的发展。武汉经济开发区从1992年成立神龙公司以来,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汽车产业集群。目前,武汉经济开发区已有神龙公司、东风本田、武汉中誉、东风电动、运盛特种车等7家整车生产企业,零部件企业达到160多家,累计投资总额超过600亿元。日产、本田、法国PSA等世界三大汽车巨头聚集开发区,一大批汽车销售企业、配送中心进驻开发区,汽车服务业发展也步入快车道。武汉经济开发区已成为国内汽车产业集中度高的区域之一。

(三)产业转移层次高级化

近几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企业转移趋势初显。一是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为湖北承接产业转移越来越重要的行业。湖北科技、教育、人才优势明显,尤其是武汉东湖高新区被批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近三年,武汉东湖高新区共引进了产业转移项目38项,其中外资项目12项,过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 4个;内资项目26项,过1亿人民币项目18个。先后引进了一批涉及激光、消费电子、集成电路、显示、环保、半导体照明、电气设备等领域的高科技制造企业,2010年,该区光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总收入1145亿元,成为国际知名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光谷的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一,激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50%左右。二是服务业逐步成为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重点。武汉市发挥特大城市的功能优势,加快承接服务业转移,逐步形成功能性服务业集聚区。武汉市后台金融服务中心建设进展迅速,2009年底,已有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联等13家金融机构在武汉设立后台服务中心或签订建设协议,10多家金融机构有意在武汉设立部分后台服务中心。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作为国家商务部重点支持项目,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市场转移和武汉市传统市场批发功能外迁,着力打造“中部最大”的国家一级专业商品批发市场,目前已有近3000个品牌商户开业,包括义乌小商品展馆在内的七大全国性商品展馆首次亮相,100多万种商品集中推出。

二、湖北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区域竞争压力大

随着国家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政策的出台和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推出,省域之间,尤其是周边省份之间在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大有招商抢资之势,纷纷出台优厚政策支持,积极吸引国际及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竞相赶超,态势逼人。

湖南省2008年出台《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意见》,加大政策创新和财税支持力度,并以世界500强企业为承接重点,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特殊优惠措施,成效明显。2010年1-7月,湖南省共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422个,其中外资项目250个,内资项目1172个。当前,湖南省继续扩大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范围,并正在积极争取将湘南三市申报为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

河南省2009年出台《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2010年1-7月,河南省实际利用外资32.9亿美元,同比增长30.9%;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625.9亿元,同比增长27.9%;利用境内外资金合计1837亿元人民币,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27%。

安徽省皖江城市带2010年1月被国家批准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大批海内外知名企业抢滩安徽。2010年1-9月,安徽省实际利用外资38.9亿美元,同比增长17%。其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5.2亿美元,增长21.7%;外商其他投资7383万美元;对外借款3亿美元。安徽芜湖已有34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三个支柱产业,拥有奇瑞汽车、海螺建材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和产品。合肥市连续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位,该市财政税收的50%和新增就业的70%来自转移企业的贡献。

湖北周边的中部省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大政策优惠力度,对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形成截流之势。由于地缘的关系,我国的对外开放呈梯度推进态势。如果把沿海地区比作第一级台阶的话,中部地区的湖南、江西、安徽毗邻沿海省份,可以看作是第二级台阶,我们属于第三级台阶。即使是相同的招商引资力度,效果也会不一样。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是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来源地,在当前中部各省比拼招商优惠政策的激烈竞争下,如何在有限的转移企业资源中发挥比较优势,提供差异化的服务,错位竞争,以更多的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成为湖北省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二)产业配套能力滞后

我省的产业关联度还不高,在制造业内部、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基本处于自发和培育阶段,成熟且紧密的产业配套和企业协作尚未形成,还无法担当引进大企业的产业配套企业角色。本地中小企业整体素质不高,大多数产业产品零部件配套率低,很多核心零部件需从外地购进;不少园区项目之间协作关联度不高,生产性服务业跟不上,难以满足转移企业的配套要求。产业滞后限制了产业转移的规模和层次,一些企业转移过来后,由于产业配套能力差也难于植根。例如,荆门市年纺纱30万锭,纺织业比较发达,但李宁工业园生产所需面料及辅料仍需到外地采购;石化产业是荆门市的主导产业之一,而许多石化加工副产品都不能在本地进一步深加工。

物流成本偏高也是制约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工贸易基地必须尽可能贴近国际市场,以降低生产运输成本,缩短流通时间,提高运营效率。相对东部沿海等地,湖北省地处内陆地区中部,对于“两头在外”的制造业,在沿海及靠近港口地区设厂加工要比在内陆办厂节约10%以

上物流成本。另外,便捷通畅的通关物流体系也有待建立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加工贸易对时效要求越来越高,湖北在保障运输时效方面相比沿海等地有较大差距。

(三)资源环境压力大

湖北拥有众多的未开发未污染的山水资源,万里长江流连湖北一千多公里,是著名的千湖之省,又是三峡库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所在地。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承载着更为巨大的环境压力。另外湖北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大、建设用地预留空间少,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土地供给缺口日益突出。部分地区可用的建设预留地严重不足且逐年减少,甚至无地可用。与此同时,个别项目存在圈地倾向,有些客商夸大项目投资,虚占或囤积土地,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如从事简单仓储业务的传统物流产业占用土地资源多的问题比较突出,需要及时提高项目引进的门槛。随着湖北经济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扩大,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的约束也更紧。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如何实现市县发展与省域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统筹协调,成为新的挑战。

(四)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据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发布的《2010年湖北省投资环境蓝皮书》显示,在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市区中,湖北省的投资环境竞争力综合排名第11位,在中部落后于湖南,居全国中等水平。在全国35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中,武汉市投资环境竞争力的综合排序为第13名。近几年来,湖北的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但是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也是制约我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部分地区亲商、帮商、富商、安商的氛围还不够浓,企业的审批流程繁琐、办事效率较低、服务水平较差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三、加快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建议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的硬件环境

一是进一步完善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各类交通运输体系,营造高效便捷的交通环境。在形成武汉至合肥、南昌、长沙中部2小时快速交通圈的基础上,加快打通武汉至国内大城市的4小时快速交通圈。二是加快通商口岸建设。加强与沿海地区物流枢纽的协作,进一步提高口岸大通关效率,降低通关费用和时效成本。进一步推进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各类口岸的开放,逐步形成“一二类口岸齐全,水陆空运输方式配套”的口岸开放体系。加快电子口岸实体平台建设,构建联网监管和联网服务一体化的“大通关”信息平台。积极推进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海关合作,搭建“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区域快速通关平台,积极扩大适用范围。三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议进一步完善物流产业发展配套政策,将武汉、宜昌、襄樊等地打造成高效的区域物流中心,积极引进和培育大型现代物流企业,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出省通道建设,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二)做大做强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园区,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和配套能力

产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发展工业园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基础设施、集中治理污染、集约利用土地。积极扩大国家产业园区的知名度和产业集聚能力,推动基础好的省级产业园区争取创国家级园区,引导发展快、特色突出的市

县园区争创省级园区,提高产业承接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

要以这些园区为基地,结合产业转移的实际需要,做好园区规划,科学合理布局,明确各类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园区,支持其加强水电气、环保等基础设施和物流、通关等公共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园区标准厂房和智能化楼宇厂房建设。进一步完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在园区投资兴建产业转移项目标准厂房。

(三)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破除发展瓶颈

一是大胆探索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方式。试行以行业或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模式,促进园区建设管理市场化、企业化。鼓励重点承接市、县探索与沿海地区在我省合作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发展共建共享的“飞地经济”,实行税收分成。

二是创新园区投资建设体制机制。综合运用政策和市场的手段,充分利用行政资源,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投入机制,鼓励和吸引多种投资主体以多种方式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园区,可以按市场运作方式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基础开发公司,实行综合开发,滚动增值,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

三是创新招商模式。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积极拓宽招商引资范围,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搭建与国际接轨的招商引资新平台。推进招商引资制度化,建立长期稳定的招商引资机制和渠道,实行目标责任制,形成政府推动和园区自主相结合共同招商的局面。推进招商引资社会化,完善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参与招商。推进招商引资专业化,依托中介组织、专业机构组织开展各类专业化招商活动。推进招商引资信息化,积极采用网上招商等方式。选择客商比较集中、产业转移和扩张倾向比较强烈的城市开展驻点招商,重点跟踪一些有转移倾向的项目,增强招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的软环境

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竞争力,是决定区域发展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决定承接产业转移成败的关键因素。招商靠服务,发展靠环境。招商引资的竞争,说到底是环境的竞争。

一是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升行政服务水平。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规范和简化投资项目核准、备案等管理程序,办好各级行政服务中心,提高行政服务效能。探索建立湖北省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市州外商投资环境进行动态测评,推动改善投资环境。建立公正透明的法制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认真做好客商投诉调处工作,严肃查处侵害客商利益的行为。

二是强化公共服务支撑。发展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完善公共信息、公共试验、公共检测、技术创新等服务平台,规范发展技术评估、检测认证、产权交易、成果转化等中介机构。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区域间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三是进一步做好大项目服务工作。抓好重大项目促进和实施,建立健全重大项目报告制度、重大项目协调会议制度、银企联系会议制度。继续推行引进外资和省外资金重大项目协调联络和跟踪服务制度,对总投资2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和2亿元以上的内资项目实行重点跟踪督办和协调,抓好签约项目履约。

(五)发挥科教优势,在承接转移中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传统产业主要是为了获取区位优势和降低要素成本,转移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则以获取综合竞争优势为目的,更注重承接地投资软硬环境特别是信息、技术、设施、人才、研发配套能力和体制配套条件。湖北在科教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武汉是全国第三大教育中心和第二大智力密集区。建议以武汉城市圈为重点,加快承接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与制造业相关的研发、营销、服务等环节的转移。随着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区域金融中心、物流贸易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的加快建设,省会武汉在全国重点城市的位次持续提升,2009年国务院在武汉城市总体规划批复中正式将其定位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充分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示范带动作用,主动承接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生物育种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创新要素对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研发中心,将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产业“孵化园”,促进创新成果转化。鼓励转让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产业园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知识产权运用以及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提高集成创新和再创新能力。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和中试基地。支持高等学校提升人才培养与创新服务能力,结合产业转移重点办好特色专业。

课题组负责人:王顺华 马大强 施水洲

课题组成员:黄良港 杜佐胜 陈剑飞

余璟清 沈祖瑞 廖婷

执笔:王顺华黄良港 余璟清

第五篇:2018关于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讲话

元宵节过了,年过好了,该干活了。这次全市三级干部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省委“干好一三

五、实现四翻番”、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和市委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决策部署,动员全市上下以“六城九市”联创为载体,以破难攻坚七大行动为突破口,以项目建设为着力点,进一步振奋精神,狠抓工作落实,持续掀起大开发大建设大投入热潮,推动温州转型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一、充分肯定2012年工作的成绩

2012年是温州改革开放以来困难最大的一年,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持续深化,国家宏观调控效应显现,特别是前年的局部金融**给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在严峻的形势下,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转型发展仍然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650亿元,增长6.7%;财政总收入500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9亿元,均增长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57亿元,增长3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00元,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700元,增长11%。虽然增速与往年相比不是太高,但过去温州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发展方式,在经济总量增长较快的同时,外来人口增长速度也很快,实际的人均GDP增长相对比较有限。去年温州GDP增速不高,但通过“三改一拆”倒逼低小散整治,外来人口下降了12.1%,同期的全市食盐消费量也应证了这种变化,同比下降了5.47%。同时,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企业家信心指数、企业订单数和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等先行指标也开始逐步向好,特别是今年的世界温州人大会签约项目达到2300多亿元,说明企业的投资信心有所恢复。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态势:

(一)启动了一批大项目,大投入的热潮已经形成。前年温州发生局部金融**,主要原因是长期投入不足导致实体经济空心化。这两年通过加大投入打牢实体经济发展基础,从去年开始效益逐步显现,一方面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6%,增速连续两年居全省首位,另一方面是全市新开工项目4394个,是去年同期的2.32倍,投资额789.4亿元,同比增长81.4%,这为今年乃至明年投资的大幅增长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同时,国家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市域铁路建设规划等获得国家批准,高速公路、海港空港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搭建了大投入的平台,谋划实施了一批大项目,大开发大建设的热潮逐步形成。

(二)攻克了一批难题,大发展的保障更加完善。去年9月11日瓯飞工程一期获得国家批准,再加上原来的龙湾二期和丁山三期围垦,从瓯江口到飞云江口可以一次性围垦20万亩。完成转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土地清理9.7万亩,解决了大量土地供不出去、用不起来的问题。垦造耕地5.6万亩,按照每亩20万元计算,节约资金112亿元,并一举解决了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耕地占补平衡问题。争取农转用指标1.1万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1万亩、海域直通车指标近1万亩,同时通过省级重点工程立项争取了一部分指标,基本解决了项目建设中的土地指标问题。可以说,困扰温州投资的土地紧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而且为未来的持续投入创造了条件。在资金要素保障方面,去年通过推进金融综合改革,各部门和各有关方面大力推进直接融资,通过债券、基金、BT、BOT等各种方式,基本解决了温州建设的资金保障问题。完成了“四策合一”的制度设计,基本解决了城中村改造和推进过程中的政策难题,一些城中村改造的难点一举得以突破,为今年的城中村改造工作奠定了政策基础。通过破难攻坚,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为发展扫清了障碍。

(三)办成了一批实事,发展环境得到初步改善。完成“1650”大都市规划修编,为大都市建设奠定了规划基础。全市拆违2997万平方米,特别是原来各县对拆违工作有畏难情绪,但去年各县都全面启动了拆违工作,营造了非常好的氛围。建成一批公园和绿道,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过去的4平方米提高到14平方米。同时,温州肯恩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加快建设,附一医新院开诊,公交改革基本完成,平安大市有望实现四连创。

(四)深化了一批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路径更加明确。金融综合改革、民政综合改革、民办教育改革、社会资本办医等一批国家级改革试验落户温州,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和政府体制、财政预算公开以及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以改革促发展、以政府转型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动力机制初步形成。

实践表明,温州是干事业的地方,温州干部是能干事的干部。去年面对这么大的困难和挑战,能够取得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能够开创转型发展的良好局面,关键在于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有一股子劲,有一种干事创业激情,有一份不甘落后、奋起直追的担当。在此,我代表市四套班子,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今天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二、深刻认识发展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温州的发展和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从投入看,还存在总量不足和结构不优的问题。投资是未来5-10年温州长期的重点工作。经过努力,去年投资有了比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横向比差距仍然很大。温州常住人口占全省的16,但全社会投资仅占全省的18,仅为杭州的一半、宁波的七成。投资率从原来的33%左右提高到64.8%,但全国平均达到72%,去年考察的贵阳更是高达110%。除了投资总量有差距之外,温州的投资结构也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去年限上工业投资仅占全部限上投资的22.2%,比全省平均低13.2个百分点,总量仅为全省限上工业投资的113,人均工业投入不到全省的一半。工业技术改造投资235亿元,占限上工业投资的50%,而宁波为564亿元,占比达到69%。一方面是工业投资少,另一方面是工业投资中的技改投资更少,结构性问题非常突出。在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指标是RD,温州的RD经费支出仅占GDP比重的1.12%,而浙江超过2%,全国为1.97%,这种结构给未来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在整个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占32.6%,特别是土地购置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达到一半,说明很多投资并没有真正形成实物工程量。民间投资还不够高,去年民间投资占比为62.6%,离省里的要求还有4个百分点的差距。特别是本地的民营企业投资意愿还不是最强,信心还不是很足,去年更多的还是招商引资和温商回归投资。

(二)从统筹发展看,还存在区域和工作不平衡的问题。省委提出“干好一三

五、实现四翻番”,为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现在温州与全省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去年人均GDP仅为全省平均的70%,要与全省同步实现现代化,这几年的速度必须要比全省平均更快。但去年温州人均投资额还没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原来的差距补不上,甚至差距还在拉大。温州既有全省最发达的地方,也有全省最不发达的欠发达县,全市50%以上的区域还是属于欠发达地区。就城乡统筹发展工作而言,很多问题还没有解决,比如户改工作还未推开,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还不能实现;股改地改有待深化,清产核资、确权登记、上图发证等工作还没有完成;产权交易平台还没有建立;农房改造集聚、城中村改造、中心镇产业集聚区建设等重点工作刚刚展开。

(三)从环境看,还存在需要全面提升品位的问题。在形象环境方面,林多园少,温州森林很多,但园林很少,绿化的档次水平不高;树多花少,种树水平有提高,但种花方面还有不足;绿多文少,绿化多、文化少,公园建设的特色和文化内涵不足;水多利少,公园建设的亲水性和生态性不强。同时整体水质不好,虽然这两年通过沿河拆违和截污纳管,河道水质有所改善,但温瑞塘河水质基本上还是劣V类,离根本性好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中村、城边村、城郊村脏乱差问题突出,如果不通过彻底改造,不可能有根本好转。对照省里部署的“四边三化”,现在温州“四边”的状况不容乐观。在要素环境方面,瓯飞工程和土地垦造等效益发挥还有一个过程,这几年的土地问题还需要想一些其它办法。资金保障问题有所缓解,但如何获得成本更低的资金,如何保证可靠的偿付机制,还需要进一步谋划。特别是在人才方面,温州的差距更大。温州产业一直都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所以全员劳动生产率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0%,不到全国的50%,同时产品档次不高,主要还是传统产品,新产品产值率仅为全省平均的一半,这样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根本不可能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要求。去年全国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了345万,预示着我国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劳动力价格将进入一个长期的上升通道,这对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区域经济将带来巨大的劳动力成本压力。当然这对整个国家经济向消费和创新转型是有利的,因为如果工资上不去,边际消费就上不来,以消费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就难以形成。但温州的产业有没有做好准备?能不能适应这样的趋势?关键要靠从劳动密集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但现在整体创新转型的难度很大。创新转型需要人才支撑,温州虽然是大城市,人口更是全省最多,但温州每万人人才数比全省低20%,每年考出去的大学生回来的不足13,本地就读的大学生留下来就业的不到50%,高等教育在校大学生仅为全省的114,整个人口素质结构与创新发展不相适应。现在企业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一是政府的审批服务不到位,二是在温州找不到企业创新、新产品开发所需要的人才,这导致了很多企业外迁,人才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温州转型发展的关键性瓶颈。在平台环境方面,江苏和浙北地区很多县级区域都有国家级开发区,而温州很多县(市、区)连省级平台都没有。现在我们要求功能区和中心镇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但功能区和中心镇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刚刚启动,真正形成产业投资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不要说“七通一平”,甚至连图都没有,征地拆迁也不到位,时间一拖可能就是几年,对企业来说整个市场环境早就变化了。在制度环境方面,虽然已经提出了“五个凡是”和“四查三制”,但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同时部门流程再造、职能转变还非常滞后,难以适应大开发大建设的需要。

(四)从民生看,还存在比较多的热点难点问题。现在最突出的问题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品需求和落后的供给之间的矛盾。大多数人的衣食住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但只要一出行,公路、公园、公立医院、公立学校和公厕都离老百姓的需求有很大距离。根据统计局调查,2012老百姓最关注的十大问题是食品药品、安全、物价上涨、住房、教育、医疗、收入分配、就业、经济发展、交通出行、社会保障,这些方面都是我们需要加以提升的民生领域。

(五)从作风看,对照新形势新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些同志的思想认识和精神状态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市委市政府的一些决策部署心存疑虑,像统筹城乡、城中村改造、市域铁路、瓯飞工程等,一开始是理解不透,对审批推进信心不足;项目批下来了,认识提高了,又认为土地和资金问题难以解决,畏难情绪比较大;现在一些重点工作推进了,虽然这几年工作比较累比较苦也是实情,但感觉付出和回报不对等,工作定力还不够。有的甚至在外面非议、发牢骚,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不同意见可以充分交流讨论,但必须注意形象,必须与市委市政府保持一致,这是党的政治纪律,否则就不配当领导干部。有的在推进过程中消极等待、推诿扯皮,甚至有个别人说出有悖于党性原则的论调,对市委市政府决策消极对抗。这是对党的事业、对人民的事业不负责,绝不允许存在。温州转型发展需要全体党员干部齐心协力、艰苦奋斗,没有艰苦奋斗哪来的转型发展,没有干部的辛苦指数哪来的百姓幸福指数。当官不是当老爷,当官就是做公仆,要处理好“四老”的关系,即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传承好,把老天爷给的青山绿水保护好,把老百姓伺候好,把温州最大的资源企业家安顿好。现在,办事窗口和基层站所“庸懒散慢”问题还比较突出,影响了政府的形象。温州熟人社会特征明显,办事找关系、提篮子现象比较多,熟人就好办事,陌生人就不给办,能办的也不办,这是非常恶劣的行政行为和行政文化。许多审批工作人为设置前置条件,在这轮国家宏观调控中,温州的政策比外地严得多,设置了很多温州地方特色,这不是解放思想,而是设置障碍、权力寻租。现在,一方面是很多多年的难题没有解决,另一方面又出现了不少新的难题。刚刚统计局提供了一份抽样调查数据,2012年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有所提升,但总体上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对政府服务态度、依法行政、政务公开、政府廉洁、办事效率的评价分数分别为66.61、65.73、63.59、60.72、63.87,这五个方面分别还有19.7%、22%、29.2%、32.9%、26.3%的老百姓直接表达了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在于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这是十八大和中央历来的要求,是党章的要求,也是每个党员入党宣誓所作的承诺。

三、把提升拓展深化作为今年抓落实的主题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温州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干好今年,意义尤为重大。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市“两会”已经确定了今年的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接下来的关键是针对发展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围绕提升拓展深化这条主线,全力以赴抓好落实。

(一)投入要上新台阶。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要达到2万亿元,温州投资总量必须达到全省的16以上,才能达到全省人均投资水平,所以我们提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必须达到3350亿元。今年还要推进投资结构优化,我们要求生产性投资增速包括工业性投资增速不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就是投资结构不劣化,这是底线。同时要启动一批大的投资项目,市域铁路、高速公路、瓯飞工程和重大民生项目都必须全面启动。

(二)环境要有新提升。一要抓好大都市建设。按照“1650”市域规划,进一步完善各功能区规划,通过市域铁路、高速公路、市政快速路以及公用事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把“1650”连接起来成为网络型组团式的大都市,使温州的山水和城市很好融合,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建设美丽的瓯越山水园林城市。二要做大产业平台。瓯江口新区、经开区、空港新区、滨江商务区、金融集聚区、生态园等几大功能区必须大力度加大投入,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用别人的钱办温州人的事,从而挣到更多的钱,并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偿付机制。同时要求各县(市、区)都要搭建开发建设平台,今天的责任状里对每个县(市、区)和功能区都有“十个一”的工作要求,包括省级高新园、高等院校合作项目、文化创意园、高等院校或职业院校、现代农业园区、对台合作平台、城市公园或山地公园、护理型养老机构和中心镇、功能区的特色产业科技园、特色产业集聚区,要求每个县(市、区)通过3-5年努力完成“十个一”工程,使大都市功能档次品位能有大的提升。三要提升城市形象和功能环境。从2010年推出“六城联创”,通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现在亟需对原来以视觉环境为主的创建进行内涵提升、外延拓展。所以,我们在“六城联创”基础上提出开展“六城九市”联创,包括创新城市、智慧城市、低碳城市、信用城市和质量强市、民政强市、教育现代化市、卫生强市、体育强市,通过联创机制使城市功能档次进一步提升。同时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力抓好“四边三化”和“三改一拆”工作。今年全省“三改一拆”现场会在温州开,说明我们的力度确实很大、拆得比较多,但这是自己跟自己比,如果拆了半天还不如人家没拆的,那温州人的面子就丢大了。上次株洲的一个老百姓给我写了封信,说温州那么脏那么乱。现在株洲每个月都对各区块的卫生和形象进行考评,排末位的书记县长要上电视向全市人民检讨,我们也可以向人家学习,在每个月考核排名出来以后,让记者去采访排末位的书记县长。今年必须要把现场会开好,为温州人的荣誉而战,为温州人的尊严而战。要彻底改变温州环境脏乱差形象,这不仅仅是面子问题,实际上是生活品质品位问题,是老百姓的民生问题。四要优化要素保障环境。要加大土地保障支撑力度,大力推进围垦造地,确保垦造耕地5万亩,确保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1万亩,确保海域使用权直通车指标1万亩、力争1.5万亩,同时要开展腾笼换地。加快金融综合改革步伐,保障资金支撑。今年要开展大规模的人才引进活动,大力度推进高等教育发展,每个县(市、区)必须办1所大学,乐清、瑞安这样的全国百强县必须办2所。肯恩大学所在的美国新泽西州是美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州,800万人口就有56所大学,而温州915.6万人只有7所大学。没有人才,没有创新,就没有温州的未来。同时要营造人才长期存留的环境,企业要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成为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政府也要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温州最大的问题是房价太高,必须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特别要通过大都市建设来拉开城市框架,实现城市的均好性,使城市周边中低价房屋能大量供给,使房价收入比回到相对合理的区间。再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一方面老百姓收入提高,另一方面中低价位房屋供给能满足老百姓需求,从而使居民特别是人才买得起房,能在温州安居乐业。

(三)统筹要有新拓展。一要深化“三分三改”。深化股改和地改,加快推进确权登记、上图入册。在股改地改的基础上,上半年要推进全市户籍制度改革,年内基本完成户改,实现以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改变过去城乡二元的农民和市民的差异,但农民不因户籍登记地变化而影响其在原来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财产权、宅基地用益物权和土地承包权,同时通过进城入镇享受城里人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二要全面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农房改造集聚。我们要求三个区和三个市级功能区、县城所在地、省级小城市试点,今年必须完成14的城中村改造任务。具体计算办法是,以规划建成区范围内原有的城中村户数为基数,拆一户算23,建一户算13,拆建合一算一户,整村搬迁的乘以1.2的系数。提升农房改造集聚规模档次,制定跨区域农房改造集聚政策,确保新增集聚率达5%以上,力争达8%。未来10-20年城镇化是发展的最大潜力,而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民的非农化、市民化。没有90%以上的农民进城入镇转变为市民,就没有城镇化。温州原来的半城市化问题非常严重,虽然统计口径的城市化率达到67%,但户籍人口的城市化率只有21%,差距很大。不解决城中村、城边村、城郊村的改造问题,就不可能解决温州的半城市化问题,也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城市化。现代城市是高端要素集聚的平台,没有城市转型就不可能实现温州经济的转型升级,所以城市化必将成为温州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最核心、最中心的工作。三要加快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温州人均耕地只有三分多,一家一户只有一亩多,一年收入只有几百块钱,这是不可能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更不要说现代化。不转变原来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自然小农为基础的生产经营方式,不通过“三分三改”和土地规模流转,就不可能有现代农业发展。必须通过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推进产权交易,推进农地规模流转,引导吸引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过去农业是一次产业,现代农业不仅仅是农产品生产,而是农产品生产的一产、农产品加工的二产和生态资源转化成为休闲旅游、养生养老的三产相结合的“六次产业”。所以,温州农业必须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必须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工商资本的大量进入,现在有些县(市)已经有比较好的苗头,土地流转了,租金收入增加了,农民转变为农业工人了,工作收入也增加了,这既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也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四要以省部共建温州民政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加强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幸福社区的改造提升。

(四)民生要有新改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把民生幸福作为最大的追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心全意办好惠民利民的实事。一要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通过“四公”改革,降低行政成本,把更多财政资金用于民生领域。同时通过财政预算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财政公开,推进公共预算更多向公共品领域倾斜,推进政府转型。二要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加大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举办社会事业的力度。温州是社会力量办医和办学的全国性试点,要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加大教卫文体等公共品供给。三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身份平等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养老事业发展,推动城市社区养老全覆盖和农村社区养老工作全覆盖。促进就业创业公平,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四要构建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监管,这是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必须加大力度。同时对环境污染实行“零容忍”,最近各县(市、区)要进行一次普查,在普查基础上明确落实责任,今年基本消除垃圾河、黑臭河。

四、全面强化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保障措施

按照提升拓展深化的总体要求,推进今年各项工作落实,必须做到“四个强化”。

(一)强化联动推进。这几年的工作都不是单打独斗,都是通过设计工作载体,形成合力,联动推动。今天我们已经下发“六城九市”联创的文件,希望各有关方面按照总体部署,按照统分结合、联动推进的要求,进一步细化任务、明确责任,抓好落实。

(二)强化克难攻坚。从前年开始,我们针对温州发展的难点问题,每年部署破难攻坚七大行动,今年重点是围绕项目建设拔钉清障、银企风险防范化解、市区“三旧”改造、拆违治乱、城市拥堵治理、“四边三化”、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等七个方面。我们要重点针对工程建设中的政策处理等疑难问题,特别是阻碍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是钉子就要拔,是拦路虎就要打,是绊脚石必须推开,谁也不能阻挡温州转型发展的步伐。在城市重大公共项目建设中必须依法办事,99%都已经按照政策处理到位,对剩下的漫天要价、坐地起价的1%,前两年已经解决了大部分,今年必须基本解决。对于审批卡在一些部门单位的,按照发改委提出的项目流程的时间节点,哪个节点超过时间就追究哪个节点的责任,不仅是追究经办人的责任,而且要追究领导责任,“小鬼”问题的根子还在“阎王”。要开展银企风险防范化解,在局部金融**以后,温州的不良率有所提高,对温州的融资环境带来了较大影响,今年要把不良化解、企业解困作为破难攻坚重点问题。一方面要求企业做好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求银行全力支持企业发展,不能抽资、不能压贷,不能变相提高成本,要与企业共度难关。现在省里已经部署了个转企、规下转规上、无证转有证和有限责任公司转股份有限公司,温州这方面的任务很重,要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温州有40万家个体工商户,有10万家企业,企业低小散问题非常严重。过去大家不愿意转,因为转了以后要查,而且税负更重。昨天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文件,提出“三松四不五免”,“三松”即心情要放松、环境要宽松、负担要轻松;“四不”即既往不咎、前置不变、负担不增、改制不查;“五免”即对改制企业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实行两免三减半,以此推动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温州是市场经济先发地区,最早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但后来没有发展,其中有环境因素,也有企业内部因素。家族制有其合理性,这样的法人治理结构使监管成本比较低,但这次局部金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温州的企业还是传统企业,传统企业不透明,与资本市场就不对接,只能通过民间借贷融资,资金成本大幅度提高,风险就会很大。随着社会转型,如果熟人信用不向现代信用提升,传统企业不向现代企业提升,就不可能与现代市场经济和国际市场接轨。没有温州企业的现代制度转型,就没有温州经济转型。七大行动的实施方案也已经印发给大家,希望大家要切实抓好落实。同时今年要推出“百干破百难”,市里推出100个工作难题,主要包括征地拆迁、审批、项目推进等方面,挂牌100个干部领衔来破难题,100个干部中有挂牌招才的、有后备干部、有近期提拔的试用期干部。通过“百干破百难”来推进这项工作,干部任用机制更多采用竞争性选择方式,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是英雄是孬种赛场上见。希望各县(市)也按照市里的做法组织实施。

(三)强化组织领导。“六城九市”联创和破难攻坚七大行动市里已经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要贯彻落实省委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强中心镇和街道干部队伍建设,重心下沉、整合力量,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加大督考力度,强化“六督联查”,注重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完善“互看互学、互学互比”长效机制,除了年终三天的“互看互学”之外,年中还将设置2-3次专项的现场“互看互学”,以此推进工作落实。

(四)强化作风建设。坚持把严明政治纪律作为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全市党员干部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更好地凝聚各方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温州转型发展。严格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1+8”实施意见,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凝聚民心,尤其要深化解决“小鬼难缠”问题,重点落实“阎王”问责制度,以更大力度整肃吏治,对人民群众期盼作出更加积极的回应。按照审批事项和环节最少、速度最快的要求,深化审批制度、中介组织体制、招投标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五个凡是”和“四查三制”,推进审批、供地、政策处理“三线并行”,全面提升项目推进速度和效率。

同志们,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要求我们有奋力开拓的作为;加快温州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要求我们有顽强拼搏的斗志。众人划桨开大船、众人拾柴火焰高,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抖擞精神、同舟共济,破难攻坚、再上台阶,为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而努力奋斗!

下载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意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