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性别比失衡的研究

时间:2019-05-14 00:31: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性别比失衡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性别比失衡的研究》。

第一篇:关于性别比失衡的研究

关于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研究

赵康

河北大学 政法学院 社会工作

2009423006

[摘要]

近年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出生性别比失衡最为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这严重违背了生理规律和自然平衡法则,给未来人口发展和经济社会稳定带来隐患。因此,深入研究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如完善法律、建立相关制度、社会倡导等综合治理性别比失衡问题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关键词:性别比失衡;失衡原因;方案治理

一、人口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出生人口性别比结构平衡,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重要内容。关于性别比的研究,国际上较集中在出生性别比的决定因素及其变化模式,包括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学因素等。我国形成性别偏好并导致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原因很复杂,除了出生统计上的瞒报、漏报与错报,性别选择性人工中终止妊娠,非法领养女婴、不报出生及溺弃女婴等直接原因外,更有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和政策等深层动因。(一)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历史文化传统、社会习俗、价值观念、文化素质等各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人们生育观上的反映。应该说, 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性别偏好是我国出生性别比升高的根本原因。婚姻家庭领域的姓氏延续、社会继替、亲属体系以及居住模式的单系偏重是促成性别偏好形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素。中国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度, 几千年传统生育文化的核心内容——崇尚男孩、重男轻女的观念仍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育行为, “男尊女卑”、“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传宗接代”、“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等陈腐价值观至今仍顽固地存在着, 而我国当前的社会条件又为上述传统生育目的提供了发展和强化的现实基础。在此社会背景下, 人们生男偏好十分强烈, 这不仅表现在农村, 也反映在民营经济相当发达的沿海地区一些城市里。以广东为例, 虽经济较为发达, 城乡居民较早地受到现代化的价值观念和生育文化的影响, 然而, 它同时也是一个宗族观念较强的地方, 祠堂、祭祀仍然存在, 宗族、宗派颇有市场, 客观上强化了男性的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在现代化影响和传宗接代观念的碰撞中, 人们生育行为的理性选择能力提高了,从抚养成本和子女收益角度考虑, 人们一般认为男孩价值和收益大于女孩。孩子作为家庭的“生育性财产”转化为生产性资本, 男孩给家庭带来的物质、精神收益大于女孩。所以在政策不允许多生的前提下, 从讲求数量转变为讲求性别, 出生性别比升高问题随之凸显。

第1页

共6页

(二)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也是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重要原因。以社会养老保障机制的匮乏为例, 完整、高效、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还远未建立, 农民(包括部分城市居民)生老病死、天灾人祸尚无从保障。农民的养老方式主要以家庭为主, 以儿子为主, “养儿防老”仍是农民的一个现实性的理性选择。婚后女到男家居住、家庭父姓承传和继承、老人依赖儿子赡养等传统生活模式和隐性制度, 使儿子对于家庭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一是经济效用。家庭对男孩拥有占有、使用、收益等权益, 男孩创造的收益保留在家庭, 是“内部财产”;女孩出嫁意味着家庭财产外溢, 为 “分离财产”。二是保障效用。由于社会保障制度滞后, 父母把老年保障寄托在儿子身上, 由男孩提供经济保障、生活照料;由于农村传统生产方式, 农业经济不稳定性, 男女生理差别, 男孩更有利于抵御风险, 男孩多有利于家庭获得更多的财富。三是附加效用。男孩被父母视为生命、财产的延续, 通过生活、劳动、姓氏继承等给家庭带来多种价值, 男孩作为家庭支柱, 带来连带荣誉和成就感, 维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三)政策因素。

虽然在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上男女具有同等地位, 但是在现实生活和各种不成文的社会实践中, 女性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无论是在个人发展方面如教育、就业、晋升, 还是在家庭方面如婚姻、家庭角色和责任、土地分配、财产继承等各方面, 妇女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所以, 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实际上反映了当前的社会、经济和政策中存在的深层矛盾。

现行政策上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现有法律法规对女性的歧视;二是法律法规不健全。一方面, 我国一些法律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缺乏性别平等与公共政策视角, 如对男女公务员不同龄退休的规定、农村出嫁女、离婚妇女的户口、责任田及土地补偿费、集体股息分红等得不到公正对待等, 都给女性的生存与发展带来许多障碍。这种法律政策上的性别不平等, 社会性别歧视造成两性社会地位失衡, 使本已存在的生男偏好更加根深蒂固。另一方面, 自20 世纪70 年代初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到本世纪初, 国家没有出台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法律法规。直到近两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国家三部委规章颁布后, 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才有了较全面具体的法律规范。但鉴于此项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国家相关法律并未对当事人作出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 对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终止妊娠者, 难以追究法律责任, 起不到应有的治理效果, 这使得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终止妊娠具有易获性和隐蔽性。市场开放, 医学技术进步, 特别是B 超和人流技术的普及, 市场失效现象难以控制, 使得女婴流产数量远远高于男婴, 男性偏好意愿变为现实。

二、出生人口性别比异常是人口发展的一种生态失衡。出生性别比偏高有其一系列复杂

第2页

共6页 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成因, 同时它又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性别比失调将导致婚姻市场的挤压, 农村和贫困地区成为重灾区, 处于社会底层的低收入人群成为最终受害者。性别比偏高将使现代社会婚姻关系和婚姻制度趋于弱化和无序, 引发性犯罪、拐卖妇女和色情泛滥、性交易等社会危机, 直接影响到人民生活质量、妇女社会地位、家庭幸福、公众安全、社会和谐稳定。

(一)造成婚姻挤压。在未来某个时期, 出生性别比失衡时期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婚育行列, 但由于严重的女性婚龄人口短缺, 在代际之间, 可能会因为争夺配偶发生矛盾。

(二)响响家庭稳定。未来单身男性剧增, 不可避免地会

出现越来越多的单身男性家庭, 从而对其父母和个人的养老保障与精神生活提出巨大挑战。同时,第三者插足可能增多, 影响婚姻的质量和家庭结构的稳定。

(三)增加社会压力。我国出生性别比长期失衡, 与老龄化日益严重并存, 会加剧人口结构的不合理性, 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四)是损害妇女健康。妇女因为想生育男孩而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进行胎儿性别鉴定, 当胎儿测定是女性后, 部分妇女又要冒更大的生理压力和健康风险进行人工终止妊娠, 而不完全的人工终止妊娠对妇女健康影响更大。

(五)妇女地位下降。出生性别比持续升高, 某种程度上强化了重男轻女的思想, 使那些没有生育男孩的妇女更加自责, 在家庭中的地位可能因此降低。再者, 即使通过性别鉴定与性别选择性人口终止妊娠或通过超生的方式得到男孩的妇女, 也并未因此从重男轻女的传统下彻底解放出来。

(六)是有损少儿身心。离婚和拐卖妇女和儿童的增多, 单亲家庭与双核心家庭的增加, 男女孩在家庭中的地位悬殊, 不仅会对成人心灵带来伤害, 更使相当一部分少年儿童去父爱、母爱或屈居于一个不合睦家庭, 因身心受损而产生冷漠、忧郁、偏执甚至变态等心理问题。此外, 出生性别比持续升高还会诱发就业挤压、婚姻迁移与通婚圈变化、劳动力供给性别结构失衡、产业结构被迫调整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三、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失衡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警示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当前的局面,采取措施不仅要针对本国的特殊情况,还要借鉴国际上一些国家在处理此问题是的做法。

(一)经验借鉴

与中国大陆具有相同的重男轻女儒家文化的我国台湾省和韩国,以及具有类似重男轻女文化的印度,最近几年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他们原来失衡的出生性别比已经得到扭转而趋向正常或有所改善,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第3页

共6页

(1)台湾1991 年的出生性别比偏高,为110.41。他们通过大众媒体、计划生育及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健康教育,缓解人们偏好儿子的观念,所用口号是“男孩女孩一样好”;通过出生报告记录检查每个医院和诊所接生时的出生性别比,以此来查找各个医院和诊所是否有可能滥用现代生殖技术进行出生性别选择;为了避免滥用现代生殖技术进行出生性别选择,卫生署发出官方警告文件给所有接生时有或没有异常性别比的医院和诊所,如果有医院和诊所滥用现代生殖性技术进行出生性别选择,将会吊销其营业执照和处以罚金;修改民法和家庭登记条例允许夫妇自由决定孩子的姓;修订法律允许女儿在未出嫁前可以继承家庭的财产;通过公共部门加强老年人的福利并为老年人提供养老保障。由于贯彻了上述措施,2001 年出生性别比已趋于正常。

(2)韩国自20 世纪80 年代后半期和90 年代初期出生性别比一直攀升,1990 年达到112 ,1995 年为113.4。通过强有力的政府干预,政府下令禁止检测胎儿性别,从1992 年起对违反者课以非常严厉的处罚和管制,进行非法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的一些医生被吊销医疗执照和受起诉;通过大众媒体运动,使夫妻改变他们对性别选择性流产的态度;长期政策导向消除对妇女的性别歧视,引导人们改变性别角色规范、价值和态度,并通过有效的教育和就业计划提高妇女地位。到2000 年出生性别比已经降至110.2。

(3)印度的经验是政府采取坚决措施,遏制产前对女胎进行堕胎,1996 年1 月1 日起“产前诊断技术法令”生效,2003年作根本的修正使之更全面更严格。为实施这个法令在中央和各邦政府两级建立了专门的监督委员会,由中央政府的卫生部部长或邦的卫生部部长任主席,并成立专属管理机构,其职能是,批准和吊销机构执照,独立调查有关违反该法令的投诉并将投诉递交法院,采取特定的法律行动反对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使用任何性别选择技术。除了严格实施该法令外,他们还强调对医生进行教育,通过教育和遵纪守法来说服医生改变他们的行为,为此目的寻求专业团体例如印度医学会的帮助。他们认为,长期的解决办法是创造一种境况,在其中社会赋予男女同样价值和地位,那里儿子和女儿具有平等价值。

(二)我国的所应采取的措施。(1)加强社会养老保障机制建设。

改变人们“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使养老不再是一家一户的事,而是纳入整个社会运行的机制上来。减轻子女赡养老人的负担,改变人多好养老的观念。

(2)制订全国性专门法规。

在《母婴保健法》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基础上参考各地经验,制订关于违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全国性专门法规,建立强化监督和管制机

第4页

共6页

制,制定举报制度,规定具体罚则该项法规包括限额生产和管制销售B 超及其他可作性别鉴定的仪器或器具。建议设立专门机构有专人负责这项工作,并给予专门拨款。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各省市计生委的领导、卫生部和各省市卫生局的领导要亲自抓这一工作。

(3)对严重违法鉴定胎儿性别或违法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者追究刑事责任。

可对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非法行医罪和非法进行计划生育手术罪的主体重新界定,把原来的主体“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重新界定为“未取得医生执业证或者超出执业范围行医的人”,这样对擅用仪器鉴别胎儿性别或选择性别人工流产的执业医师或领有执照的医疗机构,也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另外,在刑法或在相关司法解释中增加针对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从事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等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条款。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条款作具体界定:什么情况下构成犯罪,如何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限额生产和管制销售B 超及其他可作性别鉴定的仪器或器具。

根据医学需要限制每年生产B 超及其他可作性别鉴定的仪器或器具,并对销售B 超及其他可作性别鉴定的仪器或器具进行管制,即这些仪器或器具只能销售给卫生行政颁发许可证的医疗单位,禁止销售给未得到许可证的单位及个人。违者吊销其工商业执照,处以重度罚款或/ 和有期徒刑,对购者也要进行重度罚款。

(5)严肃审理歧视或虐待女婴和女童案件。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八条“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三十五条“禁止溺、弃、残害女婴”)以及《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建立或强化举报制度,严肃审理歧视或虐待女婴和女童案件,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加强对这些案件的立案、侦查和惩罚力度。

(6)检查和修改男女性别不平等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措施。

成立专家小组检查现行的法律、法规(条例)、政策和措施,并对具有促进男女不平等负面作用的加以修改,例如,男60 女55 的退休政策,农村自留地重男轻女的分配规定等。又如数据表明,一孩政策地区的性别比为115.7 ,一孩半政策地区为124.7 ,二孩及以上政策地区基本正常,这表明一孩半政策(生女孩可以再生一个)本身具有性别不平等含义,应考虑加以调整。要努力做到所有法律、法规、政策和措施对性别具有敏感性,为男女在社会一切领域提供平等机会,对男女平等对待,提高妇女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地位,促进男女平等。

(7)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关爱女孩行动”。

“关爱女孩行动”已收到良好效果,希望能够推广到全国各个地方,尤其在农村。建议党

第5页

共6页

政领导人和受广大公众欢迎的文化、体育、音乐界人士出面支持“关爱女孩行动”。建议所有学校,包括小学、中学、大学都要加强促进性别平等的教育,批判重男轻女、性别歧视的偏见。建议媒体加强对女童、女孩和妇女在各方面所做贡献的报道,坚持不懈地批判重男轻女、偏好儿子的性别歧视和偏见,树立“生男生女顺其自然”的新型生育观,同时防止在新闻报道及广告中出现性别歧视和偏见的形象,为实现性别平等做出贡献。

(8)大力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加强国际合作。

扭转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衡不但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要加强民间组织的教育、监督和维权作用。在实施有关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法律和规定中,民间组织对医疗和计划生育机构及医务人员的监督、对执法人员的监督、在基层或社区对可能发生虐待女婴的监督作用十分重要。同时,出生性别比又是一个国际性现象,加强国际合作,取得国际上的支持,与具有相同问题的国家交流经验,也十分重要。

(9)在法律上同性恋合法化。

人口性别比的失衡导致大量男性人口富余,同性恋合法化有助于改变婚姻挤压状况,同时还可以减少人口的出生。但要注意的一点是,国家社会要大力倡导廉洁自爱的风气,在法律上做出相应规定,控制滥交及不合法的性交易,以减少不良疾病的传播。

总之,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从社会、经济、政策等多方面考虑,借鉴相关国家的经验,在法律等相关制度上进行完善,社会大力倡导,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等,从而改善当前的现状。更重要的是全民参与形成合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邱仁宗:《扭转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行动建议》,《医学与哲学》,2005年4月。[2]苏梅花:《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及应对方略》,《岭南学刊》,2008年4月。[3]郝晓敏:《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原因及对策》,《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6月 [4]彭佩云:《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单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9月

第6页

共6页

第二篇:关于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调研报告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不断创新完善领导机制、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保障体系,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加强,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整体水平逐步提高,有效缓解了人口增长给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但是应当看到,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和问题,特别是出生人口性别比不正常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据统计,2006年xx县综合性别比为100:115.57,高于正常值8.97个比点,二孩、多孩性别比更是偏高于正常范围。这表明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情况仍然复杂,形势依然严峻,任务还很艰巨。这也是影响我县人口安全、有效化解社会隐患的最大障碍因素之一,务必引起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主要原因

一是群众的婚育观念落后。中国是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家,愚昧、落后的封建意识长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及生育观念,农民“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认为不生男孩就断了后,只有男孩才能延续香火,光耀门庭。加上目前农村的生育政策是一胎为女孩的可以有计划地批生二孩,于是对现行政策采取了一种制度化规避行为,在生育二胎及二胎以上胎次时基本倾向于生男孩。

二是落后生产力的制约。在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下,尤其是农村地区,生育男孩首先是生产上的需要。因为在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沿用着传统的生产方式,重体力劳动主要靠男性承担,女性由于生理、体力方面的差异,只能作为辅助性的劳动力。此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养老送终主要依靠自己的儿子孙子。许多人信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断了香火便是大逆不道,对祖宗之“大不敬”,因而相当一部分人不得不倾向于“养儿防老”。

三是打击“两非”案件查处力度不够。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b超的普及应用,某些从医人员受不法利益的驱使,在孕检的名义下为孕妇作性别鉴定大开方便之门,轻者给亲朋好友大开绿灯,拿胎儿性别的“答案”送人情;重者在金钱攻势下,丢掉原则,忘却职业道德,接受贿赂,违反规定泄露“b超”透视结果,牟取暴利,尤其是二胎及二胎以上的性别鉴定及性别选择性中止妊娠更为猖獗。

二、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衡带来的主要问题

首先是婚姻挤压加剧。婚姻挤压是出生性别比失衡最直接的后果,表现在婚姻市场上就是男性数量大大地多于女性。据预测,我国在2020年时,25至40岁的男性将比女性多3000万人。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人口和婚姻模式的重大变化,中国在未来必然会面临一个有大量男性因无法找到配偶而终身不能结婚的状况,这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压力。特别在贫穷落后的乡村,不少年轻女性涌入发达地区,造成适龄女青年奇缺,形成一批“光棍”大军。有的地方很多大龄男青年只能跨越年龄界限,找年龄比自己小很多的女人作妻子,造成严重的“婚姻透支”现象,不少条件较差的男人只能“望女兴叹”。

其次是妇女地位下降。通过性别选择人工流产等手段人为造成的男多女少,将可能阻碍或者延缓女性全面参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因为这种人为选择的方式是对女婴生命权的严重侵犯,是重男轻女、男女不平等的集中体现,损害了女孩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男多女少还将带来复杂的婚姻家庭问题,对女性造成直接和潜在的多重伤害,引发许多社会问题,为以“性交易”为特征的地下色情业等社会丑恶现象创造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第三是犯罪案件上升。当男性可婚但难以找到配偶的矛盾特别尖锐和突出时,拐卖妇女儿童等现象将日趋严重。在一些贫穷落后的农村,男人们无不抱怨“女人太少,女人太贵,没钱娶不起媳妇!”有的男人便省吃俭用花钱买老婆,这无疑为贩卖妇女儿童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此外,有家室的男人,往往受道义和责任的约束,行事较为理智、谨慎,所谓“家有贤妻,其丈夫不遭横祸”。而光棍汉则无拘无束,易受自身和外来的诱惑,聚赌、斗殴、偷盗、吸毒、qj、性骚扰等罪错时常发生,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

三、应对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主要措施

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衡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绝不能漠然处之。痛下决心,解决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问题,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任务。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形成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强大工作合力。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需要各有关部门充分的履行职责。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

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文件精神,深刻领会省人口计生委提出的“八大计生”的宗旨,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并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做好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要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明确和细化各相关部门的职责,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局面。

2、加大法制与监管力度,从源头上堵塞性别比失调的漏洞。计生、卫生、公安、纪检等部门要联手形成强大合力,集中整治b超市场和技术服务市场,严厉打击非法利用b超进行鉴别性别行为和非法进行选择性终止妊娠行为,并且要将打击“两非”的突击性工作变成一种经常性工作来抓。对性别鉴定、选择性别流引产、遗弃女婴等行为实行重奖举报制度;所有医疗机构、单位要严格遵照《湖南省生育证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育龄妇女尤其是第二胎孕妇进一步加强孕情生育监测跟踪服务;对残害虐待女婴、女孩者一定要从重从严惩处,力争公捕公判,以增强威慑效果,坚决刹住性别比居高不下的势头。

3、加强宣传教育,以形成全社会“关爱女孩”的浓厚风尚。要使广大群众认识到正常的新生儿性别比是维持人类社会稳定的基础,新生儿性别比失衡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多危害。同时要大力倡导婚育新风,转变婚育观念,让人民群众树立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计划生育、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顺其自然,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的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对不承担赡养义务的女儿给予道德上的谴责和法律上的惩罚,在全社会营造女儿积极赡养父母的良好氛围,让女性跟男性享有一样的权利,也承担同样的义务,真正做到男女平等。

4、进一步发挥利益导向机制作用,加大奖励扶助力度。实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落实奖励优惠政策是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问题的重要措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女孩成长和计划生育女儿户的奖励扶助、土地分配、养老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等优惠政策,并抓好落实。教育、科技、民政、财政、劳动保障、水利、农业、工商、扶贫等部门,在制定有关政策时要落实对女孩及计划生育女儿户的同等优先原则,千方百计为他们多办好事,多办实事,充分发挥利益导向的作用,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5、加快发展,切实提高妇女地位。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尤其要尽快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和农村低保等制度,切实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使他们逐步从“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同时要努力提高妇女地位,使女性与男性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参加工作的权利以及参政议政的权利。引导农村妇女发展生产,学习科学技术,为她们提供农业技术和信息服务,使妇女自己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只有她们的经济独立了,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才会提高,她们就有了发言权和决策权,当她们生育女孩时,就不会受到家人的责怪和歧视。

第三篇:永温乡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专项治理工作总结

永温乡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专项治理

半年工作总结

2011年上半年以来,我乡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专项治理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计生局的指导下,通过全乡各部门、各企业的通力合作,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采取多种措施,双管齐下,对出生人口别 比失衡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本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

加强性别比治理宣传

为进一步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综合治理,使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步入正轨,永温乡成立了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计生办(站)、卫生院、派出所、行政监察、妇联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性别比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和制度,明确各自的职责和要求。在“三.八”节、5.29活动、7.11“世界人口日”等重大节日,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男女平等”、“女儿也是传后人”、“生男生女都一样”等思想观念,另外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展板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形式。在人群过往集中的地方书写固定宣传标语15条,悬挂横标8条宣传开展出生人口综合治理的意义。

二、加强孕情追踪管理

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的关键环节在孕情的追踪服务,抓好持证怀孕妇女孕情跟踪管理与服务是做好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的关键。为此,永温乡加强了持证怀孕对象的跟踪管理,我们做了以下几点:一是要求持证对象参加妇检、孕检,在家对象要求每季度参加一次孕情检查,外出务工对象按季度寄回孕检证明;二是汇同卫生院共同抓好辖区内的性别比综合管理,采取明查暗访等形式,对辖区内的药店、个体诊所进行检查,严禁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和非法终止妊娠。对销售终止妊娠药物或利用B超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者立即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三是计生办同持证妇女签定《严禁非法终止妊娠合同书》224份,禁止怀孕对象进行选择性终止妊娠;四是医务人员定期上门对怀孕对象进行指导服务250人次;五是将怀孕对象录象输入微机进行管理。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我乡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有了良好的环境,为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群众知识文化偏低及多年来的封建思想影响,对现代生育文化知识知效率还不够高;

2、由于我乡地质灾害多,村矿矛盾突出,一定程度造成群众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不支持;

3、群众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强,生育观念还需进一步更新和引导。

四、下一步打算:

1、加大宣传力度,在宣传内容、形式、方法,宣传品的制作等方面改革创新、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积极培育新型生育文化,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宣传方式进行渗透式宣传,增强宣传教育覆盖面和知晓率;

2、调动相关部门加大对辖区内的药店、个体诊所查处力度;

3、加强对持证怀孕对象的跟踪管理服务;

永温乡计生站 2011年7月20日

第四篇:农村“剩女”教师现状 性别比失衡普遍面临择偶难

农村“剩女”教师现状 性别比失衡普遍面临择偶难

来源: 半月谈时间: 2013-07-03 09:01

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推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一批批大学毕业生来到农村任教,为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作出了贡献。但与此同时,他们尤其是其中的女教师普遍面临择偶难题。受“择偶难”影响,一些农村学校面临年轻教师流失问题。

因为爱情选择坚守

安徽省庐江县龙桥镇地处山区,镇内的1所中学6所完小大都分布在偏远山区、圩区里。2012年,26岁的阜阳姑娘刘汝珍成为龙桥镇较为偏僻的马山小学的一名教师。

“刚到这里时,感觉很不适应。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加上学校只有我一个年轻教师,除了上课,平时只能待在宿舍里看看书。”刘汝珍告诉记者,放学之后,面对空荡荡的校园,背井离乡的孤独感就会从内心深处弥漫开来,对家的思念每日俱增。她说,如果不是认识了何希凡,肯定要离开这个地方。

今年26岁的何希凡是庐江县白湖镇人,2010年参加庐江县教师招考,在龙桥镇初级中学任英语教师。

刘汝珍和何希凡都住在缺口社区教师宿舍,这儿总共住有6名年轻教师。因为宿舍在一起,平时没有课的时候,何希凡常常和刘

汝珍搭伙烧饭,探讨教学问题,每当刘汝珍想家了,何希凡总是贴心地陪着她四处闲逛,聊天开导。

渐渐地,刘汝珍和何希凡越走越近,2012年冬天,何希凡终于向心仪的姑娘吐露了心声。

“原先我是下定决心在这里工作一年后就回家的。”刘汝珍说,是何希凡的出现让她找到了归属感、稳定感。

随着对彼此的了解不断深入,2013年3月,刘汝珍和何希凡领了结婚证。

“现在肯定不走了,有了家庭,一切就都稳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好好工作,再要个孩子。”刘汝珍的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因为爱情去意渐生

因为爱情,刘汝珍留在了龙桥镇,但同样是因为爱情,更多像刘汝珍这样的年轻教师,有了离开的想法。

江西省崇仁县河上镇中心小学教师陈丽英今年已经28岁了,仍旧没有对象,这让她的父母和学校校长都很着急。在农村,她这个年龄早该结婚生子了,再耽误下去,可能很难找到合适的对象。

河上镇中心小学校长吴启明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从2009年到2012年,学校共来了3名年轻女教师,至今她们都没找到对象。今

年,全镇来了6名教师,全部为女性,她们的婚恋问题将成为各个学校“头疼的大事”。

事实上,这一情况在全国其他地区也普遍存在。安徽省临泉县教育局人事科科长范永红介绍,该县很多农村中小学校出现大龄女教师婚恋难问题,一些学校甚至将解决女教师婚恋问题纳入学校重点工作。

在龙桥镇蒋岭小学教书35年的教师汪年保告诉记者,过去三年有三个年轻教师相继调离,“女教师来了很难留住。之前有几个女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学生也喜欢,但都因为找不到对象离开了。”

“农村学校教师婚恋不只是个人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师资稳定和学校运行。”龙山镇中心校校长程海涛对此深有体会。

程海涛告诉记者,由于农村学校相对偏远、条件艰苦,加上个人婚姻问题难以解决,一些女教师尤其是外地女教师往往工作一两年就想方设法调走。有的实在调不走,就干脆辞职。“去年有个女教师为了调动,直接到办公室跟我说‘我要回家找对象’,你说,说出这样的理由,我还能留人家吗?”程海涛无奈地摇摇头。

性别比失衡造就“剩女”

庐江县教育局工作人员朱勇广告诉记者,农村“剩女”教师增多已经成为让地方教育部门头疼的大难题,性别比失衡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7月发布的《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中小学女性教师占比52.93%。参与此项研究工作的曾晓东教授称,近三年女性教师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目前女性教师已远远不止“半壁江山”。

具体到农村,由于工资待遇等原因,近年来乡村教师这一职业不被男性看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教师的“阴盛阳衰”。以庐江县为例,庐江县自2011年起放开报考教师的户籍门槛,当年招聘教师266人,其中女教师200人,男教师66人;2012年招聘教师247人,女教师189人,男教师58人。

重庆涪陵区近5年招到的教师中,90%以上为女性。2012年,该区共招了119名教师,其中男性教师只有10人。辽宁省新民市2008年至2012年招聘教师310人,其中90%以上是女性。

农村教师男女比例失衡,导致女教师的婚姻大事很难在学校内部解决。同时,农村女教师接触较多的主要是普通农民,文化层次上有一定差距,缺乏适合交往的男性对象。“虽然在农村也有一些不错的男青年,但是我们基本不会考虑。我们还是想找学历相当、生活经历相似、有共同话题的对象。”龙桥镇安定小学的女教师叶舒琴道出了许多“剩女”教师的心里话。

记者还在采访中了解到,农村教师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一名教师教五六门课的情况比较普遍,除了上课还需批改作业及备课,和外界接触的时间很少。甘肃省渭源县路园镇小堡子小学教师马静洁说,我们一天上五六节课,放学后还要自己做饭,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去和外界接触。

各方应积极“牵线搭桥”

一些农村学校的大龄“剩女”坦言,由于长时间找不到对象,自己经常要面对家人和朋友的“讯问”,心情很不好。吴启明等一些校长称,情感问题对教师的影响比较大,一些教师会不自觉地将情绪带入到教学当中,因此亟须为农村女教师“牵线搭桥”,减轻她们的“情感负担”。

对此,一些基层教育工作者建议,首先,应为单身女教师创造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条件。江西上饶县田墩镇中心小学校长徐红梅说,解决农村教师性别比失衡问题,目前至少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可以联系同样在农村服务的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如“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人员,建立农村青年服务人员通联录,定期组织开展交流活动;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多与当地相关部门开展联谊活动,拓展女教师交往的范围。

其次,应适当减轻单身女教师的工作压力。重庆涪陵区教委党工委书记彭沛指出,因为农村学校成班率普遍较低,目前按照师生比为学校配置教师,对农村学校不公平,也让农村教师的工作任务普遍较重。下一阶段,应制定更为科学的教师配置方案,为农村增加教师人数,使农村女教师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个人婚恋大事。

第三,应改善单身女教师的住宿条件。吴启明建议进一步加大教师周转房的建设力度,力争让每位教师都有一间独立的宿舍,为其生活、恋爱创造更好的私人空间。

同时,应该将改善住宿条件与增加教师交际机会结合起来。例如,庐山县利用闲置学生宿舍,按照就近原则,统一安排教师住宿,这给男女青年教师互相了解和交流提供了方便。刘汝珍和何希凡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相识的。

朱勇广说,周末和节假日,庐江县教育局还会组织一些联谊、郊游活动,想方设法扩大交际范围,为“剩女”教师解决婚恋问题。

第五篇:武汉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研究

武汉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研究

(一)武汉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现状

1、数据的查证与落实

(1)利用“五普”资料,查证七个中心城区、东西湖区、汉南区、沌口经济开发区和四个远城区 ①一胎出生性别比

②二胎出生性别比

③独女户数与独男户数;双女户数、双男户数、一儿一女户数;三孩户数

(2)利用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数据查证

(3)利用统计局或公安局数据查证

2、分析数据的效度,确定武汉市全市与各区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真实情况(比率数与胎次性别比)

(二)武汉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历史进程与特征

1、武汉市建国以来,特别是第三次人口普查以来的出生人口性别比

2、武汉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特征

(三)武汉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原因探究

1、城乡育龄夫妇“生育偏好”的对比实验研究

2、远城区育龄夫妇“生育偏好”的对比实验研究

3、对城乡育龄妇女“生育偏好”的典型访谈

4、对“生育偏好”差异的经济、文化分析

5、对区间出生人口性别比差异的管理因素分析

(1)领导重视

(2)B超的管理

(3)奖励扶持政策与法律执行水平

(四)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对策研究

1、在远城区提倡和执行“随妻居”的婚居模式

(1)提倡和鼓励婚后建立“随妻居”的核心家庭

(2)建立对“随妻居家庭”的奖励制度

(3)开展“好女婿”活动(模范事迹宣传,典型报告会)

2、开展“关爱女孩活动”

(1)独女户养老保险

(2)落实女儿户奖励

(3)落实独女户生二胎政策,取消生育间隔,严禁有子户生育二胎

(4)发展女子职业教育(如东西湖的外向型护士学校)

(5)开展“成才女儿”奖励和宣传

3、整顿和处罚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4、打击非法使用B超作性别鉴定

5、规范人工流产,加强孕期检查

下载关于性别比失衡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性别比失衡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失衡现象及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失衡现象及对策研究 作者:任志锋 郑永廷 来源:《教学与研究》(京)2015年第20151期 摘要: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结构性失衡、功能性失......

    性别比自查报告

    东大滩乡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开展打击“两非”活动的自查报告县人口局: 为进一步加大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综合治理的力度,促使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切实改善人口结构,推动......

    性别比汇报材料

    高寨镇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汇报材料 现将高寨镇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情况向上级领导汇报如下,敬请批评指正: 高寨镇地处孟村县东北部与黄骅、海兴、盐山三县毗邻......

    性别比综合治理

    严禁开展“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终止妊娠 及溺弃女婴”合同甲方:醒民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法定代表人:江远 乙方:丈夫姓名(以下简称乙方)住村(居)组妻子姓名(以下简......

    性别比培训材料

    鹏程管理区2013年第二季度办、站、村、 组出生人口性别比培训教材(第二季度) 一、终止妊娠手术、药品使用管理制度 (一)、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

    性别比培训材料

    羊场乡2011年第三季度办、站、村、组出 生人口性别比培训通知计划办、计生站及各村、组成员: 在第一季度工作的基础上,为更好地搞好2011年第二季度的性别比工作,扎实掌握性别比......

    黑龙江省预防和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规定(2007年3月21日黑龙江%9C

    【发布单位】黑龙江省 【发布文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号 【发布日期】2007-04-10 【生效日期】2007-05-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国务院法制......

    见证失衡读后感[大全]

    见证失衡读后感读了见证失衡这篇文章,让我对中国的双顺差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见证失衡》副标题“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正是国内外社会各界对国际收支失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