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现象

时间:2019-05-14 00:00: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现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现象》。

第一篇:浅谈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现象

浅谈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现象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女教师的比例增长迅速,男女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的问题也随之突显出来。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及对小学生的影响,并对此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性别失衡现象、性别失衡影响、相应的对策

小学教师性别结构是小学教师组织中的性别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是小学教师队伍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同时也是影响教育教学活动潜在因素和学生人格成长及其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小学教师性别失衡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一些教育专家也专门对此类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甚至有的地方还根据专家意见采取了相关措施试图改变这一现象。然而至今,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现象仍然十分突出。我在潍坊东明小学实习期间发现男教师比例少之有少,有的整个级部就有一个男老师甚至没有。因此本文将从小学教师性别失衡的原因、性别失衡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小学教师性别失衡的原因

1、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男士是成大事者,像老师这样的职业是留给“小女子”的。国家有关部门尽管提高了小学教师待遇,但是在当今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还是难以养家糊口。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相对来说比较低,与公务员的社会地位更是有一定的差距!社会对于男性从事小学教师工作认可度也不高。因此一些男士自然耻于从事小学教师工作。

2、工资收入与工作付出差距大。

随着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因而对于教师的社会期望也越来越高,但是老师工资却没有成为正比,尤其是小学教师。如今的小学教师压力越来越大,现在的小学教师不仅仅是教书育人这么简单,还需要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并负有相关责任。有的地方小学教师甚至成了学生的第二任父母,各个方面都有所照顾!因此需要付出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工作。然而收入呢?还是那样微乎其微!因此有大部分男士对于小学教师敬而远之。

3、教师工作成果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教师的工作成果具有间接性和长期性,小学教师也不例外。这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的时间上。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工作成果正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老师的工作主要是培养人才,只有当人才服务于社会时才能够体现出教师的劳动成果。而对于那些成就感较强的男士自然而然不会选择教师职业。

4、师范生管分配的政策早不复存在。

现在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需要层层选拔并且条件比其他职业要多。在准备期间男士的备考定力必然会输给女士。因此这些条件会使一大部分男士放弃从事教师这一行业。

5、环境的影响。

小学教师多为女教师,由于女性非常集中,造成学校团体内部互相猜忌,经常产生矛盾。男教师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中,接触的都是孩子和女性,因缺少同性间的交往而感到孤独。工作久了,女性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自我评价降低,心理扭曲变形,从而产生当小学教师是错误选择的心理。虽然一些学校采取措施,但心理失衡使得一些男性教师选择调离小学,造成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状态。

二、小学教师队伍性别失衡的影响

小学教师队伍性别失衡现象对小学教育教学以及学生的发展都产生不利影响。对于具体影响做一下阐述:

1、教师队伍失衡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俗话说的好:“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而小学教师队伍中女性教师非常集中,这种性别失调对学校工作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影响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学校中一些工作需要男教师去做,可是往往这时却很难找到人。潍坊高新区某小学去年有好几名女老师结婚后相继怀孕。生育时间都赶在一起!该校校领导称,现在女教师扎堆生育成了学校的负担,校方不得不私下采取相应的措施。还有一名英语教师怀孕后身体状况不佳,导致三个班级好几天上不了英语课。校领导说,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无法找到合适的代课教师,当时真的是束手无策。

2、小学教师性别失衡影响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小学教育阶段是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重要阶段,然而教育又是心灵之间的沟通、灵魂之间的交融、人格之间的对话。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必然对其性格形成、心理发展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并且他们正处于心理模仿期,女教师的性格、心理和行为方式很容易影响学生的性格、心理和行为方式。

从小处在“女儿国”这样的教育环境里,接触的是大部分是女教师,不利于男孩子的阳刚气质的形成,然而阳刚气质是男性应该具有的优秀品质,如自信、勇敢、果断、大方等,这些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生存所必不可少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描述的自我实现的人,正是一些具有阳刚气质的人,这些人在现代社会竞争中更有利于自我潜能的发挥。然而在“女儿国”教育环境下,男孩子该有的阳刚气质正被女性教师与生俱来的温柔一点点地吞噬。而这种教育环境也会使女孩子缺少与异性相处能力的基本训练。

3、小学教师性别失衡影响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发展

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在道德行为具有言行脱节、易反复的特点。并且,抑制能力未能很好发展,对模仿却很感兴趣,然而儿童辨别能力较差,因此对于身边的好坏行为全都模仿。有的时候小学生在道理上能理解某一行为的准则,但行动上却意识不到,无意识地会做出违反纪律的行为。这就对小学教师提出了双重要求。不仅要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动机而且还要从自身做起,为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让他们学有榜样、行有准绳,以形成牢固的行为习惯。在东明小学的实习活动中,听女指导老师说,有一次她带学生去郊游碰见了小偷,为了保护孩子,就带着大家远离小偷,并告诉孩子:“这是坏人,大家一定要远离他们”。我当时听后并没有发表意见,之后仔细想了想,尽管老师的动机是在保护孩子,但这种做法却包含着一种消极因素。如果孩子将教师的话记在心里,以后见到类似的情景会不会集体回避呢?答案是肯定的。这样会慢慢演化成一种事不关己的心态,很容易滋生儿童自私、冷漠的行为品质。然而造成这种行为结果,当然和女教师的温柔的细腻的天性不无关系。行为主义理论家和社会学习理论家都强调强化和榜样作用的重要性。如果儿童做出一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例如与别人分享玩具,同情关心别人,我们往往报之以赞许的目光、或点头的微笑、或者其他的奖励方式,这就是强化。通过强化同时也就增加了以后良好道德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小学时期是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不能较好地培养,则将会给儿童以后的成长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4、小学教师性别失衡会影响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阶段是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不呆板机械的模仿的别人,而是由自己提出自己的想法;有独立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勇气;个人的见解具有个性、新颖、不俗气的特点;对新问题、新认识是敏感的、容易接受的。这些都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可能性只有通过合理的教育措施,才能使之变成发展的现实性。然而女教师的温柔善良、慢条斯理的天性品质,是与创造性思维所提倡的新奇、变通等特点不相容的,因此很容易影响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校男教师太少,就像 “单亲家庭”缺少父爱一样,学生的心理、思维非常容易出现缺陷。因此在一所学校里,需要有一定比例的男教师,刚柔相济,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女教师过多,那些男教师所具有的性格和生理特点,如关心时事、个性刚毅、敢于冒险等,女教师是无法替代的,然而这也是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不可或缺的。

5、小学教师性别失衡会影响下一代竞争意识的养成。

小学教师队伍中缺乏男性,失去的将不仅是孩子未来的“阳刚之气”,更主要的可能会因此而使孩子丧失总体竞争意识和竞争潜力。然而这些特质恰恰是当今国际战略竞争中必不可少的。当代政治家和教育家们都断言,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关键是素质竞争。孩子们不仅需要女性的温柔与细腻,而且也需要男性的粗犷与豪放,更需要男性那种主动、进攻性的竞争特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能够立足于世界列强当中,最关键的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战略竞争意识,而这种战略竞争意识需要自小培养,远非一日之功。一个从小处在“女儿国”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不可能会突然一改“温柔”形象而迅速变得富于竞争性起来。

三、小学教师队伍性别失衡的对策建议

小学教师队伍性别结构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改变小学教育教师性别失衡的现象。基于此我对于该现象提出以下建议: 1.政策干预,加强男性师资力量的培养

首先,对于从事小学教育的所有高校师范生实行免收学费、给予补贴等优惠政策。温总理曾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这个具有示范性的举措,就是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这一优惠政策应该延伸到全国的普通师范院校中。因此师范院校可以利用这一大好机遇,设立专业培养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男学生报考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毕业后到小学从教,彻底改变小学教育教师性别失衡的现象。其次,具体安排和强化招生计划,实行定向、委托培养的方式。师范院校争取小学教育专业在满足城市需要的基础上,再逐步扩大到面向乡镇,实行定向培养。为此,生源计划要从现有国情出发,细化到县、或者乡镇,并要求各县招生办切实执行好。在执行免收学费、补贴生活费和设立定向培养补助费的情况下,应要求毕业生按照招生计划对口就业,不对口就业的应向国家返还所享受的补偿,以缓解小学教育男性教师偏少状况。再次,高校师范学院应该注重培养教师职业情感。教师情感是教师自我提高,完成神圣职业使命的内在驱动力。师范院校在开展学科专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还要对男生进行投身基础教育事业的情感教育。帮助男生认识男教师在未来历史发展趋势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培养对教师职业的兴趣,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使男生增强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在走向工作岗位时能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应让学生意识到,积极的教育职业情感不仅仅是为了教育的发展,更体现教师人生价值与生命意义。对教师来说,教师职业是谋生的手段,但绝不是其职业意义的全部。教师通过艰辛的创造性劳动,把学生培养成才后,在心理上和精神上感受到职业乐趣和成就感,这是从事其他任何职业所无法享受到的快乐与幸福。2.政府应该实施宏观调控,规范小学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工资待遇低是造成小学教育男性教师偏少的重要原因。小学教师在待遇方面,由于小学教育属于义务教育,很少有学校能给教师发放课时津贴,因而工资偏低。尽管最近几年工资有所提高,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确实显得微不足道!尤其对于将来是家庭顶梁柱的男性教师来说更是显得少之又少!因此国家可以从长远考虑,逐步地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经费投入机制。这种机制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一是根据小学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随着各级政府财力的不断增强,分阶段地逐步提高小学教育经费的保障水平。二是要制定明确的小学教育公用经费标准、教师工资标准,并明确具体实施办法。三是为了保障经费投入机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机制的形成过程中,要公开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让大家都参与到该行动中来。把这一政府行动变成社会行动,这样不仅有利于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也有利于小学教育经费的运转。有充足的经费做保障,小学教育男性教师数量的增加也就指日可待了。

3、提高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

男性当小学教师往往会被认为是“没出息”的传统观念,加上社会地位比较低,因此从事小学教师职业的男性越来越少。公务员工资待遇有的也是很少,但是它的社会地位高。因此有些男性宁愿拿相同的工资也去当公务员。尽管近几年全国“两会”上,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建议,希望在法律上确立中小学教师的公务员身份。但是至今还未完全实施。因此,政府应该使教师职业保持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良好的社会声望,将小学教师的身份确认为公务员,纳入国家公务员行政管理系统之中,并给予特殊的教育补助津贴等福利待遇。从而吸引更多的男性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

4、小学教育管理者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小学教师队伍中缺少男教师不无与教育管理有关,因此小学教育管理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能够理解人、尊重人和爱护人,并且为人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在社会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事情:不同的成绩会来于具有相同能力的人,甚至能力强的人会不如能力的差人做的好。探究其中的原因,大部分是由于管理者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对人的尊重和激励方面做的很好。因此,作为小学教育领者,就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和激励广大教师,从而增强小学教育对男性教师的吸引力。

首先,建立有效的精神激励制度。

众所周知,在企业中要想长久留住人,无论他的职位高低,都必须使员工在心理和情感上对工作环境,包括对同事和领导的人际关系具有好感。要达到这种程度,就有必须对员工的精神给予激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尊重的,然而作为一名管理者更要尊重、爱护之心对待自己的员工,这样的话员工也同样会以仁爱之心对待企业,只有这样才拥有较强的凝聚力,形成团队精神。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尊重的需要是每个人所必须的,包括自己对自己的尊重和外界对自己的尊重。因此,小学教育管理者对教师尤其是男教师也需给予尊重,让他们获得真正的自信。对于男老师外在的荣誉、地位、赞扬也可适当的给予适当的满足,以求相得益彰。对教师的精神激励方法多种多样,主要通过倾听、沟通、适当地赞美和鼓励职工参与管理等方式来实现。

其次,建立制度与情感相融合的管理模式。

优秀的组织管理模式往往是创造精神与团队精神的兼容,是每个人的个性与组织共性的统一,要求宽严相济,制度和情感相辅相成。制度管理也称刚性管理或理性管理。规章制度是为实现小学教育目标,对小学各项工作和对各类人员的要求加以系统化、条理化,规定出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工作规程。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可以保证小学正常的教育工作秩序,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人人依章办事,将小学各项工作纳入制度化管理的轨道。而情感管理,又称柔性管理或非理性管理。情感管理是指在发挥组织、计划和规章制度的管理作用以外,以人为中心,以情为主线,重视非理性因素,如情感、意志、心态、形象等因素的管理,挖掘成员的潜能,形成群体价值观和凝聚力,共同实现教育目标的管理模式。情感管理的核心是高度重视人的情感因素,尊重人、爱护人、发展人、强调人的共识、合作和积极参与管理。因此要求管理者重视把非理性因素,尤其是情感因素看成是管理的一种力量,积极的运用自身的因素去感染、影响教师,并且形成巨大的推动力。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相融合,则要求小学教育管理者要把目光转向“人”、“情”和其他的非理性因素,把理性与非理性管理相结合。不仅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又有重视满足教师的需要和情感交流;而且还要严格有序,和灵活有情,充分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以情为主、以理为基础、情理相融,才能提高管理的效率,也能更好地吸引大量的优秀男性教师。

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的是人才发展,人才培养关键还在于小学教育,而教育的关键是教师。然而小学教师队伍的性别失衡现象对小学生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把相应的措施落实,让学生有更好的发展,更快的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卫.教育沉思录[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3):224.[2]吴郁葱.一个应令人警觉的问题———从乐清师范招生男女

生比例看教育生态环境的平衡[J].教学与管理,2000(11):43.[4]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546-559.[3]陕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论乡村教育改造[M].西安:陕

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201.

第二篇:人才性别结构均衡发展

人才性别结构均衡发展

中国人才发展战略强调要形成中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中国人才性别结构失调状况,一是女性人才存在金字塔式的发展特征,随着职业地位等级的提高,女性所占比例减少;高层女性人才多数不足20%;二是我国人才结构存在较严重的性别比失调状况,多数情况下女性人才不足30%,女性人才成长形势严峻。大力推进中国女性人才成长的关键是解决性别结构失调问题。而全球民主化运动、相关性别知识的变化和女性领导的组织实践,将成为推动女性人才成长的重要力量。同时,亦迫切需要广泛且深入的女性人才状况和成长规律的研究。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关键性和战略性的资源,也是最为重要、最有潜在优势和最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伴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决定了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人才优先发展,包括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四大内容。自201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人才优先”的指导方针以来,不少学者虽然对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进行了多维度、多视角的解读,但鲜见从人才优先发展与社会经济科学的相关性视角人手,进行解析的文献。本文拟从人才开发、人才结构、人才投资、人才制度4个方面,对人才优先发展与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以揭示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本质意义和核心内涵。

如果说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才大国”的转变,是因为实施了人力资源的优先开发,实现了人才优先发展的“量的积累”,那么目前我国要实施人才资源的优先开发,实现人才优先发展的“质的提升”。人才资源开发——“质的提升”是人才优先发展的核心构件,从结果上看,就是要坚持人才贡献的优先导向。人才贡献优先导向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人才贡献率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息息相关。图2显示了我国各地人才贡献率及总人力资本贡献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其中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具有代表性。

第三篇: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失衡现象及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失衡现象及对策研究 作者:任志锋 郑永廷 来源:《教学与研究》(京)2015年第20151期

摘要: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结构性失衡、功能性失衡、传播性失衡等现象。这些现象既根源于现代人类文明形态的普遍精神危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矛盾,又根源于西方文化价值观渗透与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错误倾向。克服这些现象应树立现代意识形态观,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努力将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转化成意识形态建设优势。

意识形态领域是社会结构中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并竖立其上的“观念上层建筑”,是由主流意识形态与异质、残余、新型意识形态因素构成的观念系统。这一系统有平衡与失衡两种状态,平衡是在主流意识形态主导下意识形态领域主辅有别、层次分明、稳定有序、和谐发展的状态,失衡是由于主流意识形态遭到冲击、解构或颠覆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的剧烈变动和增熵趋势。在意识形态领域中,保持平衡,管控失衡,是国家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并整体保持和谐稳定的平衡状态,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失衡现象。正确认识这些现象的危害和实质,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认真思考应对策略,对于主动做好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失衡现象

1.结构性失衡。整体来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我国主导意识形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居于指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但在开放环境、阶层分化的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封建意识形态残余和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因素。问题是,一些人重西方意识形态引入、轻本土意识形态创新,重封建意识形态继承、轻现代意识形态发展,强调对异质、残余意识形态包容,忽视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坚守,使我国意识形态在理论研究、社会声誉和认同践行上产生了一定的结构性失衡现象。从理论研究来看,一些人割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政治性与学术性、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联系,拒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盲目引入或运用西方理论学说,使一些学科和研究领域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概念、范畴、表述的“跑马场”,一定程度上挤压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空间。从社会声誉来看,一些人以“传统文化”、“普世价值”为名传播美化封建意识形态和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而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却加以贬低。如通过歪曲否定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夸大革命建设的历史失误,为已有定论的历史人物事件翻案,贬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声誉;通过夸大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提倡指导思想多元化、“文化选择论”、“宪政民主论”,贬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声誉。上述两种失衡给人们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了挑战,使一些人产生了厌倦政治、虚无主流的情绪,模糊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甚至在“国外思潮与党中央宣传相矛盾时”,倾向于以国外思潮为准,质疑主流宣传的真实性。[1](P16)2.功能性失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由政治、道德、哲学、文艺作品等各种意识形式所构成,这些意识形式是个人精神生活建设与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托,为公共权力及其产品提供合法性辩护,为社会成员提供社会化的规范依据和超越性的精神家园,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稳定导向功能。功能性失衡是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其各种构成形式在作用对象、功能内容与价值取向等问题上的不协调、不一致。首先,从个人与社会两个作用对象来看,一些人过于强调各种意识形式对于社会发展的导向功能、社会整合的凝聚功能和社会治理的调节功能,忽视其坚定个人理想信念、引导个人价值规范、培育个人精神家园以及促进个人与社会良性互动等功能,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外在于个人生命发展而无法融入个人日常生活,从而淡化了个人的社会责任、弱化了个人的精神追求、动摇了个人的身份认同基础,使一些人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纷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围观者”,成为没有精神根底只有普遍焦虑的“漂泊者”,以致“怀旧情绪”、“恶搞调侃”、“拒斥主流”、“躲避崇高”之风在一定范围内弥漫。其次,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是意识形式的两个基本功能,分别满足

人类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习近平在谈到“好文艺”的标准时就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2]问题是,近些年一些人过于彰显物质功能之于精神功能的优先性,过于强调文艺作品作为经济利益表达、物质享受延伸和商业目的达成的途径载体,忽视其精神价值和政治立场,制约和冲击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功能彰显。再次,批判和建构是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基本价值取向,而一些人过于突出批判取向,机械地将马克思对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理论转嫁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质疑,片面地将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个别性现象、倾向性问题和阶段性矛盾视为因社会主义制度体制所产生的根本性问题,从而出现了一些只解构不建构的“愤青”和只见制度不见人的“泛制度化倾向”。

3.传播性失衡。我国历来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度安排和经费投入等方面为其提供了有效支持,使之具有了其他意识形态传播无法比拟的巨大规模和强大阵容。但是,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形势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传播样态和传播效果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失衡现象。从传播途径来看,原来通过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单位传播逐渐让位于以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和手机为载体的社会传播。[3](P246-253)社会传播作为一种公共平台和途径,既可以服务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可以为异质、残余意识形态所用,甚至一些社会传播平台为了追求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通过将自我标榜为“公共媒体”、“社会良心”或发表非主流意识形态言论吸引眼球。单位传播与社会传播的失衡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呈现出选择性、自发性和分散性的特点。伴随单位传播向社会传播的转变,意识形态传播进入了“视觉文化时代”,其样态逐渐由以文字词语为形式的理性传播变成了以声光画电为形式的感性传播。特别是当人们将互联网、智能手机作为获取信息、消费文化的主要工具时,蕴含异质、残余意识形态因素的海量信息和象征形式不断涌入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精神世界,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造成了冲击。传播途径和样态的失衡使人们在获得生活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知识结构碎片化、精神世界娱乐化和理性思维表层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效果上集中表现为情感体验与理性认知的失衡,即重情感刺激轻理论教育、重娱乐消遣轻理性自省、重即时体验轻理想信念。

二、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失衡现象产生的根源

1.现代人类文明形态的精神危机是意识形态领域失衡现象产生的普遍性根源。马克思说:“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4](P203)意识形态领域作为当代中国人物质生产和社会交往的精神反映,它所面临和存在的失衡现象只有从这一时代人类生产交往的文明形态出发才能得到全面而整体的了解。按照马克思主义将生产资料视为区别不同时代的“测量器”和“指示器”的原则,人们一般将20世纪中叶以来由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文明形态变革称为“新媒体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或“后工业文明”。在这一文明形态中科学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并通过世界市场的力量将各国紧密连接在一起,使人类获得了共享发展成果的可能。但技术理性的极度张扬和商品需求的无限刺激不断强化着人们对“物的绝对依赖性”,消解着富有崇高神圣意味的思想根据、价值尺度和行为标准,产生了以反传统、反崇高、反主流为主要旨趣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思潮,从而使人类陷入了普遍的精神危机,即世界符号化与快速流动性带来的“无根性焦虑”,价值多元化与标准相对性带来的“选择性困惑”,理想拟物化与思想易变性带来的“信仰性缺失”。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这种普遍的精神危机同经济危机一样使各国都难以独善其身。我国作为全球化进程的积极参与者在享有由之所带来的资本、技术、人才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成为普遍精神危机的“受害者”,一定范围内存在的意识形态失衡现象正是这种危机的具体表现。

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意识形态领域失衡现象产生的特殊性根源。意识形态领域失衡现象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矛盾的集中反映。党的十八大指出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5](p4)具体表现为两个层面的“紧张关系”:

一是,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各自内部要素之间的紧张关系。从经济领域来看,以物质利益和普遍竞争为基本规则的市场经济赋予了个人追求物质享受的合法性,推动经济发展目标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满足温饱以减少痛苦”转变为现如今的“满足欲望以增加享受”。经济运行规则和目标的转变催生了一些人的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冲击着他们对崇高理想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坚守。从政治领域来看,一定范围内出现的公权力“寻租”的腐败现象以及服务特定集团或个人利益的特权现象,削弱了政治公信力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部分国家治理机制同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以及民主参与意识增强的不适应、不协调,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紧张,破坏了意识形态认同的关系基础。从社会领域来看,随着社会结构由高度同质化、一体化转变成各种异质性要素复合体,新的社会阶层、生活方式、就业方式不断涌现,各种代表特定群体的声音主张在意识形态领域众声喧哗,加大了保持意识形态领域平衡稳定的压力。

二是,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相互之间的紧张关系。从经济与政治关系来看,经济领域以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为着眼点,奉行增长供给原则,政治领域则以实现公平正义为旨归,坚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造成了“增长优先”与“权利优先”的紧张,使一些人形成了“GDP崇拜”、“淡化政治”、“拒斥意识形态”的错误认识。从经济与社会关系来看,基于市场运行的趋利冲动,人们总是以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建立社会联系,而社会之所以为社会不仅在于物质利益连接,更在于行为主体之间、行为主体与社会之间的价值共享和伦理承诺,于是经济领域的“功利逻辑”与社会领域的“伦理精神”便发生了碰撞,产生了假冒伪劣、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问题。从政治与社会关系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力量不断发展,使政治运行的集中性、统一性与社会管理的多元性、自主性产生了矛盾,社会治理机制不完善又导致一些地方发生了因政治权力过多介入社会领域与社会诉求难以上达政治决策的“治理悖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政治设计”与“社会需求”的脱节。总之,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以及社会领域在运行规则、发展目标、价值规范上的紧张关系,构成了观念上层建筑失衡的现实基础,造成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失衡现象。

3.和平发展时代主题下的文化价值观渗透是意识形态领域失衡现象产生的外源性根源。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使“和平发展”取代“战争革命”成为时代主题,但时代主题的转换并没有消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条道路、两种制度、两大价值观体系之间的纷争,也没有消除不同民族国家和文明共同体之间的政治文化藩篱。各国为抓住发展机遇、规避发展风险都格外重视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科技水平、经济发展和意识形态资源占有上的显著差距,为发达国家谋求文化霸权提供了优势支撑。以美国为例,近年来它通过“教义制造、媒体制造、产业制造、敌人制造”等方式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文化价值观渗透和控制,以期催生和培育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消费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土壤,消解和排异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达到“领导世界、实现美国世纪”的战略目的。[6]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文化价值观渗透的重要目标。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和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失败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亚洲自由之弧”等言论,以期“唱衰中国”、“妖魔中国”和“孤立中国”,并通过媒体宣传、文化商品贸易和学术交流等方式,向我国思想界兜售“非意识形态化”、“人权高于主权论”、“西方自由主义新闻观”等主张,以期争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这些都从外部催生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失衡现象。

4.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某些错误倾向是意识形态领域失衡现象产生的内生性根源。近年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取得突出成就,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化和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产生了大批优秀文化产品和现代文化产业。但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仍存在经验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值得注意的错误倾向。经验主义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轻视与疏离,表现为重视业务工作特别是经济工作而忽视理论学习和思想建设,重视过去意识形态建设经验而忽视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变化,使意识形态工作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使意识形态建设体制机制、方式方法难以适应开放环境、市场经济、社会分化和思想多元的现实要求。形式主义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悬置和架空,表现为自我理论武装上的“观念伪饰”和社会宣传教育上的“话语空洞”。一些领导干部将马克思主义仅仅变成会议、讲话、文件中的口号缀语,而不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迅速认同接纳并透彻深刻地予以表述,但却在实际行动中远离理论路线、悖逆原则要求。这种自我理论上的“伪饰”使他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和对异质、残余意识形态批判抵制时,往往空话套话连篇而不得要旨、难及要害,从而使一些地区或部门意识形态建设虽表面繁荣实则“空无一物”,损害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形象。官僚主义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懈怠和独占,表现为片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说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7](P550)迷信政治权力对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决定作用,认为只要掌握政治权力就无须担心会丧失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导权,而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冲击挑战缺乏忧患意识。此外,官僚主义还表现为割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将意识形态的批判权、解释权和发展权据为己有,而罔顾群众实际需要和主体地位。

三、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失衡现象的应对策略

1.树立现代意识形态观,正确评判和把握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失衡现象的实质。意识形态观与一定阶级或集团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紧密相关,是这种世界观、方法论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的集中体现;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会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观,而持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观就会产生什么样关于意识形态精神实质、功能作用和现状趋势的判断。历史证明,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理论。这种理论在我国经历了以夺取和巩固人民政权为主要指向的“革命型意识形态观”到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指向的“建设型意识形态观”,再到以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为主要指向的“和谐型意识形态观”的历史演进。树立现代意识形态观,就是要树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和谐型意识形态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第一要务,统筹兼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中的指导地位和主导作用。从这种意识形态观出发,一方面,要看到意识形态领域失衡现象的严重危害性,这些失衡绝非是局部的、表面的理论观念之争,而是道路之争、命运之争,是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理论基础和制度体系的重大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和解决。另一方面,还要看到这些现象产生的必然性及其变化的可控性。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和各种矛盾不断突发,意识形态失衡现象进入了多发期,企图通过严格的思想控制将意识形态领域变成纯而又纯的一元话语,既无可能也不利于激发和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更不利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因此,正确的态度是要首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勇敢面对各种异质、残余意识形态的冲击挑战。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马克思主义者不应该害怕任何人批评。相反,马克思主义者就是要在人们的批评中间,就是要在斗争的风雨中间,锻炼自己,发展自己,扩大自己的阵地”。[8](P232)其次要分清主流与支流,要看到平衡稳定是我国意识形

态领域的主流,不能因为局部的失衡现象就搞得“草木皆兵”,更不能以这些失衡现象为由冲击或动摇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最后还要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的关系,既要看到大多意识形态失衡现象整体上仍属于阶段性产生的、停留在思想认识层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善于运用说服教育、持续发展的办法加以解决,又要旗帜鲜明地批判、抵制那些企图冲击或替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错误思潮,警惕和防止出现借“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之名放弃意识形态底线的错误倾向。

2.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针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失衡现象及其产生根源,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应围绕筑牢和构建全球安全屏障和内部和谐机制,着力开展如下工作:

一是加强主体建设。党员领导干部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主体,是决定这一建设顺利开展及实效取得的关键。加强主体建设,根本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真正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转化为自己学习工作的精神支柱;核心在提高理论学习的自觉性,避免陷入庸俗的事务主义,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分析解决意识形态失衡现象的水平;关键在增强驾驭和管理复杂环境下意识形态领域的能力,特别是对互联网领域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管理、过程管理、预警管理和协同管理等能力。

二是加强内涵建设。内涵建设是意识形态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根本依据,理论研究是内涵建设的主要方式。加强内涵建设,首先要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洽性研究,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观点、新论断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之间的发展自洽性,以及这些观点论断之间的逻辑自洽性,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其次要加强运用性研究,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回应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再次要加强原创性研究,探索构建富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并将之及时转化成学术话语和生活话语,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权。

三是要加强渠道途径建设。包括内外两个方面:对内要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的规律、机制和途径,按照因势施教、因群施教、因业施教、因人施教的原则,将社会传播与单位传播相结合、感性传播与理性传播相结合、新兴媒体与传统途径相结合,不断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性认同和理性认知。对外要注意摆脱两种“逆差”,即因与西方发达国家在信息传播资源占有上的差距所导致的“话语逆差”和侧重输出古代中国传统文化而较少传递现代中国文化产品的“历史逆差”,积极拓展文化走出去的传播平台,努力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表达“中国声音”。3.重视将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转化成意识形态建设优势,夯实克服意识形态领域失衡现象的现实基础。经济社会发展是保持意识形态平衡稳定的根本出路。但发展成就的取得并不能直接转化为人民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近年来人们常说的“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就是明证。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妥善处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收入分配、劳动就业、医疗保障、教育住房等等,不断从质和量两个层面向群众提供丰富优质的民生资源,努力创建公正合理的民生环境,使人们现实而公平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民生改善,从而实现广泛的社会正义,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向意识形态建设优势转化奠定坚实的利益基础。二是引导人们将个人生活幸福同社会主义优越性连接起来,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在社会主义框架下才能获得普遍的个人尊严和真实的社会权利,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三是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引导人们正确看待自我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局部性问题,将之与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区分开来,坚定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

参考文献:

[1]樊浩等.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2]习近平.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Z].新华网,2014-10-15.[3]刘少杰.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6]姜安.美国制造:意识形态控制走向结构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5-24.[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作者单位:任志锋,东北师范大学;郑永廷,中山大学)

第四篇: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需求不断升级的今天,人口发展的目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追求人口规模适度方面,而是有了更为全面、更为丰富的内容。在层次上,它要求不但人口自身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协调,而且人口与外部各个因素之间也要相互匹配;在内容上,它要求不但要实现人口数量上的理想状态,而且要实现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等多方面的理想状态。在此背景下“人口均衡”概念被提出来,人口均衡是指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并且人口数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协调平衡发展。人口均衡型社会是一种以人口均衡为特征的新的人类社会发展形态,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目前中国的人口结构问题集中反映为出生性别比失衡,这已成为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

1984年,在墨西哥召开了国际人口大会,强调不适当的高生育率对国家、家庭和个人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并阻碍许多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想社会兴旺、经济腾飞,就必须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因素——人的发展。1994年,根据人口出现的新问题,在开罗又召开了有史以来联合国规模最大的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这次大会以“人口、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突出了人权,包括发展权,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讨论人口的问题,对人口、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人口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人口的更新、世代的更替以及单纯的人口数量的增长,而且也包括人口更新和世代更替过程的若干“质量”方面的属性特征。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或人口发展持续性的“质量”属性特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合理的性别结构。

二、我国人口性别结构的现状及原因

(一)我国出生性别比的状况。

出生性别比是指某地区在一定的时期内出生的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对于出生性别比值域的界定,联合国在其出版的《用于总体顾及的基本数据质量鉴定方法》中指出:“出生性别比偏向于男性。一般来说,每出生100名女婴,其男婴出生置于102——107之间。”此分析明确认定了出生性别比的通常值域是102——107之间。

在1982年的全国人口普查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出生性别比在正常范围内的有11个省市,出生性别比高于110 的省市是安徽、河南、广东和广西;在199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出生性别比在正常值域内的只剩下6个,分别是上海、贵州、西藏、青海、宁夏和新疆。而出生性别比高于110的已经由1982年的4个省市增至15个省市;再看200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人口出生性别比情况:出生性别比在正常范围内的省市只剩下3个,出生性别比在110——120之间的省市有17个,高于120的省市有7个;2005年全国1%的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出生性别比在110——120之间的省市增加到了18个,出生性别比在120以上的增加到了8个。由此可见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问题不再是局域性的,而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导致我国出生性别比连年持续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二)影响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原因。

影响我国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的原因本文主要归纳为两点:一是思想方面的原因。中国传统“重男轻女”,“养儿防老”思想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使人们尤其是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未健全的情况下无法真正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农村人民宁愿交超生的社会抚养费,也要追求实现生育男孩的愿望。

二是我国国家公共政策方面的影响。首先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约束下,人们为了尽可能的满足自己生育男孩的需求,人们通过B超技术鉴定婴儿性别和人工流引产满足男孩偏好的性别选择。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技术的滥用是导致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重要原因。其次我国法律法规的制定中缺乏性别平等的视角,导致一些政策规定传递到人们那里就是生儿要比生女好。这些政策法规上的性别不平等,使本已存在的男孩偏好的生育观念更加根深蒂固。

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影响

1987年世界环发大会《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强调和谐”,“追求公平”。出生性别比的持续偏高是不利于人口的可持续发展的。

(一)以人为本。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口均衡型社会中人都是居于主要地位,人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出生性别比的持续偏高体现为男女两性比例的失衡,这将直接影响人口的再生产,人口无法持续绵延。人口的再生产是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人口再生产无法顺利进行的话,那么人口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二)强调和谐。出生性别比偏高本身就意味着男性与女性人口数量的不匹配。当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同批人成长到婚育年龄时人口的最大可能性婚配概率只能以人数“短缺”的女性为基数,在同批人中“富余”出来的男性根本不存在与之相配的女性。这样男性不得不寻求其他办法,这样婚外恋、强奸、包养等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随之涌现,而社会的不稳定必将影响人口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追求公平。首先出生性别比偏高对各个年龄段的影响随时间呈波浪式推进,将影响总人口每一个年龄组的性别比,由于出生性别比的持续偏高,使的每一个年龄组中的男性都存在“富余”。这样当已经成长到婚配年龄的一组男性在同组中无法找到与之相配偶的女性,那么他将不得不从下一个年龄组中寻求配偶。而本来就存在“富余”的下一年龄组中男性在本年龄组无法找到与之相配偶的女性,只能到下下一组,以此类推。这对每个年龄组都是一种不公平,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一种代际和代内的和谐,而婚配比例的后推使得代际和代内都无法实现公平。

第五篇:见证失衡读后感

见证失衡读后感

读了见证失衡这篇文章,让我对中国的双顺差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见证失衡》副标题“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正是国内外社会各界对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关注焦点的转移的三部曲。首先,出口导向的增长策略导致了1991年以来的“双顺差”为特征的中国国际收支局面,这是随后诸多故事的主要源头。其次,作为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政策辅助,压低人民币汇率成为1998年以后汇率政策主要思路,同时也催生了各国敦促人民币升值的政治压力。其三,持续双顺差形成了巨额外汇储备,除了外储保值增值的大麻烦以外,因外储过大产生的冲销、热钱涌动、资产泡沫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宏观调控空间受到了很大限制。

文章对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做出了总结,第一个原因是我国经济中储蓄大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长期以来,我国国内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低消费、高储蓄,在国内消费不旺的状况下,高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只能通过对外出口来释放,由此导致了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第二个原因是我国长期实施的出口导向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资金、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尤其是1994年人民币汇率的并轨改革更是有力地促进了出口。1998年以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出口乏力、内需不振的形势,国家调整了出口退税率,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2005年初,纺织品配额被取消。这些有利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实施和体制环境的形成,都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竞争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出口高速增长。第三个原因是国内长期实行的对外资的优惠政策。第四个原因是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转移,第五个原因是全球过剩流动性的输入,2001年以来,美联储开始实施了长达两年多的低利率政策,与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步,我国资本项目顺差开始持续增长,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国际压力也日益高涨。

文章给出了如何解决这种双顺差的问题的方法,我想主要是进行三个方面的改进。一是要加快步伐调整出口导向战略。二是要扩大内需,化解国内储蓄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内部消费不足,储蓄过度,所以化解的方法就是降低储蓄、促进内需。三是要加强国际间政策协调。我国的贸易失衡不仅源于自身结构性失衡,也部分地源于主要贸易伙伴的结构性问题。只有加强国际间的政策协调,才能有效地解决我国贸易失衡问题。

对于让人民币升值来调节国际收支的失衡,我想我们不应恐惧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不仅有助于缓解中国日益严重的国际收支失衡,还可以消除国内储蓄与投资占GDP比重过高的不正常现象。但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不是人民币币值的低估,而是主要因为内部消费不足,储蓄过度,所以化解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降低储蓄、促进内需。还有就是加快调整出口导向的战略,消除中国经济过于依赖外需,过度依赖外资的问题。

文章对于美元陷阱进行了深刻的论述,2007年8 月后,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逐步深化,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越来越成为值得我们严重关切的问题。美元长期来看,是有贬值的趋势的,这样我国的外汇储备资产就有长期缩水的趋势。如果继续持有,甚至进一步增加持有美国国债,中国将冒巨额资本损失的危险;如果推进外汇储备多元化,中国马上就会遭受资本损失。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就是美元陷阱的直接反映。我想当务之急是避免进一步落入美元陷阱,其次是尽量减少已有外汇存量可能发生的损失。文章给出的办法是发行人民币债券,发行熊猫债券不仅可以减少中国增持美国国债风险,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而且可以缓和其他国家的流动性短缺,促进全球金融的稳定。

下载浅谈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现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现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抚顺市新抚区公园一校王 云 摘要:职业倦怠现象在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特别是在小学教师这个重要的教育群体中,由于社会期望与现实的反差、教......

    关于性别比失衡的研究

    关于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研究 赵康 河北大学 政法学院 社会工作2009423006 [摘要]近年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出生性别比失衡最为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这严重违背了生理规律和......

    农村老师年龄结构失衡

    农村老师年龄结构失衡:老人教小学年轻人教高中 爷爷奶奶教小学 哥哥姐姐教高中 7日下午2时30分,教育界的政协委员拿出自己的提案,开始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讨论交流。记者统计,近30......

    《失衡的代价》观后感

    《失衡的代价》观后感 《失衡的代价》是省纪委查办原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保聚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制作的警示教育片。刘保聚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接受可......

    全球人才供需失衡

    全球人才供需失衡 摘要整理:IHRCI國際人力資源認證協會 2011.7.7 (文章分類: GPHR 組織發展與人才管理) 由世界經濟論壇WEF及波士頓顧問公司BCG所作的一份研究證明,人才短缺的......

    观看《失衡的天平》心得体会

    观看《失衡的天平》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 18日上午,镇党委组织所有干部观看了廉政教育片《失衡的天平》,我深受教育,目前正值全党深入开展学习习总书记“八项规定”之际,在领导、......

    看《失衡的秤》有感(推荐)

    心 中 的 天平—— 看《失衡的秤》有感最近,局党支部每周组织全体干部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2008年6月13日下午,我们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失衡的秤》。该片以独特的视角,深刻剖析了......

    经济结构失衡与发展方式转变(范文大全)

    经济结构失衡与发展方式转变2010-5-19摘要: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开始重新走上平稳较快增长的轨道,但宏观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是长期经济结构失衡累积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