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法制员制度规定(试行)[推荐5篇]

时间:2019-05-14 00:2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法制员制度规定(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法制员制度规定(试行)》。

第一篇: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法制员制度规定(试行)

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法制员制度规定(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所(下称工商所)法制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适应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体制改革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以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我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实行法制员制度。

工商所(包括依照《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管理的工商行政管理分局)设法制员,负责履行工商所法制工作职责。

第三条 法制员应当遵循依法、合理、效率、规范、权责一致的工作原则。

第四条 法制员从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中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熟悉行政执法业务的人员中选拔。

法制员由工商所的派出机关(下称派出机关)统一任命。

第五条 法制员依法履行职责,对工商所行政领导负责,并接受派出机关法制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法制员,在选配领导干部时,应优先任用。

第二章 法制员的职责和职权

第六条 法制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学习、宣传法律法规;

(二)对本所制定的工作规范进行合法性审查;

(三)根据核审权限,对以本所名义并适用一般程序作出的行政处罚案件,以及派出机关交由本所办理并以派出机关名义作出的行政处罚案件,依法进行核审和听证;

(四)对本所承办的、适用简易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进行检查;

(五)对本所实施的行政处罚以外的行政许可等行政执法行为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对行政不作为进行督促纠正;

(六)组织开展本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以及行政赔偿案件的应对工作;配合派出机关法制机构组织开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案件的应对、处理工作。

(七)派出机关规定的其他职责以及所领导交办的其他法制工作。第七条 法制员在履行职责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向执法人员了解情况;

(二)询问当事人,向利害关系人了解情况;

(三)查阅有关案卷、文件等资料;

(四)对工商所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

(五)派出机关规定的其他职权。第八条 法制员应每季度向派出机关法制机构就本所行政执法工作措施、主要事项、主要问题及案件核审情况等进行报告。

第三章 法制员的选拔和任命

第九条 法制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热爱执法工作,责任心强,清正廉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熟练掌握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法律知识,具有较强的执法能力;

(三)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有与执法工作相适应的写作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四)取得《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

(五)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十条 法制员的选拔,采用统一考试的方式,由派出机关的法制机构在本系统内公开选拔。派出机关也可以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法制员。

第十一条 对通过法制员考试的人员,派出机关法制机构会同人事机构考察后,报派出机关负责人审批、任命。

第十二条 法制员的任期为二年。经考核称职的,可连任。

第十三条 派出机关应当将法制员的选任情况及时报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

第四章 法制员的管理

第十四条 工商所实行专职法制员制度。专职法制员独立履行职责,不隶属于工商所内任何内设业务股(组)。实行专职法制员有困难的,可设兼职法制员。第十五条 法制员的行政编制归属所在工商所。

第十六条 法制员由股级以上级别的干部担任。凡担任法制员的,享受股级以上级别的干部待遇及岗位补贴。具体办法由地级以上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下称市局)规定。

第十七条 派出机关和工商所应支持法制员开展法制工作,为其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第十八条 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法制机构应定期对法制员进行培训,提高法制员的执法水平和业务能力。

市局应当根据本辖区的实际,制定法制员的具体培训计划。

第十九条 工商所法制员实行轮岗制度。具体实施办法由市局规定。

第二十条 法制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派出机关应当将其调整出法制员队伍:

(一)受到党

第二篇:池州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法制员管理办法

池州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法制员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所(下称工商所)法制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工商行政管理所行政处罚权限规定(试行)》,结合池州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池州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实行法制员制度。工商所设法制员,负责履行工商所法制工作职责。

第三条 法制员应当遵循依法、合理、效率、规范、权责一致的工作原则。

第四条 法制员从各县区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中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熟悉行政执法业务的人员中选拔。

法制员由工商所的派出机关(下称派出机关)统一任命。

第五条 法制员依法履行职责,对工商所行政领导负责,并接受派出机关法制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监督。1

第二章 法制员的职责和职权

第六条 法制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学习、宣传法律法规;

(二)对本所制定的工作规范进行合法性审查;

(三)根据核审权限,负责对本所以工商所名义作出的行政处罚案件的核审、复核等工作;

(四)对本所承办的行政处罚案件进行监督检查;

(五)对本所实施的行政许可等行政执法行为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并对行政处罚案件执行、行政不作为等进行督促纠正;

(六)配合派出机关法制机构组织开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案件的应对、处理工作。

(七)派出机关规定的其他职责以及所领导交办的其他法制工作。

第七条 法制员在履行职责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向执法人员了解情况;

(二)询问当事人,向利害关系人了解情况;

(三)查阅有关案卷、文件等资料;

(四)对工商所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

(五)派出机关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八条 法制员应每半年向派出机关法制机构就本所行政执法工作措施、主要事项、主要问题及案件核审情况等进行报告。

第三章 法制员的选拔和任命

第九条 法制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热爱执法工作,责任心强,清正廉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熟练掌握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法律知识,具有较强的执法能力;

(三)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有与执法工作相适应的写作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四)取得《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

第十条 法制员的选拔,由派出机关的法制机构在本系统内公开选拔。

派出机关也可以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法制员。

第十一条 对符合法制员条件的人员,派出机关法制机构会同人事机构考察后,报派出机关负责人审批、任命。

第十二条 法制员的任期为二年。经派出机关法制机构考核称职的,可连任。

第十三条 派出机关应当将法制员的选任情况及时报上一级

3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

第四章 法制员的管理

第十四条 工商所实行法制员制度。法制员独立履行职责,不隶属于工商所内任何内设业务股(室),直接对派出机构负责人负责。

第十五条法制员的行政编制归属所在工商所。派出机关和工商所应支持法制员开展法制工作,为其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第十六条 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各级法制机构应定期对法制员进行培训,提高法制员的执法水平和业务能力。第十七条 法制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派出机关应当将其调整出法制员队伍:

(一)受到党纪处分或行政处分的;

(二)经考核不称职不能胜任法制员工作的;

(三)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因其他原因,不适宜担任法制员的。

第十八条 派出机关应当定期对法制员进行考核。

第十九条 法制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派出机关应当予以表彰和奖励:

(一)内核审的案件,诉讼无败诉、复议无撤销、执法检查无错案的;

(二)参加省局或市局组织的法制员业务考试成绩优秀的;

4(三)组织法律学习培训成效显著,所在单位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学法考试成绩优秀或者进步幅度较大的;

(四)开展内部执法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行政执法中的问题,完善制度措施、确保依法行政成效显著的;

(五)开拓创新、开展法制工作的成功经验被上级有关部门推广的。

第二十条 法制员在执法过程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不履行法定职责,直接导致执法过错发生的,依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的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二十一条 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在其他机构设置法制员的,参照本规定管理。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广东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试行)

广东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提高全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规范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监测数据和信息的准确可靠,为环境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根据《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39号)、《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环发〔2006〕114号)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广东省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环境监测机构。

第三条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是指在环境监测的全过程中为保证监测数据和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所实施的全部活动和措施,包括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和质量监督等内容。

第四条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监测工作的全过程。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广东省环境保护局领导全省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发布全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针、政策、制度和标准规范,监督地级以上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并授权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对全省环境监测质量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第六条地级以上市、县(市、区)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和监督辖区内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

第七条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面的职责:

(一)负责全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

(二)组织全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规范的起草和修订工作;

(三)负责全省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和上岗证管理工作;

(四)组织开展全省环境监测比对、考核和环境监测数据核查工作;

(五)建立全省环境监测标准、技术规范和规定、质量管理工作的动态信息库;

(六)对下级环境监测机构进行技术指导,组织开展全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交流和培训,指导下级环境监测机构开展质量管理和计量认证(资质认定)/实验室认可评审工作;

(七)制定全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和规划,向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交全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报告;

(八)建立本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其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确保本机构质量管理工作符合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准则要求,对本机构报出的监测数据和报告质量负责;

(九)参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等机构组织的质控考核、能力认证、比对、方法验证、质量监督、量值溯源及量值传递等质量管理工作。

第八条地级以上市环境监测机构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面的职责:

(一)开展辖区内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对辖区内县(市、区)级环境监测机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二)开展辖区内环境监测比对和考核、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核查和质量管理工作成效评估;

(三)开展辖区内质量管理技术培训和交流,协助开展监测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和考核工作;

(四)建立辖区内环境监测标准、技术规范和规定、质量管理工作的动态信息库;

(五)建立本机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其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确保本机构的质量管理工作符合计量认证/实验室认可准则要求,对本机构报出的监测数据和报告质量负责;

(六)参加质控考核、能力认证、比对、方法验证、质量监督、量值溯源、及量值传递等质量管理工作;

(七)制定本机构和辖区内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计划报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备案,向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提交本机构和辖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报告;

(八)区域环境监测中心站在履行本市环境监测站职责的基础上,还应发挥区域环境监测中心实验室、区域环境监测预警及应急监测中心的作用,对区域内的地级市和县(市、区)级环境监测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在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开展区域内环境应急监测的质量控制工作。

第九条县(市、区)级环境监测机构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面的职责:

(一)在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开展本站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接受上级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督;

(二)建立本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其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确保本机构质量管理工作符合计量认证/实验室认可准则要求,对本机构报出的监测数据和报告质量负责;

(三)建立环境监测标准、技术规范和规定、质量管理工作的动态信息库;

(四)参加质控考核、能力认证、比对、方法验证、质量监督、量值溯源及量值传递等质量管理工作;

(五)制定质量管理工作计划报上一级环境监测机构备案,向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上一级环境监测机构提交监测质量管理报告。

第十条 省和地级以上市环境监测机构必须成立质量管理部门,县(市、区)级环境监测机构可视条件成立质量管理部门或设置专、兼职质量管理人员。

第三章工作内容

第十一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保证同级环境监测机构的人员编制、实验用房、仪器设备和工作经费得到落实。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应以《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和《广东省环境管理技术能力规范化建设指南》等相关标准、要求为基础进行能力建设,并根据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需要逐步提高能力建设水平,完善人员、仪器设备、装备和实验室环境条件,为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第十二条 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应依法通过计量认证,取得提供数据应具备的资质,并在有效期和允许范围内开展环境监测工作,保证监测数据合法有效。所使用的环境监测仪器应按规定送计量部门或其授权单位进行检定或校准。所使用的标准物质应是有证标准物质或能溯源到国家基准的物质。

第十三条 从事监测、数据评价、质量管理以及与监测活动相关的人员必须经国家、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部门考核认证,取得上岗合格证。

第十四条 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使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监测布点、样品采集、样品运输和保存、样品制备、样品分析、数据处理、数据评价、综合报告、数据传输等全过程均应实施质量管理,并保证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一)监测点位的设置应根据监测对象、污染物性质和具体条件,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相关技术规范和规定进行,保证监测信息的代表性和完整性,环境质量监测站点要做到统一规划和管理;

(二)采样频次、时间和方法应根据监测对象和分析方法的要求,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相关技术规范和规定执行,保证监测信息能准确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况、波动范围及变化规律;

(三)样品在采集、运输、保存、交接、制备和分析测试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样品质量;

(四)现场测试和样品的分析测试,应优先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方法;需要采用国际标准或其他国家的标准时,应进行等效性或适用性检验;

(五)空气自动监测、地表水自动监测和污染源在线监测的监测分析方法和质量管理必须符合国家和我省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

(六)监测数据和信息的评价,应依照监测对象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国家或地方标准或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和分析;

(七)监测报告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规定的程序报出,报告内容和信息应符合计量认证/实验室认可要求;

(八)严格按照国家和广东省的有关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制技术规定编报各类环境质量报告(含环境监测年鉴),确保报告质量;

(九)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应建立环境监测标准、技术规范和规定、质量管理工作的动态信息库,数据传输应保证所有信息的一致性和复现性。

第十五条 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应开展质量控制考核、能力验证、比对和方法验证等质量管理活动,并采取密码样、标准样、空白样、平行样、加标回收试验、留样复测等方式进行质量控制。

第十六条 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应妥善处理本机构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投诉事件。环境监测质量投诉事件的仲裁、环境监测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质量管理实行报告制度。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应于每年年底向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辖区内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总结报告,向上一级环境监测机构提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报告和下一的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地级以上市环境监测机构的质量管理工作动态数据库应与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联网。

第十八条建立全省环境监测质量核查制度,核查包括检查、审核和抽测等工作内容。

(一)环境监测质量检查工作程序为:

1、地级以上市、县(市、区)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同级环境监测机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开展检查,编制检查报告报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2、上级环境监测机构抽取部分下级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监测质量检查,编制核查报告报其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3、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同级环境监测机构和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上报的检查报告,给出辖区内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最终检查结果;

(二)对部分重要环境监测工作,应开展质量审核,环境监测质量审核工作由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组织实施,可采取上级环境监测机构审核下级监测机构或聘请第三方独立机构的方式进行;

(三)对部分重要监测数据,应开展抽测核实,组织实施工作由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负责;

(四)核查工作每年进行一次,于每年11月前完成。核查结果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公布。

第四章经费保障

第十九条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经费(包括公务费、业务费和设备购置费等)应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并确保专项使用。

第五章奖励和惩戒

第二十条环境监测工作质量作为评选各类环保先进的重要条件。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者,上级或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予以处罚。

(一)未取得计量认证资质、计量认证资质过期和未征得客户同意超越计量认证允许范围向外报出监测数据的,由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追究环境监测机构的直接责任和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责任,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五条规定责令停止相应的环境监测工作外,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局通报批评;

(二)向外报出的监测数据是由未取得上岗合格证人员完成的,追究环境监测机构的直接责任和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责任,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局通报批评;

(三)造成重大质量事故的,由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环境监测机构通报批评,并注销相关监测人员的上岗合格证;

(四)编造或篡改监测数据,以及授意编造或篡改监测数据的,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局予以通报批评,涉及公务员的,视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五十三条第六款,根据违法行为的情节轻重,予以记过、降级或撤职处理。公务员之外的其他相关责任人由上级部门根据情节轻重予以不同程度的行政处分。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广东省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四篇: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暂行规定(本站推荐)

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进一步促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推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行政工作,提高工商行政执法的社会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适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实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全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派出机构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本规定。

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时,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在职权范围内选择对当事人是否处罚以及处罚种类和幅度的权限。

第四条 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原则。

实施行政处罚,应当平等对待被处罚的当事人,不得以案件事实以外的因素差别对待当事人。对违法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基本相同的违法当事人实施行政处罚时,适用的法律依据、作出的处罚种类和幅度应当基本一致。

第五条 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应当遵循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

实施行政处罚,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既要制裁违法行为,又要教育当事人自觉遵守法律;对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处罚。

第六条 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应当遵循过罚相当原则。

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的事实、性质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

第七条 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应当遵循程序正当原则。

实施行政处罚,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依法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陈述申辩权和救济权。减轻、从轻、从重处罚的,应当在《行政处罚告知书》或者《听证告知书》上,一并告知拟作出减轻、从轻、从重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第八条 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应当遵循综合裁量原则。

实施行政处罚,应当全面分析违法行为的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及社会危害后果等因素,应用逻辑、公理、常理和经验,对违法行为处罚与否以及处罚的种类和幅度进行综合判断,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不能偏执一端,片面考虑某一情节对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

第九条 法律依据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一)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了多个处罚种类,但没有明确规定何种情形适用何种类、单处还是并处;

(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了先应适用的处罚种类,同时又规定了可以并处的种类,但在什么情形下可以并处没有明确规定;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了一定的行政处罚幅度,但没有明确规定处罚标准;

(四)法律、法规、规章对性质、情节、危害后果程度不同的行为,规定了不同的处罚种类、不同的处罚幅度,或者可以单处、可以并处,但没有明确规定如何认定性质、情节、危害后果程度;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其他情形。

第十条 法律依据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限制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一)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了多个处罚种类,何种情形适用单处或者并处,已有明确规定;

(二)法律、法规、规章对性质、情节、危害后果程度不同的行为,规定了不同的处罚种类、不同的处罚幅度,或者可以单处、可以并处,并对性质、情节、危害后果的不同程度认定作了明确规定;

(三)法律、法规、规章以“应当处”、“并处”等形式明确规定了处罚种类,以“没收物品”、“没收销货款”、“没收非法所得”等形式明确规定了处罚数额;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了不同的处罚幅度,何种情形应当适用何种处罚幅度,已有明确规定;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得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其他情形。

第十一条 不予行政处罚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对特定违法行为不给予处罚。

第十二条 减轻行政处罚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在行政处罚的法定最低限度以下适用处罚。

减轻行政处罚主要包含两种情形:一是在违法行为所对应的一种或者几种处罚种类之外,选择更轻的行政处罚种类进行处罚,或者在应当并处时不进行并处;另一种是在违法行为所对应的处罚幅度的最低限以下予以处罚。

第十三条 从轻行政处罚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在行政处罚的法定种类和法定幅度内适用较轻的种类或者选择法定幅度中较低的部分予以处罚。

从轻行政处罚主要包含两种情形:一种是在该违法行为法定可以选择的处罚种类中选择较轻的处罚种类进行处罚;或者在可以并处时不进行并处;另一种是在适用规定有处罚幅度的行政处罚时,选择该幅度内较低部分予以处罚。

在实施罚款行政处罚时,选择最低限处罚,或者在从最低限到最高限这一幅度当中,选择较低的30%部分处罚,可视为从轻行政处罚。

第十四条 从重行政处罚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在行政处罚的法定种类和法定幅度内适用较重的种类或者选择法定幅度中较高的部分予以处罚。

从重行政处罚主要包含两种情形:一种是在该违法行为法定可以选择的几种行政处罚中选择较重的处罚种类进行处罚;另一种是在适用规定有处罚幅度的行政处罚时,选择该幅度内较高部分予以处罚。

在实施罚款行政处罚时,选择最高限处罚,或者在从最低限到最高限这一幅度当中,选择较高的30%部分处罚,可视为从重行政处罚。

第十五条 目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采取的行政处罚,由轻到重的基本排序为:(1)警告;(2)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4)责令停产停业;(5)暂扣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参照以上排序区分轻重。

第十六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不予行政处罚:

(一)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二)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

第十七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及时书面警示告知当事人,依法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再依法作出行政处罚:

(一)已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所经营项目的各项条件,但未及时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提前生产经营,且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

(二)企业增设或者撤销分支机构,未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时间未超过10日,且在办理中的;

(三)企业为方便服务对象在异地设立的中转、仓储、分流(易燃、易爆及危险化学品除外)等办事机构,以自已的名义开展经营活动,未办理分支机构相关手续的;

(四)个体工商户变更登记事项(家庭经营者姓名、经营场所、经营范围),未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时间未超过一个月,且在办理中的;

(五)公司在合并、分立、减少注册资本或者进行清算时,不依照法律规定通知或者公告债权人,时间未超过5天,且在办理中的;

(六)企业未悬挂营业执照及未将营业执照置于住所或者营业场所醒目位置的;

(七)企业在经营中,将其印章、银行账户、牌匾、信笺所使用的名称简略或者增加字样,但名称并无实质性变化且对他人企业名称不构成侵权的;

(八)超范围经营,不属于需要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方可经营的项目,不以超经营项目为主营收入来源又未造成社会危害的;

(九)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不规范(强制性标注除外),但并非出于主观故意并且客观上并未造成误认的;

(十)企业在产品上标注的产品质量认证标志已过期,但相关部门证明已同意继续使用并正在办理手续的;

(十一)擅自销售合同示范文本的;

(十二)其他依法应当先责令限期改正的情形。

第十八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三)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四)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五)其他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第十九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从轻行政处罚:

(一)能够主动改正或者及时中止违法行为的;

(二)违法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小或者尚未产生社会危害后果的;

(三)在共同违法行为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

(四)因残疾或者下岗失业等原因,生活确实困难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五)其他依法应当从轻行政处罚的。

第二十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从重行政处罚:

(一)被行政处罚后二年内又实施同类违法行为的;

(二)经告诫、劝阻后继续实施违法行为的;

(三)利用自然灾害、疾病流行等突发事件实施违法行为的;

(四)违法经营数额较大的;

(五)违法经营引起群体性上访的;

(六)对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社会安定、环境保护等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

(七)恶意制假售假坑农害农等严重侵害农民利益的违法行为;

(八)传销行为;

(九)恶意串通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

(十)胁迫、诱骗或者教唆他人违法的;

(十一)拒不履行法定义务,拒不提供与违法行为相关的合同、票据、帐册等证据材料的;

(十二)围攻或者煽动他人围攻执法人员的;

(十三)擅自转移、隐匿、调换、毁坏已被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财物的;

(十四)作虚假陈述的或提供虚假证据材料的;

(十五)销毁或者篡改有关证据材料的;

(十六)对证人、举报人打击报复的;

(十七)有悖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规定的阶段性工作重点的;

(十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应当从重处罚的情形。

第二十一条 一般行政处罚的裁量权数据,按照《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方案》予以细化,并加载到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业务信息系统。

业务信息系统数据维护由省局各业务处按照职能分工负责,法规处负责业务指导,省局信息中心负责录入有关维护数据。

第二十二条 有从轻、减轻或者从重处罚情形的,办案人员、办案机构、核审机构等审批责任人,原则上应当按照《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方案》确定处罚幅度。

在听证报告、案件调查终结报告、行政处罚决定书或者其他处理决定中应当将处罚裁量的情况进行表述,不予行政处罚、减轻行政处罚、从轻行政处罚、从重行政处罚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二十三条 核审机构应当对同案不同罚、畸重畸轻等行使裁量权不当的情形,提出核审意见。

核审机构提出改变处罚种类及处罚数额的核审意见,应当说明理由。

第二十四条 办案机构对调查的案件,在调查终结报告中对其所建议的处罚档次没有说明理由的,核审机构应当提出修改建议。

核审机构认为办案机构在调查终结报告中对所建议的处罚档次缺少必要证据证明,应当要求办案机构补充调查有关证据。

第二十五条 办案机构应当定期对本机构作出的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复查,发现自由裁量权行使不当的,应当按照本规定和《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方案》主动纠正。

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对下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自由裁量权行使不当的,有权按照本规定和《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方案》责令纠正。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行政执法检查中发现自由裁量权行使不当的,应当按照本规定和《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方案》纠正并予以通报。

第二十六条 在涉及行政处罚行为的行政复议、信访及其他执法监督程序中,复议机构、信访机构等执法监督机构,应当加强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为的审查力度,对于不规范行使处罚裁量权的行为,有权依照《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方案》予以纠正。

第二十七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积极建立行政处罚决定的公开制度,通过政府网站等途径向社会公示行政处罚决定,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所称的“以上”包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本规定所称“核审机构”含工商所法制员。

第二十九条 各地级以上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报省局备案。

实施《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方案》未列明的其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应当参照本规定和《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方案》执行。

第三十条 本规定由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试行。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前制定的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本规定执行。

第五篇:政协机关信访工作规定(试行)

政协机关信访工作规定

为切实做好政协机关信访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越级上访、重复上访和集体上访,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定。

政协机关的信访工作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办事、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

政协办公室具体负责承办来信来访工作,设有专职信访员。其职责是:负责接待群众来访;承办信访件的登记、转办、催办、答复、归档等工作;对重要信访件提出处理建议,及时送请领导批阅;综合分析信访工作情况,反映信访信息、动态;联系县委、县政府信访办。

一、信访登记群众来信及有关领导、有关部门转来群众来信,必须当天拆阅统一编号,按规格要求进行登记;对来人来访的,应热情接待,仔细询问,认真听记,能当面答复的当面答复,不能当面答复的登记后请来访人阅看签名。对信访处理结果、回复情况等应进行登记。

二、领导阅批对群众来信来访和上级交办的信访,信访人员提出拟办意见后及时报分管领导阅批,阅批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群众来信来访时遇领导外出的,重大情况应及时与领导取得联系,请示后按领导意见办理,领导回来后补签阅批意见。一般重大信访应当天汇报阅批。

三、信访承办、催办对上级部门和同级政府领导批办的信访案件,应指定两人以上人员办理。信访承办人员在办理信访案件时,应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一般信访一个月内办理完毕(重大信访不超过三个月),并及时向受办机关报送处理结果,附有关材料说明。对不能及时办理的,应书面说明 1

情况。

对不属于本部门责职范围内处理解决的,应做好解释工作,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移送有关材料,由有关部门处理。对交给下级办理的信访件,要督促其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完毕,并检查监督办理结果。

四、信访回复对受理的群众来信来访除匿名信、重复信和含糊不清的信件外,在调查处理结束后,原则上承办人员应把调查情况和处理意见复信给来信来访人或直接回访。对群众来信咨询的,一般也应回信答复。

受理来访来信后一般在一个月内复信、回访,特殊情况在一个月内不能办理的,也应复信、回访说明不能及时办理的原因和继续办理的打算。

五、信访立卷归档信访工作的有关文件、资料、信访案件材料,每年都要进行清理登记,立卷归档;做好信访档案的保密工作,信访档案一般不对外借阅,如确因工作需要借阅,借阅者须持单位证明并经有关领导批准。

六、信息反馈信访领导小组每年初对涉及“三农”、工业经济、生态建设、弱势群体等有关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信访分析,及时掌握信访动态,分析情况,化解矛盾,凝聚人心。信访干部要坚持每季度分析一次信访工作情况,向信访领导小组报送有倾向性、苗头性的信访信息,做到半年一小结,一年一总结,不定期地向有关部门提供信访信息。

二○○八年五月

下载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法制员制度规定(试行)[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法制员制度规定(试行)[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