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业化的内容、作用、管理、观点
职业化:
职业化是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其主要用途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企业工作的品质达到一定的标准。可以说,职业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所谓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即要求人们把社会或组织交代下来的岗位职责,专业地完成到最佳,准确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以国际通行的概念分析,职业化的内涵至少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以“人事相宜”为追求,优化人们的职业资质; 二是以“胜任愉快”为目标,保持人们的职业体能; 三是以“创造绩效”为主导,开发人们的职业意识; 四是以“适应市场”为基点,修养人们的职业道德。
职业化的内容
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态是职业化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化的中最根本的内容,如果我们把整个职业化比喻为一棵树,那么职业化素养则是这棵树的树根,美国最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评出了9条职业人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诚实、正直、守信、忠诚、公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追求卓越、承担责任。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职业化素养。
企业无法对员工职业化素养有强制性的约束力,职业化素养更多的体现员工的自律上,企业只能对起所有的员工的职业化素养进行培养和引导,帮助员工在良好的氛围下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化素养。
职业化行为规范更多的体现在遵守行业和公司的行为规范,包含着职业化思想、职业化语言、职业化动作三个方面的内容,各个行业有各个行业的行为规范,每个企业有每个企业的行为规范,一个职业化程度高的员工,他能在进入某个行业的某个企业的较短时间内,严格按照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语言、动作符合自己的身份。
职业化行为规范更多的体现在做事情的章法上,而这些章法的来源是: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形成的;在企业规章制度要求的;通过培训、学习来形成的。当我们进入一家公司,对公司的评判首先就是对公司员工所表现的行为规范的评判。通常,企业通过监督、激励、培训、示范来形成公司统一的员工行为规范。职业化技能是企业员工对工作的一种胜任能力,通俗的讲就是你有没有这个能力来担当这个工作任务,职业化技能大致可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职业资质,学历认证是最基础的职业资质,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等,通常就是进入某个行业某个级别的通行证,其次是资格认证,资格认证是对某中专业化的东西的一种专业认证,比如会计,就必须拥有会计上岗证、其次就是注册会计师资格认证,做精算的,就要拥有精算师资格证书,学历认证和资格认证都是有证书的认证,但是在现实中,还有一种没有证书的认证,就是社会认证,社会认证通常就是你这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比如你是某个行业著名的专家,学者,即便你没有证书认证,但是社会承认你,这就代表着你在这个行业这个领域的资质。我们也把这种认证称为头衔认证。
二是职业通用管理能力。每一个人,在企业中都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必须与上司、下属、同事等交往,形成一系列的关系链,在这些关系链中,必然就产生了向上级的工作汇报、向下级的任务分配,以及同事之间的沟通、协作与配合,同时,一个员工还必须对自己进行有效管理,时间的管理、心态的管理、突发事件的处理„„等等。这些通用的管理能力,是你在生活和工作中间都必须具备的能力,通用能力的高低,在某中程度上也决定着你的实际工作能力高低,它与职业资质互为补充形成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可以这么说,一个职业资质和通用管理能力都比较高的员工,他的整体工作能力一定是良好的。
一个职业化程度高的员工,他必将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一个团体职业化程度高的企业,它必将会成为一个社会尊敬的企业。
职业化的作用
职业化的作用体现在,工作价值等于个人能力和职业化程度的乘积,职业化程度与工作价值成正比,即:工作价值=个人能力×职业化的程度。
如果一个人有100分的能力,而职业化的程度只有50%,那么其工作价值显然只发挥了一半。如果一个人的职业化程度很高,那么能力、价值就能够得到充分、稳定的发挥,而且是逐步上升的。如果一个人的能力比较强,却自觉发挥得很不理想,总有“怀才不遇”的感慨,那就很可能是自身的职业化程度不够高造成的。这样就使得个人的工作价值大为降低。
职业化管理
职业化管理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的结论:
职业化管理的三个层次-华恒智信[1] 图册
1、职业行为,也就是在岗人员遵守的职业行为。
2、职业技能,也就是在岗人员胜任本岗位要求所需要职业技能与职业经验。
3、职业素养,也就是在岗工作应该具备职业操守和职业素质。
人力资源专家-华恒智信认为职业化这三个层面缺一不可,但也不能对所有岗位一概而论,对有些岗位而言,应该以职业行为为中心,而对另外一些岗位却需要以技能为核心,这些核心关注点的选择是因岗位的不同而不同。企业需要专业的工作分析手段来分析岗位工作行为与标准,以设定相应岗位的职业行为规范。
职业化的观点
职业化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
1、一个中心
职业人的核心目标是客户满意。职业人总是准备提供超过客户期望值的服务,这里的客户包括上司、同事、家人、下属和生意场上的客户。
职业化的一个中心: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客户指广义上的概念,包括上司、同事、家人、下属和常用意义上的客户。
以客户为中心的第一个含义是你能够对客户产生影响。你能够使客户满意,意味着你必须具有一定的能力,使客户接受你为他提供的服务,也就是你有能力才能产生影响。以客户为中心的第二个含义是互赖,如大洋公司的总经理用人的一个标准是“敬人”,敬上司、敬客户、敬同事,也就是在你的职业圈子里创造互赖的关系,这样才能协调好各个环节,使其功能发挥达到最佳状态。
职业化的中心是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从另一种意义来说,就是提升客户的竞争力,使客户的价值得到提升。以客户为中心还意味着你必须关注对整体的把握,而关注整体,意味着你要关注那些限制整体发展的因素。木桶理论说明,限制最大产出的是数量最少的资源。职业人的要务之一就是帮助客户以尽量小的投入获得尽量大的产出。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的含义: 有能力产生影响;
互赖(互相信赖); 不断提升客户的竞争力; 关注对整体的把握。
2、三个基本点
第一个基本点是职业人要为高标准的产出负责,最主要的是做到两点: 1)行为思考的出发点是客户最感兴趣的。
2)有义务保守与客户合作之间的所有秘密。对老板而言,职业人能够帮他做他做不了的事情,他之所以雇佣你,是因为:
你是有竞争力的,你具有你的专业优势和你的特殊才能; 他认为你的判断是客观的,职业人很重要的一点是用数据说话。首先,你的所有建议案是有数据支持的;其次,你的所有行动方案是可以实现的,有量化指标;另外,结果是可以考量的。你是正直的。职业道德应该是企业用人的重要考核点,商业道德问题对于公司的发展也是致命的。 你被雇佣是因为:
你具有竞争力——专业优势、特殊才能; 你能够做出客观的判断——用数据说话; 你是正直的——职业道德。
第二个基本点是团队协作。作为职业人,你必须记住一点,只有团队协作,才能够提供高标准的服务。这里讲述的不是专业人士,而是职业人士,专业人士是学有专精的人,而职业人士则是注重团队合作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在分工越来越细的现代社会,团队协作就更应该被强调。
第三个基本点就是职业人必须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要提升客户的竞争力,首先你要提升你自己的竞争力。处在急剧发展的时代,职业人必须不断地学习,否则只能被社会淘汰。所以说,应变的唯一之道是学习。职业化的三个基本点:
为高标准的产出负责——为客户考虑; 团队协作——互相信赖; 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不断学习。
第二篇:5S管理的内容及作用
5S管理的内容
什么是5S?
5S管理也被称为5S活动,它是指对生产各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所处的状态不断的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提高员工素养的活动。5S是取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以上五个词语的日语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S”而成的。5S起源于日本的一种家庭方式,它针对地面和物品提出了整理和整顿2个S,日本和西方一些企业将其引入进行生产现场管理,随着管理的需要和水平的提高,后来又加入了其它3个S,这样就形成了今天被世界很多企业所采用的5S管理。一些企业在实践中又加入了安全、服务,形成了7S管理。有些企业提出了6S或10S管理,这样,5S管理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了。我们今天要做的是5S管理。
5S的内容
1.整理(SEIRI):将工作场所的物品按常用、不常用和不用区分开:
◆经常用的:放置在工作场所容易取到的位置,以便随手可以取到,如:工具、扫把、抹布等。
◆不经常用的:贮存在专有的固定位置,如:工装夹具等。
◆不再使用的:应及时清除掉,如:半成品料、废料、垃圾等。
通过整理要达到工作场所无任何妨碍工作,妨碍观瞻,无效占用作业面积的物品,以腾出更大的空间,防止物品混用、误用,创造一个干净的工作场所。
2.整顿(SEITON):把工作场所需要的物品加以定量、定位。
◆物品摆放位置要科学合理,对放置的场所按物品使用频率进行合理的规划。如经常使用的工具要放到工具柜,不常使用的专用工具要放到库房。
◆ 物品摆放要有专用位置,如 焊机、气瓶、废铁箱等。
◆ 物品摆放要目视化,要在显著位置做好适当的标识。
通过整顿把有用的物品按规定分类摆放好,并做好适当的标识,杜绝乱堆乱放、物品混淆不清,避免该找的东西找不到等无序现象的发生,以便使工作场所一目了然,可以有整齐明快的工作环境,可以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可以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3.清扫(SEISO):将工作场所内所有的地方清扫干净,包括工作时产生的灰尘、油泥,工作时使用的仪器、设备、材料等。
◆清扫地面、墙上的所有物品。
◆仪器、设备、工具等的清理、润滑,破损的物品进行修理。
◆ 对洒漏的机油、防冻液等,进行清扫,防止污染环境。
通过清扫使工作场所保持一个干净、宽敞、明亮的环境,以维护生产安全,保证工作质量。同时,清扫时也可以发现问题,例如:发现了滴漏的废机油,要检查是维修时车辆的润滑系统存在问题,还是盛废机油的容器泄露造成的。清扫时在地面上发现了螺母,就应马上追查螺母的来源。
4.清洁(SEIKETSU):经常性的作整理、整顿、清扫工作,并对以上三项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措施。
◆ 落实5S工作责任人,负责相关的5S责任事项。每天上下班花3~5分钟做好5S工作。
◆ 经常性的自我检查,相互检查,专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等。
◆ 要求不仅物品、环境要清洁,而且员工本身也要清洁,工作服要清洁,仪容仪表要整洁。
◆ 员工不仅形体上要清洁,而且精神上要清洁,要礼貌待人,友好和善。
清洁的目的是消除工作场所产生脏、乱、差的源头。
5.素养(SHITSUKE):素养是5S管理的核心和精髓,没有员工素养的提高,5S管理不能顺利开展,也不能坚持下去。素养要求员工:
◆ 工作时精神饱满。◆ 遵守劳动纪律。
素养的目的是要每个员工都养成良好的习惯,遵守规则,积极主动。
第三篇:管理职业化学习心得
《管理职业化手册》学习心得
通过参加本次公司组织的《管理职业化手册》,让我对如何成为企业的职业化员工有了深入的了解。通过学习以及学后和同事的交流,认识到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职业化培养的中枢神经,行为养成习惯,实际上就是从行为上要求我们做到职业化。我认为职业化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做合适的事以达到做人做事的完善。
我认为做人、做事一定要有责任感,要有敬业精神。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严格认真的履行职位职责,敬重自己的工作,做到全身心投入工作、每天使用才华、带着脑袋工作,高效率创造性工作。无论我的岗位多么平凡,只要我能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今天平凡的岗位,我相信坚持以这种态度和精神工作一定会走向成功!
对于个人来说,企业应该是个人发展的平台或者是赖以谋生的机会,我们要以感恩的心态对待企业和工作,用自己的努力、贡献或者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换取个人的提升和企业对个人的回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家里可以随心所欲,但在企业里不行。如果没有这种意识,那么说明还不够职业。
很多人会认为我们是在为老板或者上司工作,这是一个很错误的想法。很多人也用了这种观点来指导自己的工作,甚至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工作时不积极努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反正企业是老板的,岂不知这样是在浪费自己的职业寿命和得到更大提升的机会,是一种非常短视的思想。久而久之,自己的责任心也将大大降低,甚至麻木,当一个人没有责任心的时候,也就是他被淘汰的时候。我们到底在为谁工作?其实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工作。自己才是自己的老板,当我们努力工作、努力提升的时候,我们是在经营我们自己。只要自己经验的增长、能力的提升才是最大的财富。所以我们要不断完善自我与团队协作,不断修炼自己的职业心态,塑造良好的外在职业形象,提升本职岗位的职业技能。在注重个人目标同时关注整体目标,把自己融入到团队中。因为只有公司壮大了,我们才能更好的成长!职业化不仅是处于一定职业高度职业人的事情,而是所有员工的事情,尤其是身处基层的员工亦一样重要,只有不断强化自己的职业化思维,才能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身边有不少员工,长期的工作,逐渐变得麻木,厌倦工作,工作没有快乐感,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没有成就感、事业感,或者陷入人际关系的危机中,找不到职业化带来的感觉,最终变成职场“植物人”。所以身处职场的我们,时不侍我,在职业化进入时尚的21世纪,即成为所谓的第一竞争力的今天,唯有树立起或者强化自己的职业化思维。
学习完职业化培训后我思考了很多,如何让自身更加职业化,特别是在职业道德、职业心态、责任意识等方面建立起个人应具备的职业化素养。并通过对公司制度的贯彻和日常的工作态度、纪律的考评,来建立起适合我们企业文化的职业化行为规范,使每个员工形成统一的行为规范。同时促进员工在职业技能上不断提高,增强自信心,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非常感谢公司给予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此次职业化学习中
也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在职业化上的一些欠缺,更学习到如何成为企业真正的卓越员工。在职业化程度上我将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养成良好职业习惯,培养良好职业情操,渡过完美职业生涯。
逯相东
二〇一三年九月十七日
第四篇:员工职业化管理
员工职业化管理
职业化管理就是根据企业的业务策略特点和人员成长的内在发展规律,提炼出同类业务人员的职业素养、知识技能特征和职业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该类业务人员的职业化素养标准、知识技能资格标准和行为规范标准,并以此标准来选择、规范与培训该类业务人员,提高其技能,改进其业务行为,以提升员工个人工作业绩,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那么,如何实现员工“职业化”呢?
“项目化运作”是未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尤其是集团化公司)工作开展的主要方式,企业推行员工管理的职业化,就应该以项目管理的方式开展工作。
第一步,项目启动
项目启动阶段主要做好组织和人员准备的工作,分别成立项目领导小组、项目推进小组、标准开发小组和标准评审小组。项目领导小组3-5人,由公司领导成员担任,负责动员、支持与指导思想的确定;成立项目推进小组3-5人,由人力资源部领导担任,负责项目的具体的支持、跟踪、宣传推进;标准开发小组5-8人,主要由人力资源部的相关人员组成(也可以包括其他相关部门人员),负责核心素质、知识技能资格和行为标准的开发;标准评审小组5-7人,由相关领域专家和公司主要部门主管,负责对项目开发小组工作成果的审核和评定。
第二步:进行职类职种的划分
职类职种通常包括:管理类(经营职种和管理职种),技术类(研发和工艺或系统维护两个职种),管理支持或专业类(财务、人力资源、企业管理三个职种),营销类(销售和销售支持两个职种),作业类(操作和维修两个职种)。职种职类划分的具体步骤:首先,根据公司现有的组织结构,以部门为单位,将每个部门所有职位的职责、权限、责任、上下级汇报关系和任职者要求全部核实清楚;其次,将工作性质、应负责任和核心素质、知识、技能要求相同或相近的职位,不分部门地归并一起,形成若干个职位集合;然后,根据工作性质和应负责任给这些职位集合进行命名,并根据所有职位的特点,确定该职种的定义。
第三步:开发职业任职资格标准
任职资格标准的结构包括职业素养,职业知识与技能和职业行为标准三个基本结构。职业素养标准就是从事该职业员工须具备的品质特征,一般包括4~6项,如进取心、责任心、团队精神、服务意识、诚信、廉洁、忠诚度等。职业知识与技能标准是该职业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必备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经验等三个部分。必备知识是员工完成业务工作所须掌握的知识点,是获得相应资格的前提,是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保证;专业技能是员工工作行为的内在支撑,是综合所学知识与自身素质形成的综合能力,一般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关系建立、团队合作、解决矛盾、人际敏感性等)、影响力(团队发展、说服力、应变能力、策略的影响能力等)、领导能力(人员评估能力、培育与辅导他人能力、授权能力、激励能力、建立期望的能力等)、沟通能力(口头沟通、倾听、书面沟通等),判断和决策能力(信息管理、分析归纳、战略思考、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推断与评估能力、决策能
力等)、计划与执行能力(分析能力、时间管理能力、重要性识别能力等)、客户服务(客户导向、客户管理谈判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等)等。行为标准是描述员工应该以什么样的行为规范来开展工作更容易取得好绩效,通常包括三个层次,即行为模块、行为要项和行为标准。行为模块是指某类专业关键的业务工作模块;行为要项是指有效完成某业务模块的关键内容;行为标准是指有效完成行为要项的成功行为步骤。
职业任职资格标准开发有两个基本的步骤:一是标杆人物分析与实地观察;二是职业化标准提取与编制。标杆人物分析与实地观察,目的是通过标杆人物的分析,确定该类业务任职资格标准的一手资料,主要方法包括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职业化标准提取与编制,即在职种职类划分与定义的基础上,对标杆人物分析和实地观察获得的一手资料进行整理,提取任职资格标准各个模块的具体内容,具体步骤包括职业素养分析、行为分析和知识技能分析。通过分析得到任职资格标准的雏形,提交评审小组进行评审,评审的内容主要包括:标准的整体架构是否合理;标准的内容是否体现了公司人才培训总的方向,完整性如何;标准的可操作性如何。根据评审小组的意见,对标准进行修订。
第四步:制定职业化任职资格管理的机制
在建立起各个职种职类和关键岗位任职资格标准的后,下一步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基于任职资格标准的相关机制,保证将职业化管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首先,配备任职资格专员,由熟练掌握任职资格标准的开发与管理方法的专业人员担任,其必须深刻准确的理解任职资格标准和评价程序,能够及时对任职资格的标准及流程进行维护,能够根据任职资格标准,配合招聘和培训相关人员,建立基于任职资格标准的招聘选拔机制(主要指设计相关考察与测
评方法,编制相关题目,建立相关制度)、培训开发机制(主要指设计相关课程,建立相关职业晋升与开发制度),配合人事与职称管理人员,对相关的任职资格标准进行定级,逐步建立企业内部自身的职称评价体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基于任职资格职称体系的绩效和薪酬体系。
第五步:开展员工职业任职资格的评定
员工任职资格评定是指为证明员工是否达到相应任职资格,为按相应职业行为标准要求开展工作而进行的鉴定活动。任职资格评价的依据是任职资格的标准,因此,任职资格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职业素养(核心素质)的测评,职业知识与技能的测评,职业行为规范等级的测评三个部分。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根据开发的标准和公司的日常运作方式,设计可操作的评价方法与程序,编制相应的评价表格,讨论确定评价的周期、评价小组成员组成等;然后,由人力资源部牵头,从公司关键岗位入手,自上而下逐步地对公司内所有人员进行任职资格标准的评定;最后,对评定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备案,并确定下一次应用计划。
进行职业资格评定时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评价人对被评价者进行评价时,既要给予被评价者客观公正的评价,也要给予充分的指导,帮助被评价人完善和提高,以达到任职资格标准的要求;(2)职业资格的评定必须以改进员工自身的工作效率为目标,因此,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获得评价结果,而且还要得到员工工作中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地方;(3)鉴于职业素养、知识、技能、行为规范及绩效的评价不能完全用定量的指标确定,因此,职业资格的评定需采用测评与评议相结合的方式;(4)为了能够将职业资格评价的结果得到有效的利用,在进行评定之前,必须明确评定结果将如何应用,并让员工清楚评定结果对其
有什么直接的、现实的利益关系,激发员工参与并支持评定的动力。
第六步:开展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根据人员任职资格评定与分析的结果,开展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主要包括:(1)以职业任职资格标准为标杆,制定与设计招聘选拔及配置的策略与方法;(2)根据员工任职资格的评定结果,制定培训的计划,设计培训的课程;(3)根据前期职类职种的梳理结果,为员工设定多元的职业发展通道,并根据评定结果,协助员工完成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自我实现。
职业化管理最终的意义就是在明确了员工做什么的基础上,规范员工如何做过程,从而保证企业对员工做得怎么样的要求。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职业化管理不仅明确了职业的技能与知识标准,而且明确了职业的素养标准,完善了人才招聘的标准体系,为人才的招聘提供了相对客观的依据;(2)职业化管理不仅提供了明确的培训规范与依据,而且明确了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3)职业化管理通过职类职种的划分,开辟了多个职业晋升通道,打破了单一行政晋升的局限性;(4)职业化管理通过变个人榜样为职业榜样,加速了员工整体业绩的提升;(5)职业化管理通过明确不同职业员工行为的标准,为员工提供了可操作的工作指南,帮助员工在工作中学会正确地做事。
第五篇:《经理人职业化的作用》-理清老师
经理人职业化的作用
---职业化管理与培训专家 理清老师
《孙子兵法》开篇中讲到战争的五要素“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姑且不论道、天、地法的重要性,在论及人的因素时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所谓为“将”要具备“五德”,将领要足智多谋,赏罚有信,爱抚部属,勇敢坚毅,树立威严。所谓将之“五德”,就是对作为将领的素质方面的要求,“兵众孰强,士卒孰练”,军队实力强大,将士训练有素,是决定胜负的关键要素。
第一、向职业化方向努力,有助于提高我国经理人阶层的职业化素质,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真正成功的职业经理人要获得社会与企业的认可,必须具备非常高的素质。对于企业各级经理人员,在向职业化努力的过程中,必须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化素质,职业化精神的修炼,加强各种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强各种必备的职业化能力,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变革与发展,使自己成为企业高速发展的中流砥柱。
第二、职业化是经理人合作共赢与发展的必由之路。知识经济时代,是以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专业化分工成为必然的工作方式,专业化人才必须互相合作,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益。单兵作战的时代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团队协作的合力更具有竞争性。作为经营管理人员不能仅仅看重自己本身的能量,必须发挥团队的整体优势,要带领团队协作创造效益。只有团队的成功经理人才能获得成功,只有企业成功才能使经理人获得更大的成功。协作精神是每个向职业化方向努力的人才必须具备的精神,否则难以在团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很难与团队一起走向共赢的美好未来。
第三、经理人的职业化,有助于人才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资源结构,发挥高素质经理人阶层的整体协同效应,推动整个职业经理人阶层的规范与成熟。经理人虽然不是企业的资产所有者,但是却担负着企业经营成败的重任,同时也在经营着自身的资产与价值,那就是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声誉。企业经营得好,业绩卓著,自然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在经理人的市场上就会得到认可,也会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美国一般来说一个高级职业经理人锤炼期大约要七到十年左右的时间,竞争淘汰率在80%以上,只有很少的精英人才会成为最顶尖的人物获得成功。那些不具备企业经营管理才能的人,在经理人的市场中会逐渐失去发展的机会。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会逐渐提高经理人阶层的人员素质,在发展与竞争中使得整个职业经理人阶层的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并逐步走向规范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