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品德行为差生的形成与学校环境的关系
中小学品德行为差生的形成与学校环境的关系
岔河中学
任玉金
内容摘要:
本文论述了中小学校环境对品德行为差生形成的关系问题,并从校长的态度对品德行为差生的影响;领导阶层、班主任、教师的态度对品德行为差生的影响;学校、教师对家长的态度对品德行为差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说明了学校环境对品德行为差生的成因及转化进行了论述,说明了学校环境是品德行为差生形成和转化的重要因素。关键词:
学校环境
重视
态度
家长
教师
班主任
校长
通常,学校环境指的是该校的教风、学风、校风、学校的硬件设施以及软件设施——依靠科学有效地和管理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任课教师对学校,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它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消极作用。如果,一所学校,有好教风、好学风、好校风,又有一流的硬件建设,诚然是好环境,而要打造好教风,则要依靠科学有效地管理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便是我们所说的“软件”了,这样的环境,当然是我们每个学生、家长所渴望的。但今天我要讲的学校环境,则是指学校教育对品德行为差生在教育上的偏差和过失。这种偏差和过失,可能是因为学校领导阶层的管理制度所产生,也可能是因为班主任、科任教师教育的误区而产生的。不管是什么原因,品德行为差生的形成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在这里,我对品德行为差生的形成与学校环境的关系谈点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一、学校对品德行为差生的重视程度。
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的教育之中,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制度等,而校长又是这些理念、目标、制度的倡导者。对品德行为差生的教育和转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因为,只有他重视了,学校领导阶层才能重视,全校师生也才能重视。只有各环节重视了,也才能体现学校重视,学校对品德行为差生的重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学校对德育工作制度的健全。学校有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细致的德育工作制度,制度里面要体现品德行为差生形成的预见和转化工作,要体现以校长、政教、年级、班主任为系统的德育教育管理体系,要体现在对教师的考核制度上,要体现对学生的激励制度上。
(二)对品德行为差生的投入,这里所指的投入是指物质和管理的投入。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对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特别是在资金的投入上,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使农村1.5亿中小学的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继续对农村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2007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35亿元,实施农村初中学校改选计划。今后每年都在加大投入,再加当地政府的投入,近几年来,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变化是巨大的,对贫困学生资助也是十 分到位,问题是对贫困上确定上,有些学校因为抓教学成绩,把补助给了成绩好的学生,没有认真筛选“贫困”概念,而贫困生里有许多是品德差生,这部分学生大部分是家庭环境造成,如果学校没有把握好这一环节,那么这些学生心理上就会失落,对厌学情绪就会增加,对人生观他会悲观,品德、行为也会为此变得更加恶劣。其实,学校对这部分学生也可以投入一定的资金,开设一些奖项去激励他们,象进步奖,好人好事奖,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运用成功激励的办法去体验成功的快乐。因此,他们在各项活动中,特别注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学校要为他们发挥特长创造条件。如购买学习用具,体育用品等,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遇。这样,通过成功激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促进自身的转化。
(三)加强管理落实。既然学校有了相应的规章制度,那么,在执行这些制度时,学校要进行监督落实。在落实过程中,不要只看表面现象,要认真落实,把它当作一项中心工作来做。对品德行为差生预兆的学生和品德行为差生的转化进行监督落实,特别是全校师生在对这部分学生转化中的作用,它可能成为转化的中心。也就是说学校对品德差生重视程度的多少,是中小学品德差生形成和转化的直接原因。
二、学校在教育上的偏差和过失。
首先,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学校为了完成目标,提高升学率,因此,就要进行不断的分类、淘汰、,致使一些学生丧失了信心。其实是由于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不同,致使那些需要时间长的学生,不能达到教学目标要求,时间久之,使沦为差生,再加上有的教师对 学生期望过高,对学生估价往往脱离学生真实情况,致使教育方法不当,或有的教师言行不一,方法简单,工作敷衍塞责,对学生态度冷淡无情,或过分讨好学生,不敢严格要求,或对学生亲疏有别,不能一视同仁。过分偏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忽视其他学生情感等。正是教师这种不按教育规律办事,违背教育原则,不懂教育艺术,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甚至造成师生对立的做法,导致了部分品德差生的产生。
三、班主任对品德差生的态度。
班主任对品德差生的态度,直接影响着这个班品德差生的形成和转化。因为,班主任既是这个班的管理者,又是这个班良好班风形成的指导者,而杜绝或减少品德行为差生是良好班风形成的关键,是排斥还是“接纳”,班主任的态度是关键,所以我认为班主任对品德差生态度应围绕:
(一)尊重的态度。受人尊重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班主任对品德行为差生的尊重,特别是对他们的人格,听取他们的意见,多几分理解,从而使他们产生满足、愉快的心理体验。这样,他们就会逐渐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改变自甘落后的思想。从而产生一种积极进取的动力。
(二)情感态度。人都是有情感的,品德行为差生也有丰富的感情世界,由于他们常常受到冷眼,常感到脸上无光,自卑感台,常显示出消极性急燥,情绪不稳定,对学习的态度就更加漠然了。因此,班主任必须进行大量的情感投资,让师生之间建立深厚的感情,亲密的关系。情感是转化工作的前提,品德行为差生对你产生感情,才能唤起信任。这样,他们才会消除与班主任之间的心理隔 阂,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时,对他进行引导,就会产生预想不到的结果。
(三)激励的态度。激励是让品德行为差生找回自信,树立信心最直接的办法,因为激励能使他们感到自己的存在,并激发成功感,所以,班主任在尊重他们,投入情感的前提下,运用激励机制,尽量发现他们的点,及时进行激励,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是精神上的激励,也可以是物质上的激励。同时,应特别注意在本校本班级树立身边的典型。龙芳对那些基础较差但进步较快的同学给予激励,号召全班同学向他们学习,这样做,不仅促使这些学生加倍努力,而且也使品德差生看到进步的希望。他们看到班上其他同学取得成功之后,内心羡慕之余,也会产生获得成功的欲望,也想体验成功的快乐,他们在各项活动中,特别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发挥他们各自的爱好和专长,为他们创造的条件和机遇。因人而异,扬长避短的策略,为他们不断创造成功的机遇。并及时激励,这样,能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促进自身转化。
四、教师对品德行为差生的态度。
教师的态度,对品德行为差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因为品德行为差,在学校里常常受同学的歧视,教师的嫌弃,在家里常常遭到父母的训斥甚至惩罚。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爱。感情上常常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常会悲观失望,要消除这种隔阂和对立,除了学校的重视,班主任的态度之外,教师的态度也是极其重要的。教师不要持否定的态度,对他们进行排斥,而应当采取肯定的态度,针对他们的成因进行分析,是家庭环境、性格、兴趣爱好、社会因素还是教师自身的问 题。找出成因,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转化是必要的。因为,品德差生的转化要靠广大教师,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更重要的是育人,所以,教师必须提高育人的理念,并付诸行动。在一个学校里,如果教师没有转化差生这一理念,那么,这个学校的教育是失败的,毕竟学校的制度要靠教师队伍去执行,他们既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力量,也是育人的中心力量。也就是说,一个学校品德行为差生的“崛起”和转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跟教师队伍有关,说确切一点就是跟他们对品德行为差生的态度有关,因此,教师应树立转化品德行为差生中。尊重他们完整的个性和价格尊严,这种尊重要发自内心,使他们以教师的目光、表情、语言、举止中真正体会到并重和关心。师生之间只有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依赖的亲密真挚的情感关系,教师热切的期望,成功的激励才能通过这条情感的纽带源源不断地输入他们心中,促使他们战胜自卑,增强信心。
五、学校、教师对家长的态度。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只有教师与家长紧密配合,才能教育好学生。品德行为差生更是如此,也许有些品德行为差生的形成是来自家庭环境,所以,一所好的学校,一定要健全家校联系,特别是对品德行为差生,离开了家庭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是缺乏温暖的教育,健全家校联系,学校一定要有规章制度,并把它纳入考核制度里,要指导它当作一项教学任务。有了制度,就要有人去实施,实施者还是我们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怎么实施,用什么方法却取决于我们教师的态度,我们不能把它当作一种形式,为完成任务而乎衍了事,那就是起不到效果,特别是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较生,成绩好的家长会主动配合教师,而成绩差的特别是品德行为差生的家长怕见老师,因为,往往是被“召见”,学生不管什么事,原因是什么,谁的责任都没弄清,家长就被召见,并且不顾家长的自尊,甚至连家长一起辱骂,缺乏爱心和耐心,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对待家访,是起不到预想的效果,也不可能转化品德行为差生。所以,教师的态度须重要,在心理上就要有与家长合作的意识,并且在认真了解、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家庭情况后,运用不同的手段、地点、时间、虚心、细致地与家长交流,来完善家访,使之达到预期的效果。
根据述所述,我诊断一所学校要做到减少和转化品德行为差生,应遵循以下的原则,(一)尊重的原则。尊重学生是品德行为差生转化与教育工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尊重他们,做到不歧视,公正平等,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与感情的,学生才能积极配合,工作才能有成效。
(二)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品德行为差生的实际情况及致因,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进行分类个别指导,因材施教应成为品德行为差生教育的主要原则和方法论基础。
(三)发挥学生主体性原则。充分调动差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使学生自学自愿地配合指导者的工作。主动进取,个体主体性的发挥是品德行为差生预防与转化工作的基础和关键。
(四)成就感教育的原则。品德行为差生的共同特征是缺乏成功的体验和自信。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发挥其特长,对品德行为差生每一点进步尽可能做到及时的肯定的热情的鼓励,使其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 心,成就感。教育的成功是品德行为为差生转化工作有效性的关键。品德行为差生的成因虽然是来自各方面的,但学校环境是其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小学领导阶层,班主任,各科任教师应把品德行为差生的转化和预防提到高度的意识上来。
参考书目:
作者:钟启泉
书名:《差生心理与教育》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版
作者:柯汉琳
书名:《21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文献》 出版社:新疆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版
教育部2008年2月25日第2次例行新闻发布会
第二篇:学生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及矫正
学生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及矫正
德育工作是构筑学生幸福人生的基础工作,一直以来,德育都被臵于学校教育的首要地位,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涵盖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对学生不良品德和行为的形成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就很难做到有的放矢,为了提高德育的效果,笔者就学生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及矫正作一个简要的探析。
一、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原因
1.家庭的影响
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是孩子的抚养者和监护者,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具有权威性的影响。
(1)行为不良,举止不雅。有些学生家长在孩子面前不知检点,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耳濡目染,渐渐地接纳并习惯于这些不良品性和行为,对子女无疑会产生极坏的影响。
(2)教育不当,引导不够。一是对子女过分宽严失度,或不分是非曲直,偏袒护短,不懂得对子女进行道德伦理的教育;二是忽视对子女与人相处过程中的团结、协作、助人等意识的教育,任由子女不良个性随意张扬,养成了专横跋扈的不良习气;三是有的家长错把粗鲁当严格,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的古训,轻则训斥辱骂,重则棍棒相加,体罚折磨,把子女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心理隔阂加深,形成子女对父母的畏惧、怨恨和反抗心理;四是有的父母、祖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不统一,当着孩子面各弹各的曲,各唱各的调,教育的作用互相抵消;五是有的父母把子女当成“小皇帝”事事相依,要物给物,要钱给钱,久而久之形成了孩子自私自利,不体谅尊敬父母的懒、馋、娇、散、狂等不良恶习。
(3)家庭不和,结构缺失。有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有的家庭婚姻破裂,有的父母长期“内战”,孩子失去家庭温暖,得不到父爱、母爱,得不到父母细心调教和关怀,造成孩子心灵的严重创伤。
2.学校的影响
学校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但由于有的学校教育措施不得力,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也会导致或助长学生的不良行为。
(1)个别学校对德育工作认识不到位,放松或忽视德育。一是有些学校视升学率为学校的生命线,把德育工作喊得响,但是忽视了经常性的德育教育和实践,对德育的认识上出现了严重“错位”;二是学校德育工作开展不力,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德育工作目标和实施办法,如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九年级都是这个目标,但如何让这个德育目标在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分层级去实施,在个别学校还不很明确,致使热爱祖国的教育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品德的形成。
(2)个别教师个人修养不到位,不能为人师表。一是有的教师唯我至上,不尊重学生,对学习好的学生无原则地偏袒纵容,对学习差的或犯过错误的学生,冷漠歧视,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二是一些教师出言不逊,行为不雅,追名逐利,给一些品行不良的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
(3)个别教师处理问题感情用事,或教育思想不成熟,缺乏处理问题的艺术,在处理学生不良行为或不良心理表现的时候,拿不出适当的处理办法,不仅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反而增大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3.社会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主流从整体上说是好的,应当肯定,但也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些消极因素。
(1)市场经济对中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具有一些消极方面的影响。在价值观上,诱发价值取向功利化,因此很容易导致拜金主义的产生。扩大到学生群体关系中,缺乏积极的人生信念和理想,只讲享受不思进取,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顾自己,不考虑别人、集体和社会,甚至有的学生为贪图享受挺而走险。在道德观念上,导致集体主义观念淡漠,社会责任不强。在生活方面,攀比享乐、追求高消费。
(2)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外界条件腐蚀、毒害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虽然法制逐步健全,外界条件有所好转,但一些腐朽文化的沉渣,仍然腐蚀着青少年稚嫩的心灵。色情、盗窃、抢劫、凶杀、恐怖的影像、书刊时有出现,不健康网络,不规范网吧、电子游戏厅等毒害很大。二是坏人教唆,特别是个别中专、职高的女同学,离家在外求学,缺乏管教,在坏人教唆下,放弃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做人的尊严,形成恶习并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
(3)优裕的生活环境使很多中小学生失去了艰苦生活的磨炼,心理十分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和自控能力、抗诱惑能力差,甚至心理错位和行为反常。
二、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防范与矫治
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和表现,很自然地给社会提出了要求,给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内容、方法上提出了更高要求。
1.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
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终身的,家庭关系和谐,父母相敬相爱,长幼相处有序,并能给子女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会使子女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习惯。
(1)父母应有高雅的兴趣、爱好和追求,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给子女树立榜样。随着父母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一方面拓展了和子女交流的层次,使子女从观望到服气到模仿学习;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用各种高雅的兴趣爱好引导子女的成长发育。
(2)家庭和睦民主是子女健康成长,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条件。父母应尊重子女的人格尊严,体贴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爱好、交往等,筑起与子女平等交流的桥梁,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缩小代沟。对子女好的方面要予以激励,不良方面要及时引导矫正。
(3)社会、学校开办家长培训学校,共同研讨青少年教育问题。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或采取家长例会制度,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双向交流和信息反溃,实行教育联系卡,形成统一的教育网络,通过密切配合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家庭要做到“三多三少”:多一点勤学气氛,少一点懒惰习性;多一点关心理解,少一点泄愤责难;多一些正当兴趣爱好,少一点不良的言行举止。
2.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有鲜明的针对性,从学生和社会的实际出发,进行分层次的教育。
(1)学校的德育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高于现实。立足于现实,就是从现实出发,承认社会价值观的多元性。如果否认这些客观存在,德育工作就会无的放矢,显得苍白无力。承认现实,并不是说现实都是对的,而是要高于现实,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地位,用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学生。
(2)要切实加强科学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尤其需要强调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教育青少年树立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3)德育工作渠道要多样化,要分层次实施德育目标。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常规和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品德;面向少先队员、广大团员和积极分子,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理想
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让少先队员、“团员群体”带动全体学生,共同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抓住这部分积极向上的力量去从正面带动影响其他同学;实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校外辅导员制,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一些社会上的英模人物、解放军官兵、公安干警、街道办事处人员和本校离退休教师,以及教子有方的一些家长等,来给学生做有教育意义的报告,促进德育工作。
(4)抓好起始教育和系列主题教育。起始教育对中小学生来讲至关重要,在学生入学之初施教,从严要求,从严管理,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品质。同时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开展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使之系列化、科学化、整体化、长期化、制度化,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活动之中,能有效地帮助中学生克服各种不良品德行为。
(5)坚持对学生进行耐挫折能力教育。学校德育工作者、特别是思品课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为将来进入社会迎接激烈的挑战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3.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社会环境。
(1)舆论导向应多一点正面教育,少一点反面“教材”。正面教育的形式多了、灵活真实了,就能对学生耳濡目染,促使其从心中升起对时代英雄的敬仰之情、自豪之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荣辱观等。反之就给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提供模仿的反面“活教材”,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会起到不良的诱导作用。
(2)有关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依法治理文化环境。要严厉打击不法分子,取缔一些具有反面诱惑力场所,为群众提供健康的文化娱乐场所。
(3)提高文化市场管理人员的素质,对各类文化作品流入市场要严格把关。
总之,在校学习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行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家庭、学校、社会要全方位抓紧这个时期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形成上下左右齐抓共管,共同控制、预防、挽救青少年不良品德行为或违法犯罪行为的强大合力,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提供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第三篇:税收环境与企业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
税收环境与企业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
[摘要] 任何一个事物或系统都是与一定的环境相联系的,企业也不例外,税收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之一,它规范、制约和引导着企业的各种相关经济行为,对企业行为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企业行为与其所处的税收环境密切联系,企业要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应该让自己的行为适应其所处的税收环境,实现企业行为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税收环境企业行为关系分析
[正文]
一、税收环境的内涵
环境一般是指包围着某一中心的事物或状态,以及影响这一中心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的总和。系统论认为,任何一个事物或系统都是与一定的环境相联系的,与系统相联系的环境对系统的结构、目标、功能、行为等有着直接的影响,是系统生存、发展和运动方式的动因。任一事物的活动与其外部环境的关系而言,表现为一种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行为。
企业与周围各种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环境日益呈现出广泛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特征,税收政策的相对变化也更加频繁,使企业的经济环境的动态化特征显著增强,从而为行为主体的行为选择带来了更大的空间,这就要求任何主体都要有很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动性,具有战略意识和较高的战略决策水平。
税收环境是税收制度赖以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各种外部影响因素以及构成经济运行环境的税收要素的综合,包括税收文化环境、税收制度环境、税收法律环境、税收征管环境等环境要素,直接影响着税收组织收入和调节经济的职能,并作为经济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行为。
二、企业行为分析
一般来说,企业都是盈利性组织,其出发点和归宿是获利,企业能够获利才有存在价值,这就决定了企业的相关行为必须为企业能够获利服务。所以理论上说,企业的行为应该是理性的,那么相应的,企业的涉税行为也应该是理性的,即企业系统在与税收环境的交互作用的涉税行为中,能动的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行为,一般来说,理性的企业行为会在尽可能不违法的前提下,做出反映纳税人心理和行为取向的纳税策略组合,以照章纳税为基本目标取向。但是,一方面,由于人类认知的有限性,这种理性是在税收环境约束下的有限理性,另一方面,利润的刺激和税收环境的不完善会诱惑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这就需要税收环境的优化不断引导企业纳税理性的修正。
三、税收环境与企业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
税收环境与企业行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企业行为能动的适应税收环境的相关性和互动性的关系集合,即税收环境影响着企业行为,企业能动的适应税收环境,企业行又反作用于税收环境,促进税收环境的完善,具体包括税收文化环境、税收制度环境、税收法律环境、税收征管环境等环境要素与企业行为之间的关系。
1税收文化是指税收征纳双方构成的特殊社会群体各自内在的税收行为活动的文明成果以及征纳主体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意识形态,主要包括税收思想、纳税意识、纳税心理、税收价值、税收信息、税收道德等等。税收文化是文化在税收领域的反映和体现,往往易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纵观中国赋税思想史,任何历史时期的税收既受当时主流文化的影响,又受传统文化的冲击。目前,我国税收不可避免地受传统文化特别是儒教文化的影响,税收的征纳行为中隐含着传统文化的因素,这一点在中西税收文化比较中更能得到证实。
从本质上看,税收文化实际上就是税收与企业的关系,即企业以税收的形式承担对社会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人的观念、意识、文化素养关系到企业是否有自觉的纳税意识和纳税行为。税收文化重视人的因素,重视挖掘人的潜在能力和重视人的心理的研究。使每个人意识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自觉地遵守税收制度方面共同的准则,形成一致的行为取向。税收文化使广大公民的纳税意识得以加强。在共同的价值标准的支配下,依法向国家履行纳税义务的整体意识的逐步形成,便会使整个社会法制程序和文明水平迅速提高。税收文化借助非法律和非行政的手段来支配、约束企业的涉税行为,利用征纳双方认同和形成的税收目标、税收价值观、税收道德观等人文力量去引导和规范征纳双方的关系。税收文化使全社会形成对税收行为选择的正确认识,加大偷逃税的心理成本,减少违规行为。
(二)税收制度环境与企业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
税收制度是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具有资源的再分配和调整社会利益结构的作用,纳税人没有对经济事件的意义及合法性的取舍,就无法形成税收筹划行为或者是偷逃税行为等涉税行为,也无法构造行动的动机。
从税收制度的内在因素看,税收制度调整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税制实施中总是存在着利益分配的矛盾。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企业行为的税收制度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整体税负水平设计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税负水平过高,可能会导致全社会的储蓄和积累不足,影响消费和投资需求,进而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这时,企业的非理性纳税行为会多于理性纳税行为,也会助长企业的违法行为和机会主义倾向,如偷逃税、抗税行为等。二是税制各构成要素设计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比如,内外资企业两套不同的企业所得税制度,明显使内资企业处于一种不公平的境地。三是税制的变革频度对企业的正常决策影响。由于涉及消费和产品供求的一些税收政策与企业的短期生产经营密切相关,涉及储蓄和投资的一些税收政策与企业的长期投融资密切相关,于是导致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决策往往要受制于国家的税制而不仅仅是对自身生产经营上的预计,不断的税制变革、结构调整和税负波动必然增强企业决策的困难。增加纳税人(企业)的心理负担和税收遵从成本,甚至导致偷逃税行为的发生。
(三)税收征收管理环境与企业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
税收征收管理环境是指税收征管全过程诸环节的具体措施的体现,包括对纳税人控制的方式、方法、效果等。税收征管制度是在既定税制结构条件下一国税收政策的具体施行,即国家及其税务机关依据税法指导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并对征纳税过程进行组织、管理、监督检查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税收征收管理方式得当,管理制度严密,会提高质量和效率,稽查成本、纳税遵从成本降低。同时规范的征管制度会使实际税率更接近名义税率。严格的控制会使纳税人形成心理压力,心理成本加大。处罚的及时到位,货币成本、刑罚成本会随之增加。
税收法治环境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括税收立法、税收执法、税收司法等一系列内容。完备的税收法治环境应包括完备的税收法律体系:法律级次很高的总税收法典,用以统领各个单行税收法律的税收基本法以及用于专门保护纳税人合法权利的单独法律。专业化的税务司法保障体系,税务机关具有独立的侦查、预审、检察、审判等权力。税务机关注重对纳税人的人文关怀和尊重,重视对纳税人权利的确认和保护。
严明的税收法治环境使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普遍很高,具体反映到纳税行为上,就是主动地进行依法申报纳税,纳税人纳税遵从度高。税收执法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税收法制运行所依赖的条件,它是法制化运转效果的具体体现。征纳税人行为是否受约束于法制,是依法治税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贯彻税收法律,除了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外,最根本是保证其作用真正得以有效发挥,即要维护税收执法刚性,体现在依法征收,增强税收法律制度的权威性。完善的税收执法环境会对纳税人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提高其违规行为被查处概率,加大货币成本、刑罚成本,增加其心理成本,减少贿赂机会。规范的执法会减少稽查成本和纳税人的遵从成本,降低纳税人违规行为选择机会。
税收环境的各要素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各种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相当的部分交叉和渗透在一起并相互影响,从而构成一个综合体。税收环境渗透于企业系统,从微观层面看,征税与纳税是互为制约,互为消长的制衡关系。税收环境的缺失会刺激纳税的违法倾向,而纳税人的筹划行为的盛行有利于税收环境的优化。
参考文献
[1] 朱晓庆,《优化税收环境的辩证思考》,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2月。
[2] 杨斌,《税收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
第四篇: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探析与矫正方法
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探析与矫正方法
良庆中学莫少增
一、青少年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原因
1.家庭的影响
(1)父母、长辈行为不良,举止不雅,言传身教差。少数家长文化层次低,行为粗鲁,常讲脏话;有的家长作风不正,坑蒙拐骗偷,违法乱纪,吃喝嫖赌抽,行为放纵,给子女直接树起了坏榜样;个别家长行贿受贿,贪污腐化;有的购买、观看、阅读黄色录像书刊,对子女无疑会产生极坏的影响。
(2)父母、长辈教育方法不当,正确引导不够。部分家长对子女过分宽容,不分是非曲直,偏袒护短,忽视对子女团结、协作、助人等意识的教育;有的家长错把粗鲁当严格,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的古训,轻则训斥辱骂,重则棍棒相加,体罚折磨,把子女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心理隔阂加深,形成子女对父母的畏惧、怨恨和反抗心理;有的父母、祖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不统一,当着孩子面唱对台戏,孩子无所适从,矛盾重重,教育的作用互相抵消;有的父母把子女当成“小皇帝”事事相依,要物给物,要钱给钱,久而久之形成了孩子自私自利,不体谅尊敬父母的懒、馋、娇、散、狂等不良恶习。
(3)家庭结构缺损,家庭关系不和,子女得不到父母细心调教和关怀。有些家庭婚姻破裂,孩子失去家庭温暖,沐浴不到父爱、母爱;有的家庭父母长期“内战”,特别是一些家庭由于第三者插足,家庭感情淡化冷漠,造成孩子心灵的严重创伤。
2.学校的影响
学校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但由于一些学校教育措施不得力,一些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也会导致或助长学生的不良行为。
(1)一些学校忽视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放松或忽视德育。有些学校视升学率为学校的生命线,认为德育可有可无,将德育工作队伍“刀枪入库”。人们对德育的认识上出现的这种严重“错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品德的形成。
(2)个别教师不重视师德修养,不能为人师表。有的教师唯我至上,不关心尊重学生,对学习好的学生无原则地偏袒纵容,对学习差的或犯过错误的学生,挖苦讽刺,冷漠歧视,甚至体罚或“鞭策”,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有些教师出言不逊,行为不轨,追求名利,奇装异服,给一些品行不良的学生起了“示范”作用。
(3)一些教师处理问题感情用事,方法简单,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仅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反而增大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3.社会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主流从整体上说是好的,应当肯定,但也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些消极因素。
(1)市场经济对中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具有一些消极方面的影响。在价值观上,诱发价值取向功利化。由于市场经济遵循的是价值规律,其驱动力是逐利思想,商品进入市场进行交换就是为了盈利,所获利润的高低成为评价市场行为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因此很容易导
致拜金主义的产生。扩大到同学关系中,就会诱发缺乏理想,只讲实惠不思进取奉献,甚至有的学生为贪图享受挺而走险。
在道德观念上,导致集体主义精神减弱,社会责任感淡漠。在生活方面,引发贪图享乐、追求高消费。
(2)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外界条件腐蚀、毒害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虽然法制逐步健全,政策逐步配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威力逐步加强,外界条件有所好转,但资本主义反动势力的影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冲击,都严重地腐蚀着青少年。社会上对学生毒害最大的一是散布色情、盗窃、抢劫、凶杀、恐怖的录像、书刊时有出现,带有色情、赌博色彩的舞厅、卡拉OK厅、电子游戏厅、台球室等屡禁不止。二是坏人教唆,不少青少年在坏人教唆下形成恶习并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
(3)和平建设环境使当代中学生没有经过艰苦生活的磨难,心理十分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和自控能力、抗诱惑能力差,甚至心理错位和行为反常。
二、学校、社会、家庭要相与配合,综合矫正青少年的不良品德行为
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和表现,很自然地给社会提出了要求,给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内容、方法上提出了更高要求。
1.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尽最大努力优化社会环境,激励青少年健康成长。
(1)舆论导向应多一点正面教育,少一点反面“教材”。正面教育的形式多了、灵活真实了,就能对中学生耳濡目染,促使其从心中升起对时代英雄的敬仰之情、自豪之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荣辱观等。反之就给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提供模仿的反面“活教材”,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会起到不良的诱导作用。
(2)国家应加强执法力度,依法治理文化环境。要严厉打击一些不法分子和教唆犯,取缔一些具有反面诱惑力的影视片、录像片、淫秽书刊等,关闭具有赌博、色情性质的“卡厅”、游戏厅和录像厅,为中学生提供健康的文化娱乐场所。
(3)提高文化市场管理人员的素质,对各类文化作品流入市场要严格把关。
2.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有鲜明的针对性,从学生和社会的实际出发,进行分层次的教育。
(1)学校的德育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高于现实。立足于现实,就是从现实出发,承认社会价值观的多元性。如果否认这些客观存在,德育工作就会无的放矢,显得苍白无力。承认现实,并不是说现实都是对的,而是要高于现实,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地位,用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广大青少年。
(2)要切实加强科学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尤其需要强调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改革开放的目的和出发点就在于发展生产力,生产更多的社会财富,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达到这个目标,既要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要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地位,这样才能使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纳入正确的轨道。这就要求青少年树立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3)德育工作渠道要多样化,要分层次实施德育目标。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常规和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品德;面向广大团员和积极分子,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客观历史规律,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让“团员群体”带动全体中学生,共同提高思想品德修养;组织要求入党的中学生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从思想上、行动上争取入党。抓住这部分积极向上的力量去从正面带动影响其他同学;实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校外辅导员制,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一 些社会上的英模人物、解放军官兵、公安干警、街道办事处人员和本校离退休教师,以及教子有方的一些家长等,来给学生做有教育意义的报告,促进德育工作。
(4)抓好起始教育和系列主题教育。起始教育对中学生来讲至关重要,在学生入学之初施教,从严要求,从严管理,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品质。同时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开展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使之系列化、科学化、整体化、长期化、制度化,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活动之中,能有效地帮助中学生克服各种不良品德行为。
(5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要帮助中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为将来进入社会迎接激烈的挑战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3.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
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终身的,家庭关系和谐、民主,父母相敬相爱,尊老爱幼,并能给子女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会使子女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习惯。
(1)父母应有正确的兴趣、爱好和追求,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给子女树立榜样。随着父母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一方面拓展了和子女交流的层次,使子女从观望到服气到模仿学习;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用各种高雅的兴趣爱好引导子女的成长发育。
(2)家庭和睦民主是子女健康成长,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条件。父母应尊重子女的人格尊严,体贴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爱好、交往等,建起和子女平等交流的桥梁,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缩邪代沟”。对子女好的方面要予以激励,不良方面要及时引导矫正。
(3或采取家长例会制度,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双向交流和信息反溃实行教育联系卡,形成统一的教育网络,通过密切配合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同时,家庭要做到“三多三少”:多一点勤奋学习气氛,少一点推诿懒惰习性;多一点关心理解,少一点泄愤、责难;多一些正当兴趣爱好,少一点不良的言行举止。
总之,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形成良好品德行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学校、社会、家庭要全方位抓紧这个时期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形成上下左右齐抓共管,共同控制、预防、挽救青少年不良品德行为或违法犯罪行为的强大合力,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提供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第五篇: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判断题
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映的倾向性。
2.态度由认知成分(知)、情感成分(情)和行为成分(行)所构成。3.品德(道德品质、品行、德行)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种成分。5.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他律道德(10岁以前)和自律道德(10岁以后)。6.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二、选择题
1.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为:()A.品德 B.态度 C.意向 D.技能
2.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A.态度的认知 B.态度的评价 c.态度的情感 D.态度的意向
3.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称为态度的:()A.认知成分 B.评价成分 c.情感成分 D.行为成分 4.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 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A.品德 B.态度 C.意向 D.个性 5.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向 D.道德行为 6.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称为:()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7.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联想而发生的情感体验称为:()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8.清楚地意识到道德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9.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致在:()A.一年级 B.三年级 C.五年级 D.六年级
10.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感染
11.受到他人或规范的压力,个体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称为:()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
12.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称之为:()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
13.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A.模仿 B.从众 C.认同 D.内化
三、简述题
1.简述态度的内涵。
(1)态度是一种主体指向于客体的心理倾向。(2)态度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2.简述品德的内涵。
(1)品德形成的后天生。(2)品德内容的社会性。(3)品德结构的相对稳定性。(4)品德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3.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1)二者实质是相同的。品德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 三个方面构成。
(2)二者也有区别。表现在:①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②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3)态度和品德有一定的区别,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属于同质的问题,所以不对二者作严格区分。4.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表明,若家庭教养方式是民主、信任、容忍,则有助于儿童的优良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若家长对待子女过分严格或放任,则孩子更容易产生不良的、敌对的行为。
(2)社会风气。社会风气由社会舆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各种榜样的作用等构成。社会上的良好与不良的风气都有可能影响其道德信念与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这也使德育工作难度加大。
(3)学校及学校教育。
(4)同伴群体。个体的态度与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归属的同伴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气影响。5.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3)道德认知。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4)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6.培养态度与品德的常用方法。
(1)说服。(2)榜样示范。(3)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奖励与惩罚。(6)角色扮演。(7)小组道德讨论等。
四、论述题
1.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强,但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特点。
(2)道德情感表现丰富、强烈,但又好冲动。
(3)道德行为有一定的目的性,渴望独立自主行动,但愿望与行动经常有距离。
(4)既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的两极分化的时期。
2.在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说服?(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对于年龄小、没有怀疑观点的学生或在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宜只呈现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相 反则应该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
(2)以情动人。一般而言,说服开始时,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情感因素作用更大些。
(3)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若原有的态度与教师所希望达到的态度之间的差距较大,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否则将难以改变态度,而且还容易产生对立情绪。
3.试述利用群体约定培养学生的态度与品德的操作程序。
(1)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
(2)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认识,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
(3)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4)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
(5)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要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
(6)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
(7)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
(8)如果态度改变未获成功,则应从第四阶段开始,重新制定方法,直至态度改变。4.请说明价值辨析的基本程序。
价值辨析的实现必须经历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
(1)选择阶段。包括自由选择、从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和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行选择三个过程。
(2)赞赏阶段。包括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和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两个过程。
(3)行动阶段。包括按自己的选择行事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两个过程。个体只有从头至尾地完成这一过程,才能说他真正具有了某个稳定的价值观念,也才能较持久地指导行动。5.试述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1)品德心理结构,是指品德的组成成分。品德由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方面组成,品德的这四个方面表现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2)道德认识是指对于道德行为准则中的是非、好坏、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它是社会上的道德要求转化成为个人需要的第一步,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等。
(3)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以实现所引起的内心体验,是对于某种道德义务产生爱慕或憎恨、喜爱或厌恶态度的情绪体验。它伴随道德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又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
(4)道德意志是指人在产生道德行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它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的能力和毅力,是为达到既定的道德规范而自觉努力的心理过程。(5)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意志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个体道德认识的外在表现,是人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
(6)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成分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道德认识是前提和基础,道德情感是内在的必要条件,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巨大动力;道德行为习惯是道德品质的总的表现和检验依据、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习惯的精神支柱和重要环节。尤其是在道德情感受阻、道德行为不能实现时,道德意志的作用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