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一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

时间:2019-05-14 01:55: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5-一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5-一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

第一篇:205-一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

* 一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 ①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强盛,交通便利,四通八达。②政府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③民族交往频繁。④政府采取对外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经济交往频繁。⑤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隋唐经济空前繁荣的启示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②正确的政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③先进的科技是经济发展的条件之一 ④处理了民族关系,开展对外交往是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 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农业的发展: ①江南地区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 ②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③农田灌溉和农具的改进

二、隋唐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 农田灌溉的发展 大运河有利农田灌溉 唐朝水利专职官员的设立 各地水利工程的兴修 农具的改进 灌溉工具→筒车 耕田工具→曲辕犁 ④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茶叶→唐中期开始征收茶税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要点: 三大盛世,大一统的局面,统治者存百姓的思想,重农轻赋,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大运河的开通,唐设专职水利官,各地水利工程的修建,筒车和曲辕犁的使用,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06高考重庆卷)

39、根据图5和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若不由兹,而云太平者,谬矣。” ――《旧唐书》 材料二 “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斗四五钱,„„马牛被野。” ――《新唐书》 材料三 表1据《通典》天宝八年(749年)统计河北道、河南道(唐玄宗时按山河地形,分全国为十五道)各仓所储粮食量。各仓储粮大致反映各地粮食产量 22467641 河南道 21029924 河北道 109906064 全国 正仓、义仓、常平仓储粮总数(单位:石)材料一体现了唐朝的什么思想?(2分)这一思想在唐朝前期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中是如何体现的?(6分)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影响唐朝农业生产的技术因素。(3分)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史实?(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经济区在唐朝前期居于什么地位?(2分)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对唐朝盛世局面出现的作用。(2分)重农思想(以农为本思想)。唐朝前期统治者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唐前期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兴修了水利工程,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出现了曲辕犁。河南、河北两道是全国重要产粮区。是全国的经济重心 农业的发展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关于我国古代环境问题(1)正确认识唐朝时对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 利:增加了耕地面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向大自然斗争的重要创造,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促进了唐代农业的发展。弊:人水争地、人山争地,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造成水旱灾害,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是一种竭泽而渔的做法。(2)造成古代环境破坏、水土流失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①封建社会以农业立国,农业只能扩大耕地面积,从而导致过度开垦。②土地集中,土地兼并严重,随着人口增加,人地关系紧张,只能通过开荒这种形式才能予以解决。③大多数统治者漠视环境,不注重保护自然生态平衡。(3)古代的环境问题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 ①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②要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搞多种经营。③要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做到经济、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④要培养人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要依法治理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才能遏制像沙尘暴和土壤沙化这样的环境问题的恶化;才能给人民营造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环境。

(二)、手工业的发达(1)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纺织业, 制瓷业, 冶铁业, 造船业, 造纸业(2)手工业的特点 ①部门齐全,产地分布广 ②生产规模大,产量多 ③分工细,品种多.还出现许多新产品 ④技艺高,具有外来风格 唐时期手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是什么? 特点: 主要集中在运河沿岸和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原因: 大运河的开通带来沿岸交通的便利、农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自魏晋以来,江南和长江流域得到开发,农业发展较快.1、商业繁荣的表现:(1)规模大:发达的水陆交通;商人足迹遍及全国(2)货币规范:“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3)市场发达,政府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管理.城市里有市,市中有邸店和柜坊.夜市(城市)和草市(农村)出现.(4)活跃的商业贸易和外商活动

(三)、商业的繁荣(1),四通八达的交通 陆路: 以长安为中心,通往各地.水路: 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水道,长江水运方便,航运业空前繁荣.海路发达,对外贸易频繁(2),农业,手工业的发展.2,商业繁荣的原因:(3),政局稳定,政策开明;(4),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交流频繁(5),民族交往密切,促进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6)统一通用的货币

四、城市繁荣 1,长安和洛阳―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繁华大都会 长安城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既反映了唐朝的国力和科技水平,也体现了唐朝前期封建统治井然有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的政治面貌。特别是长安城的经济布局突出了坊”“市”之分,“市”内店铺林立,非常繁华。

2、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扬州、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 扬州―全国最繁荣的工商业城市,繁华的夜市是其一个特点 成都 位于成都平原,物产丰富 长江上游货物集散中心 ①有发达的手工业 ②处于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成为南北交通枢纽,又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 ③唐朝后期,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 表现是:兼容并蓄、多姿多彩、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原因是:开明开放的政策;隋唐经济的繁荣和边疆与内地之间、中外之间的友好交往 * * *

第二篇:隋唐时期总结

隋唐时期的社会风貌

一、隋唐时期的政治

(1)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

中央集权的加强:分封制下的君主贵族联合执政-春秋战国时开始中央集权-秦始皇时的皇权独尊和三公九卿-汉朝武帝任用身边人担任尚书令-魏晋三省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宋朝三使-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军机处(顶峰)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完善: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权责划分:

中书省—决策(权利最大)门下省—审议

尚书省—执行(下辖六部)六部:

户部(土地、人口、财政)礼部(祭祀、接待外宾、春闱科举)吏部(官员政绩考评,主要考评文官)兵部(军事用兵,五官考评)刑部(刑狱司法)工部(营造工程,水利建设,屯田)

意义:三省长官同为宰相,互相牵制彼此监督,削弱相权,保证皇权独尊。(2)唐太宗与贞观之治—选修四

背景:晋阳起兵-推翻隋朝-南征北战-天策上将-玄武门之变-等级为帝 思想与政策: 1)亡隋之鉴:

A. 深信“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B. 强调“存百姓”的思想

政策: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推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宽减刑罚 2)选贤任能:(内举不避轻,外举不避仇)

广求贤哲(房谋杜断)、不避仇怨(重用魏征)、不拘门第、不问民族 3)虚怀纳谏:重用魏征 4)革新制度:

A.三省六部制 B.制定《唐律》,用法务在宽简,大量删减死刑条款 C.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

意义:(1)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2)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3)将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利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4)为历代沿用,影响深远

D.租庸调制(保障农时)

5)民族团结(自古皆贵中华而贱夷狄,朕爱之如一)1.突厥的崛起和衰落

(1)东突厥:唐太宗时,俘获颉利可汗,在其旧地设都督府,任用突厥人为都督、将军。(2)西突厥:太宗征服高昌,设安西都护府;高宗灭西突厥;武周时设北庭都护府。2.从回纥到回鹘

(1)回纥首领受册封: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2)与唐交往:助唐平定安史之乱,与唐和亲,到中原经商,筑城定居。3.靺鞨和渤海国

(1)靺鞨兴起: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7世纪中叶强大。

(2)黑水靺鞨:8世纪初,唐设黑水都督府,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3)粟末靺鞨:唐玄宗时渤海正式划入唐朝版图。至此东北地区归属中央。

4.南诏的崛起:7世纪前期,云南洱海一带分布着六诏。8世纪前期,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5.吐蕃的统一和唐蕃关系

(1)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为巩固统治,松赞干布仿唐官制,设置各级官府,建立严密的军事组织,制定了严酷的法律,创制了吐蕃文字。

(2)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带去先进技术,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此后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

(3)唐蕃会盟:8世纪初,金城公主入藏。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史称“长庆会盟”。(唐蕃会盟碑)

贞观之治表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和发展(3)地方藩镇割据问题

中央与地方的斗争:分封制时的趋于严密-春秋战国时的礼崩乐坏-秦朝时的郡县-西汉初年郡国并行-汉武帝《推恩令》-魏晋地方诸侯王的复立(八王之乱)-唐朝藩镇割据-宋朝转运使+军权分割(积贫积弱)

起因:唐朝中期在地方设立节度使。

爆发: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表现:

(1)人事权-自行任免官吏,节度使职位传子孙或部将,不经过中央委派(2)财政权-赋税不上交

(3)军事权-拥有武装,不听朝廷节制

二、隋唐时期的经济

(1)农业

工具:江东地区曲辕犁(犁评调节犁耕深浅,简便轻巧)筒车(水资源丰富的南方)(2)手工业

A. 丝织业:唐末前,主产于北方-唐末后,南方丝织品数量质量逐渐超过北方(明清时真正超过,主要由于北民南迁带来的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以及气候变化)西亚风格的丝织品:中外交往频繁、吸取了外来的技术、兼收并蓄的对外态度 B. 制瓷业:唐朝时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邢州-白瓷、越州青瓷)代表器物:创制唐三彩,青瓷中著名的秘色瓷

C. 造纸业:益州,宣州的纸最为出名,出现雕版印刷技术(3)商业

交通:大运河的开凿有利于商品流通 知识补充:隋唐大运河

三点:涿郡、洛阳、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春秋古运河)、江南河 意义:

1、沟通了中国大地的东西南北第一,沟通了中国大地的东西南北,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融会贯通和大一统。

2、诞生了几十座沿河的繁荣城市。大运河造就了当时的中心大都市:洛阳(含长安)、扬州(含杭州)、涿郡(今北京)这样世界级大都市。

3、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北方,带到了南方,也把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鱼米桑茶水乡文化带到了中原,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互补化和共繁化。五水: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货币:柜坊和飞钱

市场:有严格的时空限制(东西市、按时开市)口岸:广州

三、隋唐时期的文化

技术:

(1)雕版印刷术

(2)火药的发明以及唐末火药运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火箭、火炮和突火枪(南宋)思想:隋朝儒学家—三教合一。唐朝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文艺:

(1)诗歌的鼎盛(原因:开放繁荣的环境、科举考诗)(2)唐朝的短篇小说-唐传奇(市民文化)

(3)楷书: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颜筋柳骨)草书:怀素、张旭(4)绘画: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吴带当风

第三篇:高中历史隋唐时期(教案)

高三一轮第二阶段复习

中国古代史

教案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

知识结构表

一、政治:

1、唐朝的三省六部制:①内容:唐朝中央的三省____、____和____,分别负责____、____和____。隋唐时期在____省下设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②作用:三省的长官都是____,相权____。三省相互____和____,削弱了____ .保证了____。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2、科举制(唐朝的选官制度):①形成: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____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____,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____并____了科举制。②特点:它把____、____与____紧密联系起来,把____和____的权力,从____的手里集中到____。③作用:有利于打破____、扩大____,提高____。加强了____。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二、经济:

1、官营手工业:①制瓷:至唐朝,已形成____两大制瓷系统;____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②纺织: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_____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高三一轮第二阶段复习

中国古代史

教案

民间手工业:恢复和发展。唐朝朝廷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数出自农夫织妇之手

2商业:① “市”的形成与发展: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②主要商业城市:古代的长安、洛阳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____的开通、____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____等,也催生了一批批城市的兴起与繁荣。____经济的发展,使____、____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以至出现“____”的说法。除都市商业外,____ ____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唐朝时,____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有____,专管对外贸易。

三、文化:

1。四大发明(科技):①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____印刷术 ② ____,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2。文学:①唐诗: ____时,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____ ____,____ ____促进了诗歌的繁荣。初唐的著名诗人有____、____等;盛唐时边塞诗____、____ ;孟浩然、王维的____诗; ____、____和____的诗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李白以____的创作,赢得“____”的美誉;杜甫以____的“诗史”,被誉为

高三一轮第二阶段复习

中国古代史

教案

“____”。中唐的白居易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____诗。②唐代出现了诗的另一种形式——____③唐朝情节曲折离奇的短篇小说____ 3。艺术:①唐代楷书步人盛世,____、____、____的楷书各具特点,分别被称为欧体、颜体和柳体;唐朝的____、____等,都是草书大家;唐朝____等人的行书② ____、____等画家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吸取____、____等外来美术风格,创作出____和____等许多优秀作品:这一时期,____的壁画,更是盛极一时。

阶段特征

阶段特征:第二次大统一时期,也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政治表现: ①国家统一,疆域辽阔,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典章制度先进完善;

②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选修)。

经济表现:吸取前朝教训,调整统治政策(选修),封建经济呈现繁荣景象

思想文化: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繁荣,领先世界,兼容并蓄

民族关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选修)中外交往:呈现前所未有的盛况(选修)

高三一轮第二阶段复习

中国古代史

教案

知识巩固

1、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2、《前唐书·百官志》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宰相事无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官。自开元以后,常以领他职,实欲重其事,而反轻宰相之体。”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①三省长官皆为宰相 ②实行宰相集体负责制 ③宰相分管事务较多 ④宰相不被重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历史上曾有“天下之盛,扬为首”之说,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是在 A.东晋 B.唐朝 C.南宋 D.明朝

4.筒车在中国古代南方农业生产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这一灌溉工具创制于 A.三国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唐代 D.南宋 5.下图反映的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春秋战国

B、两汉

C、唐

D、明清

6.银行在今天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中介机构。假如要编写我国银行的发展史,最早可追溯到

A.唐

B.宋

C.明

D.清 7.《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贞观元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这说明

A.政府禁止商业活动

B.政府禁止高官从事商业活动 C.政府鼓励官吏经商

D.政府鼓励高官从事商业活动

8.“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张旭

C.颜真卿

D.柳公权

9、汉藏之间自古就建立了血浓于水的紧密联系。《步辇图》(见下图)以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来迎接文成公主的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关于《步辇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作品是唐代风俗画②作者是阎立本③作品画风奔放、水墨淋漓④作品中的人物刻画细致、形象传神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0.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高三一轮第二阶段复习

中国古代史

教案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11.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元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郑板桥

12.“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

A.陈子昂

B.孟浩然

C.杜甫

D.杜牧

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做出决定)将上(皇帝),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得主书填“奉行”而已。(引自《朱子语类》)

材料二: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有的)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引自《贞观政要》)

材料三: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引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初年皇帝的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 皇帝和三省大臣的综合意见;

(2)根据材料二,说明唐朝初年政治制度的特点。

皇权之下的民主制度。民主程度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品质并受到唐朝政权建立初期的历史背景的影响;

材料三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了什么? 皇权与法律权威之间的冲突;法律的权威在当时占了上风;

(4)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唐朝初年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结合我国封建制度的政治特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

受到大臣和法律的制约;

我国封建制度的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皇权是至高无上的;但在唐朝初期皇权并不是绝对的权威,这与以后各朝代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异;

14、(必修﹢选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尚书省,尚书令一人,正二品,掌典领百官。其属有六尚书……门下省,侍中二人,正二品。掌中纳帝命。相礼仪……中书省,中书令二人,正二品,掌佐天子执大政,而总判省事,凡王言之制……皆宣署申覆,然后行焉。

——《新唐书》卷46、47 材料二: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缙绅虽位及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三:

凡赋役之制有四: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役、四曰杂徭。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其 5

高三一轮第二阶段复习

中国古代史

教案

调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则租调俱免。——《大唐六典》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隋唐时期确立的主要制度,并结合这些制度的作用分析唐朝前期出现盛世局面的原因。

①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了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的力量。(3分)②科举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3分)③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生产的时间,减轻了负担,保证财税收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3分)④隋唐在制度上多有建树并不断革新是盛世出现的重要原因。(3分)

15、(选修)阅读下列材料:

唐太宗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贞观政要》

请完成:

(1)唐太宗的这番话体现了他的什么思想?他提出这一思想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存百姓”的思想。隋末农民战争动摇了隋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给唐太宗提供了历史教训。

(2)上述思想体现了我国先秦时期哪一思想派别的主张?。请结合具体史实加以说明。儒家思想(或儒家的“民本思想”)。孔子提出“仨”的学说,主张以德}台民;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虐民”“暴民”。

(3)唐太宗在实践中是如何贯彻上述思想的? 一是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二是戒奢从简。

第四篇:古代文学(隋唐时期诗词)

古代文学

(三)复习资料

卢照邻:长安古意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片片行云着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赏析:这首诗托“古意”,实抒今情。它的词采虽然富丽华赡,但终不伤于浮艳。诗的写法近似汉赋,对描写对象极力铺陈泻染,并且略带“劝百讽一”之意。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长安大道连狭斜”到“娼妇盘龙金屈膝”)铺陈长安豪门贵族争竞豪奢、追逐享乐的生活。汪洋恣肆的,长安城中娼妓的生活,对爱情的渴望。

第二部分(从“御史府中乌夜啼”到“燕歌赵舞为君开”)主要以市井娼家为中心,写形形色色人物的夜生活。

第三部分(从“别有豪华称将相”至“即今惟见青松在”)写长安上层社会除追逐难于满足的情欲而外,别有一种权力欲,驱使着文武权臣互相倾轧。这些被称为将相的豪华人物,权倾天子(“转日回天”)、互不相让。灌夫是汉武帝时的将军,萧望之为汉元帝时的重臣,都曾受人排挤和陷害。“意气”二句用此二典泛指文臣与武将之间的互相排斥、倾轧。

第四部分即末四句,在上文今昔纵向对比的基础上,再作横向的对比,以穷愁著书的扬雄比喻作者自己,与长安豪华人物对照作结,可以看出左思“济济京城内”一诗的影响。(以穷求著书的杨雄来比喻自己怀才不遇,自我宽解。)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中心思想:朋友(杜甫)即将上任,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体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赏析:《登幽州台歌》这首短,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真切的生命体验,诗的意境和哲理性,青春短暂之思考(兴)。刘希夷善为从军闺情诗,辞藻婉丽,然意旨悲苦,未为人重。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赏析:(老师)层次:景物美(春江花月)→人生痛苦,离别痛苦,青春美丽(情景交融)→哲理美(宇宙人生)→情感美(思妇游子)。形式上:五言短篇进为七言长制,语言风格清新俊朗婉华美丽。章法整齐而颇有变化,整句散句反复穿插使用。

诗内容分析:1)融入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加入了游子思妇月下的思念之情,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

总结:即景抒情诗,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暂的思考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对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

李白:月下独酌(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赏析:这是一首饯别抒怀诗。在诗中,诗人感怀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与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表达了自己遗世高蹈的豪迈情怀。全诗如歌如诉,情感起伏涨落,韵味深长,一波三折,章法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激越高昂,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始终抒发年华虚度,无路报国之愤怒,盛赞汉代文章,建安风骨及谢朓诗歌之豪情逸兴,末复消极出世情绪,感情激荡,章法跳跃多变。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赏析: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

这首诗语言优美,节奏平缓,寓情于景,以景写情,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诗意婉曲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欧阳修: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主旨:欧阳修对政治上遭受的打击心潮难平,故在诗中流露出迷惘寂寞的情怀,但他并未因此而丧失自信、而失望,而是更多地表现了被贬的抗争精神,对前途仍充满信心。

赏析:以浅近自然的语言写景抒情,但琢磨很细,意脉完足,有一种亲切流畅的风格。首二句是欧阳修很得意的。后两联抒情。颈联写作者多病之身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客子之悲;尾联写自己早年作客洛阳,稔熟洛阳牡丹,今日山城野花虽晚,但自己全不在意。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赏析:诗的前四句对于人生的经历,作了一个深刻的比喻,说:人生所经历过的地方和所经历过的事情,象什么样子呢?该是象天上飞翔的鸿雁踩在积雪的地上;这雪地上因那偶然的机会,留下了脚爪的痕迹,可是鸿还得继续飞行,飞向何方,哪里还去考虑南北东西!因为这个比喻非常生动而且深刻,所以后来便成为“雪泥鸿爪”这个成语,用以比喻往事遗留下来的痕迹。

第三联写渑池当年寄宿过的那座佛寺的情况:当时接待咱们的那个老和尚已经死了,按传统习惯,他的尸体经过火化,骨灰已安放到新造的那座小塔里面去了;当时在上面题诗的那堵墙壁已经坏了,因此不能再见到旧时题诗的墨迹了。就是说,多少年过去了,人变了,和尚死了,物变了,寺壁坏了,世间已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当年在雪泥上留下的鸿爪,象是雪化了,这些爪印也不见了。言外颇有为人生的短促叹息和对自己漂泊不定的感伤。最后两句,作者自己加了个注脚:“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是说:当年要去赴考时,我骑的马在渑池西边的二陵(今河南崤山)就死了,没法子,只好骑着小毛驴到渑池。所以诗中说:你还记得吗?当时我骑着小毛驴在那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走,路是那么遥远,人是那么疲乏,那瘦弱的小毛驴也累得叫个不停。诗人抚今追昔,抒发了对人生的深深感叹。

黄庭坚: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寄黄几复》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诗作。此诗称赞黄几复廉正、干练、好学,而对其垂老沉沦的处境,深表惋惜,抒发了思念友人的殷殷之情,寄寓了对友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愤慨。全诗情真意厚,感人至深。而在好用书卷,以故为新,运古于律,拗折波峭等方面,又都表现出黄诗的特色,可视为黄庭坚的代表作。

柳永: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赏析:本篇为词人的名篇,融写景抒情于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上片写所望之景色,词人以如椽之笔描绘江野暮秋萧瑟寥廓、浑莽苍凉的景色。下片写登高远眺的感想,抒写了思乡怀人欲归不得的愁苦。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山献(音yǎn)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柳永一直不得志,便到处飘泊流浪,寻找晋升的途径,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提拔。于是柳永写了这首词,来引起孙何的注意,孙何请柳永吃了一顿饭,就把他打发走了,也没有怎么提拔他。由这个故事来看,这首词是一首干谒词,目的是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赏析:《雨霖铃》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这首词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写的,是表现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这首词写离情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词的主要内容是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上阕主要写饯行时难舍难分的惜别场面,抒发离情别绪。下阕着重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景。

苏轼:定**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中心思想: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赏析: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秦观: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赏析:这首《满庭芳》是秦观最杰出的词作之一。起拍开端“山抹微云,天连衰草”,雅俗共赏,只此一个对句,便足以流芳词史了。一个“抹”字出语新奇,别有意趣。下片中“青楼薄幸”亦值得玩味。此是用“杜郎俊赏”的典故:杜牧之,官满十年,弃而自便,一身轻净,亦万分感慨,不屑正笔稍涉宦郴字,只借“闲情”写下了那篇有名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其词意怨愤谑静。

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赏析: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织云弄巧”二句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用墨经济,笔触轻盈。“银汉”句写牛郎织女渡河赴会推进情节。“金风玉露”二句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织女缠绵此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不说“忍踏”而说“忍顾”,意思更为深曲:看犹未忍,遑论其他?“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从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

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朱敦儒:鹧鸪天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赏析:上片主要写作者在洛阳时纵情于山水,豪放不羁的生活。首句以“山水郎”自居,写自己热爱山水乃出于天性。直抒自己的生活理想,他不喜尘世,流连山水。上片透露了他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和对世俗发自内心的鄙弃。

下片用巧妙的方法表现作者赛神仙的淡泊胸怀。下片将高洁与疏狂的品性有机地统一起来,表现出不愿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的狂放。

全词清隽婉丽,自然流畅,前后呼应,章法谨严,充分体现了作者蔑视权贵、傲视王侯、潇洒狂放的性格特征。

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赏析:这首词的上半阕写正月十五的晚上,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下阕仍然在写“元夕”的欢乐,且一对意中人在大街巧遇的场景。只不过上阕写的是整个场面,下阕写一个具体的人,通过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个人的欢乐自然地融进了节日的欢乐之中。词中那独立在“灯火阑珊处”的美人,正是作者的化身。(是词人人格的化身,自身形象,表达高洁品格)

文学史

初唐:(1)贞观时期形成的贞观诗风。初唐的诗歌创作主要是以唐太宗及其群臣为中心展开的,最初多述怀言志或咏史之作,刚健质朴。贞观诗风琢磨表现技巧,在声律,辞藻的运用方面日趋精妙,但在趣味方面却已日益贵族化和宫廷化。(2)上官仪的上官体:“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通过物色的动态变化,写出情思的婉转,从而构成情隐于内,而秀发于外的诗境。重视是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早春桂林殿应诏》,《奉和山夜临秋》。

(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反对“上官体”的绮错婉媚。唐初四杰代表了当时文学的前进方向,力求摆脱“齐梁诗风”,图跑了上官体的狭小范围,扩大了诗歌题材,注入离别,怀乡,边塞,市井生活,山川景色。透露着极其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五律)(4)沈佺期,宋之问:五律的定型“律诗”,主张回忌声病,讲求声律约句准篇,限定字句。(5)陈子昂:称“风骨”为“魏汉风骨”“建安风骨”,内容充实,情调慷慨,语言刚健,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均有鲜明特色。“兴寄”指比兴寄托的表现方法,即“托物起兴,因物喻志”的表现方法。陈子昂诗歌具有壮伟之情,豪侠之气的个性风采,提倡风骨和兴寄(唐诗风骨)。

陈子昂贡献:①擅长五言古诗,在近体诗风行之时,为古体诗在诗坛上挣了一席地盘,此后古体诗,近体诗双峰并峙,同时流行。②把诗歌创作从宫廷引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表现时代的风云气象。③强调了一种浓烈昂扬的感情,力量的抒发,以后风骨成为盛唐诗歌的重要审美追求与时代风貌。(6)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长篇歌行,有一种令人回味不尽的绵邈韵味。创造的诗歌意境美(刘希夷类似),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兴象,诗情与画意相结合,浓烈的情思氛围,空明纯美的诗境。

盛唐:(1)盛唐诗歌特点:诗歌走向社会,全方位地表现特点,境界阔达,有新的体验(如边塞诗。)

(2)盛唐气象的表现:①是一种美学风貌(雄壮深厚为主),与诗歌内容不能简单等同。②两类盛唐气象诗:感动激发,希望趁势而起,建功立业。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针对自卑所受的不公平待遇,和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3)静逸明秀之美:王维(静逸明秀之美),五言,空灵,自然派(佛教)。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色彩美,线条美,构图美,音乐美。(张九龄是王维的先导诗人),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奠定了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的地位。杜甫,七律,沉郁,社会派(儒家)孟浩然(静逸明秀之美),山水诗更贴近日常生活《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

(4)清刚劲健之美:①王昌龄,七绝,边塞诗,用乐府旧题写的五言诗和七言绝句各10首(统称七绝)。性格豪爽,思致缜密,讲究作法《出塞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卫国豪情,悲壮浑成,给人以大气磅礴之感)。②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豪爽笔调中,添了一层清丽空远的韵味,明丽俊逸。(5)慷慨奇伟之美:①高适,边塞诗,《燕歌行》《塞下曲》,向往边功的慷慨豪情,诗壮大雄浑,骨气端翔,境界壮阔。②岑参,边塞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③王之涣《登黄鹤楼》《凉州词二首》其一。(6)李白:歌行,飘逸,纵横派(道教)。思想:驳杂,具有儒道纵横家和任侠思想。艺术风格:①飘逸潇洒的韵致(水、月)。②想像的奇特,夸张大胆,比喻新鲜。③豪迈奔放。④自由格律,“清水出芙蓉”的语言风格,随手拈来,脱口而出。《行路难》《蜀道难》官场的黑暗,心中充满愤慨与不平。⑤李白擅乐府旧题的创新与个性特色,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古风,《将进酒》。⑥李白的绝句,明快的语言表达的无尽情思,清新俊逸的爽朗风神。⑦艺术个性:强烈的主观色彩,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爆发强烈的感情。(7)杜甫,七律,沉郁,社会派(儒家),唐代由盛转衰时期。读书漫游期,读书壮游(35岁前,712—746);长安十年固守与求仕(35—45,746-755);陷贼与为官(左拾遗)(45-48,756-759);漂泊西南及流落湖、湘(49-59,759-770)。

杜甫,律诗在杜诗中占有重要地位,拓宽了律诗的表现范围和表现手法,以律诗写组诗浑融的境界与出神入化的技巧。《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艺术风格:沉郁顿挫,悲慨,萧散自然。

第五篇:第21课 隋唐时期的科学技术

第21课

隋唐时期的科学技术

张丽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李春和赵州桥,孙思邈和《千金方》,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通过让学生列举隋唐名列世界前茅的科学技术成就,培养学生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赵州桥文物图的观察思考,归纳其建筑特点;

通过对比雕版印刷与手抄笔录的优缺点,渗透历史比较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赵州桥反映我国古代桥梁修建的高超水平,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后人阅古奋今的报国情感。

通过隋唐科学技术成就在中国和世界的影响的教学,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教学重点:设计精巧的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 教学难点:内容多 板书设计:

一、设计精巧的赵州桥:李春

二、杰出的医药学家孙思邈

三、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 导入新课:

自隋统一,结束了几百年的割据分裂状态,至唐灭亡,期间虽也发生过一些战争,但总的来看,国家处于相对安定的局面下。从开皇之治,经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国家经济繁荣,国力强大,中外交往频繁。各族人民经过共同努力,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

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无论是在科学技术、医学还是在诗歌、建筑、绘画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成就和伟大的创造。本节课,我们共同了解一下隋唐文化在科技方面的表现。讲授新课

一、设计精巧的赵州桥:

隋唐的建筑已达到相当成熟阶段。建筑规模宏大,气魄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尤其在桥梁工程方面,有突出成就。

1、赵州桥

赵州桥是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原名安济桥,它的所在地属赵县,即今河北赵县,因此人们称它为赵州桥。请同学们把赵州桥与颐和园里的十七孔桥、玉带桥相比,它们在外观和结构上有什么不同?李春这样设计赵州桥有什么好处?(学生观察、对比、思考并回答)

赵州桥的建筑,结构科学,坚固耐用,防洪省料,造型美观。

具体描述桥的规模、形状和特点。赵州桥设计非常科学,由五拱构成。中间的大拱跨度37.45米,大拱两端各有两个小拱,它既可减轻大拱及桥基的负载,又可分洪和节省建筑材料。同时,小拱对石桥本身也增添了美观、玲珑和生动的姿态。赵州桥坚固耐用,桥面平缓,有利于交通。赵州桥至今基本上保持原貌,车马仍可通行。赵州桥是我国也是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

指出:它是石拱桥中最先进的一种。赵州桥轻盈,匀称。栏板雕龙古朴苍劲,若飞若动。后人经常用雨后初晴的长虹、初出云霄的新月来形容它的秀美。

“架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宋·一诗人)

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雾(明·祝万祉)

出示材料:赵州桥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在它之前的石拱桥已不复存在了,而它能承载1300多年的南来北往车马行人的重负,抗击了无数次洪水、战火以至8次地震。

思考:(1)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2)“在它之前的石拱桥已不复存在了”,说明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有什么重要价值?(学生议论、思考、回答)

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但是,造桥工匠李春的名字却长期湮没无闻,只是在桥造成后100多年才在一本史书中提到他,可是除了他的姓名,就再也找不到关于他的任何记载了,这与赵州桥举世瞩目的地位是多么不相称。今天我们应当在自己心中为这些默默无闻的劳动工匠筑起丰碑。

二、杰出的医药学家孙思邈

《唐本草》的编定颁布:唐高宗时,政府组织人编写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多年。总结了1000多年来的药物学知识,并记载药物844种,并且图文并茂。

药王孙思邈和《千金方》:由学生阅读教材关于孙思邈的简介,了解孙思邈,一生不慕名利,专攻医学。为什么人们把他称为“神医”?他对贫穷病人采取什么态度?

孙思邈是一位医术十分全面的医生。在中医治疗学上,他对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都很擅长。对于针灸疗法,他收集总结了不少奇特的穴位,比如,有的病人总说身上哪痛,可用药扎针都不灵,孙思邈在病人痛处又掐又按,问他“您到底哪疼”?等按到病人最敏感的压痛点时,病人往往要叫起来:“啊,是是这疼。”由此而来的一个随压痛点取穴的“阿是穴”便产生了,其疗效明显,至今仍常用。逊思邈在7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医学著作《千金方》。取名千金方的用意是“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大家思考一下这里强调的是什么意思?

逊思邈这种把人民的生命看得比千金还重、比自己的生命还重的高尚医德值得后人学习和敬仰。逊思邈的《千金方》中,记载了800多种药物和5000多个药方,丰富了历代医学家的药物知识,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世尊称他为“药王”。

三、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

提问: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它们都是何时发明的?

教师指出:其中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就是在隋唐时出现的。

1、雕版印刷术:

提问:假如现在人类还没有发明印刷术,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呢?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鼓励学生讲解雕版印刷的操作程序:雕版印刷就是把要印的书稿内容反刻在一块块木板上,让字面凸出,然后在字面上涂墨,覆土纸,轻轻一刷,字迹就印在纸上成为正字了。

投影史料:“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以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

请思考:(1)文中的“版印”指的是什么?谁能简要地说一下“版印”的方法?(2)这种通过“版印”的方式发行日历,传诵文章比过去手抄笔录的方式有哪些优点?(3)有人称“版印”是“文明之母”,你们怎样来理解这句话?

展示图片:雕版印刷的《金刚经》部分(卷首图,卷尾文)。从这部经卷的卷尾标注来看,是一个叫王玠的人,刻经为父母祈福消灾。图中画着佛祖释迦牟尼对弟子说法的佛经故事,画面精美,文字清晰,足见当时的印刷技术已很纯熟了。

从图中还可以看到经卷的卷尾还标有雕印时的时间,咸通九年是公元868年,正是我国历史上的唐朝。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雕版印刷术发明后,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促进了各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

2、火药的发明:

火药也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是古代的炼丹师们在炼制弹药的时候发明的(展示火药发明的图片)。唐朝的时候,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

投影史料:

有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密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硝石------生者不可合三黄等烧,立见祸事。请思考:(1)“立见祸事”指的是什么?由什么原料构成的?它发明于何时?发明者是谁?(2)“立见祸事”对社会的进步意义是什么?何时用于军事上?(火药作用:制造鞭炮、制作武器弹药、开山修路、开采矿山等等。但最重要的作用是在军事应用中显示出来的。人们利用火药的燃烧、爆炸作用或发射弹丸制作出具有杀伤破坏力的武器,统称为火器。火器真正应用于唐代。唐末北宋的火箭是在箭头附近装上用火药制成的燃烧物,点燃后用弓箭射向敌营,燃烧敌人的营房、人员、军械。北宋的火器主要利用火药的燃烧性能,对人马的杀伤力不大,后期制造出爆炸性火器,如霹雳火炮,射出碎片可以杀伤敌人,威力较大。火器的发明是兵器史上的重大转折。以往的武器战争仅仅是机械力量和人的勇力智谋的厮杀,而火器的发明开始了军事方面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战术革命。它首次把化学力量和单兵战斗结合起来,在战争中显示出强大威力。)

看“火箭”插图

这时期火箭一类的火药武器主要靠燃烧攻击和御敌。宋朝以后逐渐用火药制成爆炸武器。从上面的学习和介绍中我们看到,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一“文”一“武”,对世界文明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小结:列表归纳

下载205-一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5-一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复习教案 历史备课组:田剑张丹霞孙晶主备人:孙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重建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隋......

    第十课 隋唐时期的佛教美术

    第十课 隋唐时期的佛教美术 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隋唐时期佛教美术基本知识。教学重点: 隋唐时期佛教美术的艺术特点 授课过程: 社会历史背景 从隋代581年建国开始到唐代907年......

    魏晋隋唐时期民间祭祖制度略论

    魏晋隋唐时期民间祭祖制度略论 马新 齐涛  2013-05-03 15:08:10 来源:《民俗研究》2012年5期 内容提要:魏晋隋唐时期的祭祖之制,正处在中国古代社会祭祖制度的转折期。这一时期......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教案

    高中历史辅导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七节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隋唐发达的对外交通;隋唐和新罗的友好往来;日本遣唐使;唐文化对新罗、......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 时间:2013年3月22日 班级:初一(2)班 执教:姚新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掌握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2、使学生从史学的角度感知唐代的......

    3-3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文化

    第3课时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文化1.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原因及条件 国家统一、疆域辽阔,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隋唐统治者,尤其是唐前期统治......

    隋唐两代书法兴盛的原因及其特点

    1. 隋唐两代书法兴盛的原因及其特点。 2. 隋唐时期的山水画发展变化。 1.答:《略论唐朝书法艺术繁荣昌盛的原因》一文,对唐朝书法艺术繁荣昌盛的原因,依据有关历史资料作了多......

    隋唐时期与清朝科举制度的不同(共五则范文)

    隋唐时期与清朝科举制度的不同唐代考生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学校出身的曰“生徒”;二是通过州县地方 选 拔考试而选送的“乡贡”;三是皇帝亲自选中的考生"制举"。实际上考生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