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告中的皇帝形象
广告中的皇帝形象
摘要:
皇帝,作为古时的最高统治者,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在一些产品广告中被作为一种形象出现,我们就几则印象最为深刻的广告作为典例来分析皇帝形象在广告中的作用。
关键词:
皇帝形象 ;广告分析; 权利 ;威严 正文:
中国的帝制早已经不存在了,可是,人们对帝王的热情依然不减。没有真皇帝,就用戏剧中的假皇帝替代。近年来,凡是在电影、电视中扮演过皇帝的演员,都用同样的打扮给产品做广告。于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以往至高无上的君王,频频出现在酒类和保健品广告中,以显示商品本身的价值和地位。
其实,稍有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帝王和帝制的本性之一就是独占,这种独占不仅表现在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上,也表现在对财产权利的独享上。历来,皇家的供奉都是由民间无偿征用的,反过来,皇家的残羹冷炙也不容他的“子民”染指。宋徽宗、康熙、乾隆,都曾经把官窑遴选之后的瓷器统统砸碎,并秘密埋藏起来,怕的是流到宫外,让民窑的工匠学会了烧制技术。所以,帝王乃“孤家寡人”,是一介独夫,他们与现代市场经济为大众生产、为大众服务的观念是格格不
入的。
但是也有些人是喜欢帝王的,他们不知道只有自由市场经济才会带来全民的集体富裕,才能让普通人享有100年前帝王才能享有的“幸福生活”。
等级意识是和帝王思想相伴随的,理论上讲,皇帝之外的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对此深恶痛绝,因为,除去皇帝,所有人都必须作上层人物的奴才。可是,中国人自上而下地看社会“金字塔”,并不在意自己是否是一个独立的“山头”,可以享受“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快乐,而是“站在半山腰,一览众人小”——只要有人踩在自己脚下,给自己垫脚就心满意足了。所以,中国人是两面的,一面卑躬屈膝地当奴才,干的认认真真;另一面飞扬跋扈地做“主子”,做的满心欢喜。原本,皇帝之外的所有人都是痛苦的,然而实际情况却相反,除去落在社会最下层的那一个人之外,都皆大欢喜——每一个人都在奴役和被奴役之中寻找着微薄的快感——“痛并快乐着”。
所以在很多的广告中都出现了皇帝形象,3158招商致富网,邦赛皮鞋,九牧王卫浴,招商网站28.com等广告中都出现皇帝形象,以上四则最为典型。
3158招商致富网和招商网站28.com的广告分析: 3158招商致富网中的张铁林,一开场张铁林的面容就给观众一种威严的气场。
张铁林在演出《还珠格格》和《铁齿铜牙纪晓岚》电视中,他饰
演的皇帝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而在3158招商致富网的广告中沿用了《铁齿铜牙纪晓岚》电视剧中的人物,张铁林饰演的是乾隆,王刚扮演的是和珅,两个人饰演的是君臣关系,代表着中国古代严明的君臣制度,皇帝拥有极大的权力,统治人民。3158致富网是是创业者能够富裕,享受生活的一个平台,而皇帝的生活就是他们成功之后的一个影像。
另外,皇帝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所谓“君无戏言”,就是说话要说到做到,做事要做到诚实守信,要符合民心。3158招商致富网的“315”是诚信的标志,“8”和“发”是谐音,是吉祥的意思,3158致富网将两组数字合二为一,意即始终秉承诚信做事的态度;
皇帝是一国之君,对于管理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处邦交关系中,秉承“以和为贵”的理念,而3158致富网的服务理念是客户永远是我们的朋友,坚持回报高于预期的服务标准;
皇帝作为统治者、领导者,拥有极大的统治权力,与臣子共同协商处理国事,而3158致富网的目标就是携手全国招商企业和创业者共同致富;
皇帝在处理国事,治理国家时,必须具备长远的眼光,要考虑到事情的后续发展,不能目光短浅,只考虑眼前利益,而3158致富网的发展愿景是做网络招商行业持续的领跑者。
那对于招商网站28.com的形象也大致相同。
1、广告以颁奖典礼为故事主线。皇帝装扮的范伟逐个为李嘉诚,比尔盖茨等颁奖从而引出28.com。皇帝代表着权威,体现了颁奖的
重量级,从而体现28.com本身即是一个十分有影响力,权威性的网站。同时,笑星出身的范伟身着正装,本身就是一个亮点,能够吸引观众眼球。广告内容幽默诙谐,令观众在会心一笑后深深记住28.com。这样的广告创意,提高了广告的可看性,增加了趣味性。同时很好的诠释28.com作为一个招商网站的权威及其优势,令观众过目不忘。
2、“中国广告网”中的报道。广告中出现的比尔盖茨和李嘉诚的出场很带有说服力。在中国,李嘉诚和比尔盖茨就是财富的象征,首先就很符合“财富28”的立场。而皇帝所代表的权利与地位更是让很多人向往。这一组意向的结合就将财富28提高到了一个高度。尤其是广告的最后,范伟向财富28冲去,更是意味悠长;该广告片是范伟的一手创意,他曾对媒体表示,这个广告创意让他想了一晚上,然后突然灵机一动,创意就出炉了。很多人都评价说,范伟的这个广告创意很符合现在28.com的发展思路和方向,与28.com“细节、规范与创新是我们下一年工作核心”的思路不谋而合,也有人说:在片中范伟以古装皇帝形象出现,并以他特有的范式幽默与28.com的优势与为大众服务创业的特点相结合,用轻松活泼的方式广泛深入大众。
3、如今网上招商早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招商网站可谓林林总总不计其数。“淘金榜”作为互联网招商行业信息最全、业务最广、运营最规范的第一家专业招商门户网站,以务实的态度、精心的服务赢得客户的认可和尊重,确立了行业领先的地位。正如范伟所说,正是这种君临天下舍我其谁的气势让我想到用皇帝的
形象出现,寓意就是28.com要成为网上招商行业的皇帝一统天下。
邦赛皮鞋的广告分析:
皇帝在古代是权利、地位的象征,邦赛皮鞋也是成功人士的象征,两者相互辉映,体现了皮鞋的价值。
张铁林演了很多的皇帝形象,其形象在观众的心目中印象很深,这样也就加深了对邦赛皮鞋的印象。
张铁林以皇帝形象出现在广告中,说广告词“兴中华之邦,赛盛世伟业”的时候体现了皇帝的分量,皇帝的话代表着权威。
首先,广告中皇帝穿着邦赛皮鞋出现在视线中,让观众眼前一亮,大家熟知的皇帝都是穿着宫廷华服,现在广告中换成了皮鞋,给人不一样的感觉,让观众的眼睛集中在皮鞋——成功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起到了对邦赛皮鞋宣传的效果。
其次,皇帝在古代是权利、地位的象征,邦赛皮鞋也是成功人士的象征,两者相互辉映,体现了皮鞋的价值。“要做成功人士就要穿邦赛皮鞋,是成功人士更要穿邦赛皮鞋。”借皇帝形象抬高邦赛皮鞋的价值——给消费者购买的冲动。
再者,广告词“时尚设计,精工细做,穿着舒适”、“兴中华之邦,赛盛世伟业”、“朕就是喜欢穿邦赛皮鞋”,说明“皇帝”很喜欢这品牌,进而从侧面说明帮赛皮鞋的质量上层,做工精细——给消费者品质的保证。
最后,广告结尾中玉玺的出现也是一种权利、身份的体现象征,玉玺盖出的是“邦赛皮鞋”让消费者体会皮鞋的性价比高,皮质很值得信赖。
总结分析:
总而言之,皇帝在广告中被用来作为一种宣传形象,必然有其价值。
1、皇帝这种形象代表着我们所有人身上的主宰——拥有权势和影响的欲望,或者是成为统治者和领导者的欲望。具有中国特色的是,他往往还附带着对享受性生活的欲望,当皇帝这一形象出现在广告中时,他是享乐者和统治者二者的混合体。
2、皇帝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所谓“君无戏言”,就是说话要说到做到,做事要做到诚实守信,要符合民心。而广告需要表达的也是如此。
3、皇帝是一国之君,对于管理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处邦交关系中,秉承“以和为贵”的理念。
4、皇帝作为统治者、领导者,拥有极大的统治权力,与臣子共同协商处理国事。同样的,广告中产品也是需要得到消费者的肯定的。
5、皇帝在处理国事,治理国家时,必须具备长远的眼光,要考虑到事情的后续发展,不能目光短浅,只考虑眼前利益。
以上是对广告中皇帝形象的分条概括,那其实对于广告中的皇帝形象可以从两个问题来阐述即:
1、为什么广告中会出现皇帝形象?
中国从进入封建社会就出现了皇帝。秦朝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认为是“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为自己的帝号,从此天子称为皇帝。从秦朝到清王朝,皇帝存在了上千年的历史,在中国人的心里已经是根深蒂固了。皇帝乃九五之尊,作为权力的象征,各级官吏与内官都成为他的陪衬,代表着权力的绝对化,皇室是无比的尊贵。皇帝说的话是毋庸置疑的。神话故事中也有皇帝,就像神仙中的玉皇大帝,皇帝代表的是权利和地位。他们所使用的东西都是高级的,最好的物品,是有身份的象征。所以广告利用了皇帝这一特点来打动消费者。
2、广告中出现皇帝形象的用意?
皇帝的形象也是名人效应的表现,皇帝的形象出现在广告中,用皇帝的口吻说出产品的好,更加能对购买者有说服力,皇帝都用的产品一定是值得信任的产品。广告商这样做可以在人们看到这个名人的时候,脑中的第一反应是自己的产品,从而提高了产品的销量,进而增强了品牌的知名度。
第二篇:浅析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期末考试论文专用 课程名称: 广告学
班号:10070911 学号:1007090119
姓名: 邓帅
成绩:
浅析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在广告学的课程上,通过老师给我们放了很多广告中都有女性形象,正是通过这种女性形象使得这些广告丰富多彩。同时运用女性形象可以诠释企业理念、产品特征,在广告主与消费者传受信息的沟通过程起着重要作用,也形成了女性独具特色的形象表现。然而,我发现在有些广告中对女性形象是存在误区认识的,所以我们需要正确看待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因此在这次结课论文上,我想分析一下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的表现特点、形象模式和女性形象的定位误区,从而使得我们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更加科学和客观的认识。
【关键词】:女性形象 表现特点 形象模式 定位误区
与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相比,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显得单调贫乏。女性蕴含繁密的审美在广告中模式化,女性灵动飞扬的人格特点简单化为其体态、表情、服饰的婉转多变。通过这种广告中的女性化形象,旨在激发人们对物质产品充沛的热情,唤起人们对于商品爱情般的执著与理想。因此,我们需要分析一下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的表现特点,从而使得我们更好的认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1.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的表现特点
我的个人理解创意是广告中的精髓。对于创意的理解,一个比较简捷明了的解释是创意等于创异,独具特色是每个广告创意孜孜以求的目标。但是,无论创意者如何自我期许又如何认为与众不同,在广告女性形象的表现上,还是出现了许多相似的类型化的特点,具体如下分析。
1.1 年轻漂亮成为女性形象的第一要素
年轻漂亮体现了激情与活力,也成为众多产品希望给予女性消费者信心与支持的有效选择。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无论是名人明星,还是市井百姓,大都玉颜丽质,倾国倾城。即便她们要展示困扰的现实尴尬,最终肯定会有云开日出的靓丽动人。
根据在我查阅的一份关于《从广告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女人》的调查报告资料显示: 任课教师:
陈黎琴
日期:2012 年 6 月 6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期末考试论文专用 课程名称: 广告学
班号:10070911 学号:1007090119
姓名: 邓帅
成绩:
在调查者所进行的517个女性角色调查中,87%是年轻漂亮女性,7.8%是少年儿童,5.2%是中老年妇女。这种情况至今都没有太大改变,在倡导年轻化、漂亮化的时尚方面,当今的创意更为生动具体。甚至有的产品,为女性的年轻化做了更为详细的奋斗目标,“让35岁的女人拥有25岁的容貌,20岁的身体”——它的前提是这些想要年轻的女性必须服用某某口服液。由此可见,年轻漂亮是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第一要素,具有吸引观众、使得对产品产生浓厚兴趣的重要作用。
1.2 性感风情是女性形象表现的审美特点
女性形象审美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但是在广告中,却非常集中的表现为女性的性感与风情。在广告中女性低领露乳窝、露腰及肚脐、露大腿、裸背裸肩的现象几乎出现在各种广告类别中,而女性角色的脸部特写多达89.2%,其次是手、腿、胸甚至腹部臀部的特写,如同古典油画中迎面而立的女性人体是为了满足男性的视觉欣赏一样,这种女性形象的局部写真,实质上也是为了展示女性的性别特征,强调女性的性吸引及对男性的性魅力。
当这种性意识依附于某些产品进行信息传达时,女性风情又成为必不可少的传达要素。特别是在化妆品行业中展现的更加明显,如在一则香水的广告中,当女主人万种风情款款走过人群,西装革履的男士嘴里的香烟全都软软的耷拉下来,广告以此来表明女性性感风情对于男性的震撼力。
1.3 享受与多变成为女性形象的性格写真
创造生活、享受生活是现代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实践,这本是一个互为因果的过程,但是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却少了创造而多了享受。在一款首饰前、一件化妆品前、一套衣服前,一辆汽车前、甚至一种美食前,有的女性总是难以掩饰自己的占有欲望,她们往往表现出拥有某个东西欣喜万分的快乐情绪。而对于女性的创造力,却很少表现。
在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性格写真,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女性情绪的多变。她们为了例假烦恼、为约会分神、为头发屑焦虑、为皱纹忧郁、为服饰伤心、为肥胖痛苦。而且由于广告受时空限制的特点,女性往往在广告中表现两种极端化的表情。比如说刚刚还是满脸沧桑,某一化妆品适时而至,就让她容光焕发,心情快乐无比。在这些广告中,女性心情受制于某一物品,她们的表情变化也成为某一产品性能效用的晴雨表。
任课教师:
陈黎琴
日期:2012 年 6 月 6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期末考试论文专用 课程名称: 广告学
班号:10070911 学号:1007090119
姓名: 邓帅
成绩:
1.4 象征与物化是女性形象常见的表现技巧
用女性形象做某一产品的代言人,这种广告创意早已成为商家娴熟的广告策略,对于产品品牌形象的识别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象征和物化也是广告中常用的方法。
在广告中,有的广告以女性曲线等同于汽车的舒适感,以女性洁白肤色诠释饮料的爽滑宜人,以女性的美貌讲解某种产品的物超所值。此时,女性成为一种物品的象征,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产品的特点。又如,五粮液酒业公司为自己新出品“五粮春”牌白酒做电视广告,指出该产品“系出名门,丽质天成”,而画面的背景是一位妙龄少女在轻歌曼舞,在这里,女性又成了一种可以品味的美酒。广告运用产品物化了女性的手法,激起顾客们的购买的欲望,使得产品能够更好的卖出去,使得企业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2.广告中的女性的形象模式
在我国近l3亿多的人口中,女性占48.7%,这些女性群体之间,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女性,其生存方式,生活态度和思想观念等都不一样,也各不相同。生活中的众多女性有着千差万别的性格,思想、经历和命运,但在我国的广告中出现的女性的形象却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大致可以归纳成几种基本的模式:时尚佳人模式、职业丽人模式、贤妻良母模式三类。
2.1 时尚佳人模式
在我们的化妆品、首饰、服饰和保健品等行业中,经常运用这种时尚佳人模式,她们往往年轻漂亮,有着时尚的造型和性感的着装,在浪漫动人的故事情节中向人们展示某种商品,从而使得我们产生购买产品的欲望。在这类的广告中的这种女性无一例外都是通过漂亮的脸蛋和性感的身材吸引着男性的目光,或者是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告诉女同胞们要喝什么脸蛋才红润、擦什么皮肤才能自皙,才能叫男人迷恋你。
在这类广告中吗,女主角在广告中的衣着、动作、表情都与所需要推介的产品无关,纯粹为了吸引观众或引发欲望,还有一些酒类广告也牵强的将女性和产品联系在一起,把女性的身体曲线与酒瓶的某部分线条联系,给人以女性与美酒一样有品尝、收藏和装任课教师:
陈黎琴
日期:2012 年 6 月 6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期末考试论文专用 课程名称: 广告学
班号:10070911 学号:1007090119
姓名: 邓帅
成绩:
饰功能的感觉。
2.2 职业丽人模式
在职业丽人模式中,她们身着职业套装或较正式的服饰,出现在现代化的办公室或一些正式场合,但却是永远是男性的陪衬。广告在表现成功的男士的时候,身边往往都有一个貌美如花的女郎:表现古代英雄身边必定要偎依一个千娇百媚的妃子;表现现代男士在某一领域的权威,身旁往往站着必恭必敬的女助手,时代的变迁却没能改变女人永远的从属地位。
这种模式中的广告中出现了职业女性形象,与职业男性形象相比,女性的工作能力和贡献往往是被歪曲的,在这种模式电视广告中女性的工作贡献被忽视,被否定,相反广告中男性是科学的权威和世界的主宰,男性的价值不在容貌,不在年龄、不在体形,而是成功的事业,在广告中男性是理性的,高智商的开拓者。现代科学证明,男女在智力的许多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广告中没有表现这一事实,反而不断重复着男性智力优越的观点,这是对女性形象在广告中所认识的一大错误之处,必须值得人深思并且改正。
2.3 贤妻良母模式
贤妻良母模式的女性主要集中在家电用品,洗涤用品、食品等商品广告中,凡是与家务有关的商品广告几乎都有女性出现。在这类的广告中往往具有如下特点,女性在家中洗干净丈夫的衬衫和孩子的袜子,打扫卫生或做出一桌丰盛可口的饭菜,而丈夫们则西装笔挺、挥洒自如地出现在谈判桌上或是现代化办公环境中,当他们下班回家时妻子则微笑地在家中等候,做好饭菜的贤妻良母形象,活动空间狭窄只限于家庭环境,形象刻板,塑造模式化。
这类广告中进一步强化了“女主内”性别角色定型刻板印象,但是广告中的家务总是显得那么轻松和惬意,每个女性的家都是非常的舒服,家具和摆设的色彩总是和女人的衣服很和谐,显示出做家务能给女性带来享受和满足感。因此,这类广告是十分适用家庭日常用品和烹饪等广告的拍摄的运用,往往能够带来良好的广告效果。
任课教师:
陈黎琴
日期:2012 年 6 月 6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期末考试论文专用 课程名称: 广告学
班号:10070911 学号:1007090119
姓名: 邓帅
成绩:
3.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的定位误区
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具有不可忽视的促销和审美价值。但我们看到, 大多数广告对女性形象的定位极不恰当, 我们需要通过分析找出这些定位,从而使得我们正确认识这些误区,才能使得我们的广告中做得越来越好。这些具体定位误区有:
3.1 女性外表形象美的模式化
在广告中出现的女孩子总是很漂亮, 这几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 喜欢漂亮的女孩自然是一件好事, 广告业主迎合大众的心态制作美女广告本身也无可非议, 但问题在于, 一些化妆品, 美容广告利用女性爱美的天性, 曲解女性美的真实蕴涵,把女性美简化成一种模式, 一种标准。这种模式就是:大眼睛、深眼窝、高鼻梁、厚嘴唇、高个苗条、皮肤雪白、乳房丰满、臂部浑圆、玉腿修长, 只有这种模式的女人,才能有做女人的自信, 才能获得异性的赏悦与崇拜。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 广告就暗示女孩应该感到“自卑”、“羞愧”和“没有时代性感”, 就必须去化妆、去美容、去减肥、去丰乳、去垫高鼻梁、去削短下巴, 从而让自己有一双“脉脉含情的大眼”,“轮廓分明的高鼻梁”,“坚挺饱满的胸脯”。
美丽并不是广告所说的那一种标准。美是主观的,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广告中女性美的单一模式是对女性整体的一种贬抑, 是对女性独立人格的否定。女性在追求广告所塑造的那种模式美的同时, 也失去了自我个性和创造力。因此,在广告制作中我们务必要认清错误,从而正确地展现出女性的美。
3.2 女性家庭形象定位的传统化
在出现女性角色的广告里, 大多数女性被定型为“贤妻良母”。据有关资料显示,广告里的妇女形象,有50%以上是家庭妇女, 而男性做家务的比例不超过1%。
在许多的广告中,女性总在洗衣机、洗衣粉、洗碗机、抽油烟机等家庭用具广告中扮演主角。这些广告似乎暗示着, 女性在家里是当然的家务劳动者, 男性则是家务劳动的享受者, 暗示着女性只有做一个“贤妻良母”的才能。广告中对女性传统职能的强调, 传统行为模式的框定, 反映着广告创意上深层文化心理上对女性传统家庭角色定位的普遍认同。因此,我们需要改变这点,使得我们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更加丰富多彩化,任课教师:
陈黎琴
日期:2012 年 6 月 6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期末考试论文专用 课程名称: 广告学
班号:10070911 学号:1007090119
姓名: 邓帅
成绩:
从而我们对女性在广告中的定位更加标准化。
3.3 女性形象运用的色情化
在一些低俗的广告中,常常将女性形象运用的色情化。比如说某酒楼制作“老娘豆腐” , 并堂而皇之地以“ 老娘豆腐又白又嫩” 这种下流无聊的词令来推销;某美容美颜保健品的有奖销售口号是“财色双收大行动” 等许多广告似乎在有意无意间对女性缺乏应有的、最起码的尊重,却损害扭曲了女性良好健康的形象。
这些劣质粗俗的大众广告, 靠卖弄女性色相以满足某些人的低级趣味, 充斥着把女性视为玩物的陈腐观念, 这本身就是对女性极大的污辱和损害。因此我认为这类广告应该要禁止拍摄和播放,从而维护女性的利益和健康的形象。
3.4 女性社会形象客体化
“男主外,女主内”是一种根据传统的性别观念对女性的智力和体力的评价结果所进行的劳动分工。女性在家庭、丈夫和孩子的身后默默地操劳和奉献。在这种社会分工中,女性没有独立的人格和政治权利,成为了以男权为中心的主流文化的客体,作为男性强壮、智慧和保护欲的陪衬对象,成为男性文化的装饰性符号。
作为文化客体的女性,自然而然地也被剥夺了智力和独立的人格特征,更不可能获得与男性同样的进取机会。因此,广告中的女性不懂自然科学,不会驾驭技术性强的工具,无论在家庭生活中还是在职业生活中,她们扮演的主要角色是为男性服务的妻子、女乘务员、女秘书等。女性的这种形象也直接导致了社会对女性的价值判断的不公正和女性社会劳动回报的不公平。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女性形象,在有的广告中业可以突出女性社会形象的主体化,而仅仅是社会形象的客体化,这样我们的广告才能更加的经常。
4.结语—— 正确认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尽管在最近几十年来中西方的价值观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现代广告传播的技术也日新月异,但整个社会对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几乎没有变,广告传播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正是建立在这种刻板印象的基础之上,同时又以它无孔不入的影响力推波助澜,使充满任课教师:
陈黎琴
日期:2012 年 6 月 6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期末考试论文专用 课程名称: 广告学
班号:10070911 学号:1007090119
姓名: 邓帅
成绩:
偏见和贬损的女性形象牢牢地固着于社会大众的意识之中,并因此形成了人类所追求的社会公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塑造真实的女性形象,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不仅仰赖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也与大众媒介客观真实的传播和正确的引导密不可分。
因此广告应该做到以人为本,还强调建立新的沟通观念。沟通,意味着平等;沟通,意味着真诚。建立新的广告观念,以人性关怀作为广告传播的宗旨,在新广告所搭建的公共文化平台中,让社会的各个阶级和亚文化群体都能进行真诚的沟通,实现真正的平等,才能使女性形象的展现和诠释建立在公正、科学的前提之下。诚然,在男权文化统治了几千年的大背景下,作为社会文化观念直接反射的广告传播对女性形象的误解问题不可能一下子就得到解决。但应该看到,追求自我完善、全面发展、实现人文关怀是人类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根源。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新广告日益注重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以真善美为目标加强人文精神的传播,广告传播中对女性形象的扭曲必定会随之最终消失。【参考文献】:
[1] 陆敏.对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性别思考[J].中国广告,98(2). [2] 华坤女性调查中心.女性与媒介[J].北京现代商报,2002-12-27.
[3] 王大元,龚占德.我国电视广告中的角色定型[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2). [4] [德]克丽斯婷·施梅尔.广告中的女性动物园[M].慕尼黑:妇女出版社,1991. [5]罗惹兰.女性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
[6]伯红,卜卫.试析我国电视广告中的男女角色定型[J].妇女研究论丛,1997(2).
任课教师:
陈黎琴
日期:2012 年 6 月 6日
第三篇:广告中的卡通形象代言
广告中的卡通形象代言
摘要:卡通形象代言的广告逐步在广告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与明星代言相比,卡通形象代言成本较低,广告制作简单,能够较好地体现产品、品牌的个性,避免明星代言带来的使用风险,同时也迎合了部分人的童心。卡通形象代言在广告中广泛运用起来。关键词:卡通 ;卡通形象;明星代言;广告代言;优劣比较
卡通文化的繁荣,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卡通气质的消费者,广告与卡通走在了一起。一.卡通形象代言的涵义
卡通是以传统漫画或动画为主要表现方式,又以较夸张,较强烈,具讽刺性,隐喻性的表现手法为主的艺术创作。卡通形象是通过这种艺术手法创造出来的一些人物、动物或者其他一些形象。卡通形象代言,是指企业在综合分析竞争环境、竞争对手以及消费者心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品牌或产品特性设计出具有生命力的卡通形象,以此代表企业或品牌的个性,传达企业或品牌的文化内涵。如麦当劳的小丑,腾讯的企鹅,海尔公司的海尔兄弟等等。二.卡通形象代言与明星代言比较
所谓明星代言广告就是在广告中使用明星形象,以明星的成功度、知名度和好感度,使受众更容易接受产品、信任产品,达到广告效果。
(一)两者的共同点
首先,两者的性质相同,在广告中无论是明星还是卡通都只是广告中的元素,他们在广告中都是一种传递信息的符号,都是为产品服务的;其次,广告中使用两者的目的相同,即更好地与受众沟通,拉近受众与产品的距离,赋予产品一定的个性气质,树立品牌、打造企业形象;第三,使用两者的广告都需要坚持长久,通过反复的广告操作才能起到好的作用,像百事可乐的明星路线、海尔集团的海尔兄弟之所以能够产生影响都是长期坚持使用的结果。
(二)卡通形象的优势。
首先,它制作成本低廉,不用花费高昂的代言费。其次,卡通能根据企业及产品特点被赋予企业想诉求的理念、精神及人性化的形象。如可口可乐的“酷儿”被描绘为一个年龄在5-8岁,乐于扮酷,常常喜欢自我陶醉的孩子,喜欢冲凉、晒太阳、喝饮料、做家务,最喜欢与5-12岁的小朋友玩。“酷儿”广受欢迎,同时也创造了销售奇迹。再次,卡通形象代言具有可控性,企业自己可以掌控它的发展变化,它不像明星会生老病死,出现很多绯闻或负面报道,使代言品牌受到影响。最后,卡通能衍生出大量副产品。企业尽可以利用副产品来推广品牌,甚至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衍生价值。如可口可乐在推出“酷儿”果汁的同时,也推出了大量以“酷儿”为形象的公仔、贴纸、气球等副产品,带起了一股“酷儿”热潮。,促进了“酷儿”果汁的销售,而且衍生产品也给可口可乐公司带来了一定收益。腾讯公司的企鹅形象不仅为腾讯品牌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其衍生产品也为腾讯带来了更大的收益。
三、卡通形象在广告应用中的作用
(一)引起注意 树立品牌形象
卡通形象在外形、语言、内涵等方面的所被赋予的特点使其与人类社会相似却又不同的,构成让人类既亲切又陌生的情境,特别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再加上技术的特效使得卡通广告能够产生与众不同的特有风格。
广告中应用了卡通因素之后,更容易确立不同于同质产品的地位,从而实现产品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定位,构建起独特的品牌形象。而这种品牌形象由于借用了卡通因素,更容易使消费者与产品之间建立一种稳固的长久的关系,从而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跨文化沟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企业面临着如何解决产品在不同文化区域的扩散的问题。由于卡通形象易于跨越文化鸿沟而被广泛接受,因而卡通形象的应用,使广告能够跨越不同的文化获得较为广泛的认同就成为一种可能。这对于品牌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四、卡通形象在广告中应用的现状
卡通形象基本在各种媒介上都得到了应用。平面媒体的报纸杂志,常见的海报中,卡通形象得到了极广泛的应用。例如北京奥运五福娃便是作为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电子媒体中电视广播中是运用人和卡通形象有结合,或是通篇都是动画片似的广告,如脑白金系列广告,就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网络广告中卡通形象的应用就更多了。腾讯公司的QQ企鹅、新浪网的大眼睛等都已经成为网络用户所熟知卡通形象。总之,卡通形象在广告中的运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在各种形式的广告形式中,我们都看到了卡通形象的身影。
五、卡通在广告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一)真实性问题
有人说,卡通是高度假定的艺术,甚至是极端假定的艺术。其实卡通动画与其它艺术类型的假定性不是程度问题,而是性质完全不同,它是完全虚化的艺术。卡通本身就具有夸张、变形、简化等特点,需要经过多种技巧的不断处理,而且卡通形象本身就是一种需要发挥想象力的产物,因而与现实世界就有了一定的距离。(二)伦理问题
虽然成年人也是卡通的受众之一,卡通在广告中的应用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更明显。对卡通形象的敏感性,青少年儿童自然会对广告中的卡通因素产生极大的关注,并进行模仿。广告文化的消费主义的特征,对于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儿童来说应该是不值得提倡的。因此,我们的广告主和广告代理在制作广告时,更应该加强自己的社会责任心,不能为自己企业暂时的发展而让我们的社会付出昂贵的成本。
(三)形象相似化问题
由于广告中卡通形象使用的商业化,创作时,卡通形象的吸引力成为制作人优先考虑的因素。因此,越来越多的卡通形象被设计得非常相似,得到很好的企业识别效果。此外,一些恶性竞争者,利用相似的卡通形象来混淆视听,误导消费者,甚至会利用相似的卡通形象来诋毁,攻击原来的卡通形象使用者,以达到其恶性竞争的目的。
今天,卡通广告已经成为被广泛认同的广告形式。较之传统的广告形式,卡通广告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规律和适用情况,存在极大的发展空间。人类是一个离不开想象的群体,而卡通所具有的丰富的独创的想象力特征,自然会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尤其是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读图已经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卡通形象的特征使其在广告运用中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相信随着卡通制作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介的成熟,卡通形象在广告中的应用一定会有更加广阔的天空。
参考文献:
【1】【美】保罗·梅萨里.视觉说服,形象在广告中的作用【M】.新华出版社 2004 【2】彭玲,动画创作与创意【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3】李琳,动漫形象在广告中的应用初探【N】.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 【4】王玉,卡通营销:虚拟品牌代言人走俏【M】,企业研究,2007 【5】]楼旭东,明星代言广告与卡通形象广告比较研究【M】],新闻界,2008
第四篇:我国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我国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刘宁洁 时间:2005-10-4 19:50:40 来自: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4-12-6
现代社会的人们,即使不参加商业活动,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广告。翻开报刊杂志,打开电视机,小到一块香皂、一袋洗衣粉,大到一栋楼房、一辆豪华轿车,我们的感官神经都被形形色色的广告刺激着。
如果说,人们的生活本来风平浪静,无所奢求,可看了广告以后,却似乎感觉自己缺少了那么多:自己的身材不够曼妙,自己的头发不够柔顺,自己的手机不够高档,自己的房屋不够宽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广告推销给人们的不是某种产品,而是一种“梦想”,一种对美好事物和幸福生活的向往。这种对“美好”和“幸福”的界定与追求,正是通过广告中塑造的广告形象表现出来的。广告形象是文化产物,广告通过塑造各种各样的形象,把我们生活中原本普通的物品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而这种意义往往已经脱离了物品原有的含义。譬如大家熟知的一句广告词“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很久以前,钻石原本只是一种稀有矿石,由于十分坚硬被用于切割玻璃。但自从钻石成为财富的象征,成为西方上流社会的男士送给女士的典型礼物,如同好莱坞女星玛丽莲?梦露在影片《绅士只爱金发女郎》中歌颂“钻石是女孩子最好的朋友”以后,这种晶莹璀璨、价格昂贵的小石头就和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情”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希望自己的爱情能像钻石一样纯粹坚固,永久流传。所以,钻戒成了男士求婚时最好的礼物,得到钻戒的女人在广告中也被描绘为最幸福的女人。广告正是通过这种塑造广告形象的行为,把人们梦想中的美好事物和幸福生活呈现出来,鼓励人们向往它、追求它。
广义广告是指广告主通过一定媒介和方式向选定的对象进行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包括以赢利为目的商业广告和不以赢利为目的非商业广告。广告作为一种传播活动,它基于大众传播媒介而得以运行,其本质为一种大众文化。广告学者伯曼曾经斩钉截铁地断言:在大众文化中,最具支配性的社会机制是广告。广告形象是考察当代大众文化现象的最佳指标。广告不同于产品说明书,不是直白的硬推销,而是运用文学作品中的比喻、隐喻、转喻等手法,创造品牌,营造气氛,强化表达的艺术性的“软”推销。现代广告的诉求点从产品诉求转向了情感诉求,立足点从硬推销转为了软推销。当今社会,广告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美国广告界的一位泰斗不加掩饰地说:“我们的生活是由氧气、氮气和广告构成的。”①丹尼尔?贝尔面对狂轰乱炸的广告,也大声疾呼:“汽车、电影和无线电本是技术上的发明。而广告术、一次性丢弃商品和信用赊买才是社会学上的创新。戴维?M?波特评论说,不懂广告术就别指望理解现代通俗作家,这就好比不懂骑士崇拜就无法理解中世纪吟游诗人,或者像不懂基督教就无法理解19世纪的宗教复兴一样。”“广告在我们的文明的门面上打上‘烙印’。”②
广告一般通过塑造“成功”和“时尚”两类形象,把大众的“梦想”和产品联系起来。广告向人们推销的,往往已不是什么具体的产品,而是一种“欲望”和“理想的生活方式”。在大众传媒构造的社会环境中,女性形象几乎无处不在,但女性“本身”却似乎总是不在。报刊杂志上引人入目的封面女郎,电视屏幕上青春靓丽的美女主持,还有广告画面中充满诱惑的霓裳艳影。大众传媒似乎只利用了女性身体的自然属性,却忽视了女性作为社会角色应有的社会位置和社会价值。女性形象在广告形象中也占绝大多数。在广告的女性形象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的现象依然存在,女性形象在成功和时尚这两类形象的叙述、表达与塑造上,依然显现出男权社会文化遗留的痕迹和性别歧视的阴影。
一、成功的形象:温柔贤淑的家庭妇女 现代广告的创意有时候能让观众拍案叫绝,但稍微留意一下将不难发现,大多数广告中的女性形象都是和家用品、化妆品、食物这类消费品联系在一起的。雕牌洗衣皂的广告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一个正在洗衣服的老太太抬起头来满意地说:“雕派透明皂洗得真干净”,坐在旁边戴着老花镜看报的老头儿转过脸来说:“雕派透明皂洗得干净,用得放心”。话音未落,一个年轻妇女抱着一大盆衣服过来了:“我也喜欢用雕派透明皂!”。老太太用雕派透明皂是干家务活的能手,而年轻一代妇女用奥妙洗衣粉一次能洗干净上千只的白袜子,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之势。不仅如此,在一个极富人情味,甚至让一些善良的母亲看后感动得掉泪的洗衣粉广告中,年轻妈妈下班后发现女儿睡在沙发上,衣服早已洗得干干净净,女儿留的条是:“妈妈,我能帮你干活啦!”,妈妈的眼泪夺眶而出。这表明这种“家务活应当由女人干”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意识,已经深深地烙在尚未成年的孩子心上。按哈贝马斯的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论述,我们生活的社会可分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指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一个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干预。传媒运作的空间之一,就是公共领域。③公共领域是政治、经济领域,是男人的领域。而与之相对的女人的领域则是私人领域,是家庭。这种公私领域的分界实质是男权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基础所在。多数社会传统和法律赋予公共领域比私人领域更重要的价值,使女性得到较少资源的事实合理化。而公私分界有理由将妇女排挤在公共领域之外,妇女因而被排除在政治参与和权力之外,更多的是在私人领域中的角色,因此,家庭和满、温柔贤惠的妻子或者母亲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仍然是女性和男性心目中理想的成功形象。
1963年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出版,激起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二次高潮,表现为妇女甘当家庭妇这一僵化刻板形象的广告受到斥责。为了适应这一运动潮流,西方的广告商纷纷改变广告上的女性形象,描绘出新的妇女。例如当时的香烟广告,上面的妇女大多是“意气风发的骑手、跑道报告员,她们品尝香烟,犹如品尝自己追求事业的胜利。”④现在,为了避免惹上“性别歧视”的法律纠纷和社会上的不良反应,西方的有些广告公司专门聘请女权主义者或者女性问题专家担任广告的审查顾问,只有她们觉得没有问题了才把广告推出,以免冒犯女性。⑤在现代社会,中国女性早已走出家庭,走进各行各业,在许多领域女人比男人都更出色、更成功,女性的身份在今天正被重新定义和提高,但在广告中,中国女性还是维持着家庭妇女这一刻板形象。
有一些研究者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表明,广告中的女性职业角色中,有51.6%为家庭妇女。而男性职业角色中,教科文卫及领导管理者占47%。广告中女性出现的地点,有51.5%是在家庭,出现在工作场所的仅占14.5%。而男性即使出现在家里,也多为娱乐(31%),做家务的只有5.3%。⑥
近年来火爆的如手机、打印机、电脑、数码相机这类科技产品的广告中,虽然出现了女性角色,但几乎都是男性角色的陪称品,充当着可有可无的“花瓶”的作用。女性只作为礼物的接受者出现,或者只是画面上,没有话语,只有形体的符号而已(如打印机打印出来的纸上的倩影,或数码相机拍摄下的照片)。例如近期的某名牌保暖内衣广告,商品代言人齐秦和关之琳身着产品,闲适地偎依在沙发上,所不同的是,齐秦的手中捧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在浏览咨讯,而关之琳则幸福地靠在齐秦旁边观看他浏览咨讯。这则广告所表现的女性只是科技的旁观者,被观赏者。
二、时尚的形象:切割女人的身体 广告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它还体现为一种时尚文化。广告在引导大众消费行为的过程中,主要以传播时尚为表征。时尚是“一种广泛地发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精神领域中的社会现象,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生活形式,它反应、表现并构建着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形态与其精神世界,因而与其所属的社会形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⑦在时尚的扩散中,广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广告中女性的时尚形象大多是与“性”挂钩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人已经不再耻于谈“性”,“性感”也似乎成为女性是否美丽时髦的标志之一。性感是指一个人,主要是指女性的性别特征突出。它本来是一个女人富于生育能力的标志,如丰乳宽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性感已经由实用功能向审美功能转变。女性的性感形象已经被符号化、定型化,成为广告重要的诉求点。在广告中,凡一张软绵绵的睡床,必有一个穿着性感的女郎作妩媚娇纵状;凡一辆豪华气派轿车或一个成功的男士旁,必有一位貌美娇艳女郎做百般依赖状。这种“以美好女性比喻商品性能,借用女性身体美形象突出产品优势”的广告修辞术使女性成为男性欲望中的“性对象”。
如“婷美”内衣广告,女主角倪虹洁穿着''婷美''内衣,露出半个丰满胸脯弯着腰,风情万种地朝观众笑着,摄影师的特写镜头一次次对准女主角的胸部、腰部、臀部,强烈地刺激观众的感官。“清嘴”口香糖广告中清纯女孩高圆圆“羞涩”地说着“你知道‘清嘴’(亲嘴)的滋味吗?”。香港女明星刘嘉玲在某美乳产品的广告中挺胸收腹,骄傲地告诉天下女性:“做女人‘挺’好!”„„广告通过这种对女性身体的切割,语言的性暗示,实现了把有血有肉、有精神、有灵魂的女性转化为男性的单纯“性对象”的过程。还有一些广告,以女性身体魅力比喻商品性能,甚至直接把女性物化。在波导“F1女人星”手机广告中,一个身穿性感红裙的女子在充满诱惑的音乐中扭动着身躯,镜头随着迷幻的灯光一次次掠过她的胸部、大腿、腰身、眼睛,同时穿插着该型号手机细部的外形。在这里,这个美丽的女人没有名字,没有容貌,甚至都没有一个正面的特写,她身体的各个局部的“美好”,就等同于这一款为女人设计的手机一样。
除了女性被切割的身体,人们在广告中看到的,更多的是被男性礼物控制的女人。在一则拍摄钻戒的唯美广告中,女主角在泳池边徘徊,望着天上的圆月仿佛心事重重。这时候男主角出现了,纵身一跃跳入泳池中,从圆月的倒影中托起一枚璀璨的钻戒。音乐响起的同时,女主角拿着钻戒扑入男主角的怀中,绽放出令人心动的幸福笑容。在这则广告中,“女人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接受男人礼物的时刻。如此类型的广告,在许多产品上都有体现,大到钻戒、首饰、手机,小到保健品、口服液、除螨香皂。广告中的女性,没有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地位,她们的“幸福”,就是获得男性的疼爱,收到男性的礼物,她的喜怒哀乐与男性的态度息息相关,女性只是作为男性的附属物而存在。
在广告中,女性大多是俯身扭曲的身体,摆出各种诱人的姿势,或趴,或跪,或匍匐在地。试想,若这种扭曲的造型由一个男性摆出,观众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官体验?可若是女性的话,人们也就见怪不怪了,甚至会觉得是一种美的享受。这种差别,就是人们对两性角色的不同认知造成的。在人们的观念中,男性应该是坚强、勇敢、强壮、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而女性应该是温柔、美丽、贤惠、多愁善感、心灵手巧的。如果不是这样,则会引起人们心理的不适。《第二性》的作者西蒙?德?波伏娃有一句名言: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变成的。说的就是男女除了天生生理上的一些差别,以及由此带来的部分社会分工的不同,其他大部分的差异都是社会化的结果。大众传媒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大众传媒的内容是一种营造“拟态环境”的活动,人们通过大众媒介上呈现的“媒介事实”,了解周围生活的世界,知道“什么是怎样的”,并通过这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培养”了人们对男女社会角色的“刻版印象”;另一方面,大众传媒是文化的中介者。在男权社会里,男性被自然而然地赋予了比女性“尊贵”的性别,女性扭曲的身体是可以被大众所接受的。若要一个男人“背躬屈膝”,不仅会引起人们感官和心理上的不适,还会刺激人们去寻找该广告“深层次”的原因,正所谓“男儿膝下有黄金”。
广告是一种商业的促销手段,为的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说服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同时,广告也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社会文化的反映,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对社会风气的引导作用。广告中的性别形象,应该是现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再现,并能够反过来影响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变化和发展。最近二十多年来,国际社会对男女平等的目标和指标达成了共识。在体现男女平等程度的社会性别发展指数(GDI)的世界排行榜上,中国由1995年的第71位滑落到现在的83位,人类发展指数和性别发展指数之差由7变成1,这表明我国男女发展不平衡在加剧,而不是像一些媒体津津乐道的我国的妇女解放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我国的妇女已经得到了“半边天”,甚至“大半边天”。随着世界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各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村”里流通、融合,并发生冲突。中国身处其中就必然会受到“全球化”带来的种种影响。人们对女性性别地位的意识不断觉醒,“男女平等”意识的增强,也是全球化传播给中国社会和人们观念意识带来的影响和改变。可是这种性别意识的改变,或者说是进步,在作为社会瞭望者和感应器的媒体上却很少体现,这是有着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的。
第一,中国女性对“社会性别”平等的集体无意识。父系氏族替代母系氏族伊始,男子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就初步确立。周秦以来,父权制逐步以礼法的形式得以进一步确立。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和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的行为规则确立后,中国女性就被封锁在封建的家门。中国女性不像西方女性,从来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女权运动,中国女性长期是男性的附属物,在阶级社会,妻子甚至是丈夫的“财富”象征,她们只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才有可能在法律和制度的层面上被“赐予”与男性平等的政治经济权利。而实际上,中国女性并不珍视这些平等权利,在自己的权利受到不平等的侵犯甚至剥夺的时候,也不会奋起抗争。中国长期的历史文化传统形成了对女性的一种刻版印象:女性是弱势群体,家庭是女人最好的事业。更令人悲哀的是,在这种文化传统的熏陶下,中国女性形成了对女性权利的集体无意识。
同时,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官本位的传统思想造就了当代中国社会依旧“重视权力,轻视权利”的群众意识。“男尊女卑”的传统虽然在社会生活中已不是被提倡的主流意识,但它仍然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潜藏在人们的血液里很难根除。
第二,缺少法律法规的约束。相对于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新闻传播法制建设是比较滞后的。很多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凸现的侵权行为和新闻传播活动失范行为,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给予约束,也没有严格执行的事后惩罚制度。1995年2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是我国目前管理广告的最主要、最权威的专门法律规定,任何从事广告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但《广告法》中除了第二章“广告准则”中第七条关于广告中不得出现的九条情形中提到的第(六)条和第(七)条,分别为“含有淫秽、迷信、恐怖、暴力、丑恶的内容”和“含有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并没有关于“性别歧视”具体表现的相关阐述和惩罚原则。同时,广告业的行业自律也是广告管理的有效途径。但我国的《中国广告协会自律规则》中,除了第一条提到“一切广告活动均应建立在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基础上,力求广告的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并以此原则检验广告效果”之外,也没有对广告中存在性别歧视现象的约束条款和惩罚机制
第三,广告语言的模糊性。广告是一种艺术形式。广告语言的含蓄是广告重要的表达方式和诉求点。一方面,广告语言的含蓄模糊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更大程度上的参与,让观众在观看广告的同时能把自己想象成广告中的主人公,实现各种“欲望”的满足。如香港女明星刘嘉玲在某美乳产品的广告中 那句广为流传的广告词“做女人‘挺’好!”一语双关,简洁上口,她没有明确阐述产品的用途,但谁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且让许多女性看了该广告后都希望成为刘嘉玲那样美丽自信的女性。另一方面,广告语言的含蓄模糊也是广告某些说法能避免法律纠纷的一种潜在机制。像前文提到的很多广告都存在对女性或未成年人的冒犯和不良影响。但由于没有明确的证据,也没有明确的责任指向,所以现在的广告很少由于“欺骗性”以外的原因惹上官司的。即使有很坏的社会反响,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总的来说,广告是一个社会文化的风向标。广告中的性别形象是现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再现,并能够反过来影响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变化和发展。我国广告中女性的典型形象一方面是我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男权统治意识形态的反映,另一方面,这种对女性的刻版印象并没有及时地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改变而改变。我们应该重视广告对女性形象贬斥和歧视的现象,更好地利用广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
第五篇:论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我国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发稿: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刘宁洁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2003级研究生
内容提要:广告虽然首先是一种商业推销手段,但它也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广告主要通过塑造成功者的形象和时尚的形象两类,把大众的“梦想”和产品联系起来,吸引目标消费者注意,促进消费行为的产生。在日益凸显其重要性的广告中,女性形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主要可分为两类:家庭主妇形象和男性的“性对象”。这两类女性形象正体现了我们生活的社会是在男权霸权意识形态统治之下,女性的平等权利受到了忽视和剥夺。广告中的性别形象是现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再现,并能够反过来影响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变化和发展。我们应该重视广告对女性形象贬斥和歧视的现象,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广告 女性形象 社会文化
现代社会的人们,即使不参加商业活动,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广告。翻开报刊杂志,打开电视机,小到一块香皂、一袋洗衣粉,大到一栋楼房、一辆豪华轿车,我们的感官
神经都被形形色色的广告刺激着。
如果说,人们的生活本来风平浪静,无所奢求,可看了广告以后,却似乎感觉自己缺少了那么多:自己的身材不够曼妙,自己的头发不够柔顺,自己的手机不够高档,自己的房屋不够宽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广告推销给人们的不是某种产品,而是一种“梦想”,一种对美好事物和幸福生活的向往。这种对“美好”和“幸福”的界定与追求,正是通过广告中塑造的广告形象表现出来的。广告形象是文化产物,广告通过塑造各种各样的形象,把我们生活中原本普通的物品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而这种意义往往已经脱离了物品原有的含义。譬如大家熟知的一句广告词“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很久以前,钻石原本只是一种稀有矿石,由于十分坚硬被用于切割玻璃。但自从钻石成为财富的象征,成为西方上流社会的男士送给女士的典型礼物,如同好莱坞女星玛丽莲•梦露在影片《绅士只爱金发女郎》中歌颂“钻石是女孩子最好的朋友”以后,这种晶莹璀璨、价格昂贵的小石头就和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情”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希望自己的爱情能像钻石一样纯粹坚固,永久流传。所以,钻戒成了男士求婚时最好的礼物,得到钻戒的女人在广告中也被描绘为最幸福的女人。广告正是通过这种塑造广告形象的行为,把人们梦想中的美好事物和幸福生活呈现出来,鼓励人
们向往它、追求它。
广义广告是指广告主通过一定媒介和方式向选定的对象进行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包括以赢利为目的商业广告和不以赢利为目的非商业广告。广告作为一种传播活动,它基于大众传播媒介而得以运行,其本质为一种大众文化。广告学者伯曼曾经斩钉截铁地断言:在大众文化中,最具支配性的社会机制是广告。广告形象是考察当代大众文化现象的最佳指标。广告不同于产品说明书,不是直白的硬推销,而是运用文学作品中的比喻、隐喻、转喻等手法,创造品牌,营造气氛,强化表达的艺术性的“软”推销。现代广告的诉求点从产品诉求转向了情感诉求,立足点从硬推销转为了软推销。当今社会,广告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美国广告界的一位泰斗不加掩饰地说:“我们的生活是由氧气、氮气和广告构成的。”①丹尼尔•贝尔面对狂轰乱炸的广告,也大声疾呼:“汽车、电影和无线电本是技术上的发明。而广告术、一次性丢弃商品和信用赊买才是社会学上的创新。戴维•M•波特评论说,不懂广告术就别指望理解现代通俗作家,这就好比不懂骑士崇拜就无法理解中世纪吟游诗人,或者像不懂基督教就无法理解19世纪的宗教复兴一样。”“广告在我们的文明的门面上打上
‘烙印’。”②
广告一般通过塑造“成功”和“时尚”两类形象,把大众的“梦想”和产品联系起来。广告向人们推销的,往往已不是什么具体的产品,而是一种“欲望”和“理想的生活方式”。在大众传媒构造的社会环境中,女性形象几乎无处不在,但女性“本身”却似乎总是不在。报刊杂志上引人入目的封面女郎,电视屏幕上青春靓丽的美女主持,还有广告画面中充满诱惑的霓裳艳影。大众传媒似乎只利用了女性身体的自然属性,却忽视了女性作为社会角色应有的社会位置和社会价值。女性形象在广告形象中也占绝大多数。在广告的女性形象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的现象依然存在,女性形象在成功和时尚这两类形象的叙述、表达与塑造上,依然显现出男权社会文化遗留的痕迹和性别歧视的阴影。
一、成功的形象:温柔贤淑的家庭妇女
现代广告的创意有时候能让观众拍案叫绝,但稍微留意一下将不难发现,大多数广告中的女性形象都是和家用品、化妆品、食物这类消费品联系在一起的。雕牌洗衣皂的广告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一个正在洗衣服的老太太抬起头来满意地说:“雕派透明皂洗得真干净”,坐在旁边戴着老花镜看报的老头儿转过脸来说:“雕派透明皂洗得干净,用得放心”。话音未落,一个年轻妇女抱着一大盆衣服过来了:“我也喜欢用雕派透明皂!”。老太太用雕派透明皂是干家务活的能手,而年轻一代妇女用奥妙洗衣粉一次能洗干净上千只的白袜子,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之势。不仅如此,在一个极富人情味,甚至让一些善良的母亲看后感动得掉泪的洗衣粉广告中,年轻妈妈下班后发现女儿睡在沙发上,衣服早已洗得干干净净,女儿留的条是:“妈妈,我能帮你干活啦!”,妈妈的眼泪夺眶而出。这表明这种“家务活应当由女人干”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意识,已经深深地烙在尚未成年的孩子心上。
按哈贝马斯的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论述,我们生活的社会可分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指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一个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干预。传媒运作的空间之一,就是公共领域。③公共领域是政治、经济领域,是男人的领域。而与之相对的女人的领域则是私人领域,是家庭。这种公私领域的分界实质是男权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基础所在。多数社会传统和法律赋予公共领域比私人领域更重要的价值,使女性得到较少资源的事实合理化。而公私分界有理由将妇女排挤在公共领域之外,妇女因而被排除在政治参与和权力之外,更多的是在私人领域中的角色,因此,家庭和满、温柔贤惠的妻子或者母亲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仍然是女性和男性心目中理想的成功形象。
1963年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出版,激起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二次高潮,表现为妇女甘当家庭妇这一僵化刻板形象的广告受到斥责。为了适应这一运动潮流,西方的广告商纷纷改变广告上的女性形象,描绘出新的妇女。例如当时的香烟广告,上面的妇女大多是“意气风发的骑手、跑道报告员,她们品尝香烟,犹如品尝自己追求事业的胜利。”④现在,为了避免惹上“性别歧视”的法律纠纷和社会上的不良反应,西方的有些广告公司专门聘请女权主义者或者女性问题专家担任广告的审查顾问,只有她们觉得没有问题了才把广告推出,以免冒犯女性。⑤在现代社会,中国女性早已走出家庭,走进各行各业,在许多领域女人比男人都更出色、更成功,女性的身份在今天正被重新定义和提高,但在广告中,中国女性还
是维持着家庭妇女这一刻板形象。
有一些研究者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表明,广告中的女性职业角色中,有51.6%为家庭妇女。而男性职业角色中,教科文卫及领导管理者占47%。广告中女性出现的地点,有51.5%是在家庭,出现在工作场所的仅占14.5%。而男性即使出现在家里,也多为娱乐(31%),做
家务的只有5.3%。⑥
近年来火爆的如手机、打印机、电脑、数码相机这类科技产品的广告中,虽然出现了女性角色,但几乎都是男性角色的陪称品,充当着可有可无的“花瓶”的作用。女性只作为礼物的接受者出现,或者只是画面上,没有话语,只有形体的符号而已(如打印机打印出来的纸上的倩影,或数码相机拍摄下的照片)。例如近期的某名牌保暖内衣广告,商品代言人齐秦和关之琳身着产品,闲适地偎依在沙发上,所不同的是,齐秦的手中捧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在浏览咨讯,而关之琳则幸福地靠在齐秦旁边观看他浏览咨讯。这则广告所表现的女性只是科技的旁观者,被观赏者。
二、时尚的形象:切割女人的身体
广告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它还体现为一种时尚文化。广告在引导大众消费行为的过程中,主要以传播时尚为表征。时尚是“一种广泛地发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精神领域中的社会现象,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生活形式,它反应、表现并构建着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形态与其精神世界,因而与其所属的社会形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⑦在时尚的扩散中,广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广告中女性的时尚形象大多是与“性”挂钩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人已经不再耻于谈“性”,“性感”也似乎成为女性是否美丽时髦的标志之一。性感是指一个人,主要是指女性的性别特征突出。它本来是一个女人富于生育能力的标志,如丰乳宽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性感已经由实用功能向审美功能转变。女性的性感形象已经被符号化、定型化,成为广告重要的诉求点。在广告中,凡一张软绵绵的睡床,必有一个穿着性感的女郎作妩媚娇纵状;凡一辆豪华气派轿车或一个成功的男士旁,必有一位貌美娇艳女郎做百般依赖状。这种“以美好女性比喻商品性能,借用女性身体美形象突出产品优势”的广告修辞术使女性成为男性欲望中的“性对象”。
如“婷美”内衣广告,女主角倪虹洁穿着“婷美”内衣,露出半个丰满胸脯弯着腰,风情万种地朝观众笑着,摄影师的特写镜头一次次对准女主角的胸部、腰部、臀部,强烈地刺激观众的感官。“清嘴”口香糖广告中清纯女孩高圆圆“羞涩”地说着“你知道‘清嘴’(亲嘴)的滋味吗?”。香港女明星刘嘉玲在某美乳产品的广告中挺胸收腹,骄傲地告诉天下女性:“做女人‘挺’好!”„„广告通过这种对女性身体的切割,语言的性暗示,实现了把有血有肉、有精神、有灵魂的女性转化为男性的单纯“性对象”的过程。还有一些广告,以女性身体魅力比喻商品性能,甚至直接把女性物化。在波导“F1女人星”手机广告中,一个身穿性感红裙的女子在充满诱惑的音乐中扭动着身躯,镜头随着迷幻的灯光一次次掠过她的胸部、大腿、腰身、眼睛,同时穿插着该型号手机细部的外形。在这里,这个美丽的女人没有名字,没有容貌,甚至都没有一个正面的特写,她身体的各个局部的“美好”,就等同于这
一款为女人设计的手机一样。
除了女性被切割的身体,人们在广告中看到的,更多的是被男性礼物控制的女人。在一则拍摄钻戒的唯美广告中,女主角在泳池边徘徊,望着天上的圆月仿佛心事重重。这时候男主角出现了,纵身一跃跳入泳池中,从圆月的倒影中托起一枚璀璨的钻戒。音乐响起的同时,女主角拿着钻戒扑入男主角的怀中,绽放出令人心动的幸福笑容。在这则广告中,“女人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接受男人礼物的时刻。如此类型的广告,在许多产品上都有体现,大到钻戒、首饰、手机,小到保健品、口服液、除螨香皂。广告中的女性,没有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地位,她们的“幸福”,就是获得男性的疼爱,收到男性的礼物,她的喜怒哀乐与男性的态度息息相关,女性只是作为男性的附属物而存在。
在广告中,女性大多是俯身扭曲的身体,摆出各种诱人的姿势,或趴,或跪,或匍匐在地。试想,若这种扭曲的造型由一个男性摆出,观众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官体验?可若是女性的话,人们也就见怪不怪了,甚至会觉得是一种美的享受。这种差别,就是人们对两性角色的不同认知造成的。在人们的观念中,男性应该是坚强、勇敢、强壮、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而女性应该是温柔、美丽、贤惠、多愁善感、心灵手巧的。如果不是这样,则会引起人们心理的不适。《第二性》的作者西蒙•德•波伏娃有一句名言: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变成的。说的就是男女除了天生生理上的一些差别,以及由此带来的部分社会分工的不同,其他大部分的差异都是社会化的结果。大众传媒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大众传媒的内容是一种营造“拟态环境”的活动,人们通过大众媒介上呈现的“媒介事实”,了解周围生活的世界,知道“什么是怎样的”,并通过这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培养”了人们对男女社会角色的“刻版印象”;另一方面,大众传媒是文化的中介者。在男权社会里,男性被自然而然地赋予了比女性“尊贵”的性别,女性扭曲的身体是可以被大众所接受的。若要一个男人“背躬屈膝”,不仅会引起人们感官和心理上的不适,还会刺激人们去寻找该广告“深层次”的原因,正所谓“男儿膝下有黄金”。
广告是一种商业的促销手段,为的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说服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同时,广告也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社会文化的反映,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对社会风气的引导作用。广告中的性别形象,应该是现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再现,并能够反过来影响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变化和发展。最近二十多年来,国际社会对男女平等的目标和指标达成了共识。在体现男女平等程度的社会性别发展指数(GDI)的世界排行榜上,中国由1995年的第71位滑落到现在的83位,人类发展指数和性别发展指数之差由7变成1,这表明我国男女发展不平衡在加剧,而不是像一些媒体津津乐道的我国的妇女解放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我国的妇女已经得到了“半边天”,甚至“大半边天”。随着世界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各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村”里流通、融合,并发生冲突。中国身处其中就必然会受到“全球化”带来的种种影响。人们对女性性别地位的意识不断觉醒,“男女平等”意识的增强,也是全球化传播给中国社会和人们观念意识带来的影响和改变。可是这种性别意识的改变,或者说是进步,在作为社会瞭望者和感应器的媒体上却很少体现,这是
有着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的。
第一,中国女性对“社会性别”平等的集体无意识。父系氏族替代母系氏族伊始,男子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就初步确立。周秦以来,父权制逐步以礼法的形式得以进一步确立。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和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的行为规则确立后,中国女性就被封锁在封建的家门。中国女性不像西方女性,从来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女权运动,中国女性长期是男性的附属物,在阶级社会,妻子甚至是丈夫的“财富”象征,她们只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才有可能在法律和制度的层面上被“赐予”与男性平等的政治经济权利。而实际上,中国女性并不珍视这些平等权利,在自己的权利受到不平等的侵犯甚至剥夺的时候,也不会奋起抗争。中国长期的历史文化传统形成了对女性的一种刻版印象:女性是弱势群体,家庭是女人最好的事业。更令人悲哀的是,在这种文化传统的熏陶下,中国女性形成了对女性权利的集体无意识。
同时,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官本位的传统思想造就了当代中国社会依旧“重视权力,轻视权利”的群众意识。“男尊女卑”的传统虽然在社会生活中已不是被提倡的主流意识,但它仍然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潜藏在人们的血液里很难根除。
第二,缺少法律法规的约束。相对于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新闻传播法制建设是比较滞后的。很多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凸现的侵权行为和新闻传播活动失范行为,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给予约束,也没有严格执行的事后惩罚制度。1995年2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是我国目前管理广告的最主要、最权威的专门法律规定,任何从事广告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但《广告法》中除了第二章“广告准则”中第七条关于广告中不得出现的九条情形中提到的第(六)条和第(七)条,分别为“含有淫秽、迷信、恐怖、暴力、丑恶的内容”和“含有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并没有关于“性别歧视”具体表现的相关阐述和惩罚原则。同时,广告业的行业自律也是广告管理的有效途径。但我国的《中国广告协会自律规则》中,除了第一条提到“一切广告活动均应建立在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基础上,力求广告的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并以此原则检验广告效果”之外,也没有对广告中存在性别歧视现
象的约束条款和惩罚机制
第三,广告语言的模糊性。广告是一种艺术形式。广告语言的含蓄是广告重要的表达方式和诉求点。一方面,广告语言的含蓄模糊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更大程度上的参与,让观众在观看广告的同时能把自己想象成广告中的主人公,实现各种“欲望”的满足。如香港女明星刘嘉玲在某美乳产品的广告中 那句广为流传的广告词“做女人‘挺’好!”一语双关,简洁上口,她没有明确阐述产品的用途,但谁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且让许多女性看了该广告后都希望成为刘嘉玲那样美丽自信的女性。另一方面,广告语言的含蓄模糊也是广告某些说法能避免法律纠纷的一种潜在机制。像前文提到的很多广告都存在对女性或未成年人的冒犯和不良影响。但由于没有明确的证据,也没有明确的责任指向,所以现在的广告很少由于“欺骗性”以外的原因惹上官司的。即使有很坏的社会反响,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总的来说,广告是一个社会文化的风向标。广告中的性别形象是现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再现,并能够反过来影响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变化和发展。我国广告中女性的典型形象一方面是我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男权统治意识形态的反映,另一方面,这种对女性的刻版印象并没有及时地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改变而改变。我们应该重视广告对女性形象贬斥和歧视的现象,更好地利用广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
注释:
①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 第439页 ②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 第115-116页 ③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 2000年版 第89页
④艾晓明:《广告故事和性别》中山大学性别教育论坛 http://genders.zsu.edu.cn/board/female/female.htm ⑤ [美]威廉•阿伦斯 著 丁俊杰 等译:《当代广告学(第七版)》 华夏出版社2000年
1月 第55页
⑥刘伯红、卜卫:《试析我国电视广告中的男女角色定型》,《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第2期
⑦徐敏:《时尚化生存:话语、传媒与社会化再生产》,“文化研究”网站 www.xiexiebang.com
参考文献:
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
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 2000年版 陶东风:《广告的文化解读》,“文化研究”网站 www.xiexiebang.com 徐敏:《时尚化生存:话语、传媒与社会化再生产》,“文化研究”网站 www.xiexiebang.com 卜卫:《媒介与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 编,汪凯,刘晓红 译:《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新华出版社 2004年版
[英]尼克•史蒂文森 著,王文斌 译:《认识媒介文化 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商务印书馆
2001年版
[美]保罗•梅萨里 著 王波 译:《视觉说服:形象在广告中的作用》 新华出版社2004年1
月版
Margaret Gallagher: 《Gender Setting: New Agendas for Media Monitoring and Advocacy》World Association for Christian Communication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