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作文:怎一个“秀”字了得[范文]
高考作文:怎一个“秀”字了得
合肥市庐东学校
叶维取
每年6月份的高中考之后,一篇小小的作文,牵动着整个社会十几亿人的神经,这恐怕也是世界上除了中国之外,绝无仅有的事情了。
作文历来在高中考中以所谓大题而引人瞩目,由于占分比重大(一般为60分),对考试结果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每当高中考之后,必成广泛议论的话题,举县举市,基至举省举国予以关注,特别是家有考生的父母家长更为关注。更有好事者在高中考阅卷结束后还要弄出所谓满分作文或零分作文来给难分高下的争论添柴加火,推波助澜。虽然用满分或零分的极端小概率事件来为各自的立场作证,但都不足以服众,也更难以和无助于改变作文不争气的客观事实。还有一些作家和写作爱好者也纷纷写出同题作文,前来参与助兴;各路媒体也不甘落后,邀请名家名师点评作文,更是各说各理,精彩纷呈。
每年高考之后,有人因作文得高分而跃登龙门,甚至一夜成名,但更多的人因作文偏题、跑题而痛失高分,从而与重点名校失之交臂,扼腕长叹,直至抱憾终身。真乃成亦作文,败亦作文!就这样,小小的一篇作文,承载着国人太多的喜怒哀乐与人生沉浮,牵动着社会和老百姓太多的敏感神经。
那么,这样天字号的第一件大事,其真实状况到底如何呢?一位网友是这样调侃的:出卷的老师秀一下,做题的学生赌一回,改卷的老师胡一次。说的虽然有些偏激,但细细想来却也不无道理。先来看出题。每年高中考的作文出题,一是为了防止猜题押题,二是为了显示独具匠心的创新,都要让出题者绞尽脑汁,煞费苦心,语不惊人死不休,题不惊世誓不休,于是各种出题秀便粉墨登场了。
有“文学秀”。如2005年高考辽宁卷题目:《今年花胜去年红》;2006年高考上海卷题目:《我想握住你的手》;2006年高考辽宁作文题目:《肩膀》;2007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题:以“季节”为题写一篇作文、安徽省高考作文题:《提蓝春光看妈妈》、湖南省高考作文题:结合自己生活实际,以“诗意的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2008年安徽高考作文题:《带着感动出发》;还有今年的浙江卷《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江西卷:《你拥有什么》等等,文学味太浓,文艺腔太重,一个个的,似乎不把咱中国所有的孩子都整成空头文学家决不善罢甘休!
有“哲学秀”。如2010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吴兴杂诗(清)阮元:交流四水抱成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还有就是“辩证法”扎堆现象。如2010年北京卷:请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人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有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今年虽然有所收敛,但《科技的利与弊》、《想着拥有还是想着没有》等辩证题目仍然不少。似乎我们中国孩子都是天生的辩证法家、哲学家,可正是这些“辩证法”问题、哲学问题把中国的孩子坑苦了、毁掉了。
也有“生活秀”。如2008年重庆命题作文:《生活在自然中》;2009年安徽语文卷作文题:《生活给我智慧》; 广东省2009年高考作文题:《谈“常识”》;湖南省2009年高考作文题:《踮起脚尖„„》;四川省语文卷作文题:《熟悉》;2010年天津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人又都生活在世界之中。请你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以“我生活的世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江苏卷: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密切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生活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湖南卷:请以“早”为题目,写一篇不少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今年安徽卷:《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这些题目,貌似与生活密切相关,但学生真要写起来又有“狗咬刺猬无处下口”的无力感和“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无奈感。
还有“深沉秀”,即出题者故作深沉。如2010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几何学上的点只有位置而没有长度,没有宽度,没有高度,正是那无数个点构成了无数条线、无数个面、无数个立体„„要求:①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今年福建卷:根据冯骥才的一段话:“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800字的作文。天津卷:材料作文:两条鱼在河里游泳,老鱼问小鱼:河里的水质如何?小鱼说:我不知道水质是清澈还是浑浊,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小事情体现大道理。根据你对这段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800字以上。你让我们这些既没有受过严格逻辑思维训练,又没有太多生活常识和人生经验而平时只知道拼命做题的孩子如何去面对这些深层次的成人世界甚至是超验世界的问题?
这些无法自由发挥的作秀题,出题秀们似乎还要把荒诞的黑色幽默发挥到极致,每个题目后面几乎都有一段众口一词的提示:“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具有反讽意味的是,这种貌似微言大义,可以自由发挥,其实没有限制的不确定性是写作的大敌,不仅让人无所适从,还成了写作者最大的思维束缚和心理障碍;而欧美国家的写作训练目标明确,要求具体,看似规定较多,范围狭窄,但写起来自由发挥的余地更大,更无顾忌。这就是一种悖论:貌似自由的却最不自由,貌似不自由的却最自由。
总之,这些作秀的高考作文题,空得不能再空,虚得不能再虚,悬得不能再悬,飘得不能再飘,可以用四个词语加以概括:空洞无物,故弄玄虚,不知所云,让人脑残。难怪有网友这样告诫自己的孩子:“只要是书你就得看,而且多看,你现在才小学二年级,到你考大学时,就怕题目古怪得字都不认识了„„” 再来看做题。面对这些貌似自由而又最不自由的作文题,做题的学生又是怎样应对的呢?就是一个“赌”字,是死是活,赌一把结束,谁都对最后的结果没有把握。就以今年安徽卷《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为例。先赌立意:有学生从要关注细节的角度立意,有学生从防患于未然的角度立意,还有学生从关心他人和社会责任心的角度来立意,也有学生从要立即行动的角度立意,更有学生从要提倡文明礼貌用语角度立意,因为题目中有一个“请”字,当然还有更多的学生拿到题目后立马傻眼了,不知所云,脑袋变成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从何说起和写起,更遑论立意了。因为他们有的从来就没见过或者没有注意过梯子,压根儿就没有梯子的概念,你叫他如何去写?或者有人对梯子是横着放好还是竖着放好本身就存有疑惑,因为他们家的梯子从来都是竖着放的,不占空间。所以这是一只令人怀疑的梯子,也是让人纠结的梯子,因此被外界讥评为今年最离谱、最“坑爹”的作文题。表面上看是立意自定,其实是立意已定。比如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你敢写一篇与其相反的竖着放的立意文章吗?立马判你离题,甚至零分。这不是公然扼杀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吗?其立意自定不也完全就是忽悠人的鬼话吗?
立意是关键,如果立意赌输了,就将满盘皆输。那么立意正确之后又将会怎样呢?就一定能够写出一篇好文章吗?也未必是。因为以我们现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人生体验,他是肯定无法进一步论述这样一个问题的,所以都是说一些老生常谈、人云亦云的正确废话,毫无价值和新意可言,你要考察他们什么能力?你能考察他们什么能力? 最后再来看改题情况。以前也曾听说高中考评阅一篇作文平均也就几十秒的时间,我还半信半疑。直到今天看了新华网转载的青岛《半岛都市报》今年6月15日的报道:“探访高考阅卷现场:评阅一篇作文最快40秒”,我才信以为真。按照平均一分钟 600字的阅读速度,一篇800字的作文还没有读完,就已经评出分数了,这怎一个“胡”字了得,简直就是“草菅人命”呢!你让广大久等久盼、辛辛苦苦十二载的考生情何以堪?面对如此神速的阅卷,如何能保证作文的阅卷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最多是看一下开头结尾,再看一下字迹是否工整,就判出分数了,这跟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有什么区别?
鉴于如此不堪而又涉及千家万户和数以千万计莘莘学子前途命运的作文现状,我曾大声疾呼要取消作文和作文教学。有人因此讥讽说是因为我不会教作文才想出这样的馊主意。如果仅仅是针对我个人,也许我能承认:是的,可能真的是因为我的能力和水平问题,而不会教作文。但面对目前作文教学及高中考作文的普遍惨状,说大部分语文老师都不会教作文我是绝对不能认同的。即便如此,作文教学更应该反思:确实已到寿终正寝的时候了。试问:一个让绝大多数学生和语文老师都成为失败者的教学活动,还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吗?我们还要继续陪着少数所谓会教的老师一起玩、一起练下去吗?这个代价也未免太大了吧?
不是会不会教的问题,而是作文自身的问题。要像废除八股考试一样废除作文这种陈腐的教学模式和考试内容。有人会说这太困难了!但困难再大,难道我们还不如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吗?清政府不就是在1905年果断废除延续1400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和有着700年历史的八股文了吗?天不也没有塌下来吗?
也许这正是语文教学乃至整个中国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我们必须以壮士断腕的魄力和义无反顾的精神,闯出一条教育改革的新路子,迎来教育发展的新局面,让我们拭目以待并为此而不懈地努力和大声地呐喊吧!
第二篇:教师,怎一个教字了得!
教师,怎一个教字了得!
**
“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写 作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
一、引导阅读,唤起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二、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如郊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过程,若有一些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下来。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
三、自己评改,提高能力
教师,怎一个教字了得!
第 1 页
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得到教训。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赏识成功,激发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作文课后,我经常会挑出一些优秀作文和进步大的作文,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相互阅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还有很强的激励效果。我还鼓励学生办班级手抄报、写广播稿、评论社会热点问题等,并鼓励他们向报刊社投稿。这些做法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怎一个教字了得!
第 2 页
第三篇:评职称,怎一个累字了得!
评职称,怎一个累字了得!
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审开始了。山东青岛今年要求严查违规违纪行为——参评人员作假三年内禁评,抄袭论文从重处理。
为了评职称,有人四处拉关系托人情,有人憋着不评,却无法得到公平待遇。近日,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教师、医生、学者等入列最受职称评审之“累”的职业。学历、外语、计算机、论文„„“职称壁垒”如何一个个突破?
老师评职称拉学生“赞助”
小q(文员)
在提交申报副教授职称材料后的第7天,“海龟”涂博士从浙大综合楼顶楼纵身一跃,留下了尚无工作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3岁小儿,留下了厚厚6页遗书和一句“国内学术圈残酷、无信、无情”,也留下了一地的惊叹号。这位一直是同龄人中佼佼者、被作为浙大“1311计划”引进的涂博士,之所以走上绝路,固然有其心理脆弱的因素,评选职称中的黑幕却是直接导火索。
这当然是十分极端的事例,身边怀才不遇的实例却俯拾皆是。我十分尊敬的一位师长,人品众口皆碑,发表文章无数,早已是作协会员,却因为自知英语考不出,早已放弃了对中级以上职称的追求,做好以初级职称、“助理”级别干到退休的准备了。即使有些前辈侥幸跨过英语、计算机的门槛,也因为岗位冷僻、名气不响、职位不高、关系不硬等种种原因评不上较高职称,让人惋惜。【中国论文榜】——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平台,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其中一位老师,不久前终于拿到了副高职称。喜讯传来,祝贺者有之,邀功者亦有之——好几个“热心人”或“路道粗者”,主动前来,自称帮他在某位甚至某几位评委面前递了话。冷眼旁观,为老师高兴的同时,不禁暗自担心起来:“到了我要评职称的时候,莫非也得靠这几位帮忙?”
评职称有很多讲究,论文和荣誉证书也是其中之一。在论坛上看到有人抱怨,他所在的学校中,有些能力平平的人能在短短几天时间里,速成为本科毕业生,或者只要交钱,就能评上一些不太权威却硬碰硬是“国家级”的奖项。最夸张的是,还能靠着打好招呼的便利,用假证蒙混过关,评上副高、高级职称。
发表论文,更是水分极大。前不久,为了帮家人混个在职研究生的文凭,四处托人,终于花了1500元在某核心期刊上露了个脸。原本一直以为,以我们这种半吊子水平,发论文很困难。没想到,即将研三毕业的实习生却用一番话,全面推翻我的井底之见——
一来,花钱买版面根本无需介绍,只要在网上海投一圈,坐等杂志编辑主动联系即可。至于价钱,也有行规,一般一个页码3000-4000字,“全国统一零售价”1000元。
其次,再牛的人,几乎也没有不花钱的。比如他的老师接到某杂志编辑的电话,对方先
大度地说:“你是老师,我们就不收钱了”,这位老师还没来得及窃喜,对方又跟上一句:“不过希望你包销100本全年杂志。”于是,几天之后,老师便握着一沓收据走进课堂,冠冕堂皇地对大家说:“同学们,学这门课一定要博览群书,了解最新研究动向。我推荐大家一定要看看这本杂志!”学生们岂能不明白其中奥妙,只能乖乖掏钱。于是乎,老师首战告捷,顺利完成一半任务,接下来只要再到其他班级里如法炮制即可。
如此说来,这位老师将来倘若在职称上更上一层楼,其中还有学生们倾情赞助的贡献呢。
逼出来的高级教师
李新(语文老师)
我本来想,自己这辈子与“高级教师”无缘了,那就顺其自然吧。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消极想法,不是我的业务能力不强,也不是论文写不出,就是对于一些人来说很难的计算机,我也勉强通过。主要是英语成了我最大的坎。
我英语的底子差,小学、初中、高中,都没有正儿八经地学过英语。上大学期间学了两年英语,从此就与此拜拜了。参加工作后就再也没摸过,就原来那点底子,也早忘得一干二净了。现在职称评定规定考英语,我如何能通过?
我试着考了两次,结果两次都只考了三四十分。关心我的领导说:“你先把材料报上去,看能不能破格。”结果材料准备好了,人家上面根本不收。一纸规定,似乎永远把我挡在“高级教师”门外了。
我曾经不服,在报刊上撰文说,职称最主要是对一个人业务能力的肯定,一个人英语不好,就能证明他的业务能力差吗?这是哪一家的王法?再说,有些人英语水平比较高(对非英语老师而言),就一定能证明他的业务能力强吗?牢骚归牢骚,但不服不行,那冷冰冰的规定,就如同铜墙铁壁,谁也撼动不了它。
于是,每年到了该申报高级职称的“季节”,看着一个个比我年轻的同事把材料报上去,而且他们一般都顺利通过了,我只能像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说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可不行啊,媒体发表我文章的时候,多次称我是“高级教师”,引起很多人误解。我忙找媒体,解释说我不是高级教师。他们很惊讶:像你这样的老师,会不是高级教师?解释也没用,下次发表我文章的时候,他们仍然我行我素,把“高级教师”直接给我封上去。我想,那就甭解释了,弄个货真价实的“高级教师”,向读者交代吧。
于是我决定:学英语!
我报了一个班,利用晚上和双休日的时间去学英语。在格致中学的大礼堂里,我和许多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行业的人成为同学。我们刻苦地背着一个个单词,做着一套套模拟试卷。经历了多少苦风寒雨,我们硬是一节课不落。终于,我在2005年4月份参加了全国职称英语考试。哈哈,过关了。
英语通过了,接着另外一个问题来了,我3年前通过的职称计算机考试过期了,只好重考,好在还是顺利通过了。这一年,我顺利被评上了高级教师。
无“硬件”约束更不公平
桂子(办公室主任)
常听人们抱怨参评职称的苦恼,有埋怨外语挡道的,有觉得论文是走形式的,还有讨厌计算机考试的,都希望评职称能以实际能力为准,能清除这些卡人的条条框框。
其实,大家想得有点天真。殊不知,要是真正把这些硬条件都取消了,普通专业技术人员很可能就真评不上了——正因为有这些实打实的硬条件卡着,职称才有一定的公平性,基层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凭资历和本事,像考状元一样,一步一步地攀登到顶峰。
我们单位5个带“总”的领导,只有2人拿下了高级职称,另外3个都过不了关——不是别的,就是被这些硬件卡住了:有的是因为从事本专业的年限不够,有的是没有科技成果,有的是没有获奖作品,加不了分,同等条件下若是硬件条件不够,就上不了这个档。即便是一把手,也没有“变通”的办法。
但是,如果这些硬条件全取消了,那还真要乱了套。别说头儿可以名正言顺地轻松评上,就是领导们的仨亲俩好恐怕都落不了空。因为,在现阶段,有些事大家心里都明白。
我觉得,考职称资格千万别打做假的谱儿,而且,硬条件卡着,也很难做假。一般企业,初级职称本单位虽有审核权,但没有批准权。到中级职称,上级单位要一份材料一份材料地审核原件,然后继续向上报批。高级职称资格,单位和上级单位都无权掺和,要按硬条件,由相关部门统一审核资格。
最好的办法,是先下手为强,提前做准备。先熟悉考职称资格的条件,看看自己还有哪些差距?学历不够的,赶快到教育部承认的院校续本;业绩不够的,尽量争取在一定时间内,挤进科研小组,排不了第一、第二,排第三第四也管用。高级职称,获奖作品、发表作品都能加分,应该根据专业情况,提前做这方面的积累。
另外,想取得职称,就必须过外语关。岁数大的也不要放弃努力,能学到什么程度是什么程度。说句不好听的话,即使指望破格,也得八九不离十。根据我平时的观察,凡是有心人,都悄悄地把这些功课做在前头,从不临阵磨枪。有些人平常不把这当回事,看见人家申报,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想走捷径,想造假,最后未必如愿。
为了每月多拿几百元
陆燕萍(人力资源)
妈妈在2005年拿到高级农技师职称。她评高级职称,就是为了退休后可以多拿这几百元钱。说起来还真让人觉得心酸。
父母这代人,老实安分,在一家单位工作基本上是“终身制”,哪像我们年轻人,几年内要换好几家单位。妈妈所在单位是事业单位,女性要55岁退休。一般在临近退休前,还要干一件大事,就是评好高级职称。因为这“评”与“不评”,退休后每月要差几百元。
2003年,政策上说女性到50岁退养。妈妈一算,过3年就轮到自己了。可是高级职称还没有评,于是妈妈马上申请评高级职称,这一评,就是3年。
评定职称要求越来越高,硬件条件越来越严,学历、外语、计算机、论文„„样样都不能少。别的倒不怕,学历是有的,大专;工作经验,超过25年;论文,在报纸上也发表了不少。怕的是外语、计算机。
妈妈小时候没有受过什么像样的教育,1976年,生产队有保送读农校机会。乡下人、种地人,不就是和庄稼打交道吗?20岁的妈妈选择了这条道路,农中毕业后,被分配到镇农科站工作,这一干就是几十年。工作几年后,妈妈评上初级农技师。再后来,为了评中级农技师,妈妈又开始读夜大,很辛苦。那时我还小,不懂事,听说总是撕坏妈妈的书。妈妈这一读就是5年,大专毕业后,顺利评到中级职称。
对于妈妈这样一个人,外语只会写ABC,电脑是“脑盲”,怎么过关?
为了评这职称,妈妈可谓费尽心思。报名读计算机,从最简单的开机和关机开始。老师在上面讲,妈妈像在听天书。起先鼠标也握不住,不要说其他了。那时,我正好怀小孩,帮不上忙。教妈妈的重担,就落在我爱人身上。每天晚上,妈妈不是上辅导班,就是请女婿教电脑。等有点基础了,只能靠硬做“考题”来对付。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妈妈学打字,为到底用拼音还是用五笔,争议许久——拼音,妈妈翘舌音和平舌音分不清、前鼻音和后鼻音分不清;五笔,要背词根,妈妈那记性哪里记得住?最后,妈妈还是坚决学五笔,每天清晨,看着她拿着词根表在背。至于外语吗?还好有规定,只要考20分就算及格,想想也算对他们这些老人很关照了。
前两次,妈妈都以失败告终。第一次是计算机没通过,这在情理之中。第二次是误解造成的。妈妈的单位是工业开发区农委,评审老师一看,工业区明明是搞工业的,怎么会出现农业?等去解释已经晚了。第三次选送单位改成妈妈原先工作的镇农科站,才顺利评上。
这一波三折的评职称之路,对于妈妈来说,走得极为艰难,我真的很佩服妈妈的毅力和勇气。
当初和妈妈在一个单位工作的汤阿姨,因为没有评高级职称,在今年2月份退休时,同样工龄,比有高级职称的人每月整整少了400多元,一年要少5000元左右呢。
第四篇:教师:怎一个“苦”字了得
教师:怎一个“苦”字了得
教师问题,历来是教育最沉重的话题之一。考察目前教育一线教师的生存状态,远非一个“苦”字所能含盖。改革开放20年,应该说,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社会地位,在政治和经济两个层面已得到实实在在的改善。但作为一种职业,教师无疑仍是人群中最辛苦、最小心、最无奈的一族。许多行业的苦楚说得出,教师的心酸似乎永远也说不清;许多人的茧壳挣得脱,教师的宿命始终打不破。几年前,学生们唱道:“起的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迟的人,是我;最痛苦最无奈得人,是我!是我!还是我!!”他们忽略了:在寒冬的熹微晨光中,除了学生和生意人,还有背着孩子匆匆行走的教师;夜深人静后,坚守在校园孤灯下的,除了永远也做不完作业的学生,还有他们不讨好的老师。老诗人藏克家曾写过一首著名的《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他把头沉重地垂下”,这里的本体意像“马”,是旧时代农民的象征,但从现状看,更像应试体制下教师的写照。
素质教育背景下,如果说学生的苦恼正得到全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的理解,时下教师“逆天行事”,加班加点搞补课,没日没夜;大考小考逼成才,分分上紧,这让教师自己也理解不了自己。勿庸置疑,当前学生许多无谓的“苦难”,确是许多一线老师一手造成的。部分老师确实热衷于、擅长于搞应试教育,并且为此自鸣得意。事实上,更多教师内心的矛盾和痛楚在于:明知付出毫无意义,太不值得,却又变本加厉,辣手摧花。在体制和环境对良知的挑战中,教师是卑微者、懦弱者。对此,我常常半夜醒来,无法原谅自己的骑墙和摇摆:当自己在论文中或论坛里,尽情挥洒自己对新世纪教育美好的憧憬和向往时,我是清楚的知道,学生正在痛苦的泥沼中挣扎;当我努力作为先进文化的忠实代表,热切地向学生传播崭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时,我是清醒的知道,将这些孩子送进大学才是我们当前教学根本的、唯一的目标,才“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新的课改方案早已出台,面对传统教学观念下教学实践的顽固延续,形式主义的作秀不断上演,我也是听之任之的“沉默的绝大多数”中痛苦的一员。实话实说,找不到职业尊严感的苦闷,依然笼罩着中国教师的天空,目前还在窒息着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学教师日渐稀薄的理想和激情。
简单、粗暴、以职业心代替事业心、缺乏工作的主动性,这是现代社会对教师群体常见的批评。大家是否想过,潜隐在这种被动、消极后面的是什么?是教师职业主体性的严重失落。此处,笔者无意于深究制度的僵化和朝三暮四功利性的所谓“改革”,对中国教育和教师造成的硬伤到底有多深,可以确信的是,没一种职业能够超过教师这种职业给现代人带来的诸多复杂和彷徨。“在理想主义时代,我骄傲着能够拥有的精神,我们也渴望着没能拥有的物质。而在实利主义时代我们得到了很想得到的东西,但必须失去不想失去的东西。”(邹平《唱一曲陨落的挽歌》)功利主义的暖风吹散了无言的大爱,留下的仅是七月流火中可悲的祭奠;技术主义的灰尘,模糊了良知的眼眸,留下的是作为普通众生的蝇营狗苟。这是一群逐渐失落了内在生命价值的孤独者。遗憾更在于,承受这种失落的原是一大批不想失去精神依托的奋斗者。这或许就是种种教育理论沸沸扬扬粉墨登场,而一线教师们却冷眼观潮、响应微弱的内在原因。有人说,现在做教师是最容易成功的,因为大多数教师长期习惯照本宣科,已经失去了创新和发展的能力。这话是有道理的。
新世纪的曙光如期而至,但人类文明的进程并没有随时光的自然更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突出的惊喜。挑战在继续,且越来越残酷。每一个深入接触过教育一线的人都能看得出,眼下折腾着广大教师的除了辛苦、内心的矛盾、苦闷和彷徨外,更大的压力还来自于内心深处对自己无法适应新形势的恐惧和无措。终身学习的时代不可抗拒地来到,新课程计划的执行势在必然,随着教师职业要求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社会人流涌入教师队伍,职业竞争带来的恐慌,现实而又迫切,成为许多人的心理暗疾。2000多年前,先哲孔子曾以“汇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乐乎”自勉!平心而论,不谈传统文化中师道尊严曾给我们带来的虚幻的荣耀;薪火相传做教师,本是一件多么惬意的美事:学生一点就通,举一反三,玲珑剔透,聪明的让人感动。领略他们的聪明,就像是领略美丽动人的风景,赏心悦目!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朝夕相处,日久见情,说不清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愫萦绕心头,总能时常感受到一种温柔而持久的光泽,纾解自私、淡化不平;尘俗又如周身不息运行的血脉。多少先贤甘于平淡却难舍其雅,多少同行执着清贫而矢志不移!曾几何时,古风不再。当我们慨然于师道的陨没和队伍里部分败类的沦落,何尝想到会有一天,育人者不自育,受教育者竟视育人者为仇寇。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悲哀!谁正视它,谁的内心就会被击中。
身为教师,我曾庆幸自己是个城里的教师:长期的职业化劳作,除了勉强能够立于三尺讲台,其实身无长物,却拿着相对于周围普通劳动者和乡下那些常常难以领全工资的同仁们望尘莫及的薪水;身为今日教育大潮之一滴,我有点愧于自己随波逐流、自甘平庸,找不到身为人师内在的生命美丽……无边的恐惧和彷徨中,“谁将终夜常开眼”,不断进行深刻的反省和生命的拷问——无忍则无济,有爱即有忧“,请问:
你还有忧吗?如果有,你忧的到底又是什么呢?!
第五篇:食品招商怎一个“难”字了得
食品招商怎一个“难”字了得
作为一个食品企业,肯定希望更多的代理商关注自己的产品信息,那么如何在业界内打开自己的产品知名度呢?
一般传统的方式主要有:业务员去找代理商,通过传统的春秋季或全国糖酒会来宣传自己的产品招代理商等等,但这样的效果怎么样呢?成本又是多少呢?比如说春秋季以及全国糖酒会,地点固定,食品参展商要提前准备好一些物质上的准备(餐饮安排、旅馆住宿)。整理自己的展会展架,前期的准备工作比较多,但宣传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展会一般都是2-3天。成交量也不是很理想的,于是我们就寻找更多的食品招商平台,听说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一些网络的B2B平台不错,就试着在一些招商平台上发布一些信息,打电话的是很多,但都是一些让做广告的,问代理的去寥寥无几。还有让做百度竞价的,百度竞价是有一定的效果,都是点击计费,投入的资金也是很多的。对于投入和收获来看,不划算,食品小企业根本就竞争不错大企业。
都说做食品行业稳赚不赔,但做食品招商怎么就这么难做呢?无意间在网络搜食品招商,看到了一个网站食品招商网站,简单的浏览了下,食品代理、供应信息还挺多的,又在百度上搜索了下“中国食品招商网效果怎么样”效果反应都不错,于是就注册了帐号发布了下产品信息。效果还不错,打电话咨询的代理商接连不断。这让我很兴奋,像是捡到了个宝似的。后来一次,和他们网站上的客服资讯相关问题,问她们:你们的招商网站为什么效果这么好呢?
说起招商,大家就一个感觉,那就是难,但是中国食品招商网会给大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中国食品招商网之所以效果好,就在于其专业性,是专业为食品厂家和代理商大件的一个交流平台真正的实现了快速、高效、低成本的招商。
电子商务的发展,给各个行业都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传统的食品招商已经不能在满足人们的需求,中国食品招商网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发布的信息可以快速的被浏览者发现,通过互联网进行广泛的传播。
效果佳,中国食品招商上的会员以及来网站都是做食品的专业人士,有很多的经销商和代理商。通过这个平台,企业发布信息就相当于在代理商的门口做生意。同时,有意向的代理商可以及时和食品厂家沟通,提高招商效果。
在中国食品招商网上发布产品信息的优势
产品信息可以随时随刻被有需求的代理商看到,第二,企业可以把招商信息和企业网站进行链接,这样潜在经销商或代理商就将可以通过链接进入企业网站,深入的了解企业信息以及全部的产品信息。这是传统的招商手段达不到的效果。
低成本。相对于传统的招商渠道,网络招商成本更低,比如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做招商广告费用较高,业务员走访招商,话费的费用也是比较高的。通过中国食品招商网进行招商,成本比较低。通过事实证明,招商效果还比较好。
做招商,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首先要选择一个宣传有效的平台,事实证明,中国食品招商网是值得新信赖和选择的最佳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