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活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时间:2019-05-14 10:01: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主题班会活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主题班会活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第一篇:主题班会活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主题班会活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仁化县双峰寨中学 徐清莲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班级德育工作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而主题班会又是开展班级德育工作的一种主要形式。因此,大凡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不会放弃主题班会这一主阵地,有效开展班级德育教育工作。初中阶段是学生半幼稚、半成熟向成熟过渡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学生的行为常带有冲动性和草率性。但其已具有相应的自主能力和自我评判能力,所以初中班主任必须系统深入地研究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工作,努力提高德育实效。

多年来,笔者一直从事初中班主任工作。现对初中班主任如何利用好主题班会,以及主题班会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当前初中主题班会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问题一:主题班会活动中,忽视师生互动的作用。我们知道,良好师生关系是德育工作取得实效的前提条件,但在实际中,很多班主任存在下列两种错误想法:一是片面强调教师作用,以为教师地位至高无上,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要听而不问,信而不疑;导致有些主题班会课变成了班主任老师的一言堂;二是对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理解极端,认为要构建融洽民主师生关系,就是放弃教师主导作用,让学生放任自由,甚至与学生称兄道弟,整堂班会课,班主任坐在教室的后面当忠实的听众,不管学生的发言是否正确,都保持一言不发,不加评判,有的班主任甚至离开教室,让班会课彻底变成了学生的自由讲坛。这两种思想,要么导致严重的师生沟通障碍;要么导致教师基本权威的丧失,从而使班级管理松散,缺乏凝聚力,非常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

问题二:只重言传,不重身教。有些班主任在班会上侃侃而谈,发言慷慨激昂,但很少落实在行动上,雷声大雨点小。作为教育工作者,这是很忌讳的。德育工作讲究潜移默化,如果只重言传不重身教,一旦教师出现言行不一现象,将大大削弱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从而根本谈不上德育实效。

问题三:严格要求学生,忽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的理解,把主题班会课看成批斗大会,就象解放后土改时期的贫苦工农斗地主。有这种思想的教师,日常工作中常出现讽刺、挖苦学生,甚至体罚学生,这种行为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久之必将使学生形成强烈的逆反心理。

问题四:忽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培养。有些班主任只停留于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道德判断、选择能力的培养。他严重压制了学生的思想活力,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问题五:只重共性,忽视个性:某些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上拘泥于同一模式、同一标准、同一要求,忽视了学生个性多样化、层次化的客观事实。这种德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大大降低了实效。

二、针对上述问题,利用主题班会开展德育工作,可采取以下策略: 对策一:构建真正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

德育工作说到底是师生之间一种双向心理交流活动,只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真正谈得上心理的默契、交流。要达到此目的,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尊重、理解学生。在教师心目中,学生应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要热爱学生,以实际行动关心体贴学生,要多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心理状况,认真听取学生相关建议,让学生感到他们都是班集体的主人。只有如此才能建立“亦师亦友、亦友亦生”的关系,获得学生信任;二是面向全体学生,不忽视差生,不宠爱优生,一视同仁。班主任要特别关注后进生,在开展后进生德育工作时,要循循善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尊重其人格,努

力挖掘其闪光点,鼓动其进步,对优等生不能溺爱,既要看到其优点,又要慎防其缺点。

对策二:树立正确教育观、学生观、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教育不止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能力。德育工作绝不是某种道德规范、原则的简单灌输,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迁移、判断能力,同时作为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学生才是德育工作中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指挥者。基于此认识,平常的德育活动中,学生知识的学习、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靠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完成。为达此目的,班主任可采取以下方式:第一,充分利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或者有意义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道德情感体验,磨练意志,培养良好的品质;第二、注重“榜样”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一靠挖掘,二靠培养。作为班主任,首要一点就是要为人师表、言行一致。通过自身良好的榜样形象影响学生,同时要善于在学生群体中,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挖掘、培养优秀学生。收集社会上优秀名人品德事迹,让学生自己去评判,去感悟;第三、建立科学可行的德育评价机制,完善相应的班级规章制度。在评价学生时,不局限于学生懂得了什么,懂得了多少,而应注重其实际行动;不拘泥于成见,而辩证地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只有如此,才能发展学生的品德能力,实现知行合一。

对策三:当好“心理医生”,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受自身成长环境影响。对同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不同学生有不同观点,正因如此,就要求班主任必须要勇于,善于与学生交朋友。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针对学生中所存在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相关的教育原则、理论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凸显其功能。

总之,德育工作方法多样,主题班会活动丰富多采。作为初中阶段的班主任,应正确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这一德育教育的主阵地。遵循道德规律,贯彻教育原则,灵活运用教育方法,努力提高德育实效,用心去守望,育满园桃李。

仁化县双峰寨中学 徐清莲

2011年7月5日

第二篇: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 高校的财务管理涉及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后勤等各个环节,财务管理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管理不可替代的。目前,高校财务管理无论在观念上、管理上还是人员素质上仍存在很多不适应,财务管理状况不容乐观,高等院校在财务管理和核算方面出现诸多漏洞与弊端。因此,转变观念,加强预算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健全财务内控制度,对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意义重大。

关键词 高校 财务管理 漏洞与弊端 对策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高等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多样化。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其自身的发展问题不断暴露出来,表现在财务方面主要是高校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存在投资盲目、融资困难、内控制度不健全、核算不规范等财务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不论是对高校企业还是对高校都将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资源,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筹资办学的积极性,是摆在学校各级领导和财务工作者面前的一大任务。2 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国有资产管理混乱,内控制度不健全,资产账实不符

(1)固定资产账实不符。一是固定资产的购建、验收、入账价值、入账时间与实际不符,部分固定资产没有验收入库,造成固定资产流失。二是验票不验货。这种做法主要是没有一个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负责验收。报账时,财务只管发票金额而不管货物验收。三是偏重金额验收,忽视质量验收,使不合格资产被当成合格资产验收入库,国有资产质量难于保证。四是验收时间不及时,特别是货款已付的固定资产,购入了很长时间而不验收入库,或者财务核算时因没有验收部门的固定资产入库单导致漏记固定资产,造成固定资产流失。五是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不准确,造成固定资产的虚增或虚减,使实物与价值不符。六是对报

废固定资产不作报废核销手续,造成账实不符和重复购置。

(2)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求大求新,资产、购入资产闲置不用、使用效率低等现象普遍存在;教学实验材料等低耗品采购分散,库存管理缺乏科学性等。

(3)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有关资产的转移,对该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该缴资金占用费的不缴纳,该收缴的承包费不追缴。这些明知是无偿占用高校的国有资产进行创收和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但由于出于对创收产业的扶持目的,高校实行了一些相对优惠的政策,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无形中放在次要位置,分配体制也过多地向小部门、个人倾斜,使投入的资产无法得到补偿。而一旦亏损,则将“包袱”甩给学校,由学校承担,致使国有资产受到侵害。

2.2 资金管理效益较低

(1)在资金使用上,缺乏成本管理意识,简单按开支标准支出,不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

(2)融资筹资意识较差。大部分高校,只注重向财政要经费和向学生收费,经费管理的短期考虑较多。而如何根据国家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学校发展规划,尝试多渠道筹资,实现学校跳跃式发展往往被管理者所忽视。如通过银行贷款、进入资本市场发行债券及股票融资,利用加快应收款项和推迟应付款项管理进行短期融资等筹资方式很难被管理者接受。

(3)在货币资金管理方面,只注重对现金的一般日常管理。对货币资金实际需求量的预测和控制、不同货币资金存放形态及转换以降低货币资金成本等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资金闲置或不足,资金的时间价值被忽视,货币资金的机会成本较高。

2.3 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财务人员素质较差,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一直以来,学校的财务工作比较简单,只是单纯的行政财务收支核算,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也不高。但是,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办学形式多种

多样,教学经费也从单一的财政拨款发展到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的格局,收支的形式也从初始简单的行政财务收支到目前相对复杂的以部门、以院系为单位的经费收支和经营收支核算,经济核算变化很大。但高等院校在财务管理和核算方面没有跟上,忽视高素质财会人员的配备,财务管理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收支核算上,财务部门在重大的经营决策、投资决策、分配政策等方面也参与较少,未能在资金管理中发挥监督作用,导致出现诸多漏洞与弊端。其次是财务人员素质较低,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滥用会计科目,不按正确的会计科目归集核算,造成会计资料不能如实反映会计信息。方法与对策

3.1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思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高等学校由政府机关的附属机构转化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一个依靠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格局正在形成。在这样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里,搞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高校财会人员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思路。要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核算型报账制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化,在原有的工作职能和范围内注入新的内容。要树立效益理财观,逐步将办学成本与效益挂钩。要研究市场经济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和要求,努力探索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符合高等教育工作规律的财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随着目前各高校内部办学形式多样化和筹资形式多元化活动的开展,财会人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是高等院校办学体制的方向,既要认真宣传国家财经法律和有关经济政策,使各种形式的办学创收活动在正确轨道上运行,又要帮助创收部门树立理财思想,同时也要做好一切服务工作,提供方便。在分配制度上要打破过去平均主义思想,要拉开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分配距离,创收与不创收不能一个样,效益好与效益差不能一个样,从而调动全校广大教职工参与各项办学创收活动的积极性,筹集办学经费以增强学校办学整体实力。

3.2 确立财务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正确地位

高等学校管理是一个系统管理,涉及到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和后勤管理等全方位的管理。而财务管理是这一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整个高校的管理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市场经济已经把高校经济活动与社会紧密连接在一起。面对市场竞争和挑战,高校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校内硬件建设,尽快改善办学条件。而要做到这一切都离不开筹措足够的教育经费。财务管理滞后必然导致教育资源浪费。因此,高校管理必须确立以财务管理为重心,深入进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3.3 加强科学预算,实现真正的预算管理

(1)科学编制预算方法。随着高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预算管理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加强预算管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科学地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因此,必须在高校内部管理中普及预算管理的基本知识,重新定义高校预算的概念及内涵,制定统一的预算编制原则和方法,把高校的全部收支作为预算统一管理的对象,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选择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按照新的预算管理要求核定预算,努力做到自求平衡,不允许搞赤字预算,拨款不足必须通过自筹资金予以弥补,进一步形成除政府拨款外,依靠高校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的新格局。

(2)强化高校的内部管理,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高校实施有效的预算管理,可以通过国家的财经法规、政策和制度,建立和健全一套适合学校具体情况的定额标准,如人员经费支出定额、公用经费支出定额、水电费、通讯费等单项或综合定额,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形成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设立事后监督制度,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各项业务收支活动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核查,成立内部审计委员会,通过内部常规审计、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监督审查等手段,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建立以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强化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与职务升降挂钩,使压力和动力相结合,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3)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严格控制经费支出。一是严格审批权限。学校各单位的经费审批,必须在财务预算或财务收支计划数额以内使用,特殊情况下的超计划经费应按照规定先申请调整预算,经批准后按规定执行。二是充分调动二级单位理财的积极性,实行“经费本”控制管理。实行计算机跟踪监控,采取“经费本”控制是实现学校财务预算管理,调动二级单位自觉理财积极性的有效办法。“经费本”办法即根据年初批准的各部门各项目的预算实行电算化管理,对各部门用款实施监控,随时向各院系处领导提供经费使用结余情况,使他们做到心中有数,财务人员要做到无经费本或经费本上余额不足不予办理,严格按照经费本规定的项目、内容、范围审核报销。

(4)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科学配置学校资源,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一是建立管理资产的专门机构或配备专职的管理人员,加强验收和使用管理;二是加强会计核算。学校财务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总账、分类明细账,进行价值管理和恰当的数量管理;三是实行集中管理,分级分口负责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权属统一归学校财务处,实物管理权属及责任为资产管理机构或各使用部门,财务处在价值管理的同时有权监督实物管理部门的实物安全管理;四是固定资产的购进、拍卖、转让,原则上应先经学校办公会议及资产管理机构评估讨论,财务处审核无误报批核准后方可进行;五是建立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每年组织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对学校资产的品种、数量、存放地点进行盘点,核对财务账与资产管理部门的实物账是否相符,确保固定资产账的账实相符;六是加强产权管理。学校资产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固定资产产权登记、界定、变动和纠纷的调处,保全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外投资转移固定资产使用权一定要履行审批手续并坚持有偿使

用,收取占用费。

(5)加强财务队伍的建设。配备具有相应会计专业技术职称的财会人员,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综合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在管理与监督中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开拓思路,转变观念,加大改革的力度,尽快建立切实可行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促使高校综合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更好地服务于高教事业,促进高教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刘风朝,张学玲.对高校如何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02(10)2 范淑华.高校社会化后勤单位的经济关系与财务制度问题[J].教育财会研究,2003(1)3 北京大学财务部.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体制研究[J].教育财会改革探索,2002(1)4 李春英.重视财务分析,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J].山东经济,2003(7)

第三篇:当前人才流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当前人才流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人才流动,不但是一个由来已久的社会现象,同时还是一个极具新意的热点话题。在当今时代,产业创新、知识创新以及科技创新等都在不断的发展与前进,在这种大背景下,人才资源已经逐渐发展为社会生产与企业经营中最为关键的战略资源之一,而人才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发展为市场竞争的核心。人才的合理流动,可以有效促使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才的需求与供给达到了一个高潮,同时也相对应的推动了人才流动的大浪潮。我国在人才流动上虽然获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人才流动的不合理、人才流动程度不足等,进而造成了人才供求市场的失衡、人才资源浪费等问题。所以,对目前人才流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才流动;社会保障;健全机制;应对措施

1.前言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化,人才交流也变得愈发普遍和频繁。这是现代社会对人才资源进行科学调配的合理要求,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人才交流,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作用的影响。人才交流的本质,是社会对优质人才资源的重新分配的过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日益繁荣,其对人才的需求也在日渐增大。在当今世界,人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国家资源。人才的多少及优劣将决定一个国家能够发展的高度以及一个民族是否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因为人才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高度重视人才问题,并逐步健全相关体制,保障人才能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各得其用。

由于,我国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因此在人才资源的配置上,还不够科学合理。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和健全能够与人才资源配置相匹配的人才交流制度以及市场化的人才体制。近些年,由于国外发达国家加大了对人才培养和吸纳的力度,间接导致我国优秀人才外流现象严重,从而造成我国高端人才的不足以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和影响。故,科学健康的人才流动,能够有效的调节和促进国家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形成正面的积极效果。相反,混乱失衡的人才流动则会间接导致许多社会问题,严重者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和谐,危害到国家大局。

2.人才及其人才流动的基本涵义

2.1人才的概念

现如今,由于社会对人才有了更为科学的认识,因此对于其重要性,也早有了深刻的了解。但是,不管在理论研究还是社会现实生活中,如何对人才加以定义,明确其科学的含义,却是标准不一。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何对人才的定义加以科学的评判,对其标准加以合理的确定,这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人才?理论上,人才是一种对人才本质虚拟化的高度概括。人才标准是解决什么人是人才的问题,是对人才本质特征的具体衡量把握是具体化的人才概念。

站在科学的角度,对人才进行定义,其应该涵盖几方面的能力。其一,人才一定要掌握某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其二,人才在实际工作中要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拥有一[1]

定的创造力,并能将创造力体现在工作中;其三,人才要有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能为社会和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正面的能力和贡献。专业素质,是人才进行正常高效工作的必备属性,也是其能够用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将创造力在日常工作中施展的关键因素。人才,通过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积极的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而实现自己作为人才的认识价值。

2.2人才流动的概念

所谓的人才流动,其实质是人才工作状态的变化和转移。具体来说,实指人才在不同的工作地点、岗位、工作性质之间的变动。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层面上,人才流动,是指劳动力的再分配。

人才的流动,从不同的标准对其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很多类。从人才所学专业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法律学人才、经济学人才、计算机人才等等;从人才流动的区域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省内流动人才、国内流动人才、国外流动人才等等;从人才流动的个人意愿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自动流动和被动流动。

在人才的实际流动中,有许多因素会对其产生影响。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将其影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因素,一类是环境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等。影响人才流动的经济因素,主要是其工作是否具有发展潜力,工作所获得的报酬是否与自己的劳动力相匹配,工作之外所生存的生活条件是否能让自己满意等等。影响人才流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人才自身所处的大环境。其主要包括人才工作所在地的经济政策是否具有吸引力,与人才自身密切相关的组织人事制度是否科学合理等等。国内的人才在流动时,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经济因素,更多的关注自身能获得的实际报酬的多少。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优质人才,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相关发达国家。这些人才在流动时,综合了各方面的影响,包括其在发达国家能够获得的工作机会更多更好,将来的职业发展前景也更具有诱惑力。同时,由于发达国家相关体系制度的更加完善,人才进行创业的机遇更多,创业环境也相对更好,成功的概率相对较大,能够获得地利益自然也相对较高。此外,国外发达国家社会福利保障相对较好,这也就意味着人才在这些国家能够有更加宜人的生活条件和环境,从而解决了后顾之忧。当然,国外发达国家也在为引进高端人才积极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对相关高端人才的引进高度重视,并对相关人才的移民政策予以适当倾斜,最大限度的为国家积聚高端人才,推动国家的全面发展。

3.当前人才流动中所存在的问题

3.1人才流动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随着我国近年来对人才工作的日益重视,相关的制度改革在也不断进行,逐渐确立了人才资源的重要地位,同时对人才观的科学树立积极探究和推动。为推动人才工作的更好实施,国家陆续制定了人才流动的相关政策和制度,逐步对人才流动的大环境进行改善,同时加大力度推动我国人才市场的全面发展。尽管这一系列重要举措,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人才流[3][2]

动的健康发展,但我国的人才流动现状尚不够科学合理,不足以满足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我国人才流动的体制尚不够完善,从而对人才的健康流动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健全我国的人才流动相关体系建设,保障人才科学合理的流动,为人才流动创造健康的社会环境。

在我国,针对人才流动制定的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健全,相关体系也稍显片面单一。针对人才流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相关的法律制度不能够予以科学的界定其中各方的权利和责任。这也导致,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稍显滞后,对于相关商业机密的保护也没有从法律上予以重视。这些问题,在实际人才流动中,不可避免的给国家以及相关个人造成了损失。由于针对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保护力度也不够,间接的导致了在人才流动时,相关企业和单位的机密被盗取利用现象层出不穷。这一现象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相关组织和个人在人才流动中的风险。

身份管理制度在我国已然实行了几十年,为维护国家稳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实现了对国民身份的有效认证和管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社会的安定。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才的流动越来越频繁。在这种现状下,身份管理制度的弊端就显得十分突出。在现行的身份管理制度中,其涵盖了一个公民的所有属性信息,并对公民进行了类别的区分,如农民、普通工人、技工、公务员等等。这种身份管理制度,已经无法跟上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才的健康流动。现如今,随着流动性的增加,人才身份的变动也应该相应改变,但在实际人才流动的过程中,许多人才却因为身份的无法改变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歧视。这种导致许多依靠自己努力自学成才或是通过其他教育途径掌握相关技术能力的农民或是普通工人,在求职的道路上被拒之门外。同样掌握相关技能和专业素质,却无法享受到平等的对待,这就是现行身份管理制度的重要弊端。这一弊端,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才在市场化经济中的正常流动。

3.2单位用人自主权与个人择业权落实不到位

人才流动中存在的问题,还表现在时下的人事管理制度有明显缺陷,尚需要积极加以完善。在我国,国家对相关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下放还不到位,导致用人单位不能够完全对人才的任用起到决定性作用。在人才的流动中,人才个人的自主择业权也受到很多因素限制。在很多单位,聘用制还没有普遍使用,这也直接导致相关人才无法科学合理的进入单位。在想要从原单位离职,也会遇到很多实际的问题。这一进一出,都给人才自由进出市场造成很大的困扰。部分用人单位,仍具有封建保护主义思想,视人才为单位私有产物,不论人才是否能够在单位中得到适合其能力的任用。当人才在原单位感觉到才能无法得到施展,工作能力受到限制,其想要从原单位离职时,会受到原单位许多苛责。譬如,对人才的人事档案拒不交接,或是采取拖拉的办事态度,尽量拖延,以这种不合理科学的方式阻止人才流失。

在人事管理上,许多单位对人才的任用有区别对待和歧视的现象。部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年龄和外貌设立严格却不合理的限制,个别原本没有性格要求的职位在实际招录时用人单位也会限制性别。此外,很多用人单位还会从人才本身的属性成分,譬如其户籍所在地、[5][4]

何种身份、身材高矮、毕业学校是否有名气等方面。此类种种现象,在人才的流动中十分普遍。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人才的择业信心,影响到了人才在具体择业过程中的选择。这一现象,对国家来说,更是一种人才的浪费和闲置,违背了人才流动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

3.3人才流动中社会保障不全面

随着近些年,国家不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不断加大完善社会保障衔接机制的力度,在实际成效上取得了客观可喜的成绩。然而,由于我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相关的机制和体系尚不够科学,还有待于继续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为人才的实际流动添加了不必要的困难,形成了一定的阻碍。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需要加以科学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也亟待完善。究其根本,在于我国尚没有制定高度统一的关于社会保障的相关法律。正是因为没有在国家层面上统一的社会保障法律,导致了各地区在社会保障上存在着各色各异的差异,在相关用人单位更是如此。这一政治大环境的不够科学合理,导致了人才的流动不够顺畅,流动方式也不够合理,也难以保障人民在社会保障制度面前的公平公正性。

4.改善人才流动的有效对策

4.1健全法规制度,营造良好的人才流动环境

当前,由于关于人才流动的相关社会服务尚不到位,相关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因此增大了对人才流动进行科学管理的难度,并且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才流动。在我国现行的制度下,福利待遇、住房、户籍档案等等相关关系都是有原单位承接和保留。故而,为人才在进行流动时增加了许多影响因素。这种体制,导致人才需要紧紧依靠于原单位,因此在流动时会束手束脚,不能够充分的发挥自主择业的权利。

建立健全关于人才流动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人才的正常流动营造健康的环境氛围。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关于人才流动的相关保障体系,对人才的合理流动有着深远的意义。一个健全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社会的公平公正,实现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最大程度上解决人民的后顾之忧,也能科学的促进人才正常流动。因此,我国必须深化社会保障制度的科学改革,逐步建立全方位普及基层各类人群的社保体系。对人才的流动实行科学管理,最大限度的减小人才流动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概率。

4.2完善人才产权制度,确保人才的自主权

建立和完善人才产权制度,充分确保人才享有高度的自主权。人才产权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保障人才自身享有对相关人才资源的所有权。从科学的理论上来说,人才应该在人才市场中占有绝对的主体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才,可以依靠在社会市场的流动,自由地将人才的相关使用权利通过有偿使用的方式交给相关单位。这样一来,实现了对人才资源进行社会化、科学化、市场化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的利用了人才资源。人才,享有对自身产权的绝对支配权利以及使用的权利,可以自由行使这些权利进行市场化的有偿交换,并且这些行为都应该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在进行人才资源使用权交换是,人才可以和相关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明确双方要负有的相关责任和拥有的权利,从而实现对人才产权的[7][6]

保护,实现对人才管理的科学化、社会化。

4.3改善人才流动保障体制

改善人才流动中的相关保障体制,完善和健全相关体系,提高针对人才流动设立的相关公共服务水平。相关政府部门,应该积极设立针对人才流动的公共服务部门,并协助人才实现对其人事档案、级别评定、各类保险等等方面的科学管理。建立一个介于人才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公立服务平台,为双方提供高效快捷的职能服务。针对人才的人事档案的管理,相关部门要做到高度重视,细致管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以办事可靠、科学、快捷为工作准则,为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相关人事档案的办理,从而更好的促进人才的健康流动。此类公共服务部门可以开设网上平台,最大程度简化针对人才流动的相关服务流程,为广大人才提供便利。同时,加强对相关服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以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

4.4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为留住人才,同时尽量保证人才流动的科学性,应该制定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人才的优秀表现进行正面的肯定和激励。物质和精神,两种奖励相辅相成[9]。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起到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各用人单位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体制。针对人才的劳动成果,相关用人单位要采取按劳分配的原则,并根据人才的实际能力和表现,兼顾其他分配形式。这样的分配方式,既能保证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极大的激发起工作热情,同时也能坚持公平公正的用人原则。

5.结束语

总而言之,规范人才的科学流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需要从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通力合作才能逐步解决的难题。人才流动,其实质涵盖的内容甚广,因而复杂繁琐。要想引导人才以一种健康合理的方式流动,需要从多个层面着手,方可奏效。不仅要积极制定相关的人才流动保障法律法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人才知识产权制度,明确人才的主体地位,还要积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体制。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最大限度的留住人才,又能促进人才的健康流动。

【参考文献】

[1].陈涛.GG电厂技术人才流动问题及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1.[2].陈飞宇,袁佳,王显显等.我国人才流动问题的探讨[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2,(5):240.[3].张阳.当前我国人才流动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J].法制与经济,2009,(12):118-120.[4].刘方媛,索志林.企业人才资源的流动与流失问题解析[J].商业研究,2009,(3):91-94.[5].郑国英.试论人才流动与社会保险接续的有关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5):127.[6].周亚越、俞海山.《论区域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制度创新》,《广西社会科学》,2003,1:157~159

[7].张再生.《人才流动态势及影响因素分析》,《人口学刊》,2000,1:7

[8].杨玮斌.《人才流失—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瞭望论坛》,2000,6:14~15

[9].武博.《当代中国人才流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12~130 [8]

第四篇:我国名人促销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名人促销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为提高商品竞争力,占据优势,往往采用名人促销的方式,名人代言也成为市场营销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我国现下各种名人促销暴露出诸多问题。本位主要探讨了我国名人促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名人促销;广告促销;广告活动;

一、前言

名人促销具有名人效应:通过名人的高知名度引发受众关注,从而提升企业和产品的影响力。名人促销虽然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却发展迅猛,从某种程度上说,丰富了我国的市场经济活动,但随着名人代言广告的增多,问题也渐渐增多,这些问题的成因,既有相关广告主题缺乏责任意识的主观原因,也有相关法律法规漏洞的客观原因。

二、我国名人促销中存在的问题

1.广告缺乏创意

这是当前我国名人促销广告存在的普遍问题。很多名人广告中,往往把宝只押在明星身上,而缺乏广告创意:一个明星站出来硬生生地推销商品,指望观众通过记住明星的脸来记住产品名称。或者是一味迎合明星所带给人的角色印象,没有将自己产品的灵魂注入其中。殊不知,广告营销,最讲究的就是新鲜的灵感和独特的创意,没有创意的广告犹如没有灵魂,更像是干巴巴的壁花。最典型的例子比如金嗓子邀请足球明星卡卡代言,整个广告中卡卡不发一言,只负责笑,画外音则不停的回放着:“金嗓子喉宝„„”这样的广告,着实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2.名人形象与产品特点不符

很多商家在邀请名人做代言或者广告的时候,往往只想到明星的知名程度和自己的广告预算,却忽略了名人形象是否与自己的产品特点相符合。缺乏市场调查环节作出的广告策略并不被消费者承认,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比如夏奈尔曾经邀请李玟代言,结果就被消费者质疑李玟“形象不够高贵”,喜之郎果冻邀请那英做代言,也是典型的“驴头不对马嘴”,蒂花之秀邀请已经出道20多年的田震讲出“蒂花之秀,青春好朋友”的广告语也是欠缺考虑。这样的广告决策,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上海,消费者更不会买账。

名人效应只有在对的领域才会有好的效果,特定的名人影响着特定的人群,受众对于名人的认可取决于对名人所扮演的角色的理解和认可。名人的性格、年龄、气质一旦与产品错位乃至背离,就会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事与愿违。

3.名人代言泛滥

04年雅典奥运会后刘翔一口气接了8个品牌的代言广告,范冰冰的广告代言从洗发水到太阳伞,都教授在银幕上火了之后,从此打开电视机哪里都有他,目前在中国内地代言的广告数量已经直逼40支,横扫电子、科技、餐饮、化妆品等各个领域,几乎无孔不入,广大受众直呼“受不了!”名人代言泛滥已经成为当下代言的一个通病。

一旦有名人火了,商家就会一哄而上抢夺,导致一些明星在短时间内代言大量广告,而且很多时候这些产品之间“风马牛不相及”,频繁转换,过度曝光不仅无助于广告效果,还会稀释品牌含金量,名人的价值也会遭到相应贬损,消费者对其认知度虽然增加,但美誉度却会因边际效应下降而越来越低。

4.存在虚假宣传

名人代言在最近几年遭遇了几次大的信誉危机,特别是涉及到食品安全及医疗服务和医药用品方面的广告。三鹿奶粉三氯氰胺事件之后,蒋雯丽、邓婕等人代言的各种奶粉品牌均存在类似问题,一时间这些名人遭遇“口诛笔伐”。06年三月SKII产品被证实含有有害物质后,有消费者状告其产品代言人刘嘉玲。09年侯耀华代言的保健产品、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先后被当地相关部门通报查处。名人代言的虚假广告,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而且伤害了消费者的感情,也使名人遭遇了信誉危机。

5.名人形象不稳定影响品牌形象

娱乐圈起起伏伏,名人的兴衰不可预料。将产品的想象与个人的形象绑在一起,除了更具直观性的优势之外,最大的问题就是具有不稳定性。名人形象一旦受损,势必会带来品牌形象的巨大损失。最典型的例子,陈冠希“艳照门”事件之后,当事的一系列明星均受到牵连,代言品牌价值受损巨大。最近爆出的柯震东吸毒事件,也令其代言的妮维雅、炫迈等厂商颇为尬尴。

三、我国名人促销问题的原因分析

1.相关广告法律法规存在空白,监管制度不完善

现今我国的广告市场中,名人广告数量占据广告绝大多数,且名人效应致使广告的传播性强,社会影响大。因此,相关部门在进行审核时,应该明确规范名人在其中应、负的责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广告法》对于明星的责任认定缺位,换句话说,名人代言的法律责任,在法律监管上属于真空地带。在《广告法》中,只规定了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的法律责任,名人代言人却无需承担法律责任。

广告监督需要一个健全的社会监督体系,概括来说,包括消费者的监督、相关政府机构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等等。而在现实生活中是,消费者监督不力,主动监督意识较差,大部分消费者对不道德广告听之任之,最后导致不了了之,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名人不良广告的蔓延。而当出现问题之后,相关机构往往只顾查处相关产品和相关企业,却忽略了名人应担负的责任。

2.缺乏责任意识

很多名人广告中,往往名人采取一种“我已经试过了,真的很好。”的姿态对消费者循循善诱。然而实际上,名人往往并没有真的用过产品,缺乏相关责任意识。对于名人而言,部分名人为了一己私利,不负责任地推荐,没有证据地证言,使得名人虚假广告问题难以禁止,超越社会道德底线。而且对于自己的形象,也没有真正意识到其对产品的影响。对于广告公司而言,忽视社会效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一种潜规则。对于广告媒介而言,媒体竞争走向市场化,往往为了生存,拉取广告不择手段,无度攀比。总之,是广告各主题方的责任意识的缺失,导致了虚假广告的泛滥。

3.厂商夸大名人效应,过度依赖名人的宣传效果

很多厂商过于依赖名人效应,认为名人推销就是“救死扶伤”的灵丹妙药,不注重广告创意,不考量自己产品和名人形象之间是否相符,不考虑自己的产品是否适合采用名人促销。在进行宣传时,将自己的产品和名人形象划等号,致使后期名人形象受损时,品牌和产品陷入非常被动的地位。

四、名人促销相关问题的对策研究

1.完善广告法律法规,加强执法

立法机会应该对广告法重新加以修改和完善,将形象代言人等均纳入广告法规的管理条款之中,使得名人对广告的真实性负起责任。建立名人广告登记制度,将其广告活动置于登记机关的监督之下,名人组织也应加大对名人广告活动的限制。同时应根据信息化趋势,对于相关广告媒体制定约束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制定更高更严的处罚条款,对于相关当事人严惩不贷,2.健全社会监管机制,完善监管措施

应建立名人广告审查制度,建立由广告监督机关指导、监督,广告协会、广告经营单位、有关专业技术部门等联合成立的审查机构,对外执行广告审查相关服务;以广告审查为主线,建立违法广告监管机制,逐步形成全程监控体系;提高行政审查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完善消费者的监督投诉渠道,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监督。

健全名人广告监督体系,需要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是专业机构的监督,熟知行业法律法规,具有专业水准与技巧,严格把关,发挥监督作用;二是舆论监督机构,由媒体进行监督是遏制广告业中违法现象和不良风气发生的有效途径;三是受众监督,即消费者监督,这种监督在实际上一般由各种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机构来进行,他们代表消费者的利益,对广告本体进行约束。只有三方协作,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建设健全名人广告监督体系。

3.提高广告相关方的自律意识,提高责任意识

广告名人要加强自律,名人应该意识到广告代言是一把双刃剑,带来丰厚回报的同时也存在着形象贬损的风险,更应该明确意识到自己代言的社会责任和对消费者所可能产生的相关影响,所以应该谨慎选择自己代言的品牌和产品,不做虚假广告宣传,对自己代言的产品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同时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社会效益,当前收入与长远发展,经济效益和消费者信任之间的关系。当自己代言的相关产品出现问题时,要勇于承担责任。广告主应加强自律。从广告运作的现实环境来看,广告主具有十分重要的把关作用,对于广告的内容和形式,都有绝对的发言权和决策权。对于名人在广告中的诉求,广告主应该保证广告宣传的基本真实性,顾及品牌发展的长远利益。

4.提升广告创意

名人广告容易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名人光环在其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然而始终不能忽视广告的本质属性:创意。在名人广告中尤其如此,好的广告创意能让人们一下子记住广告,对于产品和明星的好感度都大大提升,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对于名人广告,广告主应该把广告创意放在首位,将产品和名人更好地贴合在一起进行广告创意,从而使得广告吸引人,让人记住。

5.谨慎选择名人促销

选择名人是名人促销的起点,应该谨慎行事。对于广告主来说,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我的产品是否需要名人代言,是否适合名人代言,付出与产出是否能成正比,后期产生的一系列效果和后果是否可控。其次,就是进行合适的名人的选择,一般来说,一个好的代言人应该符合下列要求:较高的社会知名度,这个与广告的影响力成正比;具有一定的美誉度,比较受消费者认可,才能使产品和名人相得益彰;名人与产品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使人能产生联想,名人本身的格调应该符合产品的品位;名人代言的其他产品不宜过多过杂,使观众产生混乱。

五、结束语

名人代言因其效果显著收到越来越多厂家的追捧,占据了广告市场中的绝大部分形式。然而因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缺失等原因,导致名人促销广告存在着诸多问题,名人促销要实现有序地发展,必须遵守市场经济秩序法则,正视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力推动广告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跃进.名人广告行为的性质、责任与监管[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9(10):33-33 [2] 刘和生.广告促销中的增效剂[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0(10):79-79 [3] 甄玉敏.虚假广告猖獗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商业科技.2010(10):42-42 [4] 张冬雪.虚假广告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08(27):276-276 [5] 孙厚娥,李楚妍.我国名人广告代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33):116-116 [6] 闫丽霞.商业广告道德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J].商业时代.2010(21):39-41

第五篇:城市存量土地利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城市存量土地利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对城市存量土地利用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尝试提出了优化城市存量土地利用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城市存量土地利用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存量土地;土地利用;土地规划

中图分类号:F2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4-0226-02

城市存量土地利用现状

城市存量土地指的是城市建设用地中低效利用土地和空闲未利用土地。比如,城中村、旧工业区、旧工商住混合区以及各种未建土地等。这些城市土地利用不充分、不合理,还具有很大的开发和利用潜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往往呈卫星状或多中心状向外发射扩散。由于历史、政治等多方面原因影响,许多工业企业从城市中心区搬到了市区外的工业园区,这样原来的旧工业区便闲置下来。这些土地往往集中连片,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如果把这些土地推向市场,将会收到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还有许多建设项目用地,由于交通不便或其它原因影响,一直未能开发利用。具体而言,城市存量土地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闲置土地;②低效利用土地(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建设需要进行改造的用地和因其他公共利益需要市人民政府决定进行改造的用地);③相关规划确定改造的城中村用地以及其他旧城镇低效用地;④疑似不符合规划用途土地;⑤不符合环境要求用地(村内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妨碍周边地区单位和居民正常经营和生活的用地。村内生活环境恶化,居民人身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的城中村用地);⑥不符合安全生产的用地;⑦低效工业用地;⑧因产业结构调整,引进重大项目而需要改造的用地。城市存量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2.1 数据资料管理亟待加强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中村、旧工业区、旧工商住混合区以及各种未建土地等各种城市存量土地的形成和布局并不受人为控制,它是根据城市建设进程自然而然形成的。这些城市存量土地布局比较分散,每宗地块的位置、面积以及相关数据资料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政府相关部门并没有及时对这些存量土地的数据资料进行立卷归档。即便是部分地方政府针对城市存量土地开发利用做了立卷归档工作,也只是流于形式,数据资料并不详实、完善,尤其是缺乏未利用土地的相关数据资料。这给城市存量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2.2 存量土地计划调控力度较弱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各地区政府针对城市存量土地开发利用制定了供地计划。这种单一的供地计划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的阻碍。比如,各之间供地计划统筹协调不到位,内供地计划协调不足等。总之,现行的城市存量土地开发利用调控政策缺乏对土地供应计划的长远性考虑,很容易对房地产投资者产生错误的导向作用,导致房地产投资者盲目囤地、投资,影响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另外,由于存量土地计划调控力度较弱,导致城市存量土地开发利用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联系性大大降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化建设进程。

2.3 土地利用规划不合理

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针对城市存量土地开发利用指定了详细规划或修建计划。但是这种规划是粗放式的,并没有制定指导性的总体规划。这就使得城市存量土地的开发利用比较零散,整体的利用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也比较低。这也是城市建设进程中,旧城区和城中村产生的根源所在。城市存量土地有效利用的策略优化

3.1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土地管理的监管执行力度

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城市土地管理模式,加强对城市存量土地的调查、借鉴与评价,为城市存量土地的开发利用工作提供完善的数据支撑。可以建立全域城镇存量建设用地数据库,纳入国土资源“一张图”系统进行统一监管。实时动态掌握存量土地数据真实情况,实施存量建设用地备案制度,实时更新城镇存量建设用地数据库。这是持之以恒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基础性工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给予高度重视,并且派专员负责做好存量数据和上报工作。同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维护政策的严肃性、提高政策的执行力,确保城市存量土地的管理和利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尤其是对城市存量土地开发利用面临的重点问题,要从政策法规层面制定合理的处置方案,为城市存量土地的有效利用提供保障。

3.2 大力推行“零增地技改”、“零增地招商”政策

城市存量土地不一定非要经由开发商、投资商的手推向市场,可以通过“零增地”的方式进行技改或招商,盘活存量土地。具体而言,就是鼓励企业对现有的厂房或项目进行技术改造,或向空中要地,扩大生产用房建筑面积,以达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目的。这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对于新上项目,要通过政策引导,将其“嫁接”到旧企业闲置土地上,一方面盘活存量土地,另一方面解决项目用地问题。另外,对于正在生产经营的企业,可以大力鼓励其建设多层标准厂房。这不仅能够大大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而且能够有效避免占用耕地,实现建筑资源循环再利用,从而实现企业和社会各方共赢的局面。

3.3 通过土地置换调整城市存量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

对城市存量土地的管理和利用不能停留在补充城市新增建设用地的层面上。城市存量土地的开发利用情况关乎整个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关乎城市建设进程。因此,应当把城市存量土地利用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从宏观的层面对城市存量土地的开发利用提供指导性建议。比如,可以通过土地置换调整城市存量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需要强调的是,把城市存量土地利用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不意味着对城市存量土地开发利用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而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3.4 充分发挥税收、地价等经济杠杆调节作用

国家可以充分发挥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利用经济杠杆建立合理的价格引导机制。比如,对于城市存量土地的开发项目,可适当减少税收或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对耕地的征收补偿价款,进一步提高标准,避免占用耕地。通过税收、地价等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城市存量土地的开发利用工作顺利进行。结语

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加强对城市存量土地利用潜力与作用的认识,加大对城市存量土地利用途径和策略的探索,最终实现城市存量土地利用综合效率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杂?.国土部“瞄准”存量,土地调控再升级[N].经济视点报,2012-02-29.[2]王国强,王令超,刘桂枝.河南省城市存量土地潜力与可持续利用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1(2):5.[3]刘 颖,马志伟.城市存量土地利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8):137.

下载主题班会活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主题班会活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公务员考核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江西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2011级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结课论文 摘要:公务员制度作为我国考量公务员的重要标准,在考核上也建立了一套相适应的考核制度。公务员考核制度是公务员......

    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4-2015年度秋季学期期末(2015.3) 行政管理学 主讲教师:沈亚平学习中心:滨海学习中心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姓名:李静学号:14093001031743 成绩......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 尽管新课改实施多年,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课改工作,使新课程思想很难落实。针对目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范文)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幼儿园张君 摘 要: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

    后进生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后进生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衡阳市耒阳市南京乡南京完小 梁金花 1.后进生的现状与问题 1.1思想品德不高 这些学生大都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生活没有目标,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城市供水问题与对策研究(精选)

    网络教育学院 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设 计) 题 目:淮北市供水问题与策略研究 学习中心:奥鹏远程教育福州学习中心(直属)[30]VIP 层 次: 专科起点本科专 业: 水利水电工程 年 级: 2011......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一、农村基层组织面临的新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基层组织在领导农村社会变革进程中作出很大的贡献。但伴随着......

    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转) 当前,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其中,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