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公务员考核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江西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2011级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结课论文
摘要:公务员制度作为我国考量公务员的重要标准,在考核上也建立了一套相适应的考核制度。公务员考核制度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从公务员制度建立以来,我国的公务员考核制度建设有了明显进步,但还不够完善,在考核制度的设计以及执行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公务员考核的现存状况,并对公务员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解释,最后提出相关的针对性建议,希望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更加完善。
关键词:公务员;考核;问题;对策
一、公务员考核制度中的问题分析
(一)、公务员考核制度内部建设不够完善
1、考核的内容和标准过于笼统
公务员考核内容和标准的确立应当科学、合理、准确。而《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第四条规定,公务员考核内容以公务员的职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虽然每一项都进行了说明,但这些说明仍具有很大的概括性和不确定性。第一,对于实绩的考核来说较为笼统,不容易量化,缺乏可操作性。在对实绩的考核中往往依赖于个人的理解和感觉,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考核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削弱了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第二,虽然都是公务员,但因所在部门、职务、岗位不同,工作性质和工作责任不同,考核的具体内容和指标也应该有所不同,而现在如果都笼统地采用德、能、勤、绩、廉不加区分的话,必然造成结果失真,难以真正有效成为公务员法规定的作为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第三,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各地区在地理地貌、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等方面也各具特色,考核标准和内容也要与这些特色相适应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2、考核中重定性、轻定量,缺乏针对性
新《公务员考核规定》第二章第四条首先规定:“对公务员的考核,以公务员的职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接下来的有关条款只是对德、能、勤、绩、廉五大考核内容作了些定性说明,缺乏细化的指标设计,定性有余,定量不足,无从把握,操作起来比较困难,难以保证考核结果客观、准确。
公务员的岗位和岗位之间由于工作性质不同,工作量大小、工作难易程度差别较大,而目前的考核工作中,各个岗位的考核标准过于笼统、单一。考核干部 1
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但由于没有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考核标准和考核内容太原则、太笼、太抽象,不能准确了解和掌握每个公务员的具体情况,对如何评定考核的等次,没有明确的尺度,针对性、可比性和操作性不强,难分上下和优劣。这样容易出现以下三种情况:(1)考核人员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凭印象主观臆断得出的结论模糊,缺少层次感和说服力;(2)对考核容易持消极态度,不负责任做出评价,影响考核结果的真实性;(3)容易导致从个人感情出发,做出不切实际的评价,使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大打折扣。
(二)、公务员考核外部建设不够完善
1、缺乏有效的救济机制
在公务员考核过程中,有些公务员或者考核人员因为主观或者客观因素会影响到考核结果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如领导的好恶、人际关系的亲远等都能影响到考核的结果,从而使公务员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为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提高工作效率,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合理的救济机制,对考核有关事项和结果有异议的,均可提出申诉。
2、没有建立官员财产申报机制
财产申报制度作为反腐败的重要举措在许多国家都已经建立起来,被证明是有效规范公务员行为的一项基本制度和国际惯例。财产申报制度可以在廉政监督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当下防腐倡廉,考核官员“廉”的一个重要举措。改革开放比我们晚了将近十年的越南也于今年三月份宣布要建立完善的财产申报机制,而我国国家公职人员的财产申报制度却迟迟没有建立起来。官员财产申报机制规定,官员在任职前,官员要向相应机关申报其个人和家庭的所有财产;任职中,官员要随时申报个人和家庭增加的财产;离职时,官员要接受审计,说明其所有现有财产的来源。在这种制度下,公务员的腐败问题就比较容易被发现,同时,对意欲腐败的公务员也会有一种威慑作用,使之不敢任意腐败。
3、尚未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为了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公开、合理、准确,必须加强对考核工作的监督,切实贯彻《公务员法》。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指出:“在每一个群体中,都有不顾道德规范、一有可能便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人;也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其潜在收益是如此之高以至于极守信用的人也会违反规范。因此,有了行为规范也不可能完全消除机会主义行为。”只有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反馈机制,对考核工作及时地跟踪评估,才能切实加强对公务员考核工作的监督。
4、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考核的目的是奖优罚劣,其落脚点在于使考核结果同公务员的升降、奖惩、去留等切身利益直接挂钩。否则,考核就会形同虚设,流于形式。《公务员法》第三十七条,虽然明确指出了公务员的考核作为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但奖励程度轻,奖励的面过于小,起不到对公务员的激励作用。如有的公务员就会想,如果能得到优秀那更好,得不到也无所谓,因为升一级工资也没多少钱,而且那么小的比例,怎么也不会轮到我的。考核等次偏少,难以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虽然《公务员法》第三十六条和《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第六条规定,年度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比《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增加了基本称职等次。但是,现行做法没有明确规定“不称职”和“基本称职”等次的比例。实际考核中,由于种种原因,真正被确定为“不称职”和“基本称职”是极少数人,被确定为“优秀”的人数又有比例限制,因此,绝大多数人都集中在“称职”这一等次上,出现了扎堆现象。实际上,在经过考核符合“称职”这一等次的人员中,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实绩表现却相差很大,但管实际工作表现如何,他们都享受同样的待遇。这容易在公务员中造成错误认识,反正优秀名额少,没有机会评上,自己也不去争了;自己也不是太差,也不会被评为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因此,容易产生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错误思想。考核结果等次偏少,难以真正起到考核应有的奖勤罚懒的激励作用。
二、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策略
(一)、完善内部建设
1、建立具体的考核指标体系
不同部门的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公务员应制定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考核标准是考核工作的评价依据,标准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考核工作的成败。没有具体化、数量化的考核标准,不仅会使考核要注重实绩这一原则无法落实,而且在考核实践中也很难把握。为此,确定科学的考核指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考核指标的制定应由考核专家和考核对象共同参与。专家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在实践经验方面可能存在不足,很难理解普通公务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和真实感受。在理论上看似很完美的标准未必在实践中就切实可行。因此,在制定考核指标时,考核专家应充分听取被考核对象的意见,在正式确定考核标准之前,应尽量争取他们的同意。只有这样,制定出的考核指标才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也更易为考核对象所认同,自觉接受考评。其次,考核指标的制定
应有科学的依据。另外按照不同的考核目的、考核对象及其工作性质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考核指标:对不同等级的公务员进行分级考核,把同一级公务员放在一起考核,既增加了可比性,又强调了考核者在考核中的责任;实行分类考核,不同类别的公务员其职务内容、要务、特点均不同,不能用一个共性而简单的指标来考核;考核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不同的考核目的也应有不同的考核指标,如以薪酬分配为目的的考核与以绩效改进目的的考核就有根本性的区别。再者,考核指标的设立应实事求是,能予以量化的,均用数量化表示,不能的则采用描述表示,指标应体现行为要求。①
2、完善考核方法
注重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认真实行公务员工作记实手册制度和工作目标制度,详细记录公务员的平时表现与工作实绩,在此基础上,做到定期考核,包括进行季度考核和半年度考核,为年度考核提供依据,真正做到考之有据。这样不仅有具体的信息反馈,最大限度减少考核误差,而且能为考核的工作相关性提供文件证明,以挫败不公正的宣传。
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长期以来,公务员绩效考核偏重于定性考核,几乎都采用个人先进行自我评价,然后由主管领导在一定范围内征询群众意见并确定考核等级。这种定性的考核方法尽管操作简便、评价快捷,但是由于考核工作不够深入,缺乏工作指标的量化考核,主观随意性突出,考核结果说服力不强。在考核方法的改革方面,要明确定量方法为主,定性方法为辅,以具体完成的工作数量、质量、工作成效、群众满意度等指标为主,主管领导在综合这些定量因素的基础上再提出考核等次意见,确保考核的方法科学、合理。此外,要注意借鉴目前人力资源考核的一些先进做法,如事实记录考核法、相对绩效考核法、绝对绩效考核法,从而尽可能地确保考核过程的公平、公正,科学合理。
3、考核程序要适当
公务员考核的程序的公平合理不仅有利于科学考核结果的产生,而且有利于增强考核结果的公信度和接受度。公务员绩效考核与企业绩效考核存在明显的差别,其考核必须要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约束。要不断完善公务员绩效考核的有关规定,确保过程公平、公正,同时强化考核过程中的群众监督机制。在考核程序方面要注意体现程序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要借鉴其他单位和部门的科学做法;另一方面,要注意考核程序的透明度与群众建议,在制定考核程序时应征求被考核者意见,并能让被考核者知晓考核的全部程序,从而更好地强化考核的规范程序,提升考核的透明度和被考核者的满意度。
①袁东.美国公务员的工作考评[J].中国行政管理,2003,(1): 43.(二)、完善外部建设
1、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增加考核透明度
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没有权力的限制必然导致权力的滥用。公务员考核也一样,须建立一种有效的考核监控机制,从制度上确保考核结果可靠、真实。一方面,要加强对负有考核责任的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由专职人员组成监控小组,定期对各部门考核情况进行指导、督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另一方面,要抓好三个环节:事前监控、事中监控、事后监控。事前监控是在考核工作开始之前进行监督与控制,主要检查考核工作的准备情况,考核者的工作态度等;事中监控是在考核工作开始之后,结束之前,对考核工作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主要检查考核进展情况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事后监控是在考核工作结束之后,对本次活动进行的总结,主要是检查考结果是否真实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以及为下次考核计划的制定和活动的开展提供借鉴。
2、完善激励机制,调动积极性
公务员考核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地使用考核结果,把考核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并落到实处。通过考核结果的使用,调动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公务员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充分挖掘公务员的潜能,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运转。当前我国公务员考核结果分为四个等次,其中大多数人都集中在称职等次上,优秀等次的人员一般都按照所给比例确定,基本称职和不称职两个等次的人员所占比例很小,不能反映我国公务员工作的实际情况的复杂性,考核结果的激励功能也难以全面体现。要在优秀与称职两个等次之间增加良好等次,来区别称职人员中一部分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都比较好的公务员与一部分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都比较差的公务员,做到考核结果的公正、合理,进一步完善考核的激励功能,调动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
3、建立考核者选拔体系,培训良好的考核者
首先,要选出合适的考核者。往常中的考核者可能难以克服心理因素的影响,往往导致各种误差:如考核者可能基于第一印象,先入为主,形成误差;考核者可能从被考核者的某一特征出发,推导出对其它特征的考核结论,形成误差;考核者可能根据过去的经验和习惯的思维方式来看待现在的人和事,形成误差;考核者可能将被考核者与前一位考核对象或自己进行对照,从而根据考核者的印象和偏爱做出有偏差的考核结果,因此,要选出合适的考核者,尽量选择具有独立、公正立场,熟悉考核对象,了解考核程序和技术的人员担任考核工作。同时也要考虑考核目的、考核职位与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晓辉.论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完善[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4,(5):57~62.[2]徐君.中国公务员考核运行机制问题与对策[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4):67~71.[3]梅业新.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初探[J].职业圈,2007,(22):45~46.[4]朱建建.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0(1):33~35.[5]段保平.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9):60~63.[6]马兴法.我国公务员考核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人事人才,2007,(6):6~8.[7]韦健.我国公务员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J].行政与法,2007:46~48.[8]袁东.美国公务员的工作考评[J].中国行政管理,2003,(1):43~46.[9]朱玉知.我国现行公务员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4,(4):41~44.[10]阳东辰.中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的现状与改革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2010,16(6):68~72.[11]黄显中.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的现存问题及改进策略[J].海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111):27~30.[12]赵小群.浅析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问题及其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10(3):90~92.
第二篇: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4-2015秋季学期期末(2015.3)行政管理学 主讲教师:沈亚平
学习中心:滨海学习中心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姓名:李静学号:14093001031743 成绩:___________ 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公务员制度体系的建立是实现政府管理法制的历史性跨越。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有一技之长的人,有高学历的人被吸引到考公务员这支大军中来,迫切想成为公务员队伍中的一员。在有关公务员的问题上,其考核制度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公务员积极努力地开展工作,促进公务员队伍素质提高的重要方法。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公员绩效考核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公务员,绩效考核,奖优罚劣。
公务员绩效考核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法定权限对公务员的工作表现和工作实绩,对其成绩和贡献做出评价,并根据这种评价为公务员的奖惩、培训及晋级增资等提供科学依据,而其制度是建立和保持廉洁、高效的国家公务员队伍的根本保证和客观要求,对公务员进行管理的一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加强和完善公务员绩效考核,对正确评价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业绩,激发公务员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能,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的颁布施行以及公务员绩效考核相关的辅助条例的相继出台,我国公务员考核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的轨道,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考核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充分开发和利用每个成员的资源来提高组织绩效,公务员绩效考核是适应刺激反映模式而采用的一种有效人力资源开发手段,即通过提高成员的绩效达到改善组织绩效的目的。公务员绩效考核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法定权限,依据国家公务员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对所属公务员的工作成绩、能力、态度等进行的考察和评价的活动。
一、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公务员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务员绩效考核的难度。尽管目前我国学术界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在探索政府绩效考核制度的创新,但具体在公务员绩效考核方面仍存在很多困惑和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核目的虽明确,但流于形式
绩效考核是一种鞭策企业员工激励上进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为了考核而考核。从管理控制方面上讲,绩效考核不仅是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更是保证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有效管理控制手段,一方面组织通过绩效考核体系把组织目标分解成为个体绩效目标,同时通过绩效考核来衡量组织现状,并将现状和未来目标进行比较,寻找其中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和优化组织的资源和管理机制来不断地缩小差距,最后实现组织目标。所以说,实现组织战略目标才是绩效考核的真正出发点。公务员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同时奖勤罚懒,便于以后工作更好地开展。而大部分公务员包括其领导层干部对绩效考核的目的认识不透彻,不少企业均是走走过场、填张表公示一下就算作考核完毕。因此,开会总结时千篇一律、流于形式,评优投票时看人情关系、看领导脸色行事,没有实事求是地去总结经验、认识不足、改进缺点,而是盲目地去做这项工作。这种态度上的不重视直接导致考核过程的不严肃、考核结果的不精确及对结果运用的不恰当
(二)考核方法虽有依据,但缺乏实用性
目前,对公务员的考核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写评语”的定性考核方法: 公务员个人填写考核登记表或述职报告,对自身工作进行总结,然后由其主管领导做出对其的考评意见。这种方法虽是有书面系统的依据,但其随意性大,被考核者在填写时,一为了拿到全额奖金,二为了顾全面子,或倾向于夸大自己的业绩,或说些浮夸的官话,其报告中夹杂的个人感情因素往往大于实际工作业绩,这对提高个人综合能力、提高团队绩效不可能起到任何的作用。
很多部门平时考核形同虚设、依葫芦画瓢,考核的指标过于粗放,毫无实用性;有些部门甚至根本没有做到平时考核,致使考核缺乏真实数据支持。而反言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企单位可以借鉴一些民营企业的“绩效考核方法”,从“说、写、做、思”四个方面和其个人的工作执行力来考试员工的综合工作业绩,合理用好考核的这个工具,对成绩劣者一罚到底,对业绩优者双重奖励。
(三)考核重点不突出
公务员的考核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但是真的需要每个月对员工的品德和能力进行考核吗?一个人的品德一般情况下短期之内是不会有太大的提升或者变化的;而能力即使在特定环境因素下有所提升,但也不会很明显。绩效考核体系真能够准确全面衡量出这种变化吗?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考核形式是扩大了绩效考核的外延,上述的五点是全面考核而非绩效考核。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一个企业更应该在选聘员工入门之初就对“德”进行考核观察,把后续四项放在日后工作中来重点关注。我们不难理解,“绩效考核”重在考核“绩”和“效”,也就是考核公务员的职责履行情况,即“工作业绩”和“工作表现”,故要把公务员的职责履行情况当作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而不要出现年年考核而考不到点子上,使得说老话、套话、空话、大话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没有很多实质性的内容。我们可以每月对公务员进行《工作业绩考评》,每季度开展《管理干部能力测评》,每半年组织民主测评,从多个方面来共同推进绩效考评的有力实施。
(四)考核过程不够透明
绩效的考核方法虽然在每一个企业的规章制度或者是人资管理中都有明文规定和要求,各种为考核而制定的一系列所对应的表格也是中规中矩,查阅每一个企业的文件档案,也挑不出一丝问题。但这一切,却仅是表面文章,经不起细细推敲。如果按照绩效考核的闭合链条来一一查证的话,那我们从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记录的建立、公务员教育培训履历表的记录,再到过程中培训师的讲解到每个公务员日常工作中任务完成指标的考量整个过程来个拼图的话,可以发现整个考核的过程不是那么的透明,有的甚至于说不出考核的数据来源。而这一切看似完美却不耐推敲的过程也是导致绩效考核真正发挥不了作用的“源头”之一。
(五)考核结果过于笼统
考核结果是考核过程的最终参考,尤为重要。但从目前一些考核结论来看,一般存在三个问题:
一、考核结果中掺杂的个人主观经验过多,即考核工作人员往往喜欢轻易做出定论,缺乏必要的事实依据,更有甚者,有时出于偏见和某种政治需要,先定出考核结论再依照结果进行考核,使得整个考核均流于形式。二,考核结果仅仅是一些数字和事例的罗列,缺乏深入的分析。从某种形式上不愿去追究数字和事例后面的深层原因,仅凭表面的一些东西就轻易下结论。这就常常使考核结论与本人的真实情况发生极大的偏离,在群众中造成考核不负责任的坏印象,影响到考核工作的权威性。最后,考核结论在写作上含糊、笼统,几乎“千篇一律”,缺乏对考核对象的精确描述。
(六)考核结果缺乏有效分析
虽然进行了相应的绩效考核,但每次只是抱着为完成企业所制定的要求去敷衍了事的开展,麻木的对待考核的结果,全员的考核结果称职率为100%或者是99%,员工每月发到手的基本工资和奖金从没有波动,也就无法震撼大家对绩效的正确认知。由于考核的结果缺乏分析,久而久之,只会让勤快的人越来越丧失工作积极性,懒惰的人惰性越来越严重,所以考核结果的分析是非常重要,也是必须要做的。
(七)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
绩效的考核机制中激励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考核工作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公正、不规范的现象,真正被评定为不称职的员工少之又少,甚至没有。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员工的热情积极情,影响了团队整体工作的效率。在考核过程中,忽视了员工之间能力强弱的不同、实际业绩完成的差别,很难对不同岗位的员工给出正确的评价。这样一来,员工的价值和企业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难以达到奖优罚劣的激励效果,使得晋升中的“绩优者多得、绩平者少得”的薪酬机制得不到有效的覆盖,大大的弱化了激励考核功能,既激励不了员工的物资层面,也鼓励不了员工的精神激励,二、完善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的对策
影响导致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发挥不了真正作用的原因有多种,在我国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客观原因、外部原因和体制原因占有一大部分比例;而主观原因、内部原因和操作原因随着大环境的影响,也逐渐由小占有的小比例被腐蚀向大比例靠拢。因此,完善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扭转考核观念、明确考核目的 积极转变考核理念,深化对公务员绩效考核工作的认识,将绩效考核作为提高公务员工作绩效、提高机关公共服务水平的途径和手段,而不是把绩效考核仅仅当作一般的人事管理工作来抓。要使公务员充分认识到,只有根据岗位职责,逐条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在考核中脱颖而出。鄙弃以往通过拉关系、讲人情这些不正当的做法而评定的称职或者是合格。要在尽职尽责工作的同时,通过公平竞争、公正考核来提高效率,奖勤罚懒,实现政府部门的职能管理目标。
按照传统的考核理念,公务员绩效考核主要是从公务员个人角度出发,为了检查公务员的工作,很少考虑考核对组织,甚至对整个系统、整个社会的影响。而考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基本都与我们考核目的不明确、对考核工作缺乏正确认识有很大关系。我们应当随着大环境政局的变化而变化,精准定位目标,设定合理、科学、灵活的目标管理体系,通过考核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方法,从而提升公务员的工作能力,提高行政部门工作绩效,使公务员工作有目标、考核有标准、奖惩有导向。
(二)重视过程反馈,有效运用考核结果 反馈考核过程是考核的一个重要环节。将考核的结果及时反馈给被考核者并进行公示,一一指出其不足以及改进意见,能够使每一个公务员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成绩和日常工作行为中的不足。如条件允许,还可通过设立“意见反馈箱”来让全体员工来监督整个考核的过程。通过结果反馈,不但可以使被考核者及时弥补其自身的不足,还有利于政府部门整体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如果不告知公务员考核结果,考核便失去了它最重要的激励、奖惩与培训功能,对公务员下一步的工作就起不到指导方向的作用。因而,考核者从考评计划的制定,到整个考核流程,前后都应保持联系和一致,考核的结果也要及时以会议的形式公示,通过沟通与反馈及时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高公务员的个人荣誉感,真正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
(三)运用多种绩效评价方法
考核方法的有效性与否直接关系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在公务员绩效考核中,我们所使用的绩效考核方法虽然很多,但真正能有效、真实运用起来的却是很少。通过借鉴目前许多民营企业所制定的《业绩考评办法》的相关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将绩效考核方法分为:比较评价法、员工特性评价法、员工行为评价法和工作结果评价法。在日常工作的运用中,无论是采用哪种方法,绩效管理都是一个持续的管理过程,必须融入到员工的日常行动和行为之中,绝不能游离于组织管理过程之外。
(四)建立绩效结果辅导机制
绩效评价结果反馈给被考核的公务员后,如果不紧接着进行绩效结果改进和提高的指导,那即使前面的考核过程完成的再好、数据再真实,也最终这种反馈也就失去了它该有的意义。这种改进指导需要贯穿整个绩效管理的过程,从诊断和辅导两个环节来开展,我们的管理者先帮助员工认识和识别造成业绩不合格或不称职的真正原因后,再一起寻求解决和提高业绩的方法。这样通过辅导的绩效机制,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公务员提高知识的技能和克服对绩效的抵触障碍,从而促进整个考核过程的顺利开展。
(五)建立企业简单而健康的人际关系
公务员队伍之所以越来越难管理,整体人才素质越来越弱化是因为没有一个良好的大环境作保证。应该乘着近年来中国在总书记的带领下倡导“反腐倡廉”的中心思想,借鉴有些民营企业中团队如何打造“建立简单而健康的人际关系”的理念,一鼓作气,跟着大时代的步伐改变。只有净化了团队思想,洗尽了人性铅华,遏制了公务员队伍中的“腐败、贪污”等现象,整个队伍才能安下心来真正做事。因为此时,只有大家各自拼实力、拼能力、多付出才能多拿薪酬、有回报,而那些懒惰份子再也不能混水摸鱼、一心想着混日子拿国家工资了。
考核只是一种手段,如何运用这一有效工具将“奖优罚劣”的目的运用到日常工作中才是重点。因此,必须特别注意考核结果的运用,怎样将考核结果与奖惩、辞退、培训及职务、级别和工资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使考评结果成为激励和处罚的导向依据。从逐步加大奖惩力度,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培养、发掘优秀人才,将不称职的公务员逐渐逐出队伍。如果企业在绩效考核方面能够做到上下政令畅通,从最高层面的领导上就严抓、严管、严办,真正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来开展一系列的考核工作,那我国的公务员考核制度肯定会迎来独树一帜的一片蓝天。同样的绩效考核方法也可以运用到我们目前所工作的企业,做到真实考评,有效利用考核这一“利器”,真正达到奖优罚劣,公平公正。参与文献
吴国存李新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第321-336页 罗双平,《公务员绩效量化考核实务》,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二讲第一、二、三大点
第三篇:我国名人促销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名人促销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为提高商品竞争力,占据优势,往往采用名人促销的方式,名人代言也成为市场营销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我国现下各种名人促销暴露出诸多问题。本位主要探讨了我国名人促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名人促销;广告促销;广告活动;
一、前言
名人促销具有名人效应:通过名人的高知名度引发受众关注,从而提升企业和产品的影响力。名人促销虽然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却发展迅猛,从某种程度上说,丰富了我国的市场经济活动,但随着名人代言广告的增多,问题也渐渐增多,这些问题的成因,既有相关广告主题缺乏责任意识的主观原因,也有相关法律法规漏洞的客观原因。
二、我国名人促销中存在的问题
1.广告缺乏创意
这是当前我国名人促销广告存在的普遍问题。很多名人广告中,往往把宝只押在明星身上,而缺乏广告创意:一个明星站出来硬生生地推销商品,指望观众通过记住明星的脸来记住产品名称。或者是一味迎合明星所带给人的角色印象,没有将自己产品的灵魂注入其中。殊不知,广告营销,最讲究的就是新鲜的灵感和独特的创意,没有创意的广告犹如没有灵魂,更像是干巴巴的壁花。最典型的例子比如金嗓子邀请足球明星卡卡代言,整个广告中卡卡不发一言,只负责笑,画外音则不停的回放着:“金嗓子喉宝„„”这样的广告,着实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2.名人形象与产品特点不符
很多商家在邀请名人做代言或者广告的时候,往往只想到明星的知名程度和自己的广告预算,却忽略了名人形象是否与自己的产品特点相符合。缺乏市场调查环节作出的广告策略并不被消费者承认,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比如夏奈尔曾经邀请李玟代言,结果就被消费者质疑李玟“形象不够高贵”,喜之郎果冻邀请那英做代言,也是典型的“驴头不对马嘴”,蒂花之秀邀请已经出道20多年的田震讲出“蒂花之秀,青春好朋友”的广告语也是欠缺考虑。这样的广告决策,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上海,消费者更不会买账。
名人效应只有在对的领域才会有好的效果,特定的名人影响着特定的人群,受众对于名人的认可取决于对名人所扮演的角色的理解和认可。名人的性格、年龄、气质一旦与产品错位乃至背离,就会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事与愿违。
3.名人代言泛滥
04年雅典奥运会后刘翔一口气接了8个品牌的代言广告,范冰冰的广告代言从洗发水到太阳伞,都教授在银幕上火了之后,从此打开电视机哪里都有他,目前在中国内地代言的广告数量已经直逼40支,横扫电子、科技、餐饮、化妆品等各个领域,几乎无孔不入,广大受众直呼“受不了!”名人代言泛滥已经成为当下代言的一个通病。
一旦有名人火了,商家就会一哄而上抢夺,导致一些明星在短时间内代言大量广告,而且很多时候这些产品之间“风马牛不相及”,频繁转换,过度曝光不仅无助于广告效果,还会稀释品牌含金量,名人的价值也会遭到相应贬损,消费者对其认知度虽然增加,但美誉度却会因边际效应下降而越来越低。
4.存在虚假宣传
名人代言在最近几年遭遇了几次大的信誉危机,特别是涉及到食品安全及医疗服务和医药用品方面的广告。三鹿奶粉三氯氰胺事件之后,蒋雯丽、邓婕等人代言的各种奶粉品牌均存在类似问题,一时间这些名人遭遇“口诛笔伐”。06年三月SKII产品被证实含有有害物质后,有消费者状告其产品代言人刘嘉玲。09年侯耀华代言的保健产品、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先后被当地相关部门通报查处。名人代言的虚假广告,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而且伤害了消费者的感情,也使名人遭遇了信誉危机。
5.名人形象不稳定影响品牌形象
娱乐圈起起伏伏,名人的兴衰不可预料。将产品的想象与个人的形象绑在一起,除了更具直观性的优势之外,最大的问题就是具有不稳定性。名人形象一旦受损,势必会带来品牌形象的巨大损失。最典型的例子,陈冠希“艳照门”事件之后,当事的一系列明星均受到牵连,代言品牌价值受损巨大。最近爆出的柯震东吸毒事件,也令其代言的妮维雅、炫迈等厂商颇为尬尴。
三、我国名人促销问题的原因分析
1.相关广告法律法规存在空白,监管制度不完善
现今我国的广告市场中,名人广告数量占据广告绝大多数,且名人效应致使广告的传播性强,社会影响大。因此,相关部门在进行审核时,应该明确规范名人在其中应、负的责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广告法》对于明星的责任认定缺位,换句话说,名人代言的法律责任,在法律监管上属于真空地带。在《广告法》中,只规定了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的法律责任,名人代言人却无需承担法律责任。
广告监督需要一个健全的社会监督体系,概括来说,包括消费者的监督、相关政府机构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等等。而在现实生活中是,消费者监督不力,主动监督意识较差,大部分消费者对不道德广告听之任之,最后导致不了了之,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名人不良广告的蔓延。而当出现问题之后,相关机构往往只顾查处相关产品和相关企业,却忽略了名人应担负的责任。
2.缺乏责任意识
很多名人广告中,往往名人采取一种“我已经试过了,真的很好。”的姿态对消费者循循善诱。然而实际上,名人往往并没有真的用过产品,缺乏相关责任意识。对于名人而言,部分名人为了一己私利,不负责任地推荐,没有证据地证言,使得名人虚假广告问题难以禁止,超越社会道德底线。而且对于自己的形象,也没有真正意识到其对产品的影响。对于广告公司而言,忽视社会效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一种潜规则。对于广告媒介而言,媒体竞争走向市场化,往往为了生存,拉取广告不择手段,无度攀比。总之,是广告各主题方的责任意识的缺失,导致了虚假广告的泛滥。
3.厂商夸大名人效应,过度依赖名人的宣传效果
很多厂商过于依赖名人效应,认为名人推销就是“救死扶伤”的灵丹妙药,不注重广告创意,不考量自己产品和名人形象之间是否相符,不考虑自己的产品是否适合采用名人促销。在进行宣传时,将自己的产品和名人形象划等号,致使后期名人形象受损时,品牌和产品陷入非常被动的地位。
四、名人促销相关问题的对策研究
1.完善广告法律法规,加强执法
立法机会应该对广告法重新加以修改和完善,将形象代言人等均纳入广告法规的管理条款之中,使得名人对广告的真实性负起责任。建立名人广告登记制度,将其广告活动置于登记机关的监督之下,名人组织也应加大对名人广告活动的限制。同时应根据信息化趋势,对于相关广告媒体制定约束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制定更高更严的处罚条款,对于相关当事人严惩不贷,2.健全社会监管机制,完善监管措施
应建立名人广告审查制度,建立由广告监督机关指导、监督,广告协会、广告经营单位、有关专业技术部门等联合成立的审查机构,对外执行广告审查相关服务;以广告审查为主线,建立违法广告监管机制,逐步形成全程监控体系;提高行政审查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完善消费者的监督投诉渠道,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监督。
健全名人广告监督体系,需要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是专业机构的监督,熟知行业法律法规,具有专业水准与技巧,严格把关,发挥监督作用;二是舆论监督机构,由媒体进行监督是遏制广告业中违法现象和不良风气发生的有效途径;三是受众监督,即消费者监督,这种监督在实际上一般由各种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机构来进行,他们代表消费者的利益,对广告本体进行约束。只有三方协作,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建设健全名人广告监督体系。
3.提高广告相关方的自律意识,提高责任意识
广告名人要加强自律,名人应该意识到广告代言是一把双刃剑,带来丰厚回报的同时也存在着形象贬损的风险,更应该明确意识到自己代言的社会责任和对消费者所可能产生的相关影响,所以应该谨慎选择自己代言的品牌和产品,不做虚假广告宣传,对自己代言的产品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同时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社会效益,当前收入与长远发展,经济效益和消费者信任之间的关系。当自己代言的相关产品出现问题时,要勇于承担责任。广告主应加强自律。从广告运作的现实环境来看,广告主具有十分重要的把关作用,对于广告的内容和形式,都有绝对的发言权和决策权。对于名人在广告中的诉求,广告主应该保证广告宣传的基本真实性,顾及品牌发展的长远利益。
4.提升广告创意
名人广告容易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名人光环在其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然而始终不能忽视广告的本质属性:创意。在名人广告中尤其如此,好的广告创意能让人们一下子记住广告,对于产品和明星的好感度都大大提升,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对于名人广告,广告主应该把广告创意放在首位,将产品和名人更好地贴合在一起进行广告创意,从而使得广告吸引人,让人记住。
5.谨慎选择名人促销
选择名人是名人促销的起点,应该谨慎行事。对于广告主来说,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我的产品是否需要名人代言,是否适合名人代言,付出与产出是否能成正比,后期产生的一系列效果和后果是否可控。其次,就是进行合适的名人的选择,一般来说,一个好的代言人应该符合下列要求:较高的社会知名度,这个与广告的影响力成正比;具有一定的美誉度,比较受消费者认可,才能使产品和名人相得益彰;名人与产品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使人能产生联想,名人本身的格调应该符合产品的品位;名人代言的其他产品不宜过多过杂,使观众产生混乱。
五、结束语
名人代言因其效果显著收到越来越多厂家的追捧,占据了广告市场中的绝大部分形式。然而因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缺失等原因,导致名人促销广告存在着诸多问题,名人促销要实现有序地发展,必须遵守市场经济秩序法则,正视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力推动广告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跃进.名人广告行为的性质、责任与监管[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9(10):33-33 [2] 刘和生.广告促销中的增效剂[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0(10):79-79 [3] 甄玉敏.虚假广告猖獗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商业科技.2010(10):42-42 [4] 张冬雪.虚假广告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08(27):276-276 [5] 孙厚娥,李楚妍.我国名人广告代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33):116-116 [6] 闫丽霞.商业广告道德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J].商业时代.2010(21):39-41
第四篇:我国企业信息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企业信息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在全球经济趋向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从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内容及目前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政府和企业合力,以达到加快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步伐。
信息化革命正在打破并重组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和结构,并促使其由物质型向信息型经济转变。并且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如果没有信息化,企业的改造、重构、工业化的进程就会怠慢,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成为大问题。从当前来讲,先行一步的企业常会成为赢家,而那些不能及时做出应对的企业,即使幸免被淘汰,也只能被挤到低增长的经营领域中分得残羹冷炙。
企业信息化包括销售、生产、服务等方面内容,而实质是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 将融合世界先进管理思想的信息技术进一步应用于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企业的全面信息化。它包括着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和企业的外部沟通信息化。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据国家对重点企业的调查分析,我国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机构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与建设成本过高,经营管理中协作不充分的问题。从总体上看,存在地区不平衡,还较多停留在表面应用层次上,没有深入到企业的运行、管理各个环节。企业信息化投资不足和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是存在的两大难题。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认识问题
认识是第一位的,没有认识提高就不可能产生行动上的积极性,当然也就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不少人没有认识到信息系统能把企业管理得井井有条,可以为领导提出很有价值的辅助决策信息,而且在速度和准确方面比人做得更好。
高层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正确和充分
有些条件较好的企业满足于眼前的状况,认为不提高信息化建设,企业照样能搞好,因此,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有些企业的高层领导在企业信息化初期,对信息技术抱较高期望,希望通过企业信息化获得较高效益,结果一旦看到投资费用增多,而效益又未见明显提高便丧失信心。高层领导不能用长远眼光来看待问题,急功近利,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继续发展。
一部分管理人员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有丰富的经验,他们往往看重自己的主观认识,抱残守缺,不愿意主动分析吸收新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信息化对他们的地位构成巨大的威胁;积极倡导者由于传统习惯思维,继续沿用过时的管理思想或过时的管理手段,需要学习的不是简单的操作方法,而是获得分析、决策信息的管理理念;专业技术人员正由于现代技术的不断增长的复杂性变得越来越狭窄,面对在总体上缺乏协调和相互联系,系统在宏观上处于支离破碎的局面而影响了总体效益的现实,技术人员处于多种制约和局限性中不能自拔。
在组织的战略制订中产生两个极端:将信息系统视为组织的战略目标;将信息系统独立于组织战略之外
一方面,组织错误地将信息系统看成组织的战略目标。于是大量的时间、精力、对策花在如何使这一“目标”的大致完备,信息的投入变得越来越庞大,而组织并未获得实现公司战略要求的在保持规模和效益的前提下应对未来挑战的灵活性和快速反应能力,甚至于一些公司陷入了经营困境。
另一方面,信息系统的应用与组织的管理战略之间出现诸多不协调的发展,产生单项应用
多,而缺乏整体效益。虽然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实施方面作了大量工作,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在单项应用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没有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相反地构筑了无数个“信息孤岛”,没有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产生的却是巨大的负效益,使组织承受高额的风险代价。
实际上,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是用来满足管理的需要,信息技术也将提高管理水平;从技术角度看,管理要纳入信息系统的规范运作,先进的管理思想不断融入信息系统中。
中小企业信息化在实施中充满艰辛
实施一套信息系统是一项涉及面广、周期长、风险大的系统工程。中小企业要实施信息化,同样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要引进和留住高级IT人才很困难,不易具备建立企业信息系统项目组的条件,缺乏完备的项目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没有管理顾问对项目进行监理,这些都是影响项目成功的关键。
信息技术的低层次应用和不饱和应用
企业因为某一方面的应用需要而购买一套功能无所不包的信息系统,但由于自身的使用水平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功能还未得到利用。这种情况有时并不是因为企业的盲目购买,而可能是因为供企业挑选的余地不大,或是企业出于前瞻性考虑。问题则在于任何那些未被使用的功能都处于快速贬值状态或已经成为沉没成本。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管理重组落后
信息化建设的实质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而进行的更高层次上的管理重组,我国大多数企业投入较多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更多的是注重设备上的投资和技术上的更新,而忽视了与此相应的管理模式方式上的转变,因而,并未取得投资回报,甚至出现负效益,这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
信息资源基础不能适应建设需要
有的企业信息资源基础不统一、不一致。信息采集渠道较单一,缺少灵活性,使得信息来源不够全面,传输渠道不够畅通,更难以对采集的信息加工处理,使得资源潜力无法充分发挥。
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实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的发展进程中,信息技术一方面减少企业的劳动力和管理等成本,为小企业与大企业开展竞争创造了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企业的技术和资本成本特征,使信息技术成为企业竞争的新的壁垒。
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信息化应用应纳入整个组织的战略范畴,将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理论及其成果应用于信息系统,结合组织管理文化及思维方式,在组织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中,从组织的战略管理、组织管理和资源应用方面来推进信息化的实施。
其中,经济、管理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人才是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当前以及长远的任务是普及企业信息化意识,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培育企业信息人才。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企业自身的努力。政府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助能器”,企业则是加速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动力源,只有二者合力才能更快、更好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积极营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发达国家经验证明:政府的支持、鼓励和引导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至关重要。政府对信息化建设环境的改进和完善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以及制定法律法规等,从而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并提供长期的优质服务。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是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提。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各种信息传输网络建设、信息传输设备研制、信息技术开发等设施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一个宽带、高速、大容量、高水平的国家信息主干网,逐步消除部门间、地区间的网络分割壁垒、资源垄断和体制性障碍。
加强和完善安全认证体系
解决网上购物、交易和结算中的安全问题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开展电子商务的关键。制定和完善安全认证体系,以确保网上交易合同的有效性,防止系统故障、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确保交易内容、交易双方账号及密码的安全。
建立网上协同作业体系
网上协同作业体系建设的快慢直接影响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因此为保证电子商务的效率和效能充分发挥,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协调统一,应加快建立网上银行、网上税务、网上商检、网上认证、网上运输体系、配送系统等电子商务配套体系,实现物流现代化。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完备的法律法规是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运行的保证。政府应制定和颁布的内容包括:电子合同的有效性、有效的电子文件的规范、电子签名的合法性和其他身份辨认程序、知识产权的保护、商标权、企业和个人隐私的保护等法律法规,以保证电子交易双方能按照共同的规则进行交易。
切实建设企业内部良好的信息化运作机制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企业应当花大力气,针对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
提高认识,加强一把手工程
企业领导者应先充分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对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思维方式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创新和变革。经验和实践表明:领导的主持和参与是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是企业信息化起步与成功的关键。
做好并建立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连续不断改进的过程,因此应建立一个由管理专家、规划专家、系统分析员、运筹专家、计算机专家等成员组成的决策管理机构。在项目决策时,由该机构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详细的调研、论证,分析需求,明确目标,细心听取多方意见,从而增加决策透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做好信息化建设准备工作,落实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
80%的企业认为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企业信息化的首要因素,并且企业信息化是一项投资很大的综合性工程,因此,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时,必须对其进行包括技术、经济、财务等诸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做出详细的投资预算,设立企业信息化建设基金,实施多渠道、全方位的融资,使资金落实到位,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信息化的顺利实施。
建立一支自己的高素质的信息技术队伍
人才是关键,企业信息化需要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知识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这就要求企业通过加强人才培训,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来造就一大批精通专业知识,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专门人才,来推动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
扎实认真做好信息资源的基础管理工作
企业信息化的实施需要足够的基础支持,企业就必须强化基础管理工作,包括财务管理、仓库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计量管理等,做到数据准确、完备、客观、及时。面对新形势,从实际出发,采用新技术和新服务
利用ASP
应用服务公共供应商ASP的兴起为中小企业加强信息化,提升自身的管理和运营等素质提供了契机,被认为是中小企业在新经济时代低成本参与竞争的最佳途径。
企业如租用ASP提供的优质服务,既不需要投资基础设施,也不需要开发与维护应用软件,这样,同利用中介的专业化优势解决信息的非对称问题一样,企业结合价值链的外包,就可以大幅度削减中小企业在IT方面的工资支出及升级维护费用,而把精力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快速进入市场。
发展ERP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融合了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能实现企业采购、制造、销售、核算、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整合,用统一的标准和科学的统筹来促进企业内部的效率的提高,有效控制和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准确地分析和制定企业发展方向。BPR企业业务再造
注重知识和市场的指引作用
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借鉴发达国家大量出现的基于共享成本与优势互补的虚拟企业、商业孵化器和战略联盟的网络组织的经验的同时,要发挥企业信息化的独特优势,以成本的相对收缩为基础形成企业无边界的扩张,而扩张的趋势应以知识和市场为指引,通过技术、知识或组织的变革,有效处理市场信息和充分利用市场知识,从而不断创新强化基于竞争的知识优势,最终企业的市场规模优势的体现就是国家知识优势的实现。
对于大型企业来说,成长到一定规模实现信息化是自然的需求,而对于多数的中小企业来说,他们会在解决具体难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改变,渐渐领悟到信息化可以帮助企业突破发展的瓶颈。但是无论是中小企业领导信息化意识的提高,IT人才的充实,还是信息系统带来的企业效益的显露,往往需要一个过程。
因为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的系统工程,所以在制定企业信息化规划时,就要从实际出发,既要全面系统,又要有所侧重,在加速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引导电子商务的发展,通过对信息流、资金流和物质流的逐步整合,先建立起企业间信息交流的网络平台,再逐步建立起以行业为基础,以典型企业为示范,汇集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最终达到实施电子商务的目标。
参考资料:
1.王众托,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8
2.游文丽,对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3(3)
3.申林,走出信息化的陷阱[J],企业研究,2003(1)
第五篇:我国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研究
调查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作为占中国相当大地域范围的农村,其环境污染现状更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为发现当今农村环境问题现状,思考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探索农村环境治理的有效途径,对云南保山腾冲和顺镇地区村庄进行相关调查并得拟写此篇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了解当今农村环境问题现状,思考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探索农村环境治理的有效途径。
调查对象:
××污水处理厂,×××农贸交易市场以及当地村民。
调查方法:
文献综述法、观察法、实地考察法、走访座谈
调查地点:云南保山腾冲和顺镇
调查人: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随之而来的是农村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才是我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然选择。但是,农村环境问题不断涌现,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为了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我利用闲暇时间对云南保山腾冲和顺镇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当地农民的生活现状进行了调查,经过整理分析,对和顺镇农村环境改善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调查报告 农村环境 问题及建议
一、当地周边农村环境污染概况
(一)畜禽养殖污染现状
近年来,该地区农村畜禽养殖得到较快发展,给农村环境带来了沉重压力。据统计,2009年保山市生猪出栏数达87.26万头、牛出栏数25.5万头、羊出栏
数88.4万只、禽出栏数965.64万只。许多养殖场缺乏处理能力,将分辨随意堆放,这些粪便进入水体后造成了水体的严重污染。经过调查,我还发现,遇到下雨天,这些粪便经雨水冲刷后在村庄内四处横流,导致河流沟渠严重受到污染,而且对饮用水也造成了污染,严重威胁了村民的生活健康。
(二)农药、化肥污染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农药化肥的最大使用国,农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了有毒有害物质的大量残留。2013年,该地区化肥使用量85万吨,农药使用量为2420吨。而化肥农药的使用,被农作物吸收的仅仅占极少一部分,大部分都经过雨水冲刷渗透到地下,对地下水造成了污染,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对农村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生活污染现状
生活污染主要是生活垃圾的日渐增多,据统计,该地区每人平均每天生产0.25公斤垃圾,那么一天下来将会产生425吨生活垃圾。而且目前,该地区城区的生活垃圾不断向农村地区扩散,农村地区的土壤、水源和空气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不仅破坏了环境,还损害农民的身体健康。而且,经过对该地区几处农贸市场的调查,我发现农贸市场每天都会产出大量的腐烂菜叶和白色垃圾,对整个市场的运营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该地区环境问题原因分析
(一)村民环保意识不高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该地区农村生产技术落后,农民文化素质不高,许多农民养成了破坏生态环境的习惯,加上一些农村企业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程度不够,重经济轻保护的现象依然存在,环保意识差成为了制约农村环保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
(二)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将大部分精力和财力都用在了城市环境的治理上,忽略了农村环境的改善。环保资金投入不足,造成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机构设置之后,缺乏有效治理环境问题的措施。农村环保问题财政的严重不足使得农村环保工作不能有效开展。
(三)基层组织实力不强
该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实力不强,在人员、设备和制度方面都十分欠缺,除了集镇范围内由镇政府统一治理外,其他村庄的环境问题均得不到有效解决。虽然在一些地区设立了基层环保机构,但是这些组织大多属于空架子,并没有真正履行本该履行的环保职责。
三、加强农村环境问题治理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乡镇政府需要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向村干部宣传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认识到农村环保工作的紧迫性;向村民宣传环保知识,通过引导村民改掉陈旧陋习,倡导和谐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农村环境保护中来,充分调动村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
针对农村环境保护财政不足的情况,政府部门需要不断拓宽投资渠道,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财政政策需要逐渐向农村地区倾斜。农村环境问题比较特殊,如果不及时治理,将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危害。所以,基层政府把农村环境问题提上日程,在政策方面给予农村地区更多的支持。
(三)强化环境管理,重点治理工业污染
对于乡镇企业,必须实行统一管理,可以对乡镇企业集中建设,建立工业小区,确保集中处理污染。对于产业结构不合理,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要及时予以取缔,在企业中推行清洁生产,推动乡镇企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加强科技攻关,发展现代农业
在农村地区,为了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必须加大科研力度,积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鑫农业,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努力实现农业生产朝着结构合理化、产品无公害方向发展。加强科技攻关,发展现代农业是控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发生的有效途径。
结论
环境保护是个长久问题,特别是农村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当前农村地区必须高度关注的重点问题。近年来,该地区为了发展经济,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为了保护云南保山腾冲和顺镇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政府部
门、村民等必须齐心协力,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只要共同努力,就一定能促进该地区农村环境保护取得有效进展。
参考文献
[1]李云生,杨金田,张惠远.解读《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之“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和任务[J].环境保护,2007(12A):26-28.[2]张秋.建立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2011(03):109-112.[3]吴安新.环境污染转移与我国农村耕地的保护[J].生产力研究,2010(03):56-58.[4]李江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环境因素对农村发展的影响力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03):68-70.[5]刘飞.我国农村环境的法律保护[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湖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4月